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風俗日趨

風俗日趨

發布時間: 2022-11-08 15:35:32

1、論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於使風俗日趨純朴

《論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於使風俗日趨純朴》是由盧梭編寫,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本是書籍。
本書為盧梭的一篇重要論文,為法國第戎科學院1749年公布的有獎論文競賽題目,並被評為最佳,獲得了該院頒發的金質獎章。這篇文章獨樹一幟,把論述重點放在抨擊社會風氣的日趨敗壞上。其中心思想是:科學和藝術是傷風敗俗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和藝術會造成人類道德的普遍墮落。在人們陶醉於科學和藝術的興盛的時候,他大聲疾呼,提醒人們,要把重振道德作為當務之急。只有這樣,風俗才能日趨純朴,社會的發展才能步入正軌。

2、論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於使風俗日漸淳樸

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有助於使風俗日漸淳樸
一部分人認為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和藝術會造成人類道德的普遍墮落。在人們陶醉於科學和藝術的興盛的時候,有人大聲疾呼,提醒人們,要把重振道德作為當務之急。只有這樣,風俗才能日趨純朴,社會的發展才能步入正軌。

其實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有助於使風俗日漸淳樸,科學帶動社會的進步,藝術給生活添加色彩與活力,生活水平得到了風俗才會越顯珍貴。

3、一些地方的風俗習慣(節日習俗,服飾,飲食,民居,新穎別致的民間工藝品)

一、服飾
民國時期,富戶人家的婦女多穿旗袍或偏襟短衫;男人多穿長袍馬褂,戴禮帽或帽盔,穿皮鞋。城鎮富有的學生,身著中山服。平民百姓多穿土粗布,樣式簡單,男女老少一律中式。上衣有大襟,用布帶打結為扣,俗稱「打蒜頭疙瘩」;下為綰腰長褲,系布褲帶。春、夏、秋三季,男人多穿內襯衣,俗稱「漢褶子」,頭戴草帽,腳穿黑布鞋、白布襪;中老年婦女身著黑、藍褲褂;青少年及婦女多穿白褂黑褲。冬季,男女老少一律穿棉褲、棉襖、棉鞋、線襪,青少年男女多穿駱駝鞍式棉鞋,老人穿納雲幫的棉鞋,俗稱「老頭樂」。
民國年間,縣內有「衣冠不改舊家風」之說,衣著變化不大。1938年八路軍開辟薊縣抗日根據地後,服飾大變,男人上衣有掩襟改為對襟,夏戴大沿草帽,東戴氈帽頭,穿布鞋布襪。
新中國成立後,服裝變化較快。50年代,實興中山裝、學生裝、列寧服,戴八角帽,穿膠底鞋、針織襪,衣著多為藍色,有「掙錢不掙錢,一身海成藍」之說。1966-1976年,流行軍干服,青少年多穿草綠色服裝,戴草綠色軍帽。1978年以後,春秋冬季,年輕人服裝流行穿西服、夾克衫、喇叭褲、牛仔褲等,夏天,年輕婦女多穿裙子,男青年汗衫花色品種較多,鞋的樣式有港式、前進式、火箭式。
民國年間,婦女有佩戴手鐲、耳環、戒指的習慣。兒童掛長命鎖,希望孩子平安長大。50-70年代,佩戴飾品的習俗逐漸消失,80年代再度流行.

