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秣陵風俗

秣陵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1-01 09:33:19

1、南京有哪些習俗

民俗文化
簡述
自古「天下財富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南京又是十朝都會,「衣冠文物盛於東南和都市大氣之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透露出幾分儒雅之氣,豪傑之風,斯文秀美,亢朗沖融。」同時南京作為天下文樞所在,文化底蘊深厚,所謂「菜佣酒保也有六朝煙水氣」。
春節元旦
以前稱元旦,俗稱過年。南京人過年要灑掃庭除,張燈結綵,穿新衣,戴新帽,貼春聯,放鞭炮。 南京人過年大門上貼春聯或門神,還有文人雅士在大門貼一幅畫雞,取「雞日相長」之意。現在人們過年相見,互祝「恭喜發財」,並敬遞茶煙,以時尚糕點相待。
元宵燈會
正月十五是農歷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稱元夜,夜與宵同義,便稱元宵。食品也由食豆粥,改為品嘗元宵(湯圓),南京有「上燈元宵,落燈面」之俗。明清兩代,南京元宵燈會,有玩龍燈和掛紗燈之俗。
清明踏青
清明節自古以來由於注入掃墓祭祖的習俗,受到歷代朝廷和民間的重視。 此時正值春光明媚,男女藉以到郊外牛首山、雨花台、梅花山「攜酒游山,謂之踏青」。有諺雲「春牛首」。
端午游秦淮
夏歷五月初五叫端午,又稱端陽。這一天,南京人最喜吃粽子、綠豆糕,以及食「炒五毒」(用銀魚、蝦米、茭菜、韭菜、黑干雜炒)、莧菜和雄黃豆,飲雄黃菖蒲酒,以求免災。用經過曝曬的水洗眼,謂之「破火眼」,說可免一年眼疾。還用菖蒲、艾葉蘸水灑地而後插門楣,用以「禳災」。近20多年來,秦淮河又進行了大力整治,定期換水,增添畫舫,景色宜人。入夜,秦淮兩岸萬家燈火,五光十色,流光溢彩。遊人置身遊船中,船在景中過,人在畫中行,自有別樣情趣。
中秋月摸秋
八月十五中秋節,江南又稱八月節。此夜,天上月圓,人間圓月,即使身在外地也要趕回家團聚。南京人喜合家賞月,叫「慶團圓」,團坐聚飲稱「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明初,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皆為遊人賞月之所,而以遊玩月橋為最盛。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為舊院所在地。清以下,賞月之風仍盛,人們祭月,陳列鮮果、月餅,燃放斗香(扎香如塔式,上加紙斗,叫斗香),講《嫦娥奔月》故事,然後分食月餅。月餅以瓜埠「賴月」,民國時期以「金陵套餅」為上乘。
重陽登高會
夏歷九月初九日,因月日皆為陽數,故稱重陽。歷史上建康(今南京)人在這一天都外出登高,形成「登高會」。此俗源於一個古怪離奇的避邪傳說,南朝梁人吳均寫的《續齊諧記》中有詳述。從魏晉南北朝及至明清,建康重陽風俗猶盛。當時居城南登雨花台,城中登北極閣,城北登幕府山,尤以幕府山為最著。
臘八節品粥
世界第七,中國大陸第二高樓——紫峰大廈
[6]南京自古是中國的佛教文化中心,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這個起源於佛教傳統的臘八節也隨之在南京興旺起來。臘八顧名思義,為每年的農歷臘月初八。最為著名的就是位於南京市長江路程總統府旁的毗盧寺。
小年迎財神
按照南京人的傳統習俗,農歷正月初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這一天,放在簸箕里多日的垃圾可以到處門外了。人們等待著凌晨12:00的時候(子時),子時到時,各地響起了震天的鞭炮聲,聲音有時甚至可以賽過大年三十。這天,南京老習俗中,夫子廟就開始上燈了,大大小小的荷花燈,菠蘿燈,生肖燈等等各式各樣的燈都亮起來了。

2、南通中秋節的風俗

說法一:中秋源於帝王祭拜活動

中秋的由來,據說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祭月原是帝王的禮制,後來達官文士也效仿,此風逐漸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

說法二:八月節的起源與興盛都和南京有關

八月十五中秋節,江南又稱八月節,八月節的起源與興盛都和南京有關。

作為歲時節令,中秋節形成較晚,但玩月這舉卻由來已久,東晉時,在南京「牛渚玩月」,即是流傳至今影響最廣的賞月佳話,以至演化為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樂以歡度的中秋節佳節。

