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隨縣的風俗

隨縣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27 12:27:57

1、湖北在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湖北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那些有影響的人物

古代
提起湖北的歷史名人,人們馬上就會聯想到「惟楚有才」這個典故。湖北位於祖國中部,物華天寶,地靈人傑,素有重教興學、培養人才的優良傳統。在鍾靈毓秀的荊山楚水之間,自古至今,走出了如此多的優秀人才。
以下歷史名人(不完全統計):
武漢:、鍾子期(漢陽)、二程(黃陂)、春申君、吳偉(江夏)、熊廷弼(武昌)
黃石:孟嘉、吳國倫、陳光亨、潘師道、江自康、劉繼盛、呂調陽、徐祥、柯瑾、余國柱等
鄂州:王家璧、柯逢時、閔孝荃、曹林懋、萬廷獻、塗曉墅、程清泉、劉藝舟、吳兆麟、鄧定遠、黎子玉、周華琴、劉伯垂、彭楚藩、吳兆麟、張金保、萬籟聲等
十堰:尹吉甫(房縣)、陳世美、秦香蓮(丹江口)施洋
荊州:楚莊王、優孟、伯牙、楚成王、楚穆王、楚宣王、楚威王、岑參、張居正(荊州)、孫叔敖、戎昱(江陵)、伍子胥、申包胥(監利)、車胤、公安三袁(公安)、楊溥(石首)、黃承彥(洪湖)
宜昌:屈原(秭歸)、王昭君(興山)、董和、董允(枝江)、文安之等;
襄陽:卞和(南漳)、劉秀、宋玉、王延壽、王逸、馬謖、馬良、向朗、向寵(宜城)張悌、龐德公、龐統、習鑿齒、孟浩然、張繼、張柬之、柳渾、杜審言、范宗尹、魏玩、蒯越、蔡瑁、楊儀、廖化、張悌、習郁、神會、任亨泰、王聰兒、單懋謙等;
荊門:老萊子、養由基(沙洋)、朱厚熜(鍾祥)、王匡、王鳳(京山)、周培公等;
孝感:斗子文(雲夢)、黃香(雲夢)、斗彀於菟、費禕、孟宗、熊賜履(孝昌)、宋庠、宋祁(安陸人)、硯彌堅、李幼滋、陳蕖(應城)等;
黃岡:五祖弘忍、瞿九思、汪可受、帥承瀛、邢綉娘、魏英(黃梅)、畢升、金光悌(英山)、歐鵬(黃州人)、聞一多、姚明恭、陳沆、龐安時(浠水)、李時珍、康茂才、顧景星(蘄春)、徐壽輝、萬密齋、瞿瀛、王葆心(羅田)、四祖道信、余玠、楊際泰(武穴)、鄒普勝、閻伯嶼、梅之煥、周文江、劉天和、李長庚(麻城人)等;
隨州:連南夫、楊漣(廣水)、明玉珍(隨縣)、季梁、曾侯乙(曾都)、邊居誼等;
仙桃:陳友諒、張定邊、張必先、陳文燭、徐耀文、盧靖、盧弼、張難先、李之龍、楊顯東等;
恩施:巴務相(長陽)、巴蔓子、牟文綬(利川)、田彥伊、雷世興、伍昌臣(宣恩)、田世爵、田舜年、田九霄、陳連升、田九齡(鶴峰)、覃鼎、溫朝鍾、王錫九(咸豐)、饒應祺、樊增祥、陳世凱、妺喜(恩施)等;
天門:劉焉、劉璋、陸羽、皮日休、鍾惺、譚元春、周嘉謨、魯鐸等。
咸寧:方瓊、方琳

2、吹竹笛是哪個地方的習俗

吹竹笛是中華民族的習俗

竹笛(義大利語:IL flauto di bambù),漢族樂器名。笛子是中國廣為流傳的吹奏樂器,因為是用天然竹材製成,所以也稱為"竹笛"。竹笛流傳地域廣大,品種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調笛。還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順笛等。

中國笛子具有強烈的華夏民族特色,發音動情、婉轉。龍吟,古人謂"盪滌之聲", 故笛子原名為"滌",日本至今還保留有"滌笛",後演變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國民族樂隊中重要的旋律樂器,多用於獨奏,也可參與合奏。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材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笛在古代稱為"篴"。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

     

笛在漢代前多指豎吹笛,秦漢以來,笛已成為豎吹的簫和橫吹的笛的共同名稱,並延續了很長時期。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後傳入橫笛,亦稱"橫吹"。它在漢代的鼓吹樂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兩支竹笛,都屬橫吹類的笛樂器。

北朝時,笛子不僅極為普遍,而且有所發展,形制、長短、粗細變化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開始有了"橫笛"之名。隋朝後期,出現了能演奏半音階的十孔笛。

從唐代起,笛子還有大橫吹和小橫吹的區別。同時,豎吹的篪才被稱為簫,橫吹則稱之為笛。唐朝呂才,制"尺八",豎吹,並傳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倉院中,珍藏著中國盛唐時期製作的4支橫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橫笛各一支,竹質的兩支,它們長短不同,但都開有7個橢圓形音孔。劉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聲,是為笛加膜的第一人。

在晉時已有豎笛,吹頭加一木頭,使氣從縫隙中通過,射向兩哨孔邊陵發音。

宋笛制多樣,有叉手笛、龍頸笛、十一孔的小橫吹、九孔的大橫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後笛子與市場笛子類似,由於戲曲的蓬勃發展,笛子成為很多劇種的伴奏樂器,並按伴奏劇種不同分為兩類:梆笛和曲笛。

20世紀六十年代,趙松庭發明排笛,將2至4根不同調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擴大三個八度以上,音樂富於變化,易於演奏。

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兩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記載的漢篪,除長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與記載相同外,並在墓內的竹筒上寫有篪的字樣,顯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歷來有人篪、笛不分,說成是同一樂器,實際是有區別的。從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閉口,能奏五聲加一變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開口,能奏七聲加兩個變化音,不髹漆。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3、六年級作文我的家鄉500字作文怎麼寫

我的家鄉500字
我的家鄉,在一個美麗的地方。哪裡有嫩綠的小草,堅強的野菊花,茂盛的山林,酸甜的蘋果,還有營養豐富的土豆。哈哈,這就是我的家鄉---大石河。
大石河的春天是淡綠色的。快瞧!路邊的小草弟弟揉開了惺忪的睡眼,伸了個懶腰,好奇的看著這個熟悉而陌生的世界。迎春花開了,遠遠的看著宛若一位嬌羞的女子,婉約而不失大方。當你走近她時,她又綻放出了燦爛的笑臉,可愛而又活潑。細細聆聽,你會聽到河裡冰塊融化的聲音,小河又顯出了一副可愛活潑的笑臉,他正哼著「叮叮咚咚」的小曲兒積極前進呢!河邊的柳樹姑娘也張出了嫩綠的頭發,當風兒吹來時,她的頭發隨風飄揚,十分美麗!
大石河的夏天是墨綠色的。夏姐姐跳著激烈的舞蹈來到了人間。一時間,漫山遍野都是綠油油的,一打開門看到滿山的綠色心情無比舒暢。大石河的夏天並不是很熱,早上起來還有一股涼意。到了中午的時候太陽照在了山腰上,院子里也暖和起來。我和其他的小夥伴就在這時去河邊玩水嬉戲,河裡的魚兒游來游去,河旁的柳樹姑娘頭發愈長愈長,十分漂亮!
大石河的冬天是銀白色的。冬爺爺邁著沉重的步伐來到了大地上,為大地披上了一層厚厚的大衣。小河結了冰,小草也鑽到地下睡懶覺去了。唯獨山上的松樹,柏樹還依舊綠著。冬天,這里被高山籠罩著,根本看不到太陽,所以異常的冷;這里的雪下得很深,走在路上,雪能漫過腳踝那裡。雖然很冷,但是我們可以打雪仗,堆雪人,享受別樣的樂趣!
這就是我的家鄉,它沒有時尚大都的繁華,沒有北京的古韻古香,它只有安靜,質朴。我愛我的家鄉!
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我的家鄉1400字
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古老的國度,她美麗而寬廣;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偉大的民族,她勤勞而堅強;在世界的東方,有一片廣闊的沃土,她神奇而遼闊。奔騰不息的黃河是她的血脈;峰巒雄偉的泰山是她的脊樑,她就是我的祖國—中國。
記得小時候,媽媽指著幾面國旗問我:你最愛哪一面?我自豪的回答:當然是中國的五星紅旗了!媽媽又問為什麼呢?我說:「因為中國的紅旗最鮮艷,因為我是中國人,因為我身上流淌著在中華民族的血液,因為我是炎黃的子孫。」
如今的中國,擁有光輝燦爛的文化,創造著讓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偉績。你看,神州飛船一飛沖天;嫦娥一號邀游月空;偉大的祖國申奧成功,都在向世界昭示:中國正在與世界接軌,正在與時俱進,正在飛速發展。做為一個中國人,我怎能不驕傲自豪?
就在這片土地上,有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鄉—嘉峪關
嘉峪關,就在以前還只不過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嘉峪關已經成了一個富饒的城市。高樓在不斷的建起,交通也越來越方便。現在的嘉峪關已經成了一個以舉世聞名的『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命名的工業旅遊城市。又因它是西北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酒泉鋼鐵(集團)所在地,故又被稱為『戈壁鋼城』並因此享譽中外。嘉峪關1990年跨入「全國雙擁模範城」行列;1992年被列為全國首批36個小康城市之一,1994年進入全國55個人均GDP過萬元的經濟明星城市之列,1995年位於全國84個經濟明星城市的第64位;1995年跨入「全國衛生城市」;同年,被授予「全國環境綜合治理優秀城市」榮譽稱號;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小康城市」。此後又先後獲得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省級文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四連冠、「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等稱號。自從知道我的家鄉獲得了這么多的榮譽。我有多自豪!我猜外地的朋友們肯定不知道,以前啥都沒有的嘉峪關,現在北邊有個森林公園,南邊有東湖和南湖,西邊有城樓等多個旅遊景點。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我豐衣足食,幸福無比。我覺得簡直沒有什麼能比的過嘉峪關。
我愛我的祖國,更愛我可愛的家鄉。

