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婚花童
1、訂婚有什麼流程?禮錢一般給多少啊?
中式訂婚流程:
一:男方應備的聘禮
1.聘金,又可分為大聘和小聘,應為雙數,且用紅紙包裝妥當。
2.聘禮,通常男方的聘禮可分為簡單的六件禮或隆重的十二件禮,送至女方家。
3.酒席禮,女家款待男方家所備辦的酒席約值多少,而以現款置於禮袋內給付。
4.媒人禮,男方比女方家稍多。
5.出發,男方家同赴女方家人數6或10、12人皆可。
二:女方應備的禮品
1. 挑禮品紅包若干。
2. 預備甜茶。
3. 准備甜湯圓、點心。
4. 招待酒席。
5. 回贈新郎6件或12件(帽子、領帶、衣料、袖扣等)。
6. 媒人禮若干。
三:訂婚儀式流程:
1、女方祭祖
請新娘之舅父點燭燃香,女方要給母舅「點燭禮」(男方提供)點「排香」兩對,女方父母及准新人各一,共四份。媒人念吉祥語隨之由女方父母拜神明、祖先,並告婚事以定祈求保佑。插香柱時,一次插定不可重插。(忌諱:有重婚之可能)
2、贈餅
女方將訂婚喜餅分贈親朋好友,新娘不可吃自己的喜餅。
3、男方祭祖
男方在出發前先祭祖,然後上香祭告列祖列宗,請祖先保佑這段姻緣美滿幸福。
4、出發
男方赴女方家的人數應成雙數,由男方家之年長親朋擔任,而禮車數一般為六輛車。
5、迎納
男方納聘車隊到女方家前約一百公尺處時"鳴炮",女方也"鳴炮"回應。媒人先下車,其他人接著下車;新郎最後由女方家幼輩開車門請出,新郎給幼輩紅包(開門禮)。
6、介紹
男方親友依序魚貫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紹雙方親友;先介紹男方給女方。
7、納徵
男方工作人員抬春盛(現稱紅木盒)聘禮進入女方客廳,女方接受聘禮賞予紅包(扛夫禮/車夫禮),並將聘禮一一陳列。媒人居中將大小聘,金飾等禮單點交付女方家長,女方親友將聘禮收好並在神桌上陳列供品。
8、奉甜茶
女方長輩請男方親屬依長幼入座,新郎居末座。新娘此時由一福氣婦人牽引出堂,捧著甜茶向男方來賓一一敬茶,杯數與被奉茶人數相同,不可有多或少,媒人隨旁念吉祥話祝福。
9、壓茶甌
稍後再由福氣婦人牽引新娘,捧茶盤出堂收茶甌(杯),男方親友將紅包和茶杯(紅包捲起放入杯中)一一置於茶盤。
10.踩圓凳
準新娘由好福氣婦人牽出,坐於大廳中一高腳椅上,腳踩一小圓凳,面朝門口,若是招贅,則面朝內。
11.戴戒指
由新郎取出系有紅線的金戒、銀戒套在新娘右手中指上,表示永結同心。先戴新娘中指再戴新郎中指(通常只套到第二指節,男女皆左手),媒人念吉祥語。
新郎交官頷錢(紅包)給新娘,媒人在旁念吉祥話。婆婆亦在此時為新娘戴上項鏈、耳環之類的見面禮。戴完訂婚戒指後,媒人提出雙方改換稱呼,一一稱呼過。
12.燃炮
訂婚禮進行至此,可謂大功告成,此時女方應燃鞭炮道賀。
13.訂婚宴
訂婚儀式完成後,女方設宴。用餐結束男方家長給「壓桌禮」紅包,「姊妹桌」紅包。女方並應備雞腿扎紅紙附上紅包一份給男方幼輩。女方幼輩捧臉盆水
(內放毛巾)給男方來客洗手(男方給「捧面盆水禮」紅包),如在餐廳宴客則可省略。男方並致贈給所有幫忙的人紅包,以為謝禮。宴客結束,男方離開時不說再
見,以免滋生枝節。准岳父給新女婿一個「賞面禮」(可略)。准婆婆給新媳婦一個「賞面禮」(可略)。
14.女方回禮
女方回送男方禮品稱為「回盛」(又稱「壓盛」),擺入男方「行聘禮品」取出後的空盛內。女方將男方所送來的「行聘禮品」回送一部分。新娘事先備好送
新郎從頭到腳的隨身用品(6件或12件)。傳統回禮。若聘金退回或只收小定,女方留下紅條,媒人自女方家長手中接下,轉交男方家長。
西式訂婚流程:
一、
牧師入場、新郎、伴娘、伴郎入場
二、新娘與父親入場
祝福這對經過親朋好友贊許和祝福的新人在聖壇前的結合。
誰贊同這對新人的結合?
