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八甲人風俗

八甲人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1-03 23:53:48

1、八甲人的基本信息

民族名稱:八甲人人口:1106人
2012年,經國家民委同意,雲南省政府批准。八甲人劃屬傣族。
分布地區:勐海縣勐阿鎮勐康村委會
使用語言:八甲人有自己的語言,與傣語比較接近,能與傣族相互交流。

2、興化的喪葬習俗,比較詳細的,謝謝了

興化的喪葬習俗比較復雜
一是·送終·
「養老送終」自古以來都是晚輩對長輩義不容辭的責任。長輩臨終,子孫眷屬須日夜守護在病榻前。若子女在外地工作,須設法(如派人通知、寫信、打電話、發電報等)把他們召回。子女聞訊後,必須盡快趕回侍候老人,即使遠隔重洋在異國他鄉,也要盡可能地回家為老人送終,以盡為人子的孝心。若病危老人是女性(如母親、媳婦),還要及時通知娘家,不然會受埋怨甚至發生糾紛。
老人咽氣時,若所有的子孫都在病床前目送他(她)終了人生,世人則會認為老人是有福氣的「好命人」。若有子孫未能為老人送終,往往會被視為「不孝」,人們也會為老人感到遺憾。有一種迷信的說法,老人去世是祖宗召他(她)到陰間一起生活,咽氣時若子孫不在場,其祖宗在陰間就不認他們為自己的子孫。
二是·搬鋪·
又稱徙鋪、出廳、入廳堂。中國古俗很講究壽終的場所,即所謂「死於適室」,「壽終正寢」。興化自古以來也十分講究「壽終正寢」,病危時要把病人從偏房寢室及時地搬鋪到正寢(正廳),志稱「疾篤遷居正寢」。俗信正廳是房子中最神聖的場所,壽終於此是「死得其所」,死後在陰間才可以與祖宗、親屬團聚。若壽終於偏房側室,死者魂魄會滯留在寢室床架上,不易超度轉生。故在民間(特別是農村),老人病危時,只要神智清醒,往往會自己要求到廳堂去。若壽終於偏房寢室,子孫也有照顧不周之嫌,會招來非議。
 搬鋪在民間普遍視為禮遇,舊時上壽的人(年滿50歲且有子女者)才有資格搬鋪到正寢。在興化,未滿36歲就當了祖父、祖母而又未滿50歲就去世的人,也有資格搬鋪到正廳。不過,若病危者父母健在,一般不能搬鋪到正廳,只能搬到後廳或下廳。通常若壽終於偏房寢室,不能再移屍正寢,但在其他地方沒有太嚴格的規定,初喪時尚可移屍正廳。 搬鋪正廳前,須將廳堂神龕里的神像、神主(公媽牌位)、香爐及正樑上的天公爐、天燈等一律用白布遮蓋,或遷移他處。搬鋪時,通常由長子抱頭,次子抱身,女婿抱腳,其他親屬幫忙,小心翼翼地平抬到正廳的鋪床上。抬病人的方向是頭部在前,腳部在後,絕對不能相反。沒有兒子的,興化一帶是由女兒抬頭,其他親屬幫忙抬至大廳,有的地方則由侄兒負責搬鋪。若是父親亡故,由長子背到廳堂,母親病危,則由媳婦背去正寢。搬鋪時,通常要用雨具遮住頭部,而且忌諱碰到門框牆壁。在興化,搬鋪過程中,病人若拉小便,被視為凶兆,但拉大便則被視為吉利。
在正廳搭鋪安席也有種種規矩。床板多為3塊,床鋪不能靠牆,病人仰卧,頭部向廳口,腳部向廳後。男性鋪位設在正廳左側,壽終於此稱「壽終正寢」。女性在古代不搬鋪正寢,近代以來也搬鋪正寢,但鋪位設在正廳右側,壽終於此仍稱「壽終內寢」。 搬鋪正寢後,子孫眷屬時刻守護在病人身旁,不能喧嘩,無論多麼悲傷,應盡量避免在病人跟前哭出聲來。 搬鋪習俗至今仍在農村普遍流行,以至於一些老人病重期間擔心不能「壽終正寢」,不願住院治療。
凡被搬鋪正寢者,自知己不久於人世,神智尚清者,往往要召喚子孫交待後事,分配遺物,俗謂「分手尾」或「分手尾錢」,晚輩須肅然聆聽遺囑,盡力照辦。在霞浦等地,要請理發師傅為臨終者理發,病人神智清醒的,由病人自己挑選,否則由家屬請平時經常為他理發的師傅。理發師來後,要用蛋、酒盛情招待,理完發後除了送給紅包(內包若干元錢)外,還要用紅紙包裹剃刀,俗稱「掛紅」,並送給一頂白布做的幅子,出殯時理發師傅亦須前來送殯。興化一帶,長輩臨終時,子女要把生薑和跳蚤各放在其手中握住,寓意死者沒有空手而歸九泉。有的地方則將紙錢放在其手中或衣袋裡,以示其一生有吃有用。
三是·初喪·
古代,病人在彌留之際或初喪,要舉行招魂儀式,稱之為「復」或「復魂」。招魂儀式由巫祝主持,親屬身穿特殊服裝,從房屋的前方爬上屋頂招魂,手拿死者的衣服面北呼叫(如果死者是男的,便直呼名字,共呼三長聲),以期死者魂魄返歸於衣,然後從屋的後方下來,把此衣服敷在死者身上。這一習俗明代以後逐漸消失,但在興化一些地方尚有影響。初喪時,孝眷必呼天喚地號啕大哭,呼叫死者名字,除了悲傷外,還希望通過呼叫聲把死者的靈魂叫轉回陽間。在興化有的地方,招魂時先焚香禱告一番後,喚來一隻狗,用陶瓷器皿猛擊它,使狗疼痛發出慘叫聲,陶瓷器皿也落地有聲,然後孝眷才可放聲大哭,俗謂之「開聲」。在大田,屬龍、蛇、鼠生肖的死於午未日,屬虎、馬、兔生肖的,死於子、丑日,屬牛、雞、猴生肖的人死於酉、戌日,屬犬、羊、豬生肖的人死於卯、辰日,孝眷不能哭喪,待忌辰過後才可號哭。
與古代招魂禮俗相反,在興化民間更普遍存在的是送魂禮俗,病人彌留之際或初喪,要請僧道誦念「往生咒」,懸掛「幡仔」於帶葉竹枝上,希望亡魂早歸陰間。興化一帶還要焚燒紙衣、紙人、紙屋、紙轎等,讓死者帶去陰間,有的地方在紙轎里還寫有死者名字或放有照片、畫像,象徵送亡魂上路去陰間。在興化,病人初斷氣時,請僧道誦經,將燈掛在架上不停地轉動,子孫眷屬環繞死者號哭,俗謂「搬葯篩」。其費用由出嫁女負擔,無出嫁女則由喪家自負。此俗在明代即已流行。興化絕大多數地方在病人初喪時,要在遺體的足部下方(有的地方在遺體頭部上方)點一盞油燈或一支蠟燭,稱「長明燈」或「腳尾燈」、「腳尾燭」,此燈火不能熄滅,一連點七天七夜,寓意為死者照明赴黃泉之路。同時要點上冥香,焚紙錢,供上一碗干飯,飯上插一雙筷子,放在死者的頭部上方,俗稱「枕頭飯」,又稱「走路飯」。在泉州等地,初喪時,孝子立即到街上買一陶缽,裝上土,並撿一瓦片,陶缽放在遺體前用於插香,瓦片用來燒紙錢。燒紙錢時哭道:「給你買路走,給你買路過」。寓意為死者去地府時提供買路錢。在當地,所供「枕頭飯」上加一熟雞蛋。在上杭,初喪時,孝眷要將空飯盒放在鍋里煮,俗稱「駁氣飯」,寓意子孫後代綿延不絕。
四是·報喪·
報喪又稱訃告、訃聞、報亡、報死等,興化一帶忌諱說「死」、「亡」字,報喪旨在告知親友參加喪事,同時通告與死者有相沖克的人(如孕婦)不要近前。報喪之俗歷代相沿,並形成一定規則,很受民間重視。 興化的報喪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種是死後(或第二天)鳴銃炮或鞭炮以通告親友鄰里,同時在喪家門上張貼訃告。訃告形式各地不同,興化一帶一般用白紙寫上「某府某某公(夫人)喪事」,或「某府某某公(夫人)千古」之類字樣,張貼在門框上,然後用蘭墨水圈起來,待出殯後將訃告用紅筆或墨筆劃掉。訃告上的字數按「生旺死絕」四字推衍,周而復始,最後一個字以套上「生」或「旺」為佳,若碰到「死」或「絕」字,須增刪字數使之合套「生」、「旺」字。若90歲以上死亡,而配偶健在、子孫滿堂者,門框上所貼的訃告用紅紙書寫,表示死者乃有福有壽之人。舊時有錢人家,還要在大門上掛兩盞素色大燈籠,上書「某旬壽考」或「某旬壽妣」和「某代其昌」、「某代同堂」。在福清,門上訃告一般要寫「嚴制(父亡)或「慈制」(母亡)字樣。松溪與福清大致相同,若父親去世,用長方形白紙寫「嚴」、「制」二字貼在大門兩旁,若母親去世,則寫「慈」、「制」二字貼在大門兩旁。在龍海等地,喪主須撕去原有的紅紙門聯,然後用白紙條貼成「×」符號,若父母中一人尚健在,則只貼「/」符號。在長汀,訃告貼在村口等交通要處,上面寫明死者的生卒年、簡歷、成殮和出殯時間等,並在門前掛一對素色燈籠,貼上「讀兩年禮,終三年喪」之類的門聯,以誌哀悼。
現代城鎮工作人員死亡,由所在單位發訃告,一方面把訃告郵寄或電告死者的生前友好,或在報紙上刊登訃告。另一方面在單位的大門口張貼訃告。內容不外是死者的生卒年、病因、主要工作經歷和對國家的貢獻,向遺體告別或召開追悼會的時間、地點等。 第二種報喪形式是由族人持喪帖書或口頭到親友家報喪。舊時喪帖書有一定程式,遣詞用句和稱謂都十分考究,父親去世,要寫「正寢」、「嚴制」,自稱「孤子」。母親去世,則寫「內寢」、「慈制」,自稱「哀子」。若父母雙亡,自稱「孤哀子」。結尾用詞又按喪服輕重分別寫上「泣血稽顙」、「稽首」、「抆淚」、「拭淚」、「瀉淚」等等。
分發喪帖書的習俗各地不大相同。在興化,報喪者不能跨入報喪對象的家門,只許在門口喊叫,說明來由,分發給喪帖書和「頭白」(送葬時纏在頭上的白布條)後,索取清水漱口,以示祓除不祥,同時索取幾角錢以討吉利,就匆匆離去,故當地罵那些來去匆匆的人為「報死」。在興化有的地方報喪者可以進入報喪對象的家門,並一定要吃些東西,至少要抽根煙、喝杯茶才離去。在興化,報喪者每到一家,都要吃兩個雞蛋,還可得到一個紅包。有的報喪者手持雨傘,徑直進入報喪對象的廳堂,將雨傘倒置於廳堂的香案下,對方便知親戚家發生喪事,必用米粉、紅蛋等招待來者,吃完點心後,報喪者才詳細告以有關情況,忌諱說「死」字,一般用「老了」、「過世了」來代替。若是到死者的出嫁女兒家報喪,其女兒應痛哭一場,否則報喪者以為不吉,要將上衣的鈕扣咬掉一個以禳解。無論是睛天還是下雨,報喪者都必須帶上雨具(如雨傘、斗笠),進入報喪對象家前,將雨具放在門外,進屋吃完點心後(一定要吃光),再將喪帖放在椅子上(不能放在別的地方),告以有關情況。
第三種是孝子親自到親友家報喪。在興化,母親亡故,向外祖家報喪一般要由孝子親往。孝子孝孫須披麻戴孝到外祖家報喪,先謁拜外祖家的祖宗牌位,然後再向外祖父、外祖母或母舅等稟告家母的病因、治療經過及死亡時間、後事安排等,一般由孝長子披麻戴孝到外祖家報喪,哪裡見到外祖父、外祖母或母舅,就在哪裡就地下跪稟報。若平時不孝,外祖家人則遲遲不把孝長子扶起,讓他一直跪在那裡。也有的地方是由一名深諳喪禮的叔伯父率所有孝子、孝孫到外祖家報喪,進入外祖家後,先在廳堂上燒香、點燭,眾孝子、孝孫下跪痛哭,由叔伯父稟報病因、治療經過及病故時間等。
五是·小殮·
以衣衾裹屍謂之小殮。在屍骨未寒時,親屬要為死者浴屍。興化許多地方自古以來就流行「乞水」習俗,「乞水」又名「請水」、「買水」,即向水神乞水浴屍。乞水時,孝男在前,一手持缽,缽內放一塊白布條,另一手持幡,孝女隨後,哀哭前往河邊或井邊乞水。乞水時須下跪,投入水中的銅幣(今用硬幣)一般是12枚,且用紅絲線纏住。汲水時,口中念道:「水神水神(或土地公)向你買水。」請水到家時,其餘孝眷佇立門前迎水入宅,將水倒入新瓷盆中,用白布沾水,父亡由兒子浴屍,母亡由女兒或媳婦為之梳洗,一般只是象徵性地擦洗幾下。志稱:「拭屍體前三後四。」浴屍水不能隨便潑倒地上,俗信活人踩到浴屍水,腳會裂開。在興化一些地方,專門熬煮五味水(五種青草葯熬成的湯水)為死者凈身。俗信浴屍便於死者往西方樂土。
 浴屍畢,古代有捆殮之俗,稱「襲絞」,即用布條裹屍。為死者更衣,俗稱「穿壽服」、「套衫」等。壽衣的層數多忌偶數,一般是上衣七重,褲子五重。興化一帶的方言「九」字與「狗」同音,故壽衣忌九重。壽衣卻不忌諱雙數,60歲以上死亡的男女一般是上下各6重。穿壽衣時,孝眷都要在場。一邊穿,一邊哭喊,告訴死者穿第幾層了。壽衣的裡面幾層不用鈕扣,而用帶子打死結。在給壽衣打結時,口中往往念道:「活人打活結,死人打死結,剩下的由子孫得。」把打結後剩餘的布條分給孝眷。穿好壽衣後,外面多用帶子或繩子將死者的雙手固定在胸前。在興化一帶,死者「兩腳平列,系以紅繩,即禮瞑目之巾緇方尺二寸,又履綦結於跗連絇,使不相離。手一桃枝,貫以光餅三或角黍一,舊傳至冥途驅鬼飼犬。」也有一些地方,在穿壽服時還舉行「套衫」儀式,通常在門口插一枝青竹竿,正廳里放一面用竹蔑編成的扁平器物(俗稱「笳籮」),內放一張矮凳子,孝男戴笠足履,口咬「紅包」,在他人的協助下,將壽衣逐件穿在身上,然後把斗笠扔到屋頂,脫下壽衣,又稱「試衣」。據傳此俗始於清初,寓意作為明代遺民至死也「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
