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蘭州地方風俗

蘭州地方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1-04 21:28:23

1、蘭州的民風民俗

太平鼓

藍天白雲黃土情,高原漢子擂太平,霹靂驚雷響萬里,腳下騰起五洲雲。

這首詩使人們彷彿聽到了蘭州太平鼓驚天動地的鼓聲,看到了擂鼓人歡快矯健的身姿,感受到了那排山倒倒海的氣勢。蘭州太平鼓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具有悠久的歷史。據傳,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天下當了皇帝,只有元朝大將擴廓鐵木耳在蘭州負隅頑抗。朱元璋十分惱火,於洪武十一年派大將徐達討伐擴廓鐵木耳。但蘭州城池危堅,久攻不下。時一謀士獻計:「現在時逢春節,西北人愛玩社火,何不令一部士兵扮成百姓,一部分扮成玩社火的,混入城中,里應外合,就可拿下蘭州城。」徐達依計而行,把端鼓改為長形鼓,藏刀鼓內。元宵佳節,假扮士兵斜背長鼓,邊走邊打,混入城裡。第二天一早,徐達傳令攻城,一時鼓角齊鳴,殺聲震天,鐵木耳剛上城樓,猛聽一聲炮響,城門大開,城池失陷。朱元璋統一中國,認為端鼓立了功,得天下太平,遂取名「太平鼓」。近年來,蘭州太平鼓多次應邀參加亞運會、迎接香港回歸、慶祝建國五十周年等大型慶典活動,得到了「天下第一鼓」的贊譽。

桃花會

桃花會於每年4月份桃花盛開之際,在安寧區桃園隆重舉行。這一活動自1984年,蘭州市人民政府舉辦第一屆桃花會以來,每年舉辦。遊客除踏青賞花外,還可以參觀豐富多採的文藝活動、書法繪畫展覽、經貿洽談等。

安寧區桃園東起劉家堡,西至沙井驛,綿延15公里,面積 8000多畝,有184個品種的桃樹30多萬株,其中以遲水桃、紫桃、京紅桃、早香郁桃、白粉桃、半旱桃、離桃水蜜、六月桃等品種最為著名。桃樹原產於中國西北一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西京雜記)載:「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各獻鮮果,有細核桃、紫紋桃、金城桃」;。金城桃即為安寧桃園出產的遲水桃,說明蘭州出產鮮桃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明清時,蘭州的焦桃被列為貢品。蘭州鮮桃果實艷麗,肉細粉嫩,甘甜多汁,味多醇美,富含脂肪、蛋白質、果酸及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為桃中上品,久食能延年益壽。

蘭州的安寧桃園早在清代就已觀花成會。當時觀花者多為才子佳人和達官顯貴。清乾隆年間,蘭州落泊江得符曾詩贊道:「我憶蘭州好,當春果足誇。燈繁三市火,彩散一城花。碧樹催歌板,香塵逐錦車。青青芳草路,到處酒簾斜」。至明國時期,隨這一帶住戶的增多和交通的改善,安寧桃花才為眾人所觀賞。李少陵詩雲:「山前山後花如簇,園里園外人如玉,家家戶戶看花忙,人面花容看不足」。每逢花期,桃花艷麗似錦,恰似漫天紅霞撒落人間,景緻美不勝收。

春節社火

春節期間,蘭州街頭的社火表演別具特色。一般是從農歷正月初十前後開始,由各區縣組織的農民社火隊匯集市中心,依次排成不同形狀的隊形,沿主街道邊行邊舞,敲鑼打鼓,熱鬧壯觀。當行至東方紅廣場時,多圍成圖形,為遊人和市民表演。社火表演可持續到元宵節前後。

蘭州社火隊表演內容豐富多采,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蹺隊,他們穿戲裝,持刀槍,扮成戲劇人物,腳踩四尺多高的木蹺,伴著鑼鼓點邊走邊舞。鐵芯子也是別出心裁,以巧取勝。他們把眉清目秀,體態輕盈的小孩裝扮成戲劇角色,組成一折折戲文。綁在鐵芯子高處的孩童隨著載運的車輛緩慢前行。最壯觀的是太平鼓隊。鼓手們隨著社長大旗的號令,有節奏地擂鼓騰躍,鼓聲令人振奮不已。獅子舞主要是看武士用綉球逗引獅子時的幾路干凈利落的拳腳功夫。蘭州春節社火還有跑旱船、獨輪車、竹馬子。大頭羅漢戲柳翠等節目。隊伍往往「風婆娘」開路,這是跟「雨師」相應的"風姨"的形象,在神話里是司興風降雨的神,其形狀類似彩旦,奇醜無比,耳垂吊著紅辣椒,一手搖扇,一手拿著寫有「風調雨順」的菱形膏葯旗子,用誇張、滑稽的大幅度動作扭來扭去。令人捧腹,表現了人們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穩的心情和願望。

