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風俗有哪些
1、陝西獨特的風俗有哪些?
一、陝北秧歌
陝北秧歌,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是流傳於陝西、陝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漢族傳統舞蹈,吸收當地流傳的水船、跑驢、高蹺、獅子、踢場子等形式中的藝術元素,組合成新的獨特的舞種,在鑼鼓樂器伴奏下以腰部為中心點,頭和上體隨雙臂大幅度扭動,整支舞蹈熱烈而充滿歡快的氛圍。
二、皮影戲
皮影戲被許多專家認為是中國各類影戲的鼻祖。2006年2月,華陰老腔被確定為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老腔皮影戲源於華陰市(1990年前為華陰縣),流行於渭南市各區、縣及山西運城市、河南三門峽市相鄰的黃河金三角地區。老腔是皮影戲最早的唱腔,因為她在華陰、華縣一帶形成時間較早,與隨後形成的碗碗腔(時腔)相比,顯得古樸粗獷,故稱老腔。
三、寶雞社火臉譜
陝西寶雞地區,人們習稱西府,是陝西社火臉譜藝術具有代表性的地區之一。特別是隴縣和寶雞縣的社火臉譜,流傳歷史久遠,臉譜造型奇特,色彩質朴明快,紋飾嚴格講究,譜樣多而齊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臉譜的最高水準。
社火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文面,文身、巫術、祭祀、宗教,古代的角抵、驅儺、祭社活動。社火臉譜的紋飾證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號,在臉譜上被完整的繼承了下來。
四、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陝西省的傳統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區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五、綏米嗩吶
綏米嗩吶是陝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藝術形式,無論城鎮鄉下,凡遇婚喪嫁娶、開張慶典、喬遷新居、鬧秧歌、合龍口、鬧滿月、過周年、辦廟會及各種慶祝活動都需要雇一、兩班吹手來吹奏助興。
2、陝西的風俗有哪些?
陝西的風俗有:
1、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陝西省的傳統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區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陝北民歌有她鮮明的地域特徵:土氣、大氣、美氣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
2、華陰老腔
老腔是一種板腔體戲曲劇種,是皮影戲的一種,唱戲人在後台是皮影戲,唱戲人跑到前台吼唱就是老腔,主要流行於陝西省華陰市的雙泉村。華陰市東臨潼關、西接華縣、南依秦嶺與洛南縣接壤、北隔渭水與大荔縣相望的獨特土地造就了老腔的獨特唱腔特點。
3、陝北民歌
陝北是民歌薈萃之地,民歌種類很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調、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種,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4、陝西社火臉譜
陝西寶雞地區,人們習稱西府,是陝西社火臉譜藝術具有代表性的地區之一。特別是隴縣和寶雞縣的社火臉譜,流傳歷史久遠,臉譜造型奇特,色彩質朴明快,紋飾嚴格講究,譜樣多而齊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臉譜的最高水準。
5、陝北秧歌
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是流傳於陝西、陝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漢族傳統舞蹈。陝北秧歌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以「綏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3、陝西風俗陝西風俗有哪些
1、吃餃子:在中華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為除掉一年的晦氣,遠方的人們都會跋山涉水回鄉和家人過冬節吃餃子,以示有個圓滿的歸宿的。
2、逛大唐西市廟會:西安大唐西市廟會是盛唐時期我國最大的廟會之一,在中斷千年之後終於再次和廣大市民見面,融會了中西風情、雅俗共賞,已成為西安春節期間一道文化大餐。
3、過年蒸花饃:蒸花饃是我國北方地區的民俗之一,按照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開始蒸花饃,讓再普通不過的麥面饅頭,搖身一變,成為工藝品。當地人以擁有為喜慶-陝西地區獨特的主食花饃。
4、祭把社火:民間社火來源於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隨著社會的發展,使祭把社火的儀式逐漸增加了娛人的成分,成為規模盛大,內容繁富的民間娛樂活動。
4、陝西的習俗有哪些?
春節習俗:陝西人一進臘月,就忙和起來了:推上碾子壓糕面,趕上毛驢磨豆腐,蒸黃饃饃,做黃酒,擀雜面,炸油糕,過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備好。
在這里還有這樣一種習俗,過年都要給孩子做個「棗牌牌」。「棗牌牌」就是用紅線穿上紅棗、穀草秸秸,上面掛個銅錢,下面墜個鞭炮,掛在孩子的背後,這是一種避邪祝福的吉祥物。
在這里,我還看到有的人家用紅線穿上做針線活用的「頂針」,掛在孩子的脖子上,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歲頂針」。每年增加一個,一直到十二歲為止。
除夕到了,萬事俱備,貼對聯,打醋炭,掛紅燈,凈院落。打醋炭,是一種獨特的習俗,就是在鐵勺上放一塊燒紅的煤炭,再澆上醋。「打醋炭」要在家裡的每個角落進行,意為驅邪,實際上這是一種科學的殺菌消毒的辦法。
夜幕降臨,老年人總是虔誠地敬神點香燒紙,領著好奇的孫子們叩頭。大孩子忙著放炮、點火塔塔。細心的婆姨在門邊放上炭塊和冰塊,在門後立個擀杖和刀斧,據說,這是鎮邪的,在這里叫「守歲」。
5、陝西都有什麼風俗習慣 ?
