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出殯風俗
1、客家人有什麼風俗特點
客家人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客家文化源遠流長,而客家人過春節也有自己的習俗!在春節前的幾天,每家每戶都會進行大掃除、炸脆角、糍粑、釀糯米酒等。
到了除夕這天,每家每戶都會早早的起床,准備年夜飯。一早起來,大人們就負責殺雞、鴨、鵝、孩子們則負責打掃家裡的衛生,到了下午一點鍾,家人就會用柚皮、黃竹葉煲好的熱水(說是可以避邪氣),每人輪留洗澡,一家人穿上新衣新鞋。下午三點左右,家裡的男人們就會把煮熟的大公雞拿到家族的祠堂拜祭,比比誰家的雞最大個,就表示那家的收入是最多的,然後回家再拜祭,放很多的鞭炮,家門口一地都是一片紅色的海洋!拜祭完後,一家人圍著吃年團圓飯,餐桌上白切雞、一條完整魚(代表年年有餘)、客家釀豆腐(代表富裕)是必不可少的!吃完了年夜飯,家長就會給孩子們「利是」,孩子們拿了自家大人給的「利是」,就會到堂叔、堂哥的家繼續領取他們豐厚的「利是」,然後村中的孩子們就會聚集在一起,比比誰的「利是」錢多,孩子們的「利是」錢多數用來買鞭炮、煙花!而家中的大人們,則會留在家裡守年,把家裡的衛生搞干凈、把衣服洗干凈。十二點之前,所有的孩子們都要歸家迎接財神的到來!
年初一,客家人吃素,喝自家釀的黃酒!吃了早餐,家裡的所有人都到族中的祠堂聚集,開始看在祠堂門口燃放鞭炮、煙花、土炮,燃放的時間長達到二小時,這是所有族人共同捐資購買的。放完了鞭炮族人相互之間進行新年的拜訪!在大年初一,客家人是不花錢買東西的,也不掃地、不洗澡,要到年初三晚上才能洗澡,大人們說那叫做「堵財」!年初二,外嫁人回娘家,客家人還有一個習俗,外家女不能在娘家過新年!
年初三一大早,客家人就早早起床,打掃衛生,把幾天堆積的垃圾清掃出去,大人們說那叫「送窮鬼」!年初三,不能到別人家拜訪,更不能送東西給別人!記得有一年,堂哥家母豬在年初三生了一窩小豬,堂哥的臉是黑黑的,結果那一年他的運氣真的不是很好,也許只是巧合罷了,呵呵!
客家人過年還有許多風俗,如果你要到客家人那兒過年,你可要先了解清楚呀!其實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習俗都在慢慢的消失了,而年輕人對習俗這種東西看得很淡了!
2、客家習俗有喪事年春節有哪些禁忌
春節禁忌也稱「過年禁忌」,指十二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一個月的禁忌。
