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性風俗
1、性文化的起源?
中國古代性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歷中形成的性觀念、習俗、行為,以及有關於性的知識、文藝、道德規范和諸般社會體制等。
中國屬大陸性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由50多個民族所組成,受不同地域、經濟、文化因素的影響,有著各具民族特色的性文化。中國各民族的發展極不平衡,雖然隨著交通的發達,人員交往(包括通婚、商貿往來和爭戰)等民族之間的交融,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相對落後民族的文化發展,但始終不能達到同步,因而表現出一定的性文化差異。另一方面,性文化又有其特殊性,在同一時代的不同地區之中性文化便可有相當的差異,例如游牧地區一般較農業地區對性更為寬容。而即便在一時代同一地區中也還存在著階層上的區別,例如「士大夫——市民——鄉民」之間的區別,但見於經傳的通常只是士大夫的性文化觀,市民的性文化觀或可見於小說和野史,而鄉民的性文化觀卻較難考查。在朝代更迭戰亂飢荒時期人口大規模流動的情況下,性關系常變得鬆散,而在農業定居已穩定若干世代的情況下,宗族和宗教等傳統勢力就會給性關系帶來種種難以逾越的限制。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國人口的90%以上。漢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時代,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階段。至黃帝以後,轉為父系氏族部落,並進入部落聯盟時期。歷史傳說反映出,漢族遠古先民包括來自羌、夷、苗、黎等不同氏族部落集團的人,經過漫長的歷史年代的接近、交往和斗爭,逐步融合為同一族體。這一融合過程延至春秋戰國時期,分布區域也擴展至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在秦朝漢代國家統一的條件下,形成為漢族。自秦漢至今的2000多年間,歷代都有不少漢族人民通過屯墾、移民、擄掠、流亡等方式移居邊疆各地,與邊疆少數民族交錯雜處,共同開發邊疆,其中不少從而融入當地少數民族之中。
另一方面,邊疆各民族內遷,與漢族雜處,往往大都融入漢族之中。由於漢族歷代均佔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故在經濟、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發展中,起了主導作用。
古代漢族社會倫理道德和立法的基礎是「三綱」和「五常」。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這是漢代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根據「天人相與」的神學觀點、發揮春秋時期孔、孟儒家學說總結而來,其後一直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國家觀念。與此相聯系的是中國古代社會根深蒂固的宗族觀念。漢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但封建士紳階層普遍存在納妾現象,在親屬的親疏觀上,以父系為中心。父系家族的延續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頭等大事,故漢族古代的人口觀主張「多子多福」。在此基礎上,子對父應盡忠盡孝,其中孝是忠的基礎,忠是孝的最高體現。這種宗法制度的擴大,則表現為「子民」對最高統治者「天子」的道德規范。所以神權、政權、族權、夫權成為禁錮人們思想,尤其是禁錮和壓迫女性的工具。
