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滿族的風俗的繪畫

滿族的風俗的繪畫

發布時間: 2022-11-06 16:02:57

1、小夥伴們,你的家鄉在過春節時還有什麼樣的風俗?你會剪窗花、扎燈籠,畫年畫嗎?選擇

春節、元宵快到,燈籠走俏。若有閑暇,自己動手做燈籠也是不錯的主意。做不了街面上賣的那些「大塊頭」,找不到什麼鋼絲、鋼板這樣的材料,那就利用竹條、宣紙、筆墨做一個簡簡單單的紙燈籠吧。手制紙燈籠的材料和工序都十分簡單,既能設計自己喜歡的式樣圖案,又能使節日平添許多樂趣。
第一步,製作骨架。紙燈籠比較簡單的形狀是立方體或圓柱體,最好選用可以彎曲的竹枝或竹皮搭成框架,銜接的地方用細線綁緊。如果不好找,細長條狀的硬紙板和燒烤用的竹簽也可以,結實程度和柔韌性會有所欠缺,但擺在室內也是很不錯的裝潢。
第二步,製作燈身。在文房四寶店買幾張白色、紅色的普通宣紙或者灑金宣紙,裁成符合燈籠骨架的長寬,就可以自行設計圖案了。書法、繪畫、剪紙,都可以在小小的燈籠上一展風采。糊好後,還可以用窄條的仿綾紙上下鑲邊,看起來更為雅緻,很像古式的宮燈。如果不太擅長書畫,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可供參考。用一張薄紙在字帖上描下想要的字樣,再將這張薄紙和深紅色宣紙重疊在一起,用單刃刀片將字跡挖掉。拿掉薄紙,紅宣紙上就出現了鏤空的字跡。用白色宣紙做燈身,紅宣紙糊在裡面,燭光或燈光從鏤空處映射出來,效果相當漂亮。
第三步,製作光源。如果放在室內,只需要在燈籠里點一根普通蠟燭;如果想提著出去,最好用燈泡和電池做一個簡單電路。也許看起來有一點點粗糙,但在元宵佳節里點上一盞自己手制的燈籠,定會別有一番風味吧!

2、五十六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蒙古族: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也有一部分從事農業。在牧區,蒙古族多住圓形氈房,俗稱「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定朝南開,爐子設在氈房正中天窗底下。在農牧區,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內有土炕。

2.回族: 在飲食上,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駝等反芻類偶蹄食草動物,不吃馬、驢、騾、豬、狗肉,不吃動物血液和自死動物。尤其禁食豬肉。 回族有兩大節日即開齋節和古爾邦節,來源伊斯蘭教。齋戒為穆斯林「五功」之一。開齋節即是齋戒期滿的日子。一般在回歷的第九個月舉行齋戒、齋戒期滿,十月一日為開齋節。古爾邦節在開齋節後的第70天,回歷的十二月十日舉行。因為十二月十日是教徙赴麥加朝覲的最後一天,大家宰殺牛羊慶祝,聚餐聯歡。

3.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黃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縣以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傳佛教。藏族人身穿長袖短褂,外套寬肥的長袍,右襟系帶,腳穿牛皮長靴。

4.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對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長褲,系大腰帶,頭纏青色長巾。婦女大多穿大領短衣和百褶裙。山區苗族的住宅建築大多是「吊腳樓」,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勢,在下方和上方分別豎立較長和較短的木樁支撐,在樁上鋪樓板建築。樓上住人,樓下堆放雜物或關家畜。

5.阿昌族份蘇阿昌族男子穿藍、白色或黑色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阿昌族人民性格開朗,又十分講禮好客。他們待客禮儀中盛行使用茶壇,這是一種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會先拿出酒壺倒上一小盅酒為來客洗塵,隨後又拿出茶壇,放上茶葉,倒上開水,放到炭火上煮一會,煮好之後倒進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談。

6.維吾爾族人待人講究禮貌。在遇到尊長或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後身體前傾,連聲問好。家裡來客都熱情招待。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7.哈薩克族男女都嫻善騎術。青年男子喜歡摔跤和刁羊,每逢節日和喜慶,牧民都要舉行各種騎術表演和比賽;「姑娘追」是青年們最喜愛的娛樂項目。

8.柯爾克孜族傳統服飾很講究。男子喜歡戴氈帽,上身穿白色綉有花邊的圓領襯衫,冬天穿黑、藍色「袷袢」,下身穿寬褲,著高筒靴。

9.錫伯族 錫伯族的村屯四周築有圍牆。忌食狗肉。西遷節是錫伯族人民不可忘記的民族節日,每逢農歷四月十八日這一天 ,人們都將隆重開展各種紀念活動。「抹黑節」是錫伯族人民另一個饒有風趣、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

10.烏孜別克族的傳統服裝,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樣的小花帽為特點。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信仰伊斯蘭教。烏孜別克族主要節日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孜別克族的傳統節日與當地其他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基本相同,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