春節本來出於對「年」的禁忌。鄧雲鄉《紅樓風俗談》(中華書局1987年版)謂「年」字,按古文的寫法,是一個象形字,有頭有尾 ,腳向四面伸開,像一個大壁虎。據說是一種很可怕的爬蟲,一歲之中,人家不遇到它,最好了,便平安無事度過了,因此燒一堆火,弄了一些好東西大家好好吃一頓,以示慶祝,這就叫做「過年」。後來,歡慶除舊迎新的歲首,就變成現在的「新年」和「過年」。
在傳承過程中,春節禁忌所包含的畏懼和迷信的色彩漸為人與人之間皆大歡喜、互相愛護的情調所取。
客家俗話說:「入哩年界(年關)禁忌多」。客家民間奉行的春節禁忌包括:禁打罵小孩;禁打碎器皿;禁講粗話惡語。張祖基的《客家舊禮俗》謂:「初一該日特別謹慎,唔敢講惡話罵人,也少人出門,若使在初一早晨碰到好的事情、聽到好的話,就作為系一年的好兆頭,作為今年會利市。所以碰到人,就互相恭賀,講各樣的好話」;忌用不吉利的字眼,如病、死、苦、貧、災、亂、荒、殺等;初三日忌出門訪友,初三各家都習慣掃倒垃圾,送出屋外空地或河邊去,喊做送窮鬼。因此這日少人出門;忌用針線,尤其忌在廳堂做針線活。
3、有誰知道客家人的殯葬習俗
客家人非常重視殯葬禮儀,一般殯葬當日早上,死者(女)的外家孫來弔祭,一般男性、女性親屬都可來,但女性要來三個或五個,只能是單數。外家孫到來時,死者家人把花圈拾到門前,燃點鞭炮,孝子孝孫跪下相迎:靈堂門外放八仙桌,用布幅圍起。
孝子孝孫首先為外家孫斟上第一杯酒,外家孫接過後首先祭天,潑向空中。第二杯酒潑在地上,叫祭地。如果死者的丈夫早己去世,外家孫接過第三杯酒,把條布全部掀起來反鋪在桌上,把酒杯放在上面;如果死者的丈夫仍在世,外家孫就只把條布的一角掀起鋪在桌面的一角、把酒杯放在上面。這時、外家孫就要說一些吉利話,如「一刻遭喪,晚年吉慶」等,然後把孝子孝孫扶起來,一起進靈堂去,孝子孝孫上香,燒紙錢。
客家人一般人家會把老人的遺體放在帷布後,不讓人看,他們認為給人看見了老人的遺體會給自家人帶來厄遠,但是外家孫如果認為老人的兒孫平日對她不好。有虐待嫌疑的話,外家孫有權要求「驗屍」,看老人是否被兒孫虐待;解放前外家的權利更大。如果外家認為老人的兒孫虐待了他家姑婆,就不「開鑼」,不讓把老人拾上山埋葬。外家勢力之大還表現在另一方面,唱儀的禮生在主持行祭時,對孝子孝孫唱「脆、拜、起」,面對外家只能唱「拜、起」,不能唱帶有強迫性的「跪」。如果死者是男性。一切由屋長做主,解放前多由族長做主。之後便是請道士做「起師」,做完「起師」,由外家或屋長開鑼,把死者的棺木從靈堂抬出,就在屋外寬敞的禾堂。客家人一般在上午開鑼,只有那些「半口(Lok3)於毀」(即不到高壽就去世)的人才在下午開鑼出殯。開鑼時由禮生唱儀,唱「起擂」,外面的樂隊就打鑼;唱「掌號」,外面就吹笛;唱「發引三聲」,就打三響鞭炮;唱「孝子孝孫請跪」,孝子孝孫都跪下;唱「孝子孝孫請洗」,孝子孝孫就把手浸入用絲芽、抹葯浸過的水中洗。然後死者的女性親屬撫棺痛哭,並用草紙擦拭棺木,之後,把雞肉、豬肉、雞蛋等祭品放在棺本上,請出死者的神主牌位,這叫做「祭壽頭(棺材)」。
