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竹港村風俗

竹港村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24 17:17:26

1、如東有哪些習俗?

如東過年習俗:
忙年
 從「臘八」到臘月二十四日前,為過年的先期准備。農家開始做酒,店家開始進年貨(特別是香燭紙馬等祭祀用品)以備旺市供應。手工業者則瞄準市場加工春節所需物品,如香爐、燭台、烀漏兒、碗架、鍋圈以及小孩玩具等。
普通百姓要添制或定做新衣新帽之類也須及早准備。市面上漸漸熱鬧起來。為防火、防盜,集鎮上夜間開始有人「打更」,過年的氣氛一天濃似一天。

臘月二十四開始「撣塵」。即將庭院內外、傢具用具全面清掃洗刷干凈。撣去屋頂牆角的蜘蛛網、吊吊灰。銅錫制的香爐、燭台也用香灰擦得鋥亮。室內窗明幾凈,家居煥然一新。從二十四到除夕夜的清掃衛生工作要做到「四四(事事)如意」,即撣塵、換衣、理發、洗澡4件事。
「撣塵」過後,便正式「忙年」。農家開始宰殺豬羊雞鴨、起溝捕魚,蒸饅頭、倒年糕、做酒。市鎮人家也開始准備過年的菜餚。無論城鄉貧富,幾乎家家都要炒「福菜」。也有的煮魚凍豆,為小孩炒花生、蠶豆,爆米花,炒炒米以及做花生炒米糖等等。
舊俗商店從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息業。年底前人們都要把節日期間各類物品采購齊全,俗謂「辦年貨」。首先是敬神祭祖用的香燭紙馬之類,名曰「請大發」,然後是門神、對聯、喜箋、鞭炮以及米、面、油、鹽、醬、醋、煙、酒、糖等。過年是茶食的旺銷季節。不少人都想用較少的錢購得盡可能多的花色茶點。茶食店家為適應群眾需要,將各種花色茶食組合包裝,質量高的組合叫「上雜」,一般的叫「中雜」,價廉物美,加上一種元寶形的竹簍包裝,人見人愛。
從臘月二十四起,商店開始結帳、收債,直收到除夕午夜。親朋好友之間也開始互相饋贈禮品,無非是魚肉糕饅煙酒之類,名曰「送年禮」。毛腳女婿則必送禮給岳父、岳母,且禮物多有考究。主要是酒、糖、魚、肉,其餘則取其吉利,酌情添加,而收禮者亦有回贈。
倒糕 
農家把蒸年糕稱之為倒糕。蒸糕有糕模,糕模為正方形,內中又分若干長方形小格,底板上刻有凹陷的字,一般為「福、祿、壽、喜、財」以及「狀元及第」、「五子登科」之類。這糕模鄉間少有農家自備,大多為蒸糕師傅為農戶倒糕時帶去的。市鎮居民則自帶米粉到蒸糕店加工。蒸糕師傅首先取一點食用「洋紅」(一種紅色添加劑)拌上米粉屑,撒在糕模的凹槽內,然後在每個字模上面套上相等大的框格,倒入米屑,直至框格填滿為止。再用一根細木條將其刮平蓋上蓋,就可移到鍋上蒸了。幾塊糕模疊放在蒸鍋上,鍋中熱水沸騰,待蒸氣升至最上格,俗稱圓了氣。略等片刻便可落甑了。此時在案板上攤一塊大濕布,將糕倒扣在濕布上,「倒糕」的名稱即由此而來。一塊塊小長方形的黏糕上面都凸現著紅字,四邊有紅框框。待熱氣出盡,就手沾冷水,將兩塊糕無字的一面合在一起,就是一聯糕。此糕又稱磕粉花糕、磕箱糕。
還有一種甑子糕,是本縣曹埠、新店一帶農家過年常蒸的一種糕。長長方方的,兩端嵌有兩道紅紋杠杠,極像昔日農戶家織的本布手巾,故又名「手巾糕」。另外,掘東地區農戶常蒸一種甑糕,糕體很大,約長40厘米,橫截面也有15厘米見方,重約2公斤。蒸一條糕,能吃好多時候。
蒸饃頭 
臘月初,農家就著手把小麥磨成麵粉。到臘月下旬,自選一個日子起饅頭酵,即把准備好的酵水拌到麵粉中去。這酵一定要起好。鄉村有句俗話:要吃好饅頭,多揣幾拳頭。意思是說起酵時一定要捏緊拳頭用力拌揉,有的乾脆用腳踩踹,以使面酵發得好,蒸出饅頭圓渾,筋韌好吃。冬日天氣冷,起好的酵面要放在澡盆或缸壇內,上面加棉衣、被絮焐好。到了這天晚上面酵「長」了上來,就可蒸饅頭了。民間習俗認為,蒸饅頭最忌的就是來人。一來人蒸出的饅頭就不那麼圓渾松爽了,甚至結實夾生。所以在鄉間,知道誰家在蒸饅頭,一般人是不到這戶人家去的。如實在非去不可,也只站在場邊喊一聲主人,從不進屋。鄉村人家蒸饅頭也有左鄰右舍合在一起蒸的。前一天,大家把麵粉稱好帶來,在一戶寬敞人家起酵。到蒸饃時,帶來燒鍋柴草。婦女們捏面酵,做饅頭。若蒸帶餡的包心饅頭,就自帶拌好的餡來。每一戶的饅頭落籠,都要拿出幾個讓大家品嘗,看誰家蒸出的饅頭松爽好吃。
鄉村人家蒸饅頭大多是向別人家借的蒸籠,十幾戶人家中只要有一戶有蒸籠就可周轉了。到了臘月,備有蒸籠的農戶就早早地把閑擱了一年的蒸籠洗刷干凈,准備鄰居們借用。籠主根據各戶的預約排好時間表,一直蒸到臘月二十八九日。每戶人家歸還蒸籠時都不忘放滿一屜籠的饅頭,以表謝意。
請大發 供紙馬 
所謂「紙馬」是舊時的一種祭祀用品,即用木刻版印在紙上的菩薩像,亦稱菩薩紙。過去遍布掘港老街的「紙馬店」,也是當地商業的一大特色。每年春節前,每家每戶都要到「紙馬店」請年貨,又稱「請大發」。農村大戶人家,臘月初就專程上街請年貨。而鎮上的商戶一般在臘月二十四日前「請大發」。一些老字型大小「紙馬店」都有相對穩定的老主顧。這些店鋪對主顧客戶有一份明細清單,有針對性地及早准備,而且還根據需要主動為其配全相應的香燭祭品。
請大發時,農村大戶一般由兩個人上街,請好後兩人正好抬回家。中午紙馬店還要請吃一頓豐盛的午飯。鎮上大都是晚上打著燈籠請回家的。有的人家用笆斗抱回家,還有的人家用竹籮抬回家。所請的「紙馬」有3種規格:油光紙做的為「上表」,六五邊紙做的為「洋表」,最好的一種叫「描金龍表」,下邊用「上額」做為腳子裝好,供在聖櫃上,甚為壯觀。也有一種簡易的只有二分之一大小,下邊不用「上額」,而是用一點紙襯,這是普通百姓家所請經濟型的「紙馬」。
請紙馬的數量、品種因人而異。平時也有一些行業的祀神誕辰,則是各請所需。如正月初五「趙公元帥」生日,請財神;五月十三請「關帝」;五月十八請「都天」;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請觀音;六月二十四請雷神等等。平時對號入座請「紙馬」,同樣大香大燭供奉,鞭炮齊鳴祈禱神靈保佑,消災降福。除了「紙馬」,還要配齊供神的香、燭、元寶、黃元等祭品。晚上請到家門口,先要把標有堂名的燈籠掛在堂屋門口。然後把所請的大發放在聖櫃(擺有祖先牌位、佛龕的櫥櫃)當中。
到除夕晚上首先掛好祖先的遺容,稱為「掛容」(祖先的遺容由長房長孫沿襲保管)。同時按規矩擺好「紙馬」,「家堂」必須供在正當中,其它按序擺放。再供上棗兒、柿餅、紅糕、聖饅,點上大香大燭,燃放鞭炮,頂禮膜拜。第一次祭祀全家族都要按輩份參拜。如果本家族有人在外生活,即便交通緊張,也要在春節前趕回老家,合家團聚,「慎終追遠」。「掛容」後的祭祀,還要由長者細說家史。這不同於「清明」、「七月半」燒經的祭祀,而是一年之中的最隆重的「祭祖」儀式。
一般的人家供奉紙馬到正月十八(小落燈),即謝神。其時,先把祖先的遺容拿下來交由長房長孫保存好,然後把供在聖櫃上的全部「紙馬」放在天井當中火盆內,用柏樹枝兒和黃表送其升天(焚化)。也有的人家到二月初二大落燈之日才謝神送紙馬。
春聯
 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貼春聯。舊時農村老百姓往往請識字的人現寫春聯。小鎮時近年關,則常有私塾先生當街擺一小條桌,紙張筆硯置於案上,身後用細繩懸掛通用型的各式春聯與福字供人自選,更多的則按買家要求當場代寫春聯。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貼春聯俗稱「貼對子」,一般大年三十(或二十九)張貼。「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農家室內的米櫃、糧囤,屋外的豬圈、羊舍,則大多倒貼一個正方菱形的「福」字,或將「招財進寶」四字(均用繁體)以「進」字為依託,合成一個字,也有將「黃金萬兩」(均用繁體)上下鉤連合成一個字,表達祈福求財的願望。
門神 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壘。後來,人們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因為古人認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服百鬼。鄉間的門神,大多是石版或木版印製,秦叔寶白臉,喜相,手執鐵鐧,貼於左;尉遲敬德黑臉,怒相,手執鋼鞭,貼在右。除了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武將門神還有趙雲、馬超、薛仁貴等。武將門神之外還有文官門神和祈福門神。文官門神大都與陞官發財有關,而祈福門神卻與多子多福、福壽延年掛鉤。二者有時也配雙成對,如天官(或狀元)門神,常與送子娘娘匹配。此外,還有喜神、和合二仙、劉海、招財童子等。門神的繪制也多姿多彩,有的頭戴虎盔,有的穿袍掛戴,有的即為年畫,還添加一些吉祥物,如爵鹿、蝠喜、寶馬、瓶鞍等喜慶圖案,諧音"爵祿福喜,馬報平安",以祈求吉祥。門神、春聯都是從桃符演變發展而來,從最早驅鬼避邪逐漸成為人們表達美好願望的一種特殊形式。
喜箋 
是如東頗具特色的春節喜慶點綴之物,屬剪紙類,人工刻制。用紅紙裁成長方形制,下呈穗狀。小的寬約半尺,長近一尺,大的寬至一尺三,長可二尺,上邊留出約四分之一不刻制,左右兩邊各留約八分之一不刻制,其餘部分即為喜箋版心,所刻圖案大多為菱形或雲紋連續紋樣,中間鏤空,喜箋下緣刻成一排鼓鼓的菱形,如同一個個小燈籠。版心正中刻有「福、祿、壽、喜、財」、「新年大吉」、「五穀豐登」、「吉慶有餘」、「招財進寶」等字樣,一張一般只刻一字,四五張配成一套。除一般鐫刻祈福求財、迎福納祥之語外,喜箋也有刻制人物及吉祥物之類的圖案。大的喜箋用於當街門樓、正屋大門、堂屋中堂等處,小喜箋一般貼於一般大門或房門門楣下緣,隨風飄拂,與春聯、門神相呼應。
除夕守歲 除夕,如東人稱為「三十晚上」。這天上午要對過年准備工作「查漏補缺」,中午要燒經祭祖。下午開始貼福字、貼對聯、掛喜箋。晚上慶典活動則進入高潮。當天晚餐可算是全年最豐盛的。早就准備好的菜餚統統搬上桌,全家人吃團圓飯。當地人除夕夜多煮「元寶飯」,煮熟後,將飯盛起,再用文火熯鍋巴至金黃色,狀如元寶,亦謂「元寶鍋巴」,留待明年享用,以圖吉祥。
除夕這天當地農家往往在灶盆中點芝麻秸「烤元寶火」,用豬頭三牲燒「田頭利市」,還到田頭將曬乾的稻根、雜草點燃,謂之「煨百蟲」,使來年蟲少而豐收。市鎮上人家則於門前點「天燈」 (直到正月十八「落燈」才停止) ,在院內燒柏枝、插芝麻秸(謂之「搖錢樹」、「節節高」),並點寶塔香,放鞭炮,祈求平安吉祥。一些大戶人家還點「大香」(實際上是檀香木,亦稱印度香),香氣濃郁醉人。
過去舊俗,除夕日家家還要「打囤子」,用特製的圓底小蒲包裝洋灰在屋裡和院中打上一個個白色洋灰印,即囤子,寓意錢糧滿囤,同時也有鎮宅避邪之意。
晚飯後,長輩要給小孩壓歲錢。過去壓歲錢以紅紙包裹,放於枕邊,次日即可隨意花用,同時藏於枕邊的還有花生、棗兒之類,謂之壓歲果子。發過壓歲錢,大人則吩咐小孩從明天(大年初一)起,要說順遂話,其他話不準瞎說。有些人家還用草紙於臨睡前擦拭小孩的嘴巴,為封其口。意思是萬一小孩在新年頭說漏了嘴,講了不吉利的話,也等於放屁。而且春節期間「童言婦語,百無禁忌」,也沒人去追究,對小孩更不打罵。
春節 
初一的早晨,當家的男人首先起床。洗漱之後,在除夕晚上供奉的紙馬神像及祖宗喜容(畫像)前點香、明燭,擺上供品,開門放爆竹,謂之「開財門」、「接天地」。接著,女人、小孩先後起床,穿上新衣、新鞋,戴上新帽,在香煙繚繞中,晚輩向長輩依次下跪拜年。
 這些儀式過後,合家人吃團圓飯。大多數人家團圓飯為素食。薺菜、豆腐是必不可少的,寓含「聚財」與「代代富」之意。吃過團圓飯,小孩們就上街玩耍。街道上一些平日熱鬧的場所,這天都聚滿人群,唱西洋景兒的,套無錫泥人兒的,捏麵人兒的,扯扯籠兒(抖空竹)的,顯得十分熱鬧。
大人們吃過團圓飯之後,則在家裡或打牌玩耍,或聊天閑侃,一般不外出串門,不探親訪友。如若出門,在路上與人相遇,都要互道「恭喜」,互祝「新年發財」。初一這天,女人不縫衣補衫,不拿笤帚,不灑掃庭院,不潑倒污水,不出爐灰,名曰「聚寶」。
到了正月初二,一些行業與店鋪(如魚行、雜貨店)的老闆一大早就到店堂內燒利市,燃高香、點大燭,供奉財神。燒利市時,要供元寶雞(公雞),雞頭、雞翅、雞尾上均留有一小撮雞毛,表示吉慶,另有豬頭、鯰魚(取其諧音「年年有餘」之意)。老闆向財神像磕頭、跪拜,祈求新年新歲財運亨通。大的店鋪在擺好供品之後,老闆與管事賬房及全體員工向著利市菩薩紙馬三叩首,同時燃放鞭炮。中午聚餐,吃利市酒(魚行則在晚上聚餐)。這一天,學徒進店首先要向師傅、師母拜年,師傅、師母分別發給紅包兒。有些人家,初二早晨敬過神後便開始走親戚,上門拜年,吃年酒。到親友家拜年要帶禮物,比如茶食、糕點、煙酒之類。上門拜年吃年酒可一直持續到正月半前。有些平日不常走動的親戚朋友,此時也通過拜年、吃年酒的機會互相敘舊,表示親情友誼。
正月初三,少數店鋪陸續開門營業,但只有半天,下午便關門。做的第一筆生意,不管大小都叫「進財」,要用紅紙包著,點燃香燭,敬供於財神像前。
戲園與劇場大多也在初二、初三開始唱戲。為增加過年氣氛,提高賣座率,常常上演的是《龍鳳呈祥》,連唱好多天。
正月初四商家盤貨,為正式開張做准備。記錄時首先要稱草繩(象徵千金)。雜貨店先清點紙元寶,接下來才是盤點庫存商品。
初五為財神日。各店家一大早到店敬財神點大香大燭,燒芝麻秸兒搖錢樹(即松柏樹枝)、黃元、紙元寶,將過年請回的財神紙馬一同焚化送上天,並撤除年三十供奉財神的桌位。過年的祭神活動就此結束。同時正式開門營業,晚上請店中員工與合家老小一同吃財神酒。
店鋪開了門,就來了舞蒼龍、跳財神、唱道情、跳加官的上門乞討之人。這些人頭戴用紙糊的財神帽,身穿財神衣,有的面戴加官臉兒 (面具) ,或單獨一人,或兩三人結伴,手執寫有「招財進寶」、「日進斗金」的金元寶、銀元寶,到店鋪前邊跳邊唱邊舞。唱詞大多為「主家發財如漲潮,金銀財寶動擔挑」之類,唱得店鋪老闆心花怒放,忙拿出銅錢來施捨。這些人手接銅錢,口中道一聲「恭喜老闆發財」,再到另一家店鋪繼續討要。
 上燈、落燈與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三開始一直到正月十八,整個過程叫鬧元宵或鬧花燈,也有人稱之為燈節。「上燈圓子落燈面」,這是如東地區歡慶元宵的飲食風俗
正月十三俗稱「上燈」,從這一天到正月十八晚上都要在供奉的菩薩前點燈或在門上掛燈籠。上燈這天要吃圓子,表明鬧元宵的序幕已拉開;正月十五是正日,各家都要設晚宴,吃熟茨菇、荸薺。傳說吃了一年不生喉病。元宵節吃元宵,「元宵」製作分為兩種:一種為實心,不帶餡兒;另一種是帶餡兒的,可水煮、油炸或蒸。餡兒有葷有素、有甜有咸。甜的有豆沙、棗泥、芝麻屑、花生酥,加上糖、豬油及桂花等;鹹的則是菜或是鮮肉的餡,別具一格。如用無餡元宵的做甜食,則要加入桂花糖、酒釀或赤豆、藕粉,入口甜糯噴香,還可驅寒。總之,元宵節吃元宵,意在祝福一家團團圓圓,和和睦睦。晚飯後,吃花生、百果,兒童騎馬燈、拉兔兒燈或手持各式彩燈,這是鬧元宵的極盛。鄉間則燒田野雜草,名曰「放哨火」。到正月十八日為止,始稱「小落燈」。晚上以面條敬神祭祖,將平時不再供奉的菩薩紙焚化掉,供奉的東西撤下來。落燈這天要吃面,落燈吃的面,一定要是長條細面,是希望元宵長駐,且有延年益壽之意。
到二月初二為「大落燈」。這一天只以面條敬神祭祖,然後把天燈落下來焚化,至此過年的活動全部完畢。
元宵期間,如東城鎮街頭巷尾,到處歡聲笑語,人頭攢動。民諺「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說的是看燈的人特別多,人、鬼 、神共樂的情形。燈彩的品種繁多,有人物燈,如「鍾馗戲蝠」、「劉海戲蟾」、「天女散花」,等等;有動物燈如孔雀開屏、麒麟送子等;還有荷花等花卉燈,各種花燈爭奇斗艷,美不勝收。伴隨著彩燈還有許多雜耍,如盪湖船、花擔兒、踩高蹺、潑花籃、漁翁斗蚌精等等。

