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婚前准備 » 上海人訂婚

上海人訂婚

發布時間: 2023-05-07 22:43:30

1、上海作為我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上海的訂婚習俗是怎麼樣的呢?

在上海,選在在結婚之前舉行訂婚儀式的並不在少數。可能由於受到上海地域文化和習慣的影響,男女雙方是經過相親認識的,對於儀式或者一些傳統的習俗上面更加尊重一些。和我國其他的地區一樣,上海訂婚習俗既有著傳統習俗的影子,還融合了上海特色文化的元素。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比較大,大部分都忙於事業工作。在節奏快壓力大的魔都上海更是如此。也是因為這樣,在上海很多人晚婚,甚至是找不到對象。由此出現了相親:男女雙方經人介紹,在約定地點,互看人選。如見面後相中對方,進一步交往後覺得相處不錯,就可以訂婚或者結婚了。

 在上海訂婚習俗中媒人也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的。媒人也分兩種,一種是介紹互不認識的男女雙方在約好的地方見面,互相看人的類似於中間的介紹人。還有一種是男女雙方自己認識了之後,約好一個地方將雙方家人請到一起互相見面。在雙方見面之後都表示滿意時,還需要請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來以媒人的身份進行撮合。

 不管是哪種媒人,在上海訂婚習俗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在男女雙方進行交往順利的情況下,如雙方經過協商,表示可以訂婚的時候,男方家裡便要行「小禮」,也是俗稱的裁紅。還要用紅紙寫上男方的生辰八字等信息。女方家裡經過考慮,進行告知。在過一段日子(具體時間視情況而定,並沒有規定的時間)男方那邊就需要行「盤里」,這時需要宴請家裡的親朋好友喝酒吃飯,向各位親朋好友表明男女雙方已經訂好,並宣布二人結婚日期已定。

 在上海其他地區,關於訂婚可能也會有不一樣的地方。上海訂婚習俗在城區可能已經逐漸簡化,變得比較直接簡單。不過在一些較偏的地區可能還保留一些傳統形式。比如在浦東的鄉下,還有「謁岳」的儀式。男方需要挑著裝有青魚、公雞、豬腿、乾果、白鵝等禮品送到女方家裡,稱之為「上盤頭」。女方則需要以茶點進行招待。

2、上海南匯訂婚有什麼風俗

在南匯當地叫過門,男方要給女方一定的禮金,價位根據家庭情況而定,但最少也要兩三萬吧~
雙方父母是一定要見面的,送東西的話要看男方自願了,有送鐲子啊啥的,但這個不一定的。
要辦酒席的,規格略次於結婚,但也要排場的,基本上主要的親戚要請的,也要相關的儀式,很正式的。
以上僅個人觀點,還需補充。。。

3、在上海侄女訂婚叔叔隨多少禮金合適?

親侄女訂婚當天,叔叔,姑姑要拿大纖悉頭。同理親甥女訂婚,舅舅,姨媽也要拿大頭。因為訂婚是要准備婚前財產。姑姑,姨媽一般是外嫁女,他們掙錢有限,拿3萬陪嫁就行。舅舅,叔叔是男人,掙錢多雀告,不低於6萬陪嫁。
姨姑舅叔拿的嫁妝錢越多,侄女或甥女的婚前財產,也就是嫁妝越多。也就是說你的甥女或侄女她的婚後地位也就越高。
也就是訂婚那一天拿的錢最多。
侄女訂婚的那天,叔叔至少要拿6萬添箱錢當做嫁妝。並給未婚侄女婿一個認親禮2000元。
在結婚的那一天,拿的錢就少一點了。給侄女2000元添頃豎明腰包。給侄女婿2萬上拜錢(2萬塊錢,換來侄女婿的常看望和養老送終)
同理,舅舅也是。人心換人心。將心比心。
給甥女准備6萬嫁妝之外,還給甥女婿200見面禮,2000認親禮,2萬上拜禮,2000敬飯錢。2000拜年紅包。
將來,舅舅有事,養老住院送終,甥女婿也要拿錢。

4、上海人訂婚,結婚都訂什麼?弄什麼的?

然而,如果她的家庭承擔不起,或是她的父母住的很遠,新郎家也可以正鏈滾操辦。 客人喚磨名單沒有限制。但參加儀式的主要人員限制在親屬和好舉余朋友的范圍內。但是,如果是非正式的,在大房子或大廳中舉辦的聚會,兩家親友都可參加。訂婚聚會一般採取新娘和她母親喜歡的形式,以晚宴的形式最為普遍。另外想說的是,你對於婚禮要求方面,不要妥協,這里不是說你想跟婆婆搞好關系就有用的,因為她心裡不一定這么想.所以女生婚前該為自己爭取的東東,不要隨便放棄.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跟你老公溝通好,讓他站在你這邊,這點是最重要的.

