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水城的風俗

水城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27 14:14:07

1、世界關於水的風俗

各國與水有關的節日風俗

洗頭節

每年六月,南朝鮮人都要歡度傳統的洗頭節。節日這天的清晨,除了患病和殘廢都外,男女老少都要到河邊用流水沖洗頭發,以圖藉此除去身上的災禍邪氣。晚上,人們還在家裡舉行洗頭宴,唱洗頭歌,合家高高興興地吃一頓豐盛的晚餐。一些有條件的人,還專門拾酒食到鄉間尋找山泉溪流,同時在野外舉行洗頭宴。

明尼阿波利斯水節

「明尼阿波利斯」在印第語中意為「水城」。世界聞名的密西西比河源頭之一即在該城以北的伊塔斯卡湖。該城周圍還有其他二十二個湖泊。水同這里的人民活生生息息相關,從而產生了水節。水節在每年七月的十四於二十二日。活動多達二百餘項,主要有水撬滑行、海龜競走、化裝遊行和焰火晚會等。

「送水節」

柬埔寨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舉行,它標志著一年中雨季的結束和捕魚季節的到來。在王宮廣場前的湄公河上舉行的龍舟大賽是送水節最熱鬧的慶祝活動。圖為坐在龍舟舟頭的姑娘用舞蹈手勢指揮同伴們齊心合力,奮勇向前。

泰國歡度宋干節

每年4月13日是泰國傳統的宋干節。這是泰歷新年第一天,也是泰國最隆重的節日。人們紛紛走上街頭相互潑水,表達祝福。為了推動「假日經濟」,泰國政府將今年的宋干節慶祝活動時間延長到8天。

雨節

每年七八月旬間的一天,人們都要把神抬到無頂的圍欄中,以烈日曝曬。婆羅門教徒在神像前誦經求雨。這就是泰國一年一度的雨節。

愛泉節

西班牙不久前在南部一山谷舉辦「愛泉節」,無生育的男子紛紛前往參加。主辦者說,這個山谷中有一股清泉,無生育能力的人只要喝了泉水,便能治好毛病,變成有生育能力的男子漢。據記載,早在12世紀阿拉伯人統治西班牙時,人們就把此地泉水視為「聖水」。15世紀,基督教徒趕走了阿拉伯人,「愛泉」遂被封閉,因為基督教不鼓勵性愛。1993年年底,人類學家阿沃萊達從一本書中發現了「愛泉」的「秘密」,因而倡議舉辦「愛泉節」。但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人們不能不懷疑「愛泉」的「療效」。

只知道這些了,不知滿意否?

2、六盤水市水城古鎮牆上為什麼掛水桶

因為這是水城古鎮當地的風俗。
水城古鎮位於貴州省六盤水市鍾山區鍾山大道(鳳池園西南側)
水城古鎮是中心城區集美食、美景(內有古鎮和4A級景區——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於一體核心商圈。

3、溫都水城的主要特色是什麼?

溫都水城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水:以水文化為特徵,以溫泉水的各種功能展示為載體,以水與人類最親和及最具活力的一面來引入設計理念,集東、西文化建築及休閑理念 的精華,是中國特色及世界潮流完美結合的產物。溫都水城的水無處不在:水城國際酒店、水上報告廳、7公里環城水系、魅力水之貢多拉、水上嘉年華、溫泉水之養生會館、溫泉水中健身、溫泉水之葯膳、蘊含水之精華的各式水城餐等等,讓你感受前所未有的72項水之精華。

4、天水春節習俗?

