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雲南紅河做七的風俗

雲南紅河做七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1-10 20:52:04

1、雲南紅河州的風俗習慣

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

滾滾紅河水,奏響了紅河州華麗而動聽的人義樂章;哈尼梯田宛如一級級跳動的音階,彈奏著紅河千古風韻;中原義化的千古風流和邊地文化的千年積淀,交融成華夏文明的絢麗華章;巍巍哀牢山,譜寫出紅河州瑰麗而浪漫的自然詩篇來到生機勃勃的紅河,讓人彷彿感覺到風也是綠色的。登臨同家級自然保護區屏邊大圍山,置身雲海綠洲,盡享天然「氧吧」;探尋喀斯特地貌千古溶洞,阿廬古洞、燕子洞、白龍洞會把您引入迷離恍惚的夢幻世界;在國家一類口岸河口南溪河漂流,會讓您過足有驚無險的漂流癮;南國的熱帶雨林,四季常青,會讓人心中平添幾許詩情畫意。

我州有10個世居民族,每個民族都有獨特的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組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畫卷。哈尼族的「十月年」、「長街宴」、「乞扎扎節」、彝族的「阿細跳月」、傣族的「潑水節」、苗族的「採花山、瑤族的「盤王節」等民風民俗傳統節日,彰顯著各族人民的民族風情和特色義化……

「蘑菇房」——哈尼人的搖籃

「蘑菇房」的設計與建築均融人了哈尼先人的勤勞與智慧。哈尼「蘑菇房」因其特別的結構形式,具有良好的保溫散熱性能:即使是寒氣襲人的嚴冬,屋裡也會暖融融的;而在赤日炎炎的夏天,裡面卻十分涼爽。

「蘑菇房」內部分三層:底層用來關馬圈牛,堆放谷船、犁耙等農具;頂層用以置放糧食柴草之類;而中間的樓板層就足主人居住的地方了,做飯、休息、會客均在此層,此層一側有一道小木門外通平曬台。中間一層是「蘑菇房」的主體部位,其設置很有特色,尤其是正中央那長年炯火不斷的長方形火塘。火塘象徵著哈尼人火一樣的性格,似人火一樣的熱情,以及民族的興旺發達。倘若您來到這古老的民居之中,好客的主人便會邀請您圍坐火塘邊,讓您吸上一陣長長的水煙筒,飲上一杯熱騰騰的糯米香茶,喝上一碗香噴噴的「悶鍋酒」。趁著酒興男主人「哈八惹(酒歌)」的嗓門敞開了,向你展示出哈尼人像哀牢山竹子一樣有枝有節有根的古今,並祝願賓客吉祥如願,情深誼長。火塘邊,延續著一段段哈尼人的歷史……

「長街宴"——神州一絕

「長街宴」是一種古老而又獨特的哈尼族民間宴席,至今仍流傳於哈尼族山寨中,它是哈尼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昂瑪突」的主體儀式。

哈尼族節日較多,文化內涵獨特豐蘊。節口一般都結合梯田農耕時令和重要農耕活動,並與民族祭祀活動緊密相連。其中,最主要的「昂瑪突」、「矻扎扎」和「十月年」3大節日。

「昂瑪突」:意為祭寨神。在哈尼族地區,「昂瑪突」是各村對寨神最隆重的集體公祭,一般在農歷二月第一個屬龍日進行,是一年農耕生產全面開始的標志性節日,是農忙勞動開始前對神最盛大的祭祀和哈尼族身心的放鬆。「昂瑪突」一結束,緊張繁忙的春耕生產就全面展開。節日活動以「寨神祭祀儀典」和極具特色的「長街宴」為高潮。寨神祭祀活動在本村「寨神林」中舉行。「昂瑪突」一般過節3天。

