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隍過年風俗
1、豐順的春節有哪些民俗習慣?
一、祭灶
農歷十二月即臘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要把灶台刷干凈,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等,在灶前燒香、點燭、燃放紙炮。
二、 入年界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緊准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限後,要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要清洗廚桌板凳,洗曬被褥蚊帳,乾乾凈凈過年。
三、過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過年氣氛最為熱烈、最為歡樂愉快的一日。這天上午,家家戶戶要拜菩薩、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廳堂要掛起祖宗畫像,在大門口貼上鮮紅春聯,谷倉門上、禽畜欄前、傢俱床鋪以及水缸邊都要貼上紅紙條,叫做「封歲」,也叫「上紅」。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乾乾凈凈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布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四、守歲
吃罷團圓飯,灶具要洗得乾乾凈凈,以備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小孩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
五、火龍鬧元宵
豐順火龍是廣州梅州的民俗文化活動,至今已經300多年歷史了。每逢新年元宵,無論男女老少,都願意來看火龍表演,人們紛紛認為這是代表吉祥的活動。不只有龍,現場還有鼓樂手,和擎舉著龍蝦,金魚等的人,熱鬧非凡。
2、潮客小鎮在哪裡?
潮客小鎮,是以廣東梅州豐順留隍鎮為中心的潮客特色小鎮。
2017年,留隍鎮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特色小城鎮、留隍潮客小鎮被確定為省級特色小鎮創建示範點。為此,豐順縣依託留隍獨特的人文、溫泉和生態等資源稟賦,著力打造具有「潮客文化、健康養生」兩大特色的國家特色小城鎮。近三年來,豐順縣籌集90多億元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力促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潮客小鎮,坐落在廣東省豐順縣和潮州市交匯處的韓江邊上。
潮客,就是潮州(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交融交匯的意思。
特徵:飲食,風俗,語言,兼有潮州話和客家話共存互通的特徵。
典型的鎮區分布在梅州的豐順和揭陽的揭西縣一帶,獨具風格。
3、留隍古鎮的作文怎麼寫
一月的留隍古鎮,帶著些許憧憬與夢幻。
古鎮接受著那滄桑與嚴寒的考驗即將走完冬季,迎接她的,將是另一個新的期許。一月之尾,一年之尾,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裡,留隍古鎮也以飽滿的熱情,迎接著春天的到來。
