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族的風俗習慣
1、鄂倫春族有什麼生活習慣?
鄂倫春族的物質生活極具特色。除食肉、衣皮外,過去的住所「仙人住」亦是狩獵文化的一種創造。「仙人柱」形同半張開的雨傘,由30多根樹桿塔成,外面夏季覆蓋樺皮,冬季覆蓋獸皮,可很快塔成,可隨時拆卸。「仙人柱」入門正對面的上方和左右兩側,專供人們坐卧,但有嚴格的規定。「仙人柱」中央終日燃燒著篝火,用以熟食和取暖。「仙人柱」後面的樹桿上懸掛著盛有神象的樺皮盒子,一般不準婦女接觸。
鄂倫春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實行嚴格的氏族外婚,各互相通婚的氏族成員之間,大多親上加親。家庭中男女地位不過分懸殊,唯財產繼承權一般屬於男子。一個家庭兩代人共居的較多,如果人口過多,常常是長子結婚後在父母居處附近另立一「仙人柱」。婦女生育不得在原來的「仙人柱」內,須到遠處設立產房,男人也不得入內接近,滿月後才回家。以往,人死後一般行天葬(即風葬)。下山定居後,一般行土葬。
鄂倫春族婦女絕活是給獵手製作「密塔哈」(狍頭帽子)。這帽子是用整狍子的頭顱,去掉骨肉後,保留狍頭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製而成。戴上這種帽子可以誘惑獵物。鄂倫春人座森林、走森林、吃森林、穿森林。衣、食、住、行都來自大森林的賜予。
鄂倫春族遷到黑龍江南岸以來,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1990年鄂倫春馬隊曾給入侵的沙俄侵略軍以沉重打擊。夏天,河流里以樺皮船作為交通工具。現在鄂倫春族居住的地區已通了火車、汽車,交通更加方便了。
2、五十六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蒙古族: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也有一部分從事農業。在牧區,蒙古族多住圓形氈房,俗稱「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定朝南開,爐子設在氈房正中天窗底下。在農牧區,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內有土炕。
2.回族: 在飲食上,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駝等反芻類偶蹄食草動物,不吃馬、驢、騾、豬、狗肉,不吃動物血液和自死動物。尤其禁食豬肉。 回族有兩大節日即開齋節和古爾邦節,來源伊斯蘭教。齋戒為穆斯林「五功」之一。開齋節即是齋戒期滿的日子。一般在回歷的第九個月舉行齋戒、齋戒期滿,十月一日為開齋節。古爾邦節在開齋節後的第70天,回歷的十二月十日舉行。因為十二月十日是教徙赴麥加朝覲的最後一天,大家宰殺牛羊慶祝,聚餐聯歡。
3.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黃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縣以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傳佛教。藏族人身穿長袖短褂,外套寬肥的長袍,右襟系帶,腳穿牛皮長靴。
4.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對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長褲,系大腰帶,頭纏青色長巾。婦女大多穿大領短衣和百褶裙。山區苗族的住宅建築大多是「吊腳樓」,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勢,在下方和上方分別豎立較長和較短的木樁支撐,在樁上鋪樓板建築。樓上住人,樓下堆放雜物或關家畜。
5.阿昌族份蘇阿昌族男子穿藍、白色或黑色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阿昌族人民性格開朗,又十分講禮好客。他們待客禮儀中盛行使用茶壇,這是一種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會先拿出酒壺倒上一小盅酒為來客洗塵,隨後又拿出茶壇,放上茶葉,倒上開水,放到炭火上煮一會,煮好之後倒進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談。
6.維吾爾族人待人講究禮貌。在遇到尊長或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後身體前傾,連聲問好。家裡來客都熱情招待。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7.哈薩克族男女都嫻善騎術。青年男子喜歡摔跤和刁羊,每逢節日和喜慶,牧民都要舉行各種騎術表演和比賽;「姑娘追」是青年們最喜愛的娛樂項目。
8.柯爾克孜族傳統服飾很講究。男子喜歡戴氈帽,上身穿白色綉有花邊的圓領襯衫,冬天穿黑、藍色「袷袢」,下身穿寬褲,著高筒靴。
9.錫伯族 錫伯族的村屯四周築有圍牆。忌食狗肉。西遷節是錫伯族人民不可忘記的民族節日,每逢農歷四月十八日這一天 ,人們都將隆重開展各種紀念活動。「抹黑節」是錫伯族人民另一個饒有風趣、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
10.烏孜別克族的傳統服裝,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樣的小花帽為特點。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信仰伊斯蘭教。烏孜別克族主要節日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孜別克族的傳統節日與當地其他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基本相同,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
11.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塔吉克族的節日與當地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節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齋月前的一個月,塔吉克人都要舉行巴羅提節。奇地前笛爾節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視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多在三月舉行。
12.塔塔爾族 為防止食品變質,每家倉庫或院內都壘挖一深坑,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將積雪和冰塊放進去,這種食品儲藏室叫「帕孜」,牧區的塔塔爾族適應游牧生活,住帳篷。
13.達斡爾族最大節日是春節,臘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掃墓,晚上玩個通宵,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向長輩拜年、請安,然後男女老少穿上節日服裝,逐戶拜年。
14.滿族人很早就信奉薩滿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薩滿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繫上腰鈴,擊鼓起舞,邊禱邊跳。滿族人重禮節,有一個時期,小輩對老輩是三天一小禮,五天一大禮;三天見長輩要請安,五天見長輩要「打千」。
15.朝鮮族的傳統食品有冷麵、泡菜和打糕等。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16.壯族人喜歡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餚,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17.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用長數丈的青布包頭。女子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男女外出時都披「擦爾瓦」,形如斗篷,下綴長穗。彝族的傳統節日以火把節最為隆重
18.土家族:婦女愛穿左襟大袖短衣,滾花邊,下著八幅長裙或鑲邊筒褲,頭挽發髻,喜歡戴耳、項、手、足圈等銀飾物。男子穿對襟衣,多扣子。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書上稱為溪布、峒布。
19.布依族: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長衫,包藍色或白底藍方格頭巾。婦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長褲,或套鑲花邊短褂,或系綉花圍腰,也有穿大襟大領短襖,並配臘染百褶長裙的。在節日里,婦女還戴各種銀質首飾,臘染是布依族珍貴的手工藝品。
