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禮婚慶 » 漢式婚禮布置圖

漢式婚禮布置圖

發布時間: 2023-03-27 07:30:42

1、漢式婚禮麻煩嗎 最為詳細的漢式婚禮流程最新介紹

漢式婚禮准確的說是一種婚禮文化形式,和廣義說的西式婚禮僅僅是文化表現的不同。談不上麻煩不麻煩。畢竟一輩子就一次的大事,好好籌備無論做什麼形式都是應該的。

最詳細不敢說,但是分享您一份資料作為參考還是可以的。

傳統文化漢式婚禮方案

當您在決定自己的婚禮儀式時是否還在為中式西式的選擇而煩惱?

當面對中西兩種婚禮喧鬧與莊重的對立時,是否會為無法在人生大禮之際鄭重的用屬於自己民族的方式宣讀與愛人的誓言而遺憾?

如果是這樣就讓我們為你打開文化與歷史的隧道,告訴你一個我們華夏自己的莊重婚禮儀式。

華夏原生樣式的婚禮儀式包括盥禮、祭酒、結發、結纓等程序,不舉樂,不慶賀,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發之恩,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

那時候的婚禮很簡朴干凈,沒有後世繁縟的挑蓋頭鬧洞房這類雜耍般的民俗,夫妻「共牢而食,合巹而飲」,攜手而入洞房——這是具有漢民族性格特質的優美儀式;婚服也不是大紅大綠,新郎新娘都穿著端莊的玄色禮服(玄色,黑中揚紅的顏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徵著天地、最神聖的色彩)。

整個儀式寧靜安詳,庄嚴肅穆。安靜細致的儀式中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這種力量將見證維系屬於我們華夏子孫的愛情誓言。

黃昏中開始的那個安靜優美的儀式,代表著純正的、優美而偉大的漢文明,直指人心。

遺憾的是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就象我們的其他文明一樣,在新的時代里,我們祖先曾經莊重,素美的婚禮儀式也被我們丟失了,留下的除了大紅大綠的艷俗裝扮,嘈雜喧鬧的儀程就是我們對失去文化的一聲嘆息了。

今天您可以重新選擇這份屬於我們華夏人自己的人生大禮,在挖掘整理了大量歷史文化資料並結合今天的婚禮特點,我們推出漢式婚禮系列。

漢風婚禮,盛裝禮服,承載華夏漢文明所賦予你的自豪與張揚,來自祖先的賜福將在神聖的宣誓中與您的愛侶一同分享。婚禮的背景裝飾,儀式設計繼承了絕大部分漢民族婚禮文化的原生形態,因此是簡約平實不失莊重大氣。如果類比西方的婚禮也許只有教堂婚禮的氣勢可以與之類比。

(上文中的婚禮和這張婚禮的照片同屬漢風系列,正如前文所述您是否可以看出婚禮中的那種莊重感和神聖感?)

唐風婚禮,盛唐霓裳,章顯著我們曾經擁有的華貴與奔放。雍容典雅的現場氛圍將為新人打造華夏民族隆重婚禮盛典的時尚。

在中國隋唐時期,因為絲綢之路的興起,中國與當時世界其他國家的交流日趨頻繁,在文化上也包羅萬象,反映在婚禮當中在保留漢風婚禮特點的同時有增添了幾分雍容與華貴。

值得一提的是唐風婚禮的禮服,相對漢風婚禮而言更為色彩絢麗,尤其以女子禮服為甚。我們華夏主軸文化的特點是「一板一眼」、直線條和方方正正,而隋唐在此基礎上,融進了「動感」、「絢麗」里。這一時期我們的祖先似乎要把看到的美麗全部吃進去,再經過糅合,釋放出來的是一種狂放而霸道的華麗……

男子禮服的整體構造比較低調,甚至不如魏晉前,而新娘的造型卻愈發霸道。一件婚服可以用上超過7、8種色彩,再加上珠光寶氣的配飾。唐代女人自我裝扮不是來取悅男人的,而是超越男人的……

當代華夏傳統婚禮流程一般分為以下六個環節,正裝入場——親迎醮子——沃盥入席——同牢合巹——解纓結發——告謝父母。

唐風和漢風婚禮在流程上區別不大。因此環節一般根據新人具體需要進行取捨。

正裝入場:

新人一同穿著華夏民族傳承了5000年的正裝禮服入場,在親友的注目中,也許穿在身上的華美禮服有些特別,有些「另類」。但是請相信,此時新人所張揚的正是屬於我們華夏族人自己所擁有的自豪感,幸福感。新人傳承著祖先的文明,在此人生大禮之際也必將得到華夏先祖的佑護。凝重磅礴的編鍾鼓樂,高聲誦讀的朗朗詩經祝詞,是對新人最好的迎接。

親迎醮子:

新人大喜之日,感慨最深的當是自己的父母。在婚禮之前,父母還有何要叮嚀囑咐的嗎?在傳統婚禮之中,新郎的父親會對出發迎娶新娘的兒子賜酒叮囑。在現在,男女雙方在家庭中已經擁有了同等的作用和地位。因此現場會安排新人雙方的父母依次為新人賜酒,並囑托新人婚後要擔負起的責任。同時會贈與新人禮物,有所寓意。

茂林多棟梁,從戎報國,堪為英才,悅女亦巾幗,投身行伍,青年立志。

贈言:此告兒郎擎玉柱,架得滄海紫金梁。旁白: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新郎切勿辜負父親的殷切期望。