留隍的路,留隍是一個有著歷史與文化底蘊的古鎮。長年累月,她就像一位大家閨秀,謙恭,溫婉,柔情。不管是蜿蜒曲折的沿河公路,還是九轉十八彎的盤山小道,都體現其溫婉的一面。如今,不管是醫院腳下,還是葯材公司門前,只要在喧鬧的路口,車輛交警們的指揮下,井然有序。葛布路段,施工隊伍加班加點,運砂土的,澆水泥的,挖溝渠的······為迎接春節的到來,忙得不亦樂乎。東西兩留,新的防洪大堤即將建成。這里雖然沒有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的優雅,但古鎮交通便利,氣候怡人。每逢節假日,不管是鎮上道路,還是鄉村小道,白天彩旗飄飄,夜晚燈火通明。在韓江水的輝映下,留隍古鎮儼然水上樂園。
留隍的藝術,留隍古鎮乃藏龍卧虎之地,民間藝人技藝高超。一月,過年氣氛漸濃,街上到處可見揮毫寫對聯的大手筆,一撇一捺之間,或圓潤委婉,或蒼勁有力,貌似隨意為之,卻處處可領悟其深厚的功底;後井街邊居民宅前空曠的水泥地上,一群象棋愛好者在冬日溫暖的陽光下沉著應戰,一招一式,一兵一卒,都體現他們內心的冷靜與沉著,人生如棋,棋如人生,象棋愛好者們在下棋的同時也是在體悟人生,享受人生;清早,環市小學操場的太極拳以及夜幕降臨時的廣場舞;入夜,庵堂埕音樂之聲此起彼伏,音樂愛好者們在「萬江樂社」工作室演繹著精彩人生,吹簫,二胡,古箏等各種樂器成為樂社成員的左右手,看,坐在左邊的中年人,那專注的神情,彷彿演奏的不是二胡,而是古玩家面對苦苦尋找半輩子突然出現的古董,虔誠,真誠,投入;抑或東留民間藝人,在蛋殼上雕刻的古典詩詞······
留隍的文化,隨著球山中學「書香校園」榮譽的取得,留隍古鎮也處處飄著濃濃的書香味。留隍鄉賢熱心文化建設。幾日前鎮政府召開並擬定「留隍鎮文化建設十年規劃綱要」,無疑是留隍人民的一個福音。結合留隍歷史文化,走旅遊文化的路子,加上慧仁寺的興建,溫泉度假村的開發,第二人民醫院的興建,不久的將來,留隍必將掀開她新的輝煌一頁。同時,留隍鎮文化站新老站長齊心協力,團結古鎮的各類有文才之士,共商文化傳承與發展大計。如老文化站長朱友堅老師已古稀之年仍筆耕不輟,結合古鎮歷史文化風貌,寫成《留隍風情》上下集,憑著其健碩體魄與聰明才智,爬山涉水,領著一班演員及熱心人士,親自導演《走進留隍》,大大提高了留隍的知名度,得到留隍人民的充分肯定。
留隍的山水,留隍地處豐順東南,與潮州毗鄰,山上樹木四季常青,韓江之水從北至南蜿蜒流經留隍,河水清澈見底,東西兩留如一顆天然的珍珠,韓江之水就是那穿起珍珠的金絲線。正是這根金絲線,才有了東留的「葉氏拜姑婆」的美麗傳說;及至宋帝昺途經此地後,京山,合口地名的由來,以及留隍婦女被封為儒人的美麗歷史故事;留隍大橋的通車,方便快捷的兩岸溝通,結束了祖祖輩輩過渡靠渡船的歷史,使等渡船的無奈隨著歷史的腳步越走越遠,直至消失。留隍四季如春,氣候溫潤怡人,客家潮汕居民雜居,民風古樸醇厚,素有「小香港」之稱。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留隍古鎮雖是潮汕話、客家話居民雜居地,但居民溫文敦厚,熱情好客,和睦相處。客人來了泡功夫茶,待客之道,彬彬有禮;年長者大都飽讀詩書,言談舉止落落大方;年青人大都能吃苦耐勞,潛心上進······
一月的留隍,雖然還帶著些許殘冬的影子,但處處飄著濃濃的香味,是書香,年糕香,還是春季花草的馨香?或許都有吧。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或者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再說,春天已經到西洞口了,球山中學西區校門旁邊的花圃建起來了,「留隍人民歡迎您」的牌子也豎起來了。一月,站在殘存的東風里,祝願留隍的明天更美好!
