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屬於土家族傳統風俗文化的有

屬於土家族傳統風俗文化的有

發布時間: 2022-10-26 07:05:50

1、土家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

正臘月間的年節、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在眾多節日中,以「過趕年」最具特色,現只有部分地區保留這一習俗。過趕年,也稱過蓑衣年,即逢月大臘月二十九過年,月小臘月二十八過年,因比漢族提前一天過年,故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1)屬於土家族傳統風俗文化的有擴展資料:

族稱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密基卡」或「貝錦卡」,意為「土生土長的人」。

歷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稱為「蠻」或「夷」。宋代以前,居住在武陵地區的土家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 。宋代以後,土家族就單獨被稱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蠻」等 。改土歸流後,隨著漢族移民的增加,「土」、「客」、「苗」往往對舉,以對武陵地區的土家、漢、苗三族進行區分。

「土家」作為族稱,是在較晚時期出現的。民國時期的《咸豐縣志》將土司後裔的「支庶之家」稱為「土家」,而將當地漢族移民稱為「客家」。

2、土家族有哪些民族文化和特色

土家族民族文化和特色有:擺手舞、舍巴歌、山歌、打溜子、毛古斯。
1、擺手舞
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狩獵舞、農事舞、生活舞、軍事舞等,它節奏鮮明,形象優美,舞姿樸素,有著顯著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生活氣息,深為土家族人民所喜愛。擺手舞根據規模大小可分為大擺手和小擺手。
2、舍巴歌
伴隨擺手舞產生的擺手歌俗稱「舍巴歌」,它是土家族的創世史詩,由祭祀歌和伴舞歌兩部分組成。擺手歌描述了人類起源,追溯了民族來源和遷徙歷史,歌頌了祖先業績和英雄事跡,表達了土家人對生活的熱愛和理想的追求。
3、山歌
歌詞以二、四、五三種句式居多,有單唱、對唱、一人唱眾人合等形式。從歌唱樣式上看,土家山歌「高腔」抒情,稱「喊山歌」;「平腔」敘事,為「唱山歌」,且分類細致,採茶歌、穿號子、翻山調等曲式各異,韻律跌宕。
4、打溜子
土家族打擊樂「打溜子」,以其獨特韻味,豐富曲牌而聞名,多用於民間喜慶活動,如今因被賦予新的時代內容而大放異彩,廣泛運用於建新房、送新兵、迎勞模、慶祝豐收和各種民族節慶中。
5、毛古斯
跳「毛古斯」是土家族民間古老的集歌、舞、話為一體的「似劇似舞」的祭神戲劇。演劇者渾身用稻草、茅草、樹葉包紮著,扮成祖輩兒孫一家人,動作粗狂滑稽,或碎步進退,曲膝抖身,或左右跳擺,渾身顫動,或搖頭聳肩,且自始至終伴講語詞怪誕的土話,唱土語歌。

3、巴蜀土家族風俗,土家族文化特色

土家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重慶,其風俗習慣大體與漢族相同,有自己民族的語言,能歌善舞。土家族對於 巴蜀文化 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其風俗文化特色吧。

土家族主要分布於重慶市的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等縣,人口總數在100萬左右。其族源來源於巴人,主要是巴郡南郡蠻中的廣廩君之後和被稱為長沙武陵蠻的盤瓠之後。由於他們居位在西、辰等五溪上,故古時又稱為五溪蠻。

土家族近代的風俗習慣大體與漢族相同,崇拜祖先,信仰多神,特別崇拜土王。土家族有語言,但無文字。土家族能歌善舞,他們傳統的擺手舞、龍燈、獅燈、花燈、跳香、民歌、號子、打鬧等均享有盛名。

傳說土家的擺手舞來源於周武王伐紂時巴人軍隊的「前歌後舞」,即漢代著名的巴渝舞。土家族文學上的成就是有名的「竹枝詞」,曾對盛唐以後的中國詩壇產生過重要影響。

土家族戲劇也很有特色,在酉水流域,流傳著土家族的儺願戲(又叫儺堂戲);在石柱一帶流行著一種源於儺戲而又不同於儺戲的「土戲」。

在土家地區,往往土家與苗族、漢族交錯而居,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酉陽、秀山、黔江和彭水則是土家族和苗族聯合組成的自治縣。

