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淄川風俗

淄川風俗

發布時間: 2022-10-22 06:36:13

1、淄博結婚都有哪些習俗?

聘 媒
舊時男婚女嫁皆由家長包辦,通媒結親,即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些窮苦人家因生活所迫,有的將女兒賣給人家當童養媳,亦有的實行換親,即互易其女為兒媳。婚齡一般男大女小,男的到十五、六歲,甚至十二、三歲即有父母央人求親,更有甚者「指腹為婚」,訂「娃娃親」。也有女方托媒說婆家的,叫「倒提媒」。媒人受託後,往返男女兩家串通撮合,雙方家庭為慎重起見,暗中打聽情況,並請算命先生「合八字」,如無相剋和不中意處,即可訂親。也有通過串門子、走親戚等方式相親的。淄川的情況稍有不同,待媒人把親事說定後,須再請一媒成為雙數後,才送柬訂婚
建國後,男女結婚多為自由戀愛,亦有靠人從中牽線的,叫「介紹人」或「紅娘」,雙方經過了解後商定婚事。
訂 親
舊時又稱「送柬」或「換帖」,是雙方初步落實婚姻意圖的一種書面形式。男家請人用紅紙將求親之意寫成小帖,封面再寫上吉祥的祝詞,以及「敬求金諾」、「恭侯金諾」之類表示求親的字樣,由媒人連同男家准備的衣料、首飾、化妝品、聘金等「彩禮」,用一對大紅包袱包裹,送往女家。女家收到柬帖後即回帖,加「謹遵台命」、「仰遵玉言」等表示同意結親的字樣,並附回禮,由媒人帶回男家。多以鞋帽、文房四寶等作回禮,淄川則回以香、艾(意為相愛)、鹽(意為有緣)、麥(意有福),每樣用紅紙包成兩包。臨淄則以糕若干(按新娘年齡,每歲1對)、茶碗1對、10雙高粱莛、9雙筷子作回禮,取意「十停九穩」。然後男家備席答謝媒人。
訂親這一習俗至今仍然沿用,一般男女雙方同意後,再由雙方家長出面走動,以示承認,並向女方贈送聘禮,即算訂婚。近年來,在部分人中要彩禮之風大盛。
擇 吉
即男方選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一般男家須托媒人到女家「要媳婦」,女方將嫁女的生辰八字用大紅紙寫好(博山叫「年命帖」)交媒人帶回男家,男方據此請卜人選定「行嫁月」、「吉日良辰」和喜神所在的方向,叫「查日子」。同時還要算出迎親、送親之人在屬相上的忌諱,用大紅紙一式兩份寫好,叫「年命帖」,由媒人送往女家,叫「送日子」,而且還要向女方送聘禮。博山多習慣送錢一宗,叫「盒子鈔」,女家用其中一部分置辦嫁妝,留一部分給嫁女壓櫃子,叫「子孫錢」。桓台縣則慣以雞、魚、肉、菜、面、棗、栗子等,隨「年命帖」用食盒抬送女家,上貼「禧」字,俗稱送「上頭盒」。「送日子」之後男女雙方即准備婚嫁物品,男家所縫制的被子多在四角放少許棉籽,取「輩輩有子」之意;女家亦請兒女雙全的婦女幫助「棉被子」,多在四角放些紅棗、花生、制錢、栗子等物,取意「早生貴子」。
如今,在一些比較封建保守的家庭里,尤其是幾世同堂的大家庭,兒孫結婚仍沿用「查日子」、「送日子」這一習俗,許多禁忌也沿襲至今。部分青年人多選在「五一」、「十一」、元旦等節假日結婚。