興化等地凈身更衣是在病人咽氣前進行,俗謂來不及凈身更衣就咽氣,是「光著身子走了」,親屬會感到內疚和遺憾。母親去世,由女兒負責穿壽衣,若無女兒者,由義女承擔,死者所戴耳環等裝飾品由穿壽衣的女兒所得。死者所蓋布單由女兒購買,俗稱「水被」。興化民間普遍流行「殮忌裘」的習俗,即不用裘皮物作殮服,此俗源於佛教來世轉生之說。《稽古靈》雲:「俗惑釋氏轉輪之說,裘屬獸皮,慮轉生為獸也,故不以衣死者。」在浴屍更衣之後,古代還有「飯含」禮,即在死者口中放入少許珠銀碎屑或少許飯團,志稱:「飯含,用米數粒、珠銀屑含於口中。」古人以為,飯含是盡孝之道。興化一帶在死者口中放一個熟雞蛋,並用口罩或白布綁牢,以防穢物從口中流出。
六是守靈·
浴屍更衣後,設靈堂守靈,俗稱守鋪,由孝眷日夜守護在遺體旁,以表孝心。志稱:「既殮,設靈位,請邑紳有品望者題旌,謂之書銘。靈旁燃燈一,光熒熒晝夜不息,曰幽冥燈。孝子日夜守靈次,三時上食。」 靈堂以肅穆為基調,掛青、黑色孝帳,設靈位,豎神主牌。神主牌又稱「木主」,古稱「祔」或「祧」,長一尺二寸,寬三寸,上方削去兩角,呈半圓形,下方有一底座,上書死者姓名、字型大小、生卒年等,舊時當官的還要寫上官銜、爵位名稱。神主牌上的字數有一定程規,各地不同。興化一帶按「興、旺、衰」三字推算,周而復始,最後一個字不能套在「衰」字上。也有的地方則按「興、旺、衰、微」四字推算,含「興、旺」為佳,否則犯忌。還有的地方,則按「生、老、病、死、苦」五字推算,最後一個字要套上「老」字為佳,俗謂「合老」。神主的「主」暫寫成「王」字,待回龍後請有名望的人用朱筆加一點為「主」字,俗謂「點主」。在興化,靈堂上供遺像,遺像兩旁寫遺訓或孝眷對死者的追悼之詞,並掛有輓聯、挽幛等,顯得更為肅穆莊重。
靈堂上設香案,供果品、香燭等。清代守靈,男不剃頭,女不梳發,寢苫枕塊,啜粥茹素,以示沉痛哀悼。近現代,大多在靈床前另搭一床鋪,或在地上鋪些稻草,睡在那裡守護。如今,以孝眷輪流坐在遺體旁守護為常。守靈的職責還有二個:一是保證腳尾燈(長明燈)長明不滅和香火不斷。在興化,「腳尾燭」點到一半時須吹滅另換一支,出殯時將剩下的那半截燭分發給子女,寓意子孫綿延不絕。二是防止貓和老鼠接近屍體,俗信貓(尤其是白蹄貓和短尾貓)從屍體上躍過,屍體會變成僵屍躍起撲人,此時只有急中生智,將掃帚或枕頭之類的物體扔給僵屍抱住,才可脫險。興化一帶又雲,屬鼠的死者聽到貓叫會跳起來抓人,所以往往在屍體旁放一把掃帚或一捆草,以防不測。此傳說的用意是要孝眷們時刻守護遺體,以盡最後孝心。
七是·哭喪·
親人去世,孝眷悲痛,以哭聲來表達哀悼之情,稱為哭喪。哭喪通常是邊哭邊訴說死者生前的勞績和對死者的眷念之情。有些地方哭喪時有一定的音調和內容,音律低沉,句末往往有拖腔拔調的韻律和裝飾音,許多婦女尤其是四五十歲以上的農村婦女能根據這種調式,隨口填詞編唱,或寄託哀思,或訴說身世,或發泄內憤。
在興化,民間流傳有《十訴苦情》、《十二月孝順歌》、《可憐歌》等,均很感人。因不同對象,哭的內容也不同,如對上壽的人往往哭唱道:「哎呀,娘奶(或郎罷,福州方言,娘奶是母親、郎罷是父親)呀,汝的一生又勤又儉,沒吃過補、也沒過一天好日子,怎麼一病就走去,留下男仔、女仔好凄涼……。」要是「少年亡」,哭調更為凄切:「短命呀,汝一病就去,誤了三等四等人。汝不顧父母年邁,佬媽後生伲仔細(小)。汝不顧青春年少……。」女兒哭唱其父:「十層樓梯只是柴。哎呀,我的郎罷呀,你親手栽樹成林,砍木造梯多苦辛。就像你辛苦培育子女長大,一生沒吃沒補,埋在田園,四季不閑。如今你歸土去,可憐男女思念在心。叫我郎罷你不應,見我郎罷造梯的影子你不現……。」童養媳哭唱其婆婆:「要訴苦情當年事,哎呀,我的婆婆呵,當初在你手下,你那柴做心肝,鐵鑄五臟,不顧風霜雨雪,不問寒暑冷暖只要我做牛做馬……。」早晨供飯湯時唱道:「早晨起來思量我親奶娘(或郎罷),上湯上桌,心酸好凄涼……。」出殯前祭奠亡魂的哭唱多為褒詞:「父像南山青松柏,四季常青蔭後人。好讓男仔多出息,好讓女仔有富榮……。」或「奶像萱花長青草,一年綠滿蔭後人。好讓家庭長進益,好讓子孫享安寧……。」在興化,出嫁之女接到訃告後,沿途號哭,稱「哭路頭」,家人接入廳堂後,哭得更為凄絕:「我的父(母)呵,亦無可加食(多活)十年八年,可來成子成兒呵,我的父(母)喲……。」興化地區有《四十九孝歌》,守靈期間每天朝夕哭唱。有些地方哭喪時不能擦鼻涕,任其拖到地上,顯得更加悲切。舊時在興化一帶還有僱人來哭喪的。近年來,興化一帶則用錄音機錄下哭喪過程,以供送葬時沿途播放。
哭喪自古以來都有一定慣例,《禮記》中有「婦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男人出寢門見人不哭」的記載。興化大多數地方也有「臨喪不笑」、「望柩不歌」等說法,俗忌淚水滴在屍體上,穿壽服時不哭,蓋棺安釘時不哭,深夜不嚎哭等。
八是·大殮·
將遺體放入棺材,謂之大殮,又稱入殮。通常在死後第三天舉行大殮禮,有的地方則視季節而定。興化的俗曰:「春三,夏一,秋五,冬七。」 大殮前,要舉行向遺體告別儀式等,各地風俗不一。在興化普遍流行「辭生」習俗,即入殮前要設供案,上供12碗菜餚,由道士逐碗敬獻給死者,口念各種吉詞。在興化,祭品由出嫁女備辦,主要有豬頭、雞鴨、肉燕、墨魚等,或7碗,或9碗,只能是單數,由喪眷先祭拜,繼而由親友輪流祭拜。在有的地方,入殮前在後廳放一張太師椅,先請一位「好命人」(有妻兒且晚年幸福的老人)端坐片刻,然後再抬遺體上太師椅坐上一後兒,俗謂「坐案」,再象徵性給死者喂面,並將煮熟的雞蛋封在嘴上,包紮起來。不少地方在入殮前要做醮超度。在將樂,往往要請稱為南摩仙的巫師做醮,供奉雄雞和米斗,點燃「七星燈」(在一棵樹上點燃49盞燈),俗稱「照米斗」。
大殮前,不少地方有「放手尾錢」習俗。主事在放手尾錢財時,口中念吉詞雲:「米斗響,有錢千萬來買田;放手尾,子孫得傢伙(家產)。」或念道:「放手尾錢,子孫富貴萬萬年。」孝眷視手尾錢極為珍重,出殯時手上系以手尾錢(孝男用白帶,孝女用青帶)送葬。在霞浦等地,將「水被」或在壽服的衣袖上剪下一小塊,分給孝眷,俗謂「分手尾物」,其意與「分手尾錢」相同。
棺木多是預先備辦,一般上50歲的人就有資格預制棺木。棺木的材料以楠木為最佳,其次是杉木,最次為松木,大多數棺木用杉木做成,棺木一般長約8尺,寬1.6尺(蓋寬1.8尺),幫高1.05尺,由四塊木板做成的稱「四甲」,六塊板做成的稱「六甲」,「八塊板」做成的稱「八甲」。「四甲」為上等,「六甲」次之,「八甲」又次之,用越多木板做成就越次。做棺木多選擇閏年進行,「取增長日月之意。」做棺木的工錢多由女婿承擔,棺木做好時,出嫁女要備辦祭品來祝賀。棺木大多要油漆成朱紅色,特別是古代有停柩待葬之風,棺木要多次油漆,即使屍體腐爛也不會泄漏出來,俗稱「金漆棺」,貧者則油而不漆。棺頭要寫上「福」或「壽」字,男性用的棺木寫「福」,女性用的寫「壽」。然後將做好的棺木豎立在前廳或家中,貼上紅紙或披上紅布,俗稱「豎壽」或「豎喜壽」。男性用的棺木豎立在左側,女性用的棺木豎立在右側,不能顛倒。此後,不能隨意移動,更不能打開。入殮時,已備好棺木的人家在放倒棺木時要用鹽米撒棺木,以防「中煞」。在興化一些地方,棺木是臨時購買的。親人死亡後,立即派人到棺木店購買,俗稱「買大厝」,沿途逢過橋或十字路口,須放一些紙錢或放一塊紅布條,俗謂「放紙」。喪家須在村口或巷口燒紙錢,跪迎棺木入屋。入殮時,棺材內一般要放些草木灰或冥銀、碎紙、木炭之類能吸水的東西,再鋪上草席或被單。興化一帶有「乞火灰」和「放七星板」之俗。「乞火灰」即向左鄰右舍乞討木灰。孝眷在門口迎草灰入宅,鋪於棺底,主事口念吉詞曰:「一斗變十斗,一石變十石,富貴有了,子孫吃得到。」七星板是一塊長約1米,寬約0.2米的薄板,上面有雕刻北斗七星,七星上鑲嵌銀元或銅板,俗謂「安古銅,代代子孫中狀元」,「安七星,子孫富貴千萬年」。舊時富裕人家在棺底必放七星板。興化地區在納棺前還有「收烏」(又稱收禍)習俗,即由道士手持桃枝,沾著「法水」遍灑室內外,同時撒鹽米,用菜刀砍門檻,俗謂此舉可祓除不祥,確保全家平安。在興化一些地方,主事者手提小香爐,在遺體上繞圈凈身,以示驅逐魔鬼,純潔亡魂。隨後又提香爐在棺內繞數圈,以示祓除棺內穢氣,口中還念吉詞道:「凈身子孫發了金,凈厝子孫旺旺富。」
移屍入棺多由長子抱頭部,次子、女婿依次抱腰部、腳部輕輕放入,個別地方用麻繩套屍體放入棺內。移屍入棺時,須用雨傘斗笠之類的雨具遮蓋遺體頭部,俗謂若死者見到天日,日後會鬧鬼。孝眷的眼淚忌諱滴在遺體上。遺體在棺內的位置也有定規,俗雲:「男頂天,女立地」。即男屍的頭部要頂著棺材上端,而女屍的腳部要頂著棺材下端。放好遺體後,蓋上水被,以白布蓋住面部,據傳此俗源於清初,表示作為明代遺民無顏見九泉之下的先祖。在興化,親友弔唁時送來的「被仔」要逐條蓋在遺體上。主事者要對死者唱明某條「被仔」是某人送的,唱到某人時,不唱姓名,只唱稱謂。俗信唱姓名會被死者攝去魂魄,到陰間作伴。 棺內往往放有一些隨葬品,諸如手帕、頭梳、玉器、紙錢、紙糊的金童玉女等等,以及死者生前喜愛的小物品,各地風俗差異較大。棺內除放紙錢外,還放一個裝有木炭的火籠,少許食鹽,一把掃帚。在大田,放有扇子、桃枝等。還有的地方,隨葬品一般是炒熟的稻穀、麥子、豆子、缺口的陶盆陶罐,還有砍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筷子等。
在興化,蓋棺前要舉行「割鬮」禮,即用麻縷或白紗線的一端系在死者手上,另一端則由孝眷和親朋好友各執其一段,然後主事者口中念念有詞:「生者猶生,死者自去。生死殊途,從此割斷。」同時將麻縷或白線一節節地割掉,每人再將手中的那段麻縷或白紗線用紙錢包裹後焚化,俗信這樣就可以與亡魂斷絕來往,免受驚擾。夫妻中一人先去世,另一人擬再娶或再嫁,須在入殮時,手持雨傘,背負包袱,從棺內跳過,口念到:「跳過棺,走過番。」據傳此俗源於飄洋過海而客死異國的僑胞,他們臨終時懷念故土,囑其親屬招引亡魂回「唐山」,示意此去山重水復,永難相見,認為這樣亡魂不會再來糾纏,可以安心續弦或再嫁。 在興化,抬屍入棺時,孝眷跪在棺材下方(棺材放在兩張長椅上),廳前放三張草席。入棺後。孝眷到第一張草席上跪拜7下,起身掀開水被,接著持冥香,拿一杯酒灌入死者口中,大哭三聲,表示人確已去世。然後相繼退到第二張、第三張草席上跪拜。爾後其他親屬依次跪拜。此俗類似於古代的「屬纊」。興化一帶有「辭棺」習俗,即納棺後,孝子將少許冰糖(或甘草湯)放入死者口中,再斟少許酒灌入,寓意祝願死者在陰間過上甜蜜日子,並祈求亡魂保佑生者生活幸福。在福州,要用米篩擺上與死者子孫人數相同數量的祭品和筷子,孝子孝孫作吃飯狀,俗謂「吃干飯」。
 蓋棺前,許多地方流行「巡棺」習俗,即孝眷按親屬排列,手持冥香和紙錢,繞棺數圈,瞻仰遺容。繞棺多是先逆時針繞三圈,再順時針繞三圈。有的地方只正反各繞一圈(古田),有的地方巡棺多達一百餘圈,有的地方則是在蓋棺後才巡棺。在興化,棺材兩頭各燃一火把,由兩人擎舉,孝子膝行從棺材一端繞到另一端,不能繞過棺材頭部。蓋棺前要舉行「辭世奠」,宣讀祭文。 蓋棺時辰大多由巫師擇定,興化一些地方俗定在漲潮時刻蓋棺。蓋棺或由鄉村中德高望重的紳士負責,或由專門為人辦喪事的人(俗稱土工)負責。蓋棺時,孝眷及旁觀人遠離棺材,忌諱人影倒映入棺內。俗信生人影

