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遠的風俗
1、平遠春節習俗
1、掃塵 2、貼春聯 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4、年畫 5、守歲 6、放鞭炮 7、拜年 壓歲錢 8 、蒸年糕 9、包餃子
2、有哪些客家春節風俗
"百節年為首",過年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祟向傳統的客家,圍屋裡的春節更有著一番濃郁的親情。然而,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千百年來,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長途跋涉和頻繁的遷徙中,形成了各地不同特色、有著各自風情的傳統春節習俗。我們客家的年俗一般有:入年掛又稱 "入年價",農歷十二月廾五日起就"入年掛"了,客家戶戶大掃除,不可口說不吉利的話,用有香味的樹葉放在熱水中給老幼洗澡,暫停下田工作,有大鑼鼓樂隊的就可以開始打起來了,各個村莊里都可能聽到此起彼落的鑼鼓聲,准備鷂、魚、肉等三牲,奉敬天地神明,以謝庇估之意。
儲食物--由十二月十五日起至正月十五日止,客家人過農歷年期間,除以上的三牲之外,要准備很多食物例如:
1、甜粄:甜叛也就是用米磨蒸的年糕,用七成糯米滲三成秈米在水裹泡浸一天一夜,再放在碓臼中,舂成細粉和上油糖,墊豆腐皮和芭蕉葉,用蒸籠蒸之,熟了就成深紅色的"甜粄"。
2、發粄:也就是廣府人稱"松糕"的。
3、煎粄:又叫"煎丸"也就是廣府人稱的"煎堆"。
4、蘇花:用油炸的各式各樣的芝麻豆類等。
5、米程:用米和糖合制而成,如台北街頭常有用機器做的"米香"相似。
貼春聯--除夕前家家戶戶以紅紙書聯貼門上,門中央陳姓的寫成"穎川堂"兩邊聯則寫"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或"穎川世澤,太史家聲"之類的聯句。
除夕日--(客話呼: 年三十日)上午敬神,晚間敬祖公,敬神在廟裹,敬祖公在祠堂或廳下裹,大家挑看三牲,紙寶二頭跑。敬過神的三牲可再敬祖公,到最後由八仙桌上撤回家,供全家團圓吃年夜飯之用了。除夕晚大家必須洗澡,否則下輩子有會變牛的傳說年初一|除夕深夜初一凌晨,通常是不入睡的,到時鞭炮,鑼鼓聲大作,互道恭喜,接財神,再敬祖公。初一那天多吃素,除了使腸胃可休息休息還有齋戒凈身的意思。初一不掃地,不洗澡,意思是不要把財氣趕走了。
年初一食齋--在客家人聚居的閩粵贛地區,素有農歷年初一食齋的習俗,據說已持續了三百多年。即年三十(或廿九)晚餐以後,家家戶戶必須把裝盛過葷腥的碗筷碟盤勺等廚具統統用開水泡過,甚至連鹽缸都要臨時換用,年初一整天只吃豆腐、青菜等齋菜。
這種奇特的習俗有一種傳說。
傳說客家人居住的某村有個古泉公,生有十一子,長大後都分了家,古泉公獨自為戶。有一年大年三十,兒子們接二連三地來對父親說:"爸爸,今晚你不要做飯了,來我家吃吧!"但是到吃晚飯時,十一個兒子都想到一塊去了:"我不請父親吃飯,其他兄弟總會請他吃吧。"於是,直至十一個兒子家家都吃完除夕的晚餐,還沒有人去喊父親吃飯。
吃完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一個人說:"這么晚了,不知有沒有人還沒吃飯啊?"有一個人指著身邊一條黃狗說:"除非這條黃狗還沒喂吧!"坐在一旁的父親氣得七竅生煙,瞪著眼破口大罵:"你們這些不孝子,你老子就沒有吃飯!"住在上屋的第三子新穰公頭腦頗靈活,聽見父親怒罵,立即挎上一條錢袋從後門出去,由屋背轉到大門口,裝著全不知曉地問明了原因後,便一本正經地說:"我出去討債剛回來,還沒有吃飯,爸爸,你就跟我一塊吃吧。"
父親吃完飯,還是氣憤難消:別人說多子多福,我卻多子無飯吃,還不如無子。經過一夜思考,第二天(大年初一)他便帶上田契、屋契、山契到一座廟出家去了。他還對子孫發出誓願:"凡我子孫,年初一跟我食齋者,發達吉昌;不跟我食齋者,早死早亡。"他這一招,其實是為了使子孫不忘這件事,教育後人要孝敬奉養老人。從此以後,每年年初一這天,很多人便食起齋來了。
賭紙牌--客家人家裡,平日是不準賭博的,唯獨農歷過年期間例外,大家聚在一起"賭紙牌"或"跌狀元簽"、"跌猴子"、"二十一點萬曆牌"等等作消遣。
轉妹家--"年初四,節初六"是說過年正月初一一至初四日過節五月初六日出嫁的女兒應盡可能的回娘家探親與家人團聚。
舞龍、舞獅--過年期間各村莊均有舞龍舞獅隊出現,是一種尚武精神。
出年掛--年初六"出年掛"新年到此近尾聲,雖接看而來的還有"正月半"(即元宵節),"燒煙架"(即放煙花)"放孔明燈"等精彩節目,而出年掛之後各行各業都放鞭炮"開張大吉"了。
下面簡介各地客家人過年的一些習俗:
台灣:豐盛的團圓飯
台灣客家人是以原鄉廣東五縣即:嘉應州、梅縣、蕉嶺( 原稱鎮平縣)平遠、興寧、五華 (原稱長樂縣么口灣客藉同鄉稱四縣),及海、陸一即海豐、陸豐縣一為主,所以台灣地區的客家年俗也與兩區的相似。