2、枝江的習俗有哪些

1、打栽秧鼓

枝江水稻區流傳著打栽秧鼓的習俗,這種習俗就是在栽秧的日子裡,請一班民間藝人,在田邊敲鑼打鼓,喊秧歌。栽秧鼓的表演者主要是歌手和鼓手,歌手要有一副好嗓子,唱幾天幾夜不啞。曲調主要是秧歌調,歌詞靈活多變。

2、泥倉子

泥倉子流行於枝江產稻區,栽秧的人們將吉祥的泥巴抹在身上,名為「泥倉子」,在建國前,多為泥「老闆的倉子」,即在「東道」請人栽秧快要完工時,人們將泥巴抹在「東道」身上,以此向「東道」祝賀,所裁的秧苗生長一帆風順,直到收獲滿倉,五穀豐登。後來「泥倉子」演變為栽秧時人們不分男女老少,相互間擲泥巴,嬉鬧,直至成為「泥人」。

3、燒火土

燒火土是枝江農民積肥的一種生產習俗。燒火土的方法是:板田發子、塘泥、淤泥等挑到火土場子上,或就地取一層生土曬干,再將柴草曬干。燒的時候,先將干土堆成堆或長或方或圓,厚度約1尺,名叫「火土底子」。

4、篩花生

篩花生是枝江百里洲獨有的一種生產習俗。篩花生的篩子均為竹編,分大篩和小篩,大篩口徑2米左右,呈天角形,形似竹箕,周邊裝上許多古銅幣,兩兩根長竹篙固定,一頭交叉,口沿朝上;小篩為0.5米左右的園形篩。大小篩的篩孔以不漏花生果為宜。

5、生活習俗

飲茶、飲酒是枝江人飲食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宜昌的名茶有佷山茶、玉泉寺仙人掌茶、鹿苑茶、宜紅茶等。20世紀改革開放以後,又新推出如峽州碧峰、鄧村綠茶、採花毛尖、蕭氏茶、阮大媽茶、向師傅茶、虎獅龍芽、政存綠茶等新品牌名茶。進入21世紀,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對外交流增多,飲茶風氣有所改變。許多民眾尤其是青年人開始喝鐵觀音、烏龍茶、普洱茶、苦丁茶、功夫茶。

3、晉江民俗

1、柯派高甲戲

柯派高甲戲醜行表演藝術,又稱柯賢溪表演藝術,形成於1930年,當時柯被譽為「閩南第一丑」、「丑大王」;柯派高甲戲醜行表演藝術有男女丑之分,男丑有破衫丑、公子丑、傀儡丑、服丑、家丁丑等,女丑由男扮最富特色。

2、閩台東石燈俗

安海端午嗦啰嗹習俗,又叫采蓮。端午節午後,人們抬出供奉的龍王頭雕像焚香叩拜,走街串巷進行采蓮活動。由於行進間反復詠唱《采蓮歌》,領唱者每唱一句歌詞,眾和聲高歌嗦啰嗹啊伊嘟啊啊咧,意為消災納福,因而稱采蓮為嗦啰嗹。

3、晉江布袋木偶戲

晉江布袋木偶戲即南派布袋戲,指泉州地區掌中木偶戲,以泉腔演唱,有別於唱北調的漳州北派布袋戲。1951年7月,閩南布袋戲定名為掌中木偶戲,是我國木偶戲中的稀有劇種。南派布袋戲流行於閩南地區,其源頭可追溯到晉代《拾遺記》及五代《化書》、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記載。

4、晉江燈謎

燈謎活動在晉江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唐貞元進士歐陽詹擬制中葯謎,被葯鋪荔枝姑娘猜中,雙方喜結良緣的故事至今尚在晉江民間傳誦。明清以來,晉江海上交通順暢,經濟日興,文風大盛,民間燈謎也隨之活躍,並相繼有李贄的《推謎類談》、林桂舟的《錦江林畫中隱語》等著作問世。

5、旋鼓舞

屬泉州「跳鼓」舞中的一個分支,主要分布在泉州城鄉及晉江、石獅、下南安一帶。內容表現《水滸傳》梁山泊好漢化妝成雜耍戲班,以賣藝為幌子,伺機混進城門,劫法場、掄盧俊義的這段故事。

4、各地方民風民俗

各地方民風民俗

平村崇蛇習俗戲

平和縣文峰鎮三平村一帶生長著一種黑色無毒蛇,小的一尺多長。當地群眾把蛇當做保佑家居平安的神物,尊稱蛇為「侍者公」。他們認為家裡有蛇是吉祥的象徵,蛇越多越吉利,因此,這里的群眾是禁止打蛇的。由於千百年來蛇與人類共處,出現了蛇不怕人,人不怕蛇的現象。人在床上睡,蛇在床下爬,是司空見慣的事,人們毫無「後顧之憂」,照樣安穩睡覺。有時蛇會鑽進被窩,蜷曲在主人的腳旁。有的人夜間不小心踩住蛇尾,被蛇咬上一口,也是一笑了之,決不進行報復。相傳在一千一百多年以前,這里的深山密林之中,經常有蛇妖搗亂,危害群眾。到了唐代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僧人楊義中使用法力制服了蛇妖,從此蛇妖改邪歸正,成為楊義中和尚的隨從侍者。另一種說法是,福建古代居住的閩越族,是以蛇為「圖騰」加以崇拜的,三平 村崇蛇也是一種遺風。

龍舟競賽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當地俗稱「五月節」。在這一天,漳州市區、龍海及九龍江沿岸的村莊,都要按照傳統習慣,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參賽船隻多者一百多隻,少者十幾只。每條船二十米左右長,配水手三十至四十名。船身分別漆成紅、黃、青、黑、白等各種顏色,象徵紅龍、黃龍、青龍、黑龍、白龍。比賽時船頭一個人擊鼓,船尾一個人敲鑼,做為指揮水手統一劃船的信號,船當中一個人手持五彩繽紛的「蜈蚣旗」在空中揮舞,兩岸成千上萬的觀眾歡呼喝彩,場面十分壯觀!

