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二月二的風俗習慣

二月二的風俗習慣

發布時間: 2022-10-23 03:07:58

1、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

      祭龍
      在過去,龍抬頭節是祭祀龍神的日子,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雲化雨,保佑一年五穀豐登。不過,在很多地區,特別是南方,人們也把二月初二作為「土地公生日」,舉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撒灰
      這一節俗,由來已久,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具體做法,各地不同,大致為:將灰撒在門前,謂之「攔門辟災」;將灰撒在牆角,意在「辟除百蟲」;將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圓圈,並象徵性地放置一些五穀雜糧,稱做「圍倉」或「打灰囤」,以祝豐年;將灰撒在井邊,呼曰「引龍回」,以求風調雨順。

      理發
      二月初二,民間最大的習俗就是「剃龍頭」,因為正月剃頭不吉利。因此春節前無論多忙,人們都會在年前理一次頭發,然後就要一直等到「龍抬頭」的日子了。所以二月二,不管是老人小孩,都會剪發、修容,讓自己煥然一新,預示著可以求得一年的好運。

      熏蟲、擊房梁
      進入農歷二月,天氣漸暖,各種昆蟲開始活動,有些昆蟲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為了避免毒蟲的傷害,所以二月二這天,人們紛紛攤烙煎餅、燃燒熏香,希望憑借煙氣驅走毒蟲。另外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擊房梁,以驚走蛇、蠍等毒蟲,毋使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擊炕沿,目的與敲擊房梁相同。

      總結:
      祭龍
      在過去,龍抬頭節是祭祀龍神的日子,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雲化雨,保佑一年五穀豐登。不過,在很多地區,特別是南方,人們也把二月初二作為「土地公生日」,舉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撒灰
      這一節俗,由來已久。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具體做法,各地不同,大致為:將灰撒在門前,謂之「攔門辟災」;將灰撒在牆角,意在「辟除百蟲」;將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圓圈,並象徵性地放置一些五穀雜糧,稱做「圍倉」或「打灰囤」,以祝豐年;將灰撒在井邊,呼曰「引龍回」,以求風調雨順。
      理發
      二月初二,民間最大的習俗就是「剃龍頭」,因為正月剃頭不吉利。因此春節前無論多忙,人們都會在年前理一次頭發,然後就要一直等到「龍抬頭」的日子了。所以二月二,不管是老人小孩,都會剪發、修容,讓自己煥然一新,預示著可以求得一年的好運。
      熏蟲、擊房梁
      進入農歷二月,天氣漸暖,各種昆蟲開始活動,有些昆蟲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為了避免毒蟲的傷害,所以二月二這天,人們紛紛攤烙煎餅、燃燒熏香,希望憑借煙氣驅走毒蟲。另外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擊房梁,以驚走蛇、蠍等毒蟲,毋使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擊炕沿,目的與敲擊房梁相同。

2、二月二龍抬頭有哪些風俗

二月二龍抬頭有哪些風俗

二月二龍抬頭有哪些風俗,農歷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氣前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二月二龍抬頭有哪些風俗。

二月二龍抬頭有哪些風俗1

1、吃龍食

二月二在飲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這一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面條則是「扶龍須」,吃米飯名曰「吃龍子」,吃餛飩名曰「吃龍眼」,而吃餃子名曰「吃龍耳」。這一切都是為了喚醒龍王,祈求龍王保佑一年風調雨順,獲得好收成。

當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可吃春餅卻是普遍習俗,明《酌中志》一書中就有記載:「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棗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攤為煎餅,名曰『熏蟲』」。

2、理發

二月二這天,理發店裡特別忙。這一天人人都要理發。有「正月里不理發」的說法在民間流傳,很多人在臘月理完發後,一個月都不會再理,而是等到「二月二」。

人們為什麼都要在「二月二」這天理發呢?傳說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似乎這一天理了發,便討了好彩頭,一年都順風順水呢。

3、接「姑娘」

二月二還有一項重要的習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帶姑娘」之說。蘇北人的禮數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後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

