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風俗
1、上海的春節習俗是什麼?
一、放鞭炮:上海人喜歡放一千響、放「高升」、而小朋友則大多放一些「夜明珠」、「飛毛腿」之類的樂趣型的煙花。放鞭炮一般集中在零點,還有初五迎財神的零點,總體說來,迎財神的日子要放得比過年多得多。
二、年夜飯:和北方吃餃子不同,上海的年夜飯最早是八寶飯,後來又流行水果羹,有一小段時間還流行大王蛇,最後留在上海人民飯桌上的幾道經典菜應該是:門腔、松鼠桂魚、皮蛋、三黃雞。
三、守歲: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此夜緊接新年,所以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後,不去就寢,圍著電視守歲,就是邊說邊笑,邊看中央台的春節晚會。
春節的歷史:春節,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歲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2、上海有什麼民風民俗?
丁祭:上海舊時在春秋第一個「丁日」祭祀孔子,稱為「丁祭」。嘉定的孔子廟是丁祭的活動場所,典儀相當隆重。
浴佛和誦經法會:農歷四月初八日,傳說是佛祖釋迦牟尼降生之日,滬上寺院都得舉行 浴佛和誦經法會,同時山門外有廟會舉行。
清明出會:上海舊俗在清明節、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一日,有舉行祭台會的儀 式。「出會」時排場講究,前呼後擁,場面熱鬧。
放爆竹:年初一放爆竹,是上海人自古以來辭舊迎新的習俗,人們祈望著在新的一年裡開門大吉。這天人們服裝簇新,彼此拜年。
張燈猜謎:正月十五元宵張燈猜謎,弄堂里的小孩拉著兔子燈四處玩耍。黃浦江 中船桅和兩岸高樓燈火閃閃、五光十色。
龍華晚鍾:每年除夕之夜,龍華古寺都會舉行撞「龍華晚鍾」活動,人們歡聚在龍華古寺,撞108響「龍華晚鍾」,祈安祝福。撞鍾、聽鍾,燒頭香,品嘗越年面,觀看百名和尚迎新祝聖延壽普佛儀式。
3、上海過春節特殊的風俗是什麼?
1、上海人每到過年要去城隍廟逛一逛,走一走那裡的九曲橋,看一看市區燈會活動。這一天整座城隍廟都是流光溢彩,燈火通明的。
2、正月初一除互相拜年之外,一般不出門,也不好掃地,「一日至三日,禁掃除」。穿新衣,拜天祖、開門放炮,喝元寶茶,發壓歲錢;鄰里賀歲,各投刺於門。
3、正月十三灶下點燈,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農家以糯入焦釜爆之或以珍珠米(玉蜀)爆之,以卜流年之休咎,悉花而妍者,為吉利之兆。
4、上海的乞討形式在春節最正確的概念是新年初一的時候,兒女們出門象徵性地向親戚討教一些吃的用來帶給父母,而這些行為卻紛紛走到了效仿,逐漸被乞討者所利用形成了一系列的傳統風俗。
5、農歷臘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戶戶要「送灶」、「祭灶」,慶新年由此拉開序幕。是夜每戶或祀灶神於堂,更多的是在貼著灶神像的廚房灶頭上,供酒、果,還必供荸薺、茨菰以及好魚、好肉。」
4、上海有什麼民風民俗?
