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江陰娶風俗

江陰娶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1-10 13:48:27

1、江陰有哪些習俗?

江陰集場
作為一種漢族民俗文化活動,城鄉廟會節場由來已久,昔時帶有濃厚封建迷信色彩。人們為祈求神靈保佑,消災降福,擇定傳說中某個菩薩的生日,在廟會演戲酬神。更有迎神賽會,燒香念佛,民間雜耍紛呈,於是商販雲集,買賣興隆,沿襲成俗。廟會之日,家家備菜。如山觀的香山,有大小廟宇8座,從清咸豐年間起,農歷三月十五為廟會節場,各路菩薩被抬出,更換新袍,接受祭祀,然後按古時官場,全副執事儀仗,掮旗打傘,浩浩盪盪"出會"。其中夾著漢族民間文藝"盪盪船"、"茶酒擔"、"踩高蹺"、台閣"仙牛打水"等。整座香山連同周圍倉廩橋、占文橋、三甲里、王家埭4個小集鎮熱鬧非凡,農民們趁此一年一度節場,買回自己所需農具和日用品。江陰君山農歷三月廿七、廿八廟會節場,盛行拜香會。各鄉善男信女,結隊成群,手捧香凳,頂禮膜拜,稱為"文香";更有"吊肉香"者,用多枚鋼針勾在臂膀上,下掛銅鑼、香爐,最重達50餘公斤,稱為"武香"。全城路之為塞,是日物資交流興旺,店家莫不利市數倍。
從1953年起,江陰縣人民政府為了活躍農村經濟,積極提倡利用各地廟會之日,舉辦城鄉物資交流會,人們習慣仍稱為"節場"。買賣商品,走親訪友,結合演戲、放電影、體育比賽,內容更新,備受人民群眾歡迎。
過了元宵節,江陰各地就陸續開始集場了!從農歷二月初八到八月二十八,江陰大大小小有40多個集場。