在高度發達的農業與手工業生產的基礎上,古代中國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具有鮮明的特色,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文學和藝術等方面,都擁有眾多影響深遠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其中在諸如漢文史學、文學和藝術的文獻中,保存有不少性文化內容。古代科學技術如天文、數學、農學、醫葯學、建築學和冶煉術等方面,都對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屬於古代醫學分支之一的中國古代房中術,遠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前後即已基本成型,其學科內容已相當於今日的性學。
中國性文化博物館
中國性文化博物館目前收藏了2000多件罕見的性文物,陶瓷、春宮圖、青銅器等等。
這些性文物都是過去深藏不露、秘不示人、難得一見的,而且形式千姿百態,雕塑、繪畫、雕刻、書法、詩詞等濟濟一堂,有不少展品已經是國家的孤品和珍品,全國罕見。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的民族,其社會、風俗、生活習慣有著濃厚的東方色彩,與西方各國有著顯著的文化差異。孟子曰:「食、色性也」。說明我們的祖先對性文化持有非常開明的態度。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今天的我們更會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性文化。
2、古代女人到底有多色 看完被徹底震驚
性是人天生的需要,女子也不例外。盡管中國古代的不少統治者對民眾實行性禁錮和性封閉,但是,也不能認為中國的古代社會在性問題上是十分封閉與保守的,這種看法就像過去外國人總認為中國人全是男人拖長辮、女人裹小腳那樣。
其實,中國在春秋戰國期間,人們對性愛閨房之事並未視為隱私,可以公開談論,甚至宮廷里討論國家大事時也談論。
到了漢代,性便被視為男女的私事,不公開談論了,但也未視為醜事;在唐代,性風俗更為開放。
而只是到了宋代理學盛行以後,中國社會才實行了其八百年的性禁錮與性封閉,但也是禁下不禁上,表面上禁而實際上禁不住。
像現在的年輕夫婦枕邊隨處可見一些情趣用品玩具,譬如安全套、潤滑液、和情趣衣褲等,這些情趣用品對於患有性冷感的女性和功能障礙的男性,抑或是中年性事不易的夫婦等,都有改善的效果。
其實古代男女也深諳其理。
據考證,古代女人出嫁時隨嫁的嫁妝中,就有一些娘家人為姑娘准備的洞房花燭夜准備的情趣用品。
這是因為那時結婚的女子一般年齡都很小,且長期閉門家中,特別是和外界交流溝通夫妻事甚少之故,方便性愛的同時取悅下新姑爺。
3、古代女子為何以三寸金蓮為美?女性纏足習俗源於何時?
通過纏腳而來的小腳真的那麼美嗎?以至於男人在娶妻時將它作為一條最重要的標准,而女性將它作為人生中對自己身體必須實現的重大改造。事實則不然,下面有一段關於小腳的真實的描述,讓人非常的感慨,從我們現在的審美角度出發,我們甚至會覺得我們的祖先是那麼的不可理喻。
一般來說,小腳從正面看,像火傷之後,脫去陳皮爛肉,露出變形、變顏的一個肉疙瘩。只有一個翹起的趾頭,依稀可辨上面的指甲,其它,一概呈現出可憎的模糊輪廓。 從側面看,腳趾和腳跟已從中折斷,兩部分緊挨在一起,在軟肉的附和下,形成一條由兩端站立的曲線,腳跟臃腫,腳掌消失,腳背凸起。腳的全長不及自然長度的一半,整隻腳像一個不規則的三角形。最恐怖的是從正面看腳底。那是一幅完全消解了人足的原始形象的荒誕圖案。除了變形的足跟之外,已沒有一丁點平滑的腳板。四個腳趾長短不一地向外轉折,圍繞在以大腳趾為軸心的腳心下面,腳趾的正面因此變成了腳板心,完全扭曲地壓在了腳板底下。
我們都很清楚,在審美不超出常態的情況下,這樣的小腳是很醜的。事實上,這樣的小腳也不健康,不實用,纏足對人身的傷害是終身的。纏了小腳的女人其支撐的重心移到腳外部,行動極為不便。而且它們成年後多患早發退行性關節炎。
無論是從賞心悅目還是從健康實用的角度,女人纏小腳都是不應該被接受的,而這樣的殘忍的行為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卻曾經盛行一千餘年,以至於我們不得不承認它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有影響力的文化,古人的這種不健康的視覺審美取向就象一個復雜的謎(當然,這肯定不僅僅是個審美的問題),而這個謎的背後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深思和反省。
4、中國古代,女性纏足是從什麼時代開始的?