除夕】
晚上,各家長幼齊集戶內,團坐同吃「年夜飯」,名曰「合家歡」。 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後,不去就寢,圍爐守歲。 守至雞初鳴、天微明,各戶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到子夜時,有一些人還會往城內廟中爭燒「頭香」,撞「頭鍾」。玉佛寺一般都是燒頭香的地方,龍華寺是撞頭鍾的地方。
【春節】
自初一以後各日,便是親戚朋友往還拜年之期。客來多攜禮品,待客必請喝「元寶茶」,是為茶內放上青果或茶蓋頂置青果一枚,又必請吃酒飯。其時長輩凡見幼輩皆要送壓歲錢,近幾年春節,許多家庭把給孩子春節壓歲錢的習俗,改為贈送玩具或圖書。上海人一到過年必定要去城隍廟逛一逛,走一走那裡的九曲橋。到正月初五日,為財神(俗稱「路頭神」)誕辰,各地都有接財神之舉。
【元宵】
每家必吃「元宵」,即湯圓,也是取團圓、吉利之義。但元宵之盛還在於「燈」,所以又名「燈節」。唐朝,人們把兔子視為吉祥之物,兔子燈所到之處就意味著把吉祥和好運送到了那兒。家家戶戶、各店各鋪懸燈門前,寺廟、園林、廣場等公共處所,更是大張燈彩。屆時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出外觀燈。城隍廟及西園又是一個活動的中心點。
【清明】
三月里清明節,人們借著掃墓的機會到郊野去踏青,對上海人而言,青團是清明祭祖時必不可少的供品。三月十五日多去龍華寺進香。三月二十三日崇祀天後誕辰,祈求天後神佑,上海的閩界客商,希望能在海上"安瀾利適"。當時天後宮里信徒供祀天後,並邀戲班子演戲。
【立夏】上海郊縣農民取麥粉和糖製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稱麥蠶,人們吃了,謂可免"疰夏"。用立夏時青嫩的草頭和入米粉,油煎成餅,叫做"攤粞",為上海和浦東地區人民所喜食。還把糖梅子、酒釀、鹹蛋等作為當令食品,稱為時鮮,取以嘗口,稱嘗"三新"。
【浴佛節】四月初八浴佛節(釋迦牟尼誕辰),這天寺廟要拂去佛像身上塵土,誦經禮拜,城內外大的寺院如靜安寺和方浜路的廣福寺都有盛大廟會,廟會期間,山門外百貨畢集,進行土特產品交流。
【端午節】家家裹糯米粽子,或稱角黍,門上都要掛上菖蒲、艾蓬、蒜頭,意為"避邪"。正午飲雄黃酒。以蒼術、白芷、芸香等葯物煙熏室內。以雄黃抹在孩子額上,用來祛濕解毒,消除穢氣,意味著安度炎暑,不染疫癘。端午節令人最感興趣的是看龍舟競渡。
【觀音誕辰】六月十九日觀音誕辰,佛寺里香風又盛了,很多佛教信仰者,雲集寺廟。
【七巧會】七月七日,是俗傳牛郎織女雙星渡河的時候,這天晚上供瓜果,作"七巧會"吃巧果。
【中元節】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寺廟中做道場,放"焰口",並在水池放蓮燈,稱"盂蘭盆會"。
【地藏王生日】七月三十日,佛教傳說為地藏王生日,舊俗在街巷地上及居家庭園遍插棒香並點燃蠟燭叫做"地燈"。
【中秋節】人們出遊看月華,稱做"走月亮"。舊上海很多人喜歡到小東門外陸家石橋觀賞橋下月影盪漾。"石樑夜月"便是"滬城八景"之一。中秋等至十八日大潮汛,很多人到東城觀江湖,也有人到浙江海寧去觀潮。近年來,還有不少人觀看"上海桂花節"的各種表演。
【重陽節】九月九日重陽節,以糯米粉和糖蒸重陽糕,嘉定和川沙高橋等地則制松糕,都是應景的食品,又以菊花等釀酒,人們暢飲重陽酒《這天為應古時桓景登高避災的故事,居民又有登高之舉,松江余山及豫園大假山都成為登高勝地。
【菊花會】九月中旬菊花會,很多文人雅士,舉行菊花會,賞菊題詩,有各種各樣的名菊,萬卉齊放,高低疏密,瓷盆竹格,無不盡態極研,爭奇斗艷。
