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不好的風俗習慣

不好的風俗習慣

發布時間: 2022-11-10 09:13:50

1、春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是不好的?

       中國社會是人情社會、面子社會,很多習俗在時代背景發生變化後產生走樣和畸變。當然有些人簡單的把一些春節期間的不良習俗歸咎於春節本身,這是不公正也是很片面的,根源還在於人情世故。我個人比較反感的春節習俗有這幾個方面:


互相攀比失去年味的壓歲錢


 壓歲錢的本意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寵溺,在物質不發達的時代壓歲錢甚至都不是錢,給孩子一些糖果就能讓小孩堆滿笑容。壓歲即「壓祟」,用這種方式辟邪驅祟,祝福孩子在新年裡平平安安,快快樂樂。


       後來我們國家經濟水平越來越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也跟著改善,壓歲錢也水漲船高。小時候過年走親戚,最歡樂的時候就是和親戚家的兄弟姐妹們一起玩游戲,各種花樣作死。一盒鞭炮能玩出無數樂趣,所有小動物看見我們都能嚇得躲著走。

       最痛苦的時候就是壓歲錢環節,大人們把我拉到一邊,拿出錢往我身上所有能放東西的口袋塞。我爸媽各種阻止推擋,兩撥人你來我往能僵持十幾分鍾不分勝負,夾在中間的我一臉懵逼:你們有完沒完?我還要去玩呢!

       如今過年小孩的壓歲錢越給越多,過個節收到的壓歲錢動輒數千上萬,這錢不可能白收不給啊,這人情來往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可要算好賬。一來二去心累人累算的累,壓歲錢早已失去了溫情和感恩,演變成攀比炫富之風,可謂惡俗。


春節期間近乎合法的聚眾賭博


       我體驗過賭博的快感和刺激,不過那是在網路游戲里的類似賭博活動。現實中的賭博坦率講我沒有試過,因為沒興趣,我也不明白賭博有什麼意義和樂趣。

       以前的社會生活中,賭博發揮著娛樂活動的作用,這一點我完全理解。物質不發達的時代娛樂活動很少,賭博是為數不多的精神生活之一。但如今的文化娛樂活動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為何要沉迷賭博呢?


        至少我我家鄉這邊,春節期間三天內的賭博活動是近乎公開合法的,警察不管,群眾也不舉報。棋牌室人滿為患,一玩就是白加黑。農村地區的春節賭博活動已經成為一道風景和年俗,甚至很多人一年辛苦打工的錢能輸掉大半甚至全部敗光還欠債,引發的社會矛盾和家庭矛盾令人觸目驚心。這樣的年俗不應繼續,所幸我發現年輕人嗜賭的情況遠遠低於長輩,說明更多的娛樂活動確實抑制了賭博之風的盛行。


庸俗的群發祝福簡訊


       祝福簡訊曾經風靡全國,春晚還會公布簡訊發送量。但現在各種營銷號、詐騙信息、垃圾信息充斥網路,祝福簡訊大多是從網上抄來的段子然後群發,實際效果與垃圾信息無異,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

       祝福的話需要情真意切,不一定要辭藻華麗長篇累牘,敷衍的話不如不說。收到的是群發的消息,回復的是群發的消息,大家心照不宣有何意義?這純屬浪費時間,甚至出現完全錯亂不合時宜的節日祝福,你都不好意思提醒對方,大家迷之尷尬。


暴飲暴食酗酒無度


       傳統相聲《珍珠翡翠白玉湯》說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發跡前兵敗安徽,單槍匹馬流落荒郊野外,飢餓難耐昏死過去。兩個乞丐救了朱元璋,給他吃了討來的白菜幫子、菠菜、豆腐、米飯摻和在一起的「珍珠翡翠白玉湯」,朱元璋感覺這輩子都沒吃過這么美味的食物。登極為帝的朱元璋後來想品嘗「珍珠翡翠白玉湯」,宮廷御廚用最好的食材始終無法烹制出朱元璋當年落魄之時吃到的美味。

       這個單口相聲就足以解釋為什麼現在年味越來越淡,因為物以稀為貴。以前人們只有過年才能吃上肉食,甚至只有過年才能吃上飽飯,所以過年吃得多吃得飽是難得的享受,甚至是生活富足的象徵。