可按照個人的意願做適當的答復。
三、宣召與禱告〈新郎立於左邊,新娘立於牧師右邊〉
1、宣召
恩愛的兩位新人,我們今天在此神聖庄嚴的聖堂中,在上帝的面前和會眾的面前,要為你們XXX弟兄和XXX姊妹二人舉行神聖的婚禮。按婚姻是極貴重的,是上帝所設立的。所以不可輕忽草率,應當恭敬、虔誠、尊奉上帝的旨意,成就這大事。
2、禱告
上帝,為這場歡樂的婚禮我們感謝您;為了這具有重要意義的婚禮日我們感謝您;為了這一重要的時刻我們感謝您;為了您無時無刻都與我們同在感謝您;以基督聖靈的名義。阿們。(奏婚禮進行曲)。
四、眾人合唱:
《恭行婚禮歌》
五、牧師勸勉
站在神的面前,我勸勉你們二人,要記得鍾愛和忠實是建立歡樂和永恆家園的基石。如果你們永遠信守著你們莊重的誓言;如果你們堅定不移的去尋求並遵循你們聖父的意願;你們的生活將永遠和睦、快樂;你們建立的家庭將承受任何的變遷。
當然,你們也要記住你們不是獨自步入人生的旅途。在你們面臨困境之時,不要膽怯於向他人求助。援助之手來自------朋友、親人、和教會。接受他
人的援助並不是一種羞愧,而是一種誠懇的行為。在我們四周,主都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耶穌基督之手無處不在。最重要的是:我們見證了這對新人的結合。阿
們。
六、婚約
XXX,你願意XXX成為你的(妻子/丈夫),作為朋友和伴侶生活在一起嗎?你愛(她/他)、尊重(她/他)嗎?你願意與(她/他)平等、共同分享快樂無論痛苦、勝利還是在困惑中?
七、交換誓約
XX,選你XXX,成為我的(丈夫/妻子)。從今日起,擁有你、堅守你,無論好與壞、富足貧窮、有病無病都要愛你、珍惜你直到死神將你我分離。遵從神的旨意,我承諾對你的愛和我對你的忠誠。
八、交換戒指與「點燃同心燭」
1、交換戒指
牧師:「結婚戒指象徵著永恆;象徵著兩顆擁有無盡的愛的心與靈的永遠的結合。現在將你的愛和你殷切的渴望你們的心與靈永遠結合的願望作為禮物送給她。你可以給你的新娘戴上這枚結婚戒指。
新郎:「XXX,我給予你的這枚戒指象徵著我對你的愛和忠誠。
牧師:「同樣以你的愛和你殷切的渴望你們的心與靈永遠結合的願望作為禮物送給他。你可以給你的新郎戴上這枚結婚戒指。
新娘:「XXX,我給予你的這枚戒指象徵著我對你的愛和忠誠。
2、「點燃同心燭」情節描述
點燃最外邊的兩只蠟燭代表著兩個不同生活軌跡的人。當他們結婚時,象徵著兩只蠟燭交融為一隻蠟燭。這是主的意願。主說:「因為一個男人將離開自己的
父母,與他的妻子生活在一起。兩人將開始新的生活。」從這時起,你們要為彼此而著想,而不能只顧個人。你們有著共同的理想,你們共同分享著歡樂與悲傷。當
你們各自手執一支蠟燭點燃中間那隻蠟燭時,你們要熄滅代表你們自己的蠟燭。這是因為點燃中間那支蠟燭代表你們二人新生活的開始。在基督教信徒的家裡,這只
蠟燭是不能割斷的,是兩人將永遠生活在一起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體的見證。願這只蠟燭的光輝證明你們的結合,依靠主耶穌基督。
九、牧師宣告
既然XXX弟兄和XXX姊妹已在神和會眾的面前兩下宣誓,彼此合手。我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宣告這二人為夫妻。
十、
親人祝福
十一、
