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年月飯風俗

年月飯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27 04:34:43

1、陝北過年習俗?

陝北過年習俗
掃塵
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粘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倒「福」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以此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掛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開門「炮」
中國民間有放「開門炮」的習俗。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鞭炮,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大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平安康泰。
大年初一,大人要早早起來,男人的第一件事是放開門炮,家庭主婦著手准備大年初一第一頓飯。全村的男人要帶上小孩到本村的廟宇進行祭祀活動,求神靈保護一方平安,大吉大利。在神木馬鎮、沙峁、瓦羅一帶,正月初一早上習慣吃「頭瑙」,其他地方吃扁食。「頭瑙」的製作,是用上好的白面和好後,擀成薄麵皮,然後用刀切成邊長一寸左右的菱形,把對角捏在一起成元寶狀,下鍋煮熟後,以木耳、海帶、羊肉丁為輔料;以蔥、姜、花椒、辣椒、胡椒粉、醬、醋、香油為調味品。有的人家還放一些小扁食、小丸子,色香味俱佳,晶如白玉,狀似元寶。據考,此種食品由晉中晉西傳入。大年初一早上吃「頭瑙」,既是一種美食,也有吉祥發財的寓意。家庭主婦把面和好後,在醒面的間隙,叫醒兒女起床,穿上新衣准備拜年。婆婆和大一點的女兒一起動手捏制「頭瑙」,小孩子梳洗後就在家族中挨家逐戶給長輩拜年。正月初一除到廟上祭祀神靈外,講究不出大門,不動笤、掃帚。所有食品也都在年前已製作好了,除正月初一,初二吃的頭瑙、扁食外,到正月十五之前,所有飯食只是加熱,簡單調制,坐下來享受辛苦一年帶來的最休閑、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到了正月初二,村坊鄰里就開始走動串門,見面互問「過年好」,大人們玩麻將、紙牌、下棋、彈唱、聊天,孩子們聚在一起玩各種小游戲,同時也開始互相請客,完成各種人情禮儀。大的村莊開始正月十五鬧紅火的准備工作。
正月初五,當地有送「窮媳婦」的習俗。相傳「窮媳婦」是惡煞神的俗名。姜子牙在當年封神之後,各路神靈歸位,各司其職,天下太平。過了不久,出現了一個惡煞神,攪得人間不安。追其由來,才知是禍害殷商比干丞相、賣無心菜的那個女人。這個女人是當朝大夫、奸臣費仲的老婆變化的。姜子牙封神時她不在場,此後三番五次找姜太公封她,姜脫口而出:「你真是個惡煞神!」這句本來罵人的話,誰知那女人就接了姜太公的口氣,竟然做起惡煞神來,到處擾亂人間,走到哪裡,哪裡遭殃。各路正神稟報玉帝,玉帝派托塔天王李靖降服,仍是無法拘拿,玉帝就請姜子牙鎮之。太公掐指一算,知道惡煞神下界也是天意,為了人間安寧,他教人們宜送不宜敬,辦法就是正月初五乘惡煞神休息之機,家家戶戶掃除垃圾,祭送「窮媳婦」離門。每年正月初四晚上,各家各戶把家裡家外大掃除一遍,掃下的垃圾放在一個角落,再由婦女用五色花布縫一個象徵窮媳婦的布人,把布人供在門角,祭祀一番。次日凌晨,給布人插一個麻雷炮(二踢腳),端上頭天掃下的垃圾,出門向南走三百六十步,把麻雷炮當空一放,然後順手倒掉垃圾,在地上撿一根柴火棍,表示接上了財帛,轉身回家,不能向後看,否則「窮媳婦」就會跟來。由此習俗,當地方言一直把垃圾叫做「惡煞」。此習慣實際上就是過年後一直禁忌打掃衛生,藉此習俗來一次衛生大掃除。
正月初六又有過小年,也稱過「人戚(兒)」的風俗。相傳貞觀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夢見涇河老龍王托夢求救,結果李世民沒有看住魏徵,斬了老龍。老龍責怪李世民不講信譽,向閻王告狀,要和唐太宗辯理,因此唐太宗大病不起。軍師徐茂公卜卦,算出唐王不到陰間走一回難免此災。徐茂公准備了禮物,寫了諜文,一起燒化。唐王瞑目後,就到了陰間,這就是民間所傳「小唐王游地獄」的神話故事。唐王到了地獄,見了閻君和崔判官與老龍當堂對質,並非見死不救,又向閻君許下進獻北瓜的口願,才被送過陰陽界還了魂。唐王復生後,滿朝文武皆大歡喜,但李世民在陰曹地府七天七夜,飽受驚嚇,卧床不起,精神恍惚,老說夢話。丞相魏徵派秦瓊,尉遲恭日夜把守宮門,才能安睡一陣。眼看大年即將來臨,唐王的病仍然沒有好轉的跡象。徐茂公又起一卦,得知唐王的病要好還須一年的療養。大臣們擔心時間長了朝政有失,商議有何良策,徐茂公沉思一會兒獻計說:「我有一法可救我皇,就是提前過年。」眾臣問:「什麼時候過?」徐茂公說:「過罷大年六天後再過小年,不就滿一年了嗎?」眾臣一聽無不高興。徵得唐王的同意,朝廷就頒旨全國,統一於正月初六再過小年。從此,過小年的習俗就流傳下來。民間又把小年稱為「人戚(兒)」,是因為朝廷當時下禁令,從過大年到過小年,這六天內一律不準走親會友。就這樣,把正月初六又稱「人戚(兒)」。此後,人們沒有特殊的事情,一般都等過罷小年再走親會友。過小年與大年基本相仿,要放鞭炮、吃年夜飯、掛燈籠、點香燭,但已沒有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一那樣的繁雜程序和禮俗。
正月初九是「鼠喜日」。相傳正月初九是貓兒的舅舅竇豆的生辰。這天,貓兒都要上竇山給舅舅祝壽。貓是老鼠的天敵,無貓鼠自由。這一天貓都上山,老鼠就乘這個自由之日給兒女們辦喜事,因此人們把這一天叫做「鼠喜日」或「老鼠娶親日」。每逢正月初九,婦女們忌做針線活一天,為的是怕扎爛鼠窩,引來鼠禍;有的地方還忌擔水,怕擔回老鼠來。據說這一天夜裡人靜時,可以聽到娶親鼠隊的串鈴聲和歡叫聲。這當然是一種神話,但過去當地風俗,這一天在老鼠經常出沒的地方,要放一些好吃的,據說這樣能取惠於鼠,不再亂啃衣物、食物。
到了正月初十,陝北不少地方有撈「金籽頭」的習俗。傳說很早以前,太上老君派仙童把各種五穀雜籽撒在地上,長出了莊稼,從此人們懂得了春種、夏耘、秋收、冬藏,糧食成了人們的主要食物,結束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那時的莊稼渾身長穗,產量很高,打下的糧食吃不完,因此就有人不愛惜糧食,隨意糟蹋食物。時間長了,土行孫駕雲上天宮,把人間揮霍浪費糧食的惡行告給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聽後大怒,就率領天兵天將和仙童玉女到凡間,把所有的莊稼從根上起一捋到穗頭,這時狗跪下哀求,「老君開恩,把這點小穗頭頭留下給我吃吧。」老君仁慈了一下,說:「可以把這點穗頭就留下給你,蒺藜苗、倭瓜、葫蘆留給那些造孽的人們,你要好好看管,不得糟害。」這么一來,人間除了蒺藜苗、瓜茄葫蘆,其它穀物莊稼一枝只有很短的一穗。人們這時才真正體會了糧食的寶貴,再不敢任意糟蹋糧食。農村每逢人們吃飯,狗在院子里、家門口或屋裡面對面守候,據說就是監督人們不要浪費食物。相傳正月初十是太上老君的壽辰,人間為給老君祝壽,祈禱老君開恩給人間賜福,其實也是警示後人,不要浪費糧食,就把這一天定為「金籽頭日。」當地農村過去在金籽頭日,一大早要放炮燒香,吃金籽頭撈飯,第一碗飯要獻在最高的牆頭上,讓太上老君來嘗。

