安踏八哥婚禮
1、梁祝的詳細故事情節
多少年以來就流傳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傳在俊美的龍山腳下。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今紹興)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朴,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鄮城(今鄞縣)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凄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令。然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鄮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鄞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 目前有關梁祝的主要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 (1)據魏晉史學家考證,「梁祝」故事發源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馬鄉鎮,故里遺址現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馬庄、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草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 (2)在古鄒邑西鄰微山湖北岸的馬坡村,有一立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墓碑,墓碑歷經淤積長期深埋,直到1995年才被發掘出來。這是全國現有九處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塊墓碑,全文843個字,與神話傳說戲曲截然不同,不僅載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還點明了地方官員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據碑文記載得知,作為獨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裝外出到鄒城嶧山求學讀書,自九曲村過吳橋東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嶧山授業,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一日英台思鄉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門拜訪,別後不一載,疾終於家,葬於吳橋東(據鄒縣志載此橋在明隆慶年間被淹沒),英台眼見馬家迎親將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捨身取義,悲傷而死,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 根據碑文記載和實地考察,傳說中的梁祝故事原地為濟寧市。其理由是:在時間上馬坡石碑是記錄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說該碑根據外紀所記,即便是立於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於晚清時期的《寧波府志》、《宜興志》;從地理方位來看符合實際,梁祝合葬墓位於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約三公里,而距東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約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嶧山求學過吳橋與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3)江蘇宜興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長路曉農則認為,從歷史記載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記載最早在宜興。江蘇學術界、史志界、旅遊界的多位專家認為:從宋咸淳《毗陵志》至明代馮夢龍的傳奇小說中,都有大量文字及其他證據顯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興人氏。 (4)梁祝文化研究專家、寧波市鄞州區文聯主席麻承照說,根據他對《鄞州縣志》的研究,梁山伯應是鄞州人,祝英台應是上虞人。 (5)其實,「梁祝」的故事在寧波與汝南有著不同的版本。汝南傳說:在晉代,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3年,卻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被許配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臨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轎經過的路邊,讓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後,身穿孝服出嫁,轎子經過梁山伯墳時,下轎拜祭撞死在柳樹前。寧波傳說:梁山伯是晉代鄞州縣令,是個清廉的好官,由於得罪了權貴,被殘害致死,老百姓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代來自上虞的俠女,劫富濟貧,後來被權貴殺害。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們,就把兩個人合葬在一起,結「陰婚」。兩個傳說分別在兩地找到了考古證據。在汝南縣,至今留有梁山伯與祝英台墓,分列於馬庄鄉古官道兩側,出土的墓牆證明兩座均為晉代墓。梁山伯與祝英台並沒有訂婚,二人不可能合葬,這種分葬墓符合當時的風俗習慣。而在寧波,至今留有梁祝二人合葬墓。 (6)梁祝傳說產生於晉朝。現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載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張讀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學性渲染,可見其大致輪廓:「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游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7)現存較早、也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寧波)知府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文中說梁山伯生於公元352年農歷三月初一,死於373年農歷八月十六,終年21歲,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廟(又名「義忠王廟」)修建於397年。如記載可靠,「梁祝傳說」當產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這20多年內,完全形成則在宋代到清末。此後比較重要的文獻記載,還有明代馮夢龍的《李秀卿義結黃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傳》,後者出現了化蝶的結局。 (8)1997年7月,寧波的梁山伯廟出土一座晉代墓葬,墓的位置、規格和隨葬器物與志書記載的梁山伯鄞縣縣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認為是可信的實物資料。 (9)20世紀50年代,著名作家張恨水在創作長篇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時,曾根據民間傳說,考證出10處起源地:浙江寧波、江蘇宜興、山東曲阜、甘肅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間、山東嘉祥、江蘇江都、山西蒲州、江蘇蘇州。 (10)有關梁祝的古跡,目前已發現17處包括讀書處6個,墳墓10處,廟1座。專家普遍認為,梁祝讀書處是受梁祝傳說的影響後形成的,不能反證其源頭。
2、梁祝的問題
檢舉http://www.yinyue123.com/musiclib.php?sorttype=uploadtime&pagenum=237&page=1
%MUSE2
T: 梁祝
T:
T: 本曲只作演奏用
C: _____________
C: |佚名 |曲 |
C: |———-——|
C: |楊柳 |錄入 |
C: |————-—|
M: 4/4
L: 2/4
Q: 1/4=45
K: G
V:1 style=jianpu play=1 instrument=0 volumn=127
V:2 style=jianpu play=1 instrument=0 volumn=127