「矻扎扎」也叫六月年,是由哈尼族村寨驅除邪神,保佑人丁平安、六畜興旺的祭祀活動發展來的,於每年農歷六月的頭一個屬狗日至屬鼠日過節。節日期間,哈尼族在各村寨、村頭或村子中心選擇寬敞的草坪作為歡度節日的娛樂場地,在那裡支起磨秋、大鼓、鞦韆,並翻修神房,殺牛祭祀。家家戶戶舂粑粑、煮糯米飯、喝燜鍋酒;青年人穿上五彩繽紛、絢麗鮮艷的服裝,成群結隊地聚集在磨秋場上打磨秋、盪鞦韆,歡度節日。為期3天的節日結束時,全寨的人穿著節日盛裝到磨秋場上,歡度節日的哈尼人沉浸在狂歡中。

「十月年」義稱「甘通通」,是哈尼族最盛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十月是哈尼族歷法中的歲末年首,「十月年」足哈尼人歡慶豐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的祭祀和民族狂歡節,每年農歷十月的第一個屬龍口至屬馬日為節期。節日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殺豬殺雞、做湯圓、舂粑粑、敬天地、獻祖宗。親戚朋友之間互相請客吃飯,互致節日的祝賀。青年男女邀約山上,彈三弦、吹巴烏、對山歌,談情說愛,尋覓知音。

花腰歌舞:民族風情綻奇葩

在石屏縣北部山區,聚居著彝族尼蘇「花腰人」,因婦女身上穿符花朵綴滿、秀麗獨特的服飾,所以有了「化腰」這一稱謂,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彝族花腰人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花腰歌舞便是其中最為耀眼的一朵奇葩。

花腰歌舞,彝活稱「則比」,俗稱「跳樂」。大體可分為兩類:雜調和大團樂。化腰歌舞的特色是:邊唱邊跳,一詞一調,一調一舞,舞步各異,變化多樣,舞蹈人數眾多,氣氛異常熱烈歡怏,感染力強,、各村各寨,自成一體。仡腰歌舞以數人、十幾人不等圍圈而跳,四弦伴奏,舞者胸前拍掌合樂,邊唱邊舞。舞步多變,順腳、合腳、勾腳、叉腳、晃腳、甩腳、半蹲、擺腚、崴膝,各種動作組合交義,變化無窮,場面氣氛十分熱烈歡快。

「仰阿娜」——奕車人的「情人節」

「奕車」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他們主要生活在紅河縣羊街鄉一帶。奕乍人有許多傳統的民族節日,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數哈尼族情人節——「仰阿娜」姑娘節,每年農歷三月插秧完畢後的第一個屬猴日,奕車人都要舉行「三月節」.外界稱「姑娘節」,哈尼語稱「仰阿娜」。那是在勞作後,男女青年的一個大型社交活動,是個淡情說愛,醞釀愛情果實的盛會。

今年的「仰阿娜」定在5月1日。這一天,晴空萬里,在大羊街鄉的廣場上舉行了文藝演出後,所有盛裝打扮的奕車青年男女都紛紛向「姑娘山」前進,開始他們的「愛情約會」。整座姑娘山滿是歡歌笑語,從山腳到山頭,各種活動都以其獨特的方式進行著。山頂上,勇敢的奕車青年邊唱著悠揚古老的曲調,邊舉起一杯美酒,從圍坐的酒席上站起,大膽地向坐在對面所心儀的姑娘以歌示愛,並請姑娘喝下他手中的美酒,接受他的情誼。

而另一邊,陣陣鏗鏘有力而節奏明快的鼓聲告訴我們正有奕車男女在跳舞狂歡。男子打起傳統的牛皮鼓,「咚咚咚咚」,那是他們在向天神傳達信息,而奕車男女,兩兩成對,手舞足蹈。整座山頭人頭攢動,奕車姑娘身佩的串串銀飾隨風而動,在望不清的密林里讓人一聽便知是她們來了;奕車男子的歌聲則穿山越林直傳進姑娘的心中,不知又是在向誰表達愛意……

「仰阿娜」從千年前奕車人遷徙至此就開始每年都進行著。「仰」意為眾人聚集,「阿」意為玩樂,「娜」意為休息。母系社會的影響對奕車人至今仍存,奕車人十分尊崇女性,又因為節日以姑娘為主,所以稱為「姑娘節」。

「男人節」——演繹傣族、壯族的民俗傳奇

地處中越邊境線上的者米鄉是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的一個偏遠山鄉,這里居住著傣族、壯族、拉祜族等6個少數民族。每年的農歷二月初,者米鄉的傣族、壯族同胞都要歡度自己的傳統節日——「男人節」。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為抵禦外來侵擾、保衛家園,男人們自發地組織起來,拿起刀槍投入戰斗。當取得勝利,凱旋歸來的時候,傳統的春節已經過去1個月,為慰勞英雄,哀悼犧牲的壯士,女人們相約在農歷正月底到二月初,特地為男人們舉行比春節還隆重的慶祝活動,取名「男人節」。從此,「男人節」便延續至今。

2、做七是什麼意思啊?