在被接回來的日子裡,「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門聊天兒,輕松而愉快。而城裡人「帶姑娘」則是姑娘、女婿一起帶回來吃一頓豐盛的中飯。此習俗在我國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區也很流行,不少地區一直沿續至今。

4、引龍

在山西,最重要的習俗是「引龍」,在晉西北叫「司錢龍」,二月二早上太陽沒出山以前,家家戶戶都要提桶到河邊或井邊取水。汲水時桶里放著銅錢,提上水後邊走邊灑,到家後將剩下的水倒入水缸,這樣就把「錢龍」引回來了。引錢龍時不準說話,以免嚇走錢龍。

在豫東一帶,農歷二月二的早晨家家必用爐膛里的灰在院子里及大門外打囤,即把草木灰放在長柄鐵杴上散落成圓圈,然後圓心處放上不同的糧食,這實際上是莊稼人對糧食豐收的一種祈願。

5、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又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如在桂東客家地區。

土地神古稱「社」、「社神」,傳說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於「地載萬物」、「聚財於地」,人類產生了對土地的崇拜。進入農業社會後,又把對土地的信仰與農作物的豐歉聯系在一起。我國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稱「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習俗內容豐富,主要活動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

6、不能做針線活

婦女們在這一天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婦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二月二龍抬頭有哪些風俗2

農歷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氣前後。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動物,一到冬天便進入了不吃不喝不動的.冬眠狀態,這便是「入蟄」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後,天氣漸暖,一些昆蟲動物好似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從睡夢中驚醒了一般,因此這節令名為「驚蟄」。龍抬頭其實是,四象青龍朱雀白虎玄武,中的蒼龍七宿,從地平線漸漸升起,龍的頭是角宿。

二月初二前後,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住一切有害的毒蟲,期望著豐收。這就是「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

因為使用農歷,農歷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氣前後,在農歷二月已進入仲春季節,這時陽氣上升,大地復甦、草木萌動,農民們就要春耕、播種了,非常需要土壤濕潤,保有水分。這時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寶貴了,所以有「春雨貴如油」之說。

從節氣上說,二月初正處在二十四節氣的「雨水」、「驚蟄」、「春分」之間,這是個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時期,人們多麼希望通過對龍的祈求行為來實現降雨的目的。並且,龍抬頭也預示著陽氣自地底而出,所以各種蟄蟲有感因此開始活動,所以對應節氣驚蟄。

二月二龍抬頭有哪些風俗3

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剪頭發

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歷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中國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發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所以整個正月里,理發店門可羅雀,生意很少。而一到二月二這天,來理發的人就絡繹不絕。對這一天來理發的人來說,重要的不是理發本身,而是討個吉利:大家都來剃龍頭。舊時民間還有「有錢無錢,剃頭過年」的說法。還有的地方,女孩也在此日穿耳洞。

另外,在我國民間流傳著「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所以很多人在臘月理完發後,一個月都不再去光顧理發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過,這一民間禁忌近年來已經逐漸淡薄。

可見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人們理發,一是延習這一習俗,另外也體現出人們祈求神龍賜福的美好願望。

龍抬頭剪頭發的時辰

1、早上7:00-9:00剪頭發:龍子登機,登上皇位;

2、上午10:00-12:00剪頭發:金榜題名,英才卓絕;

3、中午13:00-14:00剪頭發:如日中天,大事天成;

4、下午15:00-16:00剪頭發:財源滾滾,日進斗金。

3、二月二的風俗和禁忌 關於二月二的風俗和禁忌

1

4、農歷二月二龍抬頭,老祖宗留下了哪些風俗習慣?