5、湖南省華容縣現代民間風俗習慣

湖南省華容縣現代民間風俗習慣:
一、宗族習俗
舊時華容人重視修譜、修祠堂。明、清時期,修族譜之風盛行,各姓皆有家譜。解放後,宗族觀念與封建禮教受到批判,修族譜之事也銷聲匿跡。1985年後,不少旅台同胞、海外僑胞,回鄉尋根問祖,訪譜、查譜,以至資助續譜,修譜活動又有所萌發。舊時,「歲時祀其祖先於寢,春秋則合祭於家廟」,集中族人到祠堂祭祖,大姓春秋兩祭,小姓只作秋祭。開祭時,設大牢(殺牛)、燒大香(燒檀香木)、奏大樂(撞鍾擊磬、鳴鑼吹號)、擺大筵(開流水席,來者得餐)。族長與各房房長組成最高「權力」班子,按族規處理族內糾紛,懲辦「不肖子孫」。有活埋、「杖死」、「沉潭」(綁在梯子上沉入水底溺死)等酷「刑」。解放後,此種活動停止。1985年,一些舊觀念深的人復活宗族活動,對弘揚社會主義新思想、新道德,加強鄉村政權建設和法制建設都有一定影響。

二、衣食住行
在華容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習俗之中,忌諱現象可謂比比皆是,且饒有情趣。在改革開放之前,每遇夏季,女子上衣下褲忌過薄過透過緊過短,領口褲腰忌開得過下,袖口褲腳忌裁得過上。特別是未婚少女對此更是謹小慎微。年長者亦以此作為判斷女子是否規矩正派的服飾標准。這個時代人們普遍認為女子尤其是少女肌膚、胴體、乳房等敏感部位,不應在人前顯形,即使女嬰、幼女也不宜在人前赤身裸體。相反,男子則可只穿短褲在人面前大搖大擺,男嬰、幼子則可一絲不掛隨大人上街或開會。顯然這一區別,體現了男女在「性」中不同的地位和角色。此外,年老女子不宜穿紅戴綠,因此舉易被人看作不老成不穩重。但改革開放後,特別是世紀之交,此類忌諱現象不再多見,有的甚至開放得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早些年農村婦女用過的月經帶和穿過的乳罩(小褂子),無論是自製還是購買的,大多不會曬到室外顯眼處,一般置床頭牆角陰干。膽大者也只會將其藏於襯衣或短褲中同曬。此舉所諱緣由在「性」。平時忌將穿戴之物隨意長期拋之野外日曬夜露,因唯人死後才如此處理。
於飲食也有不少忌諱。比如說,酒不喝三杯、菜不吃六碗和蛋不吃六個。據稱前者為敬亡人之禮,因喪葬活動中,在亡者棺柩前、靈位前、遺像前及墳墓前多置白酒三杯、燃燭香各三炷。後者之「六」與「賞綠」之「祿」諧音。而「賞祿」為華容詈語,是對所憎恨的正在吃飯者之惡罵。過去農村家中來客,一般好煮荷包雞蛋待客,但少有敬兩個的,常敬三個或五個。因兩個蛋易使人聯想到雄性動物之睾丸,以此數敬客有不禮貌之嫌。親友尤其是夫婦吃梨時忌切開分食,顯然是與「分離」諧音的緣故。若在船上吃魚,即使無意將魚翻了邊,也會引起船老闆不悅,因翻魚之舉易使人聯想到翻船之災。幼年飯後曾隨意將雙筷平置碗沿,未料竟遭祖父呵斥。後來偶見叫請亡人用餐之禮時,方知我無意所為已犯大諱。有人吃飯時有意無意將腳踩在別人凳子的橫檔上,即已犯諱。據說此舉會把人家的「火頭子」(意為驅邪避鬼能力)踩低。在炒菜煮飯、保管熟食過程中也有些忌諱現象。如忌在室內敞鍋做蛇湯,據說屋上揚塵灰落入便會使蛇湯變成致命毒品。又如忌將熟雞、熟蛋敞放過夜,據說此類經蜈蚣接觸後會生致命之毒,等等。借人葯罐不需還,還葯罐不是給物主作患病熬葯准備嘛,豈不該諱。就醫撿葯(買中葯)是不會討價還價、爭論短斤少兩的,意為斤斤計較就會經常買葯。如家中有人不幸患病,熬了幾次的中葯需將渣倒掉,只能倒在行人較多的路上,十字路口尤佳,象徵著眾人會將其病痛踩掉帶走並消失於四面八方,永不復發。因此,葯渣忌作一般垃圾處理。
農村改造房屋,多忌諱將茅廁(廁所)、豬屋改成灶屋(廚房)或將灶屋改成茅廁、豬屋,也忌用拆灶之磚砌茅廁和豬屋。據說是怕犯灶神。選擇屋基忌選已推平的墳地,否則,家中就會出現鬧鬼現象。農村砌新屋前挖牆腳地槽奠基時,一般會燃香燭鳴鞭炮撒大米,此舉是為敬重土地神。新屋選址多讓大門迴避正對電桿、大樹、牆角、大路等,並有許多因未迴避而發生悲劇的傳說。
鄉下識諱婦女行走時如遇到男用扁擔、衣帽之類擋路,便會繞道或移物而行。否則,物主背時。同樣,男子如有誤從曬著的女人褲下走過者,亦會認為不吉。偶見蛇類嬉霧(交配)和男女同房,均被認為不吉。如有人眼瞼長了眺疔子(眼疾麥粒腫),就會被人認為此人看到了這類不吉之事。前些年,損了伢兒(小產)的婦女忌諱到別人家去,認為此類婦人不潔。忌行路見狗類前腳離地上舉,後腳直立行走,且吠如嚎啕大哭。諱意:人有此遇,會生大病。如狗在屋旁作此狀,諱意:此屋內將要死人。路遇蛇吐信子,應將頭發搞亂。據說蛇吐信子是在數人頭發,如讓其數清,人必不利。兒時路見瓜果用手指,大人忌之。諱意:瓜果是躲著偷偷長大的,用手一指,瓜果就長不大了。
從某些忌諱行為中還可看出華容人自古敬老愛幼、同情弱者、謙虛謹慎、敬重日月、講究衛生等美德。識諱者不會先於長者前輩上車登船、起步動箸,亦不會在其面前翹木馬腳(二郎腿)、高談闊論。民宅門向不朝正南、木匠斧頭把不滿榫、亡人入殮枕袋中米不足升等也在此列。地道的華容老者如需野外小便時,一般不會面向日月,否則,意為對日月之大不敬。兒童換牙時,忌亂丟乳牙,大人應出於關心和愛護,將其上牙棄至床下,下牙拋至屋上。俗話說:不到八十八,不知跛和瞎。是告誡眾人忌取笑他人五官缺陷與肢體殘缺等。否則,取笑者可能會遭類似殘疾。
近年來,在選定電信、交通工具號碼和擇定喜慶之日時,「8」字在華容同全國多數地區一樣,居然十分走俏。諸女口198、168、998、668、518、598、8月8日、8月18日、8時8分等等,倍受青睞,有的竟高價拍賣采購。而「4」則冷落可憐,幾乎無人問津。原因簡單,前諧「要發」、「久發」、「一路發」後諧「死」音矣。

三、傳統節日
華容人向來看重春節、元宵節、端午節、鬼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此類習俗中同樣少不了忌諱現象。過年過節前夕,城鄉居民都會將房前屋後、各類傢具打掃或抹洗得乾乾凈凈,男女老少也會洗汗(洗澡)換衣,喜迎年節,最忌不幹不凈過年過節。農村殷實人家多會放歲豬(殺年豬),忌被殺之豬當時未死且脫逃。臘月三十(或廿九)團年飯所做之菜多為雙數,至少八碗,意指八發;十碗,意指十全十美;十二碗,意指月月紅。菜譜中多為整雞、整魚、整肘等,魚為才魚更好(「才」、「財」諧音),忌上藕(因與「嘔」諧音)。即使上藕,就曲稱「按合」(心裡舒暢)。碗筷杯盞應多擺放一些。飯菜一餐吃不完不要緊,意指有吃有剩,年年有餘。吃團年飯時要關大門,稱關財門。過年過節和娶媳嫁女時,偶有失手打破杯盞碗碟的,便諱日「打發打發,越打越發」,或「歲歲(碎碎)平安」。過年過節前,都會將柴米油鹽備齊備足,以防到時短缺,從而犯諱。近年來,過年時如液化氣罐空了,形成「無氣」狀態,是人們非常忌諱的。近爐牆壁多貼「童言無忌」、「勿聽童言」之類,以避稚兒口諱。「福」字、「財」字往往倒貼,則為討個「福到」、「財到」的口彩。正月初一忌向戶外倒灰、潑水、扔物,否則,便擔心會拋掉全年財喜。如確需掃地,也只能從門口朝室內掃,意為掃「財」進屋。民用掃把忌用「鐵掃把」(一種植物曬干後所做),宜用高梁穗掃把、蘆葦花掃把、棕掃把等。「三十的火,十五的燈」,是指大年三十晚要燒柴火或煤火或電爐,越旺越好;正月十五晚要點煤油燈或蠟燭或電燈,越多越亮越好。故忌無火少燈。如遇火熄燈滅,主人則十分頹喪惶恐,生怕家遭不測。去給上年亡者拜新年(正月初)時所帶三牲(雞、魚、肉)、燭香錢紙等物,忌帶進別人家去,即使確需進別人家門,也應將這些祭品祀物放到室外才行。正月玩龍最忌龍頭突然斷落、龍尾掃著門框,否則,視為大不吉。故玩龍者格外小心謹慎。元宵節吃菜團子、水坨子(米漿所做),中秋節吃月餅,都是圖個圓圓滿滿。

四、婚喪喜慶
華容人的嫁娶、祝壽、喪葬等禮儀習俗,同樣五彩繽紛,各成體系,其中所諱不在少數。首先體現在選日擇時上,並非一味選雙日子(古歷偶數日),還得請人看(擇)時,恐怕犯諱(犯煞)。因古歷中不少日期時辰忌嫁娶、祝壽、動土、砌屋、葬墳等。農村接媳婦迎親時,男家多會安排兩個身強力壯者架著新姑兒(新娘)胳膊進門,慎防新姑兒踩著門檻,否則,象徵媳婦踩著了家娘(婆婆)的嘴巴,打掉了家娘的威風霸氣。新婚夫婦初夜同床,忌新娘不見「紅」(處女膜破裂流血)。否則,新娘會被認為已非處女。早些年,農村是十分看重的,但近年來世人對此似乎寬容了一些。新房門框周圍一般都不會釘木樁竹簽鐵釘之類,恐怕媳婦將來生下長角長刺的怪胎。孕婦忌吃牛肉,據說吃牛肉後胎兒皮膚會變黑。新婚賀喜莫送傘,「傘」、「散」諧音當諱。同樣,祝壽忌送鍾,「送鍾」、「送終」諧音亦當諱。因面條長則送人祝壽,壽星及家人會十分高興,喻指長壽。欠喪禮不可補。生了小孩只在一個月內送禮等已成規矩。
喪葬活動中的忌諱現象更是多姿多彩。孝家請人幫忙料理喪事,一般不請同姓者做喪夫,也不言客套「吃虧」二字。帶孝(孝布、黑紗、白花等)者忌進非孝家門,否則,視為不吉。亡人壽衣忌用毛線、毛料、皮革來做,據說是怕轉世變成畜牲之類。親友忌將眼淚滴落棺內及死者遺體上。死者遺體入斂後,應將其雙腳繩索解掉,否則認為亡人將成為纏腳鬼和在陰間行走不便。如今,拖柩送葬大小車輛皆需在反光鏡上掛「紅」(紅布條)避邪。發柩時,喪夫要用力將柩下木凳踢倒,否則,暗指仍有喪事。故孝家特別注意這一關鍵環節。發柩動身前,喪夫特別注重扁擔、挑繩、龍杠之間重心的位置,否則,擔心被「煞」吃虧。發柩時,靈飯碗必須在棺木上扳(砸)破,扒路雞必須扭掉腦袋。親友忌在室內逗留,和尚師傅會邊用竹掃把象徵性地在室內上下左右掃幾下,邊退出大門。意將死者煞氣邪氣趕出大門,以免日後在家中鬧得不安。同時,廚師會用雙刀在砧板上猛剁,以免犯煞於己不吉。發柩後,靈堂應及時拆除,輓聯、挽幛等也應迅速取掉處理。回靈不能走原路(去時所走之路)。有言道:正、三、五、七、九,祖墳山裡不能走。是指農歷上述月份,祖墳山不能葬墳。平日無論何地葬墳,必須要在午時(一般12點)前落葬。棺木入土後,當土填至棺蓋時,送葬者所吃剩粥會倒進墓穴,此時棺蓋上的米粥、塵土要抹凈後再繼續填土,否則,後發子孫臉上會有疤痕之類,等等。早年便聽說過去迎親路遇或送葬相逢,多有爭上風之事,甚至誘發斗毆,釀成大禍。是為避「下風」之諱。不少人認為,身上落鳥雀之屎預有孝戴。且按屎落位置,可辨戴正孝(直系長者亡)或偏孝(旁系長者亡)。據說,替吊頸而死者解繩,撈投水而死者上岸,應將死者左右臉各打一耳光,日打煞。否則,解撈者會中邪,不吉利。年輕寡婦如往後欲改嫁,則忌送亡夫上山入土。
無論紅白喜事,其人情禮簿上「36」號絕不填寫送禮人姓名,往往補上「吉星高照」、「吉祥如意」之類。據說36歲為人生一劫,過了此劫,便會平平安安了。有誰願在此諱劫上永留姓名。

