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巷文化風俗
1、崧澤文化與父系社會的形成有什麼關系?
崧澤文化屬於我國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的文化,距今5800年至4900年,發現於我國上海市青浦區城東的趙巷鎮崧澤村。
崧澤文化以崧澤村境內崧澤古文化遺址的中層文化為代表,分布范圍大致以我國長江以南、錢塘江以北、太湖以東地區。崧澤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重要的文化階段。
據研究,青浦區境於7000年前已經成陸,崧澤村當時瀕臨東海,是一片沼澤之地,海拔甚低,地下水位很高,西面和南面等處有山陵、土墩和林木,水草茂盛,是適於遠古人類生息的地區之一。
崧澤文化時期遺址共有墓葬100座,遺址下層墓葬中出土了一具人類遺骨,經鑒定為一名25歲至30歲的成年男性,在這之前上海地區從來沒有發現過6000多年前的古人,此男性可稱得上「上海第一人」。
在另外一具骸骨的嘴裡,還發現一個指節長的小器物。一般認為,死後口中含玉的習俗,始於3000多年前的商朝。難道這個習俗的來源,更要追溯到6000年前?
墓葬內有大量石器、玉器、陶器,還發現許多人類居住的遺跡,人類製作石器場地的遺跡,以及6000年前粳稻穀和秈稻穀的水稻種子、家畜豬、犬的骨骼。證明崧澤距今6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崧澤人是上海人最早的祖先。
除了「上海第一人」,還發現了「上海第一房」。它只留下了一些遺跡,未發現牆體、屋頂等,但足以復原它的外形:坐落在一個較高的土坡地上,類似於後代的谷倉,直壁尖錐頂,牆體以竹、木為立柱,屋頂用茅草覆蓋,如斗笠狀向周圍披下,出入口挑出遮風擋雨的廊檐。
這說明,崧澤文化在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方面,除較馬家浜文化進步外,其加工、造型等方面都具典型性。同時,崧澤文化還接受了外地文化的影響,特別是對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有一定聯系。
崧澤文化的發現,對上海只認為是長江沖積成陸僅二三百年的歷史,一下向前推進了六七千年。所以,崧澤文化的發現對研究我國長江下遊人類發展史,特別是太湖地區的原始文化和上海的古代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青浦區福泉山、吳縣草鞋山、張陵山等古文化遺址,都發現了良渚文化層疊壓在崧澤文化層之上的地層關系。因此,崧澤文化當早於良渚文化。
崧澤文化時期的制陶,在我國新石器諸文化中,可謂是進入了一個劃時代成就的時期。首先表現在開創了輪制陶器。其前期,已採用泥條盤迭再加慢輪整修的制陶方法。陶器的器壁比較勻稱,可見到不很挺直的輪紋。
但從中期開始,已運用陶輪快速旋輪、捏泥坯成型的製造技術,使器型規整,器壁勻薄,往往在內壁和內底遺留坯的旋痕。
同時,崧澤文化時期制陶是使用還原焰燒制陶器,由於陶器中的鐵元素是在充分供給空氣的環境下氧化燒成,而使陶器變紅。所以以紅陶為主是崧澤文化早期陶器的特色。
而崧澤文化陶器,除炊器仍為紅陶,其他器物多以灰陶為主,紅陶偶見。伴隨灰陶的燒制,還出現了一種灰胎黑衣陶。以往只知道烏黑發亮的泥質黑衣灰胎陶為良渚文化陶器的一大特色,而其實這類陶器在崧澤文化時期已經出現了。
崧澤文化陶器不僅製造技術方法較前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十分講究造型和裝飾,使器物具有濃厚的藝術氣質和神韻。
比如在一個灰坑內有一隻陶塑小肥豬。小豬憨憨的,披著一層很艷麗的紅彩,圓咕隆咚,肥頭肥腦,吻部短促,腹部圓滾下墜,四肢粗短,明顯是一隻已經被馴化、圈養的家豬,野性盪然無存。
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也曾發現過一隻陶豬,但與崧澤遺址出土的小豬相比,形態瘦癟,吻部前拱厲害,頭部狹長,前軀的比例大於後軀,「狼奔豕突」的野豬特徵還保留不少。
