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普寧元宵風俗

普寧元宵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1-03 02:03:56

1、揭陽市的元宵節習俗

1、燒龍

這一習俗已有300年的歷史。每年正月初十,天剛擦黑,揭陽市東山區磐東喬西村的廣場就被從四方趕來的村民們圍個水泄不通。據一名村幹部介紹說:「燒龍在我們這里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逢遇豐收或村中有喜事的年頭就舉行,都是在正月初十的晚上。這幾年日子越過越紅火,每年都辦。」

2、行彩橋

元宵節前夕,潮汕揭陽地區大都有「行彩橋」的習俗。「正月十一行頭橋」是市民度元宵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這在舊方誌中有所記載,清乾隆《揭陽縣志》載:「(上元)婦女度橋投塊,謂之 『度厄』。」

每年的元宵節期間,揭陽地區彩橋如虹,行人如潮;花燈似海,夜空若晝。節前,市區榕城的大小橋梁均被彩燈、彩旗裝扮一新,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度橋祈福,熱鬧非凡。彩橋周圍懸掛著成百上千幅綉有「合境平安」、「竹苞松茂」、「富貴吉祥」、「國泰民安」、「物阜民安」等字祥的標旗彩幅,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喝彩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3、安仔燈

可與「泥人張」相媲美。榕城「破門樓鄭」正月十一「吊安仔燈」,也是民間一種別具一格的民俗。因潮汕話中「燈」與「丁」諧音,「吊燈」即 「吊丁」,舊時吊安仔燈主要是為了祭祀祖先,祈求財丁興旺、子孫發達,演繹到現代則有弘揚民俗傳統的意義了。安仔燈里擺設的「泥安仔」來自潮州浮洋,一團泥巴,經過民間藝人的揉搓、彩繪,再放到通花雕木櫥里,便成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群眾所熟悉的歷史古裝泥塑戲。

4、做丁酒

在該市東山區有一處叫 「新河」的村子,凡在上年度生過男孩的人家,元宵夜都要在祠堂設宴請客,以慶「出丁」,俗稱「做丁酒」。宴客的席式叫「走馬席」,即無論親朋疏厚,認識不認識的人都可以進來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擺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來臨。在舊社會,主人為了不失面子,也四處借錢,造成負債累累,或者是忍痛賣了哥哥之錢銀用來應付弟弟沉重的辦宴費,這就是「生阿弟賣阿兄」俗語的來歷。解放後,該村雖仍有元宵「做丁酒」的習俗,但多改為在自家或酒店進行,且單限於宴請較親的親戚和較好的朋友,豐儉由人,無人計較。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天官節)﹑中元節(地官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2、普寧市風俗習慣

1、鬧元宵舊俗:「鬧元宵」的節日,大致如下:正月十五夜走老爺,正月十五下午遣香,回正月十五答夜送船,正月十六日倒旗法。

2、清明「上墳」:清明中,人們必須在家裡祭拜祖宗,然後帶香燭紙料,「三牲果品」及鞭炮等物去「上墳」。



3、六月二十四奉財神:普寧商戶,不論生意大小,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貫有奉拜「財神爺」的習俗。

4、「七月半」農歷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也稱「鬼節」,不少地方則叫「七月半」。農村家家戶戶習慣做白果品,以豆為餡,印製成人、魚、花等形狀,俗稱「人仔果」。

5、冬至節:在農歷十一月,無定日,陽歷則固定為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節前夜,家家戶戶都做米粉圓,俗稱「冬節圓」。

3、普寧縣里湖鎮元宵節有什麼習俗

普寧縣里湖鎮元宵節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跟一般地方一樣。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歷史】
元宵節也稱燈節,同時也是中國情人節之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約637~約689,字升之,范陽人)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元宵節起源】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
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後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後死後,平除呂後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另有一說是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4、廣東元宵節的傳統風俗有哪些?

廣東元宵節的傳統風俗介紹如下:

一、廣府廟會

廣府廟會是廣東省漢族傳統民俗文化,為期7天的廟會,涵蓋木偶薈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10個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閑文化等豐富的內容。

通過廟會的方式,打造獨特的廣府民俗文化特色活動品牌,營造濃厚的年節氣氛,讓老百姓了解廣府文化,相約幸福廣州。

二、佛山行通濟橋

「行通濟」是廣東佛山地區在過年時傳統的習俗之一,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行通濟,無閉翳(即無煩惱)」的意思是說,在正月十六到通濟橋上走走,就能消除疾病、煩惱,得到幸福、安康。

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會扶老帶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盪盪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三、深圳東莞:舞麒麟

深圳坪山舞麒麟,遠近聞名。這項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客家民間傳統文化,不僅傳承著世代客家人「麒麟呈祥」的美好祝願,而且在歲月的變遷中烙下了深深的坪山印記。

而在東莞,舞麒麟則以清溪鎮、樟木頭鎮較為出色。每年元宵節市政府均組織大型群獅賀元宵活動數百台醒獅、金龍、彩鳳、麒麟參加萬人空巷。

四、清遠:舞火麒麟

每年元宵夜,廣東英德市大灣鎮熱鬧非凡,火光四射。由火麒麟、飄色和花燈組成的大灣傳統元宵節目,當天就有光著上身的年輕人在火光中舞動著火麒麟,圍觀村民中傳出陣陣歡呼聲。接著就沿街巡遊、挨家舞拜,吸引了上萬民眾觀賞,大灣鎮人頭涌動。

五、茂名:年例

「年例」是廣東省乃至中國少有的風俗習慣,為茂名全市和湛江少部分所特有,遠近聞名。年例是茂名農村的第一大節日,從最初的娛神祭祀,到娛人娛神的節日,發展到現今融交際和文娛活動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節日。

茂名人素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出門在外的人春節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是一定要趕回來。而年例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有游神、游燈、點燈、打醮、舞獅、舞龍、飄色、八音、武術表演、做大戲(粵劇)、木偶戲、燃放煙花炮竹等,一直鬧至通宵達旦。

