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新娘石柱
1、土家族婚禮習俗
我是土家族的,馬上也要結婚了,禮金那是必須的,而且還有最低價格,我們這邊是5萬,有的是十萬,當然,男方家還要出房子,出聘禮,習俗嘛,什麼哭嫁歌,上板凳,耍龍燈,趕會頭,東西很多,我是沒打算弄那些,太折騰我們男的了,沒有一個是不出力的, 還有,我們土家族不流行火葬,不知道樓上是去什麼地方找的,我們過去是風葬,有專門的墓穴,叫仙人洞,學名是岩棺,我們縣上現在還有很多這類岩棺,吃的嘛,什麼喜沙肉,扣碗,都粑塊,鼎罐飯,洋玉飯,都是土家特設,可惜我都吃煩了,歡迎樓主到我們那體驗土家風情,我是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
樓主,再給你來個特設版土家族
「你是石柱的土家族的」
「YES」
「哇,好遠啊…」
(沉默中…)
「土家族解放沒有?」
「沒有,我們上課都帶槍」
「你們那會隨便打人嗎?」
「不打。我們一般都用刀砍」
「你原來會說漢語~!」
「恩,來的時候在火車剛學的」
「
你的很多小辮子呢?」
「為了上大學只好剪掉了!」
「你們還吃生肉嗎?」
「我們老大發明了鑽木取火,我們吃燒烤」
「你是石柱人啊」
「是啊」
「那太好了,下次我去重慶旅遊,就住你家了啊」
「……」
「沒問題,不過我家離重慶稍有點遠」
「那你怎麼來上學?」
「騎驢到涪陵後坐火車!」
「那一定很久吧?」
「習慣了,提前一個月出發就行!」
「………」
「怎麽不騎馬呢?」
「在土家族,騎馬的都是窮人乾的事,像我們考出來的,都是騎驢和駱駝的,然後土家族沒有高考,考試都是比賽射箭,一公里擺個牌子,寫上「清華」,旁邊放一個「北大」然後一個有一次機會,我第一次射清華,第二次射北大,都失敗了,最後為了保險,射最近的一塊牌子,就是這個學校。」
「你們那用人民幣嗎?」
「不用,考上大學以前,我都沒聽過這回事。」
「那你們買東西?」
「我們看重別人的東西就背著羊去了,羊當錢使!」
快過年了,土家族讓放鞭炮嗎?」
「誰還放鞭炮?我們都扔手榴彈玩!響動大~
QQ1061735704
2、回族人結婚為什麼不能放鞭?
詞條:西安回族婚俗 西安本地回民,雖然只有兩、三萬人,但歷史源遠流長,在長期生活中,由於受各方面的影響,形成了一套既不同於當今漢族,又不同於阿拉伯民族的獨特婚俗,長久不衰,保留至今。 說媒時,先由男方家選好吉日,比如星期五(主麻日),派媒人到女方家去說媒(女方找男方說媒,則叫「倒反媒」)。說媒時女方家先不給媒人倒水,直到最後女方家同意這門親事之後,才倒水給媒人,這叫「給話」。媒人把水一喝,婚事就算說成了。若媒人是女的,男方家裡還必須派個男的去女方家,與女方的父親握手,表示婚事已成,這叫「上領」。而後是男方給女方送聘禮,當天晚上,女方再給男方回禮,然後雙方擇一吉日「去人」。「去人」時,男方請來十幾個親友到女方家去,男方的「哈娃尼」(意為主人,比如舅舅)與女方的父親握手,然後是阿訇講話,接著吃「換茶」(甜食),以示慶賀,再共選一吉日,定為結婚的日子,寫好請柬,發送到各個親友家中。接著,男方給女方送去彩禮,這叫「開剪」。 結婚的前兩天,男方要給女方送去結婚禮服等衣物。結婚前一天是「發海棠」。這時女方家要送「陪方」(陪禮),有電視機、錄音機、洗衣機、自行車及各種衣料和日用品等,由十幾個小孩抬著送至男方家中。按民俗,女子出門後不得均分家產,所以,娘家的「陪方」往往很多。「發海棠」的晚上,男方由陪客相陪到女方家中,阿訇在女方家念「返伊扎卜」,新郎頭戴白帽,新娘頭蓋手絹。阿訇問男女雙方本人是否願意成婚,男女答道:「願意」,則此婚就成了,否則,此婚就結不成,這叫「阿訇證婚」。接著,阿訇端起盤子,把核桃、棗、糖等物揚向院中,小孩紛紛上前搶拾。儀式剛完,新郎就得趕快朝外跑,而新娘家的親友在這時要迅速抓住新郎,往他臉上抹黑,圖個喜慶熱鬧。
新娘在出門前必須請人「刮臉」,即把新娘臉上及額前的毛發用絲線絞去,然後打扮一新。按習俗,新娘晚上才被送到新郎家去,婚禮中的一切娛樂活動在晚上才開始進行。所以,天黑以後,男方家才派女客到女方家去迎接新娘,女方家裡用「換茶」(甜食)招待。等到阿訇念完經,有人就高喊:「起發」,新娘就在自己的親友和男方迎親女客的陪同下離開娘家,來到男方家裡,這叫「相送」。男方家裡又宴請送新娘的親友,而後由新娘與男方的親友見面,男方的親友先一天也給新娘送來了「拜禮」(即見面禮)。接著,眾人用鐵鏈把新郎捆起來,綁在樹下或石柱邊,給新郎抹黑,這叫「耍女婿」。而後是「耍媳婦」,眾人紛紛與新娘開玩笑,逗得新娘哭笑不得,滿臉羞紅,然後把新郎與新娘推到一塊,讓他倆出節目,就這樣,一直要持續到夜裡二、三點鍾時,親友們才逐漸散去,新娘吃完娘家送來的飯食後,新郎送給新娘一些錢,而新娘則給新郎一些東西(如衣服等),然後,兩人才進入洞房休息。 