贈言:不求少子躍成龍,德者知恩盼成功。旁白:新郎母親希望新郎立足平凡,知恩有德,新郎要切記在心。

贈言:入嫁安心勤家業,勉勵君子共賢德。旁白:成家立業,夫妻互勉互敬,新娘父親的話語可為深刻,望新娘體會在心。

贈言:翔鳳展羽向長空,記得家親常思情。旁白:望女成鳳,展翅長空,勿忘雙親思念。

沃盥入席:

新人揖謝父母以後,新郎揖請新娘入席,由男女從者為新郎新娘引水沃盥,焚香凈手。以鄭重的准備表達對雙方婚禮儀式的尊重。同時觀者也會從這一絲不苟的議事中感受到我們華夏婚禮的庄嚴所在。

同牢合巹:

新人入席後,由侍者短上酒爵,酹灑爵中酒告謝天地。

天地賜福,新人同食一牲之肉,同飲一匏中酒,象徵從此福壽同享,甘苦與共。這是婚禮中最為莊重神聖的環節,與西方的教堂宣誓有一曲同工之處。只不過我們的祖先借物喻事,以事言禮,在一食一飲之間許下愛情的承諾。

解纓結發:

今天當我們以各種方式去傳達自己愛的信息時,是否更想了解我們祖先如何互定終身的哪?拋開後世禮教強加的束縛。我們的祖先早已接受自由浪漫的戀愛形式,男方會在定情之時贈與心上人一縷紅纓,為其束發。自此這名女子也會恆守定情的誓言,在兩人庄嚴的婚禮儀式後由已經成為自己夫君的那個他將紅纓解下,再各取自己一縷青絲,系結在一起,作為愛情永遠的象徵與紀念。可以理解為中國傳統婚禮的婚禮誓言環節。

告謝父母:

大禮終成,沉浸在幸福當中的新人不能忘記養育自己成長並為自己創造幸福美好今天的父母。新人要拜謝雙方父母,讓父母與自己同享婚禮這幸福的時刻。

最後祝願新人幸福美滿,順利的舉辦一場自己喜愛的精彩婚禮!

——原文作者漢婚策大秦

2、我們歷史上很強大的兩個朝代,漢唐婚禮的流程有哪些?

漢唐即漢朝和唐朝,在這時期國家統一、文治武功皆強盛。漢唐婚禮則是結合漢朝和唐朝時期婚禮習俗舉辦的新型態結婚典禮。漢唐婚禮流程即以漢朝唐朝習俗為主的結婚典禮中各種事項的次序布置和安排。漢唐婚禮儀式感較強,甚至被視為是我國民族傳統中禮樂文明的根本所在。選擇這種婚禮模式的新人們要事先對漢唐婚禮流程有所了解,才能更加深刻的領悟傳統文化中的精神內涵。

 漢唐婚禮流程:新郎迎接新娘、貫洗禮、交拜禮、對席禮、同牢禮、合緊禮、解纓結發、執手禮、交換信物、受友人賀。

 1、迎親。無論是古代的男尊女卑還是如今的男女平等,迎親當天都需要新郎親自到新娘家迎娶,並且准備豐厚的紅包和禮物等,新娘也會帶著嫁妝隨新郎而行。

2、貫洗禮。新郎新娘在花童的帶領下走進典禮場所,行使貫洗禮。新郎新娘先後用毛巾擦手、擦臉,代表著對婚姻生活的美好祝願,也說明兩位新人以一種純凈之心愛著彼此,走進新生活。

3、對席禮和交拜禮。新郎新娘相對而戰,中間稍有間隔,然而相對而跪,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這是對上次賜予的這份姻緣的感恩,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謝,也是對彼此雙方的一種誓言和承諾。是漢唐婚禮中的高潮部分。

4、同牢合巹。新郎新娘腰食用同一碗肉,不一定非常吃完,少吃一口即可。然後雙方分別拿一個酒杯,飲用一半之後雙方交換將剩餘的喝完,意味著結婚之後兩人就要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永不分開。

5、解纓結發。新郎在婚禮中親手將新娘頭上的纓解開,並且剪掉各自的一小束頭發用纓綁在一起,意味著從今以後兩人要白頭偕老、攜手走過一生。

6、執手禮。新郎新娘閉目,在父母和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兩手兩扣,並共同宣讀誓言。

7、交換信物。古代男女雙方對定情信物極其看重,認為只要接受了對方的信物從此就要心心相印,漢唐典禮中這一環節可以交換結婚戒指等信物。

8、受友人賀、回禮。這一階段新郎新娘的儀式基本已經結束,當天到場的親朋好友要恭賀新人,新人也要回禮。

以上就是漢唐婚禮流程中的正婚禮。對於古代的新郎新娘而言,婚禮流程其實還並未結束,在成婚的第二天早晨,新婚夫婦需要早起拜見公婆,並且侍奉公婆吃飯、漱口。等到成婚三個月後,帶著新娘祭拜祖宗。不過,現代婚禮中,已經逐漸將這部分婚後禮省略了。

3、舉行中式婚禮都會穿中式婚禮漢服,那麼新娘穿中式禮服新郎到底該穿什麼呢?

新郎可以根據新娘的穿搭進行搭配,中式婚禮漢服關於婚禮的構想,很多人都沒離開過復古這兩個字吧,所以中式漢服也是被很多人去選擇的,近年來中式婚禮也慢慢的被很多年輕人青睞了,中式婚禮漢服展現的不止有華美的服飾,更有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底蘊。那麼怎麼才能讓自己的婚禮更加完美的完成呢不留遺憾,這里有些小細節極其需要我們去注意呢?