【冬至】十一月冬至節,冬至前一日,舊俗磨米粉蒸花糕,做粉圓,饋送親友,如同賀年。
【釋迦牟尼得道日】十二月初八,相傳是釋迦牟尼得道日,民間煮食"臘八粥",而寺廟尤為盛行,用胡桃、紅棗、栗、蠶豆、芋艿、慈姑及蔬菜等與白米一起煮成粥,供奉佛像前,然後僧人分食,並饋送檀越(信佛的施主)。
【送灶神】十二月下旬,人們忙著送年禮。二十四日做謝灶團,以酒、果、團子、元寶糖把灶,送灶神朝天。元寶糖是一種膠牙的飴糖,意為用此膠住灶神的嘴,不讓他上奏人間的罪過。
5、上海的風俗習慣(簡介)
上海的風俗習慣簡介:
一:親戚間往來一般保持到血親第三代,即堂兄弟、表姐妹間還有走動。平時走動不講究送禮,有事必備禮,俗稱「做客人」、「做人客」。
二:青年人多盪馬路、游公園、上娛樂場所,偶爾聚餐;中老年人以喝茶、聊天、敘舊為主。過去,市民住房狹小,朋友很少在家中聚會。朋友有紅白事,相互邀請,
三:平時來往不備禮,招待不講究儀式。
四:逢婚喪喜慶,親友間例須送禮,稱「送人情」。上門探望病人,或准備在主人家吃飯的一般是要送禮的。舊俗送禮的如今大多改為送錢。
五:送錢歷來用紅封袋。只有逢喪事用白紙。錢額喜事成雙數,喪事成單。
六: 客到,主人先接過客人手中的物品。客人帶有污穢物、濕傘,不帶入主人家中,置於門外。另,家中有喪事,一般未過頭七,不宜出門作客(規矩大的人家要過了五七才出門作客)。
七:留客吃飯,至少備8隻菜,備酒,稱「吃便飯」。
八: 進餐時,凡整隻雞、鴨、蹄膀、全魚等菜餚,主人未請,客人不吃。
九:就餐用筷有六忌,一忌將食品夾住又放下;二忌在菜碗中亂翻亂攪;三忌手握筷,目光盯住菜餚;四忌用嘴撕拉筷上食物;五忌以筷當牙簽;六忌夾食品時滴湯不止。
十:斟茶只斟七分,進行回轉動作,若用右手需按逆時針方向,用左手則必須按順時針方向,放茶壺時壺嘴不要正對他人,有請人趕快離開之意思。叩指禮,用幾個手指頭彎曲親扣桌面,表示對主人敬茶的謝忱。
十一:飲酒沒有一杯一口乾的習慣,大多小口慢呷,不行酒令。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不能先飲盡。敬酒以三杯為度,敬酒人和被敬酒人需要起立「避席」。
(5)上海人的風俗擴展資料:
上海節慶節日民俗:
一:除夕
晚上,各家長幼齊集戶內,團坐同吃「年夜飯」,名曰「合家歡」。 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後,不去就寢,圍爐守歲。 守至雞初鳴、天微明,各戶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
到子夜時,有一些人還會往城內廟中爭燒「頭香」,撞「頭鍾」。玉佛寺一般都是燒頭像的地方,龍華寺是撞頭鍾的地方。
二: 春節
自初一以後各日,便是親戚朋友往還拜年之期。客來多攜禮品,待客必請喝「元寶茶」,是為茶內放上青果或茶蓋頂置青果一枚,又必請吃酒飯。其時長輩凡見幼輩皆要送壓歲錢。
上海人一到過年必定要去城隍廟逛一逛,走一走那裡的九曲橋。到正月初五日,為財神(俗稱「路頭神」)誕辰,各地都有接財神之舉。
三: 元宵
每家必吃「元宵」,即湯圓,也是取團圓、吉利之義。但元宵之盛還在於「燈」,所以又名「燈節」。家家戶戶、各店各鋪懸燈門前,寺廟、園林、廣場等公共處所,更是大張燈彩。屆時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出外觀燈。
四:清明
三月里清明節,人們借著掃墓的機會到郊野去踏青,對上海人而言,青團是清明祭祖時必不可少的供品。三月十五日多去龍華寺進香。三月二十三日崇祀天後誕辰,祈求天後神佑,上海的閩界客商,希望能在海上"安瀾利適"。