3、中國除了55個少數民族之外,還有沒有其他不被大多數人知道的少數民族名稱?

艾努人;阿布達里人;克里雅人;托茂人 ;古格人 ;康家人;曼咪人;昆格人;誒人;八甲人 ;阿克人 ;老品人;老緬人 ;畢蘇人;木佬人等。

一、艾努人

艾努人是中國新疆的一個民族,屬於中國未識別民族的一支,現暫時被定成維吾爾族。不過維吾爾族和其他民族人稱他們為「阿布達利人」(Abdal),帶有貶義。

艾努人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的和田、墨玉、洛浦、策勒、莎車、疏勒和英吉沙等縣。他們與外界交際時講維吾爾語,對內則使用艾努語,外族較難理解。

二、克里雅人

克里雅人分布在新疆和田地區克里雅河尾閭上,被政府劃歸為維吾爾族,與蒙古族有淵源。環境如此惡劣的沙漠腹地,居然還有世代居住的原始牧民。

達里雅布依是克里雅河尾發育的綠色三角洲,在茫茫大漠里,這是最後一族固守大漠的牧民,當地政府曾想把他們遷出這片不宜居住的土地。但他們自稱克里雅人,戀土難移。

三、托茂人

托茂人,中國蒙古族地區的一部分穆斯林。居住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祁連縣蒙古族地區。

自稱「托茂」、「托茂家」;漢、回等族稱其為「托茂韃子」,漢文史籍稱「駱毛韃子、「駱毛人」、「托茂人」,均為「托茂」的異寫。

「托茂」是藏語「托日木」的轉音,意為流散人員。原系青海蒙古和碩特部南右翼後旗(原在今海晏縣)的屬民,因有這部分屬民,故該旗俗稱為「托茂公」。

四、古格人

分布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德欽、維西三縣、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在文化上通過協調與調適,兼容並蓄多民族文化,形成一支獨自一格的民族。

五、曼咪人

曼咪人過去自稱為「曼咪族」,1958年民族工作組進行民族識別後歸屬布朗族。曼咪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市允景洪街道辦事處曼戈龍村委會的小曼咪、大曼咪、江頭、曼邁村委會曼咪寨,曼咪人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

