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地方風俗
1、甘肅習俗
甘肅歲時習俗
臘八
農歷十二月初八的「臘八節」。武威習俗是日五更煮五色豆粥,全家食用臘八粥。臘八日夜晚,也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除夕
俗稱「年關」,臘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農歷一年最後一天。是日午後,家家戶戶打掃庭院,整理室內外環境,接著貼春聯、門神、半簾子,掛黃錢,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舊。晚上,家家吃青粉燴菜,叫「裝倉」,表示全家團聚,人壽年豐。全家老幼飽食後,還要剩廠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餘」。是夜,全家人徹底不眠,叫「熬年」或「守歲」。小輩給長輩磕頭辭歲,長輩要給小輩發「福錢」,也叫「壓歲錢」。
春節
俗稱過年。正月初一凌晨,合家老幼均著新裝,齊集堂屋前,設供上香,燃放爆竹,接迎神靈,祭奠祖先,行「迎神納福」之禮。接著小輩給長輩拜年。之後,全家吃團圓飯(水餃),新的一年開始。
武威鄉間習俗,大年初一不去別人家拜年,只是在清晨,攜帶酒看、香火、饃饃等祭品,趕著牲畜,按「皇歷」特定時辰和方向,到村外幾十米處,擺上祭品,燃著香火,並燒一堆柴禾,牽著牲畜,繞火堆轉一圈。並由長者念誦祝詞(祈禱神靈保佑人畜興旺之類祝語),名曰「出行」。回家時,再將慎饃饃揣在懷中,此意是「空懷出門.滿懷進門」,取其吉利之意。現在這一習俗在少數地方還保留著。
正月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相互走訪拜年。武威習俗,大年初二要先去舅舅、岳父家拜年。初五日焚燒黃錢,送神,表示年已過完。
上元節
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亦稱元宵節(又稱燈會)。據乾隆十四牛張紹美編的《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縣志》載:「元宵,四市豎坊,懸燈,雜扮花鼓.高蹺.演百戲。」舊時,金塔寺等地有黃河燈會,情景亦十分壯觀。建國後,歷年元宵節的燈會勝似往昔。節日之前,企事業職工,紛紛結扎彩門,懸掛花燈。有花卉燈、動物燈、八仙過海燈、西遊記故事燈,爭奇斗艷,氣象萬千。有愛好者在燈內裝置微型電動機,勝似走馬燈。最引人注目的是騰雲駕霧的金龍燈,足有lo多米長。是夜,城內和城郊居民,蜂擁而至,萬頭攢動,人流如潮。武威習俗,觀燈時必從龍燈下鑽過,祈求合家平安,萬字如意。又說龍是吉祥物,鑽了龍燈,就會人丁興旺。
農村燈會別有情趣,彩燈古樸典雅,鄉土氣息濃郁。有用玉米芯製做的火炬燈,也有用山葯蛋、蘿卜頭製做的彩燈。牆頭上、馬棚下,處處有燈,燈光通明。據史籍記載:武威燈會之盛況,自唐已有,並聞名於長安。故有唐玄宗與道士葉法善夜遊涼州燈會流連忘返的傳說。 武威元宵燈會,不論新俗、舊俗,都要舉辦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二月二
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據舊志載:是日城鄉居民以牲醴祀土祈豐年,各家炒豆類和麻籽食之,意示殺蚤滅蟲。如今祀土祈年活動已不存在,鄉間仍有炒麥豆之俗。
清明節
清明是農歷時令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日掃墓祭祖,謂之「春祭」。武威城鄉習俗,凡有墳瑩者,須於清明前一、二天到墳上供祭品、燒紙錢、添土;無墳莖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間,到郊外或於自家門前、街道巷口燒紙錢。禁忌在清明節當日上墳、燒紙。傳說當日燒的紙錢就成鐵錢,死者不能用。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也稱端陽節。