除夕之夜,台灣島內客家人都要歡聚在一起"圍爐",即一家男女老少團團圍坐在火爐或火鍋旁吃年夜飯(或叫"團圓飯")。這一餐當然要格外豐盛。
年夜飯中,除要吃象徵全家團圓的魚丸、肉丸和寓有"食雞起家"之意的雞肉,以及表示"年壽長久"的韭菜,還有各種極富地方風味的油炸食品、湯圓、年糕,特別是吃"烏龜豆沙年糕"(一種用刻有烏龜形狀的木模壓制而成、內包豆沙餡的年糕),則有延年益壽之意。此外,還有一種鹹味蘿卜年糕,食用時需經火烤熱後再用紫菜包起來吃。它除了具有解葷腥、調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來年"好彩頭"之祝願(台灣地區稱蘿卜為菜頭,與"彩頭"諧音)。
年夜飯吃過之後,便是長輩們給子孫贈送"壓歲錢",其給法也頗具特色:年齡大的孩子,其"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遞到他們手裡的;而年幼孩子的"壓歲錢",則是大人們事先用紅線繩纏好並系成一個小套環,套在他們的頸項上的。
閩西:大年三十吃"腕子筒"、"長命菜"
閩西客家人從年二十五"入年假"過小年始至除夕,是過年的准備階段。
大年三十這一天,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紅"(貼春聯和紅紙)表示紅紅火火。之後,貼門神、祭祀祖先、准備年飯、守歲等。而年飯中"腕子筒"與"長命菜"是閩西客家人少不了的菜。"腕子筒"就是紅燒豬蹄,這紅燒豬蹄很有特色,不僅肉爛,更是香濃可口,這裡面的配料有的是當地的植物根莖,因此形成的香味獨特;"長命菜"其實就是整隻的雞或整塊的豬肉放進鍋中烹煮,再將整個大蘿卜和整棵的芥菜加進去,這裡面的含意很深刻。
在餐桌上,客家人如何進食也還有一番講究。雞頭由長者吃,翅膀給出門的男人吃,讀書的孩子吃雞臂(腿)。酒灑倒在桌上視為發財,碗被摔碎看作會添丁,掉落了筷子當作有食緣......守歲,也稱點歲火。客家人要用特製的三盞油燈分別點在廳、門、灶上,直到天亮。如一夜通明,這將意味來年吉祥平安,萬事亨通。
三明:吃"甜頭"、"考頭水"
三明市不僅是福建和內地聯系的主要通道,而且是歷史上"衣冠南渡、八姓入閩"的橋頭堡、聚集地和擴散地之一。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灶神上天的日子,家家戶戶把鍋台洗刷得乾乾凈凈,傍晚點燭燒香放鞭炮,用酒、米、灶糖、灶餅等素供祭祀灶神,據說是為了堵住"灶君"的嘴,要他"上天奏好事,回宮保平安"。"送灶"時家家還點盞竹製的"八卦燈",一直燃到正月十五才熄滅,稱為"長明燈"。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凌晨即起,穿戴一新,鳴炮開門,以圖開門大吉。尤溪人在早餐前要煮生薑紅糖茶先吃"甜頭"。早餐皆為素食,或線面、或湯丸,象徵長壽、團圓;沙縣早餐必有大蒜、豆腐、紅頭菜(菠菜)等,寓新年諸事合算、富足、開門見紅之意。舊時初一,人們往往上寺廟謁諸神、拜祖宗,祈求平安;鄉鄰見面,彼此拱手作揖,互道"新年好"、"恭喜發財";這一天,大人小孩都禁止講不吉利的話。如碗打碎了,要說"碎(歲)碎(歲)平安";小孩摔跟頭,說"拾元寶";受傷流血,稱"見紅有喜"......初一上午,將樂某村群眾還有到水井、溪邊爭挑第一擔水之習俗,叫"考頭水",寓新年事事第一。
從初二起,人們開始走親訪友,互相拜年。一般拜年者不能空手,要帶糕餅糖果之類,給長輩要帶紅糖,拜年者返回時,主家要回送同等價值的禮品,叫"禮尚往來"。
陸川:無鵝不像年
廣西陸川客家人主要從福建省上杭縣和福連珠璣巷遷徙而來,目前約有五十多萬人,和鄰縣博白均為客家人主要聚居地。
陸川客家人喜歡吃鵝肉,雞肉反成其次,有"無鵝不像年"之說。據老一輩人說,從前客家人顛沛流離,生活比較貧困,而鵝個頭大,生長速度快,耐飢少病,沒有飼料時還可用青草喂養,非常適合客家人遷徙時帶在身邊。而且鵝大肉多,可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體現客家人豪爽的性格,走親戚時帶上一大塊肉也有面子。農村家家戶戶都養有鵝,少的幾只,多的十幾只,一到春節鵝的叫聲此起彼伏,未見人影,先聽鵝聲,饒有情趣。
四川:舞雞、舞春牛
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來仍保持了客家的傳統風俗習慣。在一些地區,世代流傳的舞雞、舞春牛活動,增添了春節的喜慶氣氛。舞雞的年輕人提著用木頭、木瓜做成的兩只斗雞,打著鑼到村中各家各戶去賀年。舞雞歌吉慶幽默,使主家喜笑顏開。送給賀年的舞雞者紅包,從"斗雞"身上拔幾根雞毛插在自家的雞籠上,以祈求六畜興旺。