2、潮州的春節習俗

潮州的春節習俗跟其他都是差不多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潮州在春節的時候通常都要「摜春盛」,這個是潮州的特色。一般習俗有:

1、吃團年飯。潮州市人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主婦們便忙著准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 

2、送壓歲錢。送壓歲錢是潮州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著。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

3、拜年。初一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

4、摜春盛。春節期間,潮州的的另一個有特色的民俗活動便是「摜春盛 」(春,一種分成三四層的,有蓋子的竹編禮籃,通常是成對使用,所以也叫「擔春盛」)。

5、臘月二十四後,家家戶戶要蒸年糕,主要是為了敬神,這兩天家裡老老少少都聚在一起做年糕,潮汕地區叫「粿」這天也是孩子最高興的一天。

3、潮州過年有哪些習俗

農歷十二月三十日是除夕,俗稱「過年」。 除夕之前,全城百姓都在忙著四件事,這是過年的前奏曲:謝神、備(米旁加果)料、掃舍和買年貨。 潮俗,年冬至過後,家裡要謝神。 備(米旁加果)料做(米旁加果),是將大米和糯米,分別浸於水中幾小時,使米質松疏撈干後於石臼中舂成細粉,曬干。這是做(米旁加果)的主料。小戶人家,家裡沒有石臼間,就要到鄰居大戶人家「借臼」。那時,鄰居之間的人情味很濃。 掃舍要選擇吉日,是一件不尋常的事。是日,各家的主婦最忙,把屋子的里里外外打掃干凈,對一些常年少用之物,都要清洗。此種民俗,與現在提倡的愛國衛生運動很一致。 買年貨視家貧富而定。一般的年貨為京果海味,家禽蛋品和豆製品。鮮活的年貨,則留在過年時購買。供送禮用的江浙食品,如南京的板鴨脯,金華的火腿,都很暢銷。 在忙完這四件事之後,十二月二十四日,傳說是「神上天」之期。是日,家家戶戶都要拜「糖桃」。一方紅紙,上面用軟糖擺成一粒桃子的形態,稱為「糖桃」。此物沾住「灶王爺」的嘴,讓其「上天說好話,落地保平安」。 「神上天」之後,從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小月推前一天),這三天是各家制(米旁加果)餡和做(米旁加果)之期。 過年的(米旁加果)品有三,鼠殼(米旁加果),又稱烏(米旁加果),挲(米旁加果)包和菜頭(米旁加果)。(米旁加果)的(米旁加果)餡有綠豆、紅豆、芋呢和花生糖四種。有人說:「潮州姿娘(婦女)好做(米旁加果)」,其實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為風俗如此,你就是不吃(米旁加果)也得學會做(米旁加果)。新媳婦若不會做(米旁加果),逢年過節時日子就不太好過了。 過年祭祖,要到除夕日下午。 過年,家裡已成年有收入的小輩,要給長輩送「壓歲錢」,長輩也要對未成年的小輩給「壓歲錢」,戶戶如此,體現了尊老惜幼的美德。 除夕之夜,一家人要團聚吃年飯。若是開商店之家或受雇於人者,則在店裡吃年夜飯。年夜飯要吃蚶,意為「合賺」(盈利成倍)。要吃豬血煮蒜,吃豬血意為「發財」,吃蒜,順口溜說「食蒜有錢囤(潮音勸有錢可藏之意)。」 店裡的年夜飯,在吃得觥籌交錯,杯盤狼藉之後,店主就給員工發「壓歲錢」。(當年還沒有發明「獎金」一詞)按一般規矩, 「壓歲錢」相當於一個月的工資額,也有發相當於二個月的工資額的,叫做「雙壓歲」。酒足飯飽錢拿,店主就宣布店中員工或提職,或提薪,或辭退。對被辭退的員工,說了「請另謀高就」和「店小水淺養不起大魚」的門面話,被辭退的員工就陷於失業的群體之中。 商店對辦事得力人員或掌握技術的師傅,年終還要再送一筆錢,叫做「食青」。這是一筆白用免還之款,店主發「食青」錢,就是要留此人在店,不讓其「跳槽」之意。 除夕之夜,全城家家戶戶都在門口貼春聯。「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這對春聯最常見,但對其義能周知者卻不多,主要是「桃符」二字。古時,新年以二桃木板懸門旁,上書「神荼」「郁壘」二神名藉以壓邪,謂之桃符。後來漸次演變為將此四字分左右寫於大門之上,省去桃木板。現在,潮州城裡有些百年以上的老屋,大門上尚有此四字。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堂」。這對聯語是明朝嘉靖壬辰科狀元林大欽在未及第之前,寫給孫畔村的孫員外六十華誕之期的賀壽聯,後來漸次演變為春聯。此聯在民間已經流傳了四百多年,現在街上的任何春聯攤子,都可見到,但多數人卻不知此聯的來由。這是聯壇佳話,不可不記。 除夕貼春聯,除舊布新,圖個吉利。市上的春聯,都是吉祥如意的話。此俗在建國後仍盛行不衰,但對聯語的平仄已不大講究,把春聯的下聯錯貼為上聯的隨處可見,人們對聯語的認識正在日漸淡化。 除夕之夜不睡覺,稱為「守歲」。是夜家人團聚,共話家常,其樂融融也。若聚族而居者,大廳之上,叔伯兄弟,妯娌姑嫂,共敘親情,亦一樂也。現在此民俗為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所取替。 新年正月初一日,親戚朋友就要相互賀年,還要帶小孩向親朋家的長輩「拜年」。受賀的長輩,要給小孩每人一個紅包,用紅頭繩札住,掛在胸前,叫做「栽須」,祝小孩快長快大和長壽之意。紅包里的錢有多少?視親疏而定厚薄,沒有定規。 賀年之俗,從正月初一日可延續至初三日,視親疏而定賀年先後。新女婿給岳家賀年,都是初一日清晨就到,若生下一個胖娃娃,外祖父和外祖母會笑到合不攏嘴。 街上賀年的人流,絡繹不絕。有身份者穿上三尺六(長衫),著上一尺二(闊褲管),頭戴瓜皮小帽,外加一個馬甲,這是清代的服裝。到了民國年間,脫去馬甲,換上一頂氈帽,長衫闊褲如前。小孩隨長輩去賀年,穿上新衣服好不高興,邊走邊放小炮仗,雀躍非常,此太平年月之風光也。