大家都知道,在很多時候舉行西式婚禮的時候,新娘穿婚紗新郎則對應穿西裝,但是舉行中式婚禮的時候且又保留迎親、敬酒、敬茶的環節,這些時候都會穿中式婚禮漢服,那麼新娘穿中式禮服新郎到底該穿什麼呢?下面就來一一解答這個問題。

那麼中式婚禮的話區別於其他婚禮形式最大的地方,便是她帶給人感官和視覺上獨特隆重的儀式感,婚禮上面保留了漢服婚禮傳統的風格特點,即便在婚禮儀式結束之後依然余韻悠長。隨著漢式婚禮逐漸成為大眾首選的婚禮新風尚,那要如何才能擁有一場完美的漢式婚禮呢?很多新人們表示選擇服裝就是很重要的。其實現在的漢服款式也是很多種類型的,正常選擇的話多數人如果穿一件正紅色的婚紗,很多新娘會覺得大紅色的漢服很土氣。

其實不然,一款合身,款式恰當的漢服,一定會讓你氣場加倍。因為大部分的新人在選擇的時候都是第一次接觸漢式婚禮,對於漢式婚服的選擇是一件必須謹慎對待的事情,千萬不要盲目跟風去選擇,不然最後受累的還是自己了,這主要介紹兩點選擇方法

第一,可以選擇正規專業的漢服實體店,定製或者購買漢婚禮服。實體店的好處是可以讓你們隨意選擇試穿心儀婚服,並且專業漢服店都是正規制式的漢服禮服,可以放心挑選。第二,上某寶搜索靠譜的漢服商家租賃或定製婚服。

這個方法需要辨別商家及服飾是否靠譜,缺陷就是沒有辦法及時感受上身效果,整個過程來說是比較周折的,,真正心細的新娘,除了在還禮之前了解好自己的喜好結合身材特點選好服飾外,還會相對地,為自己的另一半選擇最合適他的服裝。適合結婚場所布置的禮服款式,當然細節搭配也是需要我們去注意的。

4、你覺得中式婚禮怎麼樣? 老公花了5萬訂了一場中式婚禮

我個人很喜歡中式婚禮。

我覺得大家結婚不舉行中式婚禮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我自己切身感受的就有幾個。



1.越來越多的新人不想舉行婚禮儀式,不想自己在台上演戲,賓客在台下等著吃飯。辦婚禮儀式更多的滿足家長的面子,既然不想辦,那麼西式婚禮的簡單更適合走過場;



2.場地問題。除了農村自己有院子或者在戶外辦婚禮,大部分還是辦的酒店婚禮。酒店大都裝修西式,中式婚禮布置的不好那就容易洋不洋土不土。



3.費用。我們這十八線小縣城西式婚禮4888起價,講價能講到三千多,中式婚禮6888起價,6888的效果就是紅布搭建,8888及以上才有噴繪,KT版來布景。



4.效果。很多婚慶的中式婚禮辦的並不好,不專業,沒有很好的中西結合,也沒有完全按照古時習俗,沒有西式的唯美也沒有傳統的熱鬧。

5.服裝。在服裝上西式的選擇更多,也有更多人傾向婚禮西式婚紗,敬酒穿中式敬酒服,可以兩套甚至三套衣服不同風格。中式婚禮的話,那麼婚禮敬酒一套衣服就可以。即將結婚看過很多婚慶公司之後,中式的禮服選擇太少,大多是最原始金絲線大紅底的配色,衣服花色就是鳳凰和牡丹。中式婚禮禮服到現在有好看的,可是婚慶公司不一定會采購新樣式,自己除了打算購買結婚穿後收藏,更多的還是接受租,省事不浪費。



6.禮儀。可能很多人會有固化思維吧,認為中式婚禮還要去學個禮儀,要不怕出醜,其實現在的中式婚禮都很簡單了。不像下圖的漢式婚禮,那個對禮儀比較注重,可是更有味道。

中國傳統婚禮是華夏文化的重要部分。古時於黃昏舉行,取其陰陽交替有漸之義,故稱【婚禮】。古代婚禮有六: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今天的中式婚禮,除了花轎環節、中式禮服等,婚慶公司也會在策劃時打造很多花樣,讓新人有很多選擇。

所以這幾年中式婚禮、新中式婚禮一直受到很多新娘的追捧。很多禮節和細節雖然和古時候不同,也簡化了許多流程,但是基本的形式和精神還是傳承著的。

「 尋古禮,倒時光,拜天地,敬高堂。

紅妝帶綰同心結,碧樹花開並蒂蓮。」

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

【婚前禮】即「訂婚

【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

【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

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序,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

5、傳統的漢式婚禮流程都有哪些,你了解嗎?

漢式婚禮流程是指依據中國傳統的漢式婚禮而需要進行的必須的程序、內容等,它充分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及與中國現代文化的碰撞,也深刻揭示了在社會人倫關系中處於核心地位的夫妻關系人倫,也是禮儀形式的一種唯美表現。

現代中國,喜歡追韓劇的人特別多,但是韓劇的許多故事其實脫離了現實,變得虛幻或者說唯美起來。但也由此,許多中國人窺見了韓式婚禮文化,其中深蘊中國傳統文化、婚禮文化,包括漢式婚禮文化。那麼,漢式婚禮流程是什麼?一起來了解吧!