做七,亦稱「齋七」、「理七」、「燒七」、「作七」、「做一日」、「七七」等。舊時漢族喪葬風俗,流行於全國各地。即人死後(或出殯後),於「頭七」起即設立靈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設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靈止。

"做七"期間的具體禮儀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在廣州一帶,舊喪俗中的第五個七天,必須由外嫁女回來,這一天的費用完全由外嫁女負擔,如果死者沒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孫女來做。人死後的第一個七天、第三個七天和第七個七天,叫做"大七"。

在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習俗,就是說在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兒和媳婦們,每人各自提一隻燈籠,在規定的儀式中飛也似地賽跑,爭取第一個跑回家,俗稱"爭英雄",認為這樣死者靈魂能庇佑降福。因為人們認為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仍然和活人一樣有情感。

(2)雲南紅河做七的風俗擴展資料:

除了做七外,還有許多其它祭奠活動。死後60日,要舉行「六旬祭」,祭儀略同做七。福州在「六旬祭」時,於盛滿清水的臉盆中放一隻抽空蛋黃、蛋清貌似完好的空雞蛋一起祭祀。

俗雲人死後60天,亡魂要經過陰府奈河橋,當他從奈河中撈起此漂浮的雞蛋時,發現指甲全部脫落,才知自己已經死亡。供奉空雞蛋之俗即源於此。死後百日,又要奉行「百日祭」。死後1周年,奉行「周年祭」,古稱「小祥」。死後3年,舉行「三年祭」,古稱「大祥」。

3、雲南紅河州有什麼習俗

要看是什麼少數民族而定。
彝族
彝族古籍文獻豐富,全州散存於民間的彝文古籍二千多卷,著名文獻有《尼蘇奪節》、《彝族創世紀》、《太陽歷》等。經典的舞蹈有哈尼族的芒鼓舞、樂作舞,彝族阿細跳月、煙盒舞,苗族蘆笙舞等。
經典音樂有石屏彝族的海菜腔等。《哈尼四季生產調》、哈尼族多聲部音樂、彝族煙盒舞、彝族海菜腔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民族樂器有彝族的巴烏、口弦,苗族的蘆笙,傣族的葫蘆絲等。圖騰崇拜有哈尼族的祭龍,彝族的祭火、祭山等。

哈尼族
哈尼族是雲南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紅河州的哈尼族人口69萬人(2004年統計數據),佔全國哈尼族總人口的48.9%,主要聚居於紅河南岸紅河、綠春、元陽、金平縣和建水縣部分地區,自稱和他稱有「哈尼」、「糯比」、「糯美」、「奕車」、「白宏」、「臘味」、「阿梭」、「布都」、「期的」、「各和」、「碧約」、「卡多」、「哈歐」、「西摩洛」、等十餘種。自稱稱謂多源於祖先名,有的源於居地名,或服飾、圖騰及其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一稱哈尼族。
哈尼族有悠久的歷史,與彝族、拉祜族永源於古代的諸羌部落。隋唐時期,哈尼族與彝族的先民同被成為「烏蠻」部落。當時,滇南、滇東北的「烏蠻」部落,被成為「南中」、「三十七蠻部」,其中「因遠」、「思陀」、「溪處」、「落恐」、「王弄」等七部多為「和蠻」(「和泥」),為哈尼族的先民。公元937年,南詔通海節度使段思平曾聯合「三十七部」進軍大理,推翻了篡奪南詔政權的「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哈尼族的社會形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已基本進入封建社會,由於歷史等方面的原因,紅河南岸的哈尼族地區仍處於封建領主經濟向地主經濟過渡的地區。
哈尼語屬漢藏語系緬語族彝語支。內部又分不同的方言和若干土語。紅河州哈尼族的語言屬哈(尼)僾(尼)方言。哈尼族無文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黨和政府幫助創造了拼音文字。
哈尼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十月年和六月節,十月年稱為「扎勒特」(「扎勒特」意即捏做糯米面團子),一般從陰歷十月的第一個辰龍日起,至申猴日止,歷時6天。農歷五月歡度「苦扎扎」(即六月節),節日3-5天。一般以農歷五月的第一個申猴日為節日的第一天(也有的地區在「火把節」期間或農歷四月底)。