4、過年習俗的方法

北方的習俗比南方還多,比如包餃子,而且要貼窗花,各種的花紋,寓意來年吉祥,包括一些本命年的穿戴及講究,多不勝數。

明清以來,除夕和元旦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顯的差別。北方除夕夜多包餃子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有的在餃子中放糖,祈求來年生活更甜美;有的則在個別餃子中包一枚錢幣,誰吃到了誰就會在新的一年裡發財。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湯圓」、「團子」、「圓子」,中間包糖為多,取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直到今天,北方過年包餃子、南方過年做湯圓的習俗仍然極為普遍。

過年吃年糕、水餃、湯圓是中國人的風俗之一。年糕因其諧音「年高」,寓意年年高升,再加上有著多種多樣的口味,特別受杭嘉湖一帶市民的歡迎,市場空間很大。湯圓寓意團團圓圓,是春節的傳統食物。而過年吃水餃,則是受到了北方過年習俗的影響,但和面、剁餡、擀皮等復雜程序卻讓人望而卻步,因此速凍水餃成了超市一個大賣點。

北方過年的習俗或許是要講究一些,雖然已經告別了在坑頭上打哈哈的年代,但傳統似乎並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改良。家裡的女人在這段時間總是最忙的,由其是年三十,早起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准備年貨,雞下鍋,肉剁餡,魚去鱗,蝦剝皮,菜切片,面和團,一切有規有矩,輕車熟路。北方各家幾乎都是「大戶」,大的不在財,而是人,所以過起年來,吃飯也成了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找不到那麼大的桌來容納十幾口的人。於是家裡的女人又要做些許的犧牲――等待第二撥的飯局。桌上大戰後的戰場,最終也是要落在這批「後進部隊」前來打掃。而年飯總是要吃的比平時早的,因為還要給胃留點空間去塞滿大年初一的第一餐――餃子。無疑,這頓美味也是要由家裡的賢妻良母來主持的。這並非是男尊女卑的傳統,只是成了種形式,沒人會為此抱怨。

除夕這天的重頭戲,就是晚8點全家會掐著時間盼著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始,可是5個小時過去了,人們便又要絮絮叨叨的數落一番,這似乎也成了慣例,總是對這樣安排下的喜慶提出點意見。我倒也不保持緘默,畢竟是關了自家的大門,躲在家裡的說說閑話,談不上什麼雅與俗,也不必擔心有什麼會走露風聲的秘密。

年這15天的頭,也就真是重在這么一天了,大年初一的街道也只是冷清。不善於熬夜的北方人,在這天總是會感到特別疲倦。因此在聚會的過程中,卧倒的人數也會比往常多出幾倍。當然這樣的禮遇只屬於男人與孩子們。女人還要象昨天一樣,將熟悉的套路再重新演練一遍,這天也就算是過去了。

大年初二,這時也冒了個尖,差不多是該休息了,而再睜眼的時候,又要換一家串門子去了

5、二十四節氣各有什麼特色飲食傳統?

一、立春

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立春養生要防病保健。注意室內通風,加強身體鍛煉。此外,還要注意口鼻保健。

宜:辛、甘、溫、發散的食品,口味宜清淡可口。主食推薦糯米、大米、玉米。蔬菜推薦白蘿卜、韭菜、香菜、油菜、洋蔥、辣椒、苘蒿、捲心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萵苣、竹筍、冬瓜、南瓜、絲瓜、茄子等。

二、雨水

太陽到達黃經330度時為雨水。雨水時節,天氣變化不定,此時養生要注重養護脾臟,春季養脾的重點首先在於調理肝臟,保持肝氣順暢。

宜:多吃新鮮蔬菜、果汁多的水果及一些野菜。主食宜食小米等,蔬菜有胡蘿卜、山葯、韭菜、菠菜、油菜、豆苗、香椿、苘蒿、春筍、藕、荸薺、蘿卜等。水果有柑橘、蘋果、香蕉、雪梨、菠蘿等。水產類有鯽魚。其他為紅棗、蜂蜜、蓮子等。

三、驚蟄

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時節飲食起居應順應肝的屬性。此外,諸如流感、水痘、流行性出血熱等在這一節氣都易流行爆發,要注意嚴防。

宜:多吃新鮮蔬菜及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蔬菜有菠菜、水蘿卜、苦瓜、芹菜、油菜、山葯、春筍、甜椒、洋蔥。水果有梨,海鮮有螃蟹。其他為蓮子、銀耳、芝麻、蜂蜜、雞、蛋、牛奶等。梨性寒,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否則反傷脾胃,脾胃虛寒的人不宜食用生梨。

四、春分

太陽到達黃經0度時為春分。此時非感染性疾病中的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較易發,要注意防護。

宜:進食辛、甘溫偏之物。主食選擇熱量高的,並要多攝取蛋白質,宜清淡可口。推薦食物有胡蘿卜、捲心菜、菜花、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紅柿、韭菜等新鮮蔬菜,柑橘、檸檬、蘋果等水果,牛肚、芝麻、核桃、蓮子等乾果,豆漿等飲料。

五、清明

太陽黃經15度時為清明。清明後雨水增多,自然由陰轉陽,這時要注意清泄肝火,以防肝氣升發太過或肝火上炎。

宜:清涼的寒性食品,並減少甜食和熱量大的食物的攝入。吃些柔肝養肺的食物,如薺菜、菠菜、山葯等蔬菜。春天韭菜可暖身。其他有銀耳、香菇、牛蒡、鯇魚等,香蕉、橘子等性味清涼的水果也應吃些。

六、穀雨

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為穀雨。除了精神養生來調節情緒外,還可食用一些能緩解精神壓力和調節情緒的食物。