五、信仰崇拜
華容人特別是年長者喜歡求神拜佛,年輕人特別是年輕女子喜歡出錢請人看相算命或抽簽抽彩頭。也有部分人不願做類似之事,並非捨不得花幾個小錢,而是忌被人說破日後苦命或抽到下下簽及不利彩頭等,反而心中擱事引來終日不安。去南嶽朝拜之人忌沾葷腥。信奉菩薩的老年人特別是婦女多吃長素(終年吃素)或花素(定期吃素)。

六、 行業習俗
1、農業
浸種催芽前後,禁喝酒(酒易引發醇菌霉芽)。下秧日,吃熟整[gěn]雞蛋(祈圓滿成功)。栽秧,稱「栽米樹」(因秧殃同音),必吃酒糟、糍粑,「打發」鹽蛋,取甜蜜、圓滿之意,又具防寒壯骨之用。農戶都重視「吃新」,第一頓新米飯,特用小木甑蒸,另備好菜,敬祖先、天地、長輩,並接附近親友「嘗新」。車水時唱「數槽」歌,把計數與唱山歌結合起來,歌聲嘹亮、音節舒長,或憧憬豐收喜悅,或哀嘆水旱災害疾苦,悠揚清凄,扣人心弦。踩田,是華容稻田中耕主要形式,有「腳腳捅到底,石谷六斗米」的說法。薅草,又叫「薅花」,有「棉薅三道白如銀,鋤頭口上出黃金」的諺語。舊時山丘區,婦女坐著椅子薅花,薅一塊挪動一次椅子。垸區棉花面積大,搶晴天薅草叫「趕草」,茶水、中餐都帶在田間吃。積青肥,山丘區叫打(砍)青,垸區叫打草(湖草)。上述這些田間勞作,舊時都伴有田歌(又叫山歌),特別是踩田和打青,歌聲滿田滿壠,男唱女應,氣氛歡快。雖有少數歌詞猥褻、格調不高,但絕大部分都內容健康,曲調優雅,形式靈活多樣。解放後,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強調「興無滅資」,唱革命歌曲,山歌為之停腔。近幾年又有所流傳,並吸收一些新的內容和表達形式。隨著科學發展,「捅草」、「車水」等農活已沒有了。
2、手工業
清光緒壬午《華容縣志》載:「土著之人,不習技藝,一切土木創造之工,悉自外來。」明、清後,外來工匠在華容落籍的漸多,手工業者遍布城鄉,形成很多幫規、行俗。各行業都興拜師收徒,規矩極嚴。有「徒弟徒弟,三年奴隸」的說法。出師以後,仍終身執弟子禮。以師派和籍貫形成幫口,論資排輩,師、師母、師伯、師叔統為師長;師兄、師弟為「師門手足」。各幫都控制業務范圍,即使至親好友也不能隨意入境作業。華容敬稱手工業者為「藝人」、「匠人」、「佬」(剃頭、修腳、閹豬、銑磨、補鍋、看鴨等),以「匠」(金、銀、銅、鐵、錫、木、瓦、窯、石、漆等)為尊,「佬匠同吃,匠坐上席」。各行各奉自己的祖師,各組自己的行會:漁民拜拉搭廟,燒酒拜杜康爺,屠戶、廚子祀詹王,木、瓦、窯、石、漆和篾匠都敬奉魯班,銀、銅、錫、鐵匠拜太上老君(我),裁縫祖軒轅,等等。每年都依祭期祭祀,並藉此集會,討論行會事宜。民國時期的同業公會基本與行會無別。解放後,工人階級成為領導階級,黨和人民政府提倡階級友愛,以工會和同業工會取代行會組織,倡導新的師徒關系、勞資關系和主雇關系,除帶徒傳藝等合理習俗繼續承傳外,其餘陳規陋習均已革除。
3、水上作業
華容古代「波鑲四陸」,民多「蛋戶」。「出沒煙波里,拼搏風浪中」,危險大,祈天求神,禁忌很多。漁民稱過年為「開頭」,「開頭」禮儀簡古:只在船頭上用切開的蘿卜插上香,供上活魚,放一掛鞭,合家吃一餐「開頭飯」。漁民忌說「沉」、「滾」、「翻」、「水」、「龍」等詞,改用別字別音。漁民以使用的不同業笥和家族分幫,但幫規較鬆散,互不忌切。掛鉤業長居水上,奉祀姜太公。其他各業,多系半農半漁,臨時以業為幫,冬聚春散。解放後,漁民逐漸定居陸地,建立新村,風俗與當地居民同化。華容船民不多(歷史上的大宗運輸都靠外地船隻),且多為「五板子」這類小船(2—3噸),外港無華容碼頭。船民以船頭為聖地,嚴禁婦女踩踏,尤其船頭挽纜的短柱,稱為「將軍柱」,神聖不可侵犯。其他禁忌略同於漁民。與其他行會一樣,興「打牙祭」,每逢初一、十五會餐,開餐前,先投酒肉於江,祈求平安。解放後,講科學、破迷信,加上航行安全系數增高,舊習俗全然革除。1989年7月,北景港鎮防洪大堤出險,指揮所一聲令下,數十艘正在航行的船隻應聲投入搶運石頭。湯光前所駕20噸木船主動充作抬運塊石的浮橋,船頭「將軍柱」礙事,湯自操板斧,劈掉柱頭,受到縣人民政府表彰。他說:「過去講迷信,誰敢在這太歲頭上動土,現在講科學,不信這個邪。」
4、商業
華容歷史上土著經商者少。清光緒壬午《華容縣志》記為「水陸商賈,多閩、粵、豫、皖之人,舊有六幫之號,本邑務本者(務農)多,逐末者少」。商業禁忌、牙祭、收徒等習俗與手工業略同,但重視「行話」,流行較廣的是手勢與代稱兩種「密碼」。代稱,1叫流,2叫頁,3叫佐,4叫襄,5叫爪(guǎ),6叫撓,7叫乘,8叫敲,9叫黃。手勢基本與民間通行無異,但增減式極為詭秘,且各幫不同,生產者和消費者往往因此受騙上當。牛馬交易,更講「袖裡乾坤」,雙方經紀人相互在衣袖裡掐指頭、作手勢,討價還價,不讓買賣雙方參與商議。記帳劃碼都用「土碼子」(又稱漢碼子「丨、刂、川、、、、、十),無論橫書豎寫,字碼都橫列,起頭字下標計數單位。解放後,人民政府明令取締地下非法交易,打擊中間剝削,無論公私企業,一律明碼實價,推行新的會計方法,提倡信息交流,舊的行話、行碼、土碼都被廢除。

6、浙江寧波的民風民俗 什麼節日都要有

過冬了。先整條過冬的風俗吧。

寧波人過冬至風俗:舊時各家以蘆穄粉搓圓子,叫蘆穄湯果。後漸改為糯米粉圓子,加番薯粒,叫番薯湯果。先供灶神,再全家吃。俗稱「冬至小年夜」,俚語「冬至大如年,皇帝佬倌要謝年」。這天長輩囑咐小孩不可啼哭,大人也不打罵小孩,不可摔壞東西,否則視為不吉利。大族開祠堂門,具牲禮神祭祖,按丁分麻餅(吉餅)或分碗,女性不計在內。大戶人家在家祭祖,做「冬至羹飯」。祭祀陳設禁用紅色,燭用綠色,饅頭蓋藍色戳子,謂可「壓火」保安。冬至前夕,稱「冬至夜」,出嫁女兒須回夫家。俗諺「嬉嬉夏至日,睡睡冬至夜」,因冬至夜最長,夏至夜最短。是夕,睡前須洗腳,說是夕洗腳,冷天不開裂。這夜要比平常睡得早,以祈好夢。謂「冬至前夜夢最靈」,冬至早晨相互傳夢,長者為小輩「圓夢」,亦有趕至慈溪清道觀(今慈城,道觀毀於「文化大革命」)求夢者。冬至正時辰,拋擲蘿卜至屋瓦上,經雨淋日曬成干後,收集掛壁上,俗稱「冬至蘿卜」,說可治痢疾。以上習俗多已不行,但冬至後民間仍視為吃補葯、服補品的進補季節。

再貼些別的。呵呵。

廟祀
民國《鄞縣通志?輿地誌?廟社》載:「今之廟,即古之社也。古者,人民聚落所在必奉一神以為社,凡期會要約,必於社申信誓焉。故村社之多寡,即可覘其時民戶之疏密,此講地方史者所當注意也。茲編所載,雖不盡如上所謂,然神廟多處,其民居亦盛,村落凋亡地,其神廟亦多廢圮,於此亦可考見地方今昔興衰之故。蓋神社雖亦屬迷信之一,而其起源則與僧寺、道院絕殊,不可不表而出之也。」約在1933年,鄞縣城鄉共有517處廟祀,其中當時城區(一區至五區)有159處,這是崇神、信鬼、好祀的民間習俗的表現。《鄞縣通志》所載「廟社一覽表」的欄目,有名稱、地址、所祀之神、廟社組織、建修年月、廟下(廟腳)戶口、廟會報賽、地圖縱橫線交點、備注。在城區社廟中,廟下(廟腳)戶口在千戶以上的摘錄於下:

新水仙廟 在惠政鎮偃月街,祀水仙淵靈侯。廟社組織分周、韓、林、江、施五堡。宋時建,郡守趙以夫撰有碑記。清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全祖望撰有碑記。咸豐十一年毀於兵,同治二年重葺。廟下戶口一千四百餘戶、六千餘人。舊例元宵燈祭,八月十五日為神誕期,演戲致祭,今皆停止。是廟,傳為阿育王龍神之行館。

湯君廟 在清潔鎮驚駕橋下,祀敕封明濟侯湯華。廟社組織分仁、義、禮、智、信五柱。唐元和間建,清雍正十一年重建,乾隆四十七年重修。嘉慶四年重建,道光十八年、咸豐九年、光緒二十七年三次重修。廟下戶口約二千數百戶。夏歷六月五日為神誕期,演戲、奉牲祭神。廟內舊有壁畫。

櫟木廟 在櫟木鎮櫟木巷,祀鄞令張峋。廟社組織分潛龍漕、仇畢、舟孟橋、荷花庄等十八堡,每兩堡推委員一人,共九人主持廟事。明時建,清代屢有修葺,董沛有記。廟下戶口約數千戶。夏歷二月十二日為神誕期,致祭演戲,八月十六日神像出巡每堡,今已停止。相傳神有功翦馬,今各營於中秋日設祭,謂張峋有功德於民,民故報以廟食。

白馬廟 在櫟木鎮李家橋(舊名李家廟橋)畔,祀神失考,惟據盧友炬撰序,謂與西街白馬廟神同(祀宋竇公)。廟社組織與櫟木廟同。建於清光緒間,堡下王鶴亭重修。民國年間被風所毀,里人毛佑清、陸熊飛、林康年等募捐修葺。廟下戶口與櫟木廟同(約數千戶)。夏歷十月二十四日里人奉牲祭祀,今仍相沿不改。廟僅一楹,其半為行人憩息所。

顯德廟 在泗州鄉南偏,祀敕封靈徵侯王姚器。廟社組織分東南西北四堡四柱。元大德間都漕運萬戶盧滎捐址建,明成化元年盧禹、盧常大加修葺,清乾隆五十七年重修,同治五年又修,民國三年四堡又捐資重建。廟下戶口一千三百八十六戶、五千八百四十餘人。堡下歲時致祭。

賽會

舊時城鄉均有迎神賽公,名目各異,規模不一,祈神保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賽會行列,一般備有會旗一面作前導。頭牌4隻,系長方形玻璃框燈,上書某某社,下有執柄。神轎一般8人扛抬,嵌鑲精緻,八面玲瓏。轎前對鑼兩副,前後左右護衛「兵勇」8人,開鑼喝道。神前儀仗,鑾駕全副或半副,置神轎前列隊行進,肅靜、迴避等執事牌,俗稱硬腳牌8面。萬民傘,黃緞綉制,列神轎後。婦女神出殿加掌扇二面,由女童執掌。假扮男女「犯人」者隨後,多系在身患重病時於神前「許願」者,身著罪衣,架枷上銬,或雙手背綁,插有斬旗,甚至有在手腕肉里鉤掛銅香爐點「肉心燈」者,俯首「伏罪」行進。至鬧區時,挑炮擔者快步直沖,所用「翹扁擔」乘勢上下,忽高忽低,引人矚目。放銃隊,銃手4人或6人,執銃鳴放。隊伍出發前,最先為報馬,馬頭綴絨球,馳至各處先行各知。
每逢會期,會社參賽,一般有號馬一對,號手2人,在馬上吹奏長胡筒(長喇叭)。彩馬,馬鞍上扎五綵綢篷,上坐青年女子,自拉自唱。抬閣,高約2丈,16人扛抬,每台有4個男女孩童扮演,有「麻姑獻壽」、「昭君出番」等戲劇人物。大旗,桿高3丈,綢制,約2丈見方,由強壯年青人擎持,以能獨手懸空持旗疾行者為優。鼓船,前後4人扛抬,船內置鼓手一人司打,船外右側掛大鑼小鑼多面,亦由一人敲打。兩旁有管弦樂手班,不絕吹打前進。後有高蹺、造趺,獅子舞、龍舞、大頭和尚等各種民間藝術形式,還有各式燈彩,內有九連燈,在長木架上裝置方形玻璃燈9盞,各盞燈內燃燭,由一人肩負。出賽時斗奇競巧,沿途觀者如潮。

