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成安的風俗習慣

成安的風俗習慣

發布時間: 2022-11-11 05:22:35

1、河北端午節的主要風俗

<

2、濃濃年味香

      「生產隊一年下來,剩了三兩肉。村裡都說著要抓鬮領肉。這還不是一次領一部分,一次就全領了。我聽了就洗洗臉,說吧:『要是領著了,我就跟孩子過個好年夜;要是沒領著,我就跟孩子過個素年夜。』完了一去,還真就領著了。就拿這三兩肉捏餃子,做熬菜(大鍋菜)的時候再放點……」

        聽完姥姥的故事,父親又補了一句:「咱們現在一頓肉菜就放不止三兩肉嘞!」

        還有生產隊的時候,一年到頭才能吃上一頓好的,但當時頂頂香的飯菜也比不上現在的家常菜。但在爺爺、姥姥口中,這並不是什麼苦得要命的日子,反而高興得要命。

     

        正吃著飯,父親就會突然停下來講道:「這個東西,我們小時候過年才吃一回,平時誰家有啊?」

        父親兒時的春節,在我的想像里要熱鬧得翻天。

      哪怕從臘八開始也太晚。在臘月初的時候,家家戶戶就先先後後拿上瓢,把在夏天屯到缸里的麥子舀到裝化肥的塑料袋裡。等裝滿了,就載到腳蹬三輪車,沒三輪車的就繫到二八大杠(一種大輪子自行車)後座上,運到磨坊里磨上七十斤的細面。這些面除了要拿去為過年做准備外,還包括蒸正式過年前的饅頭。

        臘月十五十六,小鋪紛紛擺出小鞭小炮,摔著玩的、劃著玩的,都有。有時劃炮劃不了,就點(燃)一根香,用香去點燃劃炮。一年到頭,孩子們才能聽聽這「啪啪」的響聲;看看這淡淡的白煙,所以再窮也要買一些。

        大年三十前有個重頭戲,就是二十三晚上祭灶王爺。有些地方把麥芽糖糊住灶神的嘴,我們這里只是把「拐子糖」(很黏,帶芝麻的棍狀酥糖,也叫糖棍兒)擺上,更專業的還要插個馬,放點草。擺了糖,就是讓灶神會天庭時不說你家裡的壞話,只上報好事,所以人們說「二十三,祭灶王,每家每戶買塊兒糖。」而插上馬是讓灶王爺騎馬回天庭,草是給馬吃的。

        擺了貢樣(即貢品。貢,方言同「棍兒」。在「貢樣」中讀音不變。),還要上三根香,燒三張黃紙。趁黃紙正著火,人就給灶王爺磕頭。拜完了,把灶王爺放到火里,這是送他歸天。孩子們也就開始搶著吃拐子糖。

        祭灶王爺有個忌諱——如果二十三那一天家裡人沒到齊,就不能祭灶神,否則就把沒到的家人「祭」到外面了。

        再到臘月二十五二十六,大夥兒先把房子里里外外收拾干凈,包括房頂。收拾好了,村裡上上下下才張羅著蒸饅頭、花糕、豆包。不能太早,否則時間長了就不好吃了。這些東西一次要蒸上很多,其中最大最好看的花糕是要等到正月初一祭老天爺的。剩下的花糕、豆包也是要拿去祭其他神仙。這時也需要炒花生,它們是要在正月初一是送給拜年的親戚們的。

        這里說的花糕並不是一種麵包般的甜點,而是用白面做成漂亮的花或大蛋糕的樣子。再往面上齊齊地按紅山渣似的干棗,或泡過蜂蜜的晶瑩剔透的蜜棗。站在稍遠一觀賞,你絕對不捨得吃。

        人們忙活著蒸饅頭時,也要找時間去割肉了。其實村裡人自己家也養豬,但早晚是要賣出去的,再隆重的儀式也用不了一頭豬的肉。過年了,人難得奢侈一回,跑到菜市場去,有點條件的買上十幾二十斤的肉,沒錢的也要買上十來斤。

        肉到了家,家鄉的人就開始准備家鄉特色——成安八大碗,不過種類不會齊全。其中必須有的是酥肉扣碗。用大鍋把裹著澱粉與麵粉的肉炸了,放上花椒大料,再拿大鍋煮上,必有的酥肉扣碗就成了。

 

      大年三十清早,家人早早貼上紅紙,紅紙包括春聯。紅紙要提前找個寫得好的親戚鄰居。據說我的老爺爺(太爺爺)的毛筆楷書村在村裡數一數二,所以過年前老爺爺常幫人家寫對聯,父親就和兩個姑姑晾對聯。

      如果家裡有一個人去世,那麼三年之內是不能貼紅紙的。如果兩個人去世,那麼六年之內不能貼紅紙,以此類推。

      貼紅紙是有講究的。貼橫批時,無論門多高也不能貼到門上。貼春聯時一定要好好想想你家有多少外門,因為在這會兒,破房子的門框上也得貼春聯。福字可正貼也可倒,外門要在左右兩門上各貼一張。如果門子足夠大,貼四張也不嫌多。如果貼了門神,也就不必再貼福字,畢竟門的大小是有限的。

        除了門框上貼的對聯、門面上倒貼的福字外,還要寫上其他紅紙。有個「出門見喜」,如果大門前有建築物或樹,便貼到牆或樹上,也可以貼到外牆上。院牆上要貼「滿院春光」、床頭邊要貼「身體健康」。院子里的水龍頭上貼「川流不息」,車上貼「人車平安」或「車行萬里路」。這種紅紙一般斜著貼,豎直這貼顯著太愣太生硬。不過「身體健康」必須要豎著貼。這些紅紙,如果不是自然掉落,一般不會人為摘掉。

        大年三十下午,家裡的人備了包餃子的傢伙。這時,凡事女性,奶奶、媽媽也好,閨女、孫女也罷,都要留在家裡包餃子。而男性,爺爺、爸爸也好,兒子、孫子也罷,都可以出去上墳——這叫請牌位。

        到了祖墳,幾個人點燃黃紙,口中念念有詞:「老爺爺,老奶奶,老祖先。回家過年吧!」先一一對應幾位,再往後就統一燒了黃紙。回家的路上絕對不要回頭,要不祖先們就相當於白請——他們就回去了。除此之外,請了牌位要先回家,而不能在回家前去親戚朋友家轉轉,否則就把牌位請到別人家了。

        牌位請到家,就往香爐里插上三根香。再拿黃紙折疊成令牌的樣子,在中間豎著寫上「供奉祖宗三代之靈位」,這就叫牌位。牌位旁邊要放上兩根大紅蠟燭。有更專業的,黃紙上還要寫對聯。等寫好了,就把著牌位插到香後面。

        現在要在香爐後擺好上一對駕鶴西遊的老夫妻的照片。如果家裡有人去逝了,就要加一幅去逝者的照片,再往牌位上加條「供奉X門X氏之神位」。如果一對夫妻都去逝了,照片就換了人。

        其實我們家擺牌位的方式與眾不同。別人家都保留著宗譜圖卷軸畫(在方言中它的名稱與方言中的「竹子」相同),上面畫著亭台樓閣,建築里都留著空格供人們這下去逝的祖先的名字。軸子左右畫著八仙。而我們家並沒有這種軸子,鬥地主那會兒富農及以上不讓留軸子,也就燒了。

        言歸正傳,牌位準備齊了,也必須要去准備各路神仙的牌位。最重要的是打理老天爺的牌位。村裡每家的庭院里都有一張桌子般的「天爺台」——這是老天爺的專用場所,或簡陋或精緻,都是要建一台的。台上面也要擺上插著三根香的香爐,以及兩根大紅蠟燭。有更專業的人,就拿高粱桿子編成席子狀,圍住天爺台的一小塊四方天地。現在人只是把老天爺貼在紙箱內部的底面,再立起紙箱。

      其他神仙的牌位就比老天爺的牌位簡單些,只要在不成文的規定的地方貼上他們的畫像,依然要擺上插著三根香的香爐跟兩根大紅蠟燭。

        請來的神仙有很多,部分神仙的名字我都不曾聽過。請來的其他神仙中,必有那個常駐神——灶君灶王爺(我們這里到大年三十就把他請回來,也有人大年初一請)。此外,還有門旁旮旯處的門神、對著貼的文姑姑、武姑姑。有磨(磨面用的機械)的祭白虎,有碾(磨米用的機械)的祭青龍,有槐樹的祭槐仙,有兩層房子的祭樓仙。地上還能擺上地公。當時爺爺正當著木匠,所以還請了魯班。還有一位不用專門請的的神靈——茅房裡的茅神(三十晚上上廁所動靜要小,就是怕驚動茅神)。總之,神仙形形色色,每家請的都不會太一樣。

