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縣的風俗
1、上杭元宵習俗
元宵節迎花燈,上杭客家地區正月的主要娛樂是燈會和廟會,有的按地方姓氏在傳統的日子裡舉行各自的燈會,燈節里有舞獅舞龍還有船燈。
在上杭有兩種鮮為人知的燈,那就是淮土淮陽村的「高棚燈」和治平高地村的「文武燈」。傳說高棚燈是皇帝恩賜的,如一座正方高樓,總體八米以上的高度,用竹子做成框架,紙胡起來正面做著各種形狀的燈,有上百子之多,晚間每隻鳥燈都點上白兩種,主體呢也點蠟燭底座上標著「聖旨」二子,整燈氣勢宏大,光彩奪目。
而"文武燈"是宋代傳下來的共有16盞,其中有,華蓋燈,朱筆燈,令旗燈,令箭燈,關刀燈等。工藝精巧,立體感強。表演方式為:困伙陣,龍門陣,回門陣,八卦陣等古代中的陣法。迎花燈時,親朋好友都會去做客,主人備酒菜招待,熱鬧一番。
十五正月大開,客家人稱"過上年"。此日起各種生產,經營活動全面恢復正常。這一天和各地一樣慶元宵,家家戶戶又是殺雞買肉,慶祝一番,上杭客家人最普遍吃的是松圓(以豆腐,地瓜粉,豬肉,冬筍等烹飪而制)寓意一年光景寬寬鬆鬆,晚上觀燈娛樂鬧元宵。
2、中秋快到了,各地有什麼特殊的習俗?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3、福建中秋節的習俗
1、賞月
在中秋節,中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 《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
2、拜月
拜月由祭月而來,中國的拜月儀式從周代起就有,拜月時間是在中秋月出時開始祭祀,中秋拜月,關鍵是向月神示敬,中秋無月甚至下雨,都可以拜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處,都可以舉行,如遇陰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擺放祭桌。
(3)上杭縣的風俗擴展資料;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
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4、上杭春節習俗
客家風俗至今,仍普遍認為春節才算是真正的過年。百節年
為首,這是一個除舊布新的節日,對新的一年寄託著無限的希望。因此慶賀新歲的來臨也就特別的隆重和熱鬧了。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始為入年界。入年界後積極籌備年料。包豆腐、豆哩,包糈,蒸糖糕、魚圓。大街小巷,油香撲鼻。大家競相采購豬肉、公雞、粉絲、蔬菜及各類餅果。親友之間,互相饋贈年禮,互祝「大大過年」。城關娘家送年禮給女兒,鄉間則女兒送年禮給娘家。此時各家舉行一次大掃除,制長竹掃帚滿屋打掃,稱之「打彈煤」。①洗曬被褥蚊帳,擦洗櫥桌、板凳。而且男女老幼都要理發沐浴,換上新的或清潔的衣裳,乾乾凈凈過新年。
除夕前一天家家用大甑蒸歲(年)飯。上供時米中要插12雙筷子、12根大蒜(閏年各加一),放黃紙錢、白紙錢、桔子、柚子等,有的還放銀元,取「有財有食」之意。有的蘿加插「歲飯花」,取「來歲如花發」之意。歲飯要供數日,取紛「歲有餘糧」之意。初三早晨重蒸食用,叫「食歲飯」。年初五夢才能放生米下鍋。此俗農村尚存。
除夕晚上合家團聚飲酒,稱「年夜飯」,即「過年」。菜饌各地各家不盡相同,但一般有氽豬肉、白斬雞、索粉、葯薯、草魚之類。過年有一道必備菜,選用地瓜粉做成的丸子,叫肉圓,旅外的家庭也有做的,為團圓之意。門前、廳上貼上鮮紅的對聯和橫幅,谷倉上貼「五穀豐登」,豬欄、牛欄上貼「六畜興旺」,有的在廚桌、水缸、椅凳之類傢具上貼紅紙條,叫做「封歲」、「上紅」。廳堂室內貼析年畫,掛新年歷。
吃完年餐,全屋到處燈火通明直至天亮,叫「點歲火」。家中親人歡聚一堂,共敘天倫之樂,通宵達旦,謂之「守歲」,含有辭舊歲迎新春之意。
大人用紅紙包銀錢(鈔票)給小孩,叫壓歲錢。也有將紅包放在供桌上、房間桌上,稱壓歲。