城區賽會

二月賽會 又稱「後燈頭」,廟里掛燈結綵,說書、演戲。江東櫟木廟菩薩出殿,也叫迎神賽會。昔有「櫟木廟菩薩催種田,太保廟菩薩催送年」之說。

四月半會 四月十一日至十三日,祀五都神,故稱都神會,俗叫「四月半會」。以街坊和各行業同行為廟社,分東南西北四柱,內有湖西老文華社、南路協興社、西路風雲社會 和江廈文英社、三星社、彤雲社及翰香社、得勝社等,其中彤雲社為糖行街所出,燈彩法器,五光十色,尤為華麗。會器有大令旗、頭牌、硬腳牌、旗鑼、十番鑼鼓、抬閣、鼓亭、紗船、珠龍、玉象、彩馬、九連燈等。1869年(清同治八年)四月十三日,行會時觀者塞途,過新江橋時英人依舊要收每人4銅板的過橋費,致人擠橋斷,溺死四百餘人,故有俗俚:「好看彤雲社,翻落江橋下。」行會途經府、縣、提(提督)、道(道台)衙門,皆設香案迎神,並賞以銀牌、果包。屆時,街坊、同行和富豪人家競相獻爵,鬧市搭綵牌樓,入晚放焰火。1892年(光緒十八年)因大校場兵民賽會發生械鬥,始廢止不行。

九月半會 九月半,城區各街坊奉祠廟神像出巡街市,謂之「杜夥」,亦稱「社火」,又叫九月半會。儀仗彩亭前導,金鼓雜劇,各相競巧。行會隊伍中有自我作囚者,蓬頭垢面,腳鐐手銬,繩捆索綁,亦有點「肉身燈」者。

十月朝會 十月初一,府城隍廟設醮育經,朝迎神像抬至北門外厲壇,恤醮孤魂,祭畢回殿。稱「十月醮」,亦叫十月朝會。

鄉村賽會

禮拜會 二月至五月間舉行。鄞縣南鄉姜山鎮禮拜會,每逢閏年舉行,每次賽會三四天,分東西南北4路,日間巡村,夜間巡鎮,往往因迎神爭先後釀成械鬥。鎮海柴橋鎮禮拜會,由蘆江廟柱主辦,神轎內供奉蘆江廟神像,半月內依次巡行各村,夜入街市,稱為「排街」。

青苗會 四五月插秧後、稻苗轉青時舉行,祈求風調雨順、大熟年成。鎮海柴橋鎮青苗會,以大溟村為會集地,會期3天,白天巡村,夜間巡柴橋街。

稻花會 於早稻朗花季節(六月間)舉行,祈求豐收,無固定神祗和會期。一般先祀當地廟神,旋以儀仗、頭牌、彩亭為前導,高抬木牌神位,放銃放炮仗,敲鑼擊鼓,廟下子民列成長龍殿後,巡行於田頭村道。舊時鄞縣西鄉鄞江橋、東鄉鄒溪、南鄉茅山和鎮海大契、昆亭等地均有此習俗。

台閣會 三北(鎮北、慈北、姚北)地區迎神賽會以台閣特高著名,謂之「台閣會」,說是在台閣上神藝給神靈觀賞。一些豪富大族,斗奇競巧。慈溪縣沈師橋台閣尤為著稱,俗稱「三北高台閣」,1932年賽會時,台閣高至5丈,有10座左右,台閣之上有少中小孩串扮戲劇人物造型,每座台閣有扛抬及照護人員百餘人。

高橋會 相傳為紀念南宋抗金高橋之捷而立。《四明談助》卷四記:張循王廟,宋寶佑五年吳制相潛既成高橋於其西,作新廟肖像(指祀張俊)祠焉(《開慶續志》)。全祖望《鮚奇亭集》撰有《改高橋張俊廟議》,認為不應祀張俊,應祀其另外所列七八,謂:「有功矣而不祀,乃祀張俊,非所謂蒼黃舛繆者歟?」至民國《鄞縣通志?輿地誌?廟社》中,在高橋鎮已無張循王廟。故高橋會抬何神祗出殿,尚不清楚。
高橋會會腳遍及高橋、白岳、望春、集士港、橫街頭,由鄞西12個鄉鎮聯合舉行。廟社社頭由五柱頭組成,五柱亦即五社,即為高橋的長生社、集士港的震生社、賣面橋的永豐社(即太平社)、西陸的風雲社、新廟跟的靈儀社。1946年重開賽會時,會社增加8個,共有13個,會期三四天,賽會時聚眾新萬,隊伍長達數里。迎賽隊伍從高橋出發,先至望春橋石將軍廟(祀守信),行至城區望京橋折回,至鳳嶴過橫街頭返回。賽會會規,有「凈街吃素」,街道清潔,屋棚拆除,烘缸出凈並加蓋,不準外晾衣褲,庭室干凈;各家吃素,各柱每十戶指派一人監督檢查,若發現食葷者,勸說無效則罰款。迎賽三四天內,尤其是放銃炮、抬菩薩者,夫妻不可行房事,以示對神的虔誠,高神會會器眾多,賽會時3000餘會眾幾無空手者,以類計有二三十種,有大令旗10餘面,鼓亭、沙船20多杠,抬閣40多杠,其餘如九連燈、踏高蹺、女跑馬,甩彩瓶、三百六十行(360人裝扮)等。橫河村吳家創建的祖傳「野人會」,扮演6個野人、6隻白猴,邊走邊表演野人、猴子動作姿態。也有扮成獅子、白象、老虎、豹、猴子、猩猩等動物,尚有9條九節小龍、5條二十四節老龍,舞龍者轉盤變化,在神像兩旁護衛。賽會過程中,沿途「爵獻」多達百餘處。且有搶抬神轎的習俗,謂神轎至本地界,定要本地人去抬,否則「風水」要被別村佔去,故常因搶抬神轎而發生毆斗,俚稱「勿打勿算會」。1946年後,高橋會未再舉行。

紙會 又稱提燈會。鄞縣黃古林、布政市、清道鄉一帶,正月元宵節興行紙會。黃公林廟,祀漢夏黃公,廟社分10堡,廟下戶口四千餘鄉。舊例正月燈祭,夜間提燈賽會,火球旋甩,燈彩紛呈,鳴炮放銃,兼有飾作無常、判官、小鬼者穿插表演。不少觀者乘船而來,河面船賽。距此廟3里的俞家宅跟,有聖女黃姑祠,俗稱娘娘廟,祀昭惠廟神黃伯玉之女,廟下戶口五六百戶。夏歷八月二十三日,村人迎廟神至俞氏老祠堂,當晚回殿,是晚演戲,亦行紙會。

廟會市集

舊時,城鄉大型市集多與祀神賽會相連。鄞縣鄞江橋它山廟會,每年有三月三日、六月六日、十月十日三次。三月三日廟會插秧在即,上市商品多為犁耙、鋤頭、糞桶、蓑衣、戴笠等。六月六日廟會,在早稻收獲前,上市商品多為竹籮、蔑簟、掃帚、畚斗、鐮刀等。十月十日廟會,晚稻收割,天氣轉冷,農民山民多采辦冬令商品衣著之類,交易興旺。期間,鄞江之上「烏山船」擠江,章溪上竹排、「小灘船」滿溪,它山廟演戲,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當地店鋪老闆數月前即至寧波辦貨,城區商家、行販涌至,貰房屋,租攤基,搭蓬賬,臨時設店擺攤。三教九流均趕集湊熱鬧,有算命測字、遊方郎中、「祝由科」(巫醫)、拔火罐、賣膏葯、變戲法、拔牙齒、吹糖孩、唱小熱錯賣梨膏糖、「打銅寶」(賭博)、強討飯等等。遇糾紛事發,由廟會社頭出面調解、裁決。
建國後,迎神賽會已廢止不行,廟會市集仍有舉辦。

躲債廟躲債

舊時過年又稱年關,俗俚「欠債勿過年」,人欠、欠人須在年底結清。除夕,商號、財主派人討債,「自昏達旦,絡繹於道」(《鄞縣通志》)。窮人、負債者無法還債,被迫躲避至城區義庄廟、鎮海城內二聖廟。此兩廟均為躲債之處,債主不敢入內逼討,相沿成習,俗稱「躲債廟」。躲過此夜,正月初一不討債,以暫緩急難。

義庄廟,《鄞縣通志?輿地誌?廟社》記:「義庄廟,花園鎮三支街底,祀樓氏司庄之神,明時建。」注曰:「樓氏義庄在晝錦坊,今坊後傍日湖有廟,蓋即其司庄之神,俗稱躲債廟。」相傳清時有一陳姓女子居住義庄廟旁,因欠一元錢房租,被房東威逼入廟自盡,以後此廟成為窮人躲債訴苦地方。是夜,窮人聚集,債主怕犯眾怒不敢入廟,有行善者夜備粥飯菜餚供應躲債者。今尚存廟堂5間,移作他用。

二聖廟,在鎮海縣城北城腳下,原祀關、岳兩神,香火冷落。相傳某年除夕,有一欠債者躲入廟內避過年關,此事傳揚後,躲債者議定除夕有進廟逼債者群起攻之,債主不敢入廟。後相沿成習。

此外,相傳慈溪周巷烏俞廟也是除夕躲債之處,亦被稱為「躲債廟」。
建國後,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躲債廟」已成為歷史陳跡。

請龍求雨

民國《鄞縣通志?文獻志?禮俗?迷信》載:「請龍。農民遇久旱,則請龍,約鄰村農民舁境廟之神往龍潭禱求,偶見水中有蛇、鰻或蛙、魚等動物浮出即以為龍,置諸缸內,請之而歸。要求邑之長官,跪拜供奉如神,或醵貲演戲以敬之。俟雨下乃送回。」
舊時,寧波各縣請龍求雨,大體類同,亦有稍異者。鄞縣瞻歧地方請龍王,先遣人夜入龍王廟,用麻袋套住神像,抬到當地廟內供奉,稱「偷龍王」。數日後仍不雨,則把神像置於烈日下,讓「龍王」嘗一嘗久旱不雨、烈日曝曬之苦,但又恐曬壞神像,乃戴以笠帽、披以蓑衣,稱「曬龍王」。再不雨,則相約往「龍潭」請龍求雨。事先遣人鳴鑼通告「禁塗」(禁止下海塗捕撈),不準魚蝦上市,各家「凈灶吃素」,食葷者處罰。瞻歧附近稱龍潭者有四處,但當農民卻信遠在鎮海三山岩頭龍潭「老龍」。午夜出發,抵達後供祭潭邊,雙手合十跪地,念伴誦「龍王經」,請「龍」顯身。時已派好數名青年,手持撈具環潭侍立,一見水上有浮游動物,眼明手快,立即將「龍王」網住,放入「聖瓶」。隨後族長許願,如不日賜雨,即演戲「謝龍」。迎歸後供祭在廟內神座前的神案上,晝夜有人輪流「值聖」,族內大戶輪供「聖頭飯」,每日上香祭供三次,謂之「侍雨」。久旱則雨,適降甘霖,則視為「靈驗」,開演「謝龍」戲、行紙會,最後送回龍潭。稍有不同者,有些地方「請龍」時由族長或念伴跪在潭邊,用銅鑼從潭中兜起浮游動物。有的地方凡加入請龍隊伍的人,皆手執小旗,烈日曬頭,不得戴草帽,腳穿草鞋或蒲鞋,表示虔誠,以感動「龍王」。

先兆信仰

吉兆 舊時,出門逢喜鵲叫,謂報喜;遇棺材,說是有官有財。晨出遇送娘(亦稱送嫂),謂空出滿歸。能有幸看到「海市蜃樓」,視為大吉,民間叫看到「開天門」。燕子來宅做窩,紅下巴燕子來謂吉,白下巴燕子來說是平常。燈燭結芯(結花)兆喜事,說是「昨夜開燈花,今日財帛臨我家」。灶火(燒柴草)爆響、蜘蛛掉下、筷籠取筷偶落一根、飯桌筷子多放等,兆有客到;梳子掉地,謂有貴客來臨。左眼皮上下跳兆喜,說是「上跳財、下跳喜」。

凶兆 舊時,出門聽到烏鴉叫,謂不祥;遇烏屎撒身,尤其是撒頭頂,謂有災難臨頭,須立即吐口唾沫解魘;遇花轎,視為不利;遇紅沙遮日,謂兆區,說是「出門遇紅沙,到老難還家」。花轎遇花轎,謂不吉,須搶左道開路。深夜聽到犬叫如哭聲或九頭鳥叫,謂凶兆。兩頭蛇出現主凶;見家蛇(在屋內出現蛇視為家蛇)示不吉,須撒茶葉拌米,口念:「順順利利快回籠去。」雞飛上屋頂,謂將有火災。貓上屋頂拜月(望月),謂將會生「邪病」,須立即拾石擲貓。指甲上有白點,稱「淘氣星」,謂將發生氣惱事情。

7、各地民風民俗

各地民風民俗:(供參考)
一..藏 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
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歷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歷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四.澳門年俗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五.台灣春節習俗拾趣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台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蘇春節習俗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

8、平湖有哪些風俗習慣?