第二天早上四點鍾,天還沒亮,新娘的母親派人送來十個荷包蛋,這叫「射門蛋」,新娘的婆婆就喊媳婦起床。「邦布達」(晨禮)後,男親友們則來到新郎家紛紛賀喜,接著新娘的娘家派人給女兒送來早點。新娘剛吃完,新娘的舅舅或哥哥就來到新郎家,接新娘回家。新娘帶著眾人送她的「拜禮」回到娘家,讓娘家親友看,這叫「接食」。當天下午,女方家請新郎去「回門」,新郎要在陪客陪伴之下前往,女方家早已備好席面和「換茶」,在吃飯中仍要「耍女婿」。比如在女婿喝的茶水中放些辣子;等女婿張嘴吃飯時,圍觀的親友又故意嘲笑新郎的嘴大、牙黑等,弄得新郎哭笑不得,滿面通紅,眾人則哈哈大笑;氣氛異常熱烈歡快。 第三天,婆家還要給先一天來接新娘的她舅或她哥送去四件禮物,叫「四色禮」。下午四、五點時,新娘在娘家住了一夜之後,又在姑嫂的陪伴下,帶著「拜禮」和其它禮物回到婆家,婆家再宴請眾人,娘家又給新娘送來晚飯,稱為「回食」。按習俗,新娘結婚後的四、五天中,頓頓要吃娘家的飯,所以,一日三餐,均由娘家的親戚們送來,飯很多,往往十幾個人也吃不完,所以,男方家又把多餘的飯菜送給親友,再給送飯的女方親戚們還禮。新娘回到婆家後,拿出從娘家帶來的禮物,分給送「拜禮」的親友以示還禮。第四天,新娘的舅舅或哥哥又來接新娘回家,這次在娘家少則住五。六天,多則住半個月,具體住多長時間,由婆婆定,而新娘必須提前一、二天在親友的相陪下回到婆家,再給婆婆送來禮物。至此,長達半月之久的結婚儀式才算完成,新郎、新娘便開始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此外,在西安回民地區還沿襲著一種奇特的婚姻儀式,這就是借父母的喪事成婚,叫做「孝里贖媳婦」。這種婚俗明人許浩在《賓齋日記·乘凶》中記載;「按唐德宗義章公主下嫁張茂宗,茂宗有母喪,上命借吉成婚。」到宋代提倡節孝,這一習俗在其它地方慢慢消失,而西安回族卻把它沿襲下來。具體程序是當男方的父(母)去世之後,男方家裡若需要一個媳婦,這時,原來已訂婚但未過門的新娘則在給亡人送葬的當天早上,穿著出嫁的新衣,來到男方家中,此時男方家裡哭聲震天,人人掛素。新娘在男方親友的幫助下,換上一身白色的孝服,在遺體腳後,掏出手絹哭喪。按習俗,只有過了門的媳婦才能給遺體行禮,而未過門的新娘行了禮,則表示此時已經過了門,只是還沒有舉行結婚儀式罷了。等到親友將遺體抬走,這時新娘再換上來時穿的新衣,回到自己娘家,趕快購置結婚用品。而新郎家卻要一面辦理喪事,一面忙著辦理喜事。等到第四十天時,按喪俗,仍要給亡人過「帖」,同時再正式舉行結婚儀式,新娘家也要送「陪方」,也要「發海棠」,其儀式同新娘出嫁時毫無差別,但除新郎外,男方家的一些親友們仍要給亡人戴著白色的孝帽和喪服,而女方的親友卻是大紅大綠的穿戴,這是在喪期里辦喜事的特點,但婚禮依然熱鬧非凡,並不比其他婚禮遜色,不過目前這種習俗在回民地區已經比較少見了。
3、江西南昌結婚風俗?
南昌的婚慶風俗由來已久,讓一代代人感到妙趣橫生,迎親便是其中的一項。 迎親的日子到了,男方家一大早設宴招待女方客人,宴席散去之後,由男方家一年長者和家人一起去「迎親」。過去迎親的花轎需八人抬,男方家配上「杠箱」和「禮籃」。那時候的婚禮很隆 重,配上肉一百斤、面一百斤、花餅一百斤以及大洋六十塊等。姐妹宴則是為了辭行娘家的小姐妹。所有物品上都灑有紅紙屑、松板,並放上紅蛋、「喜」字剪紙。 到了女方家,女方家用鞭炮相迎。可女方家幫工們都閉門不讓男方家客人進門,爭要男方家的喜煙、喜酒、喜糖。而迎親的在門外嗩吶鑼鼓大作,以示「催妝」,雙方談妥後,大門方打開,女方家設宴招待男方來賓,並收下伴送三禮,把蛋、糖、餅等都送給來看熱鬧的小孩。這時女方家又借口東西不足數大罵男方家,男方家來的人也借辭解釋或與女方家對罵,雙方爭執不休,正所謂「越罵越發」。 雖然現代社會提倡移風易俗,但古老而淳樸的婚慶習俗源遠流長,並融入了現代文明當中。
4、關於民俗文化的資料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
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歷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歷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准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里,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准備辭舊迎新。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鍾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為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從初一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節的重要習俗。拜年時,大家都要說一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
