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河套風俗民情

河套風俗民情

發布時間: 2022-11-06 01:27:01

1、包頭的特有節日習俗

一、春節

俗稱大年。年前打掃房院、拆洗被褥、縫制新衣、備辦奶食、油食、肉和炒米等年貨。農歷臘月三十日(小建廿九日)白天,家家掛燈籠、貼春聯、設香案。神龕前供羊背子祭供天地,除夕闔家團聚熬年(唱歌、猜謎、說笑話,徹夜不眠,盡興歡樂)。午夜一過,飲酒進餐。年初一早上,男女老幼皆著新裝,晚輩要給長輩獻酒、遞哈達行跪拜禮。小河套蒙古族行禮時還要交換鼻煙壺。烏拉特蒙古族通常初五以前不到親友家拜年,初六至十五,男女青年結伙成群帶哈達等禮物給親友拜年,主人以酒食招待,一般不留吃飯。客人離去時,要帶一小包磚茶回去,謂之「帶喜回家」。新中國成立後,供神等迷信習俗逐步革除。

二、祭祖

祭祖分年祭、節祭兩種。有的在家中設祖而祭;有的去墳園敬供年節食品,與漢族無甚差異;而清明節、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掃墓則與漢族不同。其祭品以茶葉、奶食、酒、羊背子等為主,其他祭品則視家境而定。每逢節日,近族由宗子或行輩最長者率同族致祭,祭畢將各人所攜帶祭品集中一起,由長者為之平分,團聚而食,盡禮而散。至於近族中殞身行陣或客死他鄉的,則朝其方向遙祭。沿河一帶蒙古族祭祖更為講究。祭時,將剛燃過干牛、羊糞(清末用沙蒿等沙柴取代)加入平底銅盤中,然後撮少許茶葉、炒米、油炸食品、柏葉等置其上面焚祭。新中國成立後,祭祖中迷信成分逐步廢棄,其俗漸與漢族趨同。

三、祭腦包

農歷四月十三或七月十三,男女老幼,成群結隊,牽羊帶酒,行至腦包(用土、石堆成高約8尺許的圓形高堆)前,獻哈達、焚香紙、領牲,然後在腦包附近相聚野餐,盡歡而歸,意在祈福禳災。

四、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蒙古語音譯,意為「游戲」或「娛樂」。起源於古代祭敖包。成吉思汗征服花刺子模,在歸途中,為慶祝勝利,舉行盛大那達慕大會,會上進行射箭比賽。到元、明兩代,進行射箭、摔跤和賽馬比賽成了男子三項那達慕固定形式。清代,那達慕逐步變成官方定期舉辦游藝活動。蒙古族至今以蘇木、旗、盟為單位,半年、一年或三年舉行一次那達慕大會,對得勝者分等級給予獎賞和榮譽稱號。舊時,那達慕大會期間要進行大規模祭祀活動,喇嘛們要焚香點燈,念經誦佛,祈求神靈保佑,消災弭難。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後,成為蒙古族人民歡樂的節日,每逢夏秋歡慶豐收;人畜平安,便進行活動。80年代後,改在8月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周年紀念日,包頭市曾組隊參加過多次那達慕大會射箭、賽馬、摔跤等比賽,以後那達慕大會還增加電影放映、文藝演出、物資交流等內容。

五、廟會

美岱召於每年農歷五月十三至十七日舉行廟會,慶祝喇嘛教格魯派灌頂經節。屆時,方圓數百里蒙古族群眾,身著鮮艷民族服裝,扶老攜幼,或騎馬、或坐車、或步行,齊集美岱召上布施、趕會。廟會開始,先由乃瓊壓邪;接著跳查瑪舞,俗稱跳鬼;還有喇嘛在大雄寶殿誦經、佛爺乘花木輪黃緞帳轎車在城牆繞寺一周,賜民萬福等內容。