追溯天水過年習俗
春節一詞最早見《後漢書·揚震傳》:「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心焦」,是對立春節氣的簡稱,作為節日則又稱為上日、元日、朔日、元正、正日、正旦、正朝、三元、三朔、三朝等。
天水自古民風純朴,過年習俗特色濃郁,從臘月八吃迷心飯開始,殺豬、宰羊、磨豆腐、煮酒(自釀甜酒),辦年貨、掃房、搞衛生、二十三送灶,接著蒸饃做菜制新衣。三十日上午趕搶集,下午家家戶戶貼春聯、貼窗花、掛年畫、貼門神、裝飾庭堂。接紙、續香、守歲、迎喜神、拜年、粘五福、朝觀、倒燈、朝人宗廟、游百病,五花八門,風格獨具。穿插其中的文化活動如高台、高蹺、馬秧歌、黑社火、跑旱船,舞獅子等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但是,這些年來,其中的一些習俗卻正在瀕臨消亡的困境。
臘月八
過臘八節最早源於秦惠文王(公元前326年)創設的「臘祭」,天水俗諺:「臘月八,啪沓沓。有米飯的吃米飯,沒米飯的掐娃娃」。其中包含著天水獨具的習俗。是日,天水習俗有三項:
1、迷心飯:迷心飯為米飯或撒飯,傳言吃了它就可以迷(糊)住心,不再考慮任何事情,而一門心思地辦年過年了。迷心飯亦即風靡全國的吃臘八粥。吃臘八粥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說釋迦牟尼當年苦修時,瘦如枯柴,某牧女盛了一碗乳粥給他喝,他因此恢復了精力,並得道成佛。後世佛徒因了這個故事,便稱臘八為「成道節」。宋吳自牧《夢梁錄》雲:「自冬至後戍日,數至第三戍,便是臘日,謂之君王臘。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設紅糟,以麩乳諸果芋為之供。僧或饋、送檀施貴宅等家。」一說朱元璋幼年貧困,在飢腸轆轆時,與夥伴們拼湊了一些大米、粟米、紅棗熬粥,後來當了皇帝便命御廚在臘八日為他熬這種粥喝,民間便稱此為臘八粥。至今天水鄉下吃臘八粥時,還要舀出一碗,置在正屋供桌下,直到正月初一早上迎來喜神後,給牲畜拌草。
2、掐娃娃:
在過去,人們生活困難,吃不上臘八粥,就「掐娃娃」,此俗今已無存。但是,它是不是秦漢大蠟大儺驅鬼的孑遺呢?《玄中記》雲:「顓頊氏三子俱亡,處人宮室,善驚小兒。」《後漢書·禮儀志》注引《漢舊儀》亦雲:「顓頊氏有三子,生而亡去為疫鬼,一居江水……,一居人宮室區隅,善驚小兒」。大儺是一種很盛大的節日驅邪活動,應是公眾性活動,作為家庭,可能就是「掐娃娃」。
3、打臘疙瘩:天水鄉下在臘月八這一天清晨,人們早早起床,奔向山泉處挖冰塊,俗稱挖臘疙瘩。相傳在挖來的臘疙瘩上就可以預測來年莊稼的豐歉。如果冰塊上凍結成的圖像像小麥、預示來年小麥豐收;像玉米,預示玉米豐收,像哪種作物預示哪種作物來年必然大豐收,在安排新春的農事時便多播種此種作物。臘疙瘩一部分放置在正堂里供桌下,一部分埋在廁所的干灰里。此俗源起極為古老,它緣於冬季祭水神和汲新水淋浴祓禊的儀式。
臘月二十三
1、殺獻灶雞:這一天,天水習俗必得殺雞獻灶,這跟全國各地一樣。如《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篇卷二載:「舊歷臘月二十三日,俗謂小年節。是晚各村各戶,無不祀灶神者,名曰祭灶。主祭之人,必為家長。禮拜時身後跪一幼童,雙手抱一雄雞,名曰灶馬。家長叩頭畢,向灶神禱祝數語。祝畢,一手握雄雞之頸,將雞頭向草料內推三次,一手將涼水向雞頭傾灑。雞若驚戰,便謂灶神將馬接受」。
2、烙灶餅:灶神又稱為本家司命,天水直呼為灶爺,屬於五祀之一。祭灶節當日晚飯後,女主人要烙灶餅十二張,寓一年十二月。若逢閏年,則為十三張。灶餅薄厚若韭葉,大若碗口。烙好後先疊置灶頭,之後點蠟焚香,磕頭祭祀。接下來將每張掰出一點,拋於廚房頂上,意味恭獻灶君受用,剩餘分給孩子們食用。
3、獻灶糖:天水祭灶習俗中獻灶糖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把灶神的嘴塗甜,黏住灶神的嘴,讓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天水俗諺:「臘月二十三,打發灶爺上青天;臘月二十四,打發灶爺上柳樹。」天水習俗中祭灶神時間一般為臘月二十三,但因這天過於忙亂,沒有顧上,就可以是二十四。而臘月二十四祭灶其實古已有之。例如宋范成大《祭灶詞》雲:
古傳臘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
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獻,
豆沙甘松粉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
酹酒燒錢灶君喜。
天水把祭灶之日稱為小年,從此,年已正式開始,一切避忌皆除,如掃舍、殺豬等便不再擇日。
大年三十
除夕又稱除夜,俗指年終的最後一夜,大月為臘月三十日夜,小月為臘月二十九日夜,天水民間稱當日為大年三十,當夜為三十晚上。其主要習俗有如下幾項:
1、搶集:大年三十這一天,不管是不是鄉鎮的逢集日,但這天必須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集日。凡年事年貨未備齊者,便早早地動身,趕往集鎮,置辦年貨。因是置辦年貨的最後一次機會,人們急急忙忙搶購,於是叫搶集。這天的貨物價格波動極大,貴則可貴成天價,賤則可賤成垃圾。搶集最遲要在當天晌午後結束。
2、供天爺:解放前,天水城鄉還要置天爺樹,秦州城內從臘月二十四日開始,在城壕或北關購買松樹一株,也可在山上挖來松樹一株,栽在當院,稱為天爺樹,大年三十這天在天爺樹下擺上香案,獻豬頭一隻,大盤兩只(盤為大蒸饃,大若八寸碟子),供香、茶點時果,三扣九拜,行拜天爺禮。現在則簽天爺神牌,行祭拜禮。天爺神牌內容為「天地君親師」;或詳為「天地君親師;本宅水火五祀」;「牛馬二明王菩薩」。五祀指對門、戶、井、灶、中 的祭祀。
3、貼春聯:大年三十晚飯前,城鄉家家戶戶要貼春聯,專用紅紙書寫,家有喪事未滿三周年者用藍紙或黃紙。據載,春聯最早見後蜀主孟昶在桃符上所書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之句。《燕京歲時記·春聯》載:「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即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燃然一新。」現如今在臘月下旬,天水城壕、城隍廟等處,書寫春聯者到處都是。
4、貼門神:和貼春聯同時,天水城鄉至今還有貼門神的習俗。《荊楚歲時記》載:「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郁壘,俗謂之門神」。今天水門神已不再是神荼和郁壘,而前門是秦瓊和尉遲恭,後門是魏徵或鍾馗。並且,今天水城內門上還有貼福祿壽星、金童玉女或「福」字倒貼等吉祥圖畫的。
5、接先人:天黑後,家家戶戶主人和兒孫一道,挑一盞燈籠,端香馬盤,香蠟紙裱,前去祖墳接先人,祖墳太遠則在朝祖墳的方面某處。燒香點蠟,行跪拜禮,並鳴放鞭炮,寓接請先人。之後將點燃的香帶兩爐返回。到家後,家內自有接應人鳴炮迎接。所帶之香一爐插正堂里供桌上,一爐插廚房灶頭。燈籠懸掛大門之上。「先人」又叫「紙」,由冥資包就,上簽本府先遠之神,三代宗親,列祖列宗姓氏,由後世子孫謹備冥資一封,在此春節佳時奉申至考妣之神位,並以此時起供奉到正月初三午後,送到墳園焚燒。包制冥資叫包紙,簽寫牌位叫服紙,接送叫接紙、送紙。接來先人後,重供香蠟紙裱,先人按照先中間,後一左一右的順序排列供奉,致祀三天三夜,至初三日叩送火化。
6、續香守歲:大年除夕夜守歲習俗在全國極為普遍。晉周處《風土記》載:「(除夕)各相與贈送,稱曰饋歲,酒食相邀,稱曰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曰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今天水守歲習俗主要有以下幾項內容:①吃年夜飯,多為餃子或扁食。扁食又名角子,與餃子均取更歲交子之義。②拜年,父輩給先人磕頭,接下來子孫給上輩磕頭。例如給父母拜年,則道:「爹(娘),我給您磕頭了!」之後磕頭作揖,父母則道:「快起來!」接著給孩子們給壓歲錢。③飲酒品茗,續香話舊。