4、留隍的民風民俗
潮俗民間盛行成人禮俗就是出花園,類似古代的冠笄禮。虛歲16歲的男孩子、15歲的女孩子要在農歷七月(七巧節)或七月十五日(中元節)舉行簡單儀式,另按照孩子的生辰八字去另選日期。
是日,家長要備三牲果品酒菜帶著孩子去辭別公婆母神(即護兒神),表示孩子已經成人,以後不要再拜了。拜公婆母很有趣,所謂公婆母,實際就是床上的「神」,這時要在床中央放上一隻淺沿的大籮筐(竹編器具),用來簡盛滿米。拖上三炷香,前面擺上十二碗甜薯粉圓,十二盅烏豆酒以及紅桃果、發果和三牲(魚、豬頭、三鳥)。男孩子供的三鳥是一隻公雞,象徵著朝氣蓬發,女孩子供的是母雞,祈求將來能生兒育女。
出花園的孩子要洗洗種鮮花的花水浴,穿外公外婆縫制新衣,腳著外公外婆贈送的紅木屐,還要吃雞頭。傳說明嘉靖年間(喜靖元年為1522年),潮州狀元林大欽少時讀書買不起紅鞋,便穿紅皮屐。一天,他放學回家,見有個老人要求路人以「雄雞頭上髻」應對,對得好者獎賞一隻公雞。林大欽略思片刻,朗聲對:「牝羊頷下須。」那位老人情不自禁地說聲對得好!便將帶來的公雞送給他。林大欽的父親十分高興,暗自稱贊孩子有出色,並將公雞宰了,煮熟後砍了公雞頭獎勵林大欽,以示獨占鰲頭之意。後來林大欽果然得中狀元,名揚天下。自此之後,潮汕人就認定吃雞頭是個好兆頭,便在孩子入學時像林大欽一樣,著紅皮屐,抱大公雞;出花園時給孩子吃雞頭。
留隍俗語雲:「十五成丁,十六成人「,表示過了十五六歲進入了成年,家庭像花園,孩子就要跳出了花園牆,到外面去,真正踏上人生之途,故稱出花園。有詩雲:
十二鮮花水浴身,紅皮木屐步芳辰;
公婆床上深深拜,跳出花園成大人。 留隍城鄉建有很多大小神廟,普遍的是「伯公廟」、「關帝廟」、「三山國王廟」等。每個廟都供奉著神明,俗稱「老爺」,留隍廟宇之多,信奉的人多,均位於本縣城鄉之首。
每逢時年八節,每月初一十五日,或某位「老爺」生日(誕辰),留隍每家每戶主婦們不管工作多忙,都要一清早備好三牲果桃香燭到廟宇祭拜,成為婦女們雷打不動的習俗。尤其是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留隍附近城鄉市民、村民在二十二日晚開始,攜老帶幼,穿紅著綠,摜籃兜,盛香燭,提果品,殺豬宰羊,成群結隊,絡繹不絕地擁到媽祖宮祭拜。
留隍人拜神風俗,成為阝留隍民間信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留隍時年八節指民間8個重要節日,即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各地風俗大同小異,但阝留隍都有自己的特點。下面僅描述其特色。
春節:拜年時必帶柑橘,阝留隍人稱「大吉」。回禮時也必贈回大吉,稱「大吉大利」。宴請客人時必擺上「四點金」,即用雞頭、雞腳、雞屁股及雞肉擺上雞盤,客人吃飯時雞肉盡量吃,而其它絕不用吃。
元宵:留隍農村用竹筒裝上煤油點火游燈。
清明:留隍掃墓必在清明節前三天至節後三天進行。
端午:留隍面臨韓江,過去多賽龍舟,吃棕球,其中以「桅棕」最具特色。
中元:過去在媽宮前搭祭孤祭孤。
中秋:留隍有「月圓人也圓」之說,不少華僑和在外的人多選擇這個日子回去。
冬至:俗稱冬節,吃冬節圓,做冬節圓時一家大小圍坐在一隻「米羅」(淺,沿的籮筐)亭邊,各自提取粉團搓成彈珠樣吉的冬節圓,放進「米羅」里,越搓得大大小小參差不齊越好,這叫「父子公孫」圓,象徵著歲暮之際一家子圓圓滿滿。
除夕:合家聚餐,稱為「圍爐」表示大團圓。一家人不論平時分散在多遠的地方,都必須在除夕前趕回家團聚。「圍爐」後,長輩要給小輩們發「壓歲錢」,能掙錢的小輩也要給長輩紅包。這一天不能吵鬧,不能打壞盤、碗等器物,若打壞了說諸如「缶開嘴,大富貴」等吉利話來彌補過失,象徵著全年一家自始至終圓圓滿滿。家中的水缸要裝水,米缸要裝滿米。以象徵「年年有餘」。是夜室內室外燈火通宵,家家戶戶合家守歲,等得新年的來臨,俗稱「守歲」。零點一到,家家戶戶燃放鞭炮。