重慶的苗族源於古代的「五溪蠻」和「黔中蠻」,和土家族、漢族長期和睦相處,創造出了有特色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如干欄式的「吊腳樓」民居和建於江河上的風雨橋、土花被面、蠟染織品、油茶湯、糯米糍粑、油香粑、極酸的泡菜,以及苗家的「踏月」歌舞,都有獨到的特色,享有盛名。

4、土家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1、擺手舞

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 狩獵舞、農事舞、生活舞、軍事舞等,它節奏鮮明,形象優美,舞姿樸素,有著顯著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生活氣息,深為土家族人民所喜愛。擺手舞根據規模大小可分為大擺手和小擺手。

2、舍巴歌

伴隨擺手舞產生的擺手歌俗稱「舍巴歌」,它是土家族的創世史詩,由祭祀歌和伴舞歌兩部分組成。擺手歌描述了人類起源,追溯了民族來源和遷徙歷史,歌頌了祖先業績和英雄事跡,表達了土家人對生活的熱愛和理想的追求。

3、山歌

歌詞以二、四、五三種句式居多,有單唱、對唱、一人唱眾人合等形式。從歌唱樣式上看,土家山歌「高腔」抒情,稱「喊山歌」;「平腔」敘事,為「唱山歌」,且分類細致,採茶歌、穿號子、翻山調等曲式各異,韻律跌宕。

4、打溜子

土家族打擊樂「打溜子」,以其獨特韻味,豐富曲牌而聞名,多用於民間喜慶活動,如今因被賦予新的時代內容而大放異彩,廣泛運用於建新房、送新兵、迎勞模、慶豐收和各種民族節慶中。

5、毛古斯

跳「毛古斯」是土家族民間古老的集歌、舞、話為一體的「似劇似舞」的祭神戲劇。演劇者渾身用稻草、茅草、樹葉包紮著,扮成祖輩兒孫一家人,動作粗狂滑稽,或碎步進退,曲膝抖身,或左右跳擺,渾身顫動,或搖頭聳肩,且自始至終伴講語詞怪誕的土話,唱土語歌。

5、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生活廣義上指人的各種活動,包括日常生活行為、學習、工作、休閑、社交、娛樂等。土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因此也擁有著它獨特的風俗習慣,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土家族的風俗吧!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1

1、語言文字

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土家語支,也有人認為歸入緬彝語支,是藏緬語族內一種十分古老獨特的語言。絕大多數人通漢語,如今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現時使用1984年創制的拉丁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2、歌舞文化

a、儺堂戲:土家族的一種祭祖活動,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響,有著比較明顯的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篤信巫術的文化痕跡。

b、擺手舞:土家族祭祀祈禱的一種活動,一般在年節舉行,並發展為祭祀、祈禱、歌舞、社交、體育競賽、物資交流等綜合性的民俗活動。

c、茅古斯舞:茅古斯,土家語稱為「古司撥鋪」,意即「祖先的故事」。漢語多稱為茅古斯或毛獵舞。屬土家族流傳至今的古老的表演藝術之一,且傳統的毛古斯是不允許女性參與表演。主要於每年歲首參與土家族擺手舞中作穿插性表演,也有在一定場合單獨表演。

3、宗教信仰

土家族處於原始宗教崇拜階段。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圖騰崇拜等多種形式。

受漢族影響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這些神不是他們自己的神。過去有巫師驅鬼。有的地方信道教。

4、飲食習慣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包穀飯是以包穀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

茶也是土家族人生活必需品,喜喝熬茶。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間熬煮,常年不離,是土家人火炕中的「不倒翁」。熬茶多用藤藤茶、老茶葉或茶果等,俗稱長壽藤、神茶,學名茅岩莓。

5、風俗節慶

a、牛王節:每年的四月十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節。這天各地都要舉辦牛王節歌會,搭起歌台,將牛頭像懸掛在歌台中央,以歌頌牛的功德。

b、嫁毛蟲節:四月初八日過「嫁毛蟲」節,又稱「敬婆婆神」。屆時,家家用紅紙兩條,分別寫著:「佛生四月八,毛蟲今日嫁,嫁出深山外,永世不歸家」等字句,交叉成一字,貼在堂屋左側中柱上面,以為此舉可以驅除蟲害,四季平安。