7、觀天色:天水俗諺:「三十晚上沒月亮,一時和一時不一樣」。大約在除夕夜宿時(今晚九點)左右,農人要觀天色,預卜來年莊稼的長勢。根據天色的晦明分四面八方,天黑則來年五穀豐收:較明清則歉收。 8、扌屯 個頭:除夕夜,有些孩子個子不高,就在門上往高扌屯 。孩子騎門檻站立,門內一人牽,門外一人推,門外者問:「長高了沒有?」門內者不急於回答,而是打笑取樂,直到門內者答:「長高了!」才結束。此預示孩子在新的一年裡能長高個頭。
正月初一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所謂三元,即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因此正月初一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這一時刻,天水至今有非常濃郁的習俗。
1、燒頭爐香:除夕夜歲交子時,男女老少爭相去本村神廟、或宗廟燒頭爐香,人們認為奪冠者來年必交好運,全家會康泰平安。
2、點火動土:天水俗諺:「有吃沒喝,三十晚夕一盆大火。」除夕夜歲交子時,家家當院點燃大火,鳴放鞭炮。家長並從東西南北四方各挖一钁頭,之後將钁頭插在火爐之中。其寓意一是驅除年鬼,一是預示來年必紅紅火火,一是酬祭太歲,從此四處可以動土。人們認為年是個兇猛的動物,每年的這時要出來作祟。如《荊楚歲時記》所載:「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爆竹就是將竹子放在火中燒烤,竹節內蓄的空氣受熱膨脹而爆炸,發出震耳的響聲,從而驚退「年」這個怪物。或在火內放一把粗鹽,以受熱爆響。現在則全是點放鞭炮。
3、搶快:初一早晨天麻麻亮,家家戶戶的孩子們聚在一起,東家進,西家出,奔向鋪面門店,口內高喊:「快!」「快!」,主人則端出核桃、棗、糖果、硬幣等相贈,謂之搶快。搶快是一種祝願活動,快則為快點發財的意思。
4、摸牛角:初一早上天麻麻亮,家中老人摸牛角、牛頭上過去的一年中剩存下的作物籽。因過去的一年中在碾場等農事活動中會有一些作物粘在上面,如小麥,豌豆等。摸出哪種作物預示殘留作物來年必大豐收,安排農事時便多播種該作物。
5、摔擔:初一早上一開大門,家長即開始摔大門擔。把大門擔拋在地上,邊摔邊念,如「第一摔擔,余糧萬石;第二摔擔,黃金萬貫;第三摔擔,牛牛滿圈;第四摔擔,合家平安」等。其實是一種祈禱祈福活動。之後,在大門口貼出門見喜;槽頭貼六畜興旺;箱櫃貼黃金萬兩;書櫃貼學好孔孟;廁門貼出恭入敬;騾馬鞍上貼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等祝辭。
6、食蒜:正月初一早飯時,每人要吃一些蒜,並要朝屋前院後各處潑灑蒜泥,意謂可發真氣和避疫氣。此俗起源頗早,似乎在魏晉時就已有之。《風土記》載:「元旦造五辛盤。」註:「五辛,所以發『五藏之氣』。即「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是也」,當為淵藪。
7、佔半耗:《問禮俗》載:「正月初一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羊、四日為豬,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因此在正月初一日至初七日,使以陰晴占豐耗。具體地說,就是若初一為晴天,那麼這一年的雞便長得好,下的蛋便多;若初四為陰天,初四為豬日,那麼這一年豬就特別容易死。
8、忌梳洗:如今在鄉下某些村莊初一早上忌梳洗和灑掃屋子,梳洗和打掃屋子都要在迎來喜神後進行。相傳初一早上梳洗和打掃屋子就會打掉豌豆花,來年豌豆就不結籽。
9、迎喜神:正月初一早飯一過,婦女抱上孩子,孫子扶著爺爺,男人牽著騾馬,娃娃提著花炮,全家出動,熱熱鬧鬧,喜氣洋洋,開始迎喜神。此為大年中最熱鬧喜慶的活動之一。據老人們回憶,解放前秦州城內迎喜神時各家各戶給毛驢披紅掛彩,人們騎上後朝喜神的方向奔跑。如今鄉下迎喜神時一要通過喜鵲安巢的方位定喜神的方位。若巢門朝東則喜神在東,朝西則喜神在西邊。二要馱土。迎喜神返回時由騾馬馱一些土,寓意金土銀土,來年必然大富。三是家有喪事未滿三周年者給死去的親人承服戴孝。四要進行賽馬等娛樂活動。
10、送紙、拜年:喜神迎來後,人們便給本村有「新靈紙」(家有喪事未滿三周年的人家送紙),「紙」即冥資,同先人紙,可簽神牌,也可不簽,邊送紙邊拜年。給沒有新靈紙的人家拜年。如《清嘉錄》中所言:「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  11、盪鞦韆:給鄰居親戚拜年的同時,有條件的人家要拴鞦韆,孩子們便開始盪鞦韆游戲。鞦韆根據《古今藝術圖》載:「本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者。後中國女子學之,乃以彩繩懸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鞦韆」。
12、燒紙秧歌:正月初三下午送先人(送紙),將紙燒在祖墳後,一回來就開始耍秧歌,叫燒紙秧歌。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是新年的第一個五,五金魁首,天水至今有等路神、送五窮和粘五福的習俗。
1、等路神:清汝秋士詩雲:「雲何年初五,相傳路頭至?神或臨其室,獲得億萬計。拜始肅衣冠,饋獻羅酒食。」此詩所述是正月初五這天祭路神和財神的習俗。天水習俗則是此日早早起來,背一隻糞斗,在村頭路口等路神,相傳路神往糞斗中投一塊石頭,返回後石頭就變成了金子。此俗今已衍化成了是日早上的撿糞。
2、送五窮:是日揭起席墊,將土炕上四角各掃一笤帚,中間掃一笤帚,共五笤帚,之後將炕土倒掉,叫送五窮。窮即窮鬼,窮神。據《金谷園記》載:「高陽氏子瘦約,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與之,即裂破,以火燒穿著之,宮中號曰窮子。」天水民間相傳的窮神則是姜太公的妻子。
3、然(粘)五福:是日早飯家家吃攪團,用粉面、白菜、細蘿卜絲等臊子澆頭。吃飯前從門、窗、櫃、囤等處粘(天水方言叫然)點飯粒,叫然五福。五福一曰福,二曰壽,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所好者德),五曰考終命(謂善終不橫夭)。
正月初九
《秦城區志》載:「初九日,即上九,家家早上敬獻貢品。城區玉泉觀是日過上九會(廟會),男女老幼競相朝觀」朝觀者人人頭上插一束冬青草,謂之吉祥草。相傳是日為玉皇大帝(俗謂之天爺)的誕辰,全國大多數地方有祭拜玉皇的風俗。如西安朝八仙庵,寶雞朝金台觀等。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元夕、元夜、上元和燈節。自古民間即有「月半大如年」的說法。《秦城區志》載:「是日,家家團聚煮元宵(湯圓)吃。城鄉都要張燈結綵,入夜,花燈齊放,人們雲集街頭,觀燈展、看焰火,盡歡達旦」。元宵夜晚,農村各家用蕎面捏成十二生肖燈,根據自己的相數各操相應的一盞,點上油捻在屋內各個角落繞燈,口念:「繞燈繞燈,繞瞎老鼠的眼睛」或:「尋啥呢?尋蛐蜒、壁虱、跳蚤呢。尋著了沒有?尋著了。打死了沒有?打死了。你的呢?沒打死。咋辦呢?張天師的花馬踏死了。」據說可使家藏糧食衣物不遭受蟲蛀鼠害。此之謂繞燈。次日將點過的面燈切片炒食,叫倒燈,又稱為搗燈。至今天水方言罵人話蕎面相數即源於此。同時,此日還有禳星相的習俗。
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日的朝人宗廟和游百病是天水過年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1、紅紙人炙病:正月十六日晨,天水城內伏羲廟舉行上元廟會,附近民眾扶老攜幼朝伏羲廟。相傳是日伏羲派遣喜神蒞臨伏羲廟賜福,廟內伏羲卦拍按六十花甲排序,每年有一株樹為喜神樹,在此樹上貼上紅紙人,用點燃的香頭燒紅紙人炙病,腿疼燒紅紙的腿,腳疼燒腳,即會除病驅災。
2、游百病:正月十六日,人們成群結對出門,或遊山玩水,或逛廟燒香,謂之「游百病」,相傳就可免災消疾,四季平安。
「十五一過沒年了,娃娃大漢安然了」天水的過年習俗豐富多彩,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從臘月八開始一直要延續到二月二。過年期間,正月十二、十三兩天的社火匯演,十五晚上的燈展、焰火晚會等大型春節文化活動又為濃郁的過年風俗錦上添花,共同營造出祥和、喜慶、紅火的天水過年圖景。

