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孫吳彩禮

孫吳彩禮

發布時間: 2022-11-08 23:22:25

1、東吳招親歇後語是什麼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解釋:東漢末年三國爭霸,劉備窘迫時向東吳「借」荊州以棲身,休養勢力。後稍有恢復,東吳便再三索要荊州,劉備當然不會把自己的惟一立足之地放棄掉,也便以各種理由再三推拖。東吳的大都督周瑜十分氣惱,便想用計取回荊州。諸葛亮識破了其中的算計,安排趙雲陪伴前往。

劉備帶著大批人馬和彩禮,大張旗鼓的到了東吳,先拜會了周瑜的岳父喬公,再借喬公的嘴說明此行來意,將信息遞到了孫權母親吳國太的耳邊。

吳國太在甘露寺與劉備見面,對他非常的滿意,真的將孫尚香嫁給劉備,而孫權一計不成,想要用奢靡生活留住劉備也沒有成功,最後孫權不權沒有要回荊州,妹妹也被人領走,所以說這次招親,不僅弄假成真,還「賠了夫人又折兵」。

(1)孫吳彩禮擴展資料

故事背景:

赤壁之戰後,兵家必爭的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曹操占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和長江以北的江夏郡,孫權得到長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劉備得到長江以南的南郡、以及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

南郡之戰後,周瑜分南郡南岸地與劉備,劉備屯兵公安,以土地稀少不利於發展為由,向孫權請求都督荊州,此議只有魯肅極力主張借地,理由是一是曹操雖經赤壁之敗,實力仍然強勁,東吳無法單獨對抗,而且劉備在荊州有號召力有聲望,借地於劉備有利於多樹操敵,減輕東吳的抗曹壓力。

孫權同意此提議,於是劉備便有了完整的南郡,北抗曹操,東和孫權,得益州(今四川),建立了蜀漢基業。後來孫權想要回荊州,劉備不還,兩方出現分歧,曹操這時又來取漢中,劉備恐蜀地有失,迫於形勢比人強的現實,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只好選擇妥協將長沙、桂陽兩郡割讓給了孫權請求停戰,雙方罷兵。

涉及人物:

1、劉備,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先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多個諸侯。

後來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2、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復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歲,在位二十四年,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

3、孫夫人,相傳名為孫尚香,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東漢末年討虜將軍孫權之妹,曾為左將軍劉備之妻。為鞏固孫劉聯盟,孫夫人嫁給劉備三年,後來大歸回吳,之後事跡不詳。史料並無生育記載。

2、關羽敗走麥城,曾路過馬超封地,為什麼馬超卻不出手相救?

讀三國時,總是有一個個疑問,就比如說為什麼當時關關羽敗走麥城,路過馬超封地,馬超卻不出手相救?我們都在想要是馬超出手相救了,那結果會不會不一樣,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馬超沒有救關羽,是不是這個人的人品有問題?三國那麼一個注重朋友義氣的地方,出現這樣一個人,總是會替關羽感到不值。

不過我覺得,馬超是被冤枉的,因為當時的馬超並不在臨沮,是,當時的時候劉備確實是將這一地區讓他來掌管,但是並沒有讓他前去赴任,演義中的描述,在劉備拿下了益州之後,將其任命為平西將軍,因為一個是他協助劉備攻取益州有功,還有就是劉備希望這里可以平定太平,所以通過這個就可以看到,馬超的主要地區並不在臨沮。

而且在史書上的記載當中,其馬超也是被劉備封為平西將軍,雖然總督臨沮這一地區,但是在記載當中,在公元208年的時候,馬超卻是在西涼進行鎮守,被封為都亭侯。也正是因為他的爵位,使得劉備多少是有點顧忌的,這樣的情況下才讓他督臨沮,但並不是讓他去這一地區上任,可以說完全是一個虛職。

還有就是,就是在馬超投降之後,劉備對他很是防備,更是沒有交給他什麼實權,他投靠的時間並不長給了他封地又不讓去封地上任,他的封地又在荊州境內,也就沒有什麼根基了,而且後來因為劉備不放心,還把他的兵權削去,這樣的情況下,先不說馬超在不在,這個地方,就是在他也調不動兵權,救不了關羽