這之後由道士把孝服分發給眾人,叫「成服」。道士先把孝服送給外家孫,再由外家孫傳給孝子孝孫。孝男穿麻衣,長子長孫頭有三個棱的草編孝頭口,其他孝男頭戴兩個棱的孝頭口,孝子孝孫穿麻草鞋,或者打光腳,把不穿的麻草鞋系在腰間。死者的長媳穿麻衣。其他孝媳孝女穿白衫。在過去,孝服全都是用席布做的。長子、長孫、長媳及其他親屬的孝膠部分得清清楚楚。現在則簡單多了,一般穿白衫就行。甚至有的親屬只象徵性地在腰間圍塊麻布。著好孝服後,道士們開始表演「拜四方天地」,道士們穿著有道袍,有僧袍,是他們自己設計的。他門從東面始拜,再向西、再向南、再向北。拜完四方天地,由一位專門從陸河縣請來的有名的道士帶著孝子孝孫「繞棺」,此時棺木已用塑料布包紮好,上面再搭上布、毛毯或被面。道士手拿「召亡竹」,圍著棺木繞行,身後跟著孝子孝孫,道士統一陣便停下,唱死者的辛勞,勸解孝子孝孫要孝敬父母。道士唱得聲情並茂,他的唱詞以引哭孝子孝孫為好,而在孝子孝孫這一邊,卻要強忍悲痛,盡量不被道士的唱詞唱哭。死者的長子長孫手持哭喪棒,死者為男性時,棒為桐木製,死者為女性時,棒為竹製。稱為「男桐女竹」,它象徵著「男節在外,女節在內」,意即男人的氣節表現外在的為人處事上,又一說男人主外,所以其氣節表現在家庭之外、而女人的貞節表現在家庭之內,女人應該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之所以會選桐本和竹子,是因為桐木的結在樹幹上。竹結在竹子的內部,以「結」來話「節」。
繞棺之後,由道士表演「跑五方」,這時所有的道士齊上場。由一道士帶頭,滿場遊走。領頭的道士手拿寶劍,劈開前路,好似帶領眾道土與妖魔邪鬼戰斗。掃完妖魔、開始行祭。行祭由禮生和執事主持,他們都穿著白色的長衫,禮生更要戴白棺。行祭分幾堂分開拜祭。孝子孝孫一堂、女方親戚,即外家孫一堂。男方的房長、其他親戚一堂。一般一堂拜祭要半個小時。
送莽隊伍返回之後,幫工煮些豬肉湯讓孝子孝孫明,名為「食祿湯」。吃午飯之前,由道士主持「下馬引亡安靈」,把死者的靈魂招回來,好讓它聽經超度。
4、為什麼廣西的客家人到現在還有二次葬的習俗?
二次葬的習俗指人死後加棺下葬,幾年之後,再開棺將屍骨撿出來,並請風水先生擇一個風水寶穴和時間重新安葬。這種習俗的延續是有風水、歷史、人文、地理環境方面的原因的。第一,風水一說。客家人就像中國古代人那種很相信風水,所以墓穴的選擇很重要。但凡山水平地,都有龍脈一說,得其形而順其氣者就可以稱得上是好風水,乃興旺之象徵,反之乃衰亡之兆。
客家人認為墳墓風水的好壞關系家族命運、子孫後代的繁衍。所以客家人歷來講究葬風水,舊時候客家人一般發財的人家要做三件大事:買田、做房、修祖墳。第二是地理環境因素,贛南為盆地地形,地勢是四周高山中間較低的,而且四面都被山林包圍,東部是武夷山脈,南部是九連山脈、大庾嶺,相對閉塞無甚交流的形勢,再加上旱澇災害比較頻繁.