 

一、新郎迎接新娘。漢式婚禮文化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方面,即處於人倫關系核心位置的夫妻人倫關系,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男尊女卑,夫妻關系中是男主女從,但到了近現代中國,男女是平等的,男女組建新家庭後,都有自己的工作、事業,要共同經營家庭,相互支持彼此的工作、事業,而不是女方單方面犧牲自己去成就男方的事業。所以,這也表現在現代的漢式婚禮流程上,新郎要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並准備好一些禮物、紅包等,新娘方也會准備自己的豐厚嫁妝。

 

二、同牢合巹。同牢是指新婚夫妻二人共吃一鼎里所做的肉,現在指吃同一種動物的肉,這里的意思是新娘新郎今後要同甘共苦,共同走過人生中的一切風雨。合巹指新婚夫妻二人要同飲一杯酒,並且要喝完,這里的意思是今後新娘新郎二人合二為一,要彼此珍惜。

三、解纓結發。解纓指新郎親手解下新娘頭上的許婚的纓。結發指剪掉新娘、新郎各自的一束頭發,用紅纓纏結在一起。這個禮儀的寓意是今後新娘、新郎血脈相融、白頭偕老,相愛一生、永不改變。

 

漢式婚禮流程不同於西式婚禮流程,西式婚禮相對來說要簡單一些,講究婚禮現場布置,而漢式婚禮很重視文化內涵,是要有古色古香的婚禮現場布置及文化元素入內的。

6、漢婚丨《羋月傳》中的婚禮,你看懂了么

羋月傳的婚禮借鑒了一些先秦婚禮文化,但是細節與歷史還是有很大出入的。
先來看,那場8分鍾左右的先秦婚禮。片中秦王迎娶嫡公主羋姝的婚禮儀式雖沒有明確指明,但秦國在春秋戰國也是尊周禮而行,可以理解為是一場典型的周制禮儀體系婚禮。雖然有很多學者認為秦廢前朝禮法,不尊周禮,但這也只是採納了很多史籍所載的一家之言。禮崩樂壞的大時代下,各國對周禮的執行都各有不同,但大方向上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就婚禮細節來說,是近年來影視作品中難得的精彩之作。(沒有說服裝,劇中服飾糟糕透頂,連個初接觸漢服的都能看出來)當然大秦不是說其中的禮儀細節就不存在問題了,相反,對比嚴謹的史料。在超越以往影視作品用心程度的同時,儀式一開始,漏洞就伴隨著豐富的細節出現了。
進場趨禮:婚禮一開場大家就被羋姝一步一動的趨禮吸引了,其實在古代趨一般指的是小步快走,確實是古代具體禮儀的一個組成,但新婚中女子用這個樣式的趨確實是沒有記載的。如果說既然沒有記載,為何影片刻意加上這樣一個動作。大秦認為作為影視作品的鏡頭效果,是唯一的解釋,不然正常走動入場不足以顯示儀式的節奏感,真的按照趨的意思,讓閔姝閔月一幹人等快步上前,這著急出嫁的意思也對不上貴族婚禮的莊重性,因此這個細節漏洞也算是權宜的結果吧。至少我們知道了在隆重的禮儀場合有趨這個環節的存在。
見面揖禮:肯定有人會問,為何羋姝走到秦惠文王前,是大王先向羋姝行禮,而非羋姝先行禮?《禮記·昏義》中說:「婦至,婿揖婦以入」,所以明白了吧,這是婚禮中的禮節,是要新夫先向新婦行禮,再入房完成儀式的。至於拜禮?您威武,讓秦王下跪拜一下?想想也不可能,貴族大婚迎新肯定是用不到的。
錯加卻扇:大秦十分懷疑,這片子的禮儀指導是不是從漢服同袍早年的婚禮資料總結中查找的內容?因為如果說婚禮流程雷同,那可能是因為我們同袍是從史料找尋的當代漢婚資料,禮儀指導也是從史料找尋的當代漢婚資料。但卻扇不可能出現在先秦史料中,這是早年漢式婚禮實踐的一些錯誤內容,卻扇的歷史只存在於兩晉隋唐這個不長的階段中。而且先秦的扇子,從出圖文物看,都是菜刀形狀,這還是得益戰國之後一百多年的馬王堆漢墓文物。卻扇也不好看呀。雖然羽毛扇文獻里可以追溯到舜帝,但神話是靠不住的。還有紅蓋頭,雖然有很多說法能給你追到女媧伏羲兄妹成婚,但後世的牽強意味更濃。因為紅蓋頭聯想遮面,因為遮面而找扇子,這個邏輯很荒唐。
入席洗手:周制婚禮的重頭戲,用今天大眾的理解來說就是一個字——吃!吃飯都知道要先洗手,何況程序嚴謹的禮儀場合。與把體臭當成身體健康的歐洲中世紀不同,中國可以把衛生整潔寫進禮儀教程的,所以禮儀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沃盥,也就是洗手。值得注意的是,片中的道具倒水的是匜,接水的是盤,有很多同袍在今天為自己籌備漢式婚禮的時候,喜歡直接上噴水魚洗,但這里大秦要提個醒,那東西可是唐宋才出現的。在這個細節上這部電視劇有心了。
同牢共食:前文說了,周制婚禮的重頭戲是吃,那吃什麼那?吃多少?應該說片中已經十分接近歷史的真實面目了,完整的婚禮饌食包括肺、魚、肉臘、醬、醢(肉醬)、菹(腌菜)、湆、黍稷(小米飯)。對比影片,還是少了幾樣,最不應該少的是肺,這是禮儀過程重要的環節。