春節習俗:放爆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高興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了表示歡迎財神,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當然總免不了要說些吉利話。例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啦!等等之類的口彩。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裝扮成財神爺的模樣,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著假鬍子,身上背著一個收錢的黃布袋,後面跟著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地去散發財神爺像,以便討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起: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一大堆討吉利的話,不絕於口,直到主人歡喜地接過那張紅紙財神爺像,給他們些錢,扮財神的這些人,連聲道謝之後,就起勁地敲打一陣,在咚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查看歷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是夜,主婦們忙著掛燈結綵,張貼春聯,剪窗花,貼年畫,紅紅綠綠把房子裝飾得花團錦簇,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氣氛。孩子們最盼望的事也許就是壓歲錢了。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卧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
人們的傳統觀念,總是喜歡在過年時,多討些好彩頭,希望一切順利,這其中有許多舊習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掃帚之俗,以為新年使用掃帚將會把運氣掃走,掃去財運,新的一年會難交好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為使此俗流行,還定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新年也不可罵孩子,說話必須特別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飯碗,大家也絕不罵他,反而說他歲歲平安,因碎,歲諧音沖一沖不祥的氣氛。新年裡,大人最怕小孩子說溜了嘴,開年講些不太吉利的話,除了橫關照豎關照,有的地方還用塊紅布或草紙向孩子們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當作屁股,即使說出不吉利的話來,也等於放屁。還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於枕邊,叫做壓歲果子。橘子、荔枝諧音吉利,以求來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區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偷財神爺像,而且偷到後要把它藏在褲襠里,以取財神入庫(褲)這句成語的意思。在這些異想天開的趣俗之中,埋藏著歷代多少勞苦百姓獻媚命運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習俗:貼窗花