       《新唐書》中記載詩聖杜甫的五十九歲時,從四川沿水路前往郴州,路遇大洪水,杜甫被困耒陽,「涉旬不得食」,十天沒怎麼吃飯的杜甫被耒陽縣令從洪水中救了出來。「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餓了多天的杜甫吃到了耒陽縣令為他准備的烤牛肉和美酒,醉的一塌糊塗,一晚上就死了。 詩聖的遭遇足以說明暴飲暴食的後果有多可怕,否則我們可能看到更多的現實主義詩歌精品。

       小時候過年,我吃過年夜飯後在看春晚,鄰居大媽送來一大盤餃子,熱情的讓我吃。明明我已經吃得很多了,在大媽的溫情注視下只能繼續吃餃子,結果吃撐了。那種感覺不可描述,極其痛苦,吃了幾片健胃消食片過了一天才消失。從那以後無論在哪,我再也不敢暴飲暴食。



      現在大多數人的生活至少是豐衣足食,過年暴飲暴食應該盡量避免,但酗酒的風氣絲毫不減甚至愈演愈烈。有飯局必有酒,有酒必有勸酒,有勸酒必有不省人事者。有的人甚至每餐必醉,喝到躺在醫院治療也不悔改,實在無法理解。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是人們辛勞一年放鬆休息,家庭團聚,聯系情感的時刻。但這些不好的風俗沖淡了親情友情,讓年味走了樣。然而身處人情社會,哪怕大多數人不舒服,如果沒有人站出來改變,這些陋習還不知道要延續多久。

2、世界上的一些不好的風俗習慣

不好的,風俗習慣想結婚的時候,鬧心老闆娘這個就是。

3、不好的舊風俗

不好的舊風俗

不好的舊風俗,習俗即是習慣。在舊社會,城鄉居民禁忌較多,表現在人們行為的各個方面,相沿成習。其中我們現在也有很多地方保留這之前一種流傳下來的不好的舊風俗。

不好的舊風俗1

1、女性做家務天經地義

(親戚A對親戚B說:你有兩個兒媳婦都回家過年,當然應該在你家請吃飯,有人幹活啊!)

…兒媳婦又不是你雇來的保姆

(看你家亂的,快點結婚就好了)

…自己一個人都過得亂七八糟還指望有老婆就能收拾你所謂的爛攤子???

(某某家的兒子真是沒出息,家裡什麼活都做)

…人家願意,自己大男子主義還抨擊人家,裹腳的還都覺得不裹腳的丑呢

2、 婚姻關系為女性帶來更多利益損失

(我爺爺去年給我打電話的頻率明顯增加,理由為:你堂妹已經結婚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我和你奶奶現在重心就在你一個人身上。)

…所以您這是希望我也快點成為所謂的別人家的人???

(舅舅經常去他岳父母家過年,姥姥姥爺被人抨擊白養了兒子)

…而抨擊他們的人,往往自己也有女兒女婿,內心也希望能和女兒一起過年卻將女兒回來過年視為不孝。

3、生育孩子為女性帶來更多隱形損失卻被視為理所當然

(某個叔叔因為在照顧新生兒時候,比如換尿布,餵奶,哄睡,夜裡看護等方面,和妻子付出一樣多,被親戚朋友們批評)

…在父母對孩子付出等同的情況下,父親已經被認為是過分了,而母親則被認為是不稱職。

(生育孩子以後因為無人照看,女性往往要犧牲更多,比如乾脆放棄事業,在家做全職主婦

…丈夫覺得自己工作更累,因此回家更不想帶小孩,妻子煮飯,打掃衛生,看護小孩等一系列付出往往比工作要累很多,卻被視為在家閑著

4、畸形婚戀觀

(我爺爺:你早日結婚,你奶奶我倆也就覺得我們的任務早日完成)

…傳統家長總覺得孩子結婚是自己的成就之一,好像自己兒女都早點結婚生子說出去面上有光,實際上對於大部分人都崇尚自由戀愛的現代社會,長輩們操心我是出於愛我也能理解,攔不住,但孩子們什麼時候結婚,和誰結婚,這事和你們沒關系啊

