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孝感嫁女風俗

孝感嫁女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23 08:20:04

1、請問湖北雲夢縣嫁女有什麼樣的風俗習慣?怎麼樣陪嫁?謝謝回答

就是擺酒席,女方就買一些床上的被子,床墊,還有一些小的東西就行了啊。陪嫁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意思

2、湖北的結婚習俗有哪些?

湖北的結婚習俗
大喜之日
1、結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舉行。 安慶禮: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2、結婚當天 祭祖:男方出門迎娶前,應先祭祖。
3、 迎親: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六的倍數最佳。 燃炮:迎親禮車應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發前要與家人一起吃飯,表示別離,大家要說吉祥話。 請新郎:禮車至女家時,一男童持茶盤恭候新郎,新郎下車後予男孩紅包答禮,再進入女家。
4、 討喜:新郎與女方家人見面問好之後,應持捧花給待嫁之新娘,此時新娘之姐妹或好友應刻意阻擾,經新郎哀求後以九九九元紅包禮成交,喻長長久久。
4、 蓋頭紗:新郎予捧花後,將新娘頭紗放下並挽出大廳。 拜別:新郎與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別,新郎行鞠躬禮即可。 出門: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長輩持竹篩或黑傘護走,進入禮車。
5、 禮車:應懸掛一棵由根至葉的竹子,根上掛著蘿卜,意有頭有尾。禮車後方則有朱墨畫的八卦竹飾。
6、敬扇:新娘上禮車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於茶盤給新娘回贈紅包禮。 不說再見:當所有人要離開女方家時,絕不可向女方家人說再見。
7、 潑水:新娘上禮車後,女方家長將一碗清水、稻穀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並祝女兒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8、 擲扇:禮車啟動後,新娘將扇子擲至窗外,謂棄壞性子;擲扇後應哭幾聲,且在禮車後蓋竹篩象徵繁榮。 迎娶隊伍以竹篩為先,青竹連根帶葉,竹端系豬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9、燃炮:一路燃放禮炮,車抵男方家門時,家人應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兩個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輕摸橘子,並贈紅包答禮。
10、 牽新娘:新娘下禮車時,由男方一福氣長輩持竹篩頂在新娘頭上,並扶持新娘入廳。 忌踩門檻:門檻代表門面,故新人應橫跨門檻過去。 新娘入廳後要跨過火盆踩碎瓦片。
11、敬茶:將新娘介紹給家中長輩認識。
12、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進洞房:以竹篩覆床,桌上置銅鏡壓驚,新人共同坐在預先墊有新郎長褲的長椅上,謂兩人同心,並求日後生男。然後新郎掀開新娘面紗,合飲交杯酒、吃甜湯,象徵早生貴子。 忌坐新床:婚禮當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3、孝感這邊都有什麼民風民俗?傳統節日習俗什麼的。最好具體點,我寫作文用

孝感與別地的嫁女風俗不同,流行夜晚嫁女的風俗。 新娘出嫁上轎的時間一般在二更天,新郎、媒人以及抬嫁妝的都打著燈籠隨行,以四更左右到達新郎家為宜。據說夜間行人稀少,可以避免閑人窺轎,保持新娘貞操。現在雖沒有花轎,但仍然保持了夜嫁女的習俗。 嫁娶是人生大事,從前孝感人從訂親到完婚要經過五道程序:一允許酒;二過貼(庚貼);三謀媒;四報期;五完婚。完婚前還要行告祖禮、加冠禮。 告祖禮是新郎向祖宗舉行祭拜,請來掌禮先生和樂班按程序進行。祭祀歌詞為四言結構,主要內容是請神祖臨堂,施恩賜福。加冠禮在行告祖禮後進行,是給新郎命名的儀式。掌禮先生呤加冠歌,給予新郎加冠帶履。 婚嫁吉日,新郎要親自去接新娘。新娘家親朋好友要盤女婿,即逗弄新郎。從新郎進門到吃酒處處設障,如門頂潑水、席間對聯、肉中穿線、纏緊筷子等難為新郎,考驗新郎的性情和才智。新娘家盤女婿,新郎家就戲新娘。幾個年輕後生抬著花轎前後左右顛簸戲弄新娘。新郎新娘進門拜堂,入洞房,喝團圓酒,這時戲新娘進入高潮,眾人有說四言八句的,有對歌的,有開玩笑的,無論老少輩均可戲新娘。孝感有新婚三天無大小的說法,人們認為越鬧越發,不鬧就覺得冷清.