至於要三飯禮成,兩爵一巹,就多理解吧,畢竟咱們辦漢式婚禮也不是滿打滿算做全了的呀。

在今天大家常見的漢式婚禮中其實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固定的簡化流程,就是同牢用四樣食品。肺,肉,醬,飯。

肺的含義在於婚禮中祭這個環節,其實就是扔給天先嘗嘗的意思,至於為什麼用肺,大秦也真沒有過硬的解釋,就是這樣寫的,在參考文獻里。如果說一定要解釋,那就是大秦自己胡謅的一段了,因為肺腑是氣息吐納要害之所,祭禮用肺,代表,凝結天地靈氣,以表禮儀鄭重。這套詞也算姑且適用,這和劇中很多禮儀處理是相同的,也算是禮儀適用型。
肉,字面理解同牢就可以理解為一起吃肉,婚禮中的解釋很多同袍寫出了同席的內涵,好東西一起分享的內涵。都有一定的道理。總之中國在喝酒吃肉上,先秦乃至整個古代社會,都是有很多禮儀制度的,越往前,講究越多。商紂王也不過是嘴饞多吃了幾塊肉,就落了話把兒,被鄙視了幾千年。

醬是飲食中的調味品,但根據已有文獻記載,先秦的醬不僅僅是調味品,更是可以做菜餚使用,片中為此專門設計了一個咂醬的環節。大秦覺得其實有些多餘了,同牢禮中的關鍵點不在於這個細節,開吃以後,不會每個步驟都喊一句,怎麼吃。姑且理解又是一個強調視覺效果的細節吧。不久前有場婚禮中有位研究歷史的學者反對用醢,說是古代把人剁成肉醬的酷刑。這完全是本末倒置了兩個意思的順序。醢是指肉醬,所以引申為醢刑。而不是反過來因為有醢刑,把肉醬稱為醢。這點很多喜歡文獻考據的朋友要注意了,對一些記載要多方位分析,不能聽風就是雨的。

飯,在片中也有特別的描寫——食黍,注意這里吃飯不用餐具,用手抓!沒錯先秦飲食就是這樣的,用手直接抓。這也是這部片子中難得的細節所在。
合巹共飲:「合巹」,指新夫新婦各執其一合巹杯,相對飲酒的儀式。片中也有詳細的描寫,需要指出的是,根據出土文物的現實,在貴族中大量存在著做工精美的玉制,漆器合巹杯,有一種觀點認為,葫蘆是最早期貴族及後來平民使用的,在經濟工藝技術發展以後,貴族婚禮就使用合巹杯了。大家也可以見仁見智權當參考。
場景布置:應該說這部電視劇在場景布置中,把以前影視作品常見的穿越習慣控制在了春秋戰國和兩漢的范圍里了,已經算是用心了。包括大量馬王堆的雲氣紋屏風,漢代銅燈等,婚禮現場的連枝燈還是很典型的戰國代照明器具。對我們自己做漢式婚禮也是很有借鑒價值的。
大秦挑挑揀揀這樣多內容當然不是為了吐糟這部片子有多糟糕,也不是洗白它有多嚴謹,僅僅是就事論事的從片中這場還算用心的先秦婚禮中去找尋一些對我們實踐漢式婚禮有所幫助的內容和亮點。其實影片面對的要求和我們今天漢式婚禮面對的要求有很多共同之處,電視劇不是文化教學片,我們的漢式婚禮也不是。所以都是要在參照文獻歷史的基礎上有所發展,調整。

漢式婚禮也遠不是剛剛出現時的新奇,另類了,這部電視劇如此重視一個過場的婚禮,也是在側面印證這些年漢文化的發展。如果能通影片引發更多人對漢式婚禮的興趣,繼而找尋華夏婚禮的本源,那才是我們需要的結果。

如果大家希望了解漢式婚禮更多的信息,不論是興趣愛好,還是期望自己的婚禮也用漢式婚禮去詮解。大秦都願意作為朋友去結交。因為大秦認為婚禮本身也是最適合承載今天漢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載體,影片看過了,有心人會主動找尋背後的文化故事。

大秦十分摒棄今天漢婚實踐中,很多機構個人不學無術的做法,《羋月傳》服飾天馬行空,不堪入目,但在禮儀上還是讓我們看到了難得的用心(禮儀指導和服裝是兩個班子,我是否應特別贊一個禮儀,吐糟一下服裝?)。

反倒是很多漢婚作品粗製濫造,脫離文化底蘊。如什麼漢唐婚禮概念,新中式婚禮概念,中國風婚禮概念,資深中國婚禮文化培訓等。漢婚文化興起於漢服文化,很多後來者不了解背後內涵就直接摘果子已是取巧,再不學無術魚目混珠就更是不該了。

這也是大秦借著這部影片啰嗦了一些自己想法,意欲結交些新朋友一起探討發展漢婚的原因。 

7、中式婚禮的形式是怎麼樣的?

