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梅州蕉嶺風俗

梅州蕉嶺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1-08 20:37:58

1、蕉嶺過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蕉嶺過元宵節的習俗第一是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第二是觀 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 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粵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遊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遊走,好生男孩)。
第三是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 ,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第四是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製,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第五是舞 獅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綉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並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並風行於港澳,東南亞僑鄉。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綵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須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須紅面獅,人稱「關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鬍須獅,動作粗獷好戰,俗稱「張飛獅」。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在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 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第七是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活動,在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還有幾個特殊活動 。

 例如: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還有: 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2、來梅州不可錯過的民風民俗

當人們到廣東梅州旅行時,大多數都會去看看那些A級景區,比如客天下旅遊產業園、雁鳴湖旅遊度假村,還有橋溪古韻景區……這些詩畫般的山水美景總讓人流連忘返,可是,梅州是否就止於這些游記里幾乎必提的景觀?其實不然,也許在不經意間,你就錯過了梅州人少景美的另一面。以下是我整理關於來梅州不可錯過的民風民俗,歡迎欣賞

來梅州不可錯過的民風民俗 篇1

梅州陰那山數星星看日出


陰那山位於梅縣區雁洋鎮,其東南為大埔縣英雅鄉,距梅州市區40多公里,是梅州首屈一指的勝景名山,人稱粵東群山之祖。你一定想不到山上居然屹立著全球海拔最高的科普天文台,每年都吸引著一大撥來自全國各地的天文愛好者前來觀天、察星……也不知能否看到「來自星星的你」呢?也不知能看到那靈驗的流星雨不?

凌晨時分,拾級而上,經九百九十九級「天梯」,便抵達海拔1298米的玉皇頂,體驗「一覽眾山小」的「高大上」,山川秀色盡收眼底。不知不覺,霞光已染半邊天,一輪紅日漸漸地從東方冉冉升起,雲蒸霞蔚,頗為壯觀,唯我獨享,甚是滿足也!

來梅州不可錯過的民風民俗 篇2

到世界長壽鄉來場養生體驗


梅州蕉嶺成為國際自然醫學會認定的世界第七個、全國第四個「世界長壽鄉」。在這里,假若你看到百歲老人劈柴煮飯、提水挑擔、唱歌下棋……你都不用詫異。梅州蕉嶺森林覆蓋率達79.34%,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豐富,是名副其實的天然「大氧吧」,讓人愜意吞吐,無限舒暢——高品質的生態自然環境使蕉嶺成為納福得壽的寶地。

經科學檢測,蕉嶺的土壤和水源都富含對人類健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硒元素,人體攝入後能極大增強抗病能力。富硒水土,有機栽培,饋贈出健康環保的大米、花生、竹筍、甘著、淮山、茶葉、蜂蜜、葛根、金桔、五彩豆等富硒食品,加上起居有時的規律生活,成為蕉嶺人健康長壽的秘方。

來梅州不可錯過的民風民俗 篇3

到高山茶海品一杯單樅茶


梅州是著名的單樅茶之鄉,在漢族傳統茶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它特殊的品質——條索緊結,呈烏褐色或灰黃褐色,油潤,具有自然的花香、山韻蜜味;湯色橙黃(初制茶)或金黃(精製茶),透徹明亮;滋味醇爽、持久、回甘力強;極耐泡等特點。

在梅州,風景優美的品茶好去處數不勝數:梅縣雁南飛、靈光寺、清涼山,豐順八鄉山,大埔西岩山等,還能滿足你採茶和做茶的願望。 山溪中取來山泉,泡上一壺原汁原味的單樅,那種唇齒留香的韻味,讓人會終生難忘的。 端一壺茶,站在茶田高處,遙望群山,近翠遠黛,連綿起伏;俯瞰茶田,碧波浩淼,整齊劃一,那是何等的`美!