5、在後代上重男輕女

(我爸爸很孝順,每年帶我上墳,上次一個爺爺輩的說我:女孩沒資格上墳。而他去的並沒有我勤,連太奶奶的墓碑在哪都找不到)

、、、我本來也覺得上墳燒紙是污染環境的陋習,但為了祭奠長輩,表達思念,提醒自己感動和孝順,願意陪我爸一起去上墳

6、酒桌文化

(每年回家過年親戚朋友必然車輪戰一樣地聚餐,每次不喝個你死我活誓不罷休,如果對方不肯多喝就認為是看不起自己,自己的孩子喝多了又心疼)

…每年例行在春節為親戚朋友敬酒,按理我都應該陪喝一杯,今年胃痛,依然有長輩非要求我喝,我說:今天這一杯下去,我就要吐半宿,在床上躺兩天,如果您非想要讓我這樣,我就喝。他才善罷甘休。

其實我這話是個試探,心裡早就打定主意絕對不喝,如果這樣說了這位親戚還讓我喝,那我對他也就沒有尊重的必要了。

7、愚孝和要求愚孝

(我爺爺的弟弟們,我也叫爺爺,對我乃至我爸的成長過程都幾乎沒有任何幫助,但要求我們過年過節必然去看他們,否則就是不孝和忘本)

…我按照我爸的指示從小都很尊重他們,但慢慢發現所謂親戚很多都是認知不同三觀不合,卻被血緣強行捆綁在一起的人,我對他們尊敬和愛戴,卻要忍受他們對我隨意開玩笑,指指點點,挑剔和批評。

…您覺得我不孝,那您對我任何幫助都沒有僅僅因為您和我有親屬關系,又憑什麼要求我對您孝順呢?俗話遠親不如近鄰,您還不如我的朋友,我哪門子的義務對您孝順?

8、高額彩禮為男性帶來的壓力

(兒子認為父母為其出錢娶媳婦是他們的義務,因此寧可耗費父母半生積蓄以結婚生子依然覺得天經地義。女方父母或者自己認為自己在婚姻關繫上虧了很多,以金錢衡量,嘗試挽回所謂的損失)

…我覺得彩禮是屬於價值觀層面的問題,多少錢和個人選擇有關系,雙方家長同意即可,但非常反對高於實際生活水平數倍卻為了面子或者社會影響的天價彩禮。

(以前朋友給我講說她哥哥有個女朋友,相親認識,感覺彼此很滿意,都准備結婚了,女方家要88W的彩禮,而且不是給小兩口,是單純給女方父母,因為女方家庭條件不好,其父母想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男方拒絕,本來都要結婚了,結果談崩了分手了。)

…所以我覺得這方面男性更吃虧一些。比如我和同學討論過,如果一個女孩說,我沒什麼錢,但我結婚也不要你給我買房子。大家就會交口稱贊:真是不世俗的好姑娘啊!!!如果一個男孩說,我沒什麼錢,但我結婚不要你給我買房子。大家就:你還想要房子???你咋不上天呢?

…我覺得婚姻是平等的,兩個人共同組建新的家庭,彼此各有一些付出也有一些收獲,一開始就要天價彩禮表明了女性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是吃虧的,那後面面對種種不公平待遇也是自己的選擇。你自己都不尊重自己,更誆論被人尊重。

9、和性有關的隱喻式玩笑

(我姑姥爺喜歡小孩,男孩女孩他都喜歡,抱著親個沒完。我七八歲左右,他還喜歡經常抱我們,我表姐比我大兩歲,也有類似遭遇。他遇到穿開襠褲的男嬰兒,還喜歡撥弄人家隱私部位,小孩有時候會大哭,我覺得十分不適)

…我覺得這類習俗都比較低俗,除了帶來尷尬以外毫無意義,很多時候是教育不充足,愛好不文明的表現,雖然短期內很難杜絕,但是反對的態度要鮮明,尤其現在的小年輕,完全可以自己做主自己的婚禮,保護好自己的小孩不受長輩所謂的名為「疼愛」實際是騷擾的行為,面對不良習俗勇敢say no。