家豬從河姆渡文化到馬家浜文化發生的變化,證明了人類馴化和改良動物的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
可以想像,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豐富,開始人工栽培水稻,從事各種手工業,打獵、捕魚有了專門的工具。飼養家畜也已出現。遺址中有不少家豬骨骼,但都是些殘骨,無法拼成完整形狀的豬。
另外,嘉興南河浜遺址還首次發現了崧澤文化的「祭台」,並較好地揭示了這「祭台」的形成過程。結合這些特殊陶器的出現,這對進一步認識崧澤文化陶器的內涵提供了難得的信息。
從發現的出土稻穀和稻葉看來,崧澤6000多年前就能人工培植粳稻、秈稻,這時可以製造多種形狀、多種用途的陶制鼎。說明崧澤於6000年前,人們謀生已由極為原始的漁獵採摘轉為以畜牧和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了。
在崧澤發現的不少墓地陪葬品質精量大,豐富多彩,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鋤耕進入犁耕,已由使用原始石器為主的舊石器時代轉為以使用比較精製的石器為主的新石器時代,這都表示6000年前的崧澤人生產、生活、文化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階段。崧澤於1958年由農民挖塘時發現古物,1959年,崧澤村古文化遺址列為青浦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1961年和1974年對遺址的兩次有計劃挖掘,共發現了崧澤文化時期墓葬100座。
1982年,全國考古學家在杭州參加中國考古學會年會時,對崧澤文化進行了研究和討論。考古界確定崧澤文化為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的文化,特命名為「崧澤文化」。
後來,在浙江嘉興崧澤文化遺址出土的一批特殊造型的陶塑,已引起考古界的關注,繼1990年嘉興大墳遺址出土人首陶瓶之後,近年來在嘉興雀幕橋遺址、南河浜遺址出土了一批以往從未面世的陶器,如塔形壺、鷹頭壺、鳥型三足盉、六足陶龜、獸面鍾形壺及形制各異的器蓋和器座等。
2、青浦區趙巷鎮快餐多少一次
青浦區趙巷鎮快餐60一次。根據查詢相關資料趙巷鎮快餐街是美食一條街,菜品豐富多樣,價格公道優惠,味道值得回味,在趙巷鎮快餐人均價格是60元。趙巷鎮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鎮,崧澤古文化遺址就在境內,鎮中是商業零售業、批發貿易業、文化娛樂業、餐飲業、賓館業、商務服務業等多業態為一體的商業組織模式。
3、良渚文化的前身是什麼和什麼
「崧澤文化」,為中國的一種新石器文化類型,為母系氏社會向父系氏社會過渡階段,距今約5300-6000年(取自上海博物館史前文化紀年表)。1958年在青浦縣趙巷鎮崧澤村發現,1982年命名。它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與浙江寧紹平原發現的河姆渡文化一起,成為長江下游太湖流域重要的史前文化階段。
4、青浦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城隍廟蟹粉小籠真的很好吃,淮海路一定要逛逛,外灘去吹吹風也不錯
●人民廣場。(這是上海很繁華的地段,附近好幾個大型商廈,香港名店街市上海少男少女經常去購物娛樂的地方,但一般外地人很少知道)
●淮海路。(價格稍貴,但同樣很有特色,漫步在這樣繁華的老街,不僅會感嘆上海的風光無限啊...)
●南京路。(全國聞名的南京路步行街,我就不詳細介紹了吧)
●jj
club大型游戲超市。(喜歡玩游戲的學生注意:這是新開的一家上海最大的游戲超市,它宏大的外形會使你興奮不已,裡面的設施,游戲機更是全得不得了,還有運動健身區,無限量大頭貼區,燙發區,別忘了地址:共和新路大寧路交叉口(上海馬戲團旁邊))
●外灘那邊的油輪也值得坐一下,這是欣賞美麗上海灘夜景的好辦法哦~!