20.侗族:鼓樓是侗族村寨中別具一格的建築物,形似寶塔,是村民聚會、休息和娛樂的地方。各村寨都有鼓樓,有的高達13層,頗為壯觀。逢年過節,侗族人民便聚居在鼓樓前的廣場上,盡情歌舞。 21.白族服飾以藍、白、黑色為主,男女都包頭。他們喜歡吃酸、冷、辣味食物,還愛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區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國」稱。
22.哈尼族人大多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龍樹」為保護神。幾段打了結的繩子作為賬本,被哈尼人珍藏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1957年,哈尼族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23.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區。這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錢鈴雙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24.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製成,樣式各地不一。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褲。婦女穿短上衣、圍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紋綉,並佩戴用貝殼、獸骨磨成的裝飾品。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於雕刻和繪畫。
25.納西族喪禮一般為土葬.傳統節日中,比較盛大的有二月八日的三朵節和火把節。
26.水族服飾最有代表性的是女性的服飾。上衣為緊身窄長袖右開襟,襟沿鑲綉有花邊,與漢族的「姊妹裝」頗相似,但袖長而窄。身短而緊是與漢族「姊妹裝」的微小區別。
27.瑤族青年男女婚前交往比較自由,交往的方式主要通過對歌活動來進行。對歌一般出現在節日和婚娶等活動中,農閑季節青年男女串寨或走親戚也要進行對歌活動。
28.拉祜族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十月十五至十七的「葫蘆節」,拉祜族人還在農歷六月二十四過驅蟲護糧的「火把節」、農歷八月間穀物成熟時過「嘗新節」。
29.僳僳族人世代遵奉的一些社會道德風尚,在這里,曾為道家老子所極力推崇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理想社會情形,卻是早已深深融入僳僳人血脈的一種行為准則。刀桿節」的活動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下火海」,二是「上刀山」。
30.怒族:村寨多分布在怒江兩岸的山腰台地上,房屋樣式有木楞房、千腳落地屋等,片石屋頂房是用地區特殊石材資源建蓋的特色住屋。怒族的飲食相對簡單,但也不乏自釀酒、「俠辣」、石板粑粑、漆油茶等風味獨特的民族特色食品。
31. 布朗族喜食竹筒飯以及各種副食、蔬菜、肉類。食垛生,食通過獨有方法製成的各種南咪、酸茶。還食用山野里的各種蟲類。
32.赫哲族——除夕,大家忙著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穿上綉有雲邊的新裝,去親朋家拜年,用「魚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風味生魚、用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大馬哈魚籽。民間詩人向人們獻詩、講故事。婦女們玩「摸瞎糊」、「擲骨頭」。青少年則進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賽。
33.鄂倫春族——除夕,全家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飯。青年人給家族及近親長者敬禮,叩頭請安。午夜,人們捧著樺樹皮盒或鐵盒繞馬廄數圈,祈祝六畜興旺。初一,著新裝互相拜年請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轉圈集體舞。有打獵舞,「紅果」舞,「黑熊搏鬥」舞等。
34. 普米族有成人禮的習俗,男女長到13歲時要分別舉行「穿褲子禮」和「穿裙子禮」。
35.佤族地區較多繪畫及雕刻像,雖相對粗糙,但卻充溢著早期人類的審美理想。繪畫見於大房子的木板壁上,用炭黑、石灰、牛血塗繪,圖案有動物、人物活動和山水等,畫法粗獷簡明,風格與在佤族地區發現的距今3000多年的滄源崖畫相類似。雕刻物則以人像、牛頭居多,放置於門頭及寨樁上。
36.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燭到井邊燒拜,叫「買新水」,藏族婦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從河裡背回「吉祥水」。認為初一的新水可以帶來福音和好運,能保一年的吉利。
37. 東鄉族——喜歡在春節期間打土仗,以示對養育自己的土地的熱愛之情。東鄉族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九月是齋戒月份,這一月的開始和最後一天,均以見新月為准,齋期滿的次日,即為節日。因此,它既是民族節日,也是宗教節日。
38. 羌族——每家每戶要做各種油炸麵粉小牛、小羊、小雞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過年要喝咂酒,大家圍壇而坐,由最長者唱《開壇詞》,然後用約二尺多長的麥管從左至右,依次咂飲。
39.景頗族——春節期間舉行「打靶」比賽。初一早晨,人們紛紛聚到賽場上,姑娘們把自己綉的荷包掛在竹竿頂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細線算神槍手,姑娘們便獎給神槍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40. 德昂族婦女服飾的別致在於以「藤篾纏腰」為飾。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
41.保安族人民的風俗習慣明顯地受到伊斯蘭教教規的約束。結婚選在「主麻日」。保安族的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饊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42.塔塔爾族的「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塔塔爾族節慶、禮儀食俗同當地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相似。塔塔爾族的「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多在春天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行,有歌舞,還有摔跤、拔河、賽馬等集體活動。
43.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 信奉伊斯蘭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
44.塔吉克族的許多傳統節日,與當地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節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齋月前的一個月,塔吉克人都要舉行巴羅提節。奇地前笛爾節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視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多在三月舉行。
45. 景頗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目瑙縱歌(目腦縱歌)是景頗族人民驅惡揚善,預祝吉祥幸福的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歷正月十五之後舉行,為期2—3天。在景頗族的傳說中是天上太陽召集地上萬物參加的一種大型歌舞盛會,並由犀牛傳播至人間,後成為景頗族最盛大的節日。
46. 獨龍族有日食兩餐的習慣.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准備的多寡而定
47.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俄羅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仰東正教,使用俄語和俄文,也用漢、維、哈文。
48.裕固族是以畜牧業為主的民族。過去,他們不僅住的是毛氈帳篷,穿的衣服、鞋襪,吃的肉、奶是畜產品,而且生產和生活上用的大部分用具也都是毛皮製成的。現在,已有一部分人改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裕固族主要信奉喇嘛教格魯派(黃教)。
49. 撒拉族的禁忌有:忌食豬肉、狗肉、驢肉、騾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動物的血;嚴禁在清真寺內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攜帶污濁之物進入清真寺;