婚娶之禮。
古時於黃昏舉行,取其陰陽交替有漸之義,故稱。古代婚禮有六: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在《禮記·昏義》篇對中國古代的昏禮的形式及意義有著較為詳細的描述:「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皆主人筵幾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婚禮是漢傳統文化精粹之一,大紅花轎、浩浩盪盪的迎親儀仗隊、拜天地、掀蓋頭,身穿"鳳冠霞帔、狀元服"的中式婚禮,"追尋文化根源、重視傳統民俗"成了現代人的新"時尚",這就是中式婚禮。
傳統婚禮介紹
婚姻六禮
唐制婚服
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
婚前禮,即「訂婚」
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
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 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里,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序,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
據禮記昏義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皆主人筳幾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 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而所謂的六禮,據儀禮的記載,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據說六禮是創於周朝的,有學者認為周文王時代已有六禮,不過亦有人不從六禮。
漢平帝元始三年,劉歆等雜定婚禮,四輔公卿大夫傳千朗史家屬可行親迎,次年立皇後亦納采、卜吉。 魏晉南北朝時,皇太子娶太子妃的婚禮都沒有請迎,自東漢到東晉時很多時都不依六禮成婚。
唐代以後,皇太子開始請迎,而親王的婚禮都會依隨六禮。後來暨「問名」於「納采」和「請期」於「納成」;是故雖然概念上還是依六禮而行,實際上只有「納采」、「納吉」、「納征」和「親迎」四禮。而朱子家禮更將「納吉」和「納征」合為一禮,所以只有三禮。
元朝時,婚禮加議婚一禮。
明朝洪武元年時,以朱子家禮為標准制定婚禮。
清朝時,據通禮記載,漢官自七品以上共有九禮,但都拼入了成婦成婿之禮,而古代的六禮亦只餘下「議婚」、「納采」、「納幣」、「請期」與「請迎」五禮。其他士、庶人結婚都比較簡單,而民間的婚禮一般都會依朱子家法進行。
三書六禮
三書
三書即聘書、禮書和迎親書:
聘書 聘書是訂婚用的書,於「納吉」(過文定) 時男家交給女家。
禮書 禮書是「納征」(過大禮) 時使用的書,禮書內會詳細列明禮物種類及數量。
迎親書 顧名思義,迎親書即迎娶新娘時的書,即在「親迎」時使用。
六禮
納采 又稱「采擇」,相當於後世所稱之「提親」、「說媒」。表示男方曾審慎考慮之後所做的決定。 《文公家禮》說:「納其采擇之禮,及今世所謂言定也。」而古代較為朴實簡單,具《儀禮士昏禮》記載,士大夫階層所執的見面禮,即稱「贄」或「摯」,僅「用雁」。其原應執雉而已,但雉不易活捉,多為死雉,婚時不宜,且婚禮為人生大事,故特許新人得越其身分等級穿戴與使用衣著行頭。
唐杜佑通典里就記載了三十種納採的禮品:
禮品 象徵
元纁、 羊 元,象天,纁法地,羊和祥也,群而不黨
中式婚禮現場
雁:雁則隨陽
清酒:清酒降福
白酒:白酒歡之由
粳米: 粳米養食
稷米: 稷米粢盛
蒲: 蒲眾多,性柔
葦: 葦柔之久
卷柏: 卷柏屈卷附生
嘉禾:嘉禾須祿
縷縫衣: 長命縷縫衣,延壽膠能合異類
漆: 漆內外光好
五色絲: 五色絲章采屈伸不窮
合歡鈴: 合歡鈴音聲和諧
九子墨: 九子墨長生子孫
金錢: 金錢和明不止
祿得、香草: 祿得香草為吉祥
鳳凰: 鳳凰雌雄伉合
舍利獸: 舍利獸廉而謙
鴛鴦: 鴛鴦飛止須四鳴相和
受福獸: 受福獸體恭而心慈
魚: 魚處淵無射
鹿: 鹿者祿也
烏: 鳥知反哺,孝於夫母
九子婦: 九子婦有四得
陽燧: 陽燧成名安身
又丹: 又丹為王色之榮,青為色首,東方始
問名: 問名是指男家詢問女家關於女家女兒的姓名、時辰八字,如女家接納男家的提親,就會把女兒的姓名和時辰八字等交給男家,放在神前或祖先前以占卜吉凶,如卜吉兆的話,就會決定娶女家的女兒。
納吉: 納吉,即過文定,有一點像西方人的定婚,這時其實婚事已初步議定。
納征: 納征,即過大禮;「納」是的意思是聘財,而「征」就是「成」的意思,亦即是說男家需要納聘禮後才可成婚的意思。過大禮時,男家會請兩位或四位女性親戚 (須是全福之人) 約同媒人,帶備聘金、禮金及聘禮到女方家中;完成納征的儀式後,婚約便正式定立。
請期: 請期即是「擇吉日」成婚的意思。男家會擇定一個成婚的良辰吉日,再准備婚期吉日書和禮品給女家,女家受禮及同意後,便可確定婚期。
親迎: 親迎亦稱迎親,就是在結婚之日,新郎會與媒人和親友一起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前往女家之前會先到女家的祖廟行拜見之禮,然後以花轎接新娘回到男逐。新人會在男家舉行拜天、地、祖先的儀式,然後送入洞房。
換庚譜
換庚譜,就是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換家譜,作為定親的憑據。媒人提親後,如男女的時辰八字沒有相沖,雙方就會換庚譜。
過文定
男家會選擇一個吉日,帶著一些禮品到女家,禮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禮等,並正式奉上聘書。
過大禮
「過文定」舉行後,就會舉行「過大禮」的儀式,這是訂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儀式;因為這儀式過後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約。跟「過文定」一樣,男家會選擇一個吉日,帶同聘金和各種禮品到女家;而女家亦會准備回禮禮品。以下就是男女家只方的禮品:
男家禮品
以下的禮品皆是均雙數以取其「好事成雙」之意,依照各地風俗不同,禮品的種類會有差異。
聘金:這表示著男方承認和感謝女方家長對女兒的養育之恩。
聘餅:一擔 (五十公斤)
海味:分四式,六式或八式,款式與數量視男家的經濟狀況而定。 每款通常分兩包。其中發菜是必須的,以取其發財之意,而其他的海味有鮑魚、蚝豉、元貝、冬菇、蝦米、魷魚、海參、魚翅和魚肚等。
三牲:兩對雞,兩雄兩雌 (如父母不全, 則一對已足夠);豬肉三至五斤起雙飛 (喜只飛),即一片相連開二,以表示豐碩誠懇的敬意。
魚:大魚或鯪魚;意即腥(聲)氣;也表示有頭有尾年年有餘。
椰子:兩對 (父母不全可用一對),即有爺 (椰) 有子的意思。
酒:四支,表示愛情濃郁。
四京果:即龍眼乾、荔枝幹、合桃乾和連殼花生,以祝福子孫興旺,亦含圓滿多福,生生不息之意。
生果:即生生猛猛的意思
四色糖:即冰糖、桔餅、冬瓜糖和金茦,表示象甜密,白頭到老的意思。
