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1、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劃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仲夏端午是龍升天的節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此外由陰陽術數及季節時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習俗。
根據陰陽術數,午為陽,重午為至陽;斗指正南,卦象為離,天干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屬火,時在仲夏之月,當其時也,萬物生長,其勢盛極;重午是天地純陽正氣極盛的吉日。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為極陽時分,最能辟陰邪。
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為「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夏季是陰陽二氣相爭的時節,陽動於上、陰迫於下,午月純陽正氣,乃陰邪之所懼。夏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陽氣旺盛,萬物至此皆盛,是草葯一年裡葯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這天採的草葯祛病防疫最為靈驗、有效。
由於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匯聚最利辟陰邪以及這天的草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傳承下來的很多端午習俗都有辟陰邪與祛病防疫主題,如掛艾草、午時水、浸龍舟水、拴五色絲線辟邪以及洗草葯水、薰蒼術祛病防疫等等習俗。
關於端午節的歷史起源,學術界主要有四種觀點:
1. 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神話志怪小說)及宗檁的《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等。
2.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吳、越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歷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兩篇論文中詳細論證了他的觀點。
3.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月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
4.認為端午節源於夏至(詳見劉德謙《「端午」始源又一說》)。
節日飲食:
1. 粽籺: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咸兩種。
2. 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葯。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3. 五黃: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是指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也有其它說法,咸鴨蛋可以用黃豆替代。農歷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
4. 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5. 煎堆: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2、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
每一年的農歷5月5號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除了我國外,韓國、日本、美國等其他國家也會過端午節。下面,我們來看看端午節有哪些風俗,以及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吧。
一、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吃粽子在我國春秋事情就已經出現粽子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而吃粽子」,粽子是具有文化積淀的食物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會往粽子裡面加入紅燒豬肉、咸雞蛋、香菇、紅豆等等食物,粽子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樣,比如有臘肉香腸粽、松仁蓮子粽、蛋黃火腿粽等等口味。
賽龍舟在端午節的時候賽龍舟也是一個傳統活動,在一些靠近河流的地區經常會舉行賽龍舟活動。相傳屈原投河自盡後,漁夫劃船在江中打撈屈原的身體,然而依然沒有找到,因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會在每年的五月五號劃龍舟以表示對屈原的哀思。
佩香囊古時候人們認為給小孩子佩戴香囊具有避邪驅瘟的效果,甚至會在香囊內部裝上一些艾草、硃砂、香葯等,然後再縫起來,再用一些五綵線扣在香囊的頭部,結成一串。有些地區的男女會互相送香囊以表示愛意,不過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佩戴香囊了。
懸掛艾葉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在門眉歘懸掛一串艾葉,表示驅除瘟疫和瘴氣。艾葉有一股清香,能夠驅趕蚊蟲,具有凈化空氣、殺菌消毒的作用,因此,古代人們會在門眉處插上艾葉以防止疾病傳播。在端午節的時候插艾葉的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
二、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 紀念屈原傳說屈原因壯志難酬、報國無門,加上祖國被侵略,從而投河自盡。當時的人們知道屈原死了之後,非常哀痛,很多人去汨羅江悼念屈原,甚至有些漁夫會將食物投入汨羅江,希望這些魚蝦吃飽了之後,不要去啃咬屈原的身體,這一舉動被很多人效仿,有些人還會使用葉子將飯包起來放入河裡。這一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因此,人們會在五月五號端午節這一天吃粽子,以此舉來紀念屈原。
紀念曹娥曹娥14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在5月5號則一天於水中溺斃,當時曹娥傷心大哭,並且在5月22日的時候也投江自盡,5天後,曹娥的屍體抱著父親的屍體一起浮出水面。當時的百姓都覺得曹娥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因此,知府為曹娥建廟宇、將村鎮更名為曹娥村。當時人們認為是曹娥的孝順感動上天,因此,當地百姓在每年的五月五號會紀念曹娥。
紀念龍的節日聞一多曾經將端午節叫做「龍的節日」,那麼端午節是為了紀念龍的嗎?相傳古時候的龍部落會矩形圖騰祭祀,因此,會在端午節的時候將粽子人到處吃水裡讓龍去食用,而且賽龍舟所用的也是龍舟,因此,古代人們為了紀念龍的節日,會在五月五號慶賀端午節。
3、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如下:
中國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端午節是中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端午節有不少的傳說,最著名的的是為了紀念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
端午節的風俗,各地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戴香囊、賽龍舟、放風箏、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洗苦草麥葯澡、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等。
從春秋戰國至今,端午節在民間傳承兩千多年。端午節的由來很多,各地過法雖不盡相同,但包粽子、劃龍船是普遍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等。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等。
賽龍舟:據說中國古代百姓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賽龍舟競渡之起源,後來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來紀念。
4、端午的來歷和風俗 端午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
1、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習俗有:吃粽子、驅瘟疫、瘟神、劃龍舟、懸香草(菖蒲、艾草等)等。
2、端午節,本是上古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3、伍子胥是被夫差賜屬鏤之劍自殺後,用鴟夷之器(一種革制酒器)裹了軀體投入江中,這與粽子的形象特別符合。伍子胥在吳越也被視為濤神。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通常來說都和龍有關(見聞一多《神話與詩》的《端午考》),也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
4、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神話小說《續齊諧記》及宗檁的《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紀念介子推等。在歷史發展演變中,傳統節日大多數被附會上某些傳說作為「起源」。
5、但經實際考察,這些故事傳說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世構建出來的。因近代前對歷史考證缺乏,導致各種牽強附會的起源說法甚多,也由於某些歷史人物碰巧與該日有關聯,於是便產生了「紀念說」,其中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
5、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習俗是端午祭龍禮俗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歷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但「屈原說」最受認同。
節日名稱
端午節「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說文解字》載:「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為「端五節」。《燕京歲時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按照天乾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中午又是「陽辰」,所以端午在農村又被稱為端陽。端午節演變到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端午節起源於我國古代人民對龍圖騰的崇拜,仲夏端午這天,蒼龍七宿,正好到正南中天,處於大吉之位。
節日文化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於正南中央,處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端午是「飛龍在天」吉祥日,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節日習俗: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及天象、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禮樂文明的深邃豐厚文化內涵。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傳播的過程。古時南北風俗各異,先秦時代端午節的節俗活動鮮見於現存文獻記載,就現存文獻沒法直接考證其源流。關於端午節的相關文字記載,「端午」二字,最早出現在晉代的《風土記》中,但端午的習俗卻早已有之,龍舟競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節日飲食 :
粽籺:古稱「角黍」,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粽子見於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粽子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咸兩種。
節日意義: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節日傳說:
古百越人有斷發紋身的習俗,他們認為自己是龍的子孫,他們生活在靠水的地方。古百越人在端午這天祭祀自己的龍祖宗。後來由於秦始皇一統天下,大部分古百越人和漢人融合。所以端午也就成了漢人的傳統節日。端午的傳承至今,已經漸漸失去了祭祖儀式傳承,並在時代的發展中賦予了它新的意義,現在關於端午意義在不同的來源神話中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紀念名人:
1、端午來源傳說——紀念屈原其中最出名的要數楚國的士大夫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主張聯齊抗秦,但是他的政治主張遭到了當時的貴族子弟子蘭等人強烈反對,於是子蘭聯合諸大臣上書薦表彈劾屈原,屈原因此被免去官職,流放到了今天的湖南一帶。他在流放過程中寫下了許多著名詩篇,比如我們小學課本裡面學的《離騷》、《天問》、《九哥》等。他的詩篇裡面保留了許多楚地的文化和習俗,也保留了大量的神話傳說,對神話學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時屈原的詩作音律考究,讀起來朗朗上口,文學價值也是非常的高。可這個出色的文學家,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政客,且不受他國家的政治體系的接受,但是最終卻為他的國家而亡。 公元前278年,秦國戰神白起帶軍攻破楚國國都。這年的五月初五日,家國淪喪,深感絕望和屈辱的屈原在寫下絕筆《懷沙》後,抱石投汨羅江而死。楚國人民聽說屈原投江而死之後,都感十分哀傷,漁民紛紛都架著小舟到處去打撈屈大夫的遺體。打撈的時候楚國人民又擔心江里的魚蝦以及蛟龍傷害屈原的遺體,於是准備好飯團,雞蛋等食物到汨羅江邊,他們將飯團和雞蛋投到江里,祈求魚蝦吃飽後不會去傷害屈大夫的遺體。