5、在十八世紀的水城威尼斯,很多人都頭戴著面具,背後究竟有何隱情?

因為這是當時的一種潮流。威尼斯在18世紀的時候,等級分明,貴族與平民之間差別很大。在平常走動中,平民遇到了貴族,需要對貴族們行禮。貴族們雖然很享受平民的禮待,但是他們覺得很不方便,也不想與平民多做交流,所以貴族們開始流行起帶面具。

1.戴面具可以消除等級的差距。

貴族與平民之間存在著不平等,威尼斯的人對這種不平等也覺得很礙事。貴族不喜歡被平民交流,在路上被平民行禮也是很麻煩,走動不方便。當貴族有人故意戴面具之後,他的身份便被隱藏起來,平民不會向他行禮也不會與他交流。平常走動來往也會更方便。

而平民更不喜歡向貴族行禮,顯得自己低人一等,所以當貴族戴面具的潮流出現之後,平民們也跟著戴起了面具。因為這樣也很方便,平民不需要對著貴族行禮,也就不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當大多數的人都戴面具後,戴面具就成為了威尼斯人的一種風俗習慣。

2.戴面具可以隱瞞身份。

戴面具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隱藏自己。在18世紀的時候,威尼斯作為浪漫之都,人們非常開放自由,做事放盪不羈。而戴面具之後,誰也不認得誰,方便了威尼斯人到處留情,逃離仇敵的追殺。

說到底,威尼斯人就是為了自己的自由而戴面具。當身份成為了隱私,威尼斯人就更為自由,能與更多的人交朋友,與其他人偷情,卻不用負責。如果不戴面具,以自己的身份去參加活動,是一個非常明顯的靶子。一旦戴了面具,那他就實現自由自在的狀態。

總的來說,18世紀的威尼斯人戴面具並不是有隱情,只是因為大家逐漸形成了這樣的習慣。

6、威尼斯的風俗習慣

知, 道 個 地 方
人 茤
兜 在『 里 面
kso.baidu/www.ju-d.com?xbgd
······································
法一、正常進入DFU恢復(這是最常用的恢復iPhone5s固件的方法)
1、將iPhone5s連上電腦,然後將iPhone5s關機;
2、同時按住開關機鍵和home鍵;
3、當你看見白色的蘋果logo時,請松開開關機鍵,並繼續保持按住home鍵;
4、開啟iTunes,等待其提示你進行恢復模式後,即可按住鍵盤上的shift鍵,點擊「恢復」,選擇相應的固件進行恢復。
法二、黑屏進入DFU恢復
1、用USB線將iPhone5s連接上電腦,然後你將會聽見電腦已連接成功的提示聲音;
2、現在請先將iPhone5s關機,然後你將會聽見電腦未連接成功的提示聲音。;
3、請同時按住開關機鍵和home鍵,持續到第10秒的時候,請立即松開開關鍵,並繼續保持按住home鍵;
4、這個時候iTunes會自動啟動,並提示你進行恢復模式(iPhone5s會一直保持黑屏狀態)。那麼你就可以按住鍵盤上的shift鍵,點擊「恢復」,選擇相應的固件進行恢復。

7、六盤水的節日風俗 飲食文化

一、六盤水節日風俗

1、長角苗風情

距六枝特區中心區50km的梭戛鄉居住著一支鮮為人知的「長角苗」,目前有700餘戶4600餘人,分布在12個村寨,其中8個在六枝,4個在畢節織金。他們過著神秘而原始的部落式生活,其民族文化、風情又風物仍保留著古老的習俗,獨特之處在於婦女頭頂上戴有1尺5寸至.2尺的形似長角的大木梳,兩角高於頭頂兩側,角上纏繞著2-4公斤重的頭發(人發搓成細發線叭形成奇異的頭飾,此外仍保留「刻竹記事」和刺綉、蠟染手工藝及不與外族人通婚等習俗,服飾中圖案花飾十分精美考究。1998年10月31日由中國和娜威合作建造的我國第一座民俗生態博物館在該村落成開館。