是日清晨,家家戶戶門頭插柳枝,有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線或絲線繩,身佩香囊荷包,並在口、鼻、耳邊塗抹雄黃酒,相傳這樣可以避五毒(即蛇、蠍、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來」的說法,男女青少年身著時興的夏裝,盡情遊玩。青年婦女講究綉香草荷包,綴上流蘇,贈送親友。舊時,未出嫁的姑娘將荷包帶在衣襟或系在發辮上,誘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會自慚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餅子卷糕,親友間相互饋送。下午,城鄉居民成群結伴,游覽寺廟,舊時游海子,現在海水乾涸,廟宇也毀於地震,改游文廟、古鍾樓、雷台、海藏公園、西郊公園等。小孩到野外攀樹折枝,編制柳帽,以預防暑氣。 乞巧節
農歷七月七日為「乞巧節」。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舊時在這天晚上,姑娘和年輕媳婦們坐在月下穿針,看誰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據說這樣可以把手笨的人練得靈巧。此俗現已不存。唯城內劇團,每年照例上演神話劇《天河配》。四鄉居民蜂擁而至,場場爆滿,至七月下旬停演。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武威習俗,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門前或街道巷口焚燒紙錢。舊社會在這天,城內有人把城隍廟寢宮的木架城隍爺抬到暑三日,這叫「城蝗出行」。人們在行宮過廟會,搭台演戲。當時行宮設在現東角,地名叫賀家園子。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是日城鄉居民家家蒸月餅,以示全家團圓。武威人的月餅是發面蒸的,如倒覆的臉盆大,種類繁多,有分層月餅、擰絲月餅、對瓣月餅、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來」的俗語,意思是八月已經秋收,食物豐盛。親友之間,互贈月餅,有攀比之意。八月十五晚上,蛟潔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內,擺設香案,供上月餅及瓜果等祭品,點蠟燃香,全家圍坐賞月。少許,由主婦切開月餅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餅,談笑風生,頗有情趣。相傳祭月神供的西瓜,須剜成鋸齒形的兩個瓣,如家中有孕婦,可數瓜牙數預測男女,奇數生男,偶數生女。
冬至節
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是「交九」的開始,從這天起,白天漸長,夜間漸短各家要吃冬至飯。有的人家吃肉湯面條;有的人家用肉丁、面丁、豆腐、粉條做飯;也有人家吃「杏皮壇韃子」,也叫「擻耳子」;也有吃羊肉香頭飯或臊子面的民間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臘月二十三
農歷臘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間有「臘月二十三,灶爺上了天」的歌謠。是日晚上約八點左右,戶戶提前備灶書(用黃表紙書寫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麥牙糖和豆糖之類)、灶干糧(烙餅)、灶馬(黃表紙上印有備鞍的馬),並備一碟碎麥草,拌幾粒豆,子均供於灶神牌位之前焚燒,意示送灶爺上天庭。民間傳說灶爺為一家之主,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臘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過了臘月二十三,已接近春節,家家戶戶購置年貨,製作食品菜餚,拆洗衣服,打掃房屋,准備過大年。
張掖婚俗
催妝:結婚頭天晚上,男方家相關人物去女方家催促女方提早收拾好行裝,以便第二天來迎娶.實際上,這是男方家來辦理諸如財禮等各方面的手續,以免第二天遭閉門羹.辦完手續,雙方開始痛飲,這天,男方家非得有一個海量的人物才不至於被女方家全部灌倒.