50.仡佬族即中國古代「僚人」, 仡佬族很喜歡吃辣食,吃法很多仡佬族以農業為主,平坦地區多種水稻,山區旱地多種雜糧,屬稻作農耕經濟文化類型。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語族語支的歸屬,學術界尚無定論。也只有少數老人通仡佬語。信奉道教,有的也信奉佛教。
51. 錫伯族人喜愛騎馬射箭。因而,錫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譽。他們能歌善舞,「東布爾」是錫伯族特有的彈撥樂器。錫伯族民間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西遷節是錫伯族人民不可忘記的民族節日,每逢農歷四月十八日這一天 ,人們都將隆重開展各種紀念活動。「抹黑節」是錫伯族人民另一個饒有風趣、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
52.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民間文學也極為豐富,傳統的樂器有「蘆笙」和「三弦」。 拉祜族除種植糧食以外,還大力種植甘蔗、茶葉、咖啡、橡膠。創辦了煉鐵、農機、采礦等,其中瀾滄鉛礦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業。
53.基諾族待客真誠,在民間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習俗,即捕獲到獵物之後,凡是見到捕獲者的人,生時都可分一份,熟時都可去吃,直到吃完為止。飲酒也是如此,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陪到底。
54.珞巴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多信巫教。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狩獵,擅長射箭。
55.畲族:有客人到門,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兩道。有一種說法:「喝一碗茶是無情茶。」還有說法:「一碗苦,兩碗補,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過主人的茶,就必須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說明,直至喝滿意為止。若來者是女客,主人還要擺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56.漢族由於分布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佔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檐重閣和律卯結構。由於南方各地習俗和自然條件不同,在住房建築布局上也有差異。如丘陵山地的樓房依山而建,江浙水鄉則注重前街後河,福建的土樓龐大而美觀,蘇州的樓閣小巧而秀麗。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拓展資料
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12.9533億人。其中漢族115940萬人,佔91.59%;少數民族10643萬佔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11692萬人,增長了11.22%;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萬人,增長了16.70%)。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25932641人,佔91.5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792211人,佔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長5.74%;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長6.92%
(參考資料 網路 56個民族)
3、鄂倫春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
1、送火神:送火神(亦稱拜火神)是鄂倫春族傳統節日,每年臘月二十三日各戶單獨進行。鄂倫春族十分崇尚火神,一般禁止向火上倒水、吐痰,不能用刀子或其它鐵器扎火,否則認為會觸怒火神。平時吃東西前都要向篝火中扔一些,表示敬神。他們認為,臘月二十三日是火神上天的日子,家家都做「老考太」敬供火神。用兩種米煮成半稀半乾的飯,搗碎再和上油,先盛出一碗奉獻給火神,再倒一些於篝火中,並向篝火叩頭,然後,全家共食「老考太」。
2、春節:春節是鄂倫春族的傳統重大節日。在一個月之前就准備好過年的肉食米面等。在外狩獵和出門辦事的人都在除夕之前趕回家。除夕,太陽一落山,每家每戶,門前燃起篝火,象徵生活紅火、美滿。吃團圓飯前,老人打開各種神龕,帶領全家人上供、燒香、磕頭,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安康。過後,還要到十字路口為故去的人燒紙磕頭。這一切儀式完成後,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鄂倫春人還有守歲的習慣,認為這樣可以保證來年精神飽滿。
3、燈節:鄂倫春族的燈節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類似於元宵節。這一天,各家都要吃團圓飯,並進行一些諸如賽馬、摔跤、唱歌、跳舞等文體娛樂活動,徹夜狂歡。
4、抹黑日:正月十六這天,鄂倫春人用鍋底灰抹在臉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保平安。這天,不論男女老少,兩手抹上鍋底灰,走家串戶相互抹臉。抹臉時子女不能給父親抹,大伯子與弟媳之間不能相互塗抹之外,其他人之間可以隨便,但在給長輩抹臉之前先要叩頭。這種習慣至今仍保留,但以演變成了純粹的娛樂游戲。
5、端午節:鄂倫春人也過端午節,每逢端午節的清晨,成群結隊的鄂倫春人會到林子里采頡帶著露水的艾蒿、野花、樺樹枝等,或掛或放在自家的門窗上,他們認為花草上的露水可以治病、驅邪。
6、祭月亮:祭月亮是鄂倫春族祭祀節日,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舉行。祭祀時將畫有月亮的神像掛在「馬路」中心,神像要對著月亮。將剝了皮的野獸放在供台下面,獸頭對著神像。然後向神像磕頭並祈求神保佑人馬平安、打圍順利,孩子不生病等等。隨後將野獸的心血塗抹在神像的嘴上,再將獸肉煮熟,大家共食。上供的野獸絕對禁止用帶爪的,否則會觸犯神靈,遭到獸爪抓撓以至大病臨頭,如有狩獵數日打不到野獸者,獵人便在月下放一個清潔的盆子,然後對著月亮叩頭,祈求月亮神幫助獵獲。第二天清早去觀察盆子,盆內出現什麼獸毛就意味著獵獲什麼野獸。
4、各個民族的過春節的風俗習慣(至少3個,內容多些)
1、漢族
大年初一,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
2、滿族
年節將近時,家家打掃庭院,貼窗花、對聯和福字。臘月三十,家家豎起六米多高的燈籠桿,從初一到十六,天天紅燈高掛。年三十包餃子,講究褶子多為好,子時煮餃子,有的里邊包上銅錢,吃到者有好運。
春節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為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為迎新春。春節前還要舉行跳馬跳駱駝等比賽。正月十五還有鬧燈會。
3、朝鮮族
家家戶戶貼春聯,做各式豐盛飯菜,吃「八寶飯」,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彈伽倻琴,吹洞簫。初一天亮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給長輩拜年。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壓跳板、拔河。
正月十五夜晚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木製的「望月架」,伴著長鼓,筒簫、嗩吶載歌載舞。
4、鄂倫春族
除夕,全家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飯。青年人給家族及近親長者敬禮,叩頭請安。午夜,人們捧著樺樹皮盒或鐵盒繞馬廄數圈,祈祝六畜興旺。初一,著新裝互相拜年請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轉圈集體舞。有打獵舞,「紅果」舞,「黑熊搏鬥」舞等。
5、苗族
把春節稱作「客家年」,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6、白族
白族人民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除夕歲守夜。子夜過後,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結伴遊覽名勝古跡,或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
5、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有著什麼習俗活動?