我愛我的家鄉300字
我愛我美麗的家鄉——美國!
春天,柳樹姐姐脫下了白棉衣,換上了為春天准備的綠裙子。小草弟弟勇敢地鑽出了才剛剛松軟的土地,幾場春雨的洗禮後便越長越高。可愛的小鳥歡天喜地地從南方回家,在枝丫間跳躍。小花也來湊熱鬧,各個露出了笑臉。大地復甦了,孩子們也在草地上玩耍起來。
夏天,到處綠樹成蔭,傍晚散步的人們在樹下納涼聊天。花兒們如魚得水般爭奇斗艷,都怕自己不夠漂亮。柳樹姑娘甩開長長的綠辮子,隨風跳起舞來。小溪也唱起了動人的歌,叮叮咚咚地奔下山坡,直奔田野。到處是孩子們的歡笑,他們爬樹、玩水、摔跤,一刻都不停歇。
秋天,柳樹姐姐向大地告別了。還是楓樹哥哥想得周到,換上了紅毛衣,生怕感冒。小鳥戀戀不舍地飛向遠方。青蛙到處找食物,為冬天做准備。只有常青樹最另類,依然披著綠上衣。孩子們也不怎麼鬧了,大地好像即將沉睡。
冬天,到處銀裝素裹,大地被冰雪所覆蓋,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打雪仗、溜冰、堆雪人,滿是歡笑。
怎麼樣?我的家鄉美國真的很美吧?
我愛我的家鄉350字
我的故鄉在樟樹,那個個安靜美麗的小城市,最著名而且最美的地方是公園,我很喜歡我的故鄉。
春天時,燕子來到這里,在電線上嘰嘰喳喳地叫著,彷彿在說,這里的春天好美呀;春風吹過,小草伸起了懶腰,變成了翠綠了;湖水像鏡子一樣,平著一動不動,美得像寶石,像翡翠。
夏天時,炎熱的天氣打破了以往的生活,蟋蟀在夜晚叫著,青蛙在湖面上鬧著,最美的就是天上的繁星了,在天空中閃爍著,讓我想起了「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掛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許多小眼睛。」這讓我回到了小時候,和爺爺一起在門前講笑話,我那時,還給爺爺畫了一副畫呢,現在想起來,好想回到從前,那時,真的很好。
秋天時,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就像芭蕾舞演員在跳舞一樣,是那麼的優美。這時候,農民伯伯在收割小麥,開心地唱起了歌。我躺在田野里,看道那往南飛的大雁,秋風吹在我臉上,感覺好溫暖,就像我母親一般,慢慢融入了我的心裡。
冬天時,一片潔白,我站在雪地里,看道那雪花,就如仙女在空中旋轉。冬天裡,最好玩的是堆雪人,還有打雪仗……
只有親身到過的人才會覺得家鄉是那麼的美,我愛我的家鄉!
中國夢 我的夢我愛家鄉800字
我叫張家祺,今年十歲了,就讀於東風小學五年級二班,現任班級學習委員一職。
我是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我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靈,我追求全面發展,興趣廣泛,除認真學習課本知識外,我還特別喜歡看書、繪畫、唱歌和彈琴。我愛學習,對待學習,我一絲不苟,每一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
這就是我——張家祺,一個既有愛心、責任心和恆心,又多才多藝的女孩。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我愛家鄉。
有一種美麗叫古樸,就象悠久的歷史;有一種美麗叫浩瀚,就象無邊的海;有一種美麗叫秀麗,就象桂林的山和水;有一種美麗叫清新,就象原始的璞玉;有一種美麗叫溫馨,就象置身於親人的懷抱……在我的家鄉——九江,就可以感受到這所有的美。
當你第一次來到美麗的九江,就會對古老的煙水亭、潯陽樓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見證了九江千百年來的悠悠歷史;當你第一眼見到美麗的九江,就知道他的浩瀚可以包容山,包容太陽,藍天下那一望無際的田野稻浪滾滾,訴說過家鄉人民的勤勞可愛。每當我走進潯陽古城,就像是走進如詩如畫的風景中,這里有風景秀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中耀眼的明珠,可謂是九江市一張美麗的名片;這里有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是國家級最大的濕地公園;這里還有中國最長的江——長江,長長的江水環繞城市,不時有活潑快樂的小魚出來吐下泡泡,還有無數溫馨美滿的家庭……聽,潺潺的流水訴說著九江悠久的歷史;看,古老的煙水亭、潯陽樓;雄偉秀麗的廬山守衛著人民的幸福生活。
我驕傲,為我的家鄉而驕傲;我自豪,為我生長在這片美麗的土地而自豪。做為家鄉的一份子,做為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將和我的夥伴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為家鄉的明天而努力讀書。
讓我們成為家鄉,成為學校的又一種美麗!
我熱愛我的學校,因為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值得我贊賞!學校是學習的天堂,每天都能聽到琅琅書聲,清脆、悅耳;做作業時齊刷刷的「沙沙」寫字聲讓人陶醉;音樂教室時時傳來陣陣優美的歌聲,讓藝術與我們結下不解之緣;一件件精美而富有創意的小製作出自我們一雙雙靈巧的手,教會我們用自己的雙手來創造美好的生活;在操場上盡情展現我們英姿颯爽身軀,精神抖擻的面容,以強健的身體迎接每一天的挑戰。如果有人問哪個學校最出色?我肯定毫不猶豫地說:「是我們東風小學!
我愛我的家鄉—高安800字
不知是世界選擇了我,還是我選擇了這個世界,我如蒲公英種子般隨風漂落於這個塵世中。恍恍間,我投入了大地的懷抱,而我從此也就在這生根、發芽、成長,而她也成了我永恆的牽掛。她就是我的家鄉—高安。
我是土生土長的高安人。我一直生活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我愛高安的自然風光。高安市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高安山川秀美,物阜民豐。宋朝大文學家歐陽修贊嘆這里:「衣被雲錦,絕勝聞於天下。」境內地熱,北髙南低。中間舒緩平坦,低山丘陵與河谷平原相間,概稱:四山一水三分田,兩分道路和庄園。坐落在城西的碧落山;蔥裝秀麗,茂樹修竹,生機盎然,似一個無盡的綠色世界。把高安點綴得格外嬌嬈。發源於慈化山區的錦江河尤如一條長長的綵綢,環繞東逝,留下無限的情思哺育著兩岸勤勞朴實的人民。華林山的奇山怪石、古樹參天;荷林山的峰巒疊翠;上游湖的青三環繞,縱橫港汊與平原沃野相連。一切都令人神往,美不勝收。
我愛高安的文化古跡。古有「負山面江,勝概甚偉」之稱的江西省高安市古郡城譙樓—大觀樓,原名錦水奇觀樓。坐落在市城錦江北岸。大觀樓前俯錦江和浮橋,後倚市政府大院,頗具明清建築特有的風貌。層層的檐宇、曲折的迴廊、清麗的格窗。無不給遊人優雅的情趣。那高翹的飛檐臨空欲飛。近千百年來,這座樓經過了多次重建、改造和維修雖然風格各異,但一直屹立在錦江北岸,以她獨有的風姿走進歷代名人騷客的贊詩里。除此之外,高安還有一兩百處名勝古跡。譬如:賈家古村、被譽為清代三朝「帝師元老」—朱軾陵園、岳飛點將台、大愚寺、華林造紙作坊遺址……
高安是個人才之鄉,有北宋僧人契嵩;有「三朝「帝師元老」—朱軾;有元代卓越的音韻學家與戲曲作家—周德清;還有中國近代物理學冥基之一、物理學家、教育家—吳有訓。
高安是個物產豐富、經濟繁榮的城市。高安生產的老酒,風味獨特,香氣濃郁,綿甜可口,營養豐富,有舒筋活絡,健胃滋補的功效。民間傳統特產:豆豉、掛面、黃連麻糍、腐竹等產品遠銷全國各地。高安農業基礎扎實,綜合經濟實力進入全省十強行列。
我愛我家鄉的一草一木,我愛我家鄉的四季,我更愛家鄉那勤勞朴實的人們。我的家鄉真是美麗呀!
我更愛家鄉那勤勞朴實的人們。我的家鄉真是美麗呀!
江西宜春高安四小五
我愛我的家鄉---隨州800字
我的家鄉—隨州,它位於湖北省北部。坐落在炎帝神農故里,編鍾之鄉的隨州----是一座歷史文明古城,又一座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經濟發達而充滿魅力的城市。
隨州起源於夏朝,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文明歷史,隨州最早稱隨國,後改為曾國,再後來又改隨州曾經聞名於世的編鍾就出土於曾國的國君---曾侯乙之墓。2400多件珍貴文物屬世界罕見,精美的青銅器是世界藝術的一顆奇葩。被譽為海內外華夏兒女的始祖----炎帝,炎帝故里為於現在的隨縣。
隨州不僅歷史悠久,自然風景也在省內外享有盛名。風景優美的大洪山,幾千年的火山遺址,天然的溶洞,自然溫泉,古樹活化石---銀杏的故鄉,銀杏谷,西遊記漂流等自然景觀,是人們旅遊的最好的去處。
自然風景讓你大飽眼福,隨州出產的特產更讓你大飽口福。本土的香菇、木耳、銀杏茶、泡泡青菜,遠銷海外。
隨州市區的綠化覆蓋面積達到40%,美麗的白雲公園,神龍公園、體育濱湖公園,最有名的季梁公園,佔地1000畝,公園里亭台樓榭,小橋流水,掩映在花草樹木之間。給人一種美不勝收的感覺。
更美的還數清澈、平靜、寬闊的白雲湖,它像一條無暇的玉帶從城北到城南穿城而過,清澈、干凈的湖水不僅凈化了空氣,甘甜的湖水浸潤著湖邊的楊柳、花草。使他們茁壯成長,花兒也開得格外迷人、芬芳。清晨的白雲湖,湖面升起的一層薄霧,輕輕的、柔柔的,像給白雲湖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人彷彿置於仙境。一股帶著涼意的風迎面吹來,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快樂的小鳥在湖邊的樹上飛來飛去,唱著婉轉動聽的歌,連它們都覺得生活在這里都很幸福呢!隨州政府花巨資,打造湖兩岸的綠化帶,是市民們天然的氧吧!這兒的一山一水,一湖一城,真是名副其實的山水園林城市,連海歸的遊子都想回來居住、創業!
隨州雖然是歷史文明古城,但繁榮的經濟,使它到處散發著現代、時尚的氣息,一坐坐立交橋,一條條環城道,給現代交通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快捷!一撞撞拔地而起的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在馬路上賓士的各種各樣的名牌轎車,無時無刻不顯示著隨州的勃勃生機和無限活力!更令人振奮的是近幾年,隨州被國家譽為「專汽之都」各種專用汽車銷往全國各地,還有出口到非洲、東南亞等國家。
隨州正在以它博大的胸懷接納五湖四海的朋友,它像一條騰飛的巨龍,躍出國門,走向世界!
隨州這座魅力之城怎能不讓人嚮往呢!
湖北隨州曾都區曾都區隨州曾都區實驗小學五
我愛我那美麗的家鄉650字
家鄉的空氣是那麼的清新;家鄉的草木是那麼的茂盛;家鄉的群山是那麼的起伏。總之家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那繁華的街市比不上我那美麗的家鄉;那優靜的山莊比不上我那美麗的家鄉;那燦爛輝煌的皇宮在我心目中也比不上我那美麗的家鄉。不管怎樣,我的家鄉是無與倫比的!
家鄉的山最多,抬頭一看就能看見山,山可不是光禿禿的,而是草木茂盛的。那高大的樹木有許多一片片的樹葉,可濃密了。而地上則是綠油油的草地,草地上還有一簇簇的花朵,什麼蒲公英、野菊花,都十分美麗。山頭只有這些?當然不止家鄉的山可多彩了。渴了就喝清泉,餓了就吃野果。家鄉的山是野的、是充滿的、是有活力的,它是燒不光、壓不倒的,它是堅強的,它是有毅力的山就是家鄉的守護神一樣,少了它可不行。我真愛家鄉的山。
家鄉的水是清澈的。家鄉有條小河,河裡的水特別亮麗,綠山、白雲都在它的身上倒映在著,它是平靜的,它是柔和的,它是寂靜的,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山頭萬物都得靠它養育。家鄉的水不僅清澈,而且十分甘甜,舀一瓢嘗嘗十分甘甜,十分涼爽,並且十分解渴。小河在山谷中縈繞著,似一條銀色的飄帶。美極了。我真愛家鄉的小河!
家鄉的天空最藍,往上一看天空碧空無雲,像磨得光滑的藍寶石,又好像精緻的藍綢子,看上去,它似乎離我們很近,又似乎離我們很遠。有時天空中有白雲。藍瑩瑩的天空襯著雪白的雲朵,特別好看。看著那天空,它千變萬化但它始終是那麼純潔、干凈、透明。我真愛家鄉的天空。
家鄉的人是最勤勞、善良、和睦的。他們經常早起晚歸去種田插秧。在田埂上就可以看見他們。家鄉的人們是善良、和睦的。他們從不打架,從不糾紛,他們的心靈都很好。我真愛家鄉勤勞、善良、和睦的一面。
家鄉,你是多麼的美麗,我真愛你的一切,如今離開家鄉,你的一切還是那麼令我難忘!