送嚴房
亦有叫送圓房、送緣方的。一般是在結婚前一日,女家派人把嫁妝送至男家,叫送嚴房,桓台俗稱「下妝奩」。臨淄多是在吉日前最後一個雙日送嫁妝。博山居民多是由男方派人到女家搬取嫁妝,叫「搬嚴房」。淄川居民在此之前還有「催妝」的習慣,即在結婚前兩三日內男方送食盆一架給女家,內裝酒、肉、栗、棗等物,皆為雙數,此後女家才派人「送嚴房」。從前的嫁妝,一般人家多是兩鋪兩蓋、桌椅、箱櫃、座鍾、臉盆等,貧窮者從簡,只送茶具等桌上用品。無論貧富,「長命燈」一對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現在有了電燈,也作為擺設照送不誤。嫁女妝奩內多貯棗、栗,謂之「早立子」(亦說取「夙興」、「慎栗」之義)。送取嚴房所用的工具皆飾以濃厚的吉慶色彩,所用的繩子要染一段紅色,用的車輛、扁擔、盒、櫃等要貼上寫有「喜」字的紅紙帖,底面用紅紙鋪墊,桌、椅、床、櫃等陪嫁木器上要掛以角形紅布等。這一日親朋鄰里多持禮品往賀,稱「賀喜」(舊時稱「添飯」),向待嫁的女子家裡送喜禮叫「 填箱」。禮品過去多以饅頭等食品相送,現多送現金、喜幛等。喜禮要一筆不漏地記入帳簿,俗稱「喜簿」,以備將來還禮。無論何種形式的喜禮,都要講吉利,不送諧音不雅的物品,如鍾(終)、梨(離)、緞子(斷子)等。一般也不送單數。男家要備宴酬謝賓客(多在宴前先下請帖,後再派專人敬請),博山叫作「待行人」。這天一般都要請親朋鄰居共同幫忙,主持操辦喜事的頭目叫「大總」,由他按照主家的意圖來安排各項事宜,「大總」一般由懂這套禮儀的長者擔任。
搬送嫁妝、賀喜、宴請賓客這些習俗相沿至今。
娶 親
舊時娶親一般有「大娶」、「小娶」之分,但其含義各地又稍有不同。「大娶」,男家備官轎、花轎兩乘,吹鼓手、彩旗前引迎娶。新郎換上新裝,多是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帽或大禮帽,胸佩大紅花,乘官轎在先。另一乘花轎為新娘備用,去時由幼童或新郎之弟或妹乘坐,名曰「壓轎」,轎門上要貼寫有「吉星高照」的紅符。「大娶」一般白天進行,只有少數闊少結婚採用。「小娶」,男家只發花轎一乘和燈籠火把到女家迎親,多為平民百姓結婚採用。淄川的「小娶」多在夜間進行,博山則均在夜間進行。關於夜間娶親,有這樣一個傳說:舊時,博山有一個惡霸翟三胡,是一個色魔,不論誰家娶親,他都享受初夜權,百姓為逃脫這一厄運,便在夜間偷偷將新娘娶回家。相沿成俗,直至今日。不論大娶、小娶,男方到女家迎親必須帶皮襖、紅氈,否則女家不發人。至女家,行「求婚禮」,新娘頭蒙紅紗,由父輩或兄長抱入轎內,亦有用椅抬入轎內,意思是腳不沾娘家的土。並有兄弟或近親的兩人相送,名曰「送客」。臨淄還有「押轎」的習慣,有小輩二人提水壺扶轎桿跟在兩旁。舊時,博山一帶新娘上轎有被「搶 」上轎的傳說。結婚那天,新郎帶車或轎,跟著一幫人到女家去「搶親」,新娘的兄弟背著她跑,伴娘在後面衛護,新郎則帶人追趕,經過一陣象徵性地爭奪後,才把新娘請上轎子。上轎前,新娘手中多要拿些東西,桓台多是手抱書和如意鉤(用紅紙包裝),博山的新娘多要帶些手帕,以備應付鬧房的人。