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燒清香風俗
1、求湖北武漢春節的民俗??
中國人過去和現在的一些地方在過春節時有諸多禁忌,主要為了保平安,在來年事事順心,萬事如意。由初一至初十的禁忌有:
初一:雞日,舊時在元旦貼畫雞辟邪祈福(雞諧音吉ji) 。
初二:狗日,出外拜年或祭祖。
初三:羊日,易生口角,不宜拜年。
初四:豬日,祭財神。
初五:牛日,"破五",可打破諸多禁忌:"送窮五"初一至初四的垃圾不能倒掉,免倒財氣,初 五的垃圾視為窮土,倒掉就送窮出門。
初六:馬日,送神的日子,把除夕送來的財神紙馬燒掉,店開始復業。
初七:人日,人的生日,又是聚餐吃喝,又有放花炮煙花,啟煙火的習俗,是火的生日。
初八:穀日,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廟往往在這天設壇祭星 。
初九:天爺生日,玉皇大帝誕辰,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
初十:石頭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動用,叫石不動,甚至燒香祭拜石具。
武漢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2、黃石的端午節有什麼風俗習慣
端午節習俗 懸鍾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高郵的端午較為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浙江省]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采葯,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葯王曬葯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游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系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海南省)
每逢端午,海南各處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在如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歷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仍有兩個石階疊架著兩條鮮艷、修長、昂揚的龍舟。海島先人,端午時節,扛起龍舟,奔向大河,揮汗於南渡江中競渡……歷史就從一個個古色端午,時光交錯著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鄉」之稱的文昌,是宋慶齡的祖居地,臨海傍河。自古以來,當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祈福求安。海南除了與內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葯澡。家在海南的小鄭說,從小過端午,家裡總會四處彌漫艾草香味。媽媽早早的在家門口懸掛艾草,晚上,燒了一大鍋的艾草水,就著艾草,洗洗身子,說是這樣,可以驅魔避邪,強身健體。小吳,家在海邊,幼時,每逢端午,家裡人都會帶他到海邊去洗龍水。百姓們認為,屈原先生早已當了龍神,洗洗 「龍水」,龍神會保佑孩童健康成長。自幼,海島內的百姓,都相信,海浴——用海水擦眼,可以去眼疾;用海水洗身,可以去除皮膚疾病。滂海的澄邁縣,為紀念這一特色民俗,每逢端午,都會在盈濱半島舉辦「龍水節」 。海島各地的人們老老少少,都紛紛來此一起「洗龍水」 。萬人共泳,這一端午海面奇觀,你看過么?端午,也是清明之後,海南人一家團聚的日子。據說,只要能夠回家,島上的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回祖宅。祭祖、向父母請安、與兄弟姐妹戲耍。女人們,則早在半個月前就張羅著裹粽,到正日子,家家戶戶,送粽傳平安,熱鬧非凡。海島上的一年,就在粽子飄香、龍舟競渡、龍水嬉戲中,進入了漫漫長夏。
3、荊州人過春節的習俗
打彈塵、貼年畫福字。除夕夜前要洗個熱水澡。團年飯、團年飯菜之前,先要祭祖,盛了飯菜,斟了酒杯,象徵性地讓先人來享用。將最好吃的菜放在灶頭處,燒香、燒紙給已過世的長輩,祭祖的酒澆在堂屋,飯菜讓孩子們吃下,表示保佑孩子。
團年飯之後,就開始守歲。守歲,屋內的燈都要亮著,不能熄滅,直到十五前晚上必需亮一盞燈。大年三十晚轉鍾後要放鞭炮。
初一換上新衣新鞋、正月里整整一個月都不能剪頭發。開門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貼春聯、貼年畫、玩龍燈、舞龍燈。春節期間一直到元宵節,就是您請我,我請你,吃「春飯」的時節。
大年初一 開門茶 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吃雞蛋,叫「石滾蛋」,吃了「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三個煮得很嫩、透過蛋白能看到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鍍銀」,「得金得銀」。
初二的早餐必須是面條,不能吃別的主食。如果被長輩發現沒有吃面條,那就是犯上。
大年初五,家家戶戶放鞭炮,家裡做了樓房的,要提著鞭炮,從樓上噼啪噼啪一直放到樓下。放鞭炮的同時,還要在院子里堆起一堆青柏樹枝,用燃放的鞭炮將其點燃,能發出陣陣清脆的響聲。可以把家裡所有的跳蚤都燒光,傳說這樣的年俗在荊州已延續了數千年。
4、你的家鄉過清明節有什麼習俗?