宜:食富含維生素B、鹼性、養陰潤肺、暖胃健脾及調節人體情緒的食物。豆類有黃豆、大豆。蔬菜有白蘿卜、胡蘿卜、黃豆芽、西紅柿、菠菜等。水果有葡萄、香蕉、橘子、草莓、檸檬等。其他有海帶、天然綠藻類和瘦肉等。宜食香椿,但不能食之過量。

七、立夏

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立夏以後的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而養陽重在「養心」。此時胃病較易發,要注意防範。

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多吃一些酸味食品,還要食用一些清淡平和、清熱利濕的食物,適量補充蛋白質。蔬菜有洋蔥、土豆、冬瓜、芹菜、西紅柿、黃瓜、絲瓜、山葯等。水果有山楂、香蕉、蘋果、桃、草莓、西瓜等。乾果有芝麻、核桃、花生等。水產類有海參、泥鰍、鯽魚等。其他有黑木耳、瘦肉、蛋類、奶類等。

八、小滿

太陽到達黃經60度時為小滿。此時人的生理活動處於一年當中最活躍的時期,故消耗的營養較多,需要及時進補。

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養陰作用的食物,食用一些清涼的食物,但不可過於寒涼。推薦蔬菜有黃瓜、胡蘿卜、冬瓜、絲瓜、荸薺、藕、西紅柿、山葯等。肉類有鴨肉等。水產類有鯽魚、草魚等。水果有西瓜、梨、香蕉等。

九、芒種

太陽到達黃經75度時為芒種。此時雨多且潮濕,天氣悶熱異常,極易傷脾胃。另外,由於經常生吃食物、痢疾高發,要注意防範。

宜:以清補為原則。此時要多食蔬菜、豆類、水果,適當補充鉀元素,糧食以蕎麥、玉米、紅薯、大豆等含鉀元素較高為主,水果為香蕉,蔬菜為菠菜、香菜、油菜、捲心菜、芹菜、大蔥、青蒜、萵苣、土豆、山葯等。

十、夏至

太陽到達黃經90度為夏至日。由於夏季出汗多,體內易丟失水分,脾胃消化功能也較差,所以常進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宜:清淡,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宜多食酸味,常食鹹味以補心。適宜的食物有西紅柿、黃瓜、芹菜、冬瓜、蓮藕、綠豆、草莓、杏仁、百合、蓮子等。

十一、小暑 

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為小暑。此時剛進入伏天,「伏」是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減少外出以避暑氣。

宜:以清淡味香為主,飲食上要多注意衛生和節制。多吃蔬菜和水果。推薦食物有西紅柿、山葯、黃瓜、西瓜、蘋果、蠶豆、綠豆、牛奶、豆漿等。

十二、大暑

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為大暑。此時的人體容易被暑、濕等邪氣所侵擾,故要重點防治中暑。飲食上要多吃防暑和健脾的食物。

宜:多吃些燥濕健脾、益氣養陰的食物,及時補充水分及蛋白質。此時適宜的食物有山葯、蓮藕、土豆、西瓜、香蕉、大棗、蓮子、綠豆、豌豆、海參、甲魚、雞肉、鴨肉、瘦肉、雞蛋、牛奶、蜂蜜、豆漿、綠茶等。


十三、立秋

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視這秋天的開始。立秋會帶來「秋燥」的相關疾病,應多吃些潤肺的食物。

宜:適當多食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食物,酸味果蔬也應常食用,這些包括蘿卜、西紅柿、山葯、扁豆、藕、茭白、南瓜、豆腐、蓮子、桂圓、糯米、粳米、枇杷、菠蘿、乳品、紅棗、核桃、蜂蜜、芝麻等。

十四、處暑

太陽到達黃經150度時為處暑。此時氣候變數較大,雨前氣濕偏熱,雨後氣溫偏涼,易引發風寒或風熱感冒。

宜:吃溫補食物,飲食宜清淡,多吃些鹼性和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適宜的食物有芹菜、菠菜、黃瓜、苦瓜、冬瓜、南瓜、黃魚、干貝、海帶、海蜇、銀耳、百合、蓮子、蜂蜜、芝麻、豆類及奶類等。

十五、白露

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白露是天氣轉涼的標志。此時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

宜:多吃一些有祛痰平喘、潤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包括竹筍、蘿卜、胡蘿卜、鮮藕、梨、蘋果、紅薯、小米、鴨肉、核桃、木耳、蜂蜜等。

十六、秋分

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為秋分。此時要特別注重保養內守之陰氣,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調攝皆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宜:適宜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飲食應以溫、淡、鮮為佳,如藕、鴨肉、秋梨、柿子、甘蔗、黑木耳、百合、銀耳、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等。

十七、寒露

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為寒露。此時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注意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以免耗散精氣津液。

宜:多食些甘、淡、滋潤的食品,可健胃養肺潤腸,同時要注意補充水分。這類食物包括蘿卜、西紅柿、蓮藕、胡蘿卜、冬瓜、山葯、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鴨肉、牛肉、豆類、海帶、紫菜、芝麻、核桃、銀耳、牛奶、魚、蝦等。

十八、霜降

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此時易犯咳嗽,慢性支氣管炎也容易復發或加重。另外,要注意補氣養胃。

宜:以平補為原則。適宜的食品有洋蔥、芥菜(雪裡蕻)、山葯、蘿卜、紫菜、銀耳、豬肉、牛肉、梨、蘋果、橄欖、白果、栗子、花生等。

十九、立冬

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為立冬。民間把立冬作為冬天的開始。此時飲食應以增加熱量為主,起居養生重點重防「寒」。

宜: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特別是北方,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吃一些富含維生素、鈣和鐵的食物。適宜的食物包括大白菜、捲心菜、白蘿卜、胡蘿卜、綠豆芽、油菜、洋蔥、西紅柿、紅薯、蘋果、香蕉、棗、梨、柑橘、豆腐、木耳、蘑菇類、羊、牛、雞、魚、蝦、海帶、牛奶、豆漿、蛋類、核桃、杏仁等。

二十、小雪

太陽到達黃經240度時為小雪。此節氣前後,天氣陰暗,容易導致或復發抑鬱症,因此,要選擇性地吃一些有助於調節心情的食物。

宜:多食熱粥。熱粥不宜太燙,亦不可食用涼粥。昆時適宜溫補,如羊肉、牛肉、雞肉等;同時還要益腎,此類食物要腰果、山葯、白菜、栗子、白果、核桃等。而水果首選香蕉。

二十一、大雪

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時為大雪。本時節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同時此時也是食補的好時候,但切忌盲目亂補。

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冬季應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宜食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溫補食物有蘿卜、胡蘿卜、茄子、山葯、豬肉、羊肉、牛肉、雞肉、鯽魚、海參、核桃、桂圓、枸杞、蓮子等。