二、飲食
平時飲食 明、清、民國年間,一般農戶正常年景一日三參,兩稀一干。麥收時,青甸窪地區一日4頓飯,早、晚在家用飯,中午、下午在田間用飯。午飯多為饅頭、烙餅、水飯、大蔥蘸醬等,謂之「帖晌飯」。麥收後,青甸窪、太河窪一帶農戶家家磨炒麵,陰天下雨,做飯困難時,全家人以炒麵為主食。至今仍有部分農戶喜食炒麵。夏季,縣內大部分地區習慣吃涼飯:壓餄餎、做涼格豆湯、過水面、水飯。這一習俗流傳至今。冬季,一般農戶一天兩頓飯,進入臘月,中等以上農戶淘米磨面,蒸餑餑、年糕。正月十五前,以t餑餑為主食。過去農戶所食蔬菜品種單調,從秋末到春天主要吃白菜。宴席也有白菜上桌,明曰「佛手肉」。春季,家家煮豆做醬,秋季戶戶腌鹹菜。
宴席 宴席有八八席(俗稱八碟八碗)、四四席、大四四席、小四四席。赴席時,客人長者坐上座,隔輩不同席,男女不同席。席間待客,有「七茶八飯十成酒」之說,即給客人倒茶要七成滿,盛飯要八成滿,到酒要是十成滿,甚至酒滿外溢,才算尊敬,且「主不喝,客不飲」,這些風俗,80年代大部分仍然保留。

三、居住
新中國成立前,破土建房,必擇吉日,焚香祭土地神,請陰陽宅先生看風水。縣內講究接東不接西,即一房建成後,想再接一間,只能往東蓋,不能往西蓋。門口一般留在南面或東面,且不直接對胡同、煙囪、橋口。廂房低於正房,謂之「廂不壓正」。建房時全村人主動幫工,不取報酬,主人酒肉相待,俗稱「請工」。上樑時,用紅線繞房四周,放鞭炮,樑上系紅布,貼「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對聯。上樑這天,親朋好持禮品祝賀,謂之「澆梁」,孕婦、寡婦不能入內。80年代,舊習俗大部分廢止,隨著專業或半專業建築隊的出現,幫工改為包工。
縣內民房講究深宅大院,座北朝南,幾層正房前後通行,前後均設門窗。廁所、豬圈一般設在院的東北角和西南角。70年代後,農村大多建獨院住宅。
新中國成立前,遷居挑吉日良辰,太陽出升前搬遷,先將火盆生著旺火,搬入新居,取今後日子「紅火旺盛」之意。然後烙張發面餅,形如鍋大,取「今後的日子大發起」之意。這天,親朋攜火柴、筷子、升、肉、糧(主要是高粱)等禮品「添宅」,取「發旺、高升、紅火、快活」之意,也有送《孟母擇鄰圖》和條幅者。80年代,添宅之風猶存,禮品多以火柴、筷子和生活用品居多。親朋在新居開懷暢飲,俗稱「賀新居」。兄弟之間分家遷居,親戚均送來米面,稱「溫居」。
新中國成立前,農村房屋多為座北朝南的3間正房,長輩住在東屋,謂之「上房」。兄弟住對屋,兄東弟西。有客人來時,主客人住在一屋,讓客人睡在炕頭,以示尊敬。兒子娶媳婦,西屋作洞房,以示長幼輩份。女兒與女婿回娘家,不能同居一室,若同居,須在炕席下面放些錢幣,以免娘家日子不興旺。已婚女兒,如在娘家生孩子,女婿必須將岳父家水缸、水桶等盛水器物挑滿水,以免日子不起或血腥之災。新中國成立後,全縣農村房屋坐落、建築樣式基本上與民國前相同。在縣域有數萬名職工幹部家庭居住樓房或平方房,居住習俗不大講究。
新中國成立前,農村有「窮灶坑、富水缸」的習俗,以防水災,勤扒灶坑灰,隨時挑滿水缸。這一習俗保留至今。

四、行路
新中國成立前,縣內書香門第、豪門富家的人走路講究端莊穩重、四平八穩,寧濕衣不亂步;平民百姓走路較為隨便。離家外出,擇吉日或雙日子,以保「平安」。臨行前,吃餃子,取「發腳」之意。途中遇蛇橫道,返轉回家;遇別人丟失的煙斗或旱煙袋、繩子絕不拾起,以免不吉利;遇長輩,下車、下馬問好,否則,晚輩請長輩「恕過」,長輩應答「當行」或「快行」;如遇同輩、鄉親、熟人,在車上、馬上打手勢,說聲「兩便」;問路時,先下車、下馬,後說「借光」或「勞駕」,然後再問路;與長輩同行,長者在前,幼者在後。
新中國成立後,自行車逐漸增多,尤其近年來,汽車增多,人們行路習俗日趨簡化。