苗族
苗族是遷入自治州較晚的一個民族,人口25.3萬(2004年統計數據),主要聚居於屏邊、金平、河口、蒙自等縣。自稱有「蒙」、「蒙豆」、「蒙細」等。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文。由於長期和漢族人民交往,許多苗族兼通漢語,語言中也有不少漢語詞彙。苗族居住的高山,一般水源不多,土地貧瘠,只能種植玉米、蕎子等旱地作物,然而地域廣闊,草場豐富,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便利條件,因此,苗族除從事農耕外,還大量飼養黃牛、馱馬。服飾,各地不完全相同,婦女的衣著更是多樣。婦女擅長紡織、綉花、蠟染、工藝精緻、富有民族特色。苗族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內容廣泛。重大節日有每年農歷正月初五舉行的「踩花山」。
哈尼矻扎扎節
矻扎扎亦稱「苦扎扎」,哈尼語為Kuq zaq zaq。節日名。是哈尼族的「四大」(干通通、矻扎扎、昂瑪突、福思扎)傳統節日之一,主要是祭「俄咀阿培」。此節日活動與梯田栽插節令有關,是一次全寨性的宗教祭祀活動,因而各地過節時間不盡一致。按照傳統習慣每年農歷六月頭一輪屬鼠日開始過節,節期為三天。節日頭天,全村統一殺頭牛或豬,肉按戶平均分配,各家分別祭祖。節日期間,互相走親串戚,互送供品,祭獻祖宗。年輕人穿上節日盛裝到村邊磨秋場攆磨秋,打鞦韆,跳舞唱歌。節日的第二、三天,各村寨的年輕人,組成攆磨秋隊,個個都穿上最漂亮的節日盛裝,逐村逐寨地攆磨秋。每到一地又唱又跳,並表演打磨秋絕技,直到日落西山方返回,以此預祝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人畜興旺,家家戶戶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彝族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是所有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火把節多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火把節」一詞是漢學者根據節日活動時「夷人以火炬」度節來命名的。火把節的原生形態,簡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徵。彝族每年分陰陽兩截為四季的十獸歷法,陽年年尾的「天地匯合節」是殺牛祭天(太陽神)有招魂,載歌載舞;陰年年尾「上下聯節」,以祭祖狩獵為主。每年陰陽兩個過年日按太陽回北或到南端,但星柄還沒有正上指或正下指的時間差來確定。每個過年日一般3-5天。十月歷每月36天,分上、中、下三旬,每旬12天。火把節是彝歷秋季的的開始,因此,「六月二十四」的節日來源於每月36天的彝族十月獸歷,並有深奧的哲學含義。它用歷法固定節日,同時又可以通過節日推算歷法。其中「六、二、四」三個數,六指陰年的起點,二是陰陽兩截,四指四季。

紅河各地彝族火把節的時間相對統一,均為夏歷六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日三天。活動內容有殺牛祭太陽神、祭祖先山神、招魂驅鬼等活動。現在的活動內容主要演變為摔跤、鬥牛、歌舞比賽等娛樂活動。

4、民間親人亡故後都有「做七」的風俗,七在喪俗中的尊貴因何而來?