五當召於每年農歷正月初八日至十六日舉行甘珠爾法會,祭祀彌勒佛。屆時各地信徒聯袂而來上布施、聽喇嘛誦經。農歷七月廿五日至八月初一舉行嘛呢法會,每天晚上由僧眾和俗界男女吹奏著樂曲、抬著巴林繞山一周。最後一天,器樂喧天,幡幛林立,規模更加宏大。法會結束,每個參拜者均可領到一些「烏利爾」等供物。

沙爾沁新召於每年端陽節舉辦登山盛會。清晨,青年人天色未明就成群結隊相隨上山,誰先登上頂峰就燃起篝火,旋即把人們從四面八方引來,紛紛登高遠眺,領略大自然美景。屆時,召廟早早打開大門,專供遊人觀覽。經堂前寬闊平台上演出二人台、晉劇。

位於土默特右旗東南部的小召子於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開始,舉辦5~7天廟會,初九為正會。廟會期間有喇嘛念經,跳查瑪舞以及請專業或業余劇團唱晉劇、二人台等活動。屆時,住召喇嘛以炒米奶茶及飯食招待香客。

新中國成立後,上述廟會逐漸破除迷信內容,增添游覽勝跡、物資交流、文藝演出等活動。

六、糕燈節

農歷十月廿五日,為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逝世紀念日。這天,土默特蒙古召廟和戶家都要用蒸熟素糕捏燈多盞,灌食油點燃。屆時召廟最為隆重,點燈多達千盞,喇嘛念經3日,信徒上布施、獻肉、油等物,富裕戶在院內設置高達丈余圓錐形燈山;普通人家也在院中設桌,捏燈百盞或在一大糕燈碗中置360根燈捻。燈點燃後,由家長帶領全家繞燈山或香桌三遭,然後焚香叩拜。等香火散盡後眾人將燈糕分食。新中國成立後,此節日漸消失。

七、祭灶

也稱過小年。農歷臘月廿三日,講究闔家歡聚,吃團圓飯,喝團圓酒,晚間行祭灶禮。據《綏遠通志稿》記述:「是日,稍富者多宰羊以祭,或供帶肉胸骨及乾果、稀糖雜陳一盤。焚香楮,並燃柴一束,加米糖諸物及羊骨數段於火內,羅拜叩祝,家人依次行叩拜禮,如謁歲然。祭餘食物遍及家人,惟不給女子,已嫁未嫁皆同。」沿黃河地區蒙古族,則在這天中午煮綿羊胸叉,並在湯中煮米飯食之。晚上將去肉胸叉及肉食、油食、柏葉等祭品放入灶膛中祭灶。祭畢,全家人分食胸叉肉,不得上炕。烏拉特蒙古族,夜晚將供品羊肉、奶食、糖塊等各取一點,撒入火堆,全家人面對火焰叩頭、念經、禱告。新中國成立後,廢止迷信內容,但仍講究闔家歡聚,吃祭灶糖。

八、祭佛

蒙古族崇信佛法,祭佛為普遍習俗。蒙古族聚居地,一般都蓋有名廟。沒有名廟的村莊,則在家中供奉小佛爺。過時節,上廟焚香、敬紙,祭奠佛祖、祈禱恩賜。新中國成立後,此俗漸次消失。

