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湖南汝城風俗

湖南汝城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1-01 09:34:52

1、汝城有什麼風俗人情?

各地春節習俗——廣西 南寧地區春節習俗 春節是南寧地區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初一零時起,家家燃放鞭炮,表示辭舊迎新。初二親友帶上禮物互訪「拜年」。十五元宵節晚上鬧花燈。十六縣郊農村舉行廟會、「搶花炮」。按壯家獨特的春節習俗,還要進行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獅、舞雞、舞春牛等活動。大年初一的拂曉之前,壯族的家婦就已紛紛到小河去為全家挑新水了。在挑新水時,還要撿幾塊與家畜相像的石頭回家,並且一路走一路模仿六畜的叫聲。回到家裡,就把這些石頭放進豬圈、牛欄,祈求六畜興旺。然後,用新水煮新年茶給全家喝。壯家女要喝伶俐水,就是在汲新水之前,爭著喝由村中公認的「伶俐嫂」捧給大家的清水,她們相信這樣便可更加聰明伶俐,待嫁姑娘更是藉此機會補求在新的一年裡找到如意郎君。桂西一帶的舞雞、舞春牛更是別具特色。大年初一,由舞雞的青年提著用木頭、木瓜做成的兩門雞,打著鑼去各家各戶賀年,他們唱起吉慶幽默舞雞歌,使主家喜笑顏開。主家從「雞」身上拔幾根雞毛插在自家的雞籠上,祈求六畜興旺。舞牛更是有趣。舞牛人用系作精巧的「春牛」表演,一人在前撐著牛頭,一人在後彎腰拱背甩尾巴;後面由一個手拿犁架的漢子驅趕著「春牛」,簇擁著春牛的還有敲鑼打鼓的,唱春牛歌,浩浩盪盪,喜氣洋洋。 舞春牛 桂西一些地區,世代流傳的舞雞、舞春牛活動,增添了春節的喜慶氣氛。舞雞的年青人提著用木頭、木瓜做成的兩只斗雞,打著鑼到村中各家各戶去賀年。舞雞歌吉慶幽默,使主家喜笑顏開。送給賀年的舞雞者紅包,從「斗雞」身上拔幾根雞毛插在自家的雞籠上,以祈求六畜興旺。 舞春牛更為有趣。「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編織而成,牛頭、牛角糊上綿紙,畫上牛眼,牛身是一塊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鑼打鼓在村中表演,鑽進布底的兩人,一人在前撐牛頭,一人在後彎腰拱背甩尾巴,後面跟著的是一個手拿犁架的漢子。此外,還有敲鑼打鼓的,領唱春牛歌的,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歌聲笑聲。舞罷上村又到下村,從初一鬧到元宵節。舞春牛的人們為農家帶來了節日的歡樂,同時,也寄託著對農家豐收、祥和的祝願。 打扁擔過新年 「正月舂堂閉轟轟,今年到處禾黍豐。」這是廣西馬山、都安、上林、忻城等地壯家流傳的一首古諺。唐代劉詢在其《嶺表錄異》中曾生動地記載了舂堂的舞韻:「春堂者,以深木刻而槽,一槽兩邊,約排了檸,男女立以舂稻梁,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聲若鼓,聞於數里,雖思婦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瀏亮也。」今天,代替舂竹的是農家的扁擔,木板代替了大木槽,古老的舂堂以打扁擔的娛樂形式煥發了生機。 從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輕快悅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擔聲,響遍了壯族山鄉。打扁擔是傳統的自娛自樂活動,每一個壯家人都是打著堂的演員,婦女的動作輕巧優美,男子的動作剛勁有力,自娛自樂的「打著堂」,寄託著壯族人民祈望豐收的願望。 打扁擔的舞蹈形式有雙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種套式。舞者多為雙數。表演者手拿扁擔,圍在長凳或舂米槽旁,有節奏地時而敲打板凳,時而互相撞擊扁擔。扁擔在手中運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側面敲打,發出的聲音或脆、或沉,聲聲相異,形成節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韻律。在扁擔不斷相擊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轉動,更使人眼花繚亂。技巧嫻熟的各種動作,在聲聲扁擔撞擊聲中輕松完成。 喜慶佳節的打扁擔活動,更是熱鬧非常。場上長形的竹筒和鑼鼓與之伴奏,圍觀的群眾不時地傳出唱彩聲,節日氣氛特別熱烈。 在打扁擔的人群中,你可以發現兩髻斑白的老人和稚氣十足的孩子,有的全家揮扁擔上陣,有的母子同場打扁擔,你賽我、我賽你,整個打扁擔活動洋溢著歡樂的笑聲。 趕圩路上,山民們腿走酸了,肩挑累了,就把擔子一放,打起扁擔,不一會兒疲勞便在扁擔聲中消失了。趕墟路上的打扁擔活動即興而起,盡興而散。打扁擔真是壯鄉的一種輕巧而方便的文體活動。

2、郴州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和文化風采?它們和郴州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有什麼關系呢?