6、上海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上海是個移民城市,按《南京條約》自1843年開埠以來經歷了蘇州,寧波,蘇北等好幾撥移民潮,也曾經是外國人的租界,49年後更是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移民帶來了多元的文化。上海所謂的海派文化就是兼容並蓄的文化,比較寬容,務實,高效,開放。
上海傳統飲食是濃油赤醬的本幫菜,現代的飲食比較清淡,也許會有人覺得上海菜比較甜那是因為受了無錫一帶的影響。上海人也比較喜歡全國和世界各地的美食,比如川菜,比如西餐,都很流行,所以定義一個上海的飲食風格其實沒太大意義。
上海的風俗和禮儀是一個國際接軌和中國特色的混合物。既有現代文明社會的特徵也有一些陋習。這是錯綜復雜的原因造成的。對於外國人和中國人來說,上海是個最不中國的中國城市,所以評論也褒貶不一。不過好在海派文化總體來說是寬容的,自信的,所以也沒造成太大的困擾。
上海過年習俗
臘月廿三(過小年):搞衛生,做糖糕,送灶君菩薩上天。
臘月廿四~年卅:迎春日,准備過年,采購年貨、貼春聯等。
臘月廿五~廿八:擇一晚謝年、謝神。
年廿九:小年夜
年卅:除夕,祭祖,吃年夜飯,守歲。
正月初一:開門大吉,放開門炮仗,開始拜年。
正月初二:後半夜,接灶君菩薩。(接灶有多種說法,有說在年卅的,初四午後的)
正月初三:小年朝,禮佛祭祖,女婿去妻家拜年。
正月初四夜、正月初五凌晨:接路頭(迎五路財神)
正月初六:送窮。
正月初七:人日,稱體重,為小姑娘穿耳洞戴耳環。
正月初八:穀日,徐王廟廟會。
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生日,善男信女去玄妙觀進香。
正月十五:元宵節,鬧花燈。
禁忌:
1.年夜飯不能吃完,要剩一點;要講吃好不可講吃完;剩飯用紅紙封好稱「隔年飯」。
2.年初一不能吃湯淘飯(泡飯),不掃地,不倒垃圾。
3.正月十五之前不吃豆腐。
4.正月初十之後不拜年。
7、2022上海端午節風俗有哪些
2022上海端午節風俗有哪些是大家常問的,畢竟端午是除了春節外最為熱鬧的節日之一,每每該節日到來的時候除了包粽子、劃龍舟這些共有的習俗,各地域的講究也層出不窮,一起看看上海端午節吃什麼傳統美食吧。
2022上海端午節風俗有哪些 1、插艾葉上海人在端午有插艾葉、掛菖蒲的習俗,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傳統上,中國人一直把菖蒲視為辟邪之物。由於其形狀似利劍的特點,因而民間視之為驅鬼斬魔的降妖工具。菖蒲還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同時民間多將艾葉用於各類疾病的治療。因而掛菖蒲艾葉,有辟邪、治病防病的意思。
2、佩香囊上海人稱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它們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里所裝東西已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
3、賽龍舟舊時上海人有時不叫龍舟賽而習慣叫競渡。有資料記載,舊時端午節,上海黃浦江有龍舟競渡之戲。有善雜耍者,身束青龍絛,裝載各種器械。乘一種快船往來穿梭於各龍舟之中,更番演奏技藝。上海是傳統的江南水鄉,因此每逢端午,水上活動幾乎必不可少。
上海端午節吃什麼傳統美食 1、上海端午節食五黃食五黃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之一,五黃是指:黃鱔、黃魚、黃瓜、咸鴨蛋黃和雄黃酒。這是上海一帶的習俗,黃色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尊貴的顏色,帶有吉祥意味。雄黃之黃,克殺邪毒,也有驅除五月氣候中邪氣的作用,所以說吃五黃的目的是驅邪毒、求吉祥。