送火神:送火神(亦稱拜火神)是鄂倫春族傳統節日,每年臘月二十三日各戶單獨進行。鄂倫春族十分崇尚火神,一般禁止向火上倒水、吐痰,不能用刀子或其它鐵器扎火,否則認為會觸怒火神。
平時吃東西前都要向篝火中扔一些,表示敬神。他們認為,臘月二十三日是火神上天的日子,家家都做「老考太」敬供火神。用兩種米煮成半稀半乾的飯,搗碎再和上油,先盛出一碗奉獻給火神,再倒一些於篝火中,並向篝火叩頭,然後,全家共食「老考太」。
春節:春節是鄂倫春族的傳統重大節日。在一個月之前就准備好過年的肉食米面等。在外狩獵和出門辦事的人都在除夕之前趕回家。除夕,太陽一落山,每家每戶,門前燃起篝火,象徵生活紅火、美滿。吃團圓飯前,老人打開各種神龕,帶領全家人上供、燒香、磕頭,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安康。過後,還要到十字路口為故去的人燒紙磕頭。這一切儀式完成後,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鄂倫春人還有守歲的習慣,認為這樣可以保證來年精神飽滿。
燈節:鄂倫春族的燈節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類似於元宵節。這一天,各家都要吃團圓飯,並進行一些諸如賽馬、摔跤、唱歌、跳舞等文體娛樂活動,徹夜狂歡。
抹黑日:正月十六這天,鄂倫春人用鍋底灰抹在臉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保平安。這天,不論男女老少,兩手抹上鍋底灰,走家串戶相互抹臉。抹臉時子女不能給父親抹,大伯子與弟媳之間不能相互塗抹之外,其他人之間可以隨便,但在給長輩抹臉之前先要叩頭。這種習慣至今仍保留,但以演變成了純粹的娛樂游戲。
端午節:鄂倫春人也過端午節,每逢端午節的清晨,成群結隊的鄂倫春人會到林子里采頡帶著露水的艾蒿、野花、樺樹枝等,或掛或放在自家的門窗上,他們認為花草上的露水可以治病、驅邪。
祭月亮:祭月亮是鄂倫春族祭祀節日,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舉行。祭祀時將畫有月亮的神像掛在「馬路」中心,神像要對著月亮。將剝了皮的野獸放在供台下面,獸頭對著神像。然後向神像磕頭並祈求神保佑人馬平安、打圍順利,孩子不生病等等。隨後將野獸的心血塗抹在神像的嘴上,再將獸肉煮熟,大家共食。上供的野獸絕對禁止用帶爪的,否則會觸犯神靈,遭到獸爪抓撓以至大病臨頭,如有狩獵數日打不到野獸者,獵人便在月下放一個清潔的盆子,然後對著月亮叩頭,祈求月亮神幫助獵獲。第二天清早去觀察盆子,盆內出現什麼獸毛就意味著獵獲什麼野獸。
6、鄂侖春族風俗
鄂倫春族風俗
鄂倫春族主要分布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龍江省呼瑪、遜克、愛輝、嘉陰等縣。「鄂倫春」一詞有兩種含義:「使用馴鹿的人」和「山嶺上的人」。
鄂倫春民族有自已的語言,一般通用漢語文。信奉薩滿教,崇拜自然物。
新中國成立前,鄂倫春族還處於原始社會,社會內部尚未形成社會分工,只有男女老少之間的自然分工。社會生產以集體狩獵為主,採集和捕魚為輔。五十年代後,在政府的扶持下,鄂倫春人開始走出森林從事農耕和工業。
習俗
鄂倫春族很注重禮儀,尊老愛幼是傳統。無論在什麼場合,都必須讓老者坐在正位,飲酒要由老人開杯,吃肉吃飯要等老人舉刀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動。
鄂倫春族好客,賓友光臨,除好酒好肉接待外,客人臨別之際,還要饋贈自家的土特產。鄂倫春族待客純朴、誠懇,獵人馱肉歸來,不管相識與否,只要你說想要一點肉,主人立即把獵刀交給你,從何部位割,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動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
服飾
鄂倫春人愛穿用毛皮縫制的各種服裝。他們不僅冬天穿皮裝,就是夏天也有許多人穿,而上山狩獵那就更是少不了要穿它了。因為毛皮服裝,既能禦寒又能防雨,而且還耐磨,非常適合狩獵時穿用。
鄂倫春人的皮裝主要是用狍皮製作的,也有用犴皮和鹿皮的。夏季狍皮為沙毛,可以用來縫制春秋的皮袍,也可以翻穿為毛朝外的狩獵偽裝。冬季狍皮為絨毛,可以用來縫制冬袍。縫制毛皮服裝時一般都用獸筋,如狍筋、犴筋等。
另外,鄂倫春族婦女還非常喜歡戴綉有各種圖案的狍皮手套。這種手套的縫綉工藝相當精湛,在手套背上都綉有鳥獸等動物圖案,每個圖案都是一個美好的希望。
居住
沿河流而移動,逐野獸而遷徙,是鄂倫春人的居住特點。他們在山林中四處游獵,每到一處就選擇地勢高,水源充足,避風而陽光好的地方,將他們的家——仙人柱搭設起來。
「仙人柱」,也稱撮羅子,是一種可以隨時搭起來或拆解的簡易房屋。一般是用幾十根 9米長左右的樺木或柳木桿和一些樺樹皮、獸皮之類的東西搭設而成的。在搭設仙人柱時,每根木桿都要埋到土裡二寸多深,上端向中心傾斜,互相交叉固定,形狀如同半張開的傘架。仙人柱的大小根據家庭人口的多少來決定。夏天,仙人柱搭設在比較高的地方,這樣,有利於通風散熱。外面蓋的是樺樹皮、蘆葦或白布。冬天搭設的比較矮小,外面蓋的是各種獸皮。
仙人柱的門一般都是向南或向東開。門上掛一張狍皮或樺樹皮,用來檔風。正對著門的地方叫「瑪路」,這是最尊貴的席位,專供長者或男賓坐卧,禁止有月經的婦女坐卧。因為在這里掛著保佑全家人畜平安的神像。獵手們的槍或彈葯放在「瑪路」的兩側。門的兩側是「奧路」,它與「瑪路」用扁木板就地隔開,裡面鋪一些乾草和獸皮,用來坐卧。在左邊的「奧路」為大,是主人的席位;右邊的為小,是晚輩坐卧的地方。仙人柱的中央,是一堆日夜燃燒著的火,人們利用它煮食、取暖、照明。在仙人柱的頂端留一空隙,用來排煙。
仙人柱的搭設和拆解都很方便。把幾根帶叉的樹桿支起來後,再把其餘的幾十根樹桿圍著立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圓椎形的架子,然後把樺樹皮或獸皮圍上就可以了。從拆解到搭設,只用幾十分鍾。
食俗
過去一直以各種獸肉為主食,一般日食一、兩餐,用餐時間也不固定。近年來,鄂倫春族的日常飲食多了許多米面品種,麵包餃子也很常見。
鄂倫春族食肉面很廣,除森林裡各種野獸外,還捕食飛禽和河裡的魚類。食用最多見的是狍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視為美味佳饌。