其他的還有重陽節,即農歷九月初九日。這一天,留隍城鄉人們多到鳳凰山看日出;五穀主生,即農歷十月十五日,農民做菜果、豆目果、粟穗果,殺豬宰鵝去祭祀穀神,五穀主相傳為神農氏;送灶,即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各戶備各種供品放於灶前祭拜,送灶神上天述職。正月初四要打掃房屋,備清水一缸及稻草扎,插香於灶台,迎接灶神返歸,俗稱「神落天」。 留隍人生四大禮儀,即:誕生禮、出花園、婚禮和喪葬禮。自古有繁簡之別,主要的地方特色有:
誕生禮:懷孕稱「有喜」、「有身份」。懷孕期在留隍有很多禁忌,如忌喪事,忌裁布縫衣,忌牆上釘釘,忌動工,禁食蝦、鵝、番鴨、羊肉、牛肉等。滿月稱「到月」,親朋送豬肉、雞蛋賀喜,主人請親朋吃酒菜,嬰兒方可出產房及見天,產婦方可出產房。外婆要送新衫褲、新腰兜、新背條、新搖籃。嬰兒周歲稱「對歲」以後每年生日,家長還得給他「做生日」,一般讓他吃雞蛋。51歲稱「上壽」,要「做大生日」,有繁有簡,繁者要大擺宴席,請親朋吃酒菜。「做生日」是誕生禮的追憶儀式。
出花園:見《出花園》。
婚禮:古時要行「六禮」,即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新中國成立後,婚禮有所改革,多是自由戀愛結婚,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辦喜事崇尚奢華,城鎮結婚多到餐廳酒樓宴請賓客,而在農村則大辦酒席,有的做了幾十桌,留隍人追求「越熱鬧越好」的氣氛。
喪葬禮:城鄉繁簡有異,較標準的有6個程序:一為停屍,將屍體停於祠堂或者廳堂;二為報喪,向親戚朋友報知死訊;三為收觀,兒女要向死者告別,死著是婦女還要等娘家的人看後才能蓋棺;四為弔孝,親戚朋友上靈堂祭奠,家人日夜守靈,晨昏祭哀;五為出樞,也稱「送葬」;六為回靈,將亡靈引回至家門口,家人到隊迎接。以後「頭七」至「完七」均要祭拜。 留隍鎮茶背地區村民,其祖籍都是來自福建及江浙一帶,故屬於客家聚居地。其風俗習慣,有很多獨特地方,如村民的熱情好客,大大超過平原地區人民;語言上也與其它客家人有所不同,客語較重、較土音;婦女和勞動量不亞於當地男人。
(一)婚嫁。新中國建立以前,茶背地區婚姻嫁娶,都服從於媒約之言,父母之命,和取決於「算卜」之口。還有部分高寒山區,貧窮人家則採取「童養媳」,從小許配終身,少數有錢人家則三房四妾。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頒布新「婚姻法」,禁止和廢除不合理舊婚姻制度,解除童養媳婿約,寡婦可再嫁,男女平等,自由結婚。在大躍進、人民公新時期,各村抽調大批男女青年參加農田集體勞動,在勞動過程中,互相建立了感情,建立夫妻關系,如茶背村胡彩芳、蔗溪村劉同皮等都是在勞動工地上舉行婚事的。他們都是不花錢,自由戀愛結婚。20世紀70年代中期,茶背鄉規定舉辦集體婚禮,全鄉男女對象統一時間結婚,沖破婚姻嫁娶看時看日的舊習慣。80年代,婚事新辦盛行,如旅行結婚、不辦酒席等。但隨著人民生活提高,婚嫁禮節重新講究起來。
(二)喪事。解放前,由於歷史傳統,富有人家喪事則做佛事,叫做「七、七消災」,請地理仙選墓地,花錢如水;窮苦人家則生銀借債,從儉從簡。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宣傳破除迷信,號召廢除封建陋俗,較大的村落如下南、崬下、金崗、茶背等村,村民自覺組織老人會,提倡喪事簡辦,較有效地起到互相幫助和移風易俗的作用。