農歷二月二龍抬頭,老祖宗留下了風俗習慣,比如剃龍頭,引錢龍,打糧囤,吃龍食,吸龍氣,帶姑娘,放龍燈。

農歷2月2日,被稱為是龍抬頭,在這一天必須要“剃龍頭”,有辭舊迎新,健康成長,出人頭地的寓意。剃頭的時間還是非常有講究的,不同的時間剃頭是有不同的寓意哦!都是非常好的寓意,大致都是圖個吉利。

除此之外,還有“引錢龍”。做法是把幾枚銅板放在水壺里,然後在附近的流動水源處打完水,一邊走一邊灑,一直到家,然後把水倒進水缸裡面,就是好運會順著這個水跡來到家中。其實這只是大家為了獲得好運的一種美好的寄託罷了。

其次,還有“打糧囤”。在北方農村,農歷二月初二的早晨,要用草木灰在院子里畫上一個個圓圈,然後撒上五穀雜糧,就是寓意來年風調雨順。

“吃龍食”就是在這一天吃的所有食物都和龍這個字有關,比如豬頭肉叫“龍頭”,吃餛飩叫“吃龍眼”,吃饊子叫“食龍骨”,吃米飯叫做“吃龍子”。

不僅如此,還有“吸龍氣”。在這一天早上,大家會走上100步,然後面朝東方深吸五口氣,分別是:福氣,財氣,喜氣,運氣,人氣。這純粹是為了祈福,不代表真的會來財運。

還有“二月二,帶姑娘”。娘家人要接回已出嫁的女兒,後面這些天里,姑娘除了吃吃喝喝,就是聊天,總之非常愜意,城裡人的話,就是姑娘和女婿一起回來吃飯。

還有放龍燈。就是用蘆葦造成小船,然後把蠟燭插在上面,傍晚十分,就放到河裡點燃,這個意思是為龍照亮路途,同時也傳遞一種祝願,是祈福的意思。

以上就是在2月2這天的一些傳統習俗,僅供大家去參考喲!

5、二月二龍抬頭,在這一天都有哪些習俗?

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

這個吉祥的日子,雖然各地叫法不同、慶祝的方式不同,但象徵著祥瑞的寓意是相同的。那麼,二月二有哪些習俗及禁忌呢?

 二月二,剃龍頭 

二月初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民間俗信,正月不剃頭,所以到了龍抬頭這天也成為剃頭理發的好日子。這一天理發,叫「剃龍頭」或「剃喜頭」。

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

二月二,吃龍食 

二月二這一天民間飲食多以「龍」為名,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吃面條叫「扶龍須」,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

這些習俗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二月二,擺圍倉 

二月二圍倉是村民勤勞的象徵。圍倉的圓圈,大套小,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圍單不圍雙。

圍好倉後,把家中所有的糧食都找出來虔誠地放在倉的中間,還有意撒在倉的外圍,象徵著當年的大豐收,糧食已經多得茓子和斗都盛不下了。

有的還要畫上囤梯,意思是糧食豐收了,必須加高,用梯子才能上的去,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

 二月二,放龍燈 

一些沿河地區還有「放龍燈」的習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秸紮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時分,放到河裡或灣里點燃,為龍照路,藉此娛樂同時又傳遞一種美好的祝願。

 二月二,行開筆禮 

二月二這天,要行開筆禮,傳說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舊俗中兒童在二月二這天行開筆禮,表明開始正式學習。儀式中要有拜孔子像、講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贈文房四寶等內容。

學生們也會念叨:「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二月二,祭龍神、拜土地 

在這一天,北方多祭祀龍神。人們都要到龍神廟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雲化雨,保佑一年五穀豐登。

 南方在這一天會祭祀土地神。南方地區相對於北方來說,山多、江河多而土地少,因此對土地的崇拜也就更甚於北方。據此就產生了對土地的崇拜,敬土為神。

龍抬頭萬物生發、昂首挺胸、揚眉吐氣,自古以來,人們把二月二這天作為一個辭舊迎新、轉來好運的日子,因此,這些禁忌你必須知道!