2、江陰風俗的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從初一至初五,民間均有約定俗成、名目繁多的節日活動。正月初一凌晨,須燃放爆竹,稱為「開門炮仗」,取「開門迎春,指日高升」的口彩,亦有「驅病消災」之意。合家老小穿戴一新,在家長的帶領下,祭天地,拜祖宗。然後,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給孩子發「壓歲錢」。早餐吃團圓、糕饅,取「合家團圓,步步高升」的吉利。善男信女清晨前往寺廟,焚香膜拜。更有虔誠者爭先趕到廟里燒頭香,以討大吉大利。中午吃面,意兆長壽。晚餐燜食除夕所剩飯菜,寓意「年年有餘」。入夜早睡,就寢不點燈。年初一這天,忌動剪刀,禁掃地,也不能外出倒垃圾,否則會被看作倒掉財運。初二開始走親訪友,相互拜年賀節,江陰有「拜年拜到正月半」之說。正月初五為「路頭菩薩生日」,清晨接「路頭」,請「財神」,晚了怕被別人搶走,所以從初四半夜至初五黎明,爆竹聲不絕於耳。年初五這天,商店店主要請全體伙計吃「路頭酒」,店主如要辭退夥計,便以吃雞頭的方式在酒席上確定下來。 舊時從初六起,大小商店開始營業,稱為「小開門」,正月十八過後,稱為「大開門」。
祭祖
說到習俗,江陰的風俗還是沒多大區別,大致和其他地方一樣。江陰人一般會在年前祭拜祖宗又叫過年,但必須先撣過灰塵,蜘蛛網後才可以祭拜。具體要有魚有肉,豆腐百葉,青菜,年糕饅頭,豆芽,鯿魚,共十幾道菜,還要等香燒完化紙錢,經。最後放爆竹關門,然後家裡就不能有人出去了。可是婆婆家就和我們家不一樣,他們不像我家必須要十幾個菜,也不需要等香燒完再化紙錢。年初一要吃團圓,整個年頭年尾都要放爆竹,開門爆竹和關門炮仗。年初二一般是給娘舅拜年,然後到正月十五也要吃團圓。之後年就算過完了。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撣蛛網。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我們叫大掃除
而且我們這兒必須要打掃好衛生,撣灰塵,蛛網後才可以請老祖宗吃年夜飯,你們要祭祖嗎? 我們的祭祖,請老祖宗吃年夜飯必須要准備年糕,饅頭,還要魚肉等共十幾道菜系,准備洗臉盆,毛巾,還要敬三回酒,我家是共三十六個酒盅,然後盛飯,燒紙錢,經,等一切完後也就是老祖宗吃完才能收拾桌子,最後自己家人才可以吃晚飯,吃完收拾完還要放關門炮仗,放過就要關門,不能出去了。
貼春聯
不過現在好像年輕人都不講究了,也不是家家戶戶都貼了。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不過這個福到還是幾乎家家都會帖的,還有的人家貼那種福娃,一對的恭喜發財的那種人像。
除夕
農歷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布新。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我們家都是吃完年夜飯一起看春晚等待新年的到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吃年糕 ,團子,餛飩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一年比一年高,也叫步步高。現在的年糕已經多樣化了,血糯的等。以前我們家是做年糕,現在吃得少了,就買現成的。還有的地方要做團子,吃餛飩。我們家餛飩是必包的,團子就買現成的。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我們家一般都是老爸放,現在老公偶爾也會放。
吃團圓
年初一早上我們這都要吃團圓,那種小小的,加點紅糖。也有的還要蒸年糕,饅頭,記憶中小時候就是也吃年糕,饅頭的,現在好像隨意了,但團圓還是家家都吃得。 江陰春節期間的吃,包涵著深厚的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寄託著人們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追求。吃什麼?怎樣吃?大有一番講究。特別是:每道菜點除了有自己的名字外,還有一個吉祥的稱謂和寓意。
以下是江陰菜系的寓意:
1、糕,稱為:「年糕」,寓意:職位、收入、年齡年年增高。
2、團子、團元,寓意:合家團圓、萬事圓滿。
3、餛飩,稱謂:「堆財」,寓意:財寶不斷進門,整整齊齊堆放在家中。
4、面條,稱謂:「壽面」、「銀線」,寓意:身體健康、長壽八百,做什麼都能賺錢,好友眾多、往來不斷。
5、水芹(切成寸段),稱謂:「稱心」,寓意:事事稱心、處處稱心。
6、黃豆牙,稱謂:「如意」,寓意:事事如意,時時如意。
7、水芹炒(拌)豆芽,稱謂:「稱心如意」,寓意:心想事成、事事稱心、件件如意。這個和鯿魚一樣祭祖也常用。
8、紅白蘿卜條,稱謂:「興隆」,寓意:事業興盛隆昌、金條銀條滿屋。
9、蔥,稱謂:「聰明」,寓意:天資良好、頭腦發達、接收知識能力強。
10、河蝦,稱謂:「彎彎順」,寓意:辦事即使遇到曲折也會順利地辦得紅紅火火。
11、鰱魚:稱謂:「連年有餘」,寓意:家境良好、年年有餘糧、余錢。
12、鯽魚:稱謂:「節約有餘」,寓意:勤儉持家,有積蓄、有盈餘。
13、芋艿和魚頭,稱謂:「遇頭」(機會),寓意:機遇眾多,有良好的發展空間。
14、豬肝,稱謂:「珠冠」,寓意:頭戴珠冠、地位顯赫。
15、豬耳,稱謂:「順風」,寓意:辦事一路順風。
16、豬舌,稱謂:「賺頭」,寓意: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17、豬頭肉,寓意:永爭第一、位居頭牌。
18、豬蹄,稱謂:「招財」,寓意:財運招手即來。一般會和肉圓一起煲湯,裡面加木耳,等,家家不同,個人喜好。
19、扣肉或走油肉,稱謂:「元寶肉」,寓意:家中富足,元寶常存。幾乎每家請客吃飯都必備的菜。
20、荷包蛋,稱謂:「錢包」、「元寶」、「金寶」(進寶),寓意:財運亨通、收入豐厚。
21、總篤,稱謂:「全家福」,寓意:合家團聚、福壽臨門。和現在的火鍋一樣的,裡面什麼都可以放。
22、筍干,稱謂:「陞官」,寓意:仕途順暢,職位不斷上升。
23、發菜,稱謂:「發財」,寓意:財運旺盛、財帛豐盈。
24、蓮心,稱謂:「連心」,寓意:同心合力、心心相連。
25、花生,稱謂:「常生果」,寓意:健康長壽、常生不老。
26、紅棗,稱謂:「早子」,寓意:早生貴子。
27、甘蔗,稱謂:「節節甜」,寓意:一節更比一節甜,生活質量越來越好。
28、荸薺,稱謂:「馬蹄」,寓意:春風得意馬蹄急,仕途順暢、晉級快速。
29、菱角,稱謂:「玲瓏」,寓意:靈活、可愛。這個一般是長輩,外婆為將要上學的孩子准備的。
30、梨:稱謂:「伶俐」,寓意:靈活、利害。也是為塊要上學的孩子准備的,放在新書包里。
31、蘋果,稱謂:「平平安安」,寓意:太平無事。
32、芝麻,稱謂:「節節高」,寓意:生活和發展水平節節增高、越來越高。
……
江陰人春節吃的菜點有許多,不管各家各戶的經濟情況如何,有幾樣是必須吃的。
如:水果、乾果中的「紅棗」、「花生」、「甘蔗」、「蘋果」、「荸薺」、「菱角」。
冷盤中的「水芹」、「黃豆芽」、「大蝦」、「豬干」、「豬耳」、「豬舌」、「豬頭肉」。
熱菜:大菜中的「筍干扣肉」、「蘿卜篤肉」、「豬爪燴肉元」、「清湯整雞」、「紅燒鰱魚」、「百葉絲炒菠菜」、「炒青菜」。
湯菜中的「全家福」、「火鍋」。
江陰人春節之所以要吃這幾道菜點,就是因為這每道菜點中各自蘊涵著美好的寓意、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江陰有哪些風俗

