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介休的風俗習慣

介休的風俗習慣

發布時間: 2022-10-27 08:36:14

1、」介休民間嫁女」有什麼風俗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兒的妝奩送往男家,稱為「送嫁妝」。

嫁妝舊時一般為桌椅箱櫃、衣服被褥及梳妝用具,都要貼上大紅喜字或紮上紅布。

出嫁前夕,女家還要請一個「全福人」給女兒「上頭」和「開臉」。「上頭」,即改變頭發式樣,把辮子盤成發髻。「開臉」又叫「開面」,其實是新娘進行美容修面,並以此表示少女時代的結束。

「上頭」,「開臉」之後,女方要宴請本族尊長和鄰里鄉親,同時款待即將出嫁的女兒。

女兒在出嫁前,還有「哭嫁」的習俗,人稱「媳婦哭,娘家富」。
迎娶的隊伍到來後,女方的家門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們緊閉、關鎖。需要付「開門錢」。
女兒臨行時,母親要含著眼淚繞轎二圈,默默祝願女兒幸福吉祥;父親則象徵性地護送「百步」,然後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親。 

2、介休市民風民俗有什麼?

介休飲食習俗
十里鄉俗不同。這里略述介休飲食習俗。
介休人不用早餐,一天只吃兩頓飯。民諺有雲:「晌午金皇後,後晌一六九」——— 金皇後和一六九是玉米和高粱的品種——— 就是說,晌午飯吃玉米面窩頭,後晌飯吃紅面剔尖。不過,這只是舊時人們的企盼。當地的農作物主要是小麥和高粱,人們大多把高粱加點黃豆磨碎,吃紅面窩頭。直到解放後,大面積種植玉米,才每天晌午吃上了金皇後!
舊時沒有電燈照明,後晌飯一準在掌燈之前。吃罷後晌飯要到次日中午,間隔時間過長。過去的生存條件,不可能有豐盈的飯食,體力消耗需要補充,所以,下地的、上學的,都要攜帶點干糧。上世紀50年代倡導一日三餐,也只限於機關、學校,從那時起,城鎮街頭有了早餐攤點。不過,當地人大多是買個燒餅,帶到班上墊補一下。直到如今,許多人家依舊早晨不開火;農家子弟在寄宿學校讀書,下了早操直接進教室而不去食堂,他們已習慣了。只不過現時小食品充斥於市,方便多了。三樣調和 介休人吃麵食,離不開三樣調和:鹽、醋、麻角子。
味是一把鹽。過去,人們生活清苦,撈上一碗面,菜餚簡單,格外寡淡,只好加點鹽。現在人們生活大大改觀,有各種各樣的菜餚,還是要調點鹽,習慣了!說老醯兒嗜醋如命,一點兒也不誇張。每年深秋,幾乎家家要用芥菜做一缸酸菜,可用來拌面。酸味不是醋香,還是要調一勺醋。
介休人稱辣為麻,麻角子就是辣椒面。許多人家有專備的鐵制器具,形如搗蒜缽缽,個頭稍大。把干紅辣椒上火烘焙至酥脆,研成粉末備用。介休人吃辣椒不亞於湖南人、四川人,一碗白面條簡直要「染」成紅色。 筆者沒有虛說。各位去綿山遊玩,需在介休用餐,無論進小飯鋪,還是大酒家,餐桌上肯定擺著這三樣調和。四盤菜 平時家中來客,須四盤菜招待才能顯示熱情和隆重。這四盤菜可豐可儉,卻也有葷有素,有冷有熱。冬天待客,夾一盤芥辣絲,把豬頭肉切成薄片,滿盤覆蓋。如果日子過得緊巴,來一盤蝦醬炒豆腐,也算動了葷腥。這是舊話。如今待客,哪怕是吃頓便飯也是盤盤碟碟,不再為拼湊四盤菜而費心。

3、寒食節與哪個人物有關?有哪些風俗習慣?