正月初一凌晨——過去每年選擇吉時,現多以零時(臘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午夜十二點,子時)為准——打開大門。鞭炮聲立即響成一片,萬爆齊鳴,此起彼落。人們競相月歡叫,熱鬧異常。人們在爆竹聲中迎來了新的一年。這是一年中第一次開大門,非常隆重,在門上貼「開門大吉」、「萬事如意」的小紅聯,廳堂、灶堂、大門點上大紅蠟燭,焚香禮拜。那響亮而頻繁的爆竹聲,那五顏六色的煙花燈火,徹夜不停,把新春佳節的夜晚打扮得絢麗多彩。家中男女老幼互相賀年祝福,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農歷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因為這一夭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古人又稱之為「三朝」。人們從開大門以後,視歷書當年的吉利方向出行,面對著吉方走走或跪拜,稱為「出天方」或「出方」,以迎喜神。.同時,鄰居親友互相拜年,多說「新年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添福添壽」之類吉利的話,因人而異。過去是點頭作揖,現在是點頭握手。小孩給長輩拜年,長輩一般要給糖果,至親好友還要包「掛頸」。雙方都有小孩,則互相贈送。到親友家拜年一般要帶桔餅等禮物,有的還要備香燭喜爆,主人備茶果招待外,還要留客飲拜年酒,豐簡隨便。拜年活動大約到年初五為止,但也可延長到元宵節前後。
5、福建葬禮規矩與風俗有哪些
大殮
將遺體放入棺材,謂之大殮,又稱入殮。通常在死後第三天舉行大殮禮,有的地方則視季節而定。龍岩的俚語曰:「春三,夏一,秋五,冬七。」
弔唁
吊是對死者表示哀悼,唁是對死者家屬表示慰問。弔唁之俗自古至今在福建普遍流行。龍岩、大田等地稱為「探生」,崇安等縣稱弔唁為「拜寢」,上杭縣稱弔唁為「看殮」,閩南地區又稱之為「探喪」。
在福州等地,弔唁者通常要送輓聯、香燭、被單、布料、毛毯之類的物品,俗稱「送軸」。也有送錢的,俗稱「奠儀」。喪家將戚友所送被單、毛毯之類的東西掛在靈堂周圍,每塊「軸」分別用白紙寫上「某某千古」、「某某哀輓」之類的紙條。「軸」的位置根據親疏關系而定,一般親家或至親的「軸」掛在靈堂當中或最高處。
出殯
出殯俗稱出山、送葬,即將裝有死者的棺材送往事前選好的墳地下葬,古代又有「送死」、「發紖」等不同稱呼。福建素有厚葬之俗,對出殯尤為重視,它不僅被視為死者的哀榮,也被當作生者的顯耀。
所以,舊時富豪人家不惜花費大量的物力財力,競相攀比,踵事增華;貧者也不得不盡力效仿,甚至因而傾家盪產。按照慣例,出殯儀式一般分為辭靈、啟靈、抬棺、路祭等程序。
下土
又稱下葬,即掩埋靈柩,或將靈柩放入墓壙中。貧窮之家仍然採取掘地而葬,所謂「葬不為壙,但掘地而埋,壘石以識之。」而富豪人家則不惜重金用磚、石或三和土(即石灰、沙、土三者和合)營造墳墓。
近年來,不惜花重金建築墓之風又起,每座墳墓少者花數千元,多者上萬元,互相攀比,甚至有三十來歲預築墳墓的。城市中有些人雖然火化,但仍有人在鄉下購地築墳以安葬之。
回龍
葬畢,送葬隊伍返回喪家,謂之「回龍」或「回靈」,古稱「歸虞」。許多地方,回龍時送葬者要改裝換服。在福州,孝男掛紅彩,持燈籠,孝婦穿黑衣,著紅裙,其他男性束紅帶、女性戴紅花。
現在一般是取下送葬時扎在腰上的白帶,換上紅布帶,女性頭上插花。福安、霞浦等地,回龍時孝眷改換吉服,所謂「脫去麻衣換紫袍」。女兒、媳婦穿紅裙襖、紅鞋襪,頭纏紅布帶。
做七
做七又稱「做旬」、「燒七」、「旬祭」。從去世之日算起,每隔七日祭奠亡魂一次,一般要在49天內祭奠7次,故又稱「做七七」。做七習俗各地均有。
服喪守孝
在古代,父母之喪稱為「制喪」、「喪中」或「制中」,君之喪為「方喪」,師之喪為「心喪」。凡居父母君師之喪,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貴賤之別,都要服喪守孝。福建各地亦不例外。古人認為「事死如事生」,方盡孝道。