5、普寧從除夕到正月十五的習俗

除夕夜 圍爐慶團圓
◆除夕稱為過年,意為舊歲至此夜而除,明日即換新歲。這日下午會備牲禮祀神祭祖,稱為「辭年」。
◆除夕夜全家齊聚,圍爐吃團圓飯,而且吃得愈晚愈好!
◆水餃形似元寶,咬到暗藏銅板的人,還可以好運旺財一整年呢!
◆記得在入夜前洗澡,並把衣服洗晾完成,不能濕過年!
◆廟宇會在除夕夜關上大門,一到午夜十二點,鍾聲敲響,信徒蜂擁擠進,據說贏得頭香的人,在新的一年能獲得好運勢!
◆吃魚,年年有餘;吃韭菜,長長久久;菜頭會有好采頭;丸類象徵團圓;年糕意味「步步高升」。
◆除夕圍爐後,長輩會發送壓歲錢給晚輩,祈求長命百歲;之後通宵不眠直到天明,稱為「守歲」。
年初一 開春吉祥
◆以干支定開正時間,時間一到燃放鞭炮,象徵趕走年獸;並在神明前供奉甜湯圓,以示開春。
◆穿新衣新鞋,代表萬象更新!還傳說穿上紅色內衣,全年都會「鴻運當頭」。
◆到廟里祈福,同時會注意出門時的方位,朝吉利方向前進,認為可招來好運!
◆為祈求年年益壽,神壇上的香燭必須 終日明亮。
◆親友相互往返拜年,道吉祥恭喜,祝福對方來年順利、身體健康。
◆吃瓜子,象徵「多子多孫」;糖蓮子表示「連生貴子」;糖蓮藕寓意「年年都有」。
◆避免吃稀飯,這天若吃稀飯,這一年外出會被雨淋,甚至大雨會將田土沖垮。此外,吃稀飯是貧窮的象徵,初一吃稀飯,恐怕之後都得過著窮困生活。
◆嚴禁灑掃與倒垃圾, 會把家裡的福氣財運掃光光; 若真要動掃帚, 記得由外往內掃!
◆盡量不動刀剪針線,一旦有差錯,會招致破敗等不吉利的事;也有可能把財路剪斷。
◆初一打破碗碟杯盤,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
◆不能睡午覺,男人在這一天睡午覺,他的田畦就會崩坍;女人在這一天午睡,爐灶會塌陷。這亦是取古意,勸人不要懶散。
◆忌洗衣,因為水神生日是初一、初二,因此這二日不宜洗衣。
◆不可以躺在床上說恭喜,傳說會導致長年卧床!
◆不能打人、罵人以及哭泣,以保持好兆頭。
◆避免說出「破」、「死」、「病」、「輸」、「敗」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說「童言無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後果。
◆記得要在年前還清債務,如果已欠過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門討債,否則會倒楣一整年!
◆不宜殺生。殺生必見血光,為不祥之兆,會引起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發生。
◆出嫁的女兒初一不能回娘家,據說會讓娘家破敗。
年初二 回門是喜
◆出嫁女兒偕女婿回娘家的日子,稱為「回門」。早期還須由娘家兄弟前來迎接,並准備紅包分送給小輩。
◆回門時不能空手,且帶給娘家的禮物,必須是雙數,單數則不吉利。
◆ 祭拜土地公,早期多以牲禮祭拜,現代逐漸改為鮮花水果。
年初三 老鼠娶親
◆可安睡遲起,因為自除夕到初二都勞累,這日可以好好調息啰!
◆俗稱「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
◆根據傳說,這日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後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稱為「老鼠分錢」。
年初四 恭迎灶神
◆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准備豐富的牲醴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年初五 拜財神 發利市
◆稱作「破五」,因為之前的禁忌過了這天便可破除,所以也謂「初五隔開」。
◆ 這天垃圾變成了「窮氣」,因此要清掃家裡,將垃圾送出去,俗稱「送窮出門」。
◆「五忙日」,禁止動土,否則可能會有災害發生。
◆這天是五路財神生日,商家在路邊擺起供品,焚香拜神,以求「大發利市」,同時正式開張。
年初七 安頓身心
◆「人日」,據說若這日天晴,代表會人身安適;若陰雨,則疾病瘟疫生。
◆又稱「七煞日」,許多事情都不宜在這天進行,尤其應避免外出遠行。
年初九 祝玉皇生日快樂
◆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人們會在庭院或寺廟的中央准備祭品,焚燒天公金,為玉皇大帝慶生。
年十一 子婿如意
◆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俗稱子婿日。
年十二 歸寧順心
◆女兒歸寧日。
年十三 稀飯配芥菜
◆吃了多日的大魚大肉,依傳統習俗,這天會吃較清淡的稀飯配芥菜。
年十五 提燈吃元宵
◆上元節,俗稱元宵節或燈節,是天官大帝的生日,也是春節最後的一天,此後一切恢復常態,所以民間熱烈慶祝,有小過年之稱。
◆這天依例會吃元宵,提燈籠。

6、潮州各鄉鎮過元宵節的特色習俗急需!!!

各地元宵習俗

元宵節是正月十五日,俗稱燈節,可是許多地方不僅十五那一天張燈,也有早在十二日那天開始,鬧到十六日那天才落燈而興盡的。

上燈和開燈

十三日,江蘇通州稱「上燈」;浙江定海,也是這天開始上燈,直到十八日落燈;福建羅源也從十三起,家家門前設燈,以艷麗互相競賽;河北、天津更從這一天起,家家門牆之上,必掛一盞方牌玻璃燈,燈上畫著三國,水滸小說中的人物;江蘇宜興也在這天前二天,架木棚、懸燈彩,先來試燈。

廣東海豐在十三日那天,神廟和宗詞里,都掛著很多的花燈籠,小孩們在那裡打鑼敲鼓,非常熱鬧,這叫「開燈」。普通人家也要備好很多的茶,請親戚鄰居來喝。大家來喝燈茶,即使主人沒有請,如果你高興,也可以隨便進去,主人是不會不歡迎的。

廣東東莞有「燈頭生日,回家接子」的俗行,就是正月十三日燈頭生日,凡是新娘子,必須回到夫家,說是到娘家「接子」回夫家,去年生了男孩子的人家,今年必須在神明和祖先之前,點一盞紙燈;又在正月初二到十三之內,擇一個吉日,在宗詞和神堂正中掛一盞很大的八角紙燈,兩旁和大門口,都掛蓮花燈一對。地主、灶君、井君、床頭婆和街頭巷尾的土地神前,都安放著一盞鑿花紋的小紙燈。專待潮水漲起的時候,就奉祀神明。祭祀完了,由家長拿一柄小刀,在燈上刮下一瓣燈瓣。稱為「開燈」。

廣東翁源要舉行「慶燈」,日子是預先擇定的,也有在十三或十四。這一天,凡是去年生了男孩的人家,必須先備花燈。這燈是用竹片做骨架,彩色紙張糊制的,綴有宮殿人物。紙燈的中間置油燈一盞,把它用紅繩吊到宗詞的樑上。同時敲著鑼鼓,放著鞭炮,意思是「燈」愈鬧而「丁」愈旺。另外,還得買許多燈,一種叫「鼓子燈」的,必須送給神廟;一種叫「蓮花燈」的,得送給觀音。這一天大家要大吃大喝,油席由生子的人家或宗族來備辦。開始舉杯的時候,大家該說吉利的頌詞:「恭喜,多生貴丁!添丁!添丁!」