介子推。
晉國公子重耳避禍,流亡國外。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智勇之士跟隨,介子推是其中一人。一日在行至衛國的五鹿時,重耳又餓又困,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的肉,做成肉湯讓重耳吃。這就是著名的「割股啖君」的故事。
重耳在流亡國外19年後,終於成了晉國的國君,就是晉文公。在封賞從亡眾人時,偶然忘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貪天功為己力,也羞與這些人為伍,背著自己的母親上了綿山隱居。晉文公在別人的提醒下,想起了子推,於是親自尋找,但是找不到。手下人出主意說子推至孝,如果放火燒山,子推一定背著母親從山裡跑出來。於是晉文公下令燒山,沒想到大火燒了三天熄滅後,也不見子推,最終發現母子二人相擁於枯柳樹下被燒死。這就是著名的「介子推守志焚綿上」的故事。
晉文公悲痛至極,就在山下為子推里了祠堂,改綿山為介山。現在介休縣因此得名。晉文公反思自己,追思子推,下令每年逢子推死難之日,全國禁火寒食一日,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中國目前使用的農歷是湯歷(清朝湯若望編定的新歷),在湯歷之前,因長期的歷史演變,寒食節定在清明後2日。湯歷之後,將寒食節定在清明前1日,延續至今。
寒食節的風俗大概如下:
1、 禁火,吃冷食(例如吃寒食粥、吃涼糕等)。
2、 掃墓祭祖,寄託哀思。
3、 插柳枝。(因子推母子在柳樹下被燒死,以寄託對賢人的崇敬和哀思之情)
4、 踏青。(一般掃墓後,大家會結伴出遊)
等等。

4、介休民間嫁女有什麼風俗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兒的妝奩送往男家,稱為「送嫁妝」。嫁妝舊時一般為桌椅箱櫃、衣服被褥及梳妝用具,都要貼上大紅喜字或紮上紅布。講究在嫁妝中的枕頭里裝上筷子、核桃,鞋裡放上麩子,被子四角縫上棗和花生。這些習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貴子,兒女雙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緣。 出嫁前夕,女家還要給女兒「上頭」和「開臉」。「上頭」,即改變頭發式樣,把辮子盤成發髻。「開臉」又叫「開面」,其實是新娘進行美容修面,並以此表示少女時代的結束。一般是請一個「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兒女雙全的年長婦女,由她用細絲線絞去姑娘臉上的汗毛,並修細眉毛,剪齊鬢角。「上頭」,「開臉」之後,女方要宴請本族尊長和鄰里鄉親,同時款待即將出嫁的女兒。民間認為,女兒一上頭,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須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豐盛,女兒也被安頓在筵席的首位。尊長、鄰里除對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賀外,還要囑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處理好妯娌、姑嫂關系的道理。 女兒在出嫁前,還有「哭嫁」的習俗,人稱「媳婦哭,娘家富」。據民俗學專家研究,這一習俗的起源與遠古時代的「搶婚」有關,後來女子被掠奪時的哭訴才逐漸演化為婚俗中的「哭嫁」。這不是樂極而悲,往往有其真實的內容。一般是感嘆無憂無慮少女生活的結束,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與女友的友好相處之情,同時對為人妻、媳的人生轉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對婚事不太滿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機發揮,大哭而特哭一場。新娘的母親、女友與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隊伍到來後,女方的家門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們緊閉、關鎖。一方面顯示女方家族的尊嚴,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親者。迎親者怕誤了時辰,只有付「開門錢」了事。呂梁柳林一帶,迎娶隊伍到女家門口時,要把一隻羊趕在前頭進門,俗稱「撞門」。
迎娶隊伍進門後,女方設筵盛情款待。晉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時,除一應酒菜外,還有薄餅一樣主食,當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幾張餅、幾雙筷子和一些酒器,當地人稱為「得富貴」。晉南襄汾一帶講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餅」。晉東南沁縣等地,女兒臨行前要吃雞蛋餅,俗稱「三顆雞蛋一壺酒,打發閨女上轎走」。
撤席後,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頭辭行。晉中祁縣一帶,岳父此時要為女婿披紅、簪花。然後樂聲大作,迎娶隊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員,以更為盛大的氣勢起程了。「婚」、「昏」同音,晉南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習俗,娘家筵請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發閨女出門。 女兒出嫁離家時,有不帶娘家土的習俗。民間認為「土能生萬物,地可產黃金」,怕帶走了土會帶走娘家種莊稼的好運氣。這自然是農業社會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女兒出嫁時,要在炕上換上新鞋,然後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轎;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轎;有的地方是以紅氈或紅布鋪地,女兒脫去腳上的舊鞋,進了轎再換新鞋。不管怎樣出門,反正是腳不沾地。
女兒臨行時,母親要含著眼淚繞轎二圈,默默祝願女兒幸福吉祥;父親則象徵性地護送「百步」,然後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親。 迎娶路線一般講究走大回環,回時不走來時路。晉中祁縣一帶依據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龍(東)出的說法。迎娶隊伍要隨帶紅氈或紅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轎踩踏外,路經寺廟、井台或石碾、石磨時,還要用來遮掩轎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擾。路遇別人家的嫁娶隊伍時,雙方要互換「針線」,即新娘的女紅消災。現在迎親隊伍相遇時互贈手帕,即此遺風。