忌針線、忌洗衣

民間認為,到了二月二這天要格外小心,不能動刀動剪動針線,否則會傷到「龍目」,戳到「龍眼」。停止洗衣,恐怕「傷了龍皮」。早晨擔水時,禁忌水桶碰到井幫,否則會碰傷龍頭。

忌諱「磨面」

俗話說「磨為虎,碾為龍」,有石磨的人家,這天要將磨支起上扇,方便「龍抬頭升天」。

對於屬龍或蛇的人來說這個日子是要特別在意,在二月初一的晚上家裡有石磨的就要把石磨掀起來,說是不要影響了「龍抬頭」。

據說只有這樣,才能「細雨下得滿地流,一年吃穿不發愁」。

6、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和禁忌

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和禁忌

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和禁忌,農歷二月二,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頭節」,「龍抬頭」從這一天起,正月就算完全過去了,新年也就算完完整整地過完了。下面看看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和禁忌。

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和禁忌1

龍抬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傳說這一天是龍抬頭的日子,這一天,老百姓要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二月二,傳說是堯王的誕辰。還有人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

中國古代的傳統節日,大多與節氣有關,「龍抬頭」這個日子自然也不例外。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傳說此節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

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便是龍頭節的歷史傳說。又一說為武則天廢唐立周稱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龍王三年不下雨。龍王不忍生靈塗炭,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便將龍王打出天宮,壓於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龍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禱,最後感動了玉皇大帝,於二月初二將龍王釋放,於是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實際上是過去農村水利條件差,農民非常重視春雨,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從其願望來說是好的,故「龍頭節」流傳至今!

那麼,今年「龍抬頭」這一天還有哪些禁忌呢?

舊時這天早晨,人們要敬奉碾子,傳說碾子是青龍的化身。有的還把磙子支起來,表示「龍抬頭」,以顯尊貴、圖吉利。婦女忌做針線怕「扎瞎了龍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車,怕「砸斷了龍腰、龍尾」。

二月二這天大多數農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條),俗稱「頂門棍」。為什麼吃「鼓撅」?有人說,吃了「頂門棍」,把門頂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說,過春節大家都吃悶了、玩昏了,吃一頓「鼓撅」頂靈性,就開始幹活過日子了。北方多炒豆子的習俗,就是將黃豆、豌豆、玉米等豆子放到鍋里炒,然後食用,民謠曰:「二月二,龍抬頭,家家鍋里嘣豆豆,驚醒龍王早升騰,行雲降雨保豐收。」有人還在附近的葯王廟里燒香叩頭,祈保平安。

溫馨提示:今年的龍抬頭,逢辛卯日,恰巧是個大吉日,這一天適合出行、交友、修建等,諸事都比較順利,非常適合和親友們一起慶祝節日哦。

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和禁忌2

龍抬頭來歷

農歷二月初二之所以稱為龍抬頭節其實與古代天象有關,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根據日月五星的運行軌跡把天空劃分為28天宿,以此來表示日月五星的運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為4個大區,東方蒼龍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其中「角宿」就是龍角。在二月初二這一天東方地平線上升起了龍角星,所以稱為龍抬頭。民間又傳說這一天龍神會從睡眠中醒來,於是人們在那時就會焚香禱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一天也稱為「龍頭節」。

龍抬頭傳說

傳說一

來源於伏羲,因為他非常重視農業生產,每年到二月二這一天,他都要親自去耕種自己的田地。後來的帝王們都繼承了他的這種做法,希望可以安定老百姓,提高糧食的產量。隨著時間的發展,從一種習慣變成了一個國家的國策,必須要在這一天執行。

傳說二

相傳,大唐高宗李治駕崩後,武則天當權,先立其子李哲、李旦為中宗、睿宗,又先後廢去。於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廢唐改周,自立為帝,稱周武皇帝。這事惹惱了玉皇大帝,他傳命太白金星告訴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降雨人間,以示懲戒。當年從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乾涸,莊稼旱死,許多地方連吃水都非常困難,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種種人間慘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龍看在眼裡十分不忍,他冒著違犯天條的危險,張開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卻招來了玉帝惱怒,將玉龍打入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還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話:「玉龍行雨犯天規,應受人間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經過這里,看了碑上的這些字,才知道玉龍為救百姓行雨,卻被壓在這里受苦。為了救出玉龍重上雲天,再掌天河,人們決心找到開花的金豆,但卻苦苦尋找不到。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農歷二月初一,恰好街上有集,一個老奶奶背著一布袋苞米粒趕集,因布袋口沒扎結實,走著走著布袋開了,金黃的苞米粒撒了一地。