嫁娶:舊社會張掖的婚姻,以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定終身。從看相到訂婚一般要經過納彩、問名、納吉、納征、清期、新迎等六禮程序。婚禮不僅繁雜,而且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封建色彩。 訂親後,擇定成婚吉日,男方用親車(或轎子)迎新娘到家。親車到男方家門口時,鰥寡孤獨、孕婦、屬相相剋者一律迴避。親車到門口後由年齡大的婦女端涼水一碗,燃火把一束,在車前向後潑水,用火把燎繞新娘腳後,新郎新娘從鋪著紅氈的路上走向洞房前的廳堂拜堂,拜天地、拜父母,參灶。進洞房前要扶油瓶、捏門鎖、跳馬鞍,同時道士將五穀雜糧、紅棗核桃、銅錢撒向新郎新娘,並念喜慶之詞:祝新人進門享受大福大貴。 入洞房後,飲交杯茶。以兩個茶杯系以紅繩,新婚夫婦交杯共飲圓圓茶,象徵歡樂好合,百年偕老。然後由婆家的嬸嬸或嫂嫂為新娘開臉,用棉線將新娘臉上的汗毛絞盡。晚上鬧新房,親友即景說些韻腳相同,比興手法的吉利話,如兩根筷子一樣長,小兩口生活賽蜜糖;大大盤子圓又圓,養個兒子中狀元。還進行折花、捉迷藏等活動。 筵客之前,將女方陪嫁的物品擺在男方院中,讓雙親、鄉親觀賞評論,名曰擺針線。男女雙方各有一名長輩婦女致謙遜言詞致謝。 民國以來,婚俗有所改變。坐轎、跨馬鞍、紅紗遮面、拜天地等舊的形式逐漸廢止。女方索要彩禮,相沿成風。解放後實行婚姻法,廢除包辦買賣婚姻,提倡簡辦婚事。八十年代以後,索要彩禮之風盛行,從三轉一響(手錶。縫紉機、自行車、收音機),四大件、四十八條腿(全套傢具),發展到電器化(彩電、電風扇、電冰箱等)。男方大擺酒席二三十桌。對此,有關組織出面組織集體婚禮,陋習有所改變。
裕固族文化和民俗風情
裕固族為甘肅省三個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共有1.3萬人,主要居住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裕固族是一個有著悲壯歷史的古老民族。在歷史上,裕固族曾有過各種稱呼。元朝稱為"撒里畏吾爾",明朝稱為"撒里維吾爾",清朝稱為"錫喇偉古爾"或"西喇古兒黃番",建國初期稱為"撒里畏吾爾"。1953年經裕固族人民協商、報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用"堯乎爾"音相近的"裕固"為本民族名稱,取漢語富裕鞏固之意。裕固族主要使用三種語言:一種稱西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它和同語族的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等有著密切的關系;一種稱東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它和同語族的蒙古語、東鄉語有著密切的關系:還有一種就是漢語,是用來與漢民族兄弟交際的工具。裕固族沒有流傳下自己的文字,是最早使的是古回鶻文。明末,隨著藏傳佛教的傳播,裕固族開始使用藏文。新中國成立後,漢文在裕固族地區傳播,至今,裕固族群眾普遍使用漢文文字。裕固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獨特的民族風俗和民族傳統在中華文明史上魅力無窮。裕固族是一個游牧民族,他們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帳篷里。隨著季節的變化和畜場的轉移,帳篷經常移動。他們的帳篷由六根或九根桿子支撐。有些是用牛、羊毛織成褐子搭蓋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並且上面綴有傳統圖案。一般依照地形,選擇避風向陽的地方搭蓋。帳篷內部正上方為佛龕,進門右邊為女客的座位,左邊是男客人的座位。
裕固族牧民的飲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麵調制而成)乳製品為主。一般每日一飯三茶,即每天喝三頓酥油炒麵茶,吃一頓面片或米粥,有時也烙餅吃花捲等。裕固族熱情好客,每當家裡來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內放酥油、炒麵、曲拉、奶皮,然後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後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貴客人時,不僅獻羊背子,還要獻全羊,以示對客人的尊敬。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頭是裕固族婦女婚前必經的儀式。所謂戴頭是將一副用銀牌、玉石、珊瑚、瑪瑙、海貝等飾物編制的頭面,系在准備出嫁的姑娘的發辮上。