平湖的風俗習慣
平湖鄉間婚俗,舊時大致有:「討八字」(或稱「拿八字」)、「拿糖」、「准日」(或稱「著日子」)、「對親」、「話親」、「擔盤」、「娶親」(即「結婚」)等婚俗禮儀。
「討八字」
舊時,孩子長到十來歲,就有熱心的媒人前來說媒。媒人以作伐為職業,極盡瞞、騙、討好之能事,去女方說男家怎樣富貴,小官官生得如何俊俏聰明等;去男方則說女家姑娘如何漂亮,其家規如何好等。然後向女方索要生辰八字,稱為「討八字」,請先生用毛筆在紅紙上寫好八個字,即:某年某月某日時辰,稱為「八字」也稱「年庚八字」。男方將女方拿來的「八字」,放在灶頭上祭灶君的香爐下,壓三天,焚香默禱。
男家看中某家姑娘,主動托媒人(俗稱「央出媒人」)去討「八字」。如果女家知道男家底細或者其它原因,不願出「八字」,認為門戶不當,則借口「伢姑娘歲數小」等理由,婉言拒絕。
男家將媒人拿來的「八字」,請算命先生「合八字」(或說「挑八字」)。女方與男方「八字」合得攏,就決定了這樁婚事。舊的訂婚,基本上都是「父母

之命,媒灼之言」。大多男女雙方在結婚前,從未見過面。由於這種舊俗,釀成了不少婚姻悲劇。
「拿糖」
「拿糖」就是合「八字」看親以後,男女雙方都表示同意,男方就托媒人送給女方金戒指、金耳環、糖果等禮物。然後女方將這些糖果分給鄰舍等,表示女兒已許諾人家,這就叫「拿糖」。
「准日」
是訂婚的第二項禮儀,請星相先生擇選一個「黃道吉日」,僅請長輩、媒人,一般設宴一桌或二桌。正禮:舊時,一般為8-10元;「四牲禮」(俗稱「籃頭肉」),一塊板肉約6-8斤、「帶腳腿」、雞、魚(鯉魚)、「花紅」(指媒人錢)。女家一般不邀客人,僅向鄰居分糖,以表明自己女兒已有配偶。
「對親」
正禮:舊時16-24元;「四牲禮」,也有折成現金,用紅包,包數包。(「花紅」、「准舅佬」紅包約2-4元,幾個舅佬包幾包);金耳環、金戒指、布料、絨線等。「對親」一般男家都要設宴邀請親朋好友,親友吃「對親」酒一般不送禮,但結婚時就要送禮,故俗稱吃「對親」為「下秧酒」。也有「著日子」、「對親」一次性操辦。「花紅」女方不能受,還要加半謝媒人。女方還要送一棵用紅紙包好的「萬年青」,一對「銅飯盂」等,祝日後新婚夫婦萬年長青,並要將男方送來的帶腳腿的腳爪頭,作為回禮品,俗稱「有腳氣」。
「話親」
舊時,孩子長到十六七歲,父母要為兒子操辦婚事。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協商婚期,俗稱「話親」、「話好日」,舊習,男方一般要提前五六個月去女方家約定,故往往經數次商定才同意。女方同意後,男方要請星相先生選擇黃道吉日,決定結婚之日(俗稱「好日」)「話親」用正禮實際是給女方置辦嫁妝(如馬桶、腳桶、被、櫥等),也有人家不拿正禮到「擔盤」一起拿。一般不擺酒席,僅請媒人、長輩。「話親」要適時,過早,女方說:「憂伢嫁妝不辦哩?」,過遲,女方說:「時間太緊塌伢面子(指嫁妝未辦好)」,所以「話親」對男方和媒人是個耗時間、費口舌的事,要耐心,說盡好話。
「擔盤」
舊時,「擔盤」之日,男女雙方都要辦酒席,這次男方給女方的正禮比較大,約40-60元,還要「四牲禮」、還有「准舅佬」、「鞋襪」紅包,「准舅」錢是給姑娘出嫁時,阿哥抱上轎的「辛苦鈿」;「鞋襪」錢是給新郎做鞋、襪(有時女方忘記,男方有話說:「沒鞋襪叫新郎赤腳來到女家」)。
到女方家吃「擔盤」酒的親戚、朋友要送禮,禮物大多是實物,也有紅包。
舊時,「擔盤」也有把正禮,以姑娘的年令折成實物,如十八歲姑娘,就送十八石米,十八甏黃酒,十八包乾果(桂圓、荔枝、棗子、糖等)。也有送十八段布(小扣土布),十八床被頭等。
「娶親」
「娶親」之日,男家稱「好日」,女家稱「嫁姑娘」。結婚這天,雙方都辦「喜酒」。至於排場,菜餚多少,以各方經濟條件而定,也有女方不辦酒席,

等結婚後三朝或十二朝設「回門酒」。娶親時男方給女方正禮,舊時80-100元,加上糕點,還有謝娘禮(一塊肋條肉,俗稱「肚皮疼籃頭」)。

結婚娶親,一般由男方抬花轎去迎親,路遠用船。迎親船,俗稱「親船」,要請「吹打大夫」,一路吹打,以助熱鬧。家境好的人家請「奏班」(民間也叫「徽堂鳴」),有的還要搭台,故稱「洋台奏班」,也有大夫、奏班一起請,新人拜堂時要有司儀唱禮。
陪嫁三件寶:
在平湖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結婚三日跑三朝,陪嫁姑娘不忘三件寶。」姑娘出嫁時,不論家境貧富,不論事情再忙,要為出嫁姑娘辦好三件寶。

紅蛋 ,女兒出嫁,女方的母親早就把8隻染紅的雞蛋,悄悄放在一隻新馬桶里(俗稱「子孫桶」),表示代代(蛋蛋)相傳、子孫興旺的意思。

鯉魚, 取親那天,男方備「六禮」有(雞、鯉魚、肉、煙、酒、「禮鈿」)送女方家,以答謝姑娘母親的生育之恩,稱「肚皮痛籃頭」但對「六禮」中的鯉魚不能收受,並要隨姑娘到男家,寓意男女雙方結親後,如魚得水,自由游動,經常來往,期望女兒不斷娘家之路。
萬年青,出嫁時,由女方喜娘或父母掘一棵茁壯的萬年青,在根莖上用紅紙包好,一般放在飯盂里,隨嫁到男方,日後種在男家屋前或屋後,象徵新婚夫妻的愛情四季常青,吉祥如意。這一習俗,流傳至今。
喂「糖飯」、吃「小夜飯」
舊時,在農村新娘出嫁都要喂「糖飯」和吃「小夜飯」。喂「糖飯」,是姑娘出嫁之日,先把姑娘的全部嫁妝,搬到屋前場上,當眾顯喜,稱「晾嫁妝」或「晾衣風」。新娘上花轎前要朝北坐在堂屋間,由母親或者哥嫂為新娘子喂「糖飯」,意是姑娘婚後生活甜蜜。然後,將准備好的兩碗飯,俗稱「衣食飯碗」,上面放著兩根長梗鹹菜,兩雙筷子,再放入面盆內,由女方廚師送出來,並要討喜錢。只有到面盆端出來,娶親隊伍方可起程。
吃「小夜飯」,是在新婚之夜,鬧新房的人們漸漸散去,由男方的長輩(一般是婆婆)端出女方嫁來的長梗鹹菜冷飯,在新床前請新郎新娘面朝南並肩坐著,各自把碗里的冷飯吃完,這就稱吃「小夜飯」,寓意夫妻同甘共苦,天長地久,新娘美容。
這種風俗相傳在元朝末年,當時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年輕落難時,找了一位馬氏姑娘,因家境貧寒,新婚之夜,馬氏姑娘好不容易找到一點大米,燒了兩碗粥,找到幾根長梗鹹菜,就這樣朱元璋和馬氏姑娘過了新婚之夜。後來,這一習俗就傳到了民間。

9、富陽的民風民俗

1、婚禮,富陽區境內農村大多保留「嫁囡酒」、「討親酒」習俗。有些地方還保留著「鬧新房」和第二天「雙回門」的習俗。

2、喪禮,富陽區境內,對喪葬一直較為重視,民間有「入土為安」共識。喪葬習俗從向逝者「送終」開始,報喪、穿戴、入殮、吊喪、祭奠、出殯、下葬,前後3天,均有規定的程式和規矩。農村還保留「拜七」的習俗,即死後第七天為「頭七」,「頭七」到「末七」共49天。

3、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富陽人一直保留吃粽子的習俗。節前,城鎮超市備足各色粽子,供市民選購。

4、 除夕,農歷十二月的最後一天,富陽民間又叫「年三十」。到了除夕這天下午,女人們忙著准備晚上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男人們則忙著更換春聯。

5、元宵節,富陽區境內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家家吃湯團,寓意合家團圓,並燃放煙花爆竹。

10、揭陽民風民俗

1.揭東龍砂豎燈桿升彩鳳
在潮汕地區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動中,有一項獨具特色的活動,它的美麗壯觀令人贊嘆不已,這就是揭東縣龍砂的「豎燈桿、升彩鳳」活動。而它的獨特性還在於是揭東縣港畔村及其周圍江姓村民(舊稱龍砂族)紀念其先祖、南宋愛國名相江萬里的儀式,從元末明初十四世紀中期時開始舉辦,世代相傳。以「豎燈桿、升彩鳳」的民俗形式來紀念先祖,在潮汕地區乃至全國皆屬罕見。2009年,它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宋末年,元軍攻南宋王朝,左丞相兼樞密使江萬里帶兵守饒州城,因敵我力量懸殊,饒州失守,胞弟江萬頃被殺,江萬里帶家人投止水池殉國。宋亡後江萬里三弟江萬載和江萬里的次子江鑄、三子江鏜隨文天祥、陸秀夫等扶幼帝入閩,繼續與元軍戰斗。歷經戰火的江萬里子孫先後幾經輾轉,棲身潮州開元街,後來孫子江汝祖帶其子江恬息隱居揭陽龍砂。其時,他們懷念抗元殉國的先祖江萬里,可是在元朝統治者的高壓下,又不敢正面紀念,暴露身份。後來想到江萬里生平喜鳳,就用升彩鳳的形式來紀念,表示不忘祖輩。從元朝末年開始,居住在龍砂的江氏後裔就用「豎燈桿、升彩鳳」的形式來紀念先祖江萬里,這種習俗沿襲至今。
「豎燈桿、升彩鳳」,即是用一根10多米長的毛竹,尾部留著竹葉,竹尾掛上大紅燈籠,燈籠上方「立」著一隻五色「彩鳳」,彩鳳是用好木料做成鳳頭鳳身,再用鐵片剪成鳳翅及鳳尾形狀,安在鳳身上,而後染上紅、黃等色彩。由硬木、鐵皮和綉花綢緞製作的彩鳳;彩鳳升上竹竿上面時,鳳尾與鳳身都披上綉有金色絲線的紅綢緞,上面寫著「吉祥」、「幸福」字樣,鳳下掛著風鈴,風一吹,「彩鳳」轉動,鈴聲清脆悅耳,富有節奏。白天,遠遠望去,一支支竹竿,一隻只「彩鳳」,一家連一家,彷彿是一片棲滿鳳凰的竹林;夜晚,燈籠和「彩鳳」上安裝的各式閃燈一齊亮起,那是一座色彩斑斕的燈城,煞是好看。彩鳳有較高製作工藝,以木質和薄鋼板為主,再漆上彩色油質顏料,經久耐用,色彩豐富奪目。現在燈籠為竹片糊蠟紙,彩鳳上綴著燈籠,鈴鐺也加入現代聲光電子產品,體現了燈桿彩鳳這一工藝與時俱進。
「豎燈桿、升彩鳳」紀念儀式初始每年舉辦一次,後來江氏族人秉持勤儉節約家風,約定為12年舉辦一次。新中國成立前夕的1948年舉辦過,解放後至文革時期停辦,1983年恢復舉辦,1994年、2005年續辦,下次舉辦則在2016年。
這一紀念儀式一般在當年農歷十月上旬至十一月上旬舉行,歷時一個月。村民以一戶為單位豎一燈桿彩鳳,在這期間,各村還舉辦潮劇演出、潮州弦樂演出、鑼鼓標旗隊巡遊等文娛活動,熱鬧非凡。這一獨特的民俗形式,不僅是村裡的一大文化景觀,成為紀念先賢,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形式,其獨特性、歷史性、象徵性和地域性,對研究中華民俗文化也有著重要價值。
(真的很壯觀)