2、河套的民風民俗作文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巴彥淖爾,這里既沒有桂林甲天下的山水,也沒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奇景,但這里有巍巍陰山、滔滔黃河、茫茫草原、獵獵大漠,這里曾經是恐龍的世界,這里是河套人的搖籃。在巴彥淖爾臨河區就有一座以河套文化為主題的公園——河套公園。
河套公園位於臨河西區,在西區的金川河上有一座玉帶橋。翻過玉帶橋就進入了河套公園,河套公園的地上除了用鵝卵石鋪成的小路,還有用上面刻著陰山岩畫圖案的石板鋪成的大道,旁邊都是碧綠的草坪,光著腳丫走在上面鬆鬆軟軟的,很舒服。小路旁邊還有供人休息的椅子,公園里種了丁香、玫瑰、芍葯、月季竺名貴花草,到了夏天,各種花競相開放,色彩繽紛,花叢中蜻蜓和蝴蝶翩翩起舞。一陣風吹來,淡淡的花香,泌人心脾。公園里的其它建築、燈具等都有著濃郁的河套文化特色。
河套公園最引人注目的是萬豐湖,萬豐湖東面有一個大涼亭,涼亭上坐滿了乘涼的人們,在涼亭的旁邊有一塊巨石,小朋友有的在巨石上邊照相,有的在巨石上玩。湖面泛著碧波,碧瑩瑩的湖水在陽光下閃耀著點點銀光,一閃一閃,煞是好看。湖邊總是人山人海,大人們坐在椅子上看報紙,孩子們在湖邊的淺水裡打水仗,濺起了一陣陣水花……
我喜歡美麗的河套公園,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休閑的場所,而且美化了環境,凈化了空氣,弘揚了河套文化。我也更愛養育了我的家鄉——巴彥淖爾。

3、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1、祝壽習俗

祝壽是蒙古族人民為老人舉行的一個禮儀慶典。蒙古民族的祝壽禮和過本歷年都是在年紀大時才舉行的。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時才祝壽。

2、婚宴禮節

舉行婚禮的前一天,男方要舉行「祝福新房儀式」,而女方要舉行「姑娘宴」。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舉行的宴席,主要是設宴招待聘來的迎親這代表和前來參加婚禮的客人,並舉行祝福新房儀式。

3、葬禮習俗

喇嘛教傳入蒙古族地區後出現的一種葬式。為王公貴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所採用。普通人死後,多數不實行火葬,只有患傳染病或產婦死後,才進行火葬。火葬法是:人死後,脫去舊衣,換上新裝,或用白綢緞裹其身,將屍體盤坐裝入3尺方形木製小轎里,封好轎蓋。

(3)河套風俗民情擴展資料:

蒙古族的文化活動:

1、蒙古族一向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河套地區流傳有這樣一句話:「河套的民歌牛毛多,唱了三年,唱了一支牛耳朵。」反映了內蒙古民歌之多。蒙古民歌可分為長短調兩種體裁,蒙古民歌充分反映出蒙古族人民質朴﹑爽朗﹑熱情﹑豪放的性格,聽了使人有置身蒙古草原之感。

2、馬頭琴是蒙古人民最喜愛的民族樂器,因琴桿上端雕一個精緻的馬頭而得名。最早的馬頭琴稱為「奚琴」或「胡琴」,起源於東胡的「奚」(即庫莫奚),清末稱作「潮爾」。演奏形式多半是獨奏,或是自拉自唱。馬頭琴拉出來的聲音遼闊低沉,悠揚動聽,彷彿把人們帶進茫茫無邊的草原。

3、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傳統舞蹈有馬刀舞﹑筷子﹑安代﹑馴馬手、小青馬等。通過草原馬上生活提煉而成的馬舞,造型挺拔豪邁,步伐灑脫輕盈,在一揮手、一揚鞭、一騰跳之間,都使人感到駿馬的縱越和蒙古人民剽悍﹑勇敢的性格,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4、河套平原風俗 坐在炕上吃飯用的桌子叫什麼

答案已經被你說出來了 坐在炕上吃飯用的桌子 就叫做「炕桌」

5、蒙古族有哪些風俗習慣100字

1、服飾中,長袍是蒙古族人民的傳統服飾,袍子肥大,不開叉。過去牧區的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以綢緞、棉布做衣面的;夏季一般穿布類;顏色一般愛用紅、黃、深藍色。

2、新中國成立前,蒙古族地區曾有過很多落後的婚姻習俗,如貴族一夫多妻﹑包辦婚姻﹑結婚前要由喇嘛念經或求神問卦﹑重聘禮﹑搶婚、收繼婚習俗等風俗。

新中國成立後,他們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都是自由戀愛,自主擇偶,絕大多數家長接受和同意孩子的選擇,父母前往女方家「徵得同意」只是一種必要的程序。