(三)喜慶。本地鄉民結婚、娶媳、生孩子、入新屋、祝壽,大凡喜慶之日,主家親朋好友,村中父老都要歡聚一堂,喝喜酒吃喜糖,好不熱鬧。70年代後期,有些在喜慶之日,請上一場電影,給鄉村父老鄉親觀看,增加喜慶氣氛。
(四)民俗。
請帖。每當村民辦好事,都要發出「請帖」,「請帖」分二大類,即全帖、半帖。十二板大帖稱全帖,簡帖則稱半帖。全帖請外氏和親朋長輩,半帖請本鄉人、同族人。當主人有喜事,需辦酒席,如娶媳婦、嫁女、生小孩、祝壽等,必須向親朋發出請帖,接到請帖的人,一般不能推辭,到時一定要參加宴會,但必須帶上賀禮,以表示祝賀。對於「報喪」一類,則不用發出請帖,而是派專人用口頭通報,通報完畢,被通報人一定要給通報人紅包及食點心,在食點心時,桌上一定要放四個小碟,而示對通報人感謝、祝通報人平安之意。
畫符。本地山區還遺有一些古老的迷信陋俗,每當村民家中有人生病及不詳之兆,需叫「卜卦」先生算卜或畫符、趕鬼(俗稱送冊仔鬼)等。
二次葬。茶背地區至今仍流傳著一種奇異的死者葬禮。一般人死之後,要請地理仙看個吉利地方,先用土葬(也叫大葬地);待若干年後,又要為死者做風水,如遇死者時日不吉利,則要60年後才可做風水。
第一次埋葬稱大葬或寄土,在山上選好地方後進行挖穴,穴位挖成防空洞形式,依山勢挖成比棺木大的隧道,把棺木寄放進去,然後封口修墳面。
過了幾年之後,再扒開墳面,抽出棺木,開棺取骨骸,按人體順序裝入陶罐,陶罐稱為金罐。如死者骨骸全部腐化,也要撮上一把土放進金罐。然後蓋上罐蓋,看好時日放進事先挖好的風水穴里,並請來泥水匠,用石灰砌成永久性的墳墓。墳墓的基面大小好壞不僅顯示死者的身份,也代表了死者家屬的貧富和社會地位的高低。
如死者的年庚與死時的時日是不吉利的話,當地人稱為「落枕空」,死者的子孫親戚不能哭,意會給後人帶來不祥之兆。大葬後在百日內就要修好風水,否則,就要過60年方可進行,而且這60年內子孫一概不得上墳掃墓。
5、留隍鎮的民風民俗
潮俗民間盛行成人禮俗就是出花園,類似古代的冠笄禮。虛歲16歲的男孩子、15歲的女孩子要在農歷七月(七巧節)或七月十五日(中元節)舉行簡單儀式,另按照孩子的生辰八字去另選日期。
是日,家長要備三牲果品酒菜帶著孩子去辭別公婆母神(即護兒神),表示孩子已經成人,以後不要再拜了。拜公婆母很有趣,所謂公婆母,實際就是床上的「神」,這時要在床中央放上一隻淺沿的大籮筐(竹編器具),用來簡盛滿米。拖上三炷香,前面擺上十二碗甜薯粉圓,十二盅烏豆酒以及紅桃果、發果和三牲(魚、豬頭、三鳥)。男孩子供的三鳥是一隻公雞,象徵著朝氣蓬發,女孩子供的是母雞,祈求將來能生兒育女。
出花園的孩子要洗洗種鮮花的花水浴,穿外公外婆縫制新衣,腳著外公外婆贈送的紅木屐,還要吃雞頭。傳說明嘉靖年間(喜靖元年為1522年),潮州狀元林大欽少時讀書買不起紅鞋,便穿紅皮屐。一天,他放學回家,見有個老人要求路人以「雄雞頭上髻」應對,對得好者獎賞一隻公雞。林大欽略思片刻,朗聲對:「牝羊頷下須。」那位老人情不自禁地說聲對得好!便將帶來的公雞送給他。林大欽的父親十分高興,暗自稱贊孩子有出色,並將公雞宰了,煮熟後砍了公雞頭獎勵林大欽,以示獨占鰲頭之意。後來林大欽果然得中狀元,名揚天下。自此之後,潮汕人就認定吃雞頭是個好兆頭,便在孩子入學時像林大欽一樣,著紅皮屐,抱大公雞;出花園時給孩子吃雞頭。
留隍俗語雲:「十五成丁,十六成人「,表示過了十五六歲進入了成年,家庭像花園,孩子就要跳出了花園牆,到外面去,真正踏上人生之途,故稱出花園。有詩雲:
十二鮮花水浴身,紅皮木屐步芳辰;
公婆床上深深拜,跳出花園成大人。 留隍城鄉建有很多大小神廟,普遍的是「伯公廟」、「關帝廟」、「三山國王廟」等。每個廟都供奉著神明,俗稱「老爺」,留隍廟宇之多,信奉的人多,均位於本縣城鄉之首。