詩班唱詩:《兩個環》、《盟約》
十二、牧師祝福〈可參考三個案例〉
1、祝福你們,與你們同在。願仁慈、寬厚的主眷顧於你們。主會降福瑞於你們,保你們安寧。
2、賜福於你們,庇護你們。主會在你們的下方支撐你們;會在你們的前方指引你們;會在你們的後方保護你們;主就在你們身旁、在你們內心深處。萬能的
主能給予你們所不能的,歡樂、和睦是主對你們忠誠的褒獎,是這世間所不能給予的,也不能帶走的。這都依靠耶穌基督。我們要永遠贊美我們的主。
3、求主賜福這對新人。不朽的聖父、救世主耶穌基督,現在我們皈依您。為這對新人的結合邁出他們新的人生之旅的第一步,我們肯求主保護他們的家園。
求主永遠淳淳教導他們;穩固他們的婚姻;供給養於他們、做他們人生的指南。願他們做出抉擇時、做任何事時,贊美主。這也包括全體的牧師。他們會招引世人崇
拜主。他們是在人世間對主忠誠的證明。我們奉耶穌基督的名請求主。阿們。
十三、親吻
牧師:XXX弟兄,你可以親吻你的新娘了。
介紹新人:
牧師:現在我榮幸地向你們介紹,XXX先生和XXX夫人。
十四、退場順序,通常如下:
1、新郎、新娘
2、伴娘、伴娘
3、新娘、新郎侍從
4、花童、護戒侍從
5、引座員為佳賓引路,護送他們退場。
6、引座員可遣散來賓,要求他們有序退場。
2、西方傳統的 訂婚 求婚 結婚 儀式
西方一般沒有訂婚,求婚這不需要儀式,哥們兒你隨時隨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就OK。
為什麼訂婚戒指要戴在左手的無名指?
中古世紀的新郎訂婚時,把婚戒先在新娘左手的三隻手指上輪流戴,以象徵聖父、聖子和聖靈三位一體,最後就把戒指套在無名指上,因為他們認為左手無名指的血管直接通往心臟。於是左手的無名指就作為所有英語系國家傳統戴婚戒的手指。
西式婚禮分為儀式和宴會兩部分。儀式多在教堂舉辦,相對更為肅穆、庄嚴,被邀請的也都是至親好友;晚宴則輕松許多,新人將邀請更多新人朋友參加。
儀式
新郎新娘分別前往教堂,會合後開始舉行婚禮。(一般是下午)
婚禮一般由神甫或牧師主持,親友或有心聆聽"福音"的人一般都歡迎觀禮(義大利人,希臘人 除外)大家靜候新人到來。
儀式開始。神父到位、播放進場音樂;伴郎、伴娘先進入場地,分兩邊面對賓客站好;戒指童將戒指交給神父。
一般情況下,新郎新娘分別有伴郎、伴娘、花童若干,統稱 Bridal Party。
隨著婚禮進行曲,新娘挽著父親入場;父親將新娘交到等候已久的新郎手中。
全場肅靜(停止奏樂),主持者致辭後,問新郎新娘願意接受對方否?(此經典場面在電影、電視上時常可見, 新娘一般在此之前練習說千萬遍"我願意"三個字。這也是逃婚的最後機會)
互相說完"我願意"之後,雙方交換戒指,接吻,簽字後婚禮便具法律效力。
儀式完畢,音樂響起後新人退場,賓客鼓掌慶祝並向新人拋灑花瓣;
新人與來賓拍照留念。
宴會
晚上,一雙新人及Bridal Party、雙方父母和親友聚於酒店、酒吧或餐廳,甚至海邊開 Party。
樂隊奏樂,賓客陸續進入餐廳,可以享用餐前開胃小菜和飲料;
新人進入餐廳後上第一道菜,侍者們給客人斟香檳,伴郎和重要來賓致辭;
切蛋糕;
開胃菜後,新郎新娘跳第一支舞。伴郎伴娘及其他客人隨後進入舞池一起跳舞;
重新入座等待主食;
上甜點的同時,繼續舞會;
新娘拋花束;
吻別。
新郎新娘赴酒店或度假地。
西式禮儀