2、關於蘭州端午節的風俗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說法甚多。其中以紀念屈原之說流傳甚廣,佔主流地位。在民俗領域,人們常常把吃粽子,賽龍舟等都和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聯系在了一起,然而,蘭州地區端午節插楊柳的傳說,卻和紀念屈原的傳說無關。
再者說,老蘭州人的端午食俗,亦和江南有別。過去蘭州及市郊廣大農村,端午節很少有人自家包粽子。因為蘭州地處內陸,既不產糯米,也不產棕葉。在加上交通不便,所以老蘭州人多數人家都不會包粽子。端午節只是買幾只粽子,或自家品嘗或追節送禮。
蘭州人的端午節應景食品都是甜醅子。過去端午節時,市郊廣大農村,家家都要釀制甜醅子。它的原料可以是小麥,也可以是青稞、玉麥子等。從端午節前三天開始,家庭主婦們就開始買甜醅子曲子,煮麥子釀制甜醅子,准備在端午節這天食用。釀好的甜醅子,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之間還互相贈送品嘗。這種自家釀制的甜醅子雖然比不上買來的醇香甘甜,但是吃起來也是有滋有味。
蘭州人端午節吃甜醅子的習俗,源與我國古代用米酒敬神、祭祖的舊俗。它是幾千年遺留下來的端午節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態,更蘊涵著民俗文化的信息。
千百年來,端午節不僅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而且還是一個驅邪除病,祈福佑安的大節。端午節的許多習俗都是圍繞防病除毒,祈求健康這一主題的。過去,端午節的早晨,蘭州的大街小巷,農貿市場都有叫賣艾蒿的小販。端午節在屋內懸掛艾蒿,就有很好的殺蟲滅菌的作用。佩戴香草荷包則有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功效。有首《詠艾詩》曰:「艾葉青青艾絨白,耿耿清氣祛風邪;香煙不進神鬼廟,且為人壽添春色。」(作者:張敦田)

3、蘭州的地方風俗有哪些?

1、訂婚

舊時訂婚講究門當戶對。男女歡方不見面,全憑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男方托媒人尋訪合適的女子,問其生辰八字,若於男方合婚,提單瓶酒去女家說親。女家若同意,將酒瓶打開喝酒。如果不同意,不開瓶口並將酒瓶退回。

2、下彩

訂婚後,男方逢年過節和平時都可去女家。每去一次,必帶一份薄禮。在結婚前一年或幾個月要下彩禮,俗叫「下酒」。男方備好衣物、禮錢、酒肉等,請介紹人同去女方家,女方設席款待,規模要比訂婚時豐盛。

3、結婚

男女兩家根據雙方生辰八字擇日舉行婚禮。男家俗叫「娶媳婦」,女家俗稱「嫁丫頭」,出嫁日稱「催妝」。女方家親友恭喜俗稱「添箱」,多送首飾、衣物、器皿、錢等。女方家設宴招待比較簡單,擇選摯親若幹人隨姑娘去男方家做客,稱「西客爺」。給姑娘陪嫁妝,據家境而異。

4、蘭州 " 太平鼓 "

隨著節奏分明的 " 咚—— "" 咚—— "" 咚—— " 鼓聲,眾多的鼓手腰挎太平鼓,身著英雄裝,排列成攻無不克的堅強戰陣,踏著整齊劃一的鼓點,手中長鼓上下翻飛,腳下步伐閃展騰挪,好像是軍陣發起沖鋒,又好像壯士力拔千鈞,打出了蘭州人的志氣、力量和威風,震撼的鼓聲撞擊著觀眾的胸膛,人們受到極大的感染,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期盼和信心。

5、節慶習俗

每年農歷 " 二月二龍抬頭 " 要專門理發,四月初八到五泉山遊玩,端陽節吃粽子綠豆糕,八月十五隆重慶賀中秋佳節等等,金城上下充滿了歡快喜悅的氣氛。

4、蘭州的民風民俗是什麼?