c、五月節:農歷五月初五,有些地方俗稱五月節,民間的風俗是做粽子,掛香包,掛菖蒲艾蒿,燒艾條,到江邊祭祀鬼神。

d、趕年節:土家族傳統節日,以「趕年」最為隆重。土家人過大年時間比漢族提前一天,小月為臘月二十八,大月為二十九。

e、舍巴節:「舍巴日」,土家語,又稱「舍巴巴」,「舍巴」擺手之意,「日」,動詞,「做」之意。土家語動賓倒置,「舍巴日」,漢語直譯為「做擺手」,意譯為「擺手舞」。帶有濃厚的祭祀色彩,歌隨舞生,舞隨歌名。相傳擺手舞源於古代的巴渝舞,是古代的一種戰舞,始於遠古,繁盛於明清時期。

f、女兒會:又名恩施土家女兒會,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風俗習慣,也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一種場所,被譽為東方情人節或土家情人節。

g、六月六:絕大部分土家族都將六月六稱之為「曬龍袍」,與漢族稱謂基本相同。

h、調年會:「調年」是土家族的春節,它要先漢族的春節一天。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2

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土家族的幾個節日。第一個是過春節,土家族過春節,一般比漢族提前一、兩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稱為「趕年」。

「趕年」的時間,因姓氏宗支而異。以酉陽縣為例;老寨鄉彭姓,臘月二十九過「趕年」;後溪鄉彭姓,臘月二十四過「趕年」;可大鄉和沙灘鄉李姓,臘月二十八過「趕年」。過「趕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可大、沙灘鄉李姓過「趕年」時,禁止殺雞、殺豬,晚上禁點油燈,只能點燭,並通宵不熄。部分彭姓過「趕年」時,清晨得由男子做飯。

飯做好,祭祀祖先完畢,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飯後,全家出門遊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飯,過飯「是將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層米一層肉,』蘿卜等,合煮一鍋。「年飯」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時,焚香燃燭,燒錢化紙,三跪九叩,懷念祖先功德。第二個是趕年,「趕年」,或曰「提前過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祭祀活動最豐富,民族特色最濃厚的一個節日。漢族過年,是臘月三十。土家族過年比漢族要提前一天;若是臘月大,為29天;月小,為28天。

若家裡有亡人還要再提前一天過年,人們稱之為過「趕年」。關於提前過年的來歷,土家人有幾種傳說,但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明嘉靖年間,土家將士奉命出徵到江漸沿海,參加抗倭,為不耽誤戰事,土家人提前一天過年,後取得「東南戰線第一功」凱旋。過趕年便是從那時沿襲下來,讓土家後人不忘記先輩的赫赫戰功。

土家人過年時,要在堂屋神龕下擺祭品、敬家神、祭祖先。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3

土家族人有打糍粑、「拜月」、「偷瓜」送「童子」的特殊民俗。

中秋節里「打糍粑」「拜月」與土家婚俗有著密切的關系。「天上無雷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土家族人把月亮當作替人牽線搭橋、撮合婚姻、成人之美的紅娘和「月老大人」,中秋佳節是「月老大人」的壽辰,是「月光生日」,於是「打糍粑」,「拜月」祝壽。

土家青年男女戀愛後,姑娘要送給心上人一條親手綉的「綉花腰帶」和「花鞋墊」傳遞綿綿情意,還用白色的素絹,綉上一幅「鴛鴦戲水」圖,作為相愛的信物。居住在七曜山腳的黃水、冷水、官田、中益、沙子、湖鎮等土家山寨的土家人,新谷豐收後,「中秋節」這天,丈母娘家喜氣洋洋地把女婿請到家作客,用新產的糯米「打糍粑」,請女婿一家「嘗新」,品味當年豐收的喜悅,吃糍粑「拜月」賞月,共度良宵。

更富有情趣的是,未婚女婿回家時,姑娘會深情地送給心上人一個又圓又大的「大糍粑」。糍粑象徵姑娘對愛情忠貞不渝,像糍粑一樣與心上人永不分離,也像糍粑一樣團團圓圓。姑娘在大圓糍粑上染五顏六色的食品紅,寫著「花好月圓」、「百年鸞鳳」、「永調琴瑟」、「鸞鳳和鳴」等佳句。有文化的姑娘,則在上面題詩,繪上彩鳳凰、喜鵲圖,更富有詩情畫意。

中秋之夜,秋高氣爽,桂香盈庭,月光如水,土家人在山寨吊腳樓前的院壩設香案,擺上月餅、糍粑、花生、桂花酒等供品,祭月神「拜月」,祈求五穀豐登、合家幸福美滿、無災無禍;祈求有情人終成眷屬。然後在院壩飲酒吃月餅、吃糍粑「賞月」。