人們看了,高興極了,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鍋里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嗎?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齊行動,大家都爆苞米花。這情景被玉龍看見了,好不歡喜,就大聲喊道:「太白老頭兒,金豆開花了,還不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開花,便將壓在玉龍身上的大山移開,玉龍順勢一躍騰空,再降甘霖。

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龍抬頭節日時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龍抬頭傳統習俗

一、剃龍頭

龍抬頭這一天最為大眾所熟知的習俗應該就是「剃龍頭」了。在這一天,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另外民間流傳「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而正月不剃頭的真相,原是「思舊」。正月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個月不剃頭,以緬懷傳統。「死舅」為誤傳。

二、引錢龍

龍司水,水潤而生財。有些地區盛行在二月二這一天"引錢龍",當然,引的方式也略有不同。例如有的在水壺里放置幾枚硬幣,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動的河或湖泊打一壺水,一路細灑著回到家,將壺里的水和硬幣倒入屯水的缸里,意為龍循水跡引而至家;有的則用銅錢拉紅線回家置於瓮中;有的則以煤灰為引錢。

三、吃炒豆、炒棋子

農歷二月二,按照民間的習俗,這天人們要吃炒豆和棋子。象徵著「金豆開花」,龍王上天,帶來新年的好收成,保佑一年都風調雨順。

四、采龍氣

早上卯時(5點到7點之間),此乃卯月卯日卯時,出門面向東方深吸六口氣,冥想一團青氣從頭頂百會穴下行至丹田,充滿臟腑,整團青氣包裹全身,然後步行向正東方走百步。如果您路上遇到行人且微笑致意,可吸財氣旺氣。

五、吃龍食

這一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因為人們相信「龍威大發」,所以這一天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稱「吃龍鱗」,吃面條名曰「扶龍須」,吃米飯是「吃龍子」,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面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農歷二月初二還有「龍抬頭,吃豬頭」的習慣。人們紛紛購買豬頭肉,希望新年有個好兆頭。

六、放龍燈

黃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區還有「放龍燈」的習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秸紮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時分,放到河裡或灣里點燃,為龍照路。藉此娛樂同時又傳遞一種美好的祝願。

七、圍糧倉

農歷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區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婦從自家鍋灶底下掏一筐燒柴禾餘下的草木灰。

八、祭社

北方很多地區認為」二月二「是土地公生日,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又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

由於「地載萬物」、「聚財於地」,我國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稱「社」、「社神」、「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

九、開筆禮

二月初三為文昌誕辰日。文昌是主宰功名之神,該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舉登第。舊俗,兒童在二月二這天行開筆禮,表明開始正式學習。

過去的讀書人要行四個禮,即開筆禮、進階禮、感恩禮和狀元禮。

十、敲龍頭

東北部分地區在二月二早晨,以長竿擊打房梁,謂之「敲龍頭」。把龍喚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

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和禁忌3

習俗

剃龍頭

農歷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民間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鴻運當頭、福星高照。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發,則寓意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兆頭、好運氣。故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這天,家家理發店都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祭社神

二月二既是龍抬頭節也是土地公的誕辰,「土地誕」也稱「社日節」。社日分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時春社是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秋社是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戊,五行屬土)。古人認為土生萬物,土地神是廣為敬奉的神靈之一。人們認為土地公管理著五穀的`生長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要在「二月二」這天奉祀土地神。

吃龍食

二月二這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因為人們相信「龍威大發」,所以這一天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面條名曰「吃龍須」,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面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蔥餅叫做「撕龍皮」。

「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炒糖豆,有「金豆開花,五穀豐登」之寓意。

放龍燈

黃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區還有「放龍燈」的習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秸紮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時分,放到河裡或灣里點燃,為龍照路。藉此娛樂同時又傳遞一種美好的祝願。

