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禮婚慶 » 婚禮鬧房視頻

婚禮鬧房視頻

發布時間: 2023-04-19 05:37:21

1、為什麼很多數人都知道中國婚禮上的「婚鬧」太過愚昧,但還是有人以此為樂?

現今一些鬧洞房低俗化的不文明現象,一方面是人們忘記了鬧洞房的是否有被需要的現實意義,為誰而鬧;另一方面現代人見多識廣,反而因為鬧洞房者觸及不到臨界點,才想出許多惡俗做法。

中國人婚禮中的種種表現,都是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不論是惡搞還是好奇,一些人的行為是借習俗之名,行猥瑣揩油之事,不僅是對新郎新娘的不尊重,也是其缺乏修養素質的直接反映。

(1)婚禮鬧房視頻擴展資料:

婚鬧是習俗不應成惡俗。婚鬧習俗由來已久,結婚鬧一鬧增加氣氛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把習俗變成惡俗,把婚鬧變成惡作劇就不應該了,不僅傷風敗俗,影響社會秩序,也會帶來人身危害。

遏制各種奇葩婚鬧,只靠當事人的自律恐怕難以做到,相關部門在加強宣傳引導的同時,應該對此進行規范,出台相應制度來制止這種行為。

比如以前迎親車輛都會把車牌遮蓋起來,後來交警部門對此進行處罰,再也沒有人敢因為迎親而遮擋號牌了。婚鬧同樣如此,只靠道德約束並不靠譜,一定要有相應制度進行規范,比如在大街上婚鬧屬於擾亂社會秩序,嚴重者要進行拘留,這樣的話,相信奇葩婚鬧會大大減少。

2、怎麼鬧洞房呢?

鬧洞房,一定要夠狠 告訴大家一個超級霹靂無敵的方法...

.參加人數:十幾個就差不多了

.費用:依個人財務狀況而定,最便宜的情況下應該只要幾元

.交情:一定要跟新郎或新娘交情夠牌子老信用好的傢伙

.

.事前准備:每人買一個小小鬧鍾

.游戲方法:

.1.在喜宴上一定要很乖巧,不鬧新郎新娘,一切採取合作的態度即使要鬧也只能小小輕輕地鬧一下,絕對要讓新郎新娘感激你們今天的高抬貴手。

.2.在喜宴後,裝乖巧,要求參觀新房(通常因為表現良好是不會被拒絕的)注意是參觀他們當天晚上要睡的那一間喔!!)

.3.在參觀的過程中一批人負責牽制住新郎新娘,跟他們祝福啊!恭喜之類的!!讓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說話大隊}的身上

.4.其餘的人,拿出身上帶進來的小小鬧鍾,分別藏於新房的各個地方並事前先設好鬧鈴時間........

(例如12:00,12:40,1:30,2:10,2:30......以此類推)

.5.一切安置妥當後,在向新郎新娘祝福後,灑脫地離開新房!!!!!

.

.

.

****新郎新娘的洞房花燭夜,會在一夜找鬧鍾中渡過......

.****永生難忘吧!!!

.這個真毒,做事做到一半還要起來找鬧鍾

.

.

.要是有定時的錄音機就更好了 !!

19種催殘新郎新娘的辦法
春暖花開,眾多有情人紛紛領了紅寶書,大宴賓客。鮮紅的罰單收起來,厚厚的鈔票送出來,可憐的錢包瘦起來,反抗的心情跳出來。當新郎新娘的,婚禮上就……呵呵。

提供對付新郎新娘19種辦法,自行取用哈。

1.在新娘臀部上放一塊球狀橡皮泥,然後在新郎前方中間皮帶上吊一個易拉罐,新娘彎下腰,新郎用易拉罐將球狀橡皮泥擀成圓燒餅狀,新郎只好運動臀部,向前和左右運動,擀一下,新娘必須發出「啊---」一聲。

2.這個還可換成新郎新娘對面抱著坐下,讓新娘運動臀部用易拉罐擀新郎那個部位的橡皮泥,但擀一次,新郎的頭必須往後仰一次,仰頭時必須閉上眼睛每人准備一個鬧鍾,調好時間(每隔一定時間就響),然後將鬧鍾藏到洞房裡,晚上就熱鬧了,讓新娘新郎找一夜的鬧鍾去吧。

3.讓新郎新娘用身體擺出阿拉伯數字0到9。擺26個英文字母更厲害哈。

4.新郎皮帶扣下吊一根香蕉,讓新娘吃,邊吃邊問她好不好吃。

5.讓新娘左手拿一樣東西,從新郎左褲管伸進去,右手伸進右褲腳管,要她把左手的東西交到右手。

6.新娘仰躺,新郎手撐於新娘頭兩側,面對面做俯卧撐,做一個親一個。:)

7.把新郎新娘推進被窩,要求他們扔18樣東西出來……見到內褲就可一收手關門走人了。

8.推雞蛋:把一個生雞蛋放到新娘左邊袖子里,然後讓新郎隔著衣服推,繞過胸前,從右邊袖子推出來,然後再推到右邊褲腿里,再從左邊褲腿推出來。

9.在新郎腰上系一根細細的線,線頭細一顆小糖果,新郎站在新娘背後,新娘彎下腰,新郎在背後用手扶住新娘的腰,用自己腰的力量把細線前後盪起來,新娘彎下腰從自己兩腿之間用嘴含住那顆糖,就算成功。滅活活……

10.我哥哥結婚那會,2人被安排坐於痰盂上,面對面,各捧結婚證書,口裡念到:「我願娶.#¥為..愛他(她)……」

11.兩人分別念當年鐵人王進喜的口號:大幹、快上、勤打井、多出油。

12.新郎褲子後面吊一根筷子,地上放一個啤酒瓶,要求由新娘指揮,新郎下蹲把筷子插入瓶子,最後要問進去了嗎?答進去了。

13.互相抱著對方說各說一百個昵稱,開始很正經,後來沒得說,各種家用電器都出來了。(最簡單,效果蠻好)

14.兩個核桃讓新娘從新郎的褲腿里塞進去。。一直往上走……走到膝蓋位置問新娘:到那了?答:膝蓋!再問:摸摸有幾個核桃?答:兩個!再問:哪個大?答:左手(或右手)的大!……新娘將核桃再往上走……至某地。。問到哪了?答:。。。。。。再問:到底到哪了?答:。。。。。。可提示新娘直至說出為止。。。