我愛我的家鄉150字
我愛我美麗的家鄉——冠縣,因為它一年四季都很美麗。
春天,清泉河裡的冰融化了,柳樹吐出了嫩綠的芽,小草從大地媽媽的懷抱里鑽出來了,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
夏天,樹木長得十分茂盛。坐在樹蔭下面,躲著太陽,吹著微風,多麼舒服啊!
秋天,農田裡成片的大豆搖動著豆莢,發出嘩啦啦的笑聲。成片的麥子金燦燦的,遠遠望去,像金色的海洋。銀杏葉變黃了,像一個個金色的小扇子飄落。楓樹紅了,葉子像紅蝴蝶一樣在空中翩翩起舞。
冬天,小河結冰了,下雪了,大地蓋上了一層暖暖的被子,雪花娃娃在空中飛舞,飛到屋頂上,飛到樹梢上,把世界裝扮的一片潔白。
我喜歡我的家鄉,每個季節都像一幅美麗的畫卷。
家鄉的風俗家鄉是我們的500字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說吧。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我愛我家鄉的小溪250字
我的家鄉在溫泉鎮,我非常喜歡家鄉的那條小溪。小溪的風景很優美,是個可愛的地方。
小溪的水一年四季連綿不絕。小溪兩邊的地上全是綠茸茸的小草,草里夾雜著一些藍色的,紫色的、鵝黃色的野花,就像漂亮的地毯鋪在小溪兩邊。小溪的水綠得像無睱的翡翠。小溪的水清得能看見溪底各種各樣的石頭。
小溪兩旁還有茂密的樹木。一陣風吹過樹木的葉子颯颯作響,好像在對小溪說:「小溪、小溪、你真清呀!我用我的葉子給你打扮打扮吧!」小魚在溪里游過來,游過去,好像在對小溪說:小溪你真好,我在你的懷里快活地生活,我真幸福!溪邊的樹擺動著枝條,輕拂著小溪,像在對小溪說:「小溪你真好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讓我看到了我的長發,讓我對著你梳妝。」我們小朋友常常在小溪里捉魚蝦,嬉戲玩耍我想對小溪說:「小溪,你帶給了我們多少快樂!
我愛你小溪。」我家鄉的小溪太美麗、太迷人了。我愛我家鄉的那條小溪。

4、隨的意思

有跟隨服從的意思

5、隋朝的朝代名與隨縣有什麼關系

隨縣以西周封國隨為名,春秋時分屬隨、厲、唐三國,戰國時屬楚。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實行分郡縣制。在古隨國的土地上,始建隨縣,屬南陽郡管轄。西魏大統元年(535年),首置隨州,但隨縣建制仍長期保留,隋、唐、宋、元、明仍有隨縣建制,清設隨州,無所領。與隋朝無關系。

6、湖北隨縣出土的曾侯乙編鍾反應了怎樣的貴族音樂?

春秋時期的吳越(今江浙一帶)接受了周文化的影響,並繼承了百越原有的青銅大鐃,但另一方面仍保留了傳統的祭祀習俗,形成與中原風俗完全相悖的音樂風貌。這由《呂氏春秋·遇合篇》中所述越王愛聽「野音」的故事中可見一斑。

此外,仍保留獵頭祝神習俗的楚國,也很早便接受了作為周文化象徵的鍾磬,這從紀南城出土的戰國樂器可以看出。而當時的《楚辭》,不僅是中國文學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而且在中國古代音樂史中亦堪稱為一部具濃郁古典浪漫主義色彩的鴻著。如屈原所作的《九歌·東皇太一》,是一部由女巫來表現並歌頌天神——東皇太一的唱段。其中唱道:

「舉起鼓槌將大鼓敲響,舒緩的節奏啊安和的歌詠,笙列瑟行齊奏啊放聲歌唱。女巫曼舞啊服飾艷亮,芬芳彌漫啊充滿廳堂,五音綿綿啊雜錯交響,東皇太一啊欣喜安康!」

這首詩歌將神人交會於浪漫而輝煌的祭祀場面,描繪得淋漓盡致。

7、各地的民風民俗

民風民俗
www.HB.xinhuanet.com 2005-03-04 12:54:32
楚風俗具有豐富性,體現在形式多樣,種類繁多,構造復雜,色彩強烈等方面。以下只從飲食、居住和服飾等方面對楚國風俗作一簡要介紹。
飲食是物質文化和社會風俗各部分中最能反映民族和地區特色的一個組成部分。楚國地處南方,氣候溫暖,土壤肥沃,適宜種植水稻,野生動植物的種類和數量也較多。楚人以稻米為主食,在楚紀南城內,發現五外有火燒過的稻米遺跡,最大的一處長約3.5米,寬約1.5米,厚約5~8厘米。楚人的基本副食品有魚類、肉類和蔬菜類為主,這些副食品是從畜牧、捕獵、園圃種植和採集等方式獲得的。江陵望山一號墓出土的銅鼎里,就有牛、羊、豬、雞等,竹笥里也有許多雞的大腿骨。在江陵望山一號墓和二號墓中還發現有調昧蔬菜生薑和小茴香。楚國的水果種植也很普及。古有:「江浦之橘,雲夢之柚」的說法。

各個方國中要數楚國飲酒的風氣最盛。在楚國最具傳統特色的酒是香茅酒。楚人向周天子進貢,祭祀神靈都使用香茅酒。楚人有兩種飲酒方法,「凍飲」和「酎清涼」,「凍飲」是將冰塊置於酒壺外使之成為凍酒,「酎清涼」則是將酒壺浸入冷水中使之成為涼酒。這都是楚人在夏季的飲酒方法。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件冰(溫)酒器,這種器物是由兩種容器組合而成,裡面的方壺形容器是盛酒的,每個方壺中均有一把銅勺,外面的方鑒形器在夏季里用來盛冰或涼水,在冬季則用來盛熱水。