六、阿爾巴津人  

阿爾巴津人  為斯拉夫人、蒙古人、滿人、漢人等民族的混血兒。信奉東正教。現已使用漢語。部分老人能使用俄羅斯語、教會斯拉夫語、滿語、蒙古語、古希臘語。主要居住在北京市、天津市、哈爾濱市、呼倫。

七、富裕柯爾克孜人(哈卡斯人)  

官方定為柯爾克孜族,實際上是哈卡斯人。主要居住在黑龍江省富裕縣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五家子柯爾克孜族村、富裕牧場七家子村。使用黑龍江柯爾克孜語(哈卡斯語的一種方言)和衛拉特蒙古語。信奉薩滿教或藏傳佛教。

八、瓦鄉人  

居住在湖南省西部山區。有人認為宋祖英實際上也屬於這個民族。瓦鄉人有著不同於苗族人、漢族人和土家人的風俗習慣和文化。

瓦鄉人的語言獨特,瓦鄉話與苗語有些接近但並不屬於苗語。瓦鄉話也不屬於漢語的任何一個方言系統,既不屬湘語,也不屬湘西一帶流行的「客話」(西南官話的一種),語言學家至今仍把瓦鄉話單列。

九、穿青人  

居住在貴州省畢節、安順、六盤水市三地市十多個縣,主要在織金、納雍2縣。

十、雅庫特人  

使用雅庫特語,屬於突厥語族的北支,他們的語言有很多來自南方突厥語的字眼,與其他民族不同。

(3)八甲人風俗擴展資料

官方定位:

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的中國國民,其居民身份證上民族欄目會填上人群(未識別民族)的名稱。例如僜人在居民身份證上民族欄目為:僜人。

1.中國政府認定的民族名稱,本人有不同意見,經做思想工作仍堅持填寫自稱的,可以在民族名稱後加註。如「納西族(摩梭人)」。

2.省、自治區、直轄市已認定為少數民族,但尚未明確是單一少數民族或為某一少數民族成員的,可填寫「某某人」,如「僜人」。

3.已定漢族而本人有意見的,二代身份證可以註明本人認定的族別。

4.對於外國人加入中國籍的,如本人的民族名稱與中國已認定的某一民族名稱相同就填寫某一民族,如「朝鮮族」;如沒有相同民族的,本人是什麼民族就填寫什麼民族,但應在民族後加註入籍二字,如「烏克蘭(入籍)」。

5.對革家人、穿青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經商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同意的《關於對貴州省革家人和穿青人居民身份證民族項目內容填寫問題的批復》(公治【2003】118號),填寫為「革家人」、「穿青人」。

1986年2月1日《公安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關於居民身份證使用民族文字和民族成份填寫問題的通知》(【86】公治14號)中有關規定與本批復不一致的,只即日起修正執行。

4、朝鮮族都有啥禮儀?

朝鮮族特別愛講「良心」二字,父母從小要孩子成為有良心、有作為的人。

有沒有「良心」、「良心正不正」成為看待評價一個人為人處事的主要標志和議論人時的口頭禪。

在一個村屯裡,誰要是被眾人認為沒有良心或良心不正,那就要受到全村人的鄙視和嫌棄。

朝鮮族人生禮儀包括「百日宴」、周歲生日宴等對於嬰兒的祝願性禮儀和冠禮(女人為笄禮,已消失)、婚禮,還有花甲宴、進甲宴、八甲宴、回婚禮等慶賀長壽的禮儀以及葬禮。

(1)「百日宴」:指嬰兒長至100天,設宴預祝嬰兒多福長命。

前來祝賀的人們帶來白線綹套在嬰兒的脖子上,白線綹上還要夾入一些紙錢。

嬰兒的父母用白米作「白雪糕」,到十字路口分給「一百人」,以預祝嬰兒長命百歲。

(2)「周歲生日宴」:一則為了祝賀嬰兒度過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春夏秋冬,二則為了預祝有美好的未來。

這一天,給幼兒換新裝,宴請親戚、鄰里、朋友,又讓幼兒抓周。

所謂「抓周」即擺好「生日桌」,上面擺放書、筆、錢、刀及各種食品之後,讓幼兒隨便抓取,以最先抓取的東西來「判斷」其將來的「志趣」。

如最先抓取的是筆和書,則預示將來會有文才等等。

(3)婚禮:朝鮮族舊式婚禮中含有「奠雁禮」、「交拜禮」、「合巹禮」等古老的禮儀成分。

20世紀50年代以來,新式婚禮逐漸替代舊式婚禮。

在新式婚禮中,有宣讀結婚證書、新郎新娘交換禮物、相互敬禮或跪拜、新郎新娘向雙方父母跪拜、雙方家族代表講話等程序。

不管在新娘家、新郎家舉行的婚禮,還是在飯店舉行的婚禮,都少不了為新郎新娘擺設筵席,即新郎、新娘接受「大桌」。

這是來自舊式婚禮的傳統禮儀。

大桌上擺放各種食品,其中最顯眼而有特色的是嘴裡叼著紅色尖椒的一隻蒸熟的整公雞。

公雞象徵婚姻之喜,紅色尖椒象徵新郎新娘紅心相印,日子紅火,多子多福。

新郎飲罷伴郎斟的三杯酒,便要求把大桌上的食品每樣都揀出一點,以便敬獻給父母品嘗,此為「打奉送包」。

新郎的飯碗里埋入三個剝了皮的熟雞蛋,新郎只能吃半碗飯和一兩個雞蛋,剩下一半留給新娘吃。

(4)慶祝長壽禮儀:包括花甲宴、進甲宴、八甲宴、九甲宴及回婚禮。

花甲宴是為紀念60周歲生日而由其子女籌辦的賀宴,又稱還甲宴、回甲宴,頗為隆重。

進甲宴是過60周歲,進入新的甲子以後舉行的賀宴。

八甲宴、九甲宴是為80周歲、90周歲生日舉行的賀宴。

回婚禮是為紀念結婚60周年而舉行的賀禮。

不過,舉行回婚禮須具備三個條件:其一,時限為結婚60周年;其二,須是原配夫妻;其三,所生子女都健在,且無犯法服刑者。

朝鮮族的禁忌

在朝鮮族民間日常生活中曾有過很多禁忌,其中包括禁言、禁食、禁看、禁觸、禁顧等內容;把這些內容亦可分類為生育禁忌(含懷孕期禁忌和分娩前後禁忌)、婚姻禁忌、喪禮與祭禮禁忌、建房和搬遷禁忌、種田禁忌、信仰禁忌等等。

例如在生育禁忌中,孕婦禁用有豁口的瓢、碗飲水,孕婦忌吃雞肉,怕產後無奶汁。

在婚姻禁忌中,同一個祖宗傳下來的同姓男女之間不能婚配,此為「同姓同本不婚」;同一個祖宗傳下來的異姓男女之間不能通婚,此謂「異姓同本不婚」;不能與姑表親、姨表親通婚,此為「近親禁婚」;家有喪事,在一年內不能成婚,此謂「有喪禁婚」等。

在喪禮與祭禮禁忌中,泥鰍、鱔魚等沒有鱗的魚,因其形狀像龍,不能用作祭祀食品;在舉行神祭(三年以內的祭祀稱為魂祭,三年後的祭祀稱為神祭)時,湯菜里不能撒辣椒面;祭桌上不能擺狗肉;馬口魚不能上祭桌,因為馬口魚的下唇形同「山」字,山是神靈居住之地。

在建房和搬遷禁忌中,房屋正面要開闊,忌諱與山峰恰好相對;搬家時,要選擇吉日和普通日,避開凶日(農歷每月的7、17、27日為吉日,9、19、10、20日為普通日,其他為凶日)。

在種田禁忌中,大田播種日期分為伸日和縮日(農歷每月的1至5、11至15、21至25日為伸日,其他為縮日),選在伸日播種,莊稼長得好。

另外,在紅白喜事日,不殺狗等等。

朝鮮族的各種禁忌習俗,大部分已經廢棄,但有一些仍延續至今。

總之,朝鮮族人民在漫長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繼承與發揚自己優良的民俗傳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風俗習慣。

5、請寫出三個少數民族的名稱

羌族,土族,水族。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松潘、黑水等縣以及綿陽市的北川羌族自治縣,其餘散居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綿陽市的平武縣以及貴州省銅仁地區的江口縣和石阡縣。大多數羌族聚居於高山或半山地帶,少數分布在公路沿線各城鎮附近,與藏、漢、回等族人民雜居。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青海的民和、大通兩縣和甘肅的天祝藏族自治縣也比較集中,其餘的則散居在青海的樂都、門源、都蘭、烏蘭、貴德、共和、西寧和甘肅的卓尼、永登、肅南等地。

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龍江、都柳江上游地帶,貴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縣、荔波、獨山、都勻等縣市為主要居住區,黔東南的榕江、丹寨、雷山、從江、黎平等縣為主要散居區,此外在廣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環江、融水等縣市以及雲南省富源縣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5)八甲人風俗擴展資料

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密度與內地沿海漢族地區比較,差距懸殊。例如,少數民族聚居的西藏自治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僅1.8人。

兩個特點:

第一,小聚居和大雜居。少數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各省、自治區。內蒙古、新疆、西藏、廣西、寧夏5個自治區和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200多個民族鄉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在這些地區又都雜居著不少漢族,其比例也相當高。

第二,分布范圍廣,但主要集中於西部及邊疆地區。全國擁有56個民族的省區有11個,佔全國31個省區的35.5%。盡管少數民族分布范圍很廣,但其人口仍主要集中在西部及邊疆地區。我國陸地邊境線全長2萬多公里,絕大部分是少數民族地區。