3、有關諸葛亮

我看諸葛亮

作者:張文祥
諸葛亮北伐歷來爭議較大,至目前為止,無論學者還是廣大業余愛好者,其主流看法是持贊賞態度的。但目前,網路上有些有新意的朋友提出種種看法,主要歸納有兩點:一、將蜀漢的國力拖垮;二、諸葛亮擁兵自重。
MQ不才,講幾點個人看法
首先說說第二種看法——諸葛亮擁兵自重的問題。我認為這話對一半。諸葛亮本來就擁兵(掌握天下兵權,不是現代說的「擁軍擁屬」),他不但擁兵而且擁權,但我認為說到「自重」,則肯定不是,無論從諸葛亮為人及實際歷史看,諸葛亮並沒有割裂政權,稱霸一方。
談到第一個問題,我認為持上述觀點的朋友可能把姜維的賬記到了諸葛亮的身上,因為有朋友寫帖子時常會這么說「姜維九伐中原,把蜀漢國力徹底拖垮,其實他只是走諸葛亮的老路而已,蜀漢滅亡的原因從諸葛亮時就已經開始了。」 對此,我的觀點是不同意這種類似的說法。因為判斷一個國家的國力是否被拖垮,要看幾個硬指標,比如:1.政府或內閣(並非政權)是否垮台;2.經濟是否崩潰;3.老百姓生活水平是否低下;4.國家是否分裂。於此對應,落實到古代社會,就是1.內閣被罷黜;2.財政支不敷出;3.哀鴻遍野、餓殍滿地;4.農民起義,政權分割。用這些指標衡量諸葛亮治下,顯然都不是。理由如下:
1. 諸葛亮至死未遭彈劾下台,其內閣主要成員蔣琬、費禕、董允等皆延續掌權,延續諸葛舊制;軍隊方面,姜維、廖化、董厥等依然是蜀漢軍隊主要指揮官。政治清明,沒有出現忠臣在外避禍,小人當朝的局面。在與奸佞代表黃皓的斗爭中,董相依然占據明顯上風,不是姜相後時的朝政。
2. 「四英相」時期,蜀漢財政沒有出現支不敷出的記載,依然能維持國家運行。
3. 「四英相」中如蔣相、費相治下,老百姓還沒有面有菜色。劉備章武年間的人口統計與劉禪投降時的造冊人口大體相當。
4. 農民起義還沒有記載。
由此可見,諸葛亮北伐(至少到姜維前期)並沒有對蜀漢國力產生嚴重削弱。不能將姜維後期的混亂政治局面追究到諸葛亮頭上。另外,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兵退基本上是因為糧草後繼不上而退,其中二伐圍城不過二十來天就主動撤圍,說明諸葛亮的軍事行動是以後方實際支持力為主的,一旦後勤補給出現問題,諸葛亮便主動撤兵,他有全盤經濟考慮在內,不會不計後果,一味追加軍費開支,這與姜維的北伐有質量上的不同,姜維基本上是窮兵黷武,兵敗乃歸。
我認為諸葛亮的北伐是為蜀漢在爭取國際地位(三國鼎峙及部分少數民族政權)做斗爭,是以國際舞台中的政治、外交上的得分為一定目標的軍事行動。
諸葛亮恢復漢朝的口號其實不具備任何影響力,漢朝末年的天下大亂使中原老百姓對這個腐朽王朝恨之入骨。曹魏從文帝曹丕起開始削弱王室,扶植大地主,使地主階級擁護其政權。老百姓也期盼安寧,對他們而言,諸葛亮並非什麼正義之師,曹魏也不是什麼賊逆,雙方都是從漢朝這一合法政權消亡後分裂出來的對峙政權,所以無所謂正義與邪惡。誰最後一統天下使百姓休養生息,誰就會被百姓擁戴並接受的政權。因此諸葛亮北伐並不是正義的,當然也不是邪惡的。
眾所周知,蜀漢是三國中最弱小的政權,除蜀中平原外,大部分疆土沒有開發,十分貧瘠落後,因此曹魏和孫吳都想吞並它然後兩國一較高下。蜀漢若想從三流國家中躍起,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必須擴大其國際影響力,於是加強與二流國家孫吳的聯盟便是其確保二弱抗一強的國際局勢,贏得一席之地的基本國策。
在與東吳的外交中,諸葛亮必須保證盟友東吳沒有二心,協力抗曹。因此他必須拿出「振奮友邦、威懾敵庭」的姿態,所以要威武自強,以攻圖存。如果示弱,則必是弱肉強食的第一犧牲品。因此蜀漢盡管弱小,但沒有出現「弱國無外交」的局面。
另外還有重要一點,就是諸葛亮北伐是與曹魏爭奪大中亞區域的影響力。
在曹魏設立西域長史府的形勢下,蜀漢作為漢的繼承國(其實歷史上蜀漢就叫漢),在爭奪對中亞地區的影響力上必須先發制人,從中亞獲得利益,補充國力與中原王朝一戰。因此從這個戰略方向考慮,諸葛亮也必須北伐,這也就是諸葛亮、姜維爭奪隴上,切斷曹魏隴右與中原之聯系的原因。
五伐時,諸葛亮西上五丈原,司馬懿料定諸葛亮出五丈原而率先佔據渭水東岸地形,手下將校歡欣鼓舞時,惟獨郭淮明查孔明之心,認為諸葛亮此舉有真實的遠大意圖,漢軍是謀圖北上而非東進,在五丈原以西的陳倉、天水、祁山等地,推進其作戰基地,因此漢軍必攻北原(今陝西眉縣北、渭水北岸)。郭淮對司馬懿說:「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家之利也。」(《三國志•卷二十六》)。請大家注意這句話中,郭淮明確指出諸葛亮切斷隴道,分裂曹魏治下之「民、夷」的戰略意圖,諸葛亮就是要讓西域都戶府一帶的少數民族政權和當地漢人脫離曹魏而附庸蜀漢,以此動搖曹魏在西方利益。後來雙方確實在北原發生了激戰。結果先期陳兵北原的郭淮軍擊敗了搶奪北原的蜀漢先頭部隊,而諸葛亮也箭退司馬懿一萬騎兵(詳見《水經注》載諸葛亮上武功事),雙方形成了戰略相持。不久,諸葛亮辭世,雄才大略卻不得其時的他飲恨渭水,從此蜀漢再無翻盤機會。司馬懿也由衷感嘆其「天下奇才」。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雲。