楚人的建築樣式和居住習俗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風貌。楚國都城的建制和布局同北方一樣基本上採用大城套小城的雙城制。楚都紀南城(圖1,楚都紀南城故址)呈長方形,城垣周長15560米。城內東南部為宮殿區,存有台基84座,並發現城垣土牆遺跡和護城河古河道。宮殿區北部的手工業作坊遺址,再往北即城的東北部則為商業區。楚王宮的正門之一名為「茅門」,通過茅門後便是楚王治朝的朝堂。王宮內既有空間宏大的「高堂」又有曲折相連的「曲屋」, 既有進深幽遠的「邃宇」,也有小巧精緻的「南房」,這些由大小、高低、長短、層樓、結構、繁簡不一的宮廷建築組合在一起,這樣便形成了一個氣勢磅礴、宏偉壯觀、錯落有致的建築群體。最能反映出楚人的建築特點和工藝水平的,還不是都城內的宮殿建築,而是游苑區的行宮和高台建築。歷代楚王建有大量有行宮供他們游樂,楚成王建有:「渚宮」,是建在郢都南面的水中州土上的一座行宮。楚靈王時建的章華台是楚國層台建築中的傑出代表(圖2,章華台宮殿遺址)。在屈原的《九歌》中寫到干欄式建築,其特點為一樓架空,二樓居住,以竹木結構為主。干欄式建築是楚國民間的主要建築形式。這種民居建築式樣在我國南方的土家族、苗族中仍然沿用。南方水鄉,漁民多生活在水上,以船為屋,稱為「船屋」。「船屋」在屈原《涉江》是提到,有屋宇、樑柱、軒版和窗欞等設施。

服飾方面。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裝束。楚人的衣著具有地域色彩,歷史上曾冠之以「楚服」和「楚制」的專稱。與中原民族相比,楚族性格活潑,無拘無束,富於創新精神,敢於別具一格、表現個性,這種民族性格和精神也推動了楚族在服式上不斷地推陳出新。

從服飾史的角度看,目前東周時期楚國的服飾資料發現最多,不僅有大量的繪畫、造型資料,還有一批難得的實物,為我們從一個側面了解楚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我國傳統的服飾有兩種基本的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在楚國,這兩種服式是交互使用的。古制上為衣,下為裳。楚國的衣有單衣(圖3,一龍一鳳相蟠紋綉紫紅絹單衣),有夾衣。有面無里的衣稱為單衣楚人稱為褋,屈原《九歌湘夫人》:「遺余褋兮醴浦」。夾衣是面和里夾合而成的。馬山一號楚墓出土有夾衣的實物。 按照季節分,夾衣可分為春衣和秋衣,馬山一號墓中,秋衣寫作[糹秋]衣,並有實物出土(圖4,([糹秋]衣)。按照《說文》的解釋,裳,「下裙也。」馬山一 楚墓中出土了兩件單裙的實物;另外在信陽楚墓的漆瑟漆畫上和曾侯乙墓鍾架銅人身上都可見身著下裙的人物形象。
民風民俗
www.HB.xinhuanet.com 2005-03-04 12:54:32

裙的實用功用是遮羞,而不能防寒。裙內穿誇。古代文獻中所說的誇是「脛衣」即穿在兩腿上的筒套,今所見楚墓出土的誇的實物實際上與褲差別不大,兩襠不相連,在背腰處開衩,類似於現在小該穿的開檔褲。正因誇有開衩,雖可防腿部嚴寒,但不能蔽羞,因此,在誇上要加穿裙。誇是褲的雛形,在馬山一號楚墓發現了一件長褲,這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一件褲子實物。

衣裳連屬制的服裝的典型代表是「深衣」,它對我國古代服裝的影響最大,古代的衫、袍都採用這種衣裳邊屬制,一直到現今的連衣裙也是衣裳連屬制。深衣是先秦時中原的服式,也是楚人的主要著裝,長沙楚墓出土的木俑和漆卮上彩繪人像以深衣為主。

袍服也是衣裳連屬的服裝,是長可及腳面並有絮有絲棉的冬季服飾。楚莊王的主要服裝就是「絳衣博袍」。袍與深衣的區別是,深衣曲裾,袍為直裾。直裾長袍是楚人在深衣的基礎上創新的一種新的民族服裝。馬山一號楚墓共出土了7件袍,這七件袍又可分為三個形制。第一種形制,正身和雙袖斜裁下裳正裁(圖5,素色棉袍);第二種形制為正裁,兩袖平直(圖6,鳳鳥花卉紋綉淺黃絹面袍);第三種形制也為正裁,但兩袖特長(圖7,小菱形紋棉袍)。楚人的冠式有獬冠、高冠等。獬冠形狀前高後低,,為模仿獬角形狀做成,由於楚文王十分喜好戴獬冠,引得楚人竟相效仿。高冠因高聳於頭,故而又被楚人稱為切雲冠。楚人大詩人屈原就以戴這種高冠而為榮。楚人除戴冠外,還戴幘,幘是用於束發的專用頭飾,馬山一號墓中出土有一件幘的實物(圖8,紅棕絹面幘)。

服飾是衣裳的有機組成部分。楚人使用的服飾主要有佩劍、佩玉(圖9,玉佩組飾)、花卉及帶鉤。佩劍是男性的主要服飾,劍是古代防身與進攻的主要武器。楚國男性喜佩劍與楚人尚武的風俗是分不開的。劍也可能是純粹的裝飾品,如《說苑》記楚襄城君始封之日「帶玉劍」。在特殊的場合,佩劍還具有宗教的意義,如女巫降神時佩劍的主要目的在於「避邪」。

以花草作為佩飾是楚人佩飾的一個鮮明的地區性特點。《離騷》雲:「扈江離與辟企兮,紉秋蘭以為佩。」男女佩飾香草,除起裝飾作用外,還可以香氣避邪、男女相悅。除此之外,楚女還以佩飾花草研未製成的香囊為俗尚,如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絲織危中有飾花香囊,綉績香囊和綉羅錦底香囊,當系楚俗遺風。

發式除了產生美觀效果外,還是民族識別的最重要的標志。見於考古資料楚人發式主要有四種:發式第一種發式是把長發於頸後結束,自然下垂。江陵馬山一號墓的2號木俑頭上的長發梳向腦後,用帶束成一支,下端自然松開下垂,頭發並未加以編結。信陽長台關一號楚墓的二件木俑的長發在後腦束攏,自然下垂。第二種發式是長發在腦後梳攏,並編結成長辮自然下垂腰間。這種發式見於荊門包山二號楚墓出土的木俑。第三種發式是腦後挽譬。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帛畫上的女子便是這種發式。長發在腦後部挽成的譬用絲帶扎緊,使之向後突出,未端略向上翹。第四種發式是垂譬。這種發式是把頭發梳向腦後,編成為一束,在發束的下半段較膨大。

此外,楚人崇尚的一些主要的民俗風習是崇巫重祀,尊龍崇

8、有關隨國的歷史

春秋時代的隨國為什麼又稱為曾國
雖然「曾隨合一」說的和者甚眾,但持異見者也不乏其人。大致說來,這些意見有以下幾種:
1、曾即是曾,隨即是隨,二者不可混同,至於何以不見隨國遺物,有待今後考古發現。楊寬、錢林書:《曾國之謎試探》,《復旦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
2、曾滅隨,據其國土。顧鐵符:《筆談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0年第2期
3、隨滅曾,延姬姓宗嗣。於豪亮:《為什麼隨縣出土曾侯墓》,《古文字研究》第1輯
4、早期曾國已被楚所滅,楚滅隨以後,又在隨地分封了一個曾國。徐揚傑:《關於曾侯問題的一些看法》,《江漢論壇》1979年第3期
5、可能因隨被楚滅後,楚以隨地與地處楚邊陲的曾國西陽相換;或者曾國國境直向西楔入隨國境內。何光岳:《楚滅國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當然,在沒有找到直接證據以前,上述幾種情況也並非毫無可能。但問題的徹底解決,仍有待於新的考古發現
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墓出土大批青銅器和其他文物,尤以巨大青銅編
鍾聞名於世。此墓系戰國時代曾國國君名「乙」的墓葬。那大量珍貴隨葬品的出
土面世,既提高了古曾國的知名度,也帶給人們一個迷,隨縣是春秋戰國時代的
隨國,在隨國的國境中怎麼會出現曾國國君的墓葬?學者們紛紛探秘。
一說隨國即曾國。石泉《古代曾國——隨國地望初探》一文認為,隨國即曾
國,理由是隨國和曾國都是姬姓國,系西周分封於江漢的諸姬姓國之一。而且,
就兩國的地望來看,也是一致的。從宋代出土的曾國青銅器,到曾侯乙墓,都分
布在隨棗走廊一帶,而且都是從南陽盆地遷入隨棗走廊的。因此,隨、曾一國,
就像魏又稱梁、晉稱唐、韓稱鄭一樣,是一國兩稱。