        准備好了祖宗跟神仙的牌位,就開始各個上花糕——上貢。貢樣可不能上涼的,要先騰貢。騰貢就是用大鍋把貢樣蒸熱了,這樣才好上貢這是一年裡與大年初一凌晨的上貢並列第一重要的禮儀,口中必須念念有詞,對祖宗:「老爺爺,老奶奶,老祖宗,吃飯了。」對神仙:「保佑俺孩子身體健康,考個好大學……」

        等到上完了貢,家家戶戶就點起鞭炮(那會兒還有人去點一萬響的鞭)——這是上了貢,說了「都吃飯吧!」等話說完後的信號。這時候也不過就五點左右。

        不得不提的是大年三十的特色。上貢時,必須要把大門關好。農村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如果家裡方便迎接客人,就把家門敞開著;如果不方便迎接客人,就關閉家門。關門就是因為上貢一直到吃完餃子前,都不能進外人。所以有句歇後語叫「大年三十吃餃子——沒外人」。

      如果有人問你餃子捏滿了不,你就得說「捏滿了」,而不能說「捏完了」。「完了」是個不好的詞,就是說一年下來全完了。向反,「滿了」象徵一年過得十分圓滿,所以一定要說「捏滿了」。如果你讀得仔細,你會發現我在這篇文章里除了剛才那幾個「完了」就沒有多提一次。

        煮餃子的時候,在旁邊看煮餃子的小孩不能說話。其實這只是老奶奶不讓看煮餃子的父親說話,這是怕他說大窩子話。什麼叫大窩子話?比如小孩看到餃子煮裂開了,說一聲「它咋壞了呀?」這般話在過年時說聽著不吉利的話就包括在其中。為了預防父親的童言無忌,老奶奶乾脆讓他別說話。

        大年三十事就是多,說了半天也沒說完。在大年三十那天,人們就要帶上香火或者豬頭大貢去廟里還願。在廟里許了願,比如「XXX,讓俺孩子考個大學,我給你上豬頭大貢。」等。如果真實現了,就得去還願,履行自己的承諾。村子裡沒有和尚廟,但也有這個奶奶廟、那個姑姑廟。也會有幾個一平方米的小廟。如果是個虔誠的信家(信徒或稍微相信這種神仙的人),他就抓一大把香燒給神仙,還會給廟門上貼對聯。

        上了貢、還了願、吃了飯。孩子們可以叫上小夥伴們去耍,也可以去點(燃)些之前買的小鞭小炮。如果全點了也沒事,小賣部在過年不放假,因為他們是個人營業的,過年並不耽誤他們賺錢。因此把小鞭小炮全點了,你也能到小賣部再買些。

        大年三十的晚上,小孩子依然可以出去玩。大家都閑著沒事了,也可以去親戚、朋友、鄰家串串門。父親小時候,很少人有電視,也就不需要看春晚了。

        有些地方有個「老鼠嫁女」,但日期不一定是在這一天,臘月二十三、三十、正月初一、初二,都有。總之,「老鼠嫁女」時就不能煩人家老鼠。

        老爺爺、老奶奶(太爺爺、太奶奶)極其重視守歲,哪怕真得困,也要多堅持一會兒。年輕些的人卻把它看得極輕。小孩早早就睡了,年輕人也睡得不晚。等到老年人歇息了,這一年也就徹底過去了。

        大年初一天亮前的凌晨,人們起床講究「起五更(同「經」)」大年初一需要在五更天起床。大人們在起床後有個大任務——祭祖宗、神仙。這次的流程也不須在細細地講了,因為它跟大年三十下午那次祭祖宗、神仙的儀式一模一樣。

        大人祭祖宗、神仙的時候,小孩也有一個任務。

      「轉椿樹的時候,正著轉三圈,倒著轉三圈,口中還要念念有詞。」父親回憶著說。我後來又問母親:「為什麼爸爸說要正著轉三圈,倒著轉三圈?」母親就笑著回答:「因為他說的是孫悟空,哪有這么抱椿樹的?」

      其實小孩子的任務是抱椿樹而不叫轉椿樹,只是剛開始需要左轉三圈、右轉三圈。五更起來後,穿了衣服先去抱椿樹。大人祭神仙得念念有詞,小孩抱椿樹也得念念有詞:「椿樹爹,椿樹娘。你發粗(來)我發長(音同「常」)。」這樣孩子就能長高。

      「你還抱過椿樹啊?」姥姥問父親。母親搶先笑著說:「啊,你看這個子還看不出來嗎?」父親只好陪笑說:「可能說的時候說錯了。」

        父親小時候,老奶奶怕他長不高,總讓他在大年初一抱椿樹。但抱椿樹時尤為重要的一點是不能說錯詞。如果你說「你發長(來)我長粗。」把詞一說錯,樹就可以平安豎著長,你也就可以安心橫著長了。

        等大人祭了祖宗跟神仙,小孩抱了椿樹,就到了下一個環節——放鞭。

        點鞭時,或用「啄木鳥」或用「大地紅」,這兩個也都是賣鞭炮的老字型大小。出門拜年前要點上個一萬響的長鞭。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好長時間才能鋪得庭院滿地紅。點了萬響的鞭,不要急著掃鞭炸了剩下的垃圾。滿地的紅紙象徵著一年紅紅火火。

        點了鞭,要先去祖宗牌位前拜一拜才能出去拜年。如果早在吃飯時拜了牌位,那就可以直接出去拜年了。

        這擺年的目的跟現在的不一樣,現在好多人都為了賺錢而拜年,而當時一項挺重要目的就是認親戚。除了幾個常見面的親戚外,人們一年下來也不能見其他親戚幾面,甚至一面也不能見。「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總不能見了親戚就說不認識吧。

        如果知道某一家生活不太順,那麼拜年時一般不會帶小孩,不然兩家都將陷入尷尬。

        我家的親戚不太多,當時只要拜到上午八點。之後可以一家去「補補刀」,到親戚朋友或鄰居家聊上半天。其實大年初幾這幾天都是可以拜年、串親戚的。有地方大年初一還到祖墳上燒黃紙,但其性質不是約等於大年初三的上墳,這似乎就是在給祖宗們拜年。不過我也有點疑惑,祖宗的牌位不是已經請到家了嗎?大概他們初一請牌位吧。

        大年初一中午要吃好的,串門。晚上也能放鞭炮。這幾天過得熱鬧,老話也說「懶老婆,盼正月,正月里邊兒節日多,光吃好的不做活。」

        大年初二要去姥姥家,准確地說,是出嫁的閨女要回娘家。老規定還說初二不能到別處串門,如果真要去別人家串門,就得在初一的時候先報一下。可這項風俗在很早就被遺忘了。

        這一天,有個東西讓小孩子之後魂縈夢繞的「聖物」——燈籠。

        燈籠怎麼來的?七月初二(可能各地習俗不一樣,現在不講究五到七月都能送羊。)舅舅送羊時就一同送來的。如果沒人來送燈籠,大人也會給孩子買一個。

        這燈籠是可以折疊的,外面印著花紋。燈籠裡面滴一滴蠟,能粘上一根蠟燭。這根蠟燭,論長短,約莫跟現在的生日蠟燭一樣,但略粗些。不過有缺點——燈籠是紙做的,後來又塑料燈籠,不過也很薄。

        「大年初二串完親戚以後就能提著燈籠回來。這覺得好著嘞吧!一高興就提著燈籠出去,正走到門口的過道,「啪嗒」!燈籠就沒了。」父親一笑,「蠟燭不是固定的,一碰、一動、不知道怎麼就倒了。」

        燈籠好是好,但十分容易被燒化,根本玩不到十五。

        大年初三,必須要上墳。如果你在家鄉,能到祖墳去燒黃紙,那是最好。如果你身置異鄉,可以在地上畫個圈,把黃紙放到圈裡去燒。不過畫圈也有講究,圈不能封口,口要朝著祖墳的方向,不然就白燒嘍。

        如果三年內有家人去世,那麼這個人的所有孩子在這一天都要來到一家。不論男女,但一般是閨女來到兒子家。然後,去世者的兒女以及孫子一起去上墳。

        另外,大年初三是「米生日」,米的生日就得對米好一點,不能吃米。

        大年初四,家裡沒什麼可乾的,只是休息、串門、玩。按傳統習俗講,這一天要准備豐富的水果(當時哪來的水果)迎接灶神查戶口,把剩飯剩菜(當時哪來的剩飯剩菜)以及垃圾倒出去。