3、新中國成立前,蒙古族的喪葬一般有火葬﹑土葬和野葬(也稱天葬)。新中國成立後,蒙古族野葬形式消失,完全改用土葬和火葬,其喪葬方式的選擇主要取決於自己家族的習慣。

(5)河套風俗民情擴展資料

蒙古族的文化活動:

1、蒙古族一向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河套地區流傳有這樣一句話:「河套的民歌牛毛多,唱了三年,唱了一支牛耳朵。」反映了內蒙古民歌之多。蒙古民歌可分為長短調兩種體裁,蒙古民歌充分反映出蒙古族人民質朴﹑爽朗﹑熱情﹑豪放的性格,聽了使人有置身蒙古草原之感。

2、馬頭琴是蒙古人民最喜愛的民族樂器,因琴桿上端雕一個精緻的馬頭而得名。最早的馬頭琴稱為「奚琴」或「胡琴」,起源於東胡的「奚」(即庫莫奚),清末稱作「潮爾」。演奏形式多半是獨奏,或是自拉自唱。馬頭琴拉出來的聲音遼闊低沉,悠揚動聽,彷彿把人們帶進茫茫無邊的草原。

3、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傳統舞蹈有馬刀舞﹑筷子﹑安代﹑馴馬手、小青馬等。通過草原馬上生活提煉而成的馬舞,造型挺拔豪邁,步伐灑脫輕盈,在一揮手、一揚鞭、一騰跳之間,都使人感到駿馬的縱越和蒙古人民剽悍﹑勇敢的性格,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6、河套街道的歷史文物