2、彝族過大年

六月二十三,我村彝族集體舉行「打老牛」,據說:彝族過大年本來是六月二十四日,因老祖先很貧窮,頭天就去偷了別人家的牛,實在等不急,就怕被找到,所以提前一天就過了,第二天要背著牛頭去貢,實在無法掩飾,就用背兜背著牛頭,假裝是背著孩子,嘴裡念著「小妹乖乖、小妹乖乖」……所以流傳了一個典故「背著牛頭不認帳」.傳說歸傳說,回過頭看我們祖先留下的習俗,六月二十三這天,彝村寨集體舉行「打老黃牛」,祭牛山,連續閑耍兩天。屆時先在養牛人家住屋的陰溝腳搭檯子,用糯米飯團喂牛,然後用羊毛草辮裹夾薴麻打響鞭送牛上山,到山上祭台前供上染成紅、黃兩色的糯米飯,當場殺牛祭獻,頭家點香祈禱:「山神土地老魔魔,保佑平平安安,保佑清清凈凈,保佑五穀豐登。」殺牛祭祀後,分肉回家和親朋好友共同用餐,分肉前,又宰一隻雞,有頭家把雞腳捆紮一起丟在人前,丟在哪家人跟前,由此產生了第二年的頭家。

3、丟花包

花包最早的是以花布包作球形,後改為枕形。有的一側釘有提繩,有的邊沿綴有花邊和「耍須」。枕袋內裝小豆、米糠或棉花籽。各地丟花包都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時間多在春節期間、六月六和七月半等節日。屆時,布依族姑娘們打扮得格外漂亮,小夥子們也身穿新衣裳,吹著樹葉,彈著月琴,高高興興地來到花場上,舉行別具風趣的丟包活動。開始丟包時,青年男女各站一排,相距十餘米,互向異性投擲,一會兒只見空中彩袋飛舞,煞是好看。漸漸地,花包不是隨意拋玩,而是只向自己愛慕的對象投去,對方也願多向自己投擲,就是有情意的表示。花包過肩時可以不接,如果不過肩而沒有接住,給對方一件禮品,銀簪、項圈、手鐲、戒指等均可,這些禮品便是愛情的信物。此外可以相邀幽會,藉以互相了解加深感情。所以在布依族人民中,丟花包不僅是一項有趣味的節日游戲,也是青年男女表示愛情的一種交際方式。

4、盤縣雞場坪儺舞

儺,舊指迎神賽會,俗稱跳神,以驅邪納祥為內容,由信神者請舞者到家活動。舞為群舞,踩壇設在堂屋神龕前,跑壇設在屋外院壩中。舞者頭戴花冠和面具,身著法衣,手執扇鼓(俗稱羊皮鼓),圍壇而跳。舞步有沉感,隊形多變,鼓聲宏亮,節奏急促。整個過程中,參舞者配合默契,動作瀟灑,起伏有致。儺舞含有迷信色彩,但舞步多源於生活,如「羚羊戲打」、「犀牛望月」、「五馬穿梭」、「黃鶯曬翅」、「黃龍擺尾」、「仙人搭橋」、「上刀山」等數十種,雞場坪公儺舞班子曾多次在省內演出獲獎,故也把該鄉稱為儺舞之鄉。

5、四印苗風情

四印苗風情位於六枝新窯鄉牛場壩寨,距城30公里,這里的苗族婦女服飾別具特色,衣飾顏色多為深蘭色或黑色,短服長裙,最大特點是短服和衣袖上,都綉有色彩鮮艷的四塊正方形圖案,猶如四個精美的方印,故稱四印苗,四印苗刺綉蠟染,色澤和諧,精美大方,蘆笙歌舞也獨具風彩。四印苗風情位於六枝新窯鄉牛場壩寨,距城30公里,這里的苗族婦女服飾別具特色,衣飾顏色多為深蘭色或黑色,短服長裙,最大特點是短服和衣袖上,都綉有色彩鮮艷的四塊正方形圖案,猶如四個精美的方印,故稱四印苗,四印苗刺綉蠟染,色澤和諧,精美大方,蘆笙歌舞也獨具風彩。

6、蘆笙舞

市境內的苗族蘆笙舞種類繁多,參跳人數不一,基本動作較多,大多是生產生活場景的再現。其次,難度較大,技巧性強,以獨特的「矮樁功」著稱。但,無論哪種形式,均要求舞者邊吹邊跳,聲不斷,舞不停,一氣呵成跳完所跳舞蹈的全套動作。特別是水城南開、青林一帶「小花苗」支系民族的蘆笙舞,歷史上以技藝精湛、舞藝高難、意味獨特、高手雲集而著稱,在苗族蘆笙舞系中形成以技取勝的一大流派,在全省和全國均享有較高聲譽,是黔西北苗族蘆笙舞的典型代表,被譽為「外國人學不了,中國人跳不好」的民間舞蹈藝術。已故蘆笙舞表演藝術家張文友和今天在南開、青林一帶較為活躍的張紹學、祝興榮、祝興志、祝明學、祝興旭、王貴明、張發喜、王國志、楊貴華等為苗族蘆笙舞的代表藝人。

7、盤縣新民羊店「魚龍化石村」

該村位於盤縣新民鄉12公里處的魚龍村。2004年7月,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張壽越(岩溶地質專家)、黃尉文(古化石專家)、李繼亮(地質構造專家)、袁寶印(文物專家)等教授發現後,經加拿大、德國專家考察認定,該村出土的混魚龍、魚龍、魚類化石、幻龍、貴州龍等化石,為距今2.33億年――2.4億年的太古化石,佔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其中,「貴州龍」化石比現在在貴州省博物館保藏的「貴州龍」化石還早400萬年,比關嶺的早500萬年。

8、水城農民畫

水城農民畫是根植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各民族的刺綉、蠟染、剪紙、雕刻等民間藝術土壤之中,這些作品或表達本民族的歷史,或表達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或表現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把這種情緒或表現在滿足自己物質生活需要的衣物上,或表現在滿足自己精神生活的紙上,這就是水城農民畫的來源。

9、民間戲曲

水境內流傳的民間戲劇、曲藝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地方長期流傳的特有形式,如六枝特區境內的地戲,水城縣、盤縣境內的儺戲(端公戲),水城縣彝族中盛行的盤歌說唱表演以及全市范圍內均有流傳的花燈等。另一類是外地傳入的劇目曲種,如傳入較早的文琴坐唱、唱道情等,在六盤水已有較長的歷史。傳入較晚的有相聲、評書、快板、對口詞、數來寶、鑼鼓詞、三句半等較為普及的現代群眾曲藝。此外,尚有60年代後隨著「三線建設」全面開展後在各地廠礦、城鎮流行的各種外來劇目形式,如山東快書、河南墜子、四川清音、北方大鼓、江南評彈等等。

