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節曰風俗
1、古人節假日始於唐朝 古人節假日是怎麼安排的
隋唐時期節假日流行「遠游」「登高」
《千金月令》:「必以餚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游賞」
唐朝是中國古代的鼎盛時期,節假日最多,其中農歷二月一日的「中和節」、三月三日的「上巳節」,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合稱「三令節」。到李適(德宗)當皇帝時,乾脆將「三令節」定為法定節假日。
重陽節屬於秋季節假日,唐朝人最流行的休閑方式,一是遠游,二是登高。每逢重陽節,百官休沐,皇帝賜宴曲江池,人們紛紛佩茱萸,登高遊玩,或聚會宴享,觀賞菊花。現代流行的重陽節登高、賞菊風俗,都是唐朝人玩出來的。
唐孫思邈在《千金月令》中記載:「重陽之日,必以餚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 登高眺遠之風在唐代最盛,但這並不是唐朝才有的假日現象,只是到唐朝時內容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健身、遊玩等娛樂活動成為主題,漢魏時以避惡為目的的登高概念被淡化。
古代的節假日休閑方式隨著節令和時序的變換也有所不同,唐人秋天熱衷於遠游登高,到了春天也喜歡戶外運動。不論是文人學士,還是婦女兒童,都喜歡郊遊踏青。敦煌寫本《節候賞物》記載,皇帝會賜給臣僚 「假花、龍球鏤、子推餅、鞭、鞦韆、氣毯、餳粥、餅餒」。從這一記錄中可以知道,唐朝人的假日生活很豐富,除了飲食,戶外運動是一定少不了的。其中的「鞭」、「鞦韆」、「氣毯」,代表了唐朝流行的三種節假日戶外休閑方式。
2、求!唐代所有節日習俗
唐代長安,幾乎每個月都有與一定的節日、時令相關的活動。這些活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尚,民間習俗,也表明了古代人民濃烈的生活情趣和道德觀念。唐代詩人運用他們的生花妙筆,在許多詩章中對此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
燈節
相傳這個節日最早是在開春為了求得蠶絲豐收而於此日祭祀「地神」的。後來因漢代人迷信「太乙天神」,從正月十五日黃昏開始,通夜在燈火中祭祀,因而逐漸形成了這天夜裡張燈的習俗。古代把正月十五日的燈節稱為「上元節」(與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相對應),又稱為「元宵節」。近代風俗要在這天夜裡吃湯圓,故湯圓又稱「元宵」。
唐代長安實行宵禁,夜禁鼓一響,便禁止出行,「六街鼓歇行人絕,九衢茫茫空有月」,「犯夜」要受處罰。唯獨到上元節,皇帝特許開禁三天,稱為「放夜」。這三天大街小巷燈火通宵達旦,全城競相奔走,熱鬧非常。「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崔液《上元夜》);「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李商隱《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歡》)。當時有一種製作「燈輪」或「燈樹」的風尚,如唐睿宗時期的一個元宵節,就曾在長安宮城外架起一座高二十丈的燈輪,上纏彩色絲綢,點飾金玉,懸掛五萬盞燈。一些皇親貴戚也趁此時競相誇富斗奇,製作大型「燈樹」。蘇味道詩中的「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描述的就是「燈樹」。在展覽花燈的同時還有歌舞表演,在皇宮內,則是由宮女們表演大型歌舞「千門開鎖萬戶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寒食和清明
寒食節在冬至後第一百零五天或第一百零六天,屆時全國禁止舉火,只能冷食事先做好的飯菜,故名寒食。寒食禁火的風俗周代即有,民間盛傳此禁專為介之推而設。介之推不受晉文公之賞而隱於綿山,文公尋不著,便放火燒山以圖逼其出,不料介之推竟抱樹不出而被焚。以後於介之推死之日便禁火寒食,逐漸成為全國風氣。
唐代寒食日有嚴格的禁火令,違者受罰,這一天「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寒食過後,宮內小兒便在殿前鑽榆柳木取火,先得火者賞絹三匹、碗一口,然後派人將新火傳送給各大臣,以示皇恩。韓 的《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寫的即是此景。寒食日的傳統食品有麥芽糖(餳)伴大麥粥、杏仁酪、棗面餅(之推蒸餅)、雞蛋。「雞球餳粥屢開宴」。講究的人家還在雞蛋上刻繪圖畫。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與寒食為同一天或後一天,後人由紀念介之推而推及他人,遂成為全國性的掃墓祭祖節日。
寒食、清明期間,唐長安盛行打鞦韆、打球和拔河等體育活動。打鞦韆據說是為了預防寒食日冷餐傷身。這是春日最受婦女們歡迎的活動。鞦韆本名「千秋」,原取「千秋萬歲」,祝人長壽的意思,明代陳卧子詩曰:「禁苑起山名萬歲,復宮新戲號千秋」。王建有《鞦韆詞》,細致地刻劃了打鞦韆的動人情景:
長長絲帶紫復碧,裊裊橫枝高百尺。
少年兒女重鞦韆,盤巾織帶分兩邊。
身輕裙薄易生力,雙手向空如鳥翼。
下來立地重系衣,復畏斜風高不得。
傍人送上哪足貴,終賭明 斗自起。
回回若與高樹齊,頭上寶釵從墮地。
眼前爭勝難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這些姑娘們不顧一切往高處盪,人都與百尺高的樹梢平了;抖落了頭釵,仍不在意。只是下來以後,往上一看,才覺害怕。
相傳宮內在寒食日宮女也玩鞦韆,玄宗稱其為「半仙之戲」,大約宮女們盪上盪下,綵帶飄風,婉如仙女。
打球有兩種,一是步打,即蹴鞠;另一是馬球,又名波羅球。王建詩中有「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寒食內人常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韋庄的詩說:「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都寫的是宮女們於寒食、清明日賜球並得賞錢的情況。
馬球曾經為唐代最盛行的運動項目之一。寒食節皇帝往往專門賜給臣子們貼彩之球,以供戲樂。張籍詩雲:「廊下御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唐代有好幾個皇帝是馬球好手。據《封氏聞見記》中,中宗時,以李隆基為首的皇家馬球隊曾大敗吐蕃隊。關於馬球運動,張祜在《觀泗洲李常侍打球》詩中作了精彩的描述:
日出樹煙紅,開場畫鼓雄。
驟騎案上日,輕撥蹬前風。
斗轉時乘勢,旁捎乍迸空。
等來低背手,爭得旋分鬃。
遠射門斜入,深排馬迥通。
遙知三殿下,長恨出征東。
除打球,長安人也經常在這一時期舉行拔河比賽。相傳唐中宗曾於清明日讓大臣們在梨園球場拔河。張說曾在《奉和聖制觀拔河俗戲應制》詩中,記錄了唐代長安盛行這一運動的情況:
今歲好拖鉤,橫街敞御樓。
長繩系日住,貫索挽河流。
鬥力頻催鼓,爭都更上籌。
春來百種戲,天意在宜秋。
唐代寒食、清明時節,長安還盛行斗雞,杜淹在《詠寒食斗雞應秦王教》中細致地描述了斗雞場面:
寒食東郊道,揚韝競出籠。
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風。
顧敵知心勇,先鳴覺氣雄。
長翹頻掃陣,利爪屢通中。
飛毛遍綠野,灑血漬芳叢。
雖然百戰勝,會自不論功。
這種風俗在唐代相續不斷。武則天時韋承慶在《寒食應制》中也有「鶯啼正隱葉,雞斗始開籠」之句。斗雞風在玄宗時最盛。
三月三
我國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上巳節」後定在三月三日。人們都於此日到水邊去洗滌污濁,舉行「消災除邪」儀式,同時相聚游樂。人們還往往於此日邀朋集友會於環曲水流旁,置杯於上游,任其飄下,停於誰前,誰就取飲,稱為「流觴」。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寫於永和九年三月三日,記上巳節流觴吟詠之景。
唐代的三月三,主要是一個以春遊為中心內容,持續時間較長的節令。當時人們最喜歡去的地方,首先是曲江池及其附近的杏園一帶。
三月三日,皇帝往往在曲江池宴會群臣,貴婦們則鬥富誇奇,杜甫的《麗人行》淋漓盡致地描述了這種盛況。普通士女則有斗花的風氣,以致「好花皆折盡,明日恐無春」。
上巳前後踏青也別有情趣,杜牧《長安雜題長句》詩曰:「祥雲輝映漢宮紫,春光綉畫秦川明。草妒佳人鈿朵色,風回公子玉銜聲。」有時下雨,也擋不住郊遊的人。唐彥廉《上巳日寄韓公》雲:「上巳接寒食,鶯花寥落晨。微微潑火雨,草草踏青人。」
唐代還曾特許宮女們於上巳日在興慶宮內大同殿前與家人相會。這天有成千上萬的人來探親,有的宮女家人沒來探望,她從早到晚在人群中尋找,呼喚,直到「放風」結束,只得傷心地「涕泣而入」。
上巳後不久,就是牡丹盛開的季節,春遊活動也形成新的高潮,「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三條九陌花時節,萬戶千車看牡丹」。
在這期間,新考中的進士也有許多活動,如去杏園舉行「探花宴」,去雁塔題名,去曲江游樂等等,他們的活動,使長安春日遊玩的氣氛更加濃厚。
端午
端午節在農歷五月五日,本名「端五節」,又有「端陽」、「重五」、「重午」等不同名稱。這是全國性的節日。逢節當天,人們最普遍的食品是「粽子」。《風土記》中記載,古代的棕子除粘米外,還要粟、棗等配料。唐代長安人則常吃一種「百索粽子」,皇宮中還往往於此日趕制許多粉團粽子,讓人們用小角弓去射,射中就吃。
相傳曲原投江後,曾有許多船隻前往打撈,因而南方於端午節有競龍舟的風氣。
唐代長安人於此日身佩五色織帶,稱為「長命縷」,「五色縷」,「續命縷」。權德輿曾於此日得到皇家賞賜的綵帶,有詩雲:「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
端午日人們還飲菖蒲酒,懸掛艾草,意在驅蟲去邪。飲菖蒲酒還有保平安的含意,殷堯藩有詩曰:「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唐代制鏡工匠有一個獨特習俗,是五月五日午時在揚州的長江中心的船上鑄造銅鏡,專門進貢皇上,稱「天子鏡」。白居易在《百煉鏡》中說:
江心波上舟中鑄,五月五日日午時。
瓊粉金膏磨瑩已,化為一片秋潭水。
鏡成將獻蓬萊宮,揚州長史手自封。
人間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飛天龍。
七夕
七夕原為傳說中牛郎織女的相會日,「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渡來。」以後七夕也逐漸成為民間的重要節日,人們於此日「家人競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權德輿《七夕》)織女是神話中的織紡能手,因而唐代七夕節,婦女在當院設置穿針台,擺上果品,向織女「乞巧」。夜裡若有蜘蛛(被稱為「喜子」)張網於穿針台上,則認為大吉。「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劉言史《七夕歌》)皇宮中也有此風俗,「每年宮里穿針夜,敕賜諸親乞巧樓。」(五建《宮詞》)
在七夕夜的月光下,用彩絲線穿七孔針,成了婦女們大顯身手的機會,林傑《乞巧》詩雲: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唐宮中特製一種「七孔金鈿針」,供宮女們乞巧使用。
重陽節
「九」諧音「久」,古人重視「久」,故於重九日有慶祝風氣,「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重陽節的具體風俗習慣,源於東漢。據《續齊諧記》載,後漢時汝南人桓景聽方士費長房說,九月九日將有大災降於其家,宜率家人佩茱萸,外出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以後遂成風氣。
九月秋高氣爽,宜登高望遠,范燈有詩雲:「憶長安,九月時,登高望見昆池,上苑初開露菊,芳林正獻霜梨。」
茱萸香氣濃烈,能驅蟲,除濕,逐風邪,治寒熱,利五臟,消積食,故被認為能「去邪氣」。插戴茱萸是普遍的風氣,王維有一首名作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外菊花酒是節日不可缺少的飲料。
除夕和元旦
除夕之前,人們盡量往家趕,以求與親人團聚。除夕夜全家團聚歡宴,喝驅寒去濕的花椒酒,即把花椒放於盤中,飲酒時撮一點放入杯中。宴後全家人圍坐火盆到天明,稱為「守歲」。杜甫有詩雲:「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董思恭詩雲:「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儲光羲詩曰:「闔門守初夜,燎火到清晨。」寫的就是歡宴和守歲的情景。
除夕還有一種驅除瘟疫的迷信儀式,稱為「儺」(nuó,音若挪)或「大儺」。這是從遠古傳下來的活動。《論語》中有「鄉人儺」的記載。唐人於此日選男童,戴可怖的面具,著紅黑衣褲,擊鼓舞蹈以驅鬼。領舞者稱「方相氏」,伴舞者稱「 子」,另有執事十二人。唐詩中的「儺聲方去疫」(姚合),「更為鄉儺羨小兒」(徐鉉),即說的是這類活動。唐皇家此日則要舉行規模盛大的「大儺」儀式,人數達五百多人。沈 期有詩雲:「殿上燈人爭烈火,宮中 子亂驅妖」。王建更有詳細的描寫:「金吾除夜進儺名,畫褲朱衣四隊行。院院燒燈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第二天一早,便是新年了。首先高興的是兒童,「燎火委虛燼,兒童炫綵衣」(劉禹錫)。爆竹也是不可少的,「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來鵠)。