4、湖北結婚的風俗

訂婚禮俗記要
訂婚又稱「文定」,昔稱「納吉」及「納徵」,訂婚雖然不像結婚般繁復,但傳統習俗仍非常重視,男女雙方均需准備若干禮品,其過程如下:

·新郎先在家行完家祭,而後與媒人同乘一車前往女方家迎娶。下了車,進了門,紅包可跑不掉哦!
(一)貢禮官:俗稱「押箱先生」,專門負責送禮行聘事宜。貢禮官必須控制人數(湊成雙數)、車輛(六輛或十二輛)、聘金(雙數且用紅紙包裝妥當)、六件禮。
(二)家祭:出發前往女方家納采之前,男方先行在家行祭祖儀式,這時將納采所用之「盒仔餅」或大餅,上香祭告列祖列宋,將前往某處女方家下聘,請示列祖列宗保佑這段姻椽美滿幸福。
(三)出發:行完家祭後,貢禮官負責將所有聘禮搬上車,新郎與媒人同乘一事,前往女家。
(四)紅包:出發前貢禮宮除了打理人數、車數、聘禮外,也得提醒新郎多准備紅包。如:前來開新郎車門的舅爹、「壓桌」、六名隨去的親人都需備有新娘見面禮、捧洗臉水的女方新友、媒婆禮。
· 訂下終身後如何下聘
「吃米香,嫁好婿」,六禮中要有米香餅。
·為什麼要准備四色糖呢?
是象徵新人甜甜蜜蜜,白頭到老的意思。
聘禮不僅代表男方報答女方家長的心意,感謝女方家含辛茹苦撫養即將過門的新嫁娘,同時也代表了男方的面子。所以大多數都願意添置得風風光光、體體面面,而且每件聘禮也都包含了討吉利、增圓滿的象徵意義。
聘禮通常分簡單的六件禮或講究的十二件禮,聘禮的多寡依照個人的預算安排,同時不妨托媒人向女方家長請教,詢問女方意見,做個兩全其美的排場。
·男婚女嫁正式登場
霹哩叭啦!鞭炮聲響起,男方迎娶的人到啦!當天要進行祭祖、奉茶,直到戴上牽手到白頭的戒指後才算禮成。
·大禮過後,女方如何回禮?
中國人一向講究「禮尚往來」,在男方過大禮後,女方自然也要備回禮,可不能讓男方空手而歸啊。