鄂倫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飲酒,所飲用的酒有兩種,一種是馬奶酒,用馬奶、小米和稷子米放在一起,發酵一星期,然後用蒸酒器蒸,家家都能自釀;另一種是白酒,大都是由外地輸入。
節慶
每年臘月二十三和春節的早晨,鄂倫春族家庭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燒香,並扔進一塊肉和灑下一杯酒,當客人來拜年時,也要先拜火,然後往火里扔一塊肉和一杯酒(多由客人自帶)。
敬老傳統
鄂倫春族有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老人受到尊重,在任何場合都被讓至正位落座。老人進了「仙人柱」,青年要站立起來迎接,說:「特和勒」(請坐)。晚輩對長輩和老人,說話語氣溫和,很注意禮儀。凡遇有重要事情,總是先徵求老人意見,然後再作處理。對父、祖輩外出超過三日歸來,晚輩對他們要行屈膝請安禮,並問候說:「艾亞」(平安)。青年在路上騎馬遇見老人,必須下馬,立於道旁,並向老人說:「阿巴嘎兒」(您好)。等待老人交錯過去後,自己再上馬行走。在隆重的場合,如祭神敬祖、操辦婚喪大事和春節拜年時,青年對老人行叩首參拜禮。
鄂倫春人在長期艱苦的游獵生活中形成了扶老濟貧、助人為樂的傳統道德觀念。
在「烏力楞」內部,總是把獵手們打到的野物,挑好的部位肉和皮張多分一些給鰥寡病殘人家。狩獵歸來,當別人開口向獵人要點肉時,無論認識與否,他都會把獵刀交給來人,聽憑別人在任何部位割肉,拿多拿少均可,不必償還,只需事後對物主打個招呼。遇到某家生活困難,或操辦婚喪大事,鄂倫春人也會自願前往,給予幫助,並且不求報償。會木工、鐵匠手藝的人,樂意在狩獵之餘,義務為別人幹活。
婚戀習俗
鄂倫春人已形成氏族外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習俗,但由於四處游獵,青年男女見面機會很少,婚姻是由父母包辦。訂婚後,要向部落頭人、佐領稟報,獲得認可,才由已經達到結婚年齡的男女雙方的長輩,提前通知部落內外親友,在預先選定的暮春或盛夏季節的吉日良辰,為一對新人完婚。
鄂倫春人結婚,要經過求婚、認親、送禮、迎親四個步驟。求婚,是由男方父母請媒人到女方父母家求婚。認親,是未婚夫攜帶酒肉,在母親或嬸母、媒人、親友的陪伴下,到女方家認親。女方家擺認親宴。在姑娘的嬸、嫂照料下,一對新人面對面坐在「仙人柱」左側鋪位上,兩人共用一雙筷子,一個碗吃「老考太」(粘粥)。共用餐具,表示成夫妻後恩愛互助、同甘共苦。同吃粘粥,象徵白頭偕老、感情永固。送禮,是女婿在父母、媒人和近親陪伴下,將馬匹、野豬、燒酒等彩禮送到女方家。
鄂倫春人迎親,比逢年過節還熱鬧。當新郎新娘兩家的親朋好友接到邀請參加婚禮的通知後,各「烏力楞」的男女老幼,就騎著馬,喚著狗,馱著祝賀新婚的野味、皮張,提前趕往力、喜事的人家預先選好的三面環山、一面臨河,有著平坦草坡的婚禮場地,各家各戶自由結合為鄰,搭蓋「仙人柱」。吉期正典到來之日,新郎家組成迎親馬隊,請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領隊,帶著酒肉,由本「烏力楞」的兄弟姐妹簇擁著新郎,揚鞭催馬,向新娘家馳去。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送嫁姑娘們,早已在新娘家門前列隊,以歌聲笑語相迎。但迎親馬隊並不停止前進,而是在領隊長輩的指揮下,一遍又一遍地環繞著新娘家的「仙人柱」緩緩奔跑,由領隊老人唱喜歌,馬隊的小夥子伴唱。在歡樂的喜歌聲中,新娘的母親上前拉住領隊長者的馬頭,獻上用樺皮杯盛著的,用杜柿果釀制的美酒。當新郎跳下馬來拜見岳父、岳母的時候,迎親的人們則興高采烈地爭搶著、捧著樺皮杯喝酒。
第一次把頭發盤在頭上,滿頭鮮花的新娘來了,在姐妹們的鬨笑聲中,一對新人拜別父母,翻身上馬,疾馳而去。一馬當先的新郎,有意要考考新娘的騎術和膽量,似乎專揀難行的高山、狹谷、河漢、泥潭行走。當追隨著新郎、新娘的馬隊獵狗馳入婚禮場地時,婚禮進入最高潮:一堆堆篝火點燃了,「阿曼赫」(大叔)、「阿妮黑」(大嬸)唱起來了,姑娘們撥響了口弦琴,小夥子們跳起了力士舞。迎親領隊長輩端起樺皮杯,用食指蘸酒向火中連彈三次,祝願各路神靈保佑小夫妻和美。新婚大婦隨即叩拜天空、大地,結婚儀式結束。
喪俗
鄂倫春族的喪俗,也很有特色,一般實行風葬。成年男子死後,「烏力楞」的人們用冰雪或河水為死者沐浴,把他裝殮在用樺樹皮縫制的特殊棺材裡,選擇一棵枝葉繁茂的大紅松,將樺皮棺材吊在半空中厝存。第二年,放下棺材,用他生前的「三寶」--獵馬、獵犬、獵刀殉葬。一後來,改用弓箭、刀具殉葬。女性死者的殉葬物品,是她生前用過的熟皮工具和針線盒。這種殉葬風俗,是為死者走向「彼世」,提供途中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的傳統觀念的體現。鄂倫春人的棺柩,還有用柳條編的和用松板製做的。對因惡病死亡的青年和孕婦,實行火葬。下山定居後,多數是土葬。出殯前,舉行祭悼儀式,由薩滿禱告。
狩獵禁忌
在出獵前不許說一定要打到幾個什麼野獸,如果這樣說了,就會什麼也打不到;打到大野獸扒五臟時,心臟和舌頭要連著,煮的時候也要這樣,只有到了吃的時候才能割斷,否則就打不著野獸了;吃完犴肉後,骨頭不能隨便亂扔,必須將犴骨揀起來,扔到河裡,如果被狗或野獸吃了,對狩獵也很不利;出獵時不打雁,否則對夫妻感情不利,因為雁雌雄總在一起,如打死一隻,另一隻就變成孤雁了;對猛獸不能直稱其名,對熊稱「老爺子」,而對老虎則稱其為「獸王」。
生活禁忌
姑娘出嫁時,娘家不能陪送剪子、鏡、茶壺之類的東西,否則新娘的兄弟要遭到麻煩;出嫁的姑娘回家後不能刷鍋,否則會把財運刷跑了;孕婦不能鋪熊皮,也不能進產房,否則會流產;青年人不能叫長輩的名字,不讓孩子罵人,否則要遭到麻煩;戴孝期間不剪頭,不參加任何娛樂活動,不允許和別人吵嘴斗歐,過年時既不給別人拜年,也不接受別人的拜年。
7、鄂倫春族有那些風土人情
鄂倫春族的風土人情——婚事、喪事
鄂倫春族人的物質生活極具特色。除食肉、衣皮外,過去的住所「仙人住」亦是狩獵文化的一種創造。「仙人柱」形同半張開的雨傘,由30多根樹桿塔成,外面夏季覆蓋樺皮,冬季覆蓋獸皮,可很快塔成,可隨時拆卸。「仙人柱」入門正對面的上方和左右兩側,專供人們坐卧,但有嚴格的規定。「仙人柱」中央終日燃燒著篝火,用以熟食和取暖。「仙人柱」後面的樹桿上懸掛著盛有神象的樺皮盒子,一般不準婦女接觸。