唐代還沒有貼春聯的習俗,而往往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個名字,掛於門首,稱為「仙木」或「桃符」。傳說神荼、郁壘乃兄弟,「性能執鬼」,居桃樹下。五代時,後蜀孟昶於桃符上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據說這是第一副春聯。以後「桃符」成為春聯的別名。
唐人春節要吃「五辛盤」又叫「春盤」,乃是由五種有辛辣氣味的蔬菜拼成,以發散五臟中的陳氣。此外還有膠牙餳,柏葉酒,屠蘇酒也是傳統的食品和飲料。白居易詩雲:「歲盞後推藍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唐代風俗,長者後飲,最後飲者稱「藍尾」。
元日過後,唐長安人開始走訪親友,互相邀宴,稱為「傳座」。「鏘鏘華駟客,門館賀新正」(李郢),一派熱鬧氣氛。
元旦之後不久就是「立春」,此日吃春盤,也舉行拔河比賽,相傳可促成秋季的豐收。李隆基詩雲:「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觀拔河俗》)。
立春日唐人還有佩戴綵綢剪成的燕子和在門上貼短語的習俗,稱為「宜春字」。詩人則寫詩貼門楣。韋庄有詩記此事「殷勤為作宜春曲,題向花箋貼綉楣」(《立春》)。
3、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簡單)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據說,屈原投
汨羅江
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
米團
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4、隋唐人的日常生活之節日淺談
隋唐時期,春節達到了歷史上的第一個巔峰,有了現代過年的輪框,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比現在還要隆重。
唐朝人的春節文化雖然是繼承了遠古的習俗,又在經過了漢代、魏晉南北朝的基礎上有了更大的發展。除了燃放爆竹,祭祀先祖這些傳統之外,唐朝時就要求要灑掃自家庭院迎接新年,而且開始施行過年放假制度。
除了放假之外,跟現在一樣市場也要停市休業,貼換上一年辟邪的桃符。和現代一樣家門口也也要張燈結綵,晚上大家集聚一堂把酒言歡等。
由於有了《假寧令》可以放假,所以最早的春節春運也開始了。許多出門在外的唐朝人也和春運大軍里的人們一樣從自己所在的地方急急忙忙的往家裡面趕,好能在大年三十里能和自己家人一團團圓圓的過個大年。
在唐朝的時候過年流行相互送賀卡,就跟現在我們流行用手機相互發流行語一樣。人們相互之間都會製作一些新年賀卡送人,在當時被稱為"拜年帖"。題上祝賀的言語然後贈與親朋好友以表示自己的心意。小小的賀卡被賦予濃濃的情誼,在那個封建年代也會顯得尤為可貴。
5、唐朝在中秋節的時候都有什麼樣的習俗?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漢代文獻,而中秋節卻在唐初時,才基本被定型,成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日。
唐太宗在位期間,出現了「中秋節」一詞。《唐書·太宗記》中有「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的記載。
由此可見,此時已經開始有了節日的雛形。
唐朝這個極富浪漫情懷的朝代,不僅將中秋定節,還為中秋鍍上了無數的文藝色彩。
唐朝對文化創作的自由與浪漫,也造就了瑰麗迷人的中秋節。
這種或婉約、或豪放的懷月之情,從當時大唐的中秋習俗之中,便可窺見一二。
祭月中秋節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們慶祝秋收,感謝神明,祈禱來年的慶典活動。
所以即便發展到唐代時,人們心中仍然敬畏神明,祭月儀式是不可忽視的。
「日者,陽之主」,「月者,陰之宗也」。
在古人的概念里,日月所象徵的正是陰陽兩極,只有陰陽平衡,才是一切的起點。
《禮記·祭義》中記載:「日出於東,月出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
古人也非常重視祭祀日月的活動,所以祭祀日月的儀式,都會格外盛大,要讓神明看到人們的誠意。
故而,從春秋時期開始,皇室就一直傳承著祭月的禮儀活動。
《史記·封禪書》還記載:「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豬祭月。
北魏、隋唐直至明清,歷代都沿用秋分祭月禮儀。皇室在祭壇開設祭月儀式,誦讀祭月祝文,結束後於皇宮擺宴,宴請、賞賜文武百官。
民間的祭月活動則沒有皇室那麼聲勢浩大,就是在家擺擺供桌,放上供品,拜謝神明的饋贈。
權貴之家會舉辦的華美精緻一些,但是絕對不能有逾越的行為,因為古代是非常講究等級制度。
隨著祭月活動,便引出下一個習俗——月餅。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唯物主義至上,但很多人並不知道月餅的雙重身份。
月餅不僅僅是節日的特色美食,月餅最重要的身份是——祭品。是供奉給月神吃的供品。
所以,古人吃月餅是有講究的。在月神「饗」後,等祭月儀式結束,祭月的人們才可以「餕」。
古人的理解是,月神享用了供品後,會把神的祝福和靈氣留在月餅上。所以祭月者分食祭月供品,就可以得到月神的賜福與保佑。
就像我們很多人小時候隨著父親上山祭祖,祭祖完畢後,我們也會吃這些供品,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唐朝雖然有吃月餅的習俗,但當時還沒有「月餅」這種叫法。最開始,都管這種中秋節吃的帶餡小餅叫「胡餅」、「小餅」、「月團」。
關於月餅名稱的演變,是由於以下的傳說構成。
唐朝時期,中國的文化高度發展。隨著萬國來朝的盛景,唐代的長安城匯聚著各族人民,甚至還有就近的從屬國和嚮往盛唐的外國人。
唐太宗時,李靖出征突厥凱旋而歸,太宗為了慶祝,犒賞李靖,便在宮中大擺宴席。
除了宴請文武大臣,還宴請了不少外族人,藉此機會宣揚大唐國威。
這時,有吐魯番的商人,為了應景獻上了胡餅。太宗大悅,指著天上的圓月道,「應將胡餅邀蟾蜍」,隨後將月餅賞賜給群臣品嘗。
後來到了玄宗年間,唐玄宗與楊貴妃正在賞月吃胡餅,玄宗覺得胡餅這個名字不好聽,也不應景。
貴妃看著天上的那輪圓月,便說道不如就叫「月餅」吧?