一說隨被楚滅後,曾國是由其他地方遷入隨地的。楊寬等人《曾國之迷試探
》、何光岳《曾國考》等都持這一觀點。他們認為,曾國在西周時已與隨國同時
並存,說隨國即曾國缺乏依據,進而提出隨國在春秋晚期或戰國初期被楚國所滅,
楚國把地處楚邊陲的曾國,從南陽遷入隨地,這樣隨地就有可能出現曾國國君的
墓葬。
自隨州曾侯乙墓出土後,「曾」字開始與隨州歷史相關聯,這使得歷史學學家突然意識到一個困惑:所有史籍都只說「隨」國不提曾國;而迄今為止出土的文物無不刻著一個「曾」字不著一個隨字。更令人不解的是,史載該地竟有兩個曾國和隨國。
除我們所熟知的姬姓隨國和曾國外,有意思的是,該地歷史上還曾有一個姜姓隨國和曾國。《元和姓纂》「隨」下引《風俗通》雲:「炎帝裔隨侯之後。」《路史.國名紀甲》亦謂「隨侯,炎裔」,是為「姜姓」。盡管文獻未明言這個炎帝之後的姜姓隨國的地望,但立國時間大約與漢東的另一姜姓國家厲(今隨縣厲山)相當,可能早至商代。無獨有偶,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辭中,也有一個曾國,地域也在漢東。此卜辭之曾國就是上述文獻中的「炎裔」、「姜姓」之曾,也就是說,這同姬姓「曾隨合一」一樣,是又一個姜姓「曾隨合一」。更有人據此推斷出周代漢東姬姓之曾國應當是在兼並商代漢東姜姓曾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但由於姜姓曾國隨國史料奇缺,難究其詳。我們姑且撇開不論,僅說說姬姓曾國和隨國。
姬姓曾國由於文獻無載,其疆域也只有根據出土文物考查。據統計,現已發現的曾國有銘銅器共12批,其年代從東周初到戰國時期的都有,有的可能還早到兩周之際。據此判斷姬姓曾國立國於西周早期,滅亡於戰國中期偏晚。分布范圍大致是以今隨州市為軸心向四周伸延,西起襄陽,東過隨城,北到新野,南達京山。而姬姓隨國立國的時間,雖然文獻無明載,但從《國語.鄭語》「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的記載分析,至遲西周晚期已有其國即周幽王元年(公元前781年),故其立國的時間或許更早一些。而滅亡的時間,據《春秋.哀公六年》「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的記載分析,姬姓隨國至少春秋末年還存在即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共經歷287年。而考慮到此時隨還與楚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其國祚當會延遲至戰國初。如果按隨國、曾國為一國二名之說,隨國歷史長達450餘年。
隨國封於何時,史無明載,但據「安州六器」,不會晚於周昭王之世。即《古本竹書紀年》所記「昭王十六年伐楚荊」事,而據「安州六器」所載昭王南伐荊楚經過唐、厲、隨等國並於唐國整治軍隊,昭王的這次軍事行動無疑得到了以隨國為首的漢東諸國的積極配合,反證當時的隨國同楚國已存在著矛盾。但隨著楚國的崛起,楚武王末年即對隨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左傳.桓公六年》隨國始而修政備戰,繼而拒不參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會,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滿,楚武王再度伐隨,隨人被迫同楚人訂立盟約。及至春秋中期,楚勢更為強盛,隨人公元前640年「以漢東諸侯叛楚」,《左傳.僖公二十年》但終被楚令尹子文擊敗,國勢衰落。此後,隨國「世服於楚,不通中國」,成為名副其實楚附庸之國。公元前506年,吳、蔡、唐聯軍攻入楚國的郢都,楚昭王奔隨,《左傳.定公四年》吳人尾追而至,隨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以至於春秋末年,「周之子孫在漢川者,楚實盡之」,唯隨獨存。
戰國時期,隨國史事文獻無載,只有憑考古資料推測。公元前433年,隨國國君曾侯乙死後,楚昭王的兒子惠王以楚人最為珍重的禮樂器編鍾相贈。公元前407年左右楚聲王娶曾姬無恤為夫人,說明戰國早期隨楚關系十分融洽。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隨州市西郊發掘了擂鼓墩二號墓,墓主地位約相當於國君一級。此墓下葬時間在戰國中期前段,表明此時隨國尚存。晚於擂鼓墩二號墓下葬年代的曾姬無恤壺,鑄於楚宣王二十六年(前344年)。楚聲王夫人無恤為宣王祖母,無恤尚在,宣王當不會滅其祖母故國。1983年,在曾侯乙墓西南發掘了30座中小型墓,其中十三號墓和六號墓為楚墓,時代為國中期,十三號墓的下限到戰國中期與晚期相交之際。1984年隨州安居又發現一座時代為戰國中期偏晚的楚墓。楚人墓葬出現於隨國城郊甚至國君陵區之內,最近者距曾侯乙墓只有60米,這無疑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楚人已佔有隨都,隨國已不復存在。時間約為公元前328年前後。
至於隨國的疆域,由於文獻中無明載,我們只能據記隨國事較多的《左傳.桓公八年》涉及的「沈鹿」、「漢淮之間」、「速杞」等地名來看,其境域當包括今漢水以東,桐柏山以南,廣水以西,鍾祥、京山以北地區。由此可知,曾國、隨國疆域相合,存在的時間相當。正因為如此,史學家大多傾向於曾隨一國二名的說法。其理由不外乎如下四種:
1.存在時問相符。
2.所處地域相同。
3.姓氏相吻合(同為姬姓)。
4.在古籍中一國二名的記載很普遍。(註:「曾」為國名,「隨」為曾都,因而文獻稱其國為「隨」。)
雖然「曾隨合一」說的和者甚眾,但持異見者也不乏其人。大致說來,也有如下五種:
1、曾即是曾,隨即是隨,二者不可混同。事實上隨國都在今隨州城郊安居鎮王樓村,與曾都尚有一定的距離。
2、曾滅隨,據其國土。
3、隨滅曾,延姬姓宗嗣。
4、早期曾國已被楚所滅,楚滅隨以後,又在隨地分封了一個曾國。
5、可能因隨被楚滅後,楚以隨地與地處楚邊陲的曾國西陽相換;或者曾國國境直向西楔入隨國境內。
到底哪一種說法更接近於事實呢?由於雙方各執一詞,至今尚無定論。以至於歷史學家發出這樣的感嘆:文獻中未見曾國,卻有一個與曾國在姓氏、疆域、年代諸方面均十分吻合的隨國,而且在隨國的都城附近,竟發現了曾國國君和朝臣的墓葬。這一奇特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深思:如曾和隨為兩國,何以在一地?如曾和隨為一國,何以有二名?這的確是一個難解之謎。

相關鏈接
出土的曾國青銅器
1、上曾太子般殷鼎
在1977年秋和1981年春在山東臨朐縣嵩山公社泉頭村出土,共出土青銅器二十一件,其中六件鑄有銘文。現收藏於臨朐縣博物館的這件「上曾太子般殷鼎」,口徑30.5、通高26.5厘米,重6.65公斤。平折沿,附耳,耳兩翼各有一銅柱連介面沿,半球形腹,平緩底,蹄形三足,耳內外分別飾竊曲紋、重環紋,腹飾凸弦紋。器壁內側鑄有銘文凡五行三十八字銘文。銘文釋文大概:上曾大(太)子般殷,乃□(擇)基金,自乍□(作□)彝,心聖若□(慮),哀哀利錐,用考(孝)用亯(享),既龢無測,父母嘉寺(持),多用旨食。
2、曾子義行簠
1988年在江蘇六和縣程橋鎮出土。通高19.25、口橫28.2、口縱22.9厘米。蓋、器形制、紋飾、大小相同,上下合成一器。長方形,直口斜壁,平底,矩形足,蓋沿鑄有六個獸面形卡扣,蓋、器兩端各有一個獸首耳。蓋、器均飾蟠虺紋,足飾卷雲紋,為春秋晚期作器。
3、曾姬無恤壺與曾侯作叔姬簠
1933年,安徽壽縣李三孤堆楚墓出土大量戰國時期高級別楚國青銅器,其中有一對曾姬無恤壺。通蓋,高37.1、口徑9.5寸,體呈橢方形,直口長頸,鼓腹,圈足沿下折,頸部有一對顧龍形耳,蓋呈盝頂形,上有四個S形鈕。體飾蟠螭紋,為戰國中期器具。
雙壺銘文相同,內壁鑄銘文39字:隹(唯)王廿又六年,聖 之夫人曾姬無恤,(吾)宅茲漾陵,蒿間之無(匹),用乍宗彝尊壺,後嗣甬(用)之, (職)在王室。
曾侯作叔姬簠中「叔」作老三解讀。
4、曾侯仲子游父鼎
春秋早期,1966年7月湖北京山縣坪垻公社蘇家壠出土。通高26.5、口徑38.3厘米。直口,平折沿,一對附耳高出器口,淺腹三蹄足。頸飾竊曲紋。銘文字數,內壁鑄銘文10字。銘文釋文為曾□中(侯仲)子□(游)父自乍(作)□彝。「仲」作「次」釋。
5、曾子游鼎
1959年上海博物館收集到一件來自鄂北隨地銘文釋為:「曾子游擇其吉金,用鑄口彝,惠於刺曲 ……」。
6、曾侯乙編鍾及曾侯乙鼎
曾侯乙編鍾
1978年在湖北隨縣出土,編鍾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鍾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曾侯乙編鍾為戰國早期文物。
曾侯乙鼎
通高64.6、口徑64.2厘米。直口方唇,短頸,方附耳,鼓腹,平底,三個蹄形高足。腹部設兩個環鈕,頸腹之間有一道凸弦紋,器身飾蟠龍紋和垂葉紋,耳飾幾何雲紋。足飾獸面渦雲紋。銘文:曾(侯)乙詐甬冬(作持用終)
此外,還有曾子仲宣鼎,春秋早期作器。銘文:曾子中(仲)宣,□用(其)吉金自乍(作)寶鼑(鼎),宣喪(尚)用者(饔諸)父、者(諸)兄,(其)萬年無強(疆),子子孫孫永寶用亯(亯)以及曾子缶、曾太保叔盆、曾孫無鼎、曾伯陭壺、曾子伯匜、曾子簠等傳世青銅器。