鄂倫春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實行嚴格的氏族外婚,各互相通婚的氏族成員之間,大多親上加親。家庭中男女地位不過分懸殊,唯財產繼承權一般屬於男子。一個家庭兩代人共居的較多,如果人口過多,常常是長子結婚後在父母居處附近另立一「仙人柱」。婦女生育不得在原來的「仙人柱」內,須到遠處設立產房,男人也不得入內接近,滿月後才回家。以往,人死後一般行天葬(即風葬)。下山定居後,一般行土葬。
依據鄂倫春族習慣,一般原夫家都不願寡婦再嫁,因此搶親時免不了一場激烈的爭吵,甚至動武。但因搶親者人多勢眾,又是突然襲擊,原夫家抵擋不住,寡婦也往往便輕易地被搶出了「仙人柱」。搶親成功後,女家則會再回到「仙人柱」坐坐,對原夫家表示歉意。但是如今,鄂倫春寡婦改嫁已不再受限制。已婚的鄂倫春男女雙方若感情不和,經調解無效,可以依法離婚。
鄂倫春族的風俗習慣
鄂倫春族婦女絕活是給獵手製作「密塔哈」(狍頭帽子)。這帽子是用整狍子的頭顱,去掉骨肉後,保留狍頭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製而成。戴上這種帽子可以誘惑獵物。鄂倫春人座森林、走森林、吃森林、穿森林。衣、食、住、行都來自大森林的賜予。
鄂倫春族遷到黑龍江南岸以來,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1890年鄂倫春馬隊曾給入侵的沙俄侵略軍以沉重打擊。夏天,河流里以樺皮船作為交通工具。鄂倫春族居住的地區已通了火車、汽車,交通更加方便了。
東北鄂倫春族人在冬季外出狩獵也挖雪屋過夜休息。獵人們挖一深雪坑,四角插上木桿,上覆熊皮,雪屋內燃一堆篝火,下鋪野豬皮作卧榻。它密封性差,屋內溫度低,主要靠篝火取暖。
婚喪習俗
鄂倫春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嚴禁氏族內通婚,輩分不同也不能結婚。子女的婚事由父母包辦,解放前沒有自由戀愛。鄂倫春族的婚事要經過四個程序:求婚,認親,送彩禮和迎親。在傳統的鄂倫春婚姻中,一度盛行指腹為婚的婚姻習俗。
鄂倫春族的傳統葬法是風葬,此外還有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種。風葬又叫樹葬或天葬,是一種古老的葬法。在樹林中找成對角的樹,將其鋸倒,在頂端搭上橫木,鋪上樹枝,然後將棺材放到上面。也有用繩索將棺材吊在橫桿上的。因患病或難產死去的人一般實行火葬。對於溺水而亡的人實行水葬,將棺材推入河中,任其漂走。土葬是後因受漢族影響後才出現的葬法,大致與漢族的葬法相同。鄂倫春人有一整套喪葬禮儀。人死或按照頭北足南的方向停放在「撮羅子」中,屍體旁擺放煙、酒、麵食或拔了毛的家禽或飛禽。親友在靈前陪同家屬一同哭祭、燒紙、守靈。棺材中要裝入死者生前用過的餐具、馬具等。如是男性,陪葬獵刀、弓箭等,女性陪葬針線等。棺材在日出前完成下葬,認為不被陽光照射才能使死者的靈魂平安到達陰間。在過去,還保留著為死者穿孝和定期舉行祭禮的習慣。鄂倫春族由於生活在原始森林裡,他們因地制宜,發明了多種棺木,如樺皮棺、樹筒棺、木桿棺、柳條棺和滿族棺等。
喪葬習俗
鄂倫春族認為人的靈魂不滅,人死後變成鬼,要到「閻門坎」(陰間)去,對鬼不能隨便冒犯。這些觀念影響到他們的喪葬習俗。
鄂倫春族講究安葬迅捷。在葬地選擇上,一般要選擇土地平坦,靠近森林和河流的地方,樹有根,水有源,意味著子孫後代永續不斷。
安葬方式有幾種,其中最古老的葬法是風葬。風葬又可具體地分為三種形式:一是樹杈卡屍葬,一是吊棺葬,一是相棺葬。最原始的一種風葬是選擇3、4棵樹,借樹杈搭上橫木,橫木上鋪上樹枝,把死人放在上邊蓋好。後來亦實行土葬。土葬用的棺材與漢族相似,但較為粗糙。如果沒有棺材,可在土坑中用木桿做成方框,然後放入屍體、蓋上木桿再埋上土。對因急病而死的青年人和孕婦都實行火葬,方法是將棺木放在架起的柴堆上燒,心臟部位尤其要燒透,否則他們變成鬼後會纏繞家人。水葬則用於因溺水而死的人。一般是先將死者用過的帽子等物扔進河中,然後將棺材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去。
陪葬物品中最常見的是馬。如果殺不起馬,就將死者生前穿過的衣服、馬具等馱在馬上,圍繞葬地轉幾圈,說幾句陪葬馬的話。陪葬物品除馬外,還有死者生前用過的日常用品,如碗筷小勺、獵刀、煙具、男性的弓箭、女性的熟皮工具和針線盒等。
出殯時有射「領路箭」的風俗。有的地區有「牽線」的習俗。薩滿紮好草人,草人拴上數條線,死者子女各牽一條跟隨其後。到葬地,薩滿念祭文,念完後,用「神棒」將線打斷,把草人扔出很遠,以示死者靈魂遠離而去,不牽連生者。
人死後的第七天即「頭期」,以及重要節日、清明等都要到葬地祭祀。到周年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祭祀前要新搭一個仙人柱,內設床鋪、被褥,床頭燃上蠟燭,桌上擺上供品。祭祀時,要念祭文。祭文包括死者的情況:姓名、生卒年月以及死因,還包括死者晚輩以及來賓的姓名。並且室內點燈,室外燃篝火,使燈火通明。擺上酒、菜,人們邊吃、邊唱、邊談,燒紙。通宵達旦,直至第二天天亮方結束。
鄂倫春族人死後,家人一般都要戴孝,時間、長短、男女有別。
食俗
過去一直以各種獸肉為主食,一般日食一、兩餐,用餐時間也不固定。鄂倫春族的日常飲食多了許多米面品種,麵包餃子也很常見。
鄂倫春族食肉面很廣,除森林裡各種野獸外,還捕食飛禽和河裡的魚類。食用最多見的是狍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視為美味佳饌。
鄂倫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飲酒,所飲用的酒有兩種,一種是馬奶酒,鄂倫春族用馬奶、小米和稷子米放在一起,發酵一星期,然後用蒸酒器蒸,家家都能自釀;另一種是白酒,大都是由外地輸入。