另外就是贛南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降水有明顯的分布不均勻,經常會出現山體滑坡、洪澇災害,河流改道、潮水侵蝕等侵害墳地的現象,所以需撿骨再葬。第三這是族群凝聚的方式,客家人組成聚族而居的宗族,一般都是居住在山區。客家人宗族很認同二次葬習俗,他們認為通過二次葬儀式,能夠鞏固、維系客家宗族之間的關系。
第四靈魂一說,古人相信如果人非正常死亡,其靈魂便會化做惡鬼而給人帶來不好的東西,災厄連連。而去災厄的方法就是祭厲。客家人認為死者靈魂能夠依附在骸骨上面,二次葬就能使死後的親人重聚,易於死者安息再生,所以拾骨再葬。現今贛南客家地區二次葬雖然比較普及,但歷史時期,官方曾多次禁止二次葬習俗。雖然官方屢發禁令,但此風仍然比較難改。只能通過時間推移慢慢進行轉變。
5、我國各地的喪葬習俗
1、做七儀式:人們認為,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2、弔唁儀式:一般弔唁者都攜帶贈送死者的衣被,並在上面用別針掛上用毛筆書寫的某某致字樣的紙條。
3、入殮儀式:入殮有大殮和小殮之分。小殮是指為死者穿衣服,大殮是指收屍人棺,漢族民間俗稱為歸大屋。
4、喪服儀式:在喪禮中,晚輩給長輩穿孝主要是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這本來是出自周禮,是儒家的禮制,後來,又被人們引申成為亡人免罪。
5、哭喪儀式:哭喪是中國喪葬禮俗的一大特色。哭喪儀式貫穿在喪儀的始終,大的場面多達數次。而出殯時的哭喪儀式是最受重視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請人幫哭的習俗。
6、客家風俗的喪葬禮俗
1.報喪。客家地區,報喪人不論晴雨須帶傘,到親友家將傘倒放堂前, 告明來意。親戚給報喪人封包一個、雞蛋一雙致謝。在黃岡,報喪人不能 進入親朋家裡,只能在門口呼叫後告知,親朋舀一碗冷水給報喪人喝,一 般喝一口,然後在門口倒掉。此時,親友前來送楮儀,要回送一對紅絲線, 或加一條毛巾。
2.入殮。入棺前,由上一輩族親陪同長子,邊行邊哭泣往水濱,投錢於水中,順流以瓶裝水,叫「買水」。盛回之水作為最後一次供奉父母,以報養育之恩。入殮時,棺內要填滿紙、手巾、扇等日常用品。此時,家屬 要圍繞棺柩俯伏爬行一周,叫「爬棺」,以示告別。
3.下釘。每下 一釘,都要說一句吉利話。除孝子孝婦外,其他人與入殮時辰相沖克的, 不可看死者入殮。一般人家,在死者入殮後即擇時出殯,富戶人家在出殯 前設靈堂,叫「企廳」,供親友前來吊拜。孝子輪流侍守棺側,每當有親友 前來吊拜,孝子要跪迎跪送陪拜,靈後女眷要放聲哭泣。「企廳」有的一 年,有的長達三年,每七日要叫漆工來漆棺,以防流出屍汁。
7、有誰知道客家人的殯葬習俗有哪些?
客家人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近現代以來,大量學者對客家文化與習俗進行了一系列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客家喪葬習俗則研究得較少,此文則嘗試對客家喪葬習俗作一較全面的表述以增進世人對客家文化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客家人是非常講究禮儀的,喪葬禮儀則歷來為客家人所重視,程序繁多,場面浩大,客家人往往在生前就准備了棺材,放置在土樓二樓空閑的