11.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塔吉克族的節日與當地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節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齋月前的一個月,塔吉克人都要舉行巴羅提節。奇地前笛爾節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視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多在三月舉行。

12.塔塔爾族 為防止食品變質,每家倉庫或院內都壘挖一深坑,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將積雪和冰塊放進去,這種食品儲藏室叫「帕孜」,牧區的塔塔爾族適應游牧生活,住帳篷。

13.達斡爾族最大節日是春節,臘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掃墓,晚上玩個通宵,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向長輩拜年、請安,然後男女老少穿上節日服裝,逐戶拜年。

14.滿族人很早就信奉薩滿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薩滿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繫上腰鈴,擊鼓起舞,邊禱邊跳。滿族人重禮節,有一個時期,小輩對老輩是三天一小禮,五天一大禮;三天見長輩要請安,五天見長輩要「打千」。

15.朝鮮族的傳統食品有冷麵、泡菜和打糕等。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16.壯族人喜歡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餚,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17.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用長數丈的青布包頭。女子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男女外出時都披「擦爾瓦」,形如斗篷,下綴長穗。彝族的傳統節日以火把節最為隆重

18.土家族:婦女愛穿左襟大袖短衣,滾花邊,下著八幅長裙或鑲邊筒褲,頭挽發髻,喜歡戴耳、項、手、足圈等銀飾物。男子穿對襟衣,多扣子。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書上稱為溪布、峒布。

19.布依族: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長衫,包藍色或白底藍方格頭巾。婦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長褲,或套鑲花邊短褂,或系綉花圍腰,也有穿大襟大領短襖,並配臘染百褶長裙的。在節日里,婦女還戴各種銀質首飾,臘染是布依族珍貴的手工藝品。

20.侗族:鼓樓是侗族村寨中別具一格的建築物,形似寶塔,是村民聚會、休息和娛樂的地方。各村寨都有鼓樓,有的高達13層,頗為壯觀。逢年過節,侗族人民便聚居在鼓樓前的廣場上,盡情歌舞。 21.白族服飾以藍、白、黑色為主,男女都包頭。他們喜歡吃酸、冷、辣味食物,還愛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區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國」稱。

22.哈尼族人大多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龍樹」為保護神。幾段打了結的繩子作為賬本,被哈尼人珍藏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1957年,哈尼族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23.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區。這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錢鈴雙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24.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製成,樣式各地不一。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褲。婦女穿短上衣、圍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紋綉,並佩戴用貝殼、獸骨磨成的裝飾品。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於雕刻和繪畫。

25.納西族喪禮一般為土葬.傳統節日中,比較盛大的有二月八日的三朵節和火把節。

26.水族服飾最有代表性的是女性的服飾。上衣為緊身窄長袖右開襟,襟沿鑲綉有花邊,與漢族的「姊妹裝」頗相似,但袖長而窄。身短而緊是與漢族「姊妹裝」的微小區別。

27.瑤族青年男女婚前交往比較自由,交往的方式主要通過對歌活動來進行。對歌一般出現在節日和婚娶等活動中,農閑季節青年男女串寨或走親戚也要進行對歌活動。

28.拉祜族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十月十五至十七的「葫蘆節」,拉祜族人還在農歷六月二十四過驅蟲護糧的「火把節」、農歷八月間穀物成熟時過「嘗新節」。

29.僳僳族人世代遵奉的一些社會道德風尚,在這里,曾為道家老子所極力推崇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理想社會情形,卻是早已深深融入僳僳人血脈的一種行為准則。刀桿節」的活動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下火海」,二是「上刀山」。

30.怒族:村寨多分布在怒江兩岸的山腰台地上,房屋樣式有木楞房、千腳落地屋等,片石屋頂房是用地區特殊石材資源建蓋的特色住屋。怒族的飲食相對簡單,但也不乏自釀酒、「俠辣」、石板粑粑、漆油茶等風味獨特的民族特色食品。

31. 布朗族喜食竹筒飯以及各種副食、蔬菜、肉類。食垛生,食通過獨有方法製成的各種南咪、酸茶。還食用山野里的各種蟲類。

32.赫哲族——除夕,大家忙著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穿上綉有雲邊的新裝,去親朋家拜年,用「魚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風味生魚、用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大馬哈魚籽。民間詩人向人們獻詩、講故事。婦女們玩「摸瞎糊」、「擲骨頭」。青少年則進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賽。

33.鄂倫春族——除夕,全家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飯。青年人給家族及近親長者敬禮,叩頭請安。午夜,人們捧著樺樹皮盒或鐵盒繞馬廄數圈,祈祝六畜興旺。初一,著新裝互相拜年請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轉圈集體舞。有打獵舞,「紅果」舞,「黑熊搏鬥」舞等。