舞春牛更為有趣。"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編織而成,牛頭、牛角糊上綿紙,畫上牛眼,牛身是一塊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鑼打鼓在村中表演,鑽進布底的兩人,一人在前撐牛頭,一人在後彎腰拱背甩尾巴,後面跟著的是一個手拿犁架的漢子。此外,還有敲鑼打鼓的,領唱春牛歌的,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歌聲笑聲。舞罷上村又到下村,從初一鬧到元宵節。舞春牛的人們為農家帶來了節日的歡樂,同時,也寄託著對農家豐收、祥和的祝願。
贛南:諸多禁忌
贛南客家人過年有諸多禁忌。正月初一不向屋外倒垃圾、潑水,忌進菜園摘菜,這天忌開口罵人,要說吉利話。除夕、春節及大的節日和喜慶日,忌碗筷掉地。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向他人借款或催貸。新年"出行",忌有女人在場。正月初五是"五穀神"生日,這天家家不能煮生米,只在前晚煮好夾生飯,第二天早晨蒸熟,黎明時,家家燒香迎接"五穀神"上谷倉,祈保"五穀豐登"。
贛南客家人講究"吉利",每月初一、十五要說吉利話,"無"要說成"有"。寧都大沽、小布等鄉村"帽子"要說"有子",因為"帽"與"毛"諧音。新喪家人忌諱到別人家賀年。大年初三稱為"窮鬼日",一般不外出,不宴請。這天要做的事是把初一以來清掃的垃圾送至村邊,點燃三炷香後燒毀,俗稱"送窮鬼出門"。
浦北:年初一"偷青"
廣西浦北客家人主要分布在石埇、張黃、安石、大成、樟家等14個鄉鎮,佔全縣總人口的40%左右。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勤勞勇敢的浦北客家人,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習俗。
春節,是浦北客家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先在臘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王爺上天"。然後農家婦女搞清潔,男人置傢具,人人添新衣。除夕中午,男女老少,滿面春風,宰雞殺鵝,煮糯米飯,以傳統的客家菜餚供過各方神靈後,舉杯歡慶團圓。就是千里之外的親人,也要趕回來同吃團圓飯。除夕夜,客家人要貼對聯、貼桃符、放鞭炮。闔家老幼在長明燈下,聊天玩樂,通宵不眠,暢談一年的豐收,展望新年計劃,這又叫"守歲"。時間一交零時,千家萬戶,都到廳堂上香,放煙花炮竹。初一這天,不殺生,不吃葷,不搞生產。早飯後,村裡的青壯年舞龍舞獅,到圩鎮或鄰村拜年,主人出門燃放鞭炮、派紅包。這天,浦北客家人還有"偷青"的習慣,採摘地里少許的菜花、生菜、蔥、蒜等。因"菜"與當地客家話的"娶"、"財"字諧音,分別寓意"娶花"、"生財"、"聰明"、"有得算"。
炎陵:初三"送窮鬼"
湖南炎陵客家人十分看重過年。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是客家人的祭灶日。這天晚上,他們把灶台刷得乾乾凈凈,將舊"灶君"像取下燒掉,早晨再把新"灶君"像貼上。送迎灶君時,都擺置酒肉、糖果、米果等供品,並在灶前燒香、點燭,燃上一串鞭炮,進行拜祭。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入年掛",也就進入了緊鑼密鼓的過年階段。這時,外出的人都紛紛往家趕。入年假後,大人便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客家人很講究衛生,入年假前後,要擇吉日將屋內屋外,進行一次全面清掃。
大年三十是農歷最後一天,也是過年的高潮。這天上午,家家戶戶從大門到各小門、谷倉、牛欄都貼上鮮紅的對聯,連水缸邊都貼上紅紙條,叫做"封歲",也叫"上紅"。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干凈的新衣裳,歡歡喜喜過大年。做完這些,他們還要在廳堂掛起祖宗畫像,擺上供桌,設立香案,擺起雞、肉、果品等供品,敬奉先人。
除夕夜吃團圓飯的時候,在豐盛的菜餚旁,他們還不忘多放幾副碗筷,以示請祖先回來過年。飯前,先給祖先敬酒。席間,讓小孩吃雞腿,以示愛幼。
除夕夜要守歲,每個房間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燈"。有些地方連牛欄、豬舍也上燈。這天晚上,小孩都能領到長輩發的壓歲錢。
正月初一的大門是不能隨便打開的,要等待吉時。時辰一到,家家大門打開,霎時鞭炮齊鳴,響徹整個寂靜的山野。這天起,大家相見都打拱互道:"拜年,拜年!"這天,兒孫們要給長輩拜年。
正月初二是走親戚拜年的日子。俗話說"初一崽,初二郎",女婿要帶著妻子小孩,提著禮物到岳父母家拜年。
