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單雯婚禮
1、九朝會崑曲演員中的那個美女是誰啊?結婚了沒有,簡直太美了?
邵天帥,北方抄崑曲劇院的演員襲。未婚。不知這算不算透露人家隱私啊? 確實很漂亮,是年輕一代里風頭較盛的一個,但不算是北方崑曲劇院功夫最好的年輕演員。要說她的老師級演員中,也就是最近教她「時弢版」《牡丹亭》的魏春榮,那也是頂頂有名的美人,曾在崑曲申遺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稱為最最美麗的女演員。
另外,糾正 xbxyn12一句話,邵天帥從來沒有被人冠以「崑曲屆最美的花旦」這種稱呼:第一,她很美,但是江蘇省和她同齡的單雯、羅晨雪等姑娘不比她差,甚至還要美,這個屬於個人喜好問題不予討論;第二,邵天帥的行當從來也不是花旦,她現在是閨門旦(五旦)演員,如果她是花旦,您就只能看她演春香而不是杜麗娘了。
如果 boot2a問的是演春香的,那有可能是王琳琳或者馬靖。
2、單雯的人物爭議
看到了單雯的戲。從《尋夢》到《離魂》。江蘇省昆劇院《牡丹亭》的第二本。
之前有許多人問過我,有沒有看過單雯的戲?我說,沒有。「沒有?」無一例外的,總會迅速迎來這樣驚異的詰問。由此可知,單雯在南京曲友中的分量。
初冬的蘭苑,籠罩在一片薄暮下,顯得有些落寞冷清,劇場里,卻彌漫著一股溫暖的氣息。
一片空曠的舞台,幾聲輕點的鑼鼓,杜麗娘出場了。鵝黃的綉花帔,婀娜的碎步,半側著身子,從重重帷幔的一端迤邐飄來,眸子只是輕輕的一掃,那流轉而生動的眼波立刻就激活了全場的生機。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麼低就高來粉畫垣,元來春心無處不飛懸。」一曲繾綣撩人的《懶畫眉》,從舞台上悠然而起,不著痕跡地傳遞到全場的每一個角落,如盪漾的三月春水,似飄拂的二月新柳,輕輕撩動著你的心尖,你心甘情願聽之任之,忍不住地趨之就之。
這個舞台是屬於單雯一個人的,也是屬於全場每個人的,因為,你早已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沉浸,或嘆息。
單雯的美,在於她與生俱來的溫暖而干凈的氣息。桃之夭夭,二八年華,讓她青春灼人,不需任何粉飾與雕琢,恰如戲文所唱的那樣,「小姐小姐多豐采」。而這種美又是恰如其分的,渾然天成,收斂有度,「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與嫵媚、妖冶毫無關聯。她搖漾生姿,多情善感,但骨子裡是天真無邪的;她大氣沉著,含春不露,但心性里滿是天真爛漫;淺吟低唱中,以一個人的光彩照亮了整個舞台。
或許,這就是杜麗娘吧。
應該感謝單雯,她還原了人們的一個夢想——那個關於杜麗娘的夢想。她在不經意之間喚醒了人們沉睡著的記憶,那份關於不靠譜的青春、沒來由的初戀的記憶。
也正因為如此,在《離魂》一折中,當人們看到一個沉痾不愈的杜麗娘時才會那麼心疼。恰三春好處無人見,卻只待一片香魂傍梅根。尤其當杜麗娘生命的燈火黯然熄滅,撲倒在地,周圍一片悲聲的時候,單雯卻驀然回場,身披大紅對帔,驚艷、抖擻,甚至竟是面帶微笑的。「月落重生燈再紅」了罷,然而,台下的我們卻如此傷心。
傷心的是什麼呢?其實,並不能說得很清楚。令人寬慰的是,從戲里走出來,我們還有單雯,而她,正處在這樣一個青春洋溢的好年華。 「走進秦淮河畔的李香君舊居,那長長的轎廳好像時光隧道。眼前一亮,清幽小庭花木蔥籠,一尊漢白玉雕成的挽髻少女倚著湖山石,靜靜地看著我這個現代訪客。」
《桃花扇》中的李香君,玲瓏秀美,遇侯方域時方二八年華。而被導演田沁鑫形容為「唇紅齒白,長得澄澈」的這位李香君的扮演者單雯,同樣年僅16歲。《1699桃花扇》青春版在北大百年講堂再次拉開帷幕。舞台上《南都繁華會》的背景輕紗透亮,時光流轉,似有夢回南明之感。「這春愁怎替/那新詞且記」,吳儂軟語的唱腔悠悠傳出,風韻脫俗的舉止耳目一新。「走在長廊上,我好像又走進了媚香樓(香君故居),今晚,我是盛裝的李香君。」單雯在她的博客中寫道。
上世紀50年代成立的江蘇省戲曲學校崑曲班,每二十年才招收一批學生。1998年是它第三次招生。「父母都覺得機會難得,我也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考。」考錄時她的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但最終因不滿規定年齡失之交臂。幸運的是,第二年,小單雯得以再次補錄入學,與另外48位同學成為了繼承這一文化遺產的建國後第四代傳人。
「年齡可能是我演李香君的優勢,也可能是舞台經驗不足的缺陷。不過不管那麼多,迎難而上了。」單雯找了大量評點《桃花扇》和秦淮文化的書籍來讀,揣摩香君的種種內心體驗。《李姬傳》中「亦俠而慧」這幾個字漸漸融入她塑造的香君中。
首演前三個月,江蘇省昆劇院還特意請來老師進行文化集訓,教他們學書法,讀歷史,重新認識秦淮文化,為的是培養劇中角色的氣質。單雯從小喜歡書法,學習古箏,夢想成為古典文學中描繪的「精通琴棋書畫」的女子,因此排練得空仍舊「筆耕不輟」。「好多人戲結束了也就把書法丟了,而我到現在都在繼續練,開始戀上這門藝術了。」 她還拜「雅集」(古代文人聚集吟詩作賦之處)中結識的一些畫家朋友為師,開始學習傳統國畫。按她的話說,內外兼修,是個積累的過程。
說起如此年輕可以擔綱主要角色,單雯也頗為感慨,「以前的傳統是論資排輩,像我們這種年齡都是跑龍套的。剛畢業就排大戲是很少見的,能演主角在原先更是難以想像。」
現任江蘇省昆劇院院長的柯軍表達了將小演員推上前台的另一重想法,「這一代人現在面臨的誘惑實在太多了,他們年紀輕,就像關在一個黑暗的屋子裡面,什麼都看不到,我們的責任就是把這個窗戶早點打開,讓他們看到身上穿的都是寶貝,拿的都是寶貝,我想《桃花扇》應該說是一個具體的體現,就是打開第一扇窗戶,讓孩子感覺到干崑曲是有希望的,干崑曲是有前途的,干崑曲是能夠體現自己人生價值的。」
「的確和很多職業相比,我們待遇不高。來北京這種大型演出也不過100元一場。不過我想我會一直唱下去,歌盡桃花扇底風,因為我從內心喜歡崑曲唱腔的優美,表演的細膩。」單雯的語氣平和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