●城隍廟。(上海最有特色的老廟,裡面各色小吃,飾品應有盡有,不去會很遺憾的哦~!)
●另外,有的計程車司機故意坑初次來上海的外地人,會繞道遠行,下車前別忘了索要發票,這樣可以保證您的合法權益,必要時打投訴電話。
上海比較有名的小吃有城隍廟綠波廊的蟹粉小籠,西哈努克親王吃過的雞鴨血湯,西施豆腐坊。吳江路和康定路的小楊生煎。雲南路的鮮得來排骨年糕,小紹興三黃雞。另外就是有名的四大金剛。
買衣服有襄陽路服飾街,七浦路服飾街,還有就是輕紡市場。
生煎饅頭,南翔小籠包,三鮮小餛飩,油豆腐線粉湯
,開洋蔥油拌面,條頭糕薄荷糕,海棠糕,蟹殼黃~
5、近代潘氏文化名人
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中國著名社會學家、優生學家。江蘇省寶山羅店鎮人。主要從事社會學、優生學、心理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1919——1922年在北京清華留學預備班學習。1922—1926年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生物學、遺傳學,獲學士、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吳淞政治大學教務長、光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吳淞中國公學大學部社會科學院院長等職,並講授優生學、遺傳學、家庭問題、心理學和進化論課程。1934年任清華大學教授、教務長、社會學系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發現家譜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學者。他為了研究家譜,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譜,靜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說他喜歡讀他姓家譜,而不修自己家譜,潘聽了笑而不語,好事者送上檻聯「尋自身快樂,光他姓門媚」。
潘世忠:(1889--1930)江蘇青浦趙巷鄉(今屬上海市)人。中學畢業後,以勤工儉學赴法國深造,在飛行學校學習。以技術優秀獲得法蘭西國際航空聯合會證書。回國後,任航空學校教官,兼任學校工廠廠長。潛心研製各種類型飛機。以自製飛機作飛行表演,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中國第一個駕駛自製飛機的人。1915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設計的航空炸彈獲得成功。1917年張勛復辟時,駕機討伐,迫其投降。1920年1月,被任命為航空廠廠長。後以腦傷致疾卒。
潘德明:1908年生於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時寄居上海。是中國第一個以自行車和徒步形式進行環球旅行的旅行家,1930年在上海參加中國青年亞細亞旅行團,行至越南時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堅持不懈,乃以7年的時間,歷經40餘國,1937年7月返回上海。於1976年逝世,終年68歲。他有6位子女,多為畫家,大兒子潘薇生為大連人。
潘序倫:(1893-1985)中國會計學家。江蘇宜興人。20年代,在上海創辦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學校和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建國後,任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名譽校長。著譯有《會計學》、《審計學》、《勞氏成本會計》等。
潘梓年:(1893-1972)中國哲學家。江蘇宜興人。抗戰時期,在南京創辦「新華日報」,任社長近十年。建國後,曾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副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等職。全國人大代表。
潘菽:(1897-1988)中國心理學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蘇宜興人。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九三學社主要創始人之一。建國後,曾任南京大學校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長等職,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潘漢年:(1906.1.12-1977.4.14):江蘇宜興陸平村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左翼文化運動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長期領導敵區隱蔽斗爭和統戰工作,功勛卓著。上海解放後任常務副市長等職,協助陳毅市長為改造舊上海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蒙冤關押達二十餘載。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關於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的通知》確認「他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久經考驗的優秀共產黨員。政治上對黨忠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潘天壽:(1897--1971)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頤,自署阿壽、雷婆頭峰壽者、壽者,浙江寧海人。長期從事繪畫活動和美術教學。建國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擅寫意花鳥和山水畫,遠師徐渭、朱耷、原濟等,近受吳昌碩、黃賓虹影響,布局善於"造險""破險",筆墨有金石氣,樸厚勁挺,氣勢雄闊,題識跌宕疏斜,有黃道周風。能融詩、書、畫、印於一爐,形成獨自風格。又長於指頭畫。於畫史、畫論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治印談叢》、《潘天壽書畫集》等。
潘馥:山東省微山縣馬坡鎮潘庄人,幼年熟讀經書,並考取了清末的舉人。因18字上書軍餉獲批,轟動一時。被譽為江北才子。職業:北京軍政府國務院總理
6、上海市歷史遺跡可參觀的有哪些?