來梅州不可錯過的民風民俗 篇4

到圍屋老家感受客家傳奇


梅州圍龍屋是客家文化的根,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園!有人說,不進圍龍屋就等於白到梅州。且不說這句話的嚴謹性——梅州客家人文、山水資源之豐遠不止於此,但圍龍屋對於世界客都梅州的重大意義可見一斑。

梅州現存的客家圍龍屋總數有上萬座,遍布於梅州地區的山水間,普遍有著200-600年歷史。其中,仁厚溫公祠、南華又廬、泰安樓、花萼樓等,都是神奇的圍屋代表。圍龍屋從建築風格到民風民俗處處展示了客家的人文歷史,被眾多國內外專家譽為東方璀璨的明珠、世界民居建築奇葩。

附:梅州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

1、入年界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緊准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後,要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要清洗廚桌板凳,洗曬被褥蚊帳,乾乾凈凈過年。當然,這個時候理發,就要付「年價」了,比平時貴了不少;甚至一些服務性行業的收費,也紛紛起價。

2、過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過年氣氛最為熱烈、最為歡樂愉快的一日。這天上午,家家戶戶要拜菩薩、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廳堂要掛起祖宗畫像,在大門口貼上鮮紅春聯,谷倉門上、禽畜欄前、傢具床鋪以及水缸邊都要貼上紅紙條,叫作「封歲」,也叫「上紅」。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乾乾凈凈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布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3、洗柚葉澡

早上摘回柚葉,中午過後家家戶戶將柚葉放入鍋內水中燒開,每人都要洗柚葉熱水澡,其意是把污穢、「窮氣」、「衰氣」洗掉,乾乾凈凈進入新的一年。洗過柚葉澡後便換上新衣、新帽、新襪、新鞋,從頭到腳煥然一新,換下的臟衣服當天要洗滌干凈。因此,洗柚葉水澡含有除舊布新之意。這一風俗逐年淡化。

4、守歲

吃罷團圓飯,灶具要洗得乾乾凈凈,以備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小孩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

5、「開墟」

從過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樂活動不斷,以游龍燈、舞獅為多,有的從正月初一、二起開始活動。龍燈和獅隊來到前,會預先發貼,來後要給他們送紅包、吃點心。龍燈、獅隊等除到各家各戶表演外,還要到村中各廟宇和祠堂向神靈及祖先拜年。逢到春節後的第一個墟期,各路龍燈、船燈、獅燈等都會到集上表演,叫作「開墟」。

3、梅州市蕉嶺縣長壽之鄉,三年級小學生作文

人在社會上的生存與人際交往、為人處世就離不開人情。領悟處世方式,通達人情世故,不僅在社會各層面游刃有餘,縱橫捭闔,走向成功,而且會使人心胸坦盪,知足常樂,有助於身心健康。蕉嶺能被授予「世界長壽鄉」稱號,有其優美獨特的自然環境,還與蕉嶺人的生活習性、為人處世平和的良好心態有著密切的聯系。博大而包容的客家文化,孕育了蕉嶺人的廣闊胸襟,更顯寬容善良、謙和好客及其善良內涵,造就了蕉嶺人的豁達度和良好的道德風尚,從而使蕉嶺人淡泊生活,明智處世,延年益壽。如蕉嶺廣福的供銷社售貨員林南龍,百拿不厭、百問不煩做事,笑口常開對人,現活至102歲了;又如蕉嶺藍坊高場五隊的江九妹能活到104歲,其後代子孫很多,婆媳、妯娌、姊妹、鄰居等相處很好,心態平和,使其長壽。
從蕉嶺壽鄉長壽人來看,相同特點是豁達寬容、性格開朗、恬淡愉快、心態平和。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世界長壽鄉認證委員會主席森下敬一認定蕉嶺長壽老人特徵是「熱情好客,康健善談」。這可能正是蕉嶺人瑞長壽的秘訣之一,這也可能是蕉嶺能成為長壽之鄉的一項內涵潛質。下面是探索整理蕉嶺縣長壽之鄉客家人為人處世的諺語集萃,這諺語驅使人去做好為人處世,使人益壽延年。
附:為人處世諺語集萃
做人賢為本,百行孝為先。
目眉毛,墊好看。
先生做過學生,老人做過後生。
矮凳子,徑跌人。
膝頭無肉,貼也唔生肉。
一日結九豬,九日么豬結。
秀才怕柴米,鄉紳怕爛仔。
上山容易下山難,請神容易送神難。
香花引蜜蜂,臭肉惹烏蠅。
食芋子,還番薯。
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唔聲晤聲,正系先生;暮暮咕咕,正系師傅。
葛藤細細纏大樹,秤砣細細壓千斤。
一理通,百理通。
越精越巧越貧窮,精巧(算計人的意思)之人天不容。
發財唔倒怨祖公,討飯唔倒怨竹筒。
人心高過天,想哩皇帝想神仙。
一日一文錢,三年共一千。
多子多女多冤牽,少子少女活神仙。
算命先生半路亡,地理先生無屋場。
好嫖之人命唔長,好賭之人無春光。
唔曾做賊心唔驚,唔曾偷食咀晤腥。
山高不為高,人心更是高;井水化成酒,又嫌豬無糟。
同人莫打交(打架),打交害荷包。
有借有還,再借唔難。有借有還千百轉,有借么還就一轉。
快織無好紗,快嫁無好家。
發誓有靈,監房無罪人;算命有靈,世上無窮人。
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揚。
人怕眾嫌,肉怕眾箝。
分得平,使得行。
君子坦盪盪,有事當面講。
好禾出好米,好母生好子。
蒸酒磨豆腐,到老唔敢逞師傅。