起轎後,一路不能落轎,路遇墳墓、廟宇、奇石、怪樹等,均以紅氈遮蔽。桓台縣居民還有沿途送「過街面」的習俗,進村燃火把迎之。轎至男家門前,花轎面對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有的地方這時故意將大門關閉,讓花轎在門前停一會兒,謂之「頓性子」,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綿軟,進門後服婆家的管教。待男家大門頂壓一對紅磚、兩雙筷子,門框貼「青龍」、「赤虎」,紅氈鋪地後,時辰已到,鞭炮齊鳴,新娘由兩「架女」相扶下轎,新郎在前引導,路過門坎時門坎放一紅紙裱糊的馬鞍子,新娘由嫁女攙扶邁過,叫「過門」,意在「前進平安」。在新娘向院內走時,一路有人向其身撒五穀雜糧、彩色紙屑,目的在於驅邪。院內擺放香案,夫妻拜天地,拋「長命火燒」。此後,新郎要用一條紅綢牽著新娘走向洞房,到洞房門口,新郎給新娘挑去「蒙頭紅」。桓台居民還慣以把蒙頭紅拋到房上去,然後才入洞房。新娘進入洞房後,朝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謂之「坐時辰」,同時吃隨身飯——從娘家帶來的面條——在開水鍋里一燙即撈出,不能煮熟,此時有人會問「生不生?」,新娘只能說「生」字,取生養孩子之意。傍晚,新郎新娘喝合巹酒,俗稱「交心酒」、「合婚酒」,親朋開始鬧房。
與此同時,新郎家須設宴招待女方的送客,並約定新娘歸家的日期,後返回(淄川境內送客返回時還要將新娘之套腳紅襪帶回)。有的地方是次日女家攜禮來探望,議回門期,名曰「圓飯」。周村的居民女方來「圓飯」的人所帶的禮物必須有一對鮮魚,男家回禮亦必須有一條鮮魚,叫「兩頭子有魚」。
新婚第二天,新郎新娘上墳祭祖,博山、桓台多在第三天祭祖,謂之「上喜墳」。三日這天,博山的新娘還要送婆婆一條新褲,有「待要富,三日給婆婆做條褲」的諺語。
建國後,迎親習俗逐步有了一些改革。不再用轎迎娶。50年代境內農村多用馬車,城區多用自行車,「送客」亦隨車陪行,新娘亦不再蒙紅頭巾。還有以彩旗鼓樂為先導,秧歌隊迎娶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曾一度實行「革命」結婚,農村多以鋤、鐮、杴、钁為嫁妝;城區則以贈「紅寶書」為時髦,且多半步行至婆家。近年來用麵包車、小轎車迎娶的漸多。但一些禁忌、講究,如夜間娶親、持紅氈迎親、「頓性子」、鬧洞房、上喜墳等習俗仍沿襲至今。
夫婦「拜天地」之俗在農村一些地區仍保留。現在絕大多數地區結婚典禮多是向主婚人致敬、向父母致敬、互相敬禮,主婚人、來賓、新人講話即大禮告成。進入80年代,又提倡舉行集體婚禮,新郎新娘們歡聚一堂,由單位領導當主婚人表示祝賀,分發喜糖、喜煙,此外還有「旅行結婚」等形式。
住日子
一般是新婚第3天,新娘返回娘家,多由女家接送,男家須備席招待。當天返回的叫「回門」,亦有在娘家住6日或8日的,叫「住日子」。返回婆家時,女家備禮多在一早返回,意在吉利。至此,大禮告成。這種「回門」、「住日子」的習俗依舊流傳。