隨國,是春秋時期位於今湖北省江漢流域的一姬姓諸侯國。

需要指出的是,春秋時代的晉國有一地名隨,即《春秋左氏傳·隱公五年》記載的「翼侯奔隨」。此地後來作為晉國名臣士會的封地,因此《春秋左氏傳·文公十三年》有將士會稱為隨會。這一位於今山西省汾河流域的隨地,據童書業說,前身也是一古國。童書業並指出,山西省汾河流域的古國如隨國、鄂國、唐國(後改稱晉國)、沈國、黃國等,在江漢流域附近都有同名國[1]。

隨國屬於漢江流域的姬姓諸侯國集團(即漢陽諸姬)。在春秋初期楚國未成長為霸主前,隨國勢力一度強大,為漢陽諸姬之首。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侵略隨國卻半途而廢,楚國此時自認不得志於漢江流域。公元前704年,楚國再次侵略隨國,並取得會戰的勝利,但楚國實力不足以在此時吞並隨國,所以在當年即與隨國講和。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卒於侵略隨國的征途,當年隨國求和。此後的幾十年間,楚國四處征伐而逐漸吞並漢陽諸姬。公元前640年,隨國率領漢陽諸姬背叛楚國,楚國擊敗之,雙方言和。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當年,晉國人有言,漢陽諸姬已經全部為楚國所有。隨國淪為楚國的附庸,不再為中原諸侯國視為獨立而有資格參與盟會的諸侯國。

公元前506年,吳國攻破楚國都城郢,楚昭王出奔至隨地。隨人在吳國的壓力下,並未將楚昭王交給吳國,為楚國立下保護楚王的功勞。因此楚國對隨有一定的獎勵。公元前494年,《春秋經》記載:「楚子、陳侯、隨侯、許男伐蔡」。《春秋經》本於魯國的國史,此條記載,被杜預等人認為是楚國為了報答隨的功勞,而使隨國重返獨立的諸侯國行列。

後不知何年,隨國亡於楚國。

自從牧野之戰武王滅商,西周王朝為了鎮守遼闊的疆土,控制殷商後裔,便把兄弟叔侄和立有戰功的異姓貴族派往各地擔任諸侯,以世襲的形式統治這些地區。這種分封制對發展邊遠地區的經濟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到西周中葉,周昭王、穆王不斷向淮夷、於越、荊楚用兵,為鞏固對南方疆域的控制,同時也為了奪取戰略物資「銅」和保護南征通道,又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從山西、陝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漢水中游地帶,建立起隨(曾)、唐、蔡、應、息等數十封國,組成一個龐大的姬姓封國集團,史稱「漢陽諸姬」。它們互為犄角之勢,負責監視並阻斷荊楚和淮夷、於越結盟,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

姬姓隨(曾)國封邑寬廣,大致以隨棗走廊為中心,北抵新野,東鄰應山,南及京山,西近襄樊。這一帶經過夏商先期開發,生產發達,文化先進。遍布隨州境內的古文化遺址揭示了這樣一個規律,它們都是臨河高地,據險而守,由村寨、貴族塢壘、都城組成梯次社會布局。這種布局,與我們今天的村、鎮、市(縣)何其相似。已發現發掘的春秋時期隨(曾)國貴族墓分布於新野、信陽、安陸、京山、棗陽等地區,在我市發現發掘的則分布在均川、安居、淅河、東城等地。這說明隨(曾)國在春秋時期處於高度文明階段,綜合國力相對強盛。加之隨(曾)國世代沿襲「修政而親兄弟之國」的內政外交方略,所以它在春秋早期敢於屢抗楚鋒,成為抵禦楚國東進北伐、問鼎中原的前沿堡壘。

隨國自從西周早期登上歷史舞台始,便同楚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隨國史,就是一部隨楚關系史。

周武王克商立國後,曾先後分封七十一國,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姬姓之國四十人,「皆舉親也」。《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而作為「漢陽諸姬」之首的隨國,其任務是監控南方蠻夷之國,以拱衛周疆。隨國封於何時,史無明載,但據「安州六器」,不會晚於周昭王之世。學術界大都認為,「安州六器」所載,即《古本竹書紀年》所記「昭王十六年伐楚荊」事,而據「安州六器」所載昭王南伐荊楚經過唐、厲、隨等國並於唐國整治軍隊分析,昭王的這次大規模行動無疑得到了以隨國為首的漢東諸國的積極配合,這說明當時的隨國同楚國已存在著矛盾。

周室東遷以後,諸夏大一統、小分裂的局面已改變為小統一、大分裂。周王喪失了軍事盟主的實力,周公東征、昭王南征之類赫赫揚揚的壯舉已沒有重演的可能,楚人再也用不著為來自中原的威脅而擔憂了。然而,生產發達、文化先進、軍事實力雄厚的隨國則依然是楚人東進的主要障礙。於是,楚武王末年,楚對隨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左傳·桓公六年》 隨國始而修政備戰,繼而拒不參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會,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滿,楚武王再度伐隨。盡管隨人奮力抗楚,充分顯示出其抵禦外敵的「漢東大國」的氣魄與膽識,但由於楚國勢力強大,最終還是同楚人訂立盟約。《左傳·桓公八年》到春秋中期,楚勢更為強盛,隨人公元前640年「以漢東諸侯叛楚」,《左傳·僖公二十年》但終被楚令尹子文擊敗,境土日月削,國勢衰落。此後,隨國「世服於楚,不通中國」,《左傳·哀公元年》杜注成為名副其實的附庸之國。公元前506年,吳、蔡、唐聯軍攻入楚國的郢都,楚昭王奔隨,《左傳·定公四年》吳人尾追而至,隨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春秋末年,「周之子孫在漢川者,楚實盡之」,唯隨獨存。個中奧秘,隨人已有揣測:「以隨之辟小,而密邇於楚」,而未滅,「楚實存之」。這段話雖然是吳師入郢前隨、楚關系的寫照,也同樣可以用來說明進入戰國後漢東唯隨國獨存的緣由。
「隨國,姬姓」,於西周早期立國。位於周王朝地域的南疆,與強大的楚國鄰近。然而,隨為周王朝的諸侯國,楚是蠻夷之國。《安州六器》載:昭王十六年伐荊楚,經過唐、厲、隨等國,說明當時隨國與楚國已存在著矛盾。

楚武王末年(公元前706年),楚對隨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隨國始而修政備戰,繼而拒不參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會。其後,楚武王再度伐隨,盡管隨人奮力抗楚,但由於楚國勢力強大,最終還是同楚人訂立盟約。公元前640年隨人「以漢東諸侯叛楚」。但還是被楚國擊敗,境土日削,國勢衰落,此後「世服於楚」,成為楚國的附庸。至春秋末年,周王朝分封在「南土」的同姓諸侯國先後被楚國滅掉,惟隨獨存。

戰國時期,隨國史事文獻無載,只有憑考古資料推測。公元前433年,隨國國君曾侯乙死後,楚昭王的兒子楚惠王贈以珍貴的禮樂器縛鍾。公元前407年楚聲王娶曾姬無恤為夫人,說明戰國早期隨楚關系十分融洽。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隨州市西部發掘了擂鼓墩二號墓,墓主地位相當於國君一級,考古界定在戰國中期前段。表明此時隨國尚存。出土的曾姬無恤壺,鑄於楚宣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4年),楚聲王夫人無恤為宣王祖母,無恤尚在,楚宣王不會滅其祖母故國。據出土墓葬文物分析,隨國於公元前328年之際最終為楚所滅。

9、中國戲曲與民族風俗

中國戲曲歷史悠久,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

統劇目數以萬計。
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昆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粵劇、廬劇、徽劇、淮劇、滬劇、

呂劇、湘劇、柳子戲、茂腔、淮海戲、錫劇、婺劇、秦腔、碗碗腔、關中道情、太谷秧歌、上黨梆子、

雁劇、耍孩兒、蒲劇、隴劇、漢劇、楚劇、蘇劇、湖南花鼓戲、潮劇、藏戲、高甲戲、梨園戲、桂劇、

彩調、儺戲、瓊劇、北京曲劇、二人轉、二人台、拉場戲、單出頭、河北梆子、漫瀚劇、河南墜子、河

北梆子、湖南花鼓戲、淮北花鼓戲、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韻大鼓、西河大鼓、評彈、單弦、山東快

書、山東琴書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
地方戲曲具體分布:
北京市: 京劇 北昆 西路評劇 北京曲劇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評劇 絲弦 老調 哈哈腔 河北亂彈 武安平調 武安落子 西調 蔚縣秧歌 隆堯秧歌

定縣秧歌 四股弦 唐劇 橫岐調、上四調
山西省: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黨梆子 鑼鼓雜戲 耍孩兒戲 靈邱羅羅 上黨皮黃 上

黨落子 永濟道情戲 洪洞道情戲 臨縣道情戲 晉北道情戲 襄武秧歌 壺關秧歌 沁源 秧歌 祁太秧歌 繁

峙秧歌 朔縣秧歌 孝義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弦子腔 鳳台小戲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劇
遼寧省: 海城喇叭戲 遼南影調戲 蒙古劇 彩扮蓮花落
吉林省: 二人轉 吉劇 新城戲 黃龍戲
黑龍江省: 龍江劇
陝西省: 秦腔 漢調二黃 阿宮腔 合陽跳戲 合陽線戲 陝西碗碗腔 陝西老腔 眉戶戲 弦板腔 陝西道情