在教堂舉行婚禮 若你們想在教堂舉行西式的婚禮,首先應了解一些教會的規矩。一般來說,要在教堂舉行婚禮,雙方應有一方已經加入教會,但或者有些教堂對這些的控制沒有這么嚴,新人應提前去教堂聯系,了解清楚。在教堂舉行婚禮必須要先去民政局領取結婚證書然後去教堂與負責的牧師/神父確定日期。
西方有趣的婚俗
西式婚禮也有傳統的吉祥習俗
新娘拋花球 誰接到就象徵她快要結婚了
新郎拋襪圈 同樣誰接到就象徵快要成新郎了
Something Old 母親傳下來之婚紗,頭飾或首飾,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
Something New 朋友送的禮物如裙子,飾物,象徵新的生活
Something Borrowed 可向任何人借東西回來,據說從富裕親友借來金或銀放在鞋內,象徵帶來財運
Something Blue 新娘的一些小飾物或花束用藍色,意味著新娘的純潔及貞潔
3、愛情保衛戰每次情侶訂婚時小花童拿著戒指上台的場面時候放的鋼琴曲是什麼
是陳明演唱的老版《將愛》的主題歌--------等你愛我
4、請問有誰能告訴我吉安市泰和縣一帶的婚嫁習俗
吉安市泰和縣一帶的婚嫁習俗主要有過禮,擇吉和迎娶。
過禮篇
「看親」、「看當』、之後,要履行訂婚手續,俗稱「過禮」。
「過禮」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認為是對兒女的婚事負責,往往在接到紅帖之後要請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慮。好在現代人多半不相信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換紅帖,往往也只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有的甚至連換帖的形式都免了。
「換帖」、「合八字」之後,媒人要選個好日子,帶男方去「過禮」訂婚。「過禮」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動者(無論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筆重禮,禮物至少要包括豬肘子一個, 酒一對,雞鴨各一,給對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襪各一雙,包封一個,給姑娘的東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錢(地方稱為「零花錢」)、給姑娘一些什訂婚禮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給多少算多少。當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應該盡量替對方著想,力求節儉一些,少收聘禮。
「過禮」之後,男女雙方即可商定日期,到當地政府辦理結婚證,正式確定婚姻關系。現代規定男女雙方領結婚證之前要到醫院做婚前檢查;還有些地區(主要是城市)規定要辦婚前學習班。這些都是確保優生優育、保障人口素質的有效措施,應該遵照執行。
擇吉篇
