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石壁風俗

石壁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31 23:54:21

1、石壁上的懸棺,沒有機器的古代人是怎麼放上去的呢?

這個其實還是一個眾說紛紜的、沒有具體解釋的一件事,有的人認為是用繩索吊上去的,還有人認為是搭著棧道一層層放上去的。我國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一定是有一些和我們完全不一樣的風俗習慣的,而這些風俗習慣,往往會嚇我們一大跳。就比如說有一個少數民族,叫做“僰人”,曾經生活在我們國家的川蜀地區,他們就以懸棺聞名巴蜀,聞名全國。

這些“僰人”的懸棺,最高的可達到一百米,而且每個棺木都不輕,很重,大約一千斤。這些棺材一般來說都是放置在木樁子上,這些木樁子被牢牢地嵌入石壁當中,歷經幾百年而不腐爛,也不掉落。還有的會在岩壁上開鑿出一個棺材那麼大小的石洞,而後將棺材放到裡面。還有就是,會將棺材放在天然形成的洞穴當中或者岩石自然突出的部分上。

在當時那種沒有大型器械、四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要把這么重的棺材放到懸崖峭壁上掛起來,也是一種很奇怪的行為。為什麼這么做,目前就只有猜測,並無可考的證據。但是可以討論的,還有他們如何把棺材放上去這一點。有人認為,是這些人利用木頭,搭建起層層的樓梯樣的棧道,然後一層層傳遞。

還有人認為,古人是從上往下,利用繩索將棺材運送到合適的位置,再由接應的人接過去,安放到相應的位置上。但是,兩個說法其實都有漏洞,這個漏洞就出在棺材本身。因為懸棺實在是太重了,重達上千斤,如此重的棺材,他們要怎麼光憑繩索的力量去將其放下懸崖的呢,又是怎麼在那麼偏僻狹窄的地方修出可以將棺材抬上去的棧道的呢。總而言之,這個話題還有待討論。

2、漢族風俗習慣

文化信仰
漢民族傳統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會基礎中對道家、佛家諸說多有崇敬!然而遺憾的是,近現代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人們的功利主義思想逐漸占據主流形態,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宗教卻逐漸式微,民眾有許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 漢族,在東南亞被稱為華族,又稱華人或唐人,是中國的主要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漢族人口約為13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於世界各地。除兩岸四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和北美洲也有較多分布。
漢族形成歷史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活動於陝西中部地區的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後兩個部落結為聯盟,並攻佔了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 漢族的先民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范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為活動地區;主要分布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類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遠古傳說,還描述了漢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制時代。在黃帝以前,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見母系氏族制)的階段;關於黃帝的傳說,則標志著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為父系氏族部落(見父系氏族制),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傳說在黃帝之後相繼以禪讓方式為大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禹,被認為是黃帝的子孫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幾個王朝。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潁上游;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 以與蠻、夷、戎、 狄相區別。但是,這時華夷之辨尚不甚嚴。 春秋(前770~前476)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准,族類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僅與齊、燕、韓、趙、魏同稱諸夏,而且是兩個最強大的華夏諸侯。七雄合縱、連橫、兼並、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於是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分布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隨後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此時漢族人口分布仍集中與黃河、淮河流域,從西晉末年起,五胡亂華,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而從西晉到隋代的建立這一段期間,漢族進入中亞和雲南。到明,清時,南方漢族人口便超過了北方,後滿人禁止漢人出關進入東北,清朝後期為充實邊疆,准許漢族進入中國東北,在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大量引入山東漢族.自明朝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語言文字
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屬漢藏語系,按學術界較常見的劃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七大方言(有許多不同的劃分方法,參見漢語方言詞條)。近幾年來不少學者認為廣西的平話、山西的晉語應與其他七大方言並列。對漢語標准語的規定,漢族所在的不同地區各有不同,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定為標准官話(以官話區的北京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語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普通話、國語、華語),香港定位標准粵語(廣州話)。漢字的書寫方式分別有正體字和簡化字。 此外,有的學者還將閩方言分為閩南話和閩北話。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個方言內部又可再分區劃片,從而構成了漢語方言復雜,南北互不相通的語言狀態。盡管如此,由於漢字的高度統一,對漢族具有強大的內聚作用,所以,我們似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漢字,就沒有漢族。
經濟發展
漢族歷來以勤勞儉朴、富於創造精神著稱。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這種「男耕女織」式的自然經濟,在中國古代始終占絕對優勢。農業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主要物質基礎,農業生產在歷史上素稱發達,尤其以發達的水利灌溉與精耕細作著稱於世。歷代都興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其中有些一直造福至於現在。比如公元前3世紀中葉,秦蜀郡守李冰領導興修的都江堰,不僅在古代使成都平原成為全國著名的糧倉,享有「天府之國」的美名,一直到現在,仍使成都平原受益無窮。都江堰可算是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在耕作技術方面,漢族及其祖先,自古以來一貫注重農時、改良土壤、輪休耕地,以及施肥、保墒、選種、培養新品種、改良農具,同時也不斷從國內各民族中甚至從國外吸收新的作物品種和學習耕作技術。因而不僅創造了在古代堪稱水平很高的產量,而且作物品種之豐富,也是世所罕有。手工業也有相當高的發展水平。在高度發達的農業與手工業生產的基礎上,古代科學技術如天文、數學、農學、醫葯學、冶煉術、建築學等都在世界文明發達史上大放異彩,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火葯用於作戰,指南針用於航海,以及養蠶、織造絲綢、制瓷、制茶等技術,對世界文化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商業在古代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中國除以漢族為代表的農耕民族區之外,還有廣大的游牧區、狩獵區和漁獵區各民族,這兩大類民族之間農業、手工業產品與畜牧狩獵產品及其他土特產品的交換,不僅是生活的需要,而且促進了各族人民的生產發展。唐宋以來形成的「茶馬互市」是漢族與各兄弟民族經濟上互相補充、交流關系的主要形式。商業的發達,反過來有利於農業、手工業的發展。至明代(1368~1644)中晚期,已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尤其在江南地區一些城鎮的手工業工場與商業中,資本主義萌芽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從19世紀中後葉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近代工業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同樣主要是在沿海及交通較發達的內地大中城市漢族聚居的地區。
建築形式
漢族由於分布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佔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檐重閣和律卯結構。由於南方各地習俗和自然條件不同,在住房建築布局上也有差異。如丘陵山地的樓房依山而建,江浙水鄉則注重前街後河,福建的土樓龐大而美觀,蘇州的樓閣小巧而秀麗。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文化藝術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擁有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時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這就是禮樂文化,周禮非常繁縟,據《周禮》有吉、凶、軍、賓、嘉五禮,樂在西周很重視,有專門職官管理,金文中也記有樂官。周代樂舞如《大武》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比較完善教育制度,如「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就是周代貴族的文化教育內容,中國最早的經典如《周易》、《尚書》、《詩經》、《周禮》、《樂經》(已佚)、《春秋》都產生這個時期,以及春秋時期的諸子學說等。 在春秋戰國時期,華夏各諸侯國出現過百家爭鳴的生動活潑的局面,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大體同時的古希臘文明東西輝映。至漢武帝時(前141~前87在位)推行「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統治思想,統治漢族古代思想與文化近2000年,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著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中國相鄰的國家。在古代軍事理論方面,早在春秋末就有軍事名著《孫子兵法》問世。西漢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別是宋朝以來一直作為武學必讀的《武經七書》,集中了古代軍事著作的精華。注重史學也是漢族文化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自司馬遷撰《史記》,歷代都有紀傳體史書,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編年體以《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為代表;其他各種紀事本末體史書及古史、 雜史、地方史志、 史學理論等官私撰述,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古代歷史文獻最豐富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出於漢族學者的手筆。