諸葛亮空城計的合理性

4、結婚彩禮錢法律上歸誰

在司法實踐中,嫁妝一般視為女方的婚前財產,因此屬於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女方為結婚購置的嫁妝,雖然是在結婚登記以後,舉行結婚儀式之前購買,但夫妻雙方沒有實際生活在一起,沒有共同的勞動和收入。購買財產的資金大多是女方的父母或其他的近親屬,少數也有夫妻一方婚前個人的收入。

在審判實踐中,離婚案件的當事人對該類財產的歸屬一般不持異議,認為女方陪嫁的財產就是其個人財產,男方購置財產就是男方的財產。這樣處理起來也比較符合風俗習慣,當事人容易接受,也可以避免矛盾激化,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

(4)孫吳彩禮擴展資料

《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對於辦理結婚登記後返還彩禮的情形作了原則性規定,即雖辦理結婚登記但確未共同生活的,彩禮應當返還。辦理結婚登記後已共同生活的,在沒有證據證實存在因給付彩禮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情況下,彩禮原則上不應返還。

因此,對於辦理結婚登記且共同生活的情形,離婚時一方要求對方返還彩禮的,應首先審查是否存在因給付彩禮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情形,當事人對此負有舉證責任。

對於結婚時間較短(一般指不足1年),且給付彩禮數額較大(一般指5萬元以上),法院會考慮適當放寬「給付人生活困難」的認定標准,有條件地支持一方要求返還彩禮的訴訟請求,但並非全額返還,返還比例不會過高。

5、茶的歷史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

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

(5)孫吳彩禮擴展資料;

喝茶的好處

1、幫助散熱

在現在這樣炎熱的天氣里,很多人都會喜歡喝冷飲來解暑,但其實喝涼的東西會把熱給遏制住,不容易散出體外,導致生病,多疑在夏天想要好好地解渴消暑散熱的話,應該喝些熱茶,發一發汗,很快就將體內的熱散走。

2、防曬

綠茶含有一種叫兒茶素的成分,有著很強的抗氧化的功效,將綠茶中的兒茶素提取出來支撐護膚品,塗在肌膚上,可以幫助肌膚抵抗陽光照射的傷害。當然直接喝綠茶也有著防曬的效果。

3、止瀉

茶能和蒜瓣一起配合,幫助止瀉。大蒜有著解毒消炎的功效,而茶水能夠起到抑菌的作用,尤其是對於腸道中有害細菌的抑制,將茶和大蒜配合在一起,能很好地止瀉。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