郴州市位於湖南省東南部,地處南嶺山脈中段與羅霄山脈南段交匯地帶,東界江西省贛州市,南鄰廣東省韶關市、清遠市,西接永州市,北交衡陽市及株州市,距省會長沙市350千米。自古以來,郴州擁有著眾多美譽,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民歌之鄉」、「中國詩詞之鄉」等,同時作為「粵港澳的後花園」,郴州的經濟發展得非常迅速。然而,在我看來,我覺得我的家鄉—郴州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她有多麼美麗、經濟多麼發達或是有多少旅遊勝地,她最具特色的一點是她擁有著眾多獨特的民俗風情,讓人印象極為深刻。 民俗,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於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民俗就是這樣一種來自於人民,傳承於人民,規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作為一個多民族地區,郴州有滿、苗、回、蒙古、畲、僮、哈尼、土家、侗、彝、壯、藏、維吾爾、瑤、布依、傣、黎、高山、柯爾克孜、仫佬、仡佬、土、白、納西、朝鮮等25 個少數民族,其中瑤族人口8萬餘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2.02%。郴州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文化和傳統習俗。郴州民俗文化積淀深厚,地域特點十分突出,鄉土氣息濃郁淳樸。郴州傳統民俗極為豐富,有安仁趕分社、瑤族起春節、瑤族團圓節、瑤族盤王節、伴嫁哭嫁及遍布農村各地的趕圩場等各色民俗風情,讓親身感受過其民俗的人對其贊不絕口。下面我將從家鄉的眾多民俗風情中選一些重大的,具有深刻影響的民俗風情向大家作簡單介紹。 安仁趕分社 安仁趕分社始於宋朝,是為紀念炎帝神農而流傳下來的民間盛會,屬全國獨有的民俗節日。 相傳炎帝神農氏帶8名隨從到安仁境內嘗百草,治百病,教化百姓農耕。後人為紀念神農氏等9仙,在豪山冷水石山處建了一庵取名為「九龍庵」,把神農野炊過的地方取名為「香火堂」,洗過葯的池叫「葯湖」。後唐時,在宜陽河與永樂江匯合彼岸山清水秀,風景優雅的香草坪建有一

廟,供人祭祀神農氏,人們習俗「擇社日祭神以祈谷」,朝拜者絡繹不絕,先有捧售香燭、紙錢者,繼而交易草葯、藤索、鋤柄、斗笠等等,規模越來越大,漸漸發展到農副土特產交易。宋咸平五年,徙縣治於此,始定每年「春分」、「春社」(一年12個月,農歷劃分為24個節氣,約15天為一節。選擇春分節前三天和後三天為社日也稱春社舉行祭祀活動,俗稱「趕分社」)節日在縣城南門洲「趕分社」,每次趕分社為期7至10天,其中以草葯最具特色。 每年農歷春分節前後,四面八方的人們齊集安仁縣城,進行祭祀炎帝和中草葯材、谷種、農具、農副產品、竹木器等商品交易活動。趕分社期間,草葯市場上擺滿從全國各地甚至東南亞各國採集而來,涉及數百科近千種的中草葯。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江西、河南、新疆、內蒙古等10多個省市近100縣的葯商每年來安仁「趕分社」時,上市集散草葯超過萬擔,人們配好草葯帶回,輔以豬腳炆之,食後下田開耕,既壯身強骨,又祛寒除病,相沿至今。近些年來,當地政府以「分社」搭台,經貿唱戲,「興千年葯市,招天下客商」,使趕分社這一傳統習俗煥發了勃勃生機。 瑤族起春節 瑤族起春節,是瑤族人民的春耕紀念節。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一日,瑤胞手持綠葉青枝,敲鑼打鼓,齊集盤王廟,舉行祭春活動,祭祀山川大地,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瑤族團圓節 瑤族團圓節是為紀念瑤族先祖六男六女受封婚配,團圓成親之日。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五日,瑤人殺牲慶賀,喜氣洋洋。入夜,敲鑼打鼓,到村外燃燒篝火,舞動火龍火獅,圍堂歌舞,直到深夜甚至通霄達旦。 瑤族盤王節 瑤族盤王節是瑤族最隆重、最神聖的傳統節日。自農歷十月十六日起,瑤人在盤王廟里舉行「還盤王願」的祭祀活動,歷時7天7晚或5天5晚。節日期間,既有庄嚴肅穆的祭祀活動,也有吟、唱、頌、歌、舞、表演、對白、說笑、與客人對唱等娛樂活動。

