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雲南文山結婚風俗

雲南文山結婚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1-06 15:16:47

1、雲南文山結婚彩禮一般給多少 新娘嫁妝需要鏡子嗎

<

2、中國有什麼奇怪的結婚習俗嗎?

大喜之日
結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舉行。
安慶禮: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結婚當天
祭祖:男方出門迎娶前,應先祭祖。
迎親: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六的倍數最佳。
燃炮:迎親禮車應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發前要與家人一起吃飯,表示別離,大家要說吉祥話。
新郎:禮車至女家時,一男童持茶盤恭候新郎,新郎下車後予男孩紅包答禮,再進入女家。
討喜:新郎與女方家人見面問好之後,應持捧花給待嫁之新娘,此時新娘之姐妹或好友應刻意阻擾,經新郎哀求後以九九九元紅包禮成交,喻長長久久。
蓋頭紗:新郎予捧花後,將新娘頭紗放下並挽出大廳。
拜別:新郎與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別,新郎行鞠躬禮即可。
出門: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長輩持竹篩或黑傘護走,進入禮車。
禮車:應懸掛一棵由根至葉的竹子,根上掛著蘿卜,意有頭有尾。禮車後方則有朱墨畫的八卦竹飾。
敬扇:新娘上禮車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於茶盤給新娘回贈紅包禮。
不說再見:當所有人要離開女方家時,絕不可向女方家人說再見。
潑水:新娘上禮車後,女方家長將一碗清水、稻穀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並祝女兒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擲扇:禮車啟動後,新娘將扇子擲至窗外,謂棄壞性子;擲扇後應哭幾聲,且在禮車後蓋竹篩象徵繁榮。
迎娶隊伍以竹篩為先,青竹連根帶葉,竹端系豬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燃炮:一路燃放禮炮,車抵男方家門時,家人應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兩個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輕摸橘子,並贈紅包答禮。
牽新娘:新娘下禮車時,由男方一福氣長輩持竹篩頂在新娘頭上,並扶持新娘入廳。

忌踩門檻:門檻代表門面,故新人應橫跨門檻過去。

新娘入廳後要跨過火盆踩碎瓦片。

敬茶:將新娘介紹給家中長輩認識。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進洞房:以竹篩覆床,桌上置銅鏡壓驚,新人共同坐在預先墊有新郎長褲的長椅上,謂兩人同心,並求日後生男。然後新郎掀開新娘面紗,合飲交杯酒、吃甜湯,象徵早生貴子。

忌坐新床:婚禮當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觀禮喜宴:宴請客人,同時舉行觀禮儀式。

送客:喜宴完畢後新人立於門口端喜糖送客。

吃茶:由男方已婚親友喝新娘的甜茶說吉祥話並贈紅包。

鬧洞房。

清朝晚期: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從故紙堆中讀出文化味,這具體到阿強收藏的500多張結婚證最貼切不過了。

阿強收藏最早的「結婚證」是清朝宣統元年的 「童養婚帖」。該「婚帖」是一張紅色的,字跡由毛筆書寫。整個婚帖沒有任何圖案修飾。

在該「婚帖」的右側有四句話「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前世姻緣,上蒼註定」。

中間注有乾造與坤造,即男女的生辰八字,該「婚帖」上還寫有「聘禮白銀兩百二十兩」。

最後用農歷落款日期:宣統元年(1909年)六月初三,在左側寫有「和合百年」作祝福話語。從收集地來看,這張結婚證應該是當時佛山地區的。

是否相配全憑

媒人一張利嘴

據了解,童養媳在民間多出身於貧寒之家,女方為了免除撫養負擔,便把女兒送往男方,有的男方家長為免去兒子成年後花聘金,也找童養媳。

年齡上,童養媳一般要比其「丈夫」要大。人們往往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概括傳統婚姻。所有婚事都是由媒人往來傳言,再由父母決定,當事人沒有選擇的權力。

在古人認為,聘則為妻,奔則為妾,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禮,就能得到社會的承認。

竟成一時之風

「姐弟戀」

竟成一時之風

阿強的前輩曾經告訴他,古人很講究生辰八字,八字相匹配則天地結合,陰陽相配。

男方出白銀兩百二十兩的高額聘禮說明男方在當時是相對比較富有的。從該「婚帖」的日期可以看出,童養媳當時只有12歲,其「丈夫」應該在12歲以下。

買來的童養媳主要是照看「丈夫」,陪「丈夫」玩耍、讀書等,作用相當於現在的小保姆。等其「丈夫」長到15歲左右,兩人才正式完婚。

這種風俗當時在佛山也普遍存在。

本世紀初:

舊習消逝 文明結婚時興

一張建國前的結婚證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呢?