      初五最重要的一件是「破五」。在之前,家家戶戶總要在門外邊挖個大坑。這坑在平時是用來存積天然農家肥——動物的糞便。因為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它們沒有什麼濃烈的味道。在初五這一天,需要把鞭炮扔到糞堆上去炸,這就叫破五(各地區的破五習俗不一樣)。

        之前每天都是燒火做飯,大鍋底下會積很多灰。這天要把之前積的灰潑得遠遠的,再撿回幾塊木炭,或是用鐵鍬鏟些土。這就叫「送窮灰,換富土」。當時講究「三十晚上送窮灰,破五早起送窮灰,十六早起送窮灰。」

        大年初六,沒活干。到了初七,人們說「七兒、七兒,不捉針兒,蠍子蚰蜒會上身兒。」

        大年初八,人們說:「八兒、八兒,不紡花兒,紡花落花捏兒(「花捏」只是個方言,指花蕾,這里特指棉花的花蕾。)」

      初八以後,也就沒什麼習俗,沒什麼說法,只是休息、串門什麼的。連個諺語、歇後語也沒有了。

        大概在十四下午(沒有確定的時間),年味又濃起,家家戶戶准備上許多黍子面(「稻麥黍菽稷」中的黍磨成的粉)去捏燈盞,蒸燈盞。這幾天還要買一些春卷,十四、十五時可以嘗到這些外酥里粘甜的美食。

        燈盞,外形像一支蠟燭,用黍子面做成短短的柱狀,上面捅個小孔——這是留著插「燈芯」的。這燈芯是由高粱尖以及棉花搓成的棉線製成的,方法當然不唯一,也有搓黃紙的,插香的。其作用就是用來當燈點了。

        十五晚上,把提前捏好的燈盞擺到各個牌位上,還要往茅房邊擺一隻——那是先前提到的茅神的。這次的貢樣即燈盞大小統一,絕不偏袒,包括老天爺的那份。

        僅這種貢樣是統一的,但也要上花糕、棗花(一種蝴蝶狀,帶個棗的食物),依舊是老天爺的最大。

        不過要特例定製幾款獨家的「燈盞」——水缸里要放一條魚或一隻鴨子。但黍子面蒸的東西怎麼能漂到水上嘞?其實魚,鴨子下面是要墊個碗的。鍋旁邊放只小雞,必須得是雛雞樣子。大門旁邊擺只刺蝟,大概刺蝟有攻擊力,叫它去看門。

        燈盞在那兒燃燒著,大夥可以放點小鞭小炮。等到燈盞都滅了,就全收會來——畢竟黍子面是能吃的。但灶王爺的那份不能給人吃,茅神的那份也不能吃(我想這是因為太臭了,沒人敢吃)。所以收燈盞的時候,這兩份需要捏一下以做記號,到時候還能拿去喂豬。

      人們還會用黍子面專門蒸些小餅狀的粘甜食品,美其名曰「粘面子」,是當地的年糕,要炸著吃。粘面子被油炸過後,外表總留下太陽黑子般的痕跡,這很正常。咬開後能看到裡面金黃的黍子面,空氣里摻雜的香氣可能會讓你看到滿眼的金光。仔細嚼粘住牙、粘住嘴,香甜的味道充盈著口腔。再寫我就發瘋了,先停停。

        這些食物畢竟是黍子面做的,加些糖,人們只是當甜點吃。所以,這一天依舊要吃的食物必定是水餃。

        正月十五要送牌位,請祖宗過了年,也要請他們回去——關了門,把黃紙折的牌位同黃紙放到大盆子里去燒。燒的時候,口中還要念念有詞:「老祖宗,年夜過完了,該回去了。」還要燒紙時等燒完了紙,不急著倒灰燼,往盆里倒些凈水。這水也有規定,用瓢往缸里舀上一小瓢的水,再倒到碗里就位著。水到了盆里,就把盆子端出門外潑了。這時還需要一個人去捧一把鍋底灰,等人把牌位送出門了,就把灰往街門口撒上一道。這叫「圍門」,可能是怕老祖宗回來吧。

        摘了軸子、去了香爐、收了照片,這就叫送牌位。對了,這之前還要上貢,其流程與之前差不多,只不過是上餃子貢罷了。

        十六的黎明,天還沒亮時,大家把初十那會兒積到房根、門口的棉花柴(花柴耐燒,所以主要是用花柴)以及其他什麼柴,抱到路口堆個兩三米高鄰里鄰居也堆柴,有時幾家一起堆,一齊點著了,火燒得就跟小山那麼高。這叫「烤火」,象徵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烤火也有講究,除了這會兒起不來的小孩,剩下的人都要出來烤烤火。人們在烤火的時候,口中要念念有詞:「前烤烤,後烤烤,出門拾個大元寶。」「烤烤腿,腿不疼;烤烤手,手不疼;烤烤腚,不生病。」大人還會把孩子的衣服那出來烤烤,說是能去疾病。

        人們還會「烤柏靈枝」,也叫「烤柏靈枝火」。柏靈枝也就是柏樹的枝,拿著柏靈枝去烤烤,能驅邪。因為「柏靈」聽著像「百齡」,人們還說烤柏靈枝能長命百歲。由於地方風俗本來有差別,再加上時間的沖淡,我敘述的可能並不是最傳統的。

        「腿疼了,烤烤火。一烤,還真不疼了。」父親笑呵呵地講。看來這十六的火還包治百病啊!

        烤火也興「串」,串著烤——烤了自己家的火,也去別人家烤烤。一見面,說聲「呀!你家火烤的大啊!」大家還想比比誰家的火大。

      天亮時,人們基本上都烤好火了,小山般的火也只剩下些「獨火」(這不是葯材,而是方言,即灰燼上帶有的一絲絲的不足以稱為火苗的火。)注意,這不是消極的象徵。獨火的熱度不會太高,孩子就拿出昨天收的燈盞,用帶著獨火的灰燼糊住,就能吃到烤好的燈盞,這就叫烤燈盞。當然,吃的時候不會那麼重口味,連同燈盞粘住的灰燼一起吃了,而是摳出來裡面的芯——才怪!撥拉撥拉就行了。在當時,燈盞外面的焦殼也是好吃的!據說吃了火烤的燈盞一年好運。

        以前不下樓台不下地的秀女(小腳的大家閨秀),人們說她們的腳「小金蓮不大三寸三」「前頭像個辣椒樣,後頭像個大青(或「清」不知是哪個)錢(銅錢),兩頭著地當間懸。」說小腳好「小時不受管,長大不觸眼,出手多花錢,人前不落臉。」她們腳小,平時走路不方便,十六時出來踩踩麥根圖個腳不疼。姥姥幼時常常見這種人,盡管後來又說「大腳好,大腳好,大腳推磨『噔噔』跑。不用草、不用料、不用笤帚疙瘩(「疙瘩」即把葉子全掃掉的笤帚的前端,即掃地的那一段。)掃磨道。」

        但是,秀女在這一天的習慣留了下來。天亮了以後,家裡人都到地里踩踩麥根。「正月靈、二月靈、最屬正月十六靈,踩踩(方言同「扎」)麥根不腳疼。正月半、二月半、踩踩麥根不腳爛(腳氣)。」

        十六以後,依舊是串門、休息。直到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到了二月二,人們———依然沒有活干,至少沒有太多活干。二月初九要開展村裡的「過會」即廟會。村裡最大的廟里也沒有和尚,廟是用來燒香祈福的。這時很多平時不做買賣的人也可能會進些東西去賣,整個村都熱鬧的像一鍋沸水。

        父親說:「當時剛好是過會,班裡請假的人得有一半子。老師其實也想出去過會!」因為這才是真正的新年末!

      過了二月初九,新年這場戲才算真正落幕了。仔細想想,大年初二把這年給整落幕都不覺得奇怪。我雖然感覺時間很短,想再接著過,但又仔細想想,真的沒什麼可幹了。

 

3、為什麼把晚安說成安?

