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山東德州的風俗傳統

山東德州的風俗傳統

發布時間: 2022-11-09 21:57:21

1、德州傳統文化有哪些

德州傳統的文化相對來說就是德州扒雞啊,這些還是特別不錯,特別可以的,相對來說也是特別可以的。

2、德州姑娘出嫁都有什麼風俗

首先,男方要跟自己的叔叔伯伯之類的人帶上訂婚的錢去女方家,這叫遞貼。
其次,男方去女方家把姑娘接回家,並置辦酒席招待親朋好友。這叫結貼。到這時婚算是訂上了。
然後,選個好日子兩個人結婚,結婚一大早要帶著自己的好朋友去女家接媳婦,並把女方藏的鞋找出來,這個時候帶去的朋友就可以跟新娘鬧著玩了,帶上車後接回自己的家,遇見橋一定要仍錢,最好多准備寫硬幣。接回家,拜天地鬧洞房。
恭喜你娶個德州媳婦

3、關於山東德州中元節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農歷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

4、德州酒的風俗及活動形式

賓主落座,開始倒酒。
先說入座。山東自古是禮儀之幫,所以酒桌上的賓主、長幼之分是不能馬虎的。酒桌上,一般沖門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東家的就是買單請客的人。在他的對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來招待客人的,叫主陪。這兩個位置各地叫法有點差異,但意思差不多。
外地的朋友若不清楚其中原委,告訴你個簡單的方法:只要看桌子上杯中餐巾的疊法就可以分辨出來。這兩個位置的餐巾的疊法是與眾不同的。主人的餐巾一般是折疊成圓筒形狀,插在杯子裡面的。而主陪的餐巾則是疊成扇面狀的。其位置的餐巾則是一般的三折呈花瓣狀。整個餐巾的布局有點象是展翅的鳳凰。定好了這兩個位子,別的位置就好確定了。坐在主人左面的是主賓,右面的是次賓;相對應的,左面挨著主賓的是副主陪,右面挨著次賓的叫次陪,但叫三陪的多。其餘的位置賓主可以隨便坐,酒桌上戲稱這些人是不三不四,原因是酒桌上沒有三賓、四陪的叫法。

5、山東德州的婚禮風俗是這樣的嗎

我老家是德州的,我們老家似乎不是這個風俗,尤其現在都是一頭沉,意思就是男方承擔錢多一些。尤其現在買嫁妝還有被子之類的都是男方先給的彩禮,然後女方來置辦,當然也可以新郎和新娘子一起去買傢具什麼的。
首飾錢和衣服錢有的訂婚的時候就給了,有的結婚的時候再要,總之訂婚的時候要下聘禮,一萬一,一萬七等,還有首飾等另外算的,結婚的時候買衣服,做被子啊,等等的再算,另外還有就是訂婚和結婚時候女方也要置辦酒席的,女方招待酒席的錢男方要承擔一部分。
關於份子錢一般是誰的關系歸誰,這個事情辦完之後算賬吧,有的就直接給新人了。不過這個歸父母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很多的人情都是他們之前花過的,或者以後需要他們花的。
不過地方不同,可能有差異,你這個情況還需要和你未婚夫好好商議下

6、德州春節習俗、中秋節習俗

德州春節習俗:
春節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中國農歷,正月初一是「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是一年的開始.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春節源於我國原始社會的《臘祭》,據說臘盡時日,人們殺豬祭祀老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用硃砂塗臉,鳥翼裝飾,唱唱跳跳。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到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德州春節習俗有:放開門炮、拜年、聚財、占歲、送神、添財(添缸)、開市等。