初三送"窮鬼",這天一大早,他們就把家裡積存兩天(大年初一、初二不能倒垃圾)的垃圾,往路邊一倒,將裝垃圾的畚箕往垃圾上一扣,燃上3根香,放3隻鞭炮道:"窮鬼去,富鬼歸"。這表示送掉了窮鬼,家裡從此走向富裕。
拜祭也罷,"送窮鬼"也罷,表達的都是客家人對幸福生活的無限嚮往。
3、客家添丁起燈風俗
客家添丁起燈風俗
客家添丁起燈風俗,其實在不同的地區是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的,有的風俗習慣已經存在幾千年的歷史,也是一種傳統的文化傳承,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說法,以下了解客家添丁起燈風俗。
客家添丁起燈風俗1「丁」在《辭海》里的釋義是:人口,男稱丁女稱口。在客家人的口音里,燈與丁諧音。所以在我們梅州客家地區"添丁、響丁、賞丁",其實就是"添燈、響燈、賞燈",而且雖講法不同,其節日活動的意義卻是大同小異。
源於中原的花燈,在我們客家人慶賀新生兒誕生中,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
一是代表光明的發揚;
二是燈火蘊涵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之意;
三是燈成了人丁的象徵物。
賞丁又叫「上燈」,是一種鮮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燈習俗流傳的族群、區域很廣,它以「添丁」為中心,以「燈」的形式而展開的祭祖、慰祖活動。上燈就明顯帶有上丁、添丁的意思。
因而在客家宗族社會里,凡是男孩出生都要舉行上燈儀式,也即上丁、添丁,祭祀祖先並報告祖先族中又添新丁了,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長。
「上燈」(「上」讀爽、賞,是「掛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喪」,所以客家人為避諱,「上燈」又稱「添燈、升燈、吊燈」,是客家民間風俗。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須在祖祠上廳掛上一盞新燈籠(諧「新丁」)。「上燈」的日期最早為正月初七,最遲為正月二十一,但多為正月十五前後一兩天。
「添燈」意為向祖宗匯報,某家添了新丁。「上燈」時要辦「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講究的還「辦上燈酒」請親友團聚、祝賀。
在客家宗族社會,凡是男孩都要舉行「上燈」儀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燈」者年齡不分大小,剛誕下不久的男孩當年升丁叫「添新丁」,年齡比較大的,因多種原因沒有舉行此種儀式的,來年再升丁的叫「頓丁」、「添老丁」。因此,「上燈」實是各姓各族為當年新添男孩而舉行的慶祝活動。
在梅州地區,各地的上燈形式又有所不同:
興 寧響 丁 節
其中以興寧的正月半響丁節活動較為隆重熱烈和持久,時間從正月初七至廿一;興寧響丁節,內容較為豐富,比春節還要熱鬧。
節前當地族人須定做「花燈」,然後派人到縣城或圩鎮去請「花燈」,敲鑼打鼓把「花燈」抬回來,懸吊在祖屋上廳棟梁下面。賞燈節全屋張燈結綵,家家戶戶都有親朋好友到來,敲鑼打鼓、大辦筵席、舞龍舞獅,燃放煙花炮竹,有的「燒煙火」、放「孔明燈」,舉行火炬流行(又稱「火把節」)。添了新丁的人家,則在祖屋廳堂擺酒猜碼(猜拳),猜碼的人起句須要先念「添丁呀發財」的吉祥話,使參加燈會的人盡興而歸。
響丁節過後,即正月十五以後,族人還有一次「暖燈」活動,即將花燈用火燒去,清除祖堂中的擺設。人們不喜歡用不吉利的「火燒」字眼,稱其為暖化了的「暖燈」。
這次比較簡單,主持人燒過香燭冥帛,謝過列祖列宗及各路神仙後,把懸掛在中堂的花燈放下,把花燈上好看的剪紙「人公袛」取下,送給新丁戶的新丁們作玩具留念。剩下的花燈上的竹框竹架抬到祖屋門口的禾坪上用火暖化了,人們稱其為「暖燈」。暖燈後,表示春節過完了。
豐 順 燒 火 龍
其次是梅州豐順燒火龍:
每年的正月十五這一天,豐順埔寨都會上演一場隆重又火熱的祈福活動,那就是「燒火龍」。
埔寨火龍從清朝1740沿襲至今已有276年之久,為中國特具一格的客家民間藝術之花。只要你親臨過現場就會知道,屆時整個廣場火雨紛紛,星落遍地;一條長龍在火雨中逡巡遊走,那精彩場面令人嘆為觀止。
五華下壩迎燈節
三是五華下壩正月半的迎燈節:
五華縣河東鎮下壩元宵迎燈節,作為當地最熱鬧、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經過500多年的傳承和發展,下壩迎燈愈來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下壩迎燈鬧元宵規模宏大,每年吸引了縣城和周邊鄉鎮各地群眾前來觀看,還引來世界各國的部分僑胞前來尋根祭祖