漢族--婚俗

過去漢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大都是父母從小就給訂了婚,有的還指腹為婚,即孩子還未出生,雙方父母就為他們確立婚姻關系。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於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實行族外婚時遺留下的規定。春秋時,人們同姓婚會造成後代畸型及不育已有進一步認識,但同姓婚配仍在貴族中時有發生。戰國後,以氏為姓,漢代以後,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對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一宗唐律,同姓為婚乾杖而離之。明、清時地域更大,人口眾多,早成為以地域為基礎的社會,取代了原先以血緣為基礎的氏族。故《明律例》與《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為二,中表面規定兩者皆禁止通婚,實際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結婚。清末冊律,將同姓不婚與親屬不婚合並,只禁止同宗結婚。
訂婚前要請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訂婚時,由男方給女方一些財物作「訂禮」,結婚時女方也要帶給男家很多財物,叫「陪嫁」。
舉行婚禮那天,新郎要坐上禮車或花轎,到女家去"迎親",禮車或花轎前邊有樂隊。新娘被迎進男家後,要參拜天地和父母。禮畢,新婚夫妻入洞房。這時男家設宴款待前來賀喜的親朋。有的地方還有鬧洞房、聽壁腳的習慣。
查日子:漢族婚姻風俗。又稱報日子。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農村議婚訂婚的一個步驟。男女青年相識了解後,稟告父母,托媒溝通,男方給女方送彩禮,然後定婚期。
舊時多先請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進行。有些地方雙方家長相會為子女訂婚。如全州縣一帶,雙方意見一致後,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給女方,約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長和舅舅到男家相會,男方設宴款待。小夥子執壺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後敬自家舅舅,然後先客後主依序敬酒。雙方商定婚期,訂婚告成。爾後男女送女方重禮、聘金,女方准備嫁妝,男方准備傢具,依期舉行婚禮。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對糯米粑(俗稱「團圓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領神會,盛情款待並請左鄰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議將婚期提前。
賀郎歌: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興安縣一帶。拜堂、晚宴後,親友簇擁新郎於正廳,唱賀郎歌。即興現編賀詞,也有戲謔、詼諧之詞。親友唱一首,新郎飲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閉門以待,男女對唱《開門歌》,盡興方開門。進門後唱歌鬧房,由「恭賀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飲到10杯(酒力不勝者可由男歌手代飲)。然後唱《交歡酒》,新人雙雙同飲一杯。最後歌手扣門唱《扣門歌》以結束婚禮。
坐紅堂: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男女青年結婚前夕分別在自家祭祖並接受尊長訓誡。新娘穿紅掛飾,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細聲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敘姐妹情。姐妹們叮囑新娘過門後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贊新郎俊秀勤勞。當新娘訴說不如意的心事時,姐妹們多方勸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別並贈禮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廳,接受長輩勤儉理家,為人處世之教。教導結束老人退堂,小夥子們說笑打諢追新郎,歡樂深夜方散。
討鑰匙: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新娘之嫁鑰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親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親郎送封包討鑰匙,以便拜堂後打開箱子,展示其中穀米錢物,象徵婚後五穀豐登、家庭富裕。送親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親郎收下封包,新郎討得鑰匙後,歡歡喜喜與新娘拜堂。
看屋:漢族婚俗之一,農村議婚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又名看家門、查家。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屆時女方和兩位稱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親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訪家況(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設宴款待。媒人介紹議婚雙方相識。女方親友代提財禮要求,男方當時通常一概應承,並贈諸賓客「行腳錢」。次日,雙方通過媒人細議。有些地方還允許進入議婚男子內室翻箱倒櫃察真情實況,之後再通過媒人議婚。
黑房搶親: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賀縣一帶。在下程山區,新娘哭嫁兩天兩夜後,過門之日清早與女伴們同藏黑房。男女迎親隊伍到達後,新娘的兄長(或堂兄表哥)和親威中的男青年破門而入。女伴擲沙子揮竹枝抵抗。搶者力圖將女伴們拖出門外以排除干擾。如兩個搶者敗陣,則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強背出門。再由男方迎親隊中的兩個(或4個)女子輪流背新娘到郎家。搶親角逐中,男給女抹鍋煙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搶婚遺風演變為男女青年的打鬧嬉戲。
拜堂彩語: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婚禮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點燃供桌上的一對喜燭,並說彩話賀喜祈福。如桂東賀縣一帶常用彩語:「龍獨光光,高照華堂,夫妻並壽,福祿成雙」、「手拿花紅丈二長,恭喜外甥娶新娘,鸞鳳和鳴添福壽,夫妻和睦百年長。」祝詞說完後,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並對拜成親。
回門:舊時漢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娘家,拜蠍妻子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鮑在婚後第三天,又稱「三朝回門」。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一般,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陪飲。新婚夫婦或當日返回,或留住數日,若留住時,則不同宿一室!

5、孝感嫁女有什麼風俗?

孝感與別地的嫁女風俗不同,流行夜晚嫁女的風俗。新娘出嫁上轎的時間一般在二更天,新郎、媒人以及抬嫁妝的都打著燈籠隨行,以四更左右到達新郎家為宜,據說夜間行人稀少,可以避免閑人窺轎,保持新娘貞操。現在雖沒有花轎,但仍然保持了夜嫁女的習俗。

嫁娶是人生大事,從前孝感人從訂親到完婚要經過五道程序:一允許酒;二過貼(庚貼);三謀媒;四報期;五完婚。完婚前還要行告祖禮、加冠禮。

告祖禮是新郎向祖宗舉行祭拜,請來掌禮先生和樂班按程序進行。祭祀歌詞為四言結構,主要內容是請神祖臨堂,施恩賜福。

加冠禮在行告祖禮後進行,是給新郎命名的儀式。掌禮先生呤育加冠歌,給予新郎加冠帶履。

婚嫁吉日,新郎要親自去接新娘。新娘家親朋好友要「盤女婿」,即逗弄新郎。從新郎進門到吃酒處處設障,如門頂潑水、席間對聯、肉中穿線、纏緊筷子等難為新郎,考驗新郎的性情和才智。新娘家「盤女婿」,新郎家就「戲新娘」,幾個年輕後生抬著花轎前後左右顛簸戲弄新娘。新郎新娘進門拜堂,入洞房,喝團圓酒,這時「戲新娘」進入高潮,眾人有說四言八句的,有對歌的,有開玩笑的,無論老少輩均可戲新娘。孝感有「新婚三天無大小」的說法,人們認為越鬧越發,不鬧就覺得冷清。

6、民間的風俗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word=%C3%F1%BC%E4%B7%E7%CB%D7&z=0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3%F1%BC%E4%B7%E7%CB%D7%28%CD%BC%29
http://img.zhongsou.com/i?w=%C3%F1%BC%E4%B7%E7%CB%D7&t=&l=