賞月之後,土家青年男女,趁夜深人靜,結伙到菜園地「偷瓜」,種瓜主人發現後也不能叫罵。將偷來的南瓜悄悄送到久婚未育的夫婦家中,置床上,一人學嬰兒啼哭,一人說四言八句吉語祝辭,祝願得瓜主人來年生子,這一習俗曰「送童子」,寓意「破瓜得子」,若得瓜主人來年生了子女,得設宴請送瓜人和種瓜人以示酬謝。

「偷瓜」送「童子」習俗,還有其神奇的傳說。相傳,古時土家山寨,有一對年過半百的夫婦,無兒無女,但一生積德。有一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天子娘娘路過土家山寨,聽到傳頌老人樂施好善,扶危濟貧的美德後,便將所帶兒女留一個在瓜棚里,吩咐山民送給老人。於是山民們將形如娃娃的南瓜,悄悄送到老人的床上,老人去睡覺時瓜破,突然從南瓜里跳出一個活潑可愛的嬰兒,老人無比感動,頓時老淚縱橫,後來幸福地度過了晚年。「破瓜得子」後沿襲成一方風俗。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4

1、寒食節

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正臘月間的年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在眾多節日中,以「過趕年」最具特色,現只有部分地區保留這一習俗。過趕年,也稱過蓑衣年,即逢月大臘月二十九過年,月小臘月二十八過年,因比漢族提前一天過年,故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2、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風箏,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3、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其實,掃墓在秦代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代以後的事。到唐代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

4、插柳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專家介紹說,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存在3種說法。一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一說清明節既為鬼節,人們便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的介子推。

5、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6、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的清明節習俗。鞦韆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以樹椏枝為架,拴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5

土家族的祖先從事農耕較早,自古以來養成愛護耕牛、尊重耕牛的傳統。每年農歷四月十八日,定為牛的生日。這一天,土家族人都要給牛做生日,哪怕春耕生產很忙,到了四月十八那天,也要讓所有的牛休息一天,還要給牛加餐,主人還要恭恭敬敬的用土家語念一首《祝牛王詞》。

有的《祝牛王詞》這樣唱著:

世界上最好的是你哩,最苦的是你哩。

拖了一年的犁耙,嘴巴里吃的是青草。

二、三月夜裡哩,落大雨像瓢倒。

主人要摸黑整田哩,火把綁在你的角上。

雷公也助威哩,吼得地皮也震動了。

主人拚命鞭打你哩,就搓的纜索已扯斷了。

看看你那架枷檔的地方,看看你拖纜索的地方。

活肉變成了死坨坨,你口裡沒有半句牢騷。

據說念到這里,老牛眼淚汪汪,感到主人講到它的內心之處。

相傳,牛王原是天上的一員神將。一天,他陪著玉帝在南天門觀看凡間風景,當他看到凡人沒有飯吃,一個個面黃肌瘦,就向玉帝求情,給凡人送糧食種,讓凡人吃胞肚子。玉帝答應了牛王的要求,但囑咐說:「叫凡人三天吃一餐吧。」牛王歡歡喜喜來凡間,給凡人送了許多種子,並教給耕種的方法,但他慌慌張張把玉帝的話傳錯了,說一天吃三餐。

凡人有了糧食,一天吃三餐,肚子飽了,日子過好了,個個吃得肥胖胖,沒有事做,敲著鼎罐蓋唱歌,鬧得玉帝不安寧。一天,玉帝對牛王說:「凡人吃了飯沒事做,你到糧食地里撒些草籽種,好讓糧食地里長些青草,讓凡人沒事就薅薅草草吧。」這回牛王又把玉帝的話聽錯了,走一步撒三把草籽種,後來糧食地里長滿了青草,薅也薅不完,人們邊薅邊罵,罵玉帝害死了凡人,罵得玉帝不耐煩。

一天,玉帝把牛王叫來說:「都是你把好事做壞了。凡人功夫做不完,你下界幫凡人拉犁拉耙做陽春去吧,餓了就吃地上青草。」四月十八這天,牛王下凡了。從此以後,牛王老老實實地給凡人做事,幫助凡人拖犁拉耙,一年苦到頭不得歇氣。餓了就吃青草塞肚皮。人們為了報答牛王,於是把四月十八日定成牛王的生日。「四月十八牛歇駕」,直到現在,這個古樸的風俗還牢牢保持著。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6