開門炮仗: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德州民間各家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大年初一,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鍾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年長者還要給兒童壓歲錢。清晨天剛放亮,人們都早早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有的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舊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德州拜年的習俗,一般初一拜父母、宗族、鄰里、單位領導、同事;初二拜姥姥家、舅家;初三拜岳父母、姐姐家;隨後再拜其它親戚朋友,德州就有「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和「拜年拜到初七、八,也沒豆腐也沒渣」之說,拜年不超過正月十五。在拜鄰里時,一般不攜帶禮品,但每家都喜歡他人到家中拜年,並以各種瓜果、點心、煙茶熱情款待。拜鄰里時在每家停留時間不長,謂之「拜跑年」。拜跑年有「寧漏一村,不漏一戶」之說。去岳父母家拜年要攜帶煙酒、點心、水果之類的禮物。到親戚家拜年,要按輩分,拜長輩都行叩拜禮,同輩則抱拳作揖,相互道賀,道「您過年好」、「恭喜發財」之類的吉祥話,同時也接受親戚的晚輩拜年,主人要給小孩壓歲錢。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種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建國後,國家規定春節為法定節日,各行各業放假3天,各機關、學校、廠礦多舉行團拜、慰問、聯歡等慶祝活動,在農村仍多沿襲舊俗,但已很少從事祭拜神靈等迷信活動。多數家庭中晚輩只向長輩致以問候祝福,不再行叩首舊禮。傳統的春節禮俗已大大簡化、淡化,多數家庭以看電視節目代替守歲,以走訪致意表示拜年,時代色彩明顯增強,但歡樂氣氛有增無減。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電話拜年和簡訊息拜年等。拜年:能增進長幼感情,消除隔閡,和睦鄰里,避免前嫌,舊隙宿怨盡棄,新年重歸於好。

聚財: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這一習俗,大年三十下午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占歲:舊時民間以進入春節正月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生之物繁育;當日陰,所生之物則災。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德州人常說:「年三十晴天,人興旺,初一高粱、初二黍,貓三、狗四、豬五、羊六、七谷、八麥、九果、十菜」。

送神:大年初二,天剛蒙蒙亮,州城的鞭炮聲又響成一片,各家的送神儀式開始了。送神時,家堂供案上先供上幾碗剛出鍋的面條(德州有:接神餃子、送神面之說),由族長或年長之人率子女跪拜家堂供案前,燒香燃紙、叩首,口中念叨:「爺爺奶奶回土山吧」,起身送行,有人拾起攔門棍,到屋門、院門都要燒上幾張紙,以示門神讓路,一直送到胡同口或馬路邊(農村有的送到墳上),再燒紙、叩頭、燃放鞭炮,表示把祖先送走。同時,家中婦女摘家堂、撤供、掃院內芝麻桿(掃財)。隨後,全家人或派代表前去上墳,到墳地同樣擺放供品、燒紙燃香、跪拜叩頭、燃放鞭炮(這時墳地燃放鞭炮者甚多),送神儀式結束。

添財(添缸):大年初二下午,各家男丁都要把家中水缸添滿水,即使水缸中有水也要添滿,謂之「添財」。期盼一年中財源滾滾,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德州中秋節習俗: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德州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祭月、家家都烙糖火燒(用糖火燒模,印上各種圖案)。在庭院內朝月亮的方向,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在月下,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稱:月亮奶奶),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月餅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闔家邊吃邊賞月,意在全家團圓、慶祝豐收。

中秋吃月餅傳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這一天起義(八月十五殺韃子),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

中秋賞月,歷朝歷代都很重視。每逢這一天,城區的所有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扎綢彩的牌樓,出售新啟封的好酒。鋪子堆滿新鮮佳果,夜市之熱鬧,一年之中少見。顯官和豪門,都在自己的樓台亭榭中賞月,琴瑟鏗鏘,至曉不絕。一般市民則爭先佔住酒樓,以先睹月色為快,並且安排家宴,團圓子女。明清以來,民間更重視中秋節。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節前攜帶月餅、扒雞、美酒等走親訪友,設宴賞月,吃月餅等習俗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德州中秋傳說:「嫦娥奔月」。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在有鬲氏國(德城區)和有窮氏國(平原)一帶,有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葯自己成仙。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7、德州習俗,德州德城區的結婚習俗是這樣的嗎?