6、關於未識別人群的習俗的討論

中國有六十一個未識別民族!
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的中國國民,其居民身份證上民族欄目會填上人群(未識別民族)的名稱。中國政府認定的民族名稱,本人有不同意見,經做思想工作仍堅持填寫自稱的,可在民族名稱後加註。如「納西族(摩梭)」、「苗族(革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已認定為少數民族,但尚未明確是單一少數民族或為某一少數民族成員的,可填寫「XX人」,如「僜人」。已定漢族(如穿青人)而本人有意見的,二代身份證可以註明:「穿青」、「穿青人」。
對於外國人加入中國籍的,如本人的民族名稱與中國已認定的某一民族名稱相同就填寫某一民族,如「朝鮮族」;如沒有相同民族的,本人是什麼民族就填寫什麼民族,但應在民族後加註「入籍」二字,如「烏克蘭(入籍)」。
1.艾努人 :歸為維吾爾族 ,大約10000人 , 說艾努語(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
2.克里雅人: 歸為維吾爾族 ,大約1300人 ,克里雅人據說是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後裔,另有一說是離群索居在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自然環境決定了克里雅人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的生活方式,至今依然保留著古樸純厚的民俗文化和較原始的生活方式。他們多數幾代同堂住在一起,家裡的老人是最受尊重的長輩,族人很少跟外人通婚,被稱為「沙漠中的原始部落」。
3.托茂人 :歸為回族 ,大約500人 ,分布在青海、新疆,有自己獨特的風俗,使用托茂語(一種混合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詞彙的蒙古語)。
4.古格人 : 歸為回族、藏族 ,大約5000人 , 分布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德欽、維西三縣、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古格人在文化上通過協調與調適,兼容並蓄藏等多民族文化的同時儼然保留回族文化特質,形成一支獨自一格的民族。
5.康家人 : 歸為回族 , 約500-600人 , 康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康家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東蒙古語支,生活方式混雜了回族、土族,因此現在康家人認為自己是一獨立民族,和周圍的民族不太一樣。
6.曼咪人 : 歸為布朗族 , 約1000人 , 曼咪人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而曼咪人的住房、服飾、宗教信仰、節日與傣族差不多,但民族被劃分成布朗族,現在曼咪人希望能成為一獨立民族。
7.昆格人 : 歸為布朗族 , 共338戶1656人 , 昆格人的習俗和一般布朗族不同,獨特的特日有龍列節、龍恩節。龍列節即打鐵節,時間在陽歷二月,過節時要殺牛、燒篝火、祭祖。
8八甲人 : 未識別民族 , 約1500人 , 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阿鎮。
9阿卡人: 歸為哈尼族 , 約6000人 , 阿克人分布在雲南省景洪市的景洪鎮、勐罕鎮、勐龍鎮,勐海縣的布朗山鄉,勐臘縣的勐侖鎮,共21個村。阿克人自稱「過克」,阿克是傣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奴隸」)。
10.老品人 : 未識別民族 , 52戶233人 , 老品人自稱「老品」,也稱「卡品」。老品人保留有自己的語言,如吃飯為「唐扎」,房屋為「擁」,能講流利的傣語。老品人住房為漢式平房。信仰獨特的原始宗教,有廟宇、無神像,每年全寨要舉行一次祭山神活動。
11.老緬人 : 歸為拉祜族 , 約4000人 , 老緬人和緬族無關,老緬人作為一個跨境族群, 分布在中國、泰國、緬甸、寮國四國的邊界區域。中國境內主要以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的老緬大寨和勐海縣勐遮鄉的老品寨為主要聚居地。
12.畢蘇人 : 瀾滄縣等地畢蘇人歸入拉祜族;勐海畢蘇人未識別 6000人
13.木佬人 : 歸為仫佬族 , 約3萬人 , 其語言木佬語屬於仡央語族,接近仡佬語,僅因他稱接近便被劃入仫佬族。分布在貴州省黔東南、黔南兩州北部的麻江、凱里、黃平、都勻、甕安、福泉等縣市。
14.菜族人 : 未識別民族 , 計32戶170人 , 自稱菜族人。
15.穿青人 : 歸為漢族 , 60多萬 , 中國西南地區的族群,民族問題含糊。
16.蔡家人 : 未識別民族 , 約4萬 , 中國西南地區的族群,民族問題含糊。
17.龍家人 : 歸為漢族、白族、布依族 , 約50多萬 , 中國西南地區的族群,民族問題含糊。
18.僜人 : 未識別民族 , 大約2000人 , 僜人現多住在西藏自治區南部近麥克馬洪線邊界附近。他們積極向中國政府申請重新識別,成為獨立民族,但因為中國結束民族識別政策以及該人群人數過少,計劃最終告敗。
19.里民人 : 歸為黎族 , 10萬人 , 這可能是中國民族認定史上最大的紕漏,貴州里民人被識別成黎族,但實際上和海南黎族並無實際關系。他們其實是穿青人的一部分。
20.誒人 : 歸為壯族 5000人 誒話是一種混合語。
21.標族人 : 歸為漢族 , 約8萬人 , 標話原本認定為是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由中原遷來的人講的語言,但後來認定是屬於壯侗語系侗水語支,和漢語無關。
22..茶洞人 : 大部份歸為漢族,有一部份歸為壯族 , 約2萬人 , 茶洞人分布在廣西臨桂縣茶洞鄉絕大部分村寨及相鄰的兩江鎮和永福縣龍江鄉部分村寨,茶洞話屬於侗水語支,現在民族問題含糊。
23..臨高人: 歸為漢族 , 約80萬人 , 使用臨高話,臨高話為壯侗語系一支,但官方把臨高人視為漢族,使民族問題含糊。
24.哥隆人 : 歸為漢族 , 約6萬人 , 哥隆人主要居住在海南島東方市北部昌化江下游南岸,集中新街、三家、四更三個鎮,哥隆話(村話??)是一種兼含漢語、苗語、黎語、越南語等成分的特殊語言,其風俗也與眾不同。
25.革家人 : 歸為苗族,黃平縣稱之為未識別民族 , 約6萬人 , 人群民族問題未明,他們仍積極請求政府承認為獨立民族。
26.東家人 : 歸為畲族 , 約5萬人 , 雖在1996年部份人劃成畲族,但是民族問題仍未明,他們仍積極請求政府承認為獨立民族。
27.西家人 : 歸為苗族 , 約1萬人 ,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凱里、都勻、麻江等縣市。
28.繞家人 : 歸為瑤族 , 約1萬人 ,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麻江、都勻兩縣。
29.布努人 : 歸為瑤族 , 約40萬人 , 布努語是自稱「布努」或「努」(意思是「人」)的民族所說的語言,目前民族劃分中的瑤族語言里除了勉語以外最大的語言,屬於苗瑤語系苗語支,不屬於瑤語支。有39萬人說這種語言,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西北部的山區。布努語可能和苗語川黔滇方言最接近。
30.阿儂人 : 歸為怒族 , 約500人 , 阿儂人的生活方式、語言(阿儂語)混合了怒族和獨龍族,並自成一格。
31.包瑙人 : 歸為瑤族 , 約3萬人 , 包瑙人說得包瑙話不屬於瑤語支。
32.格魯人 : 歸為藏族 , 約12萬人 , 說嘉絨語,分布在四川阿壩州的馬爾康、黑水、理縣、汶川、金、川、小金等縣,雅安地區的寶興縣,甘孜州的丹巴縣。使用嘉絨語的人口約11.69萬人。
33.顧羌人 : 歸為藏族 , 約6千人 , 說貴瓊語,分布在四川甘孜州康定縣的舍聯、時濟、前溪、麥笨、三合等鄉,瀘定縣的長征、烹壩、瀘橋鄉以及雅安地區寶興縣磽磧鄉的部分村寨。
34.茂族人 : 歸為藏族 , 約8千人 , 說扎壩語。分布在四川甘孜州道孚縣的亞卓鄉、紅頂鄉、仲尼鄉、扎拖鄉、下拖鄉和雅江縣的瓦多鄉、木絨鄉。
35..木雅人 : 歸為藏族 , 約1萬人 , 說木雅語,分布在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的朋布(phur bu)、沙德(gsar sde)、宜代(vjig rten)、六巴(klu pa)四個鄉和九龍縣的唐古鄉(thang gu)。由於木雅語的藏文名與西夏的名稱一樣,所以很多學者懷疑講木雅語的人可能是西夏人的後代。
36.白馬人(氐族人) : 歸為藏族 ,約1萬人 , 說白馬語,分布在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白馬河流域的木座、白馬等鄉村,和阿壩九寨溝縣下塘地區的屋角、馬家等鄉村松潘縣小河地區,以及甘肅省武都地區文縣的白馬峪河等地,有民族學家認為白馬人的祖先為氐人,在漢代被稱為白馬氐。
37..爾蘇人 : 歸為藏族 , 約2萬人 , 說爾蘇語,分布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寧等縣,有自己的語言和中國目前所發現的僅存的兩種圖畫文字之一;所用語言屬於羌語支(而不是藏語支),這語種與曾建立過西夏王國的黨項人同源。
38.納木依人 : 歸為藏族 , 約6千人 , 說納木依語,分布在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區,使用不同於藏語的納木依語。一般使用這種語言的居民被泛稱為「西番」,分布在冕寧、西昌、鹽源一帶的自稱為「納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龍一帶的自稱為「納木茲」。
39.爾龔人 : 歸為藏族 , 約4萬人 , 說爾龔語,主要是分布在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爐霍、色達,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金川、壤塘等縣。
40.卻域人 : 歸為藏族 , 約2萬人 , 說卻域語,主要是分布在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道孚、新龍、理塘等縣。
41.克木人 : 歸為布朗族 , 約2千人 , 居住在雲南省。
42.苦聰人 : 歸為拉祜族 , 苦聰語和拉祜語接近,同屬彝語支
43.拉基人 : 歸為彝族 , 約2千人 , 越南政府把拉基人劃分成單獨的民族;拉基語和仡佬語接近,同屬侗台語系仡央語族
44.土生葡人 : 歸為葡萄牙後裔居民(《澳門基本法》第42條) , 約4千人 , 是一個由多種族群混合而成的群體,難以分類。土生葡人在中國澳門特區通常為葡萄牙人或其人於東南亞各地的後裔與澳門當地的漢人結婚後生下來的人群。現時大多數人只在澳門及東南亞生活。中國澳門特區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確定為澳門少數族群,享有法律認證的政治權利;中國大陸把土生葡人定為未識別民族。土生葡人主要說葡萄牙語,一些人說中文;他們曾經創造過土生葡文,作為自己的語言。
45.莽人 : 歸為布朗族 , 1985年統計有82戶568人 , 居住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金平縣。
46.摩梭人 : 雲南歸納為納西族,四川歸納為蒙古族 , 約數萬人 , 中國唯一一個母系社會為主的人群,民族識別問題未明。部分摩梭人實行走婚制度,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曾經被「強迫」一夫一妻。
47.普標人 : 歸為彝族 , 300 人 , 越南政府把普標人劃分成單獨的民族;普標語屬侗台語系仡央語族。
48.撣族人 : 部分人被歸納為布依族或壯族,也有人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 與壯族及布依族同源,語言可互相溝通[可疑 – 討論]。人群分布在中緬邊境附近,通用緬甸語。緬甸的撣族為獨立民族。
49.載瓦人 : 被歸納為景頗族 , 約8萬人 , 使用載瓦語,緬甸政府把載瓦族劃分成單獨的民族,和景頗族做為區隔。
50.夏爾巴人 : 未確定族系 , 大約2千人 , 主要居住在尼泊爾境內,部分散居在中國西藏喜馬拉雅山山上,民族問題未明(一說是黨項後人)。通常以登山向導為生。
51.圖瓦人 : 歸為蒙古族 , 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阿勒泰喀納斯湖附近。圖瓦人現被歸為蒙古族的分支。
52.布里亞特人 : 歸為蒙古族 ,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和內蒙古附近。布里亞特人定為蒙古族。雖然他們認同自己是蒙古人,但是他們的文化與一般蒙古文化極為不同。
53.回輝人 : 歸為回族 , 約5000人 , 主要居住在海南三亞附近,原為東南亞穆斯林;語言為回輝話,屬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
54.盧人 : 歸為滿族,部份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 , 約8000餘人 , 分布在黔西、金沙、大方三縣交界處。
55..羿人 : 大部份仍申報為漢族,一些歸為仡佬族一支,也有人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 約300餘人 分布在貴州畢節普宜和陰底,四川古藺蠟盤溝等地。
56.土生猶太人 : 有部份被劃為回族,有部份被劃為未識別民族 傳統上被稱為「藍帽回回」,所以被劃為回族的一部份;但實際上,其民族組成與回族無關,盡管猶太人跟回族的組成部份阿拉伯人是兄弟民族。中國的猶太人散居於中國大陸各處,尤其是在黑龍江省和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連接的中俄邊境附近。
57.者來寨人 : 歸為漢族 , 400餘人 , 又名驪軒人,部分人長相偏向於歐洲人,居住在甘肅永昌縣境內的者來寨。
58.阿爾巴津人 : 北京、天津歸為滿族,黑龍江歸為漢族 約500餘人 為斯拉夫人、布里亞特人、卡爾梅克人、鄂溫克人、達斡爾人、滿人、蒙古人、漢人等民族的混血兒。信奉東正教。現已使用漢語。部分老人能使用俄羅斯語、教會斯拉夫語、蒙古語、滿語。主要居住在北京、天津、哈爾濱、海拉爾等地。
59.富裕柯爾克孜人(哈卡斯人) : 歸為柯爾克孜族 , 約1500人 , 官方定為柯爾克孜族,實際上是哈卡斯人。主要居住在黑龍江省富裕縣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五家子柯爾克孜族村、富裕牧場七家子村。使用黑龍江柯爾克孜語(哈卡斯語的一種方言)和衛拉特蒙古語。信奉薩滿教或藏傳佛教。
60.瓦鄉人 : 歸為苗族、漢族、土家族 , 約40萬餘人 , 居住在湖南省西部山區。有人認為宋祖英實際上也屬於這個民族。瓦鄉人有著不同於苗族人、漢族人和土家人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瓦鄉人的語言獨特,瓦鄉話與苗語並不接近,更加不屬於苗語。瓦鄉話也不屬於漢語的任何一個方言系統,既不屬湘語,也不屬湘西一帶流行的「客話」(西南官話的一種),語言學家至今仍把瓦鄉話單列。
61.遺華日僑(大和民族) : 可能歸為漢族 , 約4000人以上 , 於二戰後被日本軍隊遺棄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的日本人,以婦女和兒童人數最多,大部份都融入東北當地的漢人家庭內。