廣東陽江的「開燈」日期,更提前到正月初十尋一天的早晨。凡是去年生了男孩的人家,就要購備紙燈,懸掛在宗祠或廟堂里,有的人家怕他們出生的嬰兒難養大,就得同時把紙燈掛在大樹上或路口。家裡設宴請客,叫做「請燈酒」,客人應邀入席,要送銀制的飾物給新生的孩子,也有送白糖、柿餅道賀的。

龍燈和獅燈

上面說的是從十三日起門前設燈,牆上懸燈,大樹上或路口旁掛燈。還有從十三日開始,龍燈和獅燈的活動也同時普遍的展開。

湖北武昌的「弄龍」,從十三到十五,一連要三天。龍燈的長度,從十多節到幾十節,每節長度有三四尺到五六尺。過去,兩村的龍要互相宴請,就是甲村的龍到乙村去赴宴,那甲村的男女老少都要跟著去,往往一天連吃十幾桌,這叫「龍換酒」。

湖南長沙的「燈會」和「玩龍」,更玩得起勁。燈會的舉行,從十一到十五,有五天之久;玩龍要一連十一天,從初五到十五。燈會是幾百個人各執各式花燈在鄉村或城市遊行。玩龍是先由拿「珠」的人引龍到空地,大舞特舞,把龍結成「兆」字形等吉祥字樣。

四川成都的龍燈、獅燈出燈之期,早在正月初九日。龍燈有擺龍、雙龍、火龍等三種,擺龍、雙龍大都在白天玩,前面用一隻紅綢扎的元寶來領。火龍在夜裡出迎,前面有流星火球來開道,獅燈也是晚上出迎,白天卻也出來,有笑頭和尚、孫猴子等一起跳。

四川萬縣也從初六起直到十六止,舉行「元宵燈會」,富商們大家比賽各種燈彩。

十四試燈

也有很多地方的燈節、是從正月十四日開始的,比如:山西的若乾地區張燈是自十四「試燈」起至十六日止。

綏遠歸綏,自十四至十六,便要籠旺火、張燈彩。

甘肅臨洮,山東淄川、惠民和察哈爾懷來,上元前後,張燈三夜。

河南,限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稱為燈節。

河南汲縣,這三日,各處搭起牌坊、鰲山,燈棚,或放煙火,或扮演秧歌戲。

河北新河,從十四起,結綵張燈,蕭鼓喧騰,路上還點火樹。

河北保定,街道上也張滿了燈,玩獅的人更多、大家互相爭強斗勝。

河北良鄉和吳橋的文人,十四要游文廟,走洋橋,放花炮。

安徽省的壽春把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叫作「燈夕」,門前燃燈結綵,庭中敲鑼打鼓,大鬧」燈夕」,說是沒有這一鬧,便可能遭到火災的禍害。

十五正燈

「正燈」,就是燈節的正日。北京昌平稱十五日為「正燈」日。河北永平,也說望日上元,通衢張燈,謂之「正燈」。

江蘇金壇,元宵大張燈彩,燃放花炮,又打「元宵鼓」。

福建金門,上元祀神。小孩子剪竹紙制燈,上貼人物花鳥,夜深把燈燒去,看火色是紅是黑,來卜一年的晴雨。

浙江常山,各鄉村都掛出各種燈彩,或出迎龍燈。

湖北黃陂,各村都出燈會,燈牌上書「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風十雨」和「萬紫千紅」等句,隨後有高蹺、鑼鼓、龍燈等。

江蘇睢寧,上元燈會,各村鳴鑼打鼓,剪綵作獅,一人擎首,一人擺尾,到處舞躍。更有糊紗為龍,中燃紅燭,十數人持竿迎龍,遊行城鄉,燈火照耀得像是白天。

上海玩的更精彩,單說一條龍燈,就有18節長,36名英俊男青年,彩褲錦衣,打扮華貴,每人棒著燈腳,在鑼鼓聲中,舞出很多花樣。

貴陽的長龍,眼睛比碗還大,須長三尺,吐出龍舌。龍前有人擎著「寶」,上下舞動,叫「龍搶寶」,龍燈經過,燃放「泥台花」,這叫「接龍」。

浙江紹興,除了鬧燈以外,黃昏燃放花炮。有「連升三級」、「金盆鬧月」、「穿天老鼠」等。

台灣各地過元宵,也相當熱鬧,除了「弄龍」、「弄獅」,還有「貫燈腳」的俗行。這天夜裡婦女們多去參拜「接生娘娘」,祝生磷兒。有諺文「貫腳燈,生生拋;過腳燈,生生拋。」所以她們多懸燈彩於自家的屋檐下,自己又提了燈在懸著的燈下走過,說如此行動。這年就可生男孩。

姑娘門看中如意郎君,元宵夜間要去愉他家的蔥或野菜。男人們要在元宵夜裡睡得很遲,說越遲則壽命越長。老翁老婦也有「聽香」的俗信,他們先在神前燒香禮拜,然後擲珓,依其方向持杯珓以行,竊聽路人言語,或站立人家牆外。聽得第一句話,帶回神前擲珓,以卜一年凶吉。文人們集合在燈下,大家射文虎,這稱「燈猜」。

台灣北部,元宵之夜,大家都要出迎火神,他們把火神像放在沒頂的轎子里,由兩個赤身露腿的青年抬著跑,途經之處,家家放紙炮相迎。

金龍銀斗鬧元宵

每逢春節或元宵佳節,在廣東著名僑鄉和台灣籍祖地豐順縣的西南邊陲的埔寨區,素有「金龍」、「銀斗」鬧新春的民間活動。

豐順縣埔寨區燒「金龍」、」銀斗」的活動始於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相傳遠古的時候,東海龍王的第21個孫子叫濁龍,被祖父派到南粵蓮花山脈管轄赤嶺(據說就是現在的埔寨區)。這條龍上任後,胡作非為,魚肉百姓,把這塊地方搞得烏煙瘴氣。群眾忍無可忍,上告老龍王。龍王命其小女兒清風,佩斬龍寶劍趕卦南粵。一日,趁濁龍爛醉如泥時殺了它,將其斬成龍頭、龍頸、龍身、龍尾四段。清風把斬下的龍頭帶回龍宮向父王稟報,留下其餘三段,變成現今豐順縣埔寨區的龍身。揭陽、揭西、豐順三縣交界的龍頸(即現在的龍頸水庫),揭陽縣的龍尾。後來,埔寨區人把這一動人的民間傳說,巧妙地通過燒「金龍」、「銀斗」的形式流傳下來了。

先說燒「銀斗」。平展的廣場上,溶溶夜晚,只聽震耳欲聾的銑炮響了,在鑼鼓聲中,數百名小夥子揮舞火炬,冒著嚴寒,上身赤膊沿場飛轉。由當地長輩,名人或僑領、僑賢點火之後,只見無數的小火箭射向「銀斗」首級。「銀斗」倏地一變,展現出「孔雀開屏」的新姿,但見在煙火中顯現出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這時,「銀斗」中悠悠飄降奪目四射的「對聯」,上面寫著「歡度新春(元宵)佳氣,祝君萬事如意」等詞句。「銀斗」燒至最高一層,便顯示出高掛的花籃,其中各層的火箭這時也萬箭齊發,火蛇、銀花、金珠鋪天蓋地而來,真是令人如置身於殊花異卉之中,目不暇接。