新春佳節時,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春節習俗:貼福字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鍾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准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後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節習俗: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古人把竹竿燃燒後,竹節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嘩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高潮。
春節習俗: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盛放飛帖之用。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因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裡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這個節日就叫元宵節
元宵節,中國人有賞燈和吃元宵的習俗。俗話說正月十五鬧花燈,因此,元宵節也叫燈節
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到現在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元宵節這天,到處張燈結綵,熱鬧非常。夜晚一到,人們就成群結隊地去觀賞花燈。五光十色的宮燈、壁燈、人物燈、花卉燈、走馬燈、動物燈、玩具燈…匯成一片燈海。有的花燈上還寫有謎語,引得觀燈人爭先恐後地去猜
元宵節吃元宵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這種食品了。元宵是一種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圓球,裡麵包著用糖和各種果仁做成的餡,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因為這種食品是在元宵節這天吃,後來人們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國人希望諸事圓滿,在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團圓、和睦、幸福、圓圓滿滿。
涼山彝族婚俗—婚前禮儀在民主改革之前,涼山彝族內實行著嚴格的婚姻制度不能與異族通婚;不同等級之間不能通婚;同一家支內部不能通婚;姨表兄弟姐妹間不能結婚,而姑舅表兄弟姐妹間卻優先婚配權利。如有違背,輕則遭人終身唾罵,無臉見人,重則被處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些限制已有所放鬆,但大多數仍被沿襲下來。彝族男女一般...載歌載舞—彝族火把節火把節是四川涼山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六月廿四日,家家飲酒、吃坨坨肉、並殺牲以祭祖先。人們穿新衣,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男人們參加鬥牛、羊、雞、賽馬、摔跤;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後游轉;第三天晚上成群結隊地舉著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後又集中到一...奇異浪漫的走婚習俗摩梭人的走婚,是世界種種婚俗中絕無僅有的一朵奇葩。 1、走婚情侶,以情為重 瀘沽湖畔的摩梭人盛行走婚,至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摩梭男女仍然實行走婚。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女或因走婚情侶雙方需要同居,或因家中有男無女,視女為根;以女為貴的摩梭人,只好娶一個媳婦,以續香火,其涼山彝族婚禮拾趣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區。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彝民族以自己別具一格的民族風情展示其絢麗多彩,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彝族那獨具風韻、引人入迷的婚禮場面。