4、誰知道梅州客家人的習俗?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五,稱為「春節」,俗稱「過年」。正月初一前一天為「除夕」,俗謂「年三十日」。

春節是一年中最大的傳統節日。從農歷十二月十五日起,家家戶戶進行大掃除,室內室外都打掃得乾乾凈凈,准備過年。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為「入年架」,著手准備過年的食物和用品。接著一連幾天,家家戶戶忙著做年糕(甜粄)、煎油果(油擠子)、炸酥燒、炸肉丸、熏魚、鹵雞鴨等。到年二十八、二十九,家家貼春聯,貼門神。從這天到年初三或年初五晚上各家點燈照明到天亮,俗稱「點年光」。

年三十日為統一祭祖時間,家家戶戶挑著竹裝的三牲、齋果、酒、菜等,到祖祠祭祖。這天老嫩大小穿著新衣服,村子裡鑼鼓喧天,鞭炮放得特別多。

初一,是新年的一年開始,天還未亮,到處燃放鞭炮,人人說好話,互相道賀。一早,金獅隊敲鑼打鼓,串村過戶,到每家「拜新年」。金獅先到廳堂伏拜(俗稱參神),再到各家廚房伏拜,拜時戶主放炮竹,獅頭朝向喜炮舞動,戶主給紅包表示謝意。年初一直至初十,均有舞金獅表演。表演時,2人飾演猴子,1人飾沙僧,1人頂獅頭,1人牽獅尾,伴演獅子,猴子活潑,跳來跳去,翻筋斗,飛桌面,穿桌角。猴子和沙僧合作,表演弄獅各種動作。然後,由金獅隊武術人員表演拳、棍、刀、鉤鐮、耙頭等項武術,表演便告終結。舞金獅是群眾喜愛的傳統節目。

春節期間,白天人們很活躍,男女老幼總愛熱鬧。有的逛街、游公園、拍照留念;有的舞獅、打鑼鼓、彈琴吹唱;有的玩撲克、打麻將,等等。晚上四處鑼鼓喧天,爆竹連天,煙花騰空,五顏六色,歌聲笑聲,欣心悅耳,家家熱鬧,人人歡樂。

年初二,是轉娘家、探親訪友的一天。家家熱情待客,處處談笑風生,說不盡新年快樂。轉娘家的婦女,有的捨不得離開娘家,因此有:「初一就話初一頭,初二又話年下頭,初三又話窮鬼日,初四嬲一日,初五『唱也圩』,初六唔好歸,七不去,八不歸,初九初十看打獅,十一十二又有龍燈會,索性月半才來歸」的兒歌。

初五日,俗稱「出年架」或「唱也圩」。因這天原是圩日,人們來往街上,一見熟人就互相拱手拜年恭喜。初七那天稱「人日」,家家吃「七樣菜」:芹、蔥、蒜、春菜、芫荽、甜菜、韭菜等,取其勤勞、聰明、會劃算、有春光、團圓、甜蜜、長久之意。

元宵

農歷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俗稱「正月半」。鬆口過正月半的時間,一般定在十二、十三、十四,以十四那天過月半的為多,卻無人定在十五,這與別地在十五過月半完全不同。