[V: 1]
E/ G3///A///|c3///d/// A///c///G//|g3///c'/// a///g///e///g///|d4//|
d//d///e/// B//A//|G3///A/// c//d//|E//c// A///G///A///c///|G4//|
e3///g/// B//d//|A///c///(G// G/)|E///G///E// G3////A////B///d///|A3// G///A///|
c3///d/// g//e//|d//e///d/// c//A///G///|E/c/|A3////c////A///G/// E///G///A///c///|
(G2/|G2/)|
E/ G3///A///|c3///d/// A///c///G//|g3///c'/// a///g///e///g///|d4//|
d//d///e/// B//A//|G3///A/// c//d//|E//c// A///G///A///c///|G4//|
e3///g/// B//d//|A///c///(G// G/)|E///G///E// G3////A////B///d///|A3// G///A///|
c3///d/// g//e//|d//e///d/// c//A///G///|E/c/|A3////c////A///G/// E///G///A///c///|
(G2/|G2/)||
[V:2]
C,,///G,,///C,///E,/// G,///C///G,///E,///|A,,///E,,///A,,///C,/// E,///A,///E,///C,///|C,,///G,,///C,///E,/// G,///C///G,///E,///|G,,///D,,///G,,///B,,/// D,///G,///D,///B,,///|
C,,///G,,///C,///E,/// G,///C///G,///E,///|G,,///D,,///G,,///B,,/// D,///G,///D,///B,,///|A,,///E,,///A,,///C,/// E,///A,///E,///C,///|G,,///D,,///G,,///B,,/// D,///G,///D,///B,,///|
E,,///G,,///B,,///E,/// G,,///B,,///D,///E,///|A,,///C,///E,///G,/// A,///C///G,//|C,,///G,,///C,///E,/// G,///C///G,///E,///|A,,///E,,///A,,///C,/// E,///A,///E,///C,///|
A,,///E,,///A,,///C,/// C,///E,///G,///A,///|F,,///A,,///D,///F,/// A,,///C,///E,///G,///|C,,///G,,///C,///E,/// G,///C///G,///E,///|A,,///E,,///A,,///C,/// E,///A,///E,///C,///|
G,,///C,///E,///G,/// C,///E,///G,///C///|E,////G,////C////E////G,////C////E////G//// C////E////G////c////E////G////c////e////|
C,,///G,,///C,///E,/// G,///C///G,///E,///|A,,///E,,///A,,///C,/// E,///A,///E,///C,///|C,,///G,,///C,///E,/// G,///C///G,///E,///|G,,///D,,///G,,///B,,/// D,///G,///D,///B,,///|
C,,///G,,///C,///E,/// G,///C///G,///E,///|G,,///D,,///G,,///B,,/// D,///G,///D,///B,,///|A,,///E,,///A,,///C,/// E,///A,///E,///C,///|G,,///D,,///G,,///B,,/// D,///G,///D,///B,,///|
E,,///G,,///B,,///E,/// G,,///B,,///D,///E,///|A,,///C,///E,///G,/// A,///C///G,//|C,,///G,,///C,///E,/// G,///C///G,///E,///|A,,///E,,///A,,///C,/// E,///A,///E,///C,///|
A,,///E,,///A,,///C,/// C,///E,///G,///A,///|F,,///A,,///D,///F,/// A,,///C,///E,///G,///|C,,///G,,///C,///E,/// G,///C///G,///E,///|A,,///E,,///A,,///C,/// E,///A,///E,///C,///|
G,,///C,///E,///G,/// C,///E,///G,///C///|E,////G,////C////E////G,////C////E////G//// C////E////G////c////E////G////c////e////|
c////e////g////c'//// c///e///g///c'///||
--------------------------
:化 蝶
T:《梁山伯與祝英台》主題曲
T: 手風琴演奏曲
C: 何占豪 陳 剛
C: 姜 傑移植
C: 輸入:易 喆
I:委婉 深情地
M: 4/4
L: 1/4
Q:1/4=60
K: G
V:1 style=staff play=1 instrument=21 volumn=64
[V: 1](B,D3/4E// G3/4A// E//G//D/ )|(d3/4g// e//d//B//d// A2)|(A3/4B// F/E/ D3/4E// G/A/ )|(B,/G/ E//D//E//G// D2)|(B3/4d// F/A/ E//G//(D/ D))|(B,//D//B,/ D//E//F//A// E3/2)(D//E// |G3/4A// d/B/ A/B//A// G/E//D// )|B,G(E3/8G1/8E//D// B,//D//E//G// )|dz/ b//d'// a//b//a//g// f/e/ |d2z2|z2d3/4g// e//d//B//d// |A2z2|z2z/ (G/ E//D//E//G// |D2)z2|z2z/ (B,/D/E/ |G)zzz|z4|zz/ ([g//b//][a//d'//] [e//a//][g//b//][e//a//][d//g//] [d/f/][B/e/] |!$f'MAESTRO'$s'40'$in$bn$un\185![A2d2])z2|]
[V: 2]
[K:bass]z4|z2(d3/4g// e//d//B//d// |A2)z2|z2z/ (G/ E//D//E//G// |D2)z2|z2z/ (B/ d/e/ |G2A2|(B2)c^c|d3/2)z/ zz|(B,D3/4E// G3/4A// E//G//D/ )|(d3/4g// e//d//B//d// A2)|(A3/4B// F/E/ D3/4E// G/A/ )|(B,/G/ E//D//E//G// D2)|(B3/4d// F/A/ E//G//(D/ D))|(B,//D//B,/ D//E//F//A// E3/2)(D//E// |G3/4A// d/B/ A/B//A// G/E//D// )|B,GE3/8G1/8E//(D// B,//D//E//G// |D2)"漸慢 rit."z2|!$f'MAESTRO'$s'40'$in$bn$un\185!!$f'MAESTRO'$s'40'$in$bn$un\185!z4|]
-----------------------
T: 《梁祝》主題
M: 4/4
L: 1/8
K: C
I:(2 6弦)
C:王志偉改騙
V: 1 style=jianpu
[V: 1]
|:E2G>-A c>-d (A/c/G)|g>-c' (a/g/e/g/)d4|dd/-e/ {d}B-A G>-A c-d|E-c (A/G/A/c/)G4|
W:柔和而富於表情地
e>-g B-d A/-c/G-G2-|E/>(G/E G/)>(A/B/d/) (A3G/A/)|c-d g-e (de/d/) (cA/G/)|
E2c2 (A/>c/A/G/) (E/G/A/c/)|G3 (E/G/ D/E/D/C/ B,A,):|
M:2/4
E2G-A|{A}c>-d {c}A-G|{e}g4|a2c'-e|(de/g/) (cB/A/)|{c}d4|d(d2e/g/)|G2{B}d-B|A2zB/-d/|
W:慢板 惋惜地
AA ZE/-G/|AA Zc|A>c d-g|(ed/e/) B-A|G{e}g2a/-c'/|g4|(ga/c'/) (a/g/e)|d3-e|d>-g (e/g/e/d/)|c>(e/ d/e/d/B/|
A){B}(d BA)|G3(A/c/|G/A/F/E/ D/C/D/E/|G3)(A,/C/|G,/A,/F,/E,/ D,/C,/D,/E,/|G,4)|
(g2ac')|(c3{d}B)|A-a g-e|d4|d2e-g|G3-A|G>-A B-d|A4|A-a g-e|d4|A-a (g/a/g/e/)|d4|
d(d eg)|c>-d A-G|(E/>G/E/G/) (A/G/A/c/)|G,4|
M: 4/4
E2G>-A/ c-d (A/c/G)|g>-c' (a/g/e/g/ )d4|dd/-e/ {d}B-A G>-A c-d|E-c (A/G/A/c/)G4|
W:充滿幻想的
e>-g B-d A/-c/G-G2-|E/>(G/E G/)>(A/B/d/) (A3G/A/)|c-d g-e (de/d/) (cA/G/)|