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與數學的成就,一向為世人所矚目, 其中如張衡(78~139)、祖沖之(429~500)、一行(俗名張遂,683~727)、郭守敬(1231~1316)等已被舉世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農學往往包括古代科學技術的多方面成就,據不完全統計,2000多年間,包括已經散佚與流傳至今的農書達370餘種,其中如《汜勝之書》、《齊民要術》、《王禎農書》、《農政全書》,是古代農學著作的代表作。 在古代漢文文學發展中,詩歌的發展占顯著地位,如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都有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而屈原(約前340~前278)、李白(701~762)、杜甫(712~770)、柳永(約987~約1053)、蘇軾(1037~1101)、 陸游(1125~1210)、辛棄疾(1140~1207)等人的名字與作品,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大放異彩,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公認的名家。散文有著名的秦漢古文,至唐中晚葉,由韓愈(768~824)、柳宗元(773~819)等倡導恢復秦漢古文運動,到歐陽修(1007~1072)、蘇洵(1009~1066)、 曾鞏(1019~1083)、王安石(1021~1086)、蘇軾、蘇轍(1039~1112)時,古文運動大獲全勝,號為「唐宋八大家」。小說創作,到明清時獲得很大發展,長篇巨著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儒林外史》;短篇集如:《聊齋志異》均素負盛名。還有不少少數民族作家也運用漢語進行創作,產生了許多名家與名著,而《紅樓夢》,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作。 其他在繪畫、書法、工藝美術、音樂、 舞蹈、戲劇、曲藝等方面,都有不少蜚聲中外的名家,他們獲得了令人贊嘆的藝術成就。在這些藝術的發展中,尤其表現了漢族人民善於學習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長,以發展其藝術,形成了特有的風格。在一些類書巨著的編纂方面,也是由來已久。唐、宋時的《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特別是明清的《永樂大典》、《圖書集成》可稱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書,不僅顯示了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古代文化的光輝成就,也顯示了古代漢族學者與少數民族學者合作與互相學習的精神。
漢族音樂
漢族是有音樂傳統的民族,漢族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創造。秦以前,漢族先民已創造了樂器和樂曲,發明了樂律。漢唐盛世,漢族音樂以歌舞音樂見長;宋元以後,則以戲曲音樂為主。當今世界公認的音樂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漢族稱三分損益律)、純律及平均律,漢族皆獨立發明,其成果如車條之輻輳,匯入世界音樂理論之軸心。? 漢族音樂
飲食習慣
主食
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有饅頭、面條、花捲、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吃法。漢族講究並善於烹任,不同地區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飲茶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漢族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爭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漢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 ,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用糯米釀制,是漢族傳統的特產酒。 酒不僅是能滿足提神、解除疲勞、醫用等生理需要的飲品,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媒體,它在漢族長期的飲食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封建社會,它是祭祀神靈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這種儀式中它起著溝通人神的媒體作用。在漢族的重要節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漢族有句俗話,無酒不成宴。酒可以助興,可以增加歡樂的氣氛,至今還在不少地區流行的飲酒時的「猜拳」、酒令」、「酒麴」等活動,既是一種飲酒習俗,又是一種民族游藝和民間智慧,它具有活躍氣氛,消除酒力,顯示和鍛煉智力等多種功能。有些飲酒活動形成獨特的文化習俗,例如漢族中廣泛流傳的除夕飲屠蘇酒,端午節飲雄黃酒,重陽節飲菊花酒等等,蘊含著漢族人民深厚的自然天道和人文觀念,至今仍為人們稱道。酒是漢族在日常生活和各種社會活動中傳達感情,增強聯系的一種媒介。在漢族許多地區,姑娘出嫁臨行前要飲別親酒,新郎新娘入洞房要飲交杯酒等等。所有這些飲酒習俗,都是漢族過去和現在飲食和生活習俗的有機組成部分。
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彩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歷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歷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
飲食中的信仰、禁忌
漢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歷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准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說。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唇;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後容易招致難產等。
漢族服飾
漢民族有自己悠久華美的服飾,即漢服。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甲申之難(1644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政府。滿清統治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引起全國性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後滿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逐漸消亡。 1683年,清軍入台灣,滅鄭成功余部,從此漢服從華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後,今日的漢族逐漸忘記了自己曾經擁有的華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漢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麗服飾,這場民間自發興起的復興漢民族服飾的運動,通常被稱為「漢服運動」。
民族圖騰
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占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志。龍飛鳳舞,是中原地區與南方地區的民族標志。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人都以自己是¨龍的傳人〃而驕傲。那麼您知道「龍的傳人」出於何處嗎? 聞一多先生在他的三篇作品《伏羲考》、《龍鳳》、《端午考》中指出,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來源於黃帝時代的傳說。相傳,黃帝在統一中原之前,以「熊」為標志性圖案。戰敗蚩尤統一中原後,它的標志兼取並融合了被吞並的其它氏族、部落的標志性圖案。如鳥的標志圖案、馬的標志圖案、鹿的標志圖案、蛇的標志圖案、牛的標志圖案、魚的標志圖案等。最後拼合成中華民族共同崇拜的形象「龍」,一種虛擬的綜合性神靈。這一奇特的形象蘊涵著中華民族發展、各民族相互融合、團結,成為中華民族始祖的標志性圖案。後來,「龍」的形象開始出現於各種圖案之中,並逐漸成了帝王的符瑞。相傳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龍」而生,黃帝是附寶感「北斗」而生,堯帝是慶都感「赤龍」而生,始祖是龍繁衍的後代,因此,中華民族的子孫便是「龍的傳人」了。 龍之精神:是萬物一體,相容並蓄的精神境界; 是追求和諧、群體本位的人生態度; 是中華大一統的情結。 鳳之品德:鳳凰涅盤求光明,象徵新生與中華民族的覺醒; 鳳是集民眾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於一身的憂患意識; 鳳是自強不息,捨身弘道的理想主義; 鳳是勤勞儉朴、艱苦奮斗的謀生態度。
文化習俗
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樂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漢族的主要傳統觀念。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漢族民系
一般而言,同一個民系的人生活在相同或相近的區域,有著相同的區域認同。區域認同往往成為民系的名字,典型的例子如潮州民系。 在漢族諸民系中,客家民系是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漢族民系。 對漢族人而言,炎黃認同是民族的精神傳統的標志物和代表物之一。類似的,對於民族之下的民系而言,在同一個民系裡的人,往往對某一特定的事物有著強烈的認同感,認為這一事物代表了自己所屬民系的某些特性和精神傳統。 老槐樹認同: 中原認同:南方諸民系(客家、福佬、潮州、廣府等)普遍存在的認同。 石壁祖地認同:客家民系 南雄珠璣巷認同:廣府民系 麻城孝感鄉認同:四川西南官話民系 莆田城認同: 蘇州閭門認同:
傳統節日
節日名稱 日期 說明 過大年/春節 陰歷正月初一 俗稱過年,傳統上從歲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年時,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清明節 陽歷四月五日—四月六日 祭祖、掃墓 端午節 陰歷五月初五 又稱端陽節,主題:吃粽子 七夕節 陰歷七月初七 又稱乞巧節,當日女子拜織女,以求自己心靈手巧,嫁得如意郎君; 男子拜魁星,以求金榜提名,事業有成 中元節 陰歷七月十五 又稱盂蘭節,俗稱七月半、鬼節,有祭祀靈魂等民間習俗 中秋節 陰歷八月十五 舉家團圓節,主題:賞月、吃月餅 重陽節 陰歷九月初九 敬老節 臘八節 陰歷臘月初八 喝臘八粥 小年 陰歷臘月廿三 漢族傳統節日中西歷對照表 臘月 --------------- 初七:驅儺日 初八:臘八節 十六:尾牙節 立春節(於立春日) 廿三:祭灶日(小年) 除夕: 除夕夜普遍有闔家團聚吃團圓飯、喝守歲酒的習俗,許多地區家宴中都要安排魚餚,寓意「年年有魚」。 北方地區各家各戶都要包餃子,江南各地盛行打年糕、吃年糕,分別寓意團聚安康與步步登高。 ●正月 --------------- 初一:春節(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初七:人日節 初八:穀日節 初九:天日節 初十:地日節 十五:元宵節(上元節、燈節) 二十:天穿節 廿五:填倉節 春分節(於春分日) 晦日:無 ●二月 --------------- 初一:中和節(太陽生日) 初二:春龍節(龍抬頭、龍頭節、社日) 十五:花朝節(花神節、百花之神生日) 寒食節(冬至日後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清明節(於清明日) 十九:觀音誕 ●三月 --------------- 初三:上巳節(女兒節) ●四月 --------------- 立夏節(於立夏日) 初八:浴佛節(釋迦牟尼誕辰) 十八:碧霞元君節 ●五月 --------------- 初五:端午節(端節、端五、端陽、重午、蒲節、天中節) 夏至節(朝節,於夏至日) 十三:雨節(關公磨刀日) 二十:分龍節 ●六月 --------------- 初六:天貺節(六月六、曬蟲節、蟲王節、回娘家節) 十九:觀音會 廿四:觀蓮節(蓮花生日) ●七月 --------------- 初七:七夕節(乞巧節) 十四:秋日拔禊 十五:中元節(盂蘭盆節、鬼節、瓜節) 廿九:地葬節 ●八月 --------------- 初一:天灸日(天醫節) 十五:中秋節 ●九月 --------------- 初九:重陽節 十九:觀音會 ●十月 --------------- 初一:寒衣節(授衣節、冥陰節) 十五:下元節(下元水官節) ●十一月 --------------- 冬至節(於冬至日)