伴嫁哭嫁 伴嫁哭嫁是舊時流行全市農村的一種歷史悠久的婚禮習俗。伴嫁、哭嫁,在郴州的不同地區,它的叫法也不一樣,在嘉禾縣稱為「坐歌堂」,桂陽縣叫做「坐花筵」,蘇仙區謂之「坐花園」。伴嫁唱的歌,嘉禾縣叫「伴嫁歌」,桂陽縣叫「唱娘娘」。哭嫁唱的歌,嘉禾縣叫「哭嫁歌」,汝城縣叫「哭喂喂」。名稱雖不一致,但內容大體都是一致的,其歌詞是出嫁閨女哭訴父母養育之恩,哭訴伴嫁姑娘、姐妹之間的離別之情,更多的是表達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以及對美滿婚姻的嚮往。伴嫁哭嫁歌曲調淳樸簡潔,旋律優美動聽,節奏感很強。演唱時均無樂器伴奏,演唱形式有獨唱、齊唱、對唱、輪唱、邊說邊唱、邊舞邊唱、哭唱、罵唱等。 趕圩場 郴州自古以來就有趕圩場的風俗。自明代以來,郴州民間在水陸交匯處及城鎮周圍設置圩場(集市)進行商品交易。交易日期或「一、四、七」或「三、五、八」或「三、六、九」,各地依習俗而定,沿襲至今。像是我們鎮,就是每月的一、四、七趕圩。圩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商品供市民選擇,為周邊市民提供了極大地方便。每回趕圩都是熱鬧非凡吶!並且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圩場貿易活動日益活躍,成為全市農村商品流通的一個主渠道,形成了一批享譽整個湘南地區乃至全省全國的大圩場,如嘉禾縣塘村鎮圩場、永興縣馬田鎮圩場、蘇仙區良田鎮圩場等。 宜章夜故事 宜章夜故事是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群眾性文化活動。每逢春節,從初一到十五元宵期間,或單家獨戶,或多戶聯合,或以群團、單位組織裝演夜故事。「故事」游展時,火把通明,爆竹轟鳴,鑼鼓喧天,觀看群眾人山人海,萬人擠街。由於「故事」活動時間在夜間進行,「夜故事」也就由此得名。1995年,省文化廳授予宜章縣城關鎮為「夜故事藝術之鄉」, 臨武儺戲 臨武儺戲,當地人稱之為「神獅子」,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方式,主要通過村落、家族或個人請願、還願來祈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這種祈願的表達 以「儺戲」這一娛神又娛人的戲曲形式為載體盛行起來,並口授心傳,代代傳承。儺戲形成於大明成化年間,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逐漸恢復。每年只在正月表演,場地都在戶外,且不固定。儺戲表演過程中,佛、道、儒家文化交錯滲透,具有濃郁神秘的楚巫文化色彩和珍貴的藝術價值,被稱為「戲劇藝術之源」、「中國戲劇的活化石」。 為了寫好這篇論文,我收集了很多資料,還打電話詢問了家鄉的一些老人及朋友,因此了解到很多我原來都沒有聽說過的家鄉特有的民俗,心中也油然而生一種自豪之感,我為家鄉有這么悠久的文化傳統及多種多樣的民俗風情而驕傲。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就是「人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以至一個想法,都離不開他生活的土地,一個人和他的老鄉身上有同一種味道」。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民俗的力量。我相信,每個地方的民俗對生長在那片土地上的人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我想,在以後的生活中,自己一定要更多地了解有關家鄉的民俗風情,與此同時,還要像其他的人介紹我們家鄉的民俗風情,讓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3、為什麼汝城人不像湖南人

汝城縣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處。汝城人與湖南人的地方差異比較大,而且汝城地區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處,跟湖南地區的文化接觸差異比較大,然後同時受到其他兩個省的風俗影響,所以汝城人不是很像湖南人。

4、汝城的節日習俗

汝城的節日習俗

婚姻-文定-行聘 -迎娶

俗稱大定。先由媒人說合男女兩家父母,如雙方同意,即可行「文定」禮。通常是男家備禮銀禮肉若干,附上一幅「求帖」,送至女家。女家則朋一幅紅帖,寫上女子出生年、月、日 、時,回送男家。此帖名「庚帖」。也有至迎親之日「庚帖」由女子親身帶至男家的。汝城有吵新娘的習慣,常常捉住新郎新娘到一起「碰額頭」,或者用炱煤給新郎新娘抹黑臉,或者以竹木筒灌水注射到新郎新娘臉上、身上或床鋪上,以種種惡作劇來逗樂。新郎新娘遇上這種情況,不能翻臉生氣,只能設法躲避。平日人緣越好,就吵得越熱鬧。娶再醮婦及抱童養媳,禮儀則極為簡單。