燒「銀斗」節目告一段落時,在漆黑的夜幕下,「金龍」登場了。在綉球引路下,20多位體格魁梧的青年擎龍火,舉著高5米,身長30餘米的火龍,恰似從絳霧迷濛中出來。在一片喜炮聲中,後面跟著的五六十位青年,手擎「小龍」、「金鯉」、「龍蝦」、「鰲魚」等,組成一支氣勢磅礴的隊伍。突然,金龍從口中吐出五光十色的金珠,頓時龍身四周發射出五彩繽紛、光芒萬丈的變幻珍珠,霎然間,金龍又轉吐爭妍爭奇,儀態姿容遞變的赤、橙、黃、綠、青、藍、紫的色異形同的菊花樓空。這人間奇麗的盛景,彷彿把觀眾都帶進蓬萊仙境去了。

潮汕元宵習俗

潮汕一帶如當年有產男孩的人家,自農歷十一日起,陸續到鄉中大宗詞堂掛燈。有錢人家的燈屏四至五層,普通人家一至二層。燈屏內容,多是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如《仙姬送子》、《郭子儀慶壽》、《皤桃會》、〉《鳳儀亭》等等。燈屏上各種人物,均用泥塑及各色布料製成,造型殊異,栩栩如生。每座燈屏下面貼著的紅紙上寫明該戶姓名,以讓人們觀賞比較。從十一日掛燈這一天起,稱為「起燈」,實則「起丁」。意即新出生男孩(男丁〕入族的儀式,也是含祝前程光明遠大之意,所有起燈的人家,自起燈之日起,每晚都要到大宗祠堂去點燈,直至十八日為止。

元宵節,家家戶戶門前掛上紅燈,表示迎祥。鄉中組織游燈賽會,參加賽會各式花燈,造型不一,精製美觀。如蓮花燈、梅花燈、鯉魚燈,走馬燈、山水書畫燈以及款式多樣的宮燈,匯成一條火龍,輝煌如同白晝。正如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描繪當時元宵盛會「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佳句一樣。加上化裝「扮景」踩高蹺,潮州鑼鼓鬧元宵,熱鬧異常。

正月十五元宵夜、潮汕各地還有所謂「新娘落祠堂」的習俗;凡是鄉中當年新婚的新娘,是晚要到宗祠里觀燈。新娘事前抹粉打扮,身穿紅色大衣,下圍長裙,頭戴鳳冠,珠廉垂面。普通人家則戴「文明帽」(用染色羽毛及色絨紮成半月形),再用二丈多長,中間扎一團大花的紅綢,縛戴於「文明帽」,紅綢帶從兩鬢下垂至腳,身穿紅色花長衫,窈窈多姿,宛若仙姬。然後由伴娘(一至二人〕護陪到祠堂觀燈。

宗祠內面,燈燭輝煌,人們熙熙攘攘,爭擠觀燈看新娘,新娘來到祠堂,先由伴娘點燃三燭香,讓新娘頂香跪拜祖宗,祈求明年得子。拜完祖宗,伴娘偕新娘繞堂一周,逐屏觀燈。其後,新娘步出祠堂,婷立祠階看戲(潮劇),讓人們觀賞。這時人們蜂擁圍觀,男性青年尤甚,你推我擠,巴不得擠到新娘面前一飽眼福。新娘看戲只是一種形式,為時不長,旋即由伴娘護送新娘回家。這一習俗,謂之「新娘落桐堂」。

翌日,掛燈的人家,大擺筵席,廣清親朋赴宴慶喜,俗稱「吃丁酒」。

十八日掛燈儀式結束,起燈人家把燈從祠里攜回家中,以求明年再得子,謂之「謝燈」。

砍石燈會

元宵之夜,古鎮殃石歷來有燈會之舉,屆晚街頭巷民鼓樂喧天,櫓下窗前,張燈結綵,一支支色彩絢麗的迎燈隊伍擁上街頭。在鑼鼓絲竹聲中載歌載舞緩緩行進,觀燈的人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把個殃石鎮圍得水泄不通,實在是當地最有影響的民俗活動之一。

砍石燈會據傳始於唐而盛於宋,距個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它的特點是靜態(張燈結綵)與動態(迎燈、游燈)相結合,與歷代都城的燈會既相似而又不同。據《陝川圖志》等地方書籍記載自夏歷正月十三日采竹結棚於通燈中至十八日方息。燈期始為三天後添兩天俗以五夜晴明為五穀豐登之兆。迎燈隊伍先以火流星開底繼而是彈柱火把,彩旗、硬牌、管弦,然後是山水花卉燈、飛禽走獸燈、蟲魚蜂蝶燈、亭台樓閣燈、珠簾傘燈等到最後以火流星殿。真是「人樹銀花滿街舞、蕭鼓暄聞到天明」。砍石燈會的另一個特點是,在展出燈彩的同晚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活動。有的放焰火,叫作「賽月明」;又作金化墜地,稱為「滴滴金」藉此娛樂賓客。有的以焰硝鐵屑雜製作蘭惠、梅、菊,木蘭、水仙之狀,閃爍如生,形成奇觀,相對角稱作「賽花」。宋代著名的女詩人朱淑貞曾寫過這樣一首詩「去年元夜花市燈如晝。日上柳梢兒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言衫袖。」寫一個女子追求愛情自由不能得的心情。極其凄楚動人。由此可見燈會歷史的悠久。砍石燈會的第三個也是主要的特點,展出的燈彩以針刺花紋著稱於世。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是用針在燈上精心刺出各種圖案,或是山水花卉,或是鳥獸蟲魚和人物,或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紅樓夢》、《三國志》和《水滸傳》等故事,然後在燈中點燃蠟燭,或裝上電燈,光線透過針點顯出優美逼真的立體畫,瑰麗異常。難怪前人要用「火幅神功傳妙態,若比丹青覺更妍」的詩句來贊美它了。

其中以扎骨架和針工最主要,尤其是腕兒功夫極深,只要有一計不合規則就會前功盡棄。一件較復雜的燈彩工藝品往往要花上一年半載,甚至幾年才能完成。

殃石燈彩的品種繁多,題材豐富。人物燈有鍾馗捉鬼、劉海戲蠟等等。亭台樓閣燈有西湖台、玲玫培等名目;還有以18幅大型畫面組成的珠簾傘燈等,如千花萬卉爭艷,不僅譽滿全國。而馳名世界。