客家添丁起燈風俗2客家「上燈」風俗,你知道嗎?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奪目。有一種鮮為人知的客家民俗——「上燈」。客家上燈習俗流傳的族群、區域很廣,它以「添丁」為中心,以「燈」的形式而展開的祭祖、慰祖活動。又稱「賞燈」「升燈」。
「上燈」的由來
在客家,「燈」是方言「丁」的諧音,又是光明、希望、燈火燎原、生生不息的象徵。客家人從中原祖地一路披荊斬棘,最後落戶在現閩粵贛三地交匯地區,其獨特的生活經歷,使客家人形成了族群團結,共同御敵的生存需要,由此產生的客家人尊祖念恩的傳統,借「燈」慶祝「添丁」。
"上燈「即添丁
在客家宗族社會,凡是男孩都要舉行「上燈」儀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燈」者年齡不分大小,剛誕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齡比較大的,因多種原因沒有舉行此種儀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燈」實是各姓各族為當年新添男孩而舉行的慶祝活動。
"上燈」的時間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須在祖祠上廳掛上一盞新燈籠(諧「新丁」)。「上燈」的日期最早為正月初九,最遲為正月十九,但多為正月十五前後一兩天。「上燈」意為向祖宗匯報,某家添了新丁。
"上燈"的形式
「上燈」時要辦「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講究的還辦「上燈酒」請親友團聚、祝賀。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區,其禮節更繁,而且有所演變,他們在「上燈」後,中間還要「暖燈」(是「上燈」過程中的一項活動,不能說是「暖燈節」)。最後才「敬祖謝天地」,非常隆重熱烈,有「一家添丁,全村慶賀」之氣氛。
「上燈」習俗的改變
生了兒子的客家人在來年的元宵節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里上燈,即掛上一盞精美的燈籠,然後請村裡有尊嚴的老人,抱一下男孩,並把他的名字正式寫進族譜里,男孩就正式成為了這個家族的一員,之後擺下酒席,宴請全村的男丁前來喝酒。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現在很多生女兒的也鬧燈,女兒也進入族譜。
客家上燈習俗歷史悠久,有的幾百年,有的上千年,這種習俗現在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深刻地體現了客家人的優秀文化繼承意識。
客家添丁起燈風俗3客家人的「上燈」習俗,和宗族一起分享人丁興旺的歡喜
正月十四,元宵節前,又到了家鄉一年一度的「上燈」時節。「上燈」是客家文化中非常特別的一道風景線,今天看來,依然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傳統民俗。我的家鄉在梅州平遠,上燈時間在每年正月十四上午。本文結合新鮮出爐的照片和視頻,講講這個風俗。
1、何為「上燈」
「燈」者,「丁」也,兩者在客家話中諧音相通。在我國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里,生男子為添"丁",生女兒只是添"人口",因此傳統的「上燈」是為了表達慶祝家族新添男丁、念祖恩謝天地、祈福新丁光宗耀祖等情感,也表達了希望宗族人丁興旺、薪火相傳之意。
梅州興寧的上燈儀式
上燈的時候要把花燈掛上家族祖屋和自家房屋上堂的房樑上,以慶祝添丁,所以顧名思義曰「上燈」,也可叫「升燈」。上燈之後,新丁的名字就可以正式載入家族族譜了。
不同地區上燈時間略有不同,有的為正月初六至初十(如廣東鶴山),有的為正月初九至十九(如廣東梅州),有的為正月初十至十六(如廣西岑溪),多數為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
有些人容易混淆上燈節日與元宵節。其實元宵節始於漢朝,漢文帝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由此而來。自古以來元宵節並無慶祝添丁這個內容。上燈與元宵節在主題、內涵、程序等方面都不同,不能混為一談。也有學者推測上燈是元宵節的派生物,實情如何則見仁見智了。
現在,上燈風俗主要流行於我國廣東、廣西、江西、福建等地區,特別是客家人聚居地大本營或一些純漢族地區如廣東的`梅州、興寧、河源、鶴山及廣西的岑溪、藤縣、容縣、富川、桂平等地區。不過,上燈風俗並非客家獨有,廣東潮汕、湛江等非客家漢族群體也有上燈風俗。客家與非客家的上燈風俗活動形式、程序上大同小異,其主題、內涵、意義本質上沒什麼差別。
2、怎樣 「上燈」?