土家人熱情好客,「過客不裹糧投宿,無不應者。」

昔日,貴客到來,要放鐵炮以迎。鐵炮如大鞭炮一般大小,豎立於鐵匣上,放起來震天動地。如果一時沒有鐵炮,也可鳴放炮表示歡迎。聽見炮聲,寨上的老人、青年、兒童,一起出來,迎接貴賓。主人立即煨茶裝煙,做油茶湯。席上, 要喝大碗酒,吃大塊肉。同時,還請寨上的老人或頭面人物,陪客把盞。

土家人的油茶湯,製作十分考究。先將茶葉、粉絲、黃豆等物,用油炸過,加煮熟的臘肉粒、豆腐顆和玉米泡,再加蔥花、姜米等佐料,摻上燒沸的油湯,吃起來清香爽口:泅茶湯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療飢醒酒,許多人四季不離,每日必飲。它是土家人待客的傳統民族飲料。

土家人火塘內的火,四季不熄。冬天圍塘取暖,平時就火用鼎罐做飯,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勞質朴,從開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習慣。他們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風尚。親朋鄰里,遇結婚、喪葬、建房、天災人禍,互相關照,互相幫助。遇上結婚,全寨人三天可以不開伙,一起去賀喜,幫著迎親、過禮、布置新房、做飯安席、照料客人。遇上白喜,聽見報喪,全寨人奔來,白日幫忙張羅,夜晚跳喪守靈,直到抬喪掘墓,送葬壘墳,全當自家的事去做。修建房屋時,上樑立柱,合寨出動,無人收取分文。農忙時節,割麥栽秧,打穀揚場,對勞弱戶,大家主動相幫,主人家只供飲食。薅包穀時,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濟,不要報酬,千百年來相沿成習。

上山圍獵,所獲獵物按「見者有份」的原則進行分配。分配時,先清點在場人數,然後按人數將獸肉砍成若干塊,穿上棕繩,裝入背簍,加以遮蓋,棕繩頭外露。一人端上背簍,轉上數圈,在場的人各捉一棕繩,提出獸肉,無論好壞,都無意見。田邊、地角、道旁的水果,成熟以後,路人亦可隨意摘食。這些, 都保留著原始分配的痕跡。

黔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數民族達13個。在這里世居的土家族、苗族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由於各民族交錯雜居,長期的經濟交流、文化交往,風俗相染、語言相習,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創造了這里獨特的文明史。

走進土家苗寨,翠竹嶺下,古樹叢中,可見座座寨子,依山傍水,清幽神秘。進得吊腳樓,主人熱情奉上清香爽口的油茶湯,冬暖身,夏消暑,讓人倦意頓消。倘若遇上「哭嫁」.「跳喪」,盡可領略土家族、苗族的婚戀情、生死觀。土家族的「趕年」、「四月八「和苗族的「趕秋「等節日,更是場面壯觀,氣氛熱烈,頗具古風。

土家苗寨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土家族的擺手舞,銅鈴舞,苗族的蘆笙、木鼓舞,弛名遐爾,久負盛名。土家刺綉,苗家臘染,堪稱一絕。土家苗寨更是歌的海洋,人人會歌,無處不歌,歌山歌海,情溢山寨,有「對歌「「盤歌「「山歌「「薅草鑼鼓」等,生動形象,音韻和諧,情意真摯,優美悅耳,聞之如品甘飴,如沐春風。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7

土家族把喪事稱為「白喜」。對死亡待有樂觀態度,認為高齡老人去世是「順腳路」,成為生命禮贊、祝福新生的一種土家巫文化,對死亡是一種「靈魂不死」、「死後脫生」、「死是福」的生死觀。認為生而死,死而生,死亡好比新生嬰兒降世一樣可喜可賀。因此,土家族人死後有繞棺、跳「喪葬舞」的習俗,起源於清江流域的武落鍾離山,是一個勇猛強悍的部落,在清江上游的鹽陽、夷城等地建立過原始部落聯盟,後來成為了巴國。

跳「喪葬舞」在湖北長陽、巴東、建始、鶴峰、恩施的清江沿線流行。魏晉南北朝時就有「父母死……打鼓踏歌,親屬飲宴舞戲。」巴氏祭其祖,擊鼓而祭,叫嘯以興哀,「蠻夷信鬼尚巫,伐鼓踏歌,以祭神。」在鄂西生息過的巴人,死了老人,闔族不悲,且把它當作歡樂的喜事,舉辦「白喜」,「伐鼓踏歌」,「其歌必狂,其眾必跳」,合族舉慶,以祝其功,這在當時當地的漢人是不會這樣辦的,表現了強烈的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意識。