七在上述中的尊貴,是因為七這個數字本身在我國文化傳統中就具有特別的意義。而如果是針對民間親人亡故,「頭七」是因為「七」字的輪回之意

我們都知道,人有三魂七魄,而三魂會在我們辦喪事的那三天逐漸消散,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舉辦喪事的原因之一。

據我們這邊的說法,辦喪事的,這三天是因為死去的人的意識還沒有完全消散,我們敲鑼打鼓哀悼他,是向他表達我們對他的懷念以及尊重。同時也是為他指引一條離開的路,所以葬禮中有一個環節稱作為「送葬」。

而七魄作為人的靈魂的一部分,他會在這七天之內在人間游盪,在頭七那一天回到家中,最後再消散。所以七便有輪回之意,而且我沒也知道因為這個的關系,出生的嬰兒都有「洗七」這一習俗。

對我們來說,一周是七天,晚返輪回。所以七這個數字本身就特別的不一樣,具有特別的含義。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都已經開始不太相信這些,都開始將它當作封建迷信。

但是仍然作為一個傳統保留下來了,並不是相信,這些真的有什麼作用。而是對於長久以來所傳下來的習俗的一個尊重,當然,現在也有很多的地方已經不興這些東西了。

相信與不相信,都看個人的觀點如果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輪回,那可能就真的存在。你不相信世界上輪回,那麼就好好的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畢竟生命只有一次,難得又可貴。

5、中國死人「做七」的風俗是怎樣產生的?

你好:
做七,亦稱燒七、齋七、理七、七七齋等,是民間常見的祭奠習俗。其大致內容是:人死後,親屬每七天設齋會奠祭(或稱追薦)一次,前後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間俗信對此尚有種種講究,如第一個「七」稱頭七,例由兒子為亡父(母)設木主焚紙錢,延請和尚誦經;二七則請道士還受生經;三七、四七俗稱「散七」,可由外甥、侄輩來做;五七倍受重視,另有「回煞」儀式;六七由女兒備酒飯,無女則由侄女;七七稱「斷七」,由喪家供奉酒菜祭奠,並誦經除靈等。事實上,做七習俗並不是儒家所倡導的傳統喪葬禮俗的內容。有關做七習俗的來源及其信仰內涵等問題,至今聚論紛紜,尚無定論。

民間相傳,做七習俗始於唐初,大致情節是:唐太宗李世民臨終前曾囑咐太子:死後每隔七天須由親人為其擺一次薦宴,燒一回紙錢,前後共七次,至七七四十九天止,使其靈魂得以順利超度。其中「五七」的置辦,尤應豐盛,等等。太宗死後,太子遵旨一一照辦。其後公卿百姓紛紛仿效,由此形成做七習俗。這種故事當然於史無征。有人指出,做七習俗雖然自唐初起盛行,但早在南北朝時已見有關記載,《北史·胡國珍傳》:「國珍年雖篤老,而雅佛法」,及薨,「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北齊書·孫靈暉傳》:「從(南陽王)綽死後,每至七日及百日終,靈暉恆為綽請僧設齋。」

根據上述記載和其他若干資料,學者多認為做七習俗來源於生緣說,大約在佛教傳至東漢後到南北朝這段時期內形成,從唐初起突破信眾范圍,走向世俗化。為何要規定「七」為忌日?謂人生有六道流轉,在一個人死此生彼之間,有一個「中陰身」階段,如童子形,在陰間尋求生緣,以七日為一期;若七日終,仍未尋到生緣,則可以更續七日,到第七個七日終,必生一處(見《瑜珈論》)。所以在這七七四十九天中,必須逢七舉行超度、祭奠。這種由佛教「生緣說」催生的做七習俗之所以在南北朝時形成,自然應視作當時佛教盛行的產物。唐人李翱曾撰《去佛齋說》,對做七習俗及其理論依據予以駁斥,其根據之一便是「傷禮」,不合儒家對人情哀戚的講求,這也能反證做七本是佛家的事。