我的家鄉甘肅一個很小的縣城。三面被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包圍著。
在老家,清明,只有純粹的上墳、燒紙,沒有其他的活動。
應該是北方,正值耕種的季節,沒有更多的空餘時間的原因吧!
不過,清明的上墳,還是有很多講究的。
首先是上墳的時間。必須是清明前3-5天。所以清明是我們這兒耕種、上墳比較忙亂的時令季節了!
而對於出嫁了的女兒要給父母上墳,時間就進學倉促了,特別是距離比較遠的!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老媽帶我去給外爺燒紙,早上天沒亮就把我從熱被窩抽出來,我不想穿衣服,她胡亂抱個被子,就把我塞到驢車上,還一路不停地喊打,讓驢跑快一點!
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那是清明前的第三天,是最後燒紙的日子。我們那兒的習俗是清明燒紙必須在真正升起以前,一般是11點以前。其實,燒紙的時候,太陽才才升起來不久,可是老媽一直不停的嘮叨:我懶死了,喊半天賴在炕上不起來……
為什麼要講究太陽升起就燒紙,傳說過了這個點,再去燒紙,後人很很懶,日子過的不如別人家!
哎,寶貝女兒一直愛賴床,是不是折騰她半夜晚息起來去上墳呢?!
另一個比較傳統、特別的習俗就燒紙的祭品必須是豆(就是大家超高或食品店能買到的青豆子)包子。所以,在生產技術比較落後的年代,種豆子就是一件大事,搞不好豆子收成不好,先人們就要「挨餓」了!這還是小事,被大家笑話成「餓死先人」的,就更丟先人、羞先人了!
(包子大小和饅頭差不多,瓤一般體積要佔包子的一半以上)
蒸包子的個數也很有講究,都必須是十六個。十五個,要用來燒紙,另一個至今我沒搞懂是干什麼的。
那時候嘴饞,其他十五個要等燒紙後才能吃,所以我一直挖空心思想找到那一個放哪兒了,但是任我怎麼找都還是長不到,問老媽,她一直就沒告訴過我,其初我還以為是老媽或者哥姐吃了!
後來才知道,被老媽扔到屋頂上去了!所以一直就恨老媽,為什麼不給我吃,要扔到屋頂上去!直到有一年,查縣志才知道,扔到屋頂上去,是鷹雀老鴰(我們這里讀wa)吃的,意思是感謝他們吃了蟲子、老鼠等等害蟲,保護了莊家的好收成,希望他們以後繼續多吃蟲子等等!
還有一個習俗講究,就是清明上墳不能哭!
我聽別人的說法,還有縣志記一些載,推測的原因是:那時代生活苦,吃的少,到清明基本上是沒什麼吃的的時候了!如果在先人面前哭,是在訴苦,沒吃的了!是沒本事,不會過日子的表現!或者清清靜靜讓先人享用一次大餐,好度過少吃的,難熬的、後面的青黃不接的日子!(清明後上墳要到七月半,好漫長的日子呢!)
豆包子還有一種做法是,在上面點四個點的紅點,或者用手指點一個圓點。在老家,四和一,基本是祭祀用的數字了,但是兩個有什麼具體的區別,可能永遠沒人能知道了。這種包子不是用來上墳的,是在家裡祭祀用的,也就是真正的供品了!
家裡祭祀,一般是在上房,就是街門正對的屋子,這個屋子所有的人家都會在正門擺有一張桌子,是專門用來祭祀的。
把十五個包子擺在桌子上,是一種藝術,也是技術,更是一門數學了!
一層層包子擺起來,要好看,還要層數、每層的數字固定!反正我是研究了擺不來的!
不過,小時候,每次擺好,對我最大的誘惑當然是什麼時候能吃!
在老家供品上面的紅點點是很講究的,而且可以吃紅點的人只有長輩,所以顯得有些珍貴了!(不過,好像大部分情況是掐下來,祭祀了)。哎,我偷嘗過,苦苦的,根本不好吃!原因是,那些顏色是植物的花做的,聞起來有淡淡的香味,吃起來就不是那麼會事了!
____猜猜看這個俗語的含義_________
關於供品上的紅點,家長還有一句民間俗語:你以為老娘供品上的紅點點是白吃的!
啊嗚!能猜出來的就是老司機了!