戲 陝南花鼓戲 陝南端公戲 安康弦子戲
甘肅省: 隴劇 高山劇 影子腔 甘南藏戲
青海省: 青海藏戲 青海平弦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曲子戲
山東省: 山東梆子 棗梆 萊蕪梆子 東路梆子 柳子戲 呂劇 茂腔 柳腔 五音戲 柳琴戲 兩夾弦 四平調
江蘇省: 崑曲 淮劇 揚劇 通劇 淮海戲 錫劇 蘇劇 丹劇 丁丁腔 淮紅劇 海門山歌劇
安徽省: 黃梅戲 徽劇 青陽腔 岳西高腔 安徽目連戲 安徽戲 廬劇 安徽端公戲 沙河調 泗洲戲 墜子戲

含弓戲 蕪湖梨簧戲 文南詞 皖南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 淮劇 嗨子戲
上海市: 滬劇 滑稽戲 奉賢山歌劇
浙江省: 越劇 婺劇 紹劇 新昌高腔 寧海平調 松陽高腔 醒感戲 溫州崑曲 金華崑腔戲 黃岩亂彈 諸暨

亂彈 甌劇 和劇 杭劇 甬劇 湖劇 姚劇 睦劇
江西省: 贛劇 戈陽腔 盱河戲 東河戲 寧河戲 瑞河戲 宜黃戲 贛南採茶戲 萍鄉採茶戲 萬載花燈戲 撫

州採茶戲 吉安採茶戲 寧都採茶戲 贛東採茶戲 九江採茶戲 景德鎮採茶戲 武寧採茶戲 高安採茶戲
福建省: 莆仙戲 梨園戲 高甲戲 閩劇 平講戲 庶民戲詞明戲 大腔戲 閩西漢劇 北路戲 梅林戲 右詞南

劍調 小腔戲 三角戲 閩西採茶戲 南詞戲 閩西山歌戲 薌劇 打城戲 竹馬戲 游春戲 肩膀戲
台灣省: 歌仔戲
廣東省: 粵劇 潮劇 正字戲 白字戲 廣東漢劇 西秦戲 花朝戲 粵北採茶戲 東昌花鼓戲 雷劇 梅縣山歌

劇 粵西白戲 臨劇
海南省: 瓊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劇 邕劇 絲弦戲 廣西師公戲 彩調劇 牛娘劇 桂南採茶戲 廣西壯劇 廣西苗戲 廣

西侗戲
湖南省: 湘劇 祁劇 常德漢劇 衡陽湘劇 巴陵戲 辰河戲 湘昆 長沙花鼓戲 岳陽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 湘

西花燈戲 湘西陽戲 衡陽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 零陵花鼓戲 師道戲 湘西苗劇 新晃侗族儺戲
湖北省: 漢劇 荊河戲 南劇 湖北越調 山二黃 湖北高腔 楚劇 東路花鼓戲 黃梅採茶戲 陽新採茶戲 遠

安花鼓戲 襄陽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 梁山調 鄖陽花鼓戲 隨縣花鼓戲 堂戲 文曲戲 鄂西柳子戲
河南省: 豫劇 河南越調 南陽梆子 大平調 懷梆 懷調 大弦調 羅戲 卷戲 河南曲劇 河南道情 豫南花

鼓戲 樂腔 五調腔
四川省: 川劇 四川燈戲 四川曲藝劇 秀山花燈戲
雲南省: 滇劇 雲南花燈戲 昆明曲劇 關索劇 傣劇 白劇 雲南壯劇 彝劇
貴州省: 黔劇 貴州本地梆子 貴州花燈劇 貴州侗戲 貴州布依戲 貴州苗戲 安順地戲
西藏自治區: 藏劇
京劇
藝術特色

京劇舞台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台實

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台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

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台藝術的創造。由於京劇在形

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

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台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

當然,同時也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朴、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藝術

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

」的藝術境界。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

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傳統劇目

京劇繼承了皮簧戲的藝術成就及其豐富的劇目。不但有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調、撥子等屬於二簧系

統的劇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戲曲工作者和廣大戲曲演員相互合作,共同進行整理修改,其

中優秀的劇目作為民族文化藝術遺產列入中國新文化藝術林苑而被保留下來,繼續在舞台上廣泛流傳。

這類劇目據估計大約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鋒》《玉堂春》《長坂坡》《群英會》《打漁殺家》《五

人義》《挑華車》《打金枝》《拾玉鐲》《三擊掌》《六月雪》《四進士》《搜孤救孤》《秦香蓮》《

打嚴嵩》《擋馬》《金玉奴》《樊江關》《野豬林》《八大錘》《空城計》《霸王別姬》等,其題材和

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文戲、武戲、唱功戲、做功戲、對兒戲、群戲、摺子戲、本戲等。各種形式

的劇目,統稱為傳統戲。

川劇
【劇目】

川劇劇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完的三、列國」之說。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遺產最為豐富

,藝術特色亦最顯著,傳統劇目有「五袍」(《青袍記》、《黃袍記》、《白袍記》、《紅袍記》、《

綠袍記》)、「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

等,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琵琶記》、《金印記》、《紅梅記》、《投筆記》),不少為

其他劇種失傳的劇目。 1949年後,經過整理,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川劇劇目,如《柳蔭記》、《玉簪記》

、《綵樓記》等。

川劇的表演藝術有深厚的生活基礎,並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劇本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表演真實

細膩,幽默機趣,生活氣息濃郁,為群眾喜愛。有的演員還創造了不少絕技,如托舉、開慧眼、變臉、

鑽火圈、藏刀等,善於利用絕技創造人物,嘆為觀止。

明末清初,由於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會館的先後建立,致使多種南北聲腔劇種也相繼流播四川各地

,並且在長期的發展衍變中,與四川方言土語、民風民俗、民間音樂、舞蹈、說唱曲藝、民歌小調的融

合,逐漸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聲腔藝術,從而促進了四川地方戲曲劇種--川劇的發展。

【藝術特色】

變臉

川劇表演生活氣息濃郁,生動活潑,風趣幽默,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川劇藝人創造了變臉、藏刀、鑽

火圈、開慧眼等許多絕技,表演時火爆熱鬧,新奇有趣,形成川劇的一大特色。

變臉是川劇表演藝術的特殊技巧之一。它是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表現手法。變臉的方

法大體分為三種--抹臉、吹臉、扯臉。

抹臉:將油彩塗在臉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時用手往臉上一抹,就可變成另外一種臉色。如果要全部變

,則油彩塗於額上或眉毛上,如果只變下半部臉,則油彩可塗在臉或鼻子上。

吹臉:只適合於粉末狀的化妝品,如金粉、墨粉、銀粉等,演員將粉末狀的化妝品放置在舞台特定位置

上的容器內或人物所使用的酒杯之類器皿中,演員到時做一個伏地或其他特定的舞蹈動作,趁機將臉貼

近器皿,閉眼、閉氣、用口一吹,粉末撲在臉上,立即變成另一種顏色的臉。

扯臉:比較復雜的一種變臉方法。它是事前將臉譜畫在一張張綢子上,剪好,每張臉譜上都系一根絲線

。再一張一張地將若干張臉譜疊在一起貼在臉上,每一張臉譜有一根特定的絲線,絲線則系在衣服的某

一個順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隨著表演的需要,在舞蹈動作的掩護下,再一張一張地迅速扯下來。

此法貴在巧妙、干凈、利落。

面具變臉,是演員根據實際需要,事先將不同的臉譜繪制在以木、紙、布、綢、橡皮等不同的材料上,

也就是臉殼來施以變幻。如川劇《變臉》中的水上漂,《活捉三郎》中的閻惜姣等人物的變臉就是用的

此種方法。

鬍子,鬍子的變化有以下兩種:變無為有,演員變化神迅,甚至比變臉還快。令一種是變黑為白。川劇

《文昭關》中,伍員投奔吳國,逃至昭關,關口懸掛其畫像以便捉拿。伍員往隱士東皋公家暫避,因內

心憂忿,一夜之間須發全白。守軍誤捉皇甫納,伍員得以出關。

唱腔

川劇由崑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其中,除燈調系源於本土外,其餘均由外地傳入

。這五種聲腔和為五種聲腔伴奏的鑼鼓、嗩吶曲牌以及琴、笛曲譜等音樂形式。川劇音樂博採眾長,兼

收並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國戲曲各大聲腔體系的營養,與四川的地方語言、聲韻、音樂融匯結合,衍變

形成為形式多樣、曲牌豐富、結構嚴謹、風格迥異的地方戲曲音樂。

高腔

高腔是川劇中最重要的一種聲腔,是明末清初從外地傳入四川。高腔傳入四川以後,結合了四川方言、

民間歌謠、勞動號子、發間說唱等形式,幾經加工和提煉,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聲腔音樂。

川劇高腔是曲牌體音樂,川劇高腔曲牌數量眾多,形式復雜。它的結構基本上可以概括為:起腔、立柱

、唱腔、掃尾。高腔劇目多、題材廣、適應多種文詞格式。高腔最主要的特點是沒有樂器伴奏的乾唱即

所謂"一唱眾和"的徒歌形式,它以幫打唱為一體。鑼鼓的曲牌都是以這種方式組成的。有的曲牌幫腔多

於唱腔,有的基本全部都是幫腔,有的曲牌只在首尾兩句有幫腔,其具體形式是由戲決定的。

川劇高腔保留了南曲和北曲的優秀傳統,它兼有高亢激越和婉轉抒情的唱腔曲調。

崑腔

崑腔多文人之作,詞白典雅,格律規嚴,演唱時特別講究字正腔圓,加之曲牌曲折,節奏緩慢,如今已

漸衰微。川昆源於蘇昆,川劇藝人利用了崑曲長於歌唱和利於舞蹈的特點,往往只選取崑曲中某些曲牌

或唱句,插入其它聲腔中演唱,形成了川昆獨具姿色的藝術風格。

川劇崑腔的曲牌結構與它的母體"蘇昆"基本相同。應用時有"單支"和"成堂"兩種形式。目前,以崑腔單

一的聲腔形式演出的劇目已經不多了,更多的是溶於高腔、胡琴、彈戲諸聲腔之中,或者是與其它聲腔

共和。

崑腔的主奏樂器是笛子。伴奏鑼鼓及方式與其餘高、胡、彈、燈諸聲腔相同,以大鑼敲邊和蘇鈸二件樂

器的特殊單色構成鑼鼓的"蘇味"來區別於其它聲腔的鑼鼓伴奏。

胡琴

胡琴是二黃與西皮腔的統稱。因其主要伴奏樂器是"小胡琴",故統稱胡琴。《燕蘭小譜》卷五記載:"蜀

伶新出琴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為主,月琴應之,工尺咿唔如話",可以說是四川胡琴腔的注腳