2、山東淄博過年習俗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俗稱「過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公職人員放假三天,民間歡樂持續半月。 嚴格地說,春節是從初一零點開始的,但在這之前的幾天內,節日的歡樂氣氛就已籠罩了千家萬戶。一般人家都忙著做饅頭,蒸年糕,取意「年年高」;添置新碗筷,寓意增人口;清掃庭院,置辦新衣,以示辭舊迎新;買魚買肉,象徵年年有餘;農家多有磨漿做豆腐者,借諧音「都福」,希求合家幸福。但在舊時,窮苦百姓多在此時出走躲債,俗稱「藏年」,有「過年如過關」之說。 此日凌晨即鳴放鞭炮,家家盡可能用三生菜(雞魚肉)祭天地神靈,迎接財神、喜神,以取「生財」之意。黎明前全家吃水餃,餃子多為素餡。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意在有餘頭。吃餃子時,水餃里多包上糖、花生、銅錢、紅棗、栗子等物,寓意食者有福氣。黎明後,晚輩開始向長輩拜年祝福,舊時要行跪拜禮,現在一般只問好,長輩備糖果相贈,並付給幼童「壓歲錢」,望幼兒在新的一年裡平安無恙。同時鄰里之間還要相互串門拜年,主人皆以煙茶、糖果、瓜子、花生招待。近年來,機關團體開始盛行「團拜」。拜年活動經久不衰。 初一這天忌諱很多,一天不掃地,不打水,不動針線剪刀,飯食不燒、不烙,忌吃葷,意取吉利。 串親是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都要帶一些禮物,順序一般是「初二丈母初三姑,初四初五看朋友」,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親朋之間相互宴請,恭賀新喜。 五末日 正月初五,又叫「五馬日」,此日一天不燒不烙,普遍是中午飯多為水餃。這天也叫「破五」,從這天起人們開始各項營生,商店多在這天開門營業,為開市大吉。 人 日 正月初七日。舊時境內居民此日吃各種野菜做的小豆腐。淄川在這天吃小豆腐時,一邊吃一邊用筷子或細楮棒(搗)牆角旮旯,同時念道「楮棒,楮棒,十個老鼠九個瞎,腦子成豆腐渣」。據說吃小豆腐象徵吃老鼠腦,這一習俗反映了人們要求清除鼠害的強烈願望。現在人們多已不過此節。 元宵節 正月十五,亦稱「上元節」。元宵節的主要活動是觀賞燈火,故又稱「燈節」。一般從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市、區主要街道張燈三個晚上。民間傳說,元宵節的燈光是吉祥之光,能驅妖避邪、治百病,故人們往往端著燈相互照照臉龐,還要照一照屋內屋外的各個角落。燈節期間夜幕降臨,滿城燈火齊放異彩。屆時頃城出動,觀燈者人流如海。伴隨觀燈,還有形式各異的諸般雜耍:扭秧歌、舞龍燈、跑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扮芯子……,走街串巷,民間叫作「扮玩」,又叫「鬧元宵」。近年來的元宵燈會盛況空前,除了展出傳統的宮燈、紙燈外,扎制的各種機械化、自動化彩燈更是栩栩如生,引人注目,為昔日所不及。 元宵節這天,城鄉人民有食「元宵」的習慣,即以糯米面為衣,以糖、青紅絲等做餡製成,狀若圓球,寓意全家團圓。 二月二 又叫「春龍節」,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諺語。舊時農村多有戶戶打「五穀囤」之俗,一般是於這一天的早晨,由當家人來打,即用草木灰在庭院內撒成一圓圈,名曰囤,中間再放少許五穀即成,以祈豐年。這天採煤工人不下井,相邀暢飲於山野。建國後,此俗已廢,現在比較盛行的是炒蠍豆,據說吃了蠍豆,一年不被蠍子蜇。蠍豆一般用黃豆炒制,有的蠍豆還粘上糖面,有的在鹽水中泡過,香脆可口。還有把面萁子和蠍豆一塊炒。此外,現在又增加了瓜子、爆米花等,這是炒蠍豆風俗的一個新發展。 寒食、清明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寒食這天禁火、冷食。歷史記載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修火禁。此時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是郊遊的好日子,舊俗有踏青、放風箏、盪鞦韆,現已少見。新中國成立後,掃墓是清明這一節日的主要活動,民間多有上祖墳,給祖墳添土的風俗。機關、學校等團體多在這一天組織去烈士陵園掃墓,藉以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清明這天人們有吃煮雞蛋的習慣,據說清明吃雞蛋眼睛亮。博山農家在清明這天還要煮上一鍋小米干飯讓牛飽餐一頓,以犒賞它一年的辛勞,謂之「飯牛」,有「打一千,罵一萬,清明日一碗飯」之諺,這天所有的牛都不使役,也不準打罵。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日,為民間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此日戶戶食粽子,門上插艾和桃枝,意在避邪。小兒手足配五色線,叫拴命線,頸掛長命鎖,取意「長命」,手心、腳心、頭頂心抹上雄黃,以避病患。婦女、兒童多胸帶香荷包,系用花布縫制,內裝多種中草葯