鄂倫春族過去一直以各種獸肉為主食,一般日食一、兩餐,用餐時間也不固定。冬天在太陽未出前用餐,餐後出獵;夏天則早晨先出獵,獵歸以後再用早餐。有時也在獵區過夜。早晚兩餐;均由婦女在家司廚。兩餐主食以瘦肉為主。鄂倫春族的日常飲食多了許多米面品種,如用大米或小米煮成的蘇米遜(稀飯)、老誇太(粘粥)和干飯;用麵粉製作的高魯布達(面片)、卡布沙嫩(油餅),麵包餃子也很常見,鄂倫春族食肉面很廣,除森林裡各種野獸外,還捕食飛禽和河裡的魚類。大興安嶺特產的飛龍(松雞)肉質鮮嫩,最為馳名。食用最多見的是狍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視為美味佳饌。獸肉時將帶有骨節的肉塊煮於鍋中,半熟後即撈出,每人用刀割取蘸鹽水而食,尤喜食帶血筋的肉,認為帶血筋的獸肉鮮嫩可口,富有營養,並有增強視力、消除疲勞等食療作用。在食用狍子肉時,喜歡將煮過的肉及其肝腦切碎拌和,然後加拌野豬油和野蔥花而食。鄂倫春族也習慣於將各種獸肉精細加工或炒、或炸,製成各種野咻佳餚。用肉加蔬菜製作各種炒菜也日漸普遍。鄂倫春族保存獵物,大都用曬乾的方法,特別是在夏天,鄂倫春族獵人多把獸肉切成小條,曬成半干,然後切成小塊,放在用蒿子桿編成的簾子上,下面燒木炭,用煙熏,可保持肉久存不變。鄂倫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飲酒,所飲用的酒有兩種,一種是馬奶酒,用馬奶、小米和稷子米放在一起,發酵一星期多,然後用蒸酒器蒸,家家都能自釀;另一種是白酒,大都是由外地輸入。在嚴冬出獵之前,鄂倫春獵人常常喝一碗熊油以增強禦寒能力。過去,在飲食上,民間有許多禁忌。如:在吃熊肉時要學烏鴉叫,意思是告訴山裡的熊是烏鴉在吃熊肉。夫妻之間一方死後,另一方三年之內不能吃獸頭和內臟。有的地方還禁止婦女吃熊肉,產期婦女不準吃獸頭和獸心臟等。如今這些禁忌均已改變。
8、簡述鄂倫春族的民俗?
鄂倫春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鄂倫春自治旗、扎蘭屯市、莫力達瓦旗、阿榮旗,黑龍江省的塔河、呼瑪、遜克、嘉蔭縣和黑河市。「鄂倫春」一詞有兩種含義:「使用馴鹿的人」和「山嶺上的人」。 鄂倫春民族有自己的語言,一般通用漢語文。信奉薩滿教,崇拜自然物。 新中國成立前,鄂倫春族還處於原始社會,社會內部尚未形成社會分工,只有男女老少之間的自然分工。社會生產以集體狩獵為主,採集和捕魚為輔。五十年代後,在政府的扶持下,鄂倫春人開始走出森林從事農耕和工業。
歷史
鄂倫春族是我國北方古老民族之一,「鄂倫春」是民族自稱,意為「山嶺上的人」,或「有馴鹿的人」。鄂倫春人長期以狩獵生活為主,採集和捕魚為輔。幾乎所有的男子都是優秀的騎手和百發百中的射手,他們對各種野獸的習性和生話規律了如指掌,有豐富的狩獵經驗。 最早生活在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西從貝加爾湖,東至庫頁島的廣闊地區,17世紀中葉,沙俄入侵,鄂倫春人中的一部分,從黑龍江以北陸續南遷到大小興安嶺,現分布在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南木、黑龍江省十八站,白依那、黑河、遜克、嘉陰等地、人口已達6千餘人。20世紀40年代他們還是一個帶有原始公社殘余的游獵民族,獵獲物在部族內平均分配,保存著一些原始社會共同消費和平均分配的習慣,老、弱、傷、殘者不但分到一份,而且還要多一些。現在他們已經實現了定居的生活,告別了狩獵,成為森林和野生動物的保護者。鄂倫春人心靈手巧,能夠利用樺樹皮製作出精美的手工藝品----衣、鞋、盒、簍、桶、箱,甚至是輕巧的樺皮船。這些物品上有美麗的圖案,輕巧耐用,精緻大方。
節慶
每年臘月二十三和春節的早晨,鄂倫春族家庭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燒香,並扔進一塊肉和灑下一杯酒,當客人來拜年時,也要先拜火,然後往火里扔一塊肉和一杯酒(多由客人自帶)。
服飾
在長期的游獵生活中,鄂倫春人獨具匠心,創造了極富民族特色的狍皮服飾文化。狍皮不僅經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極好。不同季節的狍皮,可以製作各種不同的衣著。如秋冬兩季的狍皮毛長而密, 皮厚結實,防寒力強,適宜做冬裝。夏季的狍皮毛質稀疏短小,適宜做春夏季的衣裝。 鄂倫春族的服裝以袍式為主,主要有皮袍、皮襖、皮褲、皮套褲、皮靴、皮襪、皮手套、皮坎肩、狍頭皮帽等,最具特色的是狍頭皮帽。 這種帽子用完整的狍子頭皮製作而成。其方法是:將狍子頭皮剝下、熟好,把眼圈的兩個窟窿鑲上黑皮子,再把兩個耳朵割掉,用狍皮做兩只假耳朵縫上,狍角照舊保留即可。這種帽子不僅保暖禦寒,而且還是狩獵的極好偽裝。據說如果不換上兩只假耳朵,獵人在遠處就會誤認為是真狍子而出現誤傷。
飲食
過去一直以各種獸肉為主食,一般日食一、兩餐,用餐時間也不固定。近年來,鄂倫春族的日常飲食多了許多米面品種,麵包餃子也很常見。 鄂倫春族食肉面很廣,除森林裡各種野獸外,還捕食飛禽和河裡的魚類。食用最多見的是狍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視為美味佳饌。 鄂倫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飲酒,所飲用的酒有兩種,一種是馬奶酒,用馬奶、小米和稷子米放在一起,發酵一星期,然後用蒸酒器蒸,家家都能自釀;另一種是白酒,大都是由外地輸入。
建築
「斜人柱」是鄂倫春語,意為「木桿屋子」。它是一種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長的木桿和獸皮或樺樹皮搭蓋而成的很簡陋的圓錐形房屋。斜人柱的搭建十分簡單:先用幾根頂端帶枝杈、能夠相互咬合的木桿支成一個傾斜度約60度的圓錐形架子,然後將其它木桿均勻地搭在這幾根主架之間,使之形成一個傘狀的骨架。上面再覆蓋上狍皮或樺樹皮,一架夏可防雨,冬能禦寒的「斜人柱」就建成了。斜人柱的頂端要留有空隙,以便裡面生火時通風出煙,又可採光。南側或東南還要留出一個讓人出進的門。斜人柱上的覆蓋物要根據季節的更迭而變換。冬天氣候寒冷,多用狍皮覆蓋。一架斜人柱約需狍皮五六十張。到了春天,天氣漸暖,就可以換蓋樺樹皮了。斜人柱多搭建在山坡的背風向陽處,而夏天則多搭在地勢較高、通風涼爽的地方。 斜人柱結構簡單,拆蓋極為容易,所用原料幾乎俯首即拾。它是鄂倫春族游獵生活的產物。定居以後,鄂倫春人大都已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或土木結構的房屋,這種較為原始的活動性住房只有在秋冬季外出狩獵時才偶爾搭建,用以棲身或暫避風寒。
宗教