5、上海訂婚的習俗有哪些?

1.訂婚 又稱定親、攀親。舊俗,婚姻由父母作主,男方托媒婆至女家提親,稱「討八字」。女家如有意,就將其女的「年庚八字」(生年、月、日、時辰)書於紅貼,送至男方。男方請算命先生「合八字」,又稱「排八字」,再由雙方父母、兄嫂等到對方相看,稱「相親」。男女雙方擇吉日定親設宴,稱為「攀親酒」。

解放後,青年男女大多自主擇偶,在徵得父母同意後去政府登記結婚。70年代起,不論是本人相識或由人介紹,女子由母親或嫂嫂、姐姐等陪同去男方相親,稱「認人家」。若雙方滿意,即擇日定親「走通」,由男方宴請女方及其父母和至親。

2.納彩 舊時,男方贈女方信物,稱「納彩」、「行盤」。富裕之家饋贈銀幣、飾物及茶葉、麵粉,通稱「金芽玉塵」。茶葉必不可少,謂「千金萬禮買不動,四兩茶葉定終身」。另有棗子、花生、桂圓、松子四物,取意「早生貴子」。女方則用紅綠色染的大米相贈,稱「金珠玉粒」;還有的包大粽子1隻,謂「太婆粽」;周圍有小粽子5~15隻,取意「五子登科」、「七子八婿大團圓」。民國年間,除金銀首飾、錢幣外,通行饋贈「七腌、八鮮、九烏青」(即約七斤重的腌豬腿、八斤重的鮮豬腿各1隻,九斤左右的大青魚1條),外加鵝、雞、粽子、定勝糕等。婚禮之前(一年或數月不等),由男方約定迎娶日期,俗稱「送日腳帖子」,再贈錢幣、衣飾、布匹等。解放後,納彩之風一度絕跡,而今又起。

3.迎妝 舊時,婚禮前一天迎妝,男家去女家迎取嫁妝,俗稱「搬家妝」。清末民初:最儉,為7件;稍豐,為雙箱四杌;再豐,為一櫥兩箱、四櫥八箱,並有「墊箱鈿」、「花粉鈿」,其他如被子、衣服、日用品一應俱全。還有以「裙帶冊」(耕田)作陪嫁的。貧戶,聊備薄被、馬桶、腳盆等物及衣服數件而已。

嫁妝的一部分由親朋饋贈,稱「助妝」。嫁妝中被褥由「全福人」(即有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和丈夫)的婦人縫制,折迭時內放喜錢。子孫桶(馬桶)內放紅蛋、棗子、長生果、棉籽、甘蔗。迎妝車、船貼大紅喜字。進入女家還須諸多花費,否則會遭挑剔,拒絕發妝。嫁妝搬至男家,點旺盆、放鞭炮,先置於客堂,後搬入新房。由「全福人」解被攤床。

解放初,提倡節儉,由男方或女方置備必要傢具。60年代起,又行嫁妝。今電冰箱、彩色電視機、收錄機、洗衣機,以至「銀行存摺」,也入嫁妝之列。攀比之風日盛,糜費之習又起。所謂「千金姑娘萬金嫁」,「兒女結個婚,父母剝層皮」。雙方花費上萬元不足為奇。

4.嫁娶 舊時娶親,租用彩轎。新娘上轎與母親相對而哭,謂之「哭發」。鄉間,有「爭親」陋習。彩轎臨門,女家向男家索要茶禮、門儀等費。若不滿足,拒之發轎。往往日中迎娶,夜半始歸。

解放初,舊俗革除,迎親不用彩轎。酒席亦行節儉。茶話結婚、旅行結婚和集體結婚盛行一時。近年來婚嫁必用轎車、客車,酒席多至數十桌,賀禮高達百數元。「爭親」陋習重現。

5.鬧新房 舊時,洞房之夜,行「吵新房」,長幼老少同鬧共樂,所謂「三天里頭嘸大小,太公太婆都可吵」。新郎、新娘必須百般忍耐,不得動氣。解放後,僅看看新娘容貌和新房擺設。今「吵新房」又盛行。

6.回門 婚禮後第二天,新婚夫婦同去女家。稱「回門」。女家設宴款待,稱「回門酒」。新婚夫婦必須在當天日落前返回。今此俗猶存。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