3、「生前早盡孝,莫待人老空哭墳」出自哪裡

「生前早盡孝,莫待人老空哭墳」出自寧化客家。
客家人,是指原籍中原的漢族,歷經五次的大規模南遷,在南方各省形成的具有獨特風貌的客家民系。
客家人重禮,尊老愛幼,長幼有序。老人也要嚴於律已,為人表率。俗語說:「為老不尊,教壞子孫」。在家吃飯,長輩上座,宴席座位排列有嚴格規定,如果安排(俗語稱「拘席」)不好,客人可離席而走,主人得賠禮道歉,加以挽留。親戚按血緣親疏,寧化以舅公(母舅)為最大,稱:「上有雷公,下有舅公」;朋友以世交深淺或年齡大小排;同宗則按輩份大小排,同一輩份,則視年齡。上輩交談,下輩不得多言插嘴,俗語雲:「大人話事,細人摁耳」。
史學界為"客家精神"作了以下的小結:愛國愛民,反壓迫反侵略:勤勞刻苦,努力開拓;勇敢無畏,富革命精神:摯誠團結,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所有這些優點也涵蓋在中華民族之中,所謂"客家精神",其實是"中華精神"的演繹。

4、福建節日習俗特色

春節一般僅指農歷正月初一這一天,但與春節有關的民俗活動,卻向臘月(農歷十二月)和正月這兩個月有所前伸和後延,時間長短,各地小一。在福建泉州,人們歡慶節日的氣氛大致要延續到元宵。俗話說:「十五元宵燈,十六煞了心」。這其中又以初五為界,分為前後兩個階段,正如泉州俗話所說的:「初五隔開,初六舀肥。」也就是說,初五後,各就各業,農民也要舀挑糞肥,開始農作春耕。 正月初五這天,福建泉州的崇武、山腰、後龍、南埔等地,對春節的稱呼叫法不一。有的叫「吃大頓」,有的叫「做大歲」,有的叫:「無頭節」。其由來各有個大同小異的民間傳說:說是在明朝「宗靖」年間,有一年春節節前,倭寇偷襲這些地方,人們紛紛外逃,以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初五前,才先後回鄉,於是就於正月初五這天補做「年兜」節(除夕)。所以,才有上述對春節的不同叫法。 每年的正月初九為天公生日。「天公生」是廈門民間一個極為隆重的節日 。年初七就開始制米龜,初八晚上,暮色初合,便當"天"擺上八仙桌。隨後擺上十二碗干鮮水果,十二碗素菜,以及蒸好的米龜、面乾等。 敬天公的大紅燭是新的,香爐是專用的,燒的紙錢也是特製的"天公金"。"天公金"較一般紙錢大,正方形,刷金箔,而且必須折成金元寶的樣子。 當所有的供品都擺好後,一家人便開始點香拜夭公。連抱在懷中的嬰兒也不能免。往往由母親抱著,把點著的香塞在孩子手中,象徵性地拜幾拜。當母親的,口中還要念念有詞,祈禱孩子平安長大 。一家人中若有一人外出,也得由弟妹或配偶替他(她)上香。到了深夜11時,子時已到,便是初九天公生日,開始燒"天公金",燃放鞭炮。 聽眾朋友,令客家人矚目的福建閩北小山村石壁村,現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關注,不僅客家學者紛至沓來尋訪奧秘,慕名而來的遊人更是絡繹不絕。人們都想領略這個小山村的異彩風姿,撩開她神秘的面紗。尤其令人神往的,是石壁的民俗風情,任人咀嚼無窮、尋味萬千。這里呢,我就摘取一點,以食各位。 從節日習俗上。石壁人保持繼承著傳統節日的特點和習俗。石壁人在正月初七,要吃由芹菜、蔥、韭菜、肉、魚、米果等,再加上飯湯,煮成的羹當早餐。寓意是吃了這種羹,能勤快、聰明、長久、有餘、富裕、團圓,充分表達人們對新生活的企望。有一首歌謠很能表達七種羹的韻味,即「吃了七種羹,開始做零星」,告訴人們,過完了春節,不能再在家休閑,需要勤勞耕作了。每一個節日,都是一種鼓舞、愉悅、吉祥和喜慶,客家人用自己獨特的情感和方式,表達他們對新生活的企盼。 聽眾朋友,福建建寧有著古樸的風俗習慣,至今還有許多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形式繁多的時令風俗習慣。如: 除夕:當天,家家張貼對聯,大小門窗貼上紅紙,叫「歲紙」。設盛宴,先祀社神祖先,後合家吃團圓飯,給小孩包壓歲錢,晚上放炮、請「年」、辭歲,守歲封門。 春節:又叫元日。這一天,從零點開始就有人早起燃放鞭炮叫「開門」,但門不敞開,鞭炮放完即關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早起,家中人也互相道喜,說吉利話。當天不能挑水、不能劈柴、不能掃地。飯後出門禮拜社稷,叫「出行」。遇人互道「生財」、「添福添壽」,不能走親戚。初二開始走親訪友,至初六止。初六晚上需放鞭炮「封門」。初三「送垃圾」,每家此日才可以開始打掃全庭院和廚房、過道,把清除的垃圾裝在一提竹箕里或大籃里,帶上香紙炮燭,派一個家人擔著或二人扛著將垃圾倒掉。垃圾倒完後,還要拾大小石頭裝入竹箕,名叫「拾元寶」,回家後倒在土地神座下,以圖招財進寶之吉利,意為倒去垃圾擔來元寶。 元宵節:俗稱上元節。挨家挨戶宰牲口,買新肉,既是供品又是慶元宵的佳餚。如:家裡添「男丁」,必須在正廳懸掛花燈一盞。當日將春節粘貼的「歲紙」撕下焚化。俗雲:「燒了上元紙,各個尋生意。」「看了上元燈,各個操營生。」意思就是說,新年已經過去了,該各從其業了。 聽眾朋友,福建泰寧城區,在每年元宵夜的燈火中,泰寧茶東坑村的魚燈最讓人賞心悅目,因而倍受人們的青睞。 這個村地勢較高,山多嶺大,世世代代以種田為業,人們勞作很辛苦。他們辛辛苦苦勞動了一年,慶賀當年的豐收,祈禱來年的吉祥,每年的正月總要用上幾天時間,來開展以自發組織,自己製作,自行排練,自我欣賞的群眾性玩燈活動。這項具有很強娛樂性的民間「魚燈」活動,到今天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久盛不衰,遠近聞名。 茶東坑的魚燈,燈種一年一換,逐年提高,不斷創新。因此,有著很高的工藝水平和欣賞價值。做一盞魚燈並不很復雜,但工藝要求十分講究而精細。 茶東坑每年玩的「魚燈」,都是由各家各戶製作和出燈,集中統一製作。製作時間一般是在正月初四至初六日這三天進行。製作時有專人講授做燈的基本常識和技術要領。魚燈做成後各家都掛在自家的神台上,每晚把燈點亮,以展示自家的輝煌和吉祥。 聽眾朋友,廈門、漳州、泉州、龍岩、金門2007年春節旅遊黃金周的是「和諧城鄉游」。 今年春節黃金周,廈門將推出「走進廈門·感受中國年」主題系列活動,主要包括兩大內容:廈門本島以現代城市娛樂活動為主,島外各區以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為主。 在廈門島內,邀老外一起過大年。 鼓浪嶼家庭音樂會,在2月18日到23日,邀請外國遊客到家裡過大年,並一起分享音樂的快樂。 廈門白鷺洲文化系列活動從2月20日到3月8日上演,「跨越發展、和諧社會」燈展是一大亮點,同時還有文藝演出、影展、雕塑展、音樂噴泉表演。 廈門海滄大橋旅遊區牛頭山公園,從2月18日到3月18日,將成為金字塔密室探險主題樂園,以埃及文化為主題,結合春節的喜慶,融合多種游樂元素 廈門海灣公園從2月19日到23日,舉辦「激情巴西舞,快樂中國年」活動。 廈門植物園百花廳,從2月18日到24日,舉辦精彩的迎新春剪紙藝術展。而SM廈門圖書文化城,正月初一至元宵,展出來自全國各地的精彩室內花燈,其中有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泉州花燈、四川自貢花燈、廣州花燈、永安花燈及西式花燈。 在廈門島外,感受閩南人紅火過新年。

5、關於三明的民俗風情

客家人的話 一般的習俗是: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灶神上天的日子,家家戶戶把鍋台洗刷得乾乾凈凈,傍晚點燭燒香放鞭炮,用酒、米、灶糖、灶餅等素供祭祀灶神,據說是為了堵住「灶君」的嘴,要他「上天奏好事,回宮保平安」。「送灶」時家家還點盞竹製的「八卦燈」,一直燃到正月十五才熄滅,稱為「長明燈」。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凌晨即起,穿戴一新,鳴炮開門,以圖開門大吉。尤溪人在早餐前要煮生薑紅糖茶先吃「甜頭」。早餐皆為素食,或線面、或湯丸,象徵長壽、團圓;沙縣早餐必有大蒜、豆腐、紅頭菜(菠菜)等,寓新年諸事合算、富足、開門見紅之意。舊時初一,人們往往上寺廟謁諸神、拜祖宗,祈求平安;鄉鄰見面,彼此拱手作揖,互道「新年好」、「恭喜發財」;這一天,大人小孩都禁止講不吉利的話。如碗打碎了,要說「碎(歲)碎(歲)平安」;小孩摔跟頭,說「拾元寶」;受傷流血,稱「見紅有喜」……初一上午,將樂某村群眾還有到水井、溪邊爭挑第一擔水之習俗,叫「考頭水」,寓新年事事第一。
從初二起,人們開始走親訪友,互相拜年。一般拜年者不能空手,要帶糕餅糖果之類,給長輩要帶紅糖,拜年者返回時,主家要回送同等價值的禮品,叫「禮尚往來」。

三明市> 民俗風情 > 沙縣肩膀戲
提起沙縣,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風味小吃。如今沙縣風味小吃成為品牌,無論你走南還是闖北,哪個城市都有沙縣風味小吃紅紅火火地樹起一道亮麗的風景。殊不知,沙縣引人注目的又豈此風味小吃?沙縣肩膀戲以其別樣妖嬈的地方風韻、童趣盎然的獨特魅力不僅走出了山門,還漂洋過海,飲譽八方。

肩膀戲,亦稱肩頭坪。據《沙縣志》記載,清朝宣統年間,沙縣民間的戲劇十分活躍,各個戲班競相演出。時有「玉枕軒」的領班連細狗別出心裁,創新出一種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戲。演出時,由8歲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負責唱腔、頭部表情和雙手動作,大人負責台位變換的腿部動作。戲有生、旦、凈、末、丑之分,小孩擔任什麼角色,大人就走什麼台步;小孩原本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平時又訓練有素,站在大人肩上不僅不怯場,而且唱起來字正腔圓、聲情並茂,演起來招形式有致、維妙維俏。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墊步……根據劇情需要,與肩上小孩巧妙配合,上下默契,渾然一體。

沙縣肩膀戲,是全國別具一格的民間傳統藝術。演技奇特,唱腔動聽,兼容各調,場地不拘,素有「肩膀上的民間藝術奇葩」之美稱。它早先採用民間最流行的小調打花鼓演唱《小放牛》、《補缸》、《花子過關》等劇目;後來採用南詞曲調演出《趕船》等戲;後面又發展到演出《黃鶴樓》、《平貴別窯》、《四郎探母》等京劇摺子戲。過去每當逢年過節,肩膀戲都要走街穿巷演出一番,所到之處,無不備受歡迎。

如今欣逢盛世,沙縣肩膀戲再度煥發青春,推陳出新、博採眾長,以嶄新的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2001年元月23日下午(除夕),沙縣肩膀戲劇團參加了在澳門議事亭前地廣場隆重舉行的「萬家喜慶賀蛇年」的開幕式表演,澳門特別行政區長官何厚鏵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演出。當地記者在專題報道中寫到:「對本地居民來說,肩膀戲是較為少見的文藝節目,約五六歲的小孩站在壯漢的肩上,穿著戲服邊唱邊舞,在悠揚的樂曲中演戲,是一種高難度的特別戲種。」同年下半年,沙縣肩膀戲劇團又帶著《豬八戒巡山》等新劇目,參加了中國第五屆民間藝術節,榮獲了金獎殊榮。

三明市> 民俗風情 > 茶東坑魚子燈
在泰寧城區每年元宵夜晚的燈火中,茶東坑的魚燈最讓人賞心悅目,因而倍受人們的青睞。

距縣城僅二十華里的茶東坑村,座落在四面環山,風光秀麗的小盆地之中。現在全村一百二十多戶,四百九十多個人口,居住高度集中,全部姓鄒,屬宋進士鄒位博支下第三世三九公原為始祖的一個興旺家族。這個村到今已有六百多年的發跡歷史。凡來過此地的人們,無不為村之青山綠水人之熱情好客而感嘆不已,贊曰:「這是一塊極為難得、具有得天獨厚優勢的風水寶地。」