過正月半那天像過年一樣,以三牲敬神祭祖,人來客往,吃豐盛的菜飯。

鬆口人有鬧元宵的風俗習慣。清代直至民國期間,在米圩坪搭花燈棚,舉行鬧花燈的盛會。看花燈的人摩肩接踵,十分熱鬧。凡添了男丁的家戶,要在祖公廳供祭品祭祀祖宗,並懸掛花燈,以慶添丁之喜俗稱「上燈」。元宵節晚上不少人還放孔明燈(相傳為三國時的諸葛亮所發明)。李氏家廟曾放過用160張紗紙做的孔明燈,用特製油燈盞掛進孔明燈內,點燃充氣使其升空。孔明燈放油盞的下邊還掛電光炮、小鞭炮、火箭、煙花,升到高空時鞭炮、電光炮間隔隆響,火箭四射,煙花閃光吐艷,十分好看,熱鬧非常。各姓祖屋大門兩旁還要掛上大燈籠照明,放煙花、火箭、鞭炮。

新中國成立後,仍有過正月半鬧元宵和升丁的傳統習慣。但為防止放孔明燈引起火災,故禁止放孔明燈。至於放煙花、火箭則指定到安全的地方燃放。1955年正月半,在中山公園北邊牛角塘洛陽橋燃放煙架、火箭、煙花,觀眾站滿了牛角塘的四周,一片歡騰熱鬧。

清明

有史以來,鬆口就有過清明節的活動。清明那天,客家話叫「青名」。宋代高菊卿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這天,牽兒帶孫去掃墓的人很多。

清明那天,人們要做「清明粄」吃。此習慣流傳已久,至今還有人用薴葉、艾葉、白頭翁等植物葉子混和米粉做成的清明粄這一習俗。

太陽生日

「太陽生日」是梅縣城鄉各地民眾特有的一種節日。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農歷三月十九日,是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在北京煤山「吊頸」的日子,從此明朝滅亡。據說,李二何為了讓人們加深對明朝的思念,又不敢明明白白宣傳,怕遭當政者鎮壓,危及當地百姓,便號召民眾祭太陽,說這日是「太陽生日」。他還寫了一首《太陽經》,把明朝皇帝當作太陽來拜祭。

每年農歷三月十九日那天,不少家戶掛上紅燈,對著太陽擺一張桌子,放上齋果壽面祭祀,口中念著《太陽經》。《太陽經》的內容大致是:「太陽三月十九日生,家家戶戶點紅燈。太陽一出滿天紅,家家門前掛燈籠。太陽明明珠光佛,四大神明掌乾坤……」。還要燒紙制的太陽衣、太陽帽等。當天還要吃炒麵以作紀念,所以街頭打麵店買面條的人很多。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日,叫做端午節或端陽節。是人們紀念戰國時愛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的日子。初四日,家家辦節料,裹粽子。傳說戰國時人們在農歷五月初五將粽子投汩羅江,藉以悼念屈原,沿襲成俗,故有裹粽子風俗。初四那天,除裹粽子外,家家還准備好過端午節的肉類、食品和用品。

初五為端午節,各家的大門、間門、廚房門都要掛香蒲,午餐時要喝點雄黃酒,有避邪之意。這日上午,家家擺出三牲、果品祭祖宗。中午,家人團聚在家裡,共吃一頓豐富的團圓餐。初六日,就是轉娘家、走親戚的一天,各家都以酒肉款待來客。

端午節,舊時在鬆口鎮沿南北兩岸地方,有龍舟競渡的風俗。由溪北(五顯宮和王顯宮)的龍舟與溪南(漢帝宮和月泮宮)的龍舟進行比賽,時間一般是五月初一至初十的每天下午,端午節前各宮「福首」邀集群眾籌款,主持賽龍舟的事務。四月里就各自修理龍舟,三十日下水。

五月初一、初三和初五上午,各宮裝彩龍舟進行「朝宮」活動。不論龍舟往上劃或往下劃,凡到各個神宮前(上行有月半宮、王顯宮、關帝廟、譚公廟、廣福宮、集福宮;下行為王鎮宮,天後宮、五顯宮、漢帝宮、顯龍宮、金盤宮、王濟宮、王明宮),龍舟指揮員須進宮焚香朝拜(故謂「朝宮」)。龍舟上駛或下駛,沿途彩旗招展,鼓樂齊鳴,鞭炮連天,劃者歡欣活躍;兩岸群眾佇立觀看,揮手助興。