7、我國有多少民族跟多少族

中國目前有56個已識別民族。主體民族為漢族,其餘55個為少數民族。另外還有若干未識別民族。
中國共有56個民族,分別是:漢族和蒙古族、滿族、朝鮮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回族、東鄉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獨龍族、基諾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壯族、瑤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56個民族
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的中國國民,其居民身份證上民族欄目會填上人群(未識別民族)的名稱。中國政府認定的民族名稱,本人有不同意見,經做思想工作仍堅持填寫自稱的,可在民族名稱後加註。如「納西族(摩梭)」、「苗族(革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已認定為少數民族,但尚未明確是單一少數民族或為某一少數民族成員的,可填寫「XX人」,如「僜人」。已定漢族(如穿青人)而本人有意見的,二代身份證可以註明:「穿青」、「穿青人」。
對於外國人加入中國籍的,如本人的民族名稱與中國已認定的某一民族名稱相同就填寫某一民族,如「朝鮮族」;如沒有相同民族的,本人是什麼民族就填寫什麼民族,但應在民族後加註「入籍」二字,如「烏克蘭(入籍)」。
1.艾努人 :歸為維吾爾族 ,大約10000人 , 說艾努語(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
2.克里雅人: 歸為維吾爾族 ,大約1300人 ,克里雅人據說是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後裔,另有一說是離群索居在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自然環境決定了克里雅人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的生活方式,至今依然保留著古樸純厚的民俗文化和較原始的生活方式。他們多數幾代同堂住在一起,家裡的老人是最受尊重的長輩,族人很少跟外人通婚,被稱為「沙漠中的原始部落」。
3.托茂人 :歸為回族 ,大約500人 ,分布在青海、新疆,有自己獨特的風俗,使用托茂語(一種混合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詞彙的蒙古語)。
4.古格人 : 歸為回族、藏族 ,大約5000人 , 分布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德欽、維西三縣、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古格人在文化上通過協調與調適,兼容並蓄藏等多民族文化的同時儼然保留回族文化特質,形成一支獨自一格的民族。
5.康家人 : 歸為回族 , 約500-600人 , 康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康家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東蒙古語支,生活方式混雜了回族、土族,因此現在康家人認為自己是一獨立民族,和周圍的民族不太一樣。
6.曼咪人 : 歸為布朗族 , 約1000人 , 曼咪人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而曼咪人的住房、服飾、宗教信仰、節日與傣族差不多,但民族被劃分成布朗族,現在曼咪人希望能成為一獨立民族。
7.昆格人 : 歸為布朗族 , 共338戶1656人 , 昆格人的習俗和一般布朗族不同,獨特的特日有龍列節、龍恩節。龍列節即打鐵節,時間在陽歷二月,過節時要殺牛、燒篝火、祭祖。
8八甲人 : 未識別民族 , 約1500人 , 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阿鎮。
9阿卡人: 歸為哈尼族 , 約6000人 , 阿克人分布在雲南省景洪市的景洪鎮、勐罕鎮、勐龍鎮,勐海縣的布朗山鄉,勐臘縣的勐侖鎮,共21個村。阿克人自稱「過克」,阿克是傣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奴隸」)。
10.老品人 : 未識別民族 , 52戶233人 , 老品人自稱「老品」,也稱「卡品」。老品人保留有自己的語言,如吃飯為「唐扎」,房屋為「擁」,能講流利的傣語。老品人住房為漢式平房。信仰獨特的原始宗教,有廟宇、無神像,每年全寨要舉行一次祭山神活動。
11.老緬人 : 歸為拉祜族 , 約4000人 , 老緬人和緬族無關,老緬人作為一個跨境族群, 分布在中國、泰國、緬甸、寮國四國的邊界區域。中國境內主要以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的老緬大寨和勐海縣勐遮鄉的老品寨為主要聚居地。
12.畢蘇人 : 瀾滄縣等地畢蘇人歸入拉祜族;勐海畢蘇人未識別 6000人
13.木佬人 : 歸為仫佬族 , 約3萬人 , 其語言木佬語屬於仡央語族,接近仡佬語,僅因他稱接近便被劃入仫佬族。分布在貴州省黔東南、黔南兩州北部的麻江、凱里、黃平、都勻、甕安、福泉等縣市。
14.菜族人 : 未識別民族 , 計32戶170人 , 自稱菜族人。
15.穿青人 : 歸為漢族 , 60多萬 , 中國西南地區的族群,民族問題含糊。
16.蔡家人 : 未識別民族 , 約4萬 , 中國西南地區的族群,民族問題含糊。
17.龍家人 : 歸為漢族、白族、布依族 , 約50多萬 , 中國西南地區的族群,民族問題含糊。
18.僜人 : 未識別民族 , 大約2000人 , 僜人現多住在西藏自治區南部近麥克馬洪線邊界附近。他們積極向中國政府申請重新識別,成為獨立民族,但因為中國結束民族識別政策以及該人群人數過少,計劃最終告敗。
19.里民人 : 歸為黎族 , 10萬人 , 這可能是中國民族認定史上最大的紕漏,貴州里民人被識別成黎族,但實際上和海南黎族並無實際關系。他們其實是穿青人的一部分。
20.誒人 : 歸為壯族 5000人 誒話是一種混合語。
21.標族人 : 歸為漢族 , 約8萬人 , 標話原本認定為是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由中原遷來的人講的語言,但後來認定是屬於壯侗語系侗水語支,和漢語無關。
22..茶洞人 : 大部份歸為漢族,有一部份歸為壯族 , 約2萬人 , 茶洞人分布在廣西臨桂縣茶洞鄉絕大部分村寨及相鄰的兩江鎮和永福縣龍江鄉部分村寨,茶洞話屬於侗水語支,現在民族問題含糊。
23..臨高人: 歸為漢族 , 約80萬人 , 使用臨高話,臨高話為壯侗語系一支,但官方把臨高人視為漢族,使民族問題含糊。
24.哥隆人 : 歸為漢族 , 約6萬人 , 哥隆人主要居住在海南島東方市北部昌化江下游南岸,集中新街、三家、四更三個鎮,哥隆話(村話??)是一種兼含漢語、苗語、黎語、越南語等成分的特殊語言,其風俗也與眾不同。
25.革家人 : 歸為苗族,黃平縣稱之為未識別民族 , 約6萬人 , 人群民族問題未明,他們仍積極請求政府承認為獨立民族。
26.東家人 : 歸為畲族 , 約5萬人 , 雖在1996年部份人劃成畲族,但是民族問題仍未明,他們仍積極請求政府承認為獨立民族。
27.西家人 : 歸為苗族 , 約1萬人 ,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凱里、都勻、麻江等縣市。
28.繞家人 : 歸為瑤族 , 約1萬人 ,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麻江、都勻兩縣。
29.布努人 : 歸為瑤族 , 約40萬人 , 布努語是自稱「布努」或「努」(意思是「人」)的民族所說的語言,目前民族劃分中的瑤族語言里除了勉語以外最大的語言,屬於苗瑤語系苗語支,不屬於瑤語支。有39萬人說這種語言,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西北部的山區。布努語可能和苗語川黔滇方言最接近。
30.阿儂人 : 歸為怒族 , 約500人 , 阿儂人的生活方式、語言(阿儂語)混合了怒族和獨龍族,並自成一格。
31.包瑙人 : 歸為瑤族 , 約3萬人 , 包瑙人說得包瑙話不屬於瑤語支。
32.格魯人 : 歸為藏族 , 約12萬人 , 說嘉絨語,分布在四川阿壩州的馬爾康、黑水、理縣、汶川、金、川、小金等縣,雅安地區的寶興縣,甘孜州的丹巴縣。使用嘉絨語的人口約11.69萬人。
33.顧羌人 : 歸為藏族 , 約6千人 , 說貴瓊語,分布在四川甘孜州康定縣的舍聯、時濟、前溪、麥笨、三合等鄉,瀘定縣的長征、烹壩、瀘橋鄉以及雅安地區寶興縣磽磧鄉的部分村寨。
34.茂族人 : 歸為藏族 , 約8千人 , 說扎壩語。分布在四川甘孜州道孚縣的亞卓鄉、紅頂鄉、仲尼鄉、扎拖鄉、下拖鄉和雅江縣的瓦多鄉、木絨鄉。
35..木雅人 : 歸為藏族 , 約1萬人 , 說木雅語,分布在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的朋布(phur bu)、沙德(gsar sde)、宜代(vjig rten)、六巴(klu pa)四個鄉和九龍縣的唐古鄉(thang gu)。由於木雅語的藏文名與西夏的名稱一樣,所以很多學者懷疑講木雅語的人可能是西夏人的後代。
36.白馬人(氐族人) : 歸為藏族 ,約1萬人 , 說白馬語,分布在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白馬河流域的木座、白馬等鄉村,和阿壩九寨溝縣下塘地區的屋角、馬家等鄉村松潘縣小河地區,以及甘肅省武都地區文縣的白馬峪河等地,有民族學家認為白馬人的祖先為氐人,在漢代被稱為白馬氐。
37..爾蘇人 : 歸為藏族 , 約2萬人 , 說爾蘇語,分布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寧等縣,有自己的語言和中國目前所發現的僅存的兩種圖畫文字之一;所用語言屬於羌語支(而不是藏語支),這語種與曾建立過西夏王國的黨項人同源。
38.納木依人 : 歸為藏族 , 約6千人 , 說納木依語,分布在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區,使用不同於藏語的納木依語。一般使用這種語言的居民被泛稱為「西番」,分布在冕寧、西昌、鹽源一帶的自稱為「納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龍一帶的自稱為「納木茲」。
39.爾龔人 : 歸為藏族 , 約4萬人 , 說爾龔語,主要是分布在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爐霍、色達,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金川、壤塘等縣。
40.卻域人 : 歸為藏族 , 約2萬人 , 說卻域語,主要是分布在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道孚、新龍、理塘等縣。
41.克木人 : 歸為布朗族 , 約2千人 , 居住在雲南省。
42.苦聰人 : 歸為拉祜族 , 苦聰語和拉祜語接近,同屬彝語支
43.拉基人 : 歸為彝族 , 約2千人 , 越南政府把拉基人劃分成單獨的民族;拉基語和仡佬語接近,同屬侗台語系仡央語族
44.土生葡人 : 歸為葡萄牙後裔居民(《澳門基本法》第42條) , 約4千人 , 是一個由多種族群混合而成的群體,難以分類。土生葡人在中國澳門特區通常為葡萄牙人或其人於東南亞各地的後裔與澳門當地的漢人結婚後生下來的人群。現時大多數人只在澳門及東南亞生活。中國澳門特區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確定為澳門少數族群,享有法律認證的政治權利;中國大陸把土生葡人定為未識別民族。土生葡人主要說葡萄牙語,一些人說中文;他們曾經創造過土生葡文,作為自己的語言。
45.莽人 : 歸為布朗族 , 1985年統計有82戶568人 , 居住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金平縣。
46.摩梭人 : 雲南歸納為納西族,四川歸納為蒙古族 , 約數萬人 , 中國唯一一個母系社會為主的人群,民族識別問題未明。部分摩梭人實行走婚制度,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曾經被「強迫」一夫一妻。
47.普標人 : 歸為彝族 , 300 人 , 越南政府把普標人劃分成單獨的民族;普標語屬侗台語系仡央語族。
48.撣族人 : 部分人被歸納為布依族或壯族,也有人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 與壯族及布依族同源,語言可互相溝通[可疑 – 討論]。人群分布在中緬邊境附近,通用緬甸語。緬甸的撣族為獨立民族。
49.載瓦人 : 被歸納為景頗族 , 約8萬人 , 使用載瓦語,緬甸政府把載瓦族劃分成單獨的民族,和景頗族做為區隔。
50.夏爾巴人 : 未確定族系 , 大約2千人 , 主要居住在尼泊爾境內,部分散居在中國西藏喜馬拉雅山山上,民族問題未明(一說是黨項後人)。通常以登山向導為生。
51.圖瓦人 : 歸為蒙古族 , 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阿勒泰喀納斯湖附近。圖瓦人現被歸為蒙古族的分支。
52.布里亞特人 : 歸為蒙古族 ,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和內蒙古附近。布里亞特人定為蒙古族。雖然他們認同自己是蒙古人,但是他們的文化與一般蒙古文化極為不同。
53.回輝人 : 歸為回族 , 約5000人 , 主要居住在海南三亞附近,原為東南亞穆斯林;語言為回輝話,屬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
54.盧人 : 歸為滿族,部份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 , 約8000餘人 , 分布在黔西、金沙、大方三縣交界處。
55..羿人 : 大部份仍申報為漢族,一些歸為仡佬族一支,也有人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 約300餘人 分布在貴州畢節普宜和陰底,四川古藺蠟盤溝等地。
56.土生猶太人 : 有部份被劃為回族,有部份被劃為未識別民族 傳統上被稱為「藍帽回回」,所以被劃為回族的一部份;但實際上,其民族組成與回族無關,盡管猶太人跟回族的組成部份阿拉伯人是兄弟民族。中國的猶太人散居於中國大陸各處,尤其是在黑龍江省和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連接的中俄邊境附近。
57.者來寨人 : 歸為漢族 , 400餘人 , 又名驪軒人,部分人長相偏向於歐洲人,居住在甘肅永昌縣境內的者來寨。
58.阿爾巴津人 : 北京、天津歸為滿族,黑龍江歸為漢族 約500餘人 為斯拉夫人、布里亞特人、卡爾梅克人、鄂溫克人、達斡爾人、滿人、蒙古人、漢人等民族的混血兒。信奉東正教。現已使用漢語。部分老人能使用俄羅斯語、教會斯拉夫語、蒙古語、滿語。主要居住在北京、天津、哈爾濱、海拉爾等地。
59.富裕柯爾克孜人(哈卡斯人) : 歸為柯爾克孜族 , 約1500人 , 官方定為柯爾克孜族,實際上是哈卡斯人。主要居住在黑龍江省富裕縣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五家子柯爾克孜族村、富裕牧場七家子村。使用黑龍江柯爾克孜語(哈卡斯語的一種方言)和衛拉特蒙古語。信奉薩滿教或藏傳佛教。
60.瓦鄉人 : 歸為苗族、漢族、土家族 , 約40萬餘人 , 居住在湖南省西部山區。有人認為宋祖英實際上也屬於這個民族。瓦鄉人有著不同於苗族人、漢族人和土家人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瓦鄉人的語言獨特,瓦鄉話與苗語並不接近,更加不屬於苗語。瓦鄉話也不屬於漢語的任何一個方言系統,既不屬湘語,也不屬湘西一帶流行的「客話」(西南官話的一種),語言學家至今仍把瓦鄉話單列。
61.遺華日僑(大和民族) : 可能歸為漢族 , 約4000人以上 , 於二戰後被日本軍隊遺棄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的日本人,以婦女和兒童人數最多,大部份都融入東北當地的漢人家庭內。