是這習俗!!
結婚的時候,女方到南方這邊只有送親的。女方的弟弟或親戚的孩子,德州來說是「壓驕」的,而且南方還得給孩子紅包。 女方送親的有伴娘或者嬸子、姐姐都可以。
女方這邊的單獨辦自己的宴席,一般是第二天,也就是女方「回門」的時候。到時候新婚夫妻得挨個敬酒。男方的親戚和家屬不去女方家。

8、德州民俗文化

一、木偶小戲

木偶小戲,德州人民又稱「玩小戲的」,「耍人的」。這種街頭文藝、簡而易行,大街小巷,凡居民區任何空閑地方都可演出,全部道具家當,只需一人,一條扁擔挑著即可。

一頭是木架制的小型戲台(長寬各約一米、高約80公分,支起來形似小廟),戲台下部四周,圍黃色布幕(好似個肥大的布口袋)演出時,內用木扁擔作支柱、把小戲台支起來(戲台後面須貼牆壁),另一頭是個大園籠,內裝鑼鼓。

木偶小人及各種小道具。表演時藝人鑽入布幕中,把盛道具的圓籠放置身前,便與隨取隨放,一人演唱及伴奏,口手不停地忙活。

當圍觀的人越聚越多,演到精彩處,突然中止,藝人鑽出幕布圍子,向觀眾要錢,觀眾急著往下看,紛紛給錢,一次可手幾角錢。若碰上運氣,被富有大戶人家叫進院內,為其佳人演唱幾出戲,可得個塊兒八角的。那時物價很便宜,一天的生活便有了保障。



二、假二人摔跤

假二人摔跤,實為一人表演,故;冠「假」字。一對半截假人,其上身骨架為木製,頭戴假面具,外罩藍布或青布大褂,假人兩面對相,兩臂相褡褳,做摔跤狀,肥大的大褂內,紗系人套褲、布靴子。

表演時,藝人將假人木架用皮條系腰中背後面,鑽入大褂內,雙腳穿上一假人的套褲靴子,俯身雙手臂現插入另一假人褲筒靴子內,彎腰好似真二人摔跤模樣。

兩人互相使絆,翻滾在地,干凈利落,不露破綻,博得圍觀者鼓掌喝彩,表演到精彩時,藝人頭從大褂衣襟下鑽出,假二人上半身橫背在藝人背後,向觀眾要錢。

這項技藝非常吃力,人們紛紛給錢相助,一場下來,運氣好了,也能收得塊兒八角,為了賣藝糊口,演出一天,當黃昏收場時藝人已是筋疲力盡,腰酸腿疼,大汗淋漓。

三、變戲法

「民間戲法」與「現代魔術」不同。魔術多是在劇場舞台上表演,觀眾距離遠,並且常藉助於幕布,燈光、電子道具等,藝技逼真,而民間戲法則在街頭撂攤,沒有任何遮蔽,前後左右都是觀眾,在眾目睽睽之下表演,全憑藝人手疾眼快,技藝巧妙,干凈利落,不露破綻,而贏得觀眾鼓掌喝彩,實在不易。

四、玩猴的

藝人手牽猴子,小叭兒狗,背著簡單道具,在廟會、市場、街頭撂場,表演時藝人一手敲鑼,一手牽著猴子,還拿著小辮子(猴子性野,淘氣好動,但最怕鞭子)。猴子和小叭狗,是從小訓練,它懂主人的話,藝人叫它們幹啥,它就幹啥。

如:猴子攀杠子、翻跟斗、戴假面具、戴烏紗帽、爬桿子,在桿子頂上坐著,端著盤子給觀眾要錢等。小叭狗會蹦、會跳、會坐、會立、會作揖、會拜謝、會鑽圈、會跳圈等。藝人利用猴子小狗表演,連說帶唱,使觀眾開心一笑。

五、綉球燈舞

這種民間舞蹈藝術,出現於全國不少地區,而齊河縣祝阿鎮官莊綉球燈舞卻以其獨特的造型、高難的技藝獨步於民間舞壇,聲震一方。追尋它的足跡,官莊綉球燈舞可謂是源遠流長。相傳,在三百多年前,勞動人民在飽受兵荒馬亂、漂泊流離之苦後,迎來了「康乾盛世」,為了慶賀這一較為安定的生活,每年春節過後,淳樸善良的村民紛紛組織起來,正月十五鬧花燈,表達祈求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的強烈願望,官莊綉球燈舞就在那個時候誕生了。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