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萊蕪鄉村風俗記錄

萊蕪鄉村風俗記錄

發布時間: 2022-11-03 08:35:11

1、萊蕪過春節有哪些習俗?

1、貼年紅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戶戶貼年紅(年紅是春聯、橫批、門版神、年畫、「福權」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

2、守歲

新年前夕夜晚守歲,民俗活動主要表現為點歲火、守歲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燈燭,合家歡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3、拜年

拜年的時間一般為初一至初五,過了臘月初八就走親訪友多被視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後、十五之前走親訪友為拜晚年。早年和晚年都屬避免遺憾的應急或補救性質,民間有諺語: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4、掃塵

民謠說:「二十四,掃塵日。」此日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撣拂塵垢蛛網,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

5、祭祀

每當春節,家族長輩家裡的木桌上便擺滿了先人的靈牌,上面有他們的名字、輩分,從大到小,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

2、小學作汶萊蕪的春節習俗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
「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
「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客家人的傳說)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3、中國山東萊蕪春節風俗習慣都有哪些

我覺得最有特色的就是請家堂,年三十把已去的老人請到家來,擺上牌位,掛上一幅圖,進行供奉。年初一供生的,別起來的雞、魚、方塊肉。。年初一村裡的人去各家供奉的桌子前磕頭。初二是熟食。下午放鞭炮燒紙送走。

4、萊蕪過年的風俗

春節,境內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除夕和正月初一聯為一體的統稱。舊時稱"過大年",今仍俗稱"過年",後改稱春節,民間俗稱"陰歷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正式定名"春節"。進入臘月,各家即陸續購置魚、肉、酒、菜、香火、鞭炮等,稱為"辦年貨";蒸下饅頭、米糕、花饃饃等,稱為"辦年飯",這種年飯要供全家人一直吃到正月底;進行衛生大掃除,稱為"掃塵"。臘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稱"除夕"。早飯後,張貼春聯、門神、灶王和年畫;擺設供桌祭祖,叫"請家堂"。傍晚,全家老幼歡聚一堂吃頓豐盛的"團圓飯",共享天倫之樂,叫"辭歲"。飯後在大門外點燃谷秸並放鞭炮,取庭院吉祥明亮之意,叫"照庭"。然後"守歲",俗稱"熬五更",全家老幼通宵不寐,先包水餃(多用素餡,取"素凈"之意),後圍坐火爐,守著家堂,以待黎明。朔日凌晨"發紙碼"(燒紙、香、"元寶"等)、放鞭炮祭奉天地諸神,迎來新年的第一天。接著全家煮食水餃。飯後,男女老少身著新裝,開始拜年。先拜自家的祖先和長輩,然後,依家族親疏與鄰里交往情況相互拜賀、請安問好。至親長輩分給晚輩兒童"壓歲錢"或糖果。翌日或第三日下午送家堂。從初三到十五日,親戚朋友攜帶禮物互相拜望,有些鄰里之間互請節酒,有條件的村鎮舉辦雜耍、演戲、說書等文娛活動。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舉國上下都歡慶春節,每個地方的慶祝方式相似中存在差別,就在萊蕪,村與村之間也不盡相同。
記錄下我們村的過年方式。那些准備就不細說的,就說說主要的
年三十早上,一般都殺雞,公雞,把雞盤起來,夜裡敬天,和供家堂用吃過午飯,在大門口和各個房門口貼上對子,廚房灶頭貼上灶君貼完對子,就請家堂,在本家族最年長的人家中請家堂,在家堂桌上,先放上一點菜,在初一早上再放很多的雞、魚等。請完家堂,各戶要在自家大門口和所有屋門口橫上一根棍子,讓去世人的魂魄不至於游盪到家中。夜幕降臨,全家一起吃晚飯,吃過晚飯,就到大門口照廳
照廳,用甘草紮成束點燃,預示來年收成火等甘草燃盡了,放一掛鞭炮,再把燃燒的灰燼繞著大門口圈起來。守護家門然後全家就回屋,看春節晚會,邊包餃子,等零點的鍾聲敲過,就開始敬天。
一般都是放整雞,大塊的肉,魚,丸子,豆腐,代表了吉利、連年有餘、富貴吉祥。送家堂在初二下午,會按家堂桌上供奉的人名寫牌位,然後在大街上,有多少人畫多少圈,每個圈內放入紙錢、香和寫有人名的牌位,把紙錢燒完,用湯澆一下(水中放少許玉米面),然後再放鞭炮,這就算送完家堂了。