8、五十六個民族以外的名族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在全國陸續出現的民族單位名稱就有400多個,其中雲南一省就達260多個。眾多的待識別的不同族稱,歸納起來基本上可劃分為兩大類:一是要弄清待識別的民族共同體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二是在少數民族內確定究竟是單一民族,還是某一民族的一部分。經過幾十年的民族識別,1979年確認了第56個民族——基諾族,這就是中國56個民族說法的來歷。
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之內的所有中國公民是不是只有「56個兄弟民族」呢?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數據顯示,我國大陸人口總數為1242612226人,其中漢族1137386112人,佔91.53%,55個已經確認的少數民族共104490795人,佔8.41%,此外還有未識別的民族人口734438人,外國人加入中國籍941人,二者相加佔0.06%。 中國境內未識別的和外國人加入中國籍的民族人口,他們當然是中華民族的成員。除外國人加入中國籍的難以劃為某個民族外,這些未識別民族也基本上認為自己不同於已經識別的民族,而是單一的民族共同體,政府也就將他們很難合並到已經識別的56個民族當中。這些族群主要有:
1、八甲人。
有人認為八甲人遷徙自緬甸,應屬哈尼族一支,但未能證實。八甲人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勐阿鎮勐康村委會的上、下納懂、曼倒,納京村委會的2組、6組、7組、8組,賀建村委會的6組、7組、8組,少部份散居在機關單位,共有人口1106人。八甲人自稱「八甲」。
八甲人有自己的語言,與傣語比較接近,能與傣族相互交流。八甲人的住房為漢式平房,過去有自己的服飾,婦女包包頭,穿對襟連身裙,後圍圍裙。男子穿對襟衣,頭頂上結發結。現婦女還保留著自己的民族服飾,但只在過年過節或結婚時穿,平時穿漢裝,男子則已改穿漢裝。
八甲人信仰原始宗教,建有小廟,逢年過節要到廟里殺雞獻祖。八甲人死後行土葬,正常死亡者葬入公共墓地。八甲人的姓氏有捧、刀、李、羅、馬等。八甲人過火把節、春節、七月半。
2、克木人。
亞洲中南半島民族。主要分布在寮國、越南和泰國。屬蒙古人種南亞類型。克木人無文字,有自己的語言,與布朗語、佤語、崩龍語以及柬埔寨的高棉語關系密切,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多住山坡,村寨稀疏。長期過著游耕生活,以玉米、薯類和豆類為主食。克木人主要從事旱地農業。過去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種。婦女已會用自己種的棉花紡織。男女衣飾穿戴和傣族相同;男子耳垂上留有大孔,可見原來戴過沉重的耳環。使用克木語,屬孟高棉語族。
我國的克木人集中分布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灑鎮和勐臘縣勐臘鎮、勐捧鎮等地的熱帶雨林中,解放前,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向奴隸社會過渡階段。上世紀70年代,克木人開始走出山林,來到河谷平壩邊緣定居。目前雲南省約有克木人738戶3291人。
3、菜族人。
主要分布在貴州山區一帶。統計的有32戶,170人。通用漢語。
4、億人。
也稱米什米人,自稱「達讓」或「格曼」,按藏語俗稱「億巴」。在舊西藏,「億人」備受歧視,被蔑稱為「猴子」、「野人」,意思就是「不開化的人」。 全世界的「億族」,有2萬多人,大部份居住在印度及鄰接小國家。中國的「億人」有1400多人,主要居住在川藏線「318」在線的「然烏鎮」往南靠近中印邊境地區,在海拔1000多米的森林裡面。
「億人」沒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語言,叫「億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5、格魯人。
說嘉絨語,分布在四川阿壩州的馬爾康、黑水、理縣、汶川、金、川、小金等縣,雅安地區的寶興縣,甘孜州的丹巴縣。使用嘉絨語的人口約11.69萬人。
6、顧羌人。
說貴瓊語,分布在四川甘孜州康定縣的舍聯、時濟、前溪、麥笨、三合等鄉,瀘定縣的長征、烹壩、瀘橋鄉以及雅安地區寶興縣磽磧鄉的部分村寨,人口約6千人。 行進在陳塘途中的夏爾巴背夫。
7、夏爾巴人。
又稱:雪巴人、謝爾巴人。人口約15萬人,散居在尼泊爾、中國、印度和不丹等國邊境喜瑪拉雅山脈兩側,主要居住在尼泊爾境內,中國西藏境內有約1200人,主要生活在定結縣陳塘鎮和聶拉木縣樟木鎮。夏爾巴人有自己的語言,夏爾巴語屬藏語群,但無文字,書面使用藏語。
8、茂族人。
說扎貝語。分布在四川甘孜州道孚縣的亞卓鄉、紅頂鄉、仲尼鄉、扎拖鄉、下拖鄉和雅江縣的瓦多鄉、木絨鄉,人口約8千人。
9、莽人。
莽人是一個跨國民族,主要分布在越南、寮國和中國。莽人有自己的語言,莽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支,沒有文字。莽族在越南是官方認定的54個民族之一,人口為2,663(1999年)。中國的莽人集中居住在雲南金平縣勐拉的南課新寨、平河中寨、下寨、雷公打牛四個村子的高山箐林地帶,目前僅有681人。2009年4月經國家民委批准歸族為布朗族。
10、土生葡人。
歸為葡萄牙後裔居民(《澳門基本法》第42條)是一個由多種族群混合而成的群體,難以分類。土生葡人在中國澳門特區通常為葡萄牙人或其人於東南亞各地的後裔與澳門當地的漢人結婚後生下來的人群。現時大多數人只在澳門及東南亞生活。中國澳門特區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確定為澳門少數族群,享有法律認證的政治權利;中國大陸把土生葡人定為未識別民族。土生葡人主要說葡萄牙語,一些人說中文;他們曾經創造過土生葡文,作為自己的語言。
11、艾努人。
歸為維吾爾族,說艾努語。維吾爾群眾稱他們為「阿布達里人」。(阿布達里一詞在《維吾爾語詳解辭典》中為「卡蘭達爾,乞丐,要飯的」。)比較集中在疏勒縣罕艾里克鎮帕依那甫村(現謝依赫勒村)、和田市肖爾巴克鄉和尼村和洛浦縣布亞鄉塔米格勒村,總人口為7704人(2004年元月)。據說在全疆范圍內的人口有1萬人左右。
12、穿青人。
又稱川青人。主要分布在貴州省西部的畢節、安順、六盤水市、黔西南、黔南五個地、州、市所屬大方、黔西、織金、威寧、納雍等20多個縣,第五次人口普查自報填寫穿青人族稱的人數約67萬人,其中半數以上聚居在織金、納雍兩縣,每縣均超過20萬人。
國家民委對於穿青人的身份認證一直不明確,根據《貴州省民族事務委員會、貴州省公安廳(黔族(政)發字第(1996)19號)文件》現定為「穿青人」。
13、革家人。
歸為苗族,革家人現人口約5萬,主要集中分布在貴州的黃平、凱里、關嶺三個地區,其中又以黃平的重興鄉、凱里的龍場鎮最為集中。區。
革家人沒有文字,自稱是上古傳說中的射日英雄羿的後代。中央電視台的《探索.發現》欄目曾在2003年作過一次專題節目介紹革家人,較為詳細的介紹了革家的起源、歷史發展以及民俗風情,革家人遂開始為世人所關注。於是革家人開始積極請求政府承認為獨立民族。
14、苦聰人。
歸為拉祜族,居住在雲南省邊睡的哀牢山、無量山一帶海拔1800米的山區,人口約4萬。《新唐書》記載的「鍋挫蠻」,就是源於古代氏羌部落的苦聰人。清代前後,又稱苦聰人為「郭搓」,「古宗」等。苦聰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山峻嶺中,對亞熱帶森林中各種動、植物的識別和利用有許多獨到的經驗知識。目前苦聰人正積極申請識別成為獨立民族。
15、摩梭人。
雲南歸為納西族,四川歸為蒙古族。中國唯一一個母系社會為主的人群,人口約6萬人。「走婚」是摩梭人中一種歷史悠久的兩性關系結合方式。 圖瓦人射箭比賽。
16、圖瓦人。
歸為蒙古族。現代圖瓦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約20萬人),居住在蒙古的約3.1萬人。中國的圖瓦人約2400人,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阿勒泰喀納斯湖附近。
17、布里亞特人。
歸為蒙古族。布里亞特人總人口約43.6萬,現主要分布在俄羅斯、蒙古國和中國的一些地方。其中,俄羅斯有42萬多人,蒙古國有4萬多人,中國有近8000人。俄羅斯境內的布里亞特人主要分布在俄羅斯聯邦的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是俄羅斯少數民族,中國的布里亞特人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和內蒙古附近。
18、西家人。
歸為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帶。現有750戶左右,人口有三千多人。西家人不認同自己是苗族,當外人問他是哪個民族的時候,他們會說是西家人。目前他們積極向中國政府申請識別成為獨立民族。
19、羿人。
有人口約300餘人,生活在赤水河兩岸川黔交界地帶(四川省敘永縣赤水鎮、古藺縣納盤溝和貴州省畢節縣普宜和陰底一帶)。史料把羿人稱為「羿子」和「白玀玀羿子」;羿人自稱「gau」(告),苗族稱他們「qie」,當地漢族叫他們「羿子」。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現已失傳。
20、猶太人。
有部份被劃為回族,有部份被劃為未識別民族,傳統上被稱為「藍帽回回」。中國的猶太人散居於中國大陸各處,尤其是在黑龍江省和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連接的中俄邊境附近。
21、者來寨人。
歸為漢族。居住在甘肅永昌縣境內的者來寨。者來寨的村民們講漢語,族系也為漢族,共有400多人,其中200多人有歐洲人的相貌特徵。經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進行的DNA分析,認為這里的村民們確實有歐洲人血統。蘭州大學生命科學院謝小冬博士研究組在者來寨大規模採集血測試,證明生活在這里的很多人是「羅馬人後裔」。
22、內恕
其中察隅縣中國實際控制區內有1391人(2006年),其餘的主體部分生活在麥克馬洪線以南。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
23、畢蘇人。
分布在中國、泰國、緬甸、寮國四國的邊界地區。總人數將近1萬,其中中國境內5000多人。中國境內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縣、勐海縣和西盟縣等地。瀾滄等地的畢蘇人經過識別,已於1990年歸入拉祜族,勐海的畢蘇人則尚未確定族屬。有自己的語言,畢蘇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彝語群。
24、拉基人。
歸為壯族、彝族。也被稱為獺僰人,是史書上所記載的「僰人」的後代。拉基族是越南官方認定的53個少數民族之一,越南共有拉基族10,765人(1990年)。中國境內有1600多拉基人,主要生活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及麻栗坡縣(馬關縣內的拉基人歸為壯族,麻栗坡縣的拉基人歸為彝族)。拉基人有自己的語言,拉基語屬於壯侗語系仡央語族。
25、高山族。
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據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我國大陸地區高山族總人口為0.45萬人。高山族主要聚居在我國台灣,2001年,台灣高山族人口突破40萬人(41.5萬人)。1947年4月台灣當局把「高山族」改為「山地同胞」(簡稱「山胞」),1994年8月台灣當局改稱「山胞」為「原住民」,截止2007年台灣當局正式承認把原住民劃分為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原來的曹族更名)、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等13族。