清代膠州灣勘界碑
此石碑至今仍完好矗立在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前海路。碑上面大體的內容就是潮海東徐氏家族海疆范圍。潮海分為潮海東和潮海西,潮海東幾乎全姓徐,潮海西幾乎全姓陳。徐氏族人於明朝先來此地建立潮海,而後劃分海疆。
根據碑文記載,徐氏海疆的范圍:南至鐵騎山女姑口(現流亭街道西山),西至打碾石(不知道在哪裡,社區老人也無從知曉),北至土塋子(現位於青島出口加工區內,為戰爭年代狼煙點燃地,已經不復存在),東至尚家溝小石灘(尚家溝存在,但是小石灘在哪裡無從知曉)。
乾隆壬辰年(1772年),時宰相劉羅鍋劉墉在山角村(今河套街道山角社區)劉氏族的請願下(傳劉墉與山角村劉氏為同族),親自主持時膠州灣北岸幾個村重新劃分海疆,結束徐氏獨享海疆的歷史。
古烽火台遺址
古時,大沽河、膠萊河、桃源河等河流匯流入海之地稱為「匯海口」,地處匯海口東側的河套一帶稱「匯海社」,「河套村」因坐落在兩條沙河之間而得名。河套地域海岸線曲折,古為海防重地。明初,為抗擊倭寇,在此建四處烽火台,並派兵駐防。
據羅家營村羅氏家譜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羅氏祖從雲南安陽縣遷來建村。因村西南有一座烽火台(俗稱「煙台」「大塋子」),又因地處即墨縣最西南部,故村名稱「西南塋子」,後以姓冠名「羅家營」,距今已600多年。清朝順治十五年(1658年),在匯海口設千總一員,統兵駐守海防。
鴉片戰爭後,由於國力衰弱,烽火台無兵駐守,於清末坍塌。「文革」時期又有三座烽火台被鏟為耕地,今僅有一處遺址尚存。
「港(當地方言念jiang)門口」的興衰
1938年,11月日本侵略軍加修沿海公路,並在潮海村西港門口建據點一處。港門口,對於整個河套街道上了年紀的人再熟悉不過。它位於潮海西社區西側,今將軍花園所在地。很難想像,這里在一百多年前還是漁船往來的港口碼頭,滄海桑田,這里由於泥沙淤積,距離海岸已經有2公里的距離。
蝴蝶山
蝴蝶山,亦為一個舊地名。早些年間,今潮海西社區西側有漁船往來避風的「港(方言念jiang)門口」。港門口東岸為潮海,北岸為孫哥庄舊村,西岸為羅家營,當乘船於海上望羅家營、潮海、孫哥庄三個村子,宛如一隻蝴蝶,潮海與羅家營為蝴蝶兩翼,孫哥庄舊村位於蝴蝶身子,因此,漁民間有流傳「守著蝴蝶山,入了港門口,天風不翻」,這也說明了港門口為天然避風良港。如今,海水退去,只留下一段記憶。
大澗石門山奇景
域內大澗村西北靠近桃源河處有一山縫,深邃莫測。山縫兩側為陡峭光滑的聳立崖壁,酷似一座「石門」。因石門地處大澗村地界,故稱「大澗石門山」。石門附近,怪石嶙峋,形狀各異,人們按其形狀稱為「石牛」「石馬」等。從石門山北部膠州一帶的村莊向南遙望石門山,只見石門高聳,山勢巍峨。每當要下雨時,便有雲霧從石門洞中飄出。農諺有「石門山生雲,必有雨來臨」之說。
民間傳說石門洞中住著神仙李靈仙,那兒也有天地人間,風調雨順,樹木蔥蘢,鳥語花香。人們男耕女織,相親相愛,到處是歡聲笑語,沒有邪惡爭斗。洞外貧苦百姓還能時常得到洞中仙人的接濟。石門的右前方有一像「牛」的巨石,兀立於桃源河岸邊。傳說此石是神仙所飼黃牛,夜入莊稼地,因貪吃至日出不歸,被農民斷喝一聲,受驚後卧地化為「石牛」。流傳在河套一帶大澗石門山洞的故事與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所述大同小異。當地人認為陶淵明所記「桃花源」就在大澗石門山洞裡。因為石門山洞前清澈潺潺的小河也名「桃源河」。
一村兩區的歲月
羅家營村,舊稱西南塋。德佔青島時期,強租膠州灣。其中一塊租借碑將羅家營的西南半村劃進了租借地中,由此形成了一個村因一條路分為不同歸屬管轄,於是便有了羅家營子和南塋子兩個部分,直到解放後,南塋子部分才由膠州營海劃回。
來自五湖四海的人
一般認為,經歷元末動亂與永樂掃北,山東人口殆盡,由此,明朝開始了山西以及雲南移民填山東。在河套街道,葬禮有一個獨特的習俗,就是孝子朝西南方向為父母「指路」。為什麼朝西南方向,因為,河套街道乃至整個青島市的村莊多數由明代雲南移民而來,朝西南方向指路,為的就是將魂魄送回西南老家。然而,河套街道所有的姓氏都是從雲南而來的嗎?當然不是。
從雲南移民而來的姓氏以羅家營社區羅姓,潮海東社區徐姓等為代表,而潮海西社區陳姓是從四川因職務調整移民山東,山角社區劉姓從安徽而來,更有甚者,傳上疃社區的王姓是躲過「永樂掃北」而倖存的「土著」。因此,朝西南方向「指路」,只是約定俗成的一種風俗,但河套街道的姓氏來自五湖四海。

7、蒙古族的民風民俗

蒙古族的民風民俗有以下幾方面:

一,崇拜天地

蒙古崇拜天地族對天地十分崇拜,喻天地為父母。以為天是偉大而神聖不可侵犯的,它支配著世間的一切。大地哺育萬物,是萬物生長之源。

因此,在一些重大活動乃至日常生活中,對天地很崇敬,如熬好奶子,首先向天地潑灑敬祭;喝酒時,用無名指蘸酒,朝天地彈灑後,才能自飲;吃咒發誓時,向天地表明心意等等。如遇乾旱無雨或人畜疾病流行,要祭祀天地,請求天地保佑,開恩賜福。