誕生,嬰兒出生後必記生辰,旋即向娘家報喜,擇吉日看月子。「看月子」就是月內選擇吉日,娘家人帶上營養食品或衣物等來看望姑娘和嬰兒。嬰兒一出生,月房門側掛一篩子,上夾紅紙,或在門簾上貼紅紙、縫紅布,1 個月內禁忌生人進出,這叫「忌門」。嬰兒出生第3 天要洗浴,稱「洗三」。滿月時剃頭,剃下的頭發攢成小球妥善收藏。周歲時在幼兒面前放置書籍、筆、硯等物,讓幼兒任意拿取,以預測未來的職業。滿月、百日、周歲時, 鄰舍都攜薄禮恭賀,主人設席款待。

如果孩子常生病,或是愛哭鬧,有闖姓的習俗,即天不亮要抱上孩子,提上茶水、饃饃到十字路口等待來人給孩子取名。給孩子取名者,吃喝後再將紐扣留下給孩於,有些孩子還將取名者拜成乾爹或干媽,終生相認。如果闖姓時碰不見人,碰見什麼就叫什麼。如狗娃、牛牛、石頭等。另外,也有向家神、方神、菩薩等神佛許願保佑孩子的。男孩留發限期不剃,取名叫娘娘保、家神保等。到一定的年齡再殺羊獻神佛、剃頭,以示還願。

·賀壽·

根據十二生肖將13 歲、25 歲、37 歲、49 歲、61 歲..依次定為壽期。49 歲以前不稱「壽」,叫「本年」,賀壽叫「接本年」。姑娘訂婚未嫁時,每至本年,未婚夫要為姑娘接本年,出嫁後由娘家人接本年。男子一般從37 歲開始由至親晚輩來接本年。61 歲開始稱「壽」。不論男女,每到壽期,親友、鄰居都來祝壽。年齡愈大,祝壽形式愈隆重。祝壽者獻壽桃(桃形饃)、壽幛、壽聯,親友送布料、衣物,或金錢、佳餚。主人設酒宴招待。祝壽時主賓為上,陪客以左為正,右邊為副。壽者披紅上座,晚輩磕頭拜壽。堂上設香案、擺壽桃、燃壽燭。

·蓋房·

打庄蓋房或盤槽設灶要事先選吉地,擇吉日。竣工後,冬至前擇吉日要「謝土」,即請陰陽道士判符、夢紙、誦經通說。 打庄安財門(莊院門)蓋上房最講究。立木上樑要選吉日良辰,親友村鄰幫工並掛紅,貼喜聯、放炮賀喜,主人設宴款待。安門立木都要在中樑上鑿一小洞,內裝五穀、金銀珠玉,外包一塊紅布,俗叫「包梁紅」。上樑時木匠在樑上來回走,口說吉語,然後撒下准備好的核桃、水果、面豆、大棗等食品,任眾人爭搶,表示財門或新房建成後,財路廣通,子孫滿堂。新灶盤好後要吃雞,取其「吉利」之意。 建築材料,木材用松木、白楊,忌諱用柳木、樺木。砌牆用土坯、草拌泥。60 年代以後改用石灰、水泥、磚瓦等。 給老人做棺材,有如蓋房一樣,也很講究。一般年齡上60 歲,有條件者必准備棺材,俗稱「壽材」。壽材完工後,親鄰放炮披紅,貼喜聯祝賀。已出嫁的姑娘在恭喜時,要往棺村裡撒上核桃、面豆等食品,用新條帚掃一下,向外扔出食品,任人去搶。這種儀式俗稱「掃材」。 遷居異地,居住新宅新房,親友鄰里都要賀喜,俗稱「安房」。主人選吉日設宴待客。賀喜者贈喜聯、喜幛、書畫、鏡框等物,放鞭炮祝賀。