房間里,或者架在廊道的屋樑上,比起其他禮俗,喪葬之俗來得更為庄嚴肅穆,客家人對於此,做得十分周到,葬務從厚,禮務從奢,豐其筵席,醉飽靈側,鼓樂奠別,在客家山區,至今舊俗猶存;客家人的喪葬觀念基本上繼承了漢族傳統,相信靈魂不死,重視福、壽、孝,喪禮講究排場,特別重視風水;繁縟的葬俗首先來源於靈魂不死的觀念,古人認為人活著是靈魂依附於肉體,而死後靈魂與肉體就分開,靈魂是能夠獨立於肉體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會對子孫後代產生護佑的作用,因此把靈魂當作神秘的對象加以信奉。
舊時人們對待死人在歸天路上的種種復雜儀式都是以靈魂的虛擬存在為前提的,逝去的人似乎仍然是一個生命需要人們去關愛。客家人的喊驚習俗是這一思想的體現,小孩生病時就要由孩子的母親及其他中老年婦女燒香燭喊驚,認為小孩生病是因為靈魂離開了孩子的肉體,及時叫回靈魂孩子就平安無事了,古人相信人的靈魂在生前與死後是一脈相承的,人生有現世與來世,由此推斷世界也有陽界與陰界,
根據靈魂不死的觀念,人死了以後要進入另一個世界就是那個人們稱作陰朝地府的地方。
客家人相信因果報應,認為善惡到頭終有報、多做善事能夠蔭子蔭孫,今世不好死後也能得到好報,這便也是客家人重視喪葬禮儀的原因之一。客家人的喪葬方式多沿用古中原的傳統,以土葬為主,多用棺葬,解放以後隨著政府的倡導逐步實行火葬。
另亦有合葬、撿金、做生意、野葬等習俗。因篤信靈魂不滅的觀念,舊時客家人對墓穴向來特別重視,一如生人起房,叫「陰宅」,猶重風水,凡築墓葬必請風水先生選日子、時辰、選墓地、看朝向等。
喪葬禮可以說是客家禮儀中最為繁瑣復雜的一種,它的儀式較多,是其它許多禮儀所不及的。同時,這種禮儀也最庄嚴、隆重的。
客家人的喪葬習俗繼承了漢文化傳統的許多突出方面,如孝道、宗法制等,都在這種禮儀中體現出來。同時由於長期流遷以及與當地土著的交流與融合,使得客家的喪禮形成了自己民系獨有的新的特點,這些特點體現在客家喪葬儀規上顯得既溫情脈脈,極富人情味,同時也有幾分嚴苛和冷峻,客家喪葬習俗大致分以下幾個步驟:
1、送終,客家傳統習俗認為凡人年在六十虛歲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壽終,稱之為「喜壽」,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白喜事」。對於
這種正常死亡,家人在心理上、物質上早有準備,兒女子孫都要在死者臨終前日夜守候,跪在跟前聆聽遺囑,哭泣盡哀並燒紙禱拜死者「升天」,是謂「送終」。
如在江西省贛縣湖邊鄉一帶農村,人們到了60歲時便要為自己的後事准備棺木,完成時還要大擺酒席舉行隆重的儀式,將棺木置放於大廳的樓樑上,當地農村俗稱「壽木上座」。客家人對送終一事相當重視,並以沒能跟老人說上話為終身遺憾,所以聞說父母或其他至親病危消息一般都要立即趕回,出門在外的親屬們即使不遠千里也要日夜兼程趕回,盡最大可能見上最後一面,以求在臨終前見最後一面,顯得孝順,是為「送終」;老人臨終之際,便將事先做好的「壽衣」給老人穿上,稱「著壽衣」。
過去有「上六下四」之說,即上身穿六件衣服,下身穿四件褲子,人一斷氣,子女立即燒紙錢、焚紙轎,放聲悲哭,是謂「送終」,同時還要趕往親友家中報喪。
2、報喪:報喪是指喪家向親戚鄰里報告死訊、喪期、葬期。一般小殮後,喪家即將死訊報告親朋好友,以便他們在大殮及時前來弔唁。
報喪的形式有口頭的,也有持卜文的,後世還發展出來在報紙上登卜告報喪。民間一般以口頭為主,即孝子或長孫親往報喪,對那些至親好友尤其是如此,否則禮數不到,對那些較為疏遠的則捎個口信即可。