3、關於元宵節各地的風俗有哪些?

1、北京市

一年一度的上元燈會、舞龍舞獅、老北京叫賣等老北京民俗味十足的元宵節傳統節目,是老北京市民期待這個節日的一大原因。傳統的老北京元宵節活動主要由花會、燈會、吃元宵3個部分組成。

2、河北省

河北較為獨特的元宵節習俗有井陘的拉花,井陘拉花是一株古老藝術奇葩。贊皇縣元宵節習俗——「拉碌碡」,拉祿碡是一種表現勞動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動在元宵節,它以打擊樂伴奏。有大鼓、大鑼、鐃、水鑔等。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

3、安徽省

古城鳳陽縣,盪鞦韆、挑燈籠、撂火把等民間習俗,成了元宵佳節的三大習俗。鳳陽民間有「元宵節盪鞦韆,一年腰不疼」的說法。每逢元宵佳節,最讓孩子們動心的還是「挑燈籠」。各種花燈早在幾天前就紛紛「搶早」上市,造型各異的花燈將府城鎮夜晚裝點一新。

4、山西省

掛花燈,是山西人民歡慶元宵節必備的一種形式。每逢元農宵節來臨之時,家家戶戶都掛起各式各樣的燈,從十四至十六,每晚都開形形色色,異彩紛呈。放焰火,為山西人民元宵節最為喜人的活動。元宵節夜在廣場都要進行放煙火活動,到時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麗的煙火。

5、山東省

開展游藝活動是元宵節的重要內容。雜耍的形式各種各樣,獅子舞、龍燈舞、高蹺、旱船、花棍、秧歌、趕毛驢等應有盡有,內容以戲曲為主。曲阜城周圍村村玩龍燈,每個村的龍燈都要到孔府中表演。孔府耍龍燈的地方在二門里大堂前,平時不得入內的孔府,這時也准許外人入內看耍龍燈。耍龍燈時,孔府的當差和「花炮戶」在一旁燃放焰火。

4、寒衣節的風俗有哪些 寒衣節有什麼民俗活動

導讀: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是我國傳統寒衣節,也叫做十月朝,是與祭祀有關的節日,北方地區多在這一天祭祖掃墓,憑吊已故親人。那麼,你知道寒衣節的風俗有哪些嗎?寒衣節有什麼民俗活動呢?不知道的話,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1、制寒衣

寒衣,就是在五彩紙內夾一些棉花,表示這是給亡者做的棉衣、棉被,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習俗,但是晉北地區發揚得最為徹底,他們還會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種種式樣。 有些心靈手巧人還會給亡人製作一套紙房舍,瓦柱分明,門窗俱備。這些紙制工藝品除體積縮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還要精緻漂亮。

2、包餃子

包餃子也是寒衣節的傳統習俗之一,俗話說:「十月一,油唧唧」。 每年的十月初一,人們會要包餃子,准備一些供奉先人的食物。這些東西都是重油食物,吃了常常感覺油膏肥膩,操作間不免弄得滿手、滿臉皆是。

3、送寒衣

在北方地區,寒衣節的時候,很多人會站在路口燒寒衣,給沒有後代的亡人進行祭祀。 在某些地區,寒衣節上除了准備寒衣外,還會按照亡人生前喜愛的戲曲或神話故事為題材製作紙扎供陰間娛樂。

寒衣節各地風俗習慣

1、北京

「十月一,送寒衣」這句老話最早就來源於老北京,大概在明朝的時候,老百姓們就有送寒衣的習俗了,每年天氣逐漸變冷的時候,人們都會穿上保暖的衣服,而這個時候也應該為死去的親人們送去寒衣了。因此,每年的十月初一,人們都會用紙糊製成寒衣,在寒衣包袱上寫上名字和地址,為死去的親人焚燒。

2、山東

每年的農歷十月初一,也是山東人為死去的親人上墳的日子,他們會將自己秋收的物品為死去的親人供上,向祖先報告一年的豐收成果。除了這些之外,他們也會用彩紙剪成衣服,為祖先焚燒,表示「十月一,上墳燒寒衣」的意思,為死去的親人送去過冬的衣服。在山東的淄川地區,他們除了上墳祭祖之外,在傍晚還會到野外的路口,為那些沒有後人的死者添送寒衣。

3、山西

寒衣節的含義是什麼 寒衣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在晉南地區,人們習慣用五色紙做成衣服,然後在紙里加上棉花,意思是說為去世的親人做一些棉衣,棉被,也好讓他們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而在晉北地區,人們講究用五色紙做成衣、帽、鞋、被等各種禦寒物品,有的人們還會用紙做一套房屋,有門有窗,為死者焚燒,非常精緻美觀。

4、南京

南京的人們在十月初一這一天,將各種顏色的紙糊成衣服、鞋帽等,並且裝在一個紅色的紙袋裡,寫上死去的親人的名字和身份,晚上把紅色的紙袋供上祭奠一番,然後再焚燒,以此來表示對親人的記掛,保佑親人。有的人們還會用收獲的糧食做一些羹來讓親人們嘗新。

5、洛陽

在洛陽有一句古話:「十月一,油唧唧」,這句話是說,在每年的農歷十月初一這一天,人們會炸一些食物,包餃子,用這些食品來供奉祖先,由於這些食物比較肥膩,因此會弄得「油唧唧」。在洛陽,部分地區的人們不去墳頭燒寒衣,而是在家門口或者十字路口的地方燒寒衣。在十月初一這天的傍晚,在天快黑的時候,人們會抓一把土,在家門口撒成一個圓圈狀,然後焚燒寒衣來祭奠祖先。一些熱心的人們還會到十字路口,為沒有後人的死者焚燒送去寒衣。

5、淄博市淄川區訂婚當天留住婆家,晚飯後洗碗掃地,給婆婆洗腳的風俗嗎?

