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胡人風俗

胡人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23 09:08:44

1、古代為什麼把北方民族稱為「胡人」?

中國古代史籍中出現「胡」的頻率很高,在當時主要泛指北方和西方的游牧民族,最早始見於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典故。一種觀點認為「胡」作野蠻、落後之意,是漢人對北方游牧民族的蔑稱,中原人看不起游牧民族,加之他們對邊疆多有襲擾,就越來越討厭北方游牧民族,久而久之就稱為「胡人」。另一種說法認為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自稱,他們把自己稱為「胡」,自比為天子,所以古代把他們稱為胡人了。

2、唐朝胡人是現在的什麼民族

所謂「胡人」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分,從廣義上來講,所有北方、西域少數民族都可以被稱為胡人。但是很多情況下,唐代人所說的「胡人」又專指粟特人。粟特人是居於中國新疆和中亞的少數民族,在中國古籍中被稱為「昭武九姓」和「九姓胡」,或者直接簡稱為「胡人」。

粟特人的故鄉在中亞地區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粟特地區,在粟特地區以「撒馬爾干」(位於今烏茲別克)為中心,分布著九個綠洲王國,著名的如康國、安國、石國和米國。粟特人使用的語言是粟特語,是東伊朗語系的一支,所以粟特人是被歷史學家看作是伊朗文化系統的一部分。


(2)胡人風俗擴展資料:

「胡人」的說法出現很早,戰國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教百姓」(《戰國策》),既有胡服,那麼穿胡服的定是胡人了。西漢政治家賈誼在《過秦論》中,也有「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的句子。

這里的胡人,指的是匈奴人,或者說主要是指匈奴人,也包括那些敢和漢室作對的其他少數民族,比如東胡,它因居於匈奴人之東而得名,也有專家認為東胡其實是「通古斯」的轉音。東胡後來演變為鮮卑,契丹,蒙古等民族。

胡人成氣候,是在十六國時期。彼時,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民族入侵中原,紛紛建立政權。所以,這一時期習慣上又被稱作「五胡十六國」。其中,匈奴,鮮卑,羯是游牧民族,而氐,羌則並非游牧。

這一時期,也是胡漢矛盾沖突最激烈、最尖銳的時期。所謂「邪正不並存,譬如胡與秦」(《晉書》),將漢胡的關系比作正邪兩面,不管我們感情上接受與否,客觀的說,這種思想一直是這個時期的主導思想。畢竟民族間從排斥到融合,是一個很艱難也很漫長的過程。

一說到胡人,好多人會認為這是對少數民族的蔑稱。胡人相對於漢人,先進程度較低,風俗也不盡相同,又總是武力騷擾邊境。對這些人,漢族政權也好,百姓也罷,自然沒什麼好感,也就說不出什麼好話了。

江統在《徙戎論》中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晉書》),已經把他們當做敵我矛盾來看待了。所以後世再提到胡人,不管語氣還是情感,在感覺上總有那麼一點蔑視、輕侮的意思。

3、為什麼古代胡人皆左衽,而中原人皆右衽?

古代胡人皆左衽,主要是為了方便,左衽能夠方便胡人搭弓射箭,較少影響右臂的活動;而中原人皆右衽,這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孔子,這一穿衣方式背後是我國「尊右卑左」的傳統文化

時至今日,穿衣仍然是人們比較關心的生活內容,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胡人皆左衽,而中原人皆右衽。

衽,衣襟的意思。左衽,即是右邊的衣襟向左掩覆;而右衽則相反。胡人之所以衣服都是左衽,這是跟他們的游牧生活息息相關的,我們知道,一個標準的胡人,背上背著箭袋,亦或是右手拿著兵器,騎著馬匹進行狩獵。

當想從衣服兜里拿出東西時候,優先選擇左手進行取出,無疑左衽更加便捷。

而在這一點上,中原人很少會這樣,因為中原地處平原地帶,以糧食作物為主,這使得二者衣服在設計上存在差異。

但是,區別更為明顯的是中原文化的差異,著名的儒學大家孔子曾貶低胡人穿衣習慣,更為推崇右衽方式,這為中原人選擇右衽提供了堅實的思想淵源。在他的認識世界裡,中原人要比胡人開化,首先要從穿衣做起。