這個村地勢較高,山多嶺大,世世代代以種田為業,人們勞作很不輕松。他們辛辛苦苦勞動一年,為了消除勞作疲憊,慶賀當年的豐收,祈禱來年的吉祥,每年的正月總要用上幾天時間開展以自發組織,自己製作,自行排練,自我欣賞的群眾性的玩燈活動。這項具有很強娛樂性的民間魚燈活動,始自清朝道光年間,因為群眾已把它視為攬勝納祥的傳統習俗,故生命力很強,到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久盛不衰,遠近聞名。

茶東坑的魚燈不象其它燈種一旦做成可用上幾年,而是一年一換,逐年提高,不斷創新。因此,有著很高的工藝水平和欣賞價值。做一盞魚燈雖然並不很復雜,但工藝要求都十分講究而精細。

首先是用上等竹子材料做魚燈模型,魚頭和魚尾至關重要,為單獨製作,此材料要削得細膩而光滑,使之做成之後拼起來有著很強的靈活性和真實性。兩片面鰓要精心製作,其框架彎曲度全靠製作人的靈性和手感來掌握,以做成勻稱准確的頭尾模樣。

其兒,是魚鱗剪花,這是一項很細致的工藝,極講究分寸和平直。鱗花材料是採用很薄而光滑的紅紙,在紅紙上裁剪鱗花是用鋒利的剪刀來操作,鱗花既不能剪太祖也不能剪太細,其粗細要與模架大小相吻合,即與整條魚的大小成恰當的比例。

第三,是粘貼鱗花,這道工序要特別細心,操作順序是:先在做好的骨架模型表面粘上漿糊,然後貼上一層易透光且很薄的棉紗白紙作襯底;接著在白紙上面貼上已剪好的鱗花紙片,貼花時要用兩手將鮮花紙片拉緊,但要控制好力的適度,以免把鱗花拉斷,眼看拉出了明顯的鱗花才能貼上,這樣一片片鱗花就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讓人對魚鱗產生一種直觀和立體的感覺。

第四,是點眼,描鰓和畫翅,這項工序要有一定的美術工藝基礎,一般是由藝高手巧的做燈師傅統一掌握,用紅、蘭、黑三種濃淡不同的顏色描繪而成。

第五,是裝燈照明,魚燈是在夜晚這個特定的時間里活動,之所以稱其為「魚燈」,顧名思義就是魚和燈的結合。這兩者是互為作用,相輔相成。燈是裝在魚腹之中,夜間藉助燈光的作用,將魚的外形特徵和活動情景襯托出來,即前面講到的讓人產生直觀和立體的感覺。燈的製作很簡單,是在一個杯子里盛上白米飯和茶油,再放一塊古代使用的中間有個洞的銅錢片,洞中穿插一根白帶子做燈芯。由於燃料是採用真茶油,故燈一點燃就會散發出一股股香味來,這種照明燈也叫「茶油燈」。最後是上根手提的竹子把柄,這樣一盞魚燈就全部完成。准確地講,茶東坑的魚子燈是「鯉魚燈」,人們還稱「吉祥燈」。

茶東坑每年玩的魚燈,都是由各家各戶製作和出燈,但製作是集中統一起來,製作時間一般是在正月初四至初六日這三天進行,製作時有專人講授做燈的基本常識和技術要領。所以每次做燈既是完成製作任務的實踐過程,又是取長補短、觀摩學習的極好機會。魚燈做成後各家都掛在自家的神台上,每晚把燈點亮,以展示自家的輝煌和吉祥。正是採用這種集體方式,體現了客家能做燈,人人能玩燈,因此,這個村群眾性的魚燈活動能始終做到後繼有人,代代相傳。

勤勞而有智慧的茶東坑人,不僅魚燈做得非常漂亮,而且魚燈也玩得十分高明。他們之所以喜歡玩賞魚燈,是由於他們與「魚」結下了不解之緣。俗話講的「魚水情深」這句話,無不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最生動的體現。燈龍由鯉魚燈、熊魚燈、五角星燈和毛主席像燈四個部分組成,其毛主席像燈和五角星燈是解放後才解放後才增加的,增加這兩種燈是意味著茶東坑人從黑暗的舊社會進入了嶄新的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從此翻身作主得解放,以表達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黨的恩情。燈龍排列順序是:最前面是一盞毛主席像燈為燈首,其次是一對五角星燈和一對熊魚燈,接著是數十盞鯉魚燈相繼排列。掌燈的領頭為五人,由大家推選年紀大、聲望高,而又技藝好的人擔任。所有掌燈人都有一種高度自律的責任心,這就是心態善良,思想集中,精力旺盛,動作整齊,各自把關,既要把燈舞得活靈活現,又不能出現燒燈現象,確保歡樂、生動、熱鬧、安全的娛樂風韻,以展示興旺、發達和吉祥的美好前景。 在每年正月十五這個歡樂的夜晚,當人們酒足飯飽之餘,家家戶戶都出燈,男女老少都出門,魚燈領頭人一聲號令,掌燈的年輕小夥子個個都喜笑顏開,把自家的魚燈舉出來,以昂揚的姿態,紛紛加入燈的行列,一瞬之間就形成了一支浩浩盪盪的燈龍。於是,長長的燈龍,再配上「茶東坑、茶東坑、茶東坑坑茶東坑」鏗鏘動聽的鑼鼓聲和鞭炮聲,使茶東坑這個小小的村子,傾刻就沸騰了起來,真是燈如龍,人如流,歌如潮,好是一派熱鬧非凡局景象。 茶東坑村有一個合族共用的寬暢大廳,這個廳的中柱樑高五點五米,寬六米,長六點六米,面積達三十九點六平方米。這廳世稱古老的祖廳,見全村的婚喪喜慶等一切大事活動都在這個廳里舉行。當然,正月十五日元宵夜晚的魚燈無不例外也是先在大廳活動。舞燈在震天動地的三響「三品銃」聲中開始,這時排好的兩列魚燈,從大門前左右兩側同時進入大門,廳上鞭炮陣陣,鑼鼓聲聲,魚燈對對,表演非常好看,場面極為壯觀。魚燈在廳上舞過一陣後,再延伸到村前露天空坪上,此時只見魚燈越演越烈,鞭炮越放越響,鑼鼓聲、鞭炮聲和「三品銃」的巨響聲交織在一起,前後持續兩個小時的魚燈活動,使整個村莊充滿了燈火輝煌,色彩斑斕,人心涌動,熱鬧異常的氣氛。是啊!一年伊始,人們的喜悅、歡樂、祝福和吉祥,以及美好的理想和寄託,似乎都凝聚在這片歡樂之中。 魚燈在本村玩過之後就進入縣城,把魚燈活動推向高潮。進城的時間沒有統一規定,有的年是在初六、初七兩個晚上,有的年是安排在元宵佳節夜晚。進城這天,掌燈隊伍早早就吃上晚飯,經准備一番就急忙下山,沿途一路歡歌一路燈,興致勃勃地來到了縣城。歷來茶東坑的鑼鼓打得很有名氣,因為他們的鑼鼓旋律動聽,節奏鮮明,起伏不斷,遠近耐聽。尤其是在他們的鑼鼓聲中,還有一段聲響近似「茶東坑」這三個字的諧音,因此在遠距離之外,一聽鑼鼓聲音就知道這是茶東坑的魚燈來了,往往是魚燈未進城而鑼鼓聲音先進了城。城裡人一聽茶東坑的魚燈來了,無不喜出望外,於是男女老少都擁上街頭賞燈去了。魚燈隊伍對城裡人的獻演是慎之又慎,因為他們有心要以自己別具一格的魚燈風姿,讓城裡人一飽眼福,使他們能度過一個歡快的元宵夜晚。 為此,茶東坑的魚燈隊伍遵循鯉魚在水中生活習性和游水動作,按戲游、結伴、沖浪、出水和跳龍門五大排列動作,進行完整的表演。特別是鯉魚跳龍門的場面尤為形象生動,只見成雙成對的大紅鯉魚露出水面,由低而高,再騰空而起直跳龍門場景,使一盞盞魚燈格外顯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再加上鑼鼓的緊密配合,更使全場演出產生一種動作緊湊,節奏鮮明,熱鬧異常,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此情此景,讓人很難相信這是燈,簡直就象水中暢游的活魚,真是把魚燈演活演絕了。觀眾反映說:觀賞茶東抗的魚燈,無不使人覺得這是一種藝術享受。

三明市> 民俗風情 > 客家情歌
三明客家,是山歌的故鄉。西晉「永嘉之亂」以後,一批批中原漢人,為避戰亂、飢荒、瘟疫等天災人禍,紛紛南遷;歷盡艱辛,來到了閩西北這塊世外桃源棲息繁衍。千百年來,客家祖先和土著百姓和平共處,並將中原文化與閩越文化互為交融滲透。為傳遞心聲,抒發情感,創造出許許多多極富特色的客家山歌。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三明民歌與地方民俗風情融為一爐,帶著泥香土味,成為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客家情歌,以熾熱、健康的情感,形象、生動的比喻,風趣、洗煉的語言,表達了青年們對愛情的追求、對幸福的憧憬、對封建禮教的蔑視、對封建婚姻的反抗。有如清泉,沁人心脾。
客家情歌大多七言,隔句押韻,有四名式,也有段體結構,形式多樣。還有對唱、盤歌等,倍受群眾喜愛。

三明市> 民俗風情 > 石壁風俗
令客家人矚目的彈丸山村石壁,被愈來愈多的人們所關注,不僅客家學者紛至沓來尋訪奧秘,慕名而來的遊人更是絡繹不絕,都想領略她的異彩風姿,撩開她神秘的面紗,尤其令人神往的是石壁的民眾風情,任人咀嚼無窮、尋味萬千,使我們聯想著中華古國源遠流長的璀璨文化,客家人堅執的信念和至今遺留在石壁的中原風俗。無論研究石壁、或研究客家,都應從研究石壁的風俗民情入手,以提示她深奧的文化內蘊。研究風俗,旨在「探索近代的社會制度、風俗與信念之起源,並剖析影響於國家生活的各種民風與行為的動機」。探討石壁風俗,其目的也在此,卻也是一切學問中「最有興味,最有價值的一門學科」。