百褶禮裙
在澄海縣農村,昔年婦女流行一種百褶禮裙。它不是作日常穿戴用,而是用於上廟、出嫁、回娘家這些禮俗上。時至今天,還偶爾可碰見農村老婆娘上廟進香時,下體圍著一領寬大的黑色或深藍色的粗葛麻百褶裙;半夜裡姑娘們出嫁路上也還有守舊制的穿著這種禮裙。本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常見到有些老婦人或中年婦人回娘家,到了家門不敢直進,要呼喚娘家的人拿出這種裙子到大門口給圍上,然後才進門,進屋裡後才將裙子解去。這種文雅的禮俗令人推想到:古代的潮汕婦女可能是把穿戴百褶裙當成一種莊重文雅的禮服。清乾隆間有個外方人孟良揆寫過一首《潮州竹枝詞·上元》:「一入新年便踏春,青郊十里撲香塵。怪他風俗由來異,裙屐翩翩似晉人。」可見清代以前的潮汕婦女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一定是很盛行穿戴裙子的。

出嫁前夜睡草鋪

來源:視信在線網

--------------------------------------------------------------------------------

揭陽潮語區過去每當嫁女之時,在臨出嫁這天夜裡,必用稻草打一草鋪於牆邊,讓女兒頭朝外,腳朝里單獨睡於草鋪上,如死人之狀。臨嫁這天早晨,還必煮三碗菜給她吃,如祭奠臨刑死囚的碗數;臨出門時,又拿一粒煮熟去殼的雞蛋放於灶台上,讓其躬著腰,兩手彎於背後,用嘴將雞蛋銜進口中咬碎吞下,如死囚臨刑前口銜木塊不能喊叫之狀。
相傳此俗源自昔年一個狠毒的後母娘,為羞辱前人所遺下之女,當其臨出嫁時,將喜事辦成送死囚之款格,不料此女後來發富起家,子孫昌盛,自此,人們便仿效相沿成俗。 (金子)

孝感夜嫁

孝感與別地的嫁女風俗不同,流行夜晚嫁女的風俗。新娘出嫁上轎的時間一般在二更天,新郎、媒人以及抬嫁妝的都打著燈籠隨行,以四更左右到達新郎家為宜,據說夜間行人稀少,可以避免閑人窺轎,保持新娘貞操。現在雖沒有花轎,但仍然保持了夜嫁女的習俗。

嫁娶是人生大事,從前孝感人從訂親到完婚要經過五道程序:一允許酒;二過貼(庚貼);三謀媒;四報期;五完婚。完婚前還要行告祖禮、加冠禮。

告祖禮是新郎向祖宗舉行祭拜,請來掌禮先生和樂班按程序進行。祭祀歌詞為四言結構,主要內容是請神祖臨堂,施恩賜福。

加冠禮在行告祖禮後進行,是給新郎命名的儀式。掌禮先生呤育加冠歌,給予新郎加冠帶履。

婚嫁吉日,新郎要親自去接新娘。新娘家親朋好友要「盤女婿」,即逗弄新郎。從新郎進門到吃酒處處設障,如門頂潑水、席間對聯、肉中穿線、纏緊筷子等難為新郎,考驗新郎的性情和才智。新娘家「盤女婿」,新郎家就「戲新娘」,幾個年輕後生抬著花轎前後左右顛簸戲弄新娘。新郎新娘進門拜堂,入洞房,喝團圓酒,這時「戲新娘」進入高潮,眾人有說四言八句的,有對歌的,有開玩笑的,無論老少輩均可戲新娘。孝感有「新婚三天無大小」的說法,人們認為越鬧越發,不鬧就覺得冷清。

哭嫁

哭嫁的風俗,不知道起源於什麼時候。戰國時期,趙國的公主嫁到燕國去作王後,她的母親趙太後在臨別時"持其踵,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約就是後來長盛不衰的哭嫁風俗的濫觴了。

這種風俗,直至清末還盛行於四川農村中,隨地區變化而大同小異。解放前,聽老人們說,早些時候,沒有嫁而不哭的人家。如果出現嫁而不哭的姑娘,也會被鄰里看作沒有教養的人,傳為笑柄;相傳有出嫁姑娘不哭而遭母親責打的事,這位母親當然算得上是入流導演了。

舊時宣講故事中,有花轎臨門,父親強令哭《迎風罵媒歌》的情節,可知哭嫁是有歌詞的,帶有表演性質,原是用來渲染氣氛,以悲襯喜;不過,因為婚姻是包辦的,真哭真罵的也不會少。