再後來,根據《洛中見聞》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當日,將紅綾系好的月餅,賞賜給了新科進士。
月餅不僅深受皇室的喜愛,當時民間還有很多的糕點鋪。
月餅的口味,也在皇室御廚和民間大廚的精心鑽研下,變得越來越多樣。
神似圓月的月餅,就此成了眾人喜愛的節日美食。美味的月餅第二個作用,就是搭配著美酒鮮果,供人們觀月賞玩。
從魏晉時期流傳下來的賞月之舉,在唐朝更加「發揚光大」。文人墨客齊聚,品酒斗詩,懷月作詞,抒發心中的所思所想。
同時,看著月夜這如夢似幻的場景,思念家人,思念友人。在這些才華橫溢的詩人筆下,涌現了無數關於賞月寄情的詩句。
查看全唐詩,唐朝的八月十五賞月詩共111首,出自65個詩人之手。
有單純歌頌明月美好的,有描繪月夜景色的,也有藉此抒發思鄉、思故人之情的,還有感嘆中秋盛景的。
6、端午節在不同朝代的起源及發展歷史
先秦時期
朱宣咸中國畫《端陽佳節》先秦時,南北風俗各異,但是五月五日作為一個「節日」已各有所側重。
戰國時代,人們已把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大戴禮》雲:「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
秦代
到秦代之後,由於國家統一,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端午節就在南北風俗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但是,就現文獻記載來看,兩漢時的端午風俗還主要是避惡。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爭頻繁,人們飽嘗戰亂之苦,所以最重視的端午習俗莫過於「辟兵繒」了。用五色絲染練製成日月、星辰、鳥獸之形狀,上刺文綉、金縷,即叫辟兵繒,也沿襲漢代名稱為長命縷或續命縷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端午節從風俗形式上都繼承了前朝。但是,從性質上講,原來有特定意義的節日風俗活動,到此大多演變為節日娛樂活動。「惡日」已不惡,逢凶化吉,充滿了節日的歡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 唐代民間端午風俗活動形式也類似前代。像《酉陽雜俎》就記載:「北方婦人,五日進五時圖、五時花,施之帳上。是日又進長命縷,宛轉繩結,皆為人像帶之。」長命縷,只是製作上有所不同,用絲縷結成人形,更有裝飾性。五時圖則是五毒蛇、蝠、蜍、蜥蜴之類,是五毒圖之前身,此俗一直影響到明清時期。午時花則是石榴花,五月正是榴花吐艷之時。唐代角黍粽子也花樣翻新。《文昌雜錄》記載:「唐時五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粽。」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詩中就有「穴枕通靈氣,長絲繽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百索粽」還是唐代皇帝賞賜臣下的食品。
唐代端午龍舟競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時期,經濟繁榮,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在節日娛樂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風氣,另一方面對民間的一些風俗活動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競渡之風尤為鼎盛。
宋代
宋代以後,端午節許多風俗有了新變化。漢魏時以朱索、桃印施於門戶,止惡氣驅瘟避邪,而宋代卻講究貼天師符。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雲:「端午,都人畫天師像以賣。」還有合泥作張天師,以艾為頭,以蒜為拳,置於門戶上。 宋代,漢族端午節俗也被遼、金兩國吸收。如《遼史·禮志》就記載遼國重午朝儀,皇帝要系長壽彩縷才升坐。對南北臣僚也要各賜壽縷。而金國除吸收一些漢族風俗外,在端午節還有拜天之禮、射柳之俗及擊鞠娛樂活動。《金史·世宗本紀》就記載:大定三年(西元一二六四年)重午,金世宗「幸廣樂園射柳,勝者賜物有差,復御常武殿,賜宴擊鞠,自是歲以為常。」《金史·禮志》對此俗有詳細敘述。金俗重午、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日行拜天之禮,築台拜天。重五拜天之後,插柳球場,射者要以尊卑為序。射柳完畢要打馬球。
明清時期
到了明代,端午節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風俗。明永樂年間禁宮中就有剪柳之戲,剪柳即射柳,北方人還有將鵓鴣鳥藏在葫蘆,懸於柳枝,彎弓射之。如果射中葫蘆中,鵓鴣就飛出來,以此來定勝負。這種民間比賽也是常在端五日舉行,考其淵源,正是遼金遺俗。
明代把端午又稱「女兒節」。《帝京景物略》雲:「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不僅節日名稱有異宋代,而且民間風俗也有變化。來自民間的許多夏令保健活動,也摻雜在這個節日習俗中。例如在五月五日正午前,人們要群入天壇去避毒,過了正午才出來。在端午節還講究捉蝦蟆取蟾蜍,其方法是用針刺破蟾眉,將蟾蜍汁擠出。蟾蜍是一種珍貴的中葯,可拔毒、消熱、消腫,治療疔毒惡疽有奇效。以菖蒲漬酒飲用避惡氣,用艾葉插門固為前代之遺俗。明代新出現的風俗是用雄黃塗耳鼻,認為這樣可以避蟲毒
明清時期,端午風俗活動形式變化雖不大,但是規模卻愈來愈盛行。尤其南方龍舟競渡,成為轟動一時的盛舉。據《武陵競渡略》記載,龍舟競渡已不限於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劃船賭賽,十八日送標」。還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標者」。競渡規模歷時經月。對此事「或官府先禁後馳,民情先鼓後罷也。」