10、「你弱你有理」的論調

(朋友的父母和爺爺奶奶關系不好,就是因為我這個朋友家裡比較有錢,但是她的叔叔大爺家裡都比較貧窮,於是爺爺奶奶總是在朝他們家要錢,去支援自己的其他兒女。)

…其實孝敬父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兄弟姐妹之間並沒有明確的撫養或者贍養義務,朋友的爺爺奶奶作為長輩,希望自己的每個孩子都過得好,但是別的.兒女的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天下大同本來就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早就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還指望父母的孩子,哪怕四十歲也就是巨嬰而已。

11、見不得女性強過男性

男性女性確實有性別帶來的心理和生理差異,但並不是說所有男性就該如何如何,所有女性就該如何如何,個體差異是存在的嘛。在是一名女性之前我首先是個人,你覺得我是女孩所以從小就給我買洋娃娃,但你為什麼不能先問問我喜不喜歡小汽車呢?

12、忽視青少年性教育並自認為那是保護

很多父母對兒童性教育很忽視,反而助長了現在很多侵案的發生。其實孩子們越小的時候,在官方的渠道上學習到性知識,他們就越能自然,坦然,不害羞,以科學的眼光看待。家長和學校嚴防死守,生怕教壞孩子,但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孩子們卻能從各種不良渠道得到對性的畸形認知,性教育課本被收回,墮胎廣告卻滿天飛;電影院分級制度始終不能落實,小片卻四處傳播;時至今日還有很多成年人不知道處女和膜沒什麼關系,很多男生不知道月經是怎麼回事,很多女性連直面自己的性慾都覺得羞恥。

純潔從來不等於愚昧,天真也永遠無法和無知掛鉤。家長們自己羞於開口反而為孩子們帶來些神秘的色彩,兒童侵案案發率逐年上升,為很多孩子造成可能伴隨終生的心理陰影。青春期的少女不知道保護自己,可能一次沖動就終生喪失了做母親的權利。了解我們的身體並保護它,這理所當然,這並沒有任何過錯。

不好的舊風俗2

那些讓人不喜歡的舊習俗

扒灰

有的地方,具體哪裡不說了,婚禮上現場直播和公公亂。我實在想不到優雅的詞語形容這樣的惡俗婚禮。而且這個時候如果新娘不願意,還會被指責說不懂事。

勸酒

我爸酒精過敏,一喝酒臉上就會長紅疹,密密麻麻特別可怕。可到了飯桌上,長輩勸酒。我爸推脫說酒精過敏喝不了酒,喝了就會爛臉。結果那人就立馬拉下臉來說什麼不喝酒就不給他面子,什麼爛臉,過幾天就好了。我再旁邊聽到簡直怒火中燒,什麼過幾天就好了?好了?好了?呵呵。是爛的不是自己的臉,自己不心疼吧。我看不下去了,站起來說我爸去年喝了一口酒過敏在醫院住了三四天,不能喝。結果那人端著酒盤子瞪了我一眼,說小孩子家家,大人說話差什麼嘴,然後,和我爸旁邊的一個伯伯兩個人硬給我爸灌了一杯酒。灌完還拍著我爸肩膀說,這不什麼事都沒有嗎?

重男輕女。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女兒感覺就是賣女兒,賣了後就不是自己家的人一樣。還說大年初一回娘家會帶來晦氣。

鬧洞房鬧伴娘

往往是越落後的地方,越熱衷於這種低俗的行為。參加過幾個表姐的婚禮,也無意圍觀了最後的鬧洞房環節。從最簡單的往新娘胸口丟進去一個硬幣,讓新郎用嘴找出來,到新娘吃香蕉的環節,各個環節都充滿了暗示。作為新娘,晚上自家爸媽都回家了,一個人在陌生的環境本身就很失落,還要被一群人圍觀,做各種低俗,還要面帶微笑去面對,這本身就是一件殘酷的事情。而且很多還有錄像拍照,這種被欺侮的形象還要被各種記錄下來,無疑是雪上加霜。