戴頭面之後,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頂帳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對唱歌曲。 送親、迎親儀式復雜,婚禮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結婚宴客常要連續數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兩、三天。女方送親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臨走時需送客人肉份子。特別要給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長送一份上等禮品:羊背子、羊胸叉。 新娘和送親的客人騎著馬,一路上邊走邊唱歌。男方在途中鋪一氈毯,備一隻羊的肉(也有簡化為一隻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親,稱為"打尖"。 新娘進入大帳房後,先獻哈達給設於房內正上方的佛龕,新郎新娘磕頭,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儀式完畢後,新娘返回小帳房,揭去頭帕,新娘的父親和戶族中的人向男方的親家和鄰居致意請求對女兒多加關照。隨後將陪嫁的物品擺到大帳房中供客人鑒賞,接著就是盛大的宴請。 裕固族信奉喇嘛教。他們的喪葬因地區而異,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種形式。裕固族禁吃尖嘴圓蹄的動物,如馬、驢、騾、狗和雞、魚等。 裕固族每逢虎、狗、鼠、蛇日不搬房子;逢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之日不出賣牲畜。 戶族輩份嚴格,晚輩禁叫長輩名字,俗人禁呼喇嘛的名字。 裕固族的節日主要有春節、祭祀點格爾汗活動和喇嘛教的宗教節日。"點格爾汗"是古薩滿族信仰習俗。"點格爾"在裕固語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點格爾汗"即"天神"。
蘭州皮筏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製成的筏子,為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當你在中山橋至黃河母親雕塑之間的河濱小道上信步漫遊時,偶爾會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閑漂盪。遠遠望去,就象一葉扁舟。人筏混為一體,隨波逐流;近看則見在緊貼水面的皮袋筏上,坐著五六個客人,隨著波濤的起伏,顛簸而行,有驚無險,極富刺激。這是蘭州令人嘆服的民俗文化的遺產。
蘭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們在屠宰時,剝下大個羊只的皮毛或整張牛皮,用鹽水脫毛後以菜油塗抹四肢和脖項處,使之松軟,再用細繩紮成袋狀,留一小孔吹足氣後封孔,以木板條將數個皮袋串綁起來,皮筏即告做成。因其製做簡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時便於載運而在民間廣為使用。我國以皮筏為渡由來已久。《後漢書》載,護羌校尉在青海貴德領兵士渡黃河時,「縫革囊為船」;(水經注?葉榆水篇》載,「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舊唐書?東女國傳)載,「用皮牛為船以渡」;白居易在(長慶集?蠻於朝)中詩雲:「泛皮船兮渡繩橋,來自鄂州道路遙」;(宋史?王延德傳》載,「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可見,自漢唐以來,上自青海,下自山東,黃河沿岸使用皮筏,經久不衰。蘭州何時流行皮筏,因缺乏史載而難以確定。據(王進寶)載,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二月,據守蘭州的陝西提督王輔臣判亂,西寧總兵官王進寶奉命討伐時,曾在張家河灣拆民房,以木料結革囊夜渡黃河,大破新城和皋蘭龍尾山;六月,王輔臣兵也造筏百餘,企圖渡河以逃,王進寶率軍沿河邀擊,迫使王輔臣兵投降。可見,至少在320多年前,蘭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皮筏在古代主要用於青海、蘭州至包頭之間的長途水上販運。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隻羊皮袋紮成,長22米,寬7米,前後備置3把槳,每槳由2人操縱,載重可達20-30噸,曉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從蘭州順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達包頭,小皮筏由十多隻羊皮袋紮成,便於短途運輸。