二十二、冬至

太陽到達黃經270度時為冬至。此時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作。

宜:食種類要多樣化,谷、果、肉、蔬菜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食物要溫熱熟軟,並且要清淡。宜食胡蘿卜、西紅柿、梨、獼猴桃、甘蔗、柚子等(同「大雪」)。

二十三、小寒

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為小寒。小寒節氣正處於「三九」,是一年當中氣候最冷的時段。此時人們應注意「養腎防寒」。

宜: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來防禦寒冷對人體的侵襲。這些食物有韭菜、辣椒、茴香、香菜、薺菜、南瓜、羊肉、豬肉、狗肉、雞肉、鱔魚、鰱魚、木瓜、櫻桃、栗子、核桃仁、杏仁、大棗、桂圓等。此時比較適合吃麻辣火鍋和紅燜羊肉。

二十四、大寒

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時為大寒。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所以應注意防寒。

宜: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風寒邪氣的侵襲。飲食方面應遵守保陰潛陽的原則。飲食宜減咸增苦,宜熱食,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食物的味道可適當濃一些,但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保持一定的熱量。宜食用的食材同「小寒」。適當增加生薑、大蔥、辣椒、花椒、桂皮等佐料。

6、古時候年月飯是怎麼來的

除夕晚上的家宴俗稱年夜飯,也叫團圓飯。這時家庭成員要盡可能地齊全,許多遠在外地的家庭成員也總要在年夜飯之前趕回家中,因此這頓年夜飯又稱「團年」。
我國早在漢代就有除夕吃團圓飯的習俗。舊時,由於生活水平較低,平時做不到飲食豐厚,只有到了過年時才能改善一下,因此對年夜飯的質量和內容要求較高,飯菜要盡可能豐富,一是為了解饞,二是這種充實感預示著來年的豐衣足食。
關於年夜飯來歷的傳說流傳著不少有趣的傳說故事。其中,流傳的比較廣泛的,是一則關於人們齊心協力共同抵禦「年」的故事。
相傳古時候,有一種頭如獅子身如壯牛的凶惡怪獸,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了,便要跑出山來闖進村子,見人傷人,見畜傷畜。因此一到冬天,人人驚恐,村村不安。大夥兒只得搬到遠遠的地方去逃避「年」的傷害。時間長了,人們發現「年」雖兇猛,卻也害怕三樣東西:一是鮮紅的顏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聲響。於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備這三樣東西,「年」就一定不敢進村了。
到了冬天,凶惡的「年」快要出山進村侵擾了,村裡的人相互約定,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上用紅色塗抹的大木板,門口燒著旺旺的火堆,夜裡大家都不睡覺,在家裡敲敲打打,到處發出巨大的聲響。夜深了,「年」竄到村口,只見處處紅色,處處光亮,兼之巨響遍傳,十分害怕,趕快掉頭躲進山裡,從此不再出來危害村民和牲口了。第二天清早,全村的人聚在一起,為驅逐凶獸獲得的勝利互相祝賀道喜。這是一個多麼不易得來的日子!
每到冬天,人們總是忘不了往年防禦「年」進村侵襲的日子,家家戶戶照樣掛上紅色木板,點著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歡慶平安。這樣代代相傳,「過年」的習俗就形成了,為了慶祝過年,過年吃年夜飯的習俗也就流傳下來了。
在古代,人們認為年夜飯還有逐疫、驅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飯的特點是全家大團圓的宴會,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參加,為了這個團圓,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趕在除夕前返回家來,如果沒能及時趕回來,餐桌上要給未歸人留一個空位,擺一雙筷,表示全家團聚。

7、「年夜飯」家裡還有做12道菜的嗎?

當然會做12道菜,家在東北,年夜飯都是在奶奶家吃的,在奶奶家12道菜絕對要有,可能還會比12道多。奶奶有四個孩子,三十那天都會去奶奶家過年,算起來也要有十幾口人。所以12道菜不算多,我覺得一邊做年夜飯,一邊和親戚嘮嘮嗑也是過年的一種年味。

我們家年夜飯最大的特點就是肉,各種肉。肘子肉、豬爪、豬耳朵、豬頭肉……單論豬的肉就能給你弄一個大拼盤,老人家一定要小孩子們啃個豬爪,撓撓好兆頭。更不用說羊肉、牛肉、雞肉了,總之年夜飯這頓可以把你平常能吃到的肉都給上齊。

有了肉就一定要有魚,一般都是一條大魚直接上,清蒸或燉或紅燒。放在年夜飯桌的中間,象徵著年年有餘。還會有各種海鮮,蝦是必須有的,還會有螃蟹、蝦爬子之類。

說完肉和魚再來說說菜,在我們家我最喜歡的冷盤是涼拌粉絲白菜,味道清爽解油膩,一般都是直接上一大盆。還會有各種炒青菜,芸豆、酸菜、還一定會有一些奶奶不知道去哪裡挖的野菜。

其實十幾道菜看似很多,吃一吃也沒剩多少了,奶奶還會把剩下的菜分給各家,所以也不存在浪費什麼的。

人們都說「年夜飯是中國最重要的飯局」,那麼自然也是一家一年當中最隆重的一頓飯。

我是一個70後,記得小時候,我家裡年夜飯基本就是4-6個菜,但是肉和魚即使再困難也會有的。家裡當時4口人,能夠吃上這么多菜,尤其是燉的軟爛的大肥肉片子,感覺就是「最豐盛」的饕餮大餐。

剛開始有春晚的那一年,我聽鄰居說她家過年要安排10個菜,回來用羨慕的語言向媽媽描述:「人家過年10個菜」!媽媽聽了說:「今年咱們也做10個菜!」當時那個興奮勁就別提了,出去四處跟小朋友炫耀家裡過年要做十個菜。

我現在還記得當年那10個菜,炸蝦片、炸花生米、拌心裡美蘿卜都上桌湊數了!不過真的讓我在小夥伴面前「展揚」了好久!

後來生活水平提高了,哥哥和我分別成家有了孩子,我們家裡年夜飯的掌灶者,也變成了我!