宋代就出現的端午貼天師符風俗,到明清時更為流行。不但有天師符,還有「五雷符」、「紙符」、「五毒符」、「五瑞符」等。
清代端午極力打扮小女兒,已出嫁之女也可回家歸寧,稱之「女兒節」。
近現代
2006年5月20日,端午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正式將端午節列為國家法定假日,規定農歷端午當日放假1天。
2009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9月30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審議並批准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中國「端午節」名列其中。這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7、隋唐建立的節假日歲時文化
唐代長安,幾乎每個月都有與一定的節日、時令相關的活動。這些活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尚,民間習俗,也表明了古代人民濃烈的生活情趣和道德觀念。唐代詩人運用他們的生花妙筆,在許多詩章中對此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
1、燈節
相傳這個節日最早是在開春為了求得蠶絲豐收而於此日祭祀「地神」的。後來因漢代人迷信「太乙天神」,從正月十五日黃昏開始,通夜在燈火中祭祀,因而逐漸形成了這天夜裡張燈的習俗。古代把正月十五日的燈節稱為「上元節」(與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相對應),又稱為「元宵節」。近代風俗要在這天夜裡吃湯圓,故湯圓又稱「元宵」。
唐代長安實行宵禁,夜禁鼓一響,便禁止出行,「六街鼓歇行人絕,九衢茫茫空有月」,「犯夜」要受處罰。唯獨到上元節,皇帝特許開禁三天,稱為「放夜」。這三天大街小巷燈火通宵達旦,全城競相奔走,熱鬧非常。「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崔液《上元夜》);「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李商隱《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歡》)。當時有一種製作「燈輪」或「燈樹」的風尚,如唐睿宗時期的一個元宵節,就曾在長安宮城外架起一座高二十丈的燈輪,上纏彩色絲綢,點飾金玉,懸掛五萬盞燈。一些皇親貴戚也趁此時競相誇富斗奇,製作大型「燈樹」。蘇味道詩中的「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描述的就是「燈樹」。在展覽花燈的同時還有歌舞表演,在皇宮內,則是由宮女們表演大型歌舞「千門開鎖萬戶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2、寒食和清明
寒食節在冬至後第一百零五天或第一百零六天,屆時全國禁止舉火,只能冷食事先做好的飯菜,故名寒食。寒食禁火的風俗周代即有,民間盛傳此禁專為介之推而設。介之推不受晉文公之賞而隱於綿山,文公尋不著,便放火燒山以圖逼其出,不料介之推竟抱樹不出而被焚。以後於介之推死之日便禁火寒食,逐漸成為全國風氣。
唐代寒食日有嚴格的禁火令,違者受罰,這一天「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寒食過後,宮內小兒便在殿前鑽榆柳木取火,先得火者賞絹三匹、碗一口,然後派人將新火傳送給各大臣,以示皇恩。韓 的《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寫的即是此景。寒食日的傳統食品有麥芽糖(餳)伴大麥粥、杏仁酪、棗面餅(之推蒸餅)、雞蛋。「雞球餳粥屢開宴」。講究的人家還在雞蛋上刻繪圖畫。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與寒食為同一天或後一天,後人由紀念介之推而推及他人,遂成為全國性的掃墓祭祖節日。
寒食、清明期間,唐長安盛行打鞦韆、打球和拔河等體育活動。打鞦韆據說是為了預防寒食日冷餐傷身。這是春日最受婦女們歡迎的活動。鞦韆本名「千秋」,原取「千秋萬歲」,祝人長壽的意思,明代陳卧子詩曰:「禁苑起山名萬歲,復宮新戲號千秋」。王建有《鞦韆詞》,細致地刻劃了打鞦韆的動人情景:
長長絲帶紫復碧,裊裊橫枝高百尺。
少年兒女重鞦韆,盤巾織帶分兩邊。
身輕裙薄易生力,雙手向空如鳥翼。
下來立地重系衣,復畏斜風高不得。
傍人送上哪足貴,終賭明 斗自起。
回回若與高樹齊,頭上寶釵從墮地。
眼前爭勝難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這些姑娘們不顧一切往高處盪,人都與百尺高的樹梢平了;抖落了頭釵,仍不在意。只是下來以後,往上一看,才覺害怕。
相傳宮內在寒食日宮女也玩鞦韆,玄宗稱其為「半仙之戲」,大約宮女們盪上盪下,綵帶飄風,婉如仙女。
打球有兩種,一是步打,即蹴鞠;另一是馬球,又名波羅球。王建詩中有「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寒食內人常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韋庄的詩說:「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都寫的是宮女們於寒食、清明日賜球並得賞錢的情況。
馬球曾經為唐代最盛行的運動項目之一。寒食節皇帝往往專門賜給臣子們貼彩之球,以供戲樂。張籍詩雲:「廊下御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唐代有好幾個皇帝是馬球好手。據《封氏聞見記》中,中宗時,以李隆基為首的皇家馬球隊曾大敗吐蕃隊。關於馬球運動,張祜在《觀泗洲李常侍打球》詩中作了精彩的描述:
日出樹煙紅,開場畫鼓雄。
驟騎案上日,輕撥蹬前風。
斗轉時乘勢,旁捎乍迸空。
等來低背手,爭得旋分鬃。
遠射門斜入,深排馬迥通。
遙知三殿下,長恨出征東。
除打球,長安人也經常在這一時期舉行拔河比賽。相傳唐中宗曾於清明日讓大臣們在梨園球場拔河。張說曾在《奉和聖制觀拔河俗戲應制》詩中,記錄了唐代長安盛行這一運動的情況:
今歲好拖鉤,橫街敞御樓。
長繩系日住,貫索挽河流。
鬥力頻催鼓,爭都更上籌。
春來百種戲,天意在宜秋。
唐代寒食、清明時節,長安還盛行斗雞,杜淹在《詠寒食斗雞應秦王教》中細致地描述了斗雞場面:
寒食東郊道,揚韝競出籠。
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風。
顧敵知心勇,先鳴覺氣雄。
長翹頻掃陣,利爪屢通中。
飛毛遍綠野,灑血漬芳叢。
雖然百戰勝,會自不論功。
這種風俗在唐代相續不斷。武則天時韋承慶在《寒食應制》中也有「鶯啼正隱葉,雞斗始開籠」之句。斗雞風在玄宗時最盛。
3、三月三
我國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上巳節」後定在三月三日。人們都於此日到水邊去洗滌污濁,舉行「消災除邪」儀式,同時相聚游樂。人們還往往於此日邀朋集友會於環曲水流旁,置杯於上游,任其飄下,停於誰前,誰就取飲,稱為「流觴」。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寫於永和九年三月三日,記上巳節流觴吟詠之景。
唐代的三月三,主要是一個以春遊為中心內容,持續時間較長的節令。當時人們最喜歡去的地方,首先是曲江池及其附近的杏園一帶。
三月三日,皇帝往往在曲江池宴會群臣,貴婦們則鬥富誇奇,杜甫的《麗人行》淋漓盡致地描述了這種盛況。普通士女則有斗花的風氣,以致「好花皆折盡,明日恐無春」。
上巳前後踏青也別有情趣,杜牧《長安雜題長句》詩曰:「祥雲輝映漢宮紫,春光綉畫秦川明。草妒佳人鈿朵色,風回公子玉銜聲。」有時下雨,也擋不住郊遊的人。唐彥廉《上巳日寄韓公》雲:「上巳接寒食,鶯花寥落晨。微微潑火雨,草草踏青人。」
唐代還曾特許宮女們於上巳日在興慶宮內大同殿前與家人相會。這天有成千上萬的人來探親,有的宮女家人沒來探望,她從早到晚在人群中尋找,呼喚,直到「放風」結束,只得傷心地「涕泣而入」。
上巳後不久,就是牡丹盛開的季節,春遊活動也形成新的高潮,「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三條九陌花時節,萬戶千車看牡丹」。
在這期間,新考中的進士也有許多活動,如去杏園舉行「探花宴」,去雁塔題名,去曲江游樂等等,他們的活動,使長安春日遊玩的氣氛更加濃厚。
4、端午
端午節在農歷五月五日,本名「端五節」,又有「端陽」、「重五」、「重午」等不同名稱。這是全國性的節日。逢節當天,人們最普遍的食品是「粽子」。《風土記》中記載,古代的棕子除粘米外,還要粟、棗等配料。唐代長安人則常吃一種「百索粽子」,皇宮中還往往於此日趕制許多粉團粽子,讓人們用小角弓去射,射中就吃。
相傳曲原投江後,曾有許多船隻前往打撈,因而南方於端午節有競龍舟的風氣。
唐代長安人於此日身佩五色織帶,稱為「長命縷」,「五色縷」,「續命縷」。權德輿曾於此日得到皇家賞賜的綵帶,有詩雲:「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
端午日人們還飲菖蒲酒,懸掛艾草,意在驅蟲去邪。飲菖蒲酒還有保平安的含意,殷堯藩有詩曰:「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唐代制鏡工匠有一個獨特習俗,是五月五日午時在揚州的長江中心的船上鑄造銅鏡,專門進貢皇上,稱「天子鏡」。白居易在《百煉鏡》中說:
江心波上舟中鑄,五月五日日午時。
瓊粉金膏磨瑩已,化為一片秋潭水。
鏡成將獻蓬萊宮,揚州長史手自封。
人間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飛天龍。
5、七夕
七夕原為傳說中牛郎織女的相會日,「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渡來。」以後七夕也逐漸成為民間的重要節日,人們於此日「家人競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權德輿《七夕》)織女是神話中的織紡能手,因而唐代七夕節,婦女在當院設置穿針台,擺上果品,向織女「乞巧」。夜裡若有蜘蛛(被稱為「喜子」)張網於穿針台上,則認為大吉。「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劉言史《七夕歌》)皇宮中也有此風俗,「每年宮里穿針夜,敕賜諸親乞巧樓。」(五建《宮詞》)
在七夕夜的月光下,用彩絲線穿七孔針,成了婦女們大顯身手的機會,林傑《乞巧》詩雲: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唐宮中特製一種「七孔金鈿針」,供宮女們乞巧使用。
6、重陽節
「九」諧音「久」,古人重視「久」,故於重九日有慶祝風氣,「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重陽節的具體風俗習慣,源於東漢。據《續齊諧記》載,後漢時汝南人桓景聽方士費長房說,九月九日將有大災降於其家,宜率家人佩茱萸,外出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以後遂成風氣。
九月秋高氣爽,宜登高望遠,范燈有詩雲:「憶長安,九月時,登高望見昆池,上苑初開露菊,芳林正獻霜梨。」
茱萸香氣濃烈,能驅蟲,除濕,逐風邪,治寒熱,利五臟,消積食,故被認為能「去邪氣」。插戴茱萸是普遍的風氣,王維有一首名作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外菊花酒是節日不可缺少的飲料。
7、除夕和元旦
除夕之前,人們盡量往家趕,以求與親人團聚。除夕夜全家團聚歡宴,喝驅寒去濕的花椒酒,即把花椒放於盤中,飲酒時撮一點放入杯中。宴後全家人圍坐火盆到天明,稱為「守歲」。杜甫有詩雲:「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董思恭詩雲:「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儲光羲詩曰:「闔門守初夜,燎火到清晨。」寫的就是歡宴和守歲的情景。