34. 普米族有成人禮的習俗,男女長到13歲時要分別舉行「穿褲子禮」和「穿裙子禮」。
35.佤族地區較多繪畫及雕刻像,雖相對粗糙,但卻充溢著早期人類的審美理想。繪畫見於大房子的木板壁上,用炭黑、石灰、牛血塗繪,圖案有動物、人物活動和山水等,畫法粗獷簡明,風格與在佤族地區發現的距今3000多年的滄源崖畫相類似。雕刻物則以人像、牛頭居多,放置於門頭及寨樁上。

36.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燭到井邊燒拜,叫「買新水」,藏族婦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從河裡背回「吉祥水」。認為初一的新水可以帶來福音和好運,能保一年的吉利。

37. 東鄉族——喜歡在春節期間打土仗,以示對養育自己的土地的熱愛之情。東鄉族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九月是齋戒月份,這一月的開始和最後一天,均以見新月為准,齋期滿的次日,即為節日。因此,它既是民族節日,也是宗教節日。

38. 羌族——每家每戶要做各種油炸麵粉小牛、小羊、小雞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過年要喝咂酒,大家圍壇而坐,由最長者唱《開壇詞》,然後用約二尺多長的麥管從左至右,依次咂飲。

39.景頗族——春節期間舉行「打靶」比賽。初一早晨,人們紛紛聚到賽場上,姑娘們把自己綉的荷包掛在竹竿頂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細線算神槍手,姑娘們便獎給神槍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40. 德昂族婦女服飾的別致在於以「藤篾纏腰」為飾。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

41.保安族人民的風俗習慣明顯地受到伊斯蘭教教規的約束。結婚選在「主麻日」。保安族的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饊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42.塔塔爾族的「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塔塔爾族節慶、禮儀食俗同當地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相似。塔塔爾族的「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多在春天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行,有歌舞,還有摔跤、拔河、賽馬等集體活動。

43.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 信奉伊斯蘭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

44.塔吉克族的許多傳統節日,與當地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節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齋月前的一個月,塔吉克人都要舉行巴羅提節。奇地前笛爾節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視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多在三月舉行。

45. 景頗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目瑙縱歌(目腦縱歌)是景頗族人民驅惡揚善,預祝吉祥幸福的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歷正月十五之後舉行,為期2—3天。在景頗族的傳說中是天上太陽召集地上萬物參加的一種大型歌舞盛會,並由犀牛傳播至人間,後成為景頗族最盛大的節日。

46. 獨龍族有日食兩餐的習慣.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准備的多寡而定

47.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俄羅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仰東正教,使用俄語和俄文,也用漢、維、哈文。

48.裕固族是以畜牧業為主的民族。過去,他們不僅住的是毛氈帳篷,穿的衣服、鞋襪,吃的肉、奶是畜產品,而且生產和生活上用的大部分用具也都是毛皮製成的。現在,已有一部分人改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裕固族主要信奉喇嘛教格魯派(黃教)。

49. 撒拉族的禁忌有:忌食豬肉、狗肉、驢肉、騾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動物的血;嚴禁在清真寺內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攜帶污濁之物進入清真寺;

50.仡佬族即中國古代「僚人」, 仡佬族很喜歡吃辣食,吃法很多仡佬族以農業為主,平坦地區多種水稻,山區旱地多種雜糧,屬稻作農耕經濟文化類型。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語族語支的歸屬,學術界尚無定論。也只有少數老人通仡佬語。信奉道教,有的也信奉佛教。

51. 錫伯族人喜愛騎馬射箭。因而,錫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譽。他們能歌善舞,「東布爾」是錫伯族特有的彈撥樂器。錫伯族民間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西遷節是錫伯族人民不可忘記的民族節日,每逢農歷四月十八日這一天 ,人們都將隆重開展各種紀念活動。「抹黑節」是錫伯族人民另一個饒有風趣、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

52.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民間文學也極為豐富,傳統的樂器有「蘆笙」和「三弦」。 拉祜族除種植糧食以外,還大力種植甘蔗、茶葉、咖啡、橡膠。創辦了煉鐵、農機、采礦等,其中瀾滄鉛礦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業。

53.基諾族待客真誠,在民間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習俗,即捕獲到獵物之後,凡是見到捕獲者的人,生時都可分一份,熟時都可去吃,直到吃完為止。飲酒也是如此,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陪到底。

54.珞巴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多信巫教。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狩獵,擅長射箭。

55.畲族:有客人到門,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兩道。有一種說法:「喝一碗茶是無情茶。」還有說法:「一碗苦,兩碗補,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過主人的茶,就必須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說明,直至喝滿意為止。若來者是女客,主人還要擺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56.漢族由於分布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佔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檐重閣和律卯結構。由於南方各地習俗和自然條件不同,在住房建築布局上也有差異。如丘陵山地的樓房依山而建,江浙水鄉則注重前街後河,福建的土樓龐大而美觀,蘇州的樓閣小巧而秀麗。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拓展資料