2. 。揭陽舞獅
舞獅活動,在我國源長流遠,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期時漢人流行「假面戲」,把人扮成獸,模擬野獸的形狀作表演,其中獅子舞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項活動。唐代,舞獅是一種宮廷的娛樂活動,唐人稱舞獅為「五方獅子舞」。
獅子是「百獸之王」,古代人認為獅子能驅魔降邪,屬祥瑞之物,蘊含著「消災除害」、「預報吉祥」的含義。他們把這吉祥瑞獸擬人化,賦予舞蹈動作,並由簡單的跳躍,手舞足蹈,逐步改進,變換動作而演繹成為民間藝術和傳統民俗文化。
我國傳統舞獅,有北獅南獅之分。舞獅講究技巧,是一門融武功、舞蹈、技巧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北獅表演形式,多為雌雄共舞或大小群舞。舞獅人藏於獅內,表演動作輕巧靈活。常以溫順、柔和、輕松、歡樂等氣氛。北獅伴以京鑼、鼓、鈸等輕快節拍樂器,主要象徵吉祥、和平、歡樂,人們稱之為瑞獅。南獅表演時,一般由三人組成,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另一人扮成手執葵扇的笑面佛或扮成手持綵球的武士。表演時由笑面佛或武士出場引路,獅子後面跟著鑼鼓隊,這時隨著鼓點的輕、重、快、慢,獅子的表演千姿百態,時而搖頭擺尾,時而騰挪跳躍,時而昂首仰視,時而俯首匍匐,並做出搔頭、朝拜、舐毛、酣睡等動作。在表演技巧上有爬桿、過橋、翻身、咬球、采青等動作。動作妙趣橫生,令人捧腹。南獅舞動范圍廣闊,形態勇猛,低跳高躍,靈活多變,配以強壯雄健之士,運用各種腰肢動作,馬步功法,以表現威猛壯烈,勇往直前之意志。舞南獅常伴以大鑼、大鼓、鈸等聲勢雄壯、激越、令人振奮樂器。南獅既表現威武雄渾,又能表現喜、怒、哀、樂、驚等各種情感,故人們稱之為醒獅。
揭陽舞獅源於何時,稽查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19世紀初福建泉州少林傳人陳南枝前來揭陽傳授武功,曾傳授揭陽徒弟們學習舞獅的技巧、動作。 揭陽舞獅,屬於南獅表演藝術。而傳統的南獅舞蹈,又分紅獅、黃獅、黑獅三種顏色。這三種顏色的獅子,又分別代表三國時代劉、關、張三位著名歷史人物。即:黃色獅子代表劉備風度;紅色獅子代表關雲長風范;黑色獅子代表張飛風格。在我國歷史上,劉、關、張他們的忠、義、仁、勇精神,俠義豪放的性格,英勇善戰的氣魄,歷來備受武林人士所敬仰和崇拜。南獅表演神態的技藝非常精彩,七情表達的動態、靜態發揮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見獵時喜,失望時哀,闖陣時怒,獲獵時樂。既表現出剛勇威武,也表達了細膩的情感變化。
過去,舞獅之後便是武術表演,表演者表演各家武術套路。表演模式是:先由一個人登場,徒手打一套拳路,接著,各人以刀、槌、長矛、三股叉等,各表演一套槍法;最後,是對打,即徒手對刀,刀對槌,槌對長矛,雙鐧對長矛,長矛對三股叉。有的對打是四人對打,也有八人對打的。有時還有帶雜技性質的表演,如鏢刀圈,鑽火圈等。
近年來,揭陽許多舞獅隊致力於提高舞獅藝術技巧,訓練和表演了許多高難度動作。包括踩樁、高低樁跳躍、爬竿、攀梯、摘綉球、掛賀聯等技藝。
做為一種民俗活動,每逢春節、元宵、國慶等傳統節日,新樓落成,公路、橋梁建成通車慶典,主辦單位或個人都要請舞獅隊到來表演助興,既能增加節日氣氛,又能烘托出吉祥之意,相沿成習,舞獅活動遂成為揭陽民間節日慶典的主要文娛活動之一。
(我們住在榕城的,每年中秋,大過年等重大節日村裡都有組織在村內或村外表演,很熱鬧)

3. 揭陽掛紙
揭陽人(或者說整個潮汕的人)家族觀念很強,對於清明節歷來非常重視,不論你在何方,都會往家裡趕,這個節日的重要並不亞於春節。
潮汕人管掃墓叫「上墳」或「掛紙」,形式並不繁雜。人們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並在墓碑及墓堆上掛紙條,進行祭祀。掛紙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必不可少的環節,有些地方可以只掛紙不祭祀。大概是表示後人沒有忘記,並且做了記號。掛紙方式很簡單,就是把一疊紅、黃、青色的紙用石頭壓在墓穴頂上,或者把色紙撒在墓穴上。有墓碑的,細心的後人會用鐵油把碑文描寫一新,碑文上名字的著色卻是隨便不得,綠色的表示已故,紅色的表示這人還活著。
一年一度的清明過紙,家族成員匯聚一起,先人墓前輕松隨意訴說些過往舊事,祭奠緬懷先人,也增進了彼此理解和感情。
(每年都要去,不過也有的家庭不是在清明節去的,而是在清明前去的,要爬山)

4.揭東喜趣民俗
(1)曬新娘
過去,在曲溪鎮圩埔村正月十七、十八日,鄉里舉行游神賽會,晚上在村裡的大灰埕上演潮劇。就在戲台的前方,約定俗成地站著一排村裡今年結婚的新娘。她們大都由婆婆領著,大概從晚上七時半出來,一直站到晚上十點多。新娘們靜靜地站著,任憑人們看、評、品。大家看看誰家新娘漂亮、評評誰家新娘賢惠、品品誰家新娘高雅。新娘們一起出來曬一曬,這是那些還沒結婚的小夥子最留戀、最起鬨的場合。這樣,那邊的戲台上鑼鼓喧天,這邊小夥子的起鬨聲也一浪高過一浪。整個村子真是熱鬧非凡,真是較為喜趣的民俗。後來,不知何因這個民俗取消了。
(2)貼對聯
貼對聯,是我國一項重要民俗,特別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更是少不了的事,一般是在大門上貼一副對聯。但在揭東縣地都鎮烏美、楓美村一帶,人們的貼對聯的習俗有些與眾不同。他們一般在結婚、生男孩這些喜事的時候,都習慣買一副對聯貼在家族祠堂的大門上。特別是在春節,自家大門貼對聯是不用說的,人們還要在每個窗戶貼對聯(大多隻貼橫批);更重要的是要買一副對聯貼在家族祠堂的大門上。這樣,祠堂的門面就有許多副對聯,這樣紅彤彤的一大片,自是喜氣盈門了。有喜事就到祠堂貼對聯,有一種向族人報喜、展喜的心理;又有向祖先報喜的意願,因為祠堂大多是祭祀祖先的地方。這種方式,在現實和心理上都皆大歡喜,是較為獨特有趣的民俗。

5.揭陽篾織
篾織,是揭陽特有的一門民間藝術。起源於20世紀初,興盛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揭陽民間藝人將「薄苦竹」抽成柔如絲,薄如紙的小篾條,然後以靈巧之手織成各種工藝品,如花籃、竹扇、籮筐等各種造型獨特的工藝品,再在上面織上人物、花卉、書法、圖案等,可謂巧奪天工。
20世紀初,揭陽月城松山一位叫林仲仁的藝人,首創篾織工藝。林自幼聰穎過人,詩詞書法有很深的造詣。在此基礎上,又潛心鑽研篾織工藝,他所織的人物故事,形象逼真,楷書篆字,端莊秀麗。1936年,林仲仁創作的一幅作品為一大學生帶往南京參加比賽,獲第二名。1943年林仲仁應邀為揭陽「程新合幾鋪」編織屏文8幅,此後又為霖磐東洲老四賢太史第編織屏文8幅,每套均織字1200多個,屏字布局合理,結構嚴謹,點劃織成浮雕狀,清晰醒目,神韻俱佳。林氏還編織過一小蟹籃,其小如指頭,籃紋精細,籃里有數只海蟹,活靈活現。1954年,林仲仁還為潮汕文工團編織毛主席像一幅,屏文10幅。其高超的技藝令人嘆為觀止。
繼林仲仁後,又涌現了許多篾織工藝的能工巧匠,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數陳大綾。陳大綾所織動物花鳥、篆書楷書玲瓏精美,1954年他織成二把竹扇,上面織《八仙過海》人物畫,人物形象生動傳神,工藝十分精緻。他曾獲汕頭地區工藝美術二等獎和優秀獎,其精心製作之梅蘭竹菊畫屏,被選為國家禮品,由中央領導帶往海外贈送國際友人。

6.行彩橋
行彩橋,是元宵節期間潮汕地區所保留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它以特殊的文化魅力傳承了幾百年,也感染了一代代的潮汕人。
行彩橋活動目前在潮汕僅發現兩處,一在榕城,一在洪陽,兩地古時雖不同縣,但現今同屬揭陽市,故稱行彩橋為揭陽所獨有,其中榕城保留有正月十一「行頭橋」,正月十五「行二橋」和正月十六「行尾橋」三個完整的階段;洪陽目前僅在正月十五舉行。行彩橋活動雖自古有之,但相關記載極其簡單。有關榕城鬧元宵活動,清版《揭陽縣志》卷七之《歲時》中有載:「上元張燈樹,放煙花,舞獅子,坊間表謎,士民集而猜之,中者有賞,婦女兒童度橋投塊,謂之渡厄,或采青、拾瓶嘴以歸,取義宜男;鄉村架鞦韆為戲,斗畲歌,善者勝;元宵後送燈於晚嗣者,鄉村送鞦韆竹,歡飲徹夜」。古時元宵盛會由此可見一斑,其中有關行彩橋的描述只有「婦女兒童度橋投塊,謂之渡厄」之句,從句中可知,古時參與行彩橋活動的婦女和兒童在行橋時有投擲塊狀物的活動,此舉被視為替家人消災解厄,祈求吉祥。
對於行彩橋的由來,《揭陽縣志》中並無記載,但民間卻流傳著兩種相關傳說,其中有一則為凡間傳說:相傳古時榕城一貧窮人家育有一對兒女,女為長、子為次。長女出嫁後,因娘家人手不足,發展不快,多被歧視,後常回娘家幫忙,有一年元宵節期間回娘家,其夫與其弟在家門前的小橋上張燈結綵,以作娛樂。是年姐喜得貴子,弟赴試中舉,搭彩橋遂被視為祥瑞之舉而留傳下來。今榕城行彩橋時還保留有「回娘家」的習俗,主要是新婚或尚未生育的女兒偕同夫婿在行彩橋前或行彩橋後一同回娘家,當晚娘家除要煮甜圓接待之外,還要事先准備一盞新花燈點亮後送給女兒帶回家,因潮語「燈」與「丁」同音,潮汕又有生男子煮甜圓的習俗,「送燈食甜圓」之舉實為娘家祝福女兒家「財丁興旺」!另一則為神話傳說:據傳古時某日,榕城一村民夢見城中將發大水,一位神仙告訴他,發大水時天空中會架下一座彩橋,只要人們行過彩橋且不回頭的話便會平安無事。按照仙人的指點,全城人民果然逃過了這場災難,後來便有了行彩橋的習俗,且行彩橋時不能回頭也不可從原橋返回。這一傳說雖為今人所編造,但也為傳統的行彩橋活動增添幾分神奇色彩。
行彩橋具有較強的傳統性和民俗性,多為民間組織的自發行動。以石獅橋為例,石獅橋自1990年成立彩橋會以來,彩橋活動從未間斷,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在擼伯、楊少波、黃學楷、陳克茂等熱心人士的推動下,年年推陳出新,越辦越精彩,越辦越吸引人。另外,行彩橋往往被賦予「行橋行興行靈精(精神)、行興行財情(興旺)、行興行高升」等良好願望,因而每年「行頭橋」時,自發前往參與活動的民眾以單人單程計不下十五萬人次,近兩年來更是高達二三十萬人次,參與人群也由原來的榕城居民逐漸延及城郊以至全市各地,近年來更有汕頭、潮州、豐順等周邊城市的民眾前來參與,一些外地客人和外來打工者也漸漸喜歡上這一潮俗活動並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一座寬僅七米、長約二十米的小橋在一夜之間單向通過如此龐大的人流量且年年秩序井然,堪稱世界奇觀。此外,到石獅橋行彩橋還有一項特殊的活動——摸獅。盡管摸獅習俗自古有之,但石獅橋頭的石獅相傳是專為全城鎮守西來之靈氣而安置的,歷來被人們奉為神獅和求之有應的靈獅,因而到這里摸獅就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而顯得與眾不同。如「摸獅耳,生阿弟」、「摸獅鼻,寫雅字」、「摸獅頭,上等賢」、「摸獅肚,娶雅妻」、「摸中間,嫁好安(丈夫)」、「摸獅嘴,大富貴」、「摸獅腳,有錢擔」、「摸獅尾,好結果」等等,這些都是人們對生活所寄予的良好祝願。但也有民眾認為,過去摸獅是因為橋欄桿上雕有石獅子,作為裝飾品摸摸好彩頭無傷大雅,而石獅橋頭的石獅既然是靈獅和神獅,理應受到尊敬和禮拜,倘若肆意撫摸的話,是對聖獅的褻瀆。無論以何種態度去理解摸獅的含義,實際上石獅橋頭的石獅每年在正月十一都被圍護起來,因而在當晚能摸到獅子的人很少。石獅橋行彩橋活動的第二次高潮在正月十五「行二橋」時掀起,當晚除行橋賞花燈之外,更重要的是欣賞楊錫光舞獅隊的舞獅和武術表演,盡管表演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個小時,但前往觀看的民眾仍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至於正月十六「行尾橋」,由於過完元宵節後人們已經開始走向各自的工作崗位,因而「行尾橋」多為市民所淡漠而顯得冷清。
不管是豐富還是簡單,不管是榕城還是洪陽,兩地的行彩橋活動在流傳了幾百年後仍能為廣大民眾所青睞,足見其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更為可喜的是榕城行彩橋活動已於去年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果藉此加以包裝推介的話,完全可以把它打造成為揭陽的一張文化名片來助推提高揭陽的知名度。
(這個每年都要去,很多人一起走彩橋,摸石獅,摘神竹,很熱鬧,在每年農歷正月十一)