牛渚(今採石磯),漢時即屬丹陽郡秣陵(今南京)。《續漢書·郡國志》說,秣陵縣「南有牛渚」。早在一千六百年前,東晉於南京(當時叫建業)建都,鎮守牛渚的謝尚月夜泛舟牛渚江上,聽到有在運租船上諷詠自己的《詠史》詩,大為贊賞,於是邀請過船,此人即是袁宏。他們一見如故,吟詩暢敘直達天明。當時謝尚身為鎮西將軍,而袁宏只是個靠運租為業的窮書生,由於對才能的尊重,他們這間打破了身份的地位壁障。袁宏因受到謝尚的贊譽,從此名聲大振。謝尚玩月聞袁宏詠史於前,文人雅士亦趨之於後,於是泛舟、登樓玩月者連綿不絕。唐朝大詩人李白游抵金陵聞知此事,即賦詩曰:「昔聞牛渚泳五章,今來何謝袁家郎?」感慨系之,登城西孫楚酒樓「玩月達曙」。唐歐陽詹作《玩月詩序》也說:「玩月古也,謝賦、鮑詩,眺之亭前,亮之樓中,皆玩月也」。唐明皇是夜遊月宮,這些都是流傳至今的玩月佳話。

八月十五,時屆三秋之中,故謂中秋。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為玩月最佳時令,人們多愛此時玩月,自唐以下漸演為節令,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說法三:中秋與時令

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獲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濕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濕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凈,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恰如古詩所雲:「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

說法四:「中秋」的得名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一詞始見於《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據歐陽詹《長安玩月詩序》記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園。」這就是說,舊歷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八月的中間,故謂之中秋。

據說中秋節在兩漢時已初具雛形,其時在立秋日。至唐代已出現登台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等活動。北宋太宗年間始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節日里有祭月、拜丹、賞月、吃月餅之俗。明清以來的京師,此風一直未衰。

說法五:中秋吃月餅的由來

中國很早就有在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那天吃月餅的習俗,這種習俗的來源說法不一。

普遍的說法是:唐朝時,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平定其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為了慶祝勝利,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軍民狂歡通宵。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過裝璜華麗的餅盒,取出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