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12.9533億人。其中漢族115940萬人,佔91.59%;少數民族10643萬佔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11692萬人,增長了11.22%;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萬人,增長了16.70%)。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25932641人,佔91.5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792211人,佔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長5.74%;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長6.92%

(參考資料 網路 56個民族)

3、慶元旦弘揚滿族文化獲獎繪畫作品

童畫秀秀APP上有很多,他們最近正好在做元旦專題,還能贏兒童手錶

4、居住在東北的滿族家庭春節時供奉的年畫(在萬字炕牆上)好象叫什麼素洋房是什麼樣式的,現在還有這張畫的

應該沒有了~
……
過去的滿族人不過春節。
只有東蒙邊緣的滿族人模仿東北漢人過春節。
閣下所描述的年畫,其實是東洋人的招貼畫(廣告畫),而不是春節的年畫。
……
對於這樣時代姓的作品來說,一般不會留到現在,也許有極個別人收藏的,也不會對外昭示。

5、有關民風民俗的手抄報怎麼畫?

民風民俗手抄報內容資料: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一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獲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桿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桿節」扣人心弦,據說上刀桿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0.納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並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納西族。「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麗江納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靈,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萬物皆有神靈主宰。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節」 祭祀獅子山,就是人們敬拜自然實體的公共祭祀慶典。

11.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代。 唐時稱「朴子蠻」,元、明、清時稱「蒲蠻」,由於居住的地區各異,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稱。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稱為布朗族。布朗族過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山康節是布朗族最盛大的節日,每年傣歷六月中旬舉行,一般為3天。

12.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還有「蒙撒」、「蒙撒禪」、「對撒」、「漢撒」等自稱。解放後統稱為阿昌族。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集會,多在每年農歷九月中旬舉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

13.怒族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與僳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當地又稱鮮花節,於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舉行。

14.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在北緯52度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裡,至今仍有鄂溫克人的腳印與炊煙,其定居點便是有「北極村」之稱的敖魯古雅鄂溫克獵人村。敖包節是鄂溫克族的宗教節日,但也舉行一些文娛體育活動,因而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除春節等節日與臨近其他民族的節日一樣外,鄂溫克族還要在農歷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的「米闊勤」節

15.鄂倫春族

「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兩種解釋,一是 「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清朝以前,人們一般把鄂倫春族稱為「索倫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鄂倫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歡歌舞蹈,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鄂倫春的先人們和火結下了不解之緣,對火有著特殊的感情,對篝火無比親近。

16.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歷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河燈節是赫哲族的民間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農歷的7月15放河燈、祭河神,以此來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

17.門巴族

據藏文史籍記載,門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繁衍生息。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脫、林芝、錯那等縣。「門巴」意為居住在門隅的人。門巴族沿用藏歷,節日也與藏族相同。節日期間要殺牛宰羊,置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賓客。相傳藏傳佛教的佛祖釋加牟尼誕生和圓寂的日子是藏歷四月十五日,為了紀念這一天,門巴族地區的所有寺廟念經祈禱,舉行各種宗教活動。

18.白族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布於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白族自稱「白伙」、「白尼」、「白子」等,漢語意為「白人」。1956年,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白族。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回節)等民族節日。

19.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又被稱為「保安回」。1950年根據本民族人民意願,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甘肅省一帶。保安族通用漢文,多信仰伊斯蘭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尤為藏族人民所喜愛。保安族的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饊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0.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1953年,貴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經過協商,正式統一用「布依」作為本民族的名稱。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六月六」。

21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達斡爾」意即「開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紀中葉,這個民族為維護祖國統一,打響了武裝抗擊沙俄入侵的第一槍。達斡爾族稱春節為「阿涅」,也把春節當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正月十六為「黑灰日」,在黑灰日這一天,人們之間互相往對方的臉上抹黑,認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2.德昂族(崩龍族)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改名為德昂族。「崩龍」是他稱,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稱「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遠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

23.東鄉族

東鄉族是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東鄉族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九月是齋戒月份,這一月的開始和最後一天,均以見新月為准,齋期滿的次日,即為節日。因此,它既是民族節日,也是宗教節日。

24.侗族

侗族來源於秦漢時期的「駱越」。魏晉以後,這些部落被泛稱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現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節日飲食常和宴客活動聯系在一起,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 水牛王」。

25.獨龍族

獨龍族曾被稱為「俅人」、「曲人」等。解放後根據本民族的願望,正名為獨龍族。現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本世紀中葉,獨龍族還處於原始公社的解體階段,婦女還崇尚紋面的習俗。獨龍族過去的宗教信仰尚處在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萬物有靈階段,即使是唯一的年節(獨龍語: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聯系在一起的。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准備的多寡而定
26.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是從18世紀後逐漸從沙皇俄國南遷到中國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在封建軍閥盛世才統治新疆時期,被稱為「歸化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俄羅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內蒙古、黑龍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前蘇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信東正教,俄羅斯族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復活節」最為隆重。過節前一周,不吃葷,只吃素。