關於纏足的起源,說法不一。有說始於隋朝,有說始於唐朝,還有說始於五代。有人甚至稱夏、商時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腳。可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始於隋說
纏足始於隋,也源自民間傳說。相傳隋煬帝東游江都時,征選百名美女為其拉纖。一個名叫吳月娘的女子被選中。她痛恨煬帝暴虐,便讓做鐵匠的父親打制了一把長三寸、寬一寸的蓮瓣小刀,並用長布把刀裹在腳底下,同時也盡量把腳裹小。然後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蓮花,走路時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蓮花。隋煬帝見後龍心大悅,召她近身,想玩賞她的小腳。吳月娘慢慢地解開裹腳布,突然抽出蓮瓣刀向隋煬帝刺去。隋煬帝連忙閃過,但手臂已被刺傷。吳月娘見行刺不成,便投河自盡了。事後,隋煬帝下旨:日後選美,無論女子如何美麗,「裹足女子一律不選」。但民間女子為紀念月娘,便紛紛裹起腳來。至此,女子裹腳之風日盛。
始於五代說
纏足始於五代之說,則是源自南唐李後主的嬪妃窅娘,美麗多才,能歌善舞,李後主專門製作了高六尺的金蓮,用珠寶綢帶纓絡裝飾,命窅娘以帛纏足,使腳纖小屈上作新月狀,再穿上素襪在蓮花台上翩翩起舞,從而使舞姿更加優美。
始於北宋說
而一些學者經研究指出,中國中國女性血淚纏足史
古代女子纏足興起於北宋,五代以前中國女子是不纏足的。宋代詩人蘇東坡曾專門做《菩薩蠻》一詞,詠嘆纏足。「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回風,都無行處蹤。偷立宮樣穩,並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這也可稱之為中國詩詞史上專詠纏足的第一首詞。應該看到,纏足詩的寫作是以纏足習俗的出現為依存條件的,這說明,宋代確已出現纏足習俗。到南宋時,婦女纏足已比較多見,甚至南宋末年時,「小腳」已成為婦女的通稱。但在南宋時代,婦女纏足還並不普及,纏足者主要限於上層社會,在社會觀念上纏足尚未達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時,纏足的風俗是由北方傳到南方的,大約是在宋室南遷之時。 宋代的纏足與後世的三寸金蓮有所區別。據史籍記載,宋代的纏足是把腳裹得「纖直」但不弓彎,當時稱為「快上馬」。所用鞋子被稱為「錯到底」,其鞋底尖銳,由二色合成。目前這種纏足鞋的實物已在考古中有所發現。從考古發現的實物推測,穿這種鞋所纏裹出來的小腳要比後來的大。 蒙古貴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後,他們本來不纏足,但並不反對漢人的纏足習慣,相反還持贊賞的態度。這樣,使得元代的纏足之風繼續發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現了以不纏足為恥的觀念。元代婦女纏足繼續向纖小的方向發展,但這時不纏足者仍很多,特別是南方江浙、嶺南地區。明代,婦女纏足之風進入興盛時期,並在各地迅速發展。明末張獻忠進佔四川時,大刖婦女小腳,及至堆積成山,名曰金蓮峰,可見四川地區婦女纏足之盛。這時期,對裹足的形狀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腳不但要小,要縮至三寸,而且還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狀等種種講究。清末纏足婦女
滿清統治者入主中原後,起初極力反對漢人的纏足風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纏足。但此時纏足之風已是難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罷禁。這件事,一度被人們渲染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關,有「剃發令」,在武力高壓下,漢族男子最後不得不屈服執行,故而男子剃發,被視為向清廷屈服的象徵。與此同時,女子纏足雖也同樣為清廷下令停止,但後來並未達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說。由此可見纏足之風的根深蒂固。