15.再問:摸摸現在有幾個核桃?答:兩個!錯誤,再問,直到回答四個為止!再問:有幾個大核桃幾個小核桃。。。回答:兩個大核桃,兩個小核桃。。。問:為什麼。。。。。答出來,責令其將左右手核桃調換。。。答不出,將兩個大核桃放進去,而將小核桃拿出,即可。。。做這個動作大家可以幫忙,工具不限。。。之後,走人。

16.開汽車:玩法:男女面對面做在椅子上。。。女脫鞋右腳抬起放在男某處,叫做踩油門。。。男伸直手臂放在女某兩處,叫做握方向盤。。。男女身後各一人,分別輕推兩人,推女是,女必須模擬踩油門的聲音。。「RI~~~~~~「推男時,男模擬按喇叭的。。「BIBI~~~「。。。當男女熟悉之後,男女雙方後的人,加快頻率。。。。只聽二人此起彼落的聲音:「ribibi...ri bibi..」

17.以前朋友結婚有玩過。是:新娘仰面躺在床上,新郎面對面撐在新娘上方。節目策劃人讓新娘唱「咱們工人有力量」。那首革命歌曲大家記得吧。關鍵:「工人」要改成新郎的名字,然後,得由新郎來接那聲「嗨「!還要一邊做俯卧撐 。。。。。

當時的場景--
新娘:咱們XX有力量
新郎:(做俯卧撐中)嗨!
新娘:每天每日工作忙
新郎:(氣喘吁吁做俯卧撐中)嗨!

