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禮婚慶 » 東漢婚禮

東漢婚禮

發布時間: 2023-04-19 10:52:46

1、生活在漢朝,娶媳婦需要多少聘禮?

在漢朝的聘禮相對來說是比較多的,據相關歷史記載,漢朝的聘禮多達三十樣,裡麵包括了黃金,布匹等各種東西,而且在漢朝是門第觀念比較強烈的,等級越高,那麼女方要求的聘禮就越高,所以說在漢朝娶媳婦相對而言是比較費錢的,不是說有個小吏因為俸祿不高,一輩子都沒攢到聘禮,最後還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湊夠聘禮的。

所以說如果有人想要穿越到漢朝去娶個媳婦的話,還是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身價,畢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拿得出來的,不過每個朝代都不一樣,也不是每個朝代都要這么多的聘禮,而且每個朝代的民風也不太一樣,所以具體多少聘禮也沒有特定標準的。

話說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似乎每戶女子在出嫁之前都會要求對方送上聘禮,這已經是約定俗成的事情了,而且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生活的改善,對於聘禮的數目也是越來越多了,這無疑是給社會上的男性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不知道如今社會會不會也有攢了一輩子也沒有湊夠聘禮的男性。

其實在個人看來,聘禮的多少只是一個數字而已,或者說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沒必要在這上面計較,此前看過一些新聞說是有很多的情侶因為聘禮之事無法達成共識就選擇了分手,說實話這讓我很是震驚,多年的感情竟然敵不過所謂的物質。或許有人會說,這是婚前必要的一道坎,但是個人以為,會影響愛情的從來都不是物質上面的因素。

2、中國古代婚禮有幾種類別?

2種。

1、周制婚禮

周制婚禮,承啟上古至夏商,集成於禮樂開國的西周,發揚於君子風范的春秋戰國,穩定於華夏諸族最終形成漢民族的時候,在漫漫三千年裡始終為華夏婚禮之藍本,最終蔚成燦爛的雲霞。那時候的婚禮還叫做昏禮。沒有奢侈的聘禮,沒有鋪張的排場,也沒有喧鬧的筵席。

婚禮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發之恩,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那時候的昏禮簡朴干凈,沒有後世繁縟的挑蓋頭、鬧洞房這類繁雜的玩意兒,夫妻「共牢而食,合巹而酳」,而後攜手入洞房。次日拜見舅姑,三月後告見家廟,從此,新婦正式融入夫家家族。

商周時期的昏服也不是現在人們誤解的大紅一片,而是端莊的玄色禮服(玄色,黑中揚紅的顏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徵著天的、最神聖的色彩)。

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燭火,在盈盈火光中思念著遠去的女兒;夫家也三日不舉樂,安慰著思念雙親的新娘,整個儀式寧靜安詳,但安靜細致的儀式中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黃昏中開始的那個安靜優美的儀式,映照出一個久違的文明氣息——那是純正、優美而偉大的漢文明,直指人心。

2、發展型婚禮

指在周制婚禮的基礎上逐漸演變的後世中國婚禮。其中混雜了許多其它來源的婚俗禮儀,有諸多變異,故此稱為「發展型」。

婚禮是什麼時候慢慢放在白天的已經不得而知了,也許是因為漢代以後的戰亂,夜晚不安全的緣故,也許是因為感染了胡俗習慣,再加上後來的婚禮排場逐漸變大,時間變長,也就逐漸放在了上午,這樣,歡慶的儀式往往持續一天。

與後世婚禮不同,先秦至兩漢婚禮,女父迎婿於門外,禮節甚重,更別說刁難女婿的事了,唐《封氏聞見錄》6卷五雲:「近代婚嫁有障車、下婿、卻扇及觀花燭之事。」自從婚禮有了賀客和婚宴開始,婚禮的世俗歡慶氣氛就逐漸擴展。

婚禮的歡慶的氣氛本是生民常態,同時也來自華夏周邊的風俗浸染。胡俗婚禮多喜慶,後世婚禮的許多雜俗,比如鬧洞房,是契丹的婚俗。跨火盆,則來自滿族。根據周禮,婚禮是沒有蓋頭的,但紅蓋頭卻成了世俗婚禮的像征。

儀禮中的婚禮不舉樂,無酒筵酬賓的儀節,只在新房中為新郎新娘專設一席。到後世,宴眾賓客會成了婚禮必不可少的一項,鬧房也成了保留節目。也許,我們更加熟悉的婚禮就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

(2)東漢婚禮擴展資料:

中式婚禮婚禮禁忌:

1、 生花易於枯萎,故婚事諱之,只有連招花和石榴不禁。因為前者的紅色花瓣開自葉心,其狀可以意喻閏女出嫁,誠等丈夫,後者則意諭多子多孫。

2、新婦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娘家財運。

3、安床後到新婚前夜,準新郎忌一個人獨睡新床,要找個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同睡在新床上。否則俗謂〝困空鋪,不死尪,亦死某″認為是凶兆。