年夜飯我家裡自從我掌灶以後,接近20年的時間基本年年都是十二道菜!而且全是大盤子上菜,雖然吃不了但正應了那句老話「家有餘財」!而且過年圖個吉利、喜慶,年夜飯菜品必須要雙數,而且十二道菜代表過去的十二個月。我覺得過年只有把菜擺滿一大桌,才有過年的氛圍,才熱鬧!以下是我家裡年夜飯的菜單:

我來回答一個,以本人自己的實際情況,我家現在沒有做12道菜了,我不允許,以今時今日的飲食水平,純屬浪費。 所以,這個一直流傳下來的傳統,到了我這里,被我打破了。

在小時候爹媽當家做主的,年夜飯,就一直保留著這個傳統,12道菜。大過年的,在中國任何年代都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日。加上以前的年月,人們生活經濟並不是很好,平時更沒有大魚大肉吃個夠,所以在傳統節日時,都是殺雞殺鵝買魚買豬肉。。。。等等。

一是為了節日慶祝,二是為了口饞吧。畢竟以前肉類的實在少了。平日里吃的並不多。

但到了我本人成家後當家起,我就不搞這些了。現在這代人不缺少吃的,我也好,孩子也罷,要什麼吃的平日沒有。

從肯德基到大排檔,酒店,宵夜外賣什麼都有。真心不缺吃的,像現在的小屁孩子,從幼兒園就肯德基,什麼牛排,自助餐。還有現在的人吃的量也少了,現在一家老少四人,就算其它家庭6人吧,12道菜也吃不完。

以普通家庭為例,好的菜,特別的菜做不來,不管是好肉還是昂貴的海鮮,做法也只是做家常的。

我家鄉是廣東潮州的,那沒有了傳統的12道菜,我們年夜飯吃什麼? 火鍋。

就一個電磁爐上火鍋,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鮮肉的就市場買,其它的像海霸王類的冰箱里有。吃不完初一初二接著吃,吃多少拿多少,不會浪費。

總結來說,就是現在的人不愁吃不缺吃,吃多少菜都可以,平日大家忙,聚會時間少,現在過年吃的就是一個氣氛。

在我的觀念里,沒有什麼傳統不傳統,其實很多傳統現在也是漸漸的廢了。最明顯的就是大過年的煙花爆竹。歲月無情,生活開心就好。

大年三十晚上那頓年夜飯,做12道菜的肯定是有的。家裡團聚吃飯的人多,若有十個人吃飯,那一定是要有12道菜的。

我以前有回在大年三十前兩天請人在家裡吃飯,一共九個人,我記得我是做了十菜一湯,每盤菜都是滿滿的,湯是一整鍋雞湯。

最後吃得也沒剩什麼菜,基本上像這種聚在一起吃飯,飯是不太可能會吃多的,即使一個大男人,也是盛小半碗的樣子,那麼菜的消耗量就挺大的,會喝酒的人,是邊喝邊聊天。

所以,按一人一盤菜的標准來算,另外再多准備一、二盤菜,基本上就是夠了的。喝酒的人是特別會吃菜的。若是吃飯的人不喝酒,戰鬥力也不強,那麼按人數少做一個菜也是可以的。

不過,我這是屬於經濟型的演算法,因為我個人不喜歡剩菜,所以算準了做。

但有的人家裡講究的,吃飯的人雖不多,但家裡的菜的樣式是多樣的,盤數一定要夠。確實,過年嘛,就得有個過年的樣子,滿滿一桌菜,這樣的年味才濃。

在農村過年,家裡孩子多的,一到過大年的日子,就會全部回家團圓,那菜就絕對不止12道了。

「年夜飯」家裡還有做12道菜的嗎?12道菜,真的不多,我估計很多家裡都是要超過這個數的。

坐標河南最南的信陽,河南少有的除夕不吃餃子,而是吃年夜飯的地區。小時候感覺年夜飯很忙碌,從早上起來廚房就充滿了煙火味,爐子上燉的臘味,咸鮮味讓人直流口水。說到十二道年夜飯菜,肯定是只多不少,首先臘味就有臘雞、臘腸、臘肉、臘魚等,熱菜有魚、羊肉火鍋、清燉的雞湯、蛋餃是我媽媽的拿手好菜,醬炒的雞腳…媽媽的味道

年夜飯家裡有做12道菜嗎?

以前,每家每戶吃年夜飯,大部分都是以12道菜為標准來辦置做菜的食材,我們這里,以前,年夜飯一般做四盤八碗俱多,這是傳統傳下來的習俗。物資緊張年代年夜飯做十二道菜,每家每戶的菜,幾乎內容都相同的。

"四盤八碗"就是四個盤子和八個大碗裝的按傳統習俗的要求,做的年夜飯菜餚,是以豬肉、魚、雞為主這料做的菜。每家每戶做的這十二道菜的內容幾乎相似。

而現在不同了,物資比較豐富。除做傳統菜餚以外,還有很多家庭不斷改革創新了很多菜餚。

所以現在的年夜飯比以前豐富多了,不至12道菜哦,20幾道菜30幾道菜都有!

我做的年夜飯,基本沒剩菜,和做多少個沒關系,得看這12個菜是不是好吃!

我是二姐,我來回答下年夜飯家裡還有做12道菜的嗎的問題。

那麼年夜飯現在還保留12道菜的說法嗎,二姐覺得這個答案應該是肯定的而且很多朋友們都有這個習慣,而且這裡面二姐覺得12不是一個確切的數字而是讓我們覺得應該稍微多一些而且還是偶數才比較好。因為偶數代表著好事成雙所以在我們的老話裡面這個菜品的數量也很吉祥,隨意這裡面一直都有這樣說的12道道的說法,但是並不是說非要12道菜可以,人多的時候可以做16道,人少的時候可以做8道菜這些都是可以的,而這里雖說是12道菜但就是一個吉祥的寓意,並沒有說非需要准備12道菜才可以的,那麼二姐也和大家說一下都准備什麼飯菜比較合適。

如果人多的話准備12道菜,可以不將冷盤算到裡面,在餐前可以將水果、花生等堅果都擺上桌,然後擺上一些飲料或者糖水,之前二姐還做過罐頭給家裡人吃,味道非常的鮮美可口而且覺得很好吃的,一般親戚朋友來了都將這些擺上去然後再來一些糖果擺放到餐桌上,家裡人一邊聊一聊家常一般將這些美味都擺到桌子上,等一會就開始一起忙碌起年夜飯來,而如果年夜飯吃的人比較多的話,可以將冷盤也算進去,比如說將炸肉丸子素丸子做成花樣擺放到餐桌上,這樣可以作為一個冷盤。另一個冷盤的話可以做一個五彩大拉皮,把蘿卜絲黃瓜絲等食材都均勻的擺放在餐盤上然後攪拌上甜甜的芝麻醬,再放上一點豬肉醬放到最頂上,等到上桌的時候准備一個干凈的筷子然後攪拌一下,這樣吃起來的五彩大拉皮就豐盛可口而且味道非常鮮美的。