不好的舊風俗3

舊碗為什麼不能扔?關於碗的那些民間禁忌習俗

1、舊碗不能扔

民間習俗中,碗即使用舊了,也是不能扔的,因為這代表了我們的工作,我們的「飯碗」扔了不就象徵你這一年諸事不順嗎。舊碗一般會用紅布包好放在家裡就行,不要扔了。

2、喜喪時偷碗

在很多農村地區,家中老人高壽去世,會舉行「喜喪」,而喜喪時使用的碗據說有「壽氣」,就有人偷碗以求長命百歲。喜喪的碗也有辟邪等用處。

3、碗打碎不能只叫碎碎平安

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家中吃飯的碗被不小心打碎了,會說一句「碎碎平安」,說完就把碎碗給扔了。其實打碎的碗正確的做法應該用紅布或紙包好再扔。

4、吃飯不能敲碗

家中有孩子的,經常會遇到,小孩吃飯時喜歡拿著筷子敲完,看到了要及時制止。因為吃飯敲碗,是乞丐的做法,寓意不好。

5、白事要摔碗

在很多風俗傳統中,遇到白事要摔碗,有的是摔孝盆,寓意把晦氣甩出去,二來也是把紙錢送入地府,白事摔碗討個吉利。

關於碗的這些民間禁忌習俗,多了解一些吧。關注太影俗物,每天學一點傳統文化知識。

4、春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是不好的?

       中國社會是人情社會、面子社會,很多習俗在時代背景發生變化後產生走樣和畸變。當然有些人簡單的把一些春節期間的不良習俗歸咎於春節本身,這是不公正也是很片面的,根源還在於人情世故。我個人比較反感的春節習俗有這幾個方面:


互相攀比失去年味的壓歲錢


 壓歲錢的本意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寵溺,在物質不發達的時代壓歲錢甚至都不是錢,給孩子一些糖果就能讓小孩堆滿笑容。壓歲即「壓祟」,用這種方式辟邪驅祟,祝福孩子在新年裡平平安安,快快樂樂。



       後來我們國家經濟水平越來越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也跟著改善,壓歲錢也水漲船高。小時候過年走親戚,最歡樂的時候就是和親戚家的兄弟姐妹們一起玩游戲,各種花樣作死。一盒鞭炮能玩出無數樂趣,所有小動物看見我們都能嚇得躲著走。

       最痛苦的時候就是壓歲錢環節,大人們把我拉到一邊,拿出錢往我身上所有能放東西的口袋塞。我爸媽各種阻止推擋,兩撥人你來我往能僵持十幾分鍾不分勝負,夾在中間的我一臉懵逼:你們有完沒完?我還要去玩呢!

       如今過年小孩的壓歲錢越給越多,過個節收到的壓歲錢動輒數千上萬,這錢不可能白收不給啊,這人情來往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可要算好賬。一來二去心累人累算的累,壓歲錢早已失去了溫情和感恩,演變成攀比炫富之風,可謂惡俗。


春節期間近乎合法的聚眾賭博


       我體驗過賭博的快感和刺激,不過那是在網路游戲里的類似賭博活動。現實中的賭博坦率講我沒有試過,因為沒興趣,我也不明白賭博有什麼意義和樂趣。

       以前的社會生活中,賭博發揮著娛樂活動的作用,這一點我完全理解。物質不發達的時代娛樂活動很少,賭博是為數不多的精神生活之一。但如今的文化娛樂活動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為何要沉迷賭博呢?


        至少我我家鄉這邊,春節期間三天內的賭博活動是近乎公開合法的,警察不管,群眾也不舉報。棋牌室人滿為患,一玩就是白加黑。農村地區的春節賭博活動已經成為一道風景和年俗,甚至很多人一年辛苦打工的錢能輸掉大半甚至全部敗光還欠債,引發的社會矛盾和家庭矛盾令人觸目驚心。這樣的年俗不應繼續,所幸我發現年輕人嗜賭的情況遠遠低於長輩,說明更多的娛樂活動確實抑制了賭博之風的盛行。


庸俗的群發祝福簡訊


       祝福簡訊曾經風靡全國,春晚還會公布簡訊發送量。但現在各種營銷號、詐騙信息、垃圾信息充斥網路,祝福簡訊大多是從網上抄來的段子然後群發,實際效果與垃圾信息無異,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

       祝福的話需要情真意切,不一定要辭藻華麗長篇累牘,敷衍的話不如不說。收到的是群發的消息,回復的是群發的消息,大家心照不宣有何意義?這純屬浪費時間,甚至出現完全錯亂不合時宜的節日祝福,你都不好意思提醒對方,大家迷之尷尬。