7.揭陽賽龍奪錦民俗
賽龍舟民俗在揭陽已歷經400多年,2007年「百龍鬧榕江」更是把這一民俗活動推向了高潮。如今的賽龍舟活動既是一種民俗,又是一項體育活動,新的時代也賦予了它更多的人文精神:拼搏、進取、沖向勝利。而關於揭陽的龍舟形制;賽龍舟形式;龍舟下水、上水儀式;造龍舟的程序都寄予了什麼民俗文化內涵呢?
數千年的中國龍文化,在中國的民俗文化中有深厚的積淀。數不清的民俗與龍有關,如元宵節的舞龍燈、游龍、燒龍和端午節的賽龍舟等,尤以賽龍舟活動較為普遍,影響較為深廣。賽龍舟是人們為了紀念戰國時楚國愛國詩人屈原而開展的民間活動。1984年國家體委把龍舟活動列為我國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因而賽龍奪錦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民俗和體育盛舉,並且在規模和內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揭陽賽龍舟活動的歷史悠久。龍舟造型生動逼真,五彩繽紛,美不勝收。龍舟從建造到龍舟下水、上水和參加競賽,都要舉行各種儀式,莊重考究。故揭陽賽龍舟活動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和濃厚的地方特色。
清乾隆《揭陽縣志》載:「(端午)自一日起至五日,江滸競渡龍舟,或以花紅賞捷者,官府士夫各設酒饌往觀。」清雍正《惠來縣志》卷十三載:「端午……於溪港池塘集舟競賽,奪取旗標,」可知清初以前,揭陽已有賽龍舟習俗。普寧南溪鎮有一則民間傳說:南溪鎮外有榕江,內有新溪,素稱水鄉。相傳明朝中葉,新溪柳村人口眾多,村中柳員外家資萬貫,其女深居簡出,博覽群書,父視同掌上明珠。其女一夜偶夢龍舟,天亮稟告雙親,請求造龍舟。父聽之,遂造出龍舟並廣征民工於村旁鑿一新河,取名新溪,專為龍舟賽事,至今此溪仍在。磐東棉樹村則有林天穆跨紅龍中舉的傳說。若按這些傳說,則揭陽賽龍舟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清光緒十九年(1893),福建巡撫丁日昌晚年定居揭陽,曾邀請潮、普、揭部分龍舟,在榕江南河河段進行比賽,揭陽棉樹村的紅龍獲得第一名,丁日昌授予「欽差大臣丁賞」紅絨錦旗一面。北溪鄉參賽的藍龍沖過作為終點標志的鐵索時,龍嘴掛住鐵索,但卻因舟速快,沖力大,鐵索竟被沖斷,藍龍牙齒損缺了一個,故有活龍之稱。據說今北溪鄉藍龍出賽時,龍嘴仍缺一齒。這些歷史故事,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2007年揭陽市在榕江北河市政府前河段舉行全市龍舟賽,參加的龍舟有一百艘,稱「百龍鬧榕江」。場面之盛大壯觀,前所未有,其盛況將永載青史。
(不止榕江,揭陽還有很多地方有賽龍舟,南厝就是)

8.德安里·英歌舞
普寧德安里位於普寧市洪陽鎮。建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為廣東水師提督方耀府第。德安里又分老寨、中寨,老寨建築布局俗稱百鳥朝鳳,中寨為四馬拖車式。寨內有祠堂、佛堂、客廳、書齋、卧室、樓閣、蓮池、花園、倉庫、刑室等,房屋數百間,面積4萬多平方米。外面修護城河,為廣東罕見的大型府第式建築組群。後來,方耀家族還在德安里(中寨)南面不遠處新建了龐大的新德安里。現德安里(老寨、中寨)的一部分作普寧第一中學校舍,部分作為民宅。新德安里為鎮府使用。
德安里,這座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方耀家族的集居寨,幾乎涵蓋了揭陽民間建築的精華。它分老、中、新三寨,老寨為「百鳥朝凰」,中寨與新寨為「駟馬拖車」,三寨相連,規模尤為壯觀。德安里的木雕、石刻、嵌瓷工藝,靜物典雅精美,動物栩栩如生,形神兼備。
普寧的英歌舞,是一種極富土風味的民間舞蹈。2005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者扮演的是梁山泊的英雄好漢,每個舞者的臉譜和服裝各代表一個梁山英雄,他們手執尺二木棒,在「咚咚鏘……」的鑼鼓聲中騰躍前進,手中木棒有節奏地敲擊旋轉,配合著陣陣的吆喝聲,那聲勢有如在古戰場上沖鋒陷陣、搏鬥格殺。英歌舞由潮汕底層文化發展而來,被視為吉祥的象徵,它緊緊結合民間的民俗活動,為群眾所喜聞樂見。
當普寧的英歌隊來到德安里,當這兩種極富揭陽民俗風情的文化結合在一起,那畫面就成了經典。它幾乎就是揭陽文化的一個縮影——悠久而豐富,拼搏而和美。
(很好看,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去看看)

下面送你一個小傳說(是我們揭陽黃岐山的)
黃岐山塔位於黃岐山的頂峰,塔分五層,呈八角形,高約二十米,全部為石結構,中間虛空,每層留有一個通窗。據記載,黃岐山塔始建於明代,原來只有三層,清同治年間被雷擊倒二層,民國二十三年(1934),縣長謝鶴年重新修建並增至五層,塔尖原來建成一朵蓮花,有一種說法是建成一個銅葫蘆,解放後塔尖再次被雷電擊毀,至今尚未修復。塔前一巨石上刻有謝鶴年修塔時所留下詩文。
這里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古時,黃岐山後面馬鞍山下,住著一個窮寡婦叫黃嬸娘。黃嬸娘養著一對異姓兒女,兒子名叫馬山英,是她收養來的馬家孤兒;女兒名叫黃山珍,是她自己的親生兒女。黃嬸娘歷盡苦辛把兒女養育成人,馬英山長得英雄俊偉,武藝高強,是個射獵能手;黃山珍則出落得水靈水秀,是個心靈手巧的美姑娘。
黃嬸娘眼看兒女長大成人,心裡頭有了個打算。一天,她把兒女叫到跟前,說要為他們兄妹擇吉成親。山英兄妹聽後,都歡喜得心頭卟卟跳。這對兩小無猜的異姓兄妹,從此更親熱得如膠似漆。每次山英上山射獵,山珍總要跟著同去;山珍下河洗衣,山英也就落河捕魚捉鱉。只等母親秋後擇吉,就可洞房成親。
誰料無端橫禍平地起,這地方有個惡棍叫白崇豹,他姐夫在依帝高王帳下做將軍,便狗仗人勢,橫行霸道,這一帶的百姓恨他入骨,便給他起個惡名叫「白無天」。這天,「白無天」帶著一群狗奴來到黃岐山遊玩,猛見河邊有個美如天仙的姑娘在洗衣,便上去拉拉扯扯,要姑娘跟他回家去享福。這姑娘正是黃山珍。她哥山英正在河邊捕魚,見這狗頭如此可惡,立即沖上去對他捅了一拳,把他捅了個狗啃屎。眾惡奴見主子被打倒,便圍上來夾攻馬山英。馬鞍里的人—見,便拿槌擎棒沖上來打「白無天」。霎時,便把這伙惡棍打得抱頭逃命。
「白無天」被眾人打得鼻青臉腫,氣得咬牙切齒,即時跑馬去向他那位將軍姐夫哭訴,向他借來五百人馬,要把馬鞍山踏成平地。馬鞍山裡的人得知這個凶訊,立即收拾衣物銀錢,攜兒帶女翻過馬鞍山逃難去。山英兄妹眼見眾鄉親為著他們的事而受累,便請母親跟著眾人先走,他們兄妹要在後面為鄉親們作掩護。
眾人剛離開,「白無天」就帶著人馬殺進馬鞍山裡。一看村裡空無一人,便放起火來把個馬鞍里燒為平地。隨後命令眾兵搜山追殺。山英兄妹眼看情勢不好,恐眾人被追上,便手拉著手直往黃歧山上跑,引動惡徒們來追,可讓鄉親們脫險。果然,「白無天」看見了山英兄妹,立即隨後緊追,並命令軍士把黃岐山團團圍住。
山英兄妹剛跑上山頂,猛見四方都已被包圍,而且已快圍到身邊來了。兄妹為恐被擄受辱,便緊緊地摟在—起,縱身一跳,雙雙撞死在山下的大石上。
這時,正巧天上的赤腳大仙雲游經過這里,他在雲端看得一清二楚,便有心把這對善良恩愛的情侶救活。於是念咒作法,口吹仙氣,兄妹倆立即翻了個身,變成一對白天鵝撲打著翅膀飛上了天空。
那「白無天」眼睜睜看著兄妹變成了白天鵝,氣得大喊大叫,喝令眾爪牙把白天鵝射下來,讓他吃頓天鵝肉。這下,可更惹惱了赤腳大仙,他把龍頭拐杖一揮,霎時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把眾惡棍颳得統統滾下山去,「白無天」卻變成一隻大蛤蟆,蹲在山頂望著天鵝流口水,他還想吃天鵝肉呢。
赤腳大仙見「白無天」惡性仍不改,使用仙杖把他點成—塊大石頭。人們就把這塊大石頭叫作「蛤蟆石」。可誰知蛤蟆雖已變成石頭,涎水依舊流個不住。赤腳大仙一見,便用腳跟在蛤蟆石前輕輕—踩,下邊立時成了一塊凹形石槽,蓄住「蛤蟆涎」,不讓它遍山流淌。隨後,赤腳大仙恐蛤蟆久後成怪跳走,便將仙杖插在山頭上,再拔下一條頭發,化成魔索捆住蛤蟆,系緊在仙杖上,然後把仙杖化成「鎮魔木塔」。
五百年後,那塊「蛤蟆石」因吸日月精華,漸漸變動起來。有一年春雨時節,蛤蟆果真活動了,無奈被捆魔索縛住,跳走不開。它正在掙扎,即時被霹靂大仙用擊雷金槌擊斃了。「鎮魔木塔」和「捆魔索」也被電花燒毀了。
明朝天啟年間,馮元飆來揭陽任縣令,帶著愛妾黃月容同來任所,那年重陽佳節,夫妻一同登上黃岐山游覽,聽當地人講了這鎮魔塔的故事,很受感動。月容夫人便請丈夫出資,在這木塔基上重建起一個石塔。
一直到現在,石塔邊仍蹲著那塊「蛤蟆石」,石槽里的「蛤蟆涎」依舊終年不幹。
(去過黃岐山的人一定知道,在山頂塔旁有一塊大石裡面的水常年不幹,很神奇)
【揭陽現轄榕城區、揭東、揭西、惠來3縣,代管普寧市(縣級)】
如果你是揭陽人,就好好愛我們的文化;如果你不是揭陽人,那就好好感受我們揭陽的文化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