凡親眼目睹過彝族婚禮場面的中外遊人,都會在腦海里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 喜背新娘 婚禮這一天,不論路途遠近,都要由年輕涼山的婚禮習俗涼山彝族的婚禮習俗帶有區域性,但也是大同小異,各有所長,各有特色。經過了換童裙的姑娘,開始在等待說親了,也在等待緣分的到來。在過去,彝族女孩的婚姻大事由父母定,但不乏也有叛逆者,擺脫父母的約束而爭取婚姻自由的。現在的時代變了,父母和個人都要參與婚姻大事的決定。 1、訂婚 一般由男四川的婚俗民主改革前,峨邊彝族社會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家支外婚、彝族內婚,盛行買賣婚姻,不允許彝族與外民族通婚。姑姑的女兒優先嫁給舅舅的兒子,如要他嫁,要給舅舅一份禮錢。婚齡,男方青年年齡不限,女方必須是十七、十九、二十一歲單齡虛歲,一般婚齡都在十七歲出嫁。彝族實行一夫一妻制,有多子多生多富的觀念。個...藏家月餅—道孚花饃饃八月十五中秋佳節,賞明月、嘗月餅是我國漢民族由來已久的民間傳統習俗。藏族人民是沒有這種習俗的,但在道孚縣的鮮水鎮、協德鄉藏族人家同漢族民族一樣也流行過中秋節。這天家家戶戶都做一種藏式月餅,當地俗稱花饃饃。何謂花饃饃,顧名思義,就是用麵粉做成的一種夾心德昌縣風俗民情彝族年、火把節、僳僳族闊拾節以及彝族、僳僳族婚禮、葬禮都饒有特色,沿安寧河、茨達河所存大石墓是古邛都人群體墓葬,被列為四川省重點保護文物。 德昌為四川省僳僳族人口最多的縣,這里民風古樸,保留著最為完整的僳僳族傳統習俗。德昌流行過僳僳族傳統節日:闊拾節。「闊拾」為僳僳語音譯植樹節背後是巧合,還是傳統去年,注意到在蘭州附近,柳樹多在陽歷3月20日前後發芽。想到蘭州古時號稱邊塞苦寒之地,那麼,蘭州一帶的物候期應與中原地區相差很大,到底有多大呢?因而便去翻書,查到《呂氏春秋/任地》記載:冬至後五十七日菖蒲萌生,菖蒲是百草中最先萌生的,這時候春耕就開始了。這段記載應是以中原地區的物候天彭牡丹會位於成都北部的彭州市, 古稱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歷史上它曾與河南洛陽、山東曹州,安徽毫縣一起並稱為我國四大牡丹生產基地。詩人陸游曾說:牡丹在中州洛陽為第一,在蜀天彭為第一。說明彭州種植牡丹在唐宋時期已頗負盛名。 為發揚這一地方民俗文化傳統,彭州市定於每年清明節前後舉辦一年一老成都的平民茶鋪春光明媚,成都西郊的老成都民俗城。喝罷跟斗酒,嘴角留有一絲回鍋肉的余香,省作協會員馮水木先生、文史專家王大煒先生走進城中茶樓,兩位老成都你一言,我一語,向眾茶客開講老成都的故事,回憶半個多世紀前的成都老茶館。 平民茶鋪與加班茶 1935年,成都賣得最火的四川成都節日成都燈會 正月十五 成都燈會是在元宵賞燈習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南宋詩人陸游在《丁酉上元》詩中描述成都燈會盛況是突兀球場錦綉峰,遊人仕女擁千重;鼓吹連天沸午門,燈山萬炬動黃昏。 從1962年起成都恢復春節燈會,會期一個月。燈會期間,公園內有民間曲藝都江堰清明放水節東漢李冰圓雕石像的出土提供了有力的佐證,說明在1800多年前的東漢時代,灌區人民已經開始紀念李冰了。齊建武時,益州刺史劉季連將都江堰渠首「望帝詞」遷到鄲縣,以原廟改招李冰,名祟德廟。唐太宗時褒封李冰神勇大將軍。玄宗幸蜀,遲封李冰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市。每年清明節舉行放水大典。李冰主持創建都江堰,使長期苦於水旱災害的川西平原一下成了富庶的、世人矚目的天府之國,人民對他的感戴之情是沒齒難忘的。都江堰是天府源頭,李冰是建堰的第一功臣元勛。都江堰將與世長存,永放光彩,李冰將會永遠受到世人的遵崇。南國冰雪節春節即將臨近,四川人賞雪、滑雪不必遠去北方。中國首屆南國冰雪節將於二00一年一月六日在四川成都西嶺雪山拉開序幕。與此同時,九寨溝、峨眉山、海螺溝、龍池、卧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六地都將設立冰雪節分會場。 四川七大景區聯手推出的這次活動,將是中國南方地區首次舉辦的大型燈山萬炬動黃昏—成都燈會元宵賞燈是我國南方的傳統習俗之一。成都燈會是在元宵賞燈習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據史料記載,成都燈會起源於唐睿宗景雲二年,最初只在正月十五日舉辦1夜,到唐玄宗時增加為3夜,北宋時增為5夜,南宋為6夜,明代進一步增加為10夜。