18.添筷子(寓意添子)將一根筷子放到啤酒瓶子里,露出1公分左右,讓新郎新娘用舌頭合作添出來。

19.擀麵條:新郎仰面躺著,讓新娘用啤酒瓶子(或短木棍)從頭擀到腳,直到新郎的XX硬了,面條才算擀好。

3、求視頻:梅河口鬧洞房

各個地區的民俗民風

1.素凈大方的基諾族穿著
基諾族的衣裙,用本民族特意紡織的衣裳布與裙子布縫制,衣裙上的花紋圖案,在織布時就作過了巧妙安排,凡是可織出來的圖案均在織布時織在布上。因此,布料有上衣布和裙子布之分,一般不可混用。傳統的服裝,以白色和黑色為基本色調,因紡織工藝落後,所織棉布缺乏緊密、光滑之感,近似麻布。基諾族酷愛刺綉花紋圖案,無認男裝女裝都愛用橫、直彩條和幾何形圖案裝飾。男子上衣是無領、無扣的對襟衫,用織有縱橫交錯的彩色條格白布縫制。上衣的胸部以上部分強有彩色條格,橫向彩條色彩斑斕,極為顯眼。衣服背部中央鄉中有一個6寸見方的圖案,四周配有放射性線條,開如一朵葵花。但又有太陽放光之狀。基諾語稱這一圖案為「波羅阿波」,有太陽花與月亮花之意。衣襟邊沿、袖根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都鑲有數道術為顯眼的橫向彩條。白底上衣,被特意織上的圖案和紅、黃、藍、黑相間的彩條裝飾成一件色彩鮮明的花衣。
男褲為闊襠肥褲管白褲,褲腳邊沿同樣鑲有橫向紅、黑、白三色相間彩條。寬大的褲腰兩側各開一道3寸長的口子,縫有一塊四方形黑布。白褲在腹前打折,用綴有彩色纓穗的腰帶扎系於腰部。男子頭上蓄有三撮長發,用1米多長的黑色頭巾包頭。小腿上纏有裹腳布。男子衣服厚實寬松,穿在身上,增強了男人的壯實、強悍英姿。女子用織有彩條,再加綉圖案的布片束胸。上衣色調多為青色、黑色、無領、對襟,著意用紅、黃、黑、白彩色橫條裝飾衣襟邊沿和衣袖手旁觀。但凡女子,老幼均系長及膝蓋,上端白、下端黑的開合圍裙,裙沿上鑲紅條作飾,於腹前開合系於腰間。成年女子頭戴織有縱向彩條的尖頂三角形白布帽,兩側帽角下垂披於肩頭,額頭部位的帽沿外翻,開若一保尖頂白色筲箕扣在後腦勺上。未婚女好挽發於腦後,已婚婦女挽發於膠額上方。女子著裝,簡朴中透出素雅,使基諾族姑娘顯得楚楚動人。
基諾族服裝的鮮明特點是用彩條裝飾袖管和衣襟邊沿及後背。人們以彩條飾衣,據說與天上彩虹有關。民間傳說,古時候,有一對基諾族男女死相戀難分難舍。一個窮凶極惡的富家公子見那姑娘美麗無比,頓生歹意,用計搶走姑娘,逼其成婚。姑娘不從,被打得遍體鱗傷,死去活來。她的戀人歷盡萬苦千辛,救出姑娘。倆人逃離虎口不處,富家公子帶人追來,年輕伙子腿中數箭,倒在地上。大災臨頭多時,天空中出現了幾道彩虹纏住這對戀人,放出七彩光芒逼退了富家公子,一對戀人在彩虹環繞之中騰空而起,升上空中……。因此後人在縫制衣服時,便用彩條暗寓彩虹,以求吉祥免災。
2.昆明民風民俗
昆明是一個多民族匯集的城市,世居26個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漢、彝、回、白、苗、哈尼、壯、傣、僳僳等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響,融匯貫通,同時又保持各自的民族傳統,延續著許多獨特的生活方式、民俗習慣和文化藝術。生活在昆明地區的各民族同胞熱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風純朴,無論是其待人接物的禮儀、風味獨特的飲食、絢麗多彩的服飾,還是風格各異的民居建築、妙趣橫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 受到鮮明的民族特色。
在眾多的民族節日中,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繞三靈」,傣族的「潑水節」,苗族的「踩花山」,僳僳族的「刀桿節」等久負盛名,節日活動豐富多彩。每逢節日,各民族群眾都會穿上自己手工刺綉染制的民族盛裝,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一起,舉行摔跤、鬥牛、對歌等活動。按照歲時節令,農歷三月初三的西山調子盛會、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陽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觀賞月等許多習俗在民間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藝種類繁多,滇劇、花燈、崑曲、民歌小調以及少數民族劇種、民間敘事長詩、民間傳說等,歷經數百年的發展和傳頌,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
3. 布依族的家教 家教,是老一輩對晚輩傳教自己本民族倫理道德的一種方式,也可稱家訓。布依族認為:「家教不嚴;禍害子孫。」
布依族人民禮貌好客、儉朴恭謙、尊老愛幼、扶善治惡,是老一輩嚴於律己的身教和苦口婆心的言教培育出來的。布依老人常自勉:「族旺家興全靠人,樹大葉茂全靠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布依人入學讀書的極少,從生到死,都是生活在家族的范圍內。所以,布依族的家庭是終其子女一生的教育基地,家教是終身的教育方式。
布依族的家教,從幼年時代就開始抓起。「小小不扳,大了壓彎」、「不教不說,觀世墮落」,這是老人告誡年輕父母的話。年輕父母總是按老一輩傳下來的行為規范,以慈愛的態度盡量用身教讓孩子潛移默化,不讓孩子染上驕、懶、貪的壞習。他們教育兒童.「擔子要捆緊,做事要懂禮」、「憨人不讀書,讀書人不憨」、「靈人爭時間,憨人混光陰」、「廊糖水滴舊窩,後輩跟著前輩學。」
老年人對年輕人的教育,重在如何做人。如:「好吃莫多吃,伶言莫說盡」、「父母留淺吃淺,不要搶人吃;父母留深吃深,不要坑人吃」、「相交要直言直語,做事要禮儀在先」、「寨鄰有難多幫襯,自家天塌眾人撐」、「正道之財不嫌多,不義之財莫沾摸」、「憨人要多顧,靈人可少助」等等。
傳統的布依族家庭實行家長制,年最老者為長。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人家很多,給家教提供了土壤和條件。對布依族中在外做事或當官的人,老人的告誡語言有:「為官宦要識文化,做官要碴王法」、「河清能見底,官清能見心」、「當官不知足,目間百姓哭」。……
布依族有著世世代代的家教傳統。新娘出嫁時,其母要唱《臨嫁訓女》教育新娘「……天上老天是大家的天,父母是自家的天,好吃的東西要留給公婆,你不留人家說你木懂禮。……」
布依族老人病危臨終時,寨中有名望的長者要替代病危老人向其子女唱《遺訓歌》。訓誡後人對老人的遺產「弟兄互相分……姊妹互相分,心窄不要吵架,心恨也不要打架,免得在老人面前丟臉,也免得在朋友面前丟臉。」
大家庭生活,常使晚輩親眼目睹老人的所做所為,家長常以身作則,為下一代樹立榜樣。老人的失誤,又常要求下一進行彌補。這種不斷完善的家教,利族利民,利國利家,世造就出大批優秀的布依兒女——羅平縣鍾山鄉小德江村的李齊,從小受布依族家教的影響,勤勞純朴,見義勇為。40年初曾帶領青年向土豪劣紳進行清算斗爭。加入游擊隊和黨組織後,承擔後勤工作,走村串寨,籌糧籌款。部隊外出開辟新區時,他往往在部隊未到達目的地之前就做好了安排部隊食宿的准備,多年如一日,任勞任怨。李家齊不幸身陷魔掌後,面對敵人的酷刑拷打,堅強勇敢,最後被敵人割舌、剝皮、抽筋,壯烈犧牲。表現了一個布依族共產黨員的高尚氣節。
歷任羅平縣第八、九、十屆副縣長的布依族女兒熊秀芬,一生廉潔自律,生活簡朴,工作認真,平易近人。當副縣長時,分管幹部人事工作,而愛人卻是農民。熊雖對其丈夫情感甚深,但並沒有因為自己手中有權而給丈夫安排工作。臨終前,縣上的幾位負責人請她提出個人的要求。她只要求她死後,喪事一切從簡。又問及她的丈夫、兒女需不需要什麼照顧時,熊副縣長沉默了一會,才回答:「我愛人是個老好人,在農村習慣了,勤腳快手的。縣政府招待所雜事多,經常找臨時工。在招待所忙的時節,請讓他優先來招待所當當臨時工吧。」
布依族的家教,是我國寶貴的道德遺產之一。當官者如能熟悉並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訓,可免於陷下腐敗罪惡的泥坑;為民者如能熟悉並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訓,能使自己變成一個文明、善良的人。
4.苗族民俗風情
苗族先民於秦漢時聚居在「五溪」地區,即今湘西、黔東等地。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歷史久遠,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說淵源於殷周時代的「鬃」人。秦漢時主要居住在湘西、黔東一帶,包括在「長沙、武陵變』或「五溪蠻」的名稱之中,以後逐漸遷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區。還有認為是和遠古的「九黎」有關。四川、貴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當做自己的祖先。傳說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與黃帝部落沖突,敗而退出黃河下游,占據長江中、下游。逐漸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紀後,苗族先民大部分已遷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紀從廣西去的士兵。
苗族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人口:970,000人。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沒有文字,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帶,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旱稻。包穀,蕎子,薯類和豆類,經濟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種麻,自己紡織.苗族人民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如古歌,詩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蘆笙舞最為流行。
雲南苗族人口90.7萬,佔中國苗族人口的12.2%。主要聚居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區以及武定、祿勸等縣。苗族有本民族的語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剪紙、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稱,苗族民歌尤其豐富,每年農歷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節(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歡聚一起踩鼓,跳蘆笙舞,對歌抒情,尋求配偶,同時舉行爬花桿、斗佔比賽。苗族擅長漬麻織布、剌綉、蠟染,工藝精湛,深得國內外贊譽。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蠟染、剌綉於一身,絢麗多姿。苗族主要從事家業。過去,狩獵是一項主要的副業,常用弓弩、火槍圍獵獵物,實行「隔山打鳥,見者有份」的分配方式。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間多神教和基督教。

苗族十分注重禮儀。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苗族人習慣先請客人飲牛角酒。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裡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苗族講究真情實意,非常熱情,最忌浮華與虛偽。主人路遇客人不搶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談中用敬語稱呼;迎客要穿節日服裝;對貴客要到寨外擺酒迎候;客人到家門,男主人要叫門,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開門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樓;宴會上以雞、鴨待客為佳餚,尤以心、肝最貴重,要先給給客人或長者,客人則分給眾人享用,次序是先長後幼。客人不要稱主人「苗子」,他們喜自稱「蒙」。