也正因為此,婦女纏足在清代可謂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社會各階層的女子,不論貧富貴賤,都紛紛纏足。甚至遠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染上了纏足習俗。與此同時,女子小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與關注。這一時期,腳的形狀、大小成了評判女子美與丑的重要標准,作為一個女人,是否纏足,纏得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她個人的終身大事。在當時,社會各階層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腳為恥,小腳為榮。「三寸金蓮」之說深入人心,甚至還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現女子因腳太小行動不便,進進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這樣的女子在當時還挺受歡迎的。
解放纏足
道光年間(公元1821),由外國人開辦的耶穌教會發起天足運動。「長老會後學」的史子武編著《勸入腳圖說》是第一部宣傳放足大眾性讀術,於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由上海書局石印出版(這部宣傳放足大眾性讀物。不過當時的中國人對外國人的教會非常抵制,所以,這本讀書雖然蔚為先聲,卻影響不大)。這一時期由於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的大力倡導,在上海、廣東相繼成立「天足會」,一時間四方響應。辛亥革命後,各地方政府採取種種具體措施實行「放足」。提出口號「不要小腳女為妻」,馬路上樹立「二十五歲以下小足女子,不準在馬路上行走」,向纏足女子徵收「小腳捐」等方式促使女子腳之解放。漸漸使纏足陋習走向絕跡。 史料記述:民國以前,婦女從五六歲開始用布纏足,使足只能拇指伸直,其餘四指卷附於前腳掌,兩足成錐形。以小腳為美,有「三寸金蓮」之稱。童年纏足痛苦難忍,長大一生走路搖擺,幹不了重體力活。民國後提倡放足,逐漸絕跡。
5、在中國古代鬧洞房的習俗是如何演變過來的呢?
洞房這個詞在黃帝那個時候就有了,因為當時大家都住山洞,後來才專門指結婚的房間。秦漢時期,鬧洞房就很流行了,漢宣帝還為此下了個聖旨,大概意思是說,婚禮是人生大事,應該飲酒行樂,大家盡管HAPPY。可見鬧洞房是官方允許的。
後來到了南北朝時期,鬧洞房就更流行了,還有新婚三天無大小這樣的習俗,這個習俗很熟悉是吧,因為直到現在有些地方還有呢。
古代人為了鬧洞房還編了個神話,傳說有一天,有個神仙下凡,看到一個女魔鬼跟在一隊迎親的隊伍後邊,神仙就跟著他們到了新郎家,他看到那個魔鬼已經提早躲進洞房裡,當新郎和新娘要進洞房的時候,神仙跟他們說不能進去,裡面有魔鬼,大家問他有什麼辦法驅鬼,神仙說,只要你們人多,魔鬼就不敢作惡了,於是眾人在房間里大聲說笑,後來魔鬼終於受不了逃走了。
古人還是很有智慧的,鬧洞房其實實際作用是性教育。借鬼神之說可以光明正大地進行這個活動,畢竟在古代性是一種不好啟齒的事情。古人結婚的時候,一般都是十幾歲,對性還是很無知的,鬧洞房這種形式可以幫助他們很快地了解性知識,所以這種形式是婚禮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唐宋時期更是多了很多的花樣。
可是到了現在,我們有些地方鬧洞房的花樣比古代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些非常過分、惡俗,甚至鬧出人命的也有,這樣的鬧洞房在現在社會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
6、在古代傳統社會新婚之夜有什麼習俗
中國傳統的新婚之夜習俗:
1.定好喜日子
需要按照新娘的生理周期,請風水先生選個黃道吉日作為結婚的日子。這個一般由男方找當地最有名的風水先生,根據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測算出最好的結婚吉日。家裡人要給先生拿些煙酒點心以示謝意。
日子定好後,婆家人委託媒人拿些禮品到女方家裡送日子。如果女方家裡接了這個日子,那大喜的日子就定了。如果女方家裡把日子退回來了,那說明這個日子有問題,不好,需要重新點。退日子多數不是不吉利,主要是這個日子恰好與女孩子的經期重合了。這時候,男方家長就要帶著禮品再次請風水先生點日子。風水先生這次點的日子,肯定要比上次的推後或提前15天左右。