27.哈尼族

據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南。哈尼族自稱很多,新中國成立後,統一稱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節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此外還有「栽秧節」(又稱「黃飯節」)和嘗新節兩個小節日。

28.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源遠流長。西漢時,天山北部的烏孫即是哈薩克族的先民。這些東遷的牧民得名「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數分布在甘肅阿克賽和青海等地。哈薩克族過去信仰薩滿教,公元十一世紀前後,改信伊斯蘭教。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和肉孜節,還有「那吾熱孜」節。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拋撒「包爾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29.漢族

漢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漢族最隆重的節日是春節,還有中秋、端午、清明等。漢族與其他民族一樣,節日食品是豐富多採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

30.基諾族

基諾族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及其附近地區。基諾族自稱「基諾」,漢文譯稱「攸樂」。1979年被國務院正式確定為中國的第55個少數民族。基諾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原始宗教,但對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傳統節日以過年為重,具體時間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農歷臘月間進行。每年陰歷九月,基諾族就要過一年一度的新米節了,當地人稱「好希早」。

31.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鄉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京族,歷史上自稱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據本民族意願,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京族。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數人信仰天主教。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唱哈節等。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是「唱哈節」(歌節)。唱哈多在哈亭舉行,哈亭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建築物。

32.景頗族

景頗族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縣,1956年改為自治州。目瑙縱歌(目腦縱歌)是景頗族人民驅惡揚善,預祝吉祥幸福的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歷正月十五之後舉行,為期2—3天。在景頗族的傳說中是天上太陽召集地上萬物參加的一種大型歌舞盛會,並由犀牛傳播至人間,後成為景頗族最盛大的節日。

33.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多種解釋:「四十個部落」、「四十個姑娘」、「山裡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爾克孜族多數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按柯爾克孜族的歷法,新月每出現一次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每年第一個月出現時即過諾若孜節,類似於漢族的春節.

34.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祜族傳統節日有拉祜年,也吃擴塔節(即春節)、火把節、月亮節和嘗新節等節日。其中最隆重的節日是過拉祜年。傳說拉祜族兄弟是從葫蘆里走出來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蘆盛水洗手,洗去過去一年的貧困,迎來新一年的五穀豐登。

35.黎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島通什鎮等地,據考證,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發展而來。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們就在海南島繁衍生息,成為該島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稱「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稱的使用始於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數節日與漢族相同,如春節,與漢族過春節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農歷的節日「三月三」源於黎族先人繁衍後代的一個傳說.

36.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隸制。1965年8月正式確認為單一民族。居住在墨脫、米林一帶的珞巴族沿用藏歷,所有的節日和祭祀活動與藏族無多大區別。希蒙的珞巴族稱年節為「調更谷乳術」節。不少地方還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習慣。

37.滿族

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傳統節日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有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6、清朝的生活習俗

一、服飾方面

1、清朝規定軍民要穿滿族服裝,禁穿漢服。並強令漢人男子按滿族習俗改變發式,剃去前額發,把頭發編成辮子。

2、滿族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旗袍的特點是立領、對襟、盤扣等,緊窄合身,符合北方民族騎射之生活與作戰需求。經過西式改良的滿人服飾,諸如旗袍、長袍馬褂等,成為中外公認的中國傳統服飾。

3、漢人的服裝以交領、右衽、無扣、寬袖等為特色。

二、飲食方面

清代名宴還包括滿漢全席、蒙古親藩宴、廷臣宴、萬壽宴、千叟宴、九白宴。其中最具特色是滿漢全席,是一種集合中國滿族和漢族飲食特色的巨型筵席

三、思想方面

鑒於晚明政治腐敗、內憂外患不斷,宋明理學流於空泛虛偽,致使清初學者多留心經世致用的學問。明朝亡於流寇、清朝定鼎中原後,一時學者痛定思痛,排斥空談心性的宋明理學與陽明學,推究各朝代治亂興衰的軌跡,提出種種改造政治與振興社會的方案,使清初學術思想呈現實用主義的風氣,發展出實事求是的考據學。

清朝的四大學術:目錄、訓詁、考據、金石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四、繪畫方面

清朝畫壇由文人畫佔主導地位,山水畫科和水墨寫意畫法盛行,更多畫家追求筆墨情趣。

五、禮儀方面

1、跪拜

打拱作揖之禮,這多見於平級官員和平輩人之間。雙方一見面,即雙手打拱,彎腰低頭,有時甚至要一揖到地。

2、請安

請安原是明代軍禮中的一項,見於《大明會典》。當時全國各指揮使司、各衛所都有這個禮節,稱為「屈一膝」。建州衛也如此,到了清代,在八旗和明朝遺留下來的綠營中仍然沿襲舊習。本來,兵士見到上級軍官應該下跪,但因為身上有盔甲,只屈一膝或半膝,久之,不穿盔甲時也以屈一膝為禮,並和叩首、打恭一樣,含有問候請安的意思。