初一至初十下午均有龍舟比賽。初五為初賽,初十為龍舟決賽。比賽更是精彩,兩岸觀眾人山人海,非常熱鬧。每一龍舟上,有劃手32人,舵手1人,指揮員1人,敲鑼及舀水的各1人,共36人。現在的龍舟略小一些,只有27人。比賽時,雙方齊頭向前劃進,互有前後。指揮員觀察水勢,認為有利時就將指揮棒(由短稈龍旗捆成)在龍頭邊唇上一擊,表示下決戰的號令。雙方頭劃手齊下,其它劃手則更加使勁,到終點時勝負已分,勝方則舉槳劃歡呼,鳴炮以示勝利。在比賽過程中,兩岸觀眾熱烈呼喊,為劃手助威,尤其在雙方下令決賽時更是喊聲雷動,興奮之情,難以言表。

抗日戰爭期間,龍舟競賽曾一度停止。建國後的1950年至1952年還有龍舟比賽,1953年終止,直至2000年中斷了47年的龍舟賽又恢復活動了一年,後來不知何故又停鑼息鼓了。

秋日

立秋那天,農事已完,是為慶豐收的節日。是日,家家做味酵粄。鬆口人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用蒜仁和油煎黃糖水做成「紅味」,澆拌著吃;另種吃法,是用肉料、菜和味酵粄混著炒來吃。

七月半

農歷七月十五古稱中元節,俗叫「七月半」,又稱「盂蘭節」,俗稱亡魂節。那天,鬆口鎮一般家戶須備三牲拜祖宗、敬亡魂。有少數姓氏要掃墓。多數人只在那天加菜,而沒明顯過七月半祭亡魂的習慣。

作福

「作福」對鬆口客家地區的老百姓來說,是僅次於春節的盛大節日,是善男信女祈禱神明保佑的一種習俗。

作福的名目和時間,有一村或一姓特有的,但時間都有固定,一般在農歷八月初三,每年如期舉行。

作福之日,各戶人家的親戚朋友都會來祝賀和「看熱鬧」,可說賓客盈門。家家戶戶辦豐盛午宴,以招待客人,有的還要煎圓、踏粄、釀豆腐。

舊時,作福這天,一些村寨有游神「扛公王」出巡的活動,晚上請木偶戲班在村中演出。鬆口地區的各村各姓都有公王廟。鬆口鎮附近的王濟宮和五顯宮可稱當地最大的公王廟。公王是受人們崇拜敬仰的一偶像,當地人把本姓人曾做過官的先祖或歷史上受人尊崇的忠臣、清官的雕像立在廟中為公王供人膜拜,祈禱公王保一方平安。如仙口村人的公王是梁氏先祖梁克家(梁氏64世孫南宋紹興年間進士官至右丞相)立為村中公王,後裔設廟紀念他。每年按規定時把公王從廟中抬出來在村中逐屋巡遊。

公王出巡時要舉行出宮、入宮儀式。出巡時公王坐在公王轎中由4人抬,陣容和古裝戲中的大官出巡時的陣容一樣。人們敲鑼打鼓擎著彩旗,數十數百人列隊而行,非常熱鬧。

1950年以後,鬆口沒有游公王的活動了,而作福習俗的一般活動延續至今。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俗稱「八月半」。

月到中秋分外明,故有賞月的傳統習俗。那天晚上,各家的人都團聚一起吃月餅,談心賞月,歡慶「月圓人更圓」。舊時有扛「菜籃神」、「伏仙姑」、「扛豬屎長工」等習俗。

重陽

農歷九月初九日,又稱重九,是漢族傳統的民俗節日。

相傳晉朝孟嘉在重陽那天游龍山,風吹落了帽子,後人就以「秋風落帽」代替重九登高。唐代詩人王維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七言絕句雲:「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見重陽登高習俗早已形成,客家人繼承了這一中原風俗。