相反,也有人認為做七習俗本於道教。從該俗的實踐看,做七既請僧眾誦經,也請道士誦經,而民間關於做七由來的種種解釋,多與道教的地獄結構及功能的宣傳相吻合。清趙翼在《陔余叢考》卷三十二還結合做七習俗起於元魏、北齊的歷史背景來對此論證:「按元魏時,道士寇謙之教盛行,而道家煉丹拜斗,率以七七四十九日為斷,遂推其法於送終,而有此七七之制耳。」他還引證《韓琦君臣相遇傳》:宋仁宗駕崩,英宗初即位。光獻太後對宰臣韓琦說:「當初立他(指英宗)為皇太子時,臣僚多有言不當立者。恐他見後心裡不好,昨因齋七,並焚於錢爐矣。」這個引證別有深意——眾所周知,宋朝自太宗以後,道教一直備受尊崇,到真宗時更受到無與倫比的偏愛,還出現一個所謂「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趙玄朗,成為趙宋皇家的祖宗,從而使道教躍居「國教」地位。如果做七是佛教所創,很難想像會替已故皇帝行此奠儀的。

還有人認為做七習俗源自先秦時代的「魂魄聚散說」:人之初生,以七日為臘,一臘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做七的意義就是祭送死者。此外如天以陰陽二氣及金、木、水、火、土五行演生萬物,謂「七政」,人得陰陽、五常而有「七情」,故天之道惟七,人之氣亦惟七;以及《易·系·復》曰「七日來復」,《禮記·檀弓上》日「水漿不入口者七日」,都是本此道理而來,也都是後世做七習俗的信仰內涵所在。不過這些觀念和舊禮又是怎麼具體變成做七習俗的呢?仍是一個迄今無人作出說明的疑問。

還有人推測,做七習俗的原型是「虞祭」,即周代時「國人」於父母葬後迎其魂靈於殯宮的祭祀儀式,「虞」就是「安」的意思,即使亡者之靈得到安息。按禮制規定,舉行虞祭的時間和次數因死者地位的不同而有區別,士之喪三虞,大夫之喪五虞,諸侯之喪七虞,每次虞祭皆以七日為期。到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晚期,大夫都僭用諸侯的七虞之禮。再往後,秦並六國,改朝換代,只要有條件誰舉辦七虞都行,最終流變成了通行民間的做七習俗。

6、民間人死後要做七七是什麼意思

七七是指七七四十九天這個民間習俗。

七七四十九天來源於佛教,就是從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為一個祭日,稱為「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計49天。學者多認為燒七習俗來源於生緣說,大約在佛教傳至東漢後到南北朝這段時期內形成,從唐初起突破信眾范圍,走向世俗化。

民間的「七七四十九天回煞」儀式:

民間還有一個「回煞」(又名「回殃」、「出煞」)儀式。據說人死後陰魂還留在家裡,「回煞」就是閻王在七七四十九天內的某個時辰,要差鬼卒勾取魂魄去陰曹地府;還有一種說法,人死後其魂魄猶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陰魂要回家一次。「出煞」的日期和時辰,由陰陽先生根據死者的生辰和死亡時間算定。

屆時,喪家把香燭酒食擺好,在地上鋪一層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檢驗死者回來的足跡。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貼紙錢一張,立在門口台階上或插於死者落氣之屋的房檐下,據說陰魂見此就會進屋。

用土罐裝一煮熟了的雞蛋置於房屋角,以此賄賂殃神(俗稱雞腳神),讓死者鬼魂在家裡多待一會兒。這時,一家老少躲得遠遠的,待規定的時間過去之後,先將一串爆竹丟進屋內,爆完才可以進家。滿百日和周年時,還要燒紙祭奠。在人死後的半年或一年時,再給死者做一次道場。

7、中國死人「做七」的風俗是怎樣產生的?

做七,亦稱燒七、齋七、理七、七七齋等,是民間常見的祭奠習俗。其大致內容是:人死後,親屬每七天設齋會奠祭(或稱追薦)一次,前後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間俗信對此尚有種種講究,如第一個「七」稱頭七,例由兒子為亡父(母)設木主焚紙錢,延請和尚誦經;二七則請道士還受生經;三七、四七俗稱「散七」,可由外甥、侄輩來做;五七倍受重視,另有「回煞」儀式;六七由女兒備酒飯,無女則由侄女;七七稱「斷七」,由喪家供奉酒菜祭奠,並誦經除靈等。事實上,做七習俗並不是儒家所倡導的傳統喪葬禮俗的內容。有關做七習俗的來源及其信仰內涵等問題,至今聚論紛紜,尚無定論。