9、福建泉州晉江的喪葬風俗是怎樣的

棺木抬到,孝男到門前跪泣迎接。有人為屍體沐浴穿戴裝殮入棺,這樣職業的人泉州晉江稱為「雕虎」。孝男等以新水桶至附近井中汲水,回時任繩子拖地,水放在一碗置於烘爐燒,為屍體洗浴之用。余水傾倒階前,這樣叫「上水」。

死者裝扮畢,扶起坐於廳中交椅上,由道士或僧人作法,祭餚定額十二碗,名叫「辭生。死者足踏裝有穀物金錢之斗,由道士或僧人幫其拿一些准備好的錢散發給子孫,名為「散手尾錢」。所擇時刻已到,屍體裝入棺內,納以石灰碎紙(泉名「紙腳」),如夫妻尚存其一,則草席須刈留一半。

裝殮停當,蓋上棺蓋,釘上木錠。孝男等隨後將死者生前所用之葯瓶葯爐草席碗筷等物揀送至室外曠地,從前各鋪均有定址,不能越界。近改在自家門前燒毀,名叫「送草」。

送草之後要停柩於自家廳上。停柩的棺木必須加漆,漆之厚薄,視停放時間之久暫及喪家之經濟力量而異。

停柩一段時候,諸事准備就緒,便擇日發喪開吊,做功德為亡魂超度。先期印發「訃貼」遍告諸親友。出葬前數日再度「捧飯」。布置靈堂,先把糊好之「紙厝」安放廳中,貼上死人名位,由道(僧)作法,名曰「安龕」。

親友接到訃貼,視其交情及資力,有以現款為賻,有以輓聯,有以布帛貼字,亦有以冥鏹為賻的,豐儉不一。唯花圈則民國以後始用,舊式的不用花圈。發喪之日至公吊之前,親友陸續前往弔唁者,謂之「問喪」。功德已畢,焚燒紙厝,翌日出葬。  

出葬行列有親友應酬之各種物品,如喪軸多者必抬喪軸而行,又有化妝各種戲服,在出葬行列中邊歌邊舞,自數陣至數十陣,沿路觀眾如雲,爭看熱鬧。交遊廣闊之大戶,當靈棺經過時,有交情的人家於自家門口排香案,舉行路祭,孝男要叩謝並送其紅布一塊。

(9)八甲人風俗擴展資料

泉州晉江服喪事宜:

人死之後,親屬戴孝,頭冠白巾,泉州名為「頭白」。身穿孝服,沒有做功德的以白布為之,做功德的外加麻服,所以做功德也稱為「變服」。

孝男足穿草鞋,女則就布鞋加縫白布或青布,兒媳鞋後加紅布。外親如外孫的「頭白」多一塊紅布,通常不戴在頭上,足穿便鞋。腰間孝男纏麻帶,其他為寧麻帶。孝男百日內不剃發。

泉州人死後三年系首尾計算,屆時除服從吉,門貼新紅聯,俗稱「貼三年聯」。每月初一及十五,早上敬湯茶飯菜,孝眷哭祭,稱為「孝初一十五」。未除服前新年不貼紅聯,或貼水紅色或綠色者,其辭句亦與春聯異,作哀傷之詞,如「望雲思親」之類。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