5、湖北過年習俗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老家湖北,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有俗諺雲:二十三,送燈盞;二十四,剔魚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豬肉;二十七,除臟跡;二十八,福雞鴨;二十九,家家有,這說的便是過年的事兒。
送燈盞是指送勞苦功高的灶王爺,他老人家也要回天庭和家人團聚,看來呀這過年連神仙也不能免俗。剔魚刺是指做魚丸,作為千湖之省,老家湖多魚多,人也嗜魚,平時婚喪嫁娶大晏小席上魚丸就是必不可少的特色菜,到了大年三十的團圓桌上其重要性就更不待言了,年年有「魚」嘛!可惜現在什麼都機械化了,原汁原味的農家魚丸已成了稀有之物。敲大鼓是指過了二十五就可以把各種響器拿出來,這其實主要是指從前的鄉下藝人利用過年人們圖大吉大利心理,走家串戶吹拉彈唱討利是,如今賺錢的門路多了,討利是的人也少了,更多的倒是自娛自樂或者眾娛眾樂。二十六和二十八是宰牲的日子,但忌說「宰」,而要說「福」,為的是討一個好口彩。除臟跡就是大掃除了,二十七主要是清理廚房,因為廚房天天都要生火做飯,清掃得太早了,煙熏火燎的,等不到春節就又臟了。最後一句話是說到了二十九,家家戶戶所有的年貨都准備好了,一家人團團圓圓就等著除舊歲迎新年。
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的熱鬧勁兒就不用細說了,有意思的是,按風俗,出嫁的女兒可以回家吃團圓飯但不能留在家中守歲,所以老家的團圓飯是中午吃的(吃之前要先祭祀先人),以便女兒吃完飯後回婆家,可女婿和外甥卻可以光明正大地留下來!真個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舊俗里新年頭三天不能煮生米和生水。除夕下午主婦們就忙著煮飯,男人們則負責燒水。這個風俗是我最不敢苟同的,大過年的卻只能吃剩飯,也未免太煞風景了。
大年初一的春節,謂之「出地方」。男人們以前是拎點禮物去族中尊長家敬敬長輩,或者左鄰右舍互相敘敘舊情,交交新誼,現在則流行去村幹部或者比較有威勢的人家裡,套句時髦的話兒,公關,不知這是社會的進步呢還是退步。主婦們則主要是上廟里進香抽簽,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合家平安財源茂盛,年輕人則成群結隊在一起唱歌跳舞,盡情地揮灑他們的活力與激情。新年第一天的生活原則是東西不能往外拿,即使是垃圾也只能堆在牆角不能掃地出門,以免將一年的運勢都給沖跑了。
初二是給用來「故」人拜年的。頭年有人過世的人家這一天就要大擺宴席廣延親朋,謂之「清香」。
初三才是大拜年的日子,一般是按親疏遠近來安排拜年的順序,基本上是先丈母娘家然後外婆家再到姑姨表親,但一般應在初六之前完成,去得太遲了人家就會覺得受了冷落,常常因此影響兩家的關系。如果親戚中有人家一直沒有來拜年,那就意味著他要與你斷絕往來了!
記憶中過年最大的熱鬧是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這一段。到了初八,各村各寨的舞龍隊舞獅隊蓮船隊河蚌隊等等業余文藝團體便開始濃妝淡抹粉墨登場。習慣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男女老少們趁著這難得的閑暇時光可著勁兒在父老鄉親面前露臉。這邊廂,莊稼漢子棒小伙們舉著龍燈擁著獅子走村串寨,彷彿身上有使不完的勁,每到一處,騰挪跳躍,上竄下跳,前滾後翻,耍盡十八般武藝七十二種變化。那邊廂,大姑娘小媳婦們也不甘示弱,蓮船隊左搖右晃,俏麗的采菱妹蓮步輕移花枝亂顫;河蚌隊開開合合,潑辣的船家女前沖後突攆著人兒轉;此外還有踩高橋打竹馬,都是一些饒有情趣又不需太大耗費的民俗活動,真個是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可惜如今青壯年們大多外出打工,這些樂事兒已是日漸蕭條了。
「過了正月半,各人找事干」,過了元宵節年才算過完了。於是,大街小巷田邊地頭便又響起了「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
6、湖北土家族有哪些習風習俗?