這個風俗是不是杜撰的,淄川人民一向以誠待人,怎麼會有這樣的惡俗

6、關於淄川的一些習俗400字 急!!!

淄川風俗民情--婚禮

舊的婚姻制度是,男婚女配皆由父母作主,媒妁使命,嚴重存在著強迫包辦、重婚納妾、干涉寡婦改嫁以及借婚姻之由索取錢財,形同買賣,甚至以女人頂帳還債等種種惡習。《婚姻法》頒布後實行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新婚姻制度,婚禮也喜事新辦。舊社會成婚手續極為煩瑣,一般要經過聘媒、送柬、擇吉、催妝、結婚、過門、坐帳、住日子等種種過程。《婚姻法》頒布後,一些舊的習俗多已廢除。
聘媒:先請介紹人一個(稱原媒),前往女方說親,待親事初定,再請一媒成為雙數,送柬定婚。
送柬:男方寫好柬帖,附衣料、首飾、化裝品等聘禮,由媒人送往女方。女方收到柬帖後隨即回帖,附回禮香、艾、鹽、麥(每樣用紅紙包成兩包)等,由媒人帶回,然後在男家飲酒為訂婚祝賀。
擇吉:男女到結婚年齡(一般女在18歲以上,男則不定,小者十二、三歲,大者二十幾歲),由男方選定吉日(即年月日)為結婚時間,並將吉日和男女雙方的年齡、生屬、生日時辰、禁忌、迎送女客、上下轎時辰、上下轎時轎門方向等,用紅紙寫兩份,名日「年命帖」,由媒人送達女方,稱為「送日子」。
催妝:在結婚前二、三日內,男方送食盒一架給女方,內裝酒、肉、栗,棗等,皆為雙數,名日「催妝」。
送圓房:女子婚前兩三天,把陪嫁的傢具、用品送往男家。
開臉:女子出嫁時絞去臉脖上的汗毛。
結婚:一般用轎迎娶(山區較貧困者亦有的用驢迎娶)。一乘轎為小娶,兩乘轎為大娶。小娶即男方屆時用一轎將新娘抬來,謂之「不迎親」。大娶用兩乘轎,結婚前一天晚上,新郎盛裝披紅,向家族長輩行禮,禮畢新郎與其弟.(或妹)各乘一轎,伴以旗、鑼、傘、扇及鼓樂前往女方家中。女方由二人出迎並設宴招待,然後新郎新娘乘轎去男方,謂之「迎親」。不論大娶、小娶,當新娘動身以後,隨轎跟送客一對(多系新娘兄弟),帶隨身飯一挑兩盒,到男方宴後回家。回時與男方約好搬接新娘日期(俗稱回門),並將新娘之套腳紅襪帶回。
過門:新娘下轎至洞房,俗稱過門。新娘上轎時頭頂「蒙頭紅」,用椅子抬上轎(有的由一長者背到轎里)。乘轎沿路遇有碾、磨、古井、古廟、大樹時,皆用紅氈遮之。將到婆門,火把迎轎,轎到門前(有的地方這時將大門關閉)停候良久,然後落轎,紅氈鋪地,新郎在前,新娘在後,由伴娘攙扶前進,路過門坎時門坎放一馬鞍邁過,意在平安。院內設有天地桌,上擺祭物,先由新郎之父或祖父拈香行禮,然後新婚夫婦行禮,俗稱拜天地,禮畢即入洞房。進洞房門時,新郎回頭將新娘的蒙頭紅挑下,由婆母兜起來,少時即送出,床(炕)前放一斗,內裝滿麥子,紅紙封口,上放一大粘糕,夫婦踏著上床(炕)。
坐帳:入洞房後,新娘不下床(炕),俗稱坐廬帳。原來要坐兩天,後來改為一天。新娘第二天拜見公婆,稱為下床(炕)。坐帳的第一天晚上在洞房內設酒席,令新郎新娘飲「合巹酒」。陪席的多為新郎平輩或晚輩(有的則不分男女老幼),盡情挑逗新娘歡笑。待新婚夫婦就寢後開始鬧房。
團圓飯:新娘下床拜見公婆後,便同全家同桌吃飯,並自坐桌前端菜請酒,俗稱吃團圓飯。
住日子:新娘在婆門住幾天後(一般為第三天),便按約定日期回娘門住6天或8天,俗稱住日子。返回婆門時必須在早晨的一早返回,意在吉利。