10、折溪儺戲

折溪鄉位於六枝特區以南45公里,每到農歷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折溪鄉彝族同胞義務為村民演出,祭神驅鬼,其主要特色是全堂面具,儺面具集神、鬼、人於一體,扮相栩栩,突出人物性格,每逢演出,觀者涌躍,熱鬧異常。

11、採花洞相親

盤縣特區馬場鄉滑石板村距縣城45公里,該村東側山腰有一洞,洞口北向,拱為半圓,拱跨14米,高3米,洞深60餘米,洞內鍾乳石發育完全,無奇不有,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鄰村鄰縣數千苗胞聚集於此,唱情歌,吹蘆笙、直簫,邊吹邊歌,人頭涌動,不少男女青年以這種方式談情說愛,尋求對象,故名「採花洞」。

二、六盤水飲食文化

六盤水飲食文化具有地域性強、品類多樣、文化內涵豐富、烹飪技藝靈活、餚饌製作獨特、區域風格歷史傳承性和多元復合性等特點。主要名優小吃有:水城烙鍋、水城羊肉粉、蒸蒸糕、郎岱醬、荷葉糯米雞等等。

8、水城縣南開鄉有什麼民族風俗

水城縣轄1個鎮、3個鄉、29個民族鄉:我給你算了一下除了南開和楊梅鄉不清楚,一共同有437個行政村,如果加上不是行政村就多啦,南開苗族彝族鄉下轄村有這么多村你自己去看看有多少行政村咯: 雙山村穿洞村合心村渾塘村窄雞戛村凹仲村包包村犀牛

9、涼都六盤水風土人情

六盤水
六盤水市轄鍾山區、六枝特區、盤縣、水城縣四個縣級政區,位於貴州省西部,界於北緯25°19′44"-26°55′33"、東經104°18′20"-105°42′50"之間,總面積9926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5.63%。市境東與安順市相連,南與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西與雲南省曲靖市交界,北與畢節地區毗鄰;鍾山區的大灣鎮、二塘鄉、三合鄉飛地嵌於畢節地區西南部。

自然環境

境內岩溶地貌類型齊全,發育典型。山巒眾多,延綿起伏;溝壑縱橫,深履險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面最高點為烏蒙山脈的韭菜坪,海拔在2900.3米,人稱「貴州屋脊」;最低點在六枝特區毛口鄉北盤江河谷,海拔586米。境內平均海拔在1400-1900米之間。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峰共1020座。

土壤類型主要有黃壤土類,山地黃棕壤土類,山地灌叢草甸土類,石灰土土類、紫色土土類、水稻土土類、潮土土類、沼澤土土類8種,分為24個亞類74個土屬,141個土種。土壤面積933.0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2.74%。黃壤是境內地帶性土類,分布廣,面積472.32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50.62%。

市境內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地區。整體氣溫變化幅度小,年均溫13-14℃,1月均溫3.0-6.3℃,7月均溫19.8-22.0℃。無霜期230-300天。降雨量1200-1500毫米。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地形起伏較大,局部地區氣候差異明顯。全市總水量約142.1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體平均年流量64億立方米。

六盤水市地處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地區。長江水系以烏江上游三岔河為幹流,展布於市境北部;珠江水系以北盤江為幹流,由西向東橫貫市境中部;南盤江支流分布於市境南部邊緣。受岩溶地貌影響,地表河網與地下河網均有發育,互有銜接,且反復出現。境內10公里以上河流43條,多呈現河谷深切,河床狹,水流急,落差大,水利資源豐富。

境內地理環境復雜,植被種類繁多,展布錯雜,地理區域分異明顯。地帶性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東部植被為濕潤性中亞熱帶常綠闊叫林,西部植被為中亞熱帶半濕潤闊葉林。由於境內海拔差異較大,垂直分異特徵也較明顯。境內原生植被破壞嚴重,現存植被多為次生植被。森林面積208萬畝,灌林面積135.45萬畝,森林覆蓋率22.5%。

中國涼都

貴州省六盤水市通過我國有關氣象專家論證和權威部門評審,獲得「中國涼都」稱號,成為全國首個以氣候資源打造的都市品牌。

中國科學院、國家環保總局、中國氣象局的有關專家,通過觀測和探測實驗,對六盤水市夏季氣候特點進行科學分析,認為這里夏季「涼爽舒適,滋潤清新,紫外線輻射適中」,具有唯一性,可稱「中國涼都」。

六盤水市氣象局局長朱德貴介紹說,六盤水處於孟加拉灣水汽環流、西伯利亞冷氣環流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環流交匯區,雨水充沛,氣溫適宜,盡管坐落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原上,但紫外線輻射卻被高空1000米厚、濕度為70%的大氣雲層減弱,使紫外線輻射適中。

