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白族的過年風俗50字

白族的過年風俗50字

發布時間: 2022-11-07 00:49:17

1、白族的春節風俗習慣是什麼

白族春節習俗

白族人民過年的活動饒有風趣。除夕前,各家都把屋子內外打掃得乾乾凈凈,不讓灰塵留到新的一年。除夕晚上,全家團聚,守歲過年。午夜以後男女青年爭相挑水,以象徵勤勞和幸福。初一大清早,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以示新的一年能過上花蜜般的甜日子。節日期間,白族人民有耍燈龍、舞獅子、跳舞蹈等傳統文娛節目。白族人民過新年,還開展一項傳統的活動─━「放高升」:取一根整棵的大竹子,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把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達一百多米。這項具有千餘年歷史的活動,帶有濃郁的民族氣息,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強悍性格。

2、白族過年有哪些習俗

白族過年習俗如下:

白族也和漢族一樣,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初十過春節,農歷七月十五日為祭祖節。白族春節的序曲在臘月底就已開始,主要活動是殺年豬,腌制臘肉、火腿和白族風味食品「豬肝鮓」。

大年二十九合家打掃衛生,清除當年的年畫、對聯等。逢年過節白族有許多禮儀禁忌。元江縣的白族每年的三月會或天子廟會期間,禁止殺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準動刀、挑水、潑水、掃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飯前祭祖時,忌諱外人在場。

大年三十,要把借給別人的東西要回來,否則來年找錢不順,糧信不豐。因而借了別人家的東西,必須在大年三十之前還給別人。大年初七為女人節,婦女不做飯,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勞動,而是盡情地玩耍;大年初九為男人節,男人休息。雲龍縣的白族,七月半這一天不準人們到處亂走。

初一當天,按習俗不能到別人家,但可以到外面玩。早上起來,白族主婦先在院子中祭拜天地,再到堂屋中祭拜祖先,最後到大門口拜祭,之後方可出門。吃完元宵,大人小孩便紛紛出門參加各種慶祝活動。到處鞭炮齊鳴,村村寨寨響起了歡快的白族嗩吶,小夥子敲著八角鼓,姑娘們唱著白族調,打著霸王鞭,在村寨中心的大青樹下且歌且舞。群眾組織「洞經會」、「蓮池會」引領舞龍隊伍和財神走街串巷,各家各戶爭著把龍和財神請進家中歌舞一番,以討吉利。每當財神唱出吉利的祝詞,人群中就爆發出「謝金口」的歡呼,一時鼓樂齊鳴,村寨中處處洋溢著歡樂和喜慶。

初二這天,可以走親串友,小孩子們終於盼到親戚朋友給的壓歲錢了。這一天的白族習俗活動豐富多彩。白族春節習俗中,臘月里結婚的新人要去拜望男女雙方的親戚,俗稱「請新娘客」,各家親戚要送給新娘子各種禮物。洱海附近的白族當天往往成群結對到洱海東岸的青山村觀看古老的白族宗教祭祀活動「上刀梯」。在十幾米高的梯子上,綁著數十把鋒利的鋼刀,刀口朝上。

拓展資料: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的各民族相互往來,創建了燦爛的經濟文化。

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白族 互動百科

3、白族的春節風俗

白族——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都在進行「拋綉球」活動。凡接不住綉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願允愛情了。 白族人民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除夕歲守夜。子夜過後,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結伴遊覽名勝古跡,或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

4、白族的春節風俗

白族——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都在進行「拋綉球」活動。凡接不住綉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願允愛情了。
白族人民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除夕歲守夜。子夜過後,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結伴遊覽名勝古跡,或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

5、白族的春節習俗有哪些?