每逢時年八節,每月初一十五日,或某位「老爺」生日(誕辰),留隍每家每戶主婦們不管工作多忙,都要一清早備好三牲果桃香燭到廟宇祭拜,成為婦女們雷打不動的習俗。尤其是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留隍附近城鄉市民、村民在二十二日晚開始,攜老帶幼,穿紅著綠,摜籃兜,盛香燭,提果品,殺豬宰羊,成群結隊,絡繹不絕地擁到媽祖宮祭拜。
留隍人拜神風俗,成為阝留隍民間信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留隍時年八節指民間8個重要節日,即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各地風俗大同小異,但阝留隍都有自己的特點。下面僅描述其特色。
春節:拜年時必帶柑橘,阝留隍人稱「大吉」。回禮時也必贈回大吉,稱「大吉大利」。宴請客人時必擺上「四點金」,即用雞頭、雞腳、雞屁股及雞肉擺上雞盤,客人吃飯時雞肉盡量吃,而其它絕不用吃。
元宵:留隍農村用竹筒裝上煤油點火游燈。
清明:留隍掃墓必在清明節前三天至節後三天進行。
端午:留隍面臨韓江,過去多賽龍舟,吃棕球,其中以「桅棕」最具特色。
中元:過去在媽宮前搭祭孤祭孤。
中秋:留隍有「月圓人也圓」之說,不少華僑和在外的人多選擇這個日子回去。
冬至:俗稱冬節,吃冬節圓,做冬節圓時一家大小圍坐在一隻「米羅」(淺,沿的籮筐)亭邊,各自提取粉團搓成彈珠樣吉的冬節圓,放進「米羅」里,越搓得大大小小參差不齊越好,這叫「父子公孫」圓,象徵著歲暮之際一家子圓圓滿滿。
除夕:合家聚餐,稱為「圍爐」表示大團圓。一家人不論平時分散在多遠的地方,都必須在除夕前趕回家團聚。「圍爐」後,長輩要給小輩們發「壓歲錢」,能掙錢的小輩也要給長輩紅包。這一天不能吵鬧,不能打壞盤、碗等器物,若打壞了說諸如「缶開嘴,大富貴」等吉利話來彌補過失,象徵著全年一家自始至終圓圓滿滿。家中的水缸要裝水,米缸要裝滿米。以象徵「年年有餘」。是夜室內室外燈火通宵,家家戶戶合家守歲,等得新年的來臨,俗稱「守歲」。零點一到,家家戶戶燃放鞭炮。
其他的還有重陽節,即農歷九月初九日。這一天,留隍城鄉人們多到鳳凰山看日出;五穀主生,即農歷十月十五日,農民做菜果、豆目果、粟穗果,殺豬宰鵝去祭祀穀神,五穀主相傳為神農氏;送灶,即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各戶備各種供品放於灶前祭拜,送灶神上天述職。正月初四要打掃房屋,備清水一缸及稻草扎,插香於灶台,迎接灶神返歸,俗稱「神落天」。 留隍人生四大禮儀,即:誕生禮、出花園、婚禮和喪葬禮。自古有繁簡之別,主要的地方特色有:
誕生禮:懷孕稱「有喜」、「有身份」。懷孕期在留隍有很多禁忌,如忌喪事,忌裁布縫衣,忌牆上釘釘,忌動工,禁食蝦、鵝、番鴨、羊肉、牛肉等。滿月稱「到月」,親朋送豬肉、雞蛋賀喜,主人請親朋吃酒菜,嬰兒方可出產房及見天,產婦方可出產房。外婆要送新衫褲、新腰兜、新背條、新搖籃。嬰兒周歲稱「對歲」以後每年生日,家長還得給他「做生日」,一般讓他吃雞蛋。51歲稱「上壽」,要「做大生日」,有繁有簡,繁者要大擺宴席,請親朋吃酒菜。「做生日」是誕生禮的追憶儀式。
出花園:見《出花園》。
婚禮:古時要行「六禮」,即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新中國成立後,婚禮有所改革,多是自由戀愛結婚,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辦喜事崇尚奢華,城鎮結婚多到餐廳酒樓宴請賓客,而在農村則大辦酒席,有的做了幾十桌,留隍人追求「越熱鬧越好」的氣氛。