結婚證辦好後,男女雙方在法律上已經建立了合法的夫妻關系。然而在中國,這僅僅是結婚活動的第一步。按照傳統的做法,嫁娶的主動者一方,其父母應選擇迎娶的良辰吉日,並由媒人通知對方,准備迎娶。稱為「擇吉」和「送日子」。
擇吉一般請教星象學者或算命選擇辦理,也可以自己看《通書》(雅稱「歷書」、俗稱「家家歷」,傳統稱之為「皇歷」)擇日子。文化程度高的則可以自己推算。一般認為,只要「六合」相應,就是好日子。如「丙寅日」等。
擇日完畢,雙方確定了結婚日期,就應該發出婚宴請柬,請親朋好友來參加婚禮了。
請柬一般由嫁娶者或其父母親自送達親友手中。親友們接到赴喜宴的請柬後,除特殊情況可以只送禮不參加以外,一般都應登門道賀。道賀前,先要准備好禮物。禮物的多少視各人與主方關系的親蔬、交誼的深淺、本人的經濟條件而定。
送給女方的禮物多是實物,但也有用紅包替代的,稱之為「助嫁」。家物多是箱、櫃、床、被、餐具、衣料之類。送女方的禮物往往是親友們聞訊即主動送去,並不等請貼來了再送。因為女方父母要以送禮人的多少為據去決定「出嫁酒」的規模。
迎娶篇
佳期在即,男女兩家都要殺豬宰雞,准備喜宴,還要請好廚師、儐相、伴娘、花車隊、賬房、師爺及其他幫同辦事的勤雜人員。這些人應聘後,應在迎娶的前一天即到主家開始工作,作好迎親擺宴的准備工作。
傳統婚禮一般是女家早晨「出嫁酒」、男家中午擺喜筵;如果是納婿(招郎——男到女家)則反之。
一切准備就序後,男家鳴炮奏樂,發轎迎親。媒人先導,接著是新郎、伴娘、花車、樂隊、禮盒隊。
女家在花車到來之前,要准備好喜筵。姑娘要由母親或姐姐梳好頭,用絲線絞去臉上的絨毛,化好妝,謂之「開臉」,然後飾上鳳冠霞帔,蒙上紅布蓋頭,等待迎親的花車。
花車一到,女家動樂鳴炮相迎。凶親隊伍進入女家堂屋後,新郎叩拜岳父岳母,並呈上以其父名義寫好的大紅迎親簡貼。接著是女家動樂開筵。席間,媒人和新郎要小心謹慎一些,因為中國民間有不少不成文的習俗,在新婚的三天里,親朋戚友中的平輩和晚輩青少年可以別出心裁地在媒人和新郎身上編演幾出小小的喜劇,稱之為「洗媒」和「掛紅」(鄉下俗稱「賀新客」)。新娘的嫂子說不定會在盛給新郎的飯碗下層埋伏半碗辣椒面(小Y,你就認命吧!當做正宗川菜楞慫吃吧);新娘的妹妹會在斟酒時特別給姐夫抹一把鍋底灰 ..... 對這些能增加歡樂氣氛的小鬧劇,媒人和新郎應該容讓——雖不妨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小小地報復一下,但卻絕不能生氣、發火,甚至同主客吵鬧、扭打。
早宴之後,新郎新娘在媒人的引導下向新娘的祖宗牌位和長輩行過禮之後,伴娘就可攙著新娘上花車了。上車時,新娘不妨哭幾聲,以示對父母家人的依戀。
新娘上車後,即奏樂鳴炮,啟轎發親。新娘在發車時,往往要塞個紅包給司機(轎夫),目的是讓轎夫開的穩一點。
接親的隊伍將要到達新郎家門口時,男家要鳴炮動樂相迎。花車停在新郎家的門前,男家請的伴娘(一般是年輕貌美的女子)要上前打開車門,將新娘攙下車來,儐相上前贊禮,賓客向新郎、新娘身上散花(綵帶、噴雪什麼的有多少多少),將婚禮推向高潮。
5、小孩兒去給婚禮當花童好嗎
讓孩子去當一兩次花童無所謂,但如果頻繁地讓孩子當花童,對他們的心智發育有很大影響,
父母一定要關照好小孩,婚禮的很多儀式盡量不要讓孩子感受,加深孩子的好奇心。
經常讓孩子當花童,會喚醒孩子的性意識,同時也增強他們的虛榮心和自我中心意識。
6、訂婚了,還可以當伴娘嗎?