服喪守孝時間,依據血緣的親疏而長短不一,最長的是丁憂(父母之喪)為三年。封建社會還形成了一整套服喪守孝的習俗慣制。在服喪期間,不能飲酒食肉,不能歌舞作樂,不能娶妻納妾,不能行房事,不能訪友做客。
對親友送來的紅白請柬,可不置理。做官的丁憂要去官,回家為父母服喪守孝。除官的丁憂不能赴任,要為父母服喪盡孝。未葬時居服舍,葬後在墓側搭棚居住,不出廬寢。在服喪的頭三天不飲不食,七天內只能喝粥。三年後才能除孝,恢復正常生活。上述禮俗,只有在某些士大夫中得到嚴格遵守,而在民間並不那麼恪守規制。
6、福建省風俗習慣,民間傳說,人物故事。
福建是個多民族的省份,除漢族外,還有舍、回、蒙、滿、高山等31個少數民族。主要的節慶有:春節、元宵燈節、端午節、中秋節。另外,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勞動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最富特色的有:端午龍舟賽。惠安女服飾、舍族婚禮、崇蛇習俗和人魚同樂等。
烏龍茶的故鄉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大紅袍』是烏龍茶的伎伎者,在國際上享有盛譽。1996年,安溪「鐵觀音茶王」在廈門、廣州拍賣,每500克茶葉,達16萬一18萬元人民幣。烏龍茶對日本、新加坡、馬來兩亞、印尼和菲律賓等遊客頗有吸引力,特別是日本遊客對安溪;「鐵觀音」簡直到了崇拜的地步。
吃雞蛋的風俗
吃禽蛋的習俗據傳說是圖騰崇拜的遺存,或者說是圖騰崇拜的傳承。自古以來,城鄉家家幾乎都養母雞,都有雞蛋,雞蛋又很富含營養成份,吃蛋又很方便,所以,婚喪壽床,懷孕產兒,賀喜送禮,親友吃請,禮尚往來,都少不了用禽蛋作為禮品和食品。但煮蛋方法很多。煮給不同人吃有不同的煮法。
還有一種常見的習俗,即孕婦和產婦要吃很多蛋。婦女懷孕三四個月時,其母要給她送蛋,俗叫瞧胎。瞧胎的蛋也有送一百多個的。產後其母還要送幾次蛋去。產前產後,共計送蛋幾百個。產婦吃的是油炒蛋或油煎蛋,並要放生薑末或生薑絲,取其暖性。舊時產婦坐月子期間,必須餐餐吃蛋,以加強營養,滋補身體。同時,小兒三朝時要給親友鄰居散紅蛋,帶殼煮蛋熟後染紅色,謂之紅蛋。散得多的要花幾百個蛋。小孩過生日,還要請親人吃生日蛋糕。
福建省中秋習俗
城縣女子穿行南浦橋,吃求長壽。建甯中秋夜俗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中秋,兒女多於拜月時請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臨,竹筐會自己搖動,以其搖動的次數來卜吉凶。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控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來自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韃子訊的傳說。
泉州人喜在筍江盪舟。據說,中秋夜三更時分,筍江橋的每個橋孔都映出一輪皓月,清源、紫帽兩山映影江中,"筍江月色"由此得名。此外,還有"燒塔仔"、"放孔明燈"等活動。
泉州-民間風俗之七夕
與全國其他地方差不多,故七夕又稱「乞巧節」,訛音「七巧」。
泉州婦女乞巧的風俗,主要是在天井上搭一個彩籮,准備瓜果 7 盤,點 7 支香,用 7 根針、 7 根絲線,在月光下比賽穿線,誰穿的線越多越快,就證明那個姑娘的手越巧。目前泉州地區的這種風俗已經少見,不過,如今很多華僑歸鄉,經常會把外地的絲線作為禮物帶來送給家鄉人,禮輕意重。
漳州-布袋木偶戲
福建保留著不少古代傳統文化,其中戲居文化最為絢麗多彩。福建木偶戲頗負盛名,以漳州「布袋木偶戲」和泉州「提線木偶戲」為最。福建南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被海外同胞稱為「鄉音」。閩劇薌劇、梨園戲、高甲戲、莆仙戲是福建傳統戲劇。