鄂倫春族信奉薩滿教。萬物有靈的宗教觀,導致鄂倫春人多神崇拜。鄂倫春人認為,自然界的山川樹木,風雨雷電和日月星辰都存在著神靈。出獵時每遇到古樹、高崖、洞窟都以為是山神「白那恰」的棲地不敢喧嘩,要叩首供肉,祈求平安豐收。
9、揭秘鄂倫春族的節日有哪些
1.篝火節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歡歌舞蹈,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
鄂倫春人對火神的崇拜歷史悠久。他們認為火有驅邪祛污的作用,器皿衣物置於火上烘,被認為是變得潔凈了。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春節的早晨要向火神供祭,祭時向篝火磕頭祈福。每逢春節客人來拜年時,須先向火神敬拜。
鄂倫春人對火有著一系列嚴格的禁忌:不許隨意向火堆潑水、扔臟物、吐痰,或用刀、棍等尖銳的東西向火中亂捅,以免觸怒和傷害火神。他們在點燃篝火時,樹枝和木棒一定要鋪排平整,嚴禁亂放,使用燒材時注意不使用可能爆出火星的木柴,以免爆傷火神的眼睛。每當人們搬遷時,不許以水滅火,火種要由一地帶到另外一地。
鄂倫春的先人們和火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終年在深山老林中游獵,在同大自然的抗爭中,因為有了火,才得以生存,一代代繁衍生息。因此對火有著特殊的感情,對篝火無比親近。
2.拜火神:
每年臘月二十三和春節的早晨,鄂倫春族家庭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燒香,並扔進一塊肉和灑下一杯酒,當客人來拜年時,也要先拜火,然後往火里扔一塊肉和一杯酒(多由客人自帶)。
3.春節:
是鄂倫春族的傳統重大節日。在一個月之前就准備好過年的肉食米面等。在外狩獵和出門辦事的人都在除夕之前趕回家。除夕,太陽一落山,每家每戶,門前燃起篝火,象徵生活紅火、美滿。吃團圓飯前,老人打開各種神龕,帶領全家人上供、燒香、磕頭,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安康。過後,還要到十字路口為故去的人燒紙磕頭。這一切儀式完成後,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鄂倫春人還有守歲的習慣,認為這樣可以保證來年精神飽滿。
4.抹黑日:
正月十六這天,鄂倫春人用鍋底灰抹在臉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保平安。這天,不論男女老少,兩手抹上鍋底灰,走家串戶相互抹臉。抹臉時子女不能給父親抹,大伯子與弟媳之間不能相互塗抹之外,其他人之間可以隨便,但在給長輩抹臉之前先要叩頭。這種習慣至今仍保留,但以演變成了純粹的娛樂游戲。
5.端午節:
鄂倫春人也過端午節,每逢端午節的清晨,成群結隊的鄂倫春人會到林子里采頡帶著露水的艾蒿、野花、樺樹枝等,或掛或放在自家的門窗上,他們認為花草上的露水可以治病、驅邪。
10、鄂倫春族的春節怎麼過?
鄂倫春族的春節怎麼過
在一個月之前就准備好過年的肉食米面等。在外狩獵和出門辦事的人都在除夕之前趕回家。除夕,太陽一落山,每家每戶,門前燃起篝火,象徵生活紅火、美滿。吃團圓飯前,老人打開各種神龕,帶領全家人上供、燒香、磕頭,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安康。過後,還要到十字路口為故去的人燒紙磕頭。這一切儀式完成後,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鄂倫春人還有守歲的習慣,認為這樣可以保證來年精神飽滿。
和春節的早晨,鄂倫春族家庭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燒香,並扔進一塊肉和灑下一杯酒,當客人來拜年時,也要先拜火,然後往火里扔一塊肉和一杯酒。
鄂倫春族人民待客純朴、誠懇,獵人馱肉歸來,不管相識與否,只要你說想要一點肉,主人立即把獵刀交給你,從何部位害,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動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鄂倫春族很注重禮儀,尊老愛幼是傳統。無論在什麼場合,都必須讓老者坐在正位,飲酒要由老人開杯,吃肉吃飯要等老人舉刀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動。過去住仙人柱時,若有男客到,一般都要把客人讓到正對門口的位置,女客則讓到左右兩側的位置。鄂倫春族好客,賓友光臨,除好酒好肉接待外,客人臨別之際,還要饋贈自家的土特產。
拜火神:每年臘月二十三和春節的早晨,鄂倫春族家庭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燒香,並扔進一塊肉和灑下一杯酒,當客人來拜年時,也要先拜火,然後往火里扔一塊肉和一杯酒。
春節:是鄂倫春族的傳統重大節日。在一個月之前就准備好過年的肉食米面等。在外狩獵和出門辦事的人都在除夕之前趕回家。除夕,太陽一落山,每家每戶,門前燃起篝火,象徵生活紅火、美滿。吃團圓飯前,老人打開各種神龕,帶領全家人上供、燒香、磕頭,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安康。過後,還要到十字路口為故去的人燒紙磕頭。這一切儀式完成後,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鄂倫春人還有守歲的習慣,認為這樣可以保證來年精神飽滿。
抹黑日:正月十六這天,鄂倫春人用鍋底灰抹在臉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保平安。這天,不論男女老少,兩手抹上鍋底灰,走家串戶相互抹臉。抹臉時子女不能給父親抹,大伯子與弟媳之間不能相互塗抹之外,其他人之間可以隨便,但在給長輩抹臉之前先要叩頭。這種習慣至今仍保留,但以演變成了純粹的娛樂游戲。
端午節:鄂倫春人也過端午節,每逢端午節的清晨,成群結隊的鄂倫春人會到林子里采頡帶著露水的艾蒿、野花、樺樹枝等,或掛或放在自家的門窗上,他們認為花草上的露水可以治病、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