「應將胡餅邀蟾蜍

3、南京中秋節的風俗

[習俗] 南京中秋:吃糖芋頭、「摸秋」、澗子橋上扔瓦罐
賞月起源於東晉時的南京
南京民俗專家王涌堅對記者說,中秋賞月活動起源於東晉時期,地點就是在當時的南京。如今屬於馬鞍山的採石磯在東晉時隸屬於秣陵(南京古稱),被稱為牛渚,當時的名流謝尚、袁宏於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詩賞月,故而有「牛渚玩月」的典故。
史書上最早關於中秋節的記載是《唐書.太宗記》上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同時,唐代很多詩人寫了大量關於中秋和賞月的詩歌,從文化層面推動了中秋賞月習俗形成,例如唐朝大詩人李白游抵金陵時聽說「牛渚玩月」的故事,即賦詩曰:「昔聞牛渚泳五章,今來何謝袁家郎?」學界一般認為中秋節的概念是在唐代出現的。到了宋代,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賞月也成為中秋節一項固定節目。
婦女為求子偷瓜豆
中國民協副主席、東南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所長陶思炎告訴記者,「摸秋」是南京獨有的民俗,起源於清代南京「茉莉園」(舊名)。所謂「摸秋」其實就是「偷秋」,中秋節這天夜裡,婚後尚未生育的婦女,到瓜田、豆園里,暗中摸索摘取瓜豆帶回家,故名「摸秋」。關於「摸秋」,《六合縣志》、《金陵碎石記》、《金陵鎖志》中記載道「以得瓜豆宜男」,意思是順利摸到瓜豆就可以生個大胖兒子。按照傳統風俗,此夜瓜豆任人來摘,主人不得責怪,第二天再由丈夫負責把損失的錢還給主人。
「中秋求子」風俗南京還有一個傳說,中秋這天如果摸了廟前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鐵錨、老鴉桿,也能一舉得子。
出嫁女子中秋不能住娘家
陶思炎說,南京人很重視中秋節,這天有許多規矩禮數要遵守,最「不近人情」的就是明清以來「寧留女一秋,不許過中秋」的風俗。意思是說,中秋節這天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夜,結婚後的女子要以夫家為家,團圓節必須與夫家人度過,除了這天外,哪怕在娘家住上一整個秋天都可以,惟獨中秋不可。這個訓導雖是封建禮教的體現,但也不無道理,教導女子利用中秋這天大團圓的好機會早日融入男方家族中,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中秋節能預測元宵節天氣
「古時候南京人會留意觀察中秋這天的天氣,預測元宵節的天氣。」陶思炎說,有農諺為證「雲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燈。」、「八月十五雨淋淋,正月十五雪打燈。」意思是說當年中秋節這天,如果天空被雲幕遮蔽、陰天或下雨,看不到中秋圓月,來年正月十五這天就會陰天或下雪。農諺這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天氣預報經驗,有一定科學道理,感興趣的讀者不妨嘗試下,看看靈驗與否。
「月餅」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
中秋節也叫團圓節,吃月餅是其重要習俗,那麼月餅什麼時候才得名?王涌堅說,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到了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可見那時候「月餅」還被稱為「小餅」。他考證發現,相關記載最早見於明代,明《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因此,「月餅」這一名詞來源於明代。
提到「月餅」之名,有個小故事不得不說。據說當年慈禧太後很喜歡吃月餅,但不喜歡「餅」字,只因「餅」與「病」諧音,遂下令將月餅改名為「月華」,但沒多久大家還是叫回「月餅」。
中秋吃月餅是朱元璋命令
王涌堅向記者饒有興致地講了一個月餅起源於南京的故事。元末,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抗元。但朝廷官兵搜查嚴密,傳遞消息困難。軍師劉伯溫命士兵把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晚上起義響應。可是起義暗號「驅元兵,殺韃子」走漏了消息,朝廷調兵遣將,准備八月十五一早挨家挨戶搜查。元兵先從南京城搜起,南京老百姓為了保護義軍秘密,便相互通知約定在八月十五一大早家家都開門做圓餅殺鴨子。那天元兵果然來查,一問,百姓們都說:「這是我們南京人過八月節的習慣,家家都要吃圓餅,殺鴨子。」元兵聽後疑團頓釋,原來是聽錯了,不是「驅元兵,殺韃子」,而是「吃圓餅,殺鴨子」。一場危機終於安然度過。到了約定起義的時刻,各路義軍一齊響應。不久,徐達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
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將當年起兵時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從此,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開來,吃鴨子也成為南京人的最愛。
孫中山愛吃「金陵套餅」
王涌堅說,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時特別喜歡吃南京中華門內糖坊橋的「涌茂」食品店的月餅,還親自到店裡看過,誇贊了他們的月餅。「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還去買過,可惜後來拆遷城市改造,這家店已經沒了,太可惜了。」王涌堅惋惜地說。
孫中山愛吃的「涌茂」月餅就是南京一種獨特的「金陵套餅」,以大小不同規格的月餅分層堆疊,頂部以一隻壽桃作點綴,狀如寶塔,成套出售。古代南京人有中秋節拜月的習俗,在月圓之時祈禱親人團圓,生活美滿。這一天,人們一般會在家裡擺上供桌,點上一種盤繞起來的斗香,將月餅堆成塔狀,最多的可以堆到16層。
供桌上要插上桂花和菊花,桂花寓意「富貴」,菊花的金黃色也寓意「財富」。供品是很有講究的,由於南京歷史上水港湖汊很多,因此供果大多體現了水鄉特色,一般秋果有鮮藕、柿子、石榴、佛手等,熟食包括菱角、糖芋頭、酸梅等。此外,桂花酒也是不可少的,分為用酒泡的和釀造的兩種。南京人歷來就很實在,一般在祭祀完後,供品就拿來供家人享用。

4、中秋節是哪一天,有什麼習俗?