二,火神祟拜

火有神靈的概念存在於蒙古族中,他們以為火有驅逐邪惡之功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在傳統觀念里,它也是一家之主——灶神的化身,主一家之興衰。

平時在飲酒或吃肉時,向火中點撒一些,以敬火神。過年時專門設供品敬祭。分家另過的夫妻回父母家時,妻子首先向灶神叩拜。禁忌往火里倒水、用刀子等尖硬物捅火。

三,拜神佛

蒙古族是信仰藏傳佛教的民族,對宗教領袖和活佛,特別尊敬和崇拜。老人們認為人間最偉大、最值得尊敬的人,便是宗教領袖和活佛;活佛天生就有超人的智慧、豐富的知識、出眾的才華,知道現在,還能知道過去和未來,是人間最萬能的人。

如果平民能受到他們的摩頂,就會得到幸福和平安。因此,老人們克服一切困難到活佛所住的地方頂禮膜拜,向佛爺虔誠地敬獻出一切珍貴的東西。

四,做客忌

牧民雖好客,但做客忌諱亦多。客人進蒙古包時,切忌挽著袖子,或把衣襟掖在腰帶上;也不可提著馬鞭子進去,要將鞭子放在門右,且要立放。進包後,忌坐佛龕前面,否則就會被認為不懂禮俗、不尊重民族習慣而受主人冷待。

五,忌蹬門檻

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時,忌蹬踩門檻。農區、半農半牧區的蒙古族也有與此類似的禁忌。古代,如有人誤踏蒙古大汗宮帳的門檻,無論是誰,必被立即處死。此禁忌風俗沿襲至今。

六,忌摸頭

蒙古族忌諱生人用手撫摸小孩的頭部,認為生人手不潔,摸了孩子頭部,會有害於孩子的健康發育。

七,忌打狗

到牧民家做客,切忌打罵主人家的狗,否則會被認為是對主人極大的不尊重。俗話說「打狗看主」,看在主人的面子上,千萬不要打罵主人的狗。騎馬到牧民家做客,一定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馬慢行,待主人出來迎接並看住狗後再下馬,以免被狗撲咬而發生賓主俱不愉快的事情。

8、河套文化的概況

河套文化的和諧精神,集中體現在飲食風俗宗教文化中。各族人民在彼此相依的漫長歲月中,飲食方面既保持了各自的傳統,又融會互通,形成了獨特的地方風味。比如蒙古族的羊背子、烤全羊、涮羊肉、奶茶,回族的麻花、白焙子、油炸糕,甘肅的拉麵,陝北的羊肉泡饃、肉夾饃,山西的烙,還有獨具特色的面精釀皮、豬肉勾雞,酸燴菜等吃法,蒙漢兼通,老少咸宜,風行河套大地。在民風民俗方面,河套人的「婚喪嫁娶」形式既有蒙式,也有漢式、回式,在一些細節方面,還糅合各族各地長處形成比較統一的風俗習慣。傳承中各民族都能相互學習、借鑒,接受認同。最典型的是宗教信仰,河套人的宗教信仰可謂大雜燴,遍地開花的寺廟、教堂,充滿了個性化特徵,佛教、基督教、道教、伊斯蘭教都有一定的尊信者,甚至於在同一個村營里,就有三大宗教的不同信徒住在一起,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這在全國都十分少見,充分反映了作為移民文化的河套人的寬容大度的性格稟賦。作為民族融合、民族團結、和諧發展絕唱的「胡漢和親」,更是構成了河套文化堅強的底蘊,獨特珍貴的民族民間文化,絢麗多姿的民族民俗風情,凝聚了河套文化各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奏響了草原各族人民團結和諧的樂章,印證了民族血脈融合的延續和民族大團結優良傳統的傳承。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