在客家地區,此日多作登高活動,含避災之意。舊時,「重陽節」放風箏活動很普遍,孩子們也參與。重陽登高沿古俗,至今仍極盛行,登高游覽者絡繹不絕。在梅州地區,人們在重陽節那天游覽名山勝景,如梅縣陰那山五指峰、王壽山、平遠南台山、五指山、蕉嶺長潭等。鬆口地區的人不能外出遠游者,則登元魁塔或萬寶山。每年重陽節都屬旅遊旺季,各地名山勝景遊人如鯽,盛況空前。現在,梅州客家地區稱「重陽節」為「敬老節」、「老人節」。

冬至

鬆口有「冬至挪圓,夏至買田」的俗諺,所以冬至那天做「圓粄」(湯圓)吃的家戶很普遍。還有不少家戶根據「冬至羊,夏至狗」的滋補經驗,買羊肉燉酒吃。

上述種種習俗,與中原一帶大體相同,也是梅州各地客家居民多為中原南遷漢人又一佐證。

5、廣東省梅州市訂婚有什麼習俗

訂婚不帶禮金的,但是要給女方紅包,家長的紅包最少也要三五百,女方親戚大的話一兩百,沒有什麼特別的習俗,沒有最少的說法,一般2w

6、有關閩西的習俗5個,急求!

2.閩西歲時節日習俗
春節: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灶君升天日,各家各戶要備辦果盆、甜糕祭送。二十五日為入年架。其時各家各戶大掃除。爾後是主婦上街采辦年貨。為全家老少備辦新鞋新帽新衣。兒童則跟隨大人上街看熱鬧,買炮竹玩具等。
除夕,家家戶戶宰雞殺鴨,制年糕。中午,全家用香湯沐浴,穿新衣新鞋戴新帽,由主婦挑著豐盛的牲儀,帶著全家到祖公廳敬祖公。爾後,貼春聯、掛門紅、燈籠等,晚上全家坐一桌吃團圓飯,晚飯要多預備一些,使之有餘,取「年年有餘」、「豐衣足食」之兆。爾後全家團座,又曰守歲,大人向小孩發壓歲錢。迎接新年的到來。鬧到午夜凌晨,
農歷正月初一,即為元旦,是一年的開始,無論男女老少都特別重視,家家戶戶張貼春聯,懸掛門紅、燈籠、門神利市等。家家戶戶鳴炮慶祝,俗謂接財神。舊俗是日,有些宗族還以牲禮果品擇定吉時祭祀某位祖先,大部分人關門在家慶祝新年,三餐吃除夕之夜預留下的菜。俗謂這一天不能探親訪友,以取好兆頭。但也有例外,有些人則在這天到廟堂里去進香,俗稱「行香」。這一天的行程一定要選好「利方」,出門時一定要避開所謂的「空亡時」。以取「無往不利」和避「空無一物」的意思。逢人就相互拱手互道「恭喜」。賀客到來,要擺酒席接待,而金獅(即舞獅)、龍燈(即舞龍)也紛紛到各家去表演。
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路上熙熙攘攘很是熱鬧。婦女們手提籮筐,裡面放著一些雞腿(客家人叫做雞臂,是饋贈至親中最講究的禮物)、糖果以及其它孝敬父母的物品,到了娘家與父母兄弟姊妹歡聚,共話天倫,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初三日是「送窮鬼」的日子,「送窮鬼」在客家地區有不同的傳說故事 。這天家家戶戶都清掃垃圾,以香紙送出門外,放在路旁,焚香燒紙相送,意味著「窮去富來」。這一天又叫做「三重日」(生蟲日),避免入園采菜,也不過門作客。有些地方又說老鼠在這一天出嫁,讓老鼠無法看路而跌死。
初四的晚上,家家准備牲禮祭灶神,叫做「等神」。灶君爺在臘月二十四這天上午,到初五早上要回來,所以家家戶戶都准備牲禮接駕。
初五是「出年架」。中等以上的人家,天天燒「門頭香」一直到這天為止。有些地方則從除夕那天開始燒紙炮,雖然燒的不多,但總是照樣做,一直到這天為止。
初七為人日節。這天的早上,婦女採集菠菜、芹菜、茴香、蒜、蔥、韭菜、芥菜、白菜等七樣菜共煮而食,這叫「七樣菜」。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雲:「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以七樣菜為羹」。客家地區對「七樣菜」的叫法不一。粵東地區稱「七樣菜」,福建寧化、江西石城等縣稱「七樣羹」,江西寧都縣則叫「七寶羹」。而且其菜的品種不一,有的是指蒜、芹、蔥、韭、魚、肉、米米果;有的指蒜、芹、蔥、韭、肉丸、芫荽、芥;還有說「七樣菜」應該是指芥、芹、蒜、菠、菖、蔥。「七樣菜」雖然品種略有不同,但意思都是以其諧音圖吉利、平安。芹菜喻示人勤勞,蔥使人聰明,蒜使人精於打算,韭菜使人幸福長久,魚比喻年年有餘。
初九是「天公日」,玉皇大帝的誕辰,以年糕果品等敬神。十三日是「添丁日」,又叫做「開燈」。凡是在上年添了男孩的,必須買一對新燈懸掛在祖公廳樑上,叫做「添燈」,「燈」和「丁」兩字是同音,就是添人丁的意思,也就是一種「慶丁」的禮俗。以「燈」的形式祈子、求子的現象在客家地區十分普通。這種求子的情形除了常見的在宗族祠堂里舉行,在祖宗牌位前祈禱的形式外,客家人還有一種獨特的習俗:在庵廟上燈報丁。如解放前廣東蕉嶺縣蕉城鎮陂角的賴氏宗族議定:每年的元宵節前一天新丁升丁時,凡是上年添了男丁的賴氏族人要抱著男孩必先在祖堂敬祖宗,然後敲鑼打鼓,擎著扛彩、燈籠、舞著獅頭、龍燈一路上鳴放鞭炮,扛祭品到其家廟千松庵「上燈」,然後才回到祠堂向祖宗上燈報丁。
蕉嶺縣上南村為例:從族譜記載中可看到「立嗣」習俗。立嗣有幾種情況,普遍的一種是男丁早亡,做父母的要健在的兒子中多子者立一子給早亡者為「嗣子」,被立的「嗣子」可得一份祖父母家產,繼承早亡者的煙火。一種是本人未育男孩,和兄弟商量立兄弟的子為「嗣子」,該嗣子可繼承嗣父的家產。
族譜中記載失傳者,多為客死他鄉或貧困無產者。他死後,也有親房把其骸骨附墓在其兄弟墳附近,後輩親房把他稱「祖叔伯」。鄉間流傳「莫做祖叔伯」,即不要失傳之意。
還有一種為半嗣子,即生父母不願子弟全過繼給兄弟為嗣子,只過一半,稱「頂兩房」。半嗣子在這家娶了一個妻,可在另一家又娶一妻,兩者地位平等,不能稱大小婆,而稱「兩房嫂」,一般不得相爭,有親如仔嫂的。這又是一種特別的婚姻配偶。形式上寫嗣單過房的,沒有財產繼承關系。