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六盤水市氣候涼爽,常年無夏,春秋相連。專家們通過檢索中國730多個氣象站點的觀測數據,與全國17個避暑勝地對比,六盤水市夏天的人體感覺舒適程度占明顯優勢,夏季平均氣溫不超過20℃,其中六月、七月、八月的平均氣溫分別為18.3℃、19.8℃和19.2℃。夏季96%的時間感覺舒適,91天白天感覺舒適,89天夜晚感覺舒適。
旅遊資源
進入新世紀,西部煤都六盤水在展示高原新城風姿的同時,也在逐漸褪去面紗,顯現出它古老迷人的奇山秀水。
六盤水山奇水秀,氣候宜人,容民族風情和喀斯特地貌風光為一體的旅遊別具一格。喀斯特自然風貌、古文化遺址、30多個民族燦爛的民俗民風和民間文化,猶如顆顆明珠鑲嵌在這塊烏蒙大地。在六盤水市中心區,有「地海浮山」之譽的麒麟洞公園;在六枝 江風景名勝區,有夜郎古國遺風、亞洲僅有的生態民俗長角苗博物館,有北盤江峽谷奇山異景;竹海風景名勝區,有記載人類起源、進化和環境演變的全國重點文大洞舊石器遺址,有以半部藏經聞名的丹霞山,有徐霞客游記記載的岩溶幽景,有提供古植物演化過程的妥樂千株古銀杏、縣大大洞舊石器文化遺址、高原草場、、老廠萬畝竹海;水城野鍾黑葉猴自然保護區、天生橋,紅軍第二第六軍團盤縣會議會址,以及南開苗族跳花節、玉舍和普古彝族火把節、壩灣布依族「郎節山」等。加之優越的地理環境,「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氣候條件,為展現六盤水豐富的旅遊資源提供了天時、地利。
生態旅遊是六盤水旅遊的一大優勢。在玉舍國家森林公園和羅咪期生態旅遊度假區,我們領略到了莽莽林海的魅力,只覺整個森林就像一台巨無霸的自然空調,吐納著沁人心脾的空氣,使人在正午最悶熱的時候竟感到和夜裡一樣的幽靜、芬芳、涼爽。
夜郎布依銅排鼓
巨型銅鼓「夜郎布依銅排鼓」在六盤水市六枝特區隴腳布依族鄉月亮河布依族生態園落成。夜郎布依銅排鼓由主鼓和6個副鼓組成,主鼓厚1.4米,底徑3.64米,腹徑3.60米,面徑3.33米。銅鼓是我國古代南方諸方國(包括夜郎國)的重要禮器。
關於銅鼓,范曄的《後漢書?馬援傳》中有:「援好騎,善別名馬,於交趾得駱越銅鼓。」 這是對銅鼓的最早記載。晉人裴淵在《廣州記》中寫道:「俚僚鑄銅為鼓,鼓唯高大為貴, 面闊丈余。」房玄齡《晉書?南史》:「廣州夷人,寶貴銅鼓。」當時的廣州地域很大,包 括今兩廣絕大部分。駱越系秦漢以前百越民族中的一個部族,即今之壯族。隋唐以來的文獻 中,更多見到兩廣、滇、黔、川和湘西等地有關銅鼓的記載。《隋書?地理志》:「自嶺以 南,二十餘郡……並鑄銅為大鼓,初成,懸於庭中,置酒以招同類。」唐代杜佑《通典》: 「銅鼓,鑄銅為之,虛其一面,覆而擊其上。」提到只有一個鼓面。唐代劉恂在《嶺表錄異 》中描寫銅鼓形象時寫道:「蠻夷之樂有銅鼓焉,形如腰鼓,一頭有面,鼓圓二尺許,面與 身連,全用銅鑄,其身遍有蟲魚、花草之狀,通體均勻,厚二分以外,爐鑄之妙,實為奇巧 ,擊之響亮,不下鳴鼉。」南宋詩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滿 鼓皆細花紋,極工緻,四角有小蟾蜍。