4、結婚當天, 新娘出門時, 姑嫂均要迴避, 不能相送。因為"姑"跟"孤"同音, 而"嫂"跟"掃"同音, 都不吉利。

5、成親之日,新娘離開娘家時,大家要哭得越快越好,〝哭發哭發,不哭不發″不哭的話反而禁忌。

6、 婚後三日,新人回門,須在當天日落以前趕回夫家,不能留宿。萬一有特殊原因無法回家,夫妻也要分開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沖撞了娘家人使娘家倒霉。

7、 迎娶途中,若花轎和花轎相逢,叫做〝喜沖喜″,會帶來不祥。解決的辦法是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是雙方媒人各以預備的花交換,這叫做換花。

3、東漢女子出嫁時父母都穿什麼衣服

東漢女子出嫁時父母都穿喜慶的衣服。在前坦絕東漢時期,女子出嫁時父母穿的是由長慧姿袍與馬褂兩部分組成的喜慶衣服。在傳統婚禮中,父母一般可以穿紅黃信物配色,或是黃色紫紅色綠色搭配等喜慶的顏色。

4、從東漢至唐初,人們將結婚用的婚房稱之為「青廬」,為何會有這樣的稱呼呢?

在《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曹操與袁紹年輕的時候,非常要好,經常出緩物去「俠游」,這樣就免不了做一些惡作劇的事情,有時還會偷雞摸狗。

從東漢至唐初,人們將結婚用的婚房稱之為「青廬」,為何會有這樣的稱呼呢?國家規定。《世說新語》中有一個小故事,說曹操和袁紹年輕時是很好的朋友,經常出去「游夏」,所以他們肯定會做一些惡作劇,有時還會偷偷摸摸。一天,當他們看到一對新人結婚時,他們偷偷溜進了別人的院子。當他們看到新娘很漂亮時,他們想出了一個壞主意。突然大喊「捉賊」,領著人們在「青路」里,並在混亂中搶劫了新娘。

除了把「青露」作為新婚夫婦結婚的婚禮室外,古人有時還把婚姻稱為「青露」,這與我們現在用「婚禮蠟燭」來指婚姻的意思相同。近代仍有人將「青路」稱為婚姻,如郭沫若《卓文君》中的第二幕:「卓翁,你應該知道司馬長清是舉世肆肢聞名的,現在他已經不是青路了,如果他能得到一個女公子的幫助,這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嗎?「唐朝以前」。

從東漢到唐初,古代人們的婚禮都是在一個用綠布搭建的裂哪世帳篷里舉行的,這個帳篷被稱為「青露」。青露通常建在「吉祥之地」上在房子的西南角,美麗的新娘穿過特製的氈墊,最後走進了青爐。古代人除了婚禮室用於新婚,婚姻有時被稱為「青爐」,這與我們現在使用的「新房花和蠟燭」的意思相同指婚姻。唐朝以前的「洞房」怎麼樣?

從東漢到唐初,古人在青布帳篷里舉行婚禮,「青鹿」一般位於「吉祥之地」在房子的西南角。從轎子上下來的新娘穿過特製的氈墊,最後走進了青露。司馬相如的《長門頌》:「從東漢到初唐,古人在綠布帳篷里舉行婚禮。青露通常位於房子西南角的「吉祥之地」,從轎子上下來的新娘穿過特製的氈墊,終於走進了青路。司馬相如的《龍門頌》:「懸明月自照,清夜待在洞房。

5、東漢時期,男女結婚年齡是多少

我國《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這是男女結婚年齡的起點,是劃分合法婚姻和違法婚姻的界限。男女到了這個年齡,並不是非結婚不可的年齡,國家號召晚婚,青年男女可以在自願的基礎上,根據本身的情況和要求

6、從東漢至唐初,人們為何將結婚用的婚房稱之為「青廬」?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青廬」這個詞,從字面上看,這可能是某處山峰或者是一處景觀,但實際上「青廬」在古代是一種結婚時給新人居住的房子,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婚房。「青廬」二字,從漢朝一直流傳到唐朝,那麼當時的古人為什麼會把婚房稱作是「青廬」呢?這其中有什麼寓意嗎?