2.給新人鬧洞房
這是在給新人同房前"熱身"的,在古代夫妻雙方在同房前可能是從來沒有見過面的,晚上要肌膚相親,可能會有些不自然,影響性生活。盡管新娘子走出娘家之前,家裡婦女已經告訴她一些規矩,尤其是入洞房後的規矩,還要給姑娘看"壓箱底",也就是幾副用不同材質,好些的是象牙,差點的是竹子什麼的刻的"黃色圖片",讓新娘子有個基本的心理准備。
入洞房後,新郎的親戚朋友去鬧,讓新人做各種親密的、隱諱的但是指向性很明確的動作。把新娘子新郎官的陌生感、羞澀感打消。為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做好鋪墊,這是眾人共同參與的"前戲"。鬧洞房主要看新娘子,既不能很痛快地答應做節目,也不能僵持著堅決不做,要拿捏好分寸。
3.女方三天回門療傷
新娘子在結婚的第三天,要由她的弟弟或者哥哥把新娘子接回去住三天。然後再由新郎去接回來。表面的意思是說,新娘子從小在父母身邊,這次離家後,怕想念家人,所以要回去看看父母。
其實是新娘子在那時候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大部分都是處女。處女初夜時,處女膜損傷,比較疼痛。新郎官正是青春勃發的時候,再不懂得憐香惜玉,大家擔心新娘子受不了,所以,把新娘子以想念父母的名義接回去"療傷"。
7、房幃的古代性文化發展
中國古代對性問題的探討與實踐的總結(相當於在現代被歸類於醫學范疇內的「性學」),稱之為中國傳統性醫學。據其最早的文獻記載,性醫學在中國古代多被稱之為「陰道」,《漢書·藝文志》則將這類文獻統稱為「房中」。公元九二八年日本的丹波康賴輯錄整理中國唐代以前的中醫著作《醫心方》時則歸類為「房內」。在《醫心方》的有關文獻中,已出現「房中術」一詞,其內容多指性行為。近代則多指為中國古代性學。在現代還尚有「房事之學」、「房幃之學」等更雅緻的稱謂。
在歷史上,中國的漢民族先民如同世界上的其它民族一樣,出於對性的神秘感,也產生過性崇拜。大約在春秋戰國的年代,由於經濟的發展,貴族與平民進一步的分化,性風俗開放,人們可以自由地談論自己的性生活,亦同時出現了迎合貴族口味的競相奢華之風,他們放縱地生活,包括了蓄女樂(官妓的前身)、養孌童或與成年的男子玩同性戀。在同時代的《詩經》等書中亦記載了許多民間男女自由交往的美好故事。正是在這種氛圍之下孕育了中國古代的房中術,迨秦末漢初而基本成形。從中國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書(簡)中可以得知,房中術採用了當時的陰陽五行,天人相應的哲學思想,闡述男女之間的性生活符合天道。同時亦吸納了道家對精、氣、神的看法,強調精、氣、神對於人體的重要性。此外,通過醫家對縱欲傷身的觀察,從而提出了節欲養生的主張。
西漢、東漢時代,中國的君王為求政治穩定和適應新的社會經濟形勢的需要,在國家的治理上採用了儒家學說。同時,發源於古代印度的佛教亦開始傳入中國。發端於春秋戰國時代的道教思想、在神仙方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道教也在東漢末年正式建立。這一時期的性風俗仍很開放,「男女授受不親」的儒家規則尚未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房中術在此期間亦有新發展,有新的房中著作問世,宮幃中的神仙方術及道教的長生不死之術亦包容了性修煉的內容。《漢書·藝文志》將收集到的有關著作在「房中」的標題下,定位為醫學的四個分支之一(即醫經、經方、房中、神仙),並且提出了「樂而有節」的房中術基本原則。如東漢科學家張衡在敘述其夫婦琴瑟之好的《同聲歌》中,就有夫妻在房事時同看有插圖的房中書以增強性快感的描述。
中國的唐代,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自漢而唐,雖歷朝代更選,但性風俗仍然依舊開放。房中術在此期間發展的最顯著的特點,是許多身為道家的名醫如葛洪、陶弘景和孫思邈等,他們均對豐富房中術的內容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將漢以前的房中文獻與這一時期傳世的房中文獻對比,則可以發現房中術的發展大多局限於對性生活觀察得更加仔細和性行為更加豐富這方面。和諧的性生活由以前的惜氣受精以養神演化為強調采陰補陽,還精神腦;由原來只是可促進健康延年的認識,變化為對許多具體病症的治療,甚至認為是可以使人長生不老、得道成仙的重要手段。但多數都是缺乏依據的。
8、我國風俗中有哪些時候不宜行房?