2.壽誕

汝城計算年齡,習慣多用虛歲,人一降生即稱一歲,過年即稱兩歲,因而壽慶重一輕十,即除一歲外,其他若十一、二十一、……八十一、九十一稱為「大生日」,而二十、三十……八十、九十則稱為「齊壽」,此外的生日則稱為「小生日」。大生日則大慶,「齊壽」則小慶,小生日則只是吃對圓蛋,不搞壽慶。做生日慶壽,一般是五十一以上,愈老則愈隆重。壽誕之日,親友族鄰即備禮前來慶賀(一般不發請柬),如果因家庭經濟條件或其他原因不打算設酒宴大慶的,便事前向親友婉辭,但至親姻眷則是難以辭脫的。壽禮一般是雞、鴨、肉、蛋、糍、酒等,有的還要加上衣、帽、布疋。富有之家,也有送壽屏、壽彩、壽桃、壽面的。機關單位則送壽屏加上紅包作壽儀。80年代起,不興送壽桃、壽面,但有送生日蛋糕的。

3.喪葬

父母到了垂暮之年,子女便要為父母備好壽具(棺材)、壽衣。備壽具必須在農歷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個日子,俗謂「大空亡日」,然不定年期。制壽衣必須有親生兒女及兒媳參加。
 父母到了彌留之際,如系父親則須將其卧榻移至廳堂,母親則仍留內室。凡在家子女,必須終日守候,不敢遠離;在外子女亦須盡速返家,守於榻前,以盡送終之禮。

5、為什麼汝城人不像湖南人

汝城人不像湖南人的原因是,因為汝城縣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處,多多少少會受到其他兩個省的風俗影響,所以汝城人不是很像湖南人。

6、湖南汝城結婚第一年端午節送什麼給丈母娘?

買點禮品給丈母娘點錢。

7、汝城十八怪是什麼意思?

柏油馬路黃泥蓋 環城西路種白菜
鍋頭當瓦蓋 蓑衣當被蓋 開口閉口就吊9埋
姑娘就喊太太 豆根也是碗菜 菜 菜菜 菜菜 ~
煩死人呀 煩死人 菜街上買魚子菜 魚子菜呀
魚子菜 就是田螺菜 ~
大家不奇怪 千萬別奇怪 勺子叫湯柄
吃飯要拿筷 有這樣的人沒這樣的膽

8、湖南有什麼傳說故事和風俗習慣

一、故事:蘇仙傳說

「蘇仙傳說」是歷史悠久的地方民間傳說故事。蘇仙,名耽,桂陽人。蘇耽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一年瘟疫流行,他與母親用桔葉、根、井水配馬嶺山桃石熬制湯劑,救治了病人。後隨道士出遊,民間傳說他已跨鶴成仙。

2014年11月11日,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申報的蘇仙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中國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風俗習慣:

1、湖南方言

湖南方言,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話、贛方言、客家方言,另外,還有湘南土話、鄉話這一些尚未確定歸屬的方言。湖南是一個方言復雜的地區。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許多人既能說本民族語言,又能用漢語方言進行交際。

2、湖南戲曲

湖南省現有地方戲曲19種,藝術表演團體近100個,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湖南花鼓戲。花鼓戲《老表軼事》入選2007——2008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劇目,實現了在國家級精品劇目評選零的突破。大型山水實景節目《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成功上演。

3、湖南小吃

長沙火宮殿臭豆腐,口味蝦,水煮魚頭,鴨脖子,唆螺、魚頭豆腐、豆腐乾、津市牛肉粉、耒陽壇子菜、荷葉包飯、臘魚、臘肉、臘腸、剁辣椒、三角乾子、龍脂豬血、岳陽燒烤、瀏陽蒸菜。

(8)湖南汝城風俗擴展資料:

湖南的一些風景名勝:

1、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西北部,東經110°20'30"~110°41'15"、北緯29°16'25"~29°24'25"之間。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後又發現了楊家界新景區。方圓369平方公里,奇山異峰3000多座,其中海拔在千米以上的有243座。

2、韶山風景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著名革命紀念地,國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韶山位於湖南省湘潭縣境內,距長沙市108千米,是長株潭城市群中一顆美麗的明珠,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故鄉,也是他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勞動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