3、裝殮:裝殮是指把死者裝裹、放入棺材。古禮裝殮分大殮(入殮)、小殮。三日小殮,五日大殮,或次日小殮,三日大殮。這也是和所謂三月下葬的舊俗相應的。
裝殮時,有落枕習俗:即移動遺體,在廳堂地上鋪一白布,將遺體放在上面,頭枕新瓦,瓦上墊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擇日定時將遺體入棺,叫「入材」。後世一般家庭停喪時間較短,入殮也就比較及時,大多臨終穿好壽衣,第二天便裝殮入棺。
4、擺孝堂:在遺體前掛白布,擺香桌,放靈位牌或遺像。早晚哭靈,登記親友送來的禮物或「代燭」,帳布按序掛在孝堂兩旁。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親友來弔唁時,喪家女眷在帳內棺旁舉哀。晚上親友參加孝堂守靈,俗稱「陪夜」。
5、發喪:發喪要擇時,常在早晨。舊時在頭一天要「鬧喪」,通宵達旦請法師念經,鼓樂喧天;發喪先舉行祭奠,再起柩出殯,講究排場,往往全族人丁參加,送葬親友一路敲鑼鳴炮,放生悲哭。
6、安葬:將靈柩放入墓地。墓地選擇講究「風水」。墳墓外觀很似客家人的圍龍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種表現。埋葬後第三天,親屬穿孝衣到墳上哭拜祭奠,燒紙錢,謂「醮三朝」。
7、做七:人死後,每逢「七」日,要舉行祭奠,俗稱「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後舉行祭奠,焚化靈屋(紙屋),叫「完七」,以示喪事的結束。以後,周年舉行祭禮,叫開小孝;三年舉行祭禮,叫開大孝。開大孝時,門前、廳堂換上紅聯,一切恢復正常。
8、撿金: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後(常為十年),挖開墓穴,將遺骸用炭火烘烤,按人體結構屈肢裝入特製的陶瓮內,謂「撿金」,然後重新安葬或將陶瓮集中安放在田地里,這才是逝者永久的墓穴。龍崗客家人喪葬習俗稱之為「二次葬」,於逝者入土七、八年後,請人掘土開棺,其時屍體的皮肉內臟等軟組織已腐爛殆盡,仵工將骸骨拾起,裝在一個特製的陶瓮(俗稱「金瓮」或「金塔」)里,擇定吉日,將「金塔」安放於風水寶地中。有的地方還專門修建一座大型墓地,將「金塔」葬在里邊,立上墓碑,俗稱為「地」。墓地做好了,擇日舉行「圓地」儀式,祭祀宴客,稱為「二次葬」,「撿金」是整個喪禮的最後一環。
客家人所強調的風水寶地要義有三:
一是要有龍勢。即山脈綿延起伏、層巒疊嶂、羅列有序、奔騰有勢等;來龍之勢的大小主導著富貴的等級及人丁的興旺。
二是要有局。即對景羅列各峰,灣環回托,或旗或鼓,或印或案,皆應為基地所用;局主導功名官祿。
三是要有水。即基地前面有對逆的江河,但江水又不是直沖基地,
而是水口回環帶水;水主財路。
因此,為尋得風水寶地,他們寧願等上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若一時間找不到吉地,便把金盎寄放於山間岩穴或田頭地坎,以待日後安葬。