上燈過程大概有如下步驟。一是前期准備工作。村裡的議事小組商討上燈的議程、做好分工,選好主持司儀等各個環節的負責人員,村裡的鑼鼓獅舞隊要提前排練
二是祭祖升燈。當日一早全村上一年添了新丁的家庭全部在祖公屋集中,供奉三牲酒水禮品。由家族長者主持,一起燒香燃燭祭祖,將花燈升上祖公屋上堂的「丁子梁」上。新丁們則由長輩抱著向祖宗牌位鞠躬作揖敬香;期間伴以鑼鼓獅舞,鞭炮齊鳴,熱鬧非凡;祖屋上燈完畢後,回到自家房屋也要祭祖宗升花燈,也有的地區只上一個花燈。升燈過程有時候持續到當天下午。
三是慶賀活動。當天晚上,各個上燈人家擺下宴席,一家添丁,四面八方的親朋好友都前來賀喜,共濟一堂,向添丁家庭表達美好的祝福。席間還會有猜拳、煙花、獅舞等節目。
各地的上燈過程在細節上略有不同,有的上燈之後,還要擇日再下燈,把花燈從祖屋請回家裡;有的還有「暖燈」、「游燈」等程序;也有的地區更加隆重,程序更復雜一些,但大體上就是如此了。
3、為何「上燈」?
上燈風俗最早起源於何時已很難考證,有學者認為始於客家人史上第一次南遷之時(秦始皇時期),也有學者認為始於漢朝,然而無論是始於秦亦或漢,「上燈」這盞「燈」均已迄今一、兩千年。世間萬事萬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何況存在了千年。
有人認為客家上燈風俗體現了一種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其實今天的人們不妨以更加客觀的心態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們翻開人類漫長的歷史畫卷,可以發現自古以來邦國之間的戰爭殺戮、你搶我奪以及黎明百姓顛沛流離、輾轉逃難的歷史幾乎沒有停歇。客家人來源於我國古代中原漢族,史上眾所周知客家民系兩千多年來的六次大遷移,是一部躲避戰亂、避免亡國滅族滅種的逃難史。長年漂泊,日久客鄉為家鄉,何其凄苦艱辛!
在使用大刀長矛弓箭的冷兵器時代,生產力落後,七尺男兒的優勢自然遠遠大於纖纖弱女。女子能成為花木蘭將軍的畢竟是少之又少,即使是徵兵打仗,朝廷也是只抓男丁,不會來抓女子。如此看來,在古代落後社會條件下,只有男丁興旺才能宗族興旺、國家興旺,重男輕女現象事實上成為了古代社會客觀的、無可奈何的選擇。可以說,上燈風俗是古代漢族人們崇尚男丁意識的自然覺醒。
還有人認為上燈風俗有點像羊群效應,或者說從眾效應。仔細推敲一番則不然,上燈風俗其實有著獨特的內在動因。每一次的「上燈」,都等於給人們上了一堂深刻的添丁思想教育課。
上了燈的人們自然歡天喜地,受到添丁的精神激勵之後在潛意識中就有了「再接再厲」的慾望。尚未上燈的人們則會有一種深深的渴望,期待著哪一年我家也要上燈
特別是對於深受傳統文化教育、尊崇孝道、敬祖念祖的漢族人們,上燈簡直就是祖宗下達的一道任務令。這樣就形成了「上燈」源源不絕的原動力,也正因為有了這種原動力的驅使,才讓古代漢族人們得到更好的繁衍生息、血脈流傳。
由此可見,上燈風俗是人類繁衍歷史上充滿了智慧的一個民俗設計,我們不得不感恩佩服發明創造了上燈風俗的祖先們!聯想到當今,我國逐漸顯現計劃生育政策之痛,出現了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失獨、育齡青年生育意願不足等一系列嚴峻問題。上燈,或許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有著更加積極的現實意義。
5「上燈」新義
今天,不少客家地區的上燈風俗都已經向文化部門申報並獲批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廣東的梅州、鶴山、惠州等地。既然客家上燈被評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是說明其古老,才能稱之為「遺產」;二是說明其屬於一種文化現象,具有文化傳承價值;三是說明其需要進一步繼承和發展,不能墨守成規,一成不變。
新時期的「上燈」風俗也應與時俱進。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世界絕大多數地區早就實現了男女平等。女子在國家、社會、家庭中發揮著完全不亞於甚至超越男子的重要作用,因此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就丟進了歷史的故紙堆。
今時今日,男兒是丁,女兒也是丁;男女均為己出,理應一視同仁。因此上燈風俗也應相應調整,不應再落入男女性別窠臼。男女平等上燈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平等,真正的平等更應該從生育觀念上就開始堅持男女平等,繼而在培養、教育等方面都能平等對待。生育觀念的平等也有助於改善或消除社會上片面追求生男丁所帶來的一些不良社會現象。
據悉現在部分客家地區已實現男女平等上燈,女兒名字也能記載入族譜,這應該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好現象。
4、貴州的風土人情有哪些
1、苗族剪紙