流行的長歌詞是「走進門來抬頭望,桑木彎弓掛牆上」,「三夢白虎當堂坐,白虎坐堂是家神。

「先民在上,樂土在下,向王開疆闢土,我民守土耕稼」從繞棺、跳「喪葬舞」以:鳳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癢、狗吃月、燕兒銜泥、幺妹子姐篩籮、猛虎下山等舞蹈動作,這些舞蹈動作是巴人對他們祖先勞作、生活和娛樂的高度概括,如「鳳凰展翅」,二人背對背,雙臂展開,上下扇動,恰似鳳凰展翅欲飛,其動作含蓄,隱喻力強。擦癢」,二人背靠背,雙手叉腰,左右相對擦晃,腰胯以下作慢幅度顫動,穩健明快。

最為壯觀的是「猛虎下山」,那是在午夜過後,酒醉舞蹈,人們疲倦欲困時,舞者跳著跳著,忽聽鼓點一變,二人中的一個猛然跳躍騰空,一掀舞伴,然後兩人躬身相對逼視,忽而擊掌、撞肘,前縱後掀,一躍一撲,模仿猛虎撲食的各種動作,口裡還發出一陣陣虎嘯聲,最後一人被另一人挽著從頭頂上後弓翻躍過來,其動作形象給人以其祖先為虎的粗獷雄壯的崇敬感受。

其他動作不少是模擬表演他們的先民擲鏢漁獵、廝殺械鬥的動作,如「打上二十一」中的擊掌,「幺姑姐篩籮」是土家族習俗渾朴、淳厚古雅的寫照。

「燕兒銜泥」,是一個高難度動作,一人丟一手帕(或其它物件)下地,另一人叉開雙腿站立,隨著鼓點的急驟加快,慢慢彎下腰,但雙腿要直,最後以嘴近地銜物,雙手後翹作燕兒翅膀扇動狀,反復數次。

6、土家族的民俗特點有哪些?

土家族主要從事來農業。織綉自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擺手舞、酉陽民歌、酉陽古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有:吃新節,舍巴日,趕年,牛王節,花朝節,洗神節等。
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候,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干凈,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的地方給客人吃糍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凈,蘸上糖再給客人。
飲食習慣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包穀飯是以包穀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

7、土家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風俗習慣:

1、飲食習俗

元代以前,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食物結構相對單一,以肉類、乳品為主,還食用青稞炒麵。元明以後,土族逐漸轉向農業經濟,飲食則以青稞、小麥、薯類為主。

2、服飾習俗

傳統的男子服裝,頭戴織錦鑲邊的氈帽,內穿綉花高領斜襟白短褂,胸前鑲一塊彩色刺綉圖案,外套黑、藍或紫色坎肩,或穿鑲著寬邊的長袍,腰系綉花帶,腳穿白布襪和雲紋綉花布鞋。

3、婚禮習俗

據民和土族民間傳說,古時候土族姑娘不出嫁,男子從妻居,以後演變為男娶女嫁。民和土族的道拉先娶兒來後嫁女,娶兒嫁女滿堂紅,就指的是這種情況,但這在其它土族地區沒有反映。

(7)屬於土家族傳統風俗文化的有擴展資料:

土族節日:

1、春節

春節是土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節日前從臘月二十三送灶神就開始准備,打掃房屋、縫制新衣、殺豬宰羊、烙、炸蒸饃等。春節一般要過十多天,除夕那天,把院落房屋打掃一遍,貼上錢馬、春聯、年畫,然後吃年飯。

2、端午節

五月初五那天,人們喝雄黃酒{青稞酒中放雄黃},吃涼粉、涼面。男女老少都要穿節日盛裝,系「鎖兒」(用彩色絲線系在脖子、手腕和腳腕),兒童還佩帶香包。

3、中秋節

中秋節提前一兩天做大月餅,月餅表面上要用面做上各種圖案,月餅以大而美觀為佳,做的月餅一定要給親朋好友贈送。中秋節晚上要在院中間擺上方桌,獻上月餅和瓜果,點上青油燈,煨桑,迎接月亮出來。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