E2c2 (A/>c/A/G/) (E/G/A/c/)|G4G(G/E/ D/E/G/D/|E3G) (Ad BA|G3)(A cA ge|
de/g/ dc) (A/c/G/A/ d/c/B/A/|G4)G-E G-d|c3-E {E}G3A|G>-A d-B A-{B}d B-A|G8|g4z4|
--------------------------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筆者曾看到過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銀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從此敷衍出動人的傳說。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事見《梁山伯寶卷》、《華山畿》樂府及《訪友記》、《同窗記》傳奇,又名《雙蝴蝶》,諸多的戲曲劇種都搬演過這一經典的愛情名劇,其中以越劇的《梁祝》和川劇的《柳蔭記》最為知名,京劇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時期推出:如建國初期沈陽京劇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京劇大師程硯秋整理的《英台抗婚》、葉少蘭和杜近芳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以及近年來遲小秋和朱強創排的新版《梁祝》等。
該劇的大意是: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川劇為尼山)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因電影版的廣泛傳播而成為這一題材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名劇。
袁雪芬與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時間是1945年,1951年,華東越劇實驗劇團重排該劇,增尾「化蝶」,劇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進等執筆,黃沙導演,陳捷、薛岩音樂整理,幸熙、蘇石風布景設計。范瑞娟飾梁山伯、傅全香飾祝英台、張桂鳳飾祝公遠、呂瑞英飾銀心、魏小雲飾四九、金艷芳飾師母。該劇於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劇本獎、演出一等獎、音樂作曲獎、舞美設計獎,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獲演員一等獎、張桂鳳獲演員二等獎、呂瑞英獲演員三等獎。1953年,該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成第一部國產彩色戲曲藝術片,由徐進、桑弧編劇,桑弧、黃沙導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劇《柳蔭記》也1952年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的演出,榮獲劇本獎,陳書舫獲演員一等獎,袁玉昆和劉成基獲演員二等獎。
京劇關於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馬彥祥根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和程硯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傳最廣。
《柳蔭記》由王瑤卿設計唱腔,杜近芳、葉盛蘭在1953年首演。全劇分10場,重要場次有「英台別家」、「柳蔭結拜」、「書館談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訪友」、「祭墳化蝶」。此劇最大的特色在唱詞方面,典雅華麗,優美雋永,許多語句打破京劇傳統的七字、十字句,給人以清新脫俗的藝術美感,同時在唱腔設計上很是精緻,無論是曲調的選擇,還是板式的變換,即保持了傳統韻味,又出新求變。被公認為是建國初期戲曲推陳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劇大師程硯秋參考其它劇種的相關劇目編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劇《英台抗婚》,此劇是程硯秋解放後編演的唯一一部大戲,也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作品。此劇劇情無變,包括「別家」、「結拜」、「書館」、「相送」、「驚聘」、「拒婚」、「祭墳」、「化蝶」等場次,後來,因覺前部結構較散,便從「驚聘」開始了。這出戲的唱詞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創造。以唱詞看:「望爹爹退婚禮隨我願,使我嫁梁君,你是我親愛的老嚴親」,「卻為何你執意要把女兒我嫁與一個陌生生不識之人」……這樣幾乎等同於散文詩的句子竟然被大師「裝」進唱腔,且嚴絲合縫,感人至深,不能不讓人嘆服大師的功力。李世濟曾在建國10周年獻禮演出時上演此劇。
薌劇傳統劇目《山伯英台》由邵江海編劇,源出「錦歌」唱本。劇本保留了「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幾乎每一場都有大段獨唱或對唱。其中「英台哭靈二十四拜」最為突出,一百多句唱詞纏綿悱惻,曲牌使用了薌劇的所有哭調,一拜一調,連接緊密和諧,組成了類似曲牌聯綴體的成套唱腔。在「安童買菜宴山伯」、「樓台宴請十二盤」等出中,從菜名、菜譜到俗例、俗語都來自閩南特有的民情風俗。「討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絲、割褲帶寄贈,也屬閩南風俗。全劇情節不同於其他劇種。如英台無父而有母張氏,馬俊也同在杭城求學,無「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見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著重表現英台奔喪哭靈。幕表戲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獄見證前身」、「還魂生子征番」等情節,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盡情傾吐了梁山伯愛、恨、戀、怨的復雜心情。1978年歲陳德根根據邵江海本、台灣歌仔戲和越劇演出本綜合整理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由漳州市薌劇團演出,在一個劇場曾連續上演三百場。1979年,錢天真、洪彩蓮分別扮演祝英台、梁山伯,獲得福建省優秀青年演員的稱號。
另外,豫劇、評劇等幾乎所有的大小劇種都有該劇的整本或摺子戲傳世。
近年來有兩台重新敷衍的梁祝故事劇目引起爭議。一台由沈陽京劇院遲小秋和朱強主演,一台是杭州越劇團排演。這兩台新戲無論是情節設置還是主題開掘,特別在舞台的呈現方式上都有大幅度的反傳統般的「跳躍」,由於演出場次不多,范圍也不廣,筆者無緣窺其全貌也就不好妄加評論,只就所見到過的遲小秋的「哭墳」一折說幾句當時的觀感。這一折戲給我的整體感覺尚好,尤其是水袖功的重新編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回憶部分的唱腔設計也很感人,只是在唱段的開始幾句有些「繞」,聽起來不順。
近年,浙江越劇團的傅派傳人陳藝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墳」和「化蝶」兩場。
總之,經典就是經典,彷彿有演不完的故事,說不完的意韻,道不完的感嘆。
還有: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足可與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莉葉故事媲美。有人聲稱,它是中國古典悲劇的顛峰,最完美地表達了東方男女的純潔忠貞的情感。這個立場就是數百年以來梁祝故事闡釋的主流。
梁祝傳奇始見於唐代的《十道志》和《宣室志》等,盡管文字比較簡略,但五官眉目都已成型。而更為詳盡地敘述其細枝末節的,當推清代俞樾《茶香室四鈔》援引的《祝英台小傳》,它這樣告訴我們說,東晉時代有個女子祝英台,小名九娘,出身於浙江上虞富家,「生無兄弟,才貌雙絕」,父母想要為她擇偶,她卻推辭說,女兒應當出外游學,去尋找真正的賢士。於是就改扮男妝,自稱「九官」,雲游江湖,路上遇到會稽(今紹興)人氏梁山伯,惺惺相惜,於是一同到江蘇宜興善權山的碧蘚岩下搭建書房,刻苦讀書,同居同睡長達三年之久,而梁竟不知道祝是個女子。分手時,祝英台囑咐梁山伯,要他務必在指定日子裡來家裡赴約,他會告知父母,把自己的妹妹「九娘」嫁他,這其實就是以身相許的秘密承諾。
但梁山伯卻因家貧自卑,不敢前往,拖過了約定的日期。於是祝英台父母就跟富豪馬家訂下女兒的婚事。後來梁山伯當了鄞縣的縣長,赴任時途經祝家,查詢「九官」這個人,家僮回答說,家裡只有「九娘」,並沒有「九官」這個人。梁山伯這才驚悟,便以同學友情為由,懇求相見。英台以羅扇遮面,出來作了一揖,僅此而已。梁山伯追悔莫及,思念成疾,竟然不久就病死在任上。