有的時候說:安。是圖省事。
晚安不管朋友之間戀人之間都可以。沒有關系好壞之分。
晚安和安沒有區別。表達的意思一樣。
8的話。說起來少了幾分感情色彩。

4、我們四川樂至的風俗傳統,四川樂至的文化瑰寶。

四川樂至喜食豆腐、腌熏香腸及臘肉和鹵鴨。雖明知腌熏食品多含致癌物,但多數家庭陽台和防盜網內仍掛滿此物,成為一景。鹵鴨為縣人傳統美食,縣城「馮鴨子」皮脆而骨酥,肉火巴而不爛,乾爽而不焦,成為縣人享用或饋贈的佳品。「樂至馮鴨子」始創於民國年間,距今已有80多年歷史。菜品特點具有骨酥皮脆、火巴而不爛、干香利骨、味美悠長的特色,是作為酒席、家宴的最佳菜品。

四川樂至民間拜保保習俗,各種形式的拜保保、拉保保、喊保保,都是認乾爹、乾爸,乾娘、干媽,或叫保爺、保娘。即是將自己的子女,承寄他人認作干親,以求消災除禍,健康成長,吉樣萬福。這種習俗由來己久,舊時城鄉都極為盛行,而今遺風猶存。

(4)成安的風俗習慣擴展資料:

樂至縣北周置多業縣,隋改普慈縣。唐武德三年(620年)析置樂至縣。因縣東有樂至池而得名。「陳毅故居」、「馬鑼睡佛」和隋建報國寺、清建南塔等名勝古跡。樂至縣有318國道、319國道、省道106交匯貫穿境內,成安渝高速公路、遂資眉高速公路連通南北。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有蟠龍河、卷洞河、井市河等大小河流20多條。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7℃,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

5、河北省有哪些傳統文化

您好, 名人:
漢高祖劉邦
漢光武帝劉秀
蜀漢昭烈帝劉備
水稻專家袁隆平
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
前海軍司令蘇振華
黨史人物蘇兆征
起義將領盧漢
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
著名記者鄒韜奮
抗日將領郝夢齡
志願軍烈士邱少雲
民主人士邵力子
香港名人邵逸夫
紅軍將領段德昌
著名學者俞平伯
紅軍將領韋拔群
開國將領韋國清
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
唐宋八大家中的歐陽修
捨身救列車的歐陽海
著名作家歐陽山
宋代書法家歐陽詢
西楚霸王項羽
新四軍副軍長項英
二胡名家閔惠芬
漫畫家繆印堂
前副外長符浩
竹林七賢之一嵇康
和氏璧的發現者卞和
氣象學家竺可楨
音樂家冼星海
抗戰將領佟麟閣
邊塞詩人岑參
戰國趙相藺相如
明朝文人祝枝山
三國名將趙雲
抗戰將領趙登禹
抗日英烈趙一曼
抗聯將領趙尚志
抗戰名將薛岳
唐代名相裴度
古人類學家裴文中
前新疆軍區副政委裴周玉
前駐紐西蘭大使裴堅章