除夕還有一種驅除瘟疫的迷信儀式,稱為「儺」(nuó,音若挪)或「大儺」。這是從遠古傳下來的活動。《論語》中有「鄉人儺」的記載。唐人於此日選男童,戴可怖的面具,著紅黑衣褲,擊鼓舞蹈以驅鬼。領舞者稱「方相氏」,伴舞者稱「 子」,另有執事十二人。唐詩中的「儺聲方去疫」(姚合),「更為鄉儺羨小兒」(徐鉉),即說的是這類活動。唐皇家此日則要舉行規模盛大的「大儺」儀式,人數達五百多人。沈 期有詩雲:「殿上燈人爭烈火,宮中 子亂驅妖」。王建更有詳細的描寫:「金吾除夜進儺名,畫褲朱衣四隊行。院院燒燈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第二天一早,便是新年了。首先高興的是兒童,「燎火委虛燼,兒童炫綵衣」(劉禹錫)。爆竹也是不可少的,「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來鵠)。
唐代還沒有貼春聯的習俗,而往往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個名字,掛於門首,稱為「仙木」或「桃符」。傳說神荼、郁壘乃兄弟,「性能執鬼」,居桃樹下。五代時,後蜀孟昶於桃符上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據說這是第一副春聯。以後「桃符」成為春聯的別名。
唐人春節要吃「五辛盤」又叫「春盤」,乃是由五種有辛辣氣味的蔬菜拼成,以發散五臟中的陳氣。此外還有膠牙餳,柏葉酒,屠蘇酒也是傳統的食品和飲料。白居易詩雲:「歲盞後推藍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唐代風俗,長者後飲,最後飲者稱「藍尾」。
元日過後,唐長安人開始走訪親友,互相邀宴,稱為「傳座」。「鏘鏘華駟客,門館賀新正」(李郢),一派熱鬧氣氛。
元旦之後不久就是「立春」,此日吃春盤,也舉行拔河比賽,相傳可促成秋季的豐收。李隆基詩雲:「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觀拔河俗》)。
立春日唐人還有佩戴綵綢剪成的燕子和在門上貼短語的習俗,稱為「宜春字」。詩人則寫詩貼門楣。韋庄有詩記此事「殷勤為作宜春曲,題向花箋貼綉楣」(《立春》)。
8、端午節習俗。
一、賽龍舟
端午節的來歷,有好幾種說法,我們最熟悉的一種,就是紀念屈原。
傳說五月初五這天,屈原跳進汨羅江後,當地的老百姓聞訊後,大家就馬上劃船過來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也沒發現屈原的屍體。那天恰逢下雨,湖上的小船就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邊。當其他人知道這件事情後,也都冒雨前來,爭相劃船到洞庭湖上來。
為了寄託大家對屈原的哀思,此後就逐漸發展為龍舟競賽。
二、吃粽子
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就是粽子。吃粽子的傳說,和賽龍舟一樣,都是為了紀念屈原。
傳說屈原於五月初五日投汨羅江後,被水中蛟龍所困,人們哀憫同情屈原,每到這一天的時候,就將五色絲的粽子投入江中,以驅趕蛟龍。後來,粽子便成了最受人們歡迎的端午節食品。
三、懸掛鍾馗像
在江淮地區,每到端午節,都有家家懸掛鍾馗像的習俗,用以鎮宅驅邪。
四、掛艾草、菖蒲、榕枝,祈求平安
在端午節期間,民間還有在門口掛艾草、菖蒲、榕枝的習俗。
艾草大家都很熟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草葯,針灸里的灸法,就是以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位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把它插在門口,也可以使身體健康;菖蒲,被老百姓視為百陽之氣,插在門口上,可以避邪;門口掛榕枝的寓意是使身體矯健,百病不生。
還有的地方是掛石榴、胡蒜、山丹,都是寄託人們對平安、健康的美好願望。
9、隋朝有寒食節食醴酪的習俗嗎?
隋朝有寒食節食醴酪的習俗。
寒食節食醴酪的習俗起於西晉,西晉陸翙《鄴中記》記載:「寒食三日作醴酪」(寒食節那三天做醴酪),一直到隋唐時,都還是寒食節的主要食品。
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歷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醴酪是一種以麥芽糖調制的杏仁麥粥。
10、唐朝都有哪些節日?
唐朝的節日,一般是值得慶賀或者是值得紀念的日子,主要分為誕節和節日。
誕節,簡單的說就是過生日,隋唐以前,很少慶賀生日的活動,隋文唐宗皆在自己誕日懷父母生育之恩,並不為自己慶賀生辰。唐玄宗開元十七年八月五日誕日,正式設立誕節——千秋節,也稱天長節(這一招被倭國學了去)。全國在誕節時休假一天到三天,盛宴以慶祝,大赦天下,賦詩作樂,大賜臣僚。各地貢獻貢品以為祝賀。誕日之時,也廣度僧道,暫停屠宰及宣判大辟罪,以示皇恩浩盪。唐代佛道盛行,佛誕和老子誕也作為節日,四月八日為官方佛誕節日,二月十五日為官方老子誕節日。全國放假一天慶祝。
節日:唐朝的節日,大致有官方規定和民間傳統節日,大致有:
1、元旦
元旦是每年的最初一天,即正月一日,又稱為元日、正日、元正等,頗受唐人重視。在唐代,除夕之夜與元旦之晨是連袂齊過的,形成了「守歲」的習俗,即人們從除夕之夜一直歡樂到元旦天明,通霄達旦,徹夜不停。此時,千家萬戶合家團聚,大設酒席,同時進行歌舞娛樂,還焚燒紙錢,祭祀祖先,並燃放爆竹,辟鬼去邪。當時燃放爆竹是將干竹子放在火上爆燒,使之清脆作響,故亦稱為爆竿。正月初一,為一年之始,是日天子坐早朝受朝賀,臣僚百官著禮服入朝,朝賀天子。外官都要拜表入賀。民間對元旦也很重視,正月初一,燃放爆竹驅邪,沿用漢時習俗,相聚飲酒慶賀,請客喜宴,用桃符以辟惡。
2、人日