《小傳》進而描述說,第二年英台出嫁馬家,下令水手繞道前往梁山伯的墓地憑吊。抵達時風濤大作。英台在山伯墓前失聲痛哭,大地忽然裂開,英台墜入墓穴,外面僅留下她的衣裙,卻也化作蝴蝶飛散而去。宰相謝安聽說了這個故事,上奏朝廷,皇帝感念英台的忠貞情愛,封她為「義婦」。如今山上杜鵑花盛開的時候,常有大碟雙飛不去,相傳是兩人的靈魂所化,所以世人稱這種大蝶為祝英台。明代陳仁錫的《潛確類書》稱,南齊建元二年,當地人在當年讀書的老宅上建了「碧蘚庵」,刻有「祝英台讀書處」字樣,來紀念這個不同凡響的女性。至此,梁祝悲劇變得情節曲折,委婉動人,已大致完成了其敘事結構的發育過程。
同性戀語法下的梁祝傳奇
然而,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情感悲劇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它並不是尋常的 「男歡女愛」。盡管祝英台愛上樑山伯,確乎是女人對男人的傳統愛慕,無須大驚小怪,但梁山伯對祝英台的感情,卻是大有蹊蹺,很值得我們細加玩味。十五年前我就曾撰文,指認它是經過偽飾的同性戀範例,顯示了中國同性戀文化和美學的基本特徵,但這一長期流傳於吳越乃至長江流域的悲劇,同時也是話語誤讀(或掩蔽)的一個範例。從被言說和傳播起,直到在越劇中擴充與定型,「梁祝」一直遭到異性戀話語的闡釋,以致它的真實語義被長期歪曲,並且以後還將被繼續歪曲下去。
梁祝故事之所以遭到誤讀,乃是由於其主要角色是一對男女。消除這一語誤的方式,就是運用同性戀語法對文本展開重讀。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在「梁祝」文本的入口,佇立著梁山伯的英俊身影,他正形單影只地行走於訪學的道路,這時,另一個出門訪學的婀娜「男子」(由祝英台假扮)出現在他孤寂的視界里。這個陌路相逢的「男子」用「他」的秀麗、嬌羞和溫柔,點燃了梁山伯的情火,促使他以「友誼」的名義與之同行乃至結廬共居。他們同宿一室,朝夕相處,感情日益深厚,而梁則在等待一個感情出擊的適當時機。
祝英台化妝成男子後究竟是怎樣的形象,這點可以從越劇《梁祝》中獲得啟示。由女演員扮演的祝英台,盡管一身文士裝束,卻依舊是眉黛含春,從骨頭里散發出女人的嫵媚。但不同尋常跡象在於,這種「娘娘腔」不但沒有觸發梁山伯的反感,反而令他對前者產生了一段非凡的「友情」。
祝英台並未意識到梁的「友情」中所隱含的特殊意味。她私下愛慕著梁,以為只要她還原為女妝,梁一定會加倍欣喜和娶她為妻。在分別之際,她含蓄地向梁山伯發出了隆重邀請,希望他能准時到家裡迎聘她的妹妹(她本人的一個代碼) 「九娘」。這是一個舊時代女子向男人所發出的曖昧而動人的呼籲。
然而,梁山伯並並未如期赴約。他事後對人辯解說,因為家境貧寒,無錢置辦聘禮和婚儀。這顯然是一種推脫之辭。而更符合邏輯的推斷是:他對娶一個女人沒有任何興趣。他僅僅喜愛哥哥「九官」而已。為避免「娶親」造成的「麻煩」,他壓抑下了與祝英台重逢的強烈渴望。他的計劃是先拖過下聘禮的約期,使婚姻成為不可能,然後再登門造訪,以了卻對祝英台的無限思念。但這一舉動嚴重打擊了祝英台。她的父母不容許女兒繼續為一個貧窮弟子耗費青春,決定將其許配給富豪馬家。祝英台找不到任何理由推諉,只能應允這種父母之命。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雙雙「覺醒」
此後的事件發展變得越來越富於戲劇性。當梁山伯在赴寧波當官途中專門前往探視祝英台時,家童聲稱府上只有「九娘」而沒有「九官」,這使梁猛然意識到他犯了一生中最嚴重的錯誤——愛上了一個真正的女子。震驚之餘,他要求親眼見一下祝,以證實家僮的說法。祝英台用羅扇遮著臉腮,出來向他裊裊作了一揖。梁又驚又怒,以為受了莫大的欺騙——這個女人,竟然偽裝成男子欺騙他,把他置為感情的掌上玩物!這再度證實了世上女人的險惡。然而,祝的嫵媚形象卻繼續糾纏和折磨著梁,使之無法從往事的甜蜜追憶和殘酷現實中擺脫出來。盡管擔任縣令符合他大濟蒼生的理想,但致命的精神楚痛,最終竟把他推向了病魔、傷痛和死亡。
驚悉梁山伯病逝的噩耗,祝英台最初的反應是難以言喻的悲傷和悔恨。她把梁見到她「真身」時又驚又怒的情形,當作梁熱戀和追悔的證據。她後悔當初未能及時揭破自己的性別,以致對他心靈造成了無可挽救的致命打擊。但這時一些有關梁山伯同性戀的風聞可能已經斷續傳來。她半信半疑,亦悲亦惱,心情復雜地踏上了出嫁的道路。
為證實民間的傳言,她下令船夫專門繞道清道山,並以風浪太大為由停船靠岸,然後隻身前去祭掃梁墓。從這時到她「自殺」為止,其間一定發生了一些難以啟齒的事情,使她最終了解到梁山伯對她的感情的真正實質。她意識到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欺騙和羞辱:她對梁山泊的愛情,不過是一場自欺欺人的游戲而已。
在梁祝事件的結尾,祝英台肯定是以「失蹤」方式離開我們的。她絕望地留下自己的「綉裙」,並再度改換男裝,向一個我們無法知曉的地點逃亡,從此隱名埋姓,下落不明。
為了對祝英台的失蹤找到一種合理解釋,作為地方富豪的馬家可謂費盡了心思。他們編造大地(墓室)裂開,祝台跌入殉葬的情節,以瞞天過海,欺騙世人。就連國家官員和皇帝都對此深信不疑。在真假奇跡相混的東晉時代,人們可以輕信一切奇怪的事情。我不想對此有所物議。我所驚訝只是,盡管這宗案件破綻百出,但經過近千年的探詢和闡釋,卻至今都沒有人對此提出必要的異議。
「蝶戀花」還是「蝶戀蝶」
在梁祝悲劇的結尾,出現了雙飛不散的大蝶。據馮夢龍《情史》記載,祝英台死後,她的家人在墓前焚毀她遺留的衣物,那些衣服竟在火焰里化成了蝴蝶。當地人稱黃蝶為梁山伯,黑蝶為祝英台。這再度向我們顯示了「梁祝」故事的同性戀語義。
《嶺南異物志》記載說,南海有一種巨型蝴蝶,形狀大如船帆,除去翅膀和腳足,還有八十斤重,味道極其鮮美。這種超級肉蝶如今早已銷聲匿跡,而人們所看見的蝴蝶,只是纖弱而美麗的鱗翅目昆蟲而已,它象徵著人類的自由與歡樂,以及對美麗事物的貪戀。它同時也是男性愛情的奇異代碼。此外,蝴蝶和花(「蝶戀花」)還是男女愛情的對偶象徵。
對於蝴蝶的哲思,最早出現在莊周的寓言里。正是道家大師第一次揭示了這種昆蟲與人類的密切關系。他們可以在夢的無意識狀態中互相轉化。莊周的蝴蝶夢表達了物體間界限的消解。《搜神記》(《太平寰宇記》所引之版本)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宗化蝶奇案,發生在戰國時代的齊國。當時的昏君宋康王,霸佔了手下官員韓憑的妻子何氏,韓憑含憤自殺,而他的妻子也從青陵台(今山東鄆城)上躍下自盡,宋康王的侍衛急忙去拉她的衣裙,不料那些碎片隨之化成了美麗的蝴蝶。
梁祝故事似乎是何氏悲劇的某種延展,但其語義卻大相徑庭。我們發現,蝴蝶的蛹變過程是意味深長的,它從圓筒形或紡錘形的蛹里羽化而出,暗示著「女人」(幼蟲期的毛蟲)蛻變成了「男人」。祝英台的蝶化(男化),無疑就是針對梁山伯的情感承諾,即在經過性取向的轉變之後,祝最終實現了他對於梁的非凡愛情。這是男同性戀者所期待的偉大時刻。蝴蝶在那個短瞬的時刻里脫穎而出,身上布滿彩虹般的圖案,在花叢里翩然起舞,變得儀態萬方,光華照人。在生命形態的最終階段,它向我們展示了其最燦爛的容貌。
蝴蝶與花的關系,暗喻著男人對女人的愛情,但一對蝴蝶間的關系卻是截然不同的,它要演繹的只能是兩個男子間的愛情。這種情感無疑是難以啟齒的。盡管東晉的宮廷和士大夫社群中流行「男同志」之風,但在一個儒學日益昌盛的時代,要完成對它的敘事,仍然必須藉助轉喻、雙關和借代等修辭技巧。它的語義被含蓄地書寫在比翼雙飛的蝴蝶里,變成一個秘不可宣的啞謎,留待聰明的世人以解讀。
這就是「化蝶」在整個梁祝敘事中的核心價值。我不知道這個完美的結局究竟是什麼人的傑作,但它無疑是整個傳說的畫龍點睛之筆,它躲藏在故事尾部,向我們揭示了整個悲劇的真正本質。
越劇的「女同志美學」
在結構和元素沒有受到任何毀壞的前提下,僅僅變換了一種密碼,我們就獲得了有關梁祝故事的全新版本。這與其說是一次標新立異的闡釋行為,不如說是對梁祝故事的語義還原。正是這樣的民間話語為近代戲曲提供了不朽的源泉,使它充滿著某種迷離的異常情調,並且讓那些尋常的情感文本黯然失色。
盡管有過京劇(《英台抗婚》)、川劇(《柳蔭記》)等各種梨園樣式,但置身於江南民間同性戀的家園,越劇才是講述梁祝悲劇的最佳曲種。1945年,袁雪芬與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以後又重新整理上演,在1952年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獲劇本獎、演出一等獎、演員一等獎等,倍得殊榮。1953年,該劇又被拍成首部國產彩色戲曲藝術片,由此完全確立了越劇闡釋梁祝的威權地位。
梁祝故事與越劇與的這種親緣,還因為其演員都由女性擔綱。從「草橋結拜」、「十八相送」、「樓台相會」到「化蝶雙飛」,一群美麗女子演出著男女眾生的痴情故事,圓潤婉轉的舞蹈、軟儂香甜的唱白、低回悠揚的絲竹,把被水鄉環繞的戲台轉換成了純粹的女兒國度。「文革」企圖改造越劇,強迫其納入男性演員,但其結果竟然完全一樣――所有男角都散發出女性的嫵媚光輝。甚至連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都不可阻擋地洋溢著女性般纖細柔軟的情調。
越劇的「功績」就是從一個隱秘的角度改造了梁祝故事,把這一「男同志」的哀歌,悄然置換成「女同志」的情感聖劇。梁山伯看起來不是一個男性,而更像是「女同志」中扮演主動角色的T角,「他」逾越了男權文化的界限,書寫著民族同性戀美學的瑰麗篇章。在前總理周恩來的全力支持下,經過《紅樓夢》、《西廂記》、《白蛇傳》、《情探》、《追魚》和《碧玉簪》的不倦打造,越劇已經逼近這種美學的核心。
然而,真正重要的事物也許並不在戲台之上,而是在戲台的四周。一方面是戲曲演員的言說影響了觀眾的言說(傾聽)方式,一方面是觀眾對戲曲話語的強有力的設定,這場圍繞舞台所展開的對話是沒有邊界和終結的,但支配戲曲語法的終級之手肯定不是表演者,而是那些臉龐隱沒在黑暗中的民眾,他們的趣味支配了戲曲。在民眾的指引下,越劇沿著同性戀的方向勝利前進,達到了它們在上世紀中葉的高潮。(作者:朱大可,原載《南方都市報》)
參考資料:百度上查的,建議你以後都到百度查,那兒都有
3、給我梁山伯與祝英台(何董版)每集的劇情介紹!!