八月十五中秋節,江南又稱八月節,八月節的起源與興盛都和南京有關。
作為歲時節令,中秋節形成較晚,但玩月之舉卻由來已久,東晉時,在南京「牛渚玩月」,即是流傳至今影響最廣的賞月佳話,以至演化為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樂以歡度的中秋節佳節。
牛渚(今採石磯),漢時即屬丹陽郡秣陵(今南京)。《續漢書·郡國志》說,秣陵縣「南有牛渚」。早在一千六百年前,東晉於南京(當時叫建業)建都,鎮守牛渚的謝尚月夜泛舟牛渚江上,聽到有在運租船上諷詠自己的《詠史》詩,大為贊賞,於是邀請過船,此人即是袁宏。他們一見如故,吟詩暢敘直達天明。當時謝尚身為鎮西將軍,而袁宏只是個靠運租為業的窮書生,由於對才能的尊重,他們打破了身份的地位壁障。袁宏因受到謝尚的贊譽,從此名聲大振。謝尚玩月聞袁宏詠史於前,文人雅士亦趨之於後,於是泛舟、登樓玩月者連綿不絕。唐朝大詩人李白游抵金陵聞知此事,即賦詩曰:「昔聞牛渚泳五章,今來何謝袁家郎?」感慨系之,登城西孫楚酒樓「玩月達曙」。唐歐陽詹作《玩月詩序》也說:「玩月古也,謝賦、鮑詩,眺之亭前,亮之樓中,皆玩月也」。唐明皇是夜遊月宮,這些都是流傳至今的玩月佳話。
八月十五,時屆三秋之中,故謂中秋。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為玩月最佳時令,人們多愛此時玩月,自唐以下漸演為節令,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宋時人們在中秋之夜吃瓜果、圓餅,這圓餅即月餅之始。蘇東坡有「小餅如嚼月」的詩句。南宋年間中秋之夜,建康(今南京)、臨安(今杭州)競放水燈,燭搖月白, 尤呈奇觀(後來,南京將放水燈移到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放水燈」)。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做皇帝。八月初二,徐達攻下元大都,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這一夜南京,人們繪月宮圖,陳列鮮果、月餅,燃點斗香,講「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的故事,競放水燈等等,熱鬧非常。此後,無論南方、北方中秋之夜都十分熱鬧。北方人在這一天要吃月餅、水果,購兔兒爺給孩子玩。「兔兒爺」,有紙繪、布扎、泥塑之分,人身兔首,衣冠彩色,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舉旗,十分別致。
南方人中秋愛吃月餅、鮮藕、熟菱、柿子、石榴、糖竽頭等。南京人是夜月下聚飲,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據《正德江寧縣志》記載,中秋之夜,南京人必賞月,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
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民國以後,南京是國民黨中央政府所在地,社會畸形發展,夫子廟前燈紅酒綠,八月十五達官富賈泛舟秦淮玩月,而千家萬戶苦不堪言。當時曾流行一首歌謠:「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樓上吹簫管,有人樓下皺眉頭。」加上這時舊跡多湮,河水污染,遊人涉及不多了。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5、南京特色民俗風情

南京白局
民間曲藝。始自明代織錦工人用南京方言演唱俗曲、小調、民歌以自娛,逐步發展成為曲藝曲種。因演唱者不取報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南京白局常用曲牌主要有:《滿江紅》、《銀紐絲》、《穿心調》、《數板》、《梳妝台》、《剪剪花》、《下河調》、《漢陽調》等,形成曲牌聯綴體。曲目近百個,內容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如《機房苦》是織錦工人對自身苦難的控訴,《搶官米》和《打議員》則反映了光緒二十四年和民國8年南京發生的搶官米和打議員兩起風潮。清末民初後,"南京白局"隨著織錦業一起衰落。1949年後,曾成立專業劇團,現在只有少數業余演唱者。

南京白話
民間曲藝。用南京方言說相聲,所以又名"南京相聲"。流行於南京及其毗鄰地區,相傳始於20世紀30年代。起初只是簡單模仿相聲,後來逐漸有所發展。相聲用第三人稱,南京白話則用第一人稱,演員便成為劇中人,所以演重於說。代表性曲目有《老相識》、《包您滿意》、《人情債》、《廟上風情》、《商業新風》等。現在常有"南京白話"節目在報刊、電台、電視台發表和播出,頗受讀者、聽眾和觀眾歡迎。

南京評話
民間曲藝。南京有記載的評話歷史很長。明末著名評話藝術家柳敬亭曾長期寓居南京。"南京評話"又稱"講評詞"。相傳始於明末清初的"說善書",清末民初為鼎盛時期,流行於南京及其毗鄰地區,並曾流入南京。"南京評話"以長篇講史為主,主要劇目有《三國》、《隋唐》、《水滸》、《岳飛傳》等,"說""演"並重,常於書中穿插許多南京的風土人情、歷史掌故、名勝古跡,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南京評話近年日漸衰落,但尚有專業演員堅持演出。