正月初七,唐庭常在人日宴會群臣以賞雪,賞賜彩絹,使其賦詩助興。人日,唐時盛行剪綵,有剪綵為花、樹、為雞等,栩栩如生,若人日恰兼立春,則剪雙彩。唐人也習慣於此日登高、出遊。
3、上元
唐時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上、中、下三元。逢三元時,禁屠宰漁獵。
上元(後世稱為元宵節)放燈、觀燈也別具特色。因上元之夜以觀燈為主,故亦稱為燈節。唐制,日落坊門關閉,禁止人行。若逢正月十五日前後三晚,不閉坊門,可外出燃燈、觀燈。上元之夜以京師長安最為精彩,各種彩燈爭奇斗艷,觀燈的人們傾城而出,前呼後擁,人聲鼎沸,場面熱烈。玄宗時為宣揚其太平盛世,特改上元節為三個晚上,從正月十四夜起,一連三夜狂歡不止。上元節時,還舉行大量歌舞活動,以踏歌為盛,人們成群結隊,手挽著手,踏地為節,邊歌邊舞,歡樂熱鬧的氣氛,使人如醉似痴。唐人曰:「新正月圓夜,尤重看燈時。」京城以外,其它大城市入杭州、沙洲、江陵、襄陽等地也同樣有慶祝活動。
上元佳節,白天上演歌舞戲劇,准備精美祭品,祈求來年好收成。
4、中和
中和節在二月一日,《武林舊事》載「二月一日謂之中和節,唐人最重」唐德宗貞元五年詔:「自今宜以二月一日為中和節,以代正月晦日,備三令節數,內外有司,給假一日。」
中和節日,京城之百官進獻農書,司農獻糧種。禁屠一日。皇帝與臣僚會宴,宴會奏破陣樂及九部樂,還演出特製中和樂舞。至晚方散。中央傳令下屬各級官員,分別舉行宴會慶祝。
5、社日
社日,由漢至唐,皆有祭祀。通常以立春和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和秋社。開元十八年,令:「天下州府春、秋二時及釋奠,停牲牢,唯用酒脯,永為常式。」
6、寒食、清明
冬至後一百零五日為寒食節,禁火三日,只能吃冷食,故又稱「冷節」。寒食節後兩日為清明。由於前後緊連,唐人常將兩個節日合在一起過。唐人重寒食。《唐六典◎假寧令》載:「寒食通清明(休假)四日」。
節日里除冷食外,上墳掃墓已成風俗,掃墓歸來,要戴柳簪發,謂「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 寒食掃墓,不得作樂。寒食清明節,盛行各種文娛體育活動,如斗雞,斗狗,雜技等等。唐人常常外出踏青郊遊野餐,放風箏。
7、上巳節
三月三日為唐朝三令節之一,官府撥款,讓百官追賞為樂。皇帝照例賜宴曲江亭,以歌舞昇平。人們除了修禊,主要是尋春郊遊,進行「踏青」活動。修禊是人們在節日里紛紛來到江渚池沼的水邊,以春水洗滌污垢,以除病去疾,驅邪避怪,並戲水嬉戲,遊玩取樂。踏青是人們相攜來至郊外,尋春賞花,宴飲會友,或促膝談心,或清歌吟唱,盡情地欣賞大自然的明媚春光。逢三月三日,長安人於此日出城,以致於全城沸騰,熱鬧非凡。杜甫德《麗人行》曰:「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8、端午
唐代,每個月的第五日都可稱為端午。但是,以端午為節日,記載最多的還是五月初五。端午節亦稱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節日里,人們除吃粽子、飲雄黃酒、系彩絲、掛香囊外,還舉行龍舟競渡表演和鬥百草活動。龍舟競渡尤盛於南方水鄉,比賽時水上萬舟齊發,水浪翻騰,舟子奮力劃船,觀眾齊聲吶喊,聲振天地,精彩熱烈。鬥百草是比賽誰的花草種類多、品種奇。端午為唐官方節日,朝廷依照慣例舉行宴會,並有大量賞賜。
9、七夕
夏歷七月七日為七夕節,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七夕之夜,人們擺設花果酒脯之類的祭品,輕奏琴弦,對天乞祈。《開元天寶遺事》載:「陳瓜果酒飯,以祀牛女二星。」「動清商之典,宴樂達旦,士民之家效之。」婦女們則以穿針引線的方式向織女乞巧,希望有一雙像織女那樣的巧手。唐人林傑《乞巧》詩雲:「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手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10、中元
唐代各種宗教盛行,世俗人與佛道信徒都以七月十五為節日。道教認為,七月十五地官下降,以定人間善惡。寺院常於七月十五日起盂蘭盆法會。以百物供奉三寶。僧俗大眾常在節日集會於寺廟,既是祭祀,又是娛樂。
11、中秋
八月十五日,正是三秋各半之時,故稱中秋,是夜月色最明,節候很好。故此唐人好中秋賞月,尤其被文人學士所熱衷。白居易有詩曰:「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賞月時還多兼備酒宴和管弦,對月飲酒酬合,有情有趣,格調清雅。相傳唐玄宗於中秋之夜在宮中賞月,神仙羅公遠為向導,邀請唐玄宗上游月宮,「見仙女數百,皆素練寬衣,舞於廣庭。」唐天子便暗記仙人舞曲,返回人間,依照音調,譜成《霓裳羽衣曲》。中秋節為民間節日,沒有官方節日那麼隆重。
12、重陽
九月九日,唐代定為官節日。官府賞賜,讓官員公費自選旅遊線路度假消遣。重陽日,登高、插茱萸以辟邪為古老習俗。人們除舉行登高活動,飲菊花酒,佩茱萸袋,還賦詩興致,寄託情懷。登高是重陽節的主要活動,向高處攀登者即為登高,以登山為主,兼之登城、登台、登塔、登樓等等。人們往往藉此言情詠志,內容健康高雅。深秋時節,菊花獨放,深受唐人喜愛,可謂「滿城盡帶黃金甲」。唐人於重陽時,常邀朋賞菊,置酒賦詩,其樂融融。人們外出登高,「菊花須插滿頭歸」的「簪菊」稱為流傳很久的習俗。而插茱萸又是另外的一個習俗,「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3、除夕
歲末的最後一天為除夕。唐時,敦煌佛寺由「大歲日」常與元日一起慶祝。除夕象徵一年即將結束,新年就要來臨。唐朝在每年冬季仍有驅儺之類的儀式,《文獻通考》載:「諸州縣儺」的分類,仍有此類傳統。
唐朝,自朝廷至民間,非常重視除舊迎新,皇帝賜宴群臣,喜宴達旦。除夕夜,家門或開或關,或點燭火、通宵達旦,闔家老小,相聚守歲,把酒歡歌,並准備新年筵席。除夕夜過去,新年伊始。昨夜與今晨,分開了去年與今年,周而復始,循環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