圍糧倉

農歷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區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婦從自家鍋灶底下掏一筐燒柴禾餘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鐵鏟子鏟些草木灰,人走手搖,在地上畫出一個個圓來。圍倉的圓圈,大套小,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圍單不圍雙。圍好倉後,把家中的糧食虔誠地放在倉的中間,還有意撒在倉的外圍,象徵當年的大豐收。

二月二龍抬頭禁忌

禁忌一:女子結婚後,切忌勿在娘家過二月二

按照舊社會的風俗,剛新婚的小媳婦年前年後都必須在婆家伺候公婆與丈夫,到了正月十六以後的日子可以暫時回娘家住,當作是休息日,但只能住到正月底,過了正月必須回家。因為二月二以後就是民間的春耕了,還得下地幹活。

禁忌二:婦女不得在娘家分娩

婦女生小孩肯定是要見血的,產後還會有一些惡露排出體外,在過去被看成是非常污穢的事。女人回娘家生小孩等於把「霉運」帶回家,而二月二龍抬頭這天是等於把好運帶回家的,與之相沖,所以婦女不得在娘家分娩。

禁忌三:不動針線,不用剪刀

穿到龍頭。婦女們在二月初二這天不能做針線活,傳說這一天龍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婦女起床前,一定要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娛松無處藏」。

禁忌四:忌說「吃醋」,改叫「用忌諱」

在我國中原諸省的方言中,因為「吃醋」都被看作是「妒忌」層面的含義,到了二月二因為本身這個節日就是喜慶的,所以當時人怕小心眼兒影響吉利,於是就把「忌諱」叫做「醋」,而用忌諱就是吃醋的意思。

禁忌五:二月二這天不吃面條

北京、河南等地在二月二忌諱吃面條,說是吃面條就是吃龍須,惹了龍王,當年會鬧澇災。不能喝粥、吃米飯,人們認為粥是龍血,米飯是龍子。不能紡花,因為「二月二紡花,胭了龍毛龍抓」。龍抓就是雷電擊人的意思。有些地方忌洗衣,怕傷了龍皮。武城一帶忌太陽沒升起前出屋門,否則會「踢囤尖」,砸了一年豐收的希望。

7、二月二龍抬頭有什麼習俗啊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龍抬頭「,意味著結束冬眠、萬物生機盎然,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的意思。故自古以來,人們在龍抬頭時節,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並將龍抬頭時節作為一個納祥轉運的日子。

古時我國北方部分地區二月二有圍糧囤、引田龍、敲房梁、理發、煎燜子、吃豬頭肉、吃面條、吃水餃、吃糖豆、吃煎餅、忌動針線的習俗。

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在中國南方地區,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

8、二月二有什麼風俗習慣

祭華胥氏過「龍頭節」,充滿了崇拜龍的思想觀念,以為龍治水行雨,決定莊稼豐歉 ,萬萬得罪不可得罪。舊時這天早晨,人們要敬奉碾子,傳說碾子是青龍的化身。有的還把磙子支起來,表示「龍抬頭」。大人小孩多在這天剃頭理發,意思是剃「龍頭」,以顯尊貴、圖吉利。婦女忌做針線怕「扎瞎了龍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車,怕「砸斷了龍腰、龍尾。」

傳統節日,時在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明人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說:「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煎元旦祭余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春雨貴如油」,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

炒玉米:傳說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並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

剃龍頭:指二月初二理發,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開筆寫字:農歷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抬頭之吉兆,為孩子正衣冠、點硃砂啟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願孩子長大斷文識字。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啟蒙教育形式。

(8)二月二的風俗習慣擴展資料

龍抬頭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二月二,傳說是堯王的誕辰。

在南方,如客家地區等,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同時,北方地區在節日期間也有吃豬頭肉、理發(剪「龍頭」)的習俗。

9、二月二有哪些風俗 二月二的民俗活動

<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