土家人熱情好客,「過客不裹糧投宿,無不應者」。
昔日,貴客到來,要放鐵炮以迎。鐵炮如大鞭炮一般大小,豎立於鐵匣上,放起來震天動地。如果一時沒有鐵炮,也可鳴放獵槍表示歡迎。聽見炮聲,寨上的老人、青年、兒童,一齊出來,迎接貴賓。主人立即煨茶裝煙,做油茶湯。席上, 要喝大碗酒,吃大塊肉。同時,還請寨上的老人或頭面人物,陪客把盞。
土家人的油茶湯,製作十分考究。先將茶葉、粉絲、黃豆等物,用油炸過,加煮熟的臘肉粒、豆腐顆和玉米泡,再加蔥花、姜米等佐料,摻上燒沸的油湯,吃起來清香爽口:泅茶湯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療飢醒酒,許多人四季不離,每日必飲。它是土家人待客的傳統民族飲料。
土家人火塘內的火,四季不熄。冬天圍塘取暖,平時就火用鼎罐做飯,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勞質朴,從開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習慣。他們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風尚。親朋鄰里,遇結婚、喪葬、建房、天災人禍,互相關照,互相幫助。遇上結婚,全寨人三天可以不開伙,一齊去賀喜,幫著迎親、過禮、布置新房、做飯安席、照料客人。遇上白喜,聽見報喪,全寨人奔來,白日幫忙張羅,夜晚跳喪守靈,直到抬喪掘墓,送葬壘墳,全當自家的事去做。修建房屋時,上樑立柱,合寨出動,無人收取分文。農忙時節,割麥栽秧,打穀揚場,對勞弱戶,大家主動相幫,主人家只供飲食。薅包穀時,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濟,不要報酬,千百年來相沿成習。
上山圍獵,所獲獵物按「見者有份」的原則進行分配。分配時,先清點在場人數,然後按人數將獸肉砍成若干塊,穿上棕繩,裝入背簍,加以遮蓋,棕繩頭外露。一人端上背簍,轉上數圈,在場的人各捉一棕繩,提出獸肉,無論好壞,都無意見。田邊、地角、道旁的水果,成熟以後,路人亦可隨意摘食。這些, 都保留著原始分配的痕跡。
黔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數民族達13個。在這里世居的土家族、苗族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由於各民族交錯雜居,長期的經濟交流、文化交往,風俗相染、語言相習,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創造了這里獨特的文明史。
走進土家苗寨,翠竹嶺下,古樹叢中,可見座座寨子,依山傍水,清幽神秘。進得吊腳樓,主人熱情奉上清香爽口的油茶湯,冬暖身,夏消暑,讓人倦意頓消。倘若遇上「哭嫁」.「跳喪」,盡可領略土家族、苗族的婚戀情、生死觀。土家族的「趕年」、「四月八「和苗族的「趕秋「等節日,更是場面壯觀,氣氛熱烈,頗具古風。
土家苗寨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土家族的擺手舞,銅鈴舞,苗族的蘆笙、木鼓舞,弛名遐爾,久負盛名。土家刺綉,苗家臘染,堪稱一絕。土家苗寨更是歌的海洋,人人會歌,無處不歌,歌山歌海,情溢山寨,有「對歌「「盤歌「「山歌「「薅草鑼鼓」等,生動形象,音韻和諧,情意真摯,優美悅耳,聞之如品甘飴,如沐春風。
男 婚 女 嫁
土家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餘。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志。新娘對家中每位親人要唱一首,來一位親朋又唱一首;遇上陌生人來要唱,每做一件事也要唱。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
哭嫁,源於婦女婚姻之不自由。昔日,土家人的這樣幾種婚俗:
一是"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做"接骨種"。"無論處之大小,竟有姑家女子年長十餘歲,必待舅父之子成立婚配"。"兄亡收嫂,稱為'坐床'"。
二是純男性選擇式。無論何家女子,只要男方看中,買一串鞭炮去她家門口放了即為定親,女方任何人不得反對。若一女子被幾個男子舉行放炮定親儀式,便惶惶然不知所措。男方則千方百計斥取婚姻,甚至殲滅婚敵,因此而有殃及女賓安全的。
三是搶親,所謂"搶來的"。
四是童養媳,所謂"引來的"。
過去,土家姑娘的命運是悲慘的。她們用哭嫁的歌聲,來控訴罪惡的婚姻制度。
她們"罵媒人":
你做媒人的想穿鞋,樹上的鳥兒都哄得來。
你做媒人的想喝酒,山上的猴子都哄得走。
……
花言巧語幾籮篼,不愁銀錢不到手。
好比我家饞嘴狗,東家吃了西家走。
……
"哭嫁歌"有傳統唱詞,也有即興創作,它主要表達這樣幾種情感:一是感謝父母的養之恩
紅花開時離枝去,爹娘養我枉操心。
一尺五寸養育起,背過許多山和坳。
二是表達對親人的離別之情,如表達對哥嫂的期望穿上嫁衣別哥嫂,好比鮮花葉掉了,好比風穩斷了線,好比油燈去燈芯。
花兒紅,葉兒青,只有哥嫂最操心。
哥妹今天各分手,堂前雙親你孝敬。
三是對封建婚姻的反抗和對自由婚姻的追求
一把指拇尖又尖,娘把女兒往外掀,
一把指拇齊又齊,爹把女兒往外趕。
罐子裝人冤頭死,活人掀到死人坑,
左腳踏進閻王殿,右腳踩進爛泥坑。
婚期愈近,哭得愈悲切。上轎之前,更是哭得嗓子嘶啞。哥哥將其背出門時,她便用又手捶著哥哥的背:
哥哥呀,哥哥呀,
你為什麼這樣狠心,背我往火坑裡送。
你為什麼要幫人家的忙?