在阿強的收藏中,幾張建國前的結婚證就反映出當時的結婚方式,其中一張是日期為193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的。

記者發現,這對廣東新人結婚證書字體開始使用「變體」,書寫順序也由從右至左變成從上到下。該證書的圖案和花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結婚證的上方左、右各有一個面帶微笑的小天使,手裡牽著一條紅色的絲帶,帶有明顯的西洋色彩;而在結婚證的底邊有兩個重合的心,由絲帶串在一起,寓意天賜良緣、永結同心。

但令記者感到奇怪的是,該婚書上依然註明了男女傳統的生辰八字。收藏這個結婚證的阿強告訴記者,這時的「文明結婚」已經不是婚禮的形式了,而是帶有自由戀愛和自願結婚的意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經不重要了。但由於「大媒做見證人」的習俗依然根深蒂固,所以這時的婚禮雖然具備了西方的婚俗,但在形式上卻擺脫不了傳統的舊俗,是一個過渡時期。

據悉,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建國前中國結婚方式發生一些轉變,青年男女開始了一種新的結婚方式,即男女雙方經人介紹或自己相識,經過一段時間交往、戀愛,經雙方家長同意而結婚組成家庭,一些青年男女甚至選擇在教堂結婚。這種結婚方式比傳統的婚姻相對簡單,稱之為 「文明結婚」。

辛亥革命前,「文明婚禮」已經在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少數人中出現。辛亥革命後,對婚姻方面有過某些改革。而自由戀愛者多實行新潮的「文明結婚」。

結婚證開始

加蓋政府公章

「文明結婚」把舊式的從「請庚」到「收奩」的禮節,往往簡略為訂婚、行聘禮,或者這兩項也沒有。「結婚之日,當由男方父母各給以金戒指一枚,禮服一襲」。婚禮有主婚人、介紹人、證婚人參加,他們和新婚夫婦都要在結婚證書上蓋印。

阿強介紹,能夠接受新式婚姻主要有兩種人,其一是相對比較富有的人,並接受過西方教育,第二種是基督教徒。而他收藏的這張則屬於當時佛山「名門望族」的結婚證書,此時的 「結婚證書」已將過去的「媒人」稱為「介紹人」,稱謂進步了許多。證婚人主要請的是社會上比較有威望和地位的老人或政府官員。

該「結婚證書」上還出現了政府的公章。阿強說,建國前,法律規定男女雙方結婚必須先訂婚,然後才能結婚。出現公章也說明男女結婚不再是自己的私事,而是納入了統一管理。

http://.baidu.com/question/27959724.html

壯族婚禮結婚習俗簡介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分布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地區,廣西、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布。壯族有語言,通用漢語。屬漢藏語系壯傣語支。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的村寨一般由若干姓氏成員所組成,沒有氏族組織,具有明顯的村社特徵。壯族婚姻的基本形態是一夫一妻制。各支系都普遍實行氏族外婚,但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土人」家族在四代以外即認為沒有宗親關系,可以通婚。舅表姨表可婚,姑表不婚.「依人」氏族外婚多行單線姑舅表婚,姑母之子與舅父之女可婚,但嚴禁舅父之子與姑母之女通婚。歷史上,壯族曾普遍實行早婚,根據有關地方誌書記載:「依人,多早婚」,婚姻形式基本實行自由戀愛和父母包辦的雙軌制。男女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但雙方即便情投意合,也需徵得父母同意後才能結婚。自由婚姻的主要方式是男女青年通過唱山歌擇偶。此種方式當地謂之「唱流」或「趕風流」。長期以來,在壯族婚姻生活中已成為一種制度,直至解放前後,廣南一帶壯區仍然十分盛行。在壯族社會中,男女通常在十二三歲起就須學會唱幾首山歌,到十七八歲時,必須能學會即情歌。唱山歌地點有著嚴格規定,無論在僻靜的山村,或於街日鬧市,都必須是大家所公認或任何人都能看見的地方。時間則根據當地農業生產季節而定。各地每年舉行次數不一。「沙人」每年多在正月第一個大街日和二、三月舉行。「依人」於每年栽秧前收割後舉行。屆期,未婚男女和已婚但未「坐家」女子各攜帶米花糖、花糯米飯以及小手巾、小鏡子等物品,在固定場地對唱山歌。倘若某一小夥子愛上某一姑娘,集體對唱階段便可竭力向她投送秋波,若姑娘也有愛慕之意,雙方即以山歌一問一答自成一對。對唱完畢,可坐下互相宴請,互贈隨身攜帶的小件物品以示信物,以後逢街日或節日並可邀約訂期相會。通過唱山歌結交的情友,日後即便情投意合,男方也要聘請媒人作形式上的求。