5、萊蕪中元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元節這天,按照萊蕪的風俗,家家都要擺供桌、請家堂,以瓜、果、酒、菜祭祀祖先,紙錢、元寶亦不可少。等到下午時分,最後一炷香過後,就是送家堂,家裡長者帶領全家在外面焚香燒紙,燃炮禱告,乞求上天保佑全家,列組列宗靈魂安息。
農歷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在萊蕪人心中不僅是對先人的緬懷與祭奠,也是對現在美好生活的祈福。更像是感恩節,既是祭祀先祖的撫育之恩,同時也是樹立良好家風的好機會。現在,萊蕪人的中元節也融入了很多現代元素,節日習俗更加豐富多彩,更是成為人們緬懷祖先、傳承文化、表達對現在美好生活祝福的方式。

6、萊蕪七月十五風俗有那些?

七月十五在萊蕪可是相當隆重的節日!在農村,每年今天要請家堂,供奉自己的祖輩,有水果,雞魚等豐盛的餐飲!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飯!最好你親自感受一下!呵呵

7、萊蕪的民風民俗

1、嬰兒出生滿一月稱為滿月,一般人家這天要「過滿月」,祝賀母子平安,謂之彌月之喜。產婦娘家不僅要前往祝賀,還要把產婦母子接回娘家住些日子,俗稱「搬滿月」。產婦母子在娘家住一段時間後再由婆家接回家去。

2、在萊蕪農村地區,賣豆腐的每天拿個木頭做成的錘頭一樣的東西,用一個小棍兒敲擊,梆子的敲擊聲十分有節奏感,一般是是「梆、梆,賣豆腐」的節奏,梆子聲就像是一個信號,聽到梆子聲就知道是賣豆腐的來了。

3、全國各地對自己的父親稱呼基本統一為喊爹或者爸爸,但是在萊蕪一些農村地區,很多孩子叫自己的父親為爺。《木蘭辭》中: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這里的爺就是對父親的稱呼。古代的北方稱呼自己的父親為爺是標準的叫法,萊蕪部分地區依舊保留了這種叫法。

4、飲茶喝酒之前,信奉此類的人一般都會端起酒杯,往地上灑一點,祭奠一下,表示對天爺爺、地奶奶的尊敬。雖然現在看來有些迷信的成分,但表示的是一種真誠的信仰。

5、春節大典以告祖先、祈福年、敬賢長、大團圓為主題,用傳統禮樂與現代民俗相結合,讓人們感受到別有特色的文化洗禮。

(7)萊蕪鄉村風俗記錄擴展資料

萊蕪,春秋為牟國及齊嬴邑、平州邑地。牟國屬於魯國的附庸國,故址在城東10千米的辛庄鎮趙家泉村;嬴邑屬於齊國,故址在城西北羊里鎮城子縣村;平州邑在萊蕪西部。

西漢增置牟縣(治所在趙家泉村),又於牟縣東北置萊蕪縣,因治所設在淄水流域的萊蕪谷(舊說昔齊靈公滅萊,萊人播流此谷,邑落蕪沒,故曰萊蕪),故名萊蕪。

民國四年(1915年)屬濟南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屬泰安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屬山東省。民國三十年(1941年),抗日民主政權將萊蕪與博山、沂源、新泰的少部分地區合並劃為萊蕪、萊東、萊南三縣,抗戰勝利後恢復原貌。

萊蕪市地質構造受魯中緯向構造及魯西旋卷構造控制。構造形跡以斷裂為主,褶皺次之。地形為南緩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圓形盆地。北、東、南三面環山,北部山脈為泰山余脈,南部為徂徠山脈,西部開闊,中部為低緩起伏的泰萊平原。