雙獅戲球

泉州花燈

福建泉州的花燈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地方色彩。據《泉州府志》記載,古代泉州花燈已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有的周圍燈火緣以練,綴以流蘇,鼓鳴於內,鍾應以外;有的燈火三層,香聞數里;真可謂音、形,色、香俱備,奇妙無比。

在泉州花燈中最為奇特的是香燈。這種燈呈八角宮燈。不但它的垂練、棱線、流蘇等全部用香珠八面,鑲有香土塑成的八仙,上下置有兩個大香盤,點燃之後,幽香陣陣,真是古色古香。據傳這種香燈原是閩南寺廟中供奉用的,後來傳到民間發展成為泉州別具一格的花燈。紙招蓮花燈則是泉州古老的傳統燈品,花瓣用色紙招成。泉州習俗元宵節娘家必須送給新婚的女兒、女婿一封蓮花燈,其中一紅一白,拌在新人床上。如今閩南人雖不信這種卜示,但元宵送蓮花燈的習俗依然保存下來,而且花燈做得更為別致精巧。料絲宮燈也是泉州傳統的燈藝後來失傳。新中國成立後,由著名刻紙老藝人李堯寶發掘出來。料絲燈用透明玻璃絲作吮上,蓋以各種古樸的刻紙圖案。燈光透過玻璃絲的折禮形成一道道霓虹燈似的光線,把一幅幅刻紙圖案襯托出來宛如浮雕,令人贊嘆不已。富有地方喜慶色彩的八結燈也是泉州人民喜愛的花燈。閩南民間喜慶風俗用一根紅繩打成回形八結,象徵吉祥,八結燈仿此造型。在傳統八結燈的基礎上,現在泉州人民又創作了大紅八結燈。它構思十分新穎,在八結之中各嵌有一種精巧的小圓燈稱為團結燈。

燈謎和吃元宵

所謂「燈猜」,就是」燈謎」。

山西洪洞,文人們出遊看燈粘詩藏謎,叫做「打燈」。江蘇嘉定把藏頭詩句和贈送什物,掛在壁上,待人猜中取去。這」燈謎」,又稱「彈壁」。江蘇高郵,結燈社出各種燈謎,大家猜測,稱為「打虎」。江蘇儀征,有藏頭詩句,任人揣測,中者贈以筆墨箋扇等,稱為「燈社」。浙江杭州也是將藏頭詩句任人揣測,稱謂「猜燈」。廣東各地,做成謎語懸賞猜中稱「燈信」。山東登州作燈於大街,文人們聚集猜中,稱「打獨腳虎」。一樣是燈謎各地有不同的名稱。元宵民間有特定的食物:江蘇武進照例吃「糖圓」。浙江湖州渴寧一帶,吃粉圓,稱為「燈圓」。江西永豐,以米粉做成丸,稱「上元圓」。江蘇淮安叫「湯圓」。江蘇無錫和靖江叫「團圓」。江蘇華亭,當晚歡宴,大家吃油錘珍珠圓子。河北定州則吃油錘粉圓。陝西咸寧稱」吃元宵圓」。遼寧沈陽、河北曲周等地那天吃的湯圓,都稱「元肖」。四川華陽,把碎米做成圓子。也稱」糖圓」。正月十五。這一天吃「元宵圓」,可以說是我國各地的傳統食俗。

據說,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周勃、陳乎勘平「諸呂之亂」,漢文帝登基這天正是正月十五。以後,每年這一天的晚上,他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慶祝。因「夜」在古語中又叫「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便將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每逢這天晚上。舉國上下都要張燈結綵歡度元宵節。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食品,用各種果餌作餡,外面裹以懦米粉滾成丸子,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味。女詩人朱淑貞在《米圓子》詩中贊曰:「輕回絕勝雞頭肉,滑膩偏宜蟹眼湯,這種糯米丸子在勺中時浮時沉,正如周必大在《平園續稿》中描繪的「星燦烏雲里,珠浮濁水中」,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人又改稱「元宵圓」。泉州和晉江一帝,「元宵圓」的製作方法一般是先將餡捏成圓粒,然後沾濕,放置在於糯米粉中不斷翻滾,反復數次,直到滾成適當的大小為止,其餡的調配以炒熟搗爛的花生為主,加上糖、芝麻,拌以冬爪糖和少量的鮮桔皮絲,甜而不膩,尤為膾炙人口。民國初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做了大總統。他一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一天到晚總是提心吊膽的。因為「元」和「袁」,「宵」與「消」同音,「元宵」有「袁世凱被消失」之嫌。他作賦心虛,便在1913年的元宵節下令將「元宵圓」改稱「湯圓」。袁世凱垮台後,大部分地區又恢復了「元宵圓」的名稱。

豐年之慶

農家在元宵,都希望一年能獲得好收成。因此,在浙江吳興菱湖一帶就曾流行「燒田蠶」的風俗。當晚,大家拿著精巧靈巧的紙燈,到上元橋去集中,有的放花炮,有的念贊詞,祈求今年五穀豐登和養蠶得利。江蘇嘉定農家當晚舉高高的火炬,遍照田間四隅,稱「照田蠶」。江蘇武進的田家,用禿帚、老麻黠、竹枝和蘆韋做成一丈來長的火炬,在田裡燃燒,這稱「照田財」。貴州赤水的農家,這天夜裡,要舉行攆除蝗蟲和耗子的俗行,方式是由孩子們點著燈和香枝,插在田間嘴裡又歌又唱以後,回到家中,從柴門裡面丟出去,關好門。浙江寧波人家拿著竹竿從廚房趕到寢室,又從寢室趕到門外,稱「趕蛇曳」,說這樣一來,可以使蛇、蟲、鼠等不再出現。

四川成都要舉行上元要用木頭搭起高高的架子,上面交叉的掛上許多紙糊的白果燈。據說,這燈會避除一切瘟疫。

迎紫姑

元宵之天,姑娘們有迎紫姑的俗行。湖北監利,湖南桂陽也都稱「迎紫姑」,是欲卜來年的蠶事或別的事情。河北永定稱「邀廁姑」。江蘇蘇州說「接坑姑娘」,不許男人參加。江蘇無錫叫「祭扛日娘娘」。福建廈門稱「祭娘娘」,這由5歲到16歲的姑娘們,備了花生、柏桔、菜飯和雞肉到廁所去祭她,各人要做一隻很小的布鞋夭祭完了把鞋子焚化,將鞋灰用菜時包好,然後拋到廁兒以供娘娘應用。雲南石屏稱「七姑娘」,請她的時候要念念有辭。河南桃源請6姑娘是在糞堆的前面。浙江紹興說請「灰吉姑娘」,這是由小姑娘到灶突的灰間去民用淘籮上覆女人用的包帽代表她,把她請到堂前。淘籮正前方插一隻筷子,由兩個女孩在旁各用手指臨空鉤住淘籮,另一個小姑娘跪地問卜。