一、石壁風俗的形成

風俗最顯著的特點是民眾性、傳承性、地域性、穩固性。某項風俗在民間形成之後,便成為一地人民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然而一些有違當朝政法社會制度的風俗,歷代封建統治者雖曾嚴格限制,但在民眾心裡紮下深根之後,卻也是一代一代傳承,很難改變。即使在苛嚴政治制度桎梏下有所收斂,但一旦社會制度發生變革,又重復興起,由此觀之,風俗對於一地政治、社會有著深刻影響。這正是闡明,石壁獨特風俗形成之後,經過漫漫的歷史長河和一次次政治風雲的沖擊,而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能夠延續至今,保持中原古風俗的遺風,其根本原因是它的穩固性和傳承性,在民眾生活中形成道德行為的規范。石壁風俗是中國民間文化、社會習俗的有機組成部分,影射著客家人特殊的精神風貌。

隋唐之際,由於戰亂、災荒或政府獎掖等諸多因素,中原漢人邁著艱難的步履,一批批向南逃亡,在南遷過程,大多曾滯留石壁。尤其第二次唐代大批移民中,在石壁定居時間長、人口多,為石壁風俗的形成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陳運棟教授《客家人》中指出:「自從經過一次戰亂之後,客家移民的主力,遂由長江南岸遷移到贛南山地,後來就以寧化一帶為據點,向閩粵贛區拓植。」大量移民的湧入,多來自中原,有較為相同的風俗,如婚慶、喪葬、生產、生活、服飾、語言、歲時節日等,都有其中原地域的廣泛性。

石壁特殊的歷史地位決定了石壁的風俗不是孤立的。它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石壁風俗形成的重要基礎上早在千多年前深埋在地下的如淮土鄉淮陽赤下窯的唐代古窯址的古瓷器標本等出土文物,用古老、沉默、剛毅的語言證明石壁歷史的久遠。

石壁究竟何時有人類居住?筆者未曾讀過這方面的資料。以福建人類活動歷史推算,唐之前已有人類活動的史跡。至少也有三四千年。有關福建先民的記載,據先秦典籍《周禮·職方氏》稱:所謂「七閩」,毫無疑問,包括石壁在其中。東漢經學家鄭玄認為:是有七支不相屬的閩部族。許慎則認為,是南方百越中活動在東南的一支,是以崇拜蛇為圖騰的部族。《史記》《漢書》稱:「福建先民習於水性,便於用舟。」《漢書·嚴助傳》談到閩越國時雲:「越方外之地, 發文身之民也」。這些記載是不是與石壁先民有關,筆者不能武斷地證示。可以肯定的是客家人大量湧入石壁之前,石壁曾是土著人繁衍生息之地。不論土著人口多少,他們在生活過程,形成了較為古樸的原始習俗。由於大批漢人來自中原,棲居石壁,沖擊著他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俗,從石壁風俗中至今遺存的「夤夜搶親」、「蠟燭火種」、「背搶新娘」,無疑是石壁土著成為社會搶新的遺風和對火神的崇拜。這是一種土人文化,也包含了客家南遷的移民文化,經過中原文化的播衍,在長期歷史實踐中,逐步發展和形成。石壁風俗發展的根本性在於它接受、繼承了中原正統文化和土著文化的沖撞,吸引了多種養份而豐富發展起來,不僅繼承著儒家風俗的傳統,又滲透、融合遷移地區和當地土著的風俗。盡管大批的客家先民紛至沓來,反客為主定居石壁,卻不能排除土著民風的滲透。漢人和土著民俗民互相的融合、滲透,使一些比較單一的民俗事象呈現出豐富和多元的內涵,形成了石壁獨特的民俗色彩。而後,土著逐漸被同化,演繹為客家文化來主導石壁社會的發展,客家人構成石壁的主體,構成客家文化的形態,這是形成石壁民俗的基礎。

石壁獨特風俗的形成是基於如下條件:1、地理條件。石壁有一塊約200 余平方公里的偌大盆地,水草肥美、森林茂密,有蛛網般的溪河,為閩江、贛江、韓江的源頭。與江西古城交界處有武夷山脈南段為屏障,距石壁不上10公里的站嶺系閩贛兩省主要通道,有大片土地可供開墾,有偌大盆地可供居住,地理條件優越。2、歷史條件。隋大業間(605~617)巫羅俊隨父由南平到黃連峒(寧化古稱)定居。巫羅俊率眾在石壁地區墾荒造田,「開山伐木、泛筏於吳」,將林材運往長江下游各地銷售,溝通、促進了石壁與長江沿岸城市的經濟、文化交流,同時,建築城堡、抵禦土寇、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吸引了客家先祖在此定居。3、交通條件。由於武夷山脈的阻滯,遠離頻仍戰亂,不聽樅金伐鼓之聲,很少與其他民系、其他國家、其他民族聯系,形成長期的封閉狀態。由於眾多中原先祖聚居一處,使中原各地風俗經過滲透、融匯,衍化為石壁獨特風格,在漫長的歲月長河,固守一方樂土,保持中原古樸民風,充分表達了小生產頑強的特性。

二、石壁風俗從哪些方面保留了中原古代的遺風呢?

1、從婚慶上。婚姻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基礎,是人生的最大美事,自古有「同姓不婚」的條規。石壁婚姻基本保持中原古風,主要形式有聘娶婚、招贅婚,童養媳、等郎妹、姑換嫂、納親、冥婚等。解放後,隨著婦女地位的提高,納妾和冥婚已經革除。石壁婚姻,大體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漫長的封建時代大多是包辦婚煙。婚俗的禮儀也再現中原古風的繁文縟禮,主要有:開生日、送果子、送日子和歸親。結婚後三朝回門、五朝下廚、六朝洗手、滿月送藤盤等,延續至一個月,喜慶高潮才悄然消失。石壁鬧新婚還有一個奇特習俗,即新婚夫婦洞房花燭夜,經過「鬧房」之後,洞房四周、門外窗口還簇擁著一些人偷聽偷看的習俗,甚至有人悄然躲進新房偷走新娘的綉花鞋,待第二天歸還原主,新娘得陪一桌酒席,預示吉祥之意。

由於幾百年間,石壁人口量外遷,各姓系民大多離開石壁,只留下張姓在石壁定居,成為石壁主要姓氏,經過數百年繁衍,人口逐漸增多,「同姓不婚」卻囿限了子孫的發展。他們無法向更遠的外姓人氏聯姻,婚姻終成了張姓先祖的一大難題。經過先祖的反復商榷,至閩張氏第十七世祖終於下定決心,修改族譜中「同姓不婚」的章程,沖破那座牢固的藩籬,以村中大道為界,分為上市下市,東西各立家廟,各族族譜,從十八世祖始,宗支五服之外,上下市張姓子女可以通婚,徹底結束了「同姓不婚」的歷史。這是石壁先祖面對現實,勇於改革的一大舉措,解決了長期困擾石壁先民的一大難題。

2、從喪葬禮儀上。死亡是人生最後的歸宿,同婚姻一樣是人生之大事。甚至喪葬禮儀,比生禮更為隆重氣派。對於繁縟的喪禮,人們雖強烈反感,卻不敢越矩,世世代代都嚴格承繼,從不越雷池。至今依然根深蒂固的難以革除。喪葬最主要是重壽考,即上了60歲以上的老人死亡,稱「白孝」,以肅穆莊重的禮儀,以示兒女的孝心。喪葬禮儀主要有報喪、落棺、出送等。事後還要做七、守孝、做周年、造墳、祭祀,尤其講究造墳,墳地選擇中十分重視風水。墳墓的營建大體如客家民居相似,讓死者在九泉之下有安身之所,不致荼毒,表達了客家人對先祖的無限崇敬。

3、從節日習俗上。石壁人保持繼承著傳統節日的特點和習俗,如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等節日,和全國許多地區的習俗大體相一致,僅僅是些微的差異,顯示著自身獨特的特點。石壁人還有自己的節日稱「七月半」。那是超度孤魂野鬼,進行打醮度孤活動的節日,給死去的親人燒紙錢、插路香,類似閩南的普渡。石壁人年初七(正月初七)要吃七種羹當早餐。即選用芹菜、蔥、韭菜、肉、魚、米果等,與飯湯合煮成羹。意謂吃下了七種羹能勤快、聰明、長久、有餘、富裕、團圓,充分表達人們對新生活的企望。有一首歌謠很能表達七種羹的韻味,即「吃了七種羹,開始做零星」。敬告人們,過完了春節,不能再在家休閑,需要勤勞耕作了。每一個節日,對客家人都是一種鼓舞、愉悅、吉祥、喜慶,都是對生活充滿新的企求,都是用自己獨特的情感和方式,表示著獨特的寄託的企願。

4、崇拜神明。宗教信仰習俗,對石壁村民影響至深。石壁村民的崇拜,主要是崇拜風水、崇拜祖宗、崇拜神明。

風水,不僅是石壁人,也是客家人尋求興旺的寄託。如遷居之時對村落的選擇,死者擇風水寶地安葬,造屋建房地址的擇定,無不遵循風水。對於風水寶地不惜重金購買,甚至演繹了村坊、姓氏、房族之間長期不懈的爭斗,乃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石壁人崇拜祖先,充滿濃郁的宗教色彩。崇拜祖先和崇拜神明溶為一體,緊密結合,採用不同方式,利用各渠道,搞好族內睦鄰關系、團結族眾,充分利用祖先家訓教育子孫。其實訓大抵了自儒家體系,不獨是封建時代對族眾的行為規范有積極意義,就是進行精神文明的當今亦有現實意義。如許多祖先家訓演化為村規民約,具有很強的約束力,成為村民的行為規范,建樹社會新風,促進安定團結。

三、石壁風俗的傳播

石壁風俗,既繼承了中原的古風俗,又結合客地實際,經過融合、改造,呈現出多樣性、綜合性、獨創性的特點,鑄造了客家人的精神,使客家人有著刻苦耐勞、剛強弘毅、勾勒創業、團結奮斗的優良民性,深受中外客家學者的贊譽。這些民性是在「特殊的社會歷史環境中形成的,是在嚴酷的自然斗爭和階級斗爭為了爭取自身的生態和發展而磨煉出來的。