媒人說婚通常要進行若干次,第一二次去女家,若女方父母亦有意,則以便飯招待。如此往返三五次,即可議定親事,並以「合八字」訂婚。訂婚禮銀很重,一般須送與女子全套銀制飾物。父母包辦婚姻,在壯族中亦佔有一定地位,男女通常在十三四歲、有的早在七八歲就被雙方父母「合八字」定了終身。壯族社會普遍保留著結婚後、生育前「不落夫家」的婚姻習俗。女子婚後第三日即回娘家長佐,待懷孕後才正式到夫家生活,此時即稱「坐家」或「落夫家」。其實,此乃母權制向父權制過渡的一種風俗遺留。已婚女子在「不坐家」期間,社會觀念仍認為是姑娘,有權與青年男子對唱山歌和進行其他自由社交。但若與其他男子發生性關系以至懷孕,如被發現,須由「寨老」調處,對通姦男子進行處罰,處罰方法通常是以五尺紅布掛於門上,表示為原夫「接紅」;同時賠償原夫部分禮銀,以示歉意。此種情況,多不離婚,甚而原夫父母競為其子解嘲,勸子無須介意。如通姦男子將女子拐去,原夫有權邀親友追究,拐騙者必須向原夫退賠全部札金。已婚女子「不落夫家」時間一般以是否懷孕生子為限,若三五年仍不孕,而且弟妹已長大結婚,這時即便不孕也得「落夫家」,反之則行改嫁。壯族有招贅習俗,招贅女家通常要派媒人到男家說媒,從妻居男子改與女家姓。夫死妻子可以改嫁,也可以轉房。但轉房僅限於兄死弟無妻而嫂轉為弟妻。
http://tieba.baidu.com/f?kz=154166761

土家族結婚風俗
無論是少小相愛,青梅竹馬,自由戀愛結合的婚姻,還是所謂「明媒正娶」的聯姻,土家族在婚俗上逐步形成了一種不成條文的慣例,即要請媒人說親

3、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木忙村那邊現在結婚習俗和彩禮都有什麼

苗族結婚習慣現已改為新時期,大概都一樣,就是彩禮,20萬左右

4、雲南文山富寧的一些婚嫁習俗,主要是男方女方訂婚、結婚的彩禮之類的

主要看你們要到那裡生活。沒什麼不一樣,都差不多,雙方在外,自己找錢辦,家專有老人要養的話屬,有能力接過來一起住。如果去你們家生活不需要什啊,只要雙方同意就OK,我是文山富寧的,我老婆是江西的,現在有一小孩子,兩人和小孩子都在外面打工。

5、到雲南山區娶媳婦需要注意什麼情況?

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上當受騙。不要自以為雲南山區的女孩好騙,女人好帶,防止聰明反被聰明誤,到最後雞飛蛋打,人財兩空。

6、我朋友是文山廣南的壯族人,請問結婚都有什麼風俗?必須算八字嗎?如果八字不合是否就不能結婚?

我也是廣南壯族,結婚具體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風俗。
其實什麼風俗、八字也只是一個形式而已,最主要還是兩人真心相愛。雙方父母同意就行。

7、雲南的風俗習慣

對歌是雲南許多少數民族青年傳統的戀愛方式,也是節日的慶賀方式。如苗族的「遊方」、瑤族的「唱風流」、布依族的「浪哨」「趕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調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數民族青年男女通過對歌交流感情,尋覓情侶,選擇配偶。對歌內容根據當地流行的詞曲,視環境和對象臨時編出對歌內容,歌聲抑揚頓挫,對答妙趣橫生。

哭婚是壯、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風俗,一般在婚禮前幾天或婚禮當天進行,由新娘的母親及家屬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現新娘對少女時代生活逝離的悲傷、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對家人離別的眷戀,也有對婚姻不滿的控訴。

搶親雲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頗、瑤等民族都有搶婚習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戀愛婚姻受到阻攔的情況下發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許,由男方繳約夥伴佯作搶親或約夥伴搶走暗中選好的姑娘,姑娘既使願意,也必須佯作反抗,大喊大叫。

丟包每年潑水節時,傣族男女青年身著節日盛裝,相對排成兩行,女方把花包擲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裝作不接花包,愉快認輸,把禮物贈給姑娘,雙雙離場去傾訴衷腸。丟包時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動。

阿夏婚雲南寧蒗摩梭人舊時婚俗,「阿夏」系摩梭語,為「朋友」之意,男女雙方不稱夫妻而稱「阿夏」,只要男女雙方情投意合,交換信物之後即可偶居。其中走訪婚最為奇特,走訪婚是夜裡男到女家望門訪宿,次日黎明回到自己家中,不同吃不同勞動,無家庭經濟聯系,所生子女屬女方,男女雙方都可與其他人有同樣的關系,這種婚姻是一種母系社會制的殘余。