牛皮筏一般由90個牛皮袋紮成,可載貨四萬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黃河上漂行,氣勢壯觀,當地有「羊皮筏子賽軍艦」之說。50年代之前,在鐵路尚未開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黃河上游地區,皮筏一直是重要的運輸工具。「吹牛皮,渡黃河」是蘭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將渡河者裝人牛皮袋中,充氣扎口後,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劃水,只十幾分鍾便可將渡客送至黃河對岸,這種擺渡方式恐怕你聞所未聞。不過只要你願意,也可不妨一試。
以皮筏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細,二要膽大。上筏時要輕松自如,絕不可猛勁上跳。坐在筏上要緊抓木桿或繩索,遇浪可不能驚慌亂動,保持平衡自然會有驚無險。筏子往往由諳熟水性、經驗老到的「峽把式」領航掌槳,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散步。50年代前,蘭州金城關、騷泥泉一帶的回民多從事皮筏運業,多達50多戶,400多人,有六十多條大筏,每年能外運羊毛250多萬公斤。
乘坐皮筏將是一種平生難忘的奇特經歷。著名記者范長江在(中國的西北角)一書中,詳細記載了他在本世紀30年代乘坐皮筏子,由蘭州前往內蒙古采訪的樂趣和見聞。今天,皮筏作為擺渡工具已被淘汰,但在蘭州和寧夏沙坡頭仍有少量的皮筏保留了下來。有些筏工家族的後代們不願繼承父輩的衣缽,做了其它行當,做水路生意的也都開起了汽墊船或游輪業務,只有老年的筏工們不願拋棄隨他們幾十年的寶貝皮筏,開起了在黃河岸邊擺渡遊客水上娛樂的旅遊業務。不過,他們並不是每天都出水。祖居蘭州市金城路163號的李德明老人便是一個放筏人,經常在河邊迎風逐浪玩筏。在旅遊旺季,只要你運氣好,總會看到皮筏在水上漂盪,或在灘邊晾曬皮筏的新奇一幕。如果有興致,一番討價還價後,便可乘皮筏在黃河急流中一游,不過,別忘了穿好救生衣,安全總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敢乘坐,至少要在皮筏旁留一個影,別有情趣,也不虛了蘭州之行。
蘭州太平鼓
從蘭州市區出發,向北跨過東西橫亘的黃河,沿公路行駛60公里,就到了皋蘭山西南麓的皋蘭西岔鄉鏵尖村,這里就是蘭州太平鼓的「發源地」了。鏵尖人歷來習性好武,太平鼓在蘭州擂得也最出名,數百年來,每逢正月初十開始,到元宵節進入高潮,村裡村外處處聽聞太平鼓的雄壯聲威,尤其是來了客人,鏵尖人總得擺出陣式,得意地耍耍鏵尖人的威風。本村太平鼓隊的領隊得知我們是誠心遠道而來趕赴鄉里尋訪「太平鼓」,十分熱情地為我們張羅,鍾聲一響,不到半個小時,隊員就到齊了。
一隊80多名壯年男子,頭戴英雄巾,身穿皂隸服,腰系紅絲帶,腳登麻窩鞋,個個宛如京劇舞台上的武松一般英挺。隊列中,我還發現竟有一名最小的隊員,只有6歲,硬要一起參加表演,小人兒肩背一個大人一般的腰鼓,很有意思。
表演開始,鼓手在領隊的一聲號令下,擊鑼伴奏,一時間,鼓聲咚咚,黃土騰騰,龍騰虎躍,地動山搖。隊列不斷變幻,一會兒「兩軍對壘」、「金龍咬尾」、「雙重突圍」;一會兒「車輪施戰」、「跳打」、「蹲打」、「翻身打」、「舉打」;一邊擂鼓,一邊舞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那強大的陣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兩軍對峙作戰時的場面;氣勢粗獷,又顯示出高原人憨直奔放的性格和充滿勇猛的陽剛之氣,令觀賞者無不為之振奮鼓舞。 蘭州的太平鼓,無論是鼓的結構還是表演的方式,都和河北、東北一帶的秧歌鼓截然不同。外形上,蘭州的太平鼓是圓筒形,而不是大蒲扇形,另外,蘭州太平鼓個大,鼓身高約70厘米,直徑約45厘米,雙面蒙皮,鼓幫外表深紅色或黑色。太平鼓還有一奇,背帶較長,可挎在肩上,讓鼓垂於人的膝蓋下,便於擊打又可任意將鼓拋向任何一個方向。
蘭州打太平鼓的習俗據考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傳說明朝初年,徐達、馮勝奉命西征元軍殘部,一舉收復了蘭州。但據守在永登的元軍仍負隅頑抗,一時難以攻下。不久逢元宵節,徐達想了個計策,命令部隊製作了一批又長又粗的鼓,把兵器藏入鼓中,然後扮成社火隊,混入城內,里應外合,一舉攻下了永登城池。當地百姓為了紀念徐達這次戰役的勝利,把這種鼓取名為「太平鼓」。從此,蘭州的太平鼓逐漸演變成各種復雜的形式,成為蘭州社火中最受群眾喜愛的民間歌舞而廣為流傳。
2、隴西端午節掛柳梢有什麼寓意?