暴飲暴食酗酒無度


       傳統相聲《珍珠翡翠白玉湯》說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發跡前兵敗安徽,單槍匹馬流落荒郊野外,飢餓難耐昏死過去。兩個乞丐救了朱元璋,給他吃了討來的白菜幫子、菠菜、豆腐、米飯摻和在一起的「珍珠翡翠白玉湯」,朱元璋感覺這輩子都沒吃過這么美味的食物。登極為帝的朱元璋後來想品嘗「珍珠翡翠白玉湯」,宮廷御廚用最好的食材始終無法烹制出朱元璋當年落魄之時吃到的美味。

       這個單口相聲就足以解釋為什麼現在年味越來越淡,因為物以稀為貴。以前人們只有過年才能吃上肉食,甚至只有過年才能吃上飽飯,所以過年吃得多吃得飽是難得的享受,甚至是生活富足的象徵。


       《新唐書》中記載詩聖杜甫的五十九歲時,從四川沿水路前往郴州,路遇大洪水,杜甫被困耒陽,「涉旬不得食」,十天沒怎麼吃飯的杜甫被耒陽縣令從洪水中救了出來。「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餓了多天的杜甫吃到了耒陽縣令為他准備的烤牛肉和美酒,醉的一塌糊塗,一晚上就死了。 詩聖的遭遇足以說明暴飲暴食的後果有多可怕,否則我們可能看到更多的現實主義詩歌精品。

       小時候過年,我吃過年夜飯後在看春晚,鄰居大媽送來一大盤餃子,熱情的讓我吃。明明我已經吃得很多了,在大媽的溫情注視下只能繼續吃餃子,結果吃撐了。那種感覺不可描述,極其痛苦,吃了幾片健胃消食片過了一天才消失。從那以後無論在哪,我再也不敢暴飲暴食。




      現在大多數人的生活至少是豐衣足食,過年暴飲暴食應該盡量避免,但酗酒的風氣絲毫不減甚至愈演愈烈。有飯局必有酒,有酒必有勸酒,有勸酒必有不省人事者。有的人甚至每餐必醉,喝到躺在醫院治療也不悔改,實在無法理解。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是人們辛勞一年放鬆休息,家庭團聚,聯系情感的時刻。但這些不好的風俗沖淡了親情友情,讓年味走了樣。然而身處人情社會,哪怕大多數人不舒服,如果沒有人站出來改變,這些陋習還不知道要延續多久。

5、民間不好的習俗

不好的民間習俗有很多,比如:土葬、鬧婚房、結婚彩禮等,有些人在人家的婚禮上玩的太過分,甚至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6、我國不好的習俗有哪些(不能是春節的,像纏足這樣的陋習)

1、端午喝雄黃酒,要知道雄黃可是砷的化合物啊,要吃死人的。
2、喝酒,給人勸酒,不把人喝醉了,就不高興。
3、紅包的習俗,這個就不要我多說了吧。

7、傳統節日的不良風俗習慣

在中國燃放鞭炮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風俗,現在看是不太好的習慣,但是卻不好改變的。前幾年有的大城市限放,現在也逐漸的放寬了。那麼要想改變這種習慣,只有人們自覺的認識到這些害處,才能減少燃放數量,不是強制能夠限製得了的。還有人們不要攀比,能不放就不放,何苦花著錢遭著罪呢?
再有就是給故去的長輩上墳燒紙,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這種習俗大約在中國也流行了近兩千年了,因為東漢蔡倫造紙後,才有了燒紙的習俗。也不知道為什麼燒紙,是佛教還是道教的傳統,又沒有人說的清楚,只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你燒我也燒,誰看到故去的人花錢了?但是這也是傳統,你不燒說你不孝,在眾人面前都抬不起頭來。
這個習俗也是不好改變的,因為它是人們紀念先人的一種方式,特別是過年和清明節時更是如此。是啊,紀念祖宗和故去的長輩是得有一些特定的儀式,否則也表示不出來人們的心情。但是要盡量減少燒紙的次數和數量,已減少污染和不必要的浪費。