主菜的選擇:二姐也會放一點醬好的豬耳朵或者豬蹄熱一下當作其中的一道主菜,這是一道很主要的肉菜而且寓意也非常好,一般都准備一些豬肉的 美食 也象徵著事事如意。

當然魚也是不能少的,都說年年有餘這句老話,也就是說有了魚才能讓這道年夜飯顯得大氣還不會單調,因此二姐會給家裡准備兩條大魚做紅燒著吃。另外家裡小孩子也比較喜歡吃蟬蛹,二姐也給家裡人做點蟬蛹吃也是非常好吃的,這也是二姐要給家裡人做年夜飯的一道美味之一了。另外還有青椒炒一個豬肚、准備點大蝦或者海鮮,然後在准備幾道素菜再炒幾個肉菜給家裡人吃,這樣做出來的年夜飯的飯菜就非常豐盛了。

以上就是二姐寫的關於年夜飯還做12道菜嗎的回答。


有的,過年如果是很多兒女一起回老人的家過年比較熱鬧所以就會做一桌子菜12個菜的樣子,12個菜數字也比較吉祥,而且品種也不算少匯聚了大家喜歡吃的菜式。

再就是很多家庭根據自己家除夕夜的人數而定,到底做多少個菜,因為如果人數不是很多就不用做太多種菜,做喜歡吃的夠吃就好,因為現在提倡 健康 做多了很多菜剩了就會浪費,而且吃剩菜放到第二天吃也不 健康 的。所以今夜飯也沒有特別的講究必須做多少個菜。

最後就是年夜飯很多地方都是先吃個晚飯就是一些菜和湯品,然後一家人一起看春晚,包餃子,所以後面是還有餃子吃的,所以每家視情況而定就好,怎麼喜歡怎麼來就好的。

沒必要一定多少道菜,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開心的年夜飯不是嗎,看看燕姐准備的年夜飯你們你喜歡嗎,詳細教程看主頁

8、小時候最難忘年夜飯是什麼?

平時肚裡沒油水,突然吃頓肉第二還拉肚子最難受。這是小時侯吃年夜飯的記憶。現在好了,天天吃肉也不拉肚子了。[呲牙][呲牙][呲牙]

最難忘的年夜飯是1979年以前的每個年夜飯,農民天天飢餓就盼過年吃頓飽飯!那個香啊直流口水。現在有些人說過年沒年味,其實天天吃飽喝足,過年和平時生活是沒差別的。吃飽不忘鄧小平,小康生活不忘鄧小平以後的歷屆國家領袖。

上世紀七十年代,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起來,雖然柴米油鹽、副食、布匹等還是要憑票供應,但是人們的臉開始變得紅潤並時常帶著笑容。我們的家鄉叫魚米之鄉,河鮮是從來不用憑票供應的,自然,我們日常飯食里,河鮮就是一大特色。年夜飯尤甚之。

年年的年夜飯,都是我們小孩子家年年都最期盼的。家裡人口多,掙錢的人少,即便是便宜的小魚小蝦也不是天天能吃得到的。所以陰歷年過得又熱烈,又滿足。

就如同北方進入臘月腌臘八蒜一樣,南方進入臘月就要殺年豬,分大魚(有單位的每年都有福利),開始腌臘魚臘肉了。年的味道在家家戶戶升騰,炒陰米,磨沉漿(湯圓粉,沉,音念「蹭」),炸小魚,打糍粑,軋打糖,切米花糖,釀米酒。再把按票供應的點心酥糖、雪棗和花生買回來。西瓜籽是不要票的。

我們家鄉的菜以燉、蒸為主,年夜飯的菜非常豐富。燉菜有頭子菜(主菜,包括魚糕、魚丸子、黃花木耳、筍絲,加豬油燉),蓮藕湯(小排骨和蓮藕),白蘿卜湯(白蘿卜燉肥腸,清湯的),甲魚湯(現在齁貴,當時小孩子都不愛吃),母雞湯(家裡喜歡在裡面放天麻和枸杞);蒸菜有蘿卜絲、芋頭等,只要時令蔬菜均可以裹上米粉上屜蒸,蒸珍珠丸子,蒸臘魚,蒸臘肉,蒸粉蒸肉,蒸武昌魚;炒幾樣小菜,臘肉紅菜苔、菱角豆腐、小白菜,河蝦韭菜等等。

通常,大人們的一頓飯要吃過子夜,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小孩子們熬不住,就會合衣睡覺,快到12點時,大人叫起孩子,該吃米酒湯圓了,把小湯圓煮在米酒里,打上蛋花,每人一碗,既醒酒又趕走瞌睡。

這個時候叫小孩,小孩沒有一個賴睡的,因為喝完米酒湯就意味著可以給長輩拜年了,一個頭磕下去,每人就可得到五毛錢的壓歲錢。花三毛錢就可以買五百響的鞭炮,一直玩過初五。女孩子買的是花花綠綠的皮筋,很好看。

後來,我們長大了,來大城市了,再也吃不到那樣的年夜飯了。年年過年,年年想,年夜飯的花樣和程式也就刻骨銘心了。

我記憶特別深刻的一頓年夜飯發生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的1960年。

這年月家家都無隔夜糧,我們家也不會例外,但這個年我們還得硬撐著過。這頓年夜飯的參加者只有四個人——一位是年已八旬的曾祖母、一位是剛滿13歲的叔父,還有時年僅8歲的哥哥與只有6歲的我。我們吃的東西只有一塊糍粑(生產隊分給我們團年的,我們將這塊糍粑切成條狀烤著吃)、一鍋碎米野菜粥、還有幾粒大顆粒的洋豌豆(這是叔父在水利工地上向一位好心的廚師偷偷討要的,下工後他走了十多里地才趕到家)。

為什麼我們家吃這頓年夜飯的人這么少呢?因為我們的祖父母早已不在人世,而父母又因其它人人都知道的原因在外地換思想,無法回來與我們團聚。

這頓團年飯吃得的確有點苦澀,有點心酸,有點使人無法忘記!

小時候,最難忘的就是大年30的晚上除夕夜,每到早上五六點,都會被大人的忙碌吵醒,這時候總會拖著困意艱難的爬起床來,熱鬧非凡,二叔,三叔,四叔,爺爺奶奶,嬸嬸們,還有一大群小夥伴,都會來我家,有的洗菜,有的殺雞,有的殺魚,媽媽在廚房裡生著火,洗鍋,等著他們拿洗好的菜通通端到廚房來,煙火繚亂,用的都是土灶,飄香四溢。

媽媽,嬸嬸們都在忙碌著,爸爸叔叔們都在打牌,說笑吃糖果吃餅干水果,而我們則在一旁,嘻嘻哈哈,那時候在小賣部已經開始營業,我們拿著提前收到的壓歲錢,跑到小賣部買了旋轉炮,閃光炮,還有小型煙花,在屋子外面的門口放著,趁著一年一度的拜年儀式開始,魚肉美酒往神桌上一放,然後就各種參拜,參拜前都燒香點蠟,男人們集成一排集體對參拜,然後就鞭炮一響,我們的小炮也跟著大炮一起點燃,圍繞著他們轉,不提有多快樂了,熱鬧非凡,這種永遠都回不去了,難忘極了