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邢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楊柳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關於插柳枝的意義,或許有以下幾點:
第一,柳枝可以招魂,插在檐前及門上,使鬼魂知有歸依,不致迷途;第二,柳枝可以避鬼或驅鬼,清明時無所歸的野鬼甚多,恐其闖入家裡作祟,故懸此以驅之,使其不敢入而避去。第三,柳枝有避毒功能,揮柳可避疫蟲。第四,插柳可以預測天氣……第五,插了楊柳,可保吉利,趨吉避凶……」
3、甘肅隴西的殯葬習俗
1、人剛死,鄰家主婦會准備一碗冒的小米干飯,這叫「倒頭飯」。等「倒頭飯」一端上正堂的專桌案,便抬屬屍停靈、燒紙拜香、設置靈堂,喪事就算是開始了。
2、請陰陽先生。禮殯是陰陽先生的執行者,所有人領了任務,便各自恪守。從咽氣到下葬期間叫「停」。隴西有一幅常用的喪聯「不迎不送喪家禮,或往或來吊者情」。在隴西,喪事自願,婚事有請,喬遷、升學又不請,誰請誰不請,請誰不請誰,隴西人各抒已見、各有理路、各照各辦、自有分寸。
3、出殯。正午時分,一聲禮炮,長子長孫,肩扛粗麻纖繩。幾十個壯年鄉親抬懸大紅棺材,曰「起喪」。男孝在前,女孝在後;麻孝在前,白孝在後;親的在前,遠的在後;「燴菜幫」在前,親朋在後;紙活在前,吹響在後;人隊在前,車隊在後;小車在前,大車在後。直到墳上。
4、燒七七紙。規定從死之日,每七天燒一次紙,稱為「一七」、「二七」、「三七」、……最後為「七七紙」,也叫「末七」或「斷七」。到百天要燒「百天紙」。以後每逢節日或亡人生辰忌日都要獻飯燒紙,特別是三年、五年、十年紙節,都得操辦。
4、隴西風俗作文
陽的悄婚風俗源於明太祖朱元璋的殘暴統治,而隴西的婚禮風俗多源於盛唐時期的風俗。
5、隴西端午的習俗作文
在公元1669年以前,甘肅軍政文化的中心基本在隴西,隴西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上是西出長安的第一大軍政文化重地.對歷史文化名城的宣傳與現代化大都市的宣傳,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和概念,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快慢,不應對它歷史文化的宣傳影響到這樣的程度,這是一種遺憾.「隴西」地名早在戰國時期就有記載(北京大學版《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地圖集》戰國地圖).我認為甘肅如果放棄隴西,就等於放棄了用有力的地域名稱和歷史名人,來襯托說明甘肅悠久人文歷史的豐厚資源,因為隴西是甘肅歷史上最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天水和武威也曾在歷史上有過階段性輝煌,或者有與隴西並駕齊驅的時段,但其長久性和總體份量都不如隴西.就前面所列歷史人文,大多都被史典記載在「隴西」名下,隴西就是歷史上隴西郡的所在地.隴西不光在甘肅就其全國而言都是中國歷史文化為數不多的典範地名之一,它承載著民族千古以來的典籍文化.搬開中國浩瀚的文化史典,就無法迴避四處可見的隴西(隴西郡、隴西成紀、渭州、鞏昌府、鞏昌總帥府、鞏昌布政使司),因為隴西是中華民族早期文化發祥地的首要地區,歷史文化名人層出不窮,是秦文化、唐文化的發源地.
6、甘肅定西風市隴西縣風俗有哪些?