花香鼓
民間歌舞。流行於南京、揚州地區。相傳始於明代,清末為鼎盛時期。因舞者手執花香鼓,故名。又因原為奉祀祈禱娘娘,求子求福,故又名"跳娘娘",還因為主要動作以鳳鳥動態取名,亦名"鳳舞"。舞蹈以鑼、鼓、鐃、鈸等打擊樂伴奏,夾唱"鼓詞"。主要動作有"鳳凰朝拜"、"鳳凰點頭"、"丹鳳朝陽"、"鳳凰展翅"、"鳳凰抖毛"、"飛鳳盤龍"等。1949年後,花香鼓經過加工改編,成為觀眾喜愛的民間舞蹈,並被吸收到著名民族舞劇《小刀會》、《雷峰塔》中。所唱"鼓詞"曲調,成為揚劇的曲調。

跳當當
民間舞蹈。又名"龍鳳勝會"。流行於南京溧水縣,相傳始自明代。過去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演出。舞蹈動作基本保持兩腿半蹲的"馬步"狀,上身略前傾,兩臂始終伸直,動作舒展,跨步大,有靜有動,明顯地保留了中國武術的韻味。主要動作有"三星相會"、"過壩"、"百鳥朝鳳"、"鳳凰三點頭"、"犀牛望月"、"枯樹盤根"、"童子拜觀音"等。整個演出陣容呈八卦形排列,敲擊大鑼大鼓伴奏,無演唱,酷似鑼鼓助威的習武場面。

解表
祭祀性舞蹈,又名"跳錶"。流傳於南京六合縣及其毗鄰地區。此舞為香火神會的組成部分,為獨舞。由香火童子扮演王靈官將表(即公文)解送交付諸神。舞者手執花香鼓邊唱邊擊鼓起舞。舞蹈步法跳動性強,自始至終跳動不止,步法靈活矯健,富於彈性。舞蹈中舉手投足要求直線運動,動作古樸剛健,干凈利落,靈活流暢。每完成一個動作時,都有明顯的短暫的亮相,這些都突出了此舞獨具的氣質。

麻雀蹦(方山大鼓)
民間舞蹈。因以模擬麻雀蹦跳為主要動作,故名麻雀蹦。又因為開始流行於南京市江寧縣方山鄉一帶,故又名方山大鼓。相傳明末時由河南移民帶來。太平天國時期是"麻雀蹦"發展的鼎盛期。《天朝田畝制度》使農民有了土地,每年秋收後跳"麻雀蹦"以慶豐收。而舞蹈中所擺陣勢,也與太平軍作戰時的某些陣法相似。大鑼大鼓在舞蹈中既是道具,又是伴奏樂器。此舞的基本動作和鼓點有"七五三"、展翅、啄稻、亮翅、抱窩等5種。舞蹈時,雙膝始終貼鼓成半蹲,學麻雀蹦跳狀,膝部屈伸,帶動身體上下起伏,圍鼓作上下左右前後大幅度蹦跳。整個舞蹈節奏鮮明,動作形象生動,英武矯健,活潑熱烈。近年"麻雀蹦"常在大型慶典中演出,深受群眾喜愛。

高淳陽腔目連戲
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以南京市高淳縣為中心,流傳於江蘇的溧水、溧陽、宜興、江寧、句容和安徽的郎溪、廣德、宣城、當塗等地。被稱為"戲娘"的目連戲,遍布於大江南北。相傳始於元代的高淳陽腔目連戲,是一個只演目連戲的獨特劇種。這個有600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從來沒有專業演員和職業戲班,所有演員和樂手,都是臨時集合的農民和工人。高淳陽腔目連戲劇目,包括《台城》、《九世圖》、《目連》,都是演目連的故事。

洪山戲
地方戲曲。起源於南京市六合縣,流傳於江蘇的儀征、江寧、句容和安徽的天長、來安、盱眙。又名香火戲、童子戲,由洪山香火神會發展演變而成。形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已有專業戲班。洪山戲的曲調,由基本調(七字、十字)、神曲、聯彈和雜曲組成,多為一字一腔的說唱型曲調。唱腔為無管弦伴奏的徒歌,以鑼鼓擊節,間或有一唱眾和的幫腔,屬板腔體。洪山戲的表演粗獷、朴實、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具有鮮明濃郁的地方風格。