白族的春節不以「臘八」節為起點,而是以立春為起點。「立春」,白族俗稱「代處」[dain cvnl],意為「打春」,也是夏歷歲時第一個節氣。白族視立春為上年四時之終,下年四時之始。民間有「迎春」和「打春牛」之俗。

舊時立春這天,縣官率僚屬耆紳著禮服至郊野的社稷壇,以五辛盤(俗稱春盤)和春酒迎祭春帝與芒神,稱為「迎春」。祭祀畢,象徵性地鞭打,俗稱「打春」,衙役把泥塑春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塊,放入處家田中,以祈莊稼避蟲害,得豐收。「打春」完畢,白鄉人回到家中焚香靜守,不出遠門,以永一年四季平安,春節就這樣開始了。

臘月三十為一年的最後一個晚上,白語稱「陽汪機」[yanp nga jix]或「斗己佳」[dop jit jia],即漢族的除夕節。白族人視這一天為春節的重大節日,為了過好這個節日,以講清潔衛生著稱的白族人於臘月二十四日起就要拆洗鋪蓋、衣物,並要把家中里里外外掃除干凈,謂之「湊鞏」[co gonp],即除塵,寓意把一年苦愁掃除干凈。

就在這天,白家人還要進行「送灶」[sonx zop],用飴糖祭灶君老爺,寓意封嘴,從此忌講臟話、氣話和不吉利的話,也有封住灶君老爺的嘴、不讓他上天到玉帝那兒說壞話的說法。年三十晚飯後必須洗腳,民間有「年三十洗腳,吃喝都趕著」的愜民諺,寓意年三十洗腳後,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比別人趕先。

除夕這一天,白族人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以自撰自寫者為上,內容豐富,詞藻高雅貼切,以顯示門第、家風和情操。凡家中當年無逝者均貼紅聯,若家中有喪事未滿三年,則張貼綠色或黃色春聯,以示春節對死者的追思和哀悼。春節貼楹聯在白鄉非常普遍,水平很高,素有「家家楹聯、戶戶種花」的說法,歷來有「楹聯之鄉」的美譽,其書法造詣和楹聯寓意被作家白樺、李准、彭荊風稱贊為「全國第一」。

除夕這一天,白族人還有「植天神樹」的習俗,居民一般都要在大年三十這天在天井植一棵幼松或柏樹,也有種栗樹的,以作「天神」之位;這一習俗後來慢慢失去了「天神之位」的作用,多數白家人把樹苗村到房前屋後或別的什麼地方,但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種樹的做法卻一直保存下來。

燃放鞭炮是除夕夜白族人的一項特別重要活動,以表示送舊迎新。同時,除夕夜還要進行年祭,年祭的犧禮主要有豬頭(要割去豬舌頭,以示不惹是生非)、豬尾巴、公雞、生魚,配以豆腐、僧飯、素酒、清茶,先祭天神,再祭家壇、祖宗、門神、井神、畜神。年祭畢,白族人還有封門、封井的習俗,封門以後,各家各戶間當晚就不再串客。

祭年結束後,一家人就圍在一起吃除夕年飯,除夕晚餐的菜餚不僅豐富,而且還有一定寓意,如豬頭肉一定要配有豬尾巴,寓意「有頭有尾」;蒜苗炒魔芋,寓意「順順利利」;燴茈菇,寓意「圓圓滿滿」;燴蓮藕,寓意「通通泰泰」;燴魚,寓意「吉慶有餘(魚)等等。

年飯吃了,晚輩要向祖宗及長輩磕頭,稱為辭年。然後在燈火下飲茶吃瓜果看電視守夜,稱為守歲。至此,除夕節才算結束。

白族從大年初一到十五的春節活動主要有:開大門、燒頭香、搶頭水、初一素祭、出行、賞春聯、上墳祭祖、拜年、打鞦韆、請春客、趕娃娃街、祭青姑娘、祭天神、鬧龍燈、耍牛舞、過元宵節等。