7、想問一下山東淄博的結婚風俗都有哪些?我是徐州人,老公是淄博人,他們家那邊好多風俗與我們不一樣

舊時男婚女嫁皆由家長包辦,通媒結親,即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內」。一些窮容苦人家因生活所迫,有的將女兒賣給人家當童養媳,亦有的實行換親,即互易其女為兒媳。婚齡一般男大女小,男的到十五、六歲,甚至十二、三歲即有父母央人求親,更有甚者「指腹為婚」,訂「娃娃親」。也有女方托媒說婆家的,叫「倒提媒」。媒人受託後,往返男女兩家串通撮合,雙方家庭為慎重起見,暗中打聽情況,並請算命先生「合八字」,如無相剋和不中意處,即可訂親。也有通過串門子、走親戚等方式相親的。淄川的情況稍有不同,待媒人把親事說定後,須再請一媒成為雙數後,才送柬訂婚。
建國後,男女結婚多為自由戀愛,亦有靠人從中牽線的,叫「介紹人」或「紅娘」,雙方經過了解後商定婚事。

8、寒衣節的風俗

寒衣節的風俗

寒衣節的風俗,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寒衣節就是其中的一種,很多地區在寒衣節這一天都會開展一些祭祀活動,寒衣節據說起源於周代,也被稱我國的鬼節之一。下面就來看看寒衣節的風俗有哪些。

寒衣節的風俗1

寒衣節是一個祭祀節日,在每年的十月初一,人們會在這一天給亡人送寒衣。山西部分地區的人們送寒衣會在五色紙中間夾棉花為亡者做棉衣、棉被,北京地區則會用寒衣紙剪衣服或者是包紙錢並燒給亡人。

寒衣節是主要在我國北方地區流行的節日,它又可以稱為冥陰節、十月朝、祭祖節,在每年的農歷十月初一,是一個祭祀節日。

在寒衣節這個節日中,不同的地區的風俗都有些區別。比如在山西部分地區,人們會在這一天購買一些五色紙並在它們其中夾一些棉花為亡者做成棉衣、棉被焚燒,這就叫送寒衣。

而在北京同樣也有送寒衣的習俗,他們會在寒衣節之前購買好寒衣紙,再把這些有不同顏色、圖案的寒衣紙煎成衣服的形狀,或者是直接用它來包紙錢並燒給亡人。

事實上,在我國的北方,一旦到了農歷十月一之後,天氣就會一天比一天寒冷,為此,人們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著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在祭祀的時候,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那就是冥衣。在祭祀的時候,人們會將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寒衣節的風俗2

古往今來,「死者為大」一直為國人所敬重,因此便有了許多祭祖掃墓的習俗。哪怕在現代化的今天,國家依然確立了幾個雷打不動的祭祖節日,比如清明、中元。除了這兩個節日,許多地方在過年的時候也有上年墳的習俗。如今霜降已過,轉眼間農歷九月便過去了大半即將來到農歷十月一日,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關於十月一日這一天的節日,作為四大鬼節之一的「寒衣節」,你聽說過嗎?

「寒衣節」據說起源於周代,在這一天,古人特別注重祭奠先祖,有「送寒衣」的說法,關於「寒衣節」和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以及「下元節」又被稱之為中國的「四大鬼節」。

節日的誕生自然有一番說法,據說有很多典故,整理一番,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先秦迎冬禮儀

根據古書記載,天子在農歷十月立冬之日,需要率領三公九卿前去北郊舉行迎冬禮,在禮儀完畢之後要獎賞為國捐軀的功臣。一般來說,撫恤金什麼的該捐的都捐得差不多了,如果在這么一個特殊的節日里還捐錢的話著實有點太過敷衍。

於是乎便有了送寒衣的說法,寓意通過送衣服表達朝廷不會忘記恩情,也希望功臣之後能夠感到溫暖,但是傳著傳著本來送給活人的衣服硬生生的到現在成了燒給死人的衣服,其中彎彎曲曲不足道哉。