抖空竹
又名「抖空鍾」、「抖空箏」、「抖嗡子」,是一種民間傳統玩具。它是由陀螺發展演變而來,專指在空中抖動,嗡嗡作響的那種空竹玩具。
在空中旋轉的空竹其形制可分為單軸和雙軸兩種。軸內是空的,每個軸上有四五個,孔內木片作笛以利發聲,連著軸有一個圓柱形的把,把的中段稍細。其玩法是,把空竹懸系在兩根小棍頂端的細繩上,玩者兩手各持一棍來回拉動,便可產生旋轉,並隨速度加快發出「嗡嗡」的響聲。當它轉到一定速度時,玩者還可將它拋向空中,作出種種花樣動作,然後再將它接住。其花樣技巧「鷂子翻身」、「飛燕入雲」、「響鴿鈴」「攀十字架」、「扔高」、「張飛騙馬」、「猴爬竿」等。其中「扔高」一技,有的竟能將空竹拋向空中數十丈高,待其下落再以抖線承接,准確無誤,堪稱一絕。
每逢春節在夫子廟可見空竹出售。明故宮遺址公園、夫子廟等南京的市民廣場,常有三五健身的中老年人一邊在抖空竹,一邊在切磋技藝。

跳五猖
起源於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五猖」為邪惡之神,在人間常做壞事,偷東西、搶劫、放火、調戲婦女;但他們又喜歡惡作劇,把偷搶張家的東西,又放到李家去,要是看某人順眼,就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他。老百姓對「五猖」既怕又敬,於是就祭起來以博其高興,會降福給自己。另一說是明太祖朱元璋奪取了江山在南京建立大明政權後,大封有功之臣,卻忘了捐軀的官民,這些戰死者「陰魂」向他訴苦討功。於是朱元璋就想出了以東、南、西、北、中五路之鬼魂概括為「五猖」,讓百姓舉行活動紀念。高淳跳「五猖」有一套程式:由著古裝的村民或挑籃、或扛旗、或敲鑼、或打鼓、造成熱鬧歡騰的場面,然後主要人物一一登場。先是由5個手持五色華蓋、著五色服裝的壯漢進場;接著由4個著綵衣、戴面具扮成道士、土地爺、和尚、判官入場;隨後是五人身穿鎧甲,肩插金翎、手執雙刀威風凜凜的「五猖」入場。這些身穿紅、藍、黃、黑、白五色衣(即代表五方天地,又暗合木、火、金、水、土五行之色),戴五色面具,手持五色行具的表演者,在鑼鼓聲中,或行、或舞、或趴、或躍,做著稀奇古怪的舞蹈動作,給人以古老神奇之感。此項活動,高淳定埠鎮韓橋村至今仍在舉辦。

飛鏜表演
飛鏜表演是一項民俗體育活動,是民間武術項目之一。南京地區,主要是在六合縣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飛鏜,原為古兵器,是中國武術運動的長兵器械之一。它形似三股叉,正鋒為雙面利刃,狀如劍尖,長約八九寸,左右各有刀牙,呈弧形上彎,叉頭鑲嵌於柄,柄長六七尺。柄端有三棱鐵鑽曰「樽」,用於擊刺架格。因長而重,故為長兵器中的重器械。今已演變為人們強身健體,娛樂身心的表演器械。
飛鏜這項民間技藝在六合得到了很好的發揚,不僅有男隊員,而且有女隊員,一些年近花甲的老人也參加了飛鏜表演。
每逢春節、元宵節和其他喜慶日子南京都有舞龍燈的娛樂活動。舞龍燈,也叫耍龍燈,是一種民間舞蹈。其歷史久遠,形式多樣。

舞龍燈
舞龍燈的民俗起源於古代人們對龍的崇拜。古人將龍視為能呼風喚雨、將福消災的神物,舞龍燈就是為了祈禱神龍的保佑。
舞龍一般用草、木、竹、布、紙紮成,節數不等,多為單數,以圖吉利。除顏色的區別外,還有用荷花、蝴蝶組成的「百頁龍」;用木板凳製作的「板凳龍」;用稻草紮成的「草龍」;用布糊製成的「布龍」。龍身內燃燭的稱「龍燈」,插香火的為「火龍」或「香龍」。
南京地區的龍燈,在造型和表演風格上最具有獨特的有溧水縣的龍燈和棲霞龍舞。