1、豫園位於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是江南古典園林,始建於明代嘉靖、萬曆年間,佔地三十餘畝。
園內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稱的玉玲瓏、1853年小刀會起義的指揮所點春堂,園側有城隍廟及商店街等遊客景點。 豫園在1961年開始對公眾開放,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崧澤古文化遺址
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被命名為崧澤文化,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按地層可分為上、中、下三層。20世紀60年代以來,崧澤遺址被發現。
1961年至1976年,3次發掘共揭露面積 703 平方米,發現幾何印紋陶遺存和新石器時代的居址遺跡,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1959年崧澤村古文化遺址列為青浦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龍華塔
又稱「報恩塔」,始建於三國吳赤烏十年(247年),位於上海市徐匯區龍華路2853號。龍華塔系磚木樓閣式塔,八面七層,總高41.03米(自底層圍廊地坪面算至塔尖)。龍華塔底層塔心室地面與底層圍廊地坪面高差0.44米。
每層伸出平座圍以木欄,以斗拱向外挑出飛檐,出檐甚寬,檐角懸鐵馬(俗稱銅鈴)。龍華塔在自身纖細、輕靈、飄逸的基礎上,融入了吳越文化,是中外建築文化合璧的產物。2006年5月25日,龍華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玉佛寺
位於上海市普陀區安遠路170號,因寺內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屬於禪宗臨濟法系,修習禪法,故又名玉佛禪寺。玉佛寺作為上海旅遊的十大景點之一,它雖地處繁華的市區,卻又鬧中取靜,被喻為鬧市中的一片凈土。
玉佛寺創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師。玉佛寺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199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建築保護單位。
5、靜安寺
又稱靜安古寺,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其歷史相傳最早可追溯至三國孫吳赤烏十年(247年),初名滬瀆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靜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從吳淞江畔遷入境內蘆浦沸井浜邊(今南京西路),早於上海建城。
靜安寺總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整個廟宇形成前寺後塔的格局,由大雄寶殿、天王殿、三聖殿三座主要建築構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7、趙巷的攝影工作者
趙巷先生,1929年出生於天津。從小對攝影藝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是中國較早涉足攝影技藝的老前輩之一。新中國成立之後,趙巷先生便憑借自己在攝影領域的一技之長,於1950年進入政務院新聞總署攝影局工作,長期從事黑白攝影暗室工作。1990年光榮退休。在黑白攝影暗室數十年的工作中,趙巷先生始終做一個有心人,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積極探索,刻苦鑽研,善於總結,成功地創造出了一系列具有個人特色工作經驗的暗室方法和技巧,不僅填補了我國暗室技術的多項空白,而且極大地促進和推動了中國暗室技術的革新和進步。