我少年時,是抗日戰爭後期,居住在縣城近郊,風氣較開,哭嫁之風已不盛行,而老人們卻還在津津樂道,稱述不絕。但實際哭嫁我僅見過一次。鄰居們都說是那家老祖母執意要行古禮古俗,晚輩們拗不過才依了的。哭的方式是,從婚期前一個月的首日起,入黃昏,姑娘訴哭約一個小時,其聲嗚嗚。十天以後,她的母親加入"陪哭";又十天以後,她的祖母加入陪哭。這家沒有諸姑姊妹,人們說,如果有的話,也應當加入陪哭行列的。

哭嫁在川西叫"坐堂"。清代吉道人《味蔗軒隨筆·坐堂詞》雲:"婚姻之禮,各省風俗不同。然酌禮准情,各省亦大同小異。凡男家娶婦先賦之詩,謂之'催妝';女家親串頌女之詞,謂之'坐堂'。坐堂者,女當喜期將近之先數夕,其諸姑伯姊,置酒為女祖餞,各述吉詳之詞,以為頌美,女則申己之意以答。女左右更有少女,則隨而嫻習者也。其詞要多鄙俚,然有音韻凄清,風格遒勁,如古歌古謠者。羅江明府蔡,微服巡查鄉里,一日行至某處,值有女子歸,諸娣姒咸以諛詞頌女,女申意以答。忽風吹句入耳,詞曰:'鳳凰落在桌子上,哪個女兒肯離娘'。一字一轉,音韻凄其,誰謂天籟之鳴,不在愚夫愚婦耶!"雲雲。吉道人姓周名際唐,成都人。吉道人記得明明白白,可惜他只記了一句哭嫁詞,難窺全豹。好在舊時坊間

叢刻中有《訓女哭嫁》一種,可見一般。這本小書的目錄有《閨聲哭》、《娘訓女》、《嫂哭妹》、《哭爹媽》、《哭哥嫂》、《花轎到屋哭》、《哭叔爺》、《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爺》、《拜香火哭》等等,編次有點凌亂,似乎隨手所記,未經文人之手。遙想《詩》十五國風未刪之時,大約也不過如此吧!現錄幾段如下。

閨聲哭

娘聽後園鳥雀驚,要聽房中女兒聲。

我娘當門苦葛藤,手攀苦葛訴苦情。

我娘苦情苦過了,女兒苦情才起根。

............

桔子開花葉子青,陽雀開聲我開聲。

新打銅盆才裝水,新打剪刀兩面青。

娘不開口我開口,娘不開聲我開聲。

當門一根木蓮樹,目蓮樹上掛卷經。

一本經書背完了,未見我娘來開聲。

虧了我娘睡得穩,爹媽眼淚貴如金。

哭爹媽

月亮彎彎照華堂,女兒開言叫爹娘。

父母養兒空指望,如似南柯夢一場。

一尺五寸把兒養,移干就濕苦非常。

............

勞心費力成虛恍,枉自爹娘苦一場。

哭兄弟

黑漆茶盤烏木頭,姐姐離娘弟不留。

留到姐姐吃你飯,留到姐姐穿你衣。

兄弟當家掙家忙,嫁了姐姐買地方。

上頭買齊潼川府,下頭買齊遂寧鄉。

............

這個本子所記是川北的歌詞,而我以前所見的是川南,吉道人所記的是川西,川東,大約也不會大異的。遺憾的是,該書所記哭嫁詞雖有"只怨媒人莫良心"等語,卻沒有列出"罵媒專目,大約是怕媒人太難堪了吧!

其實,罵媒是哭嫁中必不可少的節目,也是最具反抗色彩的哭嫁歌詞。舊社會,婦女無婚姻自由可言,由於"三從四德"的束縛,平時對於自己的終身大事幾乎不能置一詞,全由媒人和父母擺布;因此,這登花轎之前的"罵媒",便是難得的發泄機會。這早已反映在戲曲和民間說唱等藝術之中。

以前,川劇《柳蔭記》有《英台罵媒》一折,英台罵媒人,言詞激烈,聲色俱厲,充分表現了祝英台剛烈的性格和反封建精神。她罵道:"提媒婆,更恨她,胡言亂語嘴喳喳......唯願你,房屋遭火化,田園水推沙。"但這場戲現在卻被刪掉了,五六十年代還有的,全國第一屆戲曲會演的川劇《柳蔭記》也有這一折,是陳書舫演的祝英台,得了一等獎。現在城裡人大約以為媒婆不必罵了,但偏遠地區,媒婆似乎還在肆虐。不過,據說,媒人從來不怕你罵,反倒怕你不罵;你不罵,他的"霉(媒)氣"反而脫不了。這也是風俗民情中的一種幽默吧!