甘肅省定西市隴抄西縣位於定西市南部,有著名的李氐文化祠堂,中街有鼓樓,自故以來隴西人鄉土氣息比較濃厚,風俗習慣很多,春節期間耍社火,清明節祭拜祖先掃墓,端午節吃粽子,六月六逛廟會,中秋節吃月餅,重陽節拜老人,十月一送寒衣,臘八節殺豬宰羊,這些風俗隴西人提前都有準備,每到這個日子穿著盛裝紀念。
7、甘肅隴東和隴西的文化和生活習俗差別大嗎?
甘肅隴東和隴西的文化和生活習俗差別大嗎?
雖然隴東和隴西是甘肅省的兩個地區,但是在地理位置上兩者是十分的相近 ,所以說風俗習慣以及語言文化的差別並不是太大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甘肅這片土地上孕育出許多的優秀文化,這兩個地區他們都喜歡看戲 ,戲文化在甘肅這一片區域是非常受歡迎的 。
甘肅省簡稱隴,隴東和隴西的文化和生活習俗方面差別不大,兩地的民風淳樸,風土人情都挺不錯的,歷史挺久遠的,文化底蘊濃厚,傳統風俗習慣挺多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甘肅省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當地人們的文化水平挺高的,大家都很講究文明的。
甘肅人挺喜歡吃麵食的,每家每戶都會製作臊子面、牛肉麵、饃饃、呱呱、撈撈、釀皮、羊肉墊卷子等美食,味道誘人,讓人垂涎三尺。甘肅人的結婚風俗習慣挺多的,彩禮錢在全國各地是出了名的高,有的人結婚彩禮錢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結個婚搞得傾家盪產,到處借錢,有的地方結婚新娘新郎要披上紅緞面,寓意吉祥如意,天長地久,早生貴子,夫妻倆恩恩愛愛共度白頭。
甘肅人勤勞善良,工作積極,認真負責,愛崗敬業,兢兢業業,大家都很鑽,賺錢很賣力的。甘肅人過年的時候都很喜歡逛燈會看社火表演的,社火表演很精彩的,吸引很多本地人圍觀,萬人空巷,人山人海的。
作為一個隴東人,我感覺以前甘肅人說話是一樣的,但是出去的地方多了見的人也多了。有些甘肅方言能聽懂但不能交流有些根本聽不懂。這些文化習俗方言飲食都跟陝西一樣方言也能交流因為陝甘交界離西安近。
以上是屬於我個人的一些建議和想法 ,僅供參考, 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你們有其他的想法,可以評論在文章的下方 。
8、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結婚聘禮一般是多少 結婚時都有什麼習俗
近日,有隴西縣碧岩鎮的網友發來消息說,有一個女孩處了雲南的對象。由於女孩家庭貧困,哥哥近30歲任然沒有對象,就以老家風俗習慣為由宣稱(我們老家沒有個十幾萬的彩禮錢,就不和你結婚),目的是為哥哥婚姻攢錢!
大部分網友都評論「女孩6666」
也有大部分網友評論「一分錢一分貨」
也有大部分網友評論「男友傻逼,南北不同,非得……」
9、隴西端午節特有什麼習俗?
錄》雲:「(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制為繁纓、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健人一說與艾人同意,只是以帛全文
0 2
10、說給我講解下迎娶隴西女孩得婚禮習俗!