喪葬禮:城鄉繁簡有異,較標準的有6個程序:一為停屍,將屍體停於祠堂或者廳堂;二為報喪,向親戚朋友報知死訊;三為收觀,兒女要向死者告別,死著是婦女還要等娘家的人看後才能蓋棺;四為弔孝,親戚朋友上靈堂祭奠,家人日夜守靈,晨昏祭哀;五為出樞,也稱「送葬」;六為回靈,將亡靈引回至家門口,家人到隊迎接。以後「頭七」至「完七」均要祭拜。 留隍鎮茶背地區村民,其祖籍都是來自福建及江浙一帶,故屬於客家聚居地。其風俗習慣,有很多獨特地方,如村民的熱情好客,大大超過平原地區人民;語言上也與其它客家人有所不同,客語較重、較土音;婦女和勞動量不亞於當地男人。
(一)婚嫁。新中國建立以前,茶背地區婚姻嫁娶,都服從於媒約之言,父母之命,和取決於「算卜」之口。還有部分高寒山區,貧窮人家則採取「童養媳」,從小許配終身,少數有錢人家則三房四妾。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頒布新「婚姻法」,禁止和廢除不合理舊婚姻制度,解除童養媳婿約,寡婦可再嫁,男女平等,自由結婚。在大躍進、人民公新時期,各村抽調大批男女青年參加農田集體勞動,在勞動過程中,互相建立了感情,建立夫妻關系,如茶背村胡彩芳、蔗溪村劉同皮等都是在勞動工地上舉行婚事的。他們都是不花錢,自由戀愛結婚。20世紀70年代中期,茶背鄉規定舉辦集體婚禮,全鄉男女對象統一時間結婚,沖破婚姻嫁娶看時看日的舊習慣。80年代,婚事新辦盛行,如旅行結婚、不辦酒席等。但隨著人民生活提高,婚嫁禮節重新講究起來。
(二)喪事。解放前,由於歷史傳統,富有人家喪事則做佛事,叫做「七、七消災」,請地理仙選墓地,花錢如水;窮苦人家則生銀借債,從儉從簡。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宣傳破除迷信,號召廢除封建陋俗,較大的村落如下南、崬下、金崗、茶背等村,村民自覺組織老人會,提倡喪事簡辦,較有效地起到互相幫助和移風易俗的作用。
(三)喜慶。本地鄉民結婚、娶媳、生孩子、入新屋、祝壽,大凡喜慶之日,主家親朋好友,村中父老都要歡聚一堂,喝喜酒吃喜糖,好不熱鬧。70年代後期,有些在喜慶之日,請上一場電影,給鄉村父老鄉親觀看,增加喜慶氣氛。
(四)民俗。
請帖。每當村民辦好事,都要發出「請帖」,「請帖」分二大類,即全帖、半帖。十二板大帖稱全帖,簡帖則稱半帖。全帖請外氏和親朋長輩,半帖請本鄉人、同族人。當主人有喜事,需辦酒席,如娶媳婦、嫁女、生小孩、祝壽等,必須向親朋發出請帖,接到請帖的人,一般不能推辭,到時一定要參加宴會,但必須帶上賀禮,以表示祝賀。對於「報喪」一類,則不用發出請帖,而是派專人用口頭通報,通報完畢,被通報人一定要給通報人紅包及食點心,在食點心時,桌上一定要放四個小碟,而示對通報人感謝、祝通報人平安之意。
畫符。本地山區還遺有一些古老的迷信陋俗,每當村民家中有人生病及不祥之兆,需叫「卜卦」先生算卜或畫符、趕鬼(俗稱送冊仔鬼)等。
二次葬。茶背地區至今仍流傳著一種奇異的死者葬禮。一般人死之後,要請地理仙看個吉利地方,先用土葬(也叫大葬地);待若干年後,又要為死者做風水,如遇死者時日不吉利,則要60年後才可做風水。
第一次埋葬稱大葬或寄土,在山上選好地方後進行挖穴,穴位挖成防空洞形式,依山勢挖成比棺木大的隧道,把棺木寄放進去,然後封口修墳面。
過了幾年之後,再扒開墳面,抽出棺木,開棺取骨骸,按人體順序裝入陶罐,陶罐稱為金罐。如死者骨骸全部腐化,也要撮上一把土放進金罐。然後蓋上罐蓋,看好時日放進事先挖好的風水穴里,並請來泥水匠,用石灰砌成永久性的墳墓。墳墓的基面大小好壞不僅顯示死者的身份,也代表了死者家屬的貧富和社會地位的高低。
如死者的年庚與死時的時日是不吉利的話,當地人稱為「落枕空」,死者的子孫親戚不能哭,意會給後人帶來不祥之兆。大葬後在百日內就要修好風水,否則,就要過60年方可進行,而且這60年內子孫一概不得上墳掃墓。
6、閩南人潮汕人客家人的相互的關系
在梅州大埔光德九社村是個福佬村,這個村也是閩南人中的一個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