5、山西特色人文風俗

1、山西鑼鼓。山西的鼓品種達數十種,其中代表為山西威風鑼鼓。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廣場藝術,特色是「威風」:從鑼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隊的組織、表演、著裝,都在展示威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戰劉武周部,擊鼓迎戰,鳴鑼收兵,取得勝利,於是流傳下威風鑼鼓。

2、剪紙。「廣靈窗花」以造型寫實、刻制精巧著稱。原料是一種單一的雪白宣紙,工具是幾把刀刃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先用刀刻出剪紙成品,再點染著色。民間巧匠非常講究刀工刻法和著色技藝,採取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辦法制出成品。著色時用上好白酒調色,調配較深的顏色可加少量白礬。

3、麵塑。山西民間麵塑主要是對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禱,是生活理想的體現。麵塑在造型意識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棗山,祭供灶神的叫飯山、花糕,形制都較大,謂之米面成山。

4、旺火。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區的一種風俗習慣。每逢除夕和元宵節,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裡面放柴,外面貼上大紅字條,上寫「旺氣沖天」等字。單等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

5、炕圍畫。炕圍畫的形式構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以上下兩組邊道,按照一定的規格布置而形成其主體框架,中間等距離安排以各種畫空。既具完整對稱的裝飾形式,又具簡繁對比的表現內涵。炕上部分是其主體,鍋台畫、灶頭畫、看牆畫是其外延部分。

(5)介休的風俗習慣擴展資料:

山西又稱「三晉」,古稱河東,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

6、介休的風俗有哪些?

介休人不用早餐,一天只吃兩頓飯。民諺有雲:「晌午金皇後,後晌一六九」——— 金皇後和一六九是玉米和高粱的品種——— 就是說,晌午飯吃玉米面窩頭,後晌飯吃紅面剔尖。不過,這只是舊時人們的企盼。當地的農作物主要是小麥和高粱,人們大多把高粱加點黃豆磨碎,吃紅面窩頭。直到解放後,大面積種植玉米,才每天晌午吃上了金皇後! 舊時沒有電燈照明,後晌飯一準在掌燈之前。吃罷後晌飯要到次日中午,間隔時間過長。過去的生存條件,不可能有豐盈的飯食,體力消耗需要補充,所以,下地的、上學的,都要攜帶點干糧。上世紀50年代倡導一日三餐,也只限於機關、學校,從那時起,城鎮街頭有了早餐攤點。不過,當地人大多是買個燒餅,帶到班上墊補一下。直到如今,許多人家依舊早晨不開火;農家子弟在寄宿學校讀書,下了早操直接進教室而不去食堂,他們已習慣了。只不過現時小食品充斥於市,方便多了。三樣調和
介休人吃麵食,離不開三樣調和:鹽、醋、麻角子。
味是一把鹽。過去,人們生活清苦,撈上一碗面,菜餚簡單,格外寡淡,只好加點鹽。現在人們生活大大改觀,有各種各樣的菜餚,還是要調點鹽,習慣了!說老醯兒嗜醋如命,一點兒也不誇張。每年深秋,幾乎家家要用芥菜做一缸酸菜,可用來拌面。酸味不是醋香,還是要調一勺醋。
介休人稱辣為麻,麻角子就是辣椒面。許多人家有專備的鐵制器具,形如搗蒜缽缽,個頭稍大。把干紅辣椒上火烘焙至酥脆,研成粉末備用。介休人吃辣椒不亞於湖南人、四川人,一碗白面條簡直要「染」成紅色。
筆者沒有虛說。各位去綿山遊玩,需在介休用餐,無論進小飯鋪,還是大酒家,餐桌上肯定擺著這三樣調和。四盤菜
平時家中來客,須四盤菜招待才能顯示熱情和隆重。這四盤菜可豐可儉,卻也有葷有素,有冷有熱。冬天待客,夾一盤芥辣絲,把豬頭肉切成薄片,滿盤覆蓋。如果日子過得緊巴,來一盤蝦醬炒豆腐,也算動了葷腥。這是舊話。如今待客,哪怕是吃頓便飯也是盤盤碟碟,不再為拼湊四盤菜而費心。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