·禁 忌·

舊時,蘭州村村建廟宇,家家供神龕,有事先問神卜卦。逢天旱不雨和災疾,必到神前祈禱或請僧道設壇誦經。平素生活中有很多禁忌:忌諱出嫁的姑娘死在娘家;重病或坐月子期間禁忌生人人室;客人來訪剛出門,忌掃地、潑茶水;正月初一忌說不吉利的話,更忌動刀、動掃帚和向外潑水;正月里忌剃頭,認為對舅父不利;身死在異地者,屍體或棺柩不能進家院;非正常死亡者,不能入葬祖墳;空棺材進院,要棺尾在前,棺頭在後倒著進。 擀麵杖要在做棺材時一塊兒做,如果是從外面買來的,不準從財門里入,要隔牆扔進去。

5、蘭州的民風民俗

和其他地方一樣,老蘭州人過年有很多講究,一過臘月十六,人們就已開始忙著「辦年貨」,給孩子買套新衣是必不可少的,養豬的人家也已早早地請來村上的屠夫宰一隻准備過年。到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有炒菜吃面餅「類似於千層餅」風俗,掃房子,街上的燃放鞭炮的聲音慢慢多了起來。從二十八一直到三十,家家戶戶開始炸油餅子、蒸花捲、做肉,蘭州人愛吃「糟肉」、「扣肘子」。蘭州人把臘月三十,稱之為「三十晚上」,從清晨開始,家裡的長輩早早地起來開始掃院子,到中午一些手腳利索的人家開始洗大門、貼對聯。這貼對聯還有很多的講究,若是隔壁或對門,誰家的對子貼的早,這家今年就會有好運。於是乎家家都想比其他人家貼的早。

如果碰巧對門兩家同時在貼對聯,也沒有些許的尷尬,相視一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在近乎相同的時間里同時貼好了對子。傍晚四、五點鍾,全家人聚在一起,開始包餃子,有些人家家族的人如果太多的話,包餃子一時忙不過來,就吃臊子面。這時家裡的孩子是最幸福的,大人此時已給他們換了過年的新衣,在院里無憂無慮地追逐嬉戲。到七點半左右,家裡除了留下一人守屋,其餘全部跟著大人,端著祭祀去村外開闊地去燒紙、祭奠先人。

完後回家,由長子陪父親在院里「回土」,既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點上一枝香,燒些許黃紙,以示敬土地之意。平時開燈怕費電,但三十晚上每個房間的燈都必須的開著,寓意著出門在外的親人也已回家。這些工作都作完後,全家老老少少圍坐在一起,吃糖、瓜子,有說有笑地觀看春節晚會。到凌晨鍾響,大人就催促年長些的孩子出去擔水,老蘭州人認為大年初一的水最為金貴,這天的水不能用自家缸里的水,而要去村上公用的水房去挑水。挑的水越早,水就越金貴,預示著來年的生活也越紅火。

6、蘭州過節習俗

蘭州過節習俗,和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一樣。
清明節掃墓;端午節包粽子,小孩很少帶五綵線;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放鞭炮煙花,放孔明燈,相互拜年,三十吃餃子,十五吃元宵。