(6)滿族的風俗的繪畫擴展資料:

關於清朝習俗的書籍:

1、《生活在清朝的人們》是2005年中華書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爾康。本書從世態剪影、官紳生活、帝王趣話等小方面來講述清代人們的生活。

本書從世態剪影、官紳生活、帝王趣話三個大方面,《清代的粥廠》、《童養媳與早婚習俗》、《清代帝王的生育》等三十多個小方面來講述清代人們的生活。

2、《清代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以圖文並茂的表述方式,不僅詳細介紹了清代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特色和變化,解析了引起清代衣、食、住、行變化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不同階層和民族在這些方面的差異,而且還詳細解讀了近代以來,在外來文化強烈沖擊下,傳統衣、食、住、行方面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7、滿族女生的服飾 簡筆畫 求回答。

滿族女生的服飾

8、東豐縣的民風民俗

東豐農民畫藝術來源於滿族民間,農民畫是滿族習俗的有機組成部分,農民畫的內容和形式大多受滿族習俗活動或習俗心裡的影響。東豐縣的歷史僅有百餘年,但歷史文化基礎還很深厚,在四千年前就有人類在這兒生息繁衍,歷史上有滿族、蒙古族的游牧文化,有朝鮮族的稻耕文化,有關內移民帶來悠久的民間藝術,這些構成了東豐縣的寶貴的文化基礎。東豐農民畫家立足家鄉沃土,承襲了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以古老的民間美術形式來表現現代民風民俗,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和美學特徵。
一、滿族習俗:東豐農民畫的創作源泉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先決條件是,首先應是一個文化資源大國,與同時代的其他國家相比,它應當擁有更加豐富的文化遺產以及有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國人口90%以上是農民階層,中國農民畫是民族文化的奇葩,農民畫不僅是精神活動的產物,同時又是農民文化生活內容的一部分,農民畫所起到的功能不僅僅是精神的審美功能,同時又具有民俗的文化功能。農民畫的學術研究取向不僅是文化現象和藝術形態的研究,同時又是作為生活習俗的內容研究。對農民畫研究要包括對歷史的發生、發展、演變做細致的考察,也包括對農民畫的基本概念、性質、內涵、范疇、審美造型觀念等基本原理規律的探討研究。
民俗是一個地區和民族長期形成的社會風尚和民眾習慣的合稱。東豐農民畫家更多地受到滿族民俗的影響,這種滿族民俗博大精深的歷史積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不斷激勵著農民畫家的創作熱情,從而創作出特點鮮明內涵豐富的表現滿族習俗的作品。表現滿族風俗習慣的作品和北方農村生活的元素隨處可見,如:大火炕、小火盆、宰年豬、打打糕、吃火鍋、冬捕、采參、養鹿、訓海東青、薩滿祭祀、婚俗、薩滿舞、太平鼓、滿族秧歌、滿族旗袍、枕頭頂、趕廟會、端午節、滿族剪紙、皮影戲等。
東豐農民畫在縣委、縣文化館的組織與輔導下,隨著作者群體的不斷擴大,大批農民畫家脫穎而出。以李俊敏、李俊傑、劉丹的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帶頭人為主,他們引領東豐農民畫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平。東豐農民畫家立足於民族藝術,植根於民間,在繪畫手法上,吸取了滿族民間剪紙、刺綉等藝術特點,在題材上涉獵滿族民間的優秀故事、傳奇、典故、習俗等,農民畫家創作的作品富有濃郁的民俗鄉土氣息。農民畫家李俊敏創作的《關東三怪》三聯畫,是典型的滿族習俗的代表作品,表現東北「三大怪」的風俗的繪畫形式很多,有年畫、連環畫、剪紙、泥塑等。但用農民畫的表現形式創作「三大怪」題材,在形式與內容的結合上是創新的,內容與形式也是和諧統一的,洋溢著關東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和濃郁的滿族風情。
農民畫家李俊敏表現第一怪「窗戶紙糊在外」的畫面是:整個畫面的地子是深色的褐色,寓意著是北方的黑土地,人物塑造是典型的北方滿族婦女裝扮,她正在屋外貼窗戶紙的場面。服飾中圖案和色彩更多吸收了民間年畫的元素,人物側面形象的五官吸收了民間皮影的造型。背景用滿族嬤嬤人剪紙作為畫面的裝飾,整個畫面給人以鮮明的滿族習俗特色。
農民畫家李俊敏表現第二怪「養個孩子吊起來」的畫面是:人物塑造是典型的北方滿族兒童形象,小姑娘胖胖的小圓臉梳著二個小翹辮子,穿著小肚兜上面的是青蛙圖案,寓意著呱呱來財,悠車上掛著一個大葫蘆,葫蘆諧音福祿,葫蘆與它的莖葉一起被稱為子孫萬代人丁興旺,寓意著家族世世榮昌。媽媽在操持家務,不時推盪搖車兒,唱著催眠小調。整個畫面給人以一種回歸自然的滿族習俗特色。