在第二次大遷移中,由於石壁較長時間滯留了人數眾多的中原漢人暄賓奪主、以客奪主,從而形成許多星散的村落,也形成了經過承繼、融合、改造之後的獨特風俗。當石壁先民有組織地大舉轉徙南遷,去開辟新的謀生之地時,自然將石壁已經形成的風俗帶來了新居地,在新居地繼續的傳播,一代代傳承。

從服飾方面的傳播,石壁老女人的船型髻、大襟衫、烏長褲鑲花邊、洞闊頭、圍裙、花鞋等,男人的對襟衫、兒童的獅頭鞋等,隨著石壁人的遷稱,已播衍至廣東嘉應和台灣等地。盡管部分台灣客家人住在城鎮,也穿西裝、茄克,老年人卻都喜愛穿傳統衣衫,有很大部分是隨著巫羅俊子孫遷居台灣而遺留至今的。

從飲食方面傳播,石壁人居住山區,農田作物大多種植稻穀、番薯。以米食為主食。一日三餐都備有干飯,輔之以番薯。有食用米粉、豆腐、擂茶、水酒、伊面等。這些飲食習俗不僅流傳在閩粵客家地區,台灣地區也很盛行。而且石壁人喜辣的風味還傳播至四川湖南等地。

節日習俗中,至為突出的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門上懸掛葛藤、艾葉。相傳此習俗源於石壁,以後播衍至閩西、廣東等客家地區,而不屬客家地域的閩北或廣東其他他區也受此影響。故事原出於唐末黃巢起義,黃巢下令軍中,凡掛葛藤處不準有犯,果然,黃巢軍隊所到之處,凡掛起葛藤村莊均免遭災難,終成習俗,而廣為流傳。

石壁婚俗,保留了中原古代習俗,和客地所有地區相一致,只是一些細微末節有所不同。

石壁風俗為何能播衍輻射至客家許多地區?重要原因是,保留了中原古代風俗,隨著石壁先祖的遷移,而將種類風俗一同帶去,在新的地區播衍繼承,也有些風俗被客地融化、改變,或賦上新的內容,或由於各種原因被新地區的風俗所取代。而客家人追念敬奉先祖的習俗是至為隆重虔誠的,充分表達了客家人念念不忘先祖,也充分說明客家民系密切的淵源關系。

6、山東春節習俗,最好是和一般地方不一樣的習俗!快快!誰知道幫幫忙啦!

3.3 活動
3.3.1 正月初一
3.3.1.1 放鞭炮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相傳,年獸源自盤古開天地的時期,為盤古所擁有的坐騎,聽說它巨大如馬、獨角長尾、血盆大口、行走如飛,但從盤古逝去之後,這些奇獸竟也莫名其妙地銷聲匿跡。有人說它們是一群非常可怕的怪獸,會發出震耳欲聾的叫聲,擁有兇猛無比的功擊力;也有人說,它們是一群非常忠心的寵物,跟隨著盤古的死去而相繼滅亡……許多人為尋找這些奇獸,一去無回,各種神奇傳說,也就跟著紛飛四起。
根據老一輩人的說法,這些奇獸,長眠於深邃的海底,每隔二十年的春節,為尋找食物就會出現在陸上,許多人將此獸命名為「年獸」。它們各自擁有自然生態的四種不同屬性,相生相剋,不僅存活壽命長,還同時擁有兇猛的外表,過人的力量,行動非常敏捷,從來沒有人可以馴服它們。雖然它們兇猛無比,但聽說它們害怕「劈劈啪啪」的爆竹聲,因此後人才發明了鞭炮,不過這些都只是一些民間傳說而已,沒有人可以真正證實這些……
爆竹是古人用來驅逐疫鬼的武器。最早的記載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謂之「庭燎之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這大概就是「爆竹」的最早的形態吧。
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漸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3.3.1.2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後來的「賀年卡」。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時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3.3.1.3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
3.3.1.4 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葯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製作屠蘇酒的方法是:用大黃一錢,桔梗,川椒各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二分,防風一兩,以絳囊盛之懸於井中,至元日寅時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後飲以示挽留。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3.3.1.5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3.3.2 正月初二
3.3.2.1 回娘家
正月初二(北方地區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3.3.2.2  祭財神(北方)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3.3.3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3.3.3.1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3.3.3.2  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3.3.3.3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3.3.3.4  貼「赤口」
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格式:「公元一九九四年歲次甲戌正月初三日當對神前香火前門釘斷四方男女赤口賊盜火星一切禍災歸天大吉大利」),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3.3.3.5  「送年」
一般晚上舉行送年儀式,是送諸神和祖先回天。
3.3.4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
民間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著招財進寶。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兩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古時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 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3.3.4.1  祭財神(南方)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
3.3.4.2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窮鬼,又稱「窮子」,相傳窮鬼乃顓頊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中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3.3.4.3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因此,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在招幌上掛紅布,慶祝開市大吉,共喝財神酒。在祭品中必須有一條大鯉魚,鯉為利的諧音,故稱該魚為「元寶魚」、「活元寶」。每逢初五早上必有叫賣元寶魚者,各店鋪爭購,用線穿魚脊並掛在房樑上,魚頭朝內,身上貼紅紙元寶,寓意可以「招財進寶」。
清人顧鐵卿《清嘉錄》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開市接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信奉關帝聖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股票市場也是在這一天開市。
3.3.5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3.3.5.1 戴彩勝
人日戴彩勝的習俗由來已久。《荊楚歲時記》中記載,「剪綵為人,或鏤以金箔為人,貼屏風上,亦戴之以頭鬢,並造花勝以相遺,登高賦詩」。彩勝又稱「華勝」、「花勝」、「彩花」。一種頭飾,和我們今天女孩子們頭上的發夾差不多。只不過製作工藝不如今天這樣精美。大多是用五彩的絲綢,也有用金箔刻成的,剪成小人的形狀,戴在頭上,不僅以此紀念人的誕生,還有「欲為人上之人」的寓意。女人們喜歡用彩色的歲絹和紙,剪成的形狀不定,有雙燕飛舞狀、花形、春蝶嬉戲狀,戴在發髻里,隨風搖曳,楚楚動人。金箔制的小人可以貼在家中屏風或帳子上裝飾房間,也可以懸掛在樹枝上,看起來好像我們今天的風鈴,在風中飄來飄去。人們紛紛掛彩勝,表示進入新年形貌精神要一改舊態而成新人。
彩勝還可以互相贈送,表達祝願。一般初七這天,皇上都要賞賜給官宦士大夫彩勝,接到賞賜的大臣頗為高興,以蒙受皇恩為榮耀。晉傅咸在《燕賦》歌詠彩勝道:「四氣代王,敬逆其始,彼應運而方臻,乃設象以迎止。翬輕翼之岐岐,若將飛而未起,何夫人之工巧,信儀形之有似。」
3.3.5.2 登高賦詩
古人認為,「上人勝於人」,所以人日不僅要戴人形彩勝,還要登高於眾人之上。三國魏東平王曹翕曾在人日登上壽張縣安仁山,在山頂上開了一個「會望處」,並在石壁上題了銘文。銘文說:「正月七日,厥日為人。策我良駟,陟彼安仁。」每逢人日,皇帝不僅賜群臣彩鏤人勝,還要登高大宴群臣,詠詩賦興。
文人騷客也樂意在節日里抒發自己的感懷,所以詠人日的詩詞非常多,僅宋代蒲積中所編《古今歲時雜詠》就收錄五十餘首。最著名的人日詩要數隋代薛道衡的《人日思歸》:「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作者在隋文帝開皇四年的歲未奉旨出使南方的陳朝,這首詩就寫在第二年的正月初七。大雁是候鳥,每年春天北歸。詩人見大雁由南歸北,自己卻不能回家——江南初春的花朵原本是讓人快樂的,自己因為思鄉,在花前反而更惆悵了。而七天和兩年的時間對比,更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3.3.5.3  補天餅
人日要吃補天餅。首先由女家長主持,把「補天餅」拋到房頂,象徵女媧補天,同時往地上、井裡也投擲補天餅,稱為「補地」,然後全家才能吃補天餅。還有一種是把餅放在庭院,叫做「熏天」。補天餅有兩種:一種是用麵糊烙的煎餅,一種是硬面的烙餅或蒸餅,但是一律要求呈圓狀,且薄。還有說法,「熏天餅」必須在露天中煎成,大概這樣才能過到補天的效果。
3.3.5.4  吃七寶羹
古時候,人日的時候,要吃用七種菜做成的羹,以此來取吉兆。有學者考證說,「羹」與「更」同音,吃七寶羹,意為萬事更新,新年新氣象。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傳說七寶羹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在吃前長輩總要說:合家清清白白,新年回春,聰明勤勞,諸事合算,百事無忌。
3.3.5.5  送火神
在山東半島,正月初七這天還要「送火神」,孩子們選一根兩米左右的木棒,用麥秸將其綁住,這就是所說的「火神」。黃昏時分,在家門口點著「火神」的一端,孩子們抱著「火神」的另一端跑向離家較遠的地方,直到燃燒殆盡為止。這個活動寓意於將「火神」送出家門,一年之內家裡沒有火災,平平安安。
3.3.6 正月初八
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3.3.6.1  順星
順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里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台、門檻、鍋台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並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結束後,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3.3.6.2  放生祈福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裡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
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說:「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數千相向,縱羽空飛,孽著落屋上,移時乃去,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罟筍餌所希至。」
初八放生,不僅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的美好願望。
3.3.7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3.3.8 正月初十
十,諧音「石」,因此初十為石頭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3.3.9 正月十一
「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3.3.10 正月十五  
元宵節的節俗非常有特色。節期與節俗活動,也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新年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7、畲族人有什麼風俗習慣?