茶葉、芝麻:因為種植茶葉必須用種子、故以茶葉作禮品,暗喻女子一經締結婚約,便要守信不渝,絕無後悔,亦即「油麻茶禮」。
帖盒(禮金盒):內有蓮子、百合、青縷、扁柏、檳榔兩對、芝麻、紅豆、綠豆、紅棗、合桃干、龍眼乾,還有紅頭繩、利市、聘金、飾金、龍鳳燭和一幅對聯
香炮鐲金:香 (無骨透腳青),炮 (大鞭炮和大火炮),鐲 (龍鳳成對喜鐲)。
斗二米:男方准備十二斤糯米、三斤二兩砂糖,這是給女家做湯圓的,以取其圓滿,甜蜜美滿之意。
女家禮品
男家禮物的一半或若干 茶葉
生果
蓮藕、芋頭、石榴 (各一對)
賀維巾
長褲:意即長命富貴
鞋 (一對):意即同偕 (鞋) 到老
扁柏、姜、茶煎堆、松糕
回聘金
檳榔 (受一個,余數則全回給男家):意即一郎到尾
安床
在選定吉日後,於婚前幾天由「一世好運的男士」把新床移到適當的位置。位置要依男女雙方的八字以及神位等決定,而安床的住置亦不可與桌櫃、方櫥的尖角相對。
然後,再由一位「兒孫滿堂的女士」負責鋪床,並擺上各式喜果、荔枝幹、紅綠豆及利是。
安床後,安床之後,禁讓自己或其他成年人坐卧,寡婦、失婚者尤忌;但可先讓嬰孩在床上玩耍,寓意添丁發財。
嫁妝
嫁妝最遲需於結婚前一天送到男家。嫁妝的多少象徵女家的身份與財富。除了珠寶首飾外,嫁妝主要都是富有吉祥寓意的東西:
蝴蝶雙飛:剪刀
甜甜蜜蜜:片糖
花開富貴:花瓶
豐衣足食:七十二套衣服
哭嫁
據《禮記》記載「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
哭嫁在今天可能會是一些很難理解的事;但在古時,因為交通沒有現代的方便,女兒出嫁後,就很難有機會可以見到家人。
而事實上,出嫁後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樣,隨時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
此外也有以下的說法:說哭嫁是源自古時婦女不能擁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們會用哭嫁的歌聲,來控訴古時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上頭
古代時,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己成年。而女子十四歲成年行「及笄禮」。標示已到婚嫁年齡。因此成年禮與婚禮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許嫁之後,女子需要改梳發式,以表示她不再是姑娘,而是待嫁新娘了。「上頭」不只是皆梳發挽髻,而是指整個頭部打扮,還要開臉畫眉,塗脂搽粉等。
「開臉」是指用細絨絞去新娘臉上的汗毛,使面部更為光潔。
「上頭」是一個非常講究的儀式。梳頭要用新梳子,助「上頭」的人必須是「全福之人」(俗稱「好命佬」及「好命婆」),即這人是六親皆全,兒女滿堂之人。
此外,娘家還會設宴請客,「上頭」的隆重性在此也可見一斑。
「好命佬」及「好命婆」替新郎新娘梳頭,一面梳,一面說:
一梳梳到尾, 二梳梳到白發齊眉, 三梳梳到兒孫滿地, 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蓋頭
新娘子通常會以一邊長三尺的正方形紅圍巾蒙在頭上,這紅色的圍巾稱為叫「蓋巾」,俗稱蓋頭。
對於蓋頭這種婚俗,一般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說蓋頭是為了遮羞;而另一種說法是說源自於古代的掠奪婚,表示新娘子蒙上蓋頭後就永遠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出門
出門是指新娘離開娘家的意思。當到達吉時的時候,女須由大妗姐背著上花轎;據說新娘雙腳著地的話就會帶來惡運。
在出門的時候,新娘的嫂嫂是不可以相送的,這是因為嫂字有著掃帚星的掃字的諧音,是故人們相信嫂嫂於出門時相送會帶來不吉利。
現如今的新娘出門時,由伴娘 (陪伴新娘過門至男家,而且必須是未婚的) 撐起紅傘護著新娘,取其開枝散葉的意思。大妗姐及眾姊妹一邊行,一邊向上空、傘頂及花車頂撒米,用來「喂金雞」,意思指雞啄米後便不會啄新娘。最後上花車前,新娘子會向送行的親友鞠躬,以示謝意。
迎親
古代婚配時,男方必須去迎親。「親迎」是六禮中最隆重的禮節。沒有迎親的新郎,就沒有出嫁的新娘。古代親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車的,比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轎去迎親。
抬轎的人必須身體強壯,遇上別人家的花轎,絕對不可以與他們碰頭,必須繞著走。迎親回來時,還要最一條路回去,以取不會走回頭路之意。如果途中經過廟、祠、墳、井、河等處,必須由男方娶親的人手張紅氈子將花轎遮著,作為「避邪」的意思。
如果在途中遇見出殯的隊伍,迎親的人會說「今天吉祥,遇上寶財!」究竟為何會這樣呢,遇到出殯的隊伍會是財寶嗎?其實這是因為棺材的諧音為「觀財」,亦即看到財寶的意思,這樣說主要是為了圖個吉利。
過門
過門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門後正式踏入男家家門,拜見翁姑及男家其他長輩。
傳說翁姑不可以在大廳直接看見新人進門,因為這樣會相沖。所以當女方步入男家後,翁姑會由房間出來大廳會見新人。
然後新郎新娘會先拜天地,後拜祖先。新人會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會說一些祝福語,並送首飾及禮物給新娘。新娘收到飾物後需即時戴上,以示謝意。然後,新人會向其他長輩及親戚奉茶。
拜堂
「拜堂」,又稱為「拜天地」,是婚禮中一個很重要的儀式。有趣的是,「拜堂」是不屬於古代「三書六禮」之中的禮儀的。
「拜堂」這一婚俗於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經過「拜堂」後,女方就正式成為男家的一員。
「拜堂」時,主持婚禮的司儀會大聲的說: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齊入洞房。」
其實,拜天地代表著對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對孝道的體現;至於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賓。某程度上,夫妻交拜是在古代少數可以讓女性跟男性同一地位的時候。
三朝回門
三朝回門,即歸寧,三朝是指婚後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的陪同下,帶備燒豬及禮品回娘家祭祖,然後再隨丈夫回到夫家;相傳在先秦時已有這樣的習俗。
歸寧,就是回娘家向父母報平安的意思。在古時,交通沒有現代的方便,如果女子要是夫家離娘家很遠的話,所謂出嫁從夫,女子到夫家後就可能沒有機會再回到娘家了。
所以回門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後一次機會。亦因為如此,人們十分重視歸寧這一個婚禮習俗。
現代婚禮回門時,男家需要預備: 燒豬一隻 (以示新娘的貞潔)
西餅兩盒
酒一對
竹蔗兩支 (步步高升)
雞一對
生菜 (風生水起)
生果兩籃
荵 (鬆鬆動動)
伊面兩盒
雞仔燈籠金
豬肚及豬肉各兩斤