4、北方端午節風俗

一.端午食粽
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講,只要吃上了粽子,就算過上了五月節。粽子也是一種節日禮品,有錢者可包入多種果料,錢少者也可以包清水粽,既是節令食品,也可以當正餐。 二.佩五彩粽子和香囊祈福禳災
五彩粽子的內殼是用硬紙疊成的,一般在2公分左右,外面纏上五彩絲線,連成一串。五彩粽是很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品,為節日帶來祥和的氣氛。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FONT> 三.乘水臨風,登高望遠「辟毒」遊玩
我國自古有「南船北馬」之說,南方遠行靠船,北方遠行靠馬,所以南方端午節賽龍舟,而北方在金代曾有騎馬射柳的習俗。撫順新賓滿族農家,有許多人將五月初五稱為「葯香節」。婦女們嘮起家常都說:「五月節」天不亮采來的草葯可靈了。還有的說這天露水就好像靈丹妙葯,若是用這天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你一年眼睛明亮,如同聖水一般。五月節採的艾蒿蔭干後,用來「灸艾子」(針灸學),肚子里有食水都能灸化了,風寒腿秋天用艾蒿灸,七天就能治得不大離兒。還有的說這天刨的「八股牛」(葯學名白蘚皮)葯勁大,治病效果好。 五月節這天人們都起大早,到河裡去洗眼睛、洗臉。滿族農家婦女起得最早,她們先到小河裡洗臉、梳頭,還用銅盆端回水給公婆洗臉。 孩子們在五月節經常唱著一首歌:「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除病去邪快樂又安康」。從這首歌詞人們定會聯想到艾蒿比其它葯草靈氣大。歌詞「艾葉香香滿堂」,是因為在三十年代新賓山城鄉村草房很多。磚瓦房很少,房檐插上一大排艾蒿。被風一吹順著開著的窗戶吹進屋內,清幽香氣滿屋,真成了艾葉香香滿堂了。在滿族聚集的農村中,在五月節時普遍把桃枝插在大門上。或用桃核雕刻成小花筐掛在房門上或掛在孩子手腕上、脖子上,人們認為這能避邪。
四.懸艾蒿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蒿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艾蒿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FONT>

5、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懸鍾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葯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6、風俗日趨於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樸之君子,力挽江河

出自《圍抄爐夜話》,作者王永彬襲「書於橋西館」的「一經堂」最後成書於清·咸豐甲寅二月。這本書是明清時期著名的文學品評著作,對於當時以及以前的文壇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評價議論。作者虛擬了一個冬日擁著火爐,至交好友暢談文藝的情境,使本書語言親切、自然、易讀,並由於其獨到見解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圍爐夜話》正如其名,疲倦地送走喧囂的白晝,爐邊圍坐,會頓感世界原來是這樣的寧靜。在如此寧靜而溫暖的氛圍下,白晝里濁濁紅塵蹇塞的種種煩悶,會不自覺地升華為對生活、對生命的洞然。
夜是這樣的美妙,更何況圍坐在暖暖的爐邊呢?靜夜爐邊獨坐,品味清朝王永彬先生的《圍爐夜話》,體味作者以平淡而優美的話語,諱諱敘出的瑣碎的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就如炎夏飲一杯清涼的酸梅湯,令人神清氣爽,茅塞頓開。
《圍爐夜話》以「安身立業」為總話題,分別從道德、修身、讀書、安貧樂道、教子、忠孝、勤儉等十個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業」為本的深刻含義,與《菜根譚》、《小窗幽記》並稱處世三大奇書。

7、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1、吃粽子:粽子也是葯膳的一種。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和荷葉。

2、掛艾葉菖蒲:端午過後,邪氣主要是濕熱、穢濁,所以要芳香化濕,芳香化濁,端午節的習俗中總離不開芳香。

3、佩戴香包:端午節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4、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

5、賽龍舟: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俗活動,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重要的是全現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

(7)風俗日趨擴展資料:

端午節風俗的起源故事: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