農民畫家李俊敏表現第三怪「十七八的大姑娘叨著個大煙袋」 的畫面是:人物塑造是典型的北方大姑娘的裝扮,梳著大辮子穿著馬蹄袖的大紅襖衫,大姑娘坐在火炕上,叼著大煙袋盤翹的雙腿,服飾中圖案和色彩更多吸收了滿族枕頭頂圖案和西部布堆畫的元素。背景用滿族嬤嬤人剪紙作為畫面的裝飾,但與前二幅的嬤嬤人的造型和圖案裝飾有所不同,整個畫面給人以造型稚拙、色彩艷麗、氣氛熱烈的特點。李俊敏農民畫作品《關東三怪》以樸素情懷、崇敬心情,以物喻物的表達方式,揭示出對滿族習俗的深刻領悟,並從習俗中發現生活感悟和人生真諦。所以他的畫充滿生活激情,充滿了原始的野性率真,散發著純朴、親切、誘人的鄉土氣息。他的畫沒有粉飾沒有矯揉造作,始終保持著純朴本真的天性,拙樸童稚的構圖形式,高亢熱烈的色彩效果,健康真實的滿族習俗,感情純朴的生活內容。農民畫《關東三怪》以優美的形式美感滋養著農民情懷,這一作品是農民所喜聞樂見的,農民在欣賞的同時能得到精神上的釋放和審美的享受。滿族習俗是農民畫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著名畫家石魯對農民畫有過這樣的評論:「農民畫最大的特點,是富有極強的創造性,我酷愛它們。」
二、東豐農民畫:古老民間美術與現代滿族習俗的完美結合
農民畫藝術來源於民間習俗,農民畫是習俗的有機組成部分,農民畫的內容和形式大多受習俗活動或習俗心裡的影響。農民畫其中包含了強烈的習俗觀念,而且是習俗活動重要的組成部分,習俗又對農民畫有制約性,農民畫是以習俗活動為主體的表現形式,從而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和局限性。
東豐農民畫家立足家鄉沃土,承襲了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以古老的民間美術形式來表現現代民風民俗,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關東滿族習俗傳說的「百怪」都可以作為農民畫的創作素材,如:晚上睡覺頭朝外,身穿皮襖毛朝外,腰裡扎個大腰帶,綁上烏拉跑得快,煙俗婚俗攪一塊,家家都有籬笆寨,狗拉爬犁跑得快,煙筒安在房子外,索倫桿子豎起來。再如:喇叭一響,啥事不想。秧歌一扭,愁事沒有。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這些習俗語言朴實、形象生動、火辣熱烈、俏皮幽默,是東北滿族勞動人民創作的寶貴的財富,也是農民畫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
新時期以來的農民畫盡力突破民間美術固定的藝術觀念和程式語言,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個性感情的張揚,形成了有普遍審美價值的新的藝術形式。農民畫還揚棄了民間美術的保守性、因襲性,從而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靈動的藝術取向,無條條框框的束縛,更具開放性、完美性、象徵性、隨意性、意向性等特徵。農民畫家大多還受到地域習俗和民間藝術的積淀影響,他們通過對生活和事物的感受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其造型雖稚拙、手法雖簡單,但感情卻是在創作時情不自禁的自然流露,因而少了幾分匠氣,多了幾分帥真氣。農民藝術家一般總是在其藝術創作中追求著一定的目的、意圖,遵循一定的原則的。但是什麼是這種目的、意圖和原則呢?因世界觀的不同、審美理想不同,便有創作精神不同的回答。
由於農民畫特殊的存在形式,研究它沒有更多所依靠的文獻典籍,所以要求研究人員必須走出書齋,深入鄉間田野進行考察、調研、交談、訪問等。通過考察調研對農民畫獲得了新的認識,並深入直接地貼近和感受農民畫家的創作經歷、心靈感受、藝術成長道路,從而會得出對農民畫創新的觀點和結論。實際上采訪農民畫家,他們大多數人說不出創作農民畫更多的理論依據,這就需要采訪者要具備一定的美術專業理論基礎和對農民畫藝術的界定能力,農民畫家不具備院校培養出來的畫家的專業素描、色彩基本功,如果你用院校的創作思路去指導農民畫,去寫農民畫的評論文章,農民畫家會產生茫然和甚至誤導農民畫創作,歷史已經有過這樣的教訓。但是一個受過學院教育而天賦一般的人的特點在於:他雖然學得了一些帶有使用目的的技法,但卻失去了聆聽內在共鳴的能力。這樣的人雖然會畫幾幅「正確」的圖畫,但是這些圖畫都毫無生氣。在造型藝術中,最理想的形態,是那種不太逼真,但又與畫家要表達的觀念相同構的意象。把思維與感覺統一起來的橋梁或媒介,就是意象。但作為「畫」的意象,總是撲捉被描繪事物或事件的突出性質,加以再現。農民畫中就有這種意象因素突現。農民畫作品所反映的內容並無什麼重大的現實意義,但它對線條、色彩、圖案、節奏等等的處理、配置和結構卻能給人以一種悅人的美感。相反,有些繪畫作品所反映的內容雖然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往往只停留在現象的記錄上,繪畫所使用的物質材料本身的形式美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因而成為缺乏藝術價值的平庸之作。