落燈和走百病

北京昌平稱十六是「殘燈」日。這天各地都有「走百病」的俗行。安徽壽春,陝西臨漁,山西大同,河北水平、江蘇江寧,四川成都,察哈爾蔚州,男女都離家出遊,叫「走百病」。雲南征凰老少相諧出底還得插香在路旁。吉林民間婦女群步平沙、或相繼打滾,說能」脫晦氣」。江蘇武進,婦女夜裡出遊,在街上要走過三座橋。江蘇通州要到正月十六才算「落燈」。江蘇儀征,泰縣「落燈」吃面,有諺民「上燈圓子落燈面」。湖北武昌,這天會合全鄉的龍燈於伺廟里,將首尾燒掉,龍身保留到明年再用。廣東陽江把紙燈焚化。又把所有新年點綴的東西收藏起來。於是這個元宵燈節就完全渡過了。

北京上元花燈今昔

上元節俗稱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每逢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觀花燈。北京的上元花燈,源遠流長。自清康熙年間至「六七事變」前的二百七十餘年,大概可分為三個階段;一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大脯燈期」;二為嘉慶至光緒的「自由放燈期」;三為「以電代燭時期」。

大脯燈期,侶稱「故宮燈」。「大踴」,按《史記》雲:「天下歡樂大飲酒也」,即皇帝特旨命令天下百姓共同歡聚飲酒。慶賀佳節。大脯燈可分內燈、外燈兩種。據《葯鄉贅筆》記載:康熙二十二年癸亥正月,朝廷發瘠主一千兩。在後宰門(即今地安門)架高台,命梨園演《目連傳奇》劇目,先是江寧蘇浙三處織倉各制獻蟒袍玉帶,珠鳳冠、魚鱗甲,俱以黃金、白銀為之。彩燈花爆,晝夜不絕,這就是古代所稱的「大脯」。按上述放燈、演劇的地方就是現在景山壽皇殿北牆外、景山後街。當時街左右有雁翅樓(早已拆除調由內務府在這里設立」官看台」,皇帝親自登台向窮苦百姓拋錢施花燈。鞭炮晝夜不停、可見當時盛況。這是內燈也就是在內城放燈。另據《清稗類鈔》所載:「康熙乙丑元久聖袒命於南海子大放燈火。使臣民縱觀,仿大醉之意。」南海子即今南苑。當時,先在南苑行官外約里許方圓,周植拭木(斜埋在地上的木樁調絡以紅虯,然後在其中建起四個大棚內懸火箱,又在平地樹起八桿,上懸旗蠢,官民老少男婦,都允許進去觀看。待行宮內撤仗張燈底有宮眷五個人:從裡面出來,皆紅裳甩衣,被以雜彩,人擔兩燈,各踞方位,高低盤爵,若墾芒徹無珠光燈趴形成奇觀。

自由放燈期,自乾隆末以來,昇平日便由放官燈轉入商民自由放燈。清宮上元花燈多在圓明園山上舉行,有時在宮內或北淳公園內舉行,將康熙朝故宮燈與民同樂,改變為皇家在宮廷內獨自觀燈,一般商民也由於生活富裕,自己隨意放燈。自由放燈可分四種,衙燈、場火、廟燈、鋪燈。衙凡是清廷所屬各衙門口放燈。這種燈本來在康熙時就有,而且清政府撥有專款。自從嘉慶初年以民由撥專款改為捐款,再由各衙門略為補助。每逢節日,便有衙門拿著捐款簿子向各商號、富戶捐款。

場火,俗稱「捐煙火會」,是各街道有勢力而又好出風頭的商戶,勾結一些地痞流氓,挨家挨戶要錢,美其名曰「放盒子錢」,用這筆錢購買大批花炮。在附近廣場燃放。自正月十二夜到正月十六,在這五天里通宵煙花自由施放。此時人山人海,萬頭攢動,有的丟孩子,有的失綉鞋,甚至有擠倒踩死的,也有地痞流氓趁機調戲婦女的。當時西城太平湖、二廊廟、花園宮、後坑和東北城的空場地,均有此種場火會。廟燈,是當時各寺廟所懸的燈,如西城的都城隍廟、都土地廟。東城的呂公堂、二郎廟;大興縣的城隍廟、北城的火神廟、關帝廟等處均甚著名。光緒庚幹事變以前由於物價上漲,生活費用日高,人民負擔過重,各廟收入甚微,乃先後停辦。

鋪凡是各商店在節日懸掛花燈和放焰火花盒。這種燈兒在清末民國初年最盛,是北京著名的燈火。如各姜店以冰燈及麥芽龍燈著名;燈扇鋪和專賣紗燈的商店,各式官燈、桂燈、人物燈等式樣齊全。各大鋪雖然也以紗燈著稱,但門前所掛紅色牛角泡子排燈,為這一行業獨有;綢緞庄的紗燈,在繪畫方面十分細,有整套的《三國志》、《西遊記》、《紅樓夢》圖畫,頗似現在的「小人書」。以電代燭時期是從清宣統時期至「七七事變」以前。這一時期,每年只有「廟燈」和」鋪燈」。廟燈還是宛平城隍廟、白雲觀和東華門三處。這三處的燈還是老樣子。鋪燈則多改用電燈代替蠟燭,尤其是民國初年的「新世界」和「城南遊藝園」以及前門大柵欄、二條帶完全用電燈加配主體燈架繪制各種花卉、人物製成。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又增加花盒,曾轟動一時。「七七事變」後由於民不聊生,花燈逐漸衰落。

現在,由於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元宵燈會不但恢復了,而且還有了新的發展。

塔爾寺燈節

塔爾寺亦稱「塔兒寺」,藏語叫「拱本」,意思是十萬佛像。它是青藏高原喇嘛教格魯派著名的六大寺廟之一,座落在青海省惶中縣魯沙爾鎮境內,離古城西寧僅二、三十公里。據藏漢歷史文獻記載。這里是喇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宗喀巴生於公元1357年,本名叫羅桑扎巴。宗喀巴是他弟子和信徒給他起的尊稱,意思是惶水之濱人,據西藏佛教(即喇嘛教)史料記載和當地傳說,宗喀巴生下來地方後來在上面長起一棵菩提樹,他的生母就在樹旁建了一座小塔。1424年又有人修建了一個較大的塔。1419年宗喀巴在拉薩圓寂後,他的弟子和信徒為了紀念他,於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1年)在這里開始建寺,經過上百年的經營,才發展為今日擁有殿宇、佛塔、僧舍等多餘處建築的古代建築群,佔地面積達六百餘頃。整個寺院建築在林木蒼翠的山坡上,依山高低錯落,具有高超的藏漢建築藝術相結合的特點。進入大殿,迎面矗立著高達12.5米的大銀塔,上面裹著潔白的哈達,殿內供奉著宗喀巴神座,高約一丈,系純金鑄造,是件稀有珍品。1961年國務院頒布塔爾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塔爾寺素以「酥油花燈」著稱。有的稱這種酥油燈為「塔爾寺燈」,有的叫稱為「乍酥拙花」。塔爾寺燈節每年農歷正月十五舉行。此日也是我國傳統的元宵節。這天晚上,從西藏、四川、雲南、甘肅、內蒙古以及青海各地來的成千上萬的農牧民在萬盞燈火下飽覽享有盛名的酥油花。酥油花又叫「扒」,也是塔爾寺的「三絕」(繪畫堆綉、木刻和油塑)之一。酥油使用晶瑩潔白。松軟細膩的酥油配上各種顏料,塑成各種珍奇的花朵。人物或其他形象用木架支撐,陳列於講經殿之前。油塑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獨持的藝術風格,而且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多彩。有奇花異草,有千姿百態的珍禽異獸,有生動逼真的山川圖案,有小巧玲瓏的亭台樓閣,有取材於佛經故事的歷史人物等。這些五彩繽紛的酥油花塑雕,在燈火的映襯下與金碧輝煌的四周殿堂相映成輝。前人詩雲:「元宵盛法會,冷月正