民間相傳,做七習俗始於唐初,大致情節是:唐太宗李世民臨終前曾囑咐太子:死後每隔七天須由親人為其擺一次薦宴,燒一回紙錢,前後共七次,至七七四十九天止,使其靈魂得以順利超度。其中「五七」的置辦,尤應豐盛,等等。太宗死後,太子遵旨一一照辦。其後公卿百姓紛紛仿效,由此形成做七習俗。這種故事當然於史無征。有人指出,做七習俗雖然自唐初起盛行,但早在南北朝時已見有關記載,《北史·胡國珍傳》:「國珍年雖篤老,而雅佛法」,及薨,「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北齊書·孫靈暉傳》:「從(南陽王)綽死後,每至七日及百日終,靈暉恆為綽請僧設齋。」

根據上述記載和其他若干資料,學者多認為做七習俗來源於生緣說,大約在佛教傳至東漢後到南北朝這段時期內形成,從唐初起突破信眾范圍,走向世俗化。為何要規定「七」為忌日?謂人生有六道流轉,在一個人死此生彼之間,有一個「中陰身」階段,如童子形,在陰間尋求生緣,以七日為一期;若七日終,仍未尋到生緣,則可以更續七日,到第七個七日終,必生一處(見《瑜珈論》)。所以在這七七四十九天中,必須逢七舉行超度、祭奠。這種由佛教「生緣說」催生的做七習俗之所以在南北朝時形成,自然應視作當時佛教盛行的產物。唐人李翱曾撰《去佛齋說》,對做七習俗及其理論依據予以駁斥,其根據之一便是「傷禮」,不合儒家對人情哀戚的講求,這也能反證做七本是佛家的事。

相反,也有人認為做七習俗本於道教。從該俗的實踐看,做七既請僧眾誦經,也請道士誦經,而民間關於做七由來的種種解釋,多與道教的地獄結構及功能的宣傳相吻合。清趙翼在《陔余叢考》卷三十二還結合做七習俗起於元魏、北齊的歷史背景來對此論證:「按元魏時,道士寇謙之教盛行,而道家煉丹拜斗,率以七七四十九日為斷,遂推其法於送終,而有此七七之制耳。」他還引證《韓琦君臣相遇傳》:宋仁宗駕崩,英宗初即位。光獻太後對宰臣韓琦說:「當初立他(指英宗)為皇太子時,臣僚多有言不當立者。恐他見後心裡不好,昨因齋七,並焚於錢爐矣。」這個引證別有深意——眾所周知,宋朝自太宗以後,道教一直備受尊崇,到真宗時更受到無與倫比的偏愛,還出現一個所謂「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趙玄朗,成為趙宋皇家的祖宗,從而使道教躍居「國教」地位。如果做七是佛教所創,很難想像會替已故皇帝行此奠儀的。

還有人認為做七習俗源自先秦時代的「魂魄聚散說」:人之初生,以七日為臘,一臘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做七的意義就是祭送死者。此外如天以陰陽二氣及金、木、水、火、土五行演生萬物,謂「七政」,人得陰陽、五常而有「七情」,故天之道惟七,人之氣亦惟七;以及《易·系·復》曰「七日來復」,《禮記·檀弓上》日「水漿不入口者七日」,都是本此道理而來,也都是後世做七習俗的信仰內涵所在。不過這些觀念和舊禮又是怎麼具體變成做七習俗的呢?仍是一個迄今無人作出說明的疑問。

還有人推測,做七習俗的原型是「虞祭」,即周代時「國人」於父母葬後迎其魂靈於殯宮的祭祀儀式,「虞」就是「安」的意思,即使亡者之靈得到安息。按禮制規定,舉行虞祭的時間和次數因死者地位的不同而有區別,士之喪三虞,大夫之喪五虞,諸侯之喪七虞,每次虞祭皆以七日為期。到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晚期,大夫都僭用諸侯的七虞之禮。再往後,秦並六國,改朝換代,只要有條件誰舉辦七虞都行,最終流變成了通行民間的做七習俗。

8、在古代喪俗中,為什麼都有「做七」的風俗?

改朝換代,只要有條件誰舉辦七虞都行,最終流變成了通行民間的做七習俗。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