三、哲學思考:東豐農民畫中勾畫出的滿族民俗
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論述東豐農民畫,表現滿族習俗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及精神價值。農民畫作為民間美術,它和其他美術種類一樣,屬社會的意識形態領域,它的思維方式具有一般美術種類的形象思維特徵,但它又有相對於形象思維的混沌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是農民畫作為民間美術而特有的,也正是這種思維方式的強烈表現,才使農民畫具有鮮明特徵。這種思維方式不是完全對立的,它們往往相鋪相成,表現出一種辯證的對立統一的哲學規律。
用哲學的思考勾畫出農民畫中的滿族習俗,不僅僅停留在農民畫的表象描述的圈子裡打轉,以往研究農民畫大多處在資料的收集、事跡報道的層面上,沒有把作品與民族習俗中的本體形式、文化內涵、美學本質加以更深的研究和探討,更沒有藉助有關學科如:社會學、民俗學、美學、哲學、人類學等來補充農民畫民間美術理論不足的狀況。農民畫不能只是注重本體的自律性的研究,還要聯系結合相關學科進行多角度交叉互補的研究,充分體現當代新學科所應該具有的多元融通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逐漸構建農民畫的理論基礎和框架。
農民畫對中國傳統美學的貢獻還體現在色彩的運用上,在色彩上講究熱烈、大紅大綠,講究跳躍對比和色彩對抗,以復雜多樣的色彩反映單純物象,打破了中國傳統繪畫「重墨輕彩」,認為「色過三種謂之臟」的成規,不但畫出的畫不臟,而且以反傳統為基調建立了自己的色彩觀,被受眾與研究者接受,成為農民畫審美的重要特徵。農民畫在運用色彩時並不是根據色彩是否忠實於自然,而是根據對某幅特殊的畫面需要而定。他們不僅使用那些能夠滿足自己需要的形式,在選擇自己的表現手段時,應享有絕對的自由,不受解剖學或任何其它事物的限制。這種精神自由和生活中的自由一樣,都是必不可少的。新的時期人們生活和生存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隨之而來的社會競爭的壓力、道德倫理的異化、自然環境遭到破壞都給人們帶來沉重的精神與思想的負累,這種精神上的壓抑往往是物質無法彌補的。這時社會就需要歡樂的、熱烈的、積極向上的、對美好事物追求的藝術,去彌補人們心靈上的平衡和社會安定的效用。農民畫的獨特形式風格、構圖飽滿、色彩強烈明快、感情純朴健康,農民畫正好符合當前社會人們的心理需要。
用農民畫這一獨特的形式來表現滿族習俗,把滿族的文化遺產通過農民畫的形式傳承後人,從而引起國內外美術專家學者和各界人士的矚目。向遼寧鞍山岫岩滿族農民畫學習創作經驗,逐漸形成吉林省滿族農民畫鄉的美譽。這對於吉林省的農民畫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的發展,將起到一定的作用。要對東豐農民畫的經典作品進行分析論證,怎樣畫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有獨特價值的藝術。理論工作者要長期跟蹤某位農民畫家,及時地給予他們理論的支撐。還要對農民畫出現的不合乎藝術規律的「打造」,片面地把農民畫的產業利潤追求最大化等現象,指出利弊加強管理。揚棄那些沒有文化內涵「變了味」的農民畫作品,這樣農民畫家才不至於走彎路。才能承擔起推進文明及繁榮自身的重要使命,才能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並畫出具有農民畫鮮明特色的作品。
東豐農民畫要想向世界文化領域進軍,只有創作出具有民族氣派和中國精神的力鼎之作,才能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甚至被研究推廣被借鑒宣傳。努力把東豐農民畫轉化為文化產品,這將有助於推動經濟增長,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也有助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和文化品格。不難設想,影響世界的大師級畫家也有可能產生於民間,因此,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如果產生不出對世界有影響的文化經典和文化大師,就不能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更不能稱其為世界文化強國。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