2、上海端午節吃粽子端午節最重要的當然是吃粽子了,早年上海人家遇到端午節吃粽子,基本都是自家包的,多數是甜的赤豆粽,或是純的糯米粽,老上海有一大批寧波人,他們則更喜歡包鹼水粽,家庭富裕的還會放幾片肉。慢慢就演變成現在種類繁多的粽子。
3、上海端午節吃白和蛋端午里的吃,不只是粽子一家獨霸天下,在老底子的上海,與粽子同鍋共煮的還有雞蛋,也就是說端午除了吃粽子,還要吃雞蛋,雞蛋剝了殼吃,上海人把剝了殼的雞蛋叫做「白和蛋」。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聽到這樣的叫法。吃白和蛋,實際上就是進補和增強抵抗力,如能有利於皮膚,那是割草打兔子捎帶的。
端午上海哪裡最好玩如果想要體會最傳統的端午習俗,來豫園就對了。除了包粽子、做香囊等民俗展示,中心廣場的市集上也擠滿了老字型大小爆款。杏花樓、沈大成、功德林、寧波湯團店和老城隍廟食品商店的粽子們,鮮肉的、赤豆的、豆沙的、紫薯的……恨不得為了爭奪你的眼球,來一場咸甜粽子大pk賽。同時,一批網紅花車也入駐了中心廣場的集市。精緻的植物微景觀、還有個性的彩繪,都能延展你對端午的不同想像。黃金廣場的集市則是文創的天地,來自東方美學生活平台的「東家」精選在線下一露真容。夏日文創、玉石首飾精緻可愛,讓人忍不住把玩。
8、上海的風俗有哪些?
1、除夕: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後,不去就寢,圍爐守歲。 守至雞初鳴、天微明,各戶男女老少皆,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到子夜時,有一些人還會往城內廟中爭燒「頭香」,撞「頭鍾」。玉佛寺一般都是燒頭像的地方,龍華寺是撞頭鍾的地方。
2、上海桃花節:每年3-4月間舉辦,上海人賞桃花的習慣由來已久,南匯是賞花的好地方,上海南匯區多植桃樹,為展示美麗的田園風光和純朴的民風民俗,自1991年起,在桃花盛開的時節,舉辦了上海桃花節,以進一步弘揚桃文化,推動旅遊事業的發展。
3、春節:自初一以後各日,便是親戚朋友往還拜年之期。客來多攜禮品,待客必請喝「元寶茶」,是為茶內放上青果或茶蓋頂置青果一枚,又必請吃酒飯。上海人一到過年必定要去城隍廟逛一逛,走一走那裡的九曲橋。到正月初五日,為財神(俗稱「路頭神」)誕辰,各地都有接財神之舉。
4、元宵:每家必吃「元宵」,即湯圓,也是取團圓、吉利之義。但元宵之盛還在於「燈」,所以又名「燈節」。家家戶戶、各店各鋪懸燈門前,寺廟、園林、廣場等公共處所,更是大張燈彩。屆時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出外觀燈。城隍廟及西園又是一個活動的中心點。
5、正月初一:正月初一除互相拜年之外,一般不出門,也不好掃地,「一日至三日,禁掃除」。待客必請喝「元寶茶」,是為茶內放上青果或茶蓋頂置青果一枚。還用金漆盤裝果品獻客,口中則說「恭喜多如意」。又必請吃酒飯。其時長輩凡見幼輩皆要送壓歲錢。
9、上海的風俗習慣(簡介)