黔東南苗族稱剪紙為「剪花」、「苗花紙」。在長期的刺綉實踐中,藝人們發現用剪紙圖案來代替在綉面上描繪圖案,可以准確無誤地不斷復制,既省工又省時,同時也能保持綉面的干凈潔亮,從此,她們就把剪紙圖案作為刺綉藝術的「藍本」。為了保證刺綉的質量,苗族婦女們把她們的聰明才華和喜怒哀樂等審美觀融入到剪紙圖案中,使之與眾不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苗族民間剪紙形式靈活多樣,各具特色。如「中心構圖式」,藝人主要在畫面中心表現主題,四周講究相應的對稱協調,用不同的花木草蟲來裝飾搭配。這與「不完全對稱」式那種以中軸為坐標,以量的平均分配來使畫面產生穩定感、層次感和節奏感有所不同,突破只講求統一,不講求變化的單調刻板的構圖形式。
2、美食文化
貴州菜又稱黔菜,由貴陽菜、黔北菜和少數民族菜等數種風味組成。在明朝初期,貴州菜已趨於成熟,許多菜式都有600多年的歷史。
貴州菜餚的一大特色就是酸。貴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的民謠。酸菜家家腌制,食之開胃消食。酸湯則有爽口提神、殺菌消毒、去油膩化脂肪、健脾防結石的功效。酸菜的腌制主要原料為蘿卜、白菜、捲心菜等。酸湯的製作又分菜類酸、魚類酸、肉類酸、米類酸等,完全靠生物自然發酵而成。
3、民族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個,其中世居民族有漢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瑤族、壯族、畲族、毛南族、滿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個民族。
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人口超過10萬的有漢族(2191.17萬,佔62.2%)、苗族(429.99萬,佔12.2%)、布依族(279.82萬,佔7.9%)、侗族(162.86萬,佔4.6%)、土家族(143.03萬,佔4.1%)、彝族(84.36萬人,佔2.4%)、仡佬族(55.9萬,佔1.6%)、水族(36.97萬,佔1.0%)、白族(18.74萬,佔0.53%)和回族(16.87萬,佔0.5%)。
千百年來,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創造了多姿多彩的貴州文化。
(4)平遠的風俗擴展資料
貴州著名人物:
1、張之洞: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生於興義府,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2、何應欽: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字敬之,貴州省興義人。
3、王陽明:(1427~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世稱「陽明先生」。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
4、李端棻:晚清著名維新派代表人物之一、詩人。1898年,因力主變法,被授予禮部尚書之職。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撤職查辦。1901年返回貴陽。在貴陽以開啟民智為己任。主持經世學堂的教學工作。
5、丁道衡:字仲良,貴州平遠(今織金縣)牛場鎮人,著名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5、在客都梅州有一種美食叫做黃粄,教你做正宗「平遠黃粄」!
在世界客都梅州平遠有一種客家 美食 叫做黃粄,「平遠黃粄」是梅州傳統小吃,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 歷史 ,平遠當地人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做黃粄招待親友。黃粄在平遠常見,目前平遠的黃粄製作技藝已作為傳統技藝被列入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黃粄是平遠人過年招待親友的一種傳統風味小吃,凡是吃過黃粄的人無不對黃粄贊嘆不已,常常有慕名而來的遊客到平遠采購黃粄。黃粄可蒸、可煮、可炒,口感爽滑,味道極佳。
製作方法
1、提前一晚將禾米洗凈、浸泡;
2、採集山上的黃粄樹,然後將黃粄樹燒成灰,再把黃粄樹灰放在水中浸泡過濾,再過濾而成鹼水;
3、把禾米放入飯甑中蒸熟,蒸熟後往裡加入鹼水並攪拌均勻,讓米飯吸收鹼水的精華,然後再蒸半小時;
4、將蒸好的米飯放在石臼中,用木槌大力捶打成糊狀;
5、用手捏成長條或者是團塊狀。就這樣,黃燦燦、 香嫩嫩的黃粄製作成型。
一桿杵槌,一口石臼,客家人在竹籬笆前揮槌的身影,無疑是一幅最美的客家生活風俗圖,黃粄傳統的工藝保持了千百年來品質的「原汁原味」!