你把我背互岩坎上倒了吧,
讓我變只鳥兒,飛到無邊無際的天邊頭去吧;
你把我背到深潭裡倒了吧,
讓我變只魚兒,游到無邊無際的大海里去吧!
感情是何等的強烈、真摯!他們是在用哭來表達對自由婚姻的追求和對幸福的嚮往啊!
今天,婚姻自由了。天府好望角的土家族姑娘在結婚時也還要哭嫁,但現在的哭嫁僅是一種儀式罷了。
7、湖北人有什麼習俗
湖北人飲食習俗:
楚人飲食之原料,為楚地所產,它的特色和水平,與楚地物產資源特色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相一致。楚人飲食文化最鮮明地體現了魚米之鄉的特色,其主要特點是:
稻為主食
京山屈家嶺、江陵毛家山、澧縣夢溪鎮古文化遺址出土的大量稻穀殼、稻穀表明,早在距今8000到4600年前,荊楚大地就聚居著以種水稻為主的氏族部落。他們除主食稻米和雜糧外,千百年間,隨著生產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食品製作也走向多樣化、精細化,如米粉、米粑、糍粑、年糕、湯元、粽子等。
嗜好魚肉
考古發掘曾發現大量的動物遺骸和栩栩如生的雞羊魚等動物陶型。這表明楚地先民在距今數千年前,就飼養豬狗雞羊,捕撈魚蚌。平原河谷地區除禽畜外,以魚類為重要營養品。山區、平原、丘陵,都吃豬牛羊肉和野味。至今,在荊楚大地婚喪喜慶節日宴席中,也是「無魚不成席」。荊楚魚米鄉,魚的製作和吃法十分豐繁,令人眼花繚亂。干魚臘肉是楚地冬臘月的一道風景線:「仲冬天氣肅鳳霜,臘肉腌魚盡出缸。生怕寒潮收不盡.天天高掛曬台傍。」一些高寒山區。除了池塘養魚外,多數農戶無魚。為了年年有餘魚,春節前都要走出深山去買魚,如大別山深山老林里的農民就三五結伴去太湖、望江、黃梅魚區去挑魚。
蔬食多樣
楚地民眾食用蔬菜瓜果,可概括為鮮、泡、腌、干四字。泡菜歷史悠久,常年常月可做,古往今來在荊楚大地十分普遍。昔日在大別山英霍潛太的深山老林里,很多農戶家都有幾口能裝3—6擔水的大菜缸。每到秋天,分類裝菜,也有辣椒蘿卜腌在一起的,裝好菜,放些鹽,壓結實,而後放幾個圓滾滾的石頭菜石頭,上加木蓋,糊泥密封,吃時開缸,滿屋溢香。取出酸辣菜放在吊鍋上煮,加上季節性的鮮菜如黃瓜、莧菜、扁豆、蘿卜等。醬腐乳,吊鍋煮鹹菜合鮮菜,紅苕飯,爐子火,一家人圍坐而食,倒也愜意。無論是泡是腌,風味特殊,酸辣鮮脆,清香可口,開胃下飯。曬乾菜也是楚地一道風景。蘿卜、白菜、芥菜、薺菜、辣椒、茄子、豇豆、四季豆、土豆、扁豆、刀豆、椿苗、金針、竹筍、馬齒莧、紅苕稈和葉以及薇菜等等,均可曬干。以備不時之需。
湯品繁多
楚地人愛湯與這一地區的氣象、水土、氣候及其他條件有關。人們愛煨湯:逢年過節要煨湯;生日喜慶要煨湯;貴客臨門要煨湯;婦女「坐月子」要煨湯;病人病後補身子要煨湯。煨湯品種繁多,有排骨湯、雞湯、牛、羊肉湯。最為珍貴的是甲魚湯、八卦湯。總之魚、肉、菜、果、野味、山珍海味都是良好的煨湯原科。一般家庭最喜愛的是排骨煨藕湯。湯的製作多種多樣,有煮有熬,有煨有燉。家庭煨湯多用「砂鍋罐子」。煨湯講火候,猛火燒開,文火細煨,即人們常說的「大火煮粥,小火煨湯。」湯汁油而不膩,湯料爛而不糊。湯是開胃妙飲,能促進血液循環。寒冬,以湯驅寒;炎夏,以湯開胃,可以補充身體需要的鹽分、水分和營養。這里還需要補幾句的是,山區人昔日吃年飯有個禁忌,即不喝湯,說是喝了湯,出遠門落雨,麻煩多。在英山某些地方,喪事不用湯,席上連湯匙都不擺。
好酒多茶
楚地港河湖汊甚多,人們種田做漁業,適當飲酒,可以驅寒祛濕,自古相沿成習。楚地糧產豐富,自古有飲燒酒之習。至今仍喜飲用糯米酒。這糯米酒各地叫法不一,有的叫「水老古」;有的叫「雙料雙」;有的叫「洑子酒」;有的叫「甜酒」或「米酒」等等。有資料說,湖北麻城東山老米酒叫「擺頭酒」。當今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大范圍的人喜愛老米酒,或許與江西填湖廣和湖廣填四川有關。