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0公分左右,製作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綉,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族的服飾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頭,身穿短衣褲,但苗族婦女的穿戴普遍比較講究,尤其是盛裝,極為精美,花飾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層,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綉制的各種圖案,古色古香,異彩紛呈。婦女擅長紡織、刺綉、蠟染,工藝十分精湛。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記不能去夾雞頭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夾雞肝、雞雜和雞腿,雞膽、雞雜要敬老年婦女,雞腿則是留給小孩的。當你離開苗族主人家時,一定要有禮貌地說聲「哇周」,意為「謝謝」,感謝苗家對你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區,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只能在吃新米時洗,以示去舊米迎新米。隨時洗刷會洗去家財,飯不夠吃。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忌動他人放於路邊的衣物,以免傳染麻瘋病。忌孩子在家中亂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傳統的社交活動。如「會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戀愛的方式。苗族的傳統節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節(農歷正月初五舉行,又名"踩花山"),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節日,節日期間,身著節日盛裝的男女青年歡聚對歌,表演踩鼓,跳獅子和蘆笙舞,熱鬧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飯。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作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如:吃鴨節、吃新節、殺魚節、採茶節等。過節除備酒肉外,還要必備節令食品。
苗年 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個卯日,歷時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戶都要備豐盛的年食,除殺豬、宰羊(牛)外,還要備足糯米酒。年飯豐盛,講究「七色皆備」、「五味俱全」,並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請饋贈。
殺魚節 多在江邊,由婦女帶上飯、臘肉、香腸等酒菜,只要捉到魚,即燃起篝火,架鍋煮魚直到盡興方歸。
「祭鼓節」 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視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踩花山 是境內苗族人民的盛大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初三、初六這幾天舉辦。凡有苗族居住的各縣,這幾天都要立花桿,舉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動。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好時機,也是苗族人民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銀,從四面八方趕到花桿腳下,吹蘆生、彈響蔑、跳腳架、耍大刀、鬥牛、摔跤、斗畫眉、爬花桿。
打背節 流行於境內富寧縣的部分地區,於每年農歷正月初三到十五這幾天舉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節日。節日中,男女青年歡聚在風景優美的山坡上,當打背開始時,男的蜂擁而出,沖到自己選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夥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邊大笑,一邊掙扎。掙脫時,捉住小夥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整個場地,男追女逐,歡蹦亂跳。打累了,男女雙雙即各找一個地方打土電話(即用兩個竹筒,中間連一長線,各在一方對著竹筒講話、唱歌都能聽見),相互傾吐蜜語衷情,以企結成伴侶。情投意合後,再告訴父母,擇吉日成親。

由於長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區各自的特點,房屋多系木結構,以瓦、杉皮或茅草等蓋頂,黔中或黔西地區有用薄石板蓋頂。山區多為吊腳樓;海南島和雲南昭通等地則住長形茅草房或以樹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帶則為石屋。
苗族多居住在山區,住房多以樹柵為牆,削樹皮為壁,編時為瓦,或以士善牆,竹片或木片做瓦,內分卧室、廚房和畜廄,擺設簡單。部分苗族居住在壩區,住房亦有水土結構的瓦房,內分三室,左右室各設一側門,中室設大門,亦即正門。在部分苗族中,正門一般不得隨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喪嫁娶或祭把等活動,方能由正門出入。
5.納西婚俗
麗江壩區過去的納西人,由於在1723年雍正實行改土歸流的政策首漢族文化影響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實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辦婚姻的制度。兒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豬,酒聘娶。婚姻講究門當戶對,三從四德,夫唱婦隨等漢族傳統倫理,麗江納西與漢族、藏族聯姻的較多。在本民族內部,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絕對禁止同家族的人結親。結婚,一股都要經過訂親、請酒,舉行婚禮的程序:
訂親,納西語叫「日蚌」,意為「送倆」。男孩長至五。六歲時,父母便注意給他物色媳婦,請算命先生或祭司東巴排八字,對生辰,或者到寺廟燒香求簽。若是相中的女孩與兒子的生辰屬相相合時,父母便托媒人帶一壺酒去女家為兒子說來。如女方父母同意,待女孩十歲左右即擇日舉行討婚禮。訂婚時,男家須向女方送禮物,第一次稱為「小酒」,男方送給女家白米二升(約20斤》、酒一壇(約5斤)、紅糖二至四盒、茶葉二包。其中糖、茶、酒是不可缺少的禮物,其餘禮物的多少.視男方的富裕程度決定。小酒之後,任何一方覺得婚事不合適時,都可以反悔,如女方想退婚,必須把所收禮物如數退還男家:茗男家想毀約,把決定通知女方即可。
小酒後隔上一年半載,男家再向女家送第二次禮,叫做過"大酒"。除備有過小酒的禮物外,還要贈送上布一件(7尺左右)、衣服兩件、玉或銀手鐲一對、豬肉三十斤、現金若乾等,披紅掛彩,由媒人和男家親友送到女家。女方以酒席相待,客人喝著男家送來的酒,稱贊酒好、酒甜,並向結親的兩家祝賀。酒席後,女方送一壺酒和兩盒紅糖或一些糙把給男家口禮。男家再將女方回贈的酒敬獻祖宗,宴請親友。「大酒」之後,雙方再不能反悔婚事。
送「大酒」後的第二天,男家的至親去女家會親,從此,兩家人開始互訪。自可婚到結婚前,男方每年在端午、中秋、冬至三個節日,都要請媒人給女家送去大米一盤(約5斤)。茶葉二包、紅糖二盒,有些地方,在豐收農忙時,男方請未婚媳婦幫助割麥一天,選送一、二馱優質小麥饋贈女方,作為女子的「私房」。每年春節,未婚男女各自找個伴友,陪同前往對方家裡拜年。任何一方家裡有事,對方便前往幫助,但未婚夫妻互相不能談話和接觸,必須嚴格遵守傳統倫理。
男女二十歲左右,方擇吉日舉行婚禮,納西語叫「楚美如、意為「娶媳婦"。婚禮由新郎家族中能乾的長者,分派同家族的人操辦。迎親的前幾天,新郎家的院子內要搭大篷,在大門和院中扎迎親牌坊。富有人家還掛宮燈、字畫,到處張燈結綵。在洞房的門框上方,掛一個用紅紙徒糊的篩子,上插三支用柳樹或桃時作的箭,井在紅紙上寫著「麒麟在此」四字,以求驅邪得福。
正式迎親的頭天,媒人帶領男家親友及吹鼓手,抬著迎親的衣服、布匹、酒、肉、米、糖、茶、月餅和餌炔(米或糯米蒸熟後,再在木模內壓成講),再加三十至五十元半開(過去的價值),前往女家,沿途吹吹打打,好不熱鬧。女家將男家彩禮放在院中的方桌上,舉行簡單的點收儀式。送禮的人在女家吃過茶點或便飯即返回。當晚,男家在院中擺上糖果、蜜餞、酒和茶水,招待同付及鄰村的青年。男女青年們邊唱祝婚歌、邊跳舞,猜拳歡笑,以示慶賀。女家亦在本村招待男女青年,唱跳的是「嫁女"古歌.青年們憧憬著未來的幸福生活,歡跳到深夜,新郎和一位父母雙全的小男孩或好友同住新房,俗稱"壓床".象徵新郎今後如伴友家一樣,兒孫滿堂,全家多幅。
第二天正式迎親,大宴賓朋,又叫「辦大酒」。清晨,男家的媒人、吹鼓手及親友,帶著新娘婚禮時需穿戴的衣物,到女家迎接新娘,新娘換上男家送來的新衣服,外罩紅大褂,頭插首字和鮮花,再蒙上紅布頭帕,一邊拜祭祖先、拜別父母親友,一邊哭泣,表示捨不得離開他們。新娘坐轎或是步行,全憑男家的經濟條件與路程遠近而定。但她必須在同族長輩、兄弟姐妹及女伴的陪送下前往男家.娘家陪迭的嫁妝,一般有大木櫃子兩個,箱子一對,被褥二至四床,衣服數套套,綉花鞋一、二十雙,火具、銅鍋、銅盆,銅壺、銅盤,銅勺,銅鎖和銅制的水桶等生活用具,以及梳妝用品,隨同新娘送至男家:送親隊伍的前面,中一人手持柏香木做的火把開路、意為清除穢氣,驅逐邪惡,大吉大利,途中,「少年們爭先恐後搶奪新娘蓋臉的紅頭帕,搶到手後,由新娘用喜糖換回。
新郎穿長衫、馬褂,帶著禮帽在門前迎候(也有親自前往女家迎親的)。新娘一到,新郎上前掀開花轎門簾,扶新娘出轎,然後躬身向送親的人們致謝。新娘進大門時,必須跨過門檻正中的「馬鞍」(是用大紅紙包貼在門尷上的),意思是跨過「馬鞍」,就算是男家的成員了.新娘和新良。先菱惜上或廚屆的祖先台前拜祭祖宗,然後進入洞房,新郎要立即換上新娘送的栓有紅絲線的新鞋,表示今後永不分離,然後出新房招呼客人。新娘」在房內脫下紅大褂,重新梳妝打扮。過一會,伴友們簇擁著新郎,新娘至堂屋,舉行「分大小儀式」,即依長幼親疏拜謝新郎方面的長輩,最後敬拜來賓。
儀式結束後,按照傳統習慣,男女賓客分別入席就座•男賓席上,新娘的兄弟或侄子被尊為上賓,坐於首席,女賓席上,新娘的母親和伴女最受尊重:其餘來賓,依長幼親疏入座。喜宴至少擺六盤六碗,新郎向男賓席敬酒,新娘到女賓席勸飲.親朋們開懷幀飲,祝新夫婦永結同心。夜晚,青年們圍著篝火唱跳婚歌、喜歌和歡樂調,有的通宵達旦。主人以酒、茶、瓜果、糖點盛請招待客人,新郎、新娘亦出來敬酒。來賓興致越高,主人便越感到榮耀和吉祥.新郎、新娘人洞房後,有些地方有鬧洞房的習俗。
第三天新人回門,由女家宴客。早餐後,妝扮好的新娘、新郎,在男女伴友和親屬的陪同下,赴女方家省親,並帶去茶、糖、肉、餌塊等禮物;快到娘家時,新娘放聲哭泣,表示急叨地想見父母和兄弟姐妹。到女家後,新夫婦先拜祖先,繼拜父母和長輩,最後向客人敬酒行禮:新郎行三禮九叩,新娘行四禮八拜。客人們暢飲祝福,並送新娘一些禮物。女方男女青年到新郎和男伴友坐的專席上去敬酒,同時戲弄刁難他們,如在端給他們的大碗衛放根長粉絲;用馬尾毛或頭發把肉一塊塊串在一起,把米飯堆得又滿又尖等等,當晚,夫妻倆必須返回,不能留宿女家,女家應回贈些酒、糖之類的禮物給女兒、女婿。
第四天如果新郎與新娘如離麗江古城近,就同游麗江古城街,給路遇的親友散發喜糖。第五天,新娘獨自回娘家省親,同母親。姐妹、女伴談話。父母則再次教育她待人處事、生活等方面的規矩和禮節。但新娘當晚必須返回夫家。
在婚姻關系中,麗江壩區納西盛行姑舅表親優先婚配(納西話叫「阿貝則美該」,意為「舅舅可以強認姑母的女兒為兒媳」)。依照傳統風俗,舅父的兒子有優先娶姑表姐妹的權利,即使舅表兄弟是傻子,姑表姐妹也無權拒婚。舅父只有在外甥女病殘或八字與兒子不合時,才允許她嫁給外人。
給我50分