這種暫時寄存「金盎」,俗稱「寄岩子」。據明代嘉靖年間《惠州府志》記載:「長樂、和平滋不忍棄親於土之說,有停柩期年、三年而後葬者,或葬不數年,惑於風水,啟土易棺,火化而改葬者」。再如興寧,「納骨於瓦瓶,名曰金瓶,遷葬而之它……亦惑於地師,數數遷易。……」到了清代,這種風氣更是盛極一時。《嘉應州志》記載:「葬數年必啟視,洗骨,貯以瓦罐。至數百年遠祖,猶為洗視,或屢經起遷,遺骸、殘蝕止於數片,仍轉徙不已。甚且聽信堪輿,營謀吉穴。」清人張新泰《粵游小志》載:嘉應州一帶:「粵俗惑於風水……乃有既葬後,或十年或十餘年復出諸土,破棺撿骨,謂之洗金。」風水原因是客家二次葬的主要原因,台灣客家人的二次葬便被稱為「撿風水」,在梅縣丙村二次葬則被稱為「做風水」。客家喪葬中,一家喪事,眾人相幫,完全是義務的,不收取任何報酬。
如果死者是婦女,其娘家享有特殊權利,什麼事都由娘家人說了算。治喪期間,子孫要披麻戴孝守靈,不能梳洗也不能入席就餐,當年和次年的端午節不能包粽子,春節不能貼春聯,也不能蒸年糕。
客家的墓穴講究風水,由職業風水先生和喪家一起選定,客家人的墓穴外觀很像五鳳樓的形狀。喪葬器物中,值得一提的便是棺材,棺材二字與官財諧音,寓意陞官發財,客家人自古有為官的傳統,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很濃厚,在農村,幾乎每位農民死後都會用棺材裝殮屍首,也有人由於其他原因死後要被火化了,但是也會在死前吩咐子孫將自己的骨灰裝在棺材裡,他們都喜歡這種土葬的方式,以保存屍首的完整,寓意深遠,因此,在棺材的製造上,客家人也頗費工夫;客家人的棺材也稱壽木、老屋、壽床等,用於裝殮逝去的人。
客家人對棺木的選材都比較講究,一般使用杉木製造,製作壽木時,家境富饒的,大都選用老油杉最根部的一段,盡可能大,用4根整木方料做壽器,稱「四角」,即蓋板、底板和邊板用整塊大的木料做成,上下左右共四塊,兩頭各一塊,共六塊,每塊都是完整不用合並,棺木內有一塊由7顆星連成的抬屍板,稱「七星板」,此外,還有「六角」、「八角」壽木,即由6根或8根木料做成,中等富裕人家一般製做「十個角」壽木,選用的木料比「八個角」略小;一般人家做「十二角」壽木,即棺財由12根小木料做成,比「十個角」木料又稍小一點,造價便宜一些,十根木料做成的,其中頂蓋為三根木料,底部為三根木料,兩邊各兩根木料,前後為五到十一塊其他木料。在農村,因經濟條件所限,使用十根木料製造棺材的較多,於是棺材又被稱為「十頁瓦」、「十大塊」,也有用十二根木料製成的,俗稱「十二元」。
農家製做棺木,一般在30歲左右就要精選木料製作好,准備去世以後用。俚語雲:「三十冇付板(指棺材),看你好大膽」,言下之意,人到中年,就要准備壽木了,沒有預備好,怕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將措手不及。
故此,客家人一般在世時就要做好棺木,稱「壽木」或「壽器」,表示添壽加福。許多人都在生前就將棺材准備好,有的是子孫准備的,有的是自己准備,有的准備長達數十年之久。
棺材板拼合後,用桐油石灰膏將所有的縫隙填補好,內外用油漆和棉布一層層貼上,使之滴水不漏,舊時有的停棺三年以上都不見漏氣漏汁。油漆顏色大體兩種,一是黑色,一是紅色,視各地習俗不同而異。壽木做好後,漆工及時刷好油膝,兩頭畫上圖案,大頭頂端寫一「福」字,前端小頭寫一「壽」字,棺蓋板上用紅紙書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夭折的人,所用棺材一般不漆顏色。
客家習俗,在棺材底上先放草木灰和有香味的樹葉,鋪棕片12片,閏年多一片(廣東客家人愛鋪一寸厚黃泥),再放「七里板」(穿有七個孔的薄木板),板上鋪草紙和布。死者身上還要蓋七條褥,叫「上七下八」。
棺材底里該放的東西放上後,由親人兩位(有的地方由土工)用兩條白布將遺體提起放入棺內,頭部裹以絲綿,頭頂兩塊磚,稱「合磚」,寫上死者姓名世系生卒年月日時。寧化等地製作內碑,寫上死者生卒年