《世說新語》中曾記載著一段趣事,三國時期的袁紹和曹操是少時頑友,兩人性格相投經常做出一些「偷雞摸狗」之事,有一天兩人恰好碰到了一對新人正在舉行儀式,而兩人見色起意便大喊道「這里有採花賊賊,快抓賊」,隨後「青廬」中的人便匆匆出來尋找採花賊的去向。而這里的青廬似乎也正是代指我們現在所說的婚房。因為根據傳統習俗,在結婚當日,婚禮舉行之前,婚房中會有很多親朋好友陪伴新娘等候新郎。

「青廬」最早的解釋是位於住宅西南方向的角落,這個地方被古人稱作是「吉地」,結婚的時候,新娘都要從此處邁上毯子最後再進入青廬。這與我們現在某些農村盛行的邁火盆等習俗十分相似,買完火盆拜完天地之後,新人便可進入婚房。而到了後來青廬的寓意就更加的豐富了,它不僅代表新人的婚房,也象徵著結婚本身這件神聖的事,於是便有了青廬夜一說,翻譯過來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洞房花燭夜。但是洞房這個詞早就已經出現,那這其中又有什麼寓意呢?

在唐朝之前,所謂的洞房其實與婚房沒有任何關系,而是直那些裝修豪華的宮殿,在《楚辭》和《長門賦》中就有「洞房」這一詞彙的出現,而且都不是代指新婚之房。但是到了唐朝時期,眾多文人墨客相繼出現,很多詩篇中都有「洞房」二字,其中夾雜著一些「不正經」的元素。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洞房二字被大部分人所熟知,其中很多負面的寓意都被剔除掉,慢慢的「洞房」也就轉變成我們現在所說的婚房。比如說那句老話「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其中的洞房就是在代指新婚之房。大家還知道婚房有什麼其他的代詞嗎?

7、漢朝娶媳婦的聘禮究竟有多貴,有的公務員五十歲也沒錢結婚?

自古以來結婚講究門當戶對,家世越好的家庭結婚聘禮數量越大,價值也高。出土的漢代相關史書的相關記載:「聘皇後黃金兩萬斤,為錢二萬萬」。二萬萬即二萬萬兩銀子,放到現在相當於兩萬多戶普通家庭的財產。門當戶對的傳統使得漢代的聘禮奇高。

結婚的兩個人都可能還沒見過,就要廝守一生。但是當時來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無人敢反抗,只得服從。許多無論是富貴還是貧窮的普通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的閨女可以嫁到朝廷官員的家中去,因為這樣可以是使得他們的女兒能夠有個好的歸宿。放到現在也是一樣,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夠有個好的另一半共度人生。

漢代聘禮之高甚至達到了「一饗之所費,破終身之本業」的程度。實在是令人震驚,也因為這樣古代的公務人員結個婚還是有著相當之高的成本的。東漢漢靈帝年間,有個當官兒的,俸祿低薄,年近五十歲因為沒錢而結不了婚,最後在鄰里鄉親和同事的幫助下才湊夠聘禮結了婚。東漢的官員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尋常百姓了。

不過貪官除外,不能僅僅看到普通官員的結婚情況,也要考慮實際的情況。現代的聘禮高大多可能都是因為從漢朝流傳下來的習俗,譬如有車有房之類的。不過不管怎樣,年輕人還是好好努力奮斗吧。可別像漢朝人一樣,年近五十了還孑然一身。

8、鬧婚習俗在我國起源於哪個朝代

關於鬧洞房的最早史書記載是始於漢代先秦時期,孔子在《禮記•曾子問》中描述當時的嫁娶情內景時說:「嫁女之容家,三日不息燭,思相離也;娶歸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主要是說嫁女兒的家庭,為了表達對女兒的思念,三日之內不熄蠟燭,希望女兒隨時回來。而娶媳婦的家庭,要照顧到嫁女兒家庭的心情,三日之內不要從事任何的慶祝活動,以安慰新娘父母的思女心情。這也反映出我國先秦時期純朴的婚禮習俗~

9、東漢時期成親時用帶紅蓋頭嗎

蓋頭是南北朝以後受到胡人風俗影響才出現的,唐宋以後才在民間流亂笑行

漢代婚禮仍然遵循華夏古禮,庄嚴肅穆,色彩以黑(玄)、淺紅(纁)為主,也不會出現大紅色這樣艷俗的色彩

漢代女性婚服:
形制:上衣下裳制、曲裾深衣和襦裙
色彩:黑備氏中揚紅
用料:絹、絲、紗,貴族衣錦。

標準式樣是夾裙(即襦裙),體現為上襦下裙的形制,上襦短一般長不過膝;下裙長,長及地。以裙腰之高低,襦裙又分為齊腰襦裙,高腰襦裙,齊胸襦裙,以領子的式樣分,襦裙分為曲領襦裙和直領襦裙。按是否夾里的區別,襦裙又可分為單襦和復襦,單襦近於衫,復襦則近嘩滾含於襖。詩中的焦妻劉蘭芝所著的「夾裙」,應為復襦。絲履即為翹頭履,發飾則是玳瑁光,發髻上或許還有珠花、步搖等飾物。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