二、孟姜女送寒衣

這個典故想必家喻戶曉,咱們這里就簡略介紹一下,秦朝有江南孟、姜兩家,江家有女取名孟姜女,而其夫則為范杞良。結果在新婚之夜丈夫被抓去北疆修長城。

這一分別就是陰陽兩隔。孟姜女找到長城處得知丈夫已死,硬生生將長城八百里長城給哭倒了,這么想來也挺厲害的。至於事後怎樣不必多說,總之孟姜女尋夫送寒衣這個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於是乎送寒衣的習俗也從此流傳了下來。

三、朱元璋「授衣」

農歷十月,基本上全國糧食已經收獲完畢,在古代也是如此。當時有天子穿冬衣的儀式,以此昭告民眾冬天已至。據史料記載,在明初,朱元璋南京稱帝之後為了表示自己登基順應天時,於是在十月一這一天舉行「授衣」典禮,將收獲的赤豆、糯米煮成熱粥賞賜給群臣。

於是在南京地區還有著這樣一個說法「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除了這些官方的儀式之外,在這一天人們對於家裡還在外地求學的遊子也會寄一些衣服過去,表示自己的牽掛和關懷,人情之暖亦在其中。

除了這些典故故事之外,也不排除商人促銷的.嫌疑,就像每逢祭祖時節要給逝去的人燒紙錢一樣,記得小時候在上墳的時候看見很多人不僅燒紙錢、燒衣服,還有燒冰箱、燒轎車的做法,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這些商人做不到,在古代也是如此,小轎、紙人假奴婢,只要你肯花錢就應有盡有。

在「寒衣節」這一天,不僅僅是祭祖這是提醒生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霜降」剛剛過去,溫度越來越低,在寒衣節之後一個多星期便接近立冬,北方地區可能會迎來一波快速的降溫過程,哪怕是南方也需要多添些衣物,畢竟在季節轉換的時候最容易感冒發燒,一旦不小心染上了感冒,那滋味誰試誰知道。

如果家裡有小孩兒的朋友更要注意,孩子免疫力弱,時逢換季切莫不當真,一定要多給孩子穿些衣服。

寒衣節的風俗3

各地寒衣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北京

「十月一,送寒衣」這句老話最早就來源於老北京,大概在明朝的時候,老百姓們就有送寒衣的習俗了,每年天氣逐漸變冷的時候,人們都會穿上保暖的衣服,而這個時候也應該為死去的親人們送去寒衣了。因此,每年的十月初一,人們都會用紙糊製成寒衣,在寒衣包袱上寫上名字和地址,為死去的親人焚燒。

南京

南京的人們在十月初一這一天,將各種顏色的紙糊成衣服、鞋帽等,並且裝在一個紅色的紙袋裡,寫上死去的親人的名字和身份,晚上把紅色的紙袋供上祭奠一番,然後再焚燒,以此來表示對親人的記掛,保佑親人。有的人們還會用收獲的糧食做一些羹來讓親人們嘗新。

洛陽

在洛陽有一句古話:「十月一,油唧唧」,這句話是說,在每年的農歷十月初一這一天,人們會炸一些食物,包餃子,用這些食品來供奉祖先,由於這些食物比較肥膩,因此會弄得「油唧唧」。在洛陽,部分地區的人們不去墳頭燒寒衣,而是在家門口或者十字路口的地方燒寒衣。在十月初一這天的傍晚,在天快黑的時候,人們會抓一把土,在家門口撒成一個圓圈狀,然後焚燒寒衣來祭奠祖先。一些熱心的人們還會到十字路口,為沒有後人的死者焚燒送去寒衣。

各地寒衣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山東

每年的農歷十月初一,也是山東人為死去的親人上墳的日子,他們會將自己秋收的物品為死去的親人供上,向祖先報告一年的豐收成果。除了這些之外,他們也會用彩紙剪成衣服,為祖先焚燒,表示「十月一,上墳燒寒衣」的意思,為死去的親人送去過冬的衣服。在山東的淄川地區,他們除了上墳祭祖之外,在傍晚還會到野外的路口,為那些沒有後人的死者添送寒衣。

山西

在晉南地區,人們習慣用五色紙做成衣服,然後在紙里加上棉花,意思是說為去世的親人做一些棉衣、棉被,也好讓他們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而在晉北地區,人們講究用五色紙做成衣、帽、鞋、被等各種禦寒物品,有的人們還會用紙做一套房屋,有門有窗,為死者焚燒,非常精緻美觀。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