剽牛慶豐收獨龍族慶豐收的祭祀節日。每年秋季選擇一天作為慶豐收日,剽牛儀式在村寨廣場舉行,由家族長主持,將牛拴在廣場的木柱上,由一位青年婦女把一串珠璉掛到牛角上,經過短暫的儀式後,由一位姑娘將麻織物披到牛背上,最後由一位父母雙全的男青年將鋒利的竹矛剽入牛心臟,眾人歡躍而上,開膛割肉。隨後人們歡呼跳躍,跳起歡樂的鍋庄舞,共慶佳節。

踩月亮是苗族青年交友婚戀習俗,又稱走寨,每當月明之夜,小夥子們三五成群彈著月琴,吹著洞簫到村村寨寨去尋找中意的姑娘,吹拉彈唱,嬉笑娛樂,通過「踩月亮」彼此了解,建立友誼,甚至相戀而盟誓終身。

樹葉信在景頗、傈僳族中流行過的「實物信」,利用樹葉表達感情,傳遞信息,每種樹葉都代表不同的含義。如男子用兩片嫩葉加上蜂蜜等物,表達對女子的喜愛;女方有意則回贈草煙、蘆子等,如表示拒絕則把兩片樹葉翻成背靠背送還給男方。住地相距較遠的親人如收到一條二指寬的剝皮牛肉就知道家中有人亡故等等。

最奇特的書信。景頗族居住在高山峻嶺中,交通很不方便。人口分散,若有事相告,只能用植物來表達。託人捎條樹根,表示想念對方。捎去芝麻,表示想念更深切。用樹葉包上樹根、大蒜、辣椒,用線捆紮嚴實,請人捎給女方,則是男方的「情書」。

最喜歡拔眉毛的民族。居住在西雙版納的瑤族婦女視無眉毛為美。從十四五歲起開始拔眉。拔眉毛時先在眉間抹點灰消毒, 然後用兩根線在眉間搓捻,使眉毛裹在線中拔出。

最喜歡半夜搬家的民族。居住在祥雲縣的苗族有一種世代相傳的習俗——半夜搬家。據說苗族這一行為起初是為了躲避財主催租逼債,如今已成為一項富有情趣的傳統習俗。

最高強的狩獵方式。彝族獵人狩獵的本領十分高強,能赤手空拳捉到野雞。當夜幕降臨,獵人就會到野雞出沒的地方潛伏下來,並在身上做好偽裝,吹響用雞骨頭做的小哨子,學小雞叫逮老雞,學母雞叫逮公雞,學公雞叫逮母雞。如今,他們不再捕野雞了。

最喜歡戴耳環的民族——基諾族。在基諾山寨,男女都戴耳環,而且耳環眼比較大,初見時令人吃驚。原來,耳環眼孔的大小,是基諾人勤勞與否的象徵。耳環眼越大,意味著他越勤勞、勇敢;反之,就是懶惰、怯懦。青年男女戀愛時,喜歡贈送花束,插在對方的耳環眼裡,以示愛慕之情。可見耳環眼在基諾人的生活中意義重大。

少數民族禁忌

1、 納西族禁止向水源,河中丟垃圾、廢物、吐口水、洗屎布等;禁止破壞、堵塞水源及砍伐水邊的樹木。不能在長輩面前說臟話丑話。在屋內,不能坐在門檻上,不能闖入產婦房間,孕婦也不能進入新房。不能向火塘內吐口水。

2、 彝族忌用腳蹬鍋庄石,不能跨過人家火塘;孕婦不能參加婚禮,對小孩子忌用「漂亮」、「胖嘟嘟」、「重」等贊美語言。進彝家需要坐在火塘上方客座,不能坐錯,不能與「畢摩」(祭師)嘻笑打罵。禁食馬、騾、狗、貓、猴肉。

3、 傈傈族忌在長輩面前說下流話,忌用惡言毒語傷人,禁止偷盜以及其他不良行為。供奉祖先的屋角之物忌隨便移動。不能從家裡的火塘上跨過。忌坐門檻,禁止砍伐神樹及傷害布穀鳥。忌食馬、騾、狗肉等。

4、 其它民族:傣族人忌外人騎馬進寨。景頗族村寨懸掛看牛頭骨處不可觸摸。見佤族人門前放置木桿須引退。在藏區忌穿短褲,進入藏民居室,不可用腳踩門檻,也不可在他人面前吐痰,更不可在藏區隨意傷害畜鳥。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