漳州民間藝術的一雜奇葩,曾先後到亞、歐、美、大洋州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被譽為「世界第一流的藝術」。它由藝人以單手或雙手操縱造型高50釐米的木偶進行表演,所以也稱掌中戲。主要擅長表演兩人對打場面,及騎馬射箭、飛檐走壁、舞獅舞龍、轉碟頂碗等特技動作,尤其是「虎戲」、表演「虎威」、「虎趣」,更是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絕。《大名府》、《雷萬春打虎》是傳統劇目,如果到漳州旅遊,有機會觀看木偶劇團的演出。
7、福建中秋節有什麼風俗
福建中秋節有的風俗有:
1、拜月請月姑
浦城縣女子穿行南浦橋,吃求長壽。建寧中秋夜俗以掛 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中秋,兒女多於拜月時請月姑。
方法是以竹筐作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臨,竹筐會自己搖動,以其搖動的次數來卜吉凶。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控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
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來自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韃子訊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2、番薯饅頭
在福建晉江,中秋節這天,家家戶戶要烹蒸一鍋番薯芋頭,供全家人食用。據民間傳說,土地公和土地婆在探討世間事物時,土地公主張天下人人豐衣足食。
土地婆卻說:如果天下人人豐衣足食,將來女要出嫁,誰來替她抬轎子?土地婆主張天下富的富上天,窮的窮寸鐵。
土地公認為這樣做太過份,民以食為天,就賜給窮人番薯芋頭抵半年糧。人們感謝土地公的恩德,逢年過節都要用番薯芋頭祭祀他。
3、玩會餅博狀元
在中秋節,廈門人除了賞月,吃中秋月餅外,還有一種自鄭成功驅逐荷夷、收復台灣時流傳下來的「玩會餅博狀元」的民俗活動,頗為有趣。
中秋會餅每會63塊,大小不同,共分為6種,分別代表古代科舉的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每人輪流將6個骰子擲入碗中,根據投入碗里的骰子點數領餅,以最終奪得「狀元」為幸運。
三百多年來,這種充滿樂趣的活動一直在廈門民間流傳,廈門的餅店餅廠在中秋節前後都會大量生產這種會餅上市供應。
4、擺塔
福州城裡的中秋風俗,是非常雅緻的習俗——擺塔!用家裡的貴重物品,在廳堂的供桌上擺出一個個可人的小景緻,以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這很考驗主人的審美能力。
中秋擺塔是福州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曾經的福州城,每到中秋節前,擺塔活動就開始在每家每戶展開。
其實,早在宋代,詩人謝泌在《福州即景》中就描畫的福州城繁華剪影:「城裡三山千簇寺,夜間七塔萬枝燈」。據考證,北宋年間的汴京城裡,也有擺塔的習俗。所以,福州這一習俗應是源於千年以前的宋朝。
5、香火龍
中秋前後,稻穀成熟,顆粒歸倉,此時,也是各種水果成熟的季節。於是,山野鄉民,便因地制宜,用稻草、柚子,製造了一個中秋的奇跡,那就是——香火龍!
中秋節前,采最大、最厚實的柚子,插一竿竹桿,作為龍珠。
再從稻田中取回初瀝露水的稻草,編織成「龍」的造型。
在中秋之夜,月光初上時,十來位少年,取點燃的香插滿草「龍身"、"龍珠",揮舞著香火長龍,走街串巷。
為每家每戶送去「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的祝福。每到一戶人家,鞭炮響起,主人家再給草龍「添香」,給少年們送上「利是」。直至午夜時節,中秋節的喧嘩、熱鬧才漸漸淡去。
8、關於風俗的問題!