7、梅州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蕉嶺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漢族的後裔,在長期手產生活中形成了客家人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傳統意識。
一、生產習俗
以耕田為主業,禾分早晚兩季。農忙時村人互幫互助,不計報酬。男人多外出謀生。理家與耕作由婦女擔任。傳統農具有犁耙、轆軸、腳頭、鐵扎、禾鐮、盪耙、木製龍骨水車等。
婦女上山割草代名叫割魯萁,客家婦女魯萁擔最有特色,一擔魯萁二頭共八捆,用竹杠勾索綁擔,四平八穩,舊時,園中種薴,婦女用其織為夏布,名曰家機布。另種黃麻以編繩,作蘿索、牛索等。
二、生活習俗
服飾 舊時用自織的織家機布制被和衣著,今已淘汰,清至民國初期,官吏豪紳及儒生穿長袍馬掛,平民男女服裝為開襟式,女的為在則開襟上衣,稱大襟衫,衣長齊膝,現在服飾多樣中西服盛行。
鞋帽 舊時有布鞋,俗名阿姆鞋。草鞋和粵俗傳統木履,現時的品種多,式樣日趨新穎,舊時冬天男人戴氈帽、禮帽和棉帽。婦女冬日戴帽(頭裙)藍布所做。
飲食 一日三餐,米飯為主。舊時早上用鍋煮飯,用罩撈把飯撈起,盛於飯曾瓦 中,供一天吃,傳統名菜、名吃有「蒜頭燜豬肉」、「燜狗肉」、「炒雞酒」、「鹽火局 雞」、「扣肉」、「蘸仔鴨」、「釀豆腐」、「魚生」、「仙人板」、「豬油板」、「鍋篤板」、「黃板」等。