7、普寧元宵有哪些風俗習慣寫成作文450字?

普寧元宵節有歌舞,耍龍燈,踩高蹺,吃元宵等習俗。

8、廣東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廣東元宵節的習俗:

1、廣州廣府廟會

廣府廟會是廣東省漢族傳統民俗文化,為期7天的廟會,涵蓋了十餘種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閑文化等豐富的內容。通過廟會的方式,打造獨特的廣府民俗文化特色活動品牌,營造濃厚的年節氣氛,讓老百姓了解廣府文化,相約幸福廣州。

2、佛山行通濟橋

「行通濟」是廣東佛山地區在過年時傳統的習俗之一,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行通濟,無閉翳(即無煩惱)」的意思是說,在正月十六到通濟橋上走走,就能消除疾病、煩惱,得到幸福、安康。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會扶老帶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盪盪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3、深圳東莞舞麒麟

深圳坪山舞麒麟,遠近聞名。這項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客家民間傳統文化,不僅傳承著世代客家人「麒麟呈祥」的美好祝願,而且在歲月的變遷中烙下了深深的坪山印記。而在東莞,舞麒麟則以清溪鎮、樟木頭鎮較為出色。每年元宵節市政府均組織大型群獅賀元宵活動數百台醒獅、金龍、彩鳳、麒麟參加萬人空巷。

4、清遠火麒麟巡遊

每年元宵夜,廣東英德市大灣鎮熱鬧非凡,火光四射。由火麒麟、飄色和花燈組成的大灣傳統元宵節目,當天就有光著上身的年輕人在火光中舞動著火麒麟,圍觀村民中傳出陣陣歡呼聲。接著就沿街巡遊、挨家舞拜,吸引了上萬民眾觀賞,大灣鎮人頭涌動。

5、茂名年例

「年例」是廣東省乃至中國少有的風俗習慣,為茂名全市和湛江少部分所特有,遠近聞名。年例是茂名農村的第一大節日,從最初的娛神祭祀,到娛人娛神的節日,發展到現今融交際和文娛活動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節日。茂名人素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出門在外的人,春節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是一定要趕回來。

9、元宵來了,來看看普寧各地都有哪些過節習俗

 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嬰兒的出生是件大喜事,親友聞訊前來祝福。在嬰兒身上灑麵粉以示吉利。塔吉克人注重禮節,熱情好客,誰拿走客人一件東西,意味著懇請客人前去做客。忌用腳踩食鹽或食物,忌騎馬穿過羊群,忌接近主人的羊圈或以腳踢羊,這會被認為是大不敬。吃飯時忌將飯菜倒在地上,等主人收拾完餐具才能離席,交談時忌脫帽。

10、潮汕元宵傳統習俗有哪些

1.吊喜燈(點燈籠)

潮語「燈」和「丁」同音,點燈寓意添丁。元宵夜潮汕家家戶戶門口都點燈、吊燈。人們還要提燈籠、拿紙銀香燭到鄉中神廟接火,回來分別吊在家裡的神龕和床頭,這叫做「吊喜燈」。

2.賞燈

元宵夜是月圓夜,如果天晴月明,潮人的花燈與圓月相印成趣,賞心悅目。鎮、縣、市有搭燈棚做花燈展,鄉村神廟和宗祠掛起大燈籠、大花燈,小孩子提著買來或者自製的小燈籠,成群穿街過巷「營燈」,饒有喜慶。 自農歷十一日起,叫「起燈」(即「起丁」),當年有生男孩的人家要到鄉里宗祠掛花燈,被視為新生男孩的入族議式,並每晚抱著孩子去祠堂點燈, 接受鄉人祝賀,直到十八日收燈。

3.食丁茶

以前,家裡有男丁的人家要備茶點請親戚來吃喝,這叫做「喝燈茶」。當晚只要你有雅興,即使沒受邀請,隨便走進哪家都會受到主人的熱情款待。

4.做丁桌

在鄉村,上一年有生男孩的人家,元宵夜要在祠堂設宴請客,以慶「出丁」,俗稱「做丁桌」。宴客席式有兩種,一是用好多隻方桌並在一起,形同龍船,邀請親朋好友來吃飯,叫「龍船席」;二是無論鄉里人、過路的都可以進來吃,吃完就走,下一批客人接連不斷地上來吃,主人不斷地續上菜餚,叫「走馬席」。暈,聽過外地的「喜宴」也有這么辦的。

5.盪鞦韆

盪鞦韆,口語叫「逡登秋」。 因潮地春來早,不似中原要到清明才適宜盪鞦韆。當天有的鄉村組織盪鞦韆競賽或表演活動,也有不少村民自發綁掛鞦韆玩耍,甚至有的演化出奇特的風俗,例如揭陽市桃山鄉正月里男女老幼都可盪鞦韆,但元宵那天,男人就禁忌登上鞦韆棚。潮州的個別鄉村,有元宵夜要在榕樹下盪鞦韆,村人往年輕夫妻身上潑糞,以求當年生男孩。

6.猜燈謎

以前,潮汕的猜謎游戲只有在元宵夜才舉辦,就是在花燈貼上有謎面的紙條,給觀燈人圍猜。隨著識字人逐漸增多和謎語知識的普及,猜謎活動在各個節日都盛行起來,但最為隆重、熱鬧的仍是元宵節,懸掛謎燈也變為謎箋競猜。建國後,潮汕各地的元宵燈謎更為盛行,其中澄海還是文化部頒授的「中國民族民間藝術(燈謎)之鄉」呢。