大年初一凌晨,由男子燃放鞭炮,啟開大門,邊開門邊高聲唱頌「開門大吉,在吉大利,新年新歲,順順利利」,叫開大門。由白族家中主要當家人等攜帶鞭炮、香蠟及供品趕往城隍廟、本主廟等寺廟,爭取第一家燒香,叫燒頭香;能爭得第一柱「頭香」者,預示一年四季大發大旺。由青年男子帶上紙香鞭炮,到溪潭邊或山泉旁燃放,提汲清水回家飲用,叫搶頭水;誰搶了頭水,這寓意萬事開頭順利。

就在這一天,白族人還以油煎糯米粉團、彩色米乾片、干香椿嫩芽等素品及僧飯、素茶、素酒,對天神、灶神、家壇神、本門歷代宗親、井神、門神逐一進行祭祀,然後到本主廟、觀音廟祭祀本主和觀音,叫素祭。這一天,除家庭主婦外,大家外出出遊;出門時要選擇有利方向,貼上一張豎紙條,上寫「出門大吉」四個字,以求一年平安。

從大年初二起,各家各戶就可以上墳掃墓,祭祀祖宗;還可以打牙祭,敬財神,向財神供奉,以示「抓」財;還可以請春客,宴請新婚夫婦、至親密友和各地新朋故舊吃宴席;還可以唱社戲、演吹吹腔、耍牛舞、賞春聯等,進行各種競技娛樂活動;最熱鬧的當然還是拜正月,即拜年。首先要進行家拜,即一家人中晚輩給長輩拜年,爾後給五服之內近親長輩拜年,最後給五服之外的姻親長輩和親朋好友長輩拜年。

拜年所帶的禮物一般為餌塊、紅糖、煙、茶四色禮之類;新婚夫婦則必須帶糍粑喜果。凡來拜年,除待以甜茶、苦茶、瓜果、爆米花、米花糖、八大碗筵席之外,長輩要給童輩「壓歲錢」。其間,初一到初四早餐的吃食都有一定之規:初一吃糯米紅糖薄煎餅,初二吃餌絲,初三吃圓宵,初四吃「牛打滾」(糯米餅在水中煮熟撈出,沾上炒燕麥面及紅糖、層層相疊的一種特殊食品),初四以後可以隨便吃。初一到初四的吃食,五服之內要乘熱互送給本家戶族,以示親情。

在劍川白族過大年,最與眾不同、最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是趕「娃娃街」、「青姑娘節」和「雪梨花會」

6、白族的風俗特色是什麼

白族的風俗特色體現在這些方面:服飾顏色、建築特色、飲食特色、禮儀文化、過年習俗。

1、服飾顏色:白族一般是以白色為尊,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認為白色的衣服代表著尊貴,男子多穿著白色對襟衣,而女子的服飾花樣較多,但顏色以白色為主,同時可以通過服飾就能看出女子的年齡大小、成婚與否等。

2、建築特色:白族的建築風格獨特,一般是在高寒山區建築的單間或是兩間相連的竹籬笆房子或是土木結構的瓦房。

3、飲食特色:白族人喜歡吃酸辣口味,平時愛喝飲烤茶和吃冷盤。一般是以稻米和小麥作為主食,白族人擅長腌制火腿、臘肉、香腸和油雞等美食。

4、禮儀文化:從座位來看,男性長輩坐在左上方,女性長輩坐在右上方,客人和晚輩都坐在下方和上方;

5、過年習俗:一般過年的時候,白族的婦人是不能用鐵刀的,做飯的時候要注意安靜,並能吹火,要到井邊去「汲新水」。

白族介紹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語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

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的各民族相互往來,創建了燦爛的經濟文化。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7、白族過年的風俗