7、蘭州的民風民俗有哪些?具體一點。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誕生,嬰兒出生後必記生辰,旋即向娘家報喜,擇吉日看月子。「看月子」就是月內選擇吉日,娘家人帶上營養食品或衣物等來看望姑娘和嬰兒。嬰兒一出生,月房門側掛一篩子,上夾紅紙,或在門簾上貼紅紙、縫紅布,1 個月內禁忌生人進出,這叫「忌門」。嬰兒出生第3 天要洗浴,稱「洗三」。滿月時剃頭,剃下的頭發攢成小球妥善收藏。周歲時在幼兒面前放置書籍、筆、硯等物,讓幼兒任意拿取,以預測未來的職業。滿月、百日、周歲時, 鄰舍都攜薄禮恭賀,主人設席款待。
如果孩子常生病,或是愛哭鬧,有闖姓的習俗,即天不亮要抱上孩子,提上茶水、饃饃到十字路口等待來人給孩子取名。給孩子取名者,吃喝後再將紐扣留下給孩於,有些孩子還將取名者拜成乾爹或干媽,終生相認。如果闖姓時碰不見人,碰見什麼就叫什麼。如狗娃、牛牛、石頭等。另外,也有向家神、方神、菩薩等神佛許願保佑孩子的。男孩留發限期不剃,取名叫娘娘保、家神保等。到一定的年齡再殺羊獻神佛、剃頭,以示還願。
·賀壽·
根據十二生肖將13 歲、25 歲、37 歲、49 歲、61 歲..依次定為壽期。49 歲以前不稱「壽」,叫「本年」,賀壽叫「接本年」。姑娘訂婚未嫁時,每至本年,未婚夫要為姑娘接本年,出嫁後由娘家人接本年。男子一般從37 歲開始由至親晚輩來接本年。61 歲開始稱「壽」。不論男女,每到壽期,親友、鄰居都來祝壽。年齡愈大,祝壽形式愈隆重。祝壽者獻壽桃(桃形饃)、壽幛、壽聯,親友送布料、衣物,或金錢、佳餚。主人設酒宴招待。祝壽時主賓為上,陪客以左為正,右邊為副。壽者披紅上座,晚輩磕頭拜壽。堂上設香案、擺壽桃、燃壽燭。
·蓋房·
打庄蓋房或盤槽設灶要事先選吉地,擇吉日。竣工後,冬至前擇吉日要「謝土」,即請陰陽道士判符、夢紙、誦經通說。 打庄安財門(莊院門)蓋上房最講究。立木上樑要選吉日良辰,親友村鄰幫工並掛紅,貼喜聯、放炮賀喜,主人設宴款待。安門立木都要在中樑上鑿一小洞,內裝五穀、金銀珠玉,外包一塊紅布,俗叫「包梁紅」。上樑時木匠在樑上來回走,口說吉語,然後撒下准備好的核桃、水果、面豆、大棗等食品,任眾人爭搶,表示財門或新房建成後,財路廣通,子孫滿堂。新灶盤好後要吃雞,取其「吉利」之意。 建築材料,木材用松木、白楊,忌諱用柳木、樺木。砌牆用土坯、草拌泥。60 年代以後改用石灰、水泥、磚瓦等。 給老人做棺材,有如蓋房一樣,也很講究。一般年齡上60 歲,有條件者必准備棺材,俗稱「壽材」。壽材完工後,親鄰放炮披紅,貼喜聯祝賀。已出嫁的姑娘在恭喜時,要往棺村裡撒上核桃、面豆等食品,用新條帚掃一下,向外扔出食品,任人去搶。這種儀式俗稱「掃材」。 遷居異地,居住新宅新房,親友鄰里都要賀喜,俗稱「安房」。主人選吉日設宴待客。賀喜者贈喜聯、喜幛、書畫、鏡框等物,放鞭炮祝賀。
·禁 忌·
舊時,蘭州村村建廟宇,家家供神龕,有事先問神卜卦。逢天旱不雨和災疾,必到神前祈禱或請僧道設壇誦經。平素生活中有很多禁忌:忌諱出嫁的姑娘死在娘家;重病或坐月子期間禁忌生人人室;客人來訪剛出門,忌掃地、潑茶水;正月初一忌說不吉利的話,更忌動刀、動掃帚和向外潑水;正月里忌剃頭,認為對舅父不利;身死在異地者,屍體或棺柩不能進家院;非正常死亡者,不能入葬祖墳;空棺材進院,要棺尾在前,棺頭在後倒著進。 擀麵杖要在做棺材時一塊兒做,如果是從外面買來的,不準從財門里入,要隔牆扔進去

8、在蘭州結婚的習俗是什麼啊!詳細一點?