應該不算是伴娘吧。伴娘(bridesmaid)是保護新娘的人體盾牌,她與新娘穿著相仿為了混淆視聽,以防惡靈擄走新娘。伴娘可以說是一個婚禮工作組中的重要人物了。通常,新人會請一個女伴做伴娘,也有人請6~12位女友或姐妹,其中有一位是主伴娘,其他稱之為「伴嫁」或「女儐相」。顧名思義,伴郎伴娘就是新人的陪伴和代表.選擇伴娘首先要選擇與自己關系比較緊密親密的未婚女性。其次在性格上要比較外向,不能找過於忸怩的朋友做伴娘。另外,細心也是考慮伴娘的因素。由於婚禮當天伴娘就是新娘的代言,包括招呼客人、幫新娘扶攜抬舉隨身物品,甚至是禮金等,因此找一個心細的伴娘尤為重要。。[編輯本段]伴娘的責任一:貼身管家1、不離新人左右,隨時陪伴新人。尤其當新人在舞台上,伴郎伴娘必須在舞台一側候場。2、時刻關注新人形象。比如幫新人簡單地整理西裝下擺、禮服裙擺以及頭紗,必要時召喚化妝師支援。3、密切關注新人的需要。伴郎伴娘最重要是要有「眼色」:開車門是伴郎的工作,接新人手上的東西,幫他們騰出手來保持良好的儀態;新人口渴時,遞上水;看到新人熱淚盈眶時,及時遞上紙巾。婚禮中許多新人因為忙碌或是激動會忘記休息和飢渴,伴郎伴娘就一定記得提醒他們。4、熟習新人的隨身物品和工作人員安排,以便能更好地幫新人協調和分擔。伴娘尤其要熟識新娘禮服所需搭配的鞋子、內衣和飾物,換下來的需小心保管。5、合格的伴娘伴郎還要盡量起到疏導和安撫新人緊張情緒的作用。使命二:新人代表1、迎親時:伴娘要想盡辦法整整新郎,不要讓他輕易將新娘娶走。即使是新娘的手帕交也要揣摩一下新娘的想法,盡量讓新娘享受迎娶的喜悅和榮耀。伴郎則要替新郎與伴娘等姐妹團「交戰」,幫助新郎圓場和順利娶得美人歸。2、迎賓時:伴娘的任務是接應新人和關注新人儀容,伴郎和男儐相們則需擔當大部分的接待工作。3、宴席中:當有人出了難題,而新娘略顯為難時,伴娘要挺身而出,兩肋插刀,在新娘旁邊可不是靦腆的時候。伴郎幫新郎擋酒是責任所在,更不能推搪。4、儀式中:迎送證婚人,敬父母和長輩發言時,迎送雙方家長。5、鬧洞房:伴郎要帶領賓客鬧開頭。(別誤會,洞房鬧得有趣,新人也會更有面子。)如果鬧不起來,伴郎就要帶頭主持,鬧開之後就要把握尺度,最後還要知趣地為新人送客。伴娘鬧不鬧隨自己,只是千萬別忘了察言觀色,必要時要站出來替新娘擋擋駕或是想辦法轉移大家視線和注意力。[編輯本段]伴娘伴郎備忘錄1、有時伴娘會擔當保管紅包的責任,請預先准備精緻但夠大的手袋,記得在儀式開始前交給新人指定的財務主管或是新人父母,請他們保管好。2、提醒新人別忘了戒指,或者為新人保管戒指並確保儀式前交給舞台邊指定人保管。3、捧戒枕,不管是由伴郎還是伴娘擔當這份工作,都一定要記得注意自己的位置,以免成了照片中的「第三者」,再有就是幫新娘接捧花和脫下來的手套。如果是花童捧戒枕,請伴娘好好照顧他(她)。4、伴郎和伴娘在婚禮當天傳遞著新人的聲音。不要遲疑,要及時找到相關的工作人員,幫新人把意願傳達給他們,讓專業人士來為新人提供服務。切忌擅自做主。當然,如果您准備請一位專業的婚禮策劃人,那麼伴郎和伴娘有無經驗都不重要。婚禮策劃人除了安排婚禮中各項瑣碎事務之外,更會在一旁指導和提醒伴郎伴娘在儀式中的工作、位置以及禮儀方面的事項,甚至安排新人秘書執行一部分伴娘伴郎的工作。伴娘伴郎的著裝伴郎以相對正式的西裝或禮服為上,如果眾多伴郎採取統一著裝(比如中式上衣),則會有特別的戲劇效果。伴娘最好著小禮服,既要靚麗與眾不同,也要襯托新娘,當然一定要方便行動,不要讓禮服分散了注意力,畢竟主要工作還是照顧新娘。此外要注意的是,伴娘伴郎的服飾應該和婚禮的主色調相一致。
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