8、春節有什麼不好的習俗?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9、中國風俗陋習

1、貞節牌坊

每一處牌坊下,不是埋葬了一個活潑潑的生命,至少也埋葬了一個女子數十年的青春。最早的貞潔牌坊其實多以「節」字為主,多以古代士子為褒揚母親養育之恩為名建立;但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末期,理學之風興盛,貞潔牌坊就逐漸以「貞」字為主,成為了又一座壓迫女性的大山。

起初,女性在夫死後還多為自願守寡,間或有殉情而死之人,但後期大戶之家攀比貞節牌坊數量愈盛,甚至官員都以貞潔牌坊數量為自己政績明證,期間被逼守寡、甚至被活活餓死的女性不計其數。

2、纏足

纏足是中國古代一種陋習,是指女性用布將雙腳緊緊纏裹,使其腳畸形變小,以為美觀。一般女性從四、五歲起便開始纏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後方將布帶解開,也有終身纏裹者。

纏足時代女子多以「沒腳蟹」自比。腳小難行,動必扶牆摸壁,拄杖持桿,有條件則是婢女扶持,甚至『扶婢僅能到中庭』,而完全依仗他人抱持背負的也時有所聞,倘若孤立無助,那麼由此室移至相鄰的彼室也難以做到。至於出門行路, 即使持杖扶婢,也是行不了多遠便已氣喘吁吁。

時不時地靠扶婢肩,倚柱而息,摸捏蓮鉤解痛除乏。施君美《幽閨記》所謂「步遲遲,全沒些氣和力」;關漢卿《閨怨》所謂「行一步嘆息,兩行愁淚臉邊垂,一點雨問一行凄惶淚,一陣風對一聲長吁氣」,正是纏足者舉步維艱的真實寫照。

3、三妻四妾

多妻之原,起於男子的淫侈。生物界的事實,兩性的數目,常大略相等。婚姻而無禁例,或雖有禁例而不嚴密則已,若既限定對於法定的配偶以外,不許發生性的關系,而又有若幹人慾多佔異性為己有,則有多佔的人,即有無偶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有夫婦之制的社會,必皆以一夫一妻為原則。

但亦總有若干例外。古代貴族,妻以外發生性的關系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妻家帶來的,謂之媵。一種是自己家裡所固有的,謂之妾。後世媵之實消滅,故其名稱亦消滅,但以妾為配偶以外發生性的關系之人之總稱。媵之義為送,即妻家送女的人,並不限於女子,如伊尹為有莘氏媵臣是。

與婿家跟著新郎去迎接新娘的御相同。媵御的原始,實猶今日結婚時之男女儐相,本無可發生性的關系的理由。後來有特權的男子,不止娶於一家,正妻以外的旁妻,無以名之,亦名之曰媵,媵遂有正妻以外之配偶之義。

4、童養媳 

又稱「待年媳」「養媳」,就是由婆家養育女嬰、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結婚。舊時,童養媳在我國甚為流行。之所以盛行童養媳,原因就是當時的社會非常貧窮落後,老百姓的生活十分低下,眾多的民眾因家境貧寒而娶不起兒媳婦,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就跑到外地抱養一個女孩來做童養媳,待長到十四、五歲時,就讓她同兒子「圓房」。解放後,國家頒布了婚姻法,抱養童養女的問題在有的地區終於得到了徹底解決。

5、鬧洞房

2014年11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對21155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9.2%的受訪者都曾經歷過「鬧洞房」,60.9%的受訪者直言並不喜歡「鬧洞房」婚俗。盡管「鬧洞房」在傳統社會的婚姻關系中具有積極作用,但在當下社會,這種作用已經不再明顯。

調查中,74.3%的受訪者認為「鬧洞房」無助於促進婚姻關系,17.0%的受訪者認為會有負面影響。現在一些地方的「鬧洞房」存在什麼問題?52.9%的受訪者認為是鬧的分寸掌握不好,造成不愉快,37.9%的受訪者覺得一些做法太低俗,是對新人的侮辱。

其他還有「假鬧變成真為難,引發糾紛」(14.0%),「讓新人筋疲力盡,得不償失」(12.7%)。10.9%的受訪者指出「長輩參與『鬧洞房』,倫理秩序混亂」。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