民居 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客家民居是「圍龍屋」,它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疇交錯的小丘前。其所採用的建築工藝,是中原漢族建築藝術中最先進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結合的形式,其結構一般是「一進三廳兩廂一圍」。屋前有一曬禾坪,大門之內,分上、中、下3個大廳;左右分兩廂或四廂,以兩廂向後延伸,形成馬蹄形的後圍,其特點是以南北子午為半軸,左右對稱,以屋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和正堂後的圍龍屋結合成一個大極形整體。

三、婚姻習俗
解放前,蕉嶺人的嫁娶分為「大行嫁」、「童養媳」、「等郎妹」、「二婚親」。大行嫁,多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程序有定親、納彩、迎親、拜堂鬧洞房、做三朝等禮節。迎親之日,女子穿旗袍、戴鳳冠、乘花轎,出嫁時,先行一童桃枝或榕枝開路,謂拖青,男家鼓樂迎親,花轎到男家後,新郎要踢轎門扶新娘入屋拜堂成親,舊時小戶人家生有男孩後,就向鄰近外姓人撿(收)一女孩,俗謂「細心舅」。待成年後於除夕晚成親,稱圓房,此為童養媳。等郎妹即舊時有些貧苦人家當時自己沒有兒子,先買個女孩來撫養,等自己生有男孩後,即配為偶,長大後即行婚配。有的媳婦長到十八歲,「小丈夫」才幾歲,故有「十八嬌妻三歲郎」的說法。二婚親即婦女再嫁,舊時多受歧視,新中國成立後,婚事新辦,大興文明之風,有集體婚禮、男到女家、旅行結婚、開茶話會等形式,婚禮簡朴而熱烈。
四、祭祀習俗
舊時,老人逝世,俗稱「過身」;安葬,俗稱「還山」。葬禮亦有許多繁文縟節,有錢人家還要延僧誦經(俗稱做齋)。蕉嶺縣用棺木土葬為尚,今已除舊習實行火葬,祭祀,蕉嶺各姓均有祖祠,設於縣城者為宗祠,設族中曰家襟祠亦稱祠堂。祭祀祖先分春祭與秋祭,春祭主要為掃墓形式,秋祭在八月,每姓各有祭日,從八月初一至秋分為止。但也有部分地區祭祀祖先日期七月半或其他時間。

8、梅州蕉嶺的結婚風俗習慣是什麼?

婚姻習俗 解放前,蕉嶺人的嫁娶分為「大行嫁」、「童養媳」、「等郎妹」、「二婚親」。大行嫁,多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程序有定親、納彩、迎親、拜堂鬧洞房、做三朝等禮節。迎親之日,女子穿旗袍、戴鳳冠、乘花轎,出嫁時,先行一童桃枝或榕枝開路,謂拖青,男家鼓樂迎親,花轎到男家後,新郎要踢轎門扶新娘入屋拜堂成親,舊時小戶人家生有男孩後,就向鄰近外姓人撿(收)一女孩,俗謂「細心舅」。待成年後於除夕晚成親,稱圓房,此為童養媳。等郎妹即舊時有些貧苦人家當時自己沒有兒子,先買個女孩來撫養,等自己生有男孩後,即配為偶,長大後即行婚配。有的媳婦長到十八歲,「小丈夫」才幾歲,故有「十八嬌妻三歲郎」的說法。二婚親即婦女再嫁,舊時多受歧視,新中國成立後,婚事新辦,大興文明之風,有集體婚禮、男到女家、旅行結婚、開茶話會等形式,婚禮簡朴而熱烈。

9、梅州葬禮風俗

舊時,老人逝世,俗稱「過身」;安葬,俗稱「還山」。葬禮亦有許多繁文縟節,內有錢人家還容要延僧誦經(俗稱做齋)。蕉嶺縣用棺木土葬為尚,今已除舊習實行火葬,祭祀,蕉嶺各姓均有祖祠,設於縣城者為宗祠,設族中曰家襟祠亦稱祠堂。祭祀祖先分春祭與秋祭,春祭主要為掃墓形式,秋祭在八月,每姓各有祭日,從八月初一至秋分為止。但也有部分地區祭祀祖先日期七月半或其他時間。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