。胡琴腔約在乾隆年間就已經形成了。

二黃包括正調(二黃)、陰調(反二黃)、老調三類基本腔。正調善於表現深沉、嚴肅、委婉和輕快的

情緒;反二黃宜表現蒼涼、凄苦、悲憤的情緒;老調則大多用於高亢、激昂的情緒。西皮腔與二黃腔的

音樂性格相反,具有明朗、瀟灑、激越、簡練、流暢的品格。西皮、二黃多為單獨使用,但也有不少劇

目同時包納二種聲腔。

彈戲

川劇彈戲是用蓋板胡琴為主要伴奏樂器演唱的一種戲曲聲腔。它源自陝西的秦腔,屬梆子系統,因此又

有"川梆子"之稱。彈戲雖源於秦腔,但它同四川地方語言結合,並受四川鑼鼓和民間音樂的影響,經過

長期的衍變,無論曲調、唱法還是唱腔結構都與秦腔有所不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具有濃郁

的四川地方色彩。盡管二者的關系不是相當接近,但從從曲調結構,調式特點,以及整個唱腔的韻味等

方面分析,均可找到它們之間的淵源。

彈戲包括情緒完全不同的兩類曲調:一類是長於表現喜的感情的叫"甜平"(又稱"甜品"、"甜皮"、"甜腔

"),一類叫"苦平"(又稱"苦品"、"苦皮"),則善於表現悲的感情。它們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它們的

調式、板別、結構都是相同的,甚至在同一板別的唱腔中,曲調的骨架都一樣。

燈調

燈戲在在川劇中頗有特色,它源於四川民間的迎神賽社時的歌舞表演,也可以說是古代巴蜀傳統燈會的

產物。所演為生活小戲,所唱為民歌小調,村坊小曲,體現了當地濃烈的生活氣息。

燈戲聲腔的特點是:樂曲短小,節奏鮮明,輕松活潑,旋律明快,具有濃厚的四川地方風味。
燈調聲腔主要由"胖筒筒"、發間小曲和"神歌腔"組成。燈戲伴奏的"胖筒筒",是一種比二胡桿粗、筒身

大、聲音略帶"嗡"聲的琴。

角色

川劇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

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

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樂器

川戲鑼鼓,是川劇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使用樂器共有二十多種,常用的可簡為小鼓、堂鼓、大鑼、

大鈸、小鑼(兼鉸子),統稱為"五方",加上弦樂、嗩吶為六方,由小鼓指揮。這是去農村演出的輕便

樂隊。鑼鼓曲牌有三百支左右。"裝龍象龍,裝虎象虎",這一句形容和要求川劇表演的話,在川劇演員

中代代相傳。川劇表演具有深厚的現實主義傳統,同時又運用大量的藝術誇張手法,表演真實、細膩、

優美動人。

崑曲
【藝術特點】

昆劇作為一個曾經在全國范圍內有著巨大影響的劇種,在歷盡了艱辛困苦之後,能奇跡般地再次復活,

這和它本身超絕的藝術魅力有緊密關系,其藝術成就首先表現在它的音樂上。

昆劇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

字吐音的講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

「水磨腔」。這種新腔奠定了昆劇演唱的特色,充分體現在南曲的慢曲子(即「細曲」)中,具體表現

為放慢拍子,延緩節奏,以便在旋律進行中運用較多的裝飾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

又出現了「贈板曲」,即將4/4拍的曲調放慢成8/4,聲調清柔委婉,並對字音嚴格要求,平、上、去、

入逐一考究,每唱一個字,注意咬字的頭、腹、尾,即吐字、過腔和收音,使音樂布局的空間增大,變

化增多,其纏綿婉轉、柔曼悠遠的特點也愈加突出。

相對而言,北曲的聲情偏於跌宕豪爽,跳躍性強。它使用七聲音階和南曲用五聲音階(基本上不用半音

)不同,但在崑山腔的長期吸收北曲演唱過程中,原來北曲的特性也漸漸被溶化成為「南曲化」的演唱

風格,因此在昆劇演出劇目中,北曲既有成套的使用,也有單支曲牌的摘用,還有「南北合套」。

「南北合套」的使用很有特色:一般情況是北曲由一個角色應唱,南曲則由幾個不同的角色分唱。這幾

種南北曲的配合使用辦法,完全從劇情出發,使音樂盡可能完美地服從戲劇內容的需要。

從南北曲本身的變化說,尚有「借宮」、「犯調」、集曲「等多種手法。原來聯成一套的曲子,無論南

北曲,都有屬於那一宮調的曲子問題,當唱曲要求情緒顯著變化時,同一宮調內的曲子不能勝任,就可

借用其它宮調的合適曲子。如《牡丹亭·驚夢》,先後所用的曲牌是[山坡羊](商調)、[山桃紅](越

調)、[鮑老催](黃鍾宮)、[綿搭絮](越調)。

在演唱技巧上,昆劇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快慢以及咬字發音,並有「豁」、「疊」、「擻」、

「嚯」等腔法的區分以及各類角色的性格唱法。音樂的板式節拍,除了南曲「贈板」將四拍子的慢曲放

慢一倍外,無論南北曲,都包括通常使用的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和散板。它們在實際演唱時自有許

多變化,一切服從於戲情和角色應有的情緒。

昆劇的樂器配置較為齊全,大體由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三部分組成,主樂器是笛,還有笙、簫、

三弦、琵琶等。由於以聲若游絲的笛為主要伴奏樂器,加上贈板的廣泛使用,字分頭、腹、尾的吐字方

式,以及它本身受吳中民歌的影響而具有的「流麗悠遠」的特色,使昆劇音樂以「婉麗嫵媚、一唱三嘆

」幾百年冠絕梨園。伴奏有很多吹奏曲牌,適應不同場合,後來也被許多劇種所搬用。

昆劇的音樂屬於聯曲體結構,簡稱「曲牌體」。它所使用的曲牌大約有一千種以上,南北曲牌的來源,

其中不僅有古代的歌舞音樂,唐宋時代的大麴、詞調,宋代的唱賺、諸宮調,還有民歌和少數民族歌曲

等。它以南曲為基礎,兼用北曲套數,並以「犯調」、「借宮」、「集曲」等手法進行創作。此外,還

有不少宗教歌曲。

昆劇的表演擁有一整套「載歌載舞」的嚴謹表演形式

昆劇表演的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諧和。昆劇是一種歌、

舞、介、白各種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綜合藝術,長期的演劇歷史中形成了載歌載舞的表演特色,尤其體

現在各門角色的表演身段上,其舞蹈身段大體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說話時的輔助姿態和由手勢發展起

來的著重寫意的舞蹈;一種是配合唱詞的抒情舞蹈,既是精湛的舞蹈動作,又是表達人物性格心靈和曲

辭意義的有效手段。

昆劇的戲曲舞蹈多方吸收和繼承了古代民間舞蹈、宮廷舞蹈的傳統,通過長期舞台演出實踐,積累了豐

富的說唱與舞蹈緊密結合的經驗,適應敘事寫景的演出場子的需要,創造出許多偏重於描寫的舞蹈表演

,與「戲」配合,成為故事性較強的摺子戲。適應了抒情性和動作性都很強的演出場子的需要,創造出

許多抒情舞蹈表演,成為許多單折抒情歌舞劇的主要表演手段。代表性劇目如《西川圖·蘆花盪》《精

忠記·掃秦》《拜月亭·踏傘》《寶劍記·夜奔》《連環記·問探》《虎囊彈·山亭》等。

昆劇的念白也很有特點,由於昆劇是從吳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它的語音帶有吳儂軟語的特點。其中,丑

角還有一種基於吳方言的地方白,如蘇白、揚州白等,這種吳中一帶的市井語言,生活氣息濃厚,而且

往往用的是快板式的韻白,極有特色。另外,昆劇的演唱對於字聲、行腔、節奏等有極其嚴格的規范,

形成了完整的演唱理論。

昆劇的舞台美術包括豐富的服裝式樣,講究的色彩和裝飾的以及臉譜使用三個方面

除了繼承元明以來戲曲角色服裝樣式外,昆劇的有些服裝和當時社會上流行的穿著很為相似。反映在戲

上,武將自有各式戎裝,文官亦有各樣依照封建社會階級等級不同的穿戴。臉譜用於凈、丑兩行。屬於

生、旦的極個別人物也偶然採用,如孫悟空(生)、鍾無鹽(旦),顏色基本用紅、白、黑三色。

昆劇藝術經過多年的磨合加工,已經形成相當完善的體系,而這一體系又長期在中國戲曲中占據獨尊地

位,所以昆劇藝術被尊為「百戲之祖」,對整個戲曲的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許多地方戲都在不同程

度上吸收了它的藝術養分,其中還留有部分的崑腔戲。
【劇目】

崑曲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上演劇目。其中有影響而又經常演出的劇目如:王世貞的《鳴

鳳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沈璟的《義俠記》等。高濂的《玉

簪記》,李漁的《風箏誤》,朱素臣的《十五貫》,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另外還

有一些著名的摺子戲,如《游園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思凡》《斷橋》等。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