自洗羊雜碎。年三十宰好羊,爺爺就開始在院子架起火爐,燒紅烙鐵燎羊頭羊蹄,洗羊腸羊肚。一番忙活之後,灶房裡大鐵鍋的水早就滾開了,等待著煮頭蹄下水。奶奶的手藝總是讓村裡的婦人們稱道,三十的飯桌上也有個七八道熱菜,唯有中間用大盆盛著的羊雜最受歡迎。羊肚羊腸,還有羊血豆腐,大缸里撈出的酸菜,摻雜著羊頭肉,紅色辣椒油飄在期間,絲毫看不出湯的油膩,上面是點綴的青蒜苗。可惜一年也就能吃到這一次,不是因為肉貴,而是清洗收拾羊雜實在是一件費力的事情,而且,也只有過年,老人們看著兒孫繞膝,才最有心勁去忙活。老人們不在了,傳統也就丟失了。與其說我懷念年三十的羊雜,倒不如說我在思念親人。

小時候最難忘的年夜飯是什麼?感謝好友的提問!給了我回答的機會!下面是我的回答!

一,我是1961年出生的人,我今天生活在金沙江邊,我的老家在平原大地上,農業灌溉有地下水,大約在1964年到1965年生產隊里都打了機井!吃飯,不管是年夜飯,還是平常飯,都得有糧食,不然的話,巧媳婦難做無米之炊!糧食得靠農業生產,農業生產得靠水利灌溉,因為我能村的地理位置,和水利條件好,我沒有餓肚子的感覺的!所以,說我從小長大到改革開放,所有的年夜飯都是一樣的,沒有最難忘的年夜飯的!我們也要承認那年代沒有開放資本進來,自然條件差的,是要困難些,特別是山區靠天吃飯的地方,沒有水源,只能靠老天下雨的幫助了!

二,我只想說這么一句話,改革開放前,就是再貧窮,也比舊中國時代強的多吧!總沒有匪患和剝削吧!在解放前,土匪搶劫是很厲害的,在我小時候,經常聽大人講過去舊 社會 的黑暗的故事的!這個江山政權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講話要實事求是的,要對得起先烈才是!我就回答到此!謝謝!

我們小時候最難忘的年夜飯當然是餃子!

那個年代物質匱乏,成年吃玉米面大餅子,窩窩頭,大碴子,小碴子,高粱米,白菜,土豆,蘿卜。哪像現在,能吃的東西這么多!白面大米更是稀缺物,也就是農場林場人能吃的多一些,更別提肉了!我們農村人一年到頭很難吃到。所以過年能吃頓餃子那真是過年了!

過年大人就狠心割兩斤肉,剁上白菜,和出白菜豬肉餡兒,再和好面,就等著包餃子了。

包餃子時,大人小孩齊上陣,說說笑笑就包完了,燒火的燒火,我們小孩兒就開始准備吃餃子的叉子,這是我們自製的吃餃子神器:把一截筷子那麼長的高粱桿去掉皮兒,洗干凈,用菜刀在高粱桿一頭上下向中間各斜著削去半寸,然後把削去剩下的地方的瓤去掉,再看看有沒有刺兒,有就弄掉,別吃餃子的時候扎嘴。

煮餃子的水開了,大人就端起蓋簾兒,邊下餃子邊說:南邊來了一群鵝,撲棱撲棱就下河!餃子還沒熟,我們就圍著鍋台看,熟了,不能著急,大人得用笊籬盛幾個餃子 ,推開門到院子中邊晃悠笊籬邊念叨著:老的少的圓佑不到的,都來吃餃子嘍!

之後我們才能劈了撲隆上炕圍在桌子邊,各自守著自己的餃子盤兒,用叉子紮上圓滾滾的餃子,狠狠地咬一口,嚼著,美著,樂著,香著……

1962春節大年30的下午,我和弟弟去中山大學扒松樹葉,經過水溝邊時聽到貓的慘叫聲,跑過去看時發現一條水律蛇咬住一隻貓的後腿,我和弟弟拿住竹桿沖過去,那條蛇看見我們也不鬆口,我和弟弟商量,貓和蛇都不要放過,我負責打貓頭,弟弟負責打那條蛇的頭,我沖上去一竹桿正好打在貓頭上,那貓當場就死了,而那條蛇被弟弟打了幾桿還拚命跑,我沖過去一竹桿打在蛇頭上,這條蛇就再也不動了。這條蛇超過5斤,我和弟弟趕快將蛇和貓抬回家,老爸正在家裡殺雞,見我們抬了貓和蛇回來非常開心,馬上叫鄰居的伯父過來,做了一鍋龍虎鳳,他兒子還去買了3斤五加皮酒,可能是大半年都未吃過肉,我感覺那晚的肉特別香!

小時候最難忘的年夜飯就是吃「小餃子」了。

小時候家裡不富裕。平時包餃子都是大個的菜餃子,只有年夜飯的餃子是個頭嬌小的全肉餡餃子。我和弟弟小時不懂餡的問題,只感覺吃過年的「小餃子」好吃[捂臉]。

每每現在回到家裡,我們姐弟還開玩笑說,我們想吃「小餃子」。[害羞]

那難忘的「小餃子」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相反,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也喜歡上 健康 的「大餃子」了!

9、老北京春節習俗

與老北京的春節習俗相比,雖然北京的春節習俗已經有了些變化,但是老北京的豐富年俗畢竟讓人懷念。

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北京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從這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里、衣櫃、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乾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為主。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准備的。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

一交豐年子時,迎來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驅邪、焚香祭祖。老北京人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守歲最早起源於晉代。守歲其意有二,年歲大的是在辭舊之際有珍惜時光之意。年青人守歲則有為父母延壽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再搞些娛樂活動。

除夕子時接神後,全家要進行團拜,團拜最早出現在漢代為官方朝拜皇帝之禮。老北京的團拜從清代盛行。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頭拜年,然後晚輩再給長輩磕頭拜年,這時長輩要給未成年的小輩壓歲錢。給壓歲錢的習俗起於清代。為的是體現長輩對晚輩的慈愛之情,也有驅邪取吉之意,團拜後,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餡的接神餃子,又稱五更餃子。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則要串親走友,相互拜年,請客送禮、逛廟會、逛廠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稱「破五」,百姓「送窮」、商人「開市」(初六正式開業)。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稱之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內不犯「小人」順順當當。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過完了春節。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作為一種的民俗文化,深深地影響著人民的生活,並紮根於人們的心目之中,它蘊含著家人團聚的溫馨、辭舊迎新的喜悅和期望。春節以其獨特魅力向世界傳播、展示著文明古國、古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