湖北過春節習俗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在湖北,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有民謠雲:「二十三,送燈盞;二十四,剔魚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豬肉;二十七,除臟跡;二十八,福雞鴨;二十九,家家有。」一直和農耕文化息息相關的中國年,不管在物資短缺年代還是經濟發達時期,從來都是人們渴盼的特殊節日。湖北省群藝館研究員、《楚風楚俗》等湖北風俗畫冊的拍攝者吳志堅感慨,「龍鳳呈祥、高蹺龍燈、海馬、趕象、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在濃郁的荊風楚韻中,那些最古老而淳樸的湖北年俗,實在讓人大開眼界!」
「談年飯」邊吃邊聊迎新年
武漢早期的居民大多是明末清初由周邊地區(沔陽、漢陽、黃陂、孝感等地)遷入的,因此,武漢的過年習俗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除了要收拾屋子,換春聯,貼門神,過小年時要請灶神,除夕這天,男人還要將水缸挑滿,這叫「福水長流,子孫富足」,女人要在之前做好全家人的新鞋,這叫「過年穿新鞋,喜事一起來」。等到了年三十這天,全家歡聚一堂吃上一頓豐盛的「談年飯」(如今多稱為「團年飯」)。
武漢的年夜飯,一般要上「三全」(全雞、全鴨、全魚)、「三糕」(魚糕、肉糕、羊糕)、「三丸」(魚丸、肉丸、藕丸)。開飯時間多在天黑之前,有的家庭一直吃到轉鍾,表示「越吃越亮」,既然是「談年」,還得邊吃飯邊聊天,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互表祝福。
除夕夜漫山遍野「點墳燈」
在湖北江漢平原上,特別是農村地區,每到除夕夜來臨之前,人們習慣給已故的親人「上墳燈」,也叫「送燈亮」。就是把好吃好喝的送到祖墳上,再點上蠟燭祭祖。不過,這種風俗在很多地方已淡化。最讓吳志堅難忘的,是到湖北十堰鄖西縣「上墳燈」的經歷,有一年,他還特意帶兒子一起去鄖西過年。
十五晚「趕毛狗」唱「燈歌」
「耍毛狗,耍毛狗,耍到你家灶門口……」在湖北的鄂西土家族中至今還流傳著「趕毛狗」的歌謠。毛狗就是狐狸。它原來和人是朋友,但卻常偷雞吃。激怒人類放火燒了它的老窩。從此就有了正月十五晚放爆竹燒草竹趕毛狗的風俗。「趕毛狗」的風俗非常古老,最早可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據說,只有趕走了毛狗才會六畜平安,田地不長雜草。
「利川燈歌」起源於利川市柏楊一帶,距今有上百年歷史。利川燈歌中的眾多民歌和古老的竹枝歌一脈相承,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藝術價值。有記載從清朝開始,群眾逢年過節、喜慶集會、玩龍船時都要唱燈歌,現在知名的「龍船調」前身就是利川燈歌。目前,《利川燈歌》已經成功進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而在龍船調的故鄉利川,正月十五晚,還有唱「燈歌」的風俗。一到十五的晚上,當地農民就會組成幾十人的隊伍,高舉著紮成龍形的花燈,走街串巷,經過誰家門口,誰家就放鞭炮,幾熱鬧。如果隊伍停在了誰家門口,就會開始唱「燈歌」,周圍會唱的人都會跟著唱。
8、湖北羅田縣的人性如何?風俗習慣有哪些?