風俗文化:
淶源 婚喪、節慶、禁忌
淶源民間藝術
多邊文件的交匯-淶源方言及謠諺

滄州武術
落子
吳橋雜技

承德地區民俗民情
滿族的祭索撥桿子
豐富的戲劇藝術

著名的書話藝術
保定老調
冀南扇鼓舞

黃窯焰火
大隱豹彩布擰台
南呂固抬猴爺

二月二乞巧節
元霄節盪鞦韆
五月十三送羊

看皮影哼大鼓
望海大會
秦皇島的傳說

唐山皮影戲
樂亭大鼓
常山戰鼓

正定民間花會
井陘雪花山廟會
絲弦戲

六月初六姑姑節
河北吹歌

6、商城鎮的商城鎮源說

【商城鎮】 商城鎮位於成安縣西部,西與磁縣接壤,北與邯鄲縣搭界,鎮政府位於商城村,距縣城12公里。 2008年全鎮轄管33個行政村,全鎮總人口5.7萬人,耕地面積7.47萬畝。在農業方面,發展優質小麥基地1.2萬畝,引進短季棉新品種3200畝,實現「麥棉」雙豐收,畝增收入500元。奶牛存欄1300頭,雞存欄50萬只,豬存欄4200頭。在工業上,粉煤灰新型建材、新鵬瓶蓋包裝、高環棉花加工、天宇制管等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鎮內企業126家。該鎮還有商城工業區。
1996年1月鄉鎮合並時,撤銷郎堡鄉,原郎堡鄉管轄的北郎堡、南郎堡、中郎堡、北連送、路口、王家莊、汪家營、西向陽、武吉、東向陽等10個行政村入並商城鎮管轄。
2007年,為了加快工業立縣步伐,成安縣決定將商城鎮管轄的商城村,秦連庄,李連庄,東崗,西商城,南商城,秦家營和長巷鄉管轄的黃龍村劃歸商城工業區管轄,成立商城工業區管委會。
關於商城的來歷:據查,商城為一古城(《磁縣縣志》載)大約建於戰國時期。據《史記》、《中國歷史地圖集》記載,此處有自西南而東北走向的一條趙國長城,城外(南)有漳河流經,設有渡口、城門,為趙國邊界之要塞。當時距這里僅十五公里的邯鄲已是黃河北岸最大的商業中心,經濟繁榮、商賈雲集。地處趙國邊界咽喉要道的商城,貿易來往也很頻繁,因不能到彼此國內交流,而就地買賣,久而久之,自然發展成貿易市場、村落,取名商城。後歷經滄桑,沿革變遷,分建成多村,並以方位冠以村名。又傳,因商朝曾建都安陽,距此很近,為畿輔之地,後傳為商代古城而得名,此說無考。
商城村:商城村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12公里處。為鎮政府駐地。境內地勢平坦,西有漳河故道,土壤為沙質,東部為粘土地。茶(棚)臨(漳)、成(安)馬(頭)兩條柏油公路,縱橫交叉通過,商城歷來為地方政府駐地。清朝屬磁州東路轄管,民國時為磁縣第二區(東區)。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屬磁東抗日區、磁東工委、磁肥地區(縣級)轄。(日偽統治政區屬磁縣第二區行尹約,為第59鄉。)一九四五年秋由磁縣劃入成安縣。先後為區、公社和鄉政府駐地。
商城歷來有軍隊或治安警團駐守。清康熙35年曾在此設立「商城義學」。
南商城:南商城位於成安縣西偏北12.85公里處,又名下堤。據查,漢朝時,滏水(漳河一支流)將村沖開,從此分成兩村,東岸為下堤,西岸為上堤(即西商城),至今沿用。該村原由商城鎮分出,因在南部,故名南商城。
西商城:西商城位於成安縣西偏北13.25公里處,該村原與南商城是一個村。據查,漢朝時,滏水(漳河一支流)將村沖開,從此分成兩村,此村在西岸,曾稱上堤,現名西商城。
東保庄:東保庄位於成安縣西部偏北11.95公里處。該村原名東商城。據查,明代該村分為兩村,廢除原名,東部取名東保庄,西部取名西保庄。保庄是取保衛商城鎮之意。
西保庄:西保庄位於成安縣西部偏北11.9公里處。西保庄原與東保庄是一個村,名東商城。據查,明代該村分為兩村,名保庄,取保衛商城鎮的意思。該村在西,稱西保庄。
關於橫城的來歷:據傳,戰國時,趙武靈王大會群臣於洪波台,觀兵操練演習,台後築有橫城駐兵設防。秦滅趙,城平,建村,取名橫城。
據查,橫城當為趙長城(或其一段)。洪波台在邯鄲縣東南(《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方位符合。據《郡國志》載:「成安有洪波台,今堙廢」。唐代很可能還做為觀兵操練之地。唐代詩人李白曾登洪波台游覽,並作詩雲:
我把兩赤羽,來游燕趙間。
天狼正可射,感激無時閑。
觀兵洪波台,倚劍望玉關。
請纓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風引龍虎旗,歌鍾昔追攀。
擊築落高月,投壺破愁顏。
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
後來以橫城並冠以姓氏、方位命村名者甚多,現分述如下:
何橫城:
何橫城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12.45公里處,村西有漳河故道,為沙地,建有林場。茶臨公路從村西通過。
何橫城亦名王村。該村無何姓居民,系沿用其附設村——小何村之姓氏而得名。小何村緊鄰何橫城,居村東北。據傳,是一「長工村」(長工居住的地方),清末已不復存在,現有瓦礫遺址。王村系因王氏建村而得名。
何橫城在清朝時屬磁州東路管轄,民國時為磁縣第二區東區所轄。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屬磁東抗日區、磁東工委、磁肥地區(縣級)轄。(日偽統治政區屬磁縣第二區邊董約,為第52鄉)。一九四五年秋由磁縣劃入成安縣,屬商城區。一九五六年曾為鄉政府所在地。一九五八年為管理區駐地。何橫城在「農業學大寨」時期,一九七四年曾被國務院命名為「河北大寨」。
孫橫城:孫橫城位於成安縣城偏北12.25公里處,孫橫城也名孫家橫城,又名孫村,因孫氏最早在此定居建村故名。
南橫城:南橫城位於成安縣城偏北12. 25公里處,原名小南頭,因在橫城南部,習慣上稱小南頭。後來單獨立村,因此名不雅,於民國24年改名南橫城。
趙橫城:趙橫城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12.15公里處,又名趙村,是由趙氏在此立村而得名。民國廿年(1931年)前名張橫城(見磁縣縣志),後因張姓漸少,趙姓居多,故改稱現名。
張武庄:張武庄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11.75公里處,該村也名張家橫城,是由張氏最早建村,故名張橫城,後因姓武的遷入,遂改名為張武庄。
張辛庄:張辛庄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11.5公里處,原和張武庄為一個村,統稱張橫城,後發展成兩村,將東南部分定名為張新莊,意為新建村莊,後演變為張辛庄。
義井庄:
義井庄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11.85公里處,也名李家橫城。因李氏先在此定居建村故取名李家橫城。
關於二祖的來歷:經查,萬曆《成安縣志》和《磁縣縣志》載,隋開皇年間,高僧慧可(二祖神光)說法於匡教寺,遭人非難,加以非法。13年3月16日死,後投入漳河,其屍溯流18里至蘆村,後葬於此。並為之建元符寺、二祖塔。起初為拜佛進香的人開設客店, 稱二祖店(塔下碑文記載)。宋嘉祐2年以後,逐漸遷民定居成村,名二祖。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1年)已有二祖鎮。
西二祖:西二祖位於成安縣城西北偏南10.5公里處。二祖村現有東、西兩個村,即東二祖,西二祖,兩村原為一村,清朝時屬磁州東路轄管,名二祖鎮。清末民初分為二村。此村在西,稱西二祖,民國時屬磁州第二區東區轄。抗日戰爭時期,先後磁東抗日區、磁東工委、磁肥地區(縣級)轄。(日偽統治政區屬磁縣第二區行尹約,為第56鄉)。一九四五年秋由磁縣劃入成安縣。
西二祖緊鄰西北處原有一村,名楊庄,解放後廢,遺跡尚存。
東二祖:東二祖位於成安縣城西北偏南10.5公里處。東、西二祖原為一村,清末民初分為二村。此村在東,稱東二祖。一九四五年秋由磁縣劃入成安縣。
村後有唐代建的「元符寺」和「二祖塔」遺址。即二祖慧可禪師圓寂之處。現存有梁武帝撰文唐碑一座。唐塔已於1966年拆去,發掘的銀棺、舍利均調省保管。
王莊:王莊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9.65公里處。王莊原由東二祖王姓遷居於此,與東二祖同村,習稱小王莊。一九五八年公社化後才形成自然村,定名為王莊。
高母:高母村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10.75公里處。據傳,北齊文宣帝高洋之母是一著名女將,死後曾葬於此,建村後為了紀念她即以高母命名。
經查,高洋之母為高歡之妻。高母是否一員女將,難以確定,但從《讀史方輿紀要》所載:「高歡自趙州入鄴(臨漳),一戰而霸業遂成」。「普泰二年,高歡起兵信都,進圍鄴,拔之」。《史記》《資治通鑒》等史書記載,高歡確在這里打過很多仗,其妻隨之徵戰也有可能,故高母之來歷有一定道理。
宋嘉祐2年《二祖塔重修記》中有「中高母」村名,很可能就是現在的高母村。
高母村於1975年至1981年將原村街道、住房重新規劃,逐步翻新,成為我縣最早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改革開放以來,村中建有多家民營企業,規模最大的高環集團是成安縣乃至河北省的農業產業化企業。
高母營:高母營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11.35公里處。據傳,北齊高洋之母是位女將,曾在此設營駐扎,故稱高母營。
據查,高洋即高歡之子,父子倆都在這一帶征戰過。但高母在此扎營之說無據可查。
另據宋嘉祐二年重修二祖塔碑文記載,有西高母名字。據考西高母當是現在的高母營。既然高母營之名是宋代以後才有的,高母駐兵扎營之說就不可信。
呂家莊:呂家莊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14.85公里處。據查,此村建村較早,從1970年村西和村東南挖掘的兩座古墓群考查,可能是宋朝埋葬,故此村當建在宋朝或更早以前,因姓氏得名。
秦家營:秦家營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13.35公里處。該村西有漳河故道,為沙地,建有果園,林場。馬頭電廠排廢池在此。
據傳,北宋抗遼戰爭年代,這里長期駐兵,扎營,後發展成村,因秦姓較多。故名秦家營。村東北120米處有古墓。
著名電影美術師、畫家秦威,青年美術家秦龍,中國青年出版社美術編輯室主任秦耘生均為此村人。
東崗:東崗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12.4公里處。據李氏家譜記載,向陽村李氏遷居於商城東邊一高崗上安家,後成村,名東崗。
秦連庄:秦連庄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13公里處。該村為商城鎮之附設村,與商城鎮無明顯的村界。因秦、連兩姓居多,故名秦連庄。作曲家原河北省音協主席王玉西即該村人。
李連庄:李連庄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11.15公里處。據碑文記載,村西三里處有一李公村,因遭大水淹沒,遷至商城附近,又因李、連兩姓建村,故名李連庄。
軍庄:軍庄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南13.25公里處。據傳,北宋抗遼戰爭時,這里長期駐扎軍隊,後成村,名軍庄。
據《宋書》記載。這一帶是宋遼戰爭的重要戰場,戰爭連續不斷。再據《成安縣志》載,宋元以來設「邊屯」(即邊防駐軍屯墾)和「戌屯」(即內地駐軍屯墾)。「戌墾」,即軍隊一面保衛邊疆,一面種地。軍庄由駐軍而發展成村是可能的。
關於郎堡的來歷:相傳,北宋抗遼戰爭時,因姓郎的將軍在此築堡駐軍,稱郎堡。據查,明初王姓遷入,名王郎堡(嘉靖《廣平府志》載)。在清《成安縣志》上已有北、中、南三個郎堡。
北郎堡:北郎堡位於成安縣城西7公里處,成馬公路從村中穿過。此村居北部,故名北郎堡。清嘉慶時,黃姓在村南部單獨建村,名黃郎堡。民國時又並入北郎堡。
南郎堡:南郎堡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南7.65公里處,因該村居三個郎堡之南,故名南郎堡。
中郎堡:中郎堡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南7公里處,該村居三個郎堡之中,故名中郎堡。
關於連送的來歷:連送,明初為連宋或廉宋。據傳,北宋抗遼戰爭時,這里立有宋軍營壘多處,習稱連宋營。據《廣平府志》載,明初這里仍為軍屯(即一面打仗,一面生產)。後發展成村,即以連送營為村名。清康熙年間已發展有連送營、北連送、南連送、西連送等四個村,同時村名演化成「連送」。嘉慶時又發展有汪連送(汪家營),溫連送(溫庄)。到民國年間計有:南、北、路口、王家莊、溫庄、汪家營、溫東、溫西等八個村,都叫連送,合稱八排連送。
北連送:北連送村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南6.15公里處,因此村居諸連送之北,故名北連送。
路口:路口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南6.5公里處,該村為八排連送之一,因位居東西、南北兩條官道的交叉路口處,故名路口。過去叫路口或路嘴子連送。
王家莊:王家莊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南5.5公里處,此村原名河西連送,是因位居漳河西岸而得名。因大多數姓王,後稱王家莊。
汪家營:汪家營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南5.5公里處,該村為八排連送之一,因全村多數姓汪,故名汪家營。
西向陽:西向陽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7.5公里處。據查,該村建村較早。據二祖碑文記載,宋嘉祐2年時,已有「下陽」村名,據考,西晉以前,有滏水流經這里,可能因此村建在滏水北岸,以「水北為陽」又居下游而得名。
又據村碑記載,明洪武五年,又有山西洪洞縣遷民至此,村名夏陽。後發展為兩村,此村在西,故名西夏陽。民國時改稱西向陽。
東向陽:東向陽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北7公里處,村名含義同西向陽。因此村在東,故名東向陽。該村所制鋤板及各種刀,很有名氣。
武吉:武吉位於成安縣城西偏南8.65公里處。據傳,明初,武吉從山西遷民至此,占產立村。後人為紀念他,便以他的姓名命村名。在隸屬磁縣時,曾叫東武吉,以區別於西武吉。

7、邯鄲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詳細介紹

邯鄲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

一、民間文學(3項)