8、萊蕪風俗

萊蕪風味小吃
棋山炒雞
金家羊湯 萊蕪地方特產
萊蕪香椿
蘋果
山楂
板栗
山葯
生薑

9、萊蕪的民風民俗

風土人情
臘月二十三日為祀灶日,民間俗稱為「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稱為送灶、辭灶、醉司命。
祀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間進行的。膠東地區灶神畫像貼在正屋東面的鍋灶牆上,兩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對聯,橫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時,擺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湯,然後燒香叩頭,把舊灶神揭下燒掉,這就是送灶王爺上天了。燒時要加一些穀草和雜糧,好給灶王喂馬。過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山東通常都由男人致祭,但在恩縣、博平等地卻是婦女率兒童焚香拜奠祀灶。舊灶燒了以後,有的把新灶當時貼上,有的則到除夕再貼,所以對聯又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來」的詞句。
祀灶多用甜和黏的食品。普通用的是糖瓜、棗等,臨朐還用羊棗、柿餅,威海用糯米餅、小糖瓜,無棣、恩縣、博平、招遠、日照等地加用黍糕或棗糕,意思是粘住灶王的嘴,不讓他上天說壞話,或者是讓灶王的嘴甜,光說好話,所以成武等地稱此為「塗神口」,有的還真在灶神的嘴上或鍋灶門口粘上一小塊糖。也有的在灶門口抹點酒糟或酒,謂「醉司命」。
供品除糖瓜之類外,有的供水餃,取民間「起身餃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供面條,有的還供上用秫秸插成的灶馬、灶雞,好讓灶王爺騎馬上天,一路順風。祭祀之後,還要舉行歡送儀式。一家人跪在灶王像前,一邊磕頭一邊燒掉舊灶王像和一匹紙馬,同時老年人念念有詞:「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說好,少說歹,五穀雜糧全帶來。」那些迫切需要生兒育女的則念道:「臘月二十三,灶王上西天,多說好來少說歹,馬尾巴上帶個胖小子來。」這樣就算把灶王爺送走了。淄川、招遠等地在辭灶之後還有卜灶的習俗,即悄悄外出聽人說話以卜吉凶。
辭灶後,據說是諸神上天,百無禁忌,民間家貧不能成禮者多在此時嫁娶,謂之「亂歲」。古代稱大寒後10日為陽宅亂歲,嫁娶無禁。現在農村還多在年底結婚
十二月八日為臘八節。古代臘日沒有定期,到了晉代以後,都以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稱為臘八。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於這天成道。為了紀念釋迦牟尼,北宋東京(開封)各大寺廟都在這天舉行浴佛會,做七寶五味粥,這種粥叫臘八粥,又叫佛粥。後來民間也做臘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臘八粥,以贈百官。山東各地臘八日吃臘八粥極為普遍。德州的臘八粥用八種糧食和果品製作,其中必定有棗,象徵吉祥。臘八粥的棗是「早「,栗是「力」,就是早下力氣,爭取明年五穀豐收。要把臘八粥做得稠一些,粘糊糊的,粘是「連」的諧音,意味著連年豐收。黃河口墾荒人家,家有新婦,臘八日用黃米、紅棗制糕,名為「吃碗糕」。即墨把臘八節作為農家的節日,據說取自「七人八谷」,是對谷的紀念。
臘八節正是隆冬季節,天氣寒冷,俗話說:「臘八臘八,凍死叫化。」舊時,鄒平等地的地主為了表示對長工的仁慈,過了臘八節才行辭退,臨走時,贈送幾個臘八糕。
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節。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稱瓜節。佛教傳說,目連(目連為佛教人物,釋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親墜入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化為烈火,目連求救於佛,佛為他念《盂蘭盆經》,囑咐他七月十五作盂蘭盆以祭其母。近代獻瓜果、陳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嘗新的含義,也是盆祭的遺風。舊時,中元節為目連救母做盂蘭盆會,後來逐漸演變為放河燈,祭祀無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德州的中元河燈場面十分壯觀。人們用瓜皮、面碗、紙張製成燈具,並以街巷為單位,製作特大紙船,紙扎目連站在船上,手持九環禪杖。中元之夜,人們把燈具和紙船放入河內,順流而下,河上頓時燈火通明,搖曳擺動,如同天上點點繁星。膠東沿海地區,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燈,並奏絲竹樂。德州運河兩岸的百姓,紛紛擁到河堤觀燈。滕州也有放河燈的習俗,形式與德州大體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燈前,擺香案,念佛經,佛師一邊念經,一邊朝台下撒小饃饃,小孩子蜂擁而上,一搶而光,據說吃了能消災。長島漁民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親人,用木板秫秸製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點,有的甚至裝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愛的生活用品,然後點燃蠟燭,由已經結婚的同輩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
中元節祭祖的習俗在山東較為普遍,一般都在午後帶著祭品上墳祭祖。單縣的祭品尤為豐盛,有竹子做的盂蘭盆、紙做的衣帽和一桌素食等。淄川則把祖先請到家裡祭祀,家家都在大門頂上插上五穀穗子,據說以五穀為馬,祭祀完畢後,好讓祖先跨著馬回去。
中元節的飲食一般是包子、水餃、饅頭,飯後吃蘋果、梨等時令水果。唯獨陵縣例外地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吃粗茶淡飯。

10、萊蕪清明節習俗

萊蕪的清明習俗和其他地方並無不同,大都是:盪鞦韆、玩蹴鞠、踏青、植樹、放風箏

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

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

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扎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

《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鞚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

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群眾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1965年開始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現在的足球就是由蹴鞠變化而來的。

踏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最古老的傳說,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再晚點的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更晚點的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