成都燈會的盛況,據元代成都人費著寫的《歲華紀麗譜》當地特色—茶館「坐茶館」是成都人的一種特別嗜好,因此茶館遍布城鄉各個角落。成都茶館不僅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而且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格。無論你走進哪座茶館,都會領略到一股濃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頭蓋茶具、老虎灶、紫銅壺,還有那堂倌跑堂添水的功夫,無一不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成都茶館的三百舸爭流—新津龍舟會端陽節賽龍舟是我國南方人民的傳統習俗之一。成都雖在長江以北,但也是水鄉之地,所以賽龍舟的歷史也很久遠。直到本世紀60年代,成都的賽龍舟活動還在望江公園邊的錦江河段進行。但70年代以後,市區的河道已不適宜再舉辦龍舟競渡。因此成都新津縣的南河便以其優越的地理條件,把龍舟盛會越...羌族風俗羌族自稱日瑪、爾瑪,屬同一名稱。羌屬他稱,從羊、從人,意為西戎牧羊人。歷史上,羌族以養羊著稱,故羌族與羊的關系極為密切,至今仍保留著供奉神羊的習俗。羌語屬藏緬語系羌語支,分為南北兩大四十八寨棒打豬民俗探微 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為,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一個民族生存的自然、社會、生活環境,決定著這個民族的精神世界、生活習慣和社會風俗。由於同一民族、不同民族生存的環境千差萬別,決定了不同民族生活習俗、社會風俗的多樣性和特殊性。本文所談到的四十八寨棒打豬的民俗,就是北川羌族與眾不同的獨九寨人情藏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五百年前,九寨溝的先民們從遙遠的西藏阿里遷徙至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與周圍的羌族、回族、漢族攜手合作,創造了獨特的康巴文化。 至今,九寨溝人的衣食往行、婚喪嫁娶和生產方式等,還保持著濃郁而古樸的藏族傳統:精美的服飾,剽悍的腰刀服飾首飾首飾 首飾的概念在漢文化中一般是作為人體和服裝的點綴,而在藏文化中,尤其對女性而言,用渾身披掛四字更為貼切。各類首飾與其掛件遍布全身。頭上佩的簪子、發卡、骨環、玉磐、發珠飾鏈及各類耳環等;胸前戴的項璉、珠飾、托架遠古金屬聖物、嘎烏等各類護身飾件;腰上系藏族風情飲食藏族以熏烤肉為主,輔之以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等飲品。九寨溝藏胞從古至今居住在高寒地區,形成了與其它兄弟民族迥然不同的飽含習慣。藏族人民對自己的傳統食品和食俗,猶如對待風俗一樣,懷著渾厚的感情。遊人在貪圖這兒秀麗山川的同時,若是再吃一口香甜的糌粑,品濃釅的酥油茶,喝一杯醇香的青梨酒,嘗嘗地...藏式建築藏族建築的類型多且各具特色,大致可分為寺院宮殿、園林、住宅、塔等四種類型。藏羌節日麻孜會 農歷正月為藏族的年節。而九寨溝最隆重的節日當數農歷三月十五的麻孜會。這天男女老少都身著盛裝去扎如寺參加廟會, 燒香敬神,朝佛轉山,向師長親友、和尚喇嘛敬獻哈達,表達美好的祝願。廟會上也有唱歌跳舞、演藏戲等慶典活動。青年男女也常在這天尋覓知音,交結朋友。 德朵節 每年...藏羌歌舞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稱。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在牧區,經常舉行有趣的簧火晚會,人們通宵達旦,跳呀唱呀,沒有個完。在城鎮,只要天氣稍為暖和,人們便舉家而出,到林子里邊喝青稞酒,邊跳起民間舞蹈,它是群眾性的一種愛好和娛樂,西藏確實是歌舞的海洋,可以說西藏家家有舞,人人能跳。 藏羌風俗禁忌接待客人時,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並使用敬語,如在名字後面加個:啦"字,以示尊敬和親切,忌諱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帶笑容.室內就坐,要盤腿端坐,不能雙腿伸直,腳底朝人,不能東張西望.接受禮品,要雙手去接.贈送禮品,要躬腰雙手高舉過頭.敬茶,酒,煙時,要雙手奉上,手指不能放進碗口藏傳佛教公元7世紀,佛教從唐朝和印度等地傳入西藏。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即保持佛教的基本教義,有具有濃郁藏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藏傳佛教的發展史上先後形成眾多教派,目前主要有四大派,即格魯派(俗稱黃教)、寧瑪派(俗稱紅教)、薩迦派(俗稱花教)、噶舉派(俗稱白教)。 扎如寺位於九寨