7、孝感有那些風俗

1、月半

湖北恩施、宜都、長陽、五峰、秭歸等土家族地區的人很重視過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說。本來是農歷七月十二為月半節,但因過月半須全家團聚,並接回出嫁姑娘,這在時間上就有「婆家過月半走不脫,娘家過月半必須去」的矛盾,於是訂七月初一至十二,均為過月半。過月半的主要活動是祭祖。

2、孝感祭祀舞

祭祀舞這是人們為祭天地、日月、山川、鬼神,為消災免禍、驅邪除病、「超度亡魂」所進行的帶有宗教迷信色彩的活動。

其中一部分是由於人們缺乏科學知識,無法征服天災人禍,希望藉助神靈掃瘟神、驅鬼怪以保四季平安、六畜興旺;另一部分是為紀念死者,安慰生者的習俗活動。



(7)孝感嫁女風俗擴展資料

孝感祭祀舞特色:代表性節目有《綵船舞》、《蓮花碗》、《跑蓮燈》、《踩八卦》等。這些儀式活動舞蹈性強,表現力豐富。如《綵船舞》以「雲手翻身」為主要動作,《蓮花碗》以「平雲手」、「內外挽花」、「轉身換位」為特色。

《踩八卦》以「踩七星」為基本套子貫穿全舞,而《跑蓮燈》則以「太極元極」、「二儀」、「三才」、「四象」、「五行」、「六爻」、「七七」、「八卦」八種隊形為主要特點。其共同點是在表演前後,都有一套禮儀性的動作。

8、湖北孝感的風俗習慣

年初一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家中來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糍粑發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為止。

這里的人們還有以初一這天聽到的飛禽叫聲來判斷新年的生產情況的習俗。五更鳥先叫就宜於養鴨;鵲先鳴宜於養雞;天亮時麻雀噪飛就是豐年;人們還認為初一聽到狗群吠不是好兆頭。

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裡會招財進寶

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不動火,飯菜都預先弄熟,稱為「壓歲」。初三才開始挑水,並在井池邊燒紙錢說是「買水」。門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燒掉,俗諺說:「初三燒了門神紙,各人尋生理。」新年伊始,舉筆寫字時,在過去要先用紅紙寫一幅「新正舉動蛇筆,萬事大吉利」的話貼在牆上。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高潮,鑼鼓敲得震天響,沒有鑼鼓或鑼鼓少的時候,人們把鐵罐子也當成鑼鼓敲。所以孝感民間有「正月半敲鐵罐」的俗語。

龍燈會是孝感民間正月十五節慶活動的中心。人們一般從初八開始扎龍,還扎獅子、綵船、竹馬、高蹺、平台等樣式。正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樂,唱各種彩詞。采蓮船走村串戶,見到什麼人家就唱什麼詞,例如「老者添壽、少者安寧、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穀豐登、鹿鶴同春、七星轉斗、八仙臨門、久久富貴、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語。

元宵之夜,孝感當地還流傳著請七姐、問年成和乞巧的習俗。七姐當地叫做張七姐,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她最心靈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陽境內(今孝感)有一年輕人姓董名永,因家貧無錢安葬死去的父親,只得賣身為奴。七姐深受感動,私下天庭與董永結百年之好,在大槐樹下成就姻緣。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樹一時高興,把「百年好合」說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六姐只有百日緣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織出了10匹錦絹贖出了董永,准備整治家園恩愛白頭。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宮,七姐不得不忍痛飛去。她的織布校化成了飛梭石,織機留在了人間,人們在夜深人靜時仍能聽到「咔喳、咔喳」的織機聲。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著盛裝的姑娘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後,還要詢問年成好壞、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鵝蛋形狀,讓孕婦燒「鵝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當地民間還傳說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們不能在家裡喧鬧。婦女要在床下點一盞麻油燈,邊拜邊說:「請紅娘子看燈。」據說這樣,一年就沒有臭蟲騷擾了。人們還用竹籃從屋上拋過去占棉花豐歉。仰則主豐收,仆則歉收。

9、姑娘出嫁風俗

姑娘出嫁風俗

姑娘出嫁風俗。女性出嫁的時候都是會選擇一個好日子的,都知道咱們中國是一個干任何事講究風俗習慣的國家,尤其是結婚這種大事,是更為重視的。婚禮流程的每一件事都會選擇一個吉利的日子,下面是姑娘出嫁風俗。