魚蝦雖然喂飽了,可水裡的蛟龍還是讓人擔憂,可是再大的困難都擋不住智慧的人民,這時候一位老中醫拿來一罐雄黃酒倒入江中,據說這樣就可以把江龍和水獸葯暈。做好這一切後楚國的人民仍舊不放心,他們怕蛟龍搶食魚蝦的食物,於是將飯團外麵包上了連樹葉,並在外面纏上彩色的絲帶,就形成了我們今天吃的粽子。也就形成了今天端午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2、端午來源傳說——紀念伍子胥還有一個說法是,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伍子胥而存在的,這個傳說主要流傳在江浙一帶。伍子胥也是春秋時期楚國人,他與屈原不同的是屈原是國破家亡之後殉國而死,而伍子胥是因為父兄被楚王所殺後,連夜奔向吳國,為報父兄之仇,他助吳王伐楚,經過5次激烈的戰役之後,他攻入了楚都郢城。伍子胥也是一個十分兇狠的人,他攻入楚國的時候,殺死他父兄的楚平王已經死了,並且已入葬多時,可是他為報父兄之仇,掘墓鞭屍,某種程度上他算得上掘墓鼻祖了吧!可能由於伍子胥掘墓鞭屍的行為太損陰德,他最後這結局也不是太好。吳王闔廬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承了皇位,當時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大敗越國。伍子胥認為應該一鼓作氣直接攻入越國國都,消滅越國,可吳王夫差聽信大臣讒言,認為伍子胥有叛國之心,於是賜伍子胥寶劍自盡。為報父仇能掘墳鞭屍的伍子胥,對待自己也同樣兇狠。為達成心願,他死之前,對鄰居說:「我死後就將我的眼睛挖出來,懸掛在吳國都城之上,我要看著越國的軍隊消滅吳國。」說完之後,伍子胥就自刎而亡。吳王夫差聽說這件事之後十分的憤怒,於是就命人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里,在五月五號這天投入江中。所以端午節也有紀念伍子胥之說。 端午來源傳說——紀念曹蛾中國自古以孝立天下。
3、端午節的傳說則是有關孝道的。傳說東漢時期,有一名叫做曹娥的女子,她是東漢上虞人。有一天她父親外出的時候,不小心跌入江中溺死,可奇怪的是她父親死後,她在江里尋找多日都沒有發現父親的屍首。當時只有14歲的曹娥,因思念她命薄的父親徹夜啼哭,這光哭還不行,哭了十七天後,曹娥可能因為悲傷過度腦子短路了,也在五月五日這天投江自盡了。後面的故事就玄幻了,曹投江後第五天,終於把她父親的屍首從江里抱出來了。當然了,曹娥的行為在我們今天看來是不可取的,現在就是醫學技術如此發達,也沒辦法將一個死人救活,所以為了一具屍體搭上一條生命是不值得的。當然我們也很不提倡未成年不顧自身情況盲目的見義勇為,現在下江救人也不可能像神話里曹娥一樣死了五天還能抱著屍體浮上來。畢竟作為未成年的你們,指不定明後天還要參加高考呢!我們現在雖然不提倡,但是在東漢的時候超過這種行為是非常受到推崇的。所以當地的縣官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就為她立了一個碑,後來這一碑之功因為時間的流逝和後人的神話,漸漸變成了築廟之功,曹娥從此也配享祭祀和香火。 端午來源傳說——惡日說第四個關於端午的說法則是源於古代對天文的認知,古人認為每年的五月為毒月,五日則是惡日。民間有「爛五月」的說法,意思就是每年的農歷五月,木料藤製品很容易受潮變霉以及腐爛,人在這個月也非常容易生病。古人認為,這個月人身體非常的虛容易得病,所以不宜行房,所以古代也有每年五月出嫁婦女回娘家住一個月的習俗,這是為了防止夫妻縱欲傷身,至於這個說法科不科學,就各有各的看法了。宋朝著名的風流皇帝宋徽宗趙佶就出生在農歷的五月初五,所以他從小就被寄養在宮外。被養在宮外的他當了皇帝之後,雖然沒啥出色政績,但依然威名遠揚,最出名的要數鑽李師師床底下,他們在床上嘿咻嘿咻,周邦彥在床底填詞了吧。由於這個月出生的人容易身體虛,所以要特別注意祛邪和鎮惡。因此在這天民間常在門上插上艾草和菖蒲,也用來驅鬼驅邪,並熏蒼術和白芷喝雄黃酒以驅避瘟疫,祈求身體安康。
6、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是古人向龍族祭祀的,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後來這一天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江邊自盡,於是人們就把端午節也看做是紀念屈原的日子。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在我國歷史上,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說法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懸艾、懸鍾馗像、掛荷包和五彩絲線、點雄黃酒、吃五毒餅,畫五毒圖。
1、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人們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2、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統稱糯米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祝願考生考上好的學校。
3、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古時人們以為自己發病是因為妖魔鬼怪上身),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4、懸艾。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5、懸鍾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6、掛荷包和五彩絲線。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也有的說可以讓五色絲線扔到河裡後變成龍,帶走瘟疫和疾病。
7、點雄黃酒。雄黃也是一種葯材,據說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陝西人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8、吃五毒餅,畫五毒圖。五毒指的是蟾蜍,蛇,蜈蚣,蠍子,壁虎。人們在這一天把餅上印上五種毒蟲,當天吃下去,可以避開這幾種毒蟲所帶來的瘟疫。
7、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有什麼
1、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節,最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時代就有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習俗。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南方百越圖騰祭祀,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附會紀念屈原跳江自盡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端午節文化內涵相沿迄今。
2、在遠古時代,百越之地就有在陽氣旺盛的午月午日,用刻畫上龍形的舟楫載上古粽籺等貢祭品以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習俗;時至今日,扒龍船仍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3、有典籍記載的最早出現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孝武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