4、新婚鬧洞房的方式?

1、取筷子:將一雙筷子置於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讓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實際就是請兩人表演親吻。

2、請新郎穿一條緊身褲(到膝即可),拿一顆雞蛋,請新娘將這顆雞蛋從左腳穿進,右腳拿出,要從前面喔!如果雞蛋破了,還要重來

3、愛的蘋果。為了表示綿綿情愛,要新娘削蘋果喂新郎吃,但蘋果皮不準削斷,斷了的話,罰新娘長吻新郎十分鍾。

4、愛情汽球。在床單下放置汽球數粒,請新郎新娘一起躺下,以表示愛情堅貞,共赴落難。

5、巧克力旗袍。由女性貴賓把巧克力放進新娘旗袍內「新娘當然是坐著」,再要求新郎如數撿取,一粒也少不得,否則要求新郎改用嘴巴逐粒尋回。

6、七步成詩。以頭到腳,身體各部器官為題,由兩人輪流成詩或成詞,如胸:胸有成竹;主考官為客人,假設客人不滿意答案,可要求另一方吻該部位!

7、愛的軟糖。要新郎用嘴去銜結婚喜糖(軟糖)給新娘吃,一共得吃三十粒,當然,新郎可以幫新娘吃,如果新郎不吃,別的男人也可以代替哩!

8、十全十美:充分發揮新人的肢體語言能力和文學表達能力,利用兩人的身體結構作出一到十的數字造型,每一個數字要說一句美好的成語。這個不難,就怕有人惡作劇,讓他們作出中文數字大寫......