福建省〕
浦城縣女子穿行南浦橋,吃求長壽。建寧中秋夜俗以掛 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
兆。上杭縣中秋,兒女多於拜月時請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
神降臨,竹筐會自己搖動,以其搖動的次數來卜吉凶。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
中央控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
俗是來自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韃子訊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
用做成仙桃型的紅 叫「天公 」。拜月的紅 則做成豬羊的形狀,數目必是九豬
十六羊。
〔廣東省〕
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
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
皮」。
〔山東省〕
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穀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
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
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山西省〕
潞安中秋節宴節請女婿。永寧中秋夕恭祀太陰星主。大同縣月餅稱團圓餅,大
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樓縣中秋祀城隍。
〔河北省〕
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
縣以中秋雨為苦雨,中秋節若下雨,當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
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請邊中
秋有吹鼓手沿門鼓吹,以討賞錢,例同端午、除夕。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攜禮
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江蘇省〕
無錫縣中秋夜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
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
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
這樣子就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自十一夜起懸掛通草燈,以鼓樂迎迎之於
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安徽省]
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
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之器具。夜間則內外皆點上燈燭,光輝可愛。績溪
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
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
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湖北省]
州中秋,取促織蟲相鬥。
[四川省]
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除了吃月餅
外,四川人也在中秋節打 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
將桔子挖空,點上蠟燭,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
動,叫做「舞流星香球」。
《乳源縣志》還記載,中秋節吃芋頭,可治疥癩。廣東中秋也有兒童提燈的風
俗。燈的材料有紅柚皮雕的柚燈,素馨茉莉花結的花燈,明亮的燈火帶著陣陣的花
果清香,使人愛不釋手。東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
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風俗。曳石是戚繼光發明的,以石塊繫上繩索,沿街拖拉,虛張
聲勢,用來恐哧敵軍。
9、有沒有一些上杭人過中秋或端午的一些習俗
端午~~~
掛鍾馗像:川陝等地農村,端午節有掛鍾馗像的習俗。此俗始於唐代,傳說唐玄宗生病,夢見自稱鍾馗的人捉拿小鬼。玄宗醒後,命大畫家吳道子畫鍾馗像,從此,鍾馗打鬼避邪被傳為佳話,民間以鍾馗作為吉祥平安的象徵。