1、服喪期間,不能行房。
這是中國傳統禮儀,全國性風俗。
親人去世了,服喪期間回,答不能行房(否則對逝者不尊重)、理發、剃須、參加娛樂活動,過年不貼紅色對聯等等,用來寄託哀思。時間要求有所不同,有七天、二十一天、四十九天,古代最多的要三年。
2、有的地區,夫妻回娘家不能同房睡一起。
3、養生禁忌,不宜行房。
《攝生要義·房中篇》:
「忌其時者,十有一:
醉酒、飽食,遠行、疲乏、喜怒未定、女人月潮沖冒、寒暑疾患未耳(沒完全康復)、大小便訖(便後)、新沐浴後、無情強為。
皆能使人神氣昏潰,心力不足,四體虛羸,腎臟怯弱,六情不均,萬病乃作。」
9、中國古代民俗
民俗:
1.元旦
正月初一,亦稱元日,有祭神貼桃符的習俗。相傳東海度朔山大桃樹下有神荼、郁壘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畫二神像,懸掛在門口來驅鬼。五代開始在符上寫聯語,後來演變成春聯。王安石有《元日》詩:"千門萬戶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上元
正月十五,亦稱元宵、元夕、元夜。古代習俗在上元夜張燈為戲,所以又稱燈節。
3.社日
農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開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後,秋社在秋分前後。社日這一天,鄉鄰們在土地廟集會,准備酒肉祭神,然後宴飲。王家《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4.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有時是一百零六天。相傳起源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綿上之山隱居,晉文公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樹而死。晉文公便下令這一天禁火寒食,以後演變為寒食節。每逢寒食節,人們要禁火三日。元鎮《連昌宮詞》:"初過寒食一百六,店社無煙宮柳綠。"
5.清明
清明節的習俗主要是踏青和掃墓。杜牧有《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6.上巳
原定於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後,這個節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們到水邊去遊玩采蘭,以驅除邪氣。後來,演變成水邊宴飲,郊外春遊的節日。杜甫有《麗人行》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7.端午
五月初五,又稱"端陽"、"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據說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們爭渡去救屈原,後來演變成劃龍舟的傳統。人們還投粽子到江里,以保護屈原的遺體,又有了吃粽子的傳統。唐以後端午成為大節日,朝廷有賞賜。杜甫有《端午日賜衣》:"端午被恩榮。"
8.七夕
七月七日。民間傳說此日夜間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婦女們結綵樓,陳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和凝《宮詞》:"闌珊星斗綴朱光,七夕宮嬪乞巧忙。"
9.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時秋高氣爽,月光最美,為賞月佳節。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韋庄《送秀才歸荊溪》:"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10.重陽
九月初九。又稱重九。古人認為九是陽數,日月都逢九,稱為重陽。古人認為此日帶茱萸囊登山飲菊花酒可以免禍,於是便有了這一天登高飲酒的習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1.臘日
臘是祭祀名,歲末祭眾神叫臘(所以十二月叫臘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臘日,村人擊細腰鼓,作金剛力士來驅逐瘟疫。杜甫有《臘日》詩:"臘日年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12.除夕
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特點:中國古代民俗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變現形式,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