如果你見到一個上海人在早晨用開水沖泡昨日剩下的米飯,並以此為早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請你不要嘲笑,這是上海人最具地方特色的早餐。 在上海,「盪馬路」是人們下班後,周末,雙休日以及節假日最流行的休閑方式。如果你是個青年小夥子被一個年輕漂亮的上海女孩子相約去盪馬路,小心點!她就要愛上你了。 走親戚你要記住帶點禮物。你一到,主人會寒暄一番,然後才就坐,一般有人作陪。宴請時主人未入席,請你不要急著動筷,要等主人到位大家才開始進餐。客人未喝完酒,主人不會先吃飯。宴席散後,主人不讓客人收拾碗筷,並且再次上茶,煙,糖果,瓜子等。有客人在,主人不掃地不打罵孩子。客人告辭,主人一定要相送,一般要送出弄堂口,也有送到車站或送上車。 在上海人的婚宴中,宴席開始時你一定要記住祝願新郎新娘「百年和好,白頭到老」;宴席過半後,新娘再一次換裝(一般在宴席中要換三套服裝),在新郎的陪同下向參加婚宴的來賓敬酒點煙。記住你一定要大大方方地接受,不要推讓,否則會讓人不高興。答案補充 海人的方言和俗語十分有趣,摘抄一些如下: 方 言 釋 義 釋 義 方 言 釋 義 吾 ---- 我 儂 ---- 你 伊---- 他(她) 阿拉 ---- 我們 祐 ---- 你們 伊拉 ---- 他(她)們 儂好 ---- 你好答案補充謝謝儂 ---- 謝謝你 對勿起 ---- 對不起 再會 ---- 再見 鈔票 ---- 錢 嗲 ---- 俏美,優異 發嗲 ---- 撒嬌 困覺 ---- 睡覺 汰浴 ---- 洗澡 混堂 ---- 浴室 找頭 ---- 找零頭 *頭 ---- 計程車,計程車 汰頭 ---- 洗頭 白相 ---- 遊玩,嬉弄 門檻精 ---- 處事過分精明 坍台 ---- 丟臉 篤定 ---- 有把握 啥 ---- 什麼 啥人 ---- 誰 辰光 ---- 時期 軋鬧猛 ---- 湊熱鬧 軋車子 ---- 乘擁擠的公交車 打朋 ---- 開玩笑,不認真 勿搭界---- 沒有關系,不必介意 幫幫忙---- 算了吧,不要幫倒忙 開大興 ---- 吹牛,說大話 拆爛污---- 不負責任 斬(宰)---- 欺騙,敲詐 空心湯團 ---- 不能兌現的許諾 毛毛雨 ---- 小意思,很容易 答案補充上海人除了用電話、書信、EMAIL和手機短消息等工具,作為聯絡感情的方式之外,最常見的就是親自登門拜訪了。在這方面也很有講究,如果處理不當,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比如在迎接客人時要記得寒暄幾句,客人就坐,要敬煙敬茶,陪著客人聊聊。在宴請時,主人要等客人到齊之後,方可進餐;當菜還未上時,切忌玩弄餐桌上的筷、匙等餐具;吃剩的殘物,應堆放面前,不可亂吐;散席後主人應主動收拾碗筷,並且再次上茶、煙、水果等。客人在場時,主人不掃地,不打罵孩子。當客人要告辭時,主人一定要相送,通常把客人送出大樓或弄堂口,當然要是能把客人送上車是最好的。
10、上海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1、城隍廟,上海人每到過年必定要去城隍廟逛一逛,走一走那裡的九曲橋,看一看市區燈會活動。這一天整座城隍廟都是流光溢彩,燈火通明的。
2、開門炮仗,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是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3、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4、守歲,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此夜緊接新年,所以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後,不去就寢,圍著電視守歲,就是邊說邊笑,邊看中央台的春節晚會。
5、初五迎財神:初四晚上,臨近子夜時分,大家會拿著准備好的高升鞭炮到門口趕點放鞭炮迎財神。上海每到初四晚初五凌晨的鞭炮聲音是最響的,其聲勢超過大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