姑娘出嫁風俗1

一、女的出嫁都有哪些風俗

1、新娘結婚出嫁的時候是不能回頭的,回頭寓意著婚禮會不幸福。

2、結婚當天不管多熱都不能扇扇子,因為扇子的扇與拆散的散讀音相似不吉利。

3、新娘出嫁時候的衣服是不能有口袋的,有口袋有著會帶走娘家財運的說法。

4、男方家裡如果有門檻的話,新娘一定不能踩,要用跨過去的方式。否則不吉利。

5、新娘在結婚當天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踩到新郎的鞋子,否則有羞夫之意。

6、送親的人員和車輛必須要和男方的加起來為雙數,因為在我們國家習俗里講究去單還雙,雙數,寓意著好事成雙,成雙成對。(攝影師等不算裡面)

7、結婚的前一天男方和女方是不能見面的。

8、結婚當天不能留宿娘家,結婚之後也就是代表正式成為男方家裡人了,所以從娘家出來以後,一定要在新房或者是男方家裡留宿。

9、結婚當天結束之後,不管是新人還是新人父母在跟賓客告別時都不宜說再見這個詞,因為再見這個詞不吉利。因為再見有著再來一次,再婚的意思。

10、有的地方講究新娘在出嫁當天是需要哭的,認為越哭以後越幸福。

11、新娘在與長輩交談要誠懇謙遜,不可高談闊論,信口開河;與平輩講話要熱情禮貌,注意謙恭;不可無休止地縱聲大笑,或沉默寡言;對晚輩要熱情友好。

12、結婚當天的`早餐一定要吃好,因為早餐吃完之後,你的精神狀態會比沒有吃飯好太多了,另外結婚當天也會比較忙,所以可能會很晚才吃飯,所以大家一定要記得吃早餐。

二、出嫁儀式禁忌

1、忌串門:新娘子蜜月里不需到親友家尤其是有老人的親友家串門,因為一般人都會覺得新娘子是新人,認為對別人不太吉利,這種不詳要持續一個月左右。

2、忌吃喜餅:在過大禮時,男方送來的哈爾濱婚慶用品店中喜餅新娘切記不可吃,因為這樣就象徵把自己的喜氣吃了,是應該注意忌諱的。

3、新娘出嫁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娘家財運。

4、新娘子要小心,不要踏到新郎鞋,會有羞夫之意。新娘進男家門時,忌腳踏門檻,應要跨過去。

5、忌說「再見」:因為「再見」二字有分手與離別的含義,對於新婚夫婦來說,此寓意非常不好。所以在新人送賓客時,點頭示意或揮手送別就好。

6、忌準新郎獨睡婚床:新婚夜前夕,準新郎不可一個人獨睡新床,因為有婚後孤獨的寓意。如果新郎實在必須睡在新床上,可以找一位屬龍的未成年的男童陪-睡。現很多會買一對壓床娃娃替代。

7、婚後三日,新人回門,須在當天日落以前趕回夫家,不能留宿。萬一有特殊原因無法回家,夫妻也要分開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沖撞了娘家人使娘家倒霉。

三、出嫁還有什麼說法

1、在女子出嫁當天,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可以送新娘子出門,但是新娘子的姑嫂要迴避,因為「姑」與「孤」同音,「嫂」與「掃」同音。孤就是孤單,而掃大家都知道有一個詞語是「掃地出門」,都是代表著不吉利的意思,因此在新婚當天新娘的姑嫂要迴避。

2、新娘迎娶到夫家之後,在進門的時候要特別的主要,一定要抬腳跨門檻,不可腳踏門檻進門,以免不吉利。婚禮當天所有的儀式都結束以後,不管是新娘還是新娘都不可以說再見,因為這表示對新人的婚姻不利,有「再婚」的意思,所以一定要避免說再見二個字。

3、自古以來女子出嫁都有穿紅禮服的習俗,在過去人們經濟條件不好的年代,女孩出嫁也會穿上一身紅色的衣服,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一般女孩出嫁都是身穿白婚紗。不管是紅色禮服還是婚紗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新娘當天所穿的禮服不能有口袋,以免新娘出嫁帶走娘家的財運。

姑娘出嫁風俗2

一、女兒出嫁有什麼風俗

1、女方在出嫁時,在挑選誰不能夠去送親時都是有目標的,而這個目標就是根據送親行需要「全活人」這個規定進行。全活人在這個習俗中,所選的送親人,得父母健在、原配夫妻雙全,有兄弟姐妹陪伴,還有兒女承歡膝下。

2、女方出嫁時,爹媽、姑、姨、舅媽不能送:民間有這么一句流傳法,爹媽不送,姑不娶、姨不送,舅媽送一場病的順口溜,而實際上是怕這些直屬親人在送親時由於捨不得而會流下眼淚,給新人的帶來不好的寓意。