第1集
上虞祝家莊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八公子祝英齊婚禮就要舉行新娘卻不見了!頓時祝府上下一片慌亂,從小和八哥親近九妹祝英台認為八哥婚姻不會幸福,於是假扮新娘瞞天過海幫助心中另有所屬新娘黃良玉逃出了祝府。
慌忙中英台沖入月老廟躲雨與正此借讀會稽窮書生梁山伯邂逅,還陰差陽錯地月老神像前雙雙下跪英台對這位憨厚至誠讀書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破壞了八哥婚禮,英台憑著機智和父親寵愛,將危機化為轉機反而爭取到了女扮男裝去杭州讀書機會。
第2集
曹娥江渡口渡船上英台與山伯再度相遇,兩人互通姓名談得十分投緣.同往尼山書院讀書紈絝子弟王藍田不滿英台與貧民交往.故意下船時將英台推落水中.剛剛離家英台即遇暴露女兒身份危機梁山伯奮力相救。
英台為謝山伯來到梁家.了解到梁家祖德高尚一同拜別梁母,同往尼山書院草橋亭,兩人結為異姓金蘭 .
掩映萬綠叢中尼山書院迎來了各方學子,一心稱霸書院王藍田牌坊前強行要眾學子跪拜,被瀟灑而至杭州太守之子馬文才連射幾箭.山伯不顧安危解救英台為其安危擔憂、生氣 .向書院奉獻束修時山伯又遭朝廷派來學監陳子俊刁難被拒絕入學.
第3集
山長王世玉親自過問.山伯表示願意課讀之餘,充當三年書院雜役以抵不足束修得到了世玉贊賞 .
調配住房時師母將山伯與英台安排到一個房間.英台大驚,提出要單人一房,引來眾學子仿效,被世玉駁回.山伯為英台驅趕銀心裝扮夜梟而一夜.未睡結果上課時打瞌睡被子俊罰去挑水.
世玉之女王蘭幫助山伯修補被學,秦京生惡意打破水缸.對山伯暗生好感的英台看到山伯與王蘭親近樣子心生不快.英台為山伯親自下廚烙餅,卻不慎將餅散落一地英台傷心不已.山伯為英台情意感動,將餅悉數拾起含淚吃下不料突然暈倒,被四九誤認為英台餅中有毒……
第4集
英台用書牆將二人床鋪從中隔開,山伯不明所以依舊體貼地為英台蓋被.英台仰慕已久的才女謝道韞作為客座教席來書院講學,眾學子十分興奮.陳子俊因道韞身為女子而心生鄙視,文才、藍田等人更學堂上對其刻意刁難.英台、山伯為道韞忿忿不平與其拒理力爭並想出辦法讓書院所有女子"休工" .
文才等人為了品狀排名表面上向道韞賠罪,可暗地裡卻耿耿於懷開始想方設法算計英台.由於山伯細心呵護,英台僥幸躲過了一次次暗算.一次送道韞回房後返回途中被暗箭所傷.為了阻止英台被繼續傷害,山伯和文才打賭願意蹴鞠場上連接五球.
第5集
蹴鞠場上山伯不顧英台阻止,拼盡全力接住了五球,卻因文才深厚武功內力而吐血暈倒.梁祝二人彼此關心傷勢感情不斷深厚 .
.
翌日英台推走好心欲幫自己擦身體的山伯,放心地房內洗澡.誰知道韞得知英台受傷讓山伯帶其前來探望,令英台險露女子身份 .
王蘭為英台采葯扭傷了腳,山伯不顧男女之嫌為推拿筋骨陪散步活動.英台看到倍感失落,這一幕也被馬文才看到 .
道韞帶領眾學子郊野演武,王藍田欲置英台於死地.危急之時馬文才出手相救,山伯急著找尋英台文才卻與受傷英台相攜歸來,山伯誤會文才傷害了英台.
第6集
山伯為了可以隨時照料英台特向王蘭請教岐黃醫理.互相把脈時被英台遠遠看見再次產生誤會 .
英台信步松林卻碰到陳子俊獨自一人借念詩訴說對謝道韞喜愛之情.課讀時子俊情詩不小心掉出被秦京生撿到.子俊為脫干係同京生一同誣賴英台.山伯和文才為了幫英台"脫罪"都承認自己所寫 .
.
道韞與英台訴說心事英台自薦願意替道韞去見未曾謀面夫君王凝之而此時王凝之也已悄悄來到書院並托子俊推薦一名品貌俱佳學子為其辦事 .
文才和藍田開始懷疑英台女兒身份密謀蹴鞠之際加以試探.
第7集
蹴鞠場上文才等人逼英台脫衣,幸好山伯趕來替英台解圍.文才和藍田不甘心趁英台洗澡時窗外偷看被聰明英台識破拿四九做了"替身" . 山伯奉子俊之命去見凝之凝之謊稱請山伯代替自己表弟前去相親 .
山伯將子俊托還給凝之情詩與自己向道韞請教"治水方略"給錯對象引來一連串誤會.英台誤會山伯對道韞有意道韞亦對山伯有所誤解.此事被藍田等人得知借機對山伯惡意誹謗,甚至鬧到山長世玉那裡.而山伯又因為答應過凝之不向任何人透露此行所以有口難言無從辯解.
第8集
端午節假日山伯與英台各懷心事各守承諾分別前赴凝之和道韞訂親之約 .
道韞閨房英台"男扮女裝",風姿絕世.道韞說出英台女兒身份秘密英台驚訝不已!酒樓內道韞叔父、當朝丞相謝安為試探凝之才學而隱瞞身份山伯不知巧思妙對得到謝安賞識 .
訂婚之日山伯得知凝之結親對象竟是謝道韞.百般推拒也已無濟於事,只得硬著頭皮赴會 .
謝府正廳眾人齊聚.英台蓋頭和山伯因緊張而變調聲音使得二人未能察覺對方,遂讓眾人看到了一場出神入化精彩妙對.不料英台隨後"棒打新郎"禮俗中竟用力過猛將山伯打暈倒地……
第9集
品狀排行榜上山伯與英台雙雙上榜馬文才因自己品狀排名被山伯取代而心生怨恨.英台覺察自己對山伯已產生一種莫名情愫,想起臨行前母親約法三章不禁心中慌亂開始有意躲著山伯 .
山長為了裨益眾學子課業決定派兩名弟子去請五柳先生陶淵明前來講學.英台則選擇馬文才同往.山伯不解但依舊拜託文才好好照顧賢弟英台.途中文才懸賞找人卻被一茶販恥笑調侃文才動怒被英台攔下.
方正考評官王卓然來到學院考察子俊故意安排山伯服侍王卓然起居.山伯不疑,山長小女王蕙卻為忿忿不平.
第10集
桃花林中英台與文才迷路且盤纏盡失.巧遇茶販大叔二人借宿.大叔家中烤魚之時好強的文才被認為"茶販賤民"奚落得無地自容.怒不可遏夜半時英台發現文才竟躲入廚櫃中哭泣 .
英台被大叔一語點醒決定不再躲避山伯.英台被告之淵明已逝.英台"淵明墓"前獻花祝禱,文才不耐 .
山伯王蘭、王蕙幫助下用胭脂水粉和玫瑰花露討得極難伺候王卓然歡喜.卓然雖然挑三揀四,對待考評倒也公正,對於山伯品行學業非常認可.怎奈子俊無意中說出山伯受謝安賞識.卓然與謝安不合遂遷怒於山伯開始故意為難山伯……
第11集
山伯正獨自修補被伙夫蘇安不慎打破水缸.英台突然出現山伯激動不已二人和好如初 .