纏五色絲:南方及西南民間,流傳著端午節給兒童手腕扎五色絲環的習俗;或製成精美的菱形、人形等,供婦女插鬢,或相互饋贈,用以避邪。
游百病:貴州等西南地區民間,男女老幼在端午節這天到郊外遊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時左右,路上山上擠滿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樂。據說端午節外游,一年到頭能得吉利,俗稱「游百病」。人們回家後將花草煮水洗澡,俗稱「洗百病」。
剪綵葫蘆:福建部分地方,端午節有「剪綵葫蘆」的習俗。各家用彩紙剪成葫蘆狀,倒貼於門,寓將「毒氣倒出之意」、「午後取而棄之」,這是表達避災願望的風俗。在客家地區還流傳著將柳枝紮成葫蘆,外糊紅紙,懸於門上的習俗。相傳這種風俗起源於唐末農民起義,有避凶消災之意。
掛蒜頭、石榴花:端午期間,在安徽、江西部分地區,家家門前懸掛蒜頭、石榴花。蒜的氣味辛烈,石榴花五月盛開,是「天中五瑞」之一,以期趕鬼除菌。
破火眼:在江蘇南京城鄉,有端午節破火眼的習俗。在這天早上,家家戶戶在一碗清水裡放少量雄黃,丟進兩枚銅錢,全家用此水洗眼,據說這樣可除眼病。
滾雞蛋:東北端午節清晨,長者要將煮熟透了的雞蛋放在小孩肚皮上來回不斷地滾動,然後去殼讓小孩吃,據說這樣可以肚子不痛。從科學道理看,熱雞蛋滾肚皮可以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對消化不良、腹瀉有些療效,但不持久,此做法只不過表達一種愛心。
賜扇:長江中下游及江浙地區,流傳端午節贈扇習俗。未婚青年男子,在端午節送禮時,要送最寶貴的扇子給情人,過去多是鵝毛扇。現在花樣較多,有綢扇、羽絨扇、檀香扇等。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電風扇、空調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因此,賜扇的意義,只是一種珍貴的紀念。
10、上杭 特色習俗
保禾苗 山區田段分散,農民常在每坑每段認一大樹。石壁或挖一地堂作社稷(土地神,俗稱「田伯公」),每年開春初次下地幹活時,帶上香燭茶果供品,祈求田伯公保佑禾苗茁壯生長。此外還有全村統一的保禾苗活動,時間和方式各地大同小異,城郊在農歷四月初八,才溪、通賢在四月十二,中都在五月節前,而湖洋則是在禾畝長勢差時才供祀求保。
食新飯(也叫嘗新禾) 一般是在農歷六月初六,也有提前挪後的,通賢是「小暑後的第一個逢卯日」。是時,如未開鐮收割,人們先割下一把禾穀來和著做「新飯」,並做米粿粄子供敬田伯公,實則是吃夏收夏種的開工飯,此俗中都無。解放後,保禾苗、嘗新禾時扛菩薩、敬田伯公之俗己除,但是做米粄之俗照舊,四鄉還有「禾了一臼糍,田了一隻鴨」之俗,即割完稻子,家家做糯米糍粑,插完晚稻秧苗,鴨子也肥壯了,戶戶殺鴨於加餐。
求雨 解放前,每逢久旱不雨,即有燒香許願、戴青求雨之俗,連知縣老爺們有時也帶領官員到五穀神廟燒香跪拜,戴青求雨。解放後此俗已除。
牛生日 農歷三月初三為牛生日,此日耕牛休息不下地。蚊洋牛生日是十月初一,而中都雖下叫牛生日,按鄉俗清明日為牛休息日。
此外,通賢一帶還有農歷十月十二日為「五穀神誕辰」和十二月十五「還天災」之慶,中都的龍華會是五月二十、八月二十和十月二十,是日,婦女們從四面八方來到田背村水口宮下的雲霄閣,焚香祭拜,祈求北帝祖師保佑豐調雨順、平安萬福。解放後此俗仍有殘留。
行業經營習俗
農村交易一般在五天一次的圩期進行。縣城東門壩地,後改西門石固宮前設有豬、牛市場,農歷逢二、七為豬仔圩,逢五、十為牛綱圩,各鄉(鎮)的豬牛交易在當地圩期進行,每逢四、九的南陽和寨背圩是全縣最大的耕牛交易市場,四鄰八鄉都有人前往買賣。牛豬交易中有專門的「中人」(俗稱「牙人」)作中介,他們評價牛豬的好壞及買賣的價錢均用「江口」(即行話),一般人是聽不懂的。選購時請「牙人」指點,交易一經談成即先付定金,隨後結算交「貨」。城區的米、糠、木炭集市,也有「中人」給過稱、計費、開單,並按規定收取手續費,此俗至今仍沿襲下來。
各行各業都有本行業的「江口」,本行業人員在工作和接觸時作暗語用,各行各業也有語言忌諱,如開船之前不許喊「陳老闆」,因為陳與沉同音;買肉如買「豬舌」要叫「豬賺」,因為上杭話「舌」與「蝕」近音,為虧本的意思。
行業開業也有一定俗規,目的是圖吉利,造紙開槽,建房破土動工等,都要殺雄雞以血祭(俗稱「出煞」)。
農村理發有「扎頭」(定剃頭)之俗。由師傅定期到扎了頭的主顧戶理發,並按規定由扎頭戶輪流供給師傅飯食,工資以稻穀計算。如果年底最後一次沒有再叫師傅剃頭,則表示來年不再「扎」(定剃)了。過年頭必須在正月初一開門之前理完,一些工商戶年關生意繁忙無暇理發,往往到除夕晚上還要請師傅趕剃。男性新婚前一日理結婚頭,官家富戶莊重其事,把師傅請到家裡,在廳堂正中擺上香案,擊鼓剃頭。喪家子孫在「七期」內不可剃頭。解放後,新婚擊鼓剃頭和「七期」內不可理發之俗已廢除。
學藝習俗
拜師學藝一般都要先寫師帖,學徒期多為三年,頭一二年干粗活、雜務,到第三年才傳授手藝。多數學徒飯食自備,不給工資,逢年過節還要給師傅送年節禮,出師時要設宴謝師。學泥匠、木匠、石匠、裁縫,理發的,出師時師傅多有送給簡單生產工具,學徒期內,有的也適當發一點生活費用。學徒如果是隨師傅入人家做工,一般由東家供給飯食,但工資則歸師傅(也有給學徒一點零花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