你要記住羅田好的沒學會,外面壞的都學會了!麻將館扎堆!賓館扎堆!
9、漢川市過節有哪些習俗
看是什麼節日了!
春節比較多。
年三十,在廚房點灶燈,12點一到,就開始放新年的鞭炮。
初一拜年:一般是給鄰居和家附近的人拜年,年拜完後,給自己父親這邊過世的長輩上墳,燒紙錢放鞭炮;若是有舊年逝去的人,則先去給逝去的人「吊清香」,以示「死者為大」;若是新人,則在新年初一這一天,媳婦和新郎要給父母「送茶」。
初二,走「嘎嘎」,給外公外婆舅舅舅娘拜年。
初三,走姑父及表親拜年。
初四、初五等等,都有。
十五是元宵,要吃湯圓,晚上「趕荒狗野貓」——到村上的田地里打個火把轉一圈。
三月三,要吃煨雞子,並且裡面要加油條、野菜。
清明,上墳給先人燒紙錢。
端午,姆媽要給女兒送涼床或者涼席,女婿要買粽子等看丈人。
七月半,燒一桌豐盛的飯菜,祭祖,同時請左近長輩和親友一起過七月半。
等等,很多的!
10、武當山拜神有什麼講究
武當山拜神有什麼講究
武當山拜神有什麼講究,燒香拜神的場所可以是各種寺廟、宮觀等,一些比較出名的宮觀祈福許願會更加靈驗,去拜佛這時就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以下分享武當山拜神有什麼講究
武當山拜神有什麼講究1武當山是道教名山,道教組織有自己的信仰和習俗忌諱,因此遊客在游覽武當山道教宮觀時須尊重道眾的傳統習俗和生活中的禁忌,切不可忽視禮俗或由於行動上的不慎傷害他們,引起爭執和不快。
1、注意舉止:
進入道觀後不可大聲喧嘩,不要以手指點神像,無論其造型多麼令人驚嘆,尤其禁止亂摸神像;也不要背對著神像;進殿時不要踏在門坎上,如果遇到道教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
2、注意談吐:
俗話說:「僧不言名,道不言壽」,道人修煉是為長壽,所以最好不要問道人的年齡。入道門的原因很多,如果沒有深交,也不要問其身世。不應提及婚配之事和葷腥之言,以免引起反感。
3、注意行為:
進山朝貢步入武當神道後,就要靜默清心,不說污穢不凈的話。供品中不能有石榴、李子、紅艷花及雞、犬等,不吃雁、鰻、龜、鱉、牛、犬、豬肉及生蔥、韭、蒜、姜等葷腥刺激食物,不飲酒。這些都是武當主神真武大帝所忌諱的。
4、注意稱呼:
對道人的稱呼,都應尊稱為「道長」、「師父」等,忌直稱為「出家人」、「道士」等,甚至有污辱性的稱呼。對年長坤道,不能稱為「大媽」、「奶奶」等,同樣稱為「道長」、「師父」。
5、注意禮節:
與道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為兩手相抱,左手抱住右手舉至胸前,微微低頭(即拱手禮),表示恭敬,忌握手、擁抱、摸道人的頭等不當禮節。
6、注意習俗:
道人在吃齋(吃飯)、誦經、靜坐時,遊人不要打擾,作為道人也不得應聲而起,因為道教有「三不起」的禁忌。
7、進香時間:
武當山一年四季都有香客朝山進香。過去香客多為農民,農閑時香客較多,農忙時香客略少些。一般來說,每年正月到四月為進香旺季,俗稱「春香」;九月冬小麥播種後,又出現一個高潮,俗稱「秋香」。每年香客比較集中的朝山時間是春節前後,各地香客趕到紫霄宮和太和宮。初一早晨頂風踏雪爭燒「頭往香」,因為正月進香,大吉大利。
三月初三真武聖誕節前後,故各地信上進香游覽的人甚多;農歷七月十五日俗稱「鬼節」,武當山道上在這一天舉辦「放施食」(超度孤鬼亡魂)的齋醮法事,故有些信上趕在此日進香,順便析安亡靈;九月初九日,相傳為真武飛升日,又恰逢重九登高節,故此日前後各地信士雲集,武當各宮香火旺盛。
武當山拜神有什麼講究2拜神的淵源
過去老祖宗們斬荊披蕀,跋山涉水,開拓土地,安置社稷,在飽經風吹雨打,雷轟電擊之餘,內心裏面油然生出對大自然的敬畏,便相信天地日月的山川萬物者各有各的神祇。後來有了宗教思想,這種神道觀念也變的更具體、更實際。中國人的胸襟其實是很寬闊的。總認為,神既然為保護人類而來,當然是越多越好,於是就來者不拒,佛教有佛教的神佛,道教有道教的神,儒家雖然沒有發展出宗教的形式、宗教的組織,但孔夫子卻說過一句「聰明正直謂之神」的話,等於是替「神格」訂了一個標准。