王卓然命山伯必須次日清晨前將水缸水挑滿.英台與山伯急中生智用竹管將後山水源引到書院.英台與山伯後山栽種桃花流露出對恬靜生活嚮往 .
卓然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以山伯不士族子弟為由欲將其逐出書院.英台當眾頂撞王大人指出山伯己與自己結義不再是平民.卓然惱怒英台將其品狀排名降為"下下等",理由是未經宗族大會認可私結異姓金蘭.英台不屑只擔心因為自己而誤了山伯前途便來找馬文才幫忙正碰上山伯向王卓然求情……
第12集
山伯為了英台前程求王大人對英台高抬貴手.王大人威逼下山伯只得對英台謊稱義結金蘭只為了一步登天.為使王大人不再加害英台和祝家,山伯忍痛與英台割袍斷義.英台傷心欲絕,悲憤之下離開書院 .
山伯追出二人雨中掙扎,英台甩開山伯離去.山伯被樹壓倒腳受了傷.雨水沖滑山路崩塌,英台連人帶土落下懸崖.文才率書院弟子遍尋英台不見山伯心急如焚悲痛難抑 .
銀心回到書院說英台掉落懸崖死了但山伯堅信英台活著.山伯和文才爭相下崖尋找,談及英台生死兩人同時紅了眼眶.山伯說服文才獨自下崖不幸系繩被岩石磨斷山伯也掉落下去……
第13集
二人先後掉落懸崖消息傳入書院,眾生眾相有人悲傷有人竊喜 .
月明星稀之夜英台被茶販大叔所救.山伯被曾幫助過賣魚女谷心蓮母女所救.英台雖然嘴上說恨山伯心裡卻十分想念 .
山伯順著水流四處尋找英台.山伯心蓮來到了大叔住所看到桃花湖畔落瑛繽紛不禁觸景傷情,更加思念英台.山伯看到了英台寫石桌上詩卻未能認出,與英台失之交臂 .
英台和大叔夜晚喝酒聊天.山伯從心蓮話中猜到英台可能在桃花湖畔木屋中,不顧疲憊身體急奔而去英台從窗口看到了山伯身影……
第14集
大叔木屋山伯遍尋不見英台失落而去.原來英台故意躲藏起來.山伯反復思量覺得其中有詐再度返回木屋 .
英台正欲向大叔告別看到山伯再次躲藏起來.大叔探問山伯對英台情誼.山伯俱實以告坦承當日"割袍斷義"全為了英台被王大人逼迫.英台暗中聽到淚如雨下,大叔亦為之感動朝英台躲藏地方高喊英台出來.英台心知錯怪了山伯卻耍孩子氣跑出了房門.山伯追出英台依舊和山伯賭氣大叔佯打山伯引來英台心疼 .
心蓮暗戀山伯提出要同去書院幹活.英台不知就裡欣然應允二人與大叔拜別,誰知大叔也跳上船說願意和們同往書院面對.
第15集
眾人看著平安歸來山伯和英台喜極而泣.世玉為防卓然、子俊再出惡招,不顧師母求求情,罰二人去後山養馬.果然王卓然稱山伯與英台裝鬼嚇人再度為難他們.大叔出面謾罵卓然,卓然氣急敗壞.師母突然認出大叔就五柳先生陶淵明!
王卓然不滿心蓮為打水燙傷.蘇安趁機抱起心蓮到醫舍治療.心蓮面露不悅.英台看出山伯對心蓮無意故意逗弄山伯.
書院課堂上書聲朗朗,心蓮經過駐足傾聽被王卓然發現再度出言羞辱.山伯、英台挺身而出.淵明得知亦到學堂上嘲弄卓然卓然,引得學生鬨堂大笑.
第16集
淵明教書法竟要眾學子飲酒稱醉中書法暢意舒懷果然學子作品篇篇皆佳
王卓然得了桃花癬無葯可醫狂性大發大家都避而遠之英台和文才拿到了心蓮扔掉薔薇硝強行為卓然塗上山伯盡心照顧卓然卓然心生感動
文才拾到英台玫瑰香露對英台身份更加懷疑再次試探又以失敗告終書院到處傳言英台為女眾學子議論紛紛文才不悅山伯當玩笑聽之四九為護銀心與眾書僮扭打起來英台亦無懼眾人眼光子俊卻此時突然命令所有人都必須到大澡堂洗澡……
第17集
大澡堂里英台憑借聰明機智躲過了子俊質疑、刁難
孰料馬文才賄賂子俊要將住房重新分配英台和山伯不得已分開二人依依不捨文才見英台搬進自己房間暗自欣喜!誰知英台通晚坐門外不進房早已心儀英台王蕙姑娘幫助下英台假裝生病想醫舍住上幾日
山伯本欲上山去找采葯王蘭為英台看病卻被子俊勒令到後山喂馬心蓮隨山伯同去馬廄聽到對英台關切之詞非常不悅故意裝作被馬踢傷馬文才一直守醫舍外再施詭計欲借小蕙之手逼英台回房本來就愛戀英台小蕙文才挑唆下一時要英台脫衣針灸二時要英台脫衣泡澡弄得英台哭笑不得尷尬不已
第18集
小蕙正與英台糾纏山伯攙扶著心蓮進來心蓮故意裝痛不要山伯離開自己一旁見到英台莫名地吃起醋來也假意頭痛山伯為英台揉太陽穴心蓮又
不滿趁無人注意故意將胸口撞傷卻被王蘭診出蘇安喜歡心蓮對百般殷勤照顧王藍田欲輕薄心蓮蘇安和浣衣大姐將打跑 英台無奈與文才同房英台假裝做夢故意對文才亂打亂踢讓文才一夜不得安睡 一年一度狩獵大賽開始了!比賽兩支隊伍分別由山伯和文才帶領文才等人故意將一匹見女人就踢母馬留給英台英台憑借向陶淵明請教知識順利
地征服了這匹母馬們試探再一次失望
第19集
英台為徹底擺脫與文才同房假裝夢游夜打文才文才慌忙逃出英台亦"游"出房見樹打樹見人打人文才半信半疑上前攔住被英台一重棒打昏
馬太守聞訊趕到書院英台計策得逞房間分配恢復原狀 七夕節至英台謊稱九妹名義送了一個蝴蝶荷包給山伯心蓮也要送荷包給山伯卻被英台氣走漫天星斗夜裡山伯和英台坐山頂上談論著牛郎織女
故事英台不禁為人生離合聚散而感慨, 英台、銀心偷拜織女時被文才暗中窺到從英台乞巧盒中發現了英台女兒身份!文才自知道英台女兒身份後更加愛戀英台看到英台和山伯親密無間的樣子十分惱怒.