1、邯鄲成語典故文化 邯鄲市直

2、邯鄲古城傳說與民俗 叢台區、邯山區

復興區、邯鄲縣

3、大名古城傳說與民俗 大名縣

二、民間美術(3項)

1、木 版 畫(三合村) 永年縣

(袁庄村) 邯鄲縣

2、冀南民居建築工藝(伯延鎮) 武安市

(老鴉峪王家大院) 峰峰礦區

3、民間剪紙(磁 縣) 磁 縣

(復興區) 復興區

三、民間音樂(6項)

1、涉縣寺廟音樂 涉 縣

2、西戌道教音樂 涉 縣

3、河北鼓吹樂 永年縣

4、冀南吹歌(魏 縣) 魏 縣

(大名縣) 大名縣

(臨漳縣) 臨漳縣

5、民間小曲(永年正里村) 永年縣

(成安姜營村) 成安縣

(涉縣唱家庭) 涉 縣

6、冀南鼓樂(磁縣迓鼓) 磁 縣

(臨漳得勝鼓) 臨漳縣

四、民間舞蹈(9項)

1、曲周龍燈 曲周縣

2、攆 花 臨漳縣

3、冀南扇鼓舞(河東村) 叢台區

4、聚英叉會 曲周縣

5、抬花桌 永年縣

6、慶和峪背閣 磁 縣

7、二人扳 館陶縣

8、南大峪彩帷 峰峰礦區

9、李家村高蹺皇杠 臨漳縣

五、戲曲(14項)

1、冀南皮影戲(磁 縣) 邯鄲市直

(成安縣)

(肥鄉縣)

(魏 縣)

(館陶縣)

(大名縣)

(曲周縣)

(永年縣)

2、武安平調落子劇 武安市

3、永年西調 永年縣

4、磁縣懷調 磁 縣

5、墜子(郭小屯墜子戲曲曲藝村) 臨漳縣

(有閣劉墜子戲) 臨漳縣

6、落子(西狄邱落子戲曲村) 臨漳縣

(魏縣落腔) 魏 縣

(駙馬寨落子) 雞澤縣

7、四股弦(北坡頭四股弦戲曲村) 魏 縣

(南營村四股弦戲) 肥鄉縣

(館陶縣四股弦戲) 館陶縣

(宿鳳村四股弦戲) 峰峰礦區

8、柳子腔 曲周縣

9、木偶戲 館陶縣

10、武安儺戲 武安市

11、邯鄲賽戲(東填池) 高新區

(涉縣排賽) 涉 縣

(東通樂) 武 安

12、韓固營弦子腔 雞澤縣

13、豫劇桑派藝術 東風劇團

14、大靳村羅戲 肥鄉縣

六、民間曲藝(5項)

1、張家墜書 館陶縣

2、拉洋片 廣平縣

3、曲藝墜子 成安縣

4、梨花大鼓 雞澤縣

5、英歌溜 臨漳縣

七、民間雜技(1項)

1、台村上刀山 涉 縣

八、民間手工技藝(10項)

1、磁州窯燒制技藝 峰峰礦區

2、土紡土織(土紡土織技藝) 魏 縣

(民間彩印花布技藝) 魏 縣

(藍印花布技藝) 魏 縣

(土布織字技藝) 雞澤縣

(土布織字技藝) 肥鄉縣

3、大名草編傳統手工技藝 大名縣

4、館陶黑陶製作技藝 館陶縣

5、太和堂葯業 永年縣

6、書畫手工裝裱技藝 成安縣

7、扎紙手工技藝 磁 縣

8、南小留木旋工藝 廣平縣

9、磁州陶器製作技藝 磁 縣

10、東屯風箏製作技藝 大名縣

九、生產商貿習俗(5項)

1、貞元增酒釀造工藝 叢台酒業公司

2、二毛燒雞製作技藝 大名縣

3、五百居香腸製作技藝 大名縣

4、郭八火燒製作技藝 大名縣

5、醬包瓜腌制技藝 館陶縣

十、人生禮俗(2項)

1、送羊節 磁 縣

2、井店喪葬習俗(哭街) 涉 縣

十一、民間信仰(1項)

1、女媧祭典 涉 縣

十二、游藝、傳統體育與競技(6項)

1、楊式太極拳 永年縣

2、武式太極拳 永年縣

3、盧氏太極拳 廣平縣

4、大架佛漢錘拳 大名縣

5、陳村查拳 邱 縣

6、長洪拳 成安縣

十三、文化空間(8項)

1、滏陽河燈(馬頭鎮) 馬頭工業園區

(張庄橋村) 邯山區

2、葦子燈陣 峰峰礦區

3、彩布擰台 邯山區

4、黃粱夢文化 黃粱夢文保所

5、黃粱夢廟會 邯鄲縣

6、冀南元宵花會(臨漳縣) 臨漳縣

(涉縣更樂鎮) 涉 縣

(磁縣光錄村) 磁 縣

(叢中花會) 邯鄲縣

(王看煙火燈地) 峰峰礦區

7、土山誠會 武安市

8、虎守杏林 邱 縣

詳細資料:

]1、磁縣迓鼓

磁縣迓鼓歷史源遠流長,據史書記載,迓鼓是產生於宋代,流傳於元、明、清代的一種民間舞蹈,然而根據磁縣在南北朝的東魏、南北朝古墓群中挖掘出的出土文物「擊鼓俑」證實,磁縣的迓鼓產生於南北朝的東魏。清末中後期至19世紀40年代,在冀南豫北一代流傳,特別是磁縣迓鼓流傳興盛。

磁縣迓鼓直徑48公分,厚度約20公分,表演時鼓吊於胸前雙槌擊之,演員穿米黃色和蘭色服裝(80年代白底紅條色),演奏時較為自由,可一人獨奏,也可二人對敲,還可以眾人齊擂,鼓點雄渾激烈,如萬馬奔騰,如雷鳴電閃,令人鼓舞,催人振奮,它的曲目共有72套,現保留下來有20餘套。

2、磁縣懷調

懷調是個古老闆腔體劇種,目前,磁縣懷調劇團共有3個:一是西小屋懷調劇團,現任團長王利民,該團共有演員38人;二是慶和峪懷調劇團,現任團長白永伏,共有演員45人;三是黃鼠懷調劇團,現任團長俎本新,共有演員50餘人。他們主要上演懷調傳統劇目和現代小戲,重點活躍於河北、山西、山東、河南一帶。

懷調上承隋唐時期的《踏謠娘》藝術成就,下接明代弦索調的藝術規范,形成於明萬曆年間至清初。據《磁州文史資料》記載:懷調起源於磁州,早年,漳河北岸喜歡戲曲的藝人在農閑時就三、五個聚在一起唱上幾段。當時的樂器只有自製的大弦,因唱者大都站在板凳之上,所以,最初稱為「板唱」。板唱時期沒有什麼手勢,舞蹈,僅是唱者順口喊唱,但符合一定的曲調。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劇情內容的需要,人們對唱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他們能表現出劇中人物的喜怒悲樂,於是就逐漸有了符合劇情的唱腔和動作,並由此形成了早期的懷調劇種。

3、魏縣土紡土織技藝

魏縣土紡土織歷史悠久,自7世紀棉花從印度傳入中國後,由麻紡織轉入了棉紡織業。到了元代,在黃道婆紡織機具和技術改革影響下,促進了魏縣土紡土織業的發展,舊時,魏縣農村家家戶戶都會織布。老輩人身上穿的衣服,床上用的床單、被褥、包袱皮、閨女嫁妝等,都是自家的紡織布。在明、清和建國初期,由於魏縣氣候和地理環境特別適宜棉花種植,所以,在農村種植棉花十分普遍,民間土紡土織技術十分發達,家家都有木製的紡車和織布機,成年婦女都會搖車紡線、登機織布。

魏縣土紡土織工藝程序是:搓花節、紡線、打線、染線、漿線、絡線、印布、掏繒、倒緯、綁機、織布等工序。決定土紡土織條、格、花紋圖案的關鍵是:經、緯色線排列和繒的多少。繒,分二頁繒和四頁繒。二頁繒,用單梭可織白布、條紋布;經、緯色線的有序排列,用多個梭,可織出多種多樣的方格布;四頁繒能織出紋理美觀、層次豐富的花紋布;魏縣土紡土織經過廣大婦女長時間生產實驗,創造出了條格、花紋布花色圖案多達200餘種。條紋布有:菜瓜道、七彩虹、半個臉等;方格布有:席子紋、篩子底兒、石榴子兒、蘇聯大開花等;四頁繒布有:水紋、斜紋、斗紋、胡椒花紋等;有些藝人還可織出多種裝飾圖案和書法作品。