陝西的風俗的代表:
1,面條象腰帶;2,鍋盔像鍋蓋;3,辣子是道菜;4,泡饃大腕賣;5,碗盆難分開;6,帕帕頭上戴;7,房子半邊蓋;8,姑娘不對外;9,不做蹲起來;10,唱戲吼起來。
陝西十大怪其實是一種獨特的生活。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稱之為「陝西十大怪」(即「關中十大怪」)。
一、面條像腰帶
「扯麵寬得像褲帶」。扯麵也叫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扯麵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麵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扯麵,一根面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面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 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關中人吃面,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里,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裡,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二、鍋盔像鍋蓋
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團放進頭盔里,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杠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於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油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裡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油潑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
四、泡饃大碗賣
「牛羊肉泡饃大碗賣」可稱上是陝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饃似乎是白來一趟。
五、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
六、帕帕頭上戴
以前在反映陝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對襟夾襖的老漢及老年婦女頭上都戴著(頂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
七、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何為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為人字形,可是陝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
八、姑娘不對外
據說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久而久之,不僅男人們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他鄉
九、不坐蹲起來
由於關中的男子們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開「老碗會」,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加之人們冬天喜歡蹲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曬暖暖」或者「丟方」、下棋。於是,關中人就養成了「蹲」的習慣。外地人說這是「板凳不坐蹲起來」。實際上是人們勞累後歇息的一種習慣。
十、唱戲吼起來
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吼戲者,臉紅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
6、陝西人的風俗文化都有哪些?
陝西人的風俗文化有:
唐三彩陶。
面花。面花的製作盛行於陝西關中和陝北,當地人稱為花饃。
眉戶。它是由民歌脫胎發展而來的。
戶縣農民畫。源於民間,追求強烈的直觀效果,鄉土風情濃厚,內容健康,朴實,給人積極向上的激情。
陝北剪紙。剪紙俗稱窗花,為聰慧的勞動婦女所創作,她濃縮著古老的黃河文化。
鳳翔彩繪泥塑。以造型優美、色彩艷麗、生動逼真而享譽海內外。
鳳翔木板年畫。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紮根於農村。
仿秦兵馬俑。秦兵馬俑復製品也日漸成為中外遊客理想的紀念品和禮品。
仿秦銅車馬。工藝精湛,造型生動。
秦腔。秦腔最為著名皮影戲。
7、陝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1、腰鼓是陝北各地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區安塞縣,榆林地區的橫山、米脂、榆林等地最為盛行,是陝西民間舞蹈具有較大影響的舞種之一。
安塞腰鼓是陝北腰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多在重大節日慶祝、慶典、廟會中演出,在2006 年,「安塞腰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陝西民歌根據地域特徵和藝術特點分為陝北民歌、陝南民歌和關中民歌。陝北民歌種類繁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有信天游、小調、勞動號子、榆林小曲、陝北套曲等 20多個曲種,其中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流傳最廣。
陝南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紫陽民歌是陝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種,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對門唱山歌》《南山竹子》等。關中民歌有船工號子、打夯號子、搬運號子等曲種和各種小調。
3、陝西皮影戲起源於漢代以前,發源地在華縣,鼎盛於唐代,又稱「影戲」「影子戲」,流傳於民間,保留著民間說書的歷史痕跡,是近代陝西諸種戲曲的前身。
其唱腔數十種,以老腔、碗碗腔、阿官腔、弦板腔、秦腔五大調較為普遍,輔之陝北、陝南及關中各種道情。皮影戲的傳統劇目有《游西湖》《哪吒鬧海》《古城會》《會陣招親》等。
4、「社火」是陝西民間一種廣泛的、傳統的、規模壯觀的群眾娛樂活動,來源於古代先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陝西「社火」通常在正月、節日盛會或廟會演出,包括鼓樂、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秧歌、舞龍、舞獅、花燈等。關中是陝西社火活動最活躍的地區,寶雞更是被譽為「中國社火之鄉」。
5、面花俗稱「花花饃」,屬麵塑藝術,種類有婚禮、喪禮、壽禮、節日花饃。面花起源於漢族民間祭祀活動,源於漢代,成於唐代,盛於宋代,到了明代之後,面花就廣泛流行於民間,清末,北京還出現了專門製作面人的藝人。面花自古盛行於北方民間,形式豐富多彩,品類繁多,其中尤以合陽、華縣面花為佳。
8、陝西都有什麼風俗習慣 ?
陝西的風俗的代表:
1,面條象腰帶;2,鍋盔像鍋蓋;3,辣子是道菜;4,泡饃大腕賣;5,碗盆難分開;6,帕帕頭上戴;7,房子半邊蓋;8,姑娘不對外;9,不做蹲起來;10,唱戲吼起來。
陝西十大怪其實是一種獨特的生活。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稱之為「陝西十大怪」(即「關中十大怪」)。
一、面條像腰帶
「扯麵寬得像褲帶」。扯麵也叫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扯麵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麵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扯麵,一根面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面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 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關中人吃面,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里,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裡,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二、鍋盔像鍋蓋
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團放進頭盔里,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杠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於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油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裡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油潑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
四、泡饃大碗賣
「牛羊肉泡饃大碗賣」可稱上是陝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饃似乎是白來一趟。
五、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
六、帕帕頭上戴
以前在反映陝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對襟夾襖的老漢及老年婦女頭上都戴著(頂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
七、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何為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為人字形,可是陝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
八、姑娘不對外
據說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久而久之,不僅男人們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他鄉
九、不坐蹲起來
由於關中的男子們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開「老碗會」,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加之人們冬天喜歡蹲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曬暖暖」或者「丟方」、下棋。於是,關中人就養成了「蹲」的習慣。外地人說這是「板凳不坐蹲起來」。實際上是人們勞累後歇息的一種習慣。
十、唱戲吼起來
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吼戲者,臉紅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