第20集
淵明課堂上要求眾學子暢談自己志向文才看不慣馬太守趨炎附勢嘴臉當場與翻臉被父親當眾打一耳光英台、山伯到後山馬廄養馬山伯覺得此事因自己而起擔心文才打開櫃子時卻發現文才躲裡面瑟瑟發抖文才狂性大發讓馬受驚山伯為救文才被馬踢
傷山伯向馬太守告知了文才去向馬太守雖然表面冷酷內心卻十分惦念兒子文才向英台敞開心扉訴說自己兒時悲慘往事英台安慰文才文才終被山
伯和英台說動去追趕已經離開父親心蓮被王藍田所誆簽下了賣身契剛走出家門便被青樓人抓走英台山伯欲用黃金將心蓮贖出卻被青樓看護趕了出來們商議要以新方法去解救心蓮
第21集
枕霞樓里迎來送往好生熱鬧英台一身女裝與山伯琴舞相合驚艷四座山伯用英台賣身契換了心蓮卻被趕來文才和子俊鬧場二人匆忙逃走枕霞樓亂成一團
山伯與英台誤入築雲閣卻撞見了馬太守和青樓頭牌玉無暇文才與護院武師追到築雲閣玉無暇巧妙應對逼走文才英台傷心怒罵玉無暇原來竟英台昔日放走好姐妹八哥新娘黃良玉
書院上下都知道了山伯英台大鬧青樓一事山長欲懲戒二人山伯為了心蓮名節拒不解釋多虧心蓮向世玉道出原委二人才免予責罰夜晚山伯與英台同塌思及青樓近身相對二人都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第22集
書院大門外良玉來找山伯想求得英台諒解秦京生卻眾人面前打罵良玉原來京生就當日良玉委身之人夜半京生借夢游之際偷溜至枕霞樓無恥地向良玉索要錢財
山伯將王蘭昔日所贈荷包還回王蘭黯自神傷巨伯拿過荷包向王蘭傾訴愛慕藍田再次欺負心蓮淵明勸心蓮離開書院
英齊到書院看望英台發現英台與山伯同屋而眠不禁大怒逼英台與自己同住英台趁英齊熟睡之時偷偷去找山伯
鍾樓上山伯和英台月夜比肩放飛風箏英台向山伯訴說了良玉與英齊故事懊悔自責山伯勸慰英台
第23集
英齊看出英台對山伯情感禁止英台與山伯來往英台不從情急之下說出自己喜歡山伯被趕來山伯和文才聽到山伯呆住又思及自己對英台莫名情愫開始躲避英台師母告訴英台淵明已經離開英台傷心找山伯訴說山伯竟棄而去
英齊被英台說中痛處西湖畫舫中招來歌妓酒醉中竟發現原來歌妓正良玉!
四九一語驚醒山伯以為英台口中"喜歡"只兄弟之情梁祝二人又和好如初文才眼見英台與山伯感情日深妒恨難消遂當面揭穿英台女兒身份……
第24集
夜靜更深文才向英台賠罪表示不會拆穿英台身份秘密還要與山伯冰釋前嫌就餐時英台不小心被湯水潑到文才抱著英台沖出食堂英台憤怒打了文才一巴掌山伯卻自以為地向文才解釋文才故意與山伯親近英台疑惑追問文才向英台表露愛意文才故意用計令山伯對產生同情使得山伯拉英台同往桃林與文才結拜被英台拒絕山伯不明反認為英台小氣
馬太守將良玉贖出納為側室並選地為建宅
蘇安被心蓮拒絕誤會山伯與心蓮有白首之約怒罵山伯為偽君子奔到山上大哭文才看到了整治山伯機會……
第25集
月夜桃花亭中山伯幫英齊化解了心結英齊對山伯刮目相看
英齊裝滿黃金箱子被偷子俊帶領眾人逐房搜尋竟山伯房中發現世玉廣場軒轅台公審此事蘇安受文才唆使誣賴山伯山伯面臨杖責唾棄、逐出書院之罰英台為了救山伯闖入杖陣之中承認錢自己偷給山伯山長應允山伯免去偷錢者杖責之刑讓山伯說出真相山伯用"清水試金"遂使蘇安浮出水面
文才以蘇大娘為要挾迫使蘇安沒能說出幕後指使者山伯趁無人發現放走蘇安並與澄清誤會蘇安提醒山伯要注意馬文才
第26集
英台向八哥英齊承認自己女子身份被文才知曉英齊大怒逼英台回家英台不肯英齊寫信回家向娘報告了此事
馬太守為了建宅驅逐住戶命手下馬泰將心蓮父親墳墓挖掉心蓮母親剛毅不允竟被馬泰打死蘇安遲到了一步被馬府官兵侮辱心蓮也懷中死去山伯帶著英台、英齊一同將蘇大娘救出眾人趕到心蓮家時卻看到蘇安正和官兵打鬥英齊憑借武功將官兵打跑大家才知原來心蓮母女已死
文才欲奪英台火燒山伯房間欲置山伯於死地英台以為山伯房間里便沖進火場山伯從王蘭處趕來得知英台為救自己已身陷火海奮不顧身闖入王蘭救治二人之時發現了英台女子身份並報告了母親……
第27集
清晨英台蘇醒師母微笑地看著女裝英台英台窘迫害羞山伯與英台擔心對方安危不顧身上傷勢和眾人勸阻急切地要見到彼此二人相見忘情相擁文才本想燒死山伯未想到使英台受傷焚香禱告求神保佑英台英台知道後直言對只有感謝文才痛苦萬分
英齊也因沖進火場煙嗆而昏迷良玉女扮男裝前來看望英台與良玉相見良玉將金鐲還給英台英台流淚追趕良玉良玉喜極而泣英齊去枕霞樓欲贖出良玉老鴇卻告訴良玉已經離開
小蕙無意中聽說英台為女大哭不止大罵英台欺騙了感情引來眾學子圍觀英台越勸越糟小蕙揚言要告訴父親並當眾揭穿英台身份
第28集
一心愛慕山伯的王蘭,因看到梁祝二人之間的情意而內心傷感。早已愛戀王蘭的學子荀巨伯擔心地尾隨而來,二人情愫暗生。
小蕙自從知道英台為女後,終日面如死灰,聰明的英台借裝病求得了小蕙的原諒。
英齊聽到山伯與英台談起"生離死別",更深刻地了解到二人之間情感彌厚。他後悔不該向娘寫信。次日,他向英台告別,想盡快回家幫英台向母親說情。誰知,送家書的信使與英齊擦身而過。英齊剛走,師母便將祝夫人的家書錦盒交給了英台,竟是一條白綾和"速回"的母命。英台依依不捨地來與山伯告別,不知就裡的山伯,反勸英台以孝為重,速速回家。引得英台無限悲痛……
第29集
銀心見小姐悲苦提醒英台以筆墨告訴梁公子真情英台寫情詩暗示山伯卻被銀心送錯對象文才拿到詩文誤以為英台對己有意便送比翼鳥風箏給卻被銀心扔到一旁
山伯約英台盪舟西湖英台因山伯不解心意、說不去相送而生氣離開山伯深夜為英台烙餅英台路過伙房看著酣睡山伯心生感動麵粉留言 師母看出英台心意提出幫英台作媒卻被文才書僮馬統偷聽
臨行前英台與山長一家告別世玉贊頌英台巾幗不讓須眉小蕙更哭成淚人臨上船時英台仍殷殷回望突然遠遠一隻蝴蝶風箏映入眼簾英台知山伯來了喜極而泣
第30集
相送途中英台借蝴蝶、白鵝等道旁景物屢屢向山伯暗喻自己為女願與山伯同結白頭無奈山伯不解風情就不接茬土地廟中英台只得謊稱家有九妹願意做媒許配給山伯並約百日之內來祝庄
夜晚英台和山伯躲雨借宿農家農人見二人淋濕將新婚兒子和兒媳婦結婚禮服拿出紅燭幔帳新人房裡二人身著新人禮服山伯玩興大起與英台玩起了"扮家家酒"一身嫁裝英台嬌羞嫵媚看得山伯如醉如痴天寒夜冷山伯蒙然不知地熟睡英台偎山伯懷中同塌而眠久久不能入睡這英台一生中唯一一次與山伯同衿而睡希望雨不要停夜不要走太陽不要出來……
第31集
為阻止師母將英台留下訂親玉佩交給山伯馬文才用計將師母誆離書院朝廷頒下詔書擢授山伯為鄮縣縣令山伯與師母失之交臂
山伯離開尼山書院時世玉親自鼓琴相送文才故意拿出英台錯給自己情詩給山伯看山伯黯然離開
山伯返家梁母知道山伯立業欣喜落淚山伯看著英台詩悶悶不樂由於四九誤讀竟露出"吾乃紅妝""藏頭"詩意山伯震驚英台為女但又誤以為英台要嫁文才幸好梁母看出"宿枝照之""藏尾"詩句(山伯表字照之)山伯終於知曉了英台心事異常歡喜!次日便與四九辭別母親去見英台
此時文才已匆忙回家邀父親馬太守同往祝家搶先提親
英台向母親講述山伯品行才華卻被母親以"門第懸殊"當場否決馬太守來到祝家祝夫人親自出迎;山伯來到門房卻蔑視地說由西側門進
第32集
祝家莊熱鬧非常祝員外為了女兒終身幸福親自出面與馬太守周旋英台幾位哥哥亦英齊帶領下用"棋海"戰術困住文才祝夫人雖滿意文才但為了挫傷太守銳氣也沒有當場應允馬家婚事文才父子拂袖而去
英台、山伯樓台相會孰料英台一身男裝相迎山伯蒙了暗笑自己誤解了英台詩句英台知道師母還未將玉佩交給山伯便換上女裝出來相見呆傻山伯此時才終於明白了英台果真為女!