一、習俗

1、婚姻

在畲族社會里,無兒的家庭多行招贅,不少有兒子的家庭也讓兒子去入贅,而讓女兒留「招兒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贅者的子女要隨母姓,也有生有二子分別隨父母姓的。

若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就得「做兩頭家」,即新婚頭幾年兩邊的家都要照顧,居無定處。這樣維持幾年之後,才確定在夫妻兩家中經濟條件較好的一方家落戶。

2、喪葬

畲族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畲人的喪葬習俗,從傳統與史料來看,早期的葬習為懸棺葬和火葬。

在畲族中廣為流傳的《盤瓠王歌》中就載有畲人祖先盤瓠「半年是清閑,日日擎弓去射箭」,「石壁岩前山羊打,被羊抵落石壁前」乃「跌落石壁前,身屍掛在樹尾上,老鴉來叫引路線」,「一陣龍風來發起,吹斷樹尾擱不牢,大大小小跑地拜,句句哭公是不該」的傳說。

因「高岩石壁崎又嶇」所以無法取得祖先屍身,只好「任得樹梢安祖墳」,後世畲人為懷念先祖於是便懸棺而葬了。三國時,吳沈瑩在《臨海水土志》中有「人懸棺」的記載。「人」即歷史上的「南蠻」,它是畲族等南方民族的先人。由此可見,畲人懸棺而葬的習俗由來已久。

二、節日

1、分龍節

分龍節是流傳於南北各地的民間節日。此際多雨,傳說是龍分開到各地去行雨的日子。除了漢族,它也是毛南族、畲族的傳統節日。

有趣的是,這個節日的內容與日期都不太統一。地區不同節日內容也有所不同,人們或祈雨、或儺舞、或唱戲拜龍王、或龍舟賽、或演習防火,但是,都與雨水有關。

2、祭祖日

祭祖日,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在節日期間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但不論過什麼節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過生日除殺雞、宰鴨外,也要做糍粑。

3、二月二

又稱會親節,是畲族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閩東的福鼎、福安等縣。所謂「會親」,系指原由福鼎雙華、福安坂中分爐至浙南、閩東各地的畲族於每年農歷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舉行會親活動。

福建雙華「會親節」規模最大,遐邇聞名。節日這一天。畲家門前都升起白底紅邊的三角形族旗和頗似古時「華蓋」的圓傘,從雙華分支出去的各地族人都盛裝打扮回到祖地會親。人群熙熙攘攘,歌聲笑聲不絕於耳,寧靜的山村頓時成歡樂的海洋。

特別是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松明火照耀得如同白晝,增添了節日的熱烈氣氛,歌會進入了高潮,人們引吭高歌,嘹亮的歌聲在山野回盪,越唱興致越濃,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4、三月三

又稱「烏飯節」,是畲族人民紀念本民族英雄同反動統治階級斗爭取得勝利的節日。相傳:在唐高宗總章年間,畲族英雄恨興領導義軍反抗唐王朝,被官軍圍困在大山裡,糧斷援絕,處境十分艱難。

眼看有全軍覆滅的危險,時值隆冬季節,天寒地凍,山裡各種植物都已脫葉落果,唯有一種叫烏稔的野生植物,枝條上還掛有串串的甜果。畲軍採集回營,雷萬興之香甜可口,便傳令全軍四齣採集,軍糧解決了,雷萬興便於三月初三日殺出重圍,取得了反圍剿的勝利。

(7)石壁風俗擴展資料

畲族起源

畲族族源歧見很多,但概括起來有外來說和土著說兩種。外來說者認為畲族源於漢晉時代的「長沙武陵蠻」。持這種觀點的主要論據是「武陵蠻」和畲族有共同的盤瓠圖騰信奉。土著說者認為畲族源於周代的「閩」人。

「閩」是福建的土著,福建最早的主人,其遺裔就是今天的畲族。「閩」、「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淵源關系。此說的主要論據是「閩」、「畲」之間有著密切的內涵聯系,即「閩」——「蠻」——「僚」——「畲」一脈相承。

此外,還有人認為畲族源於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屬於高辛氏近親的一支氏族部落。有的認為畲族源於河南,其祖先是「龍麒」,等等。

8、金華各地的民間風俗、民間傳說有哪些(至少4個)

民風民俗
1.廟會金華各地,舊時廟會眾多,尤以農歷八月十三日胡公大帝廟、會最盛。屆時善男信女燒香拜佛,絡繹不絕,商賈雲集,百貨陳雜,除舉行午迎佛」等俗定儀式外,還有表演「迎大旗」、「三十六行」、「翻九樓」、「迎台閣」、「演大戲」等娛樂活動。「所謂好淫伺是也。一會之興,有煙火,有戲班,且多至十餘」(光緒《金華縣志》),廟會之盛可見一斑。現時,各地廟會活動仍經常舉行,但封建迷信活動已基本廢除,為演戲、放電影、迎龍燈、游藝、展覽等活動所替代。廟會多被改造成娛樂活動會、物質交流會和文化節。

2.鬥牛金華鬥牛始於趙宋明道年間,積習相沿,經久不衰。建國後,一度停止,1985年4月,金華市在湖海塘畔重建鬥牛場,佔地十四畝,於1986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來鬥牛場拍片,把金華鬥牛搬上了銀幕。一年後,因收不敷支,於1987年7月關閉。
鬥牛除金華縣外,市屬義烏、浦江、永康、武義、蘭溪等均可見到。一般都是為廟字開光的一項娛神 活動。永康為祭把「胡公大帝」(北宋胡則),蘭溪則為祭把白沙大帝(三國盧植),金華縣則是「邢公 大帝」(北宋邢植)的廟會活動內容之一。武義稱鬥牛為「抄牛」或「抄牛角」,永康稱「操牛」,浦江 稱「軋闖牛」。每年稻秧插竣「開角」(一年第一次鬥牛),至次年春耕·前「封角」(一年最後一次斗 牛),除農事大忙或風雪相阻外,幾乎是一月一大斗,半月一小斗。斗滿一周年,稱「一案」。金華鬥牛 是牛與牛斗。
民間傳說
1.
邢公與金華鬥牛

有一年清明時節,邢公回金華老家祭祖掃墳後回京都去,路上看見哥弟倆,耕田耕了沒幾犁,就把牛放在田塍上嘆氣。邢公問那個哥哥:「哎,你兩個為啥農忙時節唉聲嘆氣勿耕田呀?」哥哥講:「老哥,勿瞞你講,這幾年多災,種點糧食比淘金還難,現在皇糧國稅介重,一年做做勿夠交稅,我越忖越沒勁,連田都勿想耕了。」旁邊的弟弟插口說:「要是能減它三五年稅,我們當老百姓的才有心思種田。唉,可惜當官的沒一個為老百姓做好事。」邢公聽了以後講:「你們等著,這件事我回京都告訴皇帝,一定想辦法減減你們的稅。」哥弟倆這時骨碌一記站起來,高興地對邢公說:「你如果真能幫我們減稅,你要什麼都可以。」這時,邢公一眼看見田塍上兩頭牛相操,笑笑說:「我什麼都勿要,到時候看你們給我看牛相操就好了。」哥弟倆一齊講:「好好好,我們一定辦到。」
邢公回到京都,把百姓近年來遭災,生活難過,要求免稅的事情告訴皇帝。皇帝一聽,很不高興,本來想發火,想想邢公是武狀元,對國家立過功勞,就故意出了一道難題,指著金鑾殿中間的那根大柱子對邢公說:「邢公,如果你能把那根柱托浮,把你的蟒袍塞到柱子下,我就下聖旨免稅。」邢公講:「真當勿?」皇帝講:「君無戲言。」邢公脫下蟒袍,勒緊腰帶,雙手抱柱,「嗨」一記用力,托浮大柱,用腳尖勾著蟒袍,把它塞到大柱下。皇帝勿好後悔,只好下聖旨免稅三年。邢公呢,這一托,脹得面孔又紅又紫,由於用力過頭,五臟受傷,不久就死啦。
金華百姓,聽講皇帝下聖旨免稅三年,高興得流出眼淚。後來又聽說邢公為了百姓免稅,「抱柱塞袍」脫力死了,老百姓沒有一個勿感謝的。那兄弟倆呢,見邢公說到做到,為了百姓不顧性命,更是傷心得大哭。他倆想想當時答應過免稅後給邢公看牛相操,邢公死了看勿到,怎麼辦?他倆就發動百姓,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在北山腳造了一座「邢公廟」,塑了邢公神像。為了表示對邢公的心意,牽來兩頭黃牯牛,用酒灌醉,在邢公廟前相操,結果引來許多人。從那次後,凡是廟會,就要鬥牛。就這樣,鬥牛的風俗就一代一代傳到現在。
2.
白沙溪和橫山手掌印

琅琊南面,有座小山,人稱做橫山。山的石壁上,清楚地印著五個手指印。傳說在很久以前,這里有一個村莊,百姓們在這里安居樂業,蠻興旺。可是有一年整整一連下了七七四十九日大雨,山洪暴發,洪水淹沒莊稼、沖倒房屋……
百姓們躲在一條已經沖掉一個缺口的河壩上,向老天求拜。這時節,山洪挾著一塊黑壓壓的大石頭向河壩沖來,百姓們生命十分危險!忽地,一個叫白沙的後生挺身而出,猛吼一聲,伸手撐住飛滾而來的巨大石頭。
大石塊被頂住了,百姓們齊心協力加固了河壩,而白沙卻被大石頭壓死了!洪水改道從巨石兩側流下,後來變成了清甜的泉水,匯成一條小溪。那一尊巨石立在那裡成了一座小山,上面留下了清楚的手掌印痕。
人們為了紀念白沙後生的功德,便把小溪取名為白沙溪,並在鄰近建造了一座白沙殿

如果覺得有幫助,求採納

9、寧化春節習俗

寧化春節習俗主要有賞花燈、唱山歌、抬菩薩、巡遊儺等。

一、賞花燈

賞花燈是回寧化客家人民千百年來過答年的傳統活動,春節元宵,臨街的家家戶戶,檐下窗前,彩燈高懸,一片燈的海洋。每年寧化城區翠園廣場內都會舉辦賞花燈游園活動,展出的花燈造型別致、色彩華麗、寓意豐富。