3、忌孕婦送親:古時候人們認為孕婦象徵著血光,在新娘出嫁之時孕婦不能相送,理應迴避,否則孕婦送親會給新人帶來血光之災。

4、新娘不可一個人呆著:需全程有人陪同新娘。陪同新娘的人要從親友中挑選,必須是已婚、父母、公婆健在,並且有兒女,最好是兒女雙全,被稱為全人。民俗認為,「全人」是比較有福氣的人,她們可以帶給新人同樣的好福氣。

5、忌吃喜餅:分發喜餅給各位親友,寓意是把喜氣帶給親友分享新婚的喜悅,但在過大禮時,男方送來的喜餅新娘不可以吃,新娘吃了喜餅就寓意自己把自己的喜氣吃掉了。

6、婚後三日回門不得留宿娘家,必須在天黑之前趕回婆家,不能留宿娘家,若是有什麼特殊情況不能回去,夫妻也必須分開睡,以免新娘蜜月里的血光沖撞娘家。

7、婚禮百日內不得參加婚禮、葬禮,新郎新娘都還被稱為新人,寓意新生活的開始。若是參加婚禮免不了和另一對新人見面,民間認為兩對新人見面會產生沖撞,而葬禮則會給新生活帶來不吉利。

二、嫁閨女有什麼講究

嫁女兒,套喜被是沿襲數上千年的風俗習慣了,這種喜被一般都是由丈母娘親手動手縫制的,棉花要使用新棉花,用舊棉花縫制喜被會被認為不吉利,老人說有「舊人」的意思,婚姻生活會過的不幸福,也有些家庭條件稍好的人家陪嫁幾條蠶絲被作為嫁妝。被子也要是雙數,有成雙結對的意思,因為單數在禮數方面一直以來是不吉利的象徵!

另外這種喜被在一些地區被稱為「合歡被」,因為「被子」的諧音是「輩子」,所以嫁妝裡面送被子就代表將女兒的一輩子都交在男方的手裡。是一種對即將新婚的夫妻的美好生活的祝願,希望夫妻二人能夠白頭偕老,幸福一輩子。除此之外,嫁妝里的喜被數量越多也代表女方家底豐厚。

嫁妝琳琅滿目,但一床質地精良、款式吉祥的喜被必不可少。在舊時江南,殷實人家會拉制幾床蠶絲被當喜被,一來蠶絲被舒適耐用、稀少金貴,二來取「纏綿、廝守」的好彩頭。

如今,時代更替,情意卻代代相傳。蠶絲被的輕盈、柔軟、美好,漸漸成為喜被的不二之選。

三、嫁閨女父母最擔心的事

1、彩禮高了,人家說你貪財,彩禮低了,怕閨女嫁過去受委屈!

2、沒錢的看不上,有錢的怕被看不起!

3、兄弟少了,擔心養老負擔重!兄弟多了,擔心老人偏心!

姑娘出嫁風俗3

一、女兒出嫁有啥規矩

1、在女子出嫁當天,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可以送新娘子出門,但是新娘子的姑嫂要迴避,因為「姑」與「孤」同音,「嫂」與「掃」同音。孤就是孤單,而掃大家都知道有一個詞語是「掃地出門」,都是代表著不吉利的意思,因此在新婚當天新娘的姑嫂要迴避。

2、新娘迎娶到夫家之後,一定要抬腳跨門檻,不可腳踏門檻進門,以免不吉利。婚禮當天所有的儀式都結束以後,不管是新娘還是新娘都不可以說再見,因為這表示對新人的婚姻不利,有「再婚」的意思,所以一定要避免說再見二個字。

3、自古以來女子出嫁都有穿紅禮服的習俗,女孩出嫁也會穿上一身紅色的衣服,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一般女孩出嫁都是身穿白婚紗。不管是紅色禮服還是婚紗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以免新娘出嫁帶走娘家的財運。

二、女兒出嫁的禁忌及講究

1、婚車類型:在一些當地女兒出嫁時分的婚車的類型仍是有忌諱的,比如在婚車中很少出現有兩廂車,一般都是三廂車,其中忌諱的就是兩廂車由於沒有後備箱,所以不吉利,寓意欠好,說的是無後,也就是新婚夫妻結婚後無後也就是沒有孩子,所以咱們覺得用兩廂車作為婚車是非常不吉利的。

2、陪嫁物品:在陪嫁的物品中娘家人必定不要送床,鍋,以及鍾,這些關於出嫁的女兒來說,在寓意上都是非常欠好的,所以娘家人必定要記住陪嫁物中不要出現這些東西。

3、送親車輛:在出嫁當天女兒出嫁時分遷就成雙成對,所以送嫁與接親的車輛數比較加起來是雙數,也就是說接親跟送嫁的車輛加起來必定要是一個雙數,比如說8輛、10輛、12輛等等。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