月日時和子孫姓名,以備後查,男放腳下,女放頭上。
遺體放好後,要拉中線,把遺體擺正中,棺內的空隙處,有的填上木炭,有的用死者遺服塞緊,上面再蓋上褥,即用白布和畫布做成的杯子式樣。寧化客家人給死者的褥是上七下八,即在屍體上墊八條,屍體上蓋八條。
閩西客家人給死者蓋上出嫁女兒送的白色面布,頭側放一盞長明燈,米飯一碗,蛋一個,飯上插筷子一雙。日夜輪流守候,切忌狗貓接近。遺體四周撒些石灰,以防蟲蟻。客家人的習俗,未過花甲而身亡的稱「短命」,一般不能享用棺木安葬,只能用幾塊木板釘成棺材狀,俗稱「火板子」,將其安葬。
客家喪葬文化,充分體現了客家人對逝者的尊重,對祖先的崇拜,是祈求祖先庇佑福蔭子孫後代的重要儀式,是古代客家文明禮儀的一種體現。
8、客家婚嫁、喪葬有哪些習俗
客家婚姻禮俗
客家人的婚姻禮俗受古時風尚影響較重,主要仍以傳宗接代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講究「明媒正娶」,客家社會正式的婚姻關系是一種「嫁娶婚」,招贅之風並不盛行。
客家社會雖不免亦存在重男輕女的成見,但總體上,男女關系還是較平等的。如,客家婦女與男子在家中同樣力作。因此,女子在娘家時,與兄弟平等;出嫁時,父母重視其婚嫁,夫家也必須按傳統禮節,循規蹈矩,才能娶得好媳婦。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禮」。隨著社會的變遷,雖有更改,但大致上還是參照舊制辦理。六祀儀式:「說親,送定,報日子和送聘金,盤嫁妝,接親與送親,拜堂與吃面碗雞」。和古之"六禮"大同小異。婚禮儀式中,仍有鬧房,圓房等舊俗。
新娘出嫁後第三天,娘家宴請女兒,女婿,謂之「請三朝」。這天,女兒不能在娘家住宿,一定得趕回夫家。有些鄉間,娘家過幾天請一些婦女親友到女兒家中做客;或娘家請女兒回家做滿月酒(結婚滿月時)。男女親家各擇日期,設宴互請,謂「上門」,以求加強兩親家間的往來。
結婚宴請賓客,俗稱「喜酒」,禮節甚為隆重,過去尤其如此。其中,女方到男家的客人叫「大客」;男方要在門前放鞭炮迎接,他們未到席,不能開宴。新郎要在母舅的首桌執壺,從母舅開始輪流斟酒。賓客按尊卑遠近、長幼入席,外戚尊,本族卑。廳堂左上為首席,右為次,上坐老人,下陪客等等。
其他婚姻形式,如抱童養媳,贅婚,轉親,換親,改嫁等。有些現正逐步少見,消失。
客家喪葬習俗
客家地區,報喪人不論晴雨須帶傘,到親友家將傘倒放堂前,告明來意。親戚給報喪人封包一個、雞蛋一雙致謝。在黃岡,報喪人不能進入親朋家裡,只能在門口呼叫後告知,親朋舀一碗冷水給報喪人喝,一般喝一口,然後在門口倒掉。此時,親友前來送楮儀,要回送一對紅絲線,或加一條毛巾。
入殮入棺前,由上一輩族親陪同長子,邊行邊哭泣往水濱,投錢於水中,順流以瓶裝水,叫「買水」。盛回之水作為最後一次供奉父母,以報養育之恩。入殮時,棺內要填滿紙、手巾、扇等日常用品。此時,家屬要圍繞棺柩俯伏爬行一周,叫「爬棺」,以示告別。然後擇時下釘,每下一釘,都要說一句吉利話。除孝子孝婦外,其他人與入殮時辰相沖克的,不可看死者入殮。一般人家,在死者入殮後即擇時出殯,富戶人家在出殯前設靈堂,叫「企廳」,供親友前來吊拜。孝子輪流侍守棺側,每有親友前來吊拜,孝子要跪迎跪送陪拜,靈後女眷要放聲哭泣。「企廳」有的一年,有的長達三年,每七日要叫漆工來漆棺,以防流出屍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