長期以來,趙巷先生還擔任了許多社會工作。他開拓創新,用自己的學識,服務祖國,回報社會。多次受聘應邀以教授、客座教授、兼職教授等身份在北京電影學院等全國8所院校從事教學工作,辛勤耕耘,毫無保留地傳授獨到的「黑白暗室技術」。不僅如此,趙巷先生還長期擔任《中國攝影報》的月賽評委,多次應邀出任國內重大攝影比賽的評委。
由於趙巷先生對中國攝影事業所做出的傑出貢獻,他屢獲殊榮,在攝影界久負盛名,享有「黑白王」之美譽。2006年,他還被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特殊貢獻攝影工作者」榮譽稱號。
黑白王」趙巷老先生喜收高徒
2009年2月22日,著名黑白照片暗室大師、國內攝影界享譽盛名的「黑白王」趙巷老先生在北京第六俱樂部,隆重舉行收徒儀式,收納在冶金工業從事攝影工作近三十年的劉俊傑先生為徒。
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張桐勝、中國攝協顧問陳勃、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全國政協委員、著名電視藝術家陳鐸、攝影與攝像雜志社社長溫寧、大眾攝影前總編佟樹珩、中國照相機專家錢元凱、中國攝影雜志副主編梁文川等攝影界著名人士以及新聞、文藝等各界人士70餘人參加了收徒儀式。
中國攝協副秘書長解海龍主持了拜師儀式。
收徒儀式會場簡素而隆重,中國攝影界元老吳印咸贈給趙巷先生題字「黑白世界」手跡高掛在主席台正中;徒弟劉俊傑以宣讀「崇尚師德、勤功師藝、謹遵師訓、弘揚師業」為內容的《拜師帖》開始了拜師禮儀。師父趙巷先生,引師張衛東,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張桐勝及陳勃、李光羲、陳鐸、溫寧、佟樹珩、錢元凱、解海龍、李立山、李小可等人作為證師先後在《拜師帖》上簽字見證。
徒弟向師父趙巷、師母遲慧昌行三鞠躬拜師禮,師父回贈《多師造化、藝海求真》條幅以及攝影服、攝影包為拜師紀念。
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張桐勝、中國攝協第一屆秘書長中國攝協顧問陳勃、全國政協委員李光羲、中國攝協副秘書長解海龍、引師、著名崑曲演員張衛東、特地從青島趕來的趙巷先生的徒弟、攝影師陳俊豪分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張桐勝副主席在講話中首先對趙巷先生喜收高徒表示熱烈的祝賀。希望通過師承傳授的拜師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尊師敬教的優秀傳統。張主席回顧了70年代相識趙巷先生的經歷,贊揚了趙巷先生致力於黑白暗房事業六十年,在北京電影學院等多所院校從事教學工作、辛勤耕耘培養了一代代的攝影人才的傑出業績。並期待徒弟真正把老師的黑白暗室藝術學到手,長江後浪推前浪,為我國攝影事業爭光添彩。
新徒劉俊傑先生先向來賓簡要表述了十年前通過拍攝《京津地區鼓曲藝術名家名票自然光黑白肖像集》與趙老先生相識、求教、敬慕到拜師的全部過程,和拜師敬師、不負眾望的決心。
「黑白王」趙巷先生最後發言。他說,之所以年高80還要收徒,就是期盼黑白暗房技藝後繼有人。要把學生在書本上學不到的、自己在六十年工作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徒弟們。他認為,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數碼攝影技術雖顯強勢,但是黑白膠片攝影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人們對黑白暗房理解認識已經從簡單技能提高到藝術層次,這是現代文明和人民文化修養水平提高的必然反映。趙巷先生要求自己的徒弟不僅要掌握黑白暗室的技藝,還要學習數碼攝影知識和圖像處理軟體,把黑白暗房手工操作和計算機圖像處理融會貫通。還要觸通旁類,從古典文學、詩詞歌賦汲取內涵修養;從國際攝影發展的趨勢不斷調整追求目標,做到「吾賢過吾」。
師徒二人對各位嘉賓前來參加收徒拜師儀式表示衷心感謝。
中國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解海龍作為這次活動的總策劃、證師和主持人,時而莊重嚴肅,時而幽默詼諧,啟承轉合,妙語連珠,為拜師儀式掀起一個個熱烈高潮。
劉俊傑《拜師帖》(全文)
拜師帖
晚生從事攝影近卅年,然終未得黑白暗房之精要。十年前,偶識趙老先生。雖仰慕先生「黑白王」之盛名,然不敢造次高攀。今得先生垂青,收晚生為徒,不勝榮幸之至。