 和漢族地區一樣,白族春節的序曲在臘月底就已開始,主要活動是殺年豬,腌制臘肉、火腿和白族風味食品「豬肝鮓」。大年二十九合家打掃衛生,清除當年的年畫、對聯等。
白族人民早上寫對聯,家家戶戶的人都以貼上自編、自寫的對聯為榮。中午,白族主婦到村寨中的本主廟里祭祀本主。本主意為「本境之主」,是村寨的保護神,也是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
到了晚上,全家人團團圓圓地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席上一定要有白族特色菜「酸辣洱海魚」,表示年年有餘;用糯米糍粑蘸糖吃,表示來年生活甜蜜。白族婦女要准備好第二天的菜餚,並將家裡的水缸挑滿水———按白族習俗,初一全天不能再動菜刀、挑水和掃地。
初一當天,按習俗是不能去別人家,但可以去外面玩。早上起來,白族主婦先在院子中祭拜天地,再到堂屋中祭拜祖先,最後到大門口拜祭,之後方可出門。
到處鞭炮齊鳴,響起了歡快的白族嗩吶,在村寨中心的大青樹下且歌且舞。群眾組織引領舞龍隊伍和財神走街串巷,各家各戶爭著把龍和財神請進家中歌舞一番,以討吉利。每當財神唱出吉利的祝詞,人群中就爆發出「謝金口」的歡呼,一時鼓樂齊鳴,村寨中處處洋溢著歡樂和喜慶。
初二這天的白族習俗活動豐富多彩。臘月里結婚的新人要去拜望男女雙方的親戚,俗稱「請新娘客」,各家親戚要送給新娘子各種禮物。
洱海東岸的青山村觀看古老的白族宗教祭祀活動「上刀梯」。在十幾米高的梯子上,綁著數十把鋒利的鋼刀。巫師手抱公雞,赤腳上刀梯,向四方祭拜,祈禱四時清吉。海東各村則盛行賽龍舟。
白族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朝山會。大理雞足山是佛教名山,全山共36寺,72庵,與峨眉、五台、普陀、九華齊名,為迦葉尊者道場。佛教傳說,釋迦牟尼涅盤後,其大弟子迦葉尊者來到雞足山守衣入定,等待彌勒佛下界成佛。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日為朝山會。
望採納謝謝

8、不同民族的春節習俗(簡短)急呀!

漢族:辦年貨、祭祖先、吃年飯、掛年畫
我國漢族人數眾多,分布區域很廣,春節的習俗基本相同,但也因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區別。這里且以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為例。

漢族人過春節特別隆重。節前人們早早地置辦年貨,製作新衣,清掃宅舍。除夕前後,還要舉行祭灶、祀祖、吃團圓飯(亦稱吃年飯)、守歲、貼春聯、掛年畫等活動。春節期間,人們互相拜年恭賀新禧。還有放爆竹、吃年糕、包餃子、吃湯圓等風俗。鄉間還有看風雲、觀日色、測晴雨、看參星、聽雷鳴等占卜年歲豐歉的風俗。城鎮集市還在春節期間組織滾龍、舞獅、走旱船、玩花燈等活動,以表示除舊布新,送窮迎富,驅邪辟瘟。人們祈禱在新的一年裡,五穀豐登、吉祥如意。

仡佬族:蒸米酒、宰豬雞、做豆腐、打糍粑

貴州中西部地區的仡佬族過春節也相當熱鬧,家家戶戶蒸酒、殺豬、宰雞、做豆腐、打糍粑等。同時,每家每戶都用幾升糯米或糯苞谷蒸熟,做成一個特大糍粑供奉祖先,三天之內不許動用。有的地方還用豆鼓葉插在糍粑上,象徵祖先當初披荊斬棘的開荒經歷。春節期間還開展打花龍、打篾雞蛋、唱地方戲等娛樂活動。

壯族:挑新水、喝甜茶、跳春堂

廣西西北部地區的壯族,在正月初一這天清晨,婦女們身著新衣新鞋,爭先恐後地趕到河渠挑新水回家。手裡拿著象徵牛、馬、豬、羊、狗、貓的石頭,口裡模仿著六畜叫聲,以此象徵來年「六畜興旺」。到家後用「新水」加上紅糖、竹葉、蔥花、生薑等作料,煮沸成甜茶,讓全家老小和客人們品嘗。壯族人認為:「新水」象徵吉祥,喝了會使人聰明。春節期間,壯族人的村寨里還開展歌會、跳春堂舞等活動。