德昂人也過潑水節,時間在清明節後的第七天,除了潑水祝福和跳象腳鼓舞等節目與傣族潑水節一致外,德昂族潑水節最具特色的習俗是為長輩洗手洗腳。屆時,每家的晚輩年輕人要准備一盆熱水,端來放在堂屋中央,把家裡的父母等長輩請出來坐在堂上,向他們叩頭請罪,請他們原諒晚輩的一年來不孝順的地方。長輩們也要檢討一年來在為晚輩樹立榜樣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後,晚輩為長輩洗手洗腳,同時互祝來年在和睦、勤勞的氣氛中度過。如果父母去世,兄長、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為洗手洗腳的對象
這個習俗來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一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後第七天在山上幹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決心好好待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在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一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一頭撞死在樹上。兒子痛悔莫及,把樹砍下來雕成一尊母親雕像,每年清明後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著花瓣的溫水中清洗。以後就演變為一種習俗
藏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彝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5、石柱土家族節慶習俗的資料拜託了各位 謝謝
土家族的先民與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淵源關系。但其來源,目前說法不一,一說為古代從貴州遷入湘西的鳥蠻的一部;另說是唐末至五代初年(公元910年前後)從江西遷居湘西的百藝工匠的後裔。史籍中將湘鄂西一帶土家族稱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誌中開始用「土家」名稱。1957年,土家族被國務院確認為單一的民族。從秦到清的漫長歷史中,土家族深受封建王朝的影響。其發展可分為四個時期:第一階段是秦至隋的郡縣制時期;第二階段是唐宋時期的羈縻州縣制時期;第三階段是元明至清初的土司制時期;第四階段是中晚清的改土歸流時期。在歷史上苗族與土家族之間是有過長期的隔閡的,遠自東漢初年起,中原統治者就一貫的利用土家族統治階層來控制當地的一切非漢族人民,其中也包括土家平民,但主要的是苗瑤人;從唐末五代起,這種控制更趨向於具體化,即使是漢族統治階層的人「入主」了這一地區,自己也先得「土家」化,然後駕馭著「土家」來控制苗族;元、明、清三代實行所謂「土司」制度,一直到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為止,大邪土司」幾乎全部由「土家」人承當,代替中原統治者約束當地的土苗平民。鴉片戰爭後,資本主義商品和鴉片於咸豐末年已銷至土家族地區,土布、土靛、蠟染等傳統手工產品逐漸失去銷路,受到沉重打擊。帝國主義者廉價大量收購桐油、茶葉、木材、葯材等土特產品,刺激了桐、茶種植業及榨油、木竹加工業的發展,城鎮商業和集市貿易日漸興盛。各業行會組織開始出現。辛亥革命後,南北軍閥和湘、川、黔等地方軍閥的激烈爭奪,土家族地區兵災頻繁,土匪橫行,鴉片種植泛濫,致使廣大農村陷於破產,商業停滯。土家族人民反侵略、反壓迫的斗爭日益高漲,涌現出許多愛國將領和革命志士。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土家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為新中國的建立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向警予、萬濤、廖漢生等是土家族的優秀代表和驕傲。