新人著裝
新郎穿狀元袍,新娘披戴鳳冠霞帔。
周制婚禮著裝
狀元袍是由紅色的九品官服變化而來,帽子為烏紗帽,插宮花。
鳳冠是飾有銀質或其他質地的鳳凰模型,霞帔則是紅色的披肩,一般來說,新娘穿紅綢襖褲,綉花鞋,上綉鴛鴦、梅花、蓮花等吉祥圖案。
中式的服裝可以去禮服店訂做或租借,在影樓拍攝婚紗照時也可以預定中裝,有些影樓會在拍攝套系中免費借用婚禮當天的服裝。

必備道具
中式婚禮之必備道具
1、花轎:花轎作為傳統婚禮的核心部分是從南宋開始流行的。它分四人抬、八人抬兩種,又有龍轎、鳳轎之分。轎身紅幔翠蓋,上面插龍鳳呈祥,四角掛著絲穗。有錢人家娶親為五乘轎,花轎三乘,娶親去的路上女迎親者坐一乘,其餘二乘由壓轎男童坐;迎親回來時新娘、迎親、送親者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藍轎,用藍呢子圍蓋,上面插銅頂,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2、旗鑼傘扇:它位於迎親隊伍之中、花矯之前,可令整個迎親儀式熱鬧、壯觀。
3、鞭炮:迎親禮車在行進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表示慶賀。
4、鳳冠霞帔:嫁女兒的人家無論貧富對嫁衣都是十分的講究。內穿紅襖,足登綉履,腰系流蘇飄帶,下著一條綉花彩裙,頭戴用絨球、明珠、玉石絲墜等裝飾物連綴編織成的「鳳冠」,再往肩上披一條綉有各種吉祥圖紋的錦緞—「霞帔」。
5、蓋頭:古時新娘著鳳冠霞帔的同時都用紅布蓋頭,以遮羞避邪,紅色取吉祥之意。
6、馬鞍:「鞍」與「安」同音,取其「平安」長久之意。多放於洞房的門檻上,表示新娘跨馬鞍,一世保平安。當新娘前腳邁入門檻,後腳抬起還沒有落下的時候,這時由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人把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馬不配雙鞍」的意思。
7、火盆:它是放置於大門口的一盆火,讓新娘邁過去,寓意婚後的日子紅紅火火。
8、天地桌:多置於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鏡子、算盤和秤,稱為「六證」。意思是:可知家裡糧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壞、容顏怎樣、帳目清否、東西輕重等。民間常有隻有「三媒(媒人)六證」俱全,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的說法。等到吉時舉行的結婚典禮,就俗稱為「拜天地」,由司儀主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對拜。
9、秤稈:入洞房後,新郎用秤稈挑去新娘的紅蓋頭,取意「稱心如意」。
10、花燭:在婚禮儀式中使用大紅色的成對蠟燭,點燃於廳堂及洞房之內。因其上多有金銀龍彩飾,故稱為「花燭」。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