隴西婚嫁習俗,舊時是按「六禮」進行的。所謂『六禮」是婚嫁過程中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定親到迎親的六個禮節程序,其核心是貫徹儒家「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的倫理宗法思想。男女雙方到「弱冠」之年,父母 (主要為男方父母)代為兒女選擇對象,選擇的目標首先要門當戶對,特別是父輩友好。有了目標即托親友去探詢對方家長意見,如男女未曾會過面,還要由媒人借機領男的偷看女的一面,這便叫「納采」。雙方父母情願,便請媒人向女方要庚帖 (即生辰年月日時,用干支八個字表示,也叫八字),這便叫「問名」。男女雙方的八字,』由陰陽先生按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能以配合,經過試婚三日,家中平順,便告媒人說「合上了」,請通知女方定親,這叫「納吉」。央媒人告知女方,擇定某日定婚,便是「納征」,也叫納幣。俗叫「看」媳婦。「看,有小看 (僅送鞋襪)、大看 (要送財禮、衣料等)。定婚後,每年端午、中秋、春節,男方要給女方送節禮,以示婚約生效,俗叫「追節」。結婚前一、二日 (即雙日)男方把新娘上轎穿的棉衣、蓋頭、九子盤、酒肉、紅棗、核桃及給上頭人 (即把新娘發辮梳妝成發髻的人)和新娘上頭用的化妝品、梳子等擺在四張條桌上,主要用紅紙楷書「妝奩書」一份,裝拜帖匣內,由一、二男孩夾上連同擺桌由吹鼓手陪奏,抬送女家,這叫「定親」,俗叫「送書」。妝書以男方母親名義致達,其內容主要為頌揚親家母訓女有方,純為客套語,並告知新娘梳妝時刻,梳妝時面向喜神的方位,喜相避相等。送書回程,便將陪嫁箱櫃衣物等抬回男家,女方派一、二小孩把箱櫃鑰匙隨送男家。取親時,樂隊、女檳相、花轎、新郎、男濱相、月老、抬獻飯的食盒依次排隊前往,到女家新郎按禮節跪拜獻飯後,即同男濱相先歸,這叫「親迎」,俗叫「取親」。新娘離家時要哭,是為「趕煞」,或為表示不忍離開娘,新娘由一喜相男子抱上轎,臨出門時,新娘把兩把紅筷子分別丟在大門內外,意取兩家人口興旺。樂隊、押轎桌 (擺新娘衣服首飾等)、取親女濱、花轎、送親女濱依次排隊到男家。新娘下轎,先「接寶瓶」 (瓶內盛滿穀米,插雙新筷,用紅布包紮,婚後煮成稀飯,新夫婦共餐,意為瓶取「平安」,筷取「快」生貴子)。再由娶送女濱攙扶,串紅氈步至院內香案前同新郎拜天地 (相互宣誓的儀式)香案上擱一升斗,滿盛小麥 (象徵共同生活),插放鏡子一面 (表示相互明心,真誠相愛),剪子一把 (意取成雙配偶),尺子一個 (表示雙方人格平等),紅線兩端各系一枚銅錢放在兩杯酒內,取月下老人用紅線牽婚的神話故事,以增強婚事的神秘氣氛。拜天地畢,焚燒神抵紙。然後新婚夫婦由男濱相引入洞房對飲此酒,叫做飲交杯灑,還吃交桌飯,即所謂「合巹。晚上新郎入洞房,取新娘發髻上的花替一枚,用新郎帽子覆蓋。取「天覆地載」之意,象徵美滿婚姻永遠不變。傍晚,親友鬧新房。也叫「禳房」,是鑲去邪惡迎得吉祥的意思。午夜時分,親友告退,請「全人」 (即父母雙全,有兒有女能說會道的喜相伴娘)給新婚夫婦鋪床,邊掃床邊在被褥內散放上核桃、紅棗,口裡念念有詞地說: 「雙雙核桃雙雙棗,養下的娃娃滿炕跑」等祝詞。令人難以理解的是洞房花燭夜,一要找一個喜相伴娘,來陪新婚夫婦過夜。
婚後第二天,新婚夫婦早晨先拜祖先,報告六禮告成,這叫「廟見」。再拜父母、親屬長輩,俗叫磕頭,即是新娘與家庭成員正式會見的意思。這一天早晨,娘家父母要遣小孩給新娘送扁食吃,表示對女兒的懷念。男家要招待女方父母兄弟等至親,是正式會見認親的意思,俗叫『待新客」,。第三天新娘下廚房,拜灶神,便做飯讓全家人吃,叫做吃試手面。這即是古詩「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未諳翁姑味,先造小姑嘗」的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