江陰地區的婚嫁習俗

舊時男女婚姻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人不能自主。聯姻有所謂「六禮」,程序至為繁瑣:

4、江陰的文化風俗

江陰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地處蘇州常州兩典型片區方言交界地區,擁有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的發音和詞綴,以及毗陵小片的句尾和一些詞彙,也擁有許許多多特有的詞彙,是一代又一代江陰人語言文化的結晶。
江陰話分為城裡、東鄉、南鄉、西鄉四大門派。江陰話和蘇滬嘉小片的通話性略強於毗陵小片,但研究中一般將其勉強歸於吳語毗陵小片。
江陰話清濁音、尖團音有別,平上去入四聲齊全。江陰話具有全濁聲母,聲母比普通話多8-13個;韻母40多個;江陰市區話有7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陰入、陽入)。 文化活動
獲得故事、民樂、戲劇(月城鎮)3項「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全年建成開放5個專題文化場館。匯編出版《憶江南——江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圖錄》。
電影節
(1)第十九屆金雞百花電影節,2010年10月於江陰舉辦,是申辦金雞百花電影節的第一個縣級市。
(2)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
演唱會
2011年,張學友、劉德華、蔡依林、周傑倫先後於江陰舉辦演唱會。 江陰集場
江陰集場又稱「廟市」或「節場」。早期集場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後來集場成為中國市集。悠久的吳文化孕育了江陰深厚的文化底蘊,江陰廟會集場這一民俗傳統已有上千年歷史 。
龍舟競渡
龍舟競渡是為預慶端陽,活動日在農歷三月十七、十八或者農歷四月初十、十一。一般兩天。
江陰月城每年端午節舉辦中華龍舟大賽。
春節風俗
江陰人過年從農歷十二月十七開始過年准備,一直到元宵節結束。十二月十七、十八日「撣檐塵」(即搞家庭衛生),江陰話說「十七、十八,越撣越發。」
到廿三日,送灶家菩薩,照規矩,還要為灶家菩薩供奉糖果。
廿四日是接灶日,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廿四夜飯」(小年夜飯)。
大年三十,市民在大門上貼春聯,至傍晚時分過節祭祖宗,送走祖宗之後吃團圓飯。
大年初一,開門放鞭炮,起得越早運氣越好。大年初一一清早就能聽見四周「劈哩叭啦」爆竹聲。早餐吃紅湯團圓,寓意團團圓圓、紅紅火火,還吃隔夜准備的年糕、餛飩、饅頭等。 特色糕點:馬蹄酥、草鞋底、拖爐餅、粉鹽豆
特色小吃:過橋鱔、刀魚面、刀魚餛飩、蟹黃包、小籠包
特色水產:刀魚、河豚、鰣魚(合稱長江三鮮)
特色飲品:黑杜酒 江陰是第一個吃河豚的地方 ,自古有「拚死吃河豚」之說。宋代吳地河豚有盛名,而宋代吳地河豚產地正是江陰。宋《夢溪筆談》「吳人嗜河豚魚」。宋《袖中錦》開篇「天下第一:監書、內酒、端硯……江陰縣河豚……」。蘇軾進士及第後除做官外一直居住於常州府,有關於吃河豚的傳說。明《本草綱目》「吳人言其血有毒」。明《嘉靖江陰縣志》是最早提到河豚的地方誌。20世紀50年代,因吃河豚事故頻發,長江下游只有江陰燒的河豚能賣。 20世紀90年代,其他城市廚師到江陰學燒河豚技藝 。後來河豚規模化養殖,毒素大減,江陰去毒技術依然為業內津津樂道。江陰是「中國河豚美食之鄉」 ,2009年「江陰河豚」成功申報全國唯一的河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每年「正是河豚欲上時」,四方賓客慕名而來雲集江陰,尋覓河豚食肆。 江陰美食

5、江陰有哪些民風民俗

謝謝,您。風俗有很多龍舟,元宵節,清明掃墓等

6、江陰風俗的元宵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接灶君是元宵習俗之一,從正月十三起,家家便在灶前掛荷花形燈盞,在屋檐下懸點彩燈。晚上要在灶上設香祭供,迎接灶君。江陰澄江鎮、璜土、西石橋等地則在除夕夜接灶神。元宵節晚上例食湯圓。入夜,各地舉行燈會,調龍燈,跑馬燈,舞獅子,滿街歡騰;鑼鼓聲,鞭炮聲,歡笑聲,響成一片。舊時,江陰城鄉燈會以城隍廟懸燈敬神為最盛,正月十三「上燈」後,延至正月十八方才「落燈」。長壽的百鳥燈、西石橋的茶花擔、三寶村的花蹺、山觀的盪湖船、申港的段龍舞、利港的調九獅、華士的漁籃花鼓也素負盛名。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