敬天尊祖乃我國五千年來,一脈相承的道統,全民遵循,其根源出於天性,而貫徹於風俗習慣中,形成了中華固有文化的基石,祭祀祖宗為人倫要件、治國根本、歲時節令,或婚喪喜慶,皆需祀神,亦必祭祖。
拜神有什麼講究
關於拜神燒香的人
1、女性月事來了不能進殿拜神燒香。
2、未滿周歲的小孩也不要進殿拜神燒香。
關於拜神燒香的方法
1、拜神燒香前需要洗手,干凈的手才能夠拿香。
2、點燃的香火如還沒有滅就不要直接吹滅,口有濁氣會被視為不敬。
3、自己請自己的香,不能由別人付香火錢。
4、在寺廟里拿的香不能叫「買」而應該叫「請」。
5、香頭平對菩薩聖像,注意香頭不能朝向地面。
6、上香時先上香後禮拜,不要抓著一大把燃著到處拜。
7、心中的期望都可向佛菩薩傾訴,注意不要念出聲來。
8、拜神上香的正確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餘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神仙菩薩顯現在眼前,接受香供養。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然後走到距神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一般燒三支清香即可,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武當山拜神有什麼講究3為什麼下午不能去寺廟
一般從佛教信仰上來說,靈隱寺是不能下午去的,也可以說所有的寺廟都不宜下午去祭拜,因為從中午的十二點到晚上的十二點這段時間都屬於晚時,無論是求姻緣還是純粹祭拜菩薩人們一般都不會選用晚時,都是上午祭拜比較好,代表對菩薩的`尊重,如果是平常禮佛下午也可以去的,隨心就好,另一方面,靈隱寺內佔地面積很大,很多人上午去的都要逛到下午兩三點才能游覽完,而下午去的話一般是不夠時間玩的,所以並不是說下午不能去,只是說下午不太適合。如果沒有什麼事情要求菩薩的話自己又不介意不夠時間是可以下午去的。
去寺廟的忌諱
1.去寺廟燒香前,要吃素,不能沾油葷
燒香拜佛要明白一個道理,我們不是燒香給菩薩看,也不是吃素給菩薩看,而是我們依照菩薩的意思,少造殺業,不吃眾生肉是增加我們的慈悲之心,去染成凈,自然能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2.進寺廟門時,走右邊,抬腳男左女右
一般寺廟建築都有好幾道門,等級最高的修有是道門,據說是只有開過光的寺廟,才有此資格。而去寺廟上香,從哪一道門進,也是有講究的。正中間的三道門,是供人出入的。中間的門為「空門」,供出家人出入,而普通遊客只能走右邊的門。進門時,要注意邁腳順序,男先邁左腳,女先邁右腳,尤其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踩門檻。
3.進寺廟後燒香,用左手,香火勿用嘴吹
燒香時,切勿用殺生手點香,應該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燭,因為常人用右手殺雞剖魚,如果是左撇子的話,則與之相反。香點燃後,切勿用嘴吹滅,往上使勁一提,自然就滅了,當然也可以用手扇滅。作揖時,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香,需高舉過頭。
4.進香後叩頭,認准佛,兩掌過額頭頂觸地
民俗中,作過揖之後,把香插在香爐裡面,就可以進殿叩頭了。不過叩頭時,需要認准佛祖菩薩或者羅漢,而不是對著地藏菩薩一頓猛叩。跪拜的姿勢也是大有講究,應雙膝跪於蒲團之上,雙手合十,手心呈空心狀,高舉過頭頂,在慢慢向下至嘴邊停頓,即可許願。再向下至心口後攤開雙手,掌心向上,頭頂叩地,兩掌過額,以示頭觸佛足,恭敬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