白族:豎青松、汲春水、喊財門、放土炮

雲南鶴慶地區白族人過春節時,均在自家天井裡豎兩棵青松,宅院的地上再鋪一層新採摘的松針葉,寓「清潔」之意。大年初一雞叫頭遍時,各戶家長攜木桶到野外去汲河水,稱之為「汲春水」。天放亮時,由家中小男孩喊叫「財門」,然後打開大門。接著鳴放土雷和鞭炮,稱為「迎新」。

黎族:掃庭院、整房屋、舂年米、祭河神

海南島黎族節前家家戶戶打掃庭院,整修房屋。然後,劈年柴,舂年米,釀年酒,備年貨,做新衣,洗衣被,擦傢具等。除夕這天早上,男人宰豬雞,婦女打年糕、煮年飯(或包粽子)。下午,封存壓年米。傍晚,擺設祭品祀拜祖宗。祭畢,吃年飯,喝年酒。

大年初一,黎族人居戶守家,盡量不外出。早上先給牛欄、豬圈、雞窩等處送上年糕。如果要在初一、初二這兩天去河邊或井邊挑水,要在那裡放一枚銅錢或一塊年糕,表示向河神或土地神買「福水」。此外黎族村寨里還有玩鞦韆、跳竹竿等活動

記住了

9、白族怎樣過春節?

白族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子夜過後,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願日子比蜜甜。早飯後,孩子們由成人帶領到親友家給長輩拜年。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是節日不可缺少的活動。
1、春節: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六,是白族的傳統節日,俗稱過年。

2、過小年:即元宵節。

3、忌日:除夕晚上、大年初一忌串門子,忌口吹火。婦女忌洗衣梳頭。

4、4、忌食:除夕晚殺的公雞肉外人不能吃。

5、每逢節日,除必備節日食品之外,還要進行拜佛、祭天和敬祖等祭祀活動。年節最為隆重。自臘月起家家都要置辦年貨、殺豬、磨豆腐、舂餌塊和糯米粉。除夕時,各家主事人都要帶著飯菜、茶酒用托盤順著天地、大門、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順八進行祭拜。然後全家人吃團圓飯。隆重的團圓飯在餐桌中央擺一個大的銅火鍋,必上豬頭肉,周圍有八大碗寓意深刻的日菜餚。如:藕有眼寓意開竅通暢;蒜苗白語意「順」寓意萬事通順;燒魚寓意富富有餘等。大年初一早晨要煮湯圓,有的做面條,都寓意團圓、和順、益壽等美好的祝願。從初一到初五,每天吃什麼都有一定的規范。居住在碧江的白族,過年的方式與其他地區不同,在碧江的白族把一年分成十三個月,年節則在13月的下旬屬豬或屬蛇日進行。除夕晚全家都要先祭樹神,而後全村要一起聚餐。在其他一些節日里,除要殺豬或宰羊置辦酒席外,還要有應時的食品。如三月街要有各種蒸糕、涼粉;清明節要涼拌什錦;端午節包粽子,喝雄黃酒;栽秧會吃栽秧肉、炒蠶豆;六月二十五日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糖果;中秋節吃白餅、酥餅;嘗新節吃摻新米飯等。

10、白族的春節風俗是什麼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節日,歷來各個民族都非常重視,那麼白族的春節習俗是什麼呢?

白族人在大年三十早上就要寫好春聯,中午白族主婦到村寨中的本主廟里祭祀本主,本主是村寨的保護神,也是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席上一定要有白族特色菜「酸辣洱海魚」,表示年年有餘。

初一早上起來,白族主婦先在院子中祭拜天地,再到堂屋中祭拜祖先,最後到大門口拜祭,之後才可以出門。大年初一有很多慶祝活動,到處鞭炮齊鳴,群眾組織「洞經會」、「蓮池會」引領舞龍隊伍和財神走街串巷,各家各戶爭著把龍和財神請進家中歌舞一番,以討吉利。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