4、草編傳統手工技藝

大名草編手工藝是衛河以東地區傳統家庭手工藝製品,婦孺皆能,多以麥稈製作草帽提籃等物品。在此基礎上,經過民間藝人的研究,又增加了提袋、茶墊、坐墊、地席、門簾、果盒、紙簍、拖鞋以及用麥草製作的貼畫、貼盒等,麥草貼畫集油畫、工筆畫等藝術於一身,多表現花鳥蟲魚,虎嘯深山,鹿鳴翠谷,懸流飛瀑等題材,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

草編工藝,據說已有1500年的歷史,清朝雍正年間(約1730年左右),從山東掖縣傳入大名縣境內,起始,源於西付集鄉朱家村,後傳至大名縣衛河以東地區,掐編手工藝遂至千家萬戶。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草編手工藝品在大名縣及周邊有一定的影響,由於經濟落後等原因,所制產品大部分自家使用,部分產品如手工草帽在市場上銷售,在大名縣建草編廠後,大名縣開始從事草編手工藝深加工,所開發的草編產品約有千種,產品至歐亞等國家,為大名縣的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曾經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近年來,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加上草編手工藝品製作費時、費力,沒有可觀的經濟價值,銷路渠道少,一些從事此行業的人員逐步改行從事其它行業。從事此項手工藝的人員越來越少。

5、滏陽河燈(馬頭鎮、張庄橋)

馬頭河燈文化源遠流長,是華北沿滏陽河一帶河燈文化的源頭和縮影。

河燈從唐代一家一戶單一放河燈經宋、元兩代孕育傳承和發展,逐步演變成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民間民俗文化。明、清兩代,因航運的發達,商賈雲集,以河燈為寄託,各種形式的祈福和祭祀活動隨之風行,河燈文化達到鼎盛時期。解放後,因建東武仕水庫引水,致使滏陽河航運衰落。河燈文化在政府和民間組織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傳承和發展。

馬頭河燈以其特定的地域性、宗教性、娛樂性和獨創性,成為中原河燈文化的代表之一。

張庄橋元宵河燈來自古老的民間祭祀活動,求得民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河燈也叫「荷花燈」,傳統河燈一般是在紙質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每年正月十五元宵夜,沿河的老百姓都要把自製的形式各異的河燈放在滏陽河裡任其漂流,以求平安吉祥。放河燈一般為自發行為,通常與小孩兒打花燈、放焰火、社戲等等及其它慶祝活動相伴,在河畔構成一道景觀。

6、曲周龍燈

「曲周龍燈」是曲周縣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舞蹈,分布區域為曲周縣曲周鎮。「曲周龍燈」起源於宋代。據傳,宋朝時期的曲周縣十年九澇,莊稼無所收成,農民貧困交加。民間有敬奉龍王,可保平安的傳說。於是,為了求龍王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就製作了一條龍,龍內燃燈,起名「龍燈」。每年元宵節,揮舞龍燈,敬仰龍王,代代相傳,延續至今。

「曲周龍燈」製作、造型別具一格,表演、舞法奇特多變,儀仗、規模氣勢恢弘。經北京民族文化宮專家鑒定,被確認為漢民族龍燈的典型代表。「曲周龍燈」填補了我國圓身龍燈的空白,引領了龍燈發展的潮流。

7、彩布擰台

大隱豹彩布擰台,是一種歷史悠久具有獨特藝術性的民間技藝。明代永樂年間,從山西遷民時帶來此工藝,故最遲始於明朝。最早是冀南一帶的豪門望族所搭的靈棚,後被大隱豹村創造性地用彩布移植到戲台、樓閣上,經過明、清兩代的發展至清末已趨完善。凡遇太平盛世或豐年慶典,該村舉辦此項活動但其形成的初期卻在元代,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彩布擰台是一種有較長歷史的民間技藝,是在木搭戲台骨架的基礎上,採用各色花布擰紮成一個有很高藝術欣賞價值的玲瓏多姿的仿古戲樓。從台脊、瓦楞、飛禽、走獸,到圓柱、方欞、斗拱、匾額無不是用布擰扎而成。或翎毛,或花卉,或人物,或花紋,處處形象生動,以假亂真。

彩布擰台擰扎時間多在二月初八大隱豹廟會上,擰台一般在正月中旬動工,直到農歷二月初八廟會前竣工,展開時間一月左右。大隱豹彩布擰台,在河北省乃至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8、邯鄲賽戲

賽戲是戲劇界認為已經失傳的古老劇種,邯鄲賽戲主要包括東填池賽戲、東通樂賽戲和涉縣排賽。

東填池村賽戲歷史淵源較久。據村民傳說起自元朝至順年間(公元1330—1332年)以前。現存劇本中最早的是清朝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抄本,距今已有178年。

東通樂賽戲流傳於武安市北部的大同鎮東通樂村。據東通樂村現存的手抄賽戲都本封面上「道光八年」、「光緒二十四年」、「同治十年」、「同治十三年」、「光緒十六年」、「光緒十七年」的字樣可知「東通樂賽戲」至少已從清道光年間流傳至今。最早的形成起因和時間,現已無從查考。

涉縣「排賽」賽戲為古老的原始戲劇,它與民間的原始宗教、道教祭祀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山神與女媧是供奉的主要對象。在活動上倡導全民參與,在時間上主要限於元宵節,在表演上為白話式,在內容上主要為軍國征伐戲類。它是我國先民創建戲劇的活化石。涉縣流傳至民國時尚有八九個村能演,後又經戰爭或政治運動,至20世紀80年代只有上清涼、彈音村勉強演出。

9、永年西調

永年西調是由山西上黨梆子傳入永年後而形成的一個獨立劇種。清咸豐年間傳入永年後,不斷吸引永年當地人加入班社參與演出。在演出過程中,永年一帶的方言語音逐漸滲透其中,唱腔和念白雜講冀南音調,同時,大量地受到了京劇及河北梆子、平調、亂彈、絲弦等地方劇種和永年民間音樂的影響,經過較長時間的磨合,終於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間戲曲劇種。

永年西調屬板腔體,唱腔旋律結構完整,富於變化,多用四度、五度、八度大跳,貫以大幅度的下行階進,運用真、假聲相結合的演唱方法,板式繁復多樣,成本成套,長於表現高亢、激昂、奔放的感情和活潑歡快的情緒。永年西調擅演朝代大戲,場面宏大,常演的傳統劇目有二百多出,好多劇目為西調所獨有,且行當齊全,表演粗獷、豪邁、簡練、朴實,鄉土氣息濃厚。

永年西調的伴奏樂器十分獨特,特別是頭弦鋸琴,為地道的自製民族樂器,琴竽較短,琴筒粗長,用楸木或桐木掏成,傳統用皮做弦,採用五度定弦,內6外3。二把弦為土製京胡,內3外6,相輔相成,高亢激越。

10、葦子燈陣

民間舞蹈「葦子燈」為東王看村所獨有。王看葦子燈是我國古代北方花會的民間舞蹈。每年元宵節期間東王看的葦子燈一直是西王看迎煙火活動的花會隊伍的領頭節目。其地位十分重要。每年在製作燈時,家家參與,壯勞力全部參加,是一項全村參與的民間活動,群眾基礎十分雄厚。表演形式和內容不斷創新和發展。

相傳,戰國時期的趙國名相藺相如出生在太行山區賈壁村,離趙都邯鄲城百十餘里,策馬即到。逢年過節,藺相如總忘不了回村看望父老鄉親,與民同樂。元宵之夜,准會把自家的宮燈掛在莊子里最熱鬧的地方,供更多的人觀賞。一來二去,宮燈便流傳在民間。當時,這一代鄉野盛產蘆葦,百姓便就地取材,仿照宮燈做成葦子燈。到了明朝,與賈壁村一山之隔的王看村人,在山坡上砍柴,就能瞧見山下賈壁村表演的葦子燈。他們就暗暗記會了葦子燈的鼓點。有趣的是從那以後,賈壁村的葦子燈息鼓了,王看村的葦子燈卻紅火了,並一直延續到今天,成為古磁州花會中的瑰寶。

11、武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起源於清道光年間,為河北永年廣府東街人武禹襄所創,傳至今天已有160多年的歷史了。

一百多年來,武式太極拳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瑰寶,越來越受到全國及全世界人們的喜愛。武式太極拳不但在拳術本身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而且在武術理論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它的一系列著作成為研究我國傳統武術文化的重要經典。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習練武式太極拳時,對武式太極拳一些深邃的理論和拳理缺乏研究、領略,較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我們對這一優秀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永年縣委、縣政府對武式太極拳這一優秀的文化樣式十分重視,重修了武氏故居,成立了研究會和專門的保護組織,對優秀的傳人實施獎勵,在全縣大力推廣,制定了保護計劃,從各方面進行大力的支持。