黃粄的食用方法很多,無論是釀、蒸、煮、煎、炒,都是獨特的美味。
蒸
蒸軟的黃粄片,蘸上糖或醬料,風味獨具一格。
炒
切成小粄條,配以爆香的魷魚絲、瘦肉絲、冬筍絲、冬菇絲、蒜苗絲。炒成香氣誘人的炒黃粄,是遠近聞名的客家 美食 。
煮
把黃粄切片,與豬肉、豬肝等食材一同放入鍋中煮熟,味道鮮香軟糯。
炸
把黃粄切片,放入鍋中油炸,口感香糯爽口。
釀
在黃粄捶打成糊狀之後,把黃粄捏成小塊,擀成比餃子皮稍厚的粄皮,包入餡料,再放入鍋中蒸熟,口感獨特。
黃粄的製作過程雖然繁瑣,但並不影響客家人對黃粄的喜愛,這道千錘百煉的 美食 讓遊客們贊不絕口,更讓遠方的遊子念念不忘!
6、為什麼雲南文山州的平遠街比較亂?
文山不亂,根本沒有很多風俗,日常生活都一樣,不過少數民族風俗有點多,但是沒什麼問題。
文山市,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位於雲南省東南部,文山州西部,東北部與硯山縣接壤,南部與馬關縣毗鄰,東南部與西疇縣相接,西部與紅河州蒙自市連接,並與屏邊縣一河相隔,是文山州委、州政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
總面積2977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文山市下轄3個街道、7個鎮、7個鄉,共141個村委會(社區)。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文山市常住人口為623772人。
文山市特產有:普洱茶、西疇陽荷、丘北辣椒、文山他披梨、廣南八寶米等。國葯瑰寶「文山三七」名揚四海,被評定為「中國三七之鄉」。2018年12月,文山市入選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2020年5月17日,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位置境域
文山市位於雲南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03°43′—104°27′,北緯23°06′—23°44′之間,東北部與硯山縣接壤,南部與馬關縣毗鄰,東南部與西疇縣相接,西部與紅河州蒙自市連接,並與屏邊縣一河(那麼果河)相隔。全市東西橫跨63公里,南北縱跨66公里,總面積2977平方公里。
7、平遠縣過中秋習俗
在與中秋節有關的神話傳說中,嫦娥奔月流傳最廣。傳說嫦娥是遠古時候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的妻子。當時十日齊出,非常炎熱,莊稼都給曬焦了,給神州大地帶來了巨大的恐怖和災害。後羿為民除害,射落九日,留下一個太陽,人們終於得以正常生活,後羿因此為天下人所敬慕。他聽說昆侖山西王母那裡有種「不死葯」,這種葯,一人吃了可以升天,兩個人分吃了,可以長生不老。於是,他跋山涉水,前往討取,終於得到。後羿與嫦娥夫妻恩愛,他捨不得心愛的妻子,也捨不得眾鄉親,不願意一個人上天成仙,就把葯帶回家交給嫦娥保存。後羿有個叫逢蒙的徒弟是個奸佞小人,在八月十五日趁後羿出獵之機,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為使不死葯不落入壞人手中,便一口吞下肚去。不料吞下葯後,她身輕如燕,竟身不由己地飛上了月宮。後羿便在院子里設下供案,擺上瓜果食品,對月遙念嫦娥。人們也紛紛仿效,以後年年如此,於是便形成了八月十五這個節日。 在與中秋節有關的神話傳說中,嫦娥奔月流傳最廣。傳說嫦娥是遠古時候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的妻子。當時十日齊出,非常炎熱,莊稼都給曬焦了,給神州大地帶來了巨大的恐怖和災害。後羿為民除害,射落九日,留下一個太陽,人們終於得以正常生活,後羿因此為天下人所敬慕。他聽說昆侖山西王母那裡有種「不死葯」,這種葯,一人吃了可以升天,兩個人分吃了,可以長生不老。於是,他跋山涉水,前往討取,終於得到。後羿與嫦娥夫妻恩愛,他捨不得心愛的妻子,也捨不得眾鄉親,不願意一個人上天成仙,就把葯帶回家交給嫦娥保存。後羿有個叫逢蒙的徒弟是個奸佞小人,在八月十五日趁後羿出獵之機,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為使不死葯不落入壞人手中,便一口吞下肚去。不料吞下葯後,她身輕如燕,竟身不由己地飛上了月宮。後羿便在院子里設下供案,擺上瓜果食品,對月遙念嫦娥。人們也紛紛仿效,以後年年如此,於是便形成了八月十五這個節日。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中秋宴俗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卜、鮮藕。屏風前設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干塊,每人象徵性地嘗一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難以想像。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