二、唱山歌

寧化勞動群眾歷來愛唱山歌,但現在會唱的年輕人已經不多。「我們的節日」活動開展以來,寧化縣把慶祝節日與唱響客家山歌相結合,在城區設立固定的場所供愛好者學習、交流。

三、抬菩薩

寧化人大多信奉佛教,每月初一、十五老人們都有點香祈福的習慣。春節廟會抬菩薩的習俗幾乎覆蓋全縣各鄉鎮,比較有特色的要屬石壁陳塘村的抬"五穀神"習俗。

四、巡遊儺

「游儺」來自於古時的迎神廟會,是人們驅邪祈福,保佑平安豐收的一種民俗活動。寧化夏坊古「游儺」的儺面為「梅山七聖」,分別代表猿猴、豬、羊、狗、牛、長蛇、蜈蚣七種動物精怪。正月十三,由村裡吳姓、夏姓、賴姓推薦的七個青年男子裝扮成「梅山七聖」,所有「七聖」全部赤裸著上身,頭上、身上插的都是鋒利的真刀、鋸,用「V」型法器固定,鮮血淋淋。

10、瑤里鎮的民俗風情

據介紹,新屋下王姓、胡姓祖籍在安徽潛山縣牌樓鄉。聽長輩們講,在明末清初,由於兵荒馬亂,老百姓生活由於戰亂,民不聊生,為了自下而上王姓、胡姓遷徙到浮梁縣瑤里鄉的直塢崗,幫財主種茶籽山。由於在這邊不服水土,人丁不旺,就到安徽潛山牌樓鄉挑著香走,引獅神到瑤里的直午崗。下半年就按在安徽老家的獅樣把獅燈紮起來,獅毛是用伸筋草(一種中葯)扎的。
正月初二開始舞燈,舞燈以後,百事平安,人丁興旺,後漸漸形成習慣,每年正月都扎燈、迎燈。後來由於忙,就三年兩頭迎。
舞燈前要剪雞敬神,燒黃裱紙,擺「福禮」(即魚、肉、雞、豆腐用托盤裝好,插香火、燒錫箔、敬拜山神土地,而後起燈。
當年如有結婚的人家,徵得新郎家同意,則在他家迎頭燈,迎頭燈人家,包紅包要100元以上。如沒有人接頭燈,則迎大隊(村委會)起,而後從下村往上村迎,叫上水燈,這種迎法,據說對村裡吉利。 每逢中秋佳節,新屋下村鄭家山組都要扎制禾桿(稻草)香龍燈,僅在村中走家串戶,很是奇特。還有奇特的地方,鄭家山正月不迎燈,也不接外村龍燈。
禾桿香龍燈分龍頭、龍身、龍尾,共九節,全用稻草紮成龍的模樣,中間用稻草繩連接。龍珠用嫩南瓜製成。龍珠、龍身起燈時插滿香。
農歷八月十五晚,在祠堂中紮好龍燈後,燒黃表紙、點香,敬神。將龍珠、龍身插滿點燃的竹香,即為起燈。然後由半大小夥子扛趕龍燈,鑼鼓開道,小提(喇叭)伴奏,走家串戶,就為迎燈。
每到一家,主人在門外插香,燒黃表紙,打爆竹接。燈在家中走一圈後,主人用爆竹送。遇有做新屋、娶新婦人家迎兩次,主人弄點心招待迎燈人員。
走完全村,香龍燈在祠堂前大坦翻肚皮等戲法,最後到村口關帝廟迎。迎完,將龍珠送給娶新婦人家,龍身則拋於水口坑下,是為銷燈。 舞獅燈從正月初二起燈,元宵燒燈,燒燈時也要敬山神土地。起燈時到直午崗山腳引獅神,燒燈要到村口苦株樹佬下燒燈,全部燒完。以後要扎燈,全部重新另做。迎燈時,還有四個牌燈,有兩紅兩綠,紅的放在上風處,紅牌寫有「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綠的則在下風處,綠牌燈上寫有「獅笑迎新春」、「燈接豐收年」。舞獅燈時四個牌燈放在四個角上的地上,(也叫指示燈)。
舞獅燈前要剪雞敬神,燒黃裱紙,擺「福禮」(即魚、肉、雞、豆腐用托盤裝好,插香火、燒錫箔、敬拜山神土地),而後起燈。
舞燈動作有「開四門」,開四門分雙四門和單四門,另外有「獅子打滾」、「獅子跳台」、「獅子望月」、「獅子搔癢」等動作。 臘月二十四接祖宗回家過小年,插三根香,燒草紙錫箔,掛容像,擺一桌飯為菜(擺茶、飯、酒、筷子、豆腐等),而後從大門外一個個喊世太的名字,不知名字的則喊稱呼。回來,從大門外背進來。
而後每天插一柱香,擺一碗飯,有茶幾的擺在茶幾上;沒有茶幾的,以前是放在香火櫥內,把亡人的名字都寫上去,形狀和半個人身像一樣,用木頭雕。 瑤里地區經常秋旱,各村有各村的求雨習俗。繞南求雨習俗很有特色——曬石壁老爺。
繞南村後山有一罩石岩,其下有塊稍長石頭,繞南村民恭稱其為石佛老爺。立秋後,天大旱祈雨,村民先到石佛老爺前焚香問叫兒,如老爺示下願意動身請上天落雨,又問叫兒,定下請石佛老爺日期。到日子,准備好竹轎(現為竹椅),先叫壯漢從罩石岩下背出石佛老爺。到山腳,再請石佛老爺坐轎,鼓樂侍候,送到村西北排家潭一向陽石壁上曬日頭。曬至石佛老爺冒出汗珠(石頭上出水),老天一定下雨,無不靈驗。下雨後再鼓樂相送,請石佛老爺到原位歇息。99年秋旱,村民如法炮製,天即下瓢潑大雨。非常奇特的是,上落至東源山口,下不過石家碑大橋。
傳說,該石頭是玉皇大帝一個外甥。這個外甥整天游手好閑,在玉清宮外敲門胡亂言語,玉帝一次怒火難遏,一腳將其踢下仙界。後來玉帝念及親情,罰其化身為罩岩下的一塊石頭,替繞南村民上通旱情,協調關系,為繞南村民造福,也享受人間供奉。 一、弄待女酒
家中弄一桌酒,用方桌,未婚本家族女子做陪。菜有豬肉、魚、蛋、豆腐、蔬菜等。
二、辭嫁
先向父母,再哥嫂,後親戚,行大禮(跪拜)。
1、要嫁之女向父母表達謝意,感激父母從小把其養育成人。
2、如哥嫂與父母不大和睦,則向哥嫂囑咐,自己出嫁以後,哥嫂對父母要好。
3、長輩哥嫂要給紅包,約2-4元。
三、上轎
轎為二人抬涼轎。辭嫁以後即由本家兄弟背要嫁女上轎。弟妹吊轎杠,吊一段後,男方給紅包,才下桿,紅包約定俗成2-4元(人民幣)。
四、接親
一般是5個人,回來6個。意寓單數去,雙數回,轎由男方帶去,5個人轎夫不在其內,叫付親客。
五、滿月
女方兄弟即舅仂去。菜食有紅燒肉、雞塊、魚塊、鹹食等;花生、葵花子、水果糖等。
六、返面
婚禮後第三天(含婚禮當天),稱為「三朝」,出嫁女在男方親戚拜完年,新郎做完新客後,要到娘家做「返面客」,女兒向娘「匯報」諸如婆家一些「情況」,娘即教女兒如何孝敬公婆,處理好婆媳,夫妻關系,如何侍候老公等事宜。
補充部分娶親風俗(與嫁女相同部分略去)
一、搭禮
村中若有人家娶親,一般全村人家都會搭禮,也就是每戶20-30元彩禮,由村委會統一收取,交於娶親人家,同時村委會還要送喜聯一副。娶親人家在接收搭禮時必須要以鞭炮接送。
二、請娘舅
若外甥娶親,則男方娘舅最為尊貴。請娘舅必須由男方父母或長輩持喜糖,鞭炮去娘舅家迎請。請來後由本家長輩作陪,在婚禮期間的任何酒席宴上,娘舅均坐最主桌的上首,左右由男方家族最有威望的長輩作陪,此桌其餘客人也都是輩分較高的人物,一般客人是沒有資格與娘舅同桌的。而娘舅是否喝醉是考驗作陪人是否合格的標准之一,沒喝醉則代表大家沒陪好,舅舅不高興。同時舅媽也在娘舅旁邊的桌上坐上首,由本族一些年紀較大的婦女相陪,禮儀基本同舅舅。
娘舅送禮一般是最隆重的,有幾樣是娘舅必送的,大蠟燭台,喜聯,所送喜聯會在婚禮當天掛在正中央,旁邊由村委會所送喜聯相陪。
另外本族親人,例如男方的叔伯姑嫂之類的,應在婚禮開始前幾天就主動到男方家幫忙料理婚禮各項事宜。同時婚禮還是一個調和親戚之間矛盾的機會,若親戚之間原有矛盾,但結婚時來送禮了,就代表已經過去,既往不咎了。如果結婚下了請柬卻不來,就代表一輩子不來往了。因為在當地人看來,結婚是人生最為重要的事情,如果拒絕此類邀請,則表示斷絕關系,永不往來。
三、迎親進門
新郎迎娶新娘後,去往男方家過程中必須走大路,不走近路,小路,意寓走正道。另外男方家人(主要是父母,兄嫂)不得到外迎親,也就是新娘子在到家前不得和家人見面,據說見面會導致日後不和睦。
四、認親
新娘進門拜過天地後,就要到新房開始認親,這時所有本家的長輩均要准備紅包,每人一個,一般在10-20元,然後由主持拜堂的人依次喊長輩進房,進房後新娘要在旁人指引下稱呼長輩,並鞠躬,而長輩則要給紅包。認完長輩後,一般會再叫幾個男方家族的小孩進房稱呼新娘為嬸嬸或嫂子,新娘則需要給每個後輩一個紅包。這代表親人之間相認,以後新娘子就是這個家族的人了。
五、鬧洞房
當地鬧洞房俗稱吵媳婦,是在客廳舉行,而非房間。一般由娘舅主持,若娘舅當晚喝醉,則由其他德高望重的長輩代替娘舅主持,主持人坐上首,必須要用黑炭把臉模黑,就象黑包公樣,然後其他人出題考新人,主持人說通過則通過,反之則需要不停的表演。在吵媳婦的過程中,大家也要不停的戲弄主持人,不停的往他臉上模黑炭,而主持人也會時時反擊,一般過程中所有參與的人除了新人外都是一臉黑。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