民族風俗
折溪儺戲(農歷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
農歷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六枝折溪鄉的彝族同胞在村裡演出儺戲,以祭神驅鬼。集神、鬼、人於一體的儺面具扮相生動,人物性格突出。每逢演出,觀者踴躍,熱鬧異常。
採花洞(正月初一到十五)
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滑石板村和鄰村鄰縣數千苗胞聚集於村東側的一個洞前,唱情歌,吹蘆笙、直簫,邊吹邊歌,人頭涌動。不少男女青年以這種方式談情說愛,尋求對象,故名「採花洞」。
跳花節(農歷二月十五)
水城縣南開鄉三口塘每年都要舉行當地苗族(小花苗)同胞最喜慶的傳統節日——「跳花坡」。屆時成千上萬苗族同胞聚集在此,身著盛裝,載歌載舞,歡慶自己的節日。這是貴州省規模最大的民族節日之一。
彝族火把節(農歷六月二十四)
玉舍鄉海坪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都要舉行盛大的彝族「火把節」。所有活動均在篝火旁、月色中舉行,所以又稱為「曬月亮」。
吃在六盤水
涼都——六盤水市小吃很多,恬人的氣候下,無論吃多辣的菜都不會感到燥熱難耐,而當地最有特色的要數米豆腐和烙鍋洋芋了。鮮紅誘人的辣椒油,讓人胃口大開,研磨好的辣椒面,點綴在烙鍋洋芋上,噴香誘人。另外,荷葉糯米雞 ·康家脆哨面 ·藍家牛肉粉 ·烙鍋 羊肉粉、絲娃娃也是當地比較特別的小吃,是到六盤水旅遊不可錯過的美味。
六盤水特產
1.風 豬
風豬,是貴州荔波布衣族地區的特產。清代《荔波縣志》記載:「本縣小豬特別肥嫩,風豬燒豬素有名。」如今,風豬已成為高級宴席上一道特色名菜。 特點:用小豬腌制,風干而成。成菜肉質細嫩,滋味極鮮,異常適口。將肥壯小豬宰殺,治凈,順頭骨、脊骨進刀斬成二爿,取出腦髓和脊髓,挖出眼珠。將火硝、丁香、白芷、細辛、桂皮、花椒、山姜、陳皮研成細末,與細鹽混合,均勻地抹遍豬內腔,放入大缸內腌漬一天一夜後,將糯米酒倒入缸內,將豬淹沒,蓋好浸10天。取出,用竹片將豬腹撐開,曬一周,里外抹上一層菜油或麻油,風干即成。食用時,取肉適量,切塊加調味蒸食,或配以菜蔬烹制,其味均佳。
2.獼猴桃
獼猴桃,是原產我國的野生藤本果樹。唐《本草拾遺》載:"獼猴桃味咸溫無毒,可供葯用,主治骨節風,癱緩不隨,長年白發,痔病等等"。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獼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諸名,閩人呼為'陽桃'。"在美國稱為"中國醋栗",紐西蘭稱為基維果(RiwFruits);英國稱為"中國鵝莓",日本稱為"中國猴梨"。貴州則呼為山羊桃,俗稱"馬屎果"。
六盤水的深山中遍生著彌猴桃樹,這里生長的獼猴桃,果型大,單果重在70至100克之間,果皮黃褐色,密披細毛,形如馬糞,故有"馬屎果"之稱。果肉呈綠色、黃色或淺黃色,橫切面有淺色條紋,果心為白色或淺黃色,種子黑褐色或紫褐色。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特別高,一般每100克鮮果中含維生素C100至200毫克,高者可達420毫克,是桔的3-14倍,甜橙的2-8倍,桃的17-70倍,蘋果的20-84倍,梨的30-140倍。含糖8-14%,總酸1-4.2%,含有白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異白氨酸,頡氨酸,丙氨酸,卜氨基了酸,羥丁氨酸等12種氨基酸,並含有獼猴桃鹼,蛋白水解酶、單寧、鈣、磷、鉀、鐵等各種礦質元素。據醫葯家臨床經驗,認為獼猴桃果實性酸、甘、寒,有調中理氣,生津潤燥,解熱除煩之效。主治肝炎、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嘔吐,燒燙傷,維生素C缺乏等症。
近年來,有些醫療單位把獼猴桃鮮果和果汁用於臨床試驗,對麻瘋病、消化道癌症、高血壓、心血管病等具有一定的防治或輔助治療作用。果實除鮮食外,可加工制果汁、果酒、果醬、果脯、果凍、果粉(晶)等,是高級的滋補營養食品。
3..杜 仲
杜仲,來源為杜仲科杜仲屬的多年生落葉喬木植物,葯用其乾燥樹皮。
杜仲在我國第一部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兩千多年來,它一直是醫家推崇的主要常用中葯之一。杜仲盛產於貴州婁山山脈和四川大巴山脈。貴州大部分地區都產杜仲,在《葯物生產辨》中就有"杜仲產四川、貴州者最佳"的記載。貴州省遵義杜仲林場,現為全國最大的專業性經營林場,其質量和產量都在不斷提高和發展。
六盤水深山裡天然里天然生長的杜仲尤珍貴,素以片張大而厚,平整,色澤暗紫,無粗皮,加工發「汗」好而著稱,產量也居全國優勢地位。野生杜仲的最高年產量曾達五十一萬多斤。
杜仲味甘,微辛,性溫。入葯功用多,尤以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血壓見長。專用於治療腎虛腰痛,腰膝無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高血壓等病症,為常用的助陽葯物。貴陽中葯廠以杜仲為主要原料生產的男用「杜仲補天素」、「杜仲虎骨丸」、「復方杜仲片」等中成葯,在國際上被評為優質產品,遠銷東南亞各國、港澳地區市場,享有盛譽。
杜仲作為貴州省的傳統出口商品,正逐步進入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市場,它作為天然的珍貴葯品,展示出良好的前景。
4.天 麻
天麻,為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葯用其乾燥塊莖。天麻原系野生,生長於1000米以上高海拔的山谷林地。目前人工栽培天麻已獲得成功。
天麻作為珍貴名產,身價可與茅台酒齊名;作為地道葯材,名氣堪與人參媲美。日本葯學博士難波恆雄在其《漢方葯人門》專著中,斷言"天麻佳品出貴州"。天麻"神奇"之處,從它的別名中可見一斑。例如,天麻地上莖全株不含葉綠素,單一直立,宛如箭桿,葯諺雲:"赤箭鑽天,有風不動能定風,無風自動可驅風。因此又名赤箭、定風草、獨搖、神草;天麻的種子細微如粉狀,體輕似絨毛,成熟種子多隨風飄去,不易收植,所以葯農有"天麻、天麻,天生之麻,神仙播種,凡人採挖"的傳說。因此,又稱鬼督郵、白龍皮等。
天麻是著名中葯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入葯。據《神農本草經》記載,天麻(當時名稱赤箭),味甘,性平,有醫治驚風、平肝息風、神志昏迷、提氣益神的功能。善治頭暈目眩、眼花、肢體麻木、神經衰弱、風寒濕痹、小兒驚風、癲痛、高血壓病、耳源性眩暈等症。臨床應用證明,對血管神經性頭痛,腦震盪後遺症等有顯著療效。貴州著名的"人參再造丸"、"大活絡丹"等中成葯都用天麻作主料。近年一些卷煙和飲料酒也往以天麻配料,運用范圍越來越廣。
貴州是我國天麻的主產地,貴州天麻多系野生,所產天麻個大、肥厚、色黃白、半透明狀、飽滿、體重質堅實、無空心,為野生中之佳品。全省最高年產量達6萬斤,年平均調出量在1萬斤左右,出口量1500斤左右。60年代起,貴州出現了天麻種植熱,道真、正安、德江、貴定、龍里、甕安等地縣已建成了天麻商品生產基地。
天麻是貴州傳統的名牌出口商品,具有悠久的歷史,馳名海外貿易市場,遠銷港澳地區及東南亞、歐美各國,享有很高聲譽。
5.核 桃
核桃油味美芳香,富含飽和脂肪酸,容易消化,吸收率高,是一種高級食用油,同時也是重要的工業用油,在美術油畫著色和製造油漆配劑,以及作機油代用品方面都是重要原料。核桃樹是重要的國防用材,核桃外果皮、樹皮可提取單寧,果殼可加工製作成活性炭,核桃仁榨過的油餅可以作飼料。核桃用途極廣:核桃仁是一種珍貴的果品,營養非常豐富,含有鐵、磷、鈣、脂肪、蛋白質、維生素A和B、核黃素、胡蘿卜素、尼古酸和硫胺素。核桃仁是一種「補氣養血、潤燥、化痰、溫肺、潤腸」的滋補良葯,也是製作甜食糕點、糖果的上等料。

[地理位置]
位於貴州的西南部,北貼畢節,東靠安順市,南連黔西南,西接雲南省,河道交織,水系縱橫之間又是重巒疊嶂的起伏。

--------------------------------------------------------------------------------

[歷史文化]
它是一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歷史悠久。

--------------------------------------------------------------------------------

[行政區劃]
六盤水市下轄的三個縣,分別叫六枝縣(現為六枝特區)、盤縣、水城縣

--------------------------------------------------------------------------------

[經濟發展]
六盤水是一座美麗而富饒的新興工業城市,它以煤炭工業為主,因此被譽為「江南煤都」、「高原明珠」

--------------------------------------------------------------------------------

[人口民族]
274萬,在這塊神奇古老的土地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聚居著彝、苗、布依、回、仡佬等30多個少數民族.

--------------------------------------------------------------------------------

[旅遊資源]
六盤水風景美不勝收,牂牁江峽谷中河水汩汩,遠山綠樹若翠玉般鑲嵌於峭壁之上;依泥沙河溶洞的奇石怪洞中還透出一絲滄桑,隔世的塵埃被遊人揚起,與世無爭,任由人們發出嘖嘖的感嘆;民族氣息濃厚的岩腳古鎮,以其古色古香及遠離都市的喧囂而聞名,加上做工精緻的岩腳斗笠和當地的銀飾、銅器等,更成為遊客心中的別樣世界。
六盤水的薑茶、烙鍋洋芋及米豆腐等特色小吃,也是讓人難忘六盤水的原因之一,清淡可口,如六盤水的景,細致獨特,在食者的心中留下無數回憶……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