12、涉縣寺廟音樂

涉縣寺廟音樂屬佛教音樂,據專家鑒定為宋代工尺譜。現存270首曲譜,演奏樂器為三種氣鳴樂器(笛、管、笙),七種體鳴樂器(雲鑼、木魚、鐃、鈸、釵、鐺、罄),一種膜鳴樂器(鼓),管子為錫材自製,稱為錫管,是樂班中主樂器。樂班最少10人,以偶數遞增,最多24人,按法事大小定人數。

涉縣寺廟音樂自古至今主要活動在河北省的涉縣、武安、磁縣、山西省的左權縣、黎城縣、平順縣、河南省的安陽、林州市等鄰近縣域。

涉縣寺廟音樂屬南音南曲,為宋時佛教音樂,並且是原滋原味地保持到了今天,因為佛教的傳承形式非常特殊,據傳承人侯俊堂同志說,佛教中一切內容一是秘不外傳,只傳內不傳外,一是原有內容只能學,不能改,由此可見,它是宋代時期佛教音樂經千餘年傳承保存至今的活化石。涉縣寺廟音樂在當地為獨家所有,且曲譜數量多,歷史較悠久,在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區影響較大,實為中華音樂寶庫中的一枝奇葩。

13、攆花

臨漳縣西街攆花起源於清朝康熙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

相傳當時有開封人氏劉子東在臨漳西街以賣水餃為生,每逢過年,十五元宵節之際,為和老百姓一起湊熱鬧、鬧高興,就把自己懂的這些攆花中的小故事教於當時的西街村人王孟華,這八個故事有:1、三教門;2、趙匡胤送京娘;3、打漁殺家;4、拾玉鐲;5、唐僧取經;6、錯斷閻羅教;7、抱盔;8、琉璃鬼頂燈。然後由王孟華在西街村組織起一個小型的攆花隊伍,一起熱鬧的演繹這內容豐富的八個故事和老百姓一起鬧元宵。從此,這個每逢元宵佳節攆花的風俗習慣就在西街村傳沿下來,從未間斷,每逢此時,不管老人還是小孩都興高采烈、有滋有味的爭相觀看,甚是喜慶和熱鬧,提升了不少的節日氣氛。

若干年後由王孟華傳給第二代傳人喬老大,喬老大又傳給了第三代吳延年,在流傳的同時,攆花的隊伍也在不斷的壯大,演員的技巧也越來越成熟,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彩,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指示下進行了改進(又叫摔腳舞),曾參加市級演出並獲獎,受到領導好評,到了90年代,又傳給了崔桂生、楊秀等人。

14、黃粱夢文化

邯鄲黃粱夢文化是以呂仙祠為依託,同道教文化、民俗文化融合存在的綜合文化現象,是罕見的有實物載體的中國夢文化代表。呂仙祠是黃粱美夢典故的發生地,它的興建源於當地民間傳說和唐代沈既濟的傳奇小說《枕中記》。

盧生祠最初只是文人感嘆時世命運,百姓尋求祛病消災的場所;後隨著道教的興盛和八仙人物的定型,人們將點化盧生的呂翁附會到呂洞賓身上,逐漸從獨神供奉發展成為北方全真教的道觀,民間百姓對盧生以及呂洞賓的信仰由當地百姓世代相傳,祭祀活動延續至今,每年夏歷四月十一的廟會最為隆重。邯鄲黃粱夢文化具有極高學術價值、歷史價值和實用價值。黃粱美夢是夢幻文學的一朵奇葩,由它影響而產生的小說戲劇歷朝歷代都有續寫改編,與邯鄲夢相關的詩文多達二百餘首,碑刻現存三十餘通。近年來,陸續出版有《黃粱夢傳說》、《黃粱夢詩詞精選》、《邯鄲之夢》等書籍,並新建有中國名夢館。

8、白天去世和夜晚去世的說法

白天去世和夜晚去世的說法

白天去世和夜晚去世的說法,現如今很多人對於過去的一些習慣以及規矩已經不了解了,但是說老人去世的時間是有講究的,有好也有壞,下面我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白天去世和夜晚去世的說法。

白天去世和夜晚去世的說法1

老人早上去世和晚上去世都有什麼講究?

講究就不要了,習俗嘛,還是簡單些好。再說了,中國那麼大,民族那麼多,各地都不一樣。

老人斷氣什麼時間最好?

老人斷氣什麼時間好?當然是早上或上午好。

但是,人死那有主觀想怎麼就怎麼。有的人半夜斷氣,有的人除夕晚上斷氣,還有的人大年初一斷氣。碰到老人斷氣,哪能想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斷氣,你得全力以赴去料理後事,什麼事情也得放下。

為什麼人去世時一般都是半夜後?

老人一般都在午夜後去世?本來這個生死都是自然規律的事,不過本地風俗中老人什麼時候去世?倒是有講究的,通常來說老人在子夜時分至天亮之前,這段時間內去世最為合適也寓意吉祥。為什麼能寓意吉祥?

本地風俗傳說:老人去世與人們每日三餐相關,老人如果在三餐後的傍晚去世代表留給子孫福報甚少,視為不吉祥的徵兆,以此類推早飯後離世還留二餐與子孫,午飯後去世就僅剩一餐,當然這都是封建迷信思想作祟,老人死了還得挑時間,不然還會遺禍子孫?統統都是無稽之談。

但是碰上老人確實在三餐後的傍晚去世,這時該如何來處理才好?有經驗的人就會出主意,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把這事當成不知,誰都不要出聲哭泣和作悲傷狀,把老人安置好讓他裝成安睡的樣子,然後再請擇日先生另定一個時間發喪,這就是通常說的「秘不發喪」。

其實這個秘不發喪是有來由的,歷史上無論帝王之家到平民百姓都可以這樣做,利用這個未正式發喪的時間差,可以處理很多關鍵的事情,上至朝庭擇定接大位的帝王,下至尋常百姓家先趕孝娶親,於是乎大位已定才詔告天下。

老年人白天去逝好還是晚上去逝對後人好?

人的死亡時間是無法選擇的。

不要信迷信。生老病死是人的正常輪回。祝你生活愉快,健康快樂

白天去世和夜晚去世的說法2

死亡時辰的禁忌

關於死亡的時辰,民問也賦予其吉凶觀,並且要行避邪消災之法。臼灣民間有忌病人在晚飯後斷氣的習俗.其信俗以為人在清晨用早飯之前斷氣最佳,說是替子孫留下了三頓飯,俗稱「留三頓」,意思是將來後代人一日三餐都有飯吃。如果在早飯後斷氣,則後代人將有斷炊的厄運發生,最的是在晚飯後斷氣,好像死者將一日三餐全都帶走了,預示著後代子孫將要淪為乞丐,必須很好地禳解一番才行。

安徽一帶對於幼喪早夭者,如遇春庚申日、夏甲子日則是大不,會有僵屍之虞。在這種日子死去的少年,出殯時一定要請術士畫符於棺材上,並以種種迷信的方式去「」它。

對死者遺物的禁忌

死者的遺留物,原本是屬於死者的`,現在又不屬於死者,處於模糊不確定的狀態;親人對之的也是充滿的。一方面是追戀,一方面是恐懼。總之,死者所用過的東西,都會成為「不潔」或「不祥」的。使用了死人生前用過的東西,總以為不潔,會經常不斷地害病,出怪事,或家中經常不得安寧,常有事端、口舌發生。所以,死者的遺物經由傳遞是會使人遭到的。

死亡地點的禁忌

漢族許多地方都禁忌人死在原來自己睡卧的床上。所以,河南一帶,當有人快死時,有把他抬到外面的草鋪上的習慣。有些地方認為如果亡人是在原來的房間斷了氣,是很不吉利的,被叫作「隔粱斷氣」。對於這種地方故去的人,出殯時需買一隻活公雞隨棺帶出,方可禳除凶禍。中國古俗,忌死於偏房寢室,而要死於適室,即所謂正寢內。民間信俗以為如果亡者是死在偏房寢室里,那麼死者的靈魂就會留在偏房寢室的床架上,同時也不能馬上獲得轉生,將來還會對家人有所閑擾。有些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只好把亡者原來睡的床(包括鋪蓋)統統燒掉,以促使逝者的靈魂迅速升天;或者請僧侶念經禳解。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