玩石擔和石鎖
石擔是用青石鑿成兩只圓形(磨子狀),中心打一圓孔,裝在竹杠兩頭。兩圓石間距一般為1.6米到2米之間。練功者以單手或雙手握杠,抓起石擔放在他的腳心上,時而慢慢轉動,時而沉下挺上。玩石擔的動作名稱很多:有頂花、推舉、穿花、單臂舉、仙人背纖、風擺荷葉等。石擔的重量不等,一般都在80斤到200多斤之間。石鎖也是以青石鑿成長方形石塊,長邊上側鑿一圓形手柄,形如舊時鎖狀。石鎖一般重量為三四十斤。玩時是以單手抓起做各種動作。其動作花樣有:單龍、雙龍、托塔、順鎖、倒鎖、架肘、背纖、外對月等。石擔石鎖還有二人對練、四人對練。
南京地區的石擔、石鎖活動,據傳始於明代,有山東、河南民間武術名流到江浦縣獻藝收徒而傳播開來。現在作為農村群眾體育活動的內容正在被大力提倡推廣。

6、秣陵的經濟和風俗的特點有哪些

秣陵,現在為南京市江寧區的一個街道。

秣陵是南京的古稱,和金陵一樣。秣陵一名,是由秦始皇命名而來,古文中秣陵就是指現在的南京市。所以,現在的文章中往往也以【秣陵】代稱南京市

南京,六朝古都,總面積752.83平方公里,在冊總人口831.6萬人。2015年生產總值9720.77億元人民幣,人均生產總值107545元人民幣。
1981年南京被國家列為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2004年經濟中心定位指數排名南京列中國大陸第六,僅次於北上廣深津;2008年總部經濟發展能力列中國第五,排在北上廣深之後。2014年中國區域中心城市競爭力評估,南京僅次於深圳廣州(不含京滬)。2015年南京產業結構為,第一產業占據2.4%,第二產業占據40.3%,第三產業占據57.3%,第三產業比重位列國內第五,前四為北上廣深。

南京民風淳厚,有悠久的歷史,「華而不佻」、「醇而不俚」是南京民俗的本質。南京向為文化之邦,文化融進民俗;民俗又豐富了文化,南京的民俗娛樂中充溢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民間傳統娛樂舞龍燈,高淳區的跳「五猖」、花台會、打水滸,溧水的打社火,江寧的方山大鼓,江浦的手獅舞、玩石擔、六合的玩飛鏜等,看似樸拙,卻是深深紮根於民族沃土之中帶露的奇葩,而深受群眾喜愛。
南京的傳統習俗則有爬城頭(踏太平)、食烏飯,跳五猖、長蘆龍燈(高淳)、金陵燈會等。

南京市是我國著名的城市之一,想了解南京的經濟和民俗文化,可以查閱網路的相關內容,受文字限制,這里不再贅述。

7、江寧的各個方面的簡介歷史特產文化風俗

江寧區是「六代豪華」之地、「十朝京畿」要地,史有「上元之民善商,江寧之民善田,龍都之民善葯,善橋之民善陶,陶吳之民善剞劂,秣陵之民善織,竇村之民善刻」之說及「天下望縣、國中首善之地」之美譽。
江寧區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稱,有牛首山文化旅遊區、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將軍山風景區、方山風景區、陽山碑材等眾多景點,其中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位列中國四大療養溫泉之首,是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特產
南京雲錦
南京江寧織造的雲錦一向以柔韌的質地,經久不褪的艷麗色澤著名,是南京傳統的提花絲織工藝品。其用料考究,織工精細,圖案色彩典雅富麗,宛如彩雲,故稱「雲錦」。它與蘇州的宋錦、四川的蜀錦齊名,並稱中國三大名錦。
湖熟板鴨
湖熟板鴨是江寧湖熟久負盛名的特產。相傳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清時作為貢品進獻皇宮,稱為「貢鴨」;官吏之間也經常以板鴨為禮物互相饋贈,名曰:「官禮板鴨」。
金箔工藝品
金陵金箔的歷史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為中華傳統生產工藝。1克黃金錘打出來的金箔可覆蓋0.47平方米的面積。主要用於建築、服飾、工藝品、佛像裝飾貼金以及名貴中成葯的配方。
其他特產
周崗紅木、東山老鵝、紅燒麻鴨、橫溪西瓜、香藕、金陵金箔等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