9、喜慶鑼鼓:新人身上綁鍋蓋,歡天喜地敲起來。一般在家鬧洞房的,這個有道具,把鍋蓋綁在新人身上,部位隨意,兩人一邊跳舞一邊互碰,只要大家都能聽見響亮的鑼鼓聲,可以考慮放音樂,要求節奏,現在流行R&.B。

10、吃同心果:用繩子墜一個水果,難度小點用蘋果,難度大的可以用花生或者瓜子,讓新人用嘴將其咬開,一人一半,如果要有意義,可以咬成心狀!建議多准備道具。

11、吹蠟燭。將兩支蠟燭點燃置於桌上,新郎新娘雙眼用布扎實,相對而立。開始吹蠟燭?可不是。迅速將一盆麵粉代替蠟燭。"1、2、3,吹。"麵粉揚起,兩人頓成白人,寓意"白頭偕老。"正確方法,大家都給一點面子,知道了秘密也裝個傻,吹得輕一點罷。

12、讓新郎新娘互換結婚禮服作為鬧洞房的結束曲,即新郎穿婚紗,新娘穿西裝將所有客人送到大門外,否則大家繼續鬧下去直到滿意為止。很有趣的。

13、「零存整取」的游戲:准備12顆大小適中的硬水果糖,讓新郎按照1-12月的方式,用口含一顆糖說「老婆,我愛你」,直到含住12顆糖。再由新娘與新郎口對口將新郎的12顆糖一次「轉移」至自己口中,含著糖說三遍:「老公,我愛你」。再將糖吐到一個盤子里, 大家檢查是否有被新人吞掉的糖,少一顆,罰一遍,直到滿意為止。

14、讓新娘平躺在床上,上面放一個汽球,再讓新郎在上面做俯卧撐100個,新郎支持不住時會壓在新娘身上,他倆之間的汽球就會爆炸,給洞房之夜帶來歡樂。

15、讓新郎對新娘說甜言蜜語,直到大家都認為夠肉麻為止。

16、新郎皮帶扣下吊一根香蕉,讓新娘吃,邊吃邊問她好不好吃。

17、把新郎新娘推進被窩,要求他們扔18樣東西出來……見到內褲就可一收手關門走人了。

18、互相抱著對方說各說一百個昵稱,開始很正經,後來沒得說,各種家用電器都出來了,最簡單,效果蠻好

19、兩個核桃(可換成雞蛋等)讓新娘從新郎的褲腿里塞進去。。一直往上走。。。走到膝蓋位置問新娘:到那了?答:膝蓋!再問:摸摸有幾個核桃?答:兩個!再問:哪個大?答:左手(或右手)的大!。。。。另新娘將核桃再往上走。。。。至某地。。問到哪了???答:。。。再問:到底到哪了?答:。。。。。。可提示新娘直至說出為止。。。

20、五子登科。考驗新人互相配合的默契,找根紅繩子,新人用嘴各叼一頭,中間繫上一支 點燃的香煙,在桌上放5跟豎直的火柴(可插在水果上)然後新人不能用手幫忙,兩人合作把5根火柴全部點燃。

21、秘密大公開。給新人每人一張小紙條,要求她們寫上最肉麻的事 最幸福的事 最難忘的事 最感動的事 最喜歡他(她)的地方 第一次(***)在哪裡、時間等等。寫的時候要把2人暫時隔離。然後將紙條交由公證人。最後讓新人互相猜對方可能會寫什麼。猜不中呵呵就等著罰酒嘍。賓客要盡量注意不要在時間上做文章,確切時間比較容易忘搞的不好會影響氣氛 可以在具體動作細節和地點上做文章。