另外中原人選擇右衽還受「尊右卑左」的影響。古代以右為尊,比如右遷是陞官,而左遷是貶官;右衽代表的是生人,左衽代表的是故人。這樣的文化塑造了以右衽為核心的漢代服裝體系,並且一直傳承下來。

4、坐椅子和睡床竟然是胡人的習俗?求大神幫助

胡人長什麼樣?戶口本上寫的是什麼民族? 查看原帖>>

5、古代胡人的婚俗習慣

北朝時期,胡人貴族階層之間通婚一直具有較強的等級意識,如鮮卑帝室「十姓相為婚姻」。雖然他們已有等級意識,但是按照漢族之「禮」,並不能說是嚴格意義上的「門第婚」。隨著拓跋氏南下並雄踞中原,胡漢接觸日益頻繁。受漢族門第婚姻觀念的影響,胡人貴族婚娶的門第意識也日益增強,鮮卑貴族遂頻與漢族高門大姓聯姻。一方面,北魏政權積極倡導婚姻注重門第。《魏書・高宗紀》記載文成帝下詔:「今制皇族、師傅、王公侯伯及士民之家,不得與百工、伎巧、卑姓為婚,犯者加罪」。另一方面,胡人貴族通婚於漢族高門,也要為漢族高門所接納。孝文帝之後,一些冠名顯赫的胡姓貴族在政權的支持下普遍獲得良好的儒家教育,使得他們的子孫才高俊逸,堪與漢族士人相媲美。這樣,一批門第與漢文化較高並且擁有世襲特權的胡人貴族便發展為士族。胡人形成士族階層後,因為有了共同的文化基礎和較高的文化聲望,胡人貴族在婚姻上才逐漸為漢族高門所接納。

6、胡人但知有母,不知有父,這種說法從何而來,荒唐背後有著怎樣的秘密?

其實這句話是唐朝安祿山所說的,想必大家都知道,安祿山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而他說這句話追根溯底要從他的出身和經歷說起,安祿山從小就死了父親,他的母親是突厥人部落的一名女巫,後來她的母親又嫁給了突厥將軍的兄長,而安祿山生性機警,常年在唐朝和突厥的邊境流竄。

後來,機緣巧合,得人賞識,安祿山成為平盧節度史,但是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安祿山此人有極大的野心,他不甘心做一個小小的節度使,於是想盡辦法取得唐玄宗的歡心,那時候,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安祿山為了討好楊貴妃,所以在下跪行李的時候先叩拜楊貴妃,然後再叩拜唐玄宗,唐玄宗一見就很驚奇問他,為什麼這樣做,安祿山就對唐玄宗說,按照胡人的風俗,只知有母,不知有父。

玄宗便開玩笑跟他說你剛剛是在拜見你的母親咯,這下一來,楊貴妃覺得好玩,便收下了安祿山這個兒子,後來,安祿山漸漸得到了楊貴妃和唐玄宗的信任,執掌大權,慢慢的也不掩飾自己的野心,開始為禍一方,最終忍不住在范陽起兵造反,雖然最後被平定,但還是令唐朝元氣大傷。所以這句話便是因此而來。而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應該是母系氏族社會,也就是說以女人為尊,但是到底那時候胡人是否是這樣的社會狀態,還沒有確切的定論。

7、古代胡人祭天習俗

五胡亂華之後,華夏文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郊祀制度也受到一些影響。中國北方一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祭天雖采漢制,但常有民族傳統禮儀摻入。南北朝時梁代南北郊祭天地社稷、宗廟,都不用犧牲,而用果蔬。齊代開始,圜丘壇外建造屋宇,作為更衣、憩息之所。舊制全用臨時性的帷帳,南齊武帝永明二年(483 年)始用瓦屋。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