英台帶山伯來到二人初次見面月老祠山伯方知當日那位"新娘"正英台!山伯月老面前表述衷腸二人海誓山盟臨別英台約山伯早日前來提親
第33集
山伯與四九來到鄮縣目睹城內凄涼蕭瑟災民流離失所縣衙差役爭相捉鼠充飢貪官當道山伯與師爺縣內巡視竟遭到百姓痛斥山伯深知必先解決飢荒才能讓百姓治水
山伯用縣內微薄存金向英台求助英齊抵不過英台懇求為鄮縣多運來幾倍糧食文才也此時官封五品奉旨殺賊平亂初露鋒芒
英台從大嫂口中套出文才前來提親一事隻身去往馬家讓文才死心不料與馬太守一番妙對卻讓文才父子更加欣賞才學、膽識祝夫人知道後對英台大發雷霆祝員外則稱贊女兒有骨氣山伯、英台魚雁傳書卻被祝夫人發現
第34集
通往鄮縣路上流民眾多山賊橫行梁母被路過巨伯所救原來因戰亂四起尼山書院已經停課書院故人也都流離失所馬文才借朝廷委派調查鄮縣哄搶軍糧事件之機欲將山伯置於死地文才殘暴激起了民憤百姓們拿起菜刀同山伯一起將官兵趕出了城外
英台苦等卻不見山伯信來發現原來母親將書信全部扣下正焚毀英台不顧火燒疼痛搶出部分書信落淚責怨母親祝夫人傷心
文才瘋狂攻城山伯面對威脅無所畏懼英台擔憂山伯私自離家前去軍營被文才手下所俘王卓然為感山伯當年救命之恩表面上以英台為人質去換梁山伯實為救英台脫困山伯為保護英台和卓然身中二箭……
第35集
英台見山伯中箭痛苦萬分原來山伯早有防護山伯拉著女裝英台與眾人相見英台害羞看到英台與山伯親密樣子文才愈加瘋狂揚言屠城守城百姓死傷無數山伯心急如焚英台苦無良策山伯打算用自己性命換取全城百姓安全留書英台卻被英台看穿
城牆內外鼠疫橫行子俊和巨伯不幸染上鼠疫山伯用王蘭留給醫書治好了們和城中百姓而另一方文才卻下令將染上鼠疫士兵燒死士兵人人自危毫無鬥志山伯以大義將葯投射到馬家軍營士兵感激山伯救命之恩不再與為敵文才與其結怨更深
朝廷嘉獎山伯治疫有功山伯高高興興地送英台返家二人對未來充滿美好嚮往
第36集
文才命人假扮山賊闖入祝家莊祝府大亂文才假意出手相救得到祝府上下感激祝府宴請文才父子以謝救命之恩山伯卻此時突來拜會祝夫人眾人面前對明嘲暗諷並誆騙此宴為馬家提親之宴山伯驛館中等待英台英台沒到卻等來了投奔心蓮
次日祝夫人庄園茶亭與山伯單獨見面山伯治水學問令祝夫人內心佩服但談及朝廷"土斷政策"又令祝夫人不悅
馬家回請祝家父子談到兒女婚事祝員外含糊裝傻左右而言文才去拿夜明珠給英齊觀賞英齊卻馬府遇到了當日新婚之夜不辭而別黃良玉
第37集
祝家門外山伯拆穿祝夫人訂親謊言並坦言不會放棄英台追出卻被祝夫人關入房中
山伯正為"無媒無訂"而煩惱師母竟突然出現拿出英台昔日所託雌蝶玉佩山伯看到又驚又喜!
英台樓台以絕食抗爭病倒塌上山伯與師母前來提親祝夫人竟跪求山伯為了英台一生幸福為了祝家莊生死存亡主動離開英台山伯哄睡英台留下雌蝶玉佩心碎離開!英台醒來不見山伯只見玉佩心中已有幾分明了含淚追出山伯隱忍不再停步不再回頭!英台望著背影昏倒祝員外懷中……
第38集
心蓮因妒成恨慫恿已"山賊首領"蘇安前去搶奪祝家莊山賊攻城山伯布兵守城文才亦帶兵守護祝家莊堅決不與山伯合力混亂中英齊被心蓮設計身中數刀子俊為救道韞而亡
英台聽說山伯去找蘇安談判擔心山伯而逃出家門卻碰到了心蓮山伯與蘇安相見蘇安寧願死山伯手中也不願違逆心蓮蘇母道出心蓮利用事實心蓮逼英台離開山伯英台寧死不從心蓮竟將英台裝入布袋扔入江中山伯趕到救起英台英台已無氣息山伯悲痛欲絕之時英台突然醒轉二人真情流露相擁而泣表示不再分離
第39集
山伯"以德退敵"事傳遍了大街小巷祝夫人雖然對仍存門戶之見卻也為與英台情誼感動終於黙許了婚事英台與山伯依依惜別山伯答應英台治好水患之時就二人成親之日
英台親自縫制嫁衣日日盼山伯到來大嫂聞聽祝員外要以千畝良田和五百佃戶作為英台陪嫁便從中作梗暗使大哥去向馬家報信馬文才得知迅速搬來父親及上虞縣令到祝家強行下聘並以"土斷政策"相威脅如果不答應婚事便要祝家傾家盪產!祝夫人無奈之下只得應允英台無所適從無計可施
八哥英齊又此時重傷不治撒手而去祝家內憂外患沉浸一片悲涼氣氛中山伯興沖沖趕來提親卻看到祝家大門緊閉……
第40集
祝夫人因為英齊離去而失去了往日剛強為了祝家莊日後安寧英台強忍莫大悲痛答應聽從母命
山伯、英台二次樓台相會英台一反常態向山伯敬酒三杯祝山伯早日找到如意嬌娘山伯見勢不對銀心告訴山伯英台已許馬家!山伯聽到如雷轟頂英台哭倒山伯懷中山伯怒斥英台英台道出英齊已死為了爹娘和祝家自己已無力反抗
山伯茫然絕望吐血而歸為了母親強撐身體可當聽到文才與英台婚期已定時竟一口鮮血染紅了桃花四九送來被山伯鮮血染紅巾帕英台急欲奔去祝員外為了山伯勸阻了英台
第41集(全劇終)
山伯躺病榻上看著四九帶回紅綾和上面用血寫著"此生分離此情不渝!生不同衿死當同穴!"十六個字極力想要活下去卻已回天無術山伯留下遺書給母親獨自一人來到河堤桃花林當眾人趕到時已經帶著對英台思念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大婚之日英台與文才約法三章要去祭拜山伯墳塋孰料文才不守信諾暗中改陸路為水路把花轎抬上了船船行至九龍墟瞬間狂風大作電閃雷鳴這里正山伯安葬地
英台奔至墳前用鮮血山伯墓碑上寫上自己名字仰天長呼請天地作證今日此英台嫁給山伯為妻墳墓突然裂開英台隨山伯而去天地間只見兩只盤旋盈舞蝴蝶相伴相隨永不分離千年萬年……
片頭曲:<遠方>
片尾曲:<雙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