5、哪有鬧洞房習俗,是怎麼鬧的

婚禮習俗鬧洞房 據上輩老年人講述在明清時就有鬧洞房習俗,沿襲到今,隨著時代變遷,內容演變更新,但形式仍依舊。 結婚是人生一大喜事,親朋好友聚會喝喜酒,計紅包,鳴鞭炮,分吃喜糖……,新婦宴吃過,當天夜晚送新郎進入洞房前一段時間,是鬧洞房(也叫鬧新房)的熱鬧時光,新娘在伴姑陪侍下,盛妝坐於床上,背後是全新紅綠被面堆疊如山的棉被,洞房中,紅燭高燒,喜歡玩笑取鬧的男女老少歡聚一堂,以誘發新娘會笑起來為條件,可向新娘及新郎家索取紅蛋或糖果,讓場面喜慶、熱鬧也是一項文明的行為,但鬧洞房過程也出現了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有的盡至搶去床上被褥或枕頭或其他房中器物為要挾,強索紅蛋或其他東西,這雖屬少數人過激行為,但與真正以娛樂性的鬧洞房是不相適應的,也為有高度文明意識的人們所不容和反對。 鬧房結束,新郎父母出面,一邊分發紅蛋糖果,向眾人說情,請大家退出以後,送新郎進房,結成鴛鴦夫婦。至此鬧洞房結束,即進行送郎進房活動。 迎取、拜堂、回門等 婚禮習俗由來已久,自唐、宋以來,以至明清,一直在民間流傳,長盛不衰,結婚是人生中一件大事,歷來都講究排場,形式隆重喜慶,開支費用也比較多,因為是辦喜事,民間捨得化費錢財甚至借貸,也要把婚禮辦得體面。 青年成長後,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天經地義,作父母從很早開始,就為籌措兒女的婚嫁而精心謀劃,接近結婚年齡,就託人作媒講親,同時,准備養幾頭大肥豬,訂婚要送彩禮和豬肉,這叫挑擔藍,除米面、豬肉外還送其他禮物。 娶親時,男方也要挑擔藍、饅頭、粽。女方要回贈新郎一套禮服和鞋襪等,請人揀好日子,到期請來媒人,四親八眷,擺起宴席,人客進門,事先殺豬宰羊,第一次宴客,叫接鳳酒,次日午宴,叫發媒酒,其他宴朋參加的人都算是陪媒人,宴畢,准備花轎,安排接親人員除兩個媒人外,伴姑(女)2人,長接2人,短接2人嗩吶一對,據說長接任務是送炮仗,短接任務負責送燈亮,伴姑提著一對燈籠(後以桅燈紮上紅布,抵達新娘家後,先請喝茶(桂圓、荔枝茶)再吃點心(澆頭面)夜裡請客叫嫁女酒,接親隊伍坐堂前東邊首席,外公、娘舅坐西邊首席,夜裡花轎停在新娘家天井,兩頭用橙墊高,轎下放上一盆清水(據傳說是花轎著地風水被占)轎前兩只燈,徹夜點亮,由伴姑負責添油添燭,不準熄滅,吃到中途,新娘家廚師、行侗送上洗面湯,請媒人、長接洗臉洗手,還添上菜餚,接親人員要給紅包和香煙,吃畢酒宴,夜裡新娘家屬親戚討炮仗,炮一邊鳴放,一邊再討,再放,以表示喜慶,下半夜新娘出門前,接親方要打炮仗,叫做催新娘,促其及早打扮,別耽誤時辰,准時出閣上轎叫催上轎,新娘則自己在閨房內由伴姑幫助梳妝打扮,舊時還戴珠冠,穿紅吉服,時辰一到,臨上轎,新娘先向媒人、長接討得紅包(叫上轎銀)後踏上官升、官斗、*站在上面,由親兄弟抱起送進花轎,此時,嗩吶*吹喜慶樂曲,鞭炮齊鳴,新娘家人則坐在灶前,緊靠米爐膛石悲哀大哭(說是不讓風水被小心翼翼,怕被跌倒,路上過水,過橋,新娘要准備數份紅包,應接親人員討取,這些紅包稱過水過橋包,抵達新郎家,也是炮仗連連炸響,嗩吶勁吹,表示熱烈歡迎讓新娘感覺有面子,下轎前,也要向新郎家討取紅包,滿足後方下轎,否則,坐著不動表示不滿意,這叫討落轎銀,後由伴姑陪著踏上紅口袋,(口袋前後交替移動更換,袋口向前,新娘才穩步,袋口向後新娘停止前進,這里有講究,傳說是試探新娘老到不老到是聰明還是痴呆。)進入洞房,坐床後,廚房捧出面一碗,叫通心麵,讓新娘先吃後讓新郎吃,實際上用筷子動幾下,並不真的吃。接親回來人員吃茶、吃點心,眾賓客也進行吃點心,休息一會,時辰一到,進行拜天地儀式,堂上燈燭輝煌,供品豐盛,由贊禮官喝令,拜過天地、祖宗撤去供品和其他祭物,午宴開始,這餐酒宴,叫請新婦酒,新娘由伴姑導引入席坐於東邊首席,外公、娘舅等至親戚入席坐於西邊首席,席間,新郎新娘攜酒到各席依次敬酒,入夜請夫婦雙全,體健兒女興旺的人或德高望重的老年夫婦,把新郎送入洞房,口念賀詞,大意是:送郎送進房,一對鴛鴦湊成雙,今年生個梅花女,明年生個狀元郎,念畢送郎人喝桂圓、荔枝茶後關門退出,新娘與新郎在房內要把從娘家帶來的紅生蛋藏於隱秘處,然後上床睡眠,正式成為夫妻。次晨由小姑或行侗等人送洗臉湯進房,一邊開始大開房門,在許多人進去搜尋雞蛋或直接向新娘、新郎討紅蛋,這是象徵早生貴子的舉動,興盡眾人退出,讓新娘梳理出戶,泡茶敬送父母、祖父母叔伯等長輩,吃茶後要放上紅包,稱見面錢,也有在新婦酒後,即泡茶收見面錢(防止客人酒後即辭別),早上的酒席,叫送鳳酒,或散客酒,客人辭去時,要分送饅頭、喜糖、紅蛋、粽子等禮物。中午新郎家繼續設宴,叫廚官酒感謝大家為婚事忙忙碌,日夜操勞的意思。午後行侗(服務人員)送還借用的碗盆、桌橙等器物,喜事到此便稱完成,婚後第二天,新娘兄弟代表娘家送紅蛋糖果來,又要宴請,下午回去。婚後第三天,新娘、新娘到丈人、丈母家拜見親人,當晚雙雙回新郎家,帶回禮物特別是一對公母雞,叫子孫雞,含有兩夫婦兒女興旺,子孫萬代的意思。鬧洞房的秘密 鬧洞房是婚禮的最後程序,也是任何婚禮都不可少的內容,它是婚禮的高潮,也是最熱鬧最有趣的節目。 新婚之夜,親戚朋友圍坐房中,對新娘百般戲謔,稱之為「鬧房」、「戲新娘」。鬧的方式各種各樣,各地有同有異。總括起來可分為文鬧和武鬧兩種。文鬧以較文雅的方式,往往都是向新娘出謎語、對對子,請其講述戀愛經歷及平常不見於口的男女之事,山西民間有稱「說令子」,妙趣橫生,迫使新娘無法對答而大出洋相,藉以取樂。「是夕,好事者多以談諧語編為詞調,強使新婦歌之,名曰『鬧房』。近則變本加厲,慶賀之忱出以戲謔,抑失禮之甚矣。」(民國:《翼城縣志》)武鬧是使用較為粗野的方式,不僅口出穢言,還對新娘動手動腳,頗有惡作劇的性質。 鬧洞房時,平輩的、晚輩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紛紛擁入新房,喜笑逗樂,尤其是新郎的朋友,他們極盡所能,想出種種方式,讓新娘當眾表演,以逗樂取笑,俗話說「三日沒大小」,除了爹媽都能鬧。這期間,人們之間隨隨便便的關系是禮俗所允許的,很多禁忌都被解除了,頗似西方文化中的狂歡節。因此,無論如何戲鬧,如何難以接受,新娘是萬萬不能反目生氣的。如若氣走了鬧洞房的人,將被視為是新娘的任性,人緣不好,日後的光景就不會好過。 鬧洞房是對新婚夫妻的一種祝賀方式。在民俗中,人們認為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崇,為了趨逐邪靈的陰氣,增強人勢的陽氣,才鬧洞房的,所以民間俗語說「人不鬧鬼鬧」。 鬧房在功能上也是對新婚夫妻的考驗,包括機智與耐心,原本是一種「關口考驗」,但在民間往往行之過分,成為陋俗。 鬧洞房的習俗起源甚古,《漢書》記載「燕地嫁娶之夕,男女無別,僅以為榮。」(《漢書》,《地理志》)鬧房之俗可能起源於「聽房」。在新婚之夜,親朋好友在洞房窗外竊聽新媳婦的言語和動作,人們感興趣的無非就是男歡女愛之事。從性心理的角度講,這種舉動似乎正是弗洛伊德理論中的「意淫」之舉。以後逐漸演變成為戲弄新娘的鬧洞房。此種風俗行至唐代,風行民間,不但男方親屬,賀賓客朋都有戲弄新娘的權利,連不相乾的陌生人,也可以中途阻攔,品頭論足,撫摸取笑,需索於難。這種習俗由古至今,已由個人行為變為集體行為。 綜觀鬧洞房之俗,驅動人們聽房、鬧洞房的心理動機是復雜的。 首先,這是一種人們性意識的外化與下意識的沖動,人們從鬧房戲婦與撫婦之中,表現了對異性的某種挑逗,發泄出來之後便可克服既羨且忌的心理,以達到性在「下意識」界域的某種平衡,這種對異性的態度與行為在平時是受到嚴格限制的,鬧洞房正好提供了一種機會。 其次,鬧洞房是傳統婚姻中包辦婚姻的產物。因為只有在新婚典禮之後,激動的新郎才可搞開新娘的紅蓋巾,這對新人以前不相識,無相交,更無情感的溝通,第一次見面便要共墮愛河,顯然是陌生和難堪的。因此,鬧洞房習俗可以消除彼此的距離和陌生感,協調倆人之間的緊張氣氛,融洽感情。無疑,洞房之鬧是百米賽跑前的必要准備。 再者,在興旺發家的心理趨動下,大多數的新婚之家,都存在著既苦於眾親友之鬧,又樂於讓其鬧的雙重心理。 鬧房可以使雙方的親友們熟悉起來,顯示家庭賓朋滿座,興旺發達,增進親友間的溝通與感情,以及鄰里間的和睦。 熱鬧是中國人生活的美學理想,鬧洞房正是臻於此境的手段。熱鬧了才能形成喜事喜慶的氛圍,鬧是一種快樂的場景,是一種歡騰與興旺發達的象徵,只有鬧、大鬧特鬧,喜慶才有市場,財路才可大開,人丁才能興旺。