宗教信仰土家族信奉多種神,沒有固定的宗教信仰。因神明大都與祖先有關,土家人認為「祖先」處處關照子孫,是最好的神,因此對祖先十分崇拜,故稱祖先神。道教、佛教傳入甚早,18世紀下半葉,又有天主教、新教的傳播。但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信仰仍存。土家族的房屋一般靠山或近水,成老虎坐山形狀。多數人住的是干欄屋;有的是半邊廂房的立柱懸成吊腳樓,上面住人,下面是關豬牛的畜欄;也有在正屋的的一側或兩側相連處另修一個或兩個吊腳樓,上面婦女織麻紡線,下面豢養牲畜,儲藏柴草。土家族平時每日三餐,閑時一般吃兩餐;春夏農忙、勞動強度較大時吃四餐。如插秧季節,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穀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Chinese Folklores & Festivals Website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有時也吃豆飯,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一直被當成主食,現仍是一些地區入冬後的常備食品。民俗節慶門戶網站土家族菜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豆製品也很常見,如豆腐、豆豉、豆葉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即可食用。民間常把豆飯、包穀飯加合渣湯一起食用。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土家族為一夫一妻制。兒子成婚後,一般與父母分居,給兒子一份土地、房屋等財產。女兒出嫁後,也給「陪嫁田」和「私房田」。婚姻不論是舊婚還是新婚都要經過求婚、認親、拜年、送日子、娶親五個階段。婚前一個月或半月,新娘就要哭嫁,哭嫁那天晚上,全寨相好姐妹都來陪哭,土家語叫」坡「。在此期間家族親友都要宴請新娘一餐豐盛的飯菜,叫做」嫁飯「。結婚前一天新娘正式」開臉「,請人扯去臉上汗毛,眉毛扯成新月形,發辮梳成」粑粑髻「。下午男方派兩三乘轎子(花轎抬新娘,篷轎抬送親的)和抬嫁奩的隊伍。」頭嘎「即媒人或媒人的代理人,是迎親隊伍的領隊,其標志是拿一把雨桑」二嘎「即管理各項禮物的督官,其標志是背一個花背簍。當晚,女方向督官要哭嫁粑粑,廚師茶錢等禮品。迎親隊伍到達女家後,女方要舉行攔門禮。然後鳴炮奏樂,將轎子停在院子里,上席吃飯。第二天早上,新娘穿上紅呢子長衣,哭拜辭別祖先後,把手中的兩把筷子往前後各丟一把,上了花嬌,哭唱著」哭嫁歌「,一直到男方家聽到她的哭聲為止。拜堂入房後,還要進行」奪床「,男青年鬧新房。婚後第二天,新郎新娘端著茶盤向前來道喜的親友、長輩敬茶,長輩還要送茶錢,婚後三日還要」三朝回門「。服裝特色土家婦女的頭上纏著7尺或14尺長的成圈形的墨青絲帕或布帕,上裝為矮領、左衽大襟、大袖的麻質和棉質短衫,由自紡、自織、自染的土布縫紉而成。老年婦女喜歡青、藍色的布衣,只在兩衣角綉些花卉圖案,女裝的衣領高五分左右,上面有三條花帶,叫「三股筋「,托肩在外,托肩外緣和外緣下的衣襟邊綴上一條寬青邊,邊下再貼三條等寬的五色梅花條,胸前鉤花,袖口和衣襟上飾以小條花邊。平時,婦女穿的上衣,有無領和矮領,長襟和短襟兩種,在一片素色的衫底上,托肩及衣襟邊都壓有另一顏色的布條。衣襟的左右角或一角,有的綉著小花朵,袖口也壓上兩條另色的布條。已婚婦女袖口較大,把衣袖卷上以便幼兒吸乳。婦女的「八幅羅裙」裙褶多又直,綉有花紋,莊重大方。有的婦女穿大腳筒褲,褲腳處滾上梅花條。節日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中華民俗節慶網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饊、粑粑、雞鴨和五穀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後自己才開始食用,農歷六月六日為祭土王,每個村寨都要設擺手堂,將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灶神、土地神、五穀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隻大公雞。我就是石柱土家族的,上面是我復制的,說實話我都不知道這些,我們生活和漢族沒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