徒立誓崇尚師德,勤工師藝,謹遵師訓,弘揚師業。拜師敬師,永不反悔。
言不足憑 立帖為證
徒 劉俊傑 敬立
師傅:趙巷 (簽字) 引師: 張衛東 (簽字)
證師: 張桐勝、陳勃、李光羲、陳鐸、溫寧、佟樹珩、錢元凱、解海龍、李立山、李小可(簽字)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二日
8、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1、江南絲竹
流行地域在上海、江蘇南部、浙江西部一帶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明代嘉隆年間,以魏良輔為首的戲曲音樂家們在太倉南碼頭創制崑曲水磨腔的同時,以張野塘為中堅人物組成了規模完整的絲竹樂隊,用工尺譜演奏,由崑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後逐漸形成絲竹演奏的專職班社。它與民俗活動密切結合,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後正式定名為江南絲竹。
2、青浦田山歌
是上海市青浦區的傳統民歌,當地勞動人民在耘稻、耥稻時,由一人領唱,眾人輪流接唱的田山歌,又稱吆賣山歌、落秧歌、大頭山歌。主要流傳於青浦區的趙巷、練塘等地區。
3、上海港碼頭號子
是流傳於上海市的民歌,碼頭林立的黃浦江畔傳唱的勞動者之歌。
4、上海道教音樂
是一個各樂種成分相互融匯、並具有江南地區獨特的音樂風格和豐富道教色彩的音樂。它伴隨著上海道教浩繁的齋醮科儀的進行,靈活巧妙地在各種場合穿插運用,有時鼓聲震天,氣勢磅礴,以示召神遣將、鎮邪驅魔;有時絲竹雅奏,餘音繞梁,使人身心清靜,如入縹緲之境。
5、孫文明民間二胡曲及演奏技藝
是民間音樂瑰寶。國內外的有關專家對孫文明的民間二胡曲及其演奏藝術有很高的評價。
9、上海市青浦區規劃和土地管理局的歷史保護街區和古文化遺址名單
崧澤遺址 青浦區趙巷鎮崧澤村.
寺前村遺址 青浦區大盈天一村
劉夏遺址 青浦區徐涇鎮劉夏天一村
金山墳遺址 青浦區蒸淀大蒸村
福泉山遺址 青浦區重固鎮
果園村遺址 青浦區鳳溪果園村
凌家角遺址 青浦區沈巷凌家角村
樂泉村遺址 青浦區小蒸樂泉村
千步村遺址 青浦區趙巷鎮千步村
泖塔遺址 青浦區沈巷泖島
駱駝墩遺址 青浦區重固鎮中新村
塘郁遺址 青浦鎮城東區農業研究所旁
10、上海有哪些文化遺址
名稱
時期
地點
公布日期
崧澤古文化遺址
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
青浦縣趙巷鄉崧澤村北
1977年12月7日
福泉山古文化遺址
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
青浦縣重固鎮福泉山及周圍
1984年5月4日
亭林古文化遺址
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
金山縣亭林鎮西
1977年12月7日
查山古文化遺址
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
金山縣山陽鄉查山東麓
寺前村古文化遺址
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
青浦縣新橋鄉孔宅村北
招賢浜古文化遺址
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
金山縣亭新鄉新開河西岸
1984年5月4日
馬橋古文化遺址
新石器時代和春秋戰國時期
閔行區馬橋鄉俞塘村
1977年12月7日
柘林古文化遺址
新石器時代
奉賢縣柘林
金山墳古文化遺址
新石器時代和春秋戰國時期
青浦縣蒸淀鄉大蒸村東北大蒸塘西岸
廣富林古文化遺址
新石器時代和春秋戰國時期
松江縣佘山鄉廣富林村西村北
1984年5月4日
湯廟村古文化遺址
新石器時代和秦漢時期
松江縣昆岡鄉湯廟村西南
1977年12月7日
平原村古文化遺址
商周時期
松江縣天馬鄉機山平原村東南
劉夏古文化遺址
西周至春秋戰國
青浦縣徐涇鄉劉更村
戚家墩古文化遺址
春秋戰國和西漢
金山縣山陽鄉戚家墩附近海塘內外西側
老寶山城遺址
清
浦東新區高橋鎮
1984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