6、經典鬧洞房節目

經典鬧洞房節目有五子登科、甜美的交換、誰是實新、烏鴉喝水、零存整棄。

1、五子登科——考驗新人互相配合的默契,找根紅繩索,新人用嘴各叼一頭,兩頭繫上一支點焚的香煙,在桌上抬5跟豎直的火柴(可插在生果上)然後新人不能用手幫忙,兩人單干把5根火柴全體點燃。提醒:必定要緊綳繩索眼睛瞄準。

2、甜美的交換——籌備各6顆色彩一樣的奶糖混在一伏共12顆平分給新郎新娘露在嘴裡,而後請求不能用手助忙讓新娘跟新郎分辨在嘴面終極浮現共樣色彩的奶糖(比方新郎嘴裡全是白色奶糖;

而新娘嘴裡齊是乳紅色的奶糖)提醒:此游戲沉在新娘新郎互相配合,可以弛啟嘴巴讓對方察看,然後相互配合把對方須要的糖果「送」從前。

3、誰是實新——在房間中間或後面放四把椅子,然後鳴新郎及三位男士站在椅子前。當初,蒙上新娘的眼睛,她通功觸摸這些男士的胸部來認出哪個是新郎。無論她曉得與否,讓她檢討一次,讓新娘本地轉多少圈後,她再次觸摸的感到是雷同的,貼開布。

4、烏鴉喝水——新娘卧在椅子上,頭上仰、面晨地、嘴張大、嘴裡含一大口茶水。桌上擺一些糖果、花生。

新郎扮黑鴉,雙臂伸直、躬腰90度、嘴裡模擬烏鴉叫「呱……」,繞新娘一周後伸頭看新娘口中,發明有水,歡樂地蹦到桌旁用嘴叼一顆糖,蹦歸新娘身旁,將糖果用嘴投入新娘口中,然後伏身喝一口水,來回3 次。

5、零存整棄——籌備12顆大小適中的硬水果糖,讓新郎依照1-12月的方法,用口含一顆糖說「老婆,我愛你」,直到含住12顆糖。再由新娘與新郎口對口將新郎的12顆糖一次「轉移」至大家口中,含著糖說三遍:「老私,我愛你」。

再將糖吐到一個盤子里,大野檢討是否有被新人吞掉的糖,多一顆,神鬼傳奇sf,罰一遍,直到滿足為止。

(6)婚禮鬧房視頻擴展資料:

上古把婚禮視為幽陰之禮,不奏音樂,人們也不祝賀。周代以前,結婚儀式並不熱鬧。直到漢初,有些地方官吏囿於周禮,也禁止人們在婚禮時相賀。到了秦漢這樣熱衷享樂的時代,婚禮不賀的狀況並沒持續下去。

關於鬧房習俗的來歷,源於驅邪避災。相傳,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個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隨在一夥迎親隊伍之後;

他看出這是魔鬼在伺機作惡,於是就跟蹤到新郎家,只見那女人已先到了,並躲進洞房。當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進入洞房時,紫微星守著門不讓進,說裡面藏著魔鬼。

眾人請他指點除魔辦法,他建議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勢眾,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惡了。」於是,新郎請客人們在洞房裡嬉戲說笑,用笑聲驅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時分,魔鬼終於逃走了。可見,鬧房一開始即被蒙上了驅邪避災的色彩。

7、婚禮的習俗鬧洞房,該怎麼鬧呢,都應該准備哪些活動呢?

鬧洞房就是來賓在新娘新郎入洞房之後進行一些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活躍婚禮氛圍,也是新娘新郎在婚禮結束前和親朋好友最後的狂歡。而鬧洞房習俗本身由來已久,根據民族和地區的不同,在鬧洞房習俗方面也會有所不同。鬧洞房作為婚禮上最後的一個環節,對整個婚禮起到了收尾的作用。而關於鬧洞房該怎麼鬧?都應該准備哪些活動?一些准備結婚的新人們可能還沒有頭緒。

1、鬧洞房習俗的含義

關於鬧洞房習俗在歷史上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比如有的是認為鬧洞房可以驅魔辟邪、有的認為能夠活躍氣氛,加深新婚夫妻之間的感情、有的則認為在鬧洞房的過程當中可以看出新郎是否強壯等,說法還有很多很多。但其實鬧洞房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希望新婚夫婦以後的生活能夠平安順遂。

2、安排一些簡單的游戲

其次是可以在鬧洞房時可以安排一些簡單的游戲,因為如果是單純的聊天,氣氛不會特別熱烈,所以可以進行一些活動。第一個推薦給大家的是最經典的一個活動:吃蘋果。就是拿來一個蘋果用紅色的繩子繫上,然後讓新人面對面站,將蘋果放在兩人之間,然後每人需要在蘋果上咬一口算成功。在這個過程中,拿蘋果的人可以在新人快要咬到蘋果時將蘋果拿開,新人就會親吻到一起,這個活動既可以活躍氛圍也可以緩解兩位新人的緊張情緒。第二個就是喝交杯酒,如果新人不好意思喝的話,周圍的朋友可以開一些小玩笑,活躍一下氛圍,最後新人在大家的祝福聲中喝下交杯酒,也象徵著未來日子裡夫妻兩人會攜手共進,一起努力創造美好生活。

鬧洞房其實是一項很有祝福意義的婚俗,但是一些傳統婚俗可能比較過火,所以在鬧洞房中,要注意把握分寸,一些迂腐的地方要剔除,將有意義的部分繼承並進行發揚。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