7.斗畲歌

畲歌,其實就是由畲族傳入、美妙清麗的採茶歌。當晚,由鄉里挑選出來眉清目秀的男孩子扮成採茶女,分組排隊,手提花籃,載歌載舞, 演繹採茶勞作,「採茶女」的舞蹈步伐,均跟著前面兩個帶隊人的舞動進退,委婉動人。

8.准情人節

封建社會的未婚女子養在深閨無人識,是不允許自由出外的,唯有重大節日才可結伴出遊,所以元宵節賞花燈往往是未婚男女見面或情人相會的機會。潮劇《陳三五娘》就是講述男女青年在元宵節賞燈時一見鍾情的故事。

9.求喜物

是日,不少鄉村有設壇拜神活動,神壇上的雞、鵝、鴨、糖果、粿品、花燭、大吉等被視為神物。「求喜物」就是求取拜神後的祀品。參拜的男女可以競投卜取祭品回家中,這些神物可讓家門平安、添財添丁。競投卜取到神物的,明年要按競投承諾的物品數量奉回拜神祀品。也有個別人乘擁擠之機偷走壇前祭品回家吃,說是「吃興盛」。

10.敬糖獅

潮汕不少鄉村的元宵拜神,要向神祗敬獻糖獅,祈求新年大吉大利。人們用白糖糖漿灌入雕刻成獅子形狀的模具,鑄成後加上彩繪紋飾就是晶瑩鮮艷、造型優美的糖獅。糖獅拜祭時成雙配對,拜祭後可食用。敬糖獅也有競投卜取習俗,投得者明年元宵要按競投承諾的大小規格如數奉還,稱為「賭糖獅」。

11.擲喜童

十五這天,有的城鎮鄉村在祠堂大埕、街頭巷尾的開闊處搭起彩棚,裡面置一尊袒胸露乳、憨態可掬的巨型泥塑彌勒佛,其頭、肩、肚臍、大腿上擺有形狀各異的「泥喜童」,給站在約4米遠的人以銅錢投擲,命中者可拿走「喜童」,命中頭頂、耳朵等還有銅錢贈送。據說中了是好兆頭,能早生貴子和發財。

12.送香船

送香船就是送瘟神,潮汕與全國各地一樣均這種儀式,「紙船明燭照天燒」說的就是此俗。「香船」是用竹扎紙糊而成的,有的直接紮成一條船形,有的製成張口露牙的大肚子河豚等。當天村民還請來他鄉的親朋好友,鄭重其事地送香船,非常熱鬧。

13.插榕

以前的元宵節,潮汕家庭的門楣上都插有幾種吉祥物,如榕樹葉、竹筅、「筆車」、「杜必」等,寓意為「插榕健過龍」、「插竹筅養肥雞」、「插筆車飼大豬」、「插杜必谷倉相疊」。有的地方,婦女們把榕葉插在頭上,孩子們則取榕葉夾在耳朵上,以求吉祥。

14.行過橋

在元宵節,潮汕有的地方有行過橋的習俗,如在揭陽,當天榕城的大小橋梁都用彩燈、彩旗裝扮一新,男女老幼爭先過橋祈福,打銅街的石猴橋是最熱鬧的橋梁,人們以摸到橋頭的石獅為幸運。在普寧洪陽,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太平橋為「頭橋」,橋頭有兩頭石獅,說是小孩「模獅鼻,寫雅字」;小夥子「摸獅肚,娶雅妻」;婦女「摸獅耳,生兒子」。還有,過橋時切不可回頭,否則不吉利。

15.落祠堂

過去,一些地方的鄉規民約要求當年嫁入的新娘,要到宗祠去觀燈, 叫「新娘落祠堂」。新娘們到了祠堂焚香禱祝後,要繞堂一周,逐屏觀看花燈,然後在祠堂前看「神前戲」,既為祈福,亦可讓鄉人觀看認識,此俗已少見。

16.坐大菜

元宵夜,一些地方的未婚姑娘會與同寅結伴,靜悄悄地溜到人家的菜園子里,然後羞答答地坐在芥菜上面,此渭「坐大菜,明日擇個好夫婿」,此民俗現已消失了。

17.抱大豬

舊俗「十五夜抱大豬」,就是在元宵節,澄海、揭陽、普寧、潮陽等地的家庭主婦,要在夜間到田野里抱回一塊俗稱「田塗堛」的大土塊,有的地方是抱回石塊,並悄悄地將土塊放在豬欄(圈)前,貼上金花紅綢,敬擺供品,虔誠跪拜,口中默念:「順順大大隻」、「飼豬大過牛」,以祈求新年豬苗長膘快。

18.營神

潮汕在元宵期間有多種游神,即抬神出遊活動,俗稱「營老爺」,日期多在正月十二到十八之間,游神期間,人山人海,大多鑼鼓喧天,潮樂悠揚。有的在夜間舉辦,火堆香燭璀璨,熱火朝天。「營老爺」,有「文營」和「武營」二種。「文營」是將神像請上神轎在社區中巡遊一圈後回到社壇。「武營」實際為「走老爺」,潮汕話「走」指「跑」。「走老爺」是將神像請上神轎捆緊,幾人抬起或由壯丁綁在背後疾跑。

19.擺社賽會

賽會就是是聚集許多拜神物品,在神前作比賽、觀摩之會。 汕頭的區縣,有的要舉行賽大豬、賽大鵝、賽大鴨等活動。

普寧洪陽、崑山,揭西棉湖等地有書畫、古董、盆景、農產品陣等活動。普寧洪陽擺社日是正月十八日,這一天嫁出的女兒都回娘家看熱鬧,故稱「走仔會」。揭西棉湖稱為擺古董、擺景。

揭東的新亨賽大豬,賽甜粿,有的鄉鎮則有登黃岐山之俗。

20.特色習俗

如各地有不同的廣場動物舞,有舞獅、舞龍、火龍舞、龍蝦舞、雙咬鵝舞、麒麟鸚鵡魚舞等,和大鑼鼓、營標、擔花籃巡遊。普寧市佔隴鎮溪東村有元宵節跳火墩活動,氣氛熱烈,極有觀賞性和現場震撼感。

又如普寧客家區新嫁娘要結伴到村邊竹林下搖竹子,邊搖邊念:「搖竹頭,不用愁;搖竹尾,年底養個大烏龜(生男娃之意)。」並各采竹葉插於頭上等等。

拓展資料: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天在潮汕,有各種具有潮汕特色的民俗活動。這是因道教信奉三官神(天官、地官、人官),以正月十五為天官當令,稱上元節,祈望天官賜福。潮汕各地元宵風俗活動內容大都有吊花燈,游花燈,舞獅,猜燈謎、吃湯丸等,其主要內容在燈,故又稱燈節,它有最濃厚的游樂色彩,故稱鬧元宵。[1]元宵節傾注著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並以其獨特的藝術氣息,煥發出現代民俗藝術的獨特光彩。

參考資料:網路—潮汕元宵節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