蘭州的婚禮習俗具有濃郁的西北地方特色,包括訂婚、下彩、結婚等內容。 訂婚 舊時訂婚講究門當戶對。男女雙方不見面,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男方托媒人尋訪合適的女子,問其生辰八字,若二人八字相合,則提單瓶酒去女方家說親。女方家若同意,將酒瓶打開喝酒,不同意,不開瓶口將酒退回。有的地方,女方若同意便招待一頓長面,否則就是不同意。一旦同意聯姻,就選吉日訂婚。訂婚時媒人領求婚者,帶上成雙的衣服或布料、點心、連瓶酒(即兩瓶酒捆在一起)去女方家。女方家請來至親盛情招待,喝完連瓶酒就算定了婚。男方回去時,女方家在空酒瓶中盛滿糧食讓男方帶回去。如今,逐漸演變為由介紹人「引線搭橋」,男女雙方見面,互相了解,情投意合後,預定日期舉行訂婚儀式。俗稱「提提合」或「下定禮」。 下彩 訂婚後,男方逢年過節或平時都可去女方家。每去一次,必帶一份薄禮。在結婚前一年或幾個月要下彩禮,俗稱「下彩」。男方備好衣物、禮錢、酒肉等,請介紹人同去女方家,女方設席款待,規模要比訂婚時豐盛。彩禮錢根據雙方家境而定。一般城市高於農村,平川地方高於山區。 結婚 男女兩家根據雙方生辰八字擇日舉行婚禮。姑娘出嫁的日子稱為「催妝」,女方家親友賀喜稱"添箱",多送首飾、衣物、器皿、錢等。女方家設宴招待比較簡單,擇選至親若幹人隨姑娘去男方家做客,稱「西客爺」。給姑娘陪嫁妝,通常根據家境而異,一般是一對箱子、氈被、衣服及鞋襪、梳妝用具等,其中不可或缺的是要陪嫁一對碗,叫「衣飯碗」,意為去婆家後衣祿不斷。女方還要給婆家公、婆、至親長輩及兄嫂各帶一件見面禮物,多為枕頂、鞋襪之類的東西,在婚禮上認親見面時贈送,俗叫「抬禮」。男方家結婚之日至少要備轎兩乘,按所選吉時迎娶媳婦。到女家要帶上「報恩索」,即給女方父母送的禮物、布料,還要帶上花饃饃、肉方子(4根豬肋條肉)及酒等。今民樂、大有、連城、通遠等地區在娶親時,女方家則要求男方帶一隻母山羊羔,以獻給家神。這其中,另有一傳說:傳說此地家神為「旮旯神」,姑娘出嫁如不獻羊羔,旮旯神就不高興,會破壞婚事的順利進行。此外,娶親去的人數要單,其中要有婦女一人,謂之「娶親奶奶」,此人要選屬相相合的,父母、丈夫、兒女都齊全的,俗稱「全煥人兒」。娶親用轎忌用騾子,姑娘離開娘家時要哭,哭得越凶越好,否則會被人恥笑。出娘家門前,要手拿一把筷子,轉身拋在地上,表示不帶走娘家的錢財,同時,女方家的人要偷偷地把轎上的東西藏起,臨走時讓女婿出錢贖回。新娘上下轎要有合屬相的親人抱,最好是舅舅,俗叫「抱轎」。娶進門時放炮、打鑼,用和著鹽、五穀雜糧的彩色紙花打身,以示驅邪,這時不合屬相的人要暫時迴避。在新房炕上要有合屬相的未婚男子守床,俗叫「壓床」。新房窗戶要用紅紙糊起來,在新娘進房時由新娘拆破窗紙。炕頭、被中藏放有核桃、紅棗,象徵團圓、早生貴子之意。在舉行婚禮時男左女右,行三叩首禮(拜天地、祖先、父母),然後夫婦互拜,最後拜來賓,這時主持人要說一些生財納福、尊老愛幼、早生貴子之類的吉利話。爾後,新婚夫婦給父母及至親長輩敬酒、磕頭、饋贈禮品,這叫「抬禮認親」。有的女方陪嫁的東西這時讓小姑開箱展示與眾,叫「擺針織」。女方給新女婿做一身衣服或鞋襪、腰帶,在婚禮上由新娘的弟妹或侄輩呈上讓新郎試穿,這時新郎的同輩人用腰帶將新郎束住緊勒,讓他掏錢給呈盤的人,這叫「掏腰包」,然後,由新娘家的「喜客」把家裡帶來的長面親自下到鍋里,給新娘、新郎每人盛上兩碗,讓他們坐在一起吃完,表示情深意長,白頭到老。 婚禮結束,眾人把門,新婚夫婦搶先進入洞房,認為誰先進入洞房,將來誰就當家。晚上鬧新房,俗稱「鬧床」。鬧新房甚為隨便、開放,而且無論長幼,有「三天的新媳婦沒大小」之說。新婚後第三天,娘家的父母或兄嫂來吃「三日酒」,來時帶著護襟、護袖等物,讓新娘帶著下廚房擀一頓長面,謂之「試刀面」,以鑒定、考核新娘茶飯技術的優劣和是否麻利干練。這一天,新娘由「全煥人」領到麥場上給石磙磕頭上香,叫「回對爺」。這些結束後,從此就可以出門了。第一次回娘家時要趁早出門,忌諱叫路人看見,並且在娘家住的